首页范文体育的教学重点十篇体育的教学重点十篇

体育的教学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10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1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重点团队意识中小学体育专业职业取向身心素质思考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3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高职体育的教学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教育领域之一。高职体育的教学在众多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的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骄人的成绩。然而,时代也是不断更迭发展的,当下激烈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身心素质作为最重要的专业素养之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迈向社会、立足社会的必备素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重任不言而喻,在教学中,我们每一名高职体育教师不仅仅要重视本身教学大纲的计划安排,更加要注重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在体育课上收获更多。在多年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我探究到了很多高职体育教师应当明确的教学重点,因而在本篇文章中,将以此抛砖引玉,跟大家进行分享。

一、教学重点之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激发

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团队的内涵以及自身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之后,才能够具备更加全面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体育活动恰恰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体育活动中,很多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达成都需要团队合作,像各种球类比赛、拔河比赛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团队合作项目。在进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时,我们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多安排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和活动,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团队意识和能力。比如说,在一次授课中,我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拔河比赛。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协商和安排不同位置的不同人员,如哪些学生是首轮的主力,哪些学生是拉拉队,哪些学生进行压轴等等。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热情高涨,积极向上,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自身的协作能力和统筹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意识到了团队的意义,也找到了自身在团队中的定位,明白团结与合作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总之,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激发,必须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之一,它是一种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的重要本领。

二、教学重点之注重与中小学体育的衔接

许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不注重课堂内容与中小学体育课堂的衔接。每一时期的体育学习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运动习惯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学生的运动习惯在一定周期内是具有惯性特点的。如果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的时候不注重衔接问题的话,很可能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体育课程,直接影响我们课堂效率的提升。因此,我们在开展实际的教学工作的时候参考观摩一些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参考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因为衔接的问题本身其实是一个过渡阶段的教学问题,因为高职院校本身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求是一定的,我们适当参考中小学体育教学,完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开始高职时期的体育学习生活。在教学时候,教师可以在学期初期多安排与中小学体育课程相关的内容,然后再逐渐减少其教学安排,最终回归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色上来。总之,注重与中小学体育的衔接应当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在贯彻这一思想时,必须把握一定的技巧和尺度,做到趋利避害、统筹兼顾。

三、教学重点之加强与学生专业的衔接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我们要培养的就是一批对国家和社会有实际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核心教学宗旨就是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巧。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也应该为实现我们最根本的教学宗旨而不断努力。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要更多地将学生的专业特色纳入到备课的考虑因素中来。比如说,有一些学生学习的是矿物勘探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一般是比较艰苦的,学生要想做好相关工作就必须具备较强的体能素质。因此,我们在给这些学生上课的时候就要比较多地安排锻炼学生体能的课堂活动。还有类似于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可能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他们可能一坐在电脑前面就是好几个小时,颈椎疲劳酸痛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我们就应该适当传授学生一些小空间内锻炼身体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技巧。总之,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力求做到因材施教,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为学生将来更加顺利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身心素质基础。

四、教学重点之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2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初中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2(C)-0080-01

现代课程新理念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了解并理解学生的喜好,切实有效的完成提高学生体育素养这一任务,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为切入点,探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途径。

一、采用多样化方法确定重点,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知识传授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较好地把体育知识学习与运动锻炼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认真分析研究,掌握其特点和功能,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既要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教学的连贯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初中生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耐力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安排学生耐力的练习,以改善和提高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机能。但是,由于耐力跑不像游戏等活动那样有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一些有趣味性的教法,引导学生对耐力跑产生兴趣,如变换路线法、障碍法、游戏法等。变换路线法就是在图形上跑,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如蛇形跑、螺旋形跑、花瓣形跑、多角跑、对角线跑等;障碍法指利用人为设置和固定的障碍,进行有跨越、翻越、跳跃、钻越等动作的耐力跑,如栏架、垫子、山羊等器材和攀爬架、花坛、树木、沙坑等自然障碍;游戏法指把游戏融于耐力跑教学。尽可能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练习中,可以按事先的布置,做不同形式的追逐、接力、传递、运球、换物游戏等。

(三)根据课程特点组织教学。初中生的课外锻炼不论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教师都应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锻炼理念,使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序、有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激倾向的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

二、创设机会,确定难点,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新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没有创新。通过仔细深入的观察,才能展开想象。想象是思维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方面,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括整个宇宙。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因为想象往往是知识飞跃的一种联结。想象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式,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

(二)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对学生亲切、真诚、平等,并能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学生交朋友,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学生创造体育自我锻炼的时间和空间。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同甘共苦,共同分享胜利的欢乐。教师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况,采取教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方法,指导学生开动脑筋,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开拓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亲自实践,使他们通过操作形成表象,直接感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一是通过设疑、提问等手段,发展创新思维。应多采用启发性问题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再分析矛盾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使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实际起作用的活动状态。二是集思广益,让学生的头脑转起来。初中学生由于年龄以及成长经历的不同等原因,对于出现的新事物往往比较范然,不知所措。集思广益后,学生对新内容理解加深了,也自然对自己总结出来的方法记忆更深,以后运用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了。

结语: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可发展利用的空间还很多。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地研究,更好的为体育课堂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大源中学

作者简介:徐杏英,女,本科,就职于浙江省富阳市大源中学。

参考文献: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3

一、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

1.学生生源现状分析

近年来,国家和地区人才录用制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体育学校学生的出路遇到了历史性的困难,就业形势日渐下滑,加之独生子女引起的社会问题以及全社会、特别是民族地区对体育运动事业的理解力缺乏等诸多原因,临夏体校学生的生源质量有了很大的下滑,能够进入体校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的学生一般都是在文化课学习中出现困难以后才走上体育运动训练这条路的,因此,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普遍很差,专业成绩不够理想,专项不突出,对体育运动事业热爱程度不高,所有这些,都会对贯彻训练计划、落实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标产生极大的制约。

2.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

由于不擅长于学习文化课,学生在从事文化课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的批评和惩罚多、表扬和奖励少,再加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利于积极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和自身对人生态度的消极因素,临夏体校学生在思想品德中表现相对较差。具体表现在学生人生价值取向不明确,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道德认识模糊、道德情感单调、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集体主义观念差,竞争意识不强,纪律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不够;享乐、自私、消极、自信心不足。不良的思想品德,将会直接导致训练的无效结果。因此,如何提高对体育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训练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成就一个具有体育运动天赋人才的辉煌人生必要条件。

3.学生受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临夏体校办学的模式是由体校负责学生专业训练,由指定的普通中学或小学负责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尽管在文化课学习中,体校学生享受与其他中小学生同等的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但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会产生一种“是体校学生,随他去”的思想。因此,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时,往往容易被忽略,当出现思想问题或是行为规范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导致思想品德日益下降。教练员在训练专业时,只重视对学生专业运动成绩的增长而轻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因此,体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力度不够,当学生出现一些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干预,进而发展成不良习惯而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和成长过程。

二、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1.加强与文化课学习学校之间的交流,提高集体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集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一个人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注重集体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应该与学生接受文化课学习的学校积极联系,转变以往体校学生只接受教学,不接受教育的做法。要求学生参加就读学校的班会、年级会、全校大会、各种文体活动、各种社会活动等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接受各种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接受更多的集体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融入到普通的学生中去,使其感觉到自己是一名有特长的普通学生而不是一名特殊学生,进而保证学生接受更加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2.充分发挥主管教练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提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水平

学生的主管教练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最容易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人,因此,学生的主管教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最容易做到,也是效果最显著的。重视每个教练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直接的手段。首先,每个教练员应树立良好的自身形像,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练员必须先做到,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用良好的人格魅力达到“身教”目的;其次,注重每一个教练员的“言传”教育,在平时训练和生活中,要通过语言,反复说教,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水平,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第三,每个教练员用爱心为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培养学生远大的奋斗目标。每个教练员从生活上、学习上、专业训练上都要热情地关怀自己的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专业训练水平和成绩,从而使学生生活在一种“大爱”的环境中,让学生看到生活的希望,进而对自己的前途产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3.充分挖掘训练内容中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不失时机地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耐力训练中,通过讲名人的励志故事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在集体项目的战术训练中,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在进行队内对抗赛的训练中,进行敢于竞争的竞争意识的培养;在一些相互协作的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精神。在训练的所有内容中,都会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不失时机地把它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的素材,是教练员的职责,也是一种能力。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4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全民教育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成人教育中的体系教育则是体育的再教育,使成人通过体育专业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掌握更多、更全、更新的专业技能,不仅有利于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而且也有利于推进终身体育的快速发展。本文以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分析了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特点,最后就如何优化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提出对策。

关键词:

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

自1987年国家教育出台《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以来,经过30余年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我国成人教育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成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成人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给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成人体育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以新思路、新定位、新方法推动成人体育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1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现状

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经历了多次改革与创新,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成人教育领域和教育内容,对于提高成人的体育意识、体育素质和体育专业水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成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其他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这其中有很多的客观原因。首先,成人体育教育缺乏足够重视,配备资源长期处于匮乏状态以及体育课程设置不科学等。但其中的主观因素更应发人深思,长期以来成人体育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根本上严重影响成人体育教育的质量,在教学模式上和课程设置上,还存在非常不完备的方面。这就直接导致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对此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成人体育教育取得更大的成效。其次,成人体育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国成人体育教育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教育体系,成人体育教育管理也缺乏规范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育朝着良性轨道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最后,成人体育教育教学资源短缺。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成人教育体育专业老师还存在着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瓶颈,给我国成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2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特点

从我国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模式来看,目前主要是借鉴高等体育教学模式,而且还存在着一些“盲目性”,照抄、照搬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因而有必要对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只有充分了解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特点,才能使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改革更加有的放矢,进而取得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从总体上来看,新时期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具有3个方面的重要特点。(1)成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其自身特点。众所周知,成人的身体已经发育成熟,因而成人学生的身体素质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成熟的特征,而不同的成人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必然会增加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难度,如果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完善的教学大纲,因而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必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和兼顾性,必须对成人学生的年龄状况、身体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才能使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和系统,否则就极易出现问题,因而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成人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进行改革,否则再好的改革措施都无法取得成功。(2)成人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其自身特点。对于成人来说,绝大多数都已经步入社会,因而都具有较强的心理水平,这就使得成人教育体育教学必须从成人的心理状态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采取学校教学的方法和模式,特别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符合成人的心理特点,使其更加符合成人教育的客观水平。特别是由于成人普遍对体育教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必须强化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着力激发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成人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逐步适应学习生活,使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3)成人学生的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特点。由于成年学生年龄都比较偏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我国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最大的难点所在,因而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成人学生年龄偏大,因而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不同性,必须针对成人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开展教育工作,这就使得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成人教育体育教学难度更大,如何针对成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开展教学工作,这是成人教育体育教学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否则就会制约成人教育体育教学的发展,特别是无法适应新时期成人体育教学的需要。

3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新思路

3.1明确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定位

推动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新时期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定位,特别是要对办学目标、受教育主体、教育办学主体、办学层次等进行科学定位,只有找准定位才能使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更具实效性。这就需要在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努力为社会、为市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要将受教育主体拓展到整个社会层面,不断扩大受教育主体范围。要将办学重点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特别是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创造条件。

3.2端正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思想

对于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来说,必须把“市场导向”作为重要的教学思想,既要实行教学“自主化”管理,又要最大限度的脱离行政指导与干预,通过办学自地充分发挥,进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这就需要牢固树立开放性、实用性的成人教育体育教学思想,各院校应当从市场需求出发,制订成人体育人才培养规划,特别是从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体育消费结构出发,强化教育服务思想,着力培养综合型体育人才,使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更具“先导性”,通过开办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成人体育教育,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宽口径、厚基础”的体育人才。

3.3创新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方法

教育方法改革是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历史条件下,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应当借助网络开展教学工作,实施点对点、远距离教学,将各种体育声像及图文资料及时展示到学生面前,体育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相当一部分更新内容需要数字化交互式的动态演示教学,这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完成的。因而,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必须大力实施“网络教育”,以在线教学为主,最大限度地解决“工学矛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3.4加大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研究

由于目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基础还比较薄弱,因而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研究工作,既要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又要从实践方面进行研究,特别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对成人体育教育的地位、内容、方向、模式、趋势以及管理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师进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要深入开展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通过实践、总结、提炼的形式,使好的实践成果上升到理论高度,使其更具指导性。

3.5强化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保障

深入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学保障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建立具有较强科学性、规范化性、系统性的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险体系。要建立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师资、教材、教学、管理、实践、考试等各个环节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质量评估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特别是要健全和完善组织机构,配强配齐工作人员,确保质量管理取得成效。要大力加强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师引进、培育、考核、评价、激励、奖惩等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不断提升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质量。

4结语

尽管自1987年我国实施成人教育以来,成人教育体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成人体育教育的深入开展。这就需要从当前我国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的新特点出发,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推动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改革,使成人教育体育专业教学步入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效能化轨道。

作者:张新爱张彦单位: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肖化移,柳燕.终身教育理念下我国成人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成人教育,2013,33(11).

[2]经建坤.探索成人体育教育发展的新思路[J].搏击•体育论坛,2014(1).

[3]刘朝生.深化体育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以河南省7所高校调研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3(4).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5

体育教师在课前要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课后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反映,作为下一次课的参考。要研究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考虑教学时的思路和手段,认真研究组织教法,使讲解、示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生动性和鲜明性、准确性,还要考虑如何通过传授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同时要设计好教学的场地器材和直观教具及课后练习的作业内容。一般讲课前准备的重点是备好课。

1.1做好学期备课

学期备课是在学期开始前,在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出全学期的教学计划。一般讲学期备课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本学期体育课教学目的的要求和重点,安排整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好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及教学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对教学所需的各种物质条件做好准备。体育教师在备课中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逻辑系统,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掌握各个部分教材内容的基本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掌握教材的难点和主要疑点,考虑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困难以及应当事先做好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可能条件,并结合全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任务要求,写出学期教学计划。

1.2做好单元备课

体育教材都是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由若干个单元组成的。体育教师在拟出学期教学计划之后,要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各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重点。根据各单元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的重点、详略以及教学活动的序列,处理好各单元教学的课时安排、活动步骤,进一步研究各单元的组织教法。

1.3做好课时备课

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往往是通过若干课时的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在上每一节课之前,还要备好每一节课,完成课时备课任务。课时备课时要从每节课的实际出发,教师自身、学生、场地器材、教学的组织教法等都要作好准备。

2抓好体育课组织教学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艺术的关键

组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需要有高度技巧的活动。其实质就是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它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很好的组织才能和教育教学机智。尤其是体育课具有活动性特征,组织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1建立课堂教学常规,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建立必要的体育课教学常规,是体育课组织教学的手段,也是学生遵守教学程序,完成各项身体练习、规范行为的依据。比如开始上课师生问好、点名,教师宣布课的任务,规范服装,收放器材等,这些都能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并为创造严肃、活泼、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和学习情境奠定基础。体育教师还要注意在体育课中增减学生的自制力,也就是增减他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坚强的意志集中和坚持注意的能力。这些都是组织好体育教学的必要条件。

2.2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的教学前,要说明所学内容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是体育课组织教学的积极手段。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越清楚,越深刻,兴趣就越巩固,就能有效地通过意志能力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并且能较快地将注意从“强迫”的水平发展和自觉的水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要不断地让学生明确他面临的具体任务和活动要求。任务必须是切合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同时又必须是经过一番努力才能完成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否则学生无所适从,容易出现错误动作或伤害事故。

2.3艺术地设计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组织结构方式。合理有效的组织结构方式,既能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融洽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也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艺术的关键。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场地器材条件,合理灵活地运用教学的组织形式,在学生队伍的安排与调动、场地器材的设置以及分组教学中的组织手段上充分体现,活而不乱,寓教于乐。艺术地设计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体育教师从事教学中比较难的一项工作,需要有丰富的从教经验和认真钻研、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2.4创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场地器材的布置,直观(示范)教具的使用,体育教师的穿着、言谈、举止等都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直接关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意志力和良好情绪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思,启发学生的生活感受。对枯燥的体育技能及知识的学习要通过旁征博引,以清晰的解释,优美的示范和其它科学领域的知识来吸引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以新颖感,以使他们活跃思路、丰富想象,尽量给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对体育技术技能进行思考探索,勇于尝试学习,从而增加自信,提高求知欲。这样就可使整个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带着愉悦欢快的情感基调去积极地从事体育学习活动的高水平的教学指导过程。

2.5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法结合,优化效果

我们知道,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教学方法又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不尽相同的作用,都有其相应的优点和缺点。也就是说,每一种方法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万能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要想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艺术,体育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大功夫,认真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情况,多法结合灵活的配合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教学方法的新变化,熟悉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明了他们的效能,并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艺术地组织体育课教学如果不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运用,也只能是空谈,那种注入式的、单调地、不看教材特点、重点和难点、不分析学生特点,只管机械灌注的教学又从何谈得上教学的艺术。

3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

任何工作,都有主要与次要、重点和一般之分。自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突出解决好重点和难点问题,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体育课教学也是如此。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能抓住教学重点,并突出地解决好重点、难点,这是教好课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但也并不完全是如此,有的在教材是重点问题,但在学生来说他已经掌握和理解了,就可不必过分花费精力来突出重点;有的知识、技术、技能,就教材本身并非重点,但是学生学起来很费劲,比较难学会,而且还会影响其他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也可以定为教学重点。教学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或不易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技巧。教师所教的内容,有难有易,如果教师不把难点加以解决,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学不好学不会,还会为学习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新技能造成困难。教师的教学除了突出重点之外,还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解决教学的难点。

在体育课教学中突出重点,一般有这样一些方法:①向学生指出重点问题的重要意义,引起学生重视。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始,就明确告诉学生本单元或本节课所要着重解决的重点问题。有的体育教师在讲重点问题之前,首先给学生交代学习这一重点对其他技术学习的重要性和长远影响,引导学生格外关心并重视这一重点的学习。②体育教师在教授重点问题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估计好可能遇到的障碍,力求对重点问题有较透彻的了解和巧妙的解决方法,争取在教学实践中能很快地扫清障碍,彻底地解决好重点问题。③体育教师在教授重点技术技能时,要注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全神贯注地听取和观察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并积极地进行自我练习。④在教授重点问题时,体育教师讲解要声音宏亮,语言简洁,吐字清晰,示范时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尽量做到动作准确、舒展、轻松、优美,使学生看得清楚,而且印象鲜明。⑤对重点问题要及时强化,运用提问、示范、学生自练、考核等手段及时巩固。⑥体育教师在教授重点问题时,要带着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这种带着感情的教课,必有感人的力量,也会带动学生怀着很大的热情学好重点内容,并会使学生印象加深,久久难忘。⑦突出重点,要带动一般。重点和一般是相互对立统一的,重点是一般中的重点部分,体育教学既要解决重点问题,还要解决一般性的知识技能问题,突出重点不是单纯为了解决重点,而是为了在突出解决好重点知识、技术、技能之后能较顺利解决其它大量的非重点性的一般知识、技术、技能问题,并发展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在解决教学的难点时,首先要研究分析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弄清楚学生难的焦点在哪里,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解决。体育教学的内容很丰富,对象又很广,所以教学中的难点是多种多样的,对待各种类型的难点,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4重视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和示范艺术是提高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

4.1体育课教学的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是一项教学基本功,在体育教学时,讲究语言艺术,学生不但易于接受知识,学会动作,而且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之,则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一般要考虑:①语言要亲切热情,礼貌文雅。也就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切感,充满感情,礼貌文雅,尊重学生,多说鼓励性的话。②语言要词准意切,符合学生特点。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语言词语必须准确明了,不能含糊其词,对传授的知识也不能信口开河。言词准确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和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言语发展水平,将教材中的学科语言作为进行“表演”的“脚本”,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流利顺畅地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使学生听得清晰、明白、舒服。③语言要生动有趣,富有哲理。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拨动学心心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体育学习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④正确发挥非语言因素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体育教师总要努力借助于自然协调的手势、表情、姿势等,做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因此体育课教学除重视语言因素外,还应充分重视诸如点头、手势、走动、眼神、表情、语调、停顿、感叹以及各种助词等等一系列非语言因素的作用。

4.2体育课教学的示范艺术

体育教学的示范,是体育教师的另一项教学基本功,它是教师(或指定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列,让学生通过直观感觉器官了解所学习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示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兴致,对动作技术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示范艺术一般要考虑:①示范的目的一定要明确,示范什么,怎样示范,都要根据课的任务、教学程序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切忌无目的滥示范。那种动不动就作示范,不把握示范的时机和效果的教学反而会起到负作用。②教师示范时讲求示范的艺术,必须使自己的示范动作做到准确、熟练、轻松、优美、舒展、大方,这样会给学生以良好的视觉感受和美的享受,从而激动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热情。③示范时要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这要根据学生的队形、动作的性质及安全保护要求进行选择,示范的位置要有利于学生观察,选用何种示范要依据所教内容的情况来定,最根本的就是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技术。④为了达到好的示范效果,有利于学生直观与思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觉能力,在示范的同时把握时机结合讲解,会提高示范的效果。

5创造良好的体育课气氛,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艺术的核心

体育课气氛,也可以称体育课心理气氛,即班及集体在体育课上的情绪情感状态。体育课气氛有两种基本类型:积极健康生动活泼的气氛和消极、冷漠、沉闷的体育气氛。积极的体育课气氛的基本特征是体育课情境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正常和谐,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而消极的体育课气氛的基本特征是体育课情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背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不融洽,学生之间不友好,学生产生了不满意、烦闷、厌恶、恐惧、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怎样创造良好的体育课气氛,也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艺术的关键之一,一般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5.1体育教师要有威信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体育课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良好的威望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良好的体育课气氛。

5.2体育教师要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

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本身的情绪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体育课出现某种心理气氛。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时总是板着面孔,总是非常严肃的样子,学生一看到你就望而生畏,教师与学生就无形中拉开了距离,感情出现了距离,和谐的课堂气氛就无从谈起。如果体育教师上课时和颜悦色,以情动人,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处于一个非常愉快的师生环境中,整个体育课气氛就是另外一种意境了。

5.3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情趣

体育教师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来教学,就会有效地唤起学生积极的感情。而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同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好胜是青少年儿童的一个显著心理特点,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奇异的刺激物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体育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出发,安排运用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以积极、欢快的情绪从事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

5.4体育教学的内容要难易适度

要使体育课气氛好,还要掌握量力性原则。所教的内容太容易,学生很快就掌握,学生没有进一步追求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动机,就会精力涣散,无所事事,整个学习情绪就会松懈乏味。但是,如果所教的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难度太大,学生学起来很吃力,啃不动,甚至发生伤害事故,学生就会丧失信心,学习情绪就会下降,就会产生厌倦或畏难的气氛。所以教师所教内容和所提出要求要难易适度。当然要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不是不可逾越的。学习者经过积极努力,终于克服了困难,掌握了学习的技术动作,体验到一种刻苦努力得到成功的幸福和喜悦,这时候的难度恰到好处,学生学习的情绪自然会为之大振。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6

1.体育课程建设历史回顾

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建设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结构、教学大纲等基本上是模仿前苏联,这对奠定和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a60年代中期,虽然我国受三年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仍在稳步发展。第三阶段停滞阶段十年,导致体育课程建设处于瘫痪状态。第四阶段改革开放阶段1979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正常秩序得到了恢复,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课,受到了重视。从此,课程建设与改革进入正轨。扬州会议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突出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但是。该大纲突出的问题是难以反映大学阶段体育课程的特征,具有大学体育课程中学化的倾向。第五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原国家教委在总结了40多年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10多年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部指导纲要和197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不同是,该文件不称之为“大纲”,而称之为“指导纲要”,为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这一阶段,课程的主要形式为一年极为普通基础体育课,二年级为选项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开设体育选修课,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学校推行,该阶段已初步显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教学理念。

纵观体育课程的发展,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受社会或国家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体育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等三大类要素的影响。

2.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现状

调查表明: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模式依然是重视技术教学,忽视学生的体育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竞技性项目较多,缺乏时代性、健身性:教学手段方法单调,以技术教学为主,教学方法传统;教学评价标准主要以各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来评价,忽略体育教育评价目标的多维性、评价内容多元性、评价方法综合性等特征。

2.1教学思想落后

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这种思想和观念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却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片面性。这种思想和观念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致使他们走向社会仍难以形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

2.2教学目标不明确,

首先,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反映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没有根据自己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形成适合自己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此外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脱节,重点不突出,还只是局限于学生运动技术的教学,虽然开始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但在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没有明确的目标。其次,体育教学方法、手段落后,在体育教学中没有重视体育教学在育人和心理干预方面的的隐性作用,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很还好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2.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应具有高职院校的特点,不能成为本科院校的压缩版,应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特点,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在重点发展伴随学生终身健康的体育实践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职业能力所需要的特殊体能的发展,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健康奠定基础服务。

3.高职体育课程的对策

3.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有其独特的效益和实践效果。体育不仅能有效地增强体质,同时,对促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积极重要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制约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各种因素中,决定性因素是传统的落后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应转变观念。要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3.2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终身体育的教育观

高职院校体育必须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模式,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为其终身健康服务。

3.3关注学生的健康,注重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和教育目标之一,体育教育是实现健康教育目的的手段之一。健康教育既是一个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又是一个实践过程,有其自身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内容。学校健康教育主要包括遗传与健康、营养、保健、精神营养、卫生健康、精神卫生、运动保健、运动性伤病的防治、健康行为与养生等教育内容,重点是体质与健康的概念、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以及影响体质与健康的因素,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规律,并作为指导身体锻炼的理论基础应用于身体锻炼的实践,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以往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职业技术学院都过分注重运动技术的教学,忽视健康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运用,忽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因此造成学生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体育教育而不会健身,没有学会终身体育需要的体育能力,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还忽视了体育教育在育人和改善心理品质方面的作用,体育教育的隐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只是单单学会了一些体育的基本技术,而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去健身,去调节自己的健康状况则一知半解。因此从关注学生的健康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入手,将改变学生体育能力较差的现象,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7

论文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体育教育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陶冶情操,提高思维,锻炼意志。体育教育因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进行德育教学方面有其独特条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有理想,有德行,守纪律,有才能,强体魄”是素质教育对现代人的要求,也是国之需,身所用。美国教育学者麦克唐纳说过: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社会潜在的威胁。可见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各学科都渗透着德育教育,而体育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具有独特条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具有德育教育功能性。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帮助。 

一、学校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关系及其优势特点 

《体育与健康》教材中提出,什么是体育?就学校体育而言,它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品德教育的活动,是对人的身体发展培养和塑造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对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力、智力发展和思想品德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品德教育和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和运动基础知识一样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是血肉关系。和其它学科的体育教育功能相比,体育教育的德育渗透有以下优势特点。 

1.学校体育教育对德育教育具有丰富性特点。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样,结合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十分有效的途径。田径项目能够培养学生英勇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球类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组织和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观念以及应变能力。艺术性强的运动项目还能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体育锻炼甚至能激励一些沉默寡言、孤辟的学生振奋精神,参加到集体活动中去,更能使活泼好动的学生享受到锻炼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激发斗志,饱满精神,体育以它这种特有的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启迪青少年,丰富人的生活。 

2.体育教学对德育教育功能具有实践性特点。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不拘于语言文字为特点的教育形式。体育教育显著特点是: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而学生的思想品德的体现一般不是通过言语表达的,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出来的。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的显著特点,正是通过身体练习和亲身活动中进行的。体育教学根据学生反映的言行,有针对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广泛快捷又直接实际,其效果是其他学科不能及的。如军训的团队精神,组织纪律性教育,集体运动项目队员之间的团结协作、默契配合,长跑中的吃苦耐劳精神等等不通过练习,光纸上谈兵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因此它具有广泛的实践性。 

3.学校体育教育对德育的渗透具有长期性特点且思想性强。学校体育这门学科是唯一从幼儿园一直开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开放年限最长的学科。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要接受体育教育。在此教育过程中保证了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相应深度的品德教育。 

二、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 

1.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政治思想渗透,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育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教材,通过体育知识学习和亚运会、奥运会及我国体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的学习,来激发爱国情操和斗志。 

2.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意志品质,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等等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和练习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勇敢果断等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互帮互助精神。培养乐观豪爽、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人生价值观。这些既是体育课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和个性心理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卫生教育,使他们处理好男女同学真诚友谊关系,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 

4.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法制法规观念、国防观念、劳动观念等德育渗透。体育课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常规执行使学生了解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法制观念。军训、运动会队列队形练习,体育比赛教学,场地器材布置回收能够培养学生国防意识和劳动观念,这些也是德育渗透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三、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措施 

1.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制定德育教育目标。把明确的教育目标渗透到教学文件中去。根据教学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次地进行教育。明确具体要求,采取有力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制定学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大纲和教学计划统一安排。结合教材特点,提出每次课中的思想品质教育任务。 

2.抓好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抓住教学中德育教育细节,进行正面教育,正面诱导。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思想品德形成是沿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这个顺序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选取正面的素材,坚持正面诱导,多表扬鼓励,用榜样教育学生。 

3.结合组织教法,改革,创新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多样化、科学化。采用从感情入手,重视发展个性,讲求启发兴趣,注重引导发现,鼓励竞争与创新。这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4.抓好军训教育和每周的升旗教育。军训时通过教官言传身教和耐心帮助,使学生不仅受到正规军事训练,而且从教官身上学到许多军人优良传统。。升旗教育对学生从服装队形,精神面貌,形体,组织纪律都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升旗教育,对学生进行国家尊严,民族自强,自己责任和义务等方面教育渗透。 

学生思想品行的行成,不是短期过程,它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处处高度重视,特别是校领导的重视。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时时处处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参考文献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8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体育学科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73-01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全面、均衡发展。但原来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应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直观认识,形成动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运动技术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知识。

1教育教学中制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手段,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成为摆在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体育教学方式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原来体育教学的弊端也就暴露无疑。现代教育教学中,制约体育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1体育设施、设备等物质条件的制约

由于部分学校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设备购置上,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有些体育课教师在讲解、示范上只有画饼充饥或敷衍一下,难有实效,或者干脆来个“放散羊”式的教学。

1.2教师自身素质及兴趣、特长的制约

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并不是均衡的,此外,每个体育教师在具体安排教材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内容安排的较多。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1.3相关体育课程内容难易度的制约

众所周知,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高速、腾空、翻转的技术动作。教师即使做了示范,学生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是影响了教学进程,效果很差。

2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学的推动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扩知识领域,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教学课件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远远超出了教师的讲解示范。授课时学生顿时会精神百倍,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以此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突出教材重点难点,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动作,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个动作细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时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并且教学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反复演示,结合教师的行间指导,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观看重大的国际比赛,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当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取得胜利,五星红旗在赛场冉冉升起时,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3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实践证明,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优化课堂结构,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以下种方式展开。

3.1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感性材料

体育课程中,往往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包括几个连续技术环节,如果单凭教师的示范,由于速度快,往往是在瞬间完成,学生看得不清楚,这就影响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及快慢程度。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连续的动作以定格的形式或像放映机一样把动作放慢放映,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技术环节的动作都看得清楚,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能准确的掌握动作要领。比如,在跨越时跳高的教学中,利用flas课件,把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环节生动形象的体现出来,教师及时进行讲解,同时指出动作地重点和难点。这样学生到了操场上,教师稍加指点,学生就能比较好的完成技术动作。

3.2利用录音机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现实的体育课大部分是室外课,要在室外开展教学,当学习一些技术动作时,学生就会感到单调、枯燥无味。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点适合学生口味的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同学们就会觉得耳目一新,跟着节奏做动作,即使较长时间的练习一个项目,也会兴趣浓厚;又如在课堂上紧张激烈的比赛活动中,来点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学生既体会了竞赛的激烈又感受到了身心愉悦。

3.3利用录像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体育教学除了丰富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和爱国意识的教育。比如,在室内课时,我们收看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夺冠、国旗升起时的动人场景,教师及时通过语言激励学生,让学生知道只有拼搏、努力才有提高,在此环境的感染下,同学们会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升。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方法;主体;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283-01

健康第一是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随着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普及渗透,其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接受而加以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只有打造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才能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强化对学生的体育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体育水平。作为新星中学的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体育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不容否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与文化课相比,体育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这些因素直接就影响到学生平时上课之中时常会有逃课、散漫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此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树立体育训练的意识,教育学生端正对体育课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参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强弱或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为大家都清楚,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动。一切人的行动都是由人的意识支配着的,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目前,初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体育训练是会有波折的,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积极树立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要立足于平时的不断强化、不断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构筑起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主人翁的意识,可以改变先前那种消极的被动状态,变成主动的活跃、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只有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有助于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

二、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

众所周知,社会在不断地进步,过往满堂灌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热爱。其对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利用人本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不能一视同仁,与其他同学进行统一训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对于女生而言,有的女生喜静,有的女生喜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其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喜动可以安排其打排球或者是做活跃性比较强的游戏等,喜静就可以安排其进行羽毛球、踢毽子等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活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使其兴趣和爱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优质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

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初中阶段体育教育教学更是如此。初中阶段体育教学重点是一节课中重要实现的目标,体育教学难点是在实现这一目标时对出现困难情况的预判。一般体育教学重点是从体育教学目标的角度进行确定,一节课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培养哪方面的能力,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教学难点则更多地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个地方比较困难,据此准确找出教学难点。例如:篮球运球的难点一般都集中在控制球的能力方面;耐久跑的难点则是学生克服极点坚持跑完全程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所以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在深刻地分析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找出教学难点;体育教学的重点相对于难点来讲比较固定,而难点体现在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中,即使同一教材内容,难点也会因人而定。教学活动中,一旦难点被突破,学生就容易掌握重点,此时原来的难点就不复存在。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从而促进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开展。

四、小组合作,提高教学效果最大化

体育的教学重点篇10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和意志品质,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做到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体育教学的特点。

1.体育教学的复杂性。由于高中学生的生理特点有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每个学生又有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征。因此不同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极为复杂,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显著的个人特点,使体育教学相对其他学科更为复杂。

2.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描述具体目标,并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课程的内容标准。《标准》设置了七个运动技能系列和一个教育专题系列。

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体育教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在形式上具有形象、直观、便于操作等特点,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果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得当,那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具有显著的效果。

4.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和集体性。竞争、拼搏、团结协作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它贯穿于体育教学和训练与比赛的全过程。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行为特征都充分地暴露出来,各种思想都随时表现出来。另外,体育运动还具有明显的集体性。这种竞争性和集体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集体的向往,这种向往所转化出的凝聚力对个性品质形成和活动本身所涉及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体育活动特有氛围中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5.体育教学效果的直观性。体育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教学训练效果的直观性。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坚持不懈的锻炼,体育教学的效果将会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如学生身体的体格逐渐强壮、体能增强、抗疾病抵抗能力的增强等都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

1.转变教师观念,贯彻落实《新课标》。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前提。让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改变教师光抓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共同发展。同时,改变体育教学由以前生物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观的转变。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但是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2.重在课堂教学,强化过程渗透。①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根本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守纪、严律于己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渗透计划、任务。一般说来,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③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圆满完成学习和训练任务。

3.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随意、组织教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艺去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