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美育教育的定义十篇美育教育的定义十篇

美育教育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07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1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现实性;可行性;经济背景;比较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任务,到90年代中期又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写进了《教育法》,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于2000年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与日、韩等国不同的是,我国一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就是优先倾向效率的,即重点学校优先、区域教育优先与城市教育优先。因此,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凸显出来,义务教育公平或者均衡的问题因此显得特别突出,随后国家开始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上议事日程。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提出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此时我国的名义人均GDp为1042美元。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首次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进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此时我国名义人均GDp达到2069美元。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其中第四章第九条特别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j生任务”,此时我国的名义人均GDp为4431美元。事实上与我们的近邻日、韩相比,我国是在“补课”,即“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这一课,但此课也只能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能补上。这就使问题随之而来: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是否能承担这个重大的任务?按照《纲要》的要求,我国在未来十年内要达到义务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的目标,从经济保障上看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这实际上涉及我国现阶段和未来10年内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行性问题u。下文将通过美、日、韩、中四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背景的比较分析,来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一、美、日、韩、中四国

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数据

根据世界银行网站的统计数据,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我国名义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间为2011年,落后韩国20年,落后日本34年,落后美国40年。虽然目前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2011年,我国人均GDp约为韩国的1/4、日本的1/8、美国的1/9;考虑到通货膨胀及购买力的影响,在2005年国际货币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ppp,2005international$)调整后,仍约为韩国的1/3.7、日本的1/4,美国的1/5.7。然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能否达到其他国家义务教育均衡时的水平,并不仅仅取决于GDp总量及人均GDp,往往主要取决于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人隋况,即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占GDp比及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等指标。

以我国目前的情况为基准。我国2000年底宣布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开始提出义务教育均衡问题,因此根据我国2001年、2010年的人均GDp数据,并结合各国义务教育均衡进程开始和完成时的经济数据,比较美、日、韩三国在义务教育均衡进程开始和完成时的GDp总量、人均GDp,以及义务教育经费占GDp比和义务教育阶段生均经费,然后依此对我国要在2020年完成义务教育均衡的条件进行估计(详见附表1)。

需要说明的,是若要较为准确地比较各国开始和完成义务教育均衡进程的经济情况,仅仅考虑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GDp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货币贬值的影响,即需要将各国当时的经济数据换算成用同一年度的价格尺度来表示(本文以2000年美元价格作为尺度)。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各国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即在同一价格尺度下,同样数目的货币在各国的购买力是不一样的。这还涉及需要用购买力平价(ppp)进行调整(本文以2005年国际货币购买力作为尺度)。因此,我们在列出了各国义务教育均衡进程开始和完成时的、经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人均GDp及义务教育生均经费,这样就能直接比较各国当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时的经济投入情况(见附表1)。

二、现阶段我国开启

义务教育均衡进程的现实性分析

首先以美、日、韩三国开始义务教育均衡进程时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ppp,2005国际货币)的平均值作为估算我国此进程开始的时间点。三国的平均值为(1365.13+555.33+850.70)/3=923.72国际元,与我国相比较,2010年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为1096国际元,略超过了这个数字,说明我国若从2010年开始义务教育均衡的进程是比较适当的,此时间点与《纲要》颁布并强调“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的时间点相吻合。

其次,从各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看,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已经完成了初等及中等教育的普及,即起点均等期(1830-1945);二次大战后,开始进入机会均等的发展期(1945-1960),即过程均等期;随后机会均等的黄金期(1961-1980)开始了,即结果均等期。1945年-1960年,美国的义务教育处于着重推进过程均等期,即义务教育过程均衡期。依据这个时期,美国在名义人均GDp为1594美元时,即1945年开始义务教育均衡进程时,其购买力换算成调整后的2005年国际货币价格,则是14397国际元。而我国在2010年此项指标才达到6819国际元,约为美国的1/2,可以说是完全不具备发展义务教育均衡的条件。但义务教育的发展主要还是受制于当年义务教育投入大小及生均经费高低。从这两个方面看,我国在2010年达到1.83%和1096国际元,投人大于美国当年水平(1.37%),生均经费比美国当年(1365国际元)略低了269国际元。所以与美国比较,若我国2010年开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稍早了点。

日本的情况比较特殊,其对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视,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也一直占教育经费的很大比重。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美国的支配下,于1947年3月公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制订了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并付诸实施。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日本的义务教育还是很不均衡的,如从教育经费上看,1949年至1953年间小学人均教育经费最高与最低的地方数额差距通常为两倍。1954年,日本改革平衡交付金法,在吸收平衡交付金制度优点的前提下,制定了《地方交付税法》;1955年,日本又出台了《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费国库负担法》,并开始了第一个公立文教设施建设补助5年计划,终于在1974年完成了无城乡差别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从表1的时间点看,日本在人均名义GDp还未达到1000美元时(1955年为267.5美元,4098国际元,2005ppp)就开始了义务教育均衡进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终于达到了均衡目标(1974年4218美元,15014国际元,2005ppp)。虽然日本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期时的人均GDp较低,但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很大,占整个文教经费的60%-70%(1955年为64%),后期比例虽然有所降低,但由于其经济总量的迅速发展,实质上义务教育经费依然充足。日本从1955年开始义务教育均衡进程时,公共教育支出已占GDp的4.3%,义务教育经费占2.88%,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为555.33国际元。我国与之相比,2001年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时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只占GDp的3.19%,而义务教育经费仅占1.39%,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为266.05国际元(约为日本的一半),还不具备均衡发展的经济条件。因此,与日本当时的经济背景相比较,若抛开体制和政策的原因,我国应从2006年左右(义务教育经费占GDp比1.50%,生均经费542.41国际元)开始义务教育均衡进程,这一点刚好和我国新《义务教育法》出台时间吻合。若以2010年为标准,则晚了4年。

韩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背景与我国十分相似,因而借鉴意义甚大。1948年,韩国颁布《大韩民国宪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平等”与“免费”原则,自此以后,韩国的义务教育进程一直遵从这两个原则。韩国文教部正式宣布于1976年全面普及6年制义务教育,自此以后开始进入巩固小学教育并准备普及初中义务教育时期。1985年,韩国颁布了《关于实施初中义务教育的规定》,决定首先从经济困难的岛屿、偏僻地区居民的子女开始实施初中义务教育,再向邑、市地区推行。此时的人均名义GDp为2368美元(7547国际元),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为850.70国际元,自此韩国开始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均衡历程。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韩国在2004年左右全面普及了平等、免费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与韩国相比,若以我国2006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542.41国际元)在新《义务教育法》中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看,稍早了一点;若以《纲要》时间2010年看又稍晚了点(义务教育生均经费1096国际元),但总体还是比较适当的。

综上所述,从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以购买力平价的2005年国际货币价格为标准)的高低看,我国2010年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略高于美、日、韩三国开始义务教育均衡进程时的平均值。若以2010年《纲要》为界,此时与美国当年相比略早一点(未达到美国当年生均经费水平),与日本相比(相当于我国2006年开始)则晚4年,与韩国相比(相当于我国2008年开始)则晚2年。因此,总体上讲,我国的义务教育均衡进程从2010年开始,基本符合美、日、韩三国义务教育均衡进程开始时经济背景的平均水平,因而具备一定的经济合理性。

三、2020年我国完成义务教育均衡的可行性及其条件分析

第一,以美、日、韩三国完成义务教育均衡进程时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ppp,2005国际货币)的平均值作为我国均衡进程完成时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基准:(2323.32+3628.84+4641.97)/3=3531.38。这意味着我国到2020年义务教育生均经费至少应该达到3531.38国际元,才能在经济投入上达到各国当时的平均水平。结合我国至2020年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约15890万人的预测,那么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额应该约为(3531.38元/人×15890万人)5611.363亿国际元。

第二,根据我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到2020年GDp总量可能在74.57-78.13万亿元人民币之间,人均GDp大约在52771-56331元之间(2008年价格)。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平均汇率为6.9451,若以上述预测的低限为准,换算成美元,则2020年我国GDp总量约为107370亿美元(2008年价格);若以2000年美元价格计算,则为86386.7亿美元,人口数预测约为14亿,则人均GDp为6170.5美元(2000年美元),约是2010年的2.54倍,2010年人均GDp换算成国际货币就是6819国际元。那么,到2020年全国GDp总量计算为“17344国际元/每人×14亿人=242816亿国际元”。

第三,根据上述应投入的义务教育经费总量和GDp总量之比,可以计算出2020年义务教育经费占GDp比值:5611.363/242816=0.02311,即2.31%,若假设到2020年我国投入义务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50%-55%(美、日、韩三国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期,此数据通常低于55%)之间,则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应占GDp总量的4.20%-4.62%之间。此目标与我国教育发展总体目标是比较一致的。

第四,考察美、日、韩三国在当年完成义务教育均衡进程时的义务教育经费占GDp比(分别为3.4%、3.12%、2.64%)发现,随着完成年代的推后,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符合经济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因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教育总经费也在不断增加,义务教育在初期需要投人更大,后期投入则会较为平稳,因而占GDp比会逐步下降。而我国到2020年此值估算约为2.31%,是符合这一发展规律的。

综上,若无特殊情况发生,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到2020年,我国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任务。另外,在此前提下,结合上述美、日、韩等国的义务教育发展实际来看,还需要一些必要的配合条件才能达到。一是在经济平稳增长的情况下,要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至少达到4.2%以上。二是在持续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也要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在整个教育经费中的比重,至少要达到55%,使义务教育经费占GDp比的2.31%;若义务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比下降至50%,则要保证总教育投入占GDp比增加至4.62%。三是要注意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策略。首先,在均衡发展初期,由于基础薄弱,硬件设施投入较大,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比应该较高(日本、韩国最初都达到65%及以上),后期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此比例才逐渐下降。其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先向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如韩国),即扶弱不削强,逐步拉近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最后,逐步提高对义务教育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义务教育经费中的比例,最终达到义务教育办学经费的75%以上(如韩国),尽量逐步减少地方政府的负担,以缩小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2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美国;启示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于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各自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1]从当今世界来看,各国都在进行甚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图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维护自身的独立、和国家利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尽管经常批评和指责发展中国家的爱国主义为“民族主义”,但他们自己也在有意识地凸显其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美国作为世界强国,也作为一个历史不太悠久的移民国家,为了凝聚国民思想,一直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且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善,注重效果,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因此,分析和探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揭露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阶级本质,借鉴美国现代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和方法,在把握本质的前提下吸收其方法层面的精华,可以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借鉴和参考。

1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1.1历史教育

美国虽然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美国人却格外珍视自己的历史,并以此作为维系整个国家和人民的纽带。成立于1987年的美国全国性学术团体――布拉德利委员会(BradleyCommission),就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指出:“我们美国人不像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和民族,我们不是依靠共同的和共同的种族关系而走到一起来到,然而,我们有着约束我们行为的共同遗产,那就是关于自由、平等和公正的民主观念。假如美国人希望保持哲学民主观念并将它付诸日常生活的实践,那么所有的公民都必须理解这些观念在以往的历史时期是如何形成的……”[2]在克林顿和布什担任总统期间,“历史课”被确定为全国性的核心课程,并出台了国家历史学科标准,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各类的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美国的历史教学没有统编的教材,各个学习开设的历史课程五花八门,但在大、中、小不同学习阶段会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历史教育。美国历史教育特别重视其成就史和苦难史的教育,让人们理解今日繁荣来之不易,是奋斗、流血的结果,是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对社会性历史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将历史教育变得更加大众化和通俗化,并使历史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这实质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1.2法制教育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包括对国民的法制教育,以培养国民的理国主义,并将它与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美国联邦法和地方法累计超过一百多万件,每年还新制定一万多页的法律法规,并设有完善的信用制度来制约公民自由。目前,美国50个州中有40个州的法律要求必须进行美国宪法教学,30多个州要求学宪法。美国政府明确要求16岁至18岁的学生要学习独立宣言、代议政体原则、公民的义务、民主与美国宪法等内容。从小学到大学,各种法制教育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其出发点和归宿都要说明美国的法制和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权威性,而且这些制度是神圣不可侵犯和永恒的,这种教育日久天长深入人心。美国国民非常尊重和信任本国宪法和法律,认为爱国就要遵纪守法,履行法律义务,做对国家有益的事,让美国更为强大。

1.3国旗教育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由色彩和符号合理搭配而成。这面旗帜在海面船只的桅杆上飘扬,从而马上表示这艘船属于哪个国家。国旗在要塞和军营的旗杆上升起,在行军和战斗中握在战士手上,并且非常普遍地被人用来表示爱国。美国人非常重视国旗,认为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全民的国旗意识非常浓。比如,“9・11”当天,几位参与抢险的纽约消防员在世贸中心废墟附近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这一感人的镜头被摄影记者拍下后,成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标志性作品。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无论是议会大厦。司法行政机关,还是学校、公司、宾馆、商场,几乎没有不挂国旗的。就连儿童电子游戏机路,都有组合星条旗等类似的软件。国旗在美国受尊重的程度,以及围绕国旗大肆宣扬民族精神的做法,在世界其他国家是少见的。在美国许多物品如食品包装、玩具、衣帽等都有美国国旗,每逢节日,庆典,家家户户,大家小巷,即使是其次上都悬挂着美国国旗。

1.4公民宗教教育

谈到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就不能不谈到美国公民宗教。宗教社会学家罗伯特・贝拉(RobertBellah)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美国公民宗教(americancivilreligion)这一概念,认为除了各种各样的具体宗教以外,美国还有一种公民宗教,即全体公民都共同信奉的一些理念,共同认同的一些符号,共同参与的一些礼仪仪式,共同尊崇的一些圣哲等一整套社会价值制度体系。公民宗教只是一种宗教象征,是借助宗教情感表达的一种社会信仰,体现着美国人的民族精神。“我们信仰上帝”成了美国人的座右铭,“上帝保佑美国”是民间使用率最高,最诚挚的爱国口号,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华盛顿纪念碑,杰佛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阿灵顿国家公墓,可是说是公民宗教中纪念其贤哲和英雄的圣地。不过,公民宗教的上帝不具体化,所以这一“上帝”是大家的上帝,人们都可以把这个上帝解读为自己所信奉的上帝。因此,公民宗教是美国资产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思想舆论工具并成为美国社会的一种凝聚力量,也是美国人的一种精神动力。

2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哲学基础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是以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为依据,其主要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思想。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的本土哲学,被称为“美国的半官方哲学”,是美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实用主义把哲学理念和美国现实紧密结合,对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对美国的教育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也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将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深刻的贯穿到了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之中。

2.1爱国主义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杜威认为从广义讲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延续,教育过程就是生活过程,教育实质上是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在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就要深刻的体现在国旗国歌教育中。在美国,无论是否节假日,无论是在政府、议会、军队、法院、学校还是企业、商场、银行,甚至私人住宅,到处都飘扬着美国国旗,不仅在学校里每天都举行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在社会上,每逢节日、庆典或者集会,唱国歌是必不可少的程序。正如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美国就是这样在社会、学校、人们的平常生活中处处是渗透着美国精神和爱国意识,时时刻刻提醒着美国人要效忠自己的国家,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2.2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在“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思想。杜威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主要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教育来进行,政治社会化是指通过社会互动而形成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则主要体现在美国的“公民学”课程之中,这门课通过生动具体的内容使学生对美国国情有一个全面扼要的了解,培养合格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即“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的法律,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在中小学阶段,除了学习公民学课程以外,还让学生通过参加选举、投票决定班级和学校的重大事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民主的认识。在高等教育中,也普遍开设了诸如“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的道德问题”、“伟人肖像”等专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公民学》教材中写道:“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最先进的”、“美国的政府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美国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可见在其中自始至终都贯穿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其他学科亦是如此。

2.3爱国主义教育与个人生长相结合

既然教育即生活,而生长是生活的特征,因此杜威又提出“教育即生长”这一思想。杜威所说的“生长”主要指儿童的生长。在杜威看来,“生长”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力量,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组织来保证生长的各种力量,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在美国爱国主义教育中,就体现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上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作为道德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在美国的中小阶段进行,它重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和行为训练,引导个体进行道德选择。大学阶段主要以知识性教育为载体,通过开始大量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帮助学生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美国所提倡的主流价值观,并从中获得爱国情感的熏陶。即使是同一个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根据人的生长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内容和形式也是相互衔接又相互区别的。小学阶段讲故事,中学阶段讲历史,大学阶段讲理论。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既符合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3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虽然美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法,但实质上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具有欺骗性和虚伪性,渗透着狭隘民族主义、霸权主义和产主义的教育内容,这是其爱国主义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认其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方法、成效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批判的去看待它。

3.1爱国主义教育无孔不入

美国的爱国主义无孔不入,其公共环境是无所不在的“泛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物品,媒介宣扬其“美国精神”,是置身其中的人潜移默化的受到美国价值观观念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效果提供了有力武器。美国时刻高扬爱国主义的大旗,理直气壮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经验启示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应该考虑教育对象的接受喜好,注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要避免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主义。

3.2把爱国主义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

价值观教育源远流长,不同国家和民族也在自己的文化传承中始终进行着价值观教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爱国主义成为将移民化为一体的重要纽带。在美国历史上,尽管党派不同,但爱国主义是美国总统共同宣扬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达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明,尽管美国舆论喜欢批评性报道,但上至政客,下至普通百姓,爱国主义仍然是美国的主流,是基本的社会共识和政治共识。不管对于政府,还是对于民众,这都是一条不能挑战的底线。党的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但事实上,我国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美国作为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完整严密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没有减弱反而逐步加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中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较量也异常激烈。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政治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不仅不应该放松爱国主义教育,而且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坚定不移的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

3.3爱国主义教育要重在实效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立于对公民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实用主义色彩浓厚。其爱国主义教育重经验,重行动,重实效,“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渗透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细节之中。公民是否服务社会,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考察公民是否爱国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注重实效,将某些大而空的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接地气,爱国主义不是高不可攀的大而空的口号,它可以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是我们对父母的爱,对班集体的爱,对家乡的爱等等。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具体化,会使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现有的基础上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美国爱国主义教育过分强调“唯实求效”,容易造成人们盲目功利地看待爱国主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警觉并合理扬弃。

【参考文献】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3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学技术;aeCt朗读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类对学习过程和知识本质的新理解,同时也促进教育者反思隐含在教学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同时也改变和扩大了支持课堂学习和远程学习的可能性。随着学习资源量的增加以及获得方式的便捷,运用在教育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功能得到了不断的增强。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与延伸,教育技术概念也在随时代变迁得到丰富与更新。总之,时代创造了思考教育技术含义的新环境。

1aeCt教育技术概念演变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从20实际60年代至今,对教育技术的界定做了长期的努力,一共提出了六个教育技术的界定。这六个不同时期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诠释反映了他们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认识过程。

1.11963年全美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aeCt的前身)的定义

aeCt1963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

1.21970年美国教学技术委员会的定义

aeCt1970定义:教育技术可以按两种方式加以定义。在人们较为熟悉的定义中,教育技术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和黑板一起为教学目的服务。教育技术是由电视、电影、投影机、计算机等软件和硬件所组成。第二种定义不太为人们所熟悉,其中教育技术的定义超出了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它指出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以对人类学习和传播进行的研究为基础而确定的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的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

1.3aeCt1972年的定义

aeCt1972年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的学习。

1.4aeCt1977年的定义

aeCt1977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合的、有机组成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表现形式是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选择使用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分为信息、人员、材料、设备技巧和环境。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称为教育开发职能,它包括研究与理论、设计、制作、评价与选择、供应、使用与推广等项。对其中某项或多项职能进行指导或协调的过程称为教育管理职能,它包括组织管理与人事管理。

1.5aeCt1994年的定义

aeCt1994年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6aeCt2004年的草拟定义

aeCt2004定义与术语委员会主席巴巴拉·西尔斯在“长春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提出了aeCt2004年教育技术新定义:educationaltechnologyisthestudyandethicalpracticeoffacilitatinglearningandimprovingperformancebycreating,using,andmanagingappropriatetechnologicalprocessesandresources(2004).

从上述1963-2004年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地扩张,其理论涵义的定义也几经交替,反映了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进步,同时深深地影响着我国教育技术涵义的界定。

2aeCt启示下的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

国内有代表性的教育技术界定是《教育大辞典》所做的定义:“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类。”对教育中所使用的技术的指称除了使用“教育技术”外,国内最为常用的一个概念是“电化教育”,该名称从20世纪30年代正式提出已经经历了70多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4年,彭绍东教授在《试论新形势下中国电化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策略》一文中,提出要树立新的电化教育经济观、效益观、产业观、管理观、服务观、创新观、协调发展观、过程观、手段观、方法观、技术观、科学观、事业观。认为:“电化教育不仅是一种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进行教育教学的活动,同时也是一项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事业,是一种现代教育传播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科学。”“电化教育也是第一生产力。”“从行业划分来看,科技、教育、电化教育均属第三产业的范畴。”通过对中国“电化教育”英文译名的变迁,我们可以理出一条中国电化教育演变的道路。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4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分析影响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声音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音乐的本质是审美,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关键一步。音乐教育的实质就是审美的教育。但是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增多,音乐审美教育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下面进行解析和探究。

一、以音乐审美教育为中心

音乐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自我国古代以来,音乐在教育史上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发展。今天音乐的形式已经多种多样,各种不同的音乐也交织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国外的音乐形式和中国本土的音乐形式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新的音乐教育审美形式。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经沉浮,成长到了今天的局面,其中的形成过程充满艰辛。音乐是文学艺术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渐渐的重视起来,音乐教育也由此形成。在新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教育体系日益得到完善,音乐教育显然已经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体系的改革,也使得音乐教育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很多艺术类学校都把音乐教育放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上,这也为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对听觉神经的刺激。音乐教育进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音乐本身的内在意义,现在社会上大量流行的音乐形式有很多,有哀伤、欢快、平缓、纯音乐等多种形式,各个形式的存在也使得音乐教育得到了最大的繁荣与发展,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教育本身是要教导实质的内在意义,并不只是单单的听音乐,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不只局限于表面,音乐教育要做到审美教育,审视音乐内在的蕴含意义与音乐当中的美,不懂音乐审美,就不可能体会音乐当中的重要意义。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艰难

音乐审美是众多艺术审美当中最为艰难的部分,它是时间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时间上的持续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这就是音乐艺术的独特性。音乐艺术不像文字艺术和美术艺术那样古板严格,因为音乐艺术相对来说有较大的创造性和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创作的同时其艰难部分就显得太抽象不好把握。又因为音乐审美的抽象性也使得它可以被高度升华和高度提炼。音乐审美教育的道路是艰难且深远的,艺术形式的开放性也使得音乐的创造性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艺术形式的开放,使得审美艺术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创造能够使音乐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整个社会的音乐水平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音乐审美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音乐进行赏析,音乐教育就是对音乐的审美,音乐的审美也是在音乐课堂上开始,在音乐教育的实际教学当中,音乐的审美就是教师播放一首音乐,学生所听见的声音进行评价和得到的听觉感受,表现出来的是音乐的表面所要表达的东西,学生所能理解的范畴也是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简单的东西,在音乐审美教育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不能只是通过旋律感受表面的文化和感情,需要根据旋律体会音乐更深层次的内涵,加深对审美的理解。

三、音乐的意义和审美的关系

在音乐的艺术形式当中,音乐的审美所产生的意义是会对音乐实践产生一定影响的,一味的追求音乐所表现的外在意义,会使得音乐失去本身的内涵,一个审美形式的产生是对一个审美标准的重新评定,不能将音乐庸俗化,这会导致忽略发掘音乐本身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独有的表现形式,而使得音乐的形式变得普通化。音乐的意义是在于表演,将表面的音乐旋律呈现在大众眼前,但是审美的意义却是发掘音乐深层次的自然规律,不能够只是注重音乐的创造,而忽略了大众的审美评定。音乐的意义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一个优美的旋律可以使人释放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之余感受这一份惬意。审美可能就是深层次的东西,注重价值的考量形式。

四、音乐审美教育的体现形式及其影响

音乐是声音美学,是把声音连贯上的一门艺术形式,强调了音乐其中蕴含的现代意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中,越发的注重以人为中心。当然教育的体现形式和制度也是如此,音乐的教育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艺术教育观,教育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法则,让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性自由的发展,不可以制约想象的空间,这样是不利于音乐水平的整体发展的。现代社会音乐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每个音乐之间的表现形式都各不相同,对这样的音乐就要通过音乐审美的评定标准评定其中的价值,音乐的意义是重大的,音乐的审美是将时代性和民族特性结合到了现代音乐当中,不断地赋予音乐时代的内涵,使音乐价值呈现多元化、趋于合理化。

音乐形式的逐渐增多,对音乐的要求也不断的加大,音乐审美教育也不断的得到了发扬与发展,因为音乐审美的要求的提高,使得市场上的音乐产品有了一定的严格规范,人们都有对美的追求,美的东西会被广泛的传唱和赞扬。所以,音乐审美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上的多元化现象日趋明显,社会对人才整体要求也在提升,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是人才立足社会的根本保证,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使得人们的审美水平跟随上升,音乐的审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促使审美教育行业的发展,只有审美的评定水平上升,才有利于音乐整体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清.浅析素质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5).

[2]都臣.浅析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性[J].才智,2011,(26).

[3]尚丽娟.浅析音乐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合[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3).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5

关键词:教育服务均等化

美国是一个大熔炉社会,不同文化、宗教、民族背景的人在美国社会融合成为美国人。美国政府公共服务的宗旨是保障不同文化、种族群体平等发展的权利,实现社会公平原则。教育服务的均等化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点工作领域之一。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及历届总统都非常重视包括学前教育和中小学阶段在内的公共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美国的以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教育制度规定,凡是在美国合法居留的人,无论是美国公民、长期居留者,或者是短期的外国劳工,无论是留学生还是访问学者身份,其子女都享有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

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通常所有适龄儿童从五周岁开始上学,直到十八周岁大都可以免费接受学前、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均是就近入学,根据家庭居住区域分配学区学校。每个学区按学生比例配备校车,为学生提供上下学接送服务。学校为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营养的配给达到国家规定相关标准的免费午餐。公立学校的学生无需缴纳学费、书本费,校车费等杂费,学生课本文具等都由学校统一配备。[2]

一、健全立法保障教育机会均等

早在19世纪40年代,美国政府展开“公立学校运动”。美国公立学校通过这项政府公共教育改革活动,兴起并迅速发展,政府开始向所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儿童提供免费的基础教育,学生从1870年的760万增加到19世纪末的1270万。

20世纪20年代,美国各州基本上普及了义务教育。公立学校制度的确立时期,是美国教育史上关键性的阶段,为美国构建公共教育体制框架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联邦、州、地方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法案、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实现教育的均等化。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弱势学童享受拥有的教育机会,享受平等的教育过程,完成相等的学业成就,一直是美国政府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立法的基本出发点。

1965年,美国政府开始施行针对学前教育的“开端计划”。此计划以90%比例以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家庭的、尚未到义务教育学龄的3至5岁的孩子为对象,向这些低收入家庭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和健康保健服务,为其义务教育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乔治布什总统和克林顿总统分别在1990年和1994年两次签署开端计划重新授权法案,将“开端计划”的服务范围扩展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儿童和婴幼儿服务领域,服务重点从扩大学生规模转移到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21世纪,联邦政府通过修订案和重新授权,保证和增加向“开端计划”提供资金支持,还扩大了无家可归儿童、流动儿童、身体残疾儿童及非英语母语儿童参与开端计划项目的机会。至今已经为2200多万名美国儿童提供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非常广泛的推动了美国社会弱势儿童群体,在学前教育阶段起点和机会的均等,促进了整个美国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

随着民权运动和黑人解放运动的展开,美国联邦政府1965年颁布实施《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希望通过联邦政府向地方教育当局提供经济资助,改善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状况。法案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补偿计划”,极大的提高了弱势群体学童的学习能力,改善了该群体的不利处境和在教育中的不均等地位,增强了他们的学习意识和主动性,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和选择生活的机会。

二、建立国家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

自普及义务教育以来,美国政府没有从国家和中央层面出发,制定颁布统一的教育制度和课程标准。中央政府不决定学生在每个教育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目标,而是由各州和地方政府。因此,教育在州与州之间、各地区之间,校际之间都存在极大差别。

随着美国教育的发展,到教育质量和水平在州与州之间、各地区之间参差不齐的问题日益凸显。美国政府亟需建立一套全国所有学生都适用的、受到公民普遍认可的、对学校教育起指导作用的教育目标和标准。

1989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育首脑高峰会议上,乔治和各州州长达成共识,确定了在20世纪末前实现的六大全国性教育目标。1991年,布什总统正式颁布《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署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提出了一个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计划,成为美国教育改革、教育标准化的纲领性文件。总体目标主要包括所有儿童只要条件具备就必须上学,高中毕业率将至少提高到90%,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毕业时,在英语、数学、科学、外语、人文等学科上达到应有能力和水平。全国统一的教育标准的建立,有利于各州政府结合国家标准,均等分配和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建立州级和区域标准,保障每位学龄儿童享有均等的学习的机会,促进优劣学校之间的均等发展。[3]

2002年,乔治沃克布什总统颁布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规定,联邦管辖各州政府为不同年级设定教育标准,以年度统考测试方式学校进行评估。学校必须保持学生考分的持续增长,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业成绩,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业差距,奖励“不让一个儿童落后”的学校。这部法案推动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提高,改革了美国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前提下,提高低收入家庭、残障、少数族裔等弱势儿童和处境不利学生的成绩。[4]

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两项教育主张,一是对学前教育提出“0岁至5岁教育计划”.每年由联邦政府拨款100亿美元资助各州普及学前教育,使每个儿童在幼年时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二是提出“让更多年轻人上得了大学”。美国各州制定更加严格的教育标准,对美国高中进行重新定位,“让高中为就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单中惠,勾月.走向实质的教育公平―20世纪美国基础教育公平理念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11(2)

[2]冯晓艳.美国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探析―基于科尔曼报告的研究视角.2012(65)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6

一、职业中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人生观教育于政治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职业中学政治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职业中学政治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

4.遵纪守法教育。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内容外,中等职业学校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如何加强职业学校政治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笔者试就职业学校政治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职业中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人生观教育于政治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职业中学政治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职业中学政治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7

一、职业中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www.133229.com

二、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人生观教育于政治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职业中学政治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职业中学政治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

4.遵纪守法教育。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教育。

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内容外,中等职业学校还要随着经济、政治形势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如何加强职业学校政治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笔者试就职业学校政治教学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一个侧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职业中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市场经济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值得注意和忧虑的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腐蚀和毒害。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和贪图享受的思想,正扭曲着一些人的灵魂,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协调,并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更多地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能够适应新经济关系的新道德体系,即适应时代需要的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不但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而且能够保证物质文明按照既定的价值导向健康地发展。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对教育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激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挖掘丰富多彩的典型素材(寓人生观教育于政治知识的传授之中),可以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职业中学政治学科的特殊功能所在,是职业中学政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职业中学政治教材蕴含着不胜枚举的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针对当今改革开放形势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实际,我认为当前在职业中学政治教学中应大力提倡的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民族精神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

3.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保护环境的教育。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8

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美育,是以心理学的分类尺度为依据的。正是由于心理学将个体心理结构划分为意志、智力、情感三个不同层次,才相应地产生了德育、智育、美育诸育。按当前最流行的说法,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狭义的德育指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这种流行的德育概念,且不说将狭义的德育等同于道德层次教育的偏颇,在理论上也缺乏严格的依据与界说,没有正确揭示德育的实质及其与智育和美育的区别与联系。智育是对智力因素,包括个体的思维品质、元认知和创造力等的培养和开发。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个体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和熏陶。在这里,智育与美育范畴的名称与心理学中的名称基本相同,不易被人误解。而德育的名称则不同于个体心理结构的名称,采用了社会意识分类中道德结构的名称,因而容易被误解。其结果,使人们在实践上易于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相混淆,使德育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不廓清德育范畴,就难以有效地改进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认清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区别比承认其内在联系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德育实践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德育或美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一种倾向是把德育的范畴界定得过宽,视美育为德育的一部分,为德育实施的工具。照这种看法,所有美育活动,都成了德育行为。在现代社会,美育要在物质、技术和功利方面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竞争日趋激烈、精神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解决人们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问题,解决人们如何在审美体验中实现与快速变化着的客观环境和谐相处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主要靠个体感性与理性的相通,以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和谐,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而不能仅靠政治与道德教育。显然,这里的美育,尽管就其内容而言有德育的成分,并产生了一定的德育效果,但其着力点是通过情感教育或陶冶,将个体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将情感恶的、丑的方面渐渐抑制、淘汰,进而形成达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真正反映德育本质的德育活动或德育实施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使受教育者树立坚定的、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政治与道德理想和信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德育的本质属性。我们可以认为美育是德育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但不能简单地把美育理所当然地看成德育,从而以美育内容来替代德育内容,以美育来淡化德育。总之,如果把德育的范畴界定过宽,反而有削弱德育工作的危险。它容易使本届德育范畴之外的对大学生的其他教育活动,被视为德育行为而占据德育舞台,这是不可取的。联系到在一些大学的德育工作部门甚至专门设置了艺术教研室,这无疑会有利于借助美育手段,为德育的实施创造条件。但如不注意区分德育与美育的范畴,就会误人以美育内容充当德育内容的歧途。

另一种倾向是把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美育的范畴过宽。这种倾向虽然不具普遍性,但危害甚大。前已论及,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达到其政治与道德领域内“信”与“行”的要求,而美育的目标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问题。前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外倾性,后者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无论是目标还是特性,都不太相同。美育的内容不能涵括、更不能代替德育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不是仅靠审美教育所能完成的。美育无法离开德育解决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解决人伦问题、利益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主要还是靠德育。实现德育目标,离开了真正体现德育本质规律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的。把德育从属于美育,就无法有效地使德育活动落实德育内容,甚至背离德育目标。

概言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美育内容常常容易与德育内容相混淆。只有区分好德育范畴和美育范畴,才能更好地保证现有模式下的德育内容得到匡正,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更多贯彻,以实现德育目标。

三、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体现社会主义的“信”与“行”

区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的范畴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于德育实施的应有模式及其内容的混淆,从本质上明确德育的基本范畴。应该说明,这种区分,不是要否定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智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的政治与道德认知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德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美育之于德育,为形成受教育者良好的政治与道德情感打下了坚实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受教育者就会缺乏必要的美的情感体验,并愉悦地接纳、认可德育所要求的“信”和“行”的能力。智育和美育的这些特点,是德育本身所难以具备的。必须把德育与智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德育效能,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但是,德育、智育、美育是同一层次上、以德育为先的三种教育形态,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以智育和美育的模式(形式)或内容实施的德育,只是一种准德育过程或状态,不能代替德育发挥其对受教育者的作用。高校德育应有其明确的基本范畴而不与智育和美育交叉。

一是德育的阶级范畴。阶级分析的观点并没有过时。一定的统治阶级总是用相应的德育手段,去培养满足其特定阶级要求的人。对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阶级价值永远是高校德育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大学的德育,必须理直气壮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服务。否则,就难以保证大学生“信”和“行”的基本取向。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9

摘要: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衍化出的一种新的艺术思潮,其观念越来越多地遍及教育、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尤其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视野以及新的角度,对调整美术教育理念、学生观、课程观方面不无启示。本文试图通过透视后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理论特征,对现时中国美术教育的诸多方面作一点思考。

关键词:后现代艺术美术教育启示

一、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20世纪中叶兴盛于西方世界颇具影响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它注重反思批判性,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

1.坚持否定和怀疑的理论本性。

后现代是针对现代主义而定义的,反思、批判现代性成为后现代思想家的共同动机和追求目标。后现代主义艺术对一切合法性的基础加以怀疑,意在摧毁人们对话语的信仰感。作为教育者,具备了勇于质疑的精神,才有利于进行不断的理论探索,从而达到新的理论境界。

2.鼓励多元思维风格。

后现代主义艺术反对以一种标准来限制另一种标准,拒绝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后现代艺术家不再讲一个整体的观念、一种共享的兴趣。他要打破公式,承认多样化、暂时性。倡导标准的多样化与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以使主体能尽其可能地从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问题。

3.推崇创造性的活动。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视界里,创造性活动是最为推崇的活动。大卫・格里芬曾经说过:“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类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的能量(至少在这个星球上如此)”。所以说,人的本质属性要求重视创造性。

二、后现代主义艺术对美术教育的启示

在当今艺术教育全球一体化的步伐中,我国的美术教育更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涉及诸多领域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艺术无疑对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美术教育理念的调整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导人们去观察美、鉴赏美,旨在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因为审美在人的发展,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其实翻开教育史,不难看出人类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周代周公的“制礼作乐”的制度,要求人们在审美的培养过程中形成规范的语言和行为;孔子时代“乐以教和”的主张,指出艺术化的行为和人格是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最终目的或最终阶段(引自滕守尧先生的《艺术与创生》)。所以,美育并不是简单的传授技法,后现代艺术是综合的艺术,现代美术教育亦是综合的教育。透视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思想,强调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像声、光、电等一切可利用的多样材料语言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懂得如今的美术并不是涂涂画画,重要的是文化交流与传播,这些都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所推崇的生活化、解构化、多元化特征相关联的。

2.课程与教学观

后现代主义反对权威,推崇开放性、平等性对话,“认为人更多的是作为交往,作为一种文化和生物交融形式的语言主体,主张一种开放的、公平的对话”。后现代主义对“对话”的认同决定了他们会“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尊重他人”。可见,真正的对话总是蕴涵着一种伙伴关系或合作关系,从而为我们重构一种平等、对话、理解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可能。新形势下,美术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都应该“去中心化”,取消过去强调精神功用的“纯艺术”和老师把持话语权的满堂灌教学。将工艺、设计等实用美术引进课堂,尊重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创造性,尊重彼此的思想与存在,确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美术课堂和生活、自然有机的结合起来。

3.新的学生观

以后现代主义的视角观察今天的教育,我们会发现学生观的更新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将学生看作成长中的独立个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学生还是被看成与社会隔离开来的现象,这种切断,将使学生脱离社会。后现代主义艺术“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的观念深刻影响着美术教育思想。注重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个性以达到完美的人格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改变过去单一的满堂灌的教育思想,将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提倡人的个性,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

第二、培养学生的探索及创新精神。

在后现代教育思想大合唱的演奏中,创造的旋律是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教育承担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同时,教育还应担负发展文化、创造文明的另一重任,这一切将依靠教育所培养的人去完成。如美国学者罗蒂强调认为,如果人类要重朔自己的形象,就是要去创造而不是去发现。但是,长期以来美术教育着重于继承和传递原有的成就,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及精神的培养,这是值得反思并需要改进的。此外,后现代主义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肯定人认识的差异性,提倡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多维度的。这对我们当今教育亦有启示:其一,传统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接受并认同原有结论和原则,并不注意培养他们的怀疑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其二,教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对待周围世界。以一种批判、解构的态度营造更广阔的思考和创造空间。

后现代主义眼中的教育过程是学生不断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充分挖掘自我潜能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身份自居,而是地位上与学生平等、方位上平行的年长者或学习伙伴,指引学生,使之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当然,后现代主义艺术毕竟是在外面和尚念的经,是在西方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一种理念,是西方社会矛盾的产物,而我国的艺术观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传统。美术教育这两种文化观念不断冲突的情况下,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应是吴庸置疑的前提,汲取后现代艺术观念中合理的营养,更要处理好民族文化与西方后现代主义理念的冲突,剔除后现代主义理念中排斥传统、不追求艺术内涵、艺术与生活没有界限等消极的一面,找到适应我国美术教育的理念,以更好的指导美术教育。这样,中国美术教育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4.

美育教育的定义篇10

教育改革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教育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改革的历史。有改革,教育才会有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一直在进行着,包括我国。因此从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对认识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进行了教育的重建和革新,深刻地体现了苏联教育思想和体制的特点。改革开放后,我们立足国情,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尤其是美国,以期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因此对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国教育发展过程的考察无疑更有助于理解我国的教育革新。

美国

美国的重大教育革新应该说是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开始的。一些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论,进行了新的教育实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国教育和教室的基本特性,也塑造了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和模式。

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朝野震惊,并将此冷战竞争失败的原因归结到美国教育上,认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败坏了美国教育的质量。此时被认为代表着现代教育实践方向的进步主义教育的弊端开始显现。其实早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批判。

一种是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内部生发出来的对其的改进。代表者是改造主义,改造主义认为进步主义教育过分强调儿童和个人,而忽视了社会需求,所以需要进行改造,强调教育的社会改造目的。

一种是站在传统立场、争锋相对的反对者,代表者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要素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等人,他们强调教育应该传授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通过传授要素的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的智慧,从而保持共同的文化。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如要求美国普通中小学重新审查它们的课程计划,以保证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素主义教育家提出的教育理论和策略还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其中一些被采纳为国家教育政策。如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中,要素主义教育家特别强调“新三艺”(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的学习。他们还强调必须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认为实用主义教育所谓的“做中学”是没有普遍意义的。另外永恒主义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永恒主义的代表人物有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等人。他们同样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并强调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来进行这种教育过程。

还有一些是建立在新的哲学、心理学观念之上的批判者,像结构主义、新行为主义、现代人本主义等。它们都提出了对进步主义的批评和反思。例如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应该通过强调基本结构的各科知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智能,并强调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和教师的作用。

1958年,美国通过了《国防教育法》,该法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要素主义之上的。后来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改革是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在主导,但是其在实践中的效果不彰,使得70年代有一个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回复的小高潮。从那时到80年代的《国家在危机之中》报告,美国一直试图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优点、弊端和其他教育思想的优点、弊端之间做一种摇摆中的平衡,这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放在了对进步主义教育弊端的反思上。

苏联

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打破了沙皇俄国的旧教育体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和观念。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的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这两个代表现代教育发展重要阶段的运动成为其教育革新的重要资源。

1918年之后,苏联公布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要求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强调“新学校应当是劳动的”,并且把劳动列入学校课程,使学生通过劳动能“积极地、灵活地、创造性地去认识世界”。《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宣称“生产劳动应当成为学校生活的基础”,取消了一切必要的、合理的教学制度,取消教学计划,完全废除考试和家庭作业,不正确地解释了教师的作用,过高地估计了劳动在学校生活中的地位。

随着学校制度的调整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求从根本上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921―1925年间苏联公布了《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它完全取消学科界限,将学习知识按自然、劳动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综合形式来排列,以劳动为中心,采用劳动的教学法,即在自然环境中,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进行教学。主张废除教科书,甚至提出“打倒教科书”的口号,广泛推行“工作手册”“活页课本”和“杂志课本”等。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方面,主张取消班级授课制而代之以分组实验室制(即道尔顿制)和设计教学等。

综合教学大纲力图通过单元教学的形式,把学校的教学工作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彻底克服旧学校教学与生活完全脱离的缺点,并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儿童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自觉的劳动态度,激发儿童对改造周围生活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综合教学大纲实际上破坏了各门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曲解了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因而削弱了学校中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的训练。

针对教育中的这种情况,从1931年开始,苏联进行了一次新的教育改革。1931年苏联政府颁布了《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个《决定》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改革和发展国民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学校的基本任务、教学方法、干部、中小学的物质基础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改进措施,强调系统知识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决定》对克服苏联普通学校工作中存在的缺点,进一步改进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使之更加适合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改变了学生和教师醉心于参加工人和集体农民的一般劳动而忽视学校教学工作的错误倾向。但是,在实际执行这一《决定》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知识教育,结果导致学校工作走上了另一极端,即忽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决定》实施的基础之上,苏联逐渐总结形成了以凯洛夫为代表的教育学体系。该体系强调学校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读写算基本技能,肯定分科教学和班级授课制,强调稳定的教学大纲,并将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教育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种观点后来进入我国,成为我国迄今为止主流的教育学观念,也确立了我国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基本特征。

思考

从美苏两国教育革新的历史钟摆运动和轮回中,从进步主义教育对自身的反思中,从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关于教育具体观念的交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教育革新并不是一种仅由意识决定的行动,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首先,教育改革受各种具体问题的制约。对于改革教育而言,从课程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对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课程入手的革新又不仅仅局限于课程。它将会受到经费、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物化环境、学制和高考制度、教师培养和在职培训体制、教育管理和考核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制约,如果不从整体的教育考虑教育的革新,我们的改革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这种制约,我们将会步履维艰。因此,教育革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对课程和教师做出要求。

其次,教育改革受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的制约。这些基本矛盾包括:儿童主动性与教师工作的矛盾,活动与系统知识的矛盾,自由和纪律的矛盾,兴趣与训练的矛盾,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的矛盾,个人发展与社会目的的矛盾,长远目的与直接目的的矛盾,等等。如果我们不对教育中的基本矛盾做辩证的认识,如果我们在认识和行动上偏执一端,就有可能会削弱对教育的认识,削弱对教育革新和教育本质之间关系把握。

最后,教育改革受到改革观念的制约。也就是说我们怎么看待传统,怎么看待改革,怎么对待现实,在取向上的选择可能会影响我们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进程。例如对待传统,我们到底应该采取保守主义的态度还是激进主义的态度?对待改革,是应该采取历史主义的观念还是理性主义的观念?是强调从现实中的自然生发还是强调理性的自我设计?对待现实,是采取经验主义的态度、尊重实践的智慧还是从理想主义出发全盘革新?对待实践需要不需要全面和联系的观点?如何实现全面和联系的观念?这些基本的认识虽然务虚,但它会从根本上影响我们对改革的把握。

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过程中,如果能通过了解外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历史,并从中获得对教育改革的一些根本性认识和观念,也许我们的教育改革会更有成效,也更有长远目标,从而通过形成历史性的认识来摆脱历史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