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赛事的特征十篇体育赛事的特征十篇

体育赛事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8:13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1

关键词:体育经济学;职业体育联赛;赛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8-0033-04

职业体育赛事是职业体育联赛提供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非实物形态的服务,其产品质量就是赛事带给观众的主观感受和满足。赛事质量的高低是影响观众兴趣和观看欲望的重要因素,也是赛事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否能够实现的重要依据。所以,赛事产品的质量决定了赛事的经济收益,加强对赛事产品质量特征的研究,对成功运作职业体育联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赛事产品质量的研究,主要是从满足顾客需求的角度进行的。由于赛事产品的生产与经营是不可分离的,使得顾客在赛事产品生产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他们把观众人数作为评价赛事产品质量重要依据,他们的逻辑思路是赛事产品的质量越高,就越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观众人数就会增加。反之,观众人数就会减少。观众人数成了衡量赛事产品质量的手段。而其他的学者如塞林、科克等在建立的第一个静态的职业体育联赛获胜模型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偏好的视角建立了职业体育联赛的赛事产品质量模型,对赛事产品质量进行了初步分析。他认为俱乐部间接通过俱乐部本身质量(输入水平)的选择去比赛,从而影响了赛事质量(产出)的提供,决定赛事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俱乐部雇用优秀运动员的数量和质量。富特等认为,对一个俱乐部赛事产品的需求取决于俱乐部的绝对质量、对手的质量以及俱乐部的传统(或者比赛的历史)。赛事质量被假设为使用优秀运动员的数量。斯卡利认为,赛事总的质量对职业体育联赛的运作和成功非常重要。弗鲁曼在讨论具有竞争性的平衡时认为,具有竞争性的平衡,就是俱乐部间比赛的相对质量,职业体育联赛总体优秀运动员的数量,就是比赛的绝对质量。豪斯曼和伦纳德时球星效应进行的研究,但只分析了赛事的绝对质量。

国内有关赛事产品质量研究的文献非常有限,可以检索到的文献也很少,例如,有学者探讨赛事质量问题是从顾客的视角进行分析;有的把体育服务(包括赛事服务)质量分为技术质量和职能质量;有的认为赛事质量并不仅仅是指运动赛事的技、战术水平,还表现为赛事对于满足观众需求的程度”;有的认为职业联赛是最基本的服务性产品。

以上的研究都是从某一个角度分析影响赛事质量的因素,相关的研究较为分散,没有探讨赛事产品提供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从服务产品理论的视角来看,赛事过程也是赛事产品的生产过程,其质量高低取决于观众的满意度、供给者的质量控制过程。所以,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赛事的供给者两方面来认识和理解赛事产品的质量,才能全面把握赛事产品质量的特征及质量控制

1职业体育联赛赛事的质量特征

职业体育联赛组织生产的满足人们需要的非实物形态的服务就是赛事产品。赛事产品不仅是指职业联赛的单一赛事、而且也是指职业联赛整个赛季的赛事,职业联赛赛季的赛事是一定的,不能增减。而观众卿看赛事是有选择性的,观众选择的是过程精彩、激烈、刺激和比赛结果充满悬念性比赛,这种选择性是由消费者对赛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决定的。由于人们有接受欢乐的偏好,只有认同感而无归属感的观众会选择看自己喜爱的俱乐部可能赢的场次,而回避可能输的场次,因为不愿因为看球而额外承受心理压力。一般观众则会选择赛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和决定名次(尤其是冠、亚军和降级)关系的比赛。作为一场职业赛事能够吸引观众的地方就是职业赛事结果的不可知性,职业赛事作为某一运动项目竞技水平最高的体育对抗,竞赛双方实力相当,没有一家俱乐部有十足的把握取得最后决赛。消费者也很难判断那一家俱乐部会取得最后胜利。所以无论是消费者或是赛事提供者都有一种对赛事结果的悬念,由此也吸引了消费者的兴趣,给观众带来精神享受,从而产生强烈的体验和认同。

赛事产品质量是由赛事带给观众的精彩、激烈、刺激程度决定的。不同的消费者对同一赛事产品的感知不同,得出的赛事产品质量也不一样,甚至消费时的时间、环境、心情、预期等不同,同一消费者对完全相同的赛事产品质量也会做出不同的评价。职业体育联赛生产赛事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对顾客而言,其真正购买的是“赛事产品”的使用价值,高质量的赛事产品能够获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

赛事产品质量在本质上是与赛事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赛事产品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由于赛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性,因此顾客对赛事服务质量产品的评价往往随生产过程的开始而开始(但并不随生产过程的结束而结束),不但对赛事结果进行评价,而且对赛事过程进行评价,由于生产和消费是同步性,职业联赛在赛季开始前就通过制度以及措施安排对赛事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赛事的质量管理就是依据赛事产品的特征进行的。

由于赛事产品是无形的,从而使顾客在消费之前,就已对其有了一种形象感受,观众在评价这一产品质量时一般是根据俱乐部以往的比赛成绩(名次和积分)、两个队的实力接近程度,即对抗均衡性来判定赛事产品质量高低的。所以,赛事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就成为赛事提供者制定满足观众需求的方案主要依据。从赛事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总结出赛事产品的质量特征:(1)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不确定性是指职业联赛赛事结果的不可预知的程度。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俱乐部有十足的把握赢得锦标。消费者也很难判断那个俱乐部会取得最后胜利。所以无论是赛事提供者或是消费者都有一种对赛事结果的悬念,由此也吸引了消费者的兴趣,使他们关注职业联赛的进展。(2)激烈对抗性。职业联赛是都某一运动项目竞技水平最高的体育赛事,攻防节奏快,对抗强度大竞争激烈。(3)高超技艺性。高超的技艺性是由职业联赛的水平决定的,参加职业联赛的运动员都是这一运动的最高竞技水平的运动员,他们获得了服务某一俱乐部的机会,所以在职业联赛的比赛中,往往能表现出较高的运动技巧和灵活机动的战术配合能力。(4)公平、公正性。公平是指职业联赛赛事的设计和规章的约束程度,保征参赛俱乐部都有大致相等的实力进行对抗,它体现的是公平竞争,竞争不是无约束条件的对抗,而是为了充分竞争,在一定规范条件下的公平竞争,充分体现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体育竞争的特征,这也是

职业联赛赛事的魅力所在。

2 职业体育联赛赛事的质量控制

1)赛事质量控制的特点。

弗鲁曼认为赛事产品质量就是俱乐部之间的实力或竞技能力的对比或对抗的程度,即俱乐部间的竞争平衡。两个俱乐部越势均力敌,赛事的激烈程度就越高,带给消费者的满足感就越强烈,其赛事产品质量就越高,赛事产品的生产活动就是基于有效的质量管理而展开。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赛事产品质量已经成为职业联赛成功运作的关键。

赛事产品质量控制表现在整个赛事过程中和消费者的感受上,由于赛事产品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得赛事产品质量控制更困难、更复杂。赛事产品的无形性,使得难以通过制定和执行服务质量标准对赛事产品质量进行控制;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决定了与顾客面对面的运动员在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不可储存性要求职业体育联赛必须积极地通过诸如“存储顾客”的方式来调节控制供求关系;差异性使得职业体育联赛难以向顾客提供具有一致性质量特征的赛事产品。所以,赛事产品质量控制不但关系到整个赛事过程中的每一方面,而且关系到所有参与俱乐部、联赛组织以及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

2)赛事产品质量的控制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赛事产品质量的控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顾客的角度考虑顾客的主观感受,二是从职业体育联赛生产角度考虑产品设计符合质量要求的程度。顾客的评价是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职业体育联赛生产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顾客的感受存在局限性。所以,应主要从职业体育联赛生产的角度考虑赛事产品的质量问题。赛事产品的生产是把满足顾客需要作为生产的依据,在充分考虑市场作用的情况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市场需要的高质量的赛事产品。根据赛事产品的特征,从职业体育联赛生产的视角控制和管理赛事产品质量。为此,构建了一个赛事产品质量的分析模型。分析模型的逻辑思路是,职业体育联赛提供的赛事产品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高质量的赛事产品是顾客的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赛事产品必须通过职业体育联赛的生产控制和管理来实施,而且必须通过职业体育联赛俱乐部的协商和协议安排。职业体育联赛生产的控制和管理,不仅考虑成本、组织、收益分配,而且要考虑职业体育联赛质量,所以,职业体育联赛的赛事产品质量问题,不是单一的一个俱乐部的生产问题,而是有多个俱乐部参与的联赛组织共同面对的问题。在职业体育联赛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中,核心问题是如何生产高质量的赛事产品,满足观众的需要。

上述质量控制模型包含3个循环:

第1个循环为职业体育联赛战略决策方面的循环。职业体育联赛依据顾客需求,以及赛事环境分析,制定职业体育联赛经营的战略目标。职业体育联赛根据战略目标,制定具体的职业体育联赛目标和任务。目标和任务的实施通过职业体育联赛赛事的一系列措施和治理,规范俱乐部的体育竞争行为,向顾客提供赛事产品。

第2个循环是职业体育联赛内部操作方面的循环。这一循环包括3个小的循环:一是赛事过程的循环,通过职业体育联赛相关的措施、规范与制度,以及对竞争实力的分析,在赛前进行的控制,如采取选秀制、预留条款、球员最高工资等措施。二是过程控制循环,通过赛前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约束,控制各俱乐部的实力均衡,保证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实力不致太强或太弱。三是赛事要素循环,通过职业体育联赛的最佳规模、收入分享机制、工资帽、奢侈税及赛事设计(赛程安排、激励)等,对赛事产品生产的控制和管理,保障赛事产品质量。

第3个循环为分析模型的整体循环,顾客接受职业体育联赛提供的赛事产品,依据其主观感受和职业体育联赛的管理,职业体育联赛对顾客的感受进行分析,根据职业体育联赛竞争平衡的结果分析质量的持续改进,再导入到新的顾客需求分析中。

控制模型中的赛事要素、赛事过程、赛事实现3项内容作为赛事产品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整合成为赛事产品质量,作为对职业体育联赛赛事产品质量的整体评价。

在职业体育联赛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中,通过这些措施将赛事产品质量加以改进,达到将赛事产品质量反馈的信息经过分析、处理与协调,编制持续改进计划,落实到规则和章程中,以此提高赛事产品质量水平,改进和制定新的职业体育联赛规则。

3)赛事产品质量的控制方式。

对于赛事产品质量一般采用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进行控制,以此来调整各成员俱乐部的经济力量和竞技实力对比,更好地维护俱乐部间的竞争平衡,经济手段主要包括收入分配、工资帽、奢侈税等,而非经济手段主要采取选秀制、制定规章、改变规则等手段。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职业体育联赛的特点,并结合职业体育联赛的客观实际,通过赛事产品质量的设计、组织、控制、改进和激励等工作,建立起质量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地运行,以推进赛事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

3 结论

1)赛事产品质量是指职业体育联赛生产带来的效用及其对顾客需要的满足程度的综合表现。在本质上是与赛事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赛事产品本身的特性密切相关;对于服务产品质量的认识,不仅从顾客的视角考虑产品质量,而且也从供给者的角度考虑生产质量、过程质量。

2)职业体育联赛内部的体育竞争反映的是俱乐部间实力对抗程度,或称为竞争平衡程度,它是职业体育联赛质量的具体体现。

3)赛事产品质量管理,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和职业体育联赛的特点,从职业体育联赛生产角度考虑产品设计符合质量要求的程度。职业体育联赛通过赛事产品质量的设计、组织、制度、改进和激励等工作,建立起质量管理制度。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赛事文化;品牌化

中国分类号:G8

1.研究目的

体育教育的功能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体育运动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意志品质。进行体育赛事文化建设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素质的发展。像世界杯、奥运会这种国际大赛品牌化运作非常成功的体育赛事,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是巨大的。在高校体育赛事中,如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等赛事,在品牌化建设上也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但这类规模的赛事投入大、周期长,而且多是由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发起组织,普通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赛事的归属感不强,与普通学生的距离较远。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借助国际知名的品牌赛事的品牌特征和文化元素以及品牌建设的相关理论,在高校内部对体育赛事进行品牌化打造,以构建能够面向普通学生的、影响普通学生的体育赛事文化,为学校体育赛事文化的建设提供帮助。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普通高校体育赛事和高校体育赛事文化。以嵩明职教基地四所民办高等本科院校,包括云南工商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调研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查阅了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对于“文化”一词的相关阐述;经济学、营销学中关于“品牌”一词的相关知识;学校体育学、体育竞赛学中体育赛事文化的相关理论知识。总结赛事品牌的构成元素。并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搜索到多篇相关论文,为研究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结果与分析

3.1学校体育赛事文化建设现状

刘建刚在《打造高校体育品牌赛事的思考》的研究中认为:我国高校体育赛事文化建设中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精品赛事少;创立时间短,品牌联想差,观众忠诚度低;体育设施差,品牌价值难以体现以及个性不突出等问题。贡建伟在《高校竞技体育赛事品牌塑造》一文中则认为高校体育赛事存在:组织机构不完善,管理体制滞后;创立时间短、市场化运作水平低、品牌联想差、难以体现价值;竞技水平相对较低,参赛学校水平参差不齐;品牌定位不准确、个性不突出;不同项目品牌传播价值差异大等问题。

在高校内部体育赛事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对嵩明职教基地四所本科院校的调研发现:四所大学校内以零散的体育赛事为主,这类比赛数量多,名称多种多样,随意性很大,没有固定的时间举办,更没有鲜明的标志和象征。另外四所高校都有一两项常态化的体育赛事,但并没有形成品牌赛事及赛事文化。

3.3品牌建设与知名体育赛事的品牌特征

3.3.1品牌与品牌建设

一般而言,关于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主要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核心价值的确定及品牌传播四个方面。品牌建设是细致而严谨的工作,应多方面考虑问题。比如在在设计品牌名称时应该做到五个好。首先是“好听”,名称听起来感觉就很舒服、不会产生内心抵触;其次是“好读”,品牌名称朗朗上口、字正腔圆、有抑扬顿挫的语言美感;第三是“好记”,简洁明快、易于传播,最好与产品或服务有一定关联;第四是“好意”,赋予功利性很强的商业品牌以良性感知、美好印象;最后是“好看”,品牌名称要易于视觉表达、可以让设计更加醒目。另外在设计品牌标志或其他象征符号时也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造型美观,构思新颖。(2)能表现出企业或产品特色。(3)简单明显。(4)符合传统文化,为公众喜闻乐见。

3.3.2知名体育赛事的品牌特征

以奥运会为例归纳分析出知名体育赛事具有以下几点品牌特征:

1、核心价值突出

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即: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2、赛事制度完善,管理机构运作顺畅

奥运会制定了《奥林匹克》。成立了组织严密的赛事管理机构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每个国家也都成立了本国的奥委会。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3、赛事标志、象征、口号设计精巧、寓意深刻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4、丰富的赛事仪式

奥运会的圣火采集和圣火传递仪式、颁奖仪式、升国旗仪式等赛事仪式将神圣、和平、荣誉、情感等诸多元素渗透进体育赛事文化之中。

3.4高校以体育赛事品牌化建设体育赛事文化的条件

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化的条件:1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大学生的心智趋于成熟,拥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易于尝试和接受新鲜事物。有想法、有冲动、有干劲,精力十足。文化水平高,审美标准及对精神食粮的追求高。2大学校园这一特殊的环境。高等院校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和体育产地设施,能够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物资条件。3体育赛事本身可以品牌化的特性。体育赛事成为商品源于体育商业化,体育赛事是一种观赏性强的服务产品,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使得体育赛事具有创建品牌的可能。

4.结论与建议

高校内部学校赛事文化的建设存在不足。可以通过对体育赛事的品牌化建设来构建学校体育赛事文化。大学内部有能力打造有特点和个性的体育赛事,并延伸出精彩的体育赛事文化。高校体育赛事品牌化,可以把品牌的核心价值建设、品牌的标识建设作为重点。在运动会的精神和宗旨上进行深入挖掘。在赛事名称、口号、标志、仪式上进行精心设计和筛选。另外体育赛事应形成一种传统,使体育赛事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传承性。

参考文献

[1]刘瑜.体育赛事文化经营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0

[2]陈凯.浅析我国体育赛事文化的发展[D].武汉体育学院,2012,05

[3]刘建刚.打造高校体育品牌赛事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49-50

[4]贡建伟.在高校竞技体育赛事品牌塑造[J].体育文化导刊,2008,8:102-104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3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特征、分类和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发展规律,探讨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和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间体育联赛

一、湖南省区域概括与民间体育项目的分类

湖南省地处于我国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带,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省份,包括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回族、维吾尔族等51个民族。其中世居的包括汉、苗、土家、侗、瑶、回、维吾尔、壮、白族等九个民族,世居的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山区。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和土家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建立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湖南省特殊的民间区域特征,湖南省的民间区域体育项目具有浓郁的民族独特性、多元融合性和传承性。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项目分为三大类:竞技表演类、娱乐游戏类、健身和其他类,主要项目除去常见的足球、篮球、排球等还有摔跤、射弩、高脚马、竹龄球、侗拳、赛龙舟、顶杠、虾公舞、打陀螺、赛马、打木球、气功、打胀鼓等等。

二、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特征

(一)大众业余性

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民族性、融合性、娱乐性吸引着众多群众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吸引着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区域范围辐射也越来越大,除少数民族群众和部分市民,还延伸到各市、县及其周边地区。另外高校、中小学、各国外国友人也纷纷参与到各民间区域体育联赛中,正是这些广大群众的参与使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具有大众业余性。

(二)竞技性与娱乐性

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项目自身具有竞技性和娱乐性。湖南省的大部分民间区域联赛不仅具有比赛的竞技性,其观赏性和娱乐性也是吸引群众参与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发现,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参与者中84.26%的人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而参与比赛。72.43%的参与者认为在参与民间区域体育联赛不仅能够得到运动技能的提高,同时还能交友、放松。在一些具有民族性的民间区域体育联赛中,很多民族特征性质的比赛项目更是产生愉悦身心的作用,参与者与观赏者在比赛进程中体验到比赛带来的快乐。

(三)健身性与传承性

在对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调查中发现,96.98%的参与者认为参与民间区域体育联赛能够起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作用。另外,一些具有民族特征的民间区域体育联赛有其历史性和文化性,进行民间体育比赛有助于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继承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三、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本身的开展情况来看,首先业余性的竞技比赛自身就存在着不足,参与者的来源不同,素质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按照比赛制度和规则进行参赛。其次,裁判大多是高校学生,专业不足、经验太少都影响着比赛的公平性。最后,各参赛队或参赛者的比赛风格和人格不同,易产生队或个人之见的矛盾。

(二)从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管理情况来看,首先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管理者较少,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差,对体育赛事的管理经验少、水平低。其次,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组织性较差,一般除政府组织的个人或团队组织的组织制度和规则尚不完善,对比赛中出现的应急问题处理较差。最后,宣传意识薄弱,一般性的联赛只是在赛前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比赛信息不能及时公布和宣传。

四、结论与建议

(一)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社会效益,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主办方应与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进行积极的沟通,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寻求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由政府部门带动企业去赞助比赛,给予赛事运行的基本保障。

(二)进一步的完善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制度,制定详细的法规制服规范赛事的运行发展。一方面,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进入到联赛组委会,可以让他们通过兼职或全职的形式对联赛进行指导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强裁判的专业性,可以从一些高校的体育老师或在读的体育类研究生中选择,并对一些裁判进行考核或培训。

(三)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主办方应努力提高其服务意识,让参与者感受到比赛的正式和公平,这样不仅可以保障各参与方的利益,也可以进一步湖南省民间区域体育联赛的影响性。

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体育科学学会课题(编号:Kt13-061)

参考文献:

[1]唐建军,孟涛,李志刚.英、德、日社区体育俱乐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J].体育与科学.2001(3):8-11.

[2]高慧.网络化民间体育组织及其对大众体育影响的研究[n].北京体育大学.2010.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运作逐渐成为国内相关领域学者和体育赛事管理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利用项目管理知识,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探讨体育赛事的市场化改革和运行效率问题,旨在帮助体育赛事管理者在项目运营的各个阶段科学地结合市场,有效地配置赛事资源,最大化地实现办赛目标和综合效益。

关键词体育赛事项目管理资源配置市场化

一、我国体育赛事项目资源配置的发展概述

(一)概念的界定

1.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在我国现行的体育法规中,没有这一概念的定义,业界比较认可的是刘清早教授所定义的:体育赛事项目管理是指体育赛事的管理者通过一定方式整合体育赛事资源,以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体育赛事项目目标的活动过程。

2.体育赛事市场化。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现实国情下,体育赛事的市场化是指体育赛事组织者,对体育比赛产品按市场化规律进行运作,以使体育赛事的观赏价值和商业媒体价值通过市场实现其商品价值的过程。

3.项目资源配置。项目资源是指完成项目目标所必需的各种实际投入。

(二)我国体育赛事分类及其项目特征

1.体育赛事的分类

体育赛事是指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总称。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可以将体育赛事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在市场化条件下运作体育赛事,是我国体育赛事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2.体育赛事的项目特征

根据项目和体育赛事的定义,运作体育赛事具有项目运营的基本特征。(1)有一个明确的既定目标。(2)需运用各种资源来执行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以最终达到项目的目标。(3)具有一次性特点。(4)有一定的客户,可能是单个客户,也可能是一个客户群。(5)由于其不可复制性,必将受到资金、时间、特定环境等资源的局限,因此存在风险。

二、我国体育赛事项目资源的特点分析

(一)体育赛事项目资源的定义及分类

体育赛事项目资源,即为实现办赛相关利益方共同的利益和达到办赛的共同目标即实现综合效益而针对赛事本身所做的全部投入。其资源应包括: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组织;竞赛资源。

(二)体育赛事的项目特征

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体育赛事大多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举办,办赛形式单一,一切按既定计划运行,基本谈不上资源配置的问题。而在社会效益方面,基本是以完成全民健身计划、培养体育竞技后备人才、为国争光或为地方政府争光等政治任务为前提的,谈不上对办赛经济效益的追求。

其次,市场化条件下,我国体育赛事的项目资源,正在由以计划的、行政指令为主的配置方式向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转变;赛事的主办方,也由各级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向体育项目协会组织转变;体育赛事的管理者,也由行政管理者向商业(或市场)管理者转变。

三、市场化条件下体育赛事项目资源配置问题成因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但在体育赛事方面,目前仍然是政府主导,体育赛事的资源配置也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这是市场化条件下我国体育赛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主要成因。

其次,对项目资源的界定和归类不够系统,造成某些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故而在加强对体育赛事项目资源配置管理的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要重视对体育赛事项目资源配置管理的应用和实践,以创造良好的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尽可能实现赛事资源配置效率最优。

再者,政府与市场资源缺乏有效结合也影响了体育赛事项目的资源配置。针对这一情况,管理者应注重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利用的平衡和高效,不混淆两方面资源,也不侧重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如此一来,才能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

另外,体育赛事人才资源短缺,重视程度和培养力度不够也是成因之一。这不仅要求行政管理部门注重资源的合理分配,跟进相关配套政策,为体育赛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还要求教育理论界要把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有机结合,以培养更多、更全面的管理人才队伍。

最后,体育赛事项目利益相关者及其理论应受到足够的重视。不但要加强对体育赛事项目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分析和系统研究,而且也应将利益相关者纳入资源配置的分析体系,以进一步优化和配置赛事资源。

四、结语

本文仅就体育赛事项目资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界定和分类,并通过对体育项目发展及演变进行分析,初步总结了体育赛事项目资源配置的基本特点,同时解析了不同目标体育赛事与项目资源配置的相关性及内在关系,初步总结了市场化条件下体育赛事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至于如何更好地实现体育赛事管理的主体目标和综合效益,还需要在不断实践中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毕星,翟丽.项目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丹尼斯・洛克.项目管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5

一,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数字视频的应用日趋广泛.诸如视频点播,数字电视,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等等,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熟悉.面对大量涌现的视频数据,如何找到所需的视频信息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简单的视频名查询和类似录像机的播放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正如一本书通常会有目录和索引帮助人们迅速浏览和查询内容,一部视频同样需要有效的目录和索引.传统的方法需要由人对视频内容进行标注,十分费时费力.尤其是当视频资源的数量达到海量级,或是处理的速度要求接近实时的时候,完全采用人工的方法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基于内容的视频分析和检索[1][2][3].其核心就是通过对视频内容进行计算机分析理解,建立结构和语义索引,以方便用户检索.

巨大的商业前景和重要的学术价值,吸引了来自于业界和学术界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在这一问题上开展研究.一些原型系统先后被提出,主要有iBm的QBiC/CueVideo[4][5],Virage公司的Videoengine[6],卡内基梅隆大学的informedia[7],哥伦比亚大学的VideoQ[8]等.这些努力最终促成了国际标准——mpeG-7(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的诞生.但是随着问题的深入,研究人员面临了更大的障碍:视觉/听觉内容的机器理解,即难以建立底层特征与高层语义的联系.同样的难题困扰了人工智能领域多年.一般认为,寻找通用的解决方法是异常艰难的.因此,一些研究转而专注于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问题,如新闻,电影等.在这些特定领域,结合相应的领域知识,是可能将底层特征与高层语义建立某种联系的.

体育视频,即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作为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一直备受关注.体育比赛一般很漫长,但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真正关心并有可能反复观看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例如一场跳水比赛常常需要持续几个小时,而其中的精彩部分——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的过程却只有短短几分钟.人们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手段来访问体育视频的内容.

与其他视频相比,体育视频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体育视频中存在一些领域相关的语义事件,如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跳水,足球比赛中的射门等.这些语义事件往往是视频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需要进行标注以便于检索.其次,体育比赛一般有较强的结构性,如跳水比赛由若干轮组成,每轮又由若干选手组成等.为了便于对视频内容的浏览,原始的视频数据应按这些结构进行解析并组织成层次目录.本课题的目标就是研究针对体育视频内容的语义标注和结构解析技术.

尽管限于当前的技术水平,完全自动的,通用的视频内容理解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本课题的研究将证明部分的解决是有可能的和有价值的,此外我们的研究也将为最终的全面解决奠定基础.除了学术上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还可以有以下一些直接的应用:

1,视频资料库:适用于各类体育专业人士或爱好者对收集的体育比赛视频资料进行查询,浏览和管理.目前,我们已申请到国家体育总局的科研项目——跳水训练图像分析软件系统研制.通过对跳水比赛视频的内容标注与解析,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一个典型动作的视频数据库.

2,web多媒体:适用于新闻或者体育网站在web上及时体育多媒体信息.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人的习惯于从网上获取最新的资讯.基于我们的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采编和综合图文和视音频在内的体育多媒体信息.

3,个人移动业务:适用于无线服务提供商为个人提供定制的多媒体消息服务(multimediamessageService,简称mmS).我们的内容标注和解析技术,可以为冗长的体育视频生成摘要,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和终端能力,向移动设备发送体育多媒体消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际上对于体育视频的研究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属于视频检索领域的一个子课题.与新闻视频领域取得的成功相比[9][10][11],体育视频的研究相对较少也更为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新闻视频有一个基本一致的时域结构和场景语义,即先是播音员镜头,然后是新闻报道,最后再回到播音员镜头进行下面的新闻报道,而对于体育视频则不存在这样统一的结构和语义.目前体育视频的研究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对于其过程和方法还没有统一的结论,也还没有可以投入实用的系统.

1,镜头检测

通常在对体育视频进行分析前,需要将其分割成镜头.所谓镜头,是指摄像机不间断拍摄的一组帧序列,它常被看成一部视频的最小结构单元.为了将镜头分割出来,需要进行镜头边界检测.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边界有两种类型:突变和渐变.突变时,镜头直接切换到下一个;渐变时,从一个镜头到下一个镜头会有一个持续多帧的变化过程,常见的主要有淡出淡入(fadeoutandfadein),溶解(dissolve),擦变(wipe)等.淡出淡入是指视频帧逐渐隐去直到完全黑屏,再逐渐显现后一镜头的帧图像.溶解是指在前一镜头帧图像逐渐模糊的同时,后一镜头的帧逐渐增强,并且产生前后帧图像的重叠.擦变表现为后一镜头帧图像的区域逐渐变大把前一镜头的图像擦掉.

镜头检测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区分镜头之间的切换和因为摄像机或物体运动造成的镜头内变化.由于这个原因,渐变比突变更难以检测.早期的工作主要在突变检测,近来更多的研究集中到对渐变的分析.

镜头检测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非压缩域的和压缩域的.在[12][13]中,对各种非压缩域的镜头检测算法进行了实验评价.与非压缩域的方法相比,基于压缩域的方法不需要对视频编码流进行解码,而是直接使用如DCt系数,运动矢量,宏块(macroblock)信息等压缩域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处理速度[14][15][16][17].今天大量的视频数据是以压缩格式(如mpeG)存储的,因此基于压缩域的方法往往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2,语义标注

所谓语义标注,是指对体育视频中的语义事件进行检测和标注,其实质就是依据事先定义好的类别对视频片段进行识别.当前,国内外对体育视频研究实际上主要集中在这个方面,下面介绍一下相关工作.

Y.Gong等首先提出了对足球比赛视频的分析[18].他们结合足球比赛的领域知识,通过场地白线识别,摄像机运动检测,足球和运动员检测等分析,对视频内容进行推断,包括处在球场什么位置,射门,角球等.例如,如果场景接近球门区域而且足球有一个向球门的运动,则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射门.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于球场位置的识别较为准确,达到90%,但是射门和角球的识别率只有53%,这主要是因为高速运动和遮挡关系,使得足球的检测较为困难.

哥伦比亚大学的pengXu等观察到足球比赛可以划分为两种状态:进行和暂停(如因为球在界外或裁判暂定比赛).他们开发了一个能够检测视频中的足球比赛是在进行还是暂停的系统[19].该系统对足球视频分析分为两步.首先,根据颜色分析得出每一帧中的草地颜色比率,使用这个特征将帧标注为三种:全景(globeview),近景(zoom-inview)和特写(close-upview).在检测的时候,算法可以对草色和分类决策进行学习和自动调整.接着,在对视频帧进行上述分类标记后,根据经验总结的规则(如全景一般是比赛进行,特写一般是比赛中断等)判断比赛是在进行还是暂停了.实验使用了四段来自不同足球比赛的五分钟片断,检测准确率最好达到86.5%,最坏只有67.3%.

清华大学的mingLuo等也以足球为例提出了一个体育视频分析系统[21].他们的系统根据关键帧中场地颜色的比率和物体的大小,将镜头分类为远镜头和近镜头.此外,对于远镜头,他们观察到在射门或长传时,快速的摄像机运动通常会使图像模糊,从而提出根据帧图像的模糊度(blurextent)来检测足球比赛中的这些事件.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射门和长传事件检测的查准率为89.3%,查全率为97.2%.

DrewD.Saur等人使用直接基于mpeG压缩域的特征,实现了对篮球视频内容的自动分析和标注[22].算法首先进行基于压缩域DC图的镜头分割,然后对每个p帧统计其中运动矢量的大小,考虑特写(close-up)镜头比广角(wide-angle)镜头一般变化更激烈,将视频划分为广角镜头和特写镜头.对于广角镜头,进一步分析其中的摄像机运动,来标注特定的视频内容,如抢断,快攻,可能的投篮等.

微软研究院的Y.Rui等人提出一种依据计算量较小的音频特征来检测棒球比赛中精彩事件的方法,适用于计算能力有限的环境[23].他们的算法首先是基于机器学习的解说员激动语音识别和棒球击打声检测,然后将这两者进行概率混合来推断最终的精彩片断.与人工标注的精彩片断进行对比,实验表明他们的算法能够达到75%的准确率.

同样对于棒球,DongqingZhang等通过对比赛中比分和状态的字幕显示进行检测和识别来分析语义事件的发生[24][25],如触垒得分和最后一投(投手被罚出局).他们使用视频文本检测和识别技术分析比赛中的字幕信息.识别结果再进一步利用领域知识模型来提高准确度.

在体育比赛转播的时候,通常会在精彩事件之后及时穿插重放慢镜头,这方面也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27][28][29][30].通过检测重放事件,以及发现之前视频中相同内容的正常镜头,就可以为冗长的体育视频生成一个令人满意的精彩索引.

Di.Zhang针对体育视频的分析,试图提出一个一般性的框架[31].为了兼顾效率和准确性,他认为事件的检测可以分为两步进行.即基于压缩域分析的初选阶段,和基于对象层次的验证阶段.第一步,选择一些压缩域的特征,如颜色和运动等,通过统计学习的方法实现对事件的初选.第二步,在候选场景中进行对象分割,根据总结的领域规则进行判定,如对于网球比赛的发球镜头,图像中应有大块场地区域,在下方有小的运动员对象.

J.assfalg等认为体育视频的镜头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场地,运动员和观众[32].场地镜头关注体育运动本身,表现为大块一致的颜色区域和场地线条等.在运动员镜头中,运动员作为前景中的物体出现,而背景则变得模糊.在观众镜头中,个体常常是不清楚的,而观众整体可以看作一种纹理.基于这些认识,他们通过边缘提取,图形分割和颜色

这篇体育视频的内容标注和解析技术研究的关键词是内容,研究,体育,技术,视频,分析等,对三类镜头实现了有效的识别.

n.Babaguchi综合了文本和视觉特征来对体育视频中的事件进行检测[33].文本信息来自于电视信号中的隐藏字幕(ClosedCaption).首先,通过搜寻文本中事件相关的关键字,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段.然后,再对时间段内的镜头进行视觉特征分析,计算与已有的事件例子的匹配度,检测出事件相关的镜头.

3,结构解析

一部视频中常常包含了成百上千个镜头,特别是在体育视频中.这主要是因为体育比赛电视转播的时候,会有多个摄像机从不同视角对比赛进行拍摄,它们之间的频繁切换就构成了镜头.为了更好的访问视频内容,除了语义标注,还需要对镜头进行有效的组织.结构解析的任务就是通过镜头组织为视频数据流建立类似书目的分层浏览结构.

以[34][35]为代表,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通用的视频结构分析方法.他们用时间约束的聚类法把视觉上相似和时间上相邻的镜头聚类在一起,再在聚类组的基础上构造场景转换图(ScenetransitionGraph)或高层场景,进而形成层次化的浏览结构.但是这种统一的结构组织方式(如[34]中将视频分成帧/镜头/组/场景四层)并不适合针对体育视频的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体育比赛都有自己特定结构(如图1所示),对体育视频的分析应当结合这种领域知识.

图1跳水比赛的树状结构

4,总结

综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查,我们有以下结论:

(1)应当结合领域知识进行特征选择.领域知识包括比赛相关和制作相关.比赛相关的领域特征涉及特定的体育运动,如足球比赛中的草色比率,篮球比赛中快攻时摄像机的运动等.制作相关的领域特征适用于大多数体育视频的分析,主要来自对体育视频制作的总结,如精彩场面的重放,有关运动员和比分信息的字幕显示等.综合这两类领域知识,选择合适的特征进行分析是取得研究成功的基础.

(2)多模式融合分析代表了新的研究趋势.除了视觉特征外,综合体育视频中所包含的音频特征和文本信息,能够有效提高视频分析的准确度.这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体育视频中,一个语义事件常常是一个多模式的表达,如运动员的跳水事件既有视觉上的运动也有听觉上的踏板声和入水声,只对其中一个模式进行分析是不完整的.因此在对体育视频进行内容分析时,融合多模式尤为重要.

(3)尽量考虑压缩域的特征分析.一场体育比赛长达数个小时,其视频数据也非常庞大,因而提高处理速度是很有意义的,在某些要求实时应用的场合也是必需的.直接基于压缩域的分析,不需要完全解码,可以显著提高处理速度.[22][31]表明基于压缩域的分析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计算量,同时也能获得较好的结果,或者作为进一步处理的基础.

(4)基于统计的事件检测方法要优于基于规则的方法.早期的研究多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但是,体育视频中的事件检测常常需要综合多种特征分析手段,需要适应不同的场景.这些都增加了直接设定规则的难度.与之相比,统计算法易于混合多种特征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因而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5)忽略了对事件之间关系的研究.体育比赛中的各种语义事件不是孤立的,它们具有某种因果关系或概率相关.因此综合多种事件及其之间关系的分析,对于提高分析的精度和深度都是有价值的.

(6)缺乏对体育视频内容的结构解析.尽管许多文章中提到了体育视频的结构分析,但是它们对结构的分析主要是基本场景的分解,如[20]中将足球视频分为比赛进行和暂停,[31]中检测网球比赛的发球场景.体育视频的结构,如图1所示,通常是一个多层的目录结构.在检测基本场景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高层结构的解析.据我们所知,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

(7)没有一个统一的体育视频内容分析框架.[31]中提出了一个视频分析的一般框架,但是他们的系统主要是实现语义事件的检测,缺乏对视频结构的充分解析.根据体育视频的自身特点和应用需要,我们认为视频分析的过程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这对于进一步的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三,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本课题的目标是研究体育视频内容的语义标注和结构解析技术.在实际研究中,我们主要选择跳水比赛作为研究对象.跳水运动十分富有观赏性,是我国的奥运优势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跳水比赛具有一般体育比赛的典型特征,如层次化的结构,领域相关的语义事件等.通过内容分析技术的研究,最终我们将实现一个面向跳水运动的视频查询系统.

如果把视频也看作一种语言表达,视频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与自然语言理解是非常类似的,其目的都是使计算机能够理解信息的内容,从而实现智能化的信息处理.自然语言理解作为人工智能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它对于新兴的视频分析研究必然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通常,自然语言理解将词汇作为基本的处理对象,包括自动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几个阶段.与之类似,由于镜头是视频中具有完整内容表达的最小单位,我们将镜头作为体育视频分析的基本单元,并提出如图2所示的体育视频内容分析框架.

图2体育视频内容分析框架

1,镜头检测

与自动分词类似,镜头检测按照镜头为基本单位对视频流进行分解.镜头检测是视频内容分析的基础步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性能.虽然镜头检测是一个一般性的问题,但是在体育视频中也有其特殊要求:

(1)针对体育视频数据量大的特点,算法应能实现快速检测;

(2)在体育视频中存在大量的运动,算法应能尽量避免由于运动导致的误判;

(3)作为之后分析的基础,算法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2,模式学习和语义标注

镜头检测后的视频流是一组镜头序列.在此基础上,语义标注通过事件检测对镜头序列进行标注.我们采用基于统计的方法来识别语义事件.识别的时候,首先通过对训练样本的学习建立分类器,然后利用这个分类器对镜头中的事件进行识别.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多模式提取和选择领域相关的特征来表示语义事件;

(2)应用压缩域分析提高处理速度;

(3)设计一个良好的学习分类模型,实现高准确度的识别;

(4)对镜头的标注应当有利于后续的结构分析.

3,文法描述和结构解析

在语义标注之后,结构解析的任务是通过对视频标注序列的分析,生成体育视频的层次浏览结构.目前,这方面还没有好的算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借鉴自然语言理解中句法分析的思想,根据体育比赛具有较强结构性的特点,使用文法来定义语法规则,提出了基于文法的体育视频结构解析.在结构解析中引入文法描述,有以下好处:(1)根据文法描述可以按照体育比赛特定结构进行解析;(2)实现了领域知识和具体算法的分离.这样,只需要引入相应的文法描述,我们可以使用统一的解析器来分析不同类型的体育比赛.关键技术包括:

(1)自动生成体育视频的分层浏览目录;

(2)实际应用中视频流可能不完整或存在标注错误,解析器应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

(3)对于大数据量的体育视频,要求结构解析的效率要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1,基于压缩域的镜头分割算法

体育视频中常见的渐变主要有溶解,擦变,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擦变具有特技效果,如图3所示.这些特定模式的擦变,通常出现在慢镜重放的开始和结束,识别这种镜头边界是十分有价值的.现有压缩域算法主要对切变检测比较成功,而对于渐变的研究不多.我们将综合压缩域的DCt系数,运动矢量以及宏块信息等,研究一种有效的渐变检测方法.

图3体育视频中特定模式的擦变

2,体育视频中语义事件的检测

(1)通过标志性边界检测来识别重放事件

[1]中将重放分为三种类型:重复播放的同一镜头;慢动作方式重放的同一镜头;同一场景但是由不同摄像机在不同视角拍摄的.直接从内容上比较重放事件和先前视频镜头的相似性来进行分析,是很难识别准确的,尤其对于最后一种重放.

通过对体育比赛电视转播的观察,可以发现一般对于精彩片断的重放都会以一个标志性的镜头切换引入,再以类似的变化结束,如图3所示.因此对于重放事件的检测,事实上可以归结到对这种标志性镜头边界的检测,从而简化问题.我们将主要研究这种方法.

(2)利用视频文本识别确定状态事件

状态事件是和体育比赛的状态变化直接相关的,而通常在比赛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电视转播会在视频中加入相关字幕提示,如跳水比赛中在运动员入场的时候,会有文字说明运动员姓名和所要做的动作;在一轮比赛结束的时候,会显示该轮所有选手的得分情况.

根据这个特性,我们提出通过视频中文本检测和识别的方法来检测状态事件.该方法包括两个层次.首先,通过视频文本的检测[36][37][38][39][40]就可以初步确定状态事件的出现.然后,我们对检测的文本进行识别,通过关键字的匹配,识别状态事件的类别.例如,运动员入场的字幕显示中有关键字"Round"(轮次),"Rank"(排名),"DD"(难度),"total"(总分)等,通过匹配这些关键字,就可以判断当前镜头为运动员入场的状态事件.

(3)融合视音频双模式的目标事件检测

在目标事件中,往往存在显著的运动和音频特征,如运动员的跳水事件既有视觉上的运动也有听觉上的踏板声和入水声.融合视音频的分析避免了单纯使用视觉或听觉特征不能完整描述语义事件的不足,可以有效提高识别精度.

在进行识别的时候,我们采用混合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41].支持向量机能够在小样本条件下,通过结构风险最小化准则,实现有效分类.但是支持向量机只是静态分类机,不能很好模拟时序过程.与之相反,隐马尔科夫模型虽然能够较好的处理随机时序数据的识别,但是并不能保证训练好的模型能够良好的分类未知数据.这样,将两者混合起来使用,通过在隐马尔科夫模型中引入静态数据识别良好的支持向量机,能对视频流数据取得最佳的识别效果.

3,语法制导

这篇体育视频的内容标注和解析技术研究的关键词是内容,研究,体育,技术,视频,的结构解析

为了对输入的体育视频数据进行结构解析,首先我们需要对该类体育比赛的文法规则进行描述.乔姆斯基(Chomsky)把文法分成4种类型,即0型文法(或称短语文法),1型文法(或称上下文有关文法),2型文法(或称上下文无关文法)和3型文法(或称正则文法).型号越高所受约束越多,对语言的描述能力也就越弱.

我们使用上下文无关文法对体育比赛的结构进行描述,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1)上下文无关文法完全可以胜任对体育比赛树状结构的描述;(2)上下文无关文法在自然语言理解,句法模式识别,编译技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3)基于上下文无关文法的解析器不仅可以为视频有效生成层次浏览树,而且具有较强的错误处理能力.

其中终结符r,b,e,u分别表示一轮比赛的结束,选手比赛开始,选手比赛结束和一般镜头,非终结符和为结构单元,分别代表每轮比赛和每个选手的比赛.对于语义标注序列"buuuuuuuebuuuuuuuueeur",使用文法分析器进行解析得到它的层次结构"[[buuuuuuue][buuuuuuuue]eur]".其中序列最后"r"前面的"eu"为错误标示,可以用错误恢复策略进行处理(例如,在发现终结符不能匹配时,弹出该终结符并发出警告).由于视频序列在进行基于统计的语义标注时,存在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所以错误处理应当结合语义标注的确定度来进行.如果出错标注本身的确定度比较低,则可以认为该标注有错;如果出错标注的确定度比较高,则可以认为错误发生在它的前面.

以上,我们通过基于压缩域的镜头分割,语义事件的检测和语法制导的结构解析实现了体育视频的内容标注和解析.虽然我们主要以跳水视频为例进行分析,但是其中的技术完全可以应用到其他类似体育视频的分析中,甚至一般视频的处理中.我们的研究表明,尽管限于当前的技术水平,完全自动的,通用的视频内容理解是不太可能的,但是通过有效的人机交互和建立应用相关的模型,新的技术将可以面对视频信息大量涌现的挑战,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和方便的体验.

五,预期研究成果及创新之处

一个压缩域镜头边界检测的有效算法

体育视频中慢镜重放的检测方法

基于压缩域的视频文本检测和分割

体育视频中状态事件的识别

视音频融合的事件检测

基于文法的体育视频结构解析

一个通用的体育视频内容分析框架及其系统实现

六,已有工作基础

1,已有资源:

4.96G的跳水比赛视频数据,总长度约8小时20分钟;

5.33G的足球比赛视频数据,总长度约9个小时;

2.58G的其他体育视频数据,包括篮球,排球和网球等;

2,已进行工作

一个基于内容的智能视频检索系统:iVideo

一种通过关键帧提取和组织来浏览视频的方式:Xplayer

可视化的视频分析工具:mediaLab

综合颜色特征和摄像机运动分析的镜头边界检测算法

基于标志模板的重放镜头检测算法

跳水比赛视频中精彩片断的自动提取:iVideoanalyzer

基于压缩域文本检测的体育视频结构分析:Sportsplayer

3,专利和文章

王扉,李锦涛,张勇东,林守勋,"跳水比赛视频中精彩片断的自动提取",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评审中.

王扉,张勇东,李锦涛,林守勋,"在体育比赛视频中检测精彩片断的方法",(发明)专利号02156973.8,已受理.

七,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9/01–2019/04基于文法的体育视频结构解析

2019/05–2019/06压缩域的镜头边界检测算法

2019/07–2019/10体育视频中的语义事件检测

2019/11–2019/12跳水比赛的视频分析和检索系统

2019/01–2019/04技术改进,论文写作

八,参考文献

Content-basedVideoanalysisandRetrieval

[1]C.w.ngo,H.J.Zhang,andt.C.pone,"RecentadvancesinContentBasedVideoanalysis",internationalJournalofimageandGraphics,Dec2019.

[2]n.Dimitrova,H.J.Zhang,B.Shahraray,i.Sezan,t.Huang,anda.Zakhor,"applicationsofVideo-ContentanalysisandRetrieval",ieeemultimedia,Vol.9,no.4,2019.

[3]庄越挺,潘云鹤,吴飞编著,网上多媒体信息分析与检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4]m.Flickneretal,"QuerybyimageandVideoContent:theQBiCSystem",ieeeComputer,28(9),1995.

[5]D.ponceleon,S.Srinivasan,a.amir,D.petkovic,andD.Diklic,"KeytoeffectiveVideoRetrieval:effectiveCatalogingandBrowsing",inproc.aCmmultimedia,1998.

[6]a.Hampapur,a.Gupta,B.Horowitz,C-F.Shu,C.Fuller,J.Bach,m.Gorkani,andR.Jain,"VirageVideoengine",SpieStorageandRetrievalforimagesandVideoDatabasesV,1997.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6

摘要CBa篮球职业联赛无形资产开发对扩大联赛知名度,推动联赛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结合CBa篮球联赛无形资产开发问题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联赛无形资产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篮球联赛CBa无形资产开发现状

从1995年开始,中国篮球就进行竞赛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职业化进程,联赛逐步走向市场化。随着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规模的不断扩大、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影响力的日渐提升,联赛也遇到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盈利困难。

一、CBa篮球职业联赛无形资产情况

2009年6月,中国篮协CBa联赛工作总结会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2008-2009赛季,除了排名垫底的上海和云南队外,其余16支球队共收入1.505亿元,但总支出则高达2.65亿元,也就是说保守估计CBa各参赛队本赛季亏损已经超过了1亿1500万元人民币。在2011年4月27日结束的CBa决赛广东以4比2击败新疆赢得总冠军欢呼雀跃之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广东队一直都是CBa经营最好的球队,但受制于CBa整体市场化水平,广东俱乐部仍未达到完全职业化,收入很大部分依赖夺冠后的政府奖金,如果连续数年不夺冠,在收入和影响力上广东队将遭到重挫。而反观nBa职业联赛球队,经过多年的经营,形成了一个联盟和俱乐部层面的盈利模式,包括全国电视转播权的出售、政府的公共资助、广告与赞助收入、新成员加盟等,花样翻新、不一而足、收益巨大。其平均收入由1998-1999赛季的4210万美元提升到2007-2008赛季的1.27亿美元,增长了3倍。

二、有关体育无形资产概念与特征的研究

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体育理论界对于体育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特征的研究却也提出了一些较成熟的理论。在对体育无形资产特征的研究中,围绕竞技体育、体育场馆等方面,对体育无形资产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具有代表性文章如下:

鲍明晓在《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中提出体育无形资产是指存在于体育运动中的、具有体育特质、受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

杨年松在《体育无形资产初探》中界定体育无形资产为:是指由特定主体(国家、事业单位、企业、个人)拥有、控制或使用的、没有实物形态、以知识形态存在、具有持续获利能力的一切体育资源。

三、有关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经营的研究

关于此类文献的研究,有的是从总体上对我国现有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与经营状况进行研究,有的时对具体某一项目的无形资产开发现状及对策进行论述,然后针对现状提出开发与经营对策。相关文章如下:

吴学勇等在《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认为转变观念、建立激励机制、培养专门人才是加强我国体育无形资产经营开发的先决条件。

戴晨的关于《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公司化无形资产界定研究》,针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公司化过程中,不同形式的体育无形资产如何作价入股的问题展开探讨。

钟秉枢,邱招义在《对中国奥委会无形资产基本问题的研究》一文中,对中国奥委会无形资产的概念、表现形式、内容、特征、分类等进行了界定。

四、有关职业体育竞赛无形资产的研究

对体育竞赛无形资产研究较多集中在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问题上,也有少量文章从整体角度对体育竞赛无形资产进行的研究。有关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研究有学者从不同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力图从国际背景下来开展研究,起点较高。相关文献如下:

顾晓霞在《体育竞赛的无形资产》一文中应用经济学的观点,对体育竞赛的无形资产概念、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及无形资产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在分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体育竞赛无形资产的经营。

张立等的有关《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研究》从国际视角,将电视转播体育赛事和营销转播权分为萌芽、争议犹豫、初步探索和繁荣发展4个历史阶段。

五、有关体育无形资产评估与核算的研究

对体育无形资产评估的研究和对体育无形资产会计核算的研究论文相对较少,相关文献如下:

刘可夫,王敏敏撰写的《体育无形资产评估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该文介绍了体育无形资产评估时应遵循的程序、运用的主要评估方法(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清算价格法)。

罗民生,胡利军的有关《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及其评估方法的研究》该文将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分为取得成木、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保障成本。认为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价值的实质即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价值,包括其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影响其评估值的因素包括如下七个方面: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的成本、效益、寿命、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成熟程度、青少年运动员开发的投资风险补偿、价格支付方式和市场的供需状况。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李元伟篮坛风云路[m].北京:中国书店.2010:199.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Z].2010.

[3]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体育人民出版社.2000.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7

关键词:体育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体育媒体

1、体育新闻报道的特征

1.1、报道内容的竞技性。各类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凡是体育新闻的报道,都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要。竞技运动最大的魅力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比赛结果随时随地都会出乎观众的意料而使结果始终充满悬念;竞技运动具有丰富的新闻源头,其丰富的源头渠道之一就是来自于竞赛项目十分丰富,源头之二是竞技体育比赛频繁的赛事活动。

1.2、传播的国际性。体育新闻传播的国际性体现在竞技运动的文化差异上。想要深刻理解竞技运动的文化差异因素,就需要认识到,当代竞技运动竞赛的国际性特征,由于竞赛组织国际化、竞赛运动员的国际化,所以就不难理解体育新闻的竞技运动国际化和跨文化特征。体育新闻的报道就是这些跨文化的特征、跨文化的运动情景、跨文化的竞赛过程。

1.3、鲜明的娱乐休闲性。体育传媒的商业化发展进程在加快,报道的娱乐化色彩也日渐浓厚,体育娱乐新闻逐渐进入我国大众传媒领域,与此同时也就吸引了更多的普通受众群体。观看体育新闻娱乐报道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大众群体关注体育事件的另一观看视角。体育新闻以其无可取代的娱乐性,与娱乐化的浪潮融为一体,吸引了众多原本对体育不感兴趣的群体。体育新闻越来越吸引广大受众,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内容。

1.4、丰富的情感特性。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高情感的运动。对于以这种形式进行报道的体育新闻而言,自然也就充溢着情感色彩,尤其是,当受众带有明显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时,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情绪就更加鲜明的体现。在节目中,运动员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尊重,通过对运动员教练及其家人以及朋友采访,来获悉奥运选手背后的故事,展现他们鲜为人知的奥运情缘。

2、体育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2.1对报道对象的人文关怀

2.1.1充分尊重报道对象的隐私权。隐私权作为人们基本的权利,指的是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利。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民法》、《刑法》等法律对隐私权的范畴以及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都做出了相关规定。

时代不停步发展,观念时时更新,体育明星与其他社会名人一样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部分媒体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吸引受众眼球,对体育明星进行恶意炒作等不良行为,个别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工作人员更是热衷于搜集名人婚变、艳遇等消息,将报道对象的隐私权置于脑后。例如:中国男足的奢侈生活、罗纳尔多另寻新欢等诸如此类的报道不胜枚举,很大程度上侵犯了报道对象的隐私权。体育新闻媒体人要充分尊重报道对象的隐私权,关注他们的价值与尊严,所以说在报道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是极其重要的。

2.1.2淡化“唯冠军论”的报道方式。许久以来都是“以胜败论英雄”,各大媒体也都是以胜利者和成功者为焦点,各个媒体都是优先报道在比赛中胜利的消息,集中报道胜利者的心情、感言、未来打算等。运动员获胜的过程以及观众为此欢呼雀跃的场景,通常不断循坏回放播放,摄像机也都是聚焦在体育明星和比赛中的获胜者身上,到处宣扬一种表彰胜利、崇尚奖牌的情绪。在庆祝获胜者的时刻,其他运动员已被遗忘在媒体和观众的视线之外。2010年11月24日广州亚运会上,110米栏赛场,各大媒体无一例外都聚集于刘翔身上,从赛前准备活动一直追踪到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刹那,从解说员、观众到记者,全场都为之沸腾,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了令人振奋的消息,然而,与刘翔一同参赛的另一位优秀运动员史冬鹏却成了刘翔的陪衬,他与刘翔一同绕场一周,却始终处在镜头的边缘。赛后,纵观各大网站对此事件的报道,只有新华网在《110米栏刘翔破纪录豪取三连冠书写亚运会新历史》的报道中提到史冬鹏。竞技体育好比是座金字塔,位于塔尖的运动员也是凤毛麟角,而当今媒体这种“唯冠军论”的报道显然忽略了更多优秀的运动健儿,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违背了人文关怀的宗旨。所以媒体在今后体育新闻报道时,要适度淡化“唯冠军论”的报道方式。

2.2对体育受众的人文关怀。体育受众具有满足欲望的权利,同时还享有一定的知情权,这就是法律赋予受众的重要权利。满足体育受众的知情权是对其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对赛事结果的知晓和对比赛过程的欣赏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赛事内部运作、体育相关部门的管理方案等情况。媒体应适当满足受众的这一需求,这也不仅是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深切希望,也是现代体育媒体吸引受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之道。

3、谈谈对体育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的认识和提议

3.1体育新闻工作者要提高人文素养。体育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所有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关注,不仅仅是比赛中的获胜者;二是重视体育运动参与者的自身价值,关注精神需求及个人身心的发展;三是要突出受众本位的想法,加强对受众的重视。体育新闻工作者要强化自身对受众意识的敏感性,关注普通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感受。

3.2新闻媒体要把好关,避免低俗化报道内容。媒体品质高低的重要保证就是把关人的行为。个别媒体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思潮,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出现过度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媒体人要意识到危害性,不能缺失报道的原则性与使命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担负起“把关人”的职责,向受众展现积极向上的作品,避免低俗化倾向,同时,媒体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对于那些无原则、臆造低俗新闻的工作者要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以保证体育报道的整洁队伍。

3.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育新闻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这是体育新闻报道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体育新闻报道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注重社会效益,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体育新闻工作者要客观公正、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加强自律。国家立法机关要完善体育新闻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体育新闻传播的各项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体育传媒在人文关怀的征途上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也坚信体育传媒在人文关怀的征途上一定可以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8

关键词:体育赛事;市场转型;公共服务;政府购买;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中图分类号:G8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3-0026-05

abstract:Sincesportsindustrywasupgradedtonationalstrategyin2014,theconstructionofsporteventpublicservicesystemhasenteredacrucialstage,whichisofgreatsignificancetothecapitalmarketintothefieldofsportspublicservicesupply,theexpansionofsportssocialinfluencethroughsportevent,andthedemandfulfillmentofsocialresidentsforqualitysportsevents.thisstudybyproceedingfromthenewpublicservicetheoryputsforwardthe4connotativecharacteristicsofsporteventpublicservicesystem:"pluralisticsubjectivity","macro-regulation","micro-efficiency"and"marketorientation".thekeyfortheconstructionofthesystemistodevelopsocialsportorganizationsorsportindustryassociationsthatpossesslegalpersonality,socialpublicpowerandinternaldecisionfullof"democracy"spirits.italsogivesthetransitionpaththatistointroducecompulsiveandderivativechangeofinstitutionstoimprovethe6mechanisms:"governance","decla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capitalintroduction"and"supervision".Still,governmentdepartmentsplaythekeyroleinthesystemconstruction,soitsuggeststhat"governmentpurchase","publicguidancefunds"and"judicialperfection"beadoptedtostrengthenthesecurity.

Keywords:sportsevents;markettransition;publicservice;governmentpurchase;sportsindustrydevelopmentguidingfund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已经着手改造传统“三级竞训体系”,建设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以求推动体育赛事市场化转型。目前,我国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已培育出部分具有较高市场化水平的体育联赛。但是,我国政府部门行政审批门槛过高,弱化了社会与市场对于体育赛事产品的自主选择和共同参与,阻碍体育赛事市场化进一步深入发展。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提出:体育行政及相关部门将深化体育赛事“公共服务”改革,切实推动以足球、篮球、排球赛事(联赛)为代表的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联赛)的商业化、市场化发展与转型。

1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内涵分析

1.1公共服务理论基础

所谓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公共需求而提供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物品的过程。20世纪西方学界提出“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主张是将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活动,强调政府在推动公共服务转型过程中的效率,其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3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1]。但是实践发现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公共服务产品与公共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越发明显。如何让民众获得充分权利,根据自身需求引导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学界又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其本质在于:将原本由政府承担的公共产品推向市场,形成一个有利的双向互动关系,体现出“民主与效率”的平衡博弈,与西方传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凸显效率、民主流失”的诉求存在较大差异[2]。其理论的两大核心观点在于:其一,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公共资源的作用,有效改善和提升公共产品及相关附加物,降低“政府失灵”的威胁;其二,政府部门能够利用集中性较强公共资源间接影响市场投资行为和取向,有利于体育赛事的产业结构优化,降低“市场失灵”风险发生。

1.2体育赛事公共服务内涵及特征

1.2.1体育赛事公共服务内涵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体育赛事”完全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开展起来的,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居民对于体育赛事需求不断发展扩张,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再有效。在新公共服务理论逻辑指导下,研究者展开了对体育赛事公共服务内涵的探究,集中表现为:1)政府行政决策与执行的分离。传统政府部门同时掌握体育赛事举办、组织、招商引资的决策权力和执行权力,而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政府更多对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数量、质量、结构起到有效的引导、控制与协调作用,并不断加强决策监督权,具体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交由市场与社会。换言之,体育赛事的组织、举办与实际管理应当完全交由各运动项目协会,政府则站在更高层次对不同项目协会的发展进行控制和调整。2)市场将成为公共供给的重要力量。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财政不再是公共服务产品唯一资金基础,而成为一种引导性资金。一部分具有市场潜力的公共服务产品应当允许部分接受社会投资,形成混合式的公共服务产品。即大部分“运动项目协会”将成为政府和投资商的“中介协调”,且随着体育赛事商业化程度的提高,运动项目协会很有可能转变成为各体育赛事投资的利益保障机构,带有“行业协会性质”。未来,体育赛事公共服务项目的准入行政门槛应当降低,大量非政府组织、私营企业都将可以投资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产品。3)公民满意导向。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目标在于公民社会,而并非市场顾客。公民社会包含市场顾客,但又存在区别。公民能够通过特定的制度安排向公共服务生产者提出公共利益诉求。公民满意导向下,应当强调各运动项目协会的治理结构改善,使其内部真正能够形成民主商议、民主决策氛围,真正能够代表民意开展“体育赛事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切实形成协调政府和市场的中介、协调作用。

1.2.2体育赛事公共服务特征

1992年的红山口会议开启了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之路,这也是我国全面推动体育赛事市场化转型的起点。1993年原国家体委颁布《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体育赛事市场化转型基本要求,提出:改变原有体育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国家调控、自我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3]。经过二十余年发展,我国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逐步进入到深化改革重要阶段,但其基本方针与内涵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可以概括为以下特征:

1.2.2.1多元主体性

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部门分离决策权和执行权,推动公共服务产品生产、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体育事业就已经开始推动政府职能改革,促进体育管理体制内的“政企分离”“政社分离”和“社社分离”。例如,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早期,中国足协便成为联赛的核心管理组织,并将商务开发任务委托给国际管理集团,随后又委托给下属的福特宝足球产业发展公司负责经营[4]。虽然目前项目管理中心与项目协会依然存在较大联系,但已为未来深化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打下铺垫。

1.2.2.2宏观调控性

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首要特征是:政府部门将精力集中于宏观性的体育赛事布局问题。新公共服务理论始终强调对公民权的尊重,认为政府部门应当为公民表达自身公共利益而设计具体的体育赛事制度安排。政府部门便能够摆脱体育赛事管理的微观性事务,着力在中观层次培育、优化和监督各运动项目协会科学、合理组织开展各类体育赛事,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产品。

1.2.2.3微观高效性

各运动项目协会是各体育赛事组织、筹办的核心主体。例如,2003年广州市体育局出台《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率先开体育赛事民办先河。2004年11月北京体育局竞赛管理中心宣布不再作为体育赛事主办方,而将主办权利交由社会与市场[5]。在有限时间、空间范围内,运动项目协会能够集中精力制定符合社会市场需要的体育赛事筹办方案;市场投资者也能够借助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不断的市场投资相关服务产品,获取利益。体育赛事在相对微观的层次,完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整合,形成了微观高效性特征。

1.2.2.4市场导向性

著名行政学家胡德(Hood)认为:如何在公共服务项目资源分配公平、正义基础上,保持较高水平的资源利用效率显得极为重要[6]。新公共服务供给理论思路上,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体育赛事产品应当是完成“公共服务市场化转型”的核心区域,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完成投入。一部分市场基础弱、但是社会影响力较强的体育赛事产品,例如田径、排球等依然需要政府完全承担公共支持,属于魍车墓共服务供给模式,而市场基础良好的体育赛事产品则应当完全交由市场。

2我国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战略定位、挑战及构建重点

2.1我国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战略定位

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下,传统体育赛事管理体制发生分化,形成三种基本类型:政府主导、商业组织和混合开发三种模式类型(肖锋,沈建华,2008)[7]。其中,“政府主导”模式下的体育赛事依旧延续着举国体制下体育赛事供给模式,一般奥运政管计划内的小众性体育项目赛事(例如举重、田径等)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赛事依然需要由政府完全支撑。“商业组织模式”下的体育赛事是已经完成市场化转型的赛事类型,具有充分外部投资和成熟消费市场,不需要政府部门辅助以公共服务。例如2003年中国国家队与西班牙皇马足球职业俱乐部之间开展的“龙马大战”,完全属于商业运作模式主导的比赛类型,不涉及政府的公共扶持与推动。“混合模式”是新型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符合新公共服务理论诉求,是本文分析“体育赛事市场化转型”问题重点内容(见图1)。

根据图1所示,体育赛事新型公共服务体系表现为“混合模式”类型,具备较好社会影响力、且市场潜力较大的运动项目赛事适合“混合模式”,政府通过公共财政为支撑或引导,推动该类型赛事向体育赛事商业组织模式过渡与发展。实现体育赛事商业组织模式需要满足两大条件:第一,基础性混合类赛事。体育赛事商业组织模式需要较强的消费基础与群体,而保证该项目具有稳定庞大的基础参与人群非常重要。业余体育赛事往往是培育基础人群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社会影响力较好,但市场盈利能力较弱,在缺乏必要的市场投资情况下,依然需要由政府加以支撑,往往采用“政府购买模式”加以实现,当该项目赛事的商业组织模式较为成熟时,业余性赛事往往会拥有充足的市场赞助方式加以保障。第二,支撑型混合类赛事。体育商业组织模式开展需要必要的外部投资资金注入,然而目前我国体育赛事普遍存在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体育赛事的投资利润远远低于其他投资项目,缺乏外部投资的混合型体育赛事很难实现商业组织模式转型,为此政府部门可以采用“产业引导资金”的方式,引导社会、民间及海外资本逐步投入到各类赛事的运营过程之中,推动体育赛事市场化转型。

2.2深化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

虽然我国体育赛事市场化转型在部分发达地区初见成效,但是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普遍存在权责混乱、分工不明等显著问题,始终难以回避“资源损耗过重、效率难以提高”的老问题。2014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透露:国家体育总局将以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单项体育协会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集中反映出未来深化我国体育赛事市场化转型所要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可以概括为:1)项目管理中心与体育项目协会依然存在内在的强大联系,“一个班子、两套牌子”问题依然严重,并没有将实际的权利归还于社会群众,群众无法按照自身意愿组织、参与、影响体育赛事,导致体育赛事严重缺乏群众基础,限制了体育消费市场扩张。2)政府部门依然控制各类商业性体育赛事投资审批权,导致市场投资者难以有效根据社会需要,完成体育赛事组织,向社会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有偿性体育赛事服务。3)我国民政部门相关规定提出较高的注册标准与“业务指导要求”,导致民间性体育社团发展缓慢,难以有效集合群众体育自发组织、参与业余性商业体育赛事需求。

2.3深化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构建重点

根据《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我国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未来建设重点任务将落脚于“明晰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内部权责关系、优化内部管理结构、引导扩大外部投资、提高体育赛事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来。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明晰体系内部权责关系的关键在于彻底推动“政社分离”,促使各类体育社会组织获得充分的社会公权力,能够独立行使社会组织的对应权利。因此,深化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改革的关键节点在于如何培育“社会体育组织”,其应当具备以下三方面条件[8]:1)具备实际法人资格,掌握有效的社会公权力;2)组织决策机制将有效贯彻民主精神,构建出健全的民主决策机制;3)社会、市场组织体系的精英阶层将逐渐发展成熟壮大。对于不同类型的社会体育组织培育,可以考虑综合运用“顶层设计+地方创新”的方式。

3我国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改革路径与运行机制设计

3.1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改革路径研究

3.1.1“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路径

具有政府背景的“体育项目协会”或者“社会体育组织”更适合通过“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加以改革,要求国家及体育行政部门通过行政命令,恰当弱化自身刚性管控职能,将公权力回归于体育社会组织。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着手展开“政社分离”的改革工作。“十”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社分开;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体育领域内,我国政府部门已在很大程度上将政府型体育社会组织改革问题纳入事业单位改革范畴,建立起“分类管理方式”,对无稳定经常性业务收入的体育社会组织法人(以田协为代表)实行全额拨款;对有一定数量收入的体育社会组织单位法人(以“排协”为代表)实行差额拨款;对有充分经营性收入的体育社会组织法人(以“足协”为代表)可以实行自收自支[9]。

3.1.2“诱致性制度变迁”改革路径

具有民间背景的体育社团更适合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改革路径,即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区域,先于中央展开对体育社团审批管理制度的逐步调整与改良。虽然在中央层面为维持全局稳定对体育社团自由结社问题持谨慎态度,例如2000年4月,民政部颁布《取非法民间组织的暂行办法》重申“未经许可登记成立社会团体和其他民间组织社会组织织,应当予以取缔”,但是地方性“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社团管理制度的变迁成本,最大化变迁收益。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率先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社团登记注册门槛,例如2000年上海市率先明确部分街道可作为社区社团业务主管单位[10]。北京回龙观地区足球协会的建立就是在北京市政府的公共资源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是我国体育社团通过“诱致性制度变迁”改革路径获得社会公权力的有利例证。

3.2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运行机制设计

根据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社会以及市场将实现联合,共同完成“混合式”的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以追求“民主和效率”的平衡。而政府是宏观层次的统筹协调主体;社会(或者称为运动项目协会)是中观层次上对体育赛事项目的组织、开发进行决策、操作的核心操作主体;而市场是投资各类体育赛事,利用体育赛事社会影响力获取收益的投资主体。三者关系应当被相应地制度化,保证体育赛事这一混合型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稳定。

根据上文论述,研究者认为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应当包含六大机制,包括“规制机制”“申报机制”“评估机制”“授权机制”“引资机制”和“监督机制”六个部分(见图2)。这六大机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非是按照图2所示的顺序展开,仅是为了更清晰地表达出不同机制间的一个大致的逻辑关系。另外,研究者又绘制表1,用以描述不同机制的内涵。

4我国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转型的政府保障措施

实现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内部的“政社分离”之后,各类社会组织获得充分的社会公权力主导区域的体育赛事市场和群众体育赛事。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完全支撑业余性体育赛事,满足社会公民的参与需求;同时通过“公共引导”方式,鼓励社会、市场的资本投入商业性体育赛事的生产与组织。另外,还需要通过“司法保障”措施,降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

4.1“政府购买”保障

“政府购买”是新型公共服务理论的重要组成,其形成的理论来源主要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治理理论。体育赛事在此处应当属于公益性较强但市场盈利能力较弱的群众性、大众性体育赛事。首先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我国政府部门将转变以往全能形象,推动“社会”与“市场”承担更多公共责任,成为“公益性体育赛事”的生产供给者。其中,各类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体育组织是“公益性体育赛事”的生产供给者。而政府与市场均可以对这类公益性项目进行投入,但不论哪类投入,均不涉及体育赛事盈利问题,只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助。其次,根据委托理论,政府部门需要按照特定的市场标准,以契约形式与社会体育组织完成约定,实现对公益性体育赛事的投入。根据公共治理理论,政府应当将更多的治理权限,例如财务、法律等,交由其他相关的社会权威机构、组织承担,从而降低了公共财政使用的违规违法行为的出现。2014年《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正式承办单位采购公告》颁布,上海市体育局委托上海申权招标咨询有限公司为采购,对市民体育打联赛的正式项目、申报项目进行采购。全市86家市级单项体育协会参与了招标洽谈谈判,最终上海市体育局与27家市级体育协会、2家区级体育协会和1家体育俱乐部签订协议,完成了体育赛事政府购买[11]。

4.2“公共引导资金”保障

我国体育赛事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为了将部分具有市场潜力的体育赛事推向市场,体育行政部门会通过对社会体育组织进行“公共财政引导资金”的使用授权,吸引市场投资方对部分具有市场潜力的体育赛事加以投资。2011年江苏省便已开始着手探索公共体育服务转型问题,设立专门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截至目前共投资约3亿元,扶持项目453个,带动社会投资近200亿元。据报道:2014年江苏省体育局总共通过1亿元引导资金投入144个项目,拉动社会投资逾50亿,这批政府资助项目包括部分商业性体育赛事。可以说,现阶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的总体目标是:完善体育投资市场;调动市场投资热情;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实现体育事业的全面、均衡、健康发展。

4.3司法保障

《体育法》第33条规定“通过体育仲裁制度,解决竞技体育活动中发生纠纷”,该条款反映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更多强调“体育自治”原则,各类问题出现更多依赖行政力量加以解决。随着体育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不断推动,体育被放到了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中,简单依靠有限的体育行政指令再难以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再难调整更为复杂的关系。在“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的三元模式中,行政力量应更加强调协调功能,即通过“公共财政”“公共资源使用权授权”以及“政府购买”等多重形式直接作用“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社会组织”互动关系,通过财税政策间接影响影响体育社会组织与市场的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李萍美,许玲.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市场化分析及路径选择[J].西安体育w院学报,2008(11):17-22.

[2]曾保根.价值取向、理论基础、制度安排与研究方法――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的思维辨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11(2):29-40.

[3]刘玉.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转型与现实选择[J].体育科学,2013,33(2):11-21.

[4]王庆伟,杨铁黎.我国体育赛事向市场化运作过渡阶段的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2):139-143.

[5]李艾.赛事主办政府放权给市场[n].京华时报,2004-11-07(07).

[6]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0-279.

[7]肖锋,沈建华.对沪、京、穗部分重大体育赛事运作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14-17.

[8]梁枢.市场化转型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5(1):62-68.

[9]张瑞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5.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9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视角一直在与时俱进,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媒介技术的逐步发达,媒介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宽,我国体育新闻则以"娱乐化"的报道视角,充分满足体育受众的消费心理,为体育传媒产业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代体育赛事新闻报道的娱乐性特征以及体育消费服务的形式,使体育与经济结下不解之缘,也拓展了现代体育的丰富内含,体育产业化和体育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适应新的经济和消费需求,赛事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转变

随着人们对新闻资讯的要求不断变化和提高,已经由传统的准确、及时的基本要求提升为音像、图文、综述等立体的资讯传播,体育赛事新闻报道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由传统赛事新闻扩展为赛事报道、比赛项目“娱乐性”的传播等多项内容的整合,是赛事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经济利益的驱动,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社会教化、政治宣传的功能不断萎缩,娱乐功能则大大加强。中国的体育新闻要在日益多元和复杂的大众文化结构中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就必须适应这种大众文化的娱乐化潮流。以球类比赛为例,国际、国内各级球类赛事、相关表演、球类游艺、球类竞技等都应成为赛事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既要包含专业球迷喜欢的高级别专业赛事,也要有轻松愉快的娱乐项目;既要有技战术解析方面的专业内容,也要有活泼搞笑的场边花絮。

二、新形势下,与时俱进的娱乐化赛事新闻报道将促进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

(一)一方面:目前,大众文化的长足发展使得融入了娱乐元素的体育新闻的内容与形式更有市场,更具“卖点”,于是符合消费主义快乐原则的娱乐化新闻迅速蔓延。体育新闻娱乐化便是新闻报道娱乐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表现,娱乐化已成为体育媒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从娱乐化特征看: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化特征就是使人们获得关于体育的快乐体验,在目前我国激烈的媒体市场环境中,娱乐性成为竞争的一大因素,这并非完全是坏事,在某种方面其亦体现出了人文追求,并体现出了正面效应。例如:央视体育频道举办的《天下足球》等栏目就充分地体现出了娱乐性,在一周足球新闻汇总的情况下,以各种娱乐化的手法解读足球,加入了各种故事和花絮,让人看起来更加轻松有趣,也让一些并不懂足球的人也许会由此对足球产生兴趣,不仅体现出了娱乐化特征,同时也具有特定的深度,代表了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

2、从成功案例看: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最早以《南方体育》的表现最为抢眼,其中“狂2000”、“甲a”等博得了不少喝彩,于是各地纷纷效仿,争相娱乐化。娱乐报道目光也从场内投向了场外,报道内容也由单一的成绩报道扩大到整个比赛的全过程。比赛本身的结果已经不再是关注的焦点,那种“唯冠军至上”的体育报道退出了报道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多视角的分析比赛结果产生的原因,使体育回归到最初的趣味性上来。还有“黑哨”和“”等娱乐消息的报道,在以前是很难见到的,现在它们由于具有新的信息价值且符合受众猎奇偷窥的心理,反倒成为关注度颇高的体育新闻。体育报道的这种转变充分体现了以满足大众需要为目的的多元化格局。

3、从顺应时展看:体育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就是通过某种手段使受众获得有关体育的本能的快乐体验。它是进入消费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媒体市场竞争的结果,是符合体育宣传报道的自然现象,坚持健康的体育娱乐新闻报道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能激发正面社会效应,体现人们的人文追求,彰显体育文化的魅力。例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创办以来,围绕着“让体育频道更好看”的目标,对体育频道的外在形式、制作方式和节目编排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创新。《天下足球》开设了《绿茵重量级》、《绝对巨星》、《看球听歌》等子栏目,从不同视角看足球,让一场场的足球赛生出了斑斓的色彩。而《足球之夜》栏目围绕足球话题,在报道体育赛事的基础上,加入娱乐元素,再现球迷的快乐与悲伤以及赛前赛后的故事和花絮,表达对球迷的人文关怀。在叙述故事和展示情绪的过程中,尤其在其面对重大矛盾和冲突时,《足球之夜》总是冷静思考,在娱乐化的同时体现出特有的深度。

4、从最终实现带来丰厚利润的结果看:由于娱乐是大众兴趣和利益需求的最大共同点,是体育媒体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因此,体育新闻作为媒体生产的一种商品,要想在激烈竞争中求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获取一定的利润,就必须要考虑到市场需求也就是广大民众对体育娱乐新闻产品的偏爱和喜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幸存下来,为了吸引受众,体育媒体不断挖掘体育的娱乐内涵,多抓一些赛场之外体育明星的鲜活素材,以报道内幕和解释性报道作为重点,报道的目光从赛场内投向赛场外,报道内容也大大扩展,报道策略逐渐走向多元化、娱乐化,大搞娱乐秀场,去取悦讨好受众,以吸引受众的眼球,满足读者需要。在市场理念的驱动下,众多体育媒体纷纷以“娱乐化”的报道视角,牢牢抓住大众注意力,注重“眼球经济”,以争取利润的最大化。

体育赛事的特征篇10

关键词:运动竞赛;层次结构;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5-0096-03

aResearchontheCharacteristicsofSportsCompetitionStructure

HUYi-hai,Gaoping

(wuh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wuhan430079,HubeiChina)

abstract:takingfieldcombativeeventgroupasacarrier,thispaperuses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todeterminetheweightingoffour-stagefactorsincompetitionstructure,utilizestheKendallCoefficientofConcordancetotestreliabilityofappraisalbody,andadoptstheCronbachCoefficienttotesttheinteriorconsistencyofcompetitionstructure'sfour-stagefactors.theresultsindicatethat:theinteriorcompetitionhierarchystructureconstructedinthisstudyisreliable,theinteriorstructureofhierarchyfactorsisconsistent,andthecharacteristicsofcompetitionhierarchystructureareexplicit.

Keywords:sportcompetition;hierarchystructure;characteristic

运动竞赛层次结构是指运动竞赛各个要素部分及其构造。运动竞赛层次结构特征是构成运动竞赛各个要素特征与构造特征的集中体现。对运动竞赛层次结构特征展开研究,不仅可以全面认识运动竞赛的内部构造,同时更能理清运动竞赛的层次要素,以便提供科学训练和竞赛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工程学理论与方法,以复杂运动形态的同场对抗项群为研究载体,以运动竞赛结构层次要素为研究对象,以揭示运动竞赛结构的基本特征为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竞赛的结构框架运动竞赛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竞赛策划、赛前训练、竞赛表现、竞赛控制、竞赛保障、竞赛评价等是构成运动竞赛的基本环节。[1,2]按照竞赛准备过程、实施过程的基本程序及其构成要素,运动竞赛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竞赛策划的构成要素是:状态诊断、环境分析和参赛计划。其中,状态诊断是科学确定参赛目标的基本依据;环境分析是趋避外因干预的必要条件;参赛计划是赛前训练工作的思想方略。

赛前训练的构成要素是:计划实施和状态调适。其中,计划实施包括赛前训练思想和训练任务的具体落实,是竞赛策划在赛前训练阶段中的具体体现;状态调适则是赛前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

竞赛表现的构成要素是:运动员的竞技发挥和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其中,运动员的竞技发挥主要反映在体能分配、技术运用、战术应变、心理自控等方面;教练员临场指挥主要反映在人员调配、战术调整和心理调控等方面。

竞赛控制的构成要素是:竞赛规程包括竞赛方法、竞赛规则、名次评定。竞赛方法是指淘汰赛、循环赛和积分赛方法;竞赛规则是具体竞技的规定;名次评定由测量、评分、命中、制胜、得分类几种方式构成。

科医保障的构成要素是:指标监控、比赛分析、膳食营养、伤病处理等要素。其中,指标监控、比赛分析是提出科学建议的主要环节;膳食营养、伤病处理是确保运动员体能及时恢复和防伤治伤,保持竞赛实力的关键要素。

后勤保障的构成要素是:参赛保障和赛场保障。其中,参赛保障是指饮食安全、营养药品、交通住宿、服装器材和车辆通讯等;赛场保障工作主要是指比赛器材、休息用品、营养食品等供给和保存。

竞赛评价是探寻竞赛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竞赛评价不仅可以获得竞赛过程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同时可以针对竞赛成绩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总结。

2.2运动竞赛的结构层次本文根据运动竞赛的框架结构及其构成要素的内容体系,对其进行逐级层次细分,提出层次分明的运动竞赛层次结构。如表1右侧《运动竞赛结构层次要素》一栏所示。

由表1可见,运动竞赛结构至少是有四级层次要素构成。运动竞赛结构的四级要素不仅全面体现了运动竞赛结构的要素体系,同时反映了运动竞赛结构各个层次的基本特征。其中,运动竞赛第四级的层次要素是构成运动竞赛结构的微观要素。

本文以同场对抗性项群为载体,通过德尔菲法(Delphiexpertassessmentmethod)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分别确定运动竞赛结构四级要素的重要程度和相对权重;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coefficientofconcordance)对权重评价主体信度进行检验;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系数对运动竞赛结构的四级要素进行内部一致性的数理检验,旨在检验表1运动竞赛结构层次的合理程度。[3~5]整个数理分析过程如下所述:

2.2.1四级层次要素相对杈重的计算方法本文以运动竞赛三级要素中《临场指挥》的四级层次要素为例,采用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确定竞赛结构四级要素的相对权重并说明相对权重的由来。

经过矩阵变换,得出运动竞赛三级要素中《临场指挥》的四级层次各个要素的相对权重。

2.2.2四级层次要素相对杈重的信度检验本文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coefficientofconcordance)来检验相对权重的可靠程度。肯德尔和谐系数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表示多列等级变量相关程度的一个重要的评价主体信度指标。

本文以运动竞赛三级要素中《竞技发挥》的四级层次要素为例,说明主体信度的计算方法。本文通过随机抽样选取6位专家作为评价主体代表。即评价主体n为6,评价对象K为5,并将表4中∑Ri与∑Ri2值代入公式(1)和(2),通过计算可得:

w=1954-9025112×62(53-5)=0.93(1)

S=1954-9025=334.0(2)

w的显著性检验:当K≤20且n≤7时,属小样本,本项计算中K=6,n=5,为小样本,查肯德尔和谐系数表,得S0.05=136.1,S0.01=176.1,而计算检验统计

2.2.3运动竞赛四级层次要素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评价指标内部一致性信度又称同质性信度(homogeneityreliability),表示指标体系所有指标间的一致性程度。指标体系间如果有较高正相关性,则这个指标体系就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称为是同质的,否则反之。

本文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系数计算方法,全面检验运动竞赛整个四级层次要素(指标)的内部一致性。运动竞赛结构体系的第四级层次要素总共包含62个指标。统计过程中,同差。

根据指标体系内部一致性信度的检验要求,本文整个运动竞赛四级要素指标体系的克伦巴赫(Cronbach)系数a=0.872,说明:整个运动竞赛四级要素指标体系内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证明:运动竞赛结构层次的构建具有合理性。数理分析结果列入表1左侧《数理分析检验结果》一栏。

2.3运动竞赛结构的特征运动竞赛结构是指运动竞赛各个要素部分及其构造。特征是事物特点的表征或标志。运动竞赛结构特征是指构成运动竞赛框架结构特点、结构层次特点以及结构要素特点的集中表征。2.3.1运动竞赛结构框架特征运动竞赛结构框架的建立,为研究运动竞赛结构框架特征提供了分析平台。运动竞赛的完整结构是由竞赛准备和竞赛过程两个部分组成。竞赛准备是运动竞赛框架结构的基础,竞赛过程是运动竞赛框架结构的主体。充分的竞赛准备是竞赛过程实施的必备条件,理想的竞赛过程是竞赛准备充分的集中反映。构成竞赛准备和竞赛过程的竞赛策划、赛前训练、竞赛表现、竞赛控制、竞赛保障环节不仅直观反映了运动竞赛主要的工作环节,同时明确指出了运动竞赛的主要参赛内容。由此可见,运动竞赛结构框架特征鲜明地表现出系统的框架性、高度的仿真性、结构的稳定性特点。

2.3.2运动竞赛结构层次特征运动竞赛结构层次的划分,为研究运动竞赛结构层次特征提供了分析依据。运动竞赛的层次结构是由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层次组成。根据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过程所构建的运动竞赛四级层次及其要素,不仅反映了运动竞赛结构的内部构造,同时也提供了研究运动竞赛特征的平台。纵观整个结构层次,各级层次的要素之间依次隶属、逐步深入;同级层次的要素之间彼此相关、权重各异。整个运动竞赛结构体现内部清晰的四级层次体系。各个层次内部有序链接,环环相扣。由此可见,运动竞赛结构层次特征突出地体现出严密的层次性、程序的逻辑性、高度的关联性特点。

2.3.3运动竞赛结构要素特征运动竞赛结构要素的提出,为研究运动竞赛结构要素特征提供了分析要点。运动竞赛的结构要素是由竞赛结构层次中的第四级层次要素组成。总共包含62个要素项目。显然,运动竞赛结构要素十分复杂繁多。结构要素组成了运动竞赛结构,形成了运动竞赛结构层次,反映了运动竞赛结构内容。结构展现整体,层次体现系统,要素表现内容。因此,完整的运动竞赛结构框架,是需要结构要素的系统构建和链接;系统的运动竞赛结构层次,是需要结构要素的构架和充实。由此可见,运动竞赛的结构要素特征清晰地展现出层次的多重性、功能的多元性、内容的多样性特点。

3结论

1)以同场对抗项群为载体,对运动竞赛结构体系四级层次要素进行专家评价,运用德尔菲法确定其重要程度,结合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权重值,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coefficientofconcordance)对权重值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评价主体信度较高。采用克伦巴赫系数(Cronbach)检验运动竞赛结构体系四级层次要素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表明:其内部一致性良好。由此证明本文所建立的运动竞赛结构框架与结构层次合理、可靠、客观。2)运动竞赛结构特征综合表现于运动竞赛的结构框架特征、结构层次特征以及结构要素特征。研究认为:运动竞赛结构框架鲜明地表现出系统的框架性、高度的仿真性、结构的稳定性特征;运动竞赛结构层次特征突出地体现出严密的层次性、程序的逻辑性、高度的关联性特征;运动竞赛的结构要素特征清晰地展现出层次的多重性、功能的多元性、内容的多样性特征。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12-454.

[2]胡亦海.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凭慧.科学研究项目评估方法综述[J].科研管理.1999,20(3):18-24.

[4]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33.

[5]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62.

[6]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8-29.

[7]汪玮琳.运动竞赛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刘建和.关于运动竞赛的系统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23(4):12-17.

[9]王蒲.科学构建运动竞赛学科的思考――兼论体育科学体系的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

[10]颜天明.论运动竞赛的功能与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2004(4):27-29.

[11]刘建和.运动竞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2]李少丹.运动竞赛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