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十篇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十篇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4:44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1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全过程安全控制;精益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大力投入,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建设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化学实验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相对于其他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具有许多特殊性[1].第一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化学药品集中使用地,不仅试剂种类繁多,而且常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第二化学实验操作常涉及到一些危险性实验,如高温高压反应、易燃易爆气体气瓶使用(如氢气、乙炔等)、X射线衍射测试、正丁基锂使用等.近年来,火灾、气体泄漏、辐射、机电伤害等安全事故在高校实验室中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三化学实验课是面向全校的基础实验课,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多.因此,科学地、规范地进行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是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挑战.近几年,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在“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卓越杯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重庆大学设备处安全管理与建设”等工作的推动下,开展了大量有关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部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目标系统化、明确化和规范化;“卓越杯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已先后在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举行,该竞赛不仅促进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进步,而且促进了高校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建设的交流、重视与发展;在重庆大学设备处的带领与指导下,学院明确了化学实验室的管理目标、制定了各种规范安全文件制度、完善了安全文化建设等工作.

1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高校化学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分析,目前部分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以下问题:(1)化学试剂管理不规范,常规和危险性的化学试剂管理制度不够明确,尚未健全化学试剂的使用、废弃化学品的管理与处理体系.(2)一些安全制度不系统、不全面,也不够明确,存在流程管理上的不完善.(3)安全文化意识不强,安全专业培训与演练较少,还没有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4)实验室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相关人员责任心不是很强.尽管各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制度流程、人员配置和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完善,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安全事故在全国高校化学实验室中仍时有发生,其深层原因在于没有把实验室安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全过程的安全控制管理.因此,将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全过程的安全控制管理是具有现实意义.

2全过程安全控制体系

高校化学实验室承担化学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在广义上及本质上可以看作一个类似的工业生产过程,这个过程即利用原材料(各种研究样品如各种化学药品),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常温、常压、高温、高压等环境)产生或获得某些物质(化学反应后的目的产物与伴随产物)的过程.全过程安全控制的管理理念[2]是以预防为主、注重源头、突出重点、过程跟踪、目标考核、持续改进.管理目标是对每一项实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使每项活动进入下一个环节时都处于安全状态,从而保证整个过程安全可靠.管理作用是针对指标安全性、操作规范性、工艺合理性、措施有效性等方面,对危险品、操作失误等风险进行全过程控制,保证实验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往惯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安全工作的事后总结和处理,注重的是安全结果的考核,是亡羊补牢式.而全过程管理模式,突出的是对化学实验室安全重点、重要因素的全程控制,形成贯穿源头、过程、目标、结果的全过程管理,强调的是从源头到结果的整个链条的全过程的安全控制,涉及到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作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3全过程安全体系内容

3.1建设规划过程控制,保证设施建设的安全性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整体搬迁到重庆大学虎溪新校区的理科楼新化学实验室.有关新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划包括以下3个步骤:(1)前期论证阶段.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访国内外一流化学学科的高校,借鉴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硬件设施设计、标准与规划.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及早介入,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因素,提出安全建议.(2)设计施工阶段.加强施工阶段的安全设计跟踪检查,及时出具安全评价报告.(3)项目验收阶段.组织验收时,审查“三同时”的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技术措施可靠.3.2制定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实施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2G3].近几年,我院参照教育部安全检查标准和学校设备处的安全条例,并结合我院化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保证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运转.这些制度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危险性实验安全操作制度、维护检修制度,以及环境污染和防范监管制度等[4].3.3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化学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1)增加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配置,提高实验队伍的待遇和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实验教学队伍.近几年,我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了化学实验室实验队伍的建设.目前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占到82%,其士学位的占31%,从学历上提升了化学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质.(2)通过化学专业培训、定点培养等方式来改善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培养整体素质较高的实验技术队伍.定期选派实验室人员参加各种安全培训和安全会议“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研讨会”“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等,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理念、安全模式和安全管理经验.(3)学校和学院都定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检查,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实验室安全管理纳入校、院和实验室管理员的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5].3.4宣贯落实实验室安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大力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实验室安全教育落到实处.(1)全程化.安全教育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统一让入学新生学习“重庆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让进入化学实验室学生进行“全校性实验室安全教育选修课”学习,我院还特别为硕博研究生开设“化042实验技术与管理工安全与职业素养”课程,只有通过安全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2)多层次.安全教育应该覆盖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博士、硕士及本科生,还有各级人员,如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等.(3)多渠道.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应当多样性、多元化,有纸质安全教育材料、多媒体安全宣传材料、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等.3.5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开展高校应将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作为常规的教学环节开展,在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开展中必须考虑并囊括安全教育内容.(1)验课程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能够预防或避免易发安全事故的操作.从实验内容、任务的设计上,既要保证完成必需的教学内容与训练,又要确保实验过程中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会带来严重后果[6],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2)实验课程必须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更新或完善实验内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实验课程设计的与时俱进.(3)实验课程中增加讲解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与实验操作的规范问题,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7],将安全意识从学生进实验室的第一天就扎根于脑海中与行为中.3.6化学危险物品全过程记录及控制化危品是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载体,也是重要的危险源,因此我院不仅从源头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格执行购买、领用、备案等环节的审批管理[8G9],而且还建立台账对化危品的申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全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改善管理疏漏,减少化危品事故的发生.

4创建精益安全管理模式

精益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10G12],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精确、高效和持续运行.创建精益安全管理模式,以危险源管控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方法,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1)引入精益思想、营造全院师生参与的安全管理氛围、消除各级人员思想上对安全问题的侥幸心理、努力培养广大师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压倒一切”的实验室安全理念.(2)推行精益方法、采用精益工具、导入pDCa循环,即安全精益管理制度:方法—落实、实施—检查、分析—纠正,以便对安全管理现状和改善情况及时实施精益评价.(3)建立精益组织,从学校层面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建立院级、系级、各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避免多头交叉管理,形成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联系紧密但又职责分明的化学实验室安全责任制.(4)形成精益流程,包括发现安全问题、解决安全问题、持续改进安全问题的流程.对于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检查监督,应建立经常性、长效性,多部门、多类别协同管理、多管齐下的检查监督机制,同时必须抓好检查结果反馈、监督落实情况.

5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2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流程

医学检验人员长期接触的生物危险性血液、体液等各种标本,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因此,检验科人员应切实强化生物安全意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和制度,坚持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两手抓,避免医学实验室感染,在诊断治疗病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不受传染。

一、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

1.1加强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及危险教育:有资料显示,在现有的医护人员中,对有关防护知识来源于教师的仅占10.8%,而我们有的学科带头人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但却不了解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这正是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学科建设理念上重要的差距之一。由于我们医学教育的缺陷、教育理念的落后及知识来源的匮乏,部分检验人员对生物安全常识和危险性了解不多,重视不够。特别是临床实习、进修人员对新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的不熟悉以及清洁工人医学知识最少,其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严重缺乏,但是他们又是临床接触医疗感染物机会最多,所以是最易受伤害的人,应将培训重点放在他们身上。要加强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强调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的意义,让实验室人员和了解生物安全知识,熟知各种可能的危害。

1.2提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实验室要制定实验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操作流程,让医务人员掌握正确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的方法,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和要点;熟悉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如生物安全柜、隔离衣、防护服的使用等。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生物安全防护相关知识的培训考核并合格后才能上岗,形成普遍预防的观念。

1.3加强技能培养。在形成防护意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人员安全防护基本技能的培养,让广大的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人员,成为既懂“临床检验”,又懂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合格专业人才。清洁工人和临床实习、进修人员是最关键的人群,要采取现场培训,对口培训。如在收集运送过程中,要防止锐器的刺伤和污染,教育他们锐器一定要放到利器盒内,收集人员收集垃圾时一定要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这样培训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措施

建立健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措施,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免遭生物危害提供保障。因此,要建立实验室各项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建立好实验室相关安全档案。

2.1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清洁与消毒是保障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正常到位的清洁与消毒才能保证在安全环境下安全工作。在实验室设计中、在购置仪器设备时,要首先考虑生物安全的问题,与后勤部门协作,共同设计保障安全的实验室,提供合理的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警示标志、带盖的医疗垃圾筒、感应式水龙头等一些细微的改变,来改善实验室的整体面貌。

2.2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要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如人员培训制度、登记制度、实验室准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消毒灭菌与废弃物处置制度等。还要有详细的进行安全防护流程操作手册以及应急处理一系列机制,为了不让制度、流程架空,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督查,对结果进行合理强硬的奖罚,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真正做到管理到位是硬前提,工作落实是硬道理。

2.3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规程: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操作规程,对一项检验项目的操作应有明确的操作流程规定。流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实践中检验和进一步完善。针对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及时实施协调管理,与相关部门共协商,杜绝遗漏。

血液、体液标本是实验室的主要标本,也是实验室潜在危害的主要物质,血液体液检验中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我国是乙肝感染和发病的大国,近年来,爱滋病的发现与流行对每天与血液、体液打交道的检验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在采集血液、体液标本时,应遵循生物安全的要求,尽量减少检验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这些标本的可能。应使用与仪器匹配的真空采血管及一次性试管。减少检验人员在体液收集、采血、运输、处理、上机及废物弃置等检验过程中与血液、体液产生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可能。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如定期注射不同的疫苗,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体质。全面克服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侥幸心理,要加强普遍性预防的理念,使用安全可靠的检验用品。

三、强化法制观念,做到依法防护

生物安全管理不仅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目前,我国生物安全管理已初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实验室人员要认真学习国家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通知、条例。注重法律法规学习,是加强生物安全防护的基础。加强与重视生物安全管理的理念,增强生物安全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确保自己安全,确保实验室安全,确保环境安全,是我们医学检验界广大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小容.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29-32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3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对方法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实验室作为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和科学科研场所,也迅速发展。高校实验室由于专业不同,使用频率和人员流动都很大,响应的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变的也就比较复杂。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应对策略是各大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1高校实验室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

1.1各高校师生安全意识不够强

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重视教学科研,轻视安全工作的思想,认为安全工作是由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从防水、防火和防盗三方面来阐述一下。

第一,防水。例如,实验楼计算机实验室某天上完课没关实验室的窗户,当天晚上下起了暴雨,计算机实验室进水了,数台电脑因进水而不能使用。这起事故是由于上课教师或实验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电脑损坏不但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而且还给学院造成了损失。上课师生来上课的同时,洗手间的水龙头不关掉,导致水一直哗哗的流,有的甚至都流的满走廊都是,如果流到实验室里,会不会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如果流到电线接头处会不会导致电线短路,造成更大的危害?

第二,防火。冬天,天气冷,尤其是在阴面教室上课的教师,有的教师私自带来了小太阳,由于功率过大,引起电线着火,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上完课不断电,小太阳开着就把教室门给锁上了,直接走人,任由小太阳开着,机器开着,这些都是咱老师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如果每一位上课老师安全意识强一点,责任心强一点,把安全隐患也就扼杀在萌芽之中了。有些高校,实验楼使用好多年了,很多线路都已老化,老师在使用机器前最后先检查一下线路,提前报修、更换,以防引发火灾等。

第三,防盗。安全也是一个经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各大高校比较重视的事情,实验楼很多实验室都配有贵重的实验仪器及器材,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上百万元。这件事情应该引起学院领导的重视,像实验楼一楼全是玻璃窗,一楼有机房又有昂贵的建筑器材,及时的把一楼安装上防盗窗是必要的。还有,实验室上课老师的钥匙管理也要相应的重视起来,老师上完课一定要确保门窗是否锁好,尤其是一些配有贵重仪器的实验室,最好不要让学生私自带钥匙,老师要把自己实验室的钥匙管理好。现在各大高校,都在实验楼安装了相应的监控仪器,安装监控仪器也是实验楼防盗管理的必然趋势。

1.2安全管理制度不够严格,执行力还不够强。

各大高校上实验课期间,不少学生将零食、瓜子等食物带进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吃东西。按规定严禁学生将食物带进实验室,有些实验室里存放一些精密仪器,容易损坏。像有的同学不小心把饮料倒进计算机键盘里导致键盘不能用等现象。由于各学院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实验室吃东西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化学实验室,里面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用品,如果学生带零食,很容易导致学生中毒等情况发生。

由于上课老师的疏忽,上课前没有及时的把本节实验课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讲给学生听,导致学生做实验时操作不当受伤。

1.3实验室消防设施不足

许多高校实验室都存在着消防设施不足的现象。实验室虽然配备了消防设备,但由于一些实验室常年只开了几次,消防设备不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故障不及时更换,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方面,均达不到安全防火的要求。还有许多大学实验室没有配齐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防毒面罩等固定或移动消防设备。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对方法

2.1开设实验室安全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针对各个专业实验课的特点,对涉及到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行了分类培训。结合实验室发生的事故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废弃物处理、化学危险品、特殊危险设备的重要操作事项、事故的救援和自救、网络信息安全、实验结束后的仪器恢复检查等。

通过培养学生加强安全观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

2.2加强教师队伍安全培训管理

实验室授课,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心强,服务质量高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安全环境的重要保证。对全校老师及学生施行安全培训和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安全隐患。例如,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器材使用、事故案例分析等都是提高老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加强安全实际操作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按照仪器标准程序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技能训练,定期进行消防演习,请专业人士讲解消防知识、灭火常识和灭火器在各种场合的使用方法。在有意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害等。

2.3完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促进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实习制度、实验室检查制度、实验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各项制度,以及各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大力配合,落实到实处,明确的规章制度下,实验楼面貌焕然一新。

2.4杜绝安全隐患,加大对实验室基础设施的规范化建设。

实验室的基础条件是保障安全的首要条件。我院把安全建设规程已纳入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中,把实验室安全问题充分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实验室的建设、设计、仪器设备的购置和放置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方面。

加大投入经费,改善实验室安全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条件。把所有的实验室配上烟雾报警、防护眼镜、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把所有实验室内墙涂上防火涂料,并在实验室门口做好醒目的安全标签,在实验楼各个楼层或房间安装监控系统、大门安装门禁系统以及红外报警系统,加强安全监督。

3结束语

近年来构建的关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已应用于学院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虽然师生的安全防范安全隐患意识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比较复杂,人员流动大,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实施正确的安全实用技术,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曹云丽.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化工时刊,2009,23(9):67-69.

[2]郑思宁.张晓勤.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策略[J].广州化工,2008,36(4):76-77.

[3]董幼青.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129.

[4]周立兵.高校实验室开放与管理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9,31:119.

[5]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inVol.教字(2005)8号[Z].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4

1高校实验室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

1.1各高校师生安全意识不够强

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重视教学科研,轻视安全工作的思想,认为安全工作是由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从防水、防火和防盗三方面来阐述一下。

第一,防水。例如,实验楼计算机实验室某天上完课没关实验室的窗户,当天晚上下起了暴雨,计算机实验室进水了,数台电脑因进水而不能使用。这起事故是由于上课教师或实验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电脑损坏不但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而且还给学院造成了损失。上课师生来上课的同时,洗手间的水龙头不关掉,导致水一直哗哗的流,有的甚至都流的满走廊都是,如果流到实验室里,会不会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如果流到电线接头处会不会导致电线短路,造成更大的危害?

第二,防火。冬天,天气冷,尤其是在阴面教室上课的教师,有的教师私自带来了小太阳,由于功率过大,引起电线着火,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上完课不断电,小太阳开着就把教室门给锁上了,直接走人,任由小太阳开着,机器开着,这些都是咱老师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如果每一位上课老师安全意识强一点,责任心强一点,把安全隐患也就扼杀在萌芽之中了。有些高校,实验楼使用好多年了,很多线路都已老化,老师在使用机器前最后先检查一下线路,提前报修、更换,以防引发火灾等。

第三,防盗。安全也是一个经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各大高校比较重视的事情,实验楼很多实验室都配有贵重的实验仪器及器材,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上百万元。这件事情应该引起学院领导的重视,像实验楼一楼全是玻璃窗,一楼有机房又有昂贵的建筑器材,及时的把一楼安装上防盗窗是必要的。还有,实验室上课老师的钥匙管理也要相应的重视起来,老师上完课一定要确保门窗是否锁好,尤其是一些配有贵重仪器的实验室,最好不要让学生私自带钥匙,老师要把自己实验室的钥匙管理好。现在各大高校,都在实验楼安装了相应的监控仪器,安装监控仪器也是实验楼防盗管理的必然趋势。

1.2安全管理制度不够严格,执行力还不够强。

各大高校上实验课期间,不少学生将零食、瓜子等食物带进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吃东西。按规定严禁学生将食物带进实验室,有些实验室里存放一些精密仪器,容易损坏。像有的同学不小心把饮料倒进计算机键盘里导致键盘不能用等现象。由于各学院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实验室吃东西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化学实验室,里面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用品,如果学生带零食,很容易导致学生中毒等情况发生。

由于上课老师的疏忽,上课前没有及时的把本节实验课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讲给学生听,导致学生做实验时操作不当受伤。

1.3实验室消防设施不足

许多高校实验室都存在着消防设施不足的现象。实验室虽然配备了消防设备,但由于一些实验室常年只开了几次,消防设备不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故障不及时更换,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方面,均达不到安全防火的要求。还有许多大学实验室没有配齐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防毒面罩等固定或移动消防设备。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对方法

2.1开设实验室安全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针对各个专业实验课的特点,对涉及到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行了分类培训。结合实验室发生的事故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废弃物处理、化学危险品、特殊危险设备的重要操作事项、事故的救援和自救、网络信息安全、实验结束后的仪器恢复检查等。

通过培养学生加强安全观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

2.2加强教师队伍安全培训管理

实验室授课,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心强,服务质量高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安全环境的重要保证。对全校老师及学生施行安全培训和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安全隐患。例如,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器材使用、事故案例分析等都是提高老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加强安全实际操作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按照仪器标准程序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技能训练,定期进行消防演习,请专业人士讲解消防知识、灭火常识和灭火器在各种场合的使用方法。在有意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害等。

2.3完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促进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实习制度、实验室检查制度、实验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各项制度,以及各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大力配合,落实到实处,明确的规章制度下,实验楼面貌焕然一新。

2.4杜绝安全隐患,加大对实验室基础设施的规范化建设。

实验室的基础条件是保障安全的首要条件。我院把安全建设规程已纳入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中,把实验室安全问题充分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实验室的建设、设计、仪器设备的购置和放置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方面。

加大投入经费,改善实验室安全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条件。把所有的实验室配上烟雾报警、防护眼镜、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把所有实验室内墙涂上防火涂料,并在实验室门口做好醒目的安全标签,在实验楼各个楼层或房间安装监控系统、大门安装门禁系统以及红外报警系统,加强安全监督。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5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5.05.085

themanagementoftheLaboratoriesofUniversity

LiUKang[1][2],ZHaoYunxia[3],wanGwan[4],SHenYuewu[4],SonGGuiqin[4]

([1]tissueengineeringandStemCellResearchinstitute,

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nanchong,Sichuan637000;

[2]BiologicaltreatmentCenterofnanchongCentralHospital,nanchong,Sichuan637000;

[3]DepartmentofClinicalmedicine,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nanchong,Sichuan637000;

[4]BasicmedicineSchoolof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nanchong,Sichuan637000)

abstractScienceandtechnologyisthefirstproductiveforce,andit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courseoftheestablishmentofaninnovativesociety.whilethelaboratoriesaretheplacewherethesciencecarriesout.therefore,themanagementofthelaboratoriesisissuesworthyofattentionanddiscussionbythescientistsandthemanagerofthelaboratories.inthispaper,theauthorstalkabouttheirownexperience,hopingtohelpsomeonewhoengagedinlaboratorymanagement.

Keywordslaboratories;management;university

物理学家冯端院士说过“实验室是现代大学的心脏”;一个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水平高低和工作状况好坏代表着这个学校的水平;①这足以见实验室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地位。从广义来讲实验室管理包括对实验室日常的仪器设备的管理,常规试剂耗材,对实验室人员的管理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随着国家对基础科研和教学投入的增加,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这其中涉及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安全性等问题,这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实验室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规范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一方面保证实验室教学安全有序地进行,另外一方面可以实现实验室的高效利用,②③培养相关的科研人才。笔者就自己的工作经验,谈点体会。

1建立规范的实验室制度,保证有章可循

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规范的制度。无论实验室硬件设施有多么高级,只要缺乏健全和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就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实验室管理规章的建立与完善是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管理规章制度内容范围应该包括:试剂、药品、仪器设备以及人员、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规章制度;④同时还应该包括一些对外合作开放制度以及人才引进制度。在制度的具体实施过程会出现一些问题,也是很多实验室管理中可能发生的现象,⑤因此要结合实验室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健全和完善实验室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政策。⑥这样可以规范和协调实验室人员和学生实验活动的行为准则,做到有章可循,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和科研环境。

2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利用率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指的是对于实验室中摆放和储存的仪器设备进行的日常管理,包括清洗、维护、维修、更换、购置等。在管理中,尽量做到“管而不死,用而不乱”为其准则,第一:在实验室中根据相关的物资管理准则将不常用的实验设备分类存放在保管室中,做好每台仪器的建账、摆放、保养、维修等各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二:对于常用的仪器设备,可以详细了解仪器设备的精准度、过重仪器设备的构造原理、相关规范操作流程,同时要经常对仪器进行检查和维修。

3规范试剂药品的采购和使用,提高实验室安全

试剂药品是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对这部分的管理可以严抓前、中、后三个环节。第一:试剂药品使用前的管理,我们采用了采购前严格申报的管理办法。实验课在开设前由专门的教师写申请交到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严格审核实验过程中各种试剂药品的使用,合格之后签字,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采购;第二:在实验过程中,严格记录试剂药品使用情况;第三:实验完成之后,严格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此外,对于一些危险药品,如易燃易爆等由专门人员负责管理,使用时需经过相关程序。

4提高实验室人员素质

实验室的基本任务是完成实验教学科研任务,此外还包括培养科研人才。第一,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大部分对实验仪器和相关的实验技术不了解,因此需要实验室的人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仪器培训,介绍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使用方法,规范的操作流程,使学生较快的适应实验室的工作。第二,对于实验人员,他们除了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熟悉仪器设备的构造,实验的进度安排等,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工作,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另外还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些进修的机会,让实验室人员接触比较新的实验技术,科研思想,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第三,实验室组织科研人员以及愿意从事实验工作的学生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议,在会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大家共同探讨,想出对策,解决问题;就学生自己的实验进程向老师和同学进行展示,实验室老师和其他学生可以给出实验建议;把学生的一些想法反馈回实验室,不断改进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在比较融洽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5建立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系统

过去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仅仅停留在手工书写,纸袋存储的管理层次上,存在着工作繁杂枯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一些问题。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日渐渗透到日常教学工作中。网络化管理集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管理/试剂药品管理于一体,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生能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使实验室管理更系统,更透明,提高了是实验室的运转效率,利于实验教学及科研活动的开展,同时节约了管理成本,为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此外,网络加强与其他实验室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⑦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及时获哪些是性价比高或使用率较低的仪器设备的信息。

总而言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繁琐但却重要,实行实验室现代化管理,在做好预防保护安全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实验室物品和环境的管理以及实验室人员的素质培训。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活动,才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讯作者:宋桂芹

基金项目:川北医学院201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3-12-15;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14年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编号:2014-34

注释

①冯端.实验室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过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2.

②刘永建.实验室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430:60-62.

③谢为群,施利毅.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目标管理体系建设初探――以上海大学试行全系统目标管理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5):129-133.

④车成祥.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与创新[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82-84.

⑤高杭.大学章程的法律效力及其发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14.12:31-34.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6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o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30-01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许多新发明、新发现的地方,同时,由于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比较集中,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集中,有些化学实验危险性高,有些实验中人为的不规范操作,这些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化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和预防对策应当引起师生的高度关注。学校要重视对学生和老师的安全教育和操作指导,将危险系数降到最低,防患于未然。

1.高校化学实验室中的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在高校化学实验中,以下几点会引发事故:图表1所示:

1.1违反操作规范引发事故

由于化学实验对操作的规范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有些同学对操作流程不够熟悉,违反操作规范,引发安全事故。比如:点燃氢气实验中,必须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制取氢气时,装氢气的试管中容易进入空气,如果不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再点燃,那么极易引起试管及其它仪器的爆炸。

同时,取药品时要专匙专用,一定要按照实验规定的量量取药品,不能过量,也不能随意的进行药品的混合,否则容易引发爆炸。比如取了红磷,然后又用同一个药匙去氯酸钾来加热制取氧气,这样容易引发爆炸。

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检验电路的保护装置,线路是否安全,导线与电器的连接等,检验电器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如果电器有质量问题,要及时更换。同时,按照规范流程操作电器,否则违规开启或操作电器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和火灾。

有些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做一些危险性高的化学实验,一旦操作不规范极易引起安全事故。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使用,遇到明火很容易爆炸。有的易燃固体像硫磺等,如果使用中摩擦、遇热等,很容易燃烧。金属钠、钾暴露在空气中或遇水发生反应引起燃烧。氯酸钾、过氧化物等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遇到有机物或硫磺等无机物,极易燃烧爆炸。

1.2药品使用过量引发事故

有些化学实验反应剧烈,如果药品用量过大,会加剧反应程度,造成安全事故。比如红磷制取氧气,如果红磷放入量过大,在实验的过程中,大量的红磷燃烧,如果控制不当,极易引发爆炸及着火。如果药品适量的话,学生就能掌握实验的流程及操作。再比如,浓硫酸和小苏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如果药品放入过量,反应时气体会冲破瓶塞,引起爆炸和腐蚀的危险。因此,化学实验药品用量要坚持宁少勿多的原则。

1.3药品杂质引起事故

有些实验,当药品混入杂质时,容易产生其它化学变化,引发安全事故。比如,点燃甲烷气体实验,应当首先将空气排净,而有些学生马虎操作,甲烷与空气混合点燃,引发爆炸事故。因此,在点燃可燃性气体的实验中,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1.4有些实验室的环境容易引发事故

有些学校的实验室环境差,通风条件差,而且由于面积小,很多药品、仪器集中放置,很容易引发事故。当空气流通效果不好的时候,实验产生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很容易在实验室聚集,引发中毒事故或是爆炸事故。

2.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对策研究

2.1加强师生对急救措施的学习

有些化学实验接触到的玻璃容器比较多,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被割伤,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用消毒棉棍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然后将红药水涂上碘酒或其他消毒剂,避免感染。有些燃烧实验很容易发生烫伤、烧伤的事故,可用药棉棒浸上酒精轻涂伤处,尽量不要弄破水泡,防止其他有害物质进入伤口发生感染。干石灰或浓硫酸烧伤时,要用干布擦干净,切记不要用水冲洗,因为干石灰或浓硫酸遇水产生大量的热,加重伤情。

当化学固体不小心落入眼中时,要及时取出,如果化学溶液进入眼中,要用蒸馏水冲洗。如果有毒物质进入口中,应当用水冲洗口腔。

2.2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和化学实验的主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健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比如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电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制度,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制度等,严格落实,加强对实验室的监督力度,发现安全隐患要落实到人,及时进行处理,将安全落到实处。同时,对高校实验室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做好对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业素质。

发现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时,要及时做出处理。对于那些条件设施差的实验室,学校要及时做出整改,将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进行合理的人事安排,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2.3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实验技能水平

很多实验室事故都是由于师生安全意识薄弱,没有进行规范操作引起的。要提高学生实验技能水平,规范实验流程。加强安全教育,比如量取酒精、乙醚等易燃液体应远离火源。给玻璃容器加热,容器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向烧瓶塞橡皮塞时,不得把烧瓶放在桌上使劲塞塞子,以免压破烧瓶。还有取固体药品需用药匙,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不能将低沸点、易燃液体放在大口容器内加热;使用电器不能用湿手拿或湿物体接触电器插头等,一定要做到规范操作。

总结:要提高师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加强急救措施的演练,健全高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改善实验室环境,保证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晓林.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规范管理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2]张倩.高校公共化学实验室火灾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m].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10.

[3]陈高云.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探讨[J].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2011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7

关键词:安全管理制度;对策;创新;重要性

1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正进入一个“深水化”阶段,各方面都面临新的发展目标和新局面,人才培养方式也已然不同于之前,而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于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而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反过来促进实验室的发展,而这一切的发展源头和基础则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教育工作和科研探究才能够顺利展开和进行,因此高校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实验室财产、设备以及实验操作等各方面的安全,这既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自身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需要。

2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依托塔里木大学建设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立于2004年6月,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新疆阿拉尔市。实验室以“环塔里木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特殊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开发利用、荒漠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重建、天然产物分子结构与功能”四个研究方向进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在功能重组和合理架构的过程中,形成了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室、果树遗传育种研究室、应用微生物研究室、生物多样性研究室、天然产物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分析测试室、植物组织培养与种苗繁育基地、化学工程与发酵中试基地的“七室两基地”的研究单元。目前,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完善,仪器设备先进实用,面积达6000m2,截止2016年,实验涉及的精密仪器和大型仪器等设备总数达千余台(件),总值达2000多万元,实验室固定的研究人员有53人,承担各级课题90余项,科研经费1100万元。实验室学术交流频繁,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张新时院士、工程院邓秀新院士等46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推动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实验室已成为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应用基础研究的基地、南疆地区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随着我校这几年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实验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无论是在实验室的数量规模上,还是在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变得越发困难。

2.1实验室安全制度不完善

当下,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制度管理并没有达到完善的水平,安全责任也不能具体落实到位,这就容易出现安全管理的漏洞,出现问题和漏洞也没能做到责任到个人,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对于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建设以及安全实验室的具体安全管理都是不利的。而哪怕是存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也存在着过于宽泛、没有具体化,不能够针对性的规避实验室安全潜在威胁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管理不同类别、属性的实验室上,实验室的统一化管理制度却不能够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2安全管理的意识欠缺、淡薄

当下,我国的大多高等院校对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重热度之高可见一斑,但作为科研的主要场所和平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却还处于十分低的水平,具体的问题有: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流产于形式,虽然无论是会议强调,安全管理工作培训还是定期的制度检查,在形式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应有尽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宣传教育、安全培训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却没有真真正正的应用起来,仍然存在着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防患意识严重缺乏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实验室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一点真正的效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家对于实验室制定的制度的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使得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如何预防潜在危险以及发生危险时候如何自救等相关的知识更为的缺乏。

2.3实验室安全管理资金有限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去,那么再好的安全管理方式和制度都是空口说白话。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来说,基本呈现出资金投入分配重教学科研,轻安防两极分化的现象。具体来说,在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方面,大部分的资金都用来搭建试验平台、购买实验仪器等工作上,而对于设备的维护、安全管理及检查却是十分的欠缺,而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在我国的诸多高校可谓是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以我校为例,2014—2015学年,我校的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费用,除去实验设备的维护费用后,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上的资金十分有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4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对实验室管理而言,事务众多、工作量较大,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建设专业性高、素养高的管理队伍十分重要。但实际上,学校缺少相关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水平,缺少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目前实验室里有部分员工还是临时编外人员,工资待遇极低,晋升渺茫。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缺少必要的责任心,缺少专业技术和学历,难以及时、科学的管理实验室。

2.5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

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实验室势必走向了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计算机和网络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许多的便捷,但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计算机病毒、设备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实验产生的资料和数据的各项安全管理以及保密工作的有效展开进行。

3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新措施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不能够有一丝疏忽,其安全管理和保障需要所有实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一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当下我校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特点和现状,探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对策和创新发展模式,对于保证学校各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条不紊的开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3.1提升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

水、电、火、气等都是实验室中经常涉及的实验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复杂的实验仪器设和化学药品的操作管理,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着手。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再根据我校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情况,我校相继制定了《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上,通过做到落实管理个人责任,做到管理的制度化和统一化,只有这样,那么我们才能够有效地规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潜在危险。3.2侧重安管宣传,强化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调查现实,大多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的疏忽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安全管理教育、安全文化氛围等方面做足了工作,那么要想使大家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公共意识也就不在话下了。

3.3从经费投入上提升实验室安全建设力度

按照相关的实验室建设标准,我们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我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如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合适类型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更换失效、过期设备;实验室的总电闸和各个分电闸均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等。3.4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构建实验室安管工作的质量,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人”这个基本的出发点,专业性是优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当下优化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大在负责日常管理的教育技术中心上面。由于实验室种类多,设备数量大,工作量巨大,只靠实验实训中心的几位专职管理员根本无法完成。因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聘请相关的实验老师为兼职实验室主任,用他们专业的技术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相关管理水平,学校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去参加各类讲座、研讨会、培训班,努力提升自我。同时给符合条件的老师提供丰富的晋升空间和优越的薪资待遇。

3.5提高实验室安管级别

实验室安管级别,决定了教育与科研的质量。作为实验室里接触实验资料和数据的第一人的工作人员,需从法制观念上出发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进行工作内容保密的重要性,同时也必须从制度上落实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后还必须做好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保密工作,建立多层病毒防护体系、进行有戏身份登录验证、加密数据库与存贮、系统访问权限分级设置、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升级相关实验设备系统补丁等。

4结语

教学科研力量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而实验室的发展是决定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上加以重视,探索适应新时展需求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手段,然后才能够更好地为该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发展等更好的贡献力量和光热。虽然过去几年也在实验室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鉴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继续努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布合力其汗·白克力单位:塔里木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许春英,阳会兵,黄拥军,等.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5-116.

[2]蔡杭锋,丁建波.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新西部,2008(18):198.

[3]俞政,沈伟荣.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学术论坛,2011(7):54-55.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8

实验标本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实验标本的来源多样,生化检测时使用的体液或血液标本,很可能携带有HaV、HBV、HCV、HDV、HeV、HiV、巨细胞病毒等具备生物危害性的各类感染因子,尽管处理这些标本的都是专业实验室技术人员,但由于标本情况未知或说明中缺乏相关描述,因此仍存在有很高的接触风险。在对这些样品进行离心分离或涡旋混合的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会严重威胁到实验人员的健康。进行标本内活细胞的分析/分选、CD3/CD4/CD8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肿瘤细胞Dna/Rna含量分析、免疫细胞检测等操作时,会使用到流式细胞仪等大型仪器。大部分的流式细胞仪都安装在开放实验室中[4],在这种非隔离的环境条件下,实验人员的粘膜及皮肤一旦与标本的溅液直接接触,也可能对实验人员造成感染。

实验动物带来的生物安全隐患在动物实验中,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到注射器、手术刀和其他种类的“利器”。如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皮肤因此受损,受到感染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实验动物本身的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使用微生物学质量不合格的实验动物,很可能引入各种类型的共患病或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例如,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的一次羊活体动物实验中,由于未对羊进行严格检验,而致使28名师生感染布鲁氏杆菌,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安全事故。另外,即便是清洁级的实验动物,同样可能携带生物感染因子。实验动物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其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携带微生物的概率与普通物品相比高出很多。而实验动物又只能经洁净运输和外包装消毒完成净化[5],无法接受其他更为直接的消毒方式,因此更易携带感染因子。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实验动物的日常饲养过程中,管理不当同样可能导致原本洁净的实验动物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如果被感染的动物通过呼吸、粪便和尿液将病原体传播至整个室内环境,而实验人员恰好疏于防护,就很有可能因接触到污染物而被感染。2007年3月,广州市某高校实验动物中心发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事件[6],便是因为野鼠将病毒传播至开放饲养区大白鼠,最终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发病的。

实验试剂及废弃物带来的安全隐患医学研究涉及的生化试剂种类繁多,性能和毒性各自不同。常见的剧毒种类有溴化乙锭、trizol、丙烯酰胺、DepC、甲酰胺等。在操作这些试剂的过程中,通过气溶胶产生扩散污染是最常见的危害方式[7]。例如在吸取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毒挥发性气体时,气溶胶会直接刺激和腐蚀实验人员的皮肤、眼睛、呼吸道等。若被实验人员大量吸入,则可对其造成严重的肝肾损伤。实验废弃物,具有携带各种类型感染因子的可能。较为常见的种类包括沾有残液的废弃枪头、ep管、针头等等,均需小心处理。除此之外,对基因操作完成后产生的抗药性菌株,也需完全灭活后才可丢弃。这些抗药性菌株是经过增殖、重组、质粒转化步骤之后,筛选出的阳性克隆,一旦随意丢弃任其与环境中的致病菌交换遗传物质,令致病菌由此获得抗药性,则会引发相当严重的后果。

开展生物安全培训在实际工作中,预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最有效措施,是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生物安全意识,需要从人员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起开始培养,即设立完整的生物安全专项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重点问题:首先,让被培训人员了解实验室内容易发生感染的途径及原因,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尽量避免如误食、皮肤切割、针刺、动物抓咬以及有害气体吸入等导致的实验室感染事故的发生[8]。其次,针对实验内容,进行操作技术方面的具体培训,从而让被培训人员充分掌握生物安全操作的整个流程。如高压灭菌器、生物安全柜、通风橱和超净工作台等生物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移液管和电动移液器使用方法;标本在每一个操作过程中的处置标准及废弃物处理;个人防护措施;误操作的处理办法等内容。有数据显示,实验室感染中65%以上的感染是由气溶胶引起的[9]。因此需要特别强调气溶胶的重要性,轻柔操作易产生气溶胶的步骤,包括离心、混合震荡、电动匀浆、移液器吹打、开启橡胶瓶塞、去注射器针头等,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空气污染。在整个培训结束后,可利用考核的方式检验培训效果,凡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人员才允许开展相关实验。

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充分说明了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世界卫生组织1983年颁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一版)》是全世界第一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减少实验室事故发生的指导性规程,该手册经过2003年及2005年的两次改版,已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和使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也已出台多部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国家标准,如GB19781-2005《医学实验室安全要求》、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这些指导性要求。除了指导性要求建立的制度框架之外,对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还可以设立各项详细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及规范,全面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例如,评估实验的生物安全风险级别;动物管理制度;实验日志制度;值周制度;违规惩罚制度;冰箱及超低温冰箱试剂样品保存制度;仪器操作规范;个人防护要求;安全消毒程序;危险隐患报告程序;生物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和预案等。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和控制这类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9

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在筹建、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实验室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实验室发展的灵魂。同时,实验室文化也是一个实验室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其高效运作的必然要求。良好的实验室文化对实验室成员以及实验室的整体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1.1具备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

对于一个研究型实验室而言,学生首先要具备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论文的立论,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实验数据出发,从中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论据应尽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实验,以最充分、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思考,进行严谨论证。保证每一次实验的数据都真实可靠,实验室制定了严格的实验记录规范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谨详实地记录实验操作步骤、结果。原始数据不得涂改、空格、缺页或插页,实验记录本每页的正反面都必须注明页码。对电子版原始图表、原始westernblottingX光片等均有详实的记录要求。并且,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学生实验记录本,不合格者要及时改正,否则禁止开展实验。学生毕业时,实验记录本交由实验室保留,不得带走。同时,学生日常工作汇报、ppt制作均有严格的规定。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严谨的态度就会成为实验室的一种特质。

1.2发扬实验室传、帮、带的传统

初入实验室的每个新生对实验室环境、各个课题组成员及其研究方向不熟悉,为了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实验室,实验室采用了传、帮、带的带教方式。首先要求新生在实验室各个课题组轮流学习1~2个月,从而达到熟悉环境和了解各个课题组研究方向。同时有助于新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并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课题组的师兄师姐负责带教,其过程不仅包括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技能的传授,还涵盖了实验设计思路、课题研究进展、论文写作技巧等方方面面知识的传授。通过1或2年的带教,新生完全可以独挡一面,从而顺利开展自己的课题。优秀的被带教者又可以带教其他的新生。此过程在导师的监管下有序进行,带教者和新生可以双向选择,以便于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总之,这种传、帮、带的传统不仅使知识、技术得到传承,而且增强了学生彼此间的感情和协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1.3以人为本,营造宽松、自主发展的环境

实验室的管理始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激发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学术上,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在实验室建设与规划中,鼓励学生献言献策,积极参与;在课题研究方向选择方面,尊重学生,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了解每个学生家庭情况,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予以经济上的资助。在节假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组织学生外出活动、聚餐,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找到归宿感。同时,实验室设立奖励机制,奖励为实验室做出贡献的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深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根据个性差异采用不用的引导方法,时时刻刻营造一种宽松和良好人际关系,从而激发全体成员的潜能,促进实验室积极和谐发展。

2完善实验室制度建设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实验室同样如此,建立规范、合理、公平的实验室制度对于研究生管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实验环境,创建了学生值日、安全检查、废物回收、新生培训、同位素使用、公用试剂配置、卫生包干区分配、试剂耗材领用登记等制度,同时建立大型仪器使用预约、仪器操作规范、使用注意事项的编写并粘贴于仪器等制度。

(1)学生值日制度。

学生值日制度是两人值日一周,依次循环。在值日期间,值日生要完成实验台整理,垃圾袋更换,房间抽湿,常规试剂配制,耗材的领用、灭菌、烘干、细胞房消毒、ep胶收集、有害废液归拢,实验服清洗等工作。该制度保证了整个实验室科研工作有序开展。

(2)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是为了避免安全隐患而设立的,是实验室学生在每晚离开实验室前轮流安全检查值日,值日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离开实验室,离开前对实验室所有房间的设备、空调、门窗、照明、水龙头进行检查,要求烘箱、灭菌器等危险设备必须关闭电源。值日生检查完毕,在安全检查值日表上填写离开时间并签字确认。

(3)废物回收制度。

废物回收制度是要求学生把使用过eB胶、Dna和Rna提取废液、氯仿、甲醇、二甲苯、甲醛、异丙醇、显影、定影废液等有毒有害物放置于专门容器中,统一由设备处定期回收。对于培养液、菌液、血液等必须加入漂渍液处理后收集。对于动物尸体、组织则要求装入特制垃圾袋密封存放于专门冰箱,由无害化处理中心统一收集处理。该制度不仅有效防止实验室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4)新生培训制度。

新生培训制度主要针对实验室人员流动快、学生受教育背景、大学掌握生物技术差异大等特点,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实验室环境、保障自身及实验室安全而制定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专题:①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与试剂使用安全规范;②pCR房、Rna房、质粒房、同位素(含放射性物质使用)及细胞房(包括培养箱、超净台、显微镜)使用规则;③实验记录规范及注意事项;④离心机、液氮罐、烘箱和灭菌锅等危险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⑤常规实验技术专题,包括Dna和Rna制胶、跑胶、回收技术、pCR及Q-pCR技术、载体构建、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流式检测与流式分选、westernblotting等实验室常规技术。

(5)卫生包干区制度。

卫生包干区制度是为了保证实验室保持有序、洁净的环境而制定。按照一定规律,把实验室所有公共区域,包括实验室台面、试剂架、试剂柜、抽屉、仪器设备、换气扇等,公平地分配给每个学生,其包干区范围明确形成文字表格,粘贴在值日区。每周固定时间全员彻底进行实验室大扫除,次日安排专门人员检查,检查不合格者,必须重新擦拭、整理。此外,每年定期请专业清理人员彻底擦拭实验室天花板、玻璃门窗和中央空调。

3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正常运作的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影响校园安全,而且引发重大社会问题。针对近年来实验室火灾、爆炸等事故频发,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了安全管理体系。关爱生命,关注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每个研究生必修的课程。

3.1学习“实验室安全基本技能须知”

“实验室安全基本技能须知”是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共同编制的,该书对于一般安全、专项安全、实验室废物处置、意外事故处理均有详细的论述。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实验室的各项安全守则和制度,例如,安全检查值日制度、废物回收制度、同位素使用制度、危险化学品采用双人双锁管理和领用登记制度等。学习完成后求学生签字确认。这样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安全及其预防常识,而且提高了其自身的安全文化素养。

3.2参加安全培训

新生培训第一专题“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与试剂使用安全规范”:①遇到紧急事故,应急处置顺序:保护个人安全即本人及他人安全;保护公共财产;保存学术资料,反复灌输“在任何突发事件中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②安全指引明确。通过照片和实际指引明确告诉学生所有房间和楼层的消防器材、水阀门、电阀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遇到水管爆裂、电阀跳闸等突况的处置方法,把损失降到最低;③防火安全演练。通过防火、防爆、防毒、防水、防电、防污染等方面的讲解和实物演示,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不同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掌握实验室现存易然的七类危险化学物质存放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实验室现存有毒化学物质的毒性及其健康危害,并针对每种毒物着重讲解使用规范和预防,把危害降到最小;强调实验室设备用电规范,问题仪器决不允许带病工作,出现插座冒火花或电线着火必须先关闭电源,再行扑救,切记用水扑救;④针对实验室易发安全事例,如超净台酒精灯灯芯外喷和烘箱使用等问题,反复强调使用规范及发生意外应对措施;⑤认真学习和执行相关安全守则、制度。

3.3配备安全器材

①配备灭火毯,且放在醒目、易取放的位置。使用明火的房间同时配备适用范围最广的aBC干粉灭火器。②配备防毒面具,用于配制有毒有害试剂。③配备安全药箱,常备有下列物品:镊子、各种不同宽度的绷带、软布、纱布、药棉、胶布、剪刀、洗眼瓶。备有下列药品:红汞及碘酒,紫药水,烫伤膏,酒精,碳酸氨或稀氨水,泻药等,催吐剂、腐蚀烫伤处理药品。

3.4安全责任明确到人

①为了更好地排查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风险,实验室每个房间均安排消防安全责任人,且把姓名醒目的标注在特制的门牌上。一旦发生消防事故,则由该房间的消防责任人承当首要责任。②仪器一旦出现安全隐患,马上告知仪器负责人,同时在该仪器粘贴停止使用标识,如果明知仪器有问题还带病操作,导致该仪器损坏或引发事故,则由该使用者负责。③安全检查值日生因为没有关闭烘箱、灭菌器等危险设备而导致的事故,则由该值日生承担责任。这样不仅明确界定了安全责任的范围和职责,而且有利于增强当事人的责任心。

4加强实验室资产管理

实验室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的管理。

4.1实验仪器设备管理

(1)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

仪器购买前期调查-论证-网上申购(或招标竞价)-协议书签订-免税报告提交-到货签收-安装调试-仪器验收-固定资产办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保存完整资料;

(2)账、物、卡相符。

仪器设备要做到账、物、卡相符,定期进行清点、核账,对于报废仪器要及时核销;

(3)加强培训。

建立仪器使用前培训、编写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且粘贴在仪器上的制度;

(4)建立学生管理仪器制度。

根据仪器放置区域、仪器种类,按一定规律把实验室每台仪器设备及其零配件分配给学生负责。每个学生管理仪器由专门老师编辑成档案,仪器品牌、型号、机身号均记录在案,报废仪器及时更新。学生毕业前夕,按照管理仪器清单移交给新的同学管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实验室小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丢失、损坏,而且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室管理,真实体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5)预约登记。

建立贵重仪器、使用频繁仪器预约登记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实验时间,提高仪器使用效率。

4.2试剂和耗材的管理

试剂和耗材的管理措施:①学生订购所有试剂均在“订购登记本”登记,价格超过800元的抗体、细胞因子、特殊试剂盒等,需要实验室负责人审批签字后,由专人订购,这样可以避免因学生实验室设计不合理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验室常规用试剂和耗材则由专人直接订购。②实验室抗体、内切酶、QpCR、转染、免疫组化等试剂均有专人负责分装和管理,每个新增试剂都会填写于相应的分类表格,表格粘贴在存放试剂的冰箱上,并且要求表格位置和存放位置对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取用和放回,也有利于负责该类试剂的学生及时整理清点。③试剂耗材做到订购本登记、收货单、发票齐备、金额一致。同时要求订购试剂的学生本人收货,确认试剂以及金额无误后在相应的收货单和发票上签字。

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5.1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作为管理者要明确,管理活动就是履行管理者责任的行为,权力是进行管理活动的条件,是尽到责任的手段,服务才是管理活动的真正目的。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在服务中完善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服务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好的管理就是用“心”去服务,用“心”服务才是最好的管理。管理就是服务,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实验室管理工作繁杂琐碎,不仅要管理很多学生,而且负责仪器购买、维修、维护及其各项日常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心态,甘做“绿叶”,甘于奉献,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琐碎的事情。

5.2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实验室建设层次的高低、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对于提升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作为实验室管理者要具备以下素质:①一般素质:德、识、才、学、行的统一。德—政治思想觉悟、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识—见识、识别判断能力、谋略胆略等;才—才能、能力;学—学问、学识;行—实践活动、行为表现、办事能力及效率。②特殊素质:要有战略眼光、系统思想、综合能力,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得人心的艺术等。以上素质要求看似寥寥数字,但要真正落实并非易事,要求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积累和历练。实验室管理者还应当承担一定量的科研工作,积极参与申报课题或其科研组课题,在科研工作中得以真正学习和实践锻炼。同时,积极参与仪器设备博览会、研讨会,而且要到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学习调研,开拓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管理先进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6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篇10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教研室、实验室主任和科研骨干教师为组员,整个引进过程在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长期以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只负责实验课的准备工作,不参与实验带教;而课程授课教师只负责实验课带教工作,不参与实验课的准备,这种方式无疑加大了带教教师和实验室人员之间相互沟通的难度,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即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活动。通过这种形式的集体学习和交流,增强了实验人员与专业教师的沟通,使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环节更好地衔接。带教教师参与实验室准备工作针对医学生物技术专业以实验技术和实际操作为基本专业技能的特点,我们规定专业教师轮流到实验室工作,时间由半年到一年不等。专业教师要参加实验室的常规工作,包括各课程的实验预示、实验准备、实验课带教、开放实验室项目的确立、综合性实验方案的拟订等。通过参加实验室的工作,各位教师都能熟练地掌握实验过程,对实验过程出现的异常现象也能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建立实验教学队伍考核机制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学院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是生物技术实验室承担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验操作,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均须参加考核。考核以闭卷考试及现场操作的形式进行,各位教师积极准备,认真对待,把此次考核作为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考核成绩将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大力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我校医学生物技术实验室成立于2006年1月,是一个承担生物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实验室,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已经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场地条件和实验仪器。但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现有实验场所和实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2010年开始,实验室积极向学校争取实验场所,新增加了1个发酵室、1个细胞培养室、1个微生物培养室和1个实验准备室,现有实验面积近1500平方米;2011年,实验室在原有超速冷冻离心机、全自动机械搅拌玻璃发酵罐、生物发酵与提取系统、高速逆流色谱等高档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与山东省财政厅共同投资近300万元购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大型实验仪器,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做好制度的落实工作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尽量做到各项工作都能有章可循自2006年实验室组建开始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全面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实验室人员日常管理规定、实验物品管理规定、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等。另外,根据日常工作需要,我们又建立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分册,比如实验室涉及有毒微生物的保存、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水、电、气等危险因素的应急预案;对于实验室所涉及的实验物品管理,包括平时实验药品的损耗情况、大型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我们引入了相关软件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管理。对实验室各项制度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随着医学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各项工作也将日新月异。由于实验室的特殊性,如果疏于管理极易出现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重大安全事故,为了科学、有效地服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实验室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增补、修订和完善,如重新修订《危险化学品及有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和《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新增《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等多项内容。这些制度为顺利完成实验、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提供了保障。千方百计做好实验室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由实验室主任监督其全面落实情况,对于出现的违章情况报生物科学学院办公室处理;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实验室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各项规章制度;另外,对于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重要规定,应张贴在实验室明显易见的地方,严格执行,相互监督,不得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