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十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十篇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4:4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考试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87-02

引言: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收官环节,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1]。考试模式体现了教育观、人才观。人才质量观念更新的同时,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做出转变[2~6]。本文在大众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之下,对考试模式进行了粗浅探讨,以促进高校考试制度深化改革。

一、本科专业评估引发的思考

2007年辽宁省本科专业教学评估是在邀请诸多专家进校的背景下,具体是针对各大高校所有教师的日常教学与实验环节、实习、毕业设计及考试试卷等进行抽查、随意进入教室进行听课等,该教学评估令在校所有教师记忆犹新。从校长到一线教师各个都严阵以待生怕出任何教学纰漏,比如考试试卷成绩是否有误等。对教学过程给予充分重视,但人为因素对评估结果干扰甚多,考核结果是绝大多数学校评估结果均为优秀。2013年辽宁省重新建立了本科专业教学评价系统,该系统包括了7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及39个观测点。全省高校各专业网上填报所有信息,并有专家对填报的信息进行评价打分并最终给出同类专业省内的综合排名,该评价体系虽去除了诸多人为因素但因只注重结果并未对教学过程给予关注。导致高校教师们忽视日常教学工作而把精力转移到去完成网上的“填空题”。

二、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形式、内容、途径,还是评价,都围着知识传承转。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和练习;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满堂灌,照本宣科,学生一字不漏地速记;在教学效果评价上,用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考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与学效果及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编筐织篓重在收口,在高等院校,考试在某种程度上像“中考”和“高考”成为影响教与学的“指挥棒”,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取、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没等都有明显的导向作用。考试制度反映了一个高校的人才质量观和人才评价方法,科学的考试制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教师的工作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因此,要改变一个学校的教风、学风,就必须对高等学校现行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

高校专业基础课往往都是既有较强理论性又有较强工程实际意义的课程,其中具有理论不易掌握,概念和方程较多且易混淆,对学生高等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及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等特点。在注入式教学的环境下,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是一门非常难于学习掌握的课程,考试经常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现象。

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相比,专业课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广,内容琐碎而且覆盖范围广,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基础课那么凸显;专业课教学往往缺乏“实学性”,学生离开工程科学的实用和实践性学习,使工程理论显得机械而枯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专业课教学内容更新很快,而教材不能及时反映其最新发展动态,需要根据技术的发展不断补充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学大多安排在大学最后学期,应届学生考研及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忽视专业课的学习导致对专业课掌握不佳往往又影响其最终考研复试和将来的就业。

三、考试改革的实施措施

对不同的课程可以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多样化的考试,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机试与面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也可以将“过程评价”加入进考核方式,如期末考试所占比例降低,增加的课堂提问和课后实践、研讨环节等并给予一定分值体现,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听课并参与课堂教学,布置综合性大作业以培养学生对知识整体性的认识、工程应用能力、整理材料撰写论文、演讲表达及团队协作等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

考试改革不仅体现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上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上,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自觉性;比如第一节绪论课通过列举大量生活与工程实际中的事例说明课程的学习是和今后的生活、国家的建设息息相关的,通过把思想教育贯穿于课程中;理论教学中组织必要的讨论课,学生在争论中逐步学会用所学过的知识思考问题,往往可以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由学生主讲的内容可通过复结-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抓住重点、难点的形式完成;在每一节上课前针对本节课所涉及的课程内容,以思考题形式先提出来或先出几道判断改错题,待下课前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至始至终带着问题听完整节课,思考贯穿于整节课,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注重习题课中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启发式与交互式教学,比如每章基础重点内容由教师主讲,引申应用环节由学生主讲;在讲授重点内容时,不能平铺直叙,要不断留下“悬念”,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方程推导过程由教师讲解,而方程适用条件及物理意义启发学生根据推导过程去总结出答案等;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程中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物理图像,纳入课堂,形象生动,有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缩短认识过程。

四、改革效果反馈

考试改革使学生集中精力到期末复习奋力一搏的想法没有了,而是把学习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提问和课后实践等环节上,因平时已积累相当多的分值,学生期末考试抄袭现象明显减少了;广大教师非常享受考试改革带来的课堂氛围,真正体会到了教书育人带给自己的满足感,期末监考的负担减轻了而且学生期末成绩也能够掌控了,优秀和不及格很少,良好的居多。

期中测试形式:改革的总体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在学习完理论部分课程后马上进行期中测试,相当于对所学内容立刻进行复习,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

大班上课小班辅导形式:辅导课堂讨论学生比较积极,都愿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反馈到理论教学中,学生课堂上提问明显增多,而且提出问题的质量相对较高,甚至还有部分关于设备改造等前瞻性的问题,这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是很少见的。另外,两位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知识面也不同,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期末答辩形式:按设计题目分组进行,并选择4~5名学生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每组组长的成绩由任课教师给出,组员的成绩由组长给出,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给出成绩。这样大部分答辩成绩都是由学生给出,作为组长必须有很强的统筹能力及管理能力,作为参与答辩委员会的学生,必须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要善于发现问题。这样必然可以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查阅资料、口才、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大作业讨论式教学形式:学生结合课堂知识查阅资料并进行讨论,从对专业不了解、盲目学习到产生兴趣、开始喜欢、想去钻研,培养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资料查阅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报告的撰写能力、ppt制作能力、演讲能力、团队的协作能力,也正因为这些能力的提高,学生积极向上,思维活跃,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和数学建模,在整个专业中起到引领带头的作用。

期末登入成绩形式:考试改革后学生的最终成绩由10多项成绩确定,有些项目无法找到教务处所给出的表格的对应项,学生在看到自己成绩单时无法清晰地看到自己在每一项的得分,建议期末成绩单可以自定义表格。

五、结语

调查分析表明,考试改革带动一系列教育观念有了质的更新,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才质量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考试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课堂报告、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获取信息,随时调整授课过程中各个环节,及时强化薄弱环节。通过多种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更加客观和人性化。从考试改革本身来讲,最终数字成绩是次要的,及格不及格也不是主要,关键的是以考试改革触动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一个学习方向以及其潜在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也同样意识到不能过分强调考试模式改革的形式,而应该重视其推广意义和实践效果,使考试改革真正地为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吕耀平,高和香,高和林.我国高校考试形式的现状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11,(5).

[2]张国昌.关于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张东旭,肖印增.构建多元化全程考试模式的探讨[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3).

[4]钟勇.基于大众化教育背景的多元化考试模式探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5).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音乐教育本质;音乐教育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全球教育内容变得多元化。音乐作为人类的精神产物,只有在满足物质基础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无论是坐在自己家中,还是走在街道上,都能欣赏到多元化的音乐,因此音乐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一、从音乐教育特征看基础音乐新课标的合理性

21世纪音乐教育必备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民主意识。音乐教育应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新世纪的音乐教育应该让所有学生(包括弱智、残疾、贫困儿童等)都能享受教育的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开发意识。即音乐教育的扩展与开发;鼓励家庭、社会、学校发展音乐教育;创办音乐学校,使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化,避免单一化;加强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可以把情感教育寓于各科之中,使音乐教育多元化;此外,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科学意识。音乐教育必须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思想、观念、内容到教学方法都要深刻改革。专业教师不仅要掌握音乐的基本技能,还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所了解,同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特质,增进学生对音乐民族化的认识,激发爱国之情。树立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从以上音乐教育特点分析来看,音乐新课标的总目标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进而体验、感受美的过程。音乐教育的内容加入民族音乐教育的培养理念,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增进学生对音乐民族化的认识,激发爱国之情,树立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由过去的枯燥与单调变为教学形式的丰富多样,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情境教学,提倡合作,鼓励探究式学习。这些都符合音乐教育的特征要求,符合时代的精神和需求。

二、从音乐教育本质看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的本质有强烈的情感特征,从而决定音乐教育的本质应该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音乐教育的过程,一方面是教育者用美的对象来教育人,加强人类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人类素质水平;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美的感知或感动的过程。这也顺应了杜威“生长”“应尊重孩子自身心理发展的水平,让孩子体验生活,创立兴趣为学习的动力”的观点。这与其他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音乐教育作为创造力教育,更是我国社会前进发展的主要动力需求。音乐教育能够活跃儿童大脑、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审美体验,教育儿童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音乐教育是抒发人内心情感的活动方式,是体验情感与创造生活的具体内容,是在愉悦中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提高人的综合素|。人类的全面发展体现为德、智、体、美的和谐统一,表现为人的潜能得到发展,人的价值得到全面实现。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表现为观念落后,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知识本位,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后看到不同地域间基础音乐教育存在差异,部分学校受当地经济情况、环境条件的制约。比如,西部教育发展缓慢,一线教师对新课改目标的理解一脸茫然,对于一些新课改的教学方法,短时期内难以适用;新课程、新教材与滞后的高师音乐教育体制相矛盾,机械的课堂固定时间与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之间也存在矛盾;教学评价改革的难度大,教育科研力量薄弱,等等。而这些问题在音乐教育中都能得到解决,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音乐教育应该承担起社会的重任,积极进行基础音乐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必要性有效策略

由于中国的高职教育仅十余年的历史,属于起步阶段,造成许多高职院校的综合英语课程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英语专业设置,难以体现高职英语教学自身的特色,而且有的高职院校起步于中专学校,起点较低,综合英语的课程设置不甚成熟,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或者与本科英语专业学生相比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提出进行改革的理论基础,最后给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改革策略。

一、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高职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主要是由高职综合英语教学现状、传统英语教学低效的影响以及高职综合英语自身特征三个方面决定的:1.高职英语综合英语教学现;2.低效的传统英语教学影响;3.高职综合英语自身特征。

二、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有效策略(一)理论基础。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主要是基于以下理论进行的:构建主义理论和高职课改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构建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认知主体,认为学生不应该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依托,通过新旧知识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同时,构建主义还认为学习是师生、生生间相互协作的过程,良好、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真实、有效的语言情境以及融洽、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

高职商务综合英语中的许多教学任务本身就需要学生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来完成,因此可以说,构建主义理论符合高职综合英语强调语言实用性的特征。高职课改理论。高职院校以学生职业能力为重,高职商务综合英语教学既要重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如听、说、读、写、译,还要注重学生在商务环境下开展商务活动专业技能的习得,如商务谈判、商务函电等,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组织、策划、协调、创新、随机应变等能力,以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高职课改理论主要包含“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和“因材施教”两个原则。

(二)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准确定位课程。要进行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首先要准确定位高职综合英语这门课程。教育部明确规定,高职综合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建设的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综合英语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传授知识为培养能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教学中心和主人,为他们多多创设英语语用情境和操练机会。创新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多为“满堂灌”、“一言堂”,整节课教师都是在讲台上长篇大论,很少有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激发。因此,高职综合英语应创新教学模式,导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丰富教学手段。语言教学容易枯燥、乏味,丰富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他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在高职综合英语课堂也可以以新奇、刺激的多媒体为依托,通过光鲜的图像、动听的声音、生动的影像模拟或再现真实语言场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运用当中。另外,多媒体网络的知识大容量性、实时性、交互性、针对性等特点更能兼顾学生不同的层次和特点,做到差异化教学。例如商务函电部分,就可以让学生运用多媒体网络通过收发e-mail的形式进行询盘(inquiry)、报盘(offer)、还盘(counteroffer)、接受(acceptance)、签订合同(signthecontract)等商务流程。

(三)和谐师生关系。

俗话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根据二语习得情感过滤学说,影响学生二语习得的最大因素是焦虑,而轻松的交际氛围可以削弱或降低学生的焦虑情感,使他们满怀喜悦、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统一。一个春风般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一道赞许的目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在心中荡漾起努力向上的涟漪。

(四)改革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考试成绩是唯一衡量一个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准,因此才有了“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出现。分层考核不但可以保护成绩较弱学生的自尊心理,还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自他评结合则可以保证和维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性循环。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扬长避短,或开展自主学习,弥补不足,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得到全面发展。

三、结语

高职综合英语是高职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基石,尤为重要。

虽然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也是摸索着前进,但是亦不可盲目,应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合理的策略为指导,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观念、积极总结、加强实践,才能达到教学相长、行之有效的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型、专业型、复合型高级英语人才,同时,为以后的教学和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设计;提升能力;必要性

课堂是教师的人生舞台,教师人生的成败可谓成亦课堂、败亦课堂;课堂能够铸就教师成功人生的精彩和辉煌,也会给失败者留下不可弥补的终生遗憾。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把课上好,是每一位为人师者心灵深处与生俱存的、生生不息的、深切企盼和毕生不懈的最高追求。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关乎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克服教学行为的盲目性、随意性,规避错误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的效率、效益、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许多新理念已经走进课堂。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课程设计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

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备课的不同

传统教学的备课活动中,也有教学设计,但大都以书本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不同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案,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新课程教学设计并不局限于针对一种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动态”的。

3.学生学习的不同

要确定学生已有经验和现有水平与课程目标的差异及对应策略。新课程把教师定性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因为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对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有重大影响。

4.学习评价的不同

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形成教学反馈,为教学设计的修改提供依据。在评价中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针对新课改对这个重要环节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各位教师要想完成任务达到要求,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就迫在眉睫,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下面笔者将针对这一必要性来谈谈自身的想法和看法。

一、从教学内容上看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必要性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选定教材,教师按教材内容安排讲授,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很少有机会发挥教学自主性,而新课程已不要求完全按照固定课程进行,随着课程资源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教学严守课程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所以教师必须摒弃原有的教学设计模式,以新理念来设计教学,多方位地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才能跟上新课程的步伐,做一名现代新型教师。

二、从课堂角色转变看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把知识看成产品,是稳定不变的东西,可以适合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人。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一个知识的讲授者,将教材内容贯彻到每位学生中。而且提前设计不等同于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用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定学生、限定学生,这样就会限定和束缚学生的自由发展。在一些课堂中,如果有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千万不要回避,因为正是这种问题可以加强我们师生间的互动,使我们共同成长,这样同样可以达到整个科学教育的大目标。

三、从有效评价看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需要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学生机械的记忆后,通过一张考卷来完成对自己学习成效的评价。考试内容也只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复制过程。复制内容的多与少,完全决定着这个学生能力的强弱。而新课改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习过程入手,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展开。教师应该准确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研究过程、学习讨论过程、定期定时对学习过程和具体情况进行书面报告,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新课程体系下的学生学习依靠更多自主性和积极性。正是因为这样的评价不易操作,对教师的要求才会更高,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才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实践的改革提高创造了条件。我们只有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思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改革创新

国发[2014]19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和素质的一个主要目标。

一、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

为了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实际需求,课题组对华北地区多家单位发放了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术水平需求情况调查表。应用excel2010与SpSSV15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

1.被调查用人单位的基本性质情况

本次调查共58家用人单位,回收有效问卷46份,46家用人单位的基本性质中,78%为企业,企业人才需求急迫、明确,竞争激烈,此次反馈能够代表现实社会的需求。

2.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满意度调查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技能基本满意,但是满意度“一般”占到54.34%,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技能与预期还有很大差距。

3.不同岗位计算机技能的实际需求现状

本研究在对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的基础上,还对用人单位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相关技能问卷调查情况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看出,不同的岗位对操作系统、word、excel的需求都达到了85%以上,显然这几部分是每个毕业生必须要掌握好的内容,数据显示不同的岗位对计算机相关知识需求不一样,行政岗位除对以上三个模块需求高,还对电子商务以及办公自动化也有很高的需求,达到了85%以上,产品设计研发策划与推广对程序设计、辅助软件以及多媒体软件要求较高,达90%以上,金融财务对财经信息化基础和网络应用及电子商务知识的具备有需求,销售对网络及电子商务部分知识要求高,一线生产岗位还要具备一些网络知识。而且从调研中用人单位对新入职员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只占到26%,表明我们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的计算机技能还需要在学校进一步提高。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参照河北省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第二学期分不同专业开设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或者不开设。

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是河北省本专科通用教材,编写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并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情况的变化一直在调整,比较适合教学使用。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导学法、讲授法、演示法以及任务驱动法,考核方式为河北省计算机一级考试与平时大作业相结合。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在校非计算机专业,在专科生源质量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一级通过率在省里的本专科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取得了理论与实践双赢的教学效果。

问卷调查表明,由于本课程是知识普及型课程,虽然教学效果良好,对比用人单位不同岗位对毕业生计算机基本技能需求情况,只能达到用人单位对windows操作系统、word和excel基础模块计算机技能的基本需求。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根据不同专业有选择的分别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VisualFoxprol程序设计》。任课教师在规定的学时内,能够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存在教学课时少、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与专业相结合的程度不够等问题。

三、学生对课程需求情况调查

在回收的88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就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需求对学生展开调查,数据显示于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程都有很迫切的学习期望,不同专业学生对与本专业相关计算机基础课程有较高的学习意愿,如办公自动化、网络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动画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网页制作等课程,而且学生要求开设两个学期以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意愿达87.31%。

很显然,当前近乎一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模式不能满足实际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技能的应用需求,高职院校需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是很有必要性的。

参考文献:

[1]臧建莲.任务驱动法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

[2]廖先琴.服务专业需求的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改思路构建[J].时代教育,2014(6).

课题性质: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青年专项课题。

名称:面向专业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模式研究。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6

一、课程改革应配套实施、落到实处

对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作用,与会代表的认识是明确的、一致的,即课程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必然的,它将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如何才能将课程改革计划落到实处、减少课程改革的失误与偏差、保证课程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与会代表则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课程改革不允许失败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前途和命运,教育改革特别是其核心部分的课程改革是不允许失败的,否则将耽误一代人,对社会产生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因此,课程改革必须慎重从事、稳步推进,而不能仓促上马、急于求成。

课程改革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以,在课程发展中要坚持改革与创新。但在推动新课程的过程中,不能以为新的就是正确的、有效的,实行新的就一定要打倒旧的,并以此全盘否定以往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试图另起炉灶,以新除旧。实际上,在我们所推行的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内容与新体系中,有些方面还缺乏理论的基础与实践的验证,其实施的效果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课程改革既不是对新的贸然肯定与推进,也不是对旧的断然否定与打倒,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进与创新。简而言之,“创新和继承,是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使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继承,使这场跨世纪的课程改革具有坚实的地基,成为对第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超越,而不是简单的否定,不是将改革的整体或局部建筑为一种空中楼阁,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1]

课程改革不能搞形式主义

针对目前课程改革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有些地方和学校所出现的形式化、走过场的倾向,有代表尖锐地指出,课程改革不是表演、搞笑、做秀,不能让宝贵的课堂时间被表演式的“新课程”的泡沫和水分所占据。课程改革应该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切忌不顾效果甚至违反知识学习的科学规律而片面追求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

课程改革要以理论为先导

没有理论的先行与指导,课程改革必然是盲目的,也不可能真正成功。当前课程改革实验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和偏差,除了改革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准备不足、学校和教师一时难以适应、具体操作失误等原因外,与理论研究不够、理论水平低下或缺乏理论指导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工作,为课程改革奠定充分、完善的理论基础;同时,更要强化处于改革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课程理论的培训以及对他们参与课程改革实践的理论指导,使课程改革在正确的轨道上有效地运行和发展。

课程改革要配套实施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施将牵涉到社会的和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必须综合考虑,配套实施。具体而言,课程改革应在重点突破的前提下,坚持整体推进,既有政府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也有教育系统内的统筹规划,比如转变陈旧的课程与教学观念,明确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责任,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与使用,加强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以增进课程改革的效果。

课程改革要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

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但对于这样一种倡导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制度能否建立、怎样建立的问题目前还难以把握。事实上,由于缺乏新的明确而具体的评价指标与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到底怎样进行新课程发展中的学校教学质量、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学生学习过程和成绩的评定等问题,已成为课程改革实验区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最让人困惑的问题。“评价好像主宰着一切,制约着一切,教师好像为评价而教,为评价而改”[2]显然,人们重视评价,却又被评价所惑,有时还被评价牵着鼻子走,如任其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从应试教育的“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的极端走向课程改革的“评什么,教什么;怎么评,怎么教”的另一极端,甚至“穿新鞋走老路”。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评价的目标不明确、评价改革的措施滞后,根本无法跟上课程改革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因此,评价改革应成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加快步伐,建立符合新课程发展需求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同时,也要处理好评价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评价是重要的,但它只是促进课程改革发展的手段,而不是课程改革的目的,为了课程发展必须改进评价制度,但如果仅仅为了评价而改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则是本末倒置。

二、教师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具体而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标观。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特别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态度、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形成。

(2)教师角色观。教学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由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

(3)课程观。现在,国家已明确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管理也将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意味着教师将有权也有责任参与课程的管理与课程的开发工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培养和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4)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教学行为的几大转变,即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由重教师的权威转向重师生的平等交往与对话、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以及由重统一规格教育转向重差异性教育。

(5)教材观。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大胆地质疑并有所创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和传授者,也有权自己选择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它的功能定位也应由“控制”和“规范”逐渐转向“为教学服务”。

(6)评价观。传统的评价观只重视考试、分数、升学率,造成对学生的片面评价,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新的评价观认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多样化评价相结合,以实现从量到质,从知识、技能到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全方位的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功能。

其次,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

第一,课程参与的能力。“课程参与指的是教师全程性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课程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的一种活动。它意味着教师带着自己对学生和课程的理解、经验来体认课程的生成和运动过程(从课程决策到评价)”。[3]因此,课程参与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参与课程开发、决策、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所必备的综合性能力。

第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进行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要达到这些目标,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三、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互动的

“在课程研究上有一句名言,即‘课程发展就是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4]实际上,“课程与教师本来就是一体的。课程改革有两个不可分割的因素,即技术因素和人的因素。课程设计是课程改革的‘技术因素’,教师是课程改革中“人的因素’,只有实现‘技术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统一,新课程实施工作才能顺利进行”。[5]也就是说,课程与教师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首先,课程改革将促讲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能力的提高与教育行为的转变,而这种更新、提高与转变就是教师的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大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了专业的锻炼与成长,逐渐促使“教师由‘生存关注’阶段(关注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走向‘任务关注’阶段(更多地关注职业阶梯的升迁和更高的外在评价)和‘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法而非学科知识本身),乃至教师关注的升华:将关注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起责任,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6]

其次,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程的变革实际上是人的变革,没有人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变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具体而言,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课程的发展,但在目前教师教育领域很多方面积重难返而课程改革条件又不充足的情形下,教师又怎样才能尽快达到课程改革所需的专业发展呢?实际上,我国教师目前的专业发展水平是比较低下的,特别是缺乏课程改革所需的课程研究与开发、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等方面的专业自信和能力,而这种专业能力的发展又受到教师自身以及学校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教师的教育观、价值观的转变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成为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通过短期的突击训练达到要求;同时教师能力的不足加之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重、难以舍弃旧习惯与无法预料改革前景等因素也会加重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惧怕甚至抵触情绪,凡此种种,都是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挑战,也是我们应关注、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教师教育改革要走在课程改革的前面

教师教育的改革,应从新课程实施所必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教师进行职前、入职与在职教育的全程规划设计,建立一个各个阶段相互衔接,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职前的教育要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课程意识的培养,强化专业综合素质的教育和提高。职后的培训则应采取师资培训机构、多媒体网络与学校自主进行等多种途径相结合,并以技能型、实践型、评价型、研究型和理论型培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目前所进行的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则应在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的基础上,在集中、强化培训已告一段落的情形下,把后续培训提到日程上来,并逐步过渡到以“校本培训”为主,“研训结合”、“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阶段。有学者认为,目前的校本培训还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很好地体现它应有的作用与效果,因此,需要对校本培训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改进。在这方面,学者提出如下建议:(l)必须明确校本培训的概念,以避免产生实践的偏差;(2)校本培训必须制度化;(3)校本培训必须全面规划、系统实施;(4)校本培训必须具备相应的保障系统;(5)校本培训要处理好培训与科研的关系;(6)必须建立高效、科学的校本培训的评价体系。

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中,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发展趋势。教师发展学校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兴起,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已经开始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通俗地说来,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的教师教育与中小学幼儿园形成的一种伙伴关系,它通过合作分担责任来开展新教师的培养、有经验的教职员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改进,通过搭建大学与中小学幼儿园的桥梁,沟通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学习。教师发展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机构建设,更主要的是不同教育机构的教师教育功能的沟通和整合,通常采取大学教授与中小学幼儿园的校长教师合作进行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的形式,由大学教授和实习生、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和教师、家长代表以及社区代表组成一个小队来开展学校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它将大学里教师职前培养、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入职训练和继续教育整合为一体,从而形成教师职前、入职和继续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持续发展机制。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教师发展学校的功能至少有促进教师职前培养、在职教师发展、教育教学行动研究、学生学习以及社区改良等五个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改革的协调发展,呼唤我们对教师发展学校的原理、价值、功能、组织形式、实施策略等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从而建构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沟通、融合的一体化机制。

注释

[1]张廷凯.课程改革:创新与继承的过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2]李建平.新课程实验如何深入进行.人民教育.2002.(6).

[3]姜勇,郑三元.论教师的课程参与.上海教育.2001.(13).

[4]欧用生著.迈向师资培育的新纪元(台).康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111).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7

摘要:坚持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积极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应构建具有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教学改革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节约型;公共基础课;改革

目前,高职公共基础课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3,在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中居于重要地位。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课程效率的需要。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开设一定的基础课是必要的。传统学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即认为人的素质的提高总是与知识课程开设相关。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是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凡教育必定要设置基础课程,并将课程设置与素质提高简单划等号,如果缺少某门课程,甚至是减少一些课时就是忽视某种素质的培养。在这种思维惯性影响下,高职教育基础课程越来越多,课程设置严重脱离专业实际、学生实际和就业需求,导致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举步维艰,效率低下。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和专业需求出发,大力推进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重视提高教学效率。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课程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市场已经引起国外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大批培养培训课程进入我国,与我国高职教育展开竞争。在课程设置上,我国课程设置的观念落后,课程内容陈旧,针对性差。尽管国外课程价格高、课时少,但因其内容新颖、特色鲜明、见效快,依然得到学习者的欢迎。相比之下,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过分偏重知识学习,能力训练时间短,导致学生就业对口率低,就业回报率不高。改革高职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构建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课程体系,是我国高职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师素质、拓展教育视野的需要。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专业训练的基础,对知识传授有较强的适应性。相当多的教师面对探索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由于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训练,要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服务并服从专业技术教育要求,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高职教育提倡专业课教师要走“双师型”道路的同时,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学习专业知识,参加专业技能的训练,了解专业对公共基础课的要求,提高公共基础课服务专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改革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立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模式,应该确立质量、效益和发展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凸显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功能。课程质量标准包含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反映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体现“优、实、新”的要求,即课程设置优化,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内容“实用”,突出理论的应用;课程能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效益既包含满足就业需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社会效益,也包含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效益,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未来的职业岗位要求。公共基础课程的发展是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的统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基础教育与提高教育的结合。三位一体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的起点与归宿,实现“就业为导向”,公共基础课程目标明确,才能提高课程改革的效率,最终实现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以“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目标,还必须重视改革传统的课程观,实现基础课程功能的重建。

突破狭窄的知识基础观,构建以职业素质提高为核心,包括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在内的基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以学科知识必须、够用为度,重在针对职业岗位的需要,开设必要的基础课程,以满足学生后续专业学习的需要,实现时间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突破单一课程优化观念,构建包括多门基础课统筹,节时高效的综合。课程组合不是机械地理解“德、智、体全面发展”,硬性规定每一项教育对应一门课程,而是根据就业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开设相关的课程,实现人才培养针对性与综合性的统一。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既强调单一课程改革,又重视课程全面整体的构建;既强调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必须、够用”为度,又重视结合每门公共基础课程的性质,确定不同的改革方案,形成整体优化,是全面、系统的改革,是对整个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突破就基础论基础的观念,构建服务并融入专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课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强调课程设置——“按需设课”和教学内容安排——“必须、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素质要求改革课程设置:一是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课程进行整合;二是遵循“化整为零”的原则。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与方法改革是统一的,有效发挥基础课程的作用,必须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和考核管理方法改革。

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公共基础课程要改变单一的讲授法,提倡使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对话式等,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课堂教学还必须注重渗透职业指导教育,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结合中国国情、劳动力状况、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正视现实;从校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职业指导师、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视现实,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统一”,通过参观、考察、调研,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消化、感悟、升华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推进公共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不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法评定学生成绩,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一是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在考试科目的成绩计算上,采取平时占40%、期终占60%(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在考查科目的成绩计算,采取平时占60%、期终占40%(含面试、实验等)的方法。实行平时考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学习理论与现实表现相结合,通过笔试、自学笔记、学习心得写作、专题研究报告、参与教学活动情况,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二是实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坚持“强化应用”的命题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将社会考核要求和评价引进课程质量考核。学校将公共基础课程参与社会竞赛考核成绩和教师个人考核挂钩,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推进终身教育框架内的基础课程管理改革。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学习是终身的,高职教育不能解决专业学习和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因此,在课程管理上应该鼓励基础课程的改革创新,课程安排达到时间与效率、课内与课外、有形课程与无形课程的有机融合和辩证统一,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进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我校从1999年开始,历经6年时间,改变了过去以“学科型”为依托的高职课程基本构架,凸显高职特色,强化了以能力为本位,理论教学以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为依据,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强化对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训练,突出了就业导向,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高等数学教学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推进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基础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1.以人为本,重在服务。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要让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必须从学生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出发,以人才规格要求定课程,着力塑造学生的良好素质,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服务。就业导向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服务就业。课程的设置、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都必须围绕服务就业这个目标展开。公共基础课程在理论上要适度化,要严格按照职业岗位人才的要求精选适合的基础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范例的介绍,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最终通过就业适应性来检验课程实施的效果。

2.以能为本,适应市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设计应该将以人为本落实到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建设上来。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突出能力本位,必须了解市场,建立与适应市场相适应的能力培养体系。学校可以通过由学校、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具体研究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确定课程实施方案,落实就业为导向的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先由产业界、行业、企业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再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育与科研部门的有关人员,按照人才规格要求,进行能力结构分析,设计出适应能力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满足人才市场对课程的要求。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以力本位课程改革

课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在展开教育、教学等育人活动之前对于育人方案的总体设计活动,他涉及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奠基工程。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出发点。

一、课程体系改革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当前,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课程中的表现仍然相当明显,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因此,搞好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摒弃一切旧的教育教学

观念,以现代职教理论为支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突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进行课程模式的根本性改革。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改革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改革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必须坚持以下4个原则:

1.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原则。即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接轨、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接轨。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同时,作为职业技术院校,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还不能忽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我们要将劳动、人事部门的职业标准融人我们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另外,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不学习、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不吸收、涵盖国外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就等于放弃了享用人类文明成果的权利。因而,将课程的设置与国际人才的标准接轨,也是我们应坚持的一个原则。

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必须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性,这是高职教育自身性质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另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还应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我们应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中,注重创业能力培养的渗透。

3.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时不能局限于专业本身,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发展特长。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创造能力之大小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主体知识面的宽窄及各类知识的综合水平。因而,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背景,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通透融合、相互整合并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

4.坚持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模式。我们要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同时,采取模块化的组合形式将知能与技能组成灵活的教学单元,便于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最佳实现。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

高职教育的课程应该坚持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真正摆脱传统的学科教育束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尽可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增加管理课程、人文社会课程和基本素质训练课程,培养懂技术、善管理的人才,以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在传统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大量使用诸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名词,而能力本位的概念在课程设置中是不存在的。为了摒弃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摆脱传统学科教育的束缚,构建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本文将传统的文化基础课称为公共课,专业课称为专门课。就现有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而言,公共课所占比重较大,有的比重甚至超过1/2。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就必须要增加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同时,高职高专的学制改革必然导致课程体系的调整,尤其是公共课程比重的调整。因此,有必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压缩公共课的比重(将公共课的比重控制在20%以下)。并且,根据课程体系的整合原则,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将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公共课中去,对公共课课程的内容重新组合。

在专门课程的改革中,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借鉴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关于“培训包”设计的成功经验,围绕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从我院的长期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将一个学生所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分成3个部分,即“基础技能”、“岗位技能”和“拓展技能”。“基础技能”是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人员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岗位技能”是为缩短学生就业后岗位适应时间,按照学生拟就业岗位,有针对性地设计的强化训练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拓展技能”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自我选择的技能和学校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增加的管理技能、社会活动技能、创业技能等。“拓展技能”是课程体系改革开放性原则的必然选择。这3项技能的设计应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要体现相关职业资格的要求。以上述3项技能为基础,建立技能模块体系,根据各模块的要求综合教学内容,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形成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抓手——制定与能力本位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如何将课程体系改革落到实处,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抓手。教学大纲是学校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他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和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等。他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因此,制定与能力本位原则相适应的教学大纲是搞好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我们在进行专门课程的改革时应首先确定某一专业相应的专业技能,然后根据技能点的培养要求,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为课程改革的教材建设奠定基础。

五、与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几个问题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随着改革工作的深人,他必将引发一系列的变革:

1.教材建设方面。教材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集中体现,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教材要根据能力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尤其是根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整体走向,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传授知识与提高素质、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及统一性与多样性等关系,摒弃陈旧的观点和内容,反映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要重点开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适合培养技术应用和运用能力的课程和课程群;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取得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围绕能力培养核心,以“技能包”为基础,依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纲,我们可以开发(自编)出理论和实训两套专业教材,进而推出一系列校本教材,使学校的教材建设上一个台阶。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体系改革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都离不开教师。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应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各门公共课程和专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并组建课程小组,从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队伍。由课程负责人组织制定并主持实施该门课程的改革规划,组织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规范等教学文件,组织本课程范围内的教学改革活动和教学法的研究活动,负责本课程的教材建设等。

3.考核制度。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我们应当建立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适应的一套科学而严格的考核制度。围绕能力培养,我们的考核方式应当多元化。考核可采用职业技能证书、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尤其应重视实际操作的考核。理论课程和公共课程的考核采用笔试以百分制记分;实验实训课、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实际操作、口试等方式以等级制记分,并计算相应的平均绩点。或者,亦可将理论考核成绩与相应的实验实训成绩采用百分比形式(如30%:70%)折算出该课程的成绩;取消补考制,对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学生要参加重修或另选其他课程;坚持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原则,增设课外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计算学分等。

公共课程和条件成熟的专门课程应当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制度,以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引导、规范课程的教学,以考核检查课程的教学效果,以教学效果的好坏评判课程体系改革的得失成败。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9

关键词:高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

一直以来,高职高专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立足点都是将该课程定位为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是后续课程的工具,同时也是构建学生科学思维结构不可或缺的基础。从以“理论够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为方向的教学改革思想逐步成为教改主流后,经济数学教学改革也逐步从小改小闹发展到大刀阔斧,一方面,大幅度减少课程的教学时数;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对数学理论的要求。随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数学与专业课程的相关程度越来越低,经济数学作为后续专业课程基础的作用也越来越弱化。然而,经济数学作为经济、管理、财务等现象分析的重要工具的作用却依然存在。因此,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需要重新定位,才能为经济数学课程改革开辟一片新的空间。

一、当前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种模式分析

1.基于高等数学基础上的教学内容重组的改革模式

这种改革思路是以删减微积分部分知识点,适度降低教学要求,增加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内容,一些教材中还加入了如线性规划等内容。这一改革思路在专业课程全面改革前曾经成为经管类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然而随着高校扩招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教学内容多、理论要求高、难度大与教学时数大幅度缩减以及学生数学素质下降的矛盾日趋凸显出来。

2.以增强数学服务于专业课程需要为主导的改革模式

这种改革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数学与专业课程教学脱节的状况,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加入了许多从专业应用中抽象出来的实例,以体现经济数学在专业应用中的作用、途径和方法。在总体教学内容没有根本改变前提下,给予数学教师更多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权力,大大提高了经济数学教学的灵活性。但由于数学在经济管理、财务分析等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将专业应用实例直接用于经济数学教学难度较大,无法适应教学需求。因此这些实例通常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抽象,而抽象的过程通常都略去了,展现给学生的仍然是“数学味”十足的东西,离实际应用相去甚远。

3.摒弃高等数学的改革模式

随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经管类专业课程对高等数学的依存度不断降低,这也就给在经济数学中彻底删除高等数学内容的教学改革思路提供了依据,于是一种新的改革思想逐步形成:将微积分从经济数学课程体系中彻底删除,经济数学从线性代数起步,加上部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知识,构成新的经济数学的内容框架。对于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涉及到的微积分知识,或是采取设法回避,或是干脆把它交给任课教师自己想办法去处理。这种改革思路的最大益处仅仅在于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

4.基于教学方法改革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模式

随着教学内容整合的日趋定型,经济数学教学改革逐步从单纯的内容重整向内容与教学方法同步调整的模式发展,各种教学方法不断被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这种模式较典型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在经济数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各种为经济数学教学服务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始在市场上出现;二是引入数学实验,将一些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入经济数学教学中,使得一些原本复杂的数学计算程序化和工具化。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数学教学带来了一些新意,对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以上几种改革模式的共同点都是将经济数学定位于为后续经管类专业课程服务的工具性课程,尽管对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所不同,但对数学课程的体系、结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无本质的改变,仍然较完整地保持了数学的学科性体系的逻辑结构。然而,随着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专业课程中的定量分析逐步被定性分析取代,既便保留了少量定量分析内容,这些内容也被模块化,这就使得专业课程对经济数学的依存度不断降低,经济数学作为专业课程工具的地位受到挑战,这也成为部分学校经管类专业取消经济数学课程的主要依据。

二、经管类专业数学观念需求的必要性分析

定量分析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环境日趋规范,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基于经验分析的决策手段将逐步被基于数据定量分析的决策机制所取代,各种定量分析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经营、管理和决策重要的辅助工具,无论是基层业务和管理人员还是企业高层决策者,定量分析数据成为开展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这些定量分析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应用,如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运筹学、规划方法、最优化理论、图论、对策、博弈等。这些数学观念和方法成为各种数据分析工具或决策系统构建的基础。

现行的经济数学知识结构中虽然包含了其中部分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从数学自身内在知识特点和逻辑结构角度讲授其原理和方法,真正反映实际应用的内容几乎没有,这使得学生无法较直观地了解数学工具的实际用途。过去,这些用途还可以通过在专业课程中的相关应用来体现,但随着定量分析逐步淡出高职经管类专业理论课程,数学课程的存在性受到质疑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然而,对于高职经管类专业来说,保留数学课程至少有以下三个理由。

1.数学课程在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动力方面具有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从宏观上讲,数学是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即使在经济管理类学科及其应用领域中,“实践证明,用数学方法对经济问题所作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严谨的、缜密的和可信的”。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思维逻辑结构和思维方法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所提供的思维方法保障远大于数学工具本身,同时对学生毕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储备。从对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发现,工作过程中持续保持学习动力的强度与持久度与在校期间数学成绩间呈中度正相关关系,在继续升学人群中呈高度正相关关系,数学课程发挥的潜在作用不言而喻。

2.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是高职区别于中职教育的重要标志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恰恰是高等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这种转变集中地体现在从实体数学向抽象数学的转变过程中。因此,通过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完全必要的。相反,如果取消数学课程,将动摇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存在的基础。

3.数学分析思想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必备专业分析基础

从专业的角度思考,高职教育区别与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志是高职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经验层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向学生传授基于策略层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后者恰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对于高职类经管专业,尽管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的工具性特征不断被淡化,对于各种经济数据的分析也逐步工具化,然而,数学思想、原理和方法始终贯穿于分析过程的始终,只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数学基础,这些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刻意地淡化或回避了。

由此可见,高职经管专业中,存在数学需求,尤其是数学思想应用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在经管专业教学改革中,数学教学的改革重点不是是否需要开设数学课程,而是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和怎样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简单地取消数学课程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急功近利和不负责任行为。

三、高职经管专业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事实上,目前在高职经管专业中沿用的数学课程存在众多的问题,必须进行改革,而且改革的步伐始终都在行进中,然而这些改革又始终没有跳出一个自我封闭圈子。可以说目前的改革已经步入了死胡同,必须从新的视角看待经济数学课程的改革。

1.对经济数学课程在经管专业中地位的思考

长期以来,经济数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和工具课的地位十分稳固,然而,随着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工具性特征逐渐淡化,导致经济数学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趋于边缘化。因此,重新定位经济数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是该课程继续存在重要保障。从经管类专业对经济数学需求分析中可以发现,无论是在经济现象的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中,数学分析方法都发挥了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因此完全有理由将经济数学课程定位在专业基础课程之上。

2.对经济数学课程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思考

现行经济数学课程知识与能力结构基本上是采用“压缩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模式,以典型的学科逻辑作为教学主线,课程突出数学计算能力培养。这种知识与能力结构随着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化逐步失去存在的价值,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需要进行数学计算的内容越来越少了,数学课程几乎成了独立于专业而存在的一个孤岛。由经管专业数学需求分析可知,经管类专业课程中对数学的主要需求是数学的分析方法,而不是数学工具本身。因此,是否可以考虑采取一种新的数学课程模式,即将专业应用与数学课程结合起来,在专业应用中开展数学教学。这种模式可以概括为“经济现象数量形式+对应的数学模型展示+模型构建原理的简单描述+借助工具进行计算+基于经济现象背景的数学分析”,在此过程中忽略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这种数学课程模式既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提升经济数据分析的高度、精度和准确度,这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经济数学课程结构。

3.关于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数学教师观念转变的思考

长期以来,一支粉笔走遍天下,几乎成了数学教师形象的真实刻画,若采用上述课程模式开展数学教学,这样的教师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吗?数学课程自身的完备性常常成为数学教师自我封闭的外在诱因。随着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经济数学应用功底,同时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掌握广泛的经济、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尤其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熟悉数学在经济管理专业学科的应用领域、途径、方法,从专业应用的角度体现数学思想和数学工具的应用,也就是说数学教学的改革必须以专业应用作为切入点。然而,目前所见到的数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始终是从停留在数学的视角上,这就必然造成数学教学与专业需求的脱节,从而影响了数学在经管专业教学体系中作用的发挥。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数学教师的专业惰性使他们自我封闭在数学的小圈子里,大多数数学教师无法或不愿意或缺乏能力,从经济管理专业视角审视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立足点。要使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真正取得实效,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变。

4.关于经济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传统数学课程教学历来强调知识“从何而来”,“到何处取”,“怎样去”,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严谨课堂教学逻辑结构。课改后,这种课堂教学逻辑结构是否还能适应新的经济数学课程体系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需要,比如,在采用“经济现象数量形式+对应的数学模型展示+模型构建原理的简单描述+借助工具进行计算+基于经济现象背景的数学分析”形式构建的课程体系中,传统的课堂教学逻辑就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后经济数学教学?照搬专业课的教学模式能够解决问题吗?一个现实的问题必须解决,在专业课程中,从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到专业应用,知识和技能提升的层次相对较低,而数学作为一切科学的基础,从基础到应用则需要提升很高的层次,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应用谈何容易。更何况数学在经管类专业中的应用,尤其是对经济现象的量化分析应用,常常需要将多种数学工具加以综合应用,才能发挥数学分析方法的优势。由此可见,简单照搬专业课程改革的模式是难以解决数学课程中基础与应用间存在巨大差距这一问题的。

综上所述,高职经管类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的经济数学课程无法适应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承认,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难度远远大于专业课程的改革,经济数学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课程观念、视角以及整个课程教学结构必须适应整个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变化,必须跳出数学课程自身的学科体系,从经管类专业课程改革的高度重新审视数学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应当建立在专业应用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数学自身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才能真正适应并满足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音乐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评价;教材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面对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昌盛和科教兴国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我们在教育观念与体制、内容与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规范等方面还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不能适应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音乐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普及与提高中华民族音乐素质水平的重任,必须进行相应有效的改革与充实,尤其是高师音乐教育,其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前景,换言之,高师音乐教育必须与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相适应。教育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的改革,构建符合社会人才需要的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产物,为音乐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更对高师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使命。然高师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表现在课程内容偏、难、旧;课程结构散、乱、差;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滞后;使用的教材实用性不强,不符合师范生毕业后的教学需要等方面。加上长期以来,受专业音乐学院办学模式的影响,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着“重技轻理”的倾向,师范性突出不够,忽视对学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等,致使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着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滞后现象。因此,改革当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并寻求改革的基本路径别无选择。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

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定位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决定教育方向、影响教育全局、体现教育价值的关键。简单地说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是高师音乐教育必须明确的办学方向。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究竟是什么?如何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定位是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有人提出高师音乐教育应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和《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求,要明确培养目标――高师音乐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通才式复合型”音乐人才、中小学音乐师资,所培养的师资既要有系统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还要学会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相应的教学能力,能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也有人力求从全面贯彻和执行我国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使得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更好地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这一着眼点出发,在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师音乐教育要培养基础教育所需的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的观点;有人指出要强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必须从延伸培养目标、扩展通才教育两方面来调整自身的改革意识与行为;也有人附议高师音乐教育的合理定位应立足基础音乐教育,以普及音乐为目标,并正确理解音乐的文化理念,紧扣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范性”,强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性,搞清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概念,加强与基础音乐教育的衔接和联系。综观以上的论述,为教育战线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有潜能的音乐师资,是高师音乐教育勿容置疑的方向和目标,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寻求一种符合基础音乐教育需求的发展道路。然而,从多年高师音乐教育实践可窥探出理论与现实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致使在办学思想理念、模式方法乃至课程设置等均向专业音乐教育看齐,甚至以学生参加音乐技能比赛的获奖情况来衡量学校办学的水平和条件,严重偏离了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这是尤为值得关注的。

二、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安排,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与结构能优化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现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设课程科目细、口径小,内容多,知识散乱,重复面广,须进行改革。《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为高师音乐课程设置和内容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践依据和行为参数。有人说:“要构建新型的综合型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将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些分科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和选择,搞好音乐学科内各专业科目的综合,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增加文化课比重,并提倡文化知识与技能训练的结合,增强技能技巧的文化含量;开发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等交叉研究性选修课程,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增设现代教育应用型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纵向发展。并精炼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音乐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能力。”王耀华指出:“高师音乐教育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其课程结构不应求“专”而求“全”,即课程设置不应以专项为主,而应全面发展;不求其“深”而求“正”,即方法正、路子正;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大致分为一般教养课程(也称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设立的四个教学领域,设置了能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教学能力的专业必修课程;扩大选修课程,发展学生个性。强调了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少而精,抓其脉络,求其精华。”一些专家通过对《音乐课程标准》的认真审视,结合《音乐课程标准》对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能力要求,提出了整体构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设想,将其专业课程从整体上分为“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三个模块。并从各模块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学分及教学时间上给予了说明。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包括“音乐基本素养、音乐表现、音乐创作与分析、音乐历史与文化、中学音乐教学”五个领域;并根据声乐、钢琴、器乐、理论作曲、音乐学五个专业选修方向开设相关的限定性选修课程;自由选修课程则依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特色开设,学生可结合兴趣爱好和专业选修方向自主选择。这样的课程构建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基础教学,注重个性发展”的教学理念。还有专家在课程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提出了要加强基础课,扩大选修课;采用等级制,不用“师范性”划分课程的类别和程度,而是根据学科发展的规律和现代教育的需要进行综合和分化,并将音乐教学法纳入教育课程内容中等观点。不难看出,对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与调整已被各专家学者予以广泛关注,但在现行的众多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依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规范性,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较多。各校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依据和标准,甚至于有的学校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即根据现有的师资情况设置课程),缺乏整体的布局和安排。我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需根据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相关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方案,使课程结构与内容符合培养基础音乐师资的总体目标。在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革上,我同意:“建立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把那些有相对联系又有实效的课程内容加以综合,改掉过去‘繁、难、偏、旧、全’的课程内容,精心选择终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结构,使原有学科过于分散、科目过多甚至重复的结构趋于融合。”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模式与方法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法两个方面。现代教学方法要强调教和学活动的辩证统一,从学生是学习主体出发,既要考虑教法得当,更要注意学法和发展能力,因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和发展能力。所以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教”的教学模式,能够突出了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边学边教,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师范”技能,极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一改以往重教师讲解、轻学生主动参与,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轻对音乐表现的鉴赏,重教学结果轻教学的审美过程等较为呆板的教学模式。冲破“声乐”概念,实现“个别课、小组课、弹唱课、排练课、合唱课”为一体的声乐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有人提出应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开放性远程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增大学习资源和学习信息量,一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不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求的现状。也有人认为:“要提倡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多样化的授课方式相结合,采用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交叉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从高师音乐教育发展20多年来看。以往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音乐学院的翻版,往往过分注重理论讲授和技能技巧训练,忽视应用性的能力培养;重视单向发展,缺乏多面组合。致使有的学生习惯做严格的四部和声不会编配简单的歌曲伴奏;钢琴演奏水平高达lo级却不会进行即兴弹唱;教育理论成绩优异但不会按标准设计教案等,所学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地运用于实践。因此,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的问题上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彻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一言堂”等教学模式,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之关系。

四、评价制度与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测定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教育、管理、激励功能和导向作用,评价制度和模式方法的改革是深化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十分重要的环节。《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等理念。”高师音乐教育的考试与评价要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改革评价方式与手段、评价实施过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评价方式应实现在成绩评定上实现平时成绩和终结成绩相结合,增大平时成绩比重,重过程检查;考试内容上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法上采用辩论、情景测验、课题研究等多样化的形式等的改革。在教学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的革新中要转变忽视学习过程只看考试结果的评价意识,采取随机抽查课堂教学、学生自我评估、师生互评等方式加强平时教学的监督与成果的积累。应该重视学习能力的测评,增加对学生合作能力的综合评定。或者进行模拟课堂教学的考评,考查学生的教学能力,并按照各方面考核的积分比例统筹计算,得出综合成绩的评价机制。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体现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的客观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因此教学评价也应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结合音乐教学实践,我认为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应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和能力发展水平为主,平时的阶段性考试和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由多种考核方式并重。多元成绩评定并存的评价模式为主导;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则应建立相应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专业素质、教学能力、人文素养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并以自评、他评、学生评教等形式进行全面的评定。

五、教材建设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