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十篇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十篇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2:54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传承概述

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内涵丰富深厚的传统体育文化,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具有一定民族历史文化承载功能。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屡见报端,主要从发掘、保护、抢救、传承、产业开发等视角进行研究,多维度的研究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是赵世林对文化传承的定义,他还指出:“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与人类的两种再生产共同构成为社会的再生产,这种文化再生产不是单个人的自我行为,而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同时又是权利和义务的传递,具有社会强制性和不可选择性,也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构成民族认同感和内聚感的核心,还是一种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具有模式和‘血型’的基本特质”。因此,从文化传承的本质意义上来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传承不能仅仅从“传”和“承”这两方面来理解,而应当是一个“传承筛选整合传”的具有发展意义的连续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一个群体在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集体创造和延续。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媒介分析

文字记载、数字化资料。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方式,最为普遍或者相对统一的做法就是采用文字记载的方式。一方面是对原有史料的整理,另一方面是对某些具有传统体育技能的人采访后的录音整理;再者,利用或借助现代数字化的器材和手段,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过程用相机、摄像机记录下来,形成数字化的资料,使人们能够较为形象和直观的感知整个活动过程;还有的学者提出了综合以上两种形式的方法——创建数字化博物馆,以网站的形式综合利用文字记载、音频资料、图片资料和视频的优势,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较为全面的展现出来。从传承媒介的角度看,这一系列的方法是相对静态的、有诸多人为因素的形式,有其传统、方便实用等优势。综合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文字记载和数字化留存可以实现更大范围、更为长久的流传,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较为可行、有效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传承媒介。

节日、庆典仪式。节日、庆典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现的集中时间,节日庆典仪式也是一种“活态”的媒介形式。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中都有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藏族的“藏历年”期间就有“跳锅庄舞”、“搏力”,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进行“射箭”、“赛马”、“蒙古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回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等节日庆典期间都有传统体育项目的身影。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也逐渐发生着变化,在此形势下,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成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时间,所以,从民族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节日、庆典肩负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任和有效传承的媒介责任。

现代媒体。现代媒体,从一般形态上可以分为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户外媒体和实物媒体等,本文所探讨的是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有关的各种媒体类型。以报纸、杂志为主的平面媒体的报道、纪实等会促进广大阅读群体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以广播、电视和网路为代表的电子媒体具有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维度传递信息的优势,其作用的发挥会极大的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再者,户外媒体和实物媒体等通过形象直观的广告牌、展板及橱窗和展览会的实物展览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媒体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游客、受众之间搭建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代促推手段。

艺术化的表演或展演。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发展成为旅游项目当中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和吸引游客的“卖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其明显的健身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在旅游过程中为游客带来难忘的体验经历,且很多健身类的体育舞蹈被搬上舞台和荧屏,典型的例子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作为一种特色民族文化进行表演的羌族“推杆”;再者,在藏族、羌族聚居地的旅游项目中,藏族的“锅庄”、羌族的“莎朗”、壮族的“投绣球”都是向游客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色表演或展演活动,艺术化改造较好的体现了传承的性质;另外,表演和展演的观众多数是来自外地的游客或族外人,他们在观看和感受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对节目所承载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同程度的接收和吸收。因此,各种形式的表演和展演作为传承的艺术化形式,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更多的被认识、了解和认同的机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媒介形式。

旅游。旅游已经成为时下少数民族地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旅游也因此成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具有动力性的媒介形式。“随着旅游的发展,外来旅游人士的增多,各民族的文化也相互渗透、影响,同时出现一些文化的交融与互补”。一方面,旅游产品的打造就是一个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充分发掘、论证基础上的开发利用,会吸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歌舞、技艺等具有娱乐性、参与性及观赏性的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这个过程本身就传承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游客参与或观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了对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感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承者”,使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有效媒介形式。

竞赛或比赛。竞赛或比赛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媒介的另外一种形式,借助于竞技赛场的胜负判别、观众观赏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目前,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了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秋千、武术、射弩、龙舟、打陀螺、‘押加’、民族式摔跤、马上项目等多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项目能够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大都经过了细致的筛选、不同程度的规范化改造、竞赛规则的修改和完善等环节。少数民族运动会是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大集会,也是展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广阔平台。首先,赛场上各种形式的竞技所展现的就是其背后所承载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比赛项目所具有的传统文化性质和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因子都得以融合和充分展现;其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群体从竞赛获比赛项目中得到了一种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感官体验,这就实现了另一个层面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竞赛或比赛赛场集中了大批运动员、优秀的传统体育活动、大量的观众,虽然“传者”和“承者”的身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但竞赛或比赛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媒介作用却不容忽视。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2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第一,主流文化的冲击。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第二,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第三,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3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第一,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费孝通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第二,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第三,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丁宇,唐守冬.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角度审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

[4]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6]王令,刘晓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纪要[j].民族教育研究,2006(6).

[7]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高校艺术教育;传承

一、引言

中华民族拥有众多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长久的历史积淀,展现着丰富的文化魅力和艺术特色,他们不断交汇、融合、创新、吸收,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特色艺术。我国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建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象征,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我们更应该将少数民族音乐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建设中来,建设一批新型的应用型音乐人才队伍,让少数民族音乐世代相传、亘古流长。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目前,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并不高,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忽视了地方音乐遗产的联合效应,少数民族音乐并没有在大众之间广泛传播开来。20世纪70年代,就有专家倡导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试行,虽然有部分高校积极参与其中,把少数民族音乐当作学校艺术课程建设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习科目,但这种现象毕竟只是在少数高校发生,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得到普及。据实际调查显示,在众多音乐院校中,少数民族音乐课程没有独立的建设体系和完备的课程发展体系,仍有不少高校把少数民族音乐当作陶冶情操的选修课来上,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学校也没有投入充足的精力进行课程的创新与建设,这就是当前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传承过程中的大致发展状况。

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作用

1.增强民族意识,保护文化遗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文化大国,由于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不同、发展习惯各异,因此中国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文化差异。通过对民族音乐的研究,让每一个民族的学生感受到独特的音乐魅力,培养他们对不同民族音乐的感知和理解,以音乐为载体,更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此外,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其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2.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在音乐院校中开展少数民族音乐课程,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理解,从而引导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争取早日成为民族音乐行业的精英人才。3.提高学生审美观。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应以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为基础。对于大多数音乐院校而言,大力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把汉族本土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形成多样性的文化建设路径,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之上提高自身的审美观。

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得不到持久的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足发展的关键在于连续、持久的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效整合各种参与方式和社会资源,教育是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传承过程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因此借助文化自身已经很难达到持久的传承目标,但高校又没有给予少数民族音乐充足的发展机会,致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出现断层现象。2.传承方法不够完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法各式各样,按照其传承性质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形式,即自然传承和外力传承。自然传承特指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其自身的发展魅力影响更多的学习对象,融入更多的发展因素,汇聚更多的建设资源。而外力传承可以借助实物展示、文化宣传、文艺汇演、课程教育等途径进行,这是一种可以控制的传承方式,虽然这种外力传承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每一种发展途径都没有完善的传承目标和传承体系,这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传承问题。

五、如何实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中的“脱胎换骨”

1.大力发展传统音乐,奠定艺术前进基石。教育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传统音乐的发展是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基石,要想实现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艺术教育建设体系中的长足发展,必须认同和重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把少数民族音乐充分融入到本土音乐建设中是去除文化“边缘化”的有效途径。此外,我们要在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文化协同发展的基础上,给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紧跟传统音乐发展步伐,形成以院校为核心,内、外结合的文化联动机制。2.培养音乐人才,重视传承目标。拿“民族唱法”的学习来讲,有些院校在培养专业型歌唱人才时总是习惯于让学生总结西洋唱法的歌唱规律,而不注重民族音乐的独特歌唱习惯,这种教授模式容易抹杀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前进意识。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首先关注各民族音乐的发展特点,或是抑扬顿挫、或是宛转悠扬、或是平缓沉稳、或是慷慨激昂,都是进行民族音乐学习的多元因素。3.重视教材和教学方法,实现文化发展“大换血”。是否有较为系统、全面的教材是决定高校艺术课程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音乐课程的教材编订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音乐知识,根据国家教材编写要求,体现一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性特征,例如可以在教材中编入民族传统歌谣,引起少数民族学生的共鸣。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发展的“大换血”,可以借鉴国家经济的发展策略,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引进来”就是辩证性的对待国外先进音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全盘借鉴和吸收;还可以聘请专业的音乐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为学生寻找优质的教学资源。“走出去”就是在与本土文化充分融合的基础上,鼓励专业人才走向少数民族地区,为地区的发展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建设校园文化,培养优秀教师。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专业性教师队伍是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建设模式,着力打造师生互助、学风优良、学习氛围浓厚、交流自由的校园文化环境。另外,高校也应该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知识培训,在培训期间可以设置不同的座谈会,让教师在总结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充分交流与研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推动自身得到更好地发展。

六、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教育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高校大力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有利于培养一批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因此,现代高校应采取有效行动,重视少数民族音乐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创新和改革发展机制,充分调动一切资源,推动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让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文化建设与生长过程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樊祖荫,谢嘉辛.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02).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4

撒拉族是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文化艺术。撒拉族祖先是中亚撒玛尔罕人,800多年前迁徙到中国青海循化,在循化这片沃土繁衍生息。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如今撒拉族人口已发展到7万多人,是国务院扶持全国人口少小的22个民族之一。

撒拉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乌古斯语组。撒拉族在历史上有自己的文字——图尔克撒拉文,但这种只被极少数的宗教人士和民间语言文化研究者掌握,在群众中未能较好地普及,因而对保护和发展撒拉族语言文化未能产生足够的影响,从而导致撒拉语词汇不断流失。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撒拉族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民族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加上长期以来未能确定科学的语言拼写符号并加以书面化,撒拉语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消亡速度最快的濒危语言。目前,撒拉语日常会话中的汉语词汇已经超过60%,即便在撒拉族聚集的农村地区,在撒拉族儿童中能用撒拉语数到20以上的寥寥无几。撒拉族人对他们本民族的文化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民族语言的掌握主要从日常生活中习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由于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没有得到强制的要求和压力,于是在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很可能忽略和放弃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语言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根本载体,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撒拉族语言文化和随之快速消亡的撒拉族文化遗产,循化县积极组织撒拉族语言专家会同世界少数民族语言专家,根据国际突厥语音标符号确定了科学的撒拉语拼写符号,为保护和发展撒拉族语言文化奠定了基础。

一、通过首部撒拉语电影译制片《举起手来》探讨保护和传承撒拉族语言的途径

通常,我们对一部轻松搞笑的喜剧电影都情有独钟,《举起手来》就是这样一部国产电影,它不仅是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带有浓厚的喜剧风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抗日战士和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靠智慧和团结在一起的心抗击了日本侵略者。这样一部富有娱乐的爱国教育片,每一幕深深地扎进了国人的心里,难以平复,这也正是它被很多译制中心看好的原因。作为青海第一部正式出品的撒拉语电影译制片《举起手来》,在译制过程中投入很大。

首先,这部影片不仅从主题曲到人物对话为撒拉语,而且首次将撒拉语拼写符号用字幕打入影视作品中。该片的问世在不断丰富撒拉族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可以通过影片学习推广撒拉语拼写符号。这对于保护和发展撒拉族语言产生深远影响,也填补了撒拉族语言文化上的空白。对撒拉语中濒临失传,亟待抢救的部分艺术语言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

其次,该片在译制过程中,运用了撒拉谚语和歇后语,撒拉族谚语、歇后语是撒拉族传统艺术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的撒拉谚语歇后语是集实用性、趣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民间文学形式。更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和艺术趣味性,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撒拉族谚语、歇后语对了解撒拉族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撒拉族口头文学的珍贵遗产。由于撒拉族没有文字,撒拉族谚语、歇后语由代代心口相传,目前濒临失传,亟待抢救和保护,从这个角度来讲,该片对撒拉谚语和歇后语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该片中我们还听到撒拉语的“玉尔”(即:和撒拉族的“花儿”差不多,高亢奔放的高音悠长豪迈,音域以间歇音和颤音见长)是撒拉族人们表达内心感受和发泄情绪的一种途径,也是撒拉族民俗文化艺术的瑰宝,体现了撒拉族人民对艺术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现在由于大众主流文化的冲击,撒拉语的“玉尔”濒临失传。该片对撒拉族文化艺术中部分濒临失传的珍贵文化的拯救和保护是个很好的开始,也是对撒拉族人民拯救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警醒。

二、政策体制上对撒拉语影视译制片的大力支持是对拯救和保护撒

转贴于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5

谋求全面发展一直是国际上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的话题,对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讲,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的特点,和在发展中贫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这种情况急需解决。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扶贫工作方面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扶贫工作方面从没有松懈过。我国主要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一直是较贫困地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贫困现象仍然存在,我国政府仍然需要在扶贫方面加大力度。针对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矛盾,有很多专家已经着手进行研究,但重要的是,这些研究一般都侧重于经济方面,比如:扶贫资金投到了哪些方面,投入了多少,资金如何使用等,只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有很少一部分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元素,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重视到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众多的学者研究中,也有一些专家关注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但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认为民族文化也应和经济发展一样,把原有的观念全部丢掉,进行全新的改造,把落后的、陈旧的思想要全部改换为新观点、新认识。但在现实当中,并不是所有传统的东西都是不健康地、都是落后的、都是消极的,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当中也有其精华部分,这些精髓直接展示了少数民族的个性,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团结发展,是少数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笔者考虑到上面这些因素,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使少数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得到发扬光大。也希望引起广大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

一、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文化的发展

国家政府针对少数民族贫困的现状,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这些地区和人民尽快脱离贫困,由于情况的特殊性,在扶贫工作中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20世纪80年代,物资投放式,这种方式根据各个少数民族上报的物资缺额,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拨付,逐级把各种救济物资下放到一家一户手中。第二,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首先带动一些区域达到富裕的目标,这种方法是使少数民族的一些地区脱离贫困,从而可以使这些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以达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三,1994年以来,从带动一个地区富裕到具体帮助每家每户切实脱离贫困,工作重点实现了转移,工作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从帮助整个地区转为帮助每一位人民,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前的重大建设项目扶持,转变为重点扶持每户居民,争取实现全民富裕,家家富裕。

从上面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中央人民政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主要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救济式扶贫,一个是自主式扶贫,在扶贫工作的不断前进和探索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却被人们遗忘了,笔者力求研究各个扶贫时期的文化情况。

(一)输入式扶贫:忽略了传统文化

我国自1978年以来,由于近十年的经济后退现象,因此增添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国家的经济现状也不容乐观,当时我国实行政府统一调配的原则,那个时期的扶贫工作主要是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下拨救济款项,由各级民政系统逐级下放。这种救济方式依靠政府的大批物资投放,只能缓解人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人民的生产发展问题,使少数民族人民的贫困不能彻底解决。这种全部依靠国家物资救助的方式也忽略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发展。由于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发达,很多先进的思想观念根本无法传入这些地区,如果要使全部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也存在很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当时国家只能采取物资救助的办法来缓解当地人民的贫困问题,长期这样,这些地区的人民每年都等着国家的救助,形成依赖思想,普遍认为自身只能依靠国家的救助才能生存,少数民族自身无力发展。当时国家为了保护山林,不准居民在山中放牧,这也抵制了少数民族原来的生活方式,更使得少数民族居民无所适从,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充满了迷茫。

(二)自主型扶贫:制约了传统文化的发展

在国家进行物资式救助以后,1984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彻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贫困现象的通知,指出了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点,从而使国家扶贫政策得以转变。从以前的国家财政投入,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补贴的形式,转变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内一些区域实行经济开发的方式方法。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二十年的扶贫工作中,逐步找到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可以使这些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在刚开始的探索中,少数民族地区依靠开发自身自然资源来达到脱离贫困,现在认识到这种方法不利于民族的长远发展,已经注重开发自身的旅游资源。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民族发展得到长盛不衰的目的,又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发展和弘扬,有效解决了当地人民的贫困问题,但在这种现象下,民族文化为了迎合旅游人群的需要,失去了个性发展。利用旅游开发尽快脱离贫困,这种方式国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已被国家纳入扶贫重点方法。

二、筹措扶贫方法,发展民族文化

在分析了上面这些问题之后,那么制订何种政策才能有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呢?不但要使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得到传承,也要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笔者以为,可以加强下面几方面的建设:

(一)制订有关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法规

在国家扶贫工作中,要制订保护扶贫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把政府制定的一些临时性文件规定具体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形式。在少数民族的扶贫工作中,要在国家“十一五”思想的指导下,把这近二十年的扶贫工作经验和政府的一些措施规定逐步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使少数民族的扶贫工作具有法律保障,在这个前提下,把有关扶贫的法律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结合起来,制订更加齐备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我国现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很少,我国法律对于少数民族权利的规定方面,主要的以经济权利为主,忽略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所以,在国家的法律建设中要增添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内容,并且利用多种方法使这些内容具体化。

(二)少数民族人民要注重自身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扶贫手段的多方运用,多种多样的主流文化和外来文化也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有力地排挤,对于这种现象,少数民族人民常常认为自身文化身份低微,或者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进入。所以,要想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进行保护,这些地区的居民首先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自身文化的优越性,美国著名学者认为,只要流传下来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他的学生更加明确地提出,每一种文化都有各自的个性和存在价值,应该重视这些存在价值,不要用其他的文化观点来评价另一种文化。每一种文化的优劣,只在本文化范围内进行比较。

(三)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民族文化

只有少数民族地区才有特殊的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根本无法看到,因此利用开发民族文化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最为合适,也有利于长期发展,把这些民族文化转变为商业价值体现出来,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作用,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如果把少数民族的文化放在一边不加利用,最后只能使这些文化自己走向消亡。但也应注意到,并不是一切民族文化都能开发,比如一些关于的文化就不适合在公共场所展示,因此,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到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展示部分”“隐蔽部分”,使得“展示部分”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魅力,同时又保护了少数民族文化中一些,对少数民族的生活没有影响,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民族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内容更加丰富

在少数民族的扶贫建设中,由于多种方法措施的有效运用,多种具有时代气息的因素也同时进入了这些地区,和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鲜明对照,在互相碰撞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化重组的情况,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吸收具有现代意味的有利因素,本身得到优化发展,这种重组现象使得少数民族文化更具发展生命力,所以少数民族要紧紧抓住扶贫开发的有利时机,不但使自身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传统文化精髓得到继承和发扬。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6

【关键词】网络传播;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威胁,工业化、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都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起了挑战,保护民俗文化并传承是当务之急。湖北民俗文化繁荣多样,如何利用网络推动其传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传播现状

湖北有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24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现有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①

(一)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

传统媒体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报纸在传播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地发行的报纸,主要有恩施日报和恩施晚报承担传播本土文化的重任。此外广播对于当地文化、信息的传播依然起着巨大作用,主要的广播电台有恩施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五峰人民广播电台、长阳人民广播电台。传统媒体中,电视、电影的传播效果最为显著。各县市州的电视局通过创办民俗文化节目或电视剧等传播民俗文化。恩施广电局依托民俗文化办的节目《幺妹带你耍》,融合了相亲、美食等民俗元素。而《长阳土家讲坛》电视节目也是介绍土家族文化的电视节目。电视剧《血誓》展现了婀娜旖旎的鄂西风光和独特质朴的土家风情。电影《妹娃要过河》呈现风光绮丽的清江山水、土家传统的民居吊脚楼、热情奔放的土家歌舞,充满了浓郁的鄂西地域风情。还有本土电影《我不是贼》,也表现了土家吊脚楼群里的土家儿女生活、土家八宝铜铃舞、土家特制腊肉等。

(二)网络传播发展带来的机遇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给传统媒介带来压力,但也促使其不断创新;网络传播虽然颠覆了原有的传播环境,但也推动了媒介融合时代。网络传播让人们看到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应把握机遇,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力量。1.扩大了湖北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湖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鄂西南地区,长期以来,受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传播范围扩大,让民俗文化打破地域限制,走出当地、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推动了当地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网络传播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被传播出去,也使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业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增强了人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网络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文化传播活动中去,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民俗文化,了解更多民俗文化的历史和内涵,随着认同感的加强,人们也开始慢慢认识到了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二、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特性

网络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多种形态,其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网络传播具备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双向沟通等特性,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传播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一是互联网能够使用户共享全球信息资源,可在各种数据库中存储大量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用户可对历史文件随时检索;二是传播快捷,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因素限制,可以做到对各种少数民族民俗活动的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的统一;三是可借助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数据、视频、三维动画等各种方式进行立体生动地传播;四是超文本这种非线性的数据链接更加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联想规律,大大增强了信息内容的可选择性和自主性;五是开放的互动传播使用户可随时互动并展开讨论,表达意见。目前湖北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与网络传播的特性并未形成有效的匹配度,应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开挖并广泛传播少数民俗文化的资源。

2.未能综合运用多种网络传播方式

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都是可采用的传播方式。而各种网络社区、企业和单位的网络平台传播也可以聚集各种人群,对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传播和讨论;网络大众传播则包含政府、传统媒体和民间建立的各种网络平台,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或权威、或传统、或专业的传播,但力量较为分散,还未形成合力。

三、媒介融合时代的传播策略

利用网络传播技术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

1.进一步凸显网络媒体传播的作用

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新闻报道。网络传播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产生的一种新型新闻传播形态,在推动湖北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网络新闻传播对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播状况,笔者对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新闻门户网站2016年刊登的恩施州七个县(市)(除建始县外)的新闻报道数量进行统计,恩施州通过新闻报道向各大门户网站的网民至少展示700次,如果乘以每篇新闻的点击量,将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视频传播。网络视频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网络电视新闻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二是网络电视节目对民俗文化的传播,三是依靠民俗文化性质的电视剧、电影在网络上的传播。相比于网络电视新闻,网络电视节目对传播对象报道更具深度。近年,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涌现不少具有民俗特色的电视节目,如《远方的家,北纬30°行》栏目组拍摄了“秘境巴东”“仙居恩施”“有利之川——利川”“山中聚宝盆宣恩”“巴土风情,神往咸丰”等,对巴东纤夫文化、恩施民歌、利川山寨文化、宣恩三棒鼓等民俗文化均有介绍,其视频在优酷上的点击率都达到万余次。对民俗文化进行网络电视传播。近年来,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纷纷与网络接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广播电视局改名为恩施网络电视,成立了恩施网络电视新媒体,于2012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开播;恩施广电在原恩施传媒网基础上全面改造升级,已初步完成整个平台建设和内容的全新改版,为网络电视新媒体配置的3G直播车,满足新媒体业务需求,具有现场实时电视和网络直播功能。少数民族地区各县(市)的电视媒体单位也纷纷改革,长阳、五峰、巴东等县(市)电视台与网络融合发展,成立网络电视台,加大投入,配置直播设备,在恩施“女儿会”、来凤“一节一会”等民俗节日上,以影音视频形式将这些节日影像传播出去。

2.充分运用其他新媒体进行传播

其他新媒体的传播主要包括个人传播和大众传播。湖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多是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山区,新媒体的使用者主要是18岁到40岁的青壮年,他们在空间、朋友圈、微博上转发、分享家乡的民俗文化,形成一种个人传播行为。此外,多家微信公众号运营机构和新媒体组成“恩施微信联盟”,每周推出综合影响力排行榜和阅读数排行榜,促使新媒体更好地运营和宣传恩施文化。很多政府单位和公众媒体如五峰新闻网、恩施晚报、中国硒都网等也都与粉丝有互动。

3.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

互联网技术虽然在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了一定的应用,但发展水平不高,还有很多偏远山区没有实现移动网络覆盖。要想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和手段推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网络设备及网络资源的使用力度和范围,有了技术和人才支持,才能使网络传播更好地服务于湖北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的网络电子学习资源

网络传播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更加依赖于网络,养成了在网上学习和娱乐的习惯。因此,要注重民俗文化网络资源的开发,如加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网站建设,开发如摆手舞、撒尔嗬、土家吊脚楼建筑过程等的网络视频,制作介绍民俗文化的电子书等,构建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数据库,方便人们在网上浏览、学习,人们的分享、转发等行为也可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

5.促进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

网络传播的盛行催生出网络文化,如网络用语、网络词汇、网络歌曲等,以其大众化、娱乐性使其更易流行和传播。促进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的结合将有利于民俗文化传播,如开发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网游,创作以民俗文化为背景的网络小说,结合湖北恩施民俗中“女儿会”,开发与此相关的app手机软件等,都是将民俗文化和网络文化结合的举措。这种文化呈现方式,符合网络人群对文化的接受习惯,利于在网络环境中传播,这种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渗透,也是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演变过程。

6.加大新媒体在民俗文化传播方面的应用

新媒体推动了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但从目前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对新媒体的应用情况看,多是政府单位、公众媒体、公司等在利用新媒体,多用来传播信息,传播文化的少之又少。因此,挖掘新媒体传播内容,如做跟民俗文化相关的手机报、彩信及微博、微信推送,将少数民族的民歌、山歌开发成彩铃等,发挥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将有力助推湖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7.以村、镇为单位进行网络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7

(一)渗透式传承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音乐专业在学科设置上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设置一些和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学科。比如,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了手鼓、都塔尔等民族器乐选修课程;贵州凯里学院音乐学院在相关理论课的教学中会着重介绍苗族古歌、侗族大歌等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形态,这些都体现了地方高校对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增强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当地音乐文化的感知、热爱、自豪和信心,对弘扬本地区优秀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没有太大的转变,所以这种渗透式的传承还只是在增强保护意识的层面上进行,对传承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班教学

为了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培养专门的传承型人才,学习、传承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展开了有意义的探索。从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的“芦笙班”“侗歌班”发展到后来的民族艺术特色部,以及贵州凯里学院的民族民间文化传习班、云南玉溪师范学院的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等。很多高校的音乐专业都开始积极地探索如何培养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据笔者调查获悉,在教学模式上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对生源有严格的要求

学生必须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学生,精通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并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本民族歌曲和乐器的基础。

2.在师资配备上有很大调整

聘请当地有威望的民间艺人担任传承班教师,他们有的是在当地民族演出团体从事多年原生态演唱、演奏的本土演员,有的是来自当地乡寨的民间歌师、乐师。这些教师常年植根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环境中,掌握了民间传统的演唱、演奏技巧,具有较高的演唱、演奏能力,是当地民间歌师、乐师中的佼佼者。

3.在培养形式上以口传心授为主

由于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大多是世世代代口耳相传,没有专门记录音乐的符号和文字,故为了遵循传统,保留学生的民族性,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教唱、教学为主。综上所述,国内一些高校开设的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了针对性的调整,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传承本民族音乐文化能力的传承型人才,并在生源和师资配备上做了特殊的、有针对性的“专业”要求。所以这些传承班的开设,对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局面。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高校传承出现的问题

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班的出现,对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是高校在探索培养专门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模式上取得的富有成效的进展。但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环境和植根的沃土都发生了转变,少数民族音乐在高校文化的传承中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度不够

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欧洲中心论”导致的一元化审美标准充斥在高校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即使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适量加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特别是某些有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选修课,由于选课学生较少,而面临开设不下去的境地。

(二)传承班的生源出现了萎缩

由于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度不够,选择进入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并且生源质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三)民族民间传承专业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由于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严格规定,很多来自于民间的歌师、乐师只能以外聘的形式从事教学。且少数民族聚居地大多处于偏远地区,经济方面相对滞后,对外聘教师的经济待遇相对较低,很难留住这些高质量的外聘教师。而民间歌师、乐师大多年事已高,师资力量匮乏现象长期存在。

(四)民族民间传承班学生毕业后就业途径较窄由于人们文化生活方式的转变,传承班的学生毕业后除了去相应的少数民族演出团体工作外,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三、在高校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主要途径

少数民族音乐,是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也是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形式。保护与传承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多元化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所具备的仪式功能、宗教功能和娱乐功能在逐渐消弱。为了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创新是其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音乐本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很多学者认为,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保留各民族鲜明特色,就要遵循原汁原味的传承,不能随意改变其本质特色,当然这个无可厚非。特别是在日常的传承教学中,要尽量保证“原汁原味”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各民族学生掌握本民族音乐的特点和神韵。但是,由于很多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所植根的土壤发生了转变,其社会功能也在逐渐削弱,为了给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新的生命力,可以适当在形式和内容上做一定的调整,特别是在演出、传播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的声光技术,赋予少数民族音乐新的生命力。比如,在演唱少数民族歌曲时,为了增加舞台效果,可以把本民族的舞蹈语汇加入到演唱的过程中。以贵州凯里学院为例,其民族文化传承班就以在央视春晚中为宋祖英伴舞、伴唱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侗族大歌的独特魅力。总之,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仅能完成完整传承的使命,还能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易于接受的形式传播出去,赋予少数民族音乐新的活力,达到真正的传承。当然,在音乐本体创新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这种创新不能脱离本民族基本的审美情趣和所植根的母体文化。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用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传承人才,有利于保证所学内容的纯正性。但是,音乐本身所植根的母体文化不能在教学中得到足够的体现,也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因此,我们应利用特定时间让学生参与到民族音乐载体的社会生活中,深切体会音乐文化。

(三)改变教学内容,扩大就业渠道

通过音乐本体内容的创新,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舞台演出的能力。在学习本民族音乐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其他风格音乐的能力,加强师范能力培养,使其具备中小学教学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可以回到本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四)改变传承班教师的引进机制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8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佤族

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有着令世界惊叹的自然风光,也同样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灿烂的音乐特性、歌唱精巧、独到的乐器更是各具特色。这些极富原创性、独特性音乐已大大超越音乐本身的范畴,更传承着很多源远流长的生活习俗、民风的文化形态。这些音乐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财富。

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最复杂的省份,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独有,并且每个民族都有各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致使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资源丰富多彩、色彩斑斓。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但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各地的原生态音乐文化资源正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西部开发的实施在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会给西部的民族文化产生诸多影响。如何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民族音乐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解决民族音乐资源严重流失和人才匮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保存”与“发展”是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工作的中心内容,也是我们音乐教育者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接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更新这一客观现实。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

在当代,教育与媒体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当教育与媒体结合起来,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青歌赛设立原生态组别代表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媒体的进步反映了社会需求,也体现了社会理念的革新。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去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音乐文化的强烈冲击,一些有价值、有特点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部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由于没有得到较好传承,一些已濒临灭绝,另一些甚至已经消失了。

居住在阿佤山深处的佤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佤族能歌善舞,传统原生态民歌民乐品种繁多,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其原始、古朴、原汁原味的独特风韵犹如绕梁之音,让人回味。为了保护和传承佤族原生态文化,我们开设了“西盟佤族自治县阿佤文化传承小组”班,聘请了深谙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老艺人来授课,学生将学习音乐基础、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器乐、民间文化等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会表演本民族民间歌舞琴艺,用语言和文字来阐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具备初步的民族自我传承意识,使佤族文化保护得到良性后续,最终实现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阿佤文化的目的。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一、少数民族舞蹈的起源研究

所谓舞蹈,就是指以人的形体动作创造形象、进而表达情感的艺术。舞蹈最早是与人类原始的劳动生活挂钩的,舞蹈里的动作和节奏同劳动也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哪种劳动,都是需要依靠人的手和脚进行动作的。手是用来的拍打的,脚是用来踩踏的,连续重复这种运动,就会产生某种节奏,形成舞蹈动作。因此,在大范围上讲,凡是借助人体有组织有节奏的运动来表达情感的动作的组合都可以称为舞蹈。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凭借着其厚重而又不失朴实的民族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舞蹈文化便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种。中华少数民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便是说明了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可以说是人人都能歌善舞。无论是各种出土的文物还是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我们都可以从中寻找出舞蹈文化的影子。并且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舞蹈文化是与劳动生活密切联系的,这也是表明舞蹈是作为我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存在的,它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方面,传递民族感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华少数民族舞蹈之所以有着数千种之多,还是和地理环境、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及经济文化条件等因素有关的。中国地大物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便因为这些外在的因素发展了众多类型的民族舞蹈。比如云南的民族舞蹈,因为云南地理环境特殊,有着复杂的地势,此外还高山林立、峡谷纵横,一切生态环境跨度极大,既有丽江香格里拉皑皑白雪,也有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除了这些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对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地方,复杂的自然环境使得当地交通不是特别便利。云南相当多的地区是处于一个比较封闭、阻隔的状态,比如怒江州怒族、独龙族居住的滇西北贡山一带,沿江两岸的部分地区,至今有的地方还须借助古老的溜索作为交通工具。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因素,促使每个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得以在历史的长流中得以保存和发展。此外因为地域这些自然环境的影响,即使是同一民族,也存在不同的特点。比如瑶族的长鼓舞,就分为广西长鼓舞,湖南长鼓舞和广东长鼓舞等,这些舞蹈看似出自一派,实际上则不相同。后人也可以根据这些舞蹈的不同进而辨别出这些舞蹈是归属于哪一族的,因此,各民族的舞蹈也就是本族的传统舞蹈,是有着其独特的韵味的。

总之,少数民族舞蹈的起源是源于多方面的,归根到底还是劳动人民的功劳,此外还有着自然环境这些客观因素的原因,我们通过研究这些种类繁多的少数民族舞蹈也是可以从中窥探出当地民族的基本特征和风俗习惯的。

二、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

(一)地域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广阔国土的国家,受着这些地域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据此表现出了其地域性的特点。比如维吾尔族的舞蹈,因为维吾尔族地处于中国北方地区,而北方的草原文化是我国十分有特色的游牧文化类型,那个地区的人们主要世世代代居住在草原上,从事着畜牧业,以放牧为生,号称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因为这种所处地域环境带来的生活习惯的影响,他们追崇自由,喜欢像骏马那样无拘无束的奔跑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像雄鹰翱翔在一碧如洗的蓝天上,因此在他们的舞蹈中,很多的动作都体现了这些特征。因为对骏马和雄鹰的热爱,他们很多的动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这些动作的姿态,而是将骏马和雄鹰的特征相结合,把对它们的这种炽热的情感融于肩部腿部以及舞姿的造型中。因此,观看维吾尔族的舞蹈我们可以看出当地人民对草原以及那些朝夕相处的动物的真挚的感情。除了维吾尔族,其他的少数民族也是如此,因为地域环境的因素,他们会将这些朝夕相处的事物融进他们的舞蹈,通过舞蹈表达出自己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多样性

不同的少得褡逦璧副硐值奶卣魇遣幌嗤的,是带着强烈的民族特色的。比如北方的舞蹈刚健豪放,有着力量之美;南方的舞蹈则婀娜秀丽,有着柔性之美:高山舞蹈奇异潇洒,有着侠客的风流韵味;平原的舞蹈柔美细腻,有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平和。这些有着自己独特韵味的民族舞蹈共同构造了中华少数民族舞蹈体系,使得少数民族舞蹈有着如烟花一般绚烂多姿的美丽,呈现出其多样性的特征。中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可能对舞蹈的追求都不相同,最后都会显示出有着自己独特的舞蹈,那么将这些舞蹈融合起来观看,可想而知这些舞蹈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中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何其的多样化。

(三)民俗性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根据其所处地域环境、时间阶段等种种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也受着中国悠久历史的影响,再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展示出不同的民俗特点。如苗族芦笙舞、土家族摆手舞、白族霸王鞭舞、黎族打柴舞、藏族锅庄舞等是民族祭祀、礼仪性的舞蹈;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模拟鸟兽舞、羌族的铠甲舞等是祭祀舞蹈;而藏族的羌姆、蒙古族的查玛则是一种同源异流的寺庙宗教舞蹈。此外还有一些民族的舞蹈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示不同的民俗特征,比如彝族的打歌,在不同的时间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可以被用来祭祀祖先,也可以用来庆祝节日,亦或者是用来喜庆丰收、婚丧嫁娶,总之它是可以根据这些表现形式看出这些舞蹈背后的意义。这些不同民族的舞蹈有着不同的民俗特征,深刻的展示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民俗性的特点。

(四)民族性

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中户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稳定的精神特质文化特征,它是有着民族的特征的。比如维吾尔族的舞蹈,因为他们居住的草原的自然条件并不是特别的如意,有时候还比较恶劣,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野兽的侵扰。但是当地人民并没有屈服于这种不利的情况,相反他们反而拿起了自己手中的武器,凭借自己的努力战胜了这些挫折,形成了自己民族中勤劳、勇敢、顽强的民族特征,而这些特征也被当地舞蹈文化所吸收,再加上天生的性格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维吾尔族的舞蹈形式自由活泼,舞风热情奔放,在舞蹈中,基本上时刻处于昂头挺胸立腰的状态,表情也是扬眉动目,还有时不时的移颈、响指等等这些细节都体现了维吾尔人乐观坚强的性格。当然维吾尔族只是我们少数民族舞蹈的一个典例,其他少数民族同样将民族的特征融合在各式各样的舞蹈动作中,很好的表现出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民族性的特点。

三、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现状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很多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得以保留下来,这些遗留的舞蹈文化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瑰宝。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其舞蹈形式自然也是体现其跨民族、跨地区的特点的,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也是表现出其深远意义的,也是对历史的如实反映。民间民俗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提供了内容和支持环境,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则是民俗文化继承性的表现的重要载体。致力于民俗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后人了解历史的发展,而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研究就更可以从中发现历史的变革,对着时代的发展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尽管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对当今时展有着正面的影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它应该得到的重视,亦或者是这种重视被放错了位置。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重视经济利益的时代,人们都是在致力于对经济的追求而忽略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此外,因为人们也不单单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开始追求旅游过程的愉悦,在这种种因素的交织下,人们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有了较为扭曲的对待。因为这种旅游产业化的大背景,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进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变异的民族舞蹈,完全是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而忽视了传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是对传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伤害,是极大程度上限制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是令人担心的,需要采取措施制止的。

另外除了那些追求经济利益而胡乱改动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现象,还有其他令人担忧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追求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那种传统的舞蹈文化,人们表示对此已经失去了兴趣,并且也认为这些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逐渐遗忘了这些,比如民间的祭祀舞蹈,因为受到时代和人们兴趣的限制,已经退出表演的舞台,再也不复当年的风光了。我们也可以从历年来的综艺晚会也可以发现,现在少数民族舞蹈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从舞台的主角沦落到舞台的配角,有些甚至永远的离开了舞台,而观众对此也表示认同,因为在他们严重,这些舞蹈甚是鼓噪无味,难以提起欣赏的兴趣了。

虽然当前民族舞蹈的处境很是岌岌可危,但是也并不代表没有人为之可以继续生存发展付出巨大的努力。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承办的“闪闪的红星――红色经典舞蹈专场”,在群舞《繁花似锦》表演中,蒙古族舞蹈家贾作光,傣族舞蹈家刀美兰,新疆的阿依吐拉,朝鲜族舞蹈家崔善玉以及第一代“白天鹅”白淑湘等老艺术家登上舞台,他们以灵动的舞姿,热情的表演,展示了革命艺术家永远年轻的风采与豪迈。此外,为了响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口号的号召,有了更多的舞蹈艺术家致力于发展民族舞蹈事业,比如说孔雀舞这种表演艺术,因为杨丽萍老师的精彩表现,她大胆而成功地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此外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更能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在央视龙年春晚的舞台上,孔雀公主杨丽萍和她的舞伴王迪表演的《雀之恋》,被誉为“春晚最震撼的节目”。有了杨丽萍老师的精彩表现和领导作用,相信孔雀舞的发展前途会更为的光明和充满希望。

除了凭借名人的效应,也有些民族的舞蹈依靠自身实现生存发展和延续。巍山彝族的打歌经过悠久历史的演变已经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累。早在20世纪50年代,当地的居民就将这种舞蹈文化带到了北京,呈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后期,他们更是走出了国门,将这项表演传到了海外,获得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喝彩。等到了21世纪,这门舞蹈艺术成功的获取了政府的承认,其发源地巍山县更是被云南省政府明文确定为“彝族打歌之乡”。为了更好的传承这一民族瑰宝,当地政府提出了将彝族打歌正式收进中小学的课本中去,让当地的中小学生开始尝试对打歌的学习。此外,打歌更是被广泛的用在了日常生活中,一些经典的习俗甚至在每个家庭都得到学习和发展,在当地的一些场合中,是可以清楚看到这些舞蹈文化的。比如农忙时节,比如婚丧嫁娶,当地人民都是可以清楚听到这种打歌的声音的,这也是当地的一大不会变更的习俗了。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因为其所处的地域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有些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发展,而有些则被遗忘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对此,我们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的,毕竟少数民族舞蹈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励民族精神和弘扬爱国主义等方面是发挥重要的作用的。

四、少数民族传统舞蹈文化发展的途径

(一)政府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支持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做为我国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需要政府的出面支持的。政府做为国家发展的领头人,应该明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性,应该带头继承、发展和保护这些文化。因此政府相关人员需要在相关大型会议上提出针对当前民族舞蹈文化所处于不利局面的解决措施,并且通过相关会议具体确定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并形成政府文件下发到各级地级政府中去,同时还要督促这些措施的实施,定期进行检查和反馈,大范围内有效促进舞蹈文化的发展。

政府还可以通过发展旅游的途径来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当前社会的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将舞蹈中的审美功能和社交功能融合在旅游过程中,使得人在进行了一场愉悦的旅行中还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自身的亲身参与来感受到舞蹈的审美愉悦,感受到因为舞蹈带来的不一样的肢体和情感体验,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传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韵味,帮着政府政策的推行,促进舞蹈文化的发展。

(二)加大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前提是要让现代社会和民众能够正确认识到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也是构建我国先进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舞蹈文化的宣传力度,多渠道将其理念和重要地位告知于广大群众,促使他们意识到其重要性,并可以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去。

在这里,尤其是要强调教育的作用,因为舞蹈是历史文化的汇集,因此它也是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的。比如顶水舞,是朝鲜族顶水罐赛跑游戏艺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舞蹈可以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和运动能力,因此有必要将其付诸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了解舞蹈文化的优越性,帮助促进文化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将一些民族舞蹈进行改编从而纳入学校的课堂,这样既可以锻炼了身体,还可以了解这些民族舞蹈背后的传统文化。舞蹈文化对营造高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也是推动高校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有着多重积极的意义的。

(三)取其精华,多种方式促进发展

中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舞蹈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然而也尽不是指这些文化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对于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舞蹈文化,我们应该是予以抛弃的,所以,对待传统舞蹈文化,我们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深层次的推动传统舞蹈文化的发展。

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也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其发展的。比如我们可以将少数民族舞蹈融入到节俗中去。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有着其深远的历史意义的,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而创造出来的,将舞蹈融入到其中,可以大范围的增进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民族舞蹈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总之不要忘了我们的初衷是为了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就行。

五、结语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未来政治经济的发展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是可以促进民族的团结和稳定的。因为,我们不能忽略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当前的局势表明舞蹈文化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来我们可能要失去一些极富有价值和意义的舞蹈文化。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多层次的考量传统舞蹈文化的重要性,从多个角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证那些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不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反而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憬铭.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方向[J].大众文艺.2016.

[2]刘萌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北方音乐.2015.

[3]尹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黄河之声.2014.

[4]卢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艺术科技.2014.

[5]吴红~.试论大众传媒语境下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

[6]刘荔.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才智.2014.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篇10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经济发展

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是紧密相连的,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历史。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积累了众多优秀的文化,但是随着众多外来文化的流入,我们的民族文化根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这时,做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必须关注的重点。云南省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加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的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寻找出更加适合本民族发展的道路,下面我们以文山壮族和瑶族为例,分析一下云南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一.文山壮族和瑶族历史考察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山是云南境内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区,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两个自治民族之一。作为文山境内分布最多最广的民族,壮族在全州八县均有分布,人口增长方面在建国后至今也得到了快速增长。因壮族多分布在有河、溪、井的坝区、河谷地区和靠山临水的丘陵地带,因此历史上壮族曾被成为“水边的民族”、“农耕民族”和“稻作民族”,在分布上也呈现大聚居、小分散、居地连片的特点,少数还保留着古代濮人部落的居住遗迹。

瑶族多分布在溪流密布,山青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其称谓由于生产方式、居住条件、生活服饰等特点,历史上曾多次变化,在建国后,经过民族归系统称瑶族。现居住在州境内文山的瑶族主要有三个支系,自称“们”或“金门”的,他称蓝靛瑶;自称“孟棉”或“龙棉”的,他称大板瑶、角瑶;自称“秀”或“亚”的,他称山瑶、过山瑶。相较壮族,瑶族经历过封建和半封建社会,受分布地区自然条件和入境早晚差异,各地瑶族在经济和文化形态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解放后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瑶族地区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均有所提升,开始融入市场经济轨道。受居住条件和生活习性影响,瑶族人除了粮食生产水平较为稳定外,在林果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发面也有所发展,民族总体发展趋势较好。

二.壮族与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1.壮族传统文化艺术

壮族在历史上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是全国23个有古代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唐宋时期,部分壮族有识之士采用汉字记音、记义和汉字切合的方法,按照壮语习惯发明了具有形、声、义规律的土俗方块古壮字,有象形字、会义字、形声字等,用它记载和交流民族的历史文化、天文地理、生活习俗、民情掌故。在广南、富宁、文山、西畴等县的壮族民间古籍中,以汉字、壮字混用的形式,记载壮族的历史与现状,自然与经济,政治与文化,许多古壮字至今仍珍藏在民间。流传下来的壮族文献古籍有《骨刻历算》、《鸡卜经》、《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口碑古籍类有《创世史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铜鼓、壮锦、乐器天琴、壮剧等也是壮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铜鼓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物,同时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既有浮雕式的花纹图案,又有立体塑物,是雕刻艺术和立塑的综合体,是综合的艺术品,体现了壮族工匠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艺术水平。壮锦是壮族妇女独创的手工艺品,以棉纱为经,丝绒为纬,经线一般为原色,纬线用各种彩色,织成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壮锦色泽鲜艳、织工精巧、质地松软、结实耐用。天琴是壮族最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壮族的舞蹈有“舂堂舞”、“绣球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等,主题鲜明,舞步雄捷,诙谐活泼,感情逼真,极富感染力。壮剧是壮族舞台艺术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综合性艺术,大体上可包括师公剧、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富宁壮剧、广南壮剧、乐西土戏等六种,在民间文化中享有盛誉。

2.瑶族传统文化艺术

文山瑶族民间珍藏的古籍,已发现的大体可分为历史、度戒、丧葬、教育、本命书、阴阳牒、历书、科技、中医草药、故事、创世歌、婚姻歌、祭祀歌、鸳鸯歌、信歌、新民歌16类,共150卷1000多万字。这些瑶族古籍,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具有历史性、资料性和艺术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具有瑶族风情的特殊乐器长鼓在瑶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瑶族舞蹈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长鼓舞主要流行于盘瑶支系的瑶族地区,1996年广西金秀坳瑶到日本演出长鼓舞,大获好评。瑶族人民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美细致的花纹,称为“瑶斑布”,这种精巧技术,曾在国内享有盛誉;织绣的花纹图案主要有挑花、织花和绣花三种,明清之际就曾有“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记载,这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改革开放后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开发。瑶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竹筐、竹篓、竹箩、竹帽、藤箱、藤夹等,雕刻艺术,主要有门匾、烟盒、吊楼,以及神像、神龛,以茶山瑶的水平为最高。盘瑶、蓝靛瑶和部分茶山瑶青年成年时,必须举行一次“度戒”仪式,举行仪式时,据说要翻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历尽艰苦考验,发展到现在,其中许多内容已经成为一些瑶族地区民族风情旅游表演的保留节目。在传统体育节目方面,抢花炮、抢柚子、打陀螺等体育项目也非常受欢迎。

三.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挖掘和保存传统文化精髓

文山地区壮族和瑶族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原生态文化特色,我们要努力挖掘濒于消失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载体,真实记录保存下少数民族璀璨的文化,并以多种形式和载体传承下去。文山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的主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包括濒危民族语言文字、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游艺、传统礼仪与节庆、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医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要以州文化局为主,地方政府为辅。要对文化局工作人员加强教育与培训,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民族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工作,申报立项保护,引起国家和地方重视。地方政府可成立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培养传统民族艺人,实现技艺和文化的传承,配以多种奖励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和保护力度。在宣传工作中,强化民众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历史的认识,培养其民族历史自豪感,并从中获得动力更好的完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2.加强文化溯源研究,做好保护与传承

我们要结合史料和已有成果深入研究,力求对文山壮族、瑶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促进对文山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源流追溯研究及传承与保护工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壮族和瑶族的部分民族文化就已经做了基础性整理,我们要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联合文化局、古籍办等结构组织力量抢救古籍文化,进行整理和出版,在本土多培养一些民族学者,以便更好的完成整理和出版工作。以此同时,我们还要多渠道多项式挖掘、保护、传承与展示文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问题的重视,众多媒体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力度,比如2008年,由多家影视公司和电视台及州政府共同合作拍摄的壮族文化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上市,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族群志的空白,其中《》一集,揭示了壮族的原生宗教文化和壮族的生态观,这对于宣传壮族文化,做好传承有着积极意义。2008年州庆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文山录制《见证与畅想》、《世外桃源》等纪录片,在央视节目播出,提高了文山的知名度,充分展示了文山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

3.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建设三结合

在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少数民族村镇的资源开发相结合,将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展示与少数民族村镇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州级政府要在少数民族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开发和文明建设,探索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结合民族实际发展情况,走最优的发展道路,比如麻栗坡县瑶族的老山第一村、马关县阿峨民间艺术之乡、文山县的姑娘寨、富宁县坡芽壮族文化生态村等,都是运作较为成功的村寨。目前,广西民族文化开发其实已经踏出脚步:如诗如画、永不落幕的山水实境演出“印象・刘三姐”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都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康庄大道。包括靖西绣球、阳朔画扇等大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产品已经行销世界。

4.多方面合力共同促进保护与发展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关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国家曾经下达重要政策,主要以四种措施为主: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这四种措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指导和提示,也是文山壮族和瑶族在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中应当遵循的重要指示和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

在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的前提下,积极扶持民间艺术团,将极富民族特色的绝活儿进行传承,特别是传承民间技艺、民间绝技并进行市场化动作的艺术团,要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比如怒江地区的泸峰艺术团(传承上刀山下火海绝技)、大南茂民间艺术团(传承傈僳族多声部合唱和傈僳民间三大调)就是较为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利用社会名人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努力探索民间文化的自我传承的途径。比如著名词作家陈哲先生出于对普米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在兰坪举办了普米文化传承点,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普米族民间艺人,并在在兰坪县城开办了一个以宣传、展示普米文化为主的土风茶楼,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展示、弘扬并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

总之,在世界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保护好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好新时代的传承,对于焕发新时代下民族文化精神魅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文化产业和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对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毅.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着力点[n].云南日报.2003-07-02(C04)

[2]朝克.中国的濒危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及学术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