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理财资产配置方案十篇理财资产配置方案十篇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0:46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1

加强财务管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需要加强对资源配置方案的决策作用

(一)加强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资源配置方案的编制基础。健全的会计核算系统,通过各项会计要素核算,能够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盈利能力;企业各项资源的数量、价值及其分布;各项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等会计信息,为企业提供拟订资源配置方案基础资料,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资源配置结果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正确提供会计信息。

(二)强化财务预算功能,提供资源配置方案的决策依据。运用管理会计的有关和技术,根据企业的资产关系,通过全面的预算和差异,提供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成本、筹资和投资方式、预期效益等预算资料;模拟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资源配置前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从财务的角度对资源配置方案的优劣作出初步的判断。

(三)增强会计咨询作用,为企业的作用配置方案的决策提供专业服务。资源配置工作涉及到国资管理、中介评估审计、财税、证券监管、工商等各个部门,涉及到各方面的规定、规章、政策,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财务部门在其中应该发挥特长,做好专业咨询和政策咨询,分析利弊,使各项工作合规合法。

加强财务管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需要降低成本

(一)妥善安置职工,降低人工成本。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合理使用原有在职职工;对于离退休人员的安置,宜采取集中管理办法,统一企业内部管理和费用支出标准,既符合安置政策又达到降低费用效果。

(二)合理选择融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一是企业的内部挖潜,如存量资产盘活变现、合理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使用客户结算资金等;二是间接融资方式,即银行信贷融资,银企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降低融资成本;三是直接融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债券、配股、增发等形式募集资金。更多采用先间接融资再直接融资的办法,解决增资控股要有好项目,而好项目需有大资金的矛盾。但必须加强新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确保经营收益以获取直接融资资格,降低资金成本。

(三)合理设计业务和管理流程,降低营运成本。统一商品采购、配销系统,通过提升采购、营销、信息和物流配送核心业务技术,降低经营成本;整合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信息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费用。

(四)化解风险,降低风险成本。在企业对外的购并项目中,由于各种管理上的原因,或有负债风险是增加企业重组成本的重要因素。对外一要完备各项法律手续;二要加强银行的查询、函证工作,如通过银行贷款证查询系统发现是否存在或有负债;对内要及时清理档案、核查资料、人员征询等办法,努力化解和规避风险,把风险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

加强财务管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财务整合

(一)整合企业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衔接企业的会计制度和政策;整合内部单证流转、会计核算流程、核算方法、财务管理办法;并整合会计电算化的支持系统。

(二)整合组织机构和管理理念。根据重组后的企业规模,设置会计组织机构;贯彻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配备财会人员;组织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导人先进高效的管理机制、企业精神,融合企业文化。

(三)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财务整合。围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从市场占有率、生产经营能力、营销技术、专业合作和多元化经营等方面进行整合,保留原有的竞争优势,形成互补关系,发挥协同和规模效应,实现企业稳定持续的。

(四)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资产效率的财务整合。围绕企业的各个会计要素的内部控制,包括业务流程控制、现金控制、成本费用控制、预算控制、内部稽核审计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国资管理的要求,整合企业内部授权资产经营、管理、监督,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资保值增值。

(五)重视企业外部关系的整合。包括获取企业主管和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良好关系;发展稳定的供应商、客户关系;培养战略合作伙伴的银企关系;建立协调的工商、财税关系等。

 

加强财务管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方法相关文章:

1.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六种有效方法

2.怎样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3.企业怎么加强财务管理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2

[关键词]财权;财权配置;财务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055-03

公司治理结构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人们期望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解决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导致的问题,使股东、经营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达到最佳结合,促使公司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公司财务治理的财权控制,对财权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使公司治理的功效得到有效发挥。

1公司财务治理及财权概述

财务治理理论源于公司治理理论。从概念上看,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解决的是因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问题,要处理的是公司股东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即股东治理模式。广义的公司治理可以理解为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一系列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它界定的不仅仅是企业与其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即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实际上,按照企业契约理论,企业可以看做是企业各类参与者之间达成的一系列的实际与隐含契约,这些契约规定了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权利、责任以及报酬。为了实现效率和价值的最大化,必须把他们的利益协调起来。简言之,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是涉及公司成败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二是企业内外各利益集团的关系协调。建立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保护投资者权益,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服务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只有公司的效率和效益提高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因此,只有能够提高效率的公司治理才是合理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就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以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关系,促进其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公司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

因而财务治理亦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广义上讲财务治理,就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将企业剩余索取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因此而产生的责、权、利关系。围绕剩余索取权的配置,财务治理包含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二是企业内部各利益阶层的关系。财务治理就是要以有效率的方式来处理好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因剩余索取权配置而产生的责、权、利关系。所以公司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它以产权中的核心部分——财权为基本纽带,逐步确立了出资人、董事会、经理人和企业财务人员等在财权流动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各主体在财权上相互约束、相互制衡的关系。在发挥财务治理的作用中,首先需要对财权进行适当分割和合理的归类。财权是对公司资金进行计划调配、使用、监督和控制的权利,财务活动是财权运用的结果。公司财权实际上是由不同层次、不同权能所构成的一个以资金和资产的支配与使用为核心内容的权力结构系统。财权的配置是通过各方签订和重复签订一系列合约完成的。尽管公司治理存在不同的模式,但不同治理模式的区别仅在于拥有各种财权的主体有所不同,不论采用哪种模式的公司治理,只要财权得到有效配置,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公司治理是有效的。

2财权配置的静态逻辑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抽象概括,企业所有权配置的基本逻辑决定了公司治理的基本逻辑和治理模式,也决定了财权配置的基本逻辑和分析框架。为了保证公司组织目标的实现,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财务治理权必须依照一定原则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财务经理、监事会之间进行纵向静态分配,进而使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

2.1所有者财权的配置

企业效率最大化要求剩余索取权的安排和剩余控制权的安排相对应。只有将剩余控制权归属于剩余索取权的拥有者,权利与责任的分布才能对称,这种剩余控制权才不会被滥用,才不会成为一种“廉价投票权”。剩余索取权的拥有者最有动力更好的去行使剩余控制权。要控制合同剩余风险就必须使风险的承担(剩余索取权)和风险的制造(剩余控制权)相匹配,实现利益相关者自我约束、自动履行合同,才能抑制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使个体理性服从集体理性。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它行使着公司财产所有者的全部权利,包括委托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财产索取权。反映在所有者方面的财权,包括出资权、剩余控制权和剩余财产索取权、对公司重大财务战略决策权等。具体表现为:股东大会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投资的流向、流量等);审批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做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以及公司合并、分立或解散等重大事宜做出决策;享有公司剩余收益分配权和配股方案的决策权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股东至上”的逻辑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企业实质上是多种资本的结合体,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市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别合约”,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因而,企业的所有权不应当由股东独享,而是由利益相关者共享,即“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逻辑”。

2.2所有者和经营者财权的交叉配置

利益相关者财务共同治理不仅包括财务控制权的共有,而且包括财务收益权的分享。财务收益权分享意味着利益相关者都应获得企业剩余价值,关键是如何确定分享的份额。应当根据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权对应原则,按照分配董事名额比例来决定各方分享剩余价值的比例。其拥有的财权具体表现为: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比较具体),制定公司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以及其他在股东大会闭幕期间可能涉及的重大财务决策,如投资、增资、配股、收购、合并、分立或解散等议案的提出,对公司财务经理人员的任免等。所有者财权的监督,由监事或监事会,代表投资者对股东出资并授权经营的法人财产行使财务监督权;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2.3经营者财权的配置

经营者层的财权,主要是行使公司法人财产的经营权中包括董事会授权的公司重大财务问题执行权。经营者层除了全面掌管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外,表现在财权的配置上有:经由董事会授权进行日常财务决策,包括如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等事宜;为董事会制订财务战略决策拟订方案;负责实施董事会制定的财务战略方案。

2.4管理者层财权的配置

财务经理以及具体的财务管理人员,由经营者授权,具体行使日常财务活动的执行权和控制权。在财务经理层及具体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中,按照公司机构设置和具体岗位的授权,具体可分为财务部长以及其下的财务科(股、组等)主管等层次,他们负责具体的财务事项和业务的处理,仅有岗位职责范围内的执行权和授权范围内的控制权。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对企业集团中的财务总监来说,往往有双重身份,在母公司,他是财务经理,代表经营者行使董事会授权的执行权;而在下属企业,即子公司,他又是所有者的代表,以出资者的身份行使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等项权利。

财权在安排上应遵循监督主体与决策主体必须实现有效分离,使监督主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的原则。对财务经理人员的制度约束主要包括:健全财务经理市场竞争机制以及相关的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加强对财务经理人员的约束,控制“内部人控制”和防止财务经理人员的隐性收入的来源渠道,通过监事会加强内部审计,切实加强公司的财务监督;明确责任与道德约束,财务经理人员在享受一定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对股东、对社会、对公司员工的责任,财务经理人员作为财务人员,应遵守财务人员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约束主要靠社会舆论监督执行。建立健全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公司财务决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速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设。

3财权配置的动态逻辑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利益相关度是动态变化的,从而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利益格局会发生变化,影响利益格局变化的因素有:各利益相关者投入的专用性资本、各利益相关者的谈判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就会发生变化,而企业的财权安排也应该体现这种变化。财权要随着利益相关者利益格局的变化进行动态分配,它是通过筹资结构的安排来实现的。

3.1资金结构的动态制衡

资金结构的调整可以激励委托人努力工作,减少成本,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1)债权融资使公司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一定程度的负债率能够促使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增强责任心,更努力的工作,减少失误,以降低两权分离所产生的成本,对公司财务治理形成一种担保机制。

(2)经营管理者持股可以降低公司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降低成本使企业得以稳定发展。为了降低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可增加管理者在企业的持股比例、实施经营管理人员股票期权制,使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

(3)增加股利支付比例以增加外部权益资本筹资机会。在企业赢利稳定的情况下,股利支付的增加,将吸引企业外部投资者直接投资的兴趣,当企业增加其外部权益时,管理者就增加了被外部权益主体如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督机构、新权益持有人监督的机会,这种监督方式促使管理者的行为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

(4)债转股的实施,优化了资金结构。债转股后,降低了企业的负债率,改善了股权结构,通过资产重组,可以使企业赢利增加。在债转股的运作体系中,无论是债权与股权的转换,还是股权的阶段性控制与退出,均留下了财权流动的足迹,也是治理结构完善的有力保障。

3.2关注债权人在财权配置中的地位

资金结构在治理中的作用,还要求财务治理权配置应关注债权人的地位。债权人一旦投资,在经营正常的情况下无权干涉企业的管理过程。所以,债权人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金收付的监控,能够低成本地获取有关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信息,从而削弱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就是说,由于有充分、真实的信息来源,债权人并不盲目地干预企业活动,而是当发现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时才行使控制权。所以,在财务治理权配置中,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相机治理机制值得借鉴。通过债权人的相机治理地位及其运行机制,使债权人能够根据不同的财务状况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这些财权表现在:债权人对企业提出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并对企业和项目本身进行信用评级。这一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债权人对投资项目信息的收集和筛选;债权人提供资金以后,为防范企业经营人员的道德风险行为,必须密切监察经营人员的行为及企业的一般经营活动,尤其要关注资金的使用;债权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确认,研究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及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下一步的行动。事后监督的关键在于债权人对某一财务状况必须做出可置信行动,即在签订债务契约时,债权人承诺,一旦企业出现亏损,债权人将设法更换经理。

通过调整财权动态配置来优化公司财务治理,还应当强化债权人在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债权人在财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抑制“内部人控制”现象,并形成银企之间的互动关系。我国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重塑银企关系机制可以考虑允许银行向企业投入股权资金。这样银行就可以以股东的身份享有企业的部分控制权,并使债权控制与股权控制相互补充。债权人一般不干预企业的经营与财务,但在监督、财务决策、防范风险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这样的一种方式,使得债权人从外部利益主体变成了准内部利益主体,对企业的财务治理起到了更重要的监督作用。探讨债权人作为内部利益主体参与公司财务治理,对我国金融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时间还不长,公司治理结构还有待完善,因此,作为公司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治理也就存在相应的各种问题。而财权配置又在财务治理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核心,是灵魂。所以在财权配置中要注意多元化的配置,注意约束与激励机制的交叉配合。

参考文献:

[1]郭海清.财权配置论——企业财务治理的核心[J].学术探讨,2007(3).

[2]王继仓,程国辉.论公司财务治理核心——财权的配置[J].会计与审计,2005(7).

[3]李志学,程猛.企业财权配置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2008(4).

[4]李正丽,时晋萱.我国上市公司的财权配置与财务治理[J].商场现代化(12),2005.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3

关键词:国有资产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审批程序;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1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019-0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引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变换的,如房产、汽车、土地使用权等的拍卖出售、无偿划转等行为;二是引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主体变换的,如房产无偿转让(调剂)、房产出租、置换等的行为;三是客体灭失的,如资产报废、报损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资产处置是国资管理的关键环节。作为国资管理工作者,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存在的问题

1.处置标准不统一,各单位的更新操作差异较大。主要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报废更新时,没有统一的报废标准,如对办公用的计算机,有的单位使用三至四年就报废,有的已经使用了八至九年仍在运行,而办公家具的报废年限差异更大,短的只有一至二年,长的可以在家具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永久使用。各单位报废更新的需求往往是根据自己能争取到的行政事业经费来决定的,而不是根据客观实际需要。

2.处置不及时,存量资产不能正确反映单位的可支配物力。由于没有配置标准的制约,有的单位对已经不再用的资产不进行必要的处置,闲置、毁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同时,个别单位在处置审批后账务处理不及时,单位账面反映的资产量与实物盘查不能对应。

3.单位内部处置随意性大,资产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管。不少单位的资产处置往往由个别人决定,缺少制约监督,处置要求不能体现节俭务实的优良机关作风,对出现故障的资产不能正确作出修换评价,处置浪费问题比较严重。

4.处置方式单一,不能满足资产管理需要。原有规定的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四种方式都是应单位要求而进行审批的,不能发挥财政部门资产管理的主动作用,而且在实践中还存在转换用途获取收益、捐赠、机构改革变动出现的权属变动等情况。在处置的内容上几乎全部是固定资产的处置,其他类型资产的处置基本上没有,与单位实际资产类型不对应。

5.处置收益缺乏监管,收益微薄。一般资产在报废时都有残值收益,如税务管理上大多采用原值的5%,由于相应收益管理缺位,有的低价转卖,收益进入小金库或流失,有的怠于管理,出现资产流失,收益多少及是否有收益都无法确认,从而出现资产管理的道德、廉政风险。

6.处置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资产更新与添置的预算安排往往是根据可支配财力进行分配,而不能精准并严格按照工作需要进行科学安排。加强处置管理与预算的结合,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并加强各单位对处置管理的责任心。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问题的对策

1.明确各处置管理主体在各环节的职责。现行规定中明确了四个处置管理主体: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单位内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其职责履行环节主要是处置申请、处置审批、审批后执行三个环节,其中心环节是审批。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个别单位先处置后审批的现象,其弊端不言而喻,在处置过程中必须明确审批先行的原则,并有必要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规定明确的罚则,主要是行政处罚、从预算角度的严格控制和对责任人的个人处分。

在处置审批环节明确各管理主体的职权划分。其他主体的处置权是由财政的处置职能分出的,但财政部门的机构人员安排是不能完成全部的审批管理的,同时财政部门与被处置资产的距离也限制了财政部门对被处置事项的全面认识。为提高处置效率,加强处置管理力度,必然要对审批权进行分权处置。分权原则主要是抓大放小,量力而行。财政部门保留必要的大额、大项的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权,并加强对整个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审批权限的滥用,加强审批备案管理,保留备案中发现的不当处置事项的纠正权力。对处置事项中的大额大项的理解,除了资产的单价、批量总价,还应当考虑处置方式不同而出现的风险大小和处置协调的难易程度。

2.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内容。首先要明确无形资产属于资产处置范围。一方面是提高公众对无形资产的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对易于被忽视的无形资产应明确规定属于处置管理范围,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管理与保护,防止出现相应无形资产滥用出现的对国家信誉的损害和无形资产的损失。其次要明确处置资产类型。在处置资产范围上,一是超标准配置的资产与闲置资产。超标准配置的资产往往也会成为闲置资产,或低利用价值的资产,而且违背财政资产公平配置的原则,造成行政事业单位间的资产攀比,成为破坏社会和谐的不利因素。对超标准配置资产的单位一方面可以通过预算进行资产平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主动的资产调剂使相应行政单位的资产配置达标。二是经批准需置换或交易的资产。有的单位因工作地点变化等原因,需要进行资产的转换等操作,这一类型的提出为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动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转作经营或获取收益、因行政事业发展需要改变用途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不得用于经营的,为促进事业单位发展,国家提出允许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部分经营活动,并取得相应的经营收益。“‘非转经’是资产流失的最为严重的一个渠道”,这类活动必须在有效的监控范围内,不得影响正常的事业任务与活动。这类资产还包括为保证特定任务的完成而由主管部门进行的国有资产的调剂客体。四是按规定上缴的资产,例如部分由行政事业单位代管的资产,进行处置时应纳入财政资产管理。

3.细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方式,明确处置的具体操作类型。实践工作中可以遇到九类处置方式:报废、报损、调拨、调出、置换、出售、捐赠、变更使用主体获取经济利益、机构改变发生的资产权属状态的改变等方式。此外,考虑到处置的复杂性,我们再增加具有包容性的其他国有资产处置行为,在近期实践中我们遇到对固定资产进行改造而发生的价值变动,或整体系统中部分配件损坏,损坏部分不再用而出现的部分报废的处置方式,完全可以归于此类型。

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监督程序。在处置程序中,一方面要明确处置中的权限、顺序和证据,另一方面要设置各重点环节的监督程序。

加强财政对放权由主管部门审批内容的监督。完善备案程序,可以加强对主管部门审批内容的监督。目前漯河市资产处置的备案情况并不完善,各单位在按权限处置后,将内部处置文件可以直接作为账务调整依据,从而失去了备案的作用。实际工作中应备案部分资产处置,有的单位滥用处置权,一些单位报废的资产比其他单位在用的还要新,看不出明确的原因,存在浪费现象。必须明确未经备案的处置文书不能发生法律效力,财政部门对不合理的备案文件有责令改正或直接撤销的职能。

设置审批后的财务监督程序。在执行环节,我们注重审批的实效,避免出现账实不符,要求处置批复和处置文书应及时交付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财政部门重新安排相关单位有关资产配置预算项目的参考依据,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调整相关会计账目的凭证,相关单位依照批复和文书及时进行资产处置。在执结后,我们考虑对执行情况的监督,应建立必要的执行台账制度,各单位在年底将执行情况反馈财政部门。

5.对集中处置,统筹收益管理问题的思考。对国有资产的集中处置,交由第三方操作是我们思考的一个主要方向。

集中处置的优点。首先,由专业的公司组织相应资产的拍卖,可以使报废资产的残值收益最大化。一般使用单位处置时不会找专业的拍卖公司来处置这些物品的,而且也难以较低的成本找到合适的拍卖公司,拍卖方式对卖方利益保障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其次,统一操作可以规范处置行为,利于管理。指导规范一个公司与指导几百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报废资产的处置相比,可以轻松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减少了处置执行环节中存在原廉政风险。由于处置执行中存在利益分配,就存在权力寻租的风险,存在私分、放任破坏等导致报废资产价值的流失风险。第四,减轻了使用单位处置执行的工作量。各使用单位进行资产处置也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而集中处置可以由公司运作来减轻使用单位的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压力。

财政应统筹管理处置收益。处置执行后的收益目前都由各使用单位自行按规定作为非税收入进行管理,按照财政部新颁布的两个暂行办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支分离,即可以是将收益直接划入相应单位的基本账户,也可以上缴到财政指定的专用账户进行管理。在分散处置时,由各使用单位自行将处置收益存入本单位账户的操作是简便易行的,但存在是否存入、存入多少和安排预算时额外考虑等多种问题,如果采用了集中处置后,相应转回资金等操作更复杂。由于处置收益明确属于国家所有,由财政部门统一安排是有合理依据的,各单位的预算并不会因此而有变化,纳入统筹利于合理安排,也减少了因为国有资产配置不均而出现的福利差异机会。集中处置后将处置收益集中存入也易于财政管理操作。行政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定不完全相同,其资产资金来源方式也不同,在进行集中处置后的收益管理上应有不同,而事业单位也存在全额、差额、自收自支等类型上的差异,在设立制度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区别化对待。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4

改制分流是指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限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改制分流的主体首先是改制单位的职工,其次为改制单位占有的和使用的净资产。在改制分流过程中,以改制单位现有存量资产为主,经评估后作为经济补偿的来源,并按照规定的补偿标准,一次性支付给自愿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实施改制分流要规范操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国家、企业及职工的合法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改制分流中的主要工作与作用

一个完整的改制分流方案,包括经济行为的批准文件、改制分流方案的文字材料、改制分流方案表、股权结构表、人员结构表、资产清查报告、财务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等。无论是股本额的确定,资产的匹配、清查、审计、评估、损失的认定及改制单位经营效益的测算等,都涉及到价值量的管理。因此,作为以价值尺度为基本管理职能的财务管理,在改制分流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作用。改制计划一经国资委批准,改制分流工作将紧张有序地按规定程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由始而终地贯穿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改制单位(注:处在改制过程但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资产清查,明确产权,核实账目,编制改制基准日的资产负债表和详细财产清册,以及债权债务清单,为实施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做准备。分析填列“初步方案表”,注明改制单位目前组织形式、经营地、注册地、股权结构、主要经营业务及改制分流所涉及资产范围等。根据资产负债的预计评估值和拟参加改制职工的经济补偿进行初次资产负债匹配。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选择合理的资产评估方法,对改制资产进行评估,并对资产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意见。改制单位填列“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经上级单位核实无异后,签章转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根据审核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和基本确定参加改制职工的经济补偿进行第二次资产负债匹配调整。分析填列“实施方案表”,注明改制企业(指完成改制分流过程和工商登记注册的企业)组织形式、经营地、注册地、股权结构、主要经营业务、未来3年收入利润预测、改制分流所涉及人员资产范围,以及评估机构、评估方法、备案机关和备案编号等等,上报集团公司审批。此“实施方案表”的内容实施是整个改制过程的灵魂,是改制方案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国资委、财政部规定,企业在实施改制分流中,国有产权向改制职工的转让,经集团公司审核并转报国资委批准后可采取协议方式转让。改制企业依据协议转让批准文件和合同以及相关的支付凭证等办理产权登记手续。改制企业工商登记完成后,进行账务预处理。经对过渡期(改制基准日———工商登记日)损益《审计报告》审核上报批准后,进行改制分流正式关账处理。

继续关注改制后企业的财务状况,聘请中介机构对经营者任期内(3年)资本保值增值等情况进行审计,审核确认改制者岗位激励股份的奖励兑现。国家对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很大,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改制企业可享受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因此,财务部门将协助改制企业办理有关享受税收扶持政策的相关手续。在改制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除了按规定程序做好各项工作外,还要积极争取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如会计师事务所、国有资产评估机构、银行、税务、工商等共同协调运作,确保改制分流工作的合法合理、及时有效完成。

二、企业改制分流中财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各股东的利益关系

在资产归属进行产权界定时,要充分依据现有的政策法规,正确处理好各股东的利益关系,避免由于各方利益问题处理不当,而影响企业改制的积极性。

2.改制资产的价值评估标准与方法应规范统一

目前在资产评估过程中仍然存在标准不统一、方法不规范的问题。主要有对土地的开发费用和土地的使用权作价标准,对国有企业原先形成的无形资产或商誉等是否做作价处理,对固定资产的评估是否考虑使用价值和重置价值的差异,对现有库存产品的作价标准等问题。因为改制资产是为出售、转让而进行评估的,是公司制改建过程中的资产评估,须选用统一的标准和合理的评估方法,避免形成争议,影响改制工作。

3.对改制资产与股份配置调整过程中的原则性有待加强

凡改制资产大于经济补偿加激励股之和的,应尽量避免作资产增加的调整;改制资产小于经济补偿加激励股之和的,应尽量避免作资产减少的调整。否则,对盘活存量资产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使改制方案编制成了数字游戏。

4.对改制企业占用所属企业资金及债务处理方案应合理而安全

目前对改制企业占用所属企业资金及债务处理方法较为单一,基本采用与改制企业签订还款协议分期归还,此方法具有一定风险,只适用于欠款金额不大或金额较大但改制后仍保留有一定的业务关系者(可从今后的业务交易款项中扣回,安全可以预期)。因而需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努力寻找外部投资者,相应扩大改制企业的总股份规模,将这部分债权转为改制净资产等,这有利于保证资金安全。

5.对审计、评估机构认定为全额减值的改制资产应规范处置

对改制分流过程中经审计、评估确认为全额减值的债权和投资等资产,应作为改制损失来认定和处理,但不该配置给改制企业,而应收回该债权和投资等,设立备查账制度,并承担继续追索或清偿的责任。

6.过渡期损益的管理与控制有待完善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是适应社会进步、社会经济发展、深化改革的需要,各级政府都制订了相关的法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找到相关的对策和解决措施,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相关规范,可见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基层的管理人员却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科学地认识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项管理工作。有的领导认为国有资产又不是自己的财产,只要自己在位期间平安无事就好,疏于对国有资产的清查和管理;也有部门领导存在重资金、轻资产,只重视财务账面的资金流动和管理,应付检查机关的监督审查,却忽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固定资产也是国有资产的组成部分,领导不重视或者对违规行为的漠视,自然影响到其他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2.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部门很多,但对各部门的责权划分不够明确。就国有资产的管理来说,有的资产购置归某个部门负责,对资产的处置由另外的部门负责,而其他部门又不能及时了解该部门的资产使用情况,造成了部分的国有资产闲置;部分国有资产备案由某个部门负责,管理由另一个部门负责,使用却由其他部门负责,导致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低下;国有资产因为价值金额等级不同,被划分到不同的管理单位,造成价值小的就被忽视或者无视,而价值大的重复利用率低,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3.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流动资产方面,因为我国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混乱,缺乏及时有效的管理,使得很多流动资产管理混乱,存在大量的虚假账务以欺骗审查。固定资产方面,直接管理者不遵照管理流程对资产处置进行审批,随意对国有资产进行转卖,改变资产产权,将国有资产转给企业,又通过暗箱操作将产权转到集体甚至个人名下,或者以投资的名义挪用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4.国有资产大量闲置。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的问题,某些单位在购置办公设备时,讲气派,讲排场,追求高端档次,求新求全,淘汰很多还有利用价值的办公设备,或者以极低的处置价格录入账务,将其变为个人资产。某些单位承办大型活动或者会议,购置大量资源设备,而活动或者会议结束后,大部分东西都被闲置,鲜有人问津,容易被某些人钻空子变为己有。另外国有资产的配置不合理,各单位之间配置差异很大,造成单位之间配置失调,有的单位办公条件很好,有的单位却年久失修,某些单位按级别都有公车配备,而有的单位却没有做到同等级别的配置水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攀比之风盛行,有些单位超规定配置,有些单位违规配置。另外,还有许多行政单位退休人员违规用房、违规用车,也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

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1.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要通过培训进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加强党训的学习,把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放到首位,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把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国家和人民给予的压力。要在相关的工作会议中,加强对每位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教育工作,让所有在职人员意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从意识上提高党政工作人员的自觉性,把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到首位,而不是利用自己的工作职权为个人谋私利,侵占国有资产。2.完善管理制度。要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加以约束,既适合资产管理的特点,又不违背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来监管和督查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和其他管理行为。建立健全的审批制度,使得国有资产的配置和处置都能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对资产的配置和处置加以约束,约束盲目购置资产和随意处置资产。建立有效的日常监管机制,对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职能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职责划分清楚,避免越权管理,避免责任推诿。3.建立国有资产备案机制。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应该建立相应的备案机制。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由财务系统统一对本单位所辖的国有资产进行账目核算并进行登记入账备案,避免某些单位私设小金库或者对部分资金不入账的行为,防止不法行为的发生。对已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核查登记,避免瞒报漏报,对建设完成的工程,进行竣工核算,进行资产登记备案,防止违法使用。督促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全面进行资产核查,并逐一进行登记备案,防止资产不清,核查不明,违规使用占用。对国有资产的变化情况进行登记备案,防止国有资产出现账务死账和不明流失的发生。4.建立国有资产核查机制。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使用情况建立有效的核查机制,通过有效的核查制度杜绝某些单位随意铺张浪费,互相攀比,而疏于管理的行为。国有资产的管理实行责任制,把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个人,在国有资产流失时,能追溯找到负责人,以此减少国有资产违规占用、侵吞私吞等行为,也避免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事不关己的漠视态度。对财政资金的预算、使用、结算做到全过程的监管和核查,严格遵照资金使用流程,进行登记备案,并随时检查抽查,防止资金的违法占用和恶意的资金流转行为,把相关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让财政资金能够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树立全员参与管理的意识,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管”和“查”双管齐下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国有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相关领导和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大量闲置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国有资产备案机制、建立国有资产核查机制等解决措施。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不断探寻改进现状的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作者:陈丽娟单位:牡丹江市社会福利院

参考文献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6

单身型

如果投资者属于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特e是那些没有家庭负担,没有经济压力,为追求资产快速增值而自愿承担一定风险的单身一族,可以选择“单身型”基金组合方案。方案比例建议如下:积极型基金投50%,适度积极型基金投30%,储蓄替代型基金投20%。这种组合资金配置绝大多数是股票型基金,投资风格以积极投资为主,能充分分享股票市场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获得的收益,积极谋求资本增值的机会。

白领精英型

如果投资者属于追求较高风险水平下获取较高收益的客户群,尤其是那些收入稳定、工作繁忙、短期内没有大额消费支出,想稳步提升个人财富数量的男性白领人士,可以选择白领精英型组合。方案比例建议如下:积极型基金投40%,适度积极型基金投40%,储蓄替代型基金投20%。这种组合资产配置多数也是股票型基金,以积极投资风格的基金充当组合的核心部分,在兼顾风险控制条件下,谋求资产长期稳定增值。

家庭形成型

如果投资者是追求中等风险水平下获取较高收益的客户群体,尤其是那些资金实力虽不强,却有明确财富增值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且短期内有生育孩子计划的家庭,可以选择家庭形成型组合。方案比例建议如下:积极型基金投40%,适度积极型基金30%,储蓄替代型基金30%。这种组合资产配置以积极型基金为主,适度积极型基金为辅,同时适当投资储蓄型产品,保证了一定的资产流动性,以备增添人口支出和资产保值需求。

白领丽人型

如果投资者是追求中等风险水平下获取稳定收益的群体,尤其是那些收入稳定、日常消费支出较多,缺乏理财计划的女性白领人士,期望资产的增值能够弥补白领女性因为消费需求大而产生的缺口,并达到培养良好理财习惯的目的,那么可以选择白领丽人型组合。方案比例建议如下:积极型基金30%,适度基金型基金40%,储蓄替代型基金30%。这种组合资产配置全部是股票型基金,以稳健投资风格的基金充当组合的核心部分,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同时保持了一定比例流动较强的储蓄替代型产品,以应付定期现金消费需求。

家庭成长型

如果投资者追求中等风险水平下能得到可靠投资回报,处于想增添孩子以后的三口之家,期望依靠投资部分来满足子女今后几年教育开支预算的需要,则可选择家庭成长型组合。方案比例建议如下:积极型30%,适度积极型30%,稳健型20%,储蓄替代型20%。这种组合资产配置兼顾资产的中长期保值增值和收益的稳定性及可变现性。

退休养老型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7

一、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坚持“统一政策、配套改革、分类定位、以人为本”的原则,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力求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引导科研机构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机制。

(二)改革目标。

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将政府投资建立的应用开发类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创新机制,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成为我市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三)基本思路。

1.对科研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定位

本次改革对科研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定位,按照不同类别实施改革。按照承担的公益性研究和公共服务性质的不同,将市属科研事业单位划分为公益类、准公益类和应用开发类3种类型:

提供基础性或共性技术研究与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科研事业单位,定位为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

从事社会公益为主的科学研究、技术咨询与服务活动,可通过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方式获得一定发展资金的科研事业单位,定位为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

以市场为导向,可通过市场规律配置资源并获得利益的科研事业单位,定位为应用开发类科研事业单位。

2.改革思路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应用开发类科研事业单位改为企业,条件具备的同步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多元化的科技型企业;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建立起职责明确、评价科学、管理规范、优胜劣汰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财政对科研事业单位的拨款和补助逐步由人员经费转向项目经费,科研机构主要通过申请承担政府的科技项目计划和研究开发任务等方式获取政府的资金支持。

二、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内容

(一)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

1.重新核定编制。市编办会同市科技信息局,对定位为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的科研事业单位,按照其所承担的公益性研究和公共服务任务,重新核定编制,确定科研、管理、技术支撑、科研辅助等各类岗位的合理比例。

2.市财政对科研事业单位的拨款和补助逐步由人员经费为主转向以项目经费为主。对承担政府指定公益性研究及服务项目的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市财政给予补助或按照其承担的公益性项目给予资助。科研事业单位主要通过申请承担政府的科技项目计划和研究开发任务等方式获取政府的资金支持。

3.实行事业单位职员管理制度和雇员管理制度。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后,按照《*市事业单位职员管理办法(试行)》(*市人民政府令第137号)和《*市机关事业单位雇员管理试行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133号)的规定,职员的职位分类、职员聘用、职员聘任、工资福利、考核奖惩、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等,实行事业单位职员管理制度;雇员的分类和配置、工资和社会保障、考核和职业发展,实行雇员管理制度。

在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期间,按照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办发〔*〕13号)的规定,符合条件的原在编人员过渡为职(雇)员或进行分流安置。

4.实行以课题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根据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办发〔*〕13号)的规定,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可根据核定的工资总额,在职位分类和职位设置的基础上,结合科研特点,实行以课题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和奖励制度。

5.探索实行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院(所)长负责的管理体制。理事会成员由主管部门代表、本单位代表、行业专家代表、有关出资方代表组成,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和推荐院(所)长,审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财务收支计划,监督业务和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院(所)长为法人代表,负责科研任务和日常管理工作,执行理事会决议,对理事会负责。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参加理事会,对政府投资的科研机构进行间接管理。

6.对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市科技信息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和市审计局对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进行一次运行绩效评估,每四年筛选一次。凡无研究开发任务、无研究开发成果或专利、无转化效益的科研事业单位,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不再列入公益类或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序列。

(二)应用开发类科研事业单位的改革。

1.应用开发类科研事业单位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通过相应的扶持政策,逐步过渡到完全市场化运作,成为以技术创新为特点的科技企业。

2.具备条件的应用开发类科研事业单位,同步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多元化的产权制度。根据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科研事业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具有成熟市场运作经验的投资主体的参与,激活改企转制的科研机构,成为新型的科技创新企业。

3.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科研单位,改企后属国有控股企业的,由市国资委纳入国有企业管理体系。科研机构改企后国有资产在30%及以下的,同时制定产权制度改革方案,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分阶段负责落实相关政策,改企和转制一并完成。

三、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配套政策

(一)保留名称。

根据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39号)和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51号)精神,科研机构由事业法人转变为企业法人,进行企业登记并领取企业法人执照的,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原则上可继续保留其名称。

(二)税收。

科研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后,经市科技信息局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享受*市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国有资产和财政基数划转的基准日。

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国有资产和财政基数划转按照市科技信息局、市国资委、市监察局、市人事局《关于我市科研机构改革国有资产处置若干问题的通知》(深科信〔*〕235号)确定的*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

(四)产权多元化。

科研事业单位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9号)的规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改企转制的单位,国有产权可全部或部分以协议或通过拍卖的方式实行有偿转让,吸收社会资本、个人资本和外商资本等多种资本投资入股或受让股权,实现产权多元化。

(五)土地资产处置。

改企转制单位的土地资产,按照市政府《批转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关于我市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资产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深府〔*〕98号)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处置。

根据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劳动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转制科研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财教〔*〕68号),经市国土房产局批准,其土地可评估作价以国有股本金的方式注入改企转制后的单位。

(六)奖励。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深发〔*〕7号)精神,整建制改企转制的单位,在划归市国资委管理以前,可从国有净资产中划出不超过40%的额度,其收益权按照贡献大小奖励给员工。

(七)净资产处置。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粤发〔*〕12号),科研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前形成的不良资产,经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报市财政局批准,可从净资产中核销。

改企转制为国有股份在30%及以下的单位,可从净资产中提取职工安置费,对解除劳动关系的人员进行经济补偿。净资产经评估不足以提取职工安置费的,撤销该科研事业单位,人员由该科研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市委办公厅《*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深办发〔*〕13号)的规定进行分流安置。

(八)离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

科研事业单位改企转制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按我市事业单位改革养老保险政策执行。

(九)人员分流安置。

改企转制单位的原在编人员,实行企业员工制度管理,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管理。

在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其原在编人员因提前退休、因病或工伤提前退休或退职、辞职辞退,按照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办发〔*〕13号)的规定进行分流安置。

(十)经济适用房分配。

改企转制单位*年12月31日前原在编人员,符合市政府《关于印发*市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府〔*〕104号)规定购买全成本微利房条件的未购房职工,保留其购买最后一批定向发售给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经济适用房的资格。

(十一)财政补贴。

参照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51号),对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逐年减拨事业费,市财政以补贴的方式,对原属财政拨款的改企转制单位给予3年扶持。3年的补贴额,分别按*年度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数的75%、50%、25%的比例拨付。补贴款项拨至改企转制单位的原主管部门,用于项目资助,不得用于发放工资福利。

(十二)土地使用费、土地年租金优惠。

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73号),改企转制单位按土地处置方案可维持自用(含划拨)性质的房地产,经市国土房产局批准,免缴5年的土地使用费。改企转制单位租赁国有土地的,经市国土房产局批准,免缴5年的土地年租金。

(十三)相关权益的承继。

市属科研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后,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承继原单位的各类特许经营权、资质、执照、证书。改企转制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办理保留延续手续。

四、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组织领导

(一)调整市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领导小组。

为确保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根据市领导分工和机构变动,调整市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组织协调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技信息局,负责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日常工作。

各科研事业单位原行政主管部门是对所属科研事业单位实施改革的责任单位,负责制定本部门所属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负责改革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安置等相关工作。

(二)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

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应由原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经市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应包括人员情况(人员编制、职位分类、职位设置、原在编人员的过渡、分流安置等)、资产情况(*年11月30日资产评估基准日的资产负债情况及相关明细表等)、改革后的业务发展规划。

应用开发类科研事业单位改企转制的,应由该科研事业单位提出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报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经市科研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应用开发类科研事业单位具体的改企转制实施方案应包括人员分流安置意见、资产处置意见(*年11月30日资产评估基准日的资产负债情况及相关明细表、资产评估报告书、净资产处置意见、不良资产核销意见、土地资产处置意见等)以及改革后的业务发展规划。

(三)落实改革配套政策。

科技、机构编制、人事、财政、国土、国有资产、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政策统一、配套改革的要求,贯彻落实本意见确定的各项政策。

1.市科技信息局负责审定科研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研究和公共服务任务,为科研事业单位分类定位和核定编制提供依据;

2.市编办负责核定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编制;

3.市人事局负责审定公益类和准公益类科研事业单位原在编人员向职员或雇员过渡、分流安置方案;

4.市财政局牵头组织市属科研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清理债权债务,负责批准改企转制单位的资产处置方案;

5.市国土房产局牵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配合,审批土地资产处置方案;

6.市国资委负责科研事业单位改企后的产权制度改革,并行使国有资产或国有股权出资人职能;

7.市工商局按规定对改企转制单位进行企业法人登记;

8.市地税局按规定对改企转制单位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四)资金保障。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8

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全国政协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全国政协行政单位履行职能,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政协行政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行为。

本办法所称全国政协行政单位,包括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黄埔同学会、欧美同学会、中华职教社等(以下统称政协机关)。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政协机关国有资产,是指由政协机关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政协机关的国有(公共)财产。

政协机关国有资产包括政协机关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政协机关的资产,政协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第四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三)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四)监管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

第六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第七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财政部、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政协管理局)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财政部是负责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国有资产配置标准,负责资产配置事项的审批,按规定进行资产处置和产权变动事项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工作;

(四)负责中央行政单位出租、出借国有资产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与中央行政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五)负责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

(六)对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政协管理局依据有关规定负责政协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组织实施政协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负责具体组织政协机关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等工作;

(四)负责对政协机关资产配置事项进行审核或审批;

(五)负责对政协机关出租、出借国有资产进行审核,对政协机关附属机关服务中心等后勤服务单位以及与政协机关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

(六)负责对政协机关房屋、土地、车辆及规定权限内的资产处置事项进行审核或审批;

(七)按规定向财政部报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

第十条政协机关对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负责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

(三)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采购、验收、维修和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负责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处置、出租、出借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五)负责对与本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监督管理并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六)向政协管理局负责,并报告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政协机关应当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加强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三章资产配置

第十二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二)与本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四)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第十三条对国家或相关主管部门规定有配备标准的资产,政协机关应当按照标准进行配备;对没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政协机关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从严控制,合理配备。

对政协机关要求配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批准重新购置。

第十四条政协机关房屋的配置,按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管理的规定办理。所需支出需要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必须纳入部门预算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五条政协机关土地的配置,按照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办理。所需支出需要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必须纳入部门预算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六条政协机关公务用车的配置,按国家有关公务用车管理的规定办理。

部长级干部专车,由政协管理局配备或批准配备,所需经费纳入部门预算报财政部审批。

副部长级干部工作用车和其他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按照国家规定的配备标准和车辆编制数配备,所需经费纳入部门预算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七条除房屋、土地、车辆外,政协机关购置其他有规定配备标准的资产,应当按下列程序报批:

(一)政协机关的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审核资产存量,提出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政协管理局审核,并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二)政协管理局对政协机关上报的国有资产购置事项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报财政部审批;

(三)财政部根据政协机关国有资产状况和政协管理局的审核意见进行审批;

(四)经财政部审批同意后,政协机关可以将资产购置事项列入单位年度部门预算,并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时将批复文件和相关材料一并报财政部,作为审批部门预算的依据。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第十八条政协机关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需要购置资产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程序报批。

第十九条政协机关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依法实施政府采购。

第二十条政协机关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财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第四章资产使用

第二十一条政协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使用行为。

第二十二条政协机关应当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工作,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

第二十三条政协机关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卡、实相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十四条政协机关应当建立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将国有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第二十五条政协机关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担保。

第二十六条政协机关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在本办法颁布前已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进行脱钩。脱钩之前,政协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管。

财政部、政协管理局应当对其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政协机关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必须事先履行审批程序:

(一)政协机关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的,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报政协管理局审核,并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二)政协管理局对政协机关上报的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事项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报财政部审批;

(三)财政部根据政协机关国有资产状况和政协管理局的审核意见进行审批;

(四)经财政部审批同意后,政协机关方可进行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借事项。

第二十八条政协机关出租、出借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仍归国家所有;所形成的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及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上缴中央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二十九条对政协机关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由政协管理局商财政部予以调剂使用或者处置。

第五章资产处置

第三十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处置,是指政协机关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及核销。包括各类国有资产的无偿转让、出售、置换、报损、报废等。

第三十一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处置的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因单位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五)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六)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政协机关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

第三十三条资产处置应当由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提出意见,按审批权限报送审批。

第三十四条资产处置审批权限:

(一)房屋处置,按国家有关房屋管理的规定办理,报财政部备案。

(二)土地处置,按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规定办理,报财政部备案。

(三)车辆处置,由政协管理局审核提出处理意见,报财政部审批。

(四)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的其他国有资产的处置,由政协管理局审核提出处理意见,报财政部审批。

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200万元以下的资产的处置,由政协管理局审批。具体办法由政协管理局制定,报财政部备案。

(五)政协机关划转撤并时处置资产,及向其他部门、向地方调拨资产的,应当报政协管理局、财政部审批。

第三十五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处置应当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资产的出售与置换应当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第三十六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及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上缴中央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十七条政协机关分立、撤销、合并、改制及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时,应当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编制清册,报送政协管理局、财政部审批、处置,并及时办理资产转移手续。

第三十八条政协机关联合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而临时购置的国有资产,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时按照本办法规定报批后处置。

第六章资产评估

第三十九条政协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

(一)政协机关取得的没有原始价格凭证的资产;

(二)拍卖、有偿转让、置换国有资产;

(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条财政部会同政协管理局组织政协机关国有资产评估工作。

第四十一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项目范围、权限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第四十二条政协机关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

第四十三条政协机关进行资产评估,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七章产权纠纷调处

第四十四条产权纠纷是指由于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不清而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五条政协机关与其他行政单位之间发生的产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由政协管理局、财政部商有关部门、地方调解、裁定。必要时,报国务院裁定。

第四十六条政协机关与非行政单位、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发生的产权纠纷,由政协机关提出处理意见,并报经政协管理局、财政部同意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八章资产统计报告

第四十七条政协机关应当建立资产登记档案,并严格按照财政部规定的格式、时间等要求,定期将本单位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向政协管理局做出报告,经政协管理局审核、汇总后,报送财政部。

财政部、政协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第四十八条政协机关报送资产统计报告,应当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并对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变动、处置等情况做出文字分析说明。

第四十九条财政部应当对政协机关报送的年度资产统计报告进行审核批复,必要时可以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审计。

经财政部审核批复的统计报告,应当作为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依据和基础。

第五十条财政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进行资产清查的具体实施办法,由财政部制定。

第九章监督检查

第五十一条财政部、政协管理局、政协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五十二条财政部、政协管理局、政协机关应当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十章附则

第五十三条政协机关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执行行政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国有资产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其他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国有资产管理,执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不执行本办法。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9

郑州机场,飞机晚点了一小时。

记者的旁边,坐着一位美丽的女士,正要飞往呼和浩特出差,因为晚点,和记者攀谈了起来。

听闻记者的单位有理财师可以帮人理财,便叫我们给她也做一份规划。

她介绍说:“我叫杨芳,自己在国企是做工经概算的,年薪15万元,老公是儿童医院的主治大夫,年薪也有15万元。不过两人都忙,2岁的儿子一直是由奶奶在帮忙照看。也正是因为忙,平时根本不理财,甚至连信用卡都没有,存款和闲钱都搁在银行。”

据杨芳介绍,她和老公每年能存下20万元,一年的开销,包括每月房贷2500元,大概需要10万元。家里有一套90平米的两居室,是去年初花10000元每平米购买的二手房,现在涨到12000元一平米,市值108万元。2015年年初,杨芳的单位拆迁改造旧房,她也有资格以市场半价申请一套两居室,分三期付款,她交了一笔20万元的款项,年底还要交20万元,剩下的20万元要在2016年中期交房时付清。家庭存款方面,有一笔30万元的一年定存即将到期,其中20万元在2015年12月底要支付出去,另外还有一笔5万元的闲钱搁在银行活期里。

随着儿子的长大,她想换套大三居,总不能一直让儿子和奶奶挤住在一屋,大了还是要有自己的居室。另外,她也想要一张可以适用经常出差住酒店和吃饭有折扣的信用卡。

理财目标

1.二房换三房

2.闲钱如何打理

3.推荐办理合适有用的信用卡

“在基金的选择上,可以先从国内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开始,相对较为熟悉。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可逐步把眼光投向全球,进行全球资产配置。”

鲁丹

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个人银行投资保险产品部助理总裁。

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杨芳夫妇家有公子,工作稳定,家庭年收入30万元,且已购买自住房产,月供金额不大,可谓幸福的三口之家。像很多一孩或二孩家庭一样,杨芳夫妇现在也正面临房屋置换的需求,如何较好地进行房屋置换及家庭理财,这也是很多家庭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家庭财务状况梳理

在给出具体的建议之前,先来梳理一下杨芳夫妇的家庭财务状况,以使理财建议能有的放矢。

表一:家庭资产负债及收入一览

家庭资产一套房产(自住)108万

单位申请的房产120万

银行一年期存款30万

银行活期存款5万

总计263万

家庭负债住房贷款50万左右(据估算)

家庭收支夫妇年收入15万+15万=30万

开销/年10万

结余/年20万

图一:家庭资产分布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杨芳夫妇财务状况有以下特点:

优点:家庭资产负债结构稳健,负债较轻,房贷压力较小,除去所有开销后,尚有每年20万盈余,家庭财富的积累速度会相对较快。

缺点:家庭资产配置较为单一。从图一可以看出,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高达87%。且除房产外,13%的家庭资产均在银行存款中,在目前中国已连续降息5次的背景下,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1.75%,活期收益则更低,因此家庭资产的回报较低,且品种过于单一。

二、理财目标如何实现?

首先,两套思路,置换房屋

由于杨芳夫妇目前拥有两套房产,尽管其中一套尚未付完全款,因此,房屋置换有两种方案可选择:方案一:出一套二居,进一套三居;方案二:出两套二居,进一套三居。以下,我们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对比一下两种方案的优劣,以供杨芳夫妇进行选择。

首先,我们来做一些估算:

1.根据案例提供的情况,自住房单价每平12000,假设所置换的大三居面积140平,且单价和目前自住房单价相仿,那么大三居市价168万。

2.目前每月还贷2500元,按目前房贷利率打9折、30年还清、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可以估算出贷款金额大概在50万元。

3.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杨芳单位拆迁改造旧房为按市场价半价付款,总共付款60万元,可以估算出市场价大概为120万,我们假设方案一为出售明年中期交房的单位改造房。

4.假设首套房贷款可以打折,建议方案一中,在购买大三居前,先还清自住房贷款。

5.假设方案一中,房屋置换后,自住房用于出租,按2%的租售比来估算,月租金约在1800元。

6.方案二中,假设置换后所剩资金投资按5%的年回报计算。

比较项目方案一方案二

置换程序1.出售单位改造房,收入120万;

2.还清自住房贷款50万;

3.购买大三居:首付70万,其余贷款98万。1.出售自住房和单位改造房,收入共228万;

2.还清自住房贷款50万,还款后剩余178万;

3.购买大三居:168万用于购房;

4.剩余10万可用于投资。

置换后拥有的资产1.一套大三居,价值168万;2.一套二居,价值108万。1.一套大三居,价值168万;2.10万资金,用于理财。

置换后需付贷款98万无

每月还贷压力约5000元无

每月租金现金流约1800元无

每月实际房屋支出约3200元无

每月投资收益无500元

因此,若杨芳夫妇所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看涨,那么建议采用方案一,尽管每月有还贷压力,但目前利率较低,且房产会增值,利用杠杆增强房产投资收益。但相反,若房产价格看跌,则建议采用方案二,多余资金可用来投资,增强回报。

其次,积少成多,长期投资

a.购房前,保守为主

目前,杨芳夫妇拥有30万元的1年期定存和5万元的活期存款,而且2015年底和2016年中分别还需要交各20万元的房款.若2016年中前可以存下10万元积蓄,那么基本上真正开始有闲钱可以打理,会从2016年中开始。而在2016年中前,由于存下资金需用于购房,且期限较短,建议将闲余资金投放在相对保守的理财产品上。市面上有部分较短期限,或每天、每周可赎回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收益比银行活期高,且很灵活,杨芳夫妇可选择购买。

B.购房后,资产配置

从2016年中开始,杨芳夫妇每月积攒的资金可开始用于投资。若选择方案一进行房屋置换,每月实际房屋支出在3200元左右,略高于目前的月供2500元,按杨芳夫妇每年可攒下20万估算,方案一的情况下杨芳夫妇每年仍可以攒下19万多,也即每月约1.6万。若选择方案二,则除了剩余10万购房款可直接用于投资外,由于没有月供,每月攒下资金约1.9万。

那么这些资金如何打理?

在起步阶段,建议先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一方面,目前市场波动较大,国内股市较为震荡,但相对处于较低的位置,杨芳夫妇可本着长期投资的理念,逐步建仓;另一方面,杨芳夫妇平时工作较忙,受限于时间和经验,直接投资股市或债市,可能不太现实,但可通过基金的方式,间接参与各类金融市场的投资,利用基金公司的专业优势,省时又省力。目前,星展银行架上代销多款国内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可供投资者选择。如,长盛电子信息基金,在经历过a股股灾后,2015年初至12月16日,收益仍达到90%。

在基金的选择上,可以先从国内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开始,相对较为熟悉。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可逐步把眼光投向全球,进行全球资产配置。根据机构研究,资产配置对家庭理财回报的贡献度达到90%以上。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美联储已进入到加息周期,人民币还有贬值压力,全球资产配置的必要性更加显现出来。根据我们的研究,2015年前三季度,如果只投资a股,亏损约5.6%,波动率高达40%以上,但如果用星展银行《投资智策》提供的战术性资产配置组合,亏损不到1%,且波动率大幅降低至10%以下,使投资组合相对稳定。

第三,根据偏好,自主择卡

对于信用卡的办理,目前每家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和优惠活动各有千秋,有些服务较好、活动多;有些的积分可兑换里程、享受机场贵宾厅等等。杨芳夫妇可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对于酒店和餐厅活动较多的信用卡可以去比较一下浦发银行、招商银行。这两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对于资质较好的客户审批的额度较大,且信用卡类别、活动都很多,比较实用。”

朱悦

凯石理财经理。

笔者根据案例中杨女士的自述,将他们家庭的资产负债状况和收支状况汇总如下表:其中房贷部分每个月需要还款2500元,而总价是90万元,所以根据目前的购房政策及房贷利率推测,其当时购置房屋时可能总首付40万,贷款金额为50万,期限为30年。下表也按此推测计算。

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单位:万元)

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活期存款5房屋贷款50

定期存款30购房款(欠)40

其他(预付款)20其他0

固定资产自住房(市值)108

合计163合计90

家庭收支状况(单位:万元/年)

收入支出

杨女士工资15房贷3

杨女士丈夫工资15日常生活开销7

定存利息(非固定)1

合计31合计10

一、房屋置换建议

从杨女士一家目前的资产状况来看,对于房屋置换和购买单位福利房的未付款支付并无太大压力。其中,2015年底需要支付的20万,在年底定期存款到期以后可以直接从中取出20万进行支付,剩余的10万元定存以及全部利息约11万(按照2014年的1年期定存基准利率3%左右计算,可能商业银行会有上浮空间),再加现有的活期存款5万,共计16万元,可全部用于流动性较好的半年以内的稳健型投资。这样再加上半年的工资收入结余,完全可以应对来年中旬需要支付的20万购房尾款。支付尾款的缺口为4万元,也就是说杨女士一家在2016年上半年需要从月度收入中至少存留6000~7000元作为购房项目用途。而收支表表明其家庭每年有近20万的结余,每月约16000~17000元,半年按10万算也足够补齐购房尾款的缺口。

由于目前其居住的房屋和单位的福利房均为两居室,并且家庭没有多余的资金立即购房,所以建议可先卖出一套房再购买新的三居室,这样的话需要交纳的房屋购置税款也可以大大减少。出于经济性和舒适性的考虑,建议卖掉单位福利房的原因如下:一、经济性――假如卖掉现住房,按照目前市场价108万,还掉贷款50万以后,手上现金为58万(其中40万是首付款,由于每平方涨了2000元,故有18万的盈利)。但如果卖掉福利房,以实际购价60万是按照市场价格一半计算,转手卖掉可以有120万的现金,其中包括60万盈利,并且可节省下一笔装修费用。比较之下,卖福利房比卖现住房获得的现金要多出一倍多,有利于减轻后期购买三居室的首付压力,更为经济。二、生活便利――考虑到如果卖掉现在居住的房产,而单位房也并未交房和装修,在搬入三居室以前还要多搬一次家,不仅需要她和先生花费大量精力装修或者搬家,并且会造成家中老人和小孩的生活环境发生大的改变而或有不良影响。所以卖掉单位福利房的选择最经济也最省力。

二、闲散资金投资建议

接上述方案,2015年底交完20万的房款以后,剩余10万元定存以及全部利息约11万,再加活期存款5万,共16万元,可分成两部分投资:大部分仍然存定期或银行短期保本理财产品,以保证资金安全,三个月定期或半年期都可以,具体可以根据交房款的时限决定。然后预留小部分做活期存款或者购买流动性较好的货币基金,投资稳健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家庭急用金,这小笔资金主要保证流动性以防家庭有突发事件需要开销,金额可覆盖3~4个月的家庭支出即可。

此外,每个月的家庭结余16000~17000元,除去6000~7000元做购房专项款以外,仍有10000元可支配。可以尝试用定投的方式少量长期配置公募基金,每月3000~5000元为宜。现金及活期存款的比例可适当降低。

三、保险配置建议

杨女士的孩子目前2岁,虽然离上大学还有很长时间,不过笔者认为可以先规划一下。通过购买一些针对小孩子的分红型保险来储蓄将来上大学需要的教育金,这种险种在小孩每个重要的升学阶段都会有一笔升学金作为分红给到受益人,这样安排可以减轻家庭对单笔大开销的压力。每个月大概花费在300~800元之间。此外,杨女士和先生都是家庭的收入来源支柱,任何一方因意外失去工资收入就会给家庭收入带来较大冲击,所以也建议各自都配置一些商业保险,可考虑的品种有:意外险、重大疾病险、人寿险。如果日后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考虑养老险。

四、信用卡办理建议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篇10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机制;构建原则;方法

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深入方方面面,企业也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经营的观念,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应如此。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是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根据国家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以绿色财务管理为核心,制定的绿色财务管理的制度。通过绿色的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合理的岗位设置和资源配置。用绿色的管理模式,树立企业的核心文化,以便利于企业决策人员运用绿色财务管理手段为筹资、投资、运营管理等做出正确决策和配置合理方案。当企业风险到来时候,绿色财务管理机制也可以运用控制手段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构建上市公司绿色财务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1.环境污染严重与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迫切需要企业通过“绿色化”道路,取得社会的支持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空气中pm2.5含量严重超标,迫切需要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时水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工业废水的排放已经造成了河流的污染;工业垃圾对环境污染也蔓延至全国各地。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走低碳之路是中国的责任和义务。与此同时,国民的环保意识是越来越强的。上市公司想要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走上“绿色化”的道路来取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2.国际经济交往发展,迫切需要企业构建绿色财务管理机制,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国际上占有市场份额

在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上市企业想要在国际上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应该顺应国际环保组织的呼声,发展绿色经济,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而上市公司进行绿色财务管理,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实行绿色财务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3.构建上市公司绿色财务管理机制是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

目前企业获得市场的竞争方式还是以低成本竞争为主,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念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明智之选。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对生产成品的控制是以长远的绿色发展观为目标的,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通过绿色财务管理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实现绿色环保的资金支出,并且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共赢为目标导向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

二、上市公司绿色财务管理的内容

1.绿色筹资管理

上市企业想要实现绿色生产制造,在资金的筹措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渠道。主要包含有:企业自筹资金、国家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利用外资等方面。在政府扶持绿色事业的今天,企业用于绿色生产制造的资金往往可以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同时也可以发行股票、设立绿色基金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措,筹措资金可以用于有助于环境改善的绿色项目中。吸收投资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产权。在用发行证券和股票的方式中,不仅可以对资金的筹措有所帮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声誉,提高企业的影响力。

2.绿色投资管理

上市企业绿色投资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主要表现在企业生产节能环保产品、购买跟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相关设备等资金的投放;对外则指的是,投资其他企业的绿色生产项目。绿色投资项目要考虑许多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仅包含对项目的投入和产出,还包含项目外对环境的影响因素所产生的付出或者奖励收入。主要因素包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绿色项目是否能够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包括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这些关系到项目投资是否能够享受到贷款及税收的优惠,除此之前,还应该考虑机会成本,投资了绿色项目而不能投资其他项目所需要的机会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好是坏。

3.绿色营运资金管理

上市企业的绿色营运资金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现金流量的管理和预测和流动资产管理两大方面。关于现价流量的预测主要是应该提前考虑好绿色项目为保护环境而产生的资金使用的增加部分;流动资产管理则是要确定资金占有量,保证资金的及时收回,不要发生闲置现象。

4.绿色分配管理

绿色分配管理是与企业有各方利益和厉害关系的集中表现,是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部分。它是指企业与绿色投资者之间分配净利润的过程。因此绿色财务管理中,绿色分配管理是核心内容。对于上市企业来说,合理的利润分配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财务管理中,制定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时,首先要考虑留有足够利润,用于日后的绿色项目开发;其次,要分配给投资者合理的股份利益,来保持现有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绿色项目。

三、上市公司绿色财务管理机制的构建原则

1.效益最大化原则

这里的效益最大化包括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方面。上市公司应该在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中,将生态效益的实现落到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中,摒弃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使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都在绿色财务管理获得最大化的发展。

2.实现经济效益、就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

在循环经济与可续发展观等理论的指导下,上市企业的绿色财务活动,要制定明确的政策,实现经济效益、就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3.推广成熟技术原则

这里的成熟技指的是实现绿色财务管理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上市公司应该拓宽思维,加快这些技术手段和方法在上市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使用,拓宽他们的使用范围,提高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深度和广度。

4.成本效益原则

在上市公司绿色财务管理机制的构建中,也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绿色财务管理机制并不是不考虑一切成本和代价的盲目执行,而是要认真权衡推行绿色财务管理机制后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循序渐进、稳步的实施绿色财务管理。

四、上市公司绿色财务管理机制的实施方法

1.采用绿色筹资方式

在上市公司的绿色财务管理中国,绿色筹资指的是利用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去吸引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筹资的主要方式有:采取还本销售方式进行筹资;与绿色原料生产企业订立合同,实现原料的绿色化,支持绿色财务管理;鼓励民间投资,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宣传绿色项目,并承诺给予保障的方式,让居民充分认识绿色项目和前景,为山市公司筹措资金提供更广阔的渠道;采取融资租赁方式,降低现金使用的风险,为其他资金短缺项目提供间接支援,同时还能解决绿色生产或经营对固定资产的需要。

2.选择绿色投资决策

绿色财务管理在分析投资方案的可行性时,要十分注重方案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的分析。对投资方案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有关绿色成本方面,而对绿色成本计算,要包含已发生的和将来估计会发生的,之后再计算项目的利润额。在对绿色投资决策进行选择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投资方案中所生产的产品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其次,投资方案的设计应考虑如何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实现循环经济。此外,上市公司在对绿色项目进行投资时,还要考虑是否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相关支持,在国家贷款利率、税收等方面获得优惠,从而减少成本支出,这样有利于上市企业更加积极的对绿色项目进行开发,投资于研究与开发绿色产品,以实现产品“绿色差异化”战略。

3.绿色运营成本控制

上市公司在对绿色项目进行投资运营时候,即要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又要想办法降低维护环境的成本,实现对绿色营运成本的控制。上市公司应该设定两个指标进行成本控制:一是,绿色经营成本费用率,二是环保设备利用率。绿色运营成本费用率主要指的是绿色项目生产产品在市场投放过程中,想要被消费者介绍和认可需要上市公司做大量的宣传工作,这部分费用的支出必然会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因此这一指标的大小,要结合公司获得利润情况综合评定;环保设备利用率尽量使生产中多运行环保设备满载运转,没有闲置,同时减少磨损。

4.绿色营运现金流量的管理

现金流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绿色营运资金的管理,重点是要考虑在营运过程中如何合理调配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的动态平衡,保证不发生违反相应的环境、环保法律、法规的现象出现,从而增加额外的绿色成本。实现这样一种动态平衡,要掌握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情况,以便合理安排资金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的平衡性目的。5.绿色利润分配的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在股利分配方面不同与传统财务管理的地方在于支付股利前须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绿色公益金,提取的绿色公益金未经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不得挪作他用,而主要用于应付绿色投资资金的不足,同时也可用于支付下期绿色股股利。

作者:杨蕾单位: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