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十篇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十篇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57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1

关键词:产学研融合;科技创新;经济发展;networkDea

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1-0041-07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自从Solow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将技术进步引入对宏观经济增长的分析以来,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Solow的分析,促进产出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而非资本积累。单就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一指标而言,发达国家普遍高于70%的水平,美国高达80%,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40%,差距明显。面对当前外需不振、经济持续低迷和内部“三期叠加”的不利形势,为了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摆脱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现状,更应该依靠科技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府近年来对科技创新越发重视,2005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作用。2012年我国科研经费总额位列全球第三,规模首次超过万亿元;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为鼓励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伴随着科研经费的持续增长和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创新是否已经摆脱产学研脱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产、学、研三方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如何?产学研的融合与合作状况如何?这正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即从产学研融合视角研究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在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方面,随着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的深入。国外学者逐渐转向对二者关系内在作用机制的探讨,并逐步拓展为科技创新与经济系统运行不同阶段子系统效率的联系上,探讨科技创新c经济增长的多阶段与网络化特征,考察每一生产系统或环节对整体生产系统的影响。Kao和Hwang对networkDea模型进行一般化分析,将每一个网络拆分成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的组合,从而实现对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效率与联动机制的分析。国内关于科研投入、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思路基本一致,主要采用面板数据对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谢兰云和曲永义运用SVaR模型,利用协整方法和SVaR方法对1991-2006年我国企业、政府的科研投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政府和企业的科研投入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庞瑞芝等借助拓展的networkDea方法,以系统观视角考察我国省际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效率以及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发现目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偏小,科技成果未能有效转化制约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创新生产阶段和经济发展阶段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

在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方面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对于区域与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研究,Fromhold-eisebith和eisebith研究发现,创新环境与社会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创新环境可以刺激产业发生变化。Hong和peng建立一个灰色对称进化链模型来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稳定平衡性。孔祥浩等提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结构模型,分析核心要素之间的互动结构,并且提出要素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王玉梅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网络协同创新发展机理模型,给出企业与公共研究机构、政府间,以及系统各要素间的协同创新关系。二是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an等研究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创新活力的载体,它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内的“知识组织”;另一方面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可以通过某种治理安排来促进和支持这些“知识组织”。洪名勇较早设计了我国省级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认为科技创新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魏阙和戴磊设计了基于创新活动基础、产业集群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四个维度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创新效率与创新绩效方面,Carlino等研究发现,城市的专利密度与就业密度呈正相关关系。Castellacci通过对欧洲9个国家制造业生产率差异性的分析,将技术体制量化为技术机会、独占性、开放程度和市场规模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何军和胡亮对我国规模以上内外资工业企业绩效进行分析,发现内外资企业的生产要素增长率都在逐年增长,但内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快于外资企业,其增长来源也并不相同。余泳泽考察了创新要素聚集程度、政府支撑程度和制度环境因素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科研机构和高校空间布局上的集中并没有带来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但企业科技创新要素集中度提高却带来科技创新效率的明显提高。郑伟波和田也壮考察了文化因子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认为文化因素中的高权力距离和约束性组织文化对科技创新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本文进一步扩展networkDea方法,将经济活动拆分为若干串联的子系统,并将产、学、研作为彼此并联的子系统,分别考察三方面科技创新的作用效率,分析三者的经济转化效率及其在哪些环节存在问题。

二、研究方法、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1.研究方法

从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来看,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呈现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阶段化的,这一作用形式在不同阶段依次甚至同时展开,不同阶段的推动作用强度与效率呈现差异化特征。二是网络化特征,即经济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与生产单元都对经济增长有影响,各阶段下的不同产物可能构成下一阶段的投入品,由此构成经济增长的网络化模式。为了能够系统化、全面性地分析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需要考虑科技创新对经济推动作用的阶段化和网络化特征。基于这样的考量,Fare和Grosskopf提出networkDea方法,将生产过程进行分解,考察经济系统中每一个子系统的效率及其对整个经济系统效率的影响。当生产过程分解为两阶段时,两阶段的联动主要通过中间产品进行,即上一生产阶段的产出转化为下一生产阶段的投入,利用生产过程的分割,通过对每个子系统的分析探讨经济效率。Fare等拓展了netwo~Dea方法,将其细分为两类模型:一是资源约束型。两个生产阶段在同一资源约束下同步运作。二是序列型,两个生产阶段存在投入产出关系,前一生产阶段的产出为下一生产阶段的投入。

Kao和Hwang建立了两阶段networkDea方法,全面分析了子系统和整个经济系统之间的联动机制。但两阶段Dea缺乏足够的拓展性,无法从两阶段分析拓展到一般情况。Kao对networkDea模型进行了一般化分析,将每一个网络拆分成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的组合,从而实现对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效率与联动机制的分析。因此,本文借鉴Kao构建两阶段五系统networkDea模型,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阶段Ⅰ和阶段Ⅱ为串联关系,阶段内部分别为三系统和两系统的并联。其中系统1和系统2为科技创新过程,其分别投入科技资源(X1,X2),产出科技成果(Y1,Y2);系统3是科技创新促进下的生产过程,系统4为常规生产过程,投入非科技资源(X1(3),X2(3)),产出非科技资源(X1(3),X2(3));系统5为模拟下的虚拟生产过程,与系统4类似。

假设存在n个决策单元(DmUs),μi为投入乘数,νr为产出乘数,ek为各个决策单元的效率。系统各个阶段的边际产出不会超过中间投入。本文构建各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模型如下:

(1)

其中,j=1,2,…,n;μ1,μ2,μ3,ν1,ν2≥ε。考虑到前文所述的阶段性特征ek=eⅠ×eⅡ,对于阶段Ⅰ,根据Dea的边际条件,其总产出不应超过其总投入,即:

(2)

根据约束条件,设μ*和ν9分别为投入的最佳比率和产出的最佳比率,阶段Ⅰ的效率为:

(3)

根据同样的限制条件,阶段Ⅱ的效率为:

(4)

2.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2006-2013年中国大陆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研投入与产出以及宏观经济数据,样本的基础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本文所选取的初始投入X1(1)为各省份高校研发人员全时当量;X2(1)为各省份高校科研经费支出;Y1(0)为各省份高校专利授权数;Y1(1)为各省份高校专利技术市场成交额;X1(2)为各省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剔除高校);X2(2)楦魇》菅蟹⒆时敬媪浚ㄌ蕹高校);Y2(0)为各省份专利授权数(剔除高校);YX2(1)为各省份专利技术市场成交额(剔除高校);X3(1)为各省份地区资本存量;X2(3)为各省份地区从业人员(剔除研发从业人员);最终产出Y3为地区高技术产业产值。

三、结果分析

1.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作用评估

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整体水平不高。表1为2009-2013年各省份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率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最高值为1.000,最低值为0.450,五年间全国平均水平为0.710。从变化趋势看,全国平均水平从2009年的0.677上升到2013年的0.791,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显示出近年来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不断上升,这反映了目前各地区对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视。但就整体水平而言,目前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效率不高,尚有提升空间。因此,除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外,还应从多渠道、多途径人手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率水平。

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就各省份而言,得分最高的为江苏、北京、上海和浙江,均在0.980以上,得分最低的为山西、云南、贵州和甘肃,均在0.500左右,仅为江苏和北京的一半,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得分最高的为内蒙古,在全国排名第六,西部地区得分最高的为陕西,在全国排名第十七。就各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平均得分为0.838,高于中部地区的0.657和西部地区的0.562,仅有东部地区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0.710。各省份平均增速最快的是安徽、吉林、黑龙江、陕西和湖南,分别为9.6%、8.7%、7.6%、7.5%和7.2%,均达到7.0%以上的增速。由于江苏、北京、上海和浙江保持着较高的效率水平,因而上述省份增速最慢。整体而言,中部地区增速最快,西部地区略逊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整体水平较高,增速最慢。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受制于地区条件,除了科技资源的集聚外,不同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既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交易市场等“硬件设施”,也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等“软件设施”,还包括需求端的企业发展状况、企业科技需求水平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等“配套设施”,虽然中、西部地区在硬件设施方面有所提升,但东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水平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

2.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两阶段分解

对于多数科技创新要素而言,都需要经过从初始要素变为中间要素(科技成果),再应用于区域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因此,本文将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拆分为两阶段,即阶段Ⅰ和阶段Ⅱ,正文中统一表述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为科技创新要素投入转化为科技成果,第二阶段为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表2为2009-2013年各省份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两阶段分解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要原因。2009-2013年各省份科技创新要素投入转化为科技成果(第一阶段)的效率均达到0.920以上。均值达到0.943;第二阶段的效率最低为0.451,均值仅为0.717。针对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不高问题,在对科技创新过程进行两阶段分解后,可以看出制约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二阶段的效率过低。即科技创新要素投入转化为科技成果的效率较高,但科技成果最终投入到实体经济进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效率过低。

两阶段效率各地区差异巨大,东部地区促成整体效率的提升。本文对各省份两阶段效率的描述性统计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就各地区而言,东、中、西部地区第一阶段的效率比较接近,并且中部地区(0.991)和西部地区(0.996)的效率均高于东部地区(0.986)。西部地区在科技创新要素使用分配方面更加审慎,科技创新要素的转化效率很高。但在第二阶段,东部地区的均值为0.850,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717。就各地区组内差异而言,东部地区组内差异最大。中部地区组内差异次之。西部地区组内差异最小。

为了探讨各地区的效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东、中、西部地区为分组变量,对两阶段效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阶段组间平方和与组内平方和仅为0.002和0.018,远低于第二阶段的1.187和2.124,即对于东、中、西部地区各组而言,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均不大。同时,由于组间差异在5%水平下显著,可以认为东、中、西部地区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SpSS20.0的统计结果,依据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进行系统聚类。将各省份依照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和较差四类,得到优秀评级的均为东部地区的省份,得到良好评级的主要为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仅有内蒙古得到良好评级:东部地区的辽宁、福建和海南得到一般评级:中部地区的省份主要得到中等评级,西部地区的陕西、四川和重庆也得到中等评级,得到较差评级的主要为西部地区的省份,唯一得到较差评级的中部地区省份为山西。由于依赖能源产业,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得不到足够重视,使得山西经济同样出现“能源诅咒”困境。

从上述结果不难看出,将各省份依照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分为四类后,各省份的评价水平基本上符合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劣的排序水平,东部地区仅有部分省份得到中等评级,同时东部地区没有省份得到较差评级,中部地区省份主要得到中等评级,没有得到优秀评级的省份,仅有山西一个省份得到较差评级。即东、中、西部地区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再次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建立两阶段networkDea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联动机制,通过对该模型的一般化分析,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拆分成一个包含研发人员投入、科研经费支出、专利技术市场成交状况、地区资本存量等要素的串联模型和并联模型的组合,从而实现对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分析,考察科技创新在每一阶段的作用效率,分析科技创新的经济转化效率及其具体在哪些环节存在问题。根据前文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整体水平不高。现阶段从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到最终实现推动经济发展的链条仍存在断点。科研投入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成本回收,加大了地方政府科研投入压力,使得企业参与型的科研模式在中、西部地区难以生根发芽。科技创新要素投入对应着科技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彼此割裂,这种割裂在中西部地区的问题更为严重。因此,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地方政府需要从多渠道、多途径人手,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率水平,避免科技创新要素被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拖后腿,进而造成科技创新要素的无谓损失。

第二,科技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成为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推动经济发展效率的支柱。在对整个经济系统进行两阶段分解后,可以发现各地区之间、各地区内部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第二阶段的差异上,同时,由于组g差异在5%水平下显著。可以认为东、中、西部地区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效率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虽然中、西部地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硬件设施方面有所提升,但软件设施、市场环境、微观激励机制和政策配套等方面仍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

第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是当前各地区亟待突破的瓶颈。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形式上看受制于地区条件。从内容上看则是受制于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效率低下,除了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势区域集聚外,仍需要着力解决不同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中、西部地区在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明显受制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水平,这种基础设施的差距集中体现在了科技成果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低转化效率。可见,现阶段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是区域内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设施水平亟待提升。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2

一、现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核心的影响。

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集合,是逐渐形成于这个地区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反映了一个地区特殊的人文历史风貌,也创造了这个地区基本的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的人文特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区域文化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文化的反作用主要变现为,一是文化建设通过对社会群体利益、愿望的反映和确立意志的理想信念,对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环境有利,继而激发创造力,引领经济高速发展,二是通过文化建设对建构制度工作的引导,满足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从而提供在经济发展上的精神动力。

2.区域经济发展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文化上的认同是指人与人之乃至于人与团体之间的对同一文化内涵的肯定,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有化心理状态,它具有一种将不同的人团结到一个团队中的凝聚力。文化认同的表现具有多个方面,既可以通过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如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方面,也可以通过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如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所以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不可忽视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有较强的关联,没有文化认同的连接,区域经济合作就无法整合。通过文化认同对于降低风险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特色的区域文化造就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发展直接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向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部分,致使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致使区域经济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

(二)基础设施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的作用

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为主的基础建设;二是以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性基础建设。

1.基础设施是促成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目前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两种见解:一是认为区域基础设施是促成区域经济出现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基础设施对促成区域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影响甚微。从理论层面看,上述观点取决于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类型。在基础设施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势必将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根本因素-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设施等,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明显有较强的作用,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手段和在科技手段的相关创新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最为直接深刻的影响作用。

2.基础设施是创造和提升区域市场竞争环境的基本要素。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在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特别是科技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如果地区不能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服务,特别是科技手段方面,就会削弱自身的竞争力和优势,从而导致其在发展中处于劣势;而那些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可能具有更多的机会。

二、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减弱区域经济的差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且此类不平衡性大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这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居大挑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面显示得十分清楚,即: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东部沿海地区获益远远高于内陆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沿海东部地区差距日趋加大。总的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继续加大。东中西三大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十分明显,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三)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境尴尬,所面临的发展压力较大。在东部发展形势良好,西部大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形势下,中部地区原有农业发展的道路日趋狭窄,同时制造业也未见起色,中部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造成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国家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和扶持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的根本原因。纵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国家和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和扶持一直起着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榜首位置,西部大开发政策也使西部地区保持了经济上的良性增长。

(二)区域问自然因素的差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自然因素的差异直接影响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速度,有一定的不平衡也在所难免,在此就这点本文不作过多的论述。

(三)区域间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悬殊,这是造成我过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核心问题。东部地区以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较为便捷地获取了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汇集于东部地区,奠定了东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领头羊的地位,其次西部地区通过政策的调控,在继东部地区后再次获取了先进的技术和较好的科技创新能力,所以时下西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好。

三、相关建议

(一)增加对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提升区域内自身整体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区域自身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思路

(二)增加区域自身对外开放程度,便于更好更方便吸收区域外的先进科技和较为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这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3

[关键词]区域梯度、推移、非均衡集、聚粘性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梯度推移粘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6CJL019)的阶段性成果。

冈纳?缪尔达尔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会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梯度理论被引入我国总体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中,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分布的不平衡性,运用这个理论探讨开拓重心的空间转移,调整空间结构的途径。国内梯度推移理论的基本点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1]。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也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我国学者周起业认为,梯度推移是有序的,因为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的生产必须从第一梯度地区转移到第二梯度上某些条件较具备的地区,而不能超越转到劳动费和原料费等更低廉的第三、第四梯度地区,这是由地区的接收能力差异决定的[2]。当创新产品进入到发展阶段以后,生产虽已开始定型,技术密集度有所下降,而且随着工厂规模的扩大,一部分外部聚集经济可以转化为内部规模经济,零部件在公司范围内自给的程度可以得到提高,对外部协作的依赖也会相对减轻,但他们在布局上对技术、协作等多种生产发展的条件要求仍然相当严格。处在第二梯度上的城市,拥有比较先进的科学文化、较强的科技队伍、比较优越的信息、交通、金融与外部协作条件,完全可以把处在发展阶段的产品生产从创新发源地接受过来[3]。这些城市所控制的市场范围虽然小,但当创新产品进入发展阶段后,价格将会下降,需求频率因而可以增大,这就使得他们要求占有的市场也会相应缩小,以致一个二级城市的市场区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他们所需要的最小销售限界。而处在第三、第四梯度上的地区暂时还不具备这种接受能力。王小鲁和樊纲认为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20年中显着高于中西部地区,出现了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差距扩大非常明显。

一、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异

西部地区(低梯度地区)与东部地区(高梯度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而出现了经济上的差异,即东部地区总体经济水平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后,这种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具有扩大的趋势。

(一)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差异

为了便于比较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后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变化状况,以2000-2008这8年的人均GDp数据为例,见图1。

根据图1可知,从1997年至2006年,无论在我国东部、西部还是在全国范围内,人均GDp都是在增加的,但是在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策略之后,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增幅仍然低于东部地区,并且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并且,东、西部地区人均GDp不仅仅在总量上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在增长率上也存在很大的差距,2000年后这个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GDp增长率的差异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出现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尤其在20世纪的90年代,差距扩大地非常明显,见表1。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地区的GDp年均增长率。20世纪80年代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的平均增长率约低1个百分点,而到2006年则扩大到2-3个百分点。

二、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存在的因素

根据上文的比较,可以发现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尽管梯度推移因素的存在,但是这种差距却有扩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在一个区域梯度推移的系统内,尤其是我国这样充满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区域系统内部,就存在着诸多的延缓区域梯度推移进程的因素,从而形成区域梯度推移粘性。而导致梯度推移粘性的根源是生产要素的极化式聚集,具体表现为:劳动的非均衡集聚、资本的非均衡集聚和技术的非均衡集聚。

(一)资本的非均衡集聚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弱,难以消化吸收东部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即便有东部资本流向西部,也只能获得较小的资金回报率,这样,不仅外资青睐于东部,东部资金主要用于东部,甚至中西部的部分资金也流向东部,中西部产业发展受到东部挤压,东部生产效率较高规模经济优势明显[4]。同时,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公路、铁路路网单薄,密度分别只有东部地区的19%、22%许多乡村还没有通上电,电话普及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公共服务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影响外部资金的流入。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的调查显示,由于各地港口便利、劳动力技能等自然禀赋不同,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尤其表现在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等方面。中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但其金融运行效率明显偏低。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显示,投资环境总体排名前四位(a+)分别是杭州、上海、广州和深圳,而中西部地区只有重庆(a)进入前十位。

(二)劳动的非均衡集聚

东南沿海沿江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能先发展起来,这实际上是地区差异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但是,我国缘于地理位置差异产生的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是不可能根除的,因为东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创造的财富多,那么这里就应该聚集大量的人口内陆地区经济总量小,那么它的人口规模也要小,这样人均收入就可以实现平衡。这种平衡地区间收入差距意味着要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落后地区的劳动者为了获得发达地区的高收入,要转移到沿海发达地区来,这将是中国未来的大趋势[5]。

具体来说,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人口过剩城乡差异显着的发展中大国,二元经济假设更为接近当代中国的实情,由于我国落后地区(中西部)经济结构仍以传统乡村部门占据很大比重,而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则集聚了全国绝大多数的现代城市部门,劳动丰裕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外流抑制了资本丰裕地区的资本外流从而形成产业区域粘性。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农村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总数为1。55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8。3%。跨省流动劳动力(外出半年以上)约为3166万人,其中90%来自中西部。随着大量劳动力的东移,一方面可以填补市场空缺,活跃当地经济,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西部地区居民收入,但是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两地的经济差异,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形成梯度推移粘性。

从人才方面看,由于高梯度地区依靠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外来资本的流入,从而为给从业人员提供优厚的报酬、舒适的就业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带来了可能,而事实亦是如此。不发达地区吸纳人才的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加之工业化难以提速,城市化缓慢,大量的劳动力和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往发达地区,如表2所示。2008年,西部比较发达的地区四川和陕西制造业职工的年均工资分别是9345元及8960元,较广东的18224元低得多。至于科研人员,四川及陕西的年均工资分别是13507元及12796元,而广东则高达25032元。这种工资差距直接会导致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尤其是年轻的科技人员流向东部地区。中国www。LwLm。Com整理。

东部地区从1997年至2008年这12年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84%,而且还有加速增长的趋势而西部地区在同期的增长率却不到30%,并且增长的高峰期在1999和2000年,即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开端。同时,每年从外省毕业的西部地区生源的大学生中,回到西部地区的不到五分之一。在劳动力的素质方面,2008年西部地区每一万名就业人员中仅有105名科学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人员,上海达到587名,只及上海的1/5,因而人才的流失以及人才的短缺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动力源泉不足的决定性因素。在一些国家中由于人口的流失造成的经济凋零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由于旧有的工业的衰败、人口的大量移走,经济长期处于不景气。中国西部已经面临许多三线工厂必须缩小生产规模或者完全下马的问题,如果再加上西部人才的过度流失,西部出现经济的凋零的可能性不能说完全没有。

(三)技术创新的非均衡集聚

实践证明,技术创新来源于R&D投放力度高度重视科技进步,通过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已日益成为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6]。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科学技术革命造就了大量的新兴产业,也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现代化的实现,都要靠技术进步[7]。高梯度地区在技术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引力,江苏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设计、制造装备和管理水平,努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和低消耗产业,保持制造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浙江突出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加快建设优势高效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贸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广东发挥改革开放的前沿作用,积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北京市继续坚持重抓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物质条件和科技意识,使之位居全国首位。而西部地区仍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后期,陕西大多数工业企业都是在六七十年代建立的,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水平低。

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排序结果显示,按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标的高低可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5大类,第一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高于60%的地区,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和广东。第二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60%,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40%)的地区,包括江苏、辽宁和浙江。第三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40%),但高于40%的地区,包括山东、福建、陕西、湖北、重庆、吉林、黑龙江、四川、新疆、湖南和宁夏。第四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在40%以下,但高于30%的地区,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青海、甘肃、安徽、河南、海南、江西、贵州、云南和广西。第五类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30%的地区,只有。

将2008监测与2007监测比较,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比上年提高了3。62个百分点。高于这一增幅的有12个地区海南和上海低于上年水平。

与2007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排序比较,北京上升至第1位,上海下降至第2位,天津和广东仍排在第3位和第4位。位次变动较大的地区有:宁夏比上年上升了6位青海和新疆比上年上升了4位海南比上年下降了9位安徽比上年下降了5位。

而西部地区除了陕西、四川和重庆、新疆、宁夏属于第3类地区以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均被分在第4和第5类,位居全国的后列,青海位于22位、甘肃位于23位、贵州位于28位、云南位于29位、广西位于30位,见表3。并且,把2008年的评价指标与2007年相比发现西部地区宁夏比上年上升了6位青海和新疆比上年上升了4位这主要是这几个地区的科研物质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海南比上年下降了9位安徽比上年下降了5位。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从反映科技进步的一些主要指标看,西部地区相对其它地区科技投入、特别是财力投入相对减少,产出、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相对减缓,是导致西部地区科技进步水平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产生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见,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远远不能满足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8]。

可见,在技术创新方面,东部地区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这个引力场的作用下,为了获得更好的投资条件,高新技术就会积聚在高梯度地区,这种汇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高新技术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的扩散与渗透能力,形成区域梯度推移粘性。

三、结论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4

1.1区域林业科技水平测算原理

本文选择索洛余值法作为林业科技测算的基础,其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农业部所推荐的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方法是索洛余值法和生产函数法;二是索洛余值法的运用较为广泛,用其测算林业科技水平认可度高;三是索洛余值法本身具有测算便捷的特点;四是索洛余值法测算的林业科技水平符合本文所定义的林业科技概念。其中,Y指林业总产出,K为林业资本投入,L为林业劳动力投入,a为林业科技水平,α和β分别为林业资本产出弹性和林业劳动力产出弹性,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第t年,上标j则表示第j区域。考虑到数据前后的可比性,将重庆依然并入四川进行分析,因此,全国总计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因此,i取值在1~30。时间取值在1~m,表示研究m年。j=1,2,3,4,分别代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实际运用中,如果能知道除a之外的其他数值,就能通过式(1)换算出相应的林业科技水平。按照实际测算顺序,求解区域科技林业水平分如下三步。第一步,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1的前提下估算林业资本产出弹性α̂。将α+β=1带入式(1)并左右同除L,整理后有式(2)。式(3)是一个关于时间t和劳均资本投入YL的二元一次回归方程,可以采用恰当的参数估计方法求得相应的参数值α̂。第二步,测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科将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业科技水平aji按照区域的划分分组,再求出统一区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科技水平aji的算术平均值aj,得到各区域林业科技总体水平,如式(6)。式(6)中n为各区域所含省(区、市)数量。

1.2区域林业科技差异分析原理

基于我国地域广阔、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林业发展带有较强的区域特征,一般可划分为4个地区,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通过以上测算,可以获取我国四大区域林业科技水平数值。区域林业科技差异的分析即转变为对4个均值是否相等的研究。统计上对两个以上统计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研究是通过方差分析进行的。方差分析本质分析的问题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在这里,分类型自变量为区域,数值型因变量为林业科技水平,因此,可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来研究地区的不同对林业科技水平是否造成显著影响。令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林业科技均值分别为μaj(j=1,2,3,4),aji看作是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发展时间序列上抽取一段的结果。如果方差分析拒绝原假设H0,还可以进一步通过验后的多重比较确认备择假设H1的具体形式。本文选择LSD方法进行验后两两配对比较。四大区域林业科技水平的LSD分析要分别进行6组检验。其原理过程如下:根据假设检验原理,获取统计决策还可以通过p值来进行。即p<α,拒绝H0;p>α,接受H0。由于统计软件在假设检验时都会给出相应检验p值,在多重比较实证部分本文直接采用p值进行。

2我国区域林业科技差异实证分析

2.1数据选择与处理通过查阅中国林业统计资料及年鉴可知,1994年以前林业产出统计指标为林业系统工业总产值,指林业系统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产品总量,它综合反映林业系统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1990)。1994年及以后改为林业产业总产值,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以货币表现的林业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总值,包括林业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国家林业局,2000)。这两种反映林业产出的统计指标无论在名称还是统计口径上都有差异。因此,本文研究时段定为1996~2010年这15年的时间。区域林业科技实证研究原始数据为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6~2010年,林业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国家林业局,1997~2011)。林业总产出Y,选择通过基期为1995年的定基GDp指数调整后的实际林业产业总产值指标。林业资本投入K,选择利用价格调整后的实际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并基于永续盘存法折算后产生的林业固定资产存量指标。具体折算以1991年为初始年份,1991年的林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除以10%作为初始资本存量,折旧率为9.6%。林业劳动力投入L,选择林业系统从业人数指标,以上年末从业人员数和本年末从业人员数的平均数取整结果为分析数值。

2.2我国区域林业科技水平测算与分析

2.2.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科技水平从测算结果可知,1996~2010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林业科技水平有差异。从各省(区、市)历年林业科技水平ajit来看,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的浙江省,为41.6805;最小值为青海省2008年的科技水平值0.0469,极差达到41.6336。从各省(区、市)林业科技水平aji来看,最高为浙江省的33.2655,最低为青海省的0.3353,相差达到32.9302,我国林业科技差异较为明显。

2.2.2区域林业科技水平aj图1是根据我国区域林业科技水平做出的线图。区域林业科技水平差异在图中有较明显的反映。在我国四大区域林业中,东部地区林业科技水平值最高,为11.3436,往后依次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林业科技水平分别是6.5287和3.3919,西部地区林业科技水平最低,仅有2.0637。

2.3区域林业科技水平差异的单因素分析

根据SpSS18.0软件操作,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F检验统计量的值为4.846,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其临界值F0.05(3,26)=2.975F>Fα,拒绝原假设,说明4个区域的林业科技水平确实存在显著差异。由输出结果p值为0.008,亦可得到相同的结论。由表4中提供的6组检验p值易知,只有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两组检验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其余4组检验p值均大于0.05,故接受原假设。通过验后多重比较可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我国四大区域林业科技水平差异上,仅有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林业科技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进一步展现出我国区域林业科技水平差异的具体情形。

2.4区域林业科技差异的进一步研究

为进一步认清我国区域林业科技差异总体环境下的区域内差异变特征,在研究时段内,分别考察各个区域林业科技水平内部差异状况。为便于做直接对比,选取离散系数作为区域内部林业科技水平差异的度量值。其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我国区域林业科技水平内部差异也存在。1996~2010年,东部地区林业科技内部差异水平处于循环波动中,离散系数的值在1997年和1998年都有持续的下降,1999年开始则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扩大阶段,并于2009年达到最大值,2010年又出现新的下降。这反映出东部地区林业科技内部差异总体上还是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由于各省(市)林业科技在全国范围相对较强,因此,整个区域林业科技在内部差异不断调整变化中依然呈现出较高的水平。中部地区林业科技内部差异水平变化较为平稳,大多数年份离散系数都维持在0.4~0.6。这种较稳定的内部差异使得中部地区林业科技总体协调性较强,使其能够保持一定的区域林业科技竞争优势。西部地区林业科技内部差异变化除2001年有较大的突增外,其余年份基本维持一个较轻的稳定增长的态势。作为林业科技区域内部差异有扩大变化的两大区域之一,这种差异变化会对西部地区林业科技整体水平的提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综观1996~2010年,东北地区林业科技内部差异除头两年外,即从1998年起在波动起伏中维持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尽管如此,由于林业科技本身积累的欠缺,东北地区林业科技水平表现依旧不够理想。

3结论与启示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5

[关键词]Swot分析产业选择航天科技产业

一、Swot分析法的概念和步骤:

Swot是英文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和threats的缩写,即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将公司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

Swot分析的步骤:

1.罗列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

竞争优势(S):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公司所特有的能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东西。

竞争劣势(w):是指某种公司缺少或做的不好的东西,或指某种会使公司处于劣势的条件。

潜在机会(o):市场机会是影响公司战略的重大因素。公司管理者选取那些可与公司财务和组织资源匹配、使公司获得的竞争优势的潜力最大的最佳机会。

外部威胁(t):在公司的外部环境中,总是存在某些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构成威胁的因素。

2.优势、劣势与机会、威胁相组合,形成So(增长性)、St(多种经营)、wo(扭转型)、wt(防御型)策略。

3.对So、St、wo、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企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战略与策略。

二、Swot分析法的运用

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是经政府2001年批准成立的开发区,其发展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为了对该园区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引入Swot分析法,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确定为西安高新区和经开区,目的是以它们作为标杆,在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时同它们形成差异和互补。

1.西安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概况

西安高新区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部级高新区。经过14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高新区未来重点发展产业有电子信息、集成电路、软件、通讯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汽车产业。

2.西安经开区的产业发展概况

西安经开区2000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10余年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已初步形成外向型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未来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化工、电力电子、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材料及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产业。

3.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的竞争力分析

(1)优势。自然地理:区位交通条件优势良好,与西安从空间、时间上结合更紧密;紧邻曲江新区,便于休闲养生;从历史文脉看,韦曲是最佳风水宝地。

(2)劣势。城市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文化观念:人口素质和文化观念较落后。

资金资本:资金是一大软肋,资金不足。

人力资本:人才结构不完全合理,人力成本较高,人力资本处于劣势。

(3)机会。城市结构: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是一张白纸,可充分汲取国内外经验教训,利用后发优势,未来更好。

市场条件:拥有后发优势。可以充分寻找市场空间,站在西安产业发展角度,通过合理设计产业结构,与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博得发展空间。

科技实力:位于南城科研文教区,更具科技区位优势。

(4)威胁。园区审核政策:不是部级的开发区,政策优势相对差。

土地审批政策:土地审批程序冗长、繁杂,节奏严重滞后。

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的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区位,最大竞争机会点在于后发优势。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应该通过差异化竞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求得发展。

4.实施差异化竞争的可能性分析

与其他开发区相比,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在资金、团队、抗风险能力、知名度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距。从竞争角度看,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如果以单纯的科技产业园的方式进行竞争,政策风险很大,且在与高新区、经开区竞争中难以生存。

如果从城市角度打造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既易于规避政策风险,也能够从更高的起点与两大开发区展开差异化竞争,并脱颖而出。

三、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的产业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以“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为原则,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

1.航天科技产业:为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的支柱产业,依托067航天支柱产业发展民产业。

航天工程为西安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开发区内代表性企业有:航天五所的504所、航天六院的067基地、航天电子的11所、兵器工业部206所。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应在科技含量高的国防工业向民品市场拓展中,发展以航天动力、新材料、机械、电子等领域的科技民产品的开发,积极推动国防工业的民品化。

2.都市型工业:与西安其它产业园错位竞争,并解决部分居民和农民就业问题。

都市型工业是指产业附加值较高,企业的生产规模不大,对企业所处区域的基础设施、交通和生活环境依赖性较大的企业。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多方吸纳由于市中心的生产和商务成本不断上升而外迁的中小型公司和生产企业。

3.媒体产业:做为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发展知识型产业的主体。

藉助在科教资源的优势,特别是南郊地区大学、科研院所林立,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应把知识型产业做为发展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以传播产业(媒体、广告、研发、咨询)和信息服务产业为主的知识型产业。

结论:通过差异化竞争,确立以现代知识产业为主导,以航天科技产业为支柱,以都市工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不但可以在竞争中求得生存,而且可以实现超常规发展。

参考文献: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6

摘要中西体育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体育文化,是人类互相交往的结果。但中西方体育由于文化基础不同,因而在表现形式、发展过程都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本文通过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比较,准确的把握两者的根本差异,从而找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关键词中西体育比较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向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独立发展或孤立存在。东西方的文明,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了无法阻挡的主流。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文化也是不例外的,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体育文化,是人类相互交往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作为东方体育代表的中国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有利于加强不同背景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优势互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世界体育文化,达到文化的共同繁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只有保持自己文化上的独立性,并不停的向前发展,展示出自己的新东西,才不会跟在别人后面成为附庸[2]。对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比较,从而发掘出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确定它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体育文化的定义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运动器材、物质以及无形的与社会属性相关的意志、观念、时代精神反映出来,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1]。它是人性和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依赖性、娱乐性等特征。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文化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体育文化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中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东西半球不同文化脉络中的产物,二者构成了世界体育中两支艳丽的奇葩。因此,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体育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深刻认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促进二者之间的交流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西体育文化差异比较

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之异质性为世人所有目共睹。中国文化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通过对中西方的文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同时也有相似的地方,通过对中西传统体育文化的比较可以证实:中西方的体育起源相似;对体育发展有密切联系的祭祀的信仰、仪式相近;运动项目近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交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摆在人们的面前。

(一)中西体育文化产生和依存的社会环境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含蓄的、因循的体育思想,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发展。这就使得这种体育文化追求所产生之日起就走上了反省内求的道路,人们对这种体育文化追求所产生的结果则是关于如何,正心诚意、修身养性,等一系列养生思想及其在治国安邦等现实社会中物化而来的体育内容。

(二)中西文化特质的差异

西方体育文化核心特质是竞争,同时,体现出规则明确、竞争公平、尺度客观、评价准确,诱人勤奋进取的文化特征。它是以工业生产、市场竞争为基础的一种体育文化。一般意义上的东方文化则与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如重和谐轻竞争,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人,重义轻利等。中国传统早在人类文明的“元典时代”就已构筑了一个以人为中心,融自然(道家)、人文(儒家)和科学(墨家)为一体的文化模式,而自然、人文和科学三重文化价值之间的异质互补和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构成了中国文化奔腾向前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素是统一、中和、中庸,重在养身的内向性、兼容性和辩证性的特征。

(三)中西体育文化在对待追求目标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文化精神相适应,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运动目的上看,中国体育主要表现为运动主体的修身养性和内部完善,通过体育活动达到身心的平和状态;西方体育则表现为运动的客体技术与技能的完善,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实现身心的超越;从运动根据上中国体育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重在健身、养生,是重在通过外在的形体锻炼而达到内在的精神修养,是内外俱练,形神兼顾;西方体育则表现出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它更讲究天人相对、天人有别。

(四)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观的差异

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观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中医哲学观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西方哲学讲究天人相对、天人有别。在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温、良、恭、俭、让);西方人则求价值、谋进取、趋极端(敢、强、险、异)。在认知形式上,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辩。西方文化的特殊贡献在于科学方法,而中国文明之特殊功绩在于合理的人生观。在生活观上,中国人知足常乐,守成务实;西方人冒险创新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种动态的文化。这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和体育价值观的实质性差异。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相互交融及互补,也是全球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历史都是不断摆脱民族性、地区性而走向世界性、全球性的过程[11]。文化越来越多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呈现出世界性的色彩,以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形式,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因此,中西方体育文化具有必然性的汇合与互补。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同样是优秀的,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之分。两种体育文化自然可以求同存异,扬长避短,在交流与融合中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的高速发展。文化多样化问题是全球化进程中的普遍问题,只有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多元化。

(一)中西体育文化的互补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由于体育文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存在,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势必会互相吸收融合其文化中的精粹部分,这就是文化的不自觉内在的统一。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融与整合是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用开放的眼光审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弱点,善用异种文化的特质弥补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异化现象,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互补,才能为民族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在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交融及互补中找到出路,具体表现在:

1.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追求

在当今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势必要注入新的血液,因此,西方的竞争观念,自我价值的彰显也成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追求。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

2.相互移植对方的优秀运动项目

中国体育中的气功、武术、龙舟竞渡、踏青、放风筝、秋千等项目开始向西方移植,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而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项目已深入我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获得大家的喜爱。

3.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

西方竞争观念为东方所认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统生命观、健康观和与此相适应的保健体育,蕴含着有关人体科学的丰富内容如注重身心统一、内外协调、动静结合等许多辩证思想,对指导当今的人类保健活动,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竞技体育所表现的竞争观念和现代社会是相吻合的,正被中国体育所认可和接受。

四、结束语

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个长期孕育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更是一个长期积累、选择、变异、冲突、交融、定型的过程。不同类型和模式的体育文化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发生冲突。中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是客观的它不仅会改变原来体育文化的性质,还会由于两者契合发展产生新的体育文化,带来体育文化的变迁。体育文化的冲突是区域性、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集团性等多种类型的综合,认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对立统一就应在此入手。并根据中国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来选拣、吸纳西方体育文化;要将西方体育文化“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改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体育文化。如果我们不加考虑的把西方体育文化全部移植到民族体育文化当中,那么我们就失掉了民族体育文化的根本,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好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童昭岗.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151.

[2]江洪.从中西体育的比较看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J].学术论坛.2009(14).

[3]郑国华,薄雪松,肖正,等.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4).

[4]陈长礼,高鸿辉.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与学.2007(1).

[5]郑雪荣.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探究体育的差异[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研究生论文专刊.2006(6).

[6]李可兴.中西方体育价值取向比较[J].体育学刊.2005.3.

[7]张继顺,郝玉峰等.论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歧与融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

[8]龚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7).

[9]孟峰年.全球化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报.2005(1).

[10]韩坤.对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质疑[J].体育学刊.2008.15(5).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7

国内外有关健康人格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为本研究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践中,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成果并不多,对于文化差异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关注不足,这影响了高职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完整性。因此,关注文化差异对高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分析及实践刻不容缓。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界定,不同的院校存在着解释上的偏差,但是对于“人格健全”这一内容的要求都能够达成共识,纷纷写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在英语教学中,这一培养目标也得到重申,关注文化差异对人格培养的影响,不仅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需要。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于人才的技能发展,更倾向于选择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甚至在招聘和干部晋升的过程中,更重视人才的人格健全发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英语技能的培养,更应该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关注英语所处文化对人格培养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格优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2]。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不仅要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及岗位,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过程中,势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也是高职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

2文化差异教育与高职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关系分析

2.1研究目的通过对不同文化教育氛围下学生人格研究分析,判定文化差异教育对高职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影响。引导学生明晰中西文化差异,正确有效地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真正吸取中外文化精华,内化为自身优秀的品格,成为一个会做人、会做事、讲究诚信、追求真善美的人格健康的高职大学生。

2.2研究对象为明确文化差异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高职教育中文化熏陶教育差异较为显著的两个专业(英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分析。经专家访谈和分析,最终将安徽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选取外语系英语专业大二学生100人、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大二学生100人,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回收有效率为97.5%,被试具体分布见表1。

2.3研究方法及实施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验。此问卷中,人格特征主要通过四个因子进行展示,分别是e(内向-外向)因子、p(神经质)因子、n(精神质)因子和L(掩饰性)因子。在调研实施过程中,由主试和被试相互配合,采取统一施测的方法,问卷现场发放,统一回收,对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4研究结果分析

2.4.1大学生人格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本次调研的大学生样本进行人格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将本次调研的人格分析数据结果与全国大学生epQ常模进行比较,发现本研究的被试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得分,除L(掩饰性)因子外,其余维度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的常模(见表2)。结合艾森克人格问卷设计标准,这一研究结果说明,本研究选取的被试,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更倾向于外向的性格,情感更易于冲动,好奇心重,喜欢冒险;常常焦虑,自控能力较差,情绪不够稳定;易于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出现这一特点,与选择的被试多为高职类学生有关。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而言,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要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未能考取本科院校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通常表现出对事物较强的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持久性不足,导致了情绪的不够稳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较之本科院校学生更为活跃,虽然在学习成绩方面有所欠缺,但是高职院校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这类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冒险意识和探险精神。在精神质因子方面,学生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这是目前独生子女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本次选择的被试中表现也较为明显。

2.4.2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分析选择高职教育中文化背景差异较为显著的英语专业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进行文化差异教育分析,判断不同文化差异教育背景下,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结果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e(内外向)因子、p(精神质)因子方面的得分高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n(神经质)因子、L(掩饰性)因子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这一研究结果充分验证了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人格形成的观点,前述分析也讲到,“人格”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人格,人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文化内化的过程,因而不同的文化教育熏陶,势必造成不同的培养效果。英语所依赖的西方文化背景和汉语所依赖的本土文化背景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人格塑造方面,西方文化中所倡导的人格特征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和基础,塑造出社会自我和人际自我,而中国文化倡导的人格特征是以人际自我为核心,来塑造完整的人格。这种文化的差异,直接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这也使得在西方文化熏陶下的英语专业学生,人格表现出明显的外向性和独立性,在人际关系方面,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环境,同时喜欢张扬自我;在中国文化熏陶下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人际自我的特征,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同时善于掩饰自我。但同时,由于中国文化关于注重人际关系,使得个体对于人际关系中的表现过于敏感,经常表现出焦虑情绪,甚至在冲突激烈的环境下难以控制情绪。

3启示

在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文化差异对于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较大,这一研究结果也为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了借鉴,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启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3.1重视西方文化熏陶,提高学生人格自律性前述提到,西方文化强调以内在自我为核心,强调只有自我发展,才能为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人格发展中,更加强调“自律性”。这种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引导作用,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在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同时,更应该利用西方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这不仅是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在具体英语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或是利用西方文化的交流方式,将学生置身到西方文化氛围之中,让学生接受西方文化的反复熏陶,强化个体自立意识,逐步改善人格发展中“依赖性”,重视人际自我的同时,关注内在自我的发展。

3.2借鉴西方思维方式,关注学生人格全面发展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文化中思维方式一般为先实现较好的自我发展,集体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的思维方式则是从大到小,先关注集体再关注个人。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使得学生在人格培养中存在差异,正如前述分析中提到的不同文化差异教育下,学生的人格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受制于思维方式,在人格发展上也往往体现出关注整体的发展,对于人格细节发展关注不够,使得个体存在某种缺陷,如有的高职毕业生技能水平很高,能顺利适应工作,但是人际关系处理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还应该利用高职英语所处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改变学生思维定势,在关注集体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个体的发展,形成全面发展的意识,进而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

3.3巧用西方文化引领,使学生能够“悦纳自我”西方文化中崇尚自由,在家庭生活与社会交往中,喜好张扬自我,外向型性格较为明显;中国文化强调谦虚谨慎,为人低调,而这种过度的谦虚导致了很多中国人性格中存在着自卑情结,甚至有些学生因为性格内向而觉得自我人格发展不足,努力寻求变成外向的方法。这两种对比显示出不同文化对于人格培养的差异,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有必要让学生意识到,在西方文化中并未认同外向型人格一定优于内向型人格,只是西方文化在人格上强调自律,完善自我发展,通过观念的转变,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6]。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以运用西方文化典故或西方文化在社会交往中对于个体性格的认可,引导学生关注到无论内向还是外向,在社会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并非外向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内向的人同样能够达到自我的实现,使学生能够积极悦纳自我,发展健全人格。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8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地区差距发展态势

一、引言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战略性调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决策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中国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继续给予财力倾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该战略实施以来,共投入了大约1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1220多亿元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资、310多亿元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那么,从实际经济发展状况来看,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究竟有没有缩小?造成缩小或者扩大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本文将研究的问题。

区域划分是制定区域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由于历史和现实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使用较多的还是“七五”计划时划分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提法,这种划分方法显得过于粗略,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别和制定区域政策,难免产生政策上的“大而统”和“一刀切”。为适应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之需,基于空间距离、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我们拟将整个经济划分为综合经济区,并探究西部大开发以来区域差异:

1.东北综合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业基地、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2.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之一;3.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之一;4.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5.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奶业基地;6.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及相关深加工工业;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武汉“光谷”和汽车生产基地;7.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轻纺工业两大组团;以旅游开发为龙头的“旅游业―务业―旅游用品生产”基地;8.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基地;最大的综合性优质棉、果、粮、畜产品深加工基地;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中亚地区经济基地和特色旅游基地。

二、西部大开发前后地区差距的变化

在描述区域差距状况中,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以西部大开发为界,中国综合经济区区域差距的历年变动趋势如何,目前区域差距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综合经济区采用泰尔(theil)指数和综合指标体系人文发展指数(HDi)加以测度。

theil系数是一种具有空间可分解性的区域差异分析方法,类似于熵多样化指数。可以用来分析区域差异总体变化过程、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的情况,以及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对区域总体差异变化的影响,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政策信息,其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gi为第i个子区域的GDp值;pi为第i个子区域的人口值;G为区域的总GDp值;p为区域的总人口值。

如果把总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组,利用对theil系数进行分解,可以进一步分析群体差异、区际差异及其对区域总体差异的影响。theil系数的分解计算式如下:

式中:

tb为区际差异;tω为区内差异,是各区域内部差异tω(i)的加权和;Gi为第i个区域GDp占总区域的份额;pi为第i个区域人口所占的份额;gj为第j个子区域GDp所占的份额;pj为第j个子区域人口所占的份额。theil系数越大,区域差异越大;反之亦然。

人文发展指数(HDi)是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由三个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寿命用于衡量居民的健康状况,成人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用于衡量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衡量居民掌握财富的程度。本文主要选用人均GDp这一指标,这一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指标本身的内涵来看,由于人均GDp是一个反映人均经济总量的指标,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区域差异的内涵;二是从技术层面上来看,GDp从现行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容易获取,数据可信性和完整性较好。

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结果的差异

1.中国地区差距轨迹的总体趋势微弱地类似“V”型。具体说来,1985~1990年逐步下降,1991年以后逐步上升,2000年略有下降。进入90年代后,特别是1993年,地区差距的上升幅度明显加大,之后呈现一种徘徊趋势。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除2000年略有下降外,一直呈现一种上升趋势。2005年地区差距为1985年的1.19倍,为1999年的1.08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库涅茨假说(倒“U”型曲线),即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收入分配也随之恶化,但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收入分配逐步得到改善。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中国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即趋于发散。

2.综合经济区差距的总体趋势也呈现类似“V”型,其变动趋势自1998年维持了与地区差距演变的大体一致的趋势。与总体差距相对应,1986年到1998年上升趋势不明显,自1990年以来,呈现一种上升趋势。2005年地区差距间为1985年的1.82倍、为1999年的1.09倍。2005年,总体差距达0.1235,其中,区域间差距为0.0939,即区域间的差距占总体差距76%。从总体差距和区域间差距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上看,二者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并且所贡献率超过区域内差距,可以说,不断扩大的区域间差距是导致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3.区域内的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这与tsui(1991、1993)、Jian等(1996)、世界银行(1995、1997)等的研究结果相类似。1985年中国8大区域内部差距为0.0522,之后呈现一种缓慢的下降趋势,2005年下降为0.0296。

4.8大综合经济区内部变化趋势。显著收敛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综合区和北部沿海综合区内部差距的下降是导致区域内差距下降的主要原因。值得关注的是东北综合经济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该区域内差距在逐年呈现下降趋势。

微弱发散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自1985-1990年间呈现下降趋势,是导致该时段区域内差距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自1991-1999年间,该综合区内差距却呈现急剧的上升趋势,是导致该时段区域内差距下降缓慢的主要原因。尽管大西南、大西北区内部差距变化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其变化幅度很小,对整个地带内部差距缩小趋势的反向影响较弱。从该区域历年经济增长率看,区域内省区之间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是其内部差距上升的重要原因。中性区域: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由于三大区域内部各省在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差距相对较小,特别是这些区域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的差距性也相对较小,从而使内部差距相对较小。

(二)人类社会发展指数差异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十分显著的国家,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从人类发展指标(HDi)看,中国也存在地区发展差距。根据UnD(2002)计算,2000年中国已经属于世界上中上等人类发展水平。从各地区看,1999年有5个西部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介于0.650~0.500之间,属于下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有23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数介于0.800~0.650之间,属于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有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人类发展指数大于0.800,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仅从人类发展指标来看,西部地区还有5个地区还没有达到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中西部还有15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标在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位在100位之后。

四、有关结论

本文采用1985~2005年间21年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将中国分解为8综合经济区,用theil指数、人类发展指数(HDi)分别计算了总体差距、地带间和地带内的差距。通过以上的分析,结论如下:

1.中国的区域差异是长期存在的。在现阶段,尽管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是中国的区域差异并没有呈现出收敛的迹象,特别是大西北、大西南与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之间的差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中国的区域差异不仅表现为8大综合经济区之间的差异,而且区域内部的差异也非常的明显。但是在8大综合经济区内部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以及东北综合经济区呈现内部差距下降趋势;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区域内差距变化不大,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呈现弱的扩散趋势,即其内部的差异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距不断缩小的重要原因在于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距缩小的同时又有较大的总体增长,从而又成为地带间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可以预见,由于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在市场化程度、城市化水平、科技能力、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加之体制先行转轨和先前优惠政策的特殊扩散效应和经济高速发展的惯性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短时期内东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在经济发展速度、人均占有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赶上它们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因地制宜实施综合经济区的协调发展,将区域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促使其向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仍是中国区域经济政策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总体来看,进入1990年以来,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显著,实施西部大开发后,地区差距变得更加显著。地区差距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它使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极为复杂的挑战,中国如何走上区域协调发展之路是学术研究和实际政策决策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2]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

[3]沈坤荣,马俊.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1).

[4]高鸿桢,我国各地区农民收入差异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5]刘荣添,叶民强.中国大陆区域经济差距变动趋势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10).

[6]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J].中国脉搏,2007,(3).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9

【关键词】汉中地区;中山柏;滇柏;生长对比

中山柏、滇柏同为裸子植物(GYmnoSpeRman)柏科(CUpReSSaCeae)柏木亚科(CUpReSSoiDeae)柏木属(CupressusL・)树种。中山柏(C.lusitanicacv.Zhongshan)为我国的引入树种,它是原产于北美洲墨西哥与危地马拉山地的墨西哥柏木,是我国经栽植试验而优选出的优良栽培类型。滇柏(CupressusducloxianaHickel)是陕西省汉中市的引入树种,它原产于我国云南、四川。这两种树种皆有高生长、速生期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而滇柏又独具柏科树种萌芽更新之特性。

通过多年的栽植试验,科研人员已对“汉中地区中山柏的发展前景”与“滇柏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科学论证和总结,证实处于秦巴山区的汉中市十县一区均为两个引入树种的适生区。近些年来,随着中山柏和滇柏的绿化造林面积逐年扩大,群众因喜爱而自愿种植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处于海拔千米以下的浅山丘陵、盆地平川、城区(各县城及汉中市)及周边发展势头尤为迅猛。为此,我们在已获得的科研调查资料中选择了能够代表这类区域的造林试验点资料,用历年观测收集的数据对中山柏和滇柏前10年生长动态和评定10年生林木长势的主要指标项(胸径、树高)的总生长量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为该区域广大种植户更科学合理地从绿化、用材等不同用途造林进行树种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1试验林地的自然概况

造林试验地的地理位置为北纬33°07′、东经107°03′,处于汉中市北郊距城区约5km的丘陵地带,海拔在546m左右,为退耕地造林;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层较为深厚,pH值为6~7;年均温度为14.3℃,降水量为889.7mm,无霜期254d。

2造林种苗来源与择研方法

2.1造林种苗来源

造林种苗均由汉中市林科所提供。中山柏苗为2002年夏季采用全光喷雾扦插技术培育的1年的扦插容器苗。滇柏苗为2003年春季从云南与四川调购种子露天培育的1年生实生容器苗。

2.2择研方法

2.2.1研究指标项

地径、胸径、树高。

2.2.2研究内容与对比方法

(1)生长动态对比:对各指标项的历年总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既分别进行同年度横向比较,又随林木生长,以年度为序对其进行相对消减与增长的比较。

(2)10年生林木胸径、树高差异显著性检验对比:以p

3结果分析

对2004年春季营造的苗龄1年、林龄9年的中山柏、滇柏人工林林木生长进行如下具体对比分析:

3.1生长动态对比分析

3.1.1总生长量对比

(1)地径d0:生长到2008年年底,头6年滇柏的增长大于中山柏,但差异不大;2009年到2012年,中山柏的增长却大于滇柏,差异较明显。

(2)胸径d1.3:生长到2007年年底,头5年滇柏的增长大于中山柏,差异较明显;2008年到2012年,中山柏却大于滇柏,差异亦较明显。

(3)树高h:生长到2007年年底,头5年滇柏的增长大于中山柏;2008年到2012年,中山柏却大于滇柏。

3.1.2连年生长量对比

胸径、树高是评定林木生长的重要指标。苗龄、林龄、立地条件等因素完全相同的2个同科同属树种,符合同分布且互相独立之条件,适用于F分布律对其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表2是对10年生中山柏和滇柏的原始调查数据,是按径阶(1cm为1个径阶,采取上限排外法)汇总而成的统计表。表3是以表2为依据,遵循F分布律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之要求而汇总的检验表。

3.210年生林木胸径、树高总生长量对比分析

1)平均胸径:中山柏为10.21cm,11径阶分布株数最多,10、9径阶次之;滇柏为8.88cm,7径阶分布株数最多,8径阶次之。(2)平均树高:中山柏为8.17m;滇柏为7.14m。

综合结果分析得出:中山柏、滇柏前10年生长期间,头6年长势中山柏弱于滇柏,后4年长势中山柏全面赶超滇柏,逆转期出现在第六年。到第十年年底,尽管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但影响立木材积的胸径差异显著,也就是说,两树种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

4讨论与建议

4.1讨论

前期中山柏生长弱于滇柏,主要原因是中山柏为扦插苗造林,根系不如滇柏实生苗发达而引发成活过程慢长,使生长发育滞后所致。后期赶超,主要是根系已发育完善,树冠大于滇柏,光合作用生成的营养物质多于滇柏而促使之。

4.2建议

(1)人工林即将进入抚育间伐管理阶段,可结合间伐开展树干解析或区分段求积调查工作,对其材积及相关指标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林业工作者及广大种植户用中山柏、滇柏植树造林,牢记把造林用途和适地适树原则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进行树种选择,力争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佘生斌,李小华.中山柏在汉中地区生长情况及发展前景[].陕西林业科技,2004(2).

[2]石洁,燕宝文,文双全,黄志刚.秦巴山区滇柏育苗造林技术[].大科学,2011(10).

作者简介:

燕宝文,男性,1963年3月出生于陕西洋县,1986年毕业于陕西省农林学校林业专业,直接分配到汉中市林研所从事林业科研工作至今,曾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现任林业助理工程师。邮箱

文双全,男性,1965年出生于陕西宁强,1988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现年48岁,现任林业高级工程师。

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篇10

这次研讨会的开展圆了我渴望相识信息技能课未来生长的愿望,使我相识了高中信息技能新课程应怎么上,怎样上得更好,这些都使我对课改有了更进一步的相识,尤其是在研讨会上苗逢春教授的专题陈诉中,听了他那明确易懂,简明意赅的语言,更使我茅塞顿开。议决苗教授对五堂课的点评,使我在教学中又积累了许多履历。以下就信息技能新课程革新谈谈本人的相识。

一、创建新型的教学情况,构建教学模式。

要举行教学革新,变化西席的教诲观念是要害。旧的教诲观念即是由西席议决教学、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资助,把教学内容转达给门生大概贯注给门生。老师是整个教学历程的主宰,门生则处于被动继承老师贯注的职位地方。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自动的施教者,门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继承者即贯注工具,媒体是资助老师向门生贯注的工具,课本则是贯注的内容。要突破曩昔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门生自主学习的今世教诲观。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和门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西席由原来的知识教授者变化为门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相助者、参与者。围绕门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以活动式、探究式、分层教学为主,珍视教学的多向互动,让门生在活动中得到生长。教学目的的设置既要珍视门生的团体性,又要珍视门生的个体差异和生长潜能。教学内容和活动领域不只范围于课本之上、课堂之中,还应包罗门生的生存内容、社会实践等。另外,还应把教学评价看成是一种紧张的教学战略,充实发掘门生的内在潜能。那么,怎样才气做到确切地变化教诲观念呢?

西席在教学历程中应与门生积极互动、配合生长,要处理好教授知识与作育本事的关连,看重作育门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门生质疑、视察、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门生在西席引导下自动地、富有本性地学习。西席应敬重门生的品行,关注个体差异,餍足差异门生的学习须要,建立能引导门生自动参与的教诲情况,引发门生的学习积极性,作育门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本事,使每个门生都能得到充实的生长。

二、要公正设置课程内容和部署课时。

从差异地域差异办学条件的角度来看,我以为课程设置为“多出发点”模式:差异地域、差异年岁阶段、差异学习基础的学习者,接纳差异内容、差异难度、差异要求的课本举行学习。搪塞难以制止的部门重叠内容,必须转变其教学难度、广度、深度,并形成梯级条理。高中阶段应以独立研究、探索和科学头脑本事的作育为主;学校今世教诲技能配置较差,硬件水平跟不上的地域,对大型通用软件和网络信息的处理将是困难的,不能顺应网络化、交互式学习,课程思量部署盘算机基源头根基理和步伐计划等内容,对盘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的应用软件的课程。而具备肯定硬件条件的学校,课程内容增强与科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间的整合,举行网络化、交互式学习。

课时部署对教学革新的进程起到紧张的作用,打个比喻,课程教学就好比是盘算机的硬件部门,而课时即是盘算机的软件部门,是盘算机的灵魂,能使盘算机正常运转。教学的革新,也要课时的公正部署,在高中的信息技能课,每周一个班最少要开两节课时的课程,而且最好能连堂上两节课,对门生的掌握和牢固知识,或开展课题研究等对知识的衔接有很大的资助。我这次加入的天下高中信息技能新课程研讨会活动中,广东省碧桂园学校的李娅老师在《使用因特网开展“非典题目”学习与探究》一课中是这样部署整节课的时间。

教学历程所用时间

建立情形,引入探究主题。4分钟

师生讨论,确定探究领域。4分钟

网上试搜,确定探究课题。6分钟

运行视察表,体系做到师生互动。5分钟

提出要求,部署探究使命。3分钟

网上搜索,整理质料。12分钟

下课前小节。6分钟

一节课下来用的40分钟,觉得到要是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新的课程,门生举行实习、讨论、老师点评、门生演示、老师小结等,时间都非常紧,有点“赶鸭子上路”的觉得。以是我以为信息技能课要革新,必须要偶然间的保证。

三、在信息技能教学革新中存在的误区。

1、要克服教学中只重效果,不重历程的误区。

这就要树立准确的教学观和师生观。我们的教学历程,总是只把结论陈诉门生,很少给门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很少珍视历程。已往有一个教学原则叫“精讲多练”,但讲到了什么水平才叫精,是讲少点才叫精,照旧越细越精?多练,练到什么水平才算好呢?已往我们讲:“要给门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如今行吗?如今,报纸、杂志和网上都有许多许多的信息,老师有一桶水够不够?门生都在信息海洋内中“冲浪”,我们西席要随着门生一起“冲浪”才行。许多的观念都是要变化,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教诲的原则,重新审视西席的作用。如今的西席已经不是知识的紧张载体,西席应该成为门生学习的同伴。西席仍然要起主导作用,西席的主导作用就在于引导门生应该怎么学习,选择准确的学习蹊径和学习战略;陈诉他们学习的要领,教会他们处理信息的要领,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教授出去,我们要转变教学原则叫“优讲优练”。

2、教学计划误区。

在教学计划中偏重统一的学习要求、统一的学习内容,没有体现学习的自主性、条理性、独立性。因各学校的信息技能教诲的开展情况纷歧样,来自差异学校的门生的盘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以及在一个教学班内门生基础知识广泛存在两极剖析的真相。以是在教学计划中应适当举行分层教学,对差异条理的同砚部署差异深度的实习。

3、信息情况的互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