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十篇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十篇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38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1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学术研究领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概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确理解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学习研究的必要前提。二者概念形成时间的差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先于“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从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就已经开始,但如果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则是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此后,这一概念在党内逐渐流行起来。后经过1942年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观点在党内形成了共识。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的提出及使用,与20世纪40年代初中期中国共产党对思想的认识及评价过程密切相关。在具体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提出并使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概念,中共七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明确提、使用与确定。在1942年《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一文中提出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邓小平1943年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使用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这一概念,彭真于1944年中央党校第一部整风学习与审查干部的总结中,也提出了“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思想”这一概念,七大正式将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思想是马克思主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由此,中共七大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有机相连并同时使用,表明当时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新水准。

二者概念内涵的差异。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内涵,学术界的看法存在某些争议。其一为“等同说”,认为这两个概念是同一种“理论体系”。例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鲜化、民族化、具体化,即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中被具体化;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就是指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其二为“包含说”,这种看法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有学者认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第二种则相反,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表示了一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表示了一种文化成果相融合的理论成果,还表示了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作为理论成果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被包含在其中。其三为“过程结果说”,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有学者指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还有学者指出二者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获得“一定民族形式”的具体过程,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是指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的科学理论。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过程结果说”,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各有其确定的内涵。同时吸纳“包含说”第一种观点的可取之处,基本观点为:“中国化马克思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结合表现为动态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和中“中国实际”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之间双向互动,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另一方面是“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二者的联系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基础,离开这一基础就不能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会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这两大理论成果的相互关系,是学习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前提和基本要求。关于思想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而独立成体系原因,是由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即由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拯救中国、复兴中华两大任务决定的。思想所完成的是拯救中国、获得民族独立的伟大历史使命。思想是在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过程中创立的,它科学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拯救中国的使命,建立了人民民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带领全国人民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一个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要完成的是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主要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近代中华民族这两大使命是并列的,在完成两大使命过程中分别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不能混为一谈,正如比喻的那样,它们是上篇和下篇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是一个统一整体,它们具有内在统一性,真正坚持思想就必然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实现了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运用。首先,二者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灵魂,都遵循着唯物辩证法原理,都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哲学观。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哲学著作,是总结中国革命历史经验教训的丰硕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之中的生动体现,它深刻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哲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全面继承了哲学思想“,主要的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理论起点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恢复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新认识,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生产力标准,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到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等方针原则的确立,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原理,体现了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精髓。正如指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传家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特征。

其次,二者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都坚持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为己任。思想最鲜明的特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者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曾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的路线、纲领和政策,也就是为着全国人民和各方面利益而奋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离群众,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思想的这一价值追求。邓小平指出,要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党的一切方针、政策、工作的最高标准。指出,要把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指出,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始终不脱离、不动摇这个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大问题。这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在出发点、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上的一脉相承性。再次,二者具有一致的理论品格,坚持实事求是作风,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要求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最鲜明的理论品格是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使理论符合发展变化的实际,实践的观点至始至终贯穿在思想之中,著作都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在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自己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胜利,并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坚持了马列主义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邓小平理论在总结历史经验、拨乱反正中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阐释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向着正确方向行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思想束缚,不断突破旧思想观念,不断推行理论创新,取得了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理论创新是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前提,也是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线索与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改革、发展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涵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几代领导集体理论成果,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精神。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重大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来展开,对这三大基本问题的认识程度和把握程度,直接体现着学习的成效。在学习研究中,应以贯穿在三大基本理论问题中的基本线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为主线,理清思路,达到“提纲挈领”、“顺藤摸瓜”之功效。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2

关键词: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面对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已经提到了文艺理论研究的日程。笔者以为,未来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结构体系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从理论视角和方法来说,可以从人类文化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形态学、符号文艺学,甚至更新的角度和方法去研究和探讨文艺的规律,作出理论的概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从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层面出发,以整体性的方位来考察文艺现象的,有它不可取代的优越性。但是,它的结构体系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新时期以来就有“美学—历史”相统一的各种体系模式、艺术生产论模式,还有人主张艺术反映论、审美创造论等等模式,这都是应该鼓励的。强求一律,要建构“大一统”的“范式”,不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精神,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也不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 

诚然,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在新的文艺实践中,文艺理论研究要花力气建构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形式。这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我以为,起码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科学地总结人类的文化实践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丰富经验。因为这种文艺实践经验,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把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同他们在改造世界中的审美活动重新结合的伟大实践,有着许多新的美学特征和优秀的思想的、艺术的传统;同时,它又是不断汲取人类文化一切有价值的思想艺术成果创造出来的文艺,有它的辉煌的成功经验,也有挫折的深刻教训。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是我们进行新的理论思维的宝贵财富,它理应是建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和主要理论概括内容。第二,广泛研究、分析西方从古到今的文艺理论思维材料,特别是西方现当代文艺理论的思维成果,去其糟粕,取其优秀合理的成分,以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理论思维角度和内涵。比如,“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面对资本主义现实,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命题,欧美一些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者、文化上的“新保守主义者”,像弗雷德里克·杰姆逊、伊哈布·哈桑、丹尼尔·贝尔等,对“后工业社会”或称“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存在和精神的评论和分析,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引为鉴戒的。第三,要认真梳理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优秀成果。这是一份十分宝贵而且丰富的理论遗产,有它不同于西方文艺理论的思维方式、体系、范畴和命题,需要我们进行艰巨的分析和转化的工夫,吸纳融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中去,从而建构出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体系。以上这些工作,我们在20世纪都在做,但显然没有做完。在上述这些工作中,我认为关键的一环,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的文艺理论思想,学习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鲜明态度,以及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实践相结合,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路和思维方法。本文就这方面阐述一些个人的见解,请方家与同行指正。 

 

每一个理论体系都必须有它建构的逻辑起点。黑格尔说,“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贯穿在特殊的东西里面”(注1)。这个基本“原理”,笔者以为就是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从理论建构的根本层面来说,就是实践;从理论展开的层面来说,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由此出发,它从宏观的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基本实践中,从人类社会大结构中,确定文艺是人们“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审美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从而科学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逻辑起点。列宁从俄国革命的实践条件出发,根据历史唯物论的阶级斗争学说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提出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十月革命后又提出建设无产阶级文化和“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思想。我认为,这就是列宁文艺思想的逻辑起点。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以“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为中心,提出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服从政治”的观点,以此展开他的文艺思想,这也就是毛泽东文艺理论思想展开的逻辑起点。

邓小平的文艺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中建立起来的。它集中表现在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里,也展开在他关于反对思想战线的错误思想倾向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讲话与报告之中。在《祝辞》里,他第一次用明确的语言,阐述了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正是在这一理论命题的前提下,他指出:“在这个崇高的事业中,文艺发展的天地十分广阔”(注2),从而系统地阐述他的文艺思想和一系列理论命题以及原则。在笔者看来,这就是他的文艺理论展开的逻辑起点,就是由这一起点出发,他论述了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任务和长远目标,整个文艺工作的“是非标准”和社会主义文艺属于人民的根本性质与一系列思想原则。这一理论逻辑起点是很高的。就理论上说,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关于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学说,丰富了马克思关于“艺术的掌握世界方式”的命题,把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理想,同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重要发展,在理论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艺的崇高任务,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从适应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需要的形态,转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高度文明的形态;在实践上又给新时期的文艺创作与发展、艺术生产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开创了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的里程碑。这一理论价值,我们是必须充分认识的。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时代,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进行革命斗争,争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他们在具体指导建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艺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文艺的革命性、阶级性,以及文艺为无产阶级和人民革命斗争服务的课题,对这些课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自然也没有忽视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他们指出要注意描写人民群众的革命代表,要歌颂坚强的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要求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应当在现实主义的领域占有自己的地位,以至于列宁提出文学的党性原则,毛泽东提出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文艺从属于政治等观点。这些都是根据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革命利益和实践需要提出的思想理论原则。列宁和毛泽东在革命胜利以后,虽然曾经提出了建设和发展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与文艺的任务和一系列思想原则,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他们未能在整体上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概括文艺为革命实践服务的理论形态,推进到为全面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的发展有着三大生产,即生命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只有后两种社会实践,才能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使每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开始人类“真正人的历史”。社会主义要代替资本主义,就要极大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获得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物质生产水平,同时进行艰巨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经过长期的发展阶段,才能达到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邓小平同志正是继承了他们的理论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同时建设“两个文明”的理论命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理论内容和现实道路,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他在这一理论和现实高度上建构的文艺理论思想,把文艺的创作与发展同建设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事业有机地联系起来,不只给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文艺指明方向,同时也把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形态,即讨论文艺如何为全面建设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服务的理论形态,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理论内容,也给我们探索新的理论命题、范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所以,它也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起点。这当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坚持又根据现实实践加以发展的学风,都是我们在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中,需要深入领会和继承的。

正是从以上的逻辑起点出发,邓小平同志明确反对“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指出“‘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在文艺界也传播开来了,从基层到中央一级的表演团体,都有些演员到处乱跑乱演,不少人竟用一些庸俗低级的内容和形式去捞钱”(注3)。这种批评,是对上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理论内容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为社会主义文艺生产,防止西方发达的后工业社会所带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消极面影响确定了正确的指针。这是我们需要深入领会和把握的。

康德说过,“体系要求方法”(注4)。我理解就是要有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是整体把握事物的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邓小平同志坚持运用这一思维方式来解决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基本课题。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文艺创作和发展中,把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长远目标同现实的任务统一起来。在《祝辞》中,他在指出了文艺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后说,“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这就把文艺在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崇高使命和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现实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主要是涵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始阶段的现实任务。它应该从当前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水平出发,进行艰苦的审美创造,既要有现实的丰富性,又要有前瞻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国“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社会主义文艺应该满足这种不断发展的多样的审美需要。但是,随着人民大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文艺又要适应和引导这种审美需求的提高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它既是文艺当前不可推卸不可代替的现实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使命。“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既是前两项任务的具体内涵,也是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求取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建设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注5)。这种人的全面发展状态,是需要每个劳动者都有高度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才能做到的。社会主义文艺不能排除或忽视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邓小平同志指出文艺这三方面“责任”,就是把社会主义文艺的长远理想目标与现实任务统一起来的范例,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构中国特色文艺理论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 

把文艺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统一起来,是邓小平文艺理论辩证思维的又一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从来就把文艺的一般规律,同文艺的特殊规律结合在一起。马克思批评拉萨尔在《济金根》中,“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提出要“更加莎士比亚化”;要描写时代“更加突出的性格”,反对把人物“写得太抽象了”(注6)。恩格斯则认同戏剧应“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注7),他还曾经反复说明,他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结合的“最高标准”(注8)去批评文艺作品的,也就是既首先尊重文艺的审美规律,又把文艺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来审视。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明确指出在文艺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注9)。毛泽东在讲到文艺创作时,详细地阐述了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关系和要求(注10),还指出“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注11)。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学说,既唯物地揭示文艺能动地反映历史生活的一般规律,又注重文艺审美创造的种种特点和规律。邓小平的文艺思想继承这一理论思维传统,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创作与发展的一系列课题。例如,在阐明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创作原则时,他重申列宁“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思想,继承毛泽东关于“接近工农兵群众”、“去表现工农兵群众”(注12)的观点,针对当时出现的鄙弃歌颂人民丰功伟绩和平凡劳动的错误思潮,具体阐述了我国人民千百年来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以及一次又一次写下的光辉灿烂篇章的历史事实,明确要求“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文艺不能批判落后思想和丑恶现象。邓小平同志在阐述文艺要在促进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时,便提出除了要在意识形态领域清除林彪、“四人帮”的政治思想影响以外,还要“同各种妨害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明确提出要批判“剥削阶级思想和小生产守旧狭隘心理的影响,批判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克服官僚主义”。这些都是根据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关于歌颂革命无产者和人民,批评人民内部缺点以及暴露人民敌人观点的新阐述,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基本指导原则。

但是,如同以上马克思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那样,邓小平文艺理论也总是充分注意把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结合起来。邓小平同志在阐述了上述基本创作原则之后,就十分具体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这实际上是用新的语言、新的观点,精要地概括了文艺创作中艺术的形象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反映生活的丰富性与揭示社会关系本质和历史发展规律性相统一,艺术的真实性与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的倾向性相统一这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原则,并在新时期文艺创作中作出的新阐述。他还从文艺的题材、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论述了创作多样化的要求,其落脚点是使人民获取两个“得到”:即“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这也是对文艺审美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的新概括。 

从以上这些论述里,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文艺思想在解决文艺的创作原则时,总是把一般规律同文艺的特殊规律多方面、多层面地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建构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时,需要坚持的思维方法与原则。 

 

在文艺的创作与发展中有种种不同性质、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的矛盾。矛盾对立面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理。邓小平同志也是坚持这一原理的典范。就文艺的方向和政治思想倾向来说,他历来坚持文艺是思想战线、意识形态重要部分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坚决反对在这个领域的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但是,他同时又提出学习和借鉴资产阶级文化的课题。他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愚蠢的”(注13)。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接着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注14)。这是在对待资本主义文化问题上,把对立面统一的唯物辩证法观点贯彻始终的突出表现。此外,对作家与人民、创作主体与生活客体、文艺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多样性等等对立面的统一,他都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阐述,为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解决这些课题确立了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讲对立面的统一,不是矛盾双方的均衡和无原则的调和。唯物辩证法说的矛盾对立,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们主导着事物的性质,并在与对立面的斗争中,求得事物的进步与发展。邓小平同志在阐述坚持“双百”方针中,就体现了这些思想。他坚定地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还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提出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作为贯彻“双百”方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指针。但是,他也明确指出,“把开展批评同‘双百’方针对立起来,却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或曲解。‘双百’方针的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他还说,“有些人把‘双百’方针理解为鸣放绝对自由,甚至只让错误的东西放,不让马克思主义争。这还叫什么百家争鸣?这就把‘双百’方针这个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方针,歪曲为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方针了”(注15)。这些论述,除了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之外,也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关于对立统一的基本思想。它对于我们处理和解决文艺其他层面和范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是有启迪的。 

 

综合以上这些思维方式的特点,归根到底就是把马列主义文艺学说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和文艺发展的实际相统一。这一理论建构特色,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的基本原理,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邓小平同志说过,“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注16)。又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注17)。这里提出,一是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去“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要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艺理论就是这方面的范例。首先是要“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我理解,这就是说,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研究和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质,而后加以继承和发展。不能离开当代中国的现实实践,去照搬马列主义的“本本”来硬套现实的发展情况。例如,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中的重要课题。马克思列宁主义历来明确认为,文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独特部分,与政治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指出“文艺服从于政治”,这在阶级斗争激烈的时代,是有它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的。可是,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基本解决以后,到了需要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这种理论观点就需要调整和发展了。因为无论从文艺反映生活的整体性特征来看,或是从文艺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层面来说,文艺都不能局限在与政治联系的领域;加上长期的实践表明,“文艺服从于政治”的提法,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对文艺的创作与发展利少害多。在《祝辞》里,邓小平同志就首先说明,“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以后,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又明确阐述“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注18)的理由,给调整社会主义文艺的“二为”方向作了理论准备。不久,以他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便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确定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重大发展。 

第二是,要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立场和方法为指导,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从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在改变了文艺服从于政治的口号之后,并没有排除文艺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他接着指出,“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还进一步说,“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注19)。70年代末又曾经指出,“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注20)。这就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出发,以新的思想和观点,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与政治相互关系的新内涵。特别是他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社会主义政治的内涵,就帮助文艺工作者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艺与政治的联结点,把文艺的历史使命同文艺的审美创造对象及其塑造人的美好灵魂的审美特性连接起来。这无疑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学说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统一的范例。其他如上述关于文艺要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关于社会主义文艺“不能代替”的历史使命,关于文艺创作的“三个统一”原则和两个“得到”的审美要求,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和反对精神污染、反对自由化、反对把精神产品商品化,以及教育服务部门和精神产品生产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最高准则等等论述,都是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学说的光辉成果。 

诚然,邓小平的文艺理论,只是提供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体系一个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思维方法。它的重要观点和思想,也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艺理论科学还有它需要提出和阐明的具体概念、范畴及命题,需要如前所说的通过总结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以及汲取中外古今一切文艺创作和理论思维的有益成果,发现新问题、新经验,提出新命题。新观点,解决新问题,才能建构起有新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体系。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和善于运用邓小平文艺理论,这个艰巨的任务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注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84页。 

(注2)邓小平:《在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载《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186页。以下引自此文均不注出处。 

(注3)(注13)(注14)(注15)(注16)(注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第44页,第44页,第46—47页,第291页,第291—292页。 

(注4)转引自阿尔麻·古留加《康德传》,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2页。 

(注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7页。 

(注6)(注7)(注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40—341页,第343页,第347页。 

(注9)《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48页。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18)02000105

abstract: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m,theessenceofmaoZedongthought,themajorcontentofthetheoreticalsystem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therationalcomponentsofChineseexcellenttraditionalculturearethetheoreticaloriginsofXiJinpingthoughton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foranewera.practiceinvariousfieldssincefromthe18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effortstoupholdanddevelop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andtheestablishmentofpeople'sRepublicofChina,andpersonalexperiencesofXiJinping,arethepracticalfoundationsofXiJinpingthoughton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foranewera.theoreticalappealfor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thenewera,socialistdevelopmentworldwide,andhumanproblemsolving,aretimeandconditionsoftheformationofXiJinpingthoughton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foranewera.

中共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其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指导地位,这是该次大会重要的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其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时代条件,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基本理论来源。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四次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2013年12月,第11次集体学习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2015年1月,第20次集体学习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2015年11月,第28次集体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主题;2017年9月,第43次集体学习以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为主题。如此密集的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表明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推崇和肯定,对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关注和重视。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及其当代意义进行了阐释。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1]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核心内容、本质特征、当代价值的科学概括,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缘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65这一认识和定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基本理论依据的基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精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群众观点与价值立场、人民立场,遵循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在论及新发展理念时,指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3]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坚持系统的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指导意义。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与当代价值进行了系统阐释:“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4]25-29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实践要求进行了具体说明,彰显了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对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强调、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继承和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继承和拓展。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4]10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思考回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列问题。中共报告强调新时代是“逐步??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人民为中心、人民主体的思想,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新发展理念也融入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中国2050年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5]119-120正因为如此,在论述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5]120在阐释治国理政思想、方法和全球治理理念时,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还大量引用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诗文、典故来表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成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二、实践基础

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个人的实践经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6]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引发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人民军队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正是基于中共十八大以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才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连续性,既着眼总结、升华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也重视对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的形成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结果。在论及创新发展理念时,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5]38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经验,是对现代化的目标、步骤进行分解,如邓小平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勾勒了我国现代化的基本进程。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共报告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分解为“两个阶段”,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对现代化过程实行目标管理、以目标引领现代化进程的实践经验。改革开放近40年的实践经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肥田沃土。

在思考和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时,也借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他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为改革奠定了各方面的基础,也为制定改革政策、突破改革难题提供了借鉴。在论及协调发展理念时,就充分借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探索协调发展的实践经验。他指出,“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战略。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5]39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包含的统筹兼顾思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沿海和内地、工业和农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央和地方等关系处理的实践经验,成为协调发展理念形成的历史参照。

个人的实践经历,对于新时代中??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的七年知青经历,是其群众观点、为民情怀、实干精神形成的起点。在河北工作期间抓经济发展、经济改革、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的实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素材。1984年,在谈及改革方法时说:“改革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稳妥、慎重”;“改革的步子要大、要稳。各部门、各行业要同步改革、互相促进。试点进行是个好办法,由一点到多点,由单项到综合,由局部到全局”。[8]170这些关于改革策略方法的观点,在中共十八大以来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系统化、科学化。在福建工作期间抓经济建设、贫困地区发展、新闻工作、党的建设的实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积累。在谈到速度与效益关系时指出:“应该在追求更高效益的基础上来促进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要求“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9]92这为新时代强调“效益优先”提供了经验积累。指导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余劳动力开发的实践,为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积累了经验。在浙江、上海工作期间抓全局工作的实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积累了实践经验。如他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既要GDp又要绿色GDp,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把手”要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领导干部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主体,落实才能出成绩,积小胜为大胜、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动真格,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原来思考、探索的问题系统化、科学化,实现理论上的升华,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说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实践经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源泉。正因为如此,在中共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10]16。个人的实践经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土壤。

三、时代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1]544正是由于时代诉求与时代需要,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正是由于时展与时代变革,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变革与演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是时代的产物。中共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0]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时代条件和时代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也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15这一新的时代课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中共十八大以来,正是围绕这一时代课题,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并对各方面的具体实践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二者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种变化和飞跃,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更有底气和勇气。另一方面,新时代面临新问题,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实践路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政策调整,民生领域短板的补齐之道,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的化解之道,应对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风险”的从严治党策略,都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解决问题的实践需要,催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治国理政的重要特点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标识意义。中共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10]8-9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了低谷,摆脱了困境,激发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如何选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如何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有何借鉴意义,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出的这些课题,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力量。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4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

胡锦涛总书记鲜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个重要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

民族特点是指_个民族的民族特征和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与其他民族的不同点。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但是,马克思主义要付诸实践则只有同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是可能的。在这种结合中,普遍的真理被具体化,具体的实践经验和民族文化优秀成果被概括和提升,融合为一种体现着普遍和特殊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并成为该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打上民族性的烙印。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马克思和恩格斯面对的是欧洲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想文化关系和发展进程,回答的是当时的经济、社会、历史发展和阶级斗争提出的重大问题,制定的是当时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战略和策略。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必然是带有历史特点的,同时又是具有民族形式的。当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其他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时候,就有一个同当时历史条件、发展过程和民族特点相适应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要与民族特点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历来强调,脱离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进程来谈论他们的理论,没有任何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各国的工人政党要胜利地领导本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必须从自己国家的历史条件出发,制定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民族特点相结合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z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他们明确强调,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段重要论述,确立了两个基本原则:其一,不管情况发生多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必须永远坚持,决不能背离和丢弃。其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革命实践的产物,坚持和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必须以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必须与民族特点相结合。列宁认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我们认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时,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而是要求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

胡锦涛同志鲜明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都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确定党带领人民推进事业发展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战略策略,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重要论断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密切关联的重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坚持立足中国国情。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就肩负着如何使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历史任务。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结合中国国情加以灵活运用,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与理论。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悱这一科学的认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挥指导作用的关键前提,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并初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重要保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邓小平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的词句和个别结论,而是紧紧抓住“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考察了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技信息化的新形势,依据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在新形势下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和社会建设理论同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光辉典范。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养分

胡锦涛总书记鲜明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任何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正确指导实践,而任何理论只有与文化相结合才能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使之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创造出体现时代要求又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原则。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指导思想上的一元化。第二,对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三,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和碰撞。

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来自国外的思想理论要在中国发挥作用,必须与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他明确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坚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用生动活泼的民族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了许多富有新意、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概念和思想。邓小平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结果。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5

一、理念创新:从马克思主义人本视角透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就是说,人创造了历史,但人创造历史活动的目的又是为了人自身,这是人类历史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类神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可见,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就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本质内涵,并且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151标,看作人的自身权利的全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就必须确立主体性理念、人文关怀理念、科学发展理念。确立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的主体是实践着的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不仅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活动的主体,也是积极的、实践的历史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实践,同时要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升华了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化”大众与“大众”化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始终强调和重视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主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和造就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坚定立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因此,对于在校同特殊环境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化、实践化的过程。

与此同时,大学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动创造的主体,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今天亿万大学生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会成为一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掌握大学生,指导大学生实践,进而通过创造性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就实现了“化”大众与“大众”化的有效结合,它强大的吸引力和时代价值也才能得以体现。如此,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冲决传统t具主义的樊篱,实现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就必然成为其自觉选择和时代趋势。确立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向度渗透于其整个哲学尤其是社会历史理论中,马、恩以远见卓识给人们展示了人类解放的美好前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南发展的条件”,131可见,对人自身的关注,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

在马克思那里,人文关怀不仅具有现实关怀的根基,而且具有终极关怀的特质,因为人文关怀强调的是对现实的人现实生活的关怀,对人的本质的追求、创造和实现,也就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重要基因和价值追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就是以现实“人”——大学生作为其出发点与落脚点,它不仅承担着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追问与价值决断的责任,还帮助他们解读人生的终极意义,实现了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高校在培养人的历史过程中,面向学生、关怀学生、带动学生,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来重塑马克思主义信仰,这是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根本所在。因此,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理念植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维度,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时代的变化和特征,并且根据时代的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尤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问题上,强调“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2J~.48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被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正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的特质和精神,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深入分析和把握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将马克思经典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前提。因此,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要冲破成规,实现内容、方法和形式的全面创新和大众化,并敢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面对、接触和回答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着力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化”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自身,即促进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思想中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在成长过程中更关注自身未来的发展诉求,渴望个性尊重、自我理解、价值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始终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本质要求。

二、内容创新: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特色。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实践的真理。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是改造世界。”1215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是因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长期坚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才能变成中国人民大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理想信念,也必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追求和价值标准。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存在对马克思主义抽象、片面、脱离实际的解读,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的生动阐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武器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与武装,在多元思潮的影响下,势必造成大学生的信仰危机,这既违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本质,也不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现实要求。

列宁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4]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大众化过程中不断回答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充分体会和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也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内容,把从实践中产生并不断指导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一体系来源于实践,用之于实践,是关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的问题,而这些内容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一以贯之的理论主题。另一方面,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了从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入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内容,造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割裂和断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我国改革开放3o多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为我们清晰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延续性和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性,排除了社会上众说纷纭的思想态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避免了教育内容的混杂和重复,保证了内容体系的科学性、连贯性、完整性和开放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廓清了道路,打开了通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大学生,并使这一理论体系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进教材、进课堂,还要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头脑,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实践的指南,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使之在青年学生中获得广泛认同、形成普遍共识。要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任何一个统治阶级在实现自身的阶级统治过程中,都要提出并宣传符合本阶级特色和实际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当代中国主导性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不移地宣传、普及并在全体民众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又一重要任务和目标,对于大众中的文化知识精英,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培养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都赋予了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必然要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都应该为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实践。另一方面,由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个组成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内在分析,造成大学生对价值体系的懵懂和迷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中国特色,将这几个方面统摄为一个融会贯通的有机整体,把外来先进文化与中国的特色文化相结合,把远大政治目标与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经验、世界眼光与民族传统相联系,构成了一个既有全球视野又有历史眼光,既立足现实又面向未来,既恪守原则又海纳百川的开放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创新性的内容,为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内容要求,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内容,以培养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为重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基础。

三、方法创新: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特色,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民族性也就是大众性,就是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方式。鲜明的民族特色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广泛深厚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知基础,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即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民族特色”与“高校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相结合的说理性教育方法。政治教育是成才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有力保证;成才教育又是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大学生必须首先确立崇高的理想志向,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确立成才须先成人的思想。因此,通过课堂内外的说理疏导,尤其是通过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的分析教育,把以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坚定政治立场为目的的政治教育建立在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基础之上,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同时,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的结合,能够促使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与勇于探索求实精神结合起来,在注重自身修养、道德理想与人格素质不断提升并iei趋完美的同时,激发自己为迎接未来挑战而发奋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三贴近”的实践性教育方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产物,也是实践发展的坐标。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发挥对大学生的价值理性塑造和思想教育功能,这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贴近实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政治形势变化,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经验教训,让大学生在不断发展前进的现实社会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贴近生活,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现实和生活理想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把对生活目标的追求与成长成才的需要融人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时代大潮中,从而使他们确立起科学理性的生活价值观。贴近学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要,认真分析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破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从而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渗透性教育方法。显性教育是以课堂为主要依托,直接显露出来的、具有集中组织、目的明确、有一定强制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在以往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这种变化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反映得尤为明显,他们在价值选择、理论认同上更加主动和自觉,如果一味地使用显性教育方法生硬灌输,就会使他们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逆反和排斥心理,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而隐性教育恰恰化解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这一矛盾,它具有教育者传递方式上的隐蔽性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无意识性。通过这种方式,受教育者用一种潜藏于内心深处的摄取机制,从各科教学活动、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精神文化环境之中“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与显性教育的互补。另一方面,隐性教育对人的影响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性的影响,因为隐性教育是以一种在思想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传递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或使某种有价值的东西以一种在思想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得到传递。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内化的内容本身就是价值性的东西,这样隐性教育必然就会成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只有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才能共同发挥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功能。

四、形式创新:立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色。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正确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时代潮流和时代任务,也从更深层次上揭示了时展规律,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色,这种时代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处处得到彰显。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化任务,除了要有理念、内容、方法的创新,还要借助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校园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富于时代特征的形式实现创新。校园网络传播形式。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6

高一政治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

一、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是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思想道德的显著标志。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以个人主义为原则的资本主义思想道德的根本对立之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哪些重要内容?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1)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3)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7页“专家点评”材料,并思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三、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1、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2、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要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7-108页“四个观点”材料,并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与此同时,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也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败坏人们的道德。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

 

高一政治必修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知识点整合

2.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7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命题有两层完整的含义:其一,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使之民族化;其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使之操作化、行为化。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指归。因此,就寻找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合点”而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文化化、民族化是第一步,而且是不可跨越的一步。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真理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又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一种崭新的无产阶级文化,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社会特有的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和理论前提,以及西方特有的文化背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深受这种文化熏陶的中华民族来说,确确实实是一种异体文化。任何文化都存在可传播性和可交流性,但任何文化体系的外传,都必须有其文化“知音”,即文化的共通性,才能被另一种异体文化认同、吸收和同化,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为新的文化形态,这种外来文化才会在相对于它的另一异体文化土壤里生根并结果。作为早期外来文化的佛教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并发生作用,就是因为在中华民族主体文化中有其“知音”,中华民族早期的儒、道精义与佛教文化的精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能发生互补效应而融会贯通并形成儒、道、释合一的新的文化体系。近代以来,西学曾几度东进,都因东方文化体系中缺乏认同机制而屡被拒之门外,也是极好的反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外来文化,尽管其具有无与伦比的渗透力,而且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也或多或少地积淀着与其相容并且颇具亲和力的文化特质,但仍需经过相互冲撞、认同、融合和改铸后,其积极的文化功能才会得到体现。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如果不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所认同、吸收和同化,并转化为新的民族意识,是很难在国民的价值观念中生根并结出果实来的。

我们未曾忘记,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新形式)在中国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后的事,准确地说是在“五四”运动前后的事。在此之前,曾有过洋务运动和以请“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为主调的新文化运动,前者把西方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为“体”与“用”的关系看待,表面上是主张文化开放,但实际上是在坚持封建文化这个所谓“体”的前提下企图去单方面降服西方文化,使之服从于封建文化,这就是热闹一时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所谓“体用之争”。其实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双向互补关系,两种异体文化一经接触和融合,就必然各有取舍,从“体”的方面看,双方均已改变原体而创造了新体特性;从“用”的方面看,双方的文化功能都得到发挥,并趋向于同一个目标。因此,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对于它们所结合重构的新文化而言,都既是“体”又是“用”,当然是一种新的“体”和新的“用”,而不是一方为“体”另一方为“用”的主从关系。由于洋务运动并未找到西学与中学的“结合点”,因而注定要归于失败。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视角有了变化,基本上抛弃了“体用”论,但又走向新的极端。它反对封建文化,要求用西方现代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取代死气沉沉的封建文化,是有启蒙的进步意义的。可它没能摆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把反传统作为提倡民主和科学的前提,而没有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因而尽管其不失为“新”,却没有稳固的社会基础,在一场轰轰烈烈之后,“德先生”和“赛先生”并没有多大作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等一批先驱者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出发去理解、消化马列主义的实质,从而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相结合的产物——思想。思想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又不同于经典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它中间,融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也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正是思想这一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成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因此,与其说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不如说是思想的胜利亦即马列主义和民族传统文化积极成果结合的共同胜利更为确切。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含义就在于民族化、文化化,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进而在这一重新组合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的直接关照下探索实践的具体形式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命题的关键或“结合点”就在这里。

(二)

显而易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必须解决文化的认同与重构问题。对此,有很高的知性和悟性,他在谈及创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时曾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的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做得很不够。……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这里,把“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大地上发挥作用的必经环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合点”,道出了问题的实质,也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最准确的界定。

这就导出了一个更为深层的问题:必须了解民族文化的特点,掌握民族精神的本质,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最具民族特点的文化特质,它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变迁中积淀而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质的规定性。概括地说,“中国精神”有这几方面的表现:其一是大一统的国家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有明显的整体性、统一性特点,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整体利益历来被视为高于一切,一切分散、多元、个体观念都容易受到大多数国人的鄙弃;其二是重人伦、轻律令的政治伦理意识。传统文化以伦理精神为中心,人伦道德凌驾于法纪律令之上,因而讲“人和”,重人际关系历来被视为做人的一大要意;其三是注重直觉体悟的思维惯性。中华民族传统上偏重于感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甚重视理性运演和逻辑判断,长于罗列经验现象,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缺乏抽象的耐性和能力;其四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利益观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得过且过,安贫知足,“枪打出头鸟”是民族文化的一大特点;其五是平稳持重,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处世标准。遇事以稳为重,以不变应万变,言必及尧舜,抱残守缺,缺乏求异创新的勇气,此也是国人的普遍心态特征;其六是重政务,官本位,轻自然,斥技艺的人生价值取向。“学而优则仕”,人人以获得一官半职为荣耀,或以取悦于官方为满足。工商技艺劳作被视为“下九流”,属“小人”之为。因而许多人长着势利眼,对长官意志、外行领导等不合理现象则较能容忍,处之泰然;其七是讲求“实用”的价值标准。传统文化价值观直接导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缺乏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性,急功近利,理论与实际经常处于脱节状态,等等。所有这些传统文化特质,都是中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超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这就是民族性或民族精神或“中国精神”。显然,这样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或“中国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特质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生根结果,就不能不考虑中国精神的民族特点并尽可能适应这种民族特点,弘扬“中国精神”的精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会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先进思想文化的民族化整合过程,也是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亦即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从文化结合到实践结合,才走完其中国化的全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被中国民族文化认同和吸收的过程,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得到创造性丰富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与中国民族文化和社会实践动态结合的伟大成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时代特点新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共同追求。

同志在探寻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的过程中,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民族文化特点、社会心理结构以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科学理论,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这一系列理论既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又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思想的产生过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上,经历过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一些教条主义者,只会把马列主义著作中的片言只语或个别结论作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懂得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机械地照搬照套。这种教条主义,表面上似乎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背叛。这方面的典型是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也有一些经验主义者,否认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不懂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的道理,只满足于一孔之见、一得之功,陷入了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两种倾向都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基本国情割裂开来,因而都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悟出了一个道理: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革命真理,没有它的指导,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指导。但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却不能脱离具体的实践,必须在具体的实践中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坚持的同时获得新的发展。正是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的基本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正如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是说,邓小平理论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个根本,运用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另一方面又立足于中国实际并把握世界趋向,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行锲而不舍的理论探索才得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也可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四个新”既有文化上的新内容、新特点、新要求,又有实践上的新形式、新特征、新要求,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飞跃,因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8

【关键词】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宝;创新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44-02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30多年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正是不断的解放思想才使得我们党和国家从“左”的阴影中走出来,成功的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解放思想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粉碎“”以后,中国面临着如何从思想上拨乱反正,将人们的思想从“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重新确立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此,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对“两个凡是”错误口号提出了批评。

1977年5月份,邓小平在同前去看望他的两位中央办公厅负责同志的谈话中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并强调:“今年4月10日我给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这是经过反复考虑的”。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的党内外职务。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又一次批评了“两个凡是”的观点。他在讲话中指出,不能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思想,而必须从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

“两个凡是”方针的错误主要在于以的所有言论作为判别一切是非的最高依据。因此,要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影响,就必须向主张这一观点者弄清楚究竟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路线是非、思想理论是非的问题,重新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文章阐明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并充分肯定了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同年6月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实事求是,是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马列主义、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转邓小平的讲话将人们的思想从‘左’倾的枷锁解放出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工作会议上闭幕式上,邓小平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他强调,解放思想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经过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全党全国人民普遍接受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很大解放。

解放思想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定了思想前提。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解放思想的历史。30多年来,如果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就不可能实现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以新的眼光和视野观察新的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首要命题,在坚持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和国家先后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并实施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制订了“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强调了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等。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党情、国情、世情新变化的背景下,以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继续坚持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同时在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新安全观,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解放思想这个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并向全党全国人民强调:“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在实际工作中,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坚持继续解放思想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永无止境。30年过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同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由传统封闭半封闭型社会向现代化对外开放社会的转型,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我们只有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才能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一)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突破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道路上“左”的或右的思想的干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总是不断遇到来自“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的影响。“左”和右都是相通的,都认为改革开放就是搞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左”的认为搞资本主义不好,要回到原来的模式上去,右的认为搞得还不够,还应该再彻底一点。对此,我们在解放思想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到“左”可以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右也可以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做到有“左”反“左”、有右反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二)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勇于进行创新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解放思想就是要探索和创造出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政策。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活力源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通过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去加以解决。在各种创新中,首先要做到理论创新,这是其它一切创新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前提。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用创新的理论来推进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三)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人民群众实践的结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就是人民群众不断实践的过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就要不唯书、不惟上,就要坚持用事实来说话。同志指出,好的办法归根到底来自于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富多彩的实践。也强调,尊重人民实践,从人民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思想营养并上升为理论,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只有从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出发,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才能从人云亦云的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中解放出来,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9

2018年是贯彻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全面深入推进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按照《中共xx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xx市委中心组2018年理论学习方案〉的通知》(办函〔201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作为深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理论学习的重中之重,作为基本政治建设、理论建设贯穿始终。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全面增强本领,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围绕“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健全制度,创新方法,拓宽载体,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举措、领导工作的本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为持续营造“三大生态”、加快实现“两个建成”,扎实推进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xx交通运输发展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重点学习内容

(一)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心骨、定盘星、度量衡,是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念好的马克思主义“真经”。通过系统深入学习,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信念,进一步增强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信心,进一步增强对和党中央的绝对信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做到三个“一以贯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必读学习资料:《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党的报告辅导读本》等,以及2018年市委中心组重点组织学习的专题资料等。

2.学习时间:2018年1月16日(已完成)。

3.学习流程:分为提前自学、专题发言、学习小结等环节。

4.主持及小结:韦xx同志。

5.中心发言人:韦xx同志围绕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八个明确”主要内容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的重大创新思想创新观点,结合个人思想、交通运输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

(二)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结合我市“强三补三”工作重点,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全党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准确把握提出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结合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和我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5年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全会和2018年全国两会精神,深刻认识宪法修改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通过系统深入学习,全面把握新时代新要求,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毫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意义、突出贡献、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我市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刻理解和把握这次宪法修正案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坚定不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

1.必读学习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新时代面对面》党的报告和2018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等。

2.学习时间:2018年4月-6月(具体时间由局党组研定)。

3.学习流程:分为提前自学、单位(部门)汇报、专题发言、学习小结等环节。

4.单位(部门)汇报:安排局规划建设科结合我市交通运输重大项目建设,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根据有关理论和结合xx实际提出对策或解决方案。

5.主持及小结:韦xx同志。

6.中心发言人:王xx同志围绕如何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如何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覃xx同志围绕如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宁x同志围绕如何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如何解决好新矛盾等,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其他党组成员自由发言。

(三)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的重要思想

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结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系列重要活动,结合我市交通运输领域及其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工作,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深刻认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中国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交通运输领域脱贫攻坚工作,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认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这一重大论断的战略意义。

通过系统深入学习,妥善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深刻理解把握脱贫攻坚重要思想的重要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方略,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推动我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必读学习资料:《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新时代面对面》、党的报告和党的二中、三中全会公报、2018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以及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等。

2.学习时间:2018年7月-8月(具体时间由局党组研定)。

3.学习流程:分为提前自学、会前调研、单位(部门)汇报、专题发言、学习小结等环节。

4.单位(部门)汇报:安排市公路处结合我市交通运输领域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根据有关理论和结合xx实际提出对策或解决方案。

5.主持及小结:韦xx同志。

6.中心发言人:罗xx同志围绕如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宁x同志围绕如何推进脱贫攻坚,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其他局党组成员自由发言。

(四)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论断、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思想

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刻认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最为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结合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党纪,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深刻认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必须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一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通过系统深入学习,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维护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建设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必读学习资料:《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新时代面对面》、党的报告和关于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论述等。

2.学习时间:2018年9月-10月(具体时间由局党组研定)。

3.学习流程:分为提前自学、会前调研、单位(部门)汇报、专题发言、学习小结等环节。

4.单位(部门)汇报:安排局人教科结合我市交通运输系统党建工作,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根据有关理论和结合xx实际提出对策或解决方案。

5.主持及小结:韦xx同志。

6.中心发言人:李x同志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覃xx同志围绕如何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其他局党组成员自由发言。

(五)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思想

深刻认识党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一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起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作用的认识,对文化自信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结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活动,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结合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深刻认识全面理解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有鲜明的理论观点,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全党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了光辉典范,为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指引。

通过系统深入学习,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依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进一步发扬我们党学哲学用哲学优良传统,坚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贯通起来,努力掌握其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使之真正成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思想武器。

1.必读学习资料:《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党的报告和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论述以及《新时代面对面》等。

2.学习时间:2018年11月-12月(具体时间由局党组研定)。

3.学习流程:分为提前自学、会前调研、专家辅导、专题发言、学习小结等环节。

4.专家导学:邀请市委宣传部专家主讲。

5.主持及小结:韦xx同志。

6.中心发言人:韦xx同志围绕如何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李昌围绕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王xx同志围绕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实践,结合个人学习、工作实际进行重点发言;其他局党组成员自由发言。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挑战;现实矛盾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社会环境的挑战和教学实践中的现实矛盾。深入分析这些挑战和矛盾,对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面临的社会环境及挑战

(一)世界形势的复杂多变性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的客观现实20世纪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确立的伟大历史时期。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坚信不移,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得到了强化和保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挫折。而当代资本主义经过自身的调整和修复,出现了马克思经典作家们未曾预见的一些新变化: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科学技术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理论与现实的强烈反差,造成了青年学生认识上的迷茫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疑。

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格局变化最主要特点经济全球化是从资本主义扩张和生产方式变革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必然带有“西方中心论”的理论和实践色彩。法国雅克·阿达指出:“论述全球化,就是回顾资本主义这种经济体制对世界空间的主宰。”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政治事务的主导权基本掌握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经济全球化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客观现实,使青年学生无法理解两种社会制度在现实中的反差,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持怀疑甚至抵制态度,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出了崭新课题。

思想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剧冷战结束后,文化的地位和力量得以迅速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文化日益多元化。多元文化现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导青年学生用开放的眼界审视民族间文化的异同,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异质文化,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二是文化呈现出趋同性特点。汤用彤先生指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接触,必然使双方都发生变化。文化的趋同性特征要求培养学生积极开放的文化接纳心态。三是文化呈现出冲突共存的特点。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文化冲突的必然性,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造成了事实上的文化冲突。因此,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教育引导青年一代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义不容辞的责任。

世界多极化、多样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已经成为发展潮流,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将在未来的多极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要教育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和长期性,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三是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本来面目,充分认识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野心和图谋。

(二)社会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

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人们的价值立场、思想观念、利益取向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崭新的时代命题。

利益的导向性作用日益加强随着利益意识的觉醒,在利益机制的主导作用下,人们重新审视物质金钱等客观利益,甚至把金钱和利益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这就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向经济利益倾斜,集体主义和互助协助精神不同程度地被降低,政治动机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个人主义成为思想支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本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对立起来。市场经济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人们普遍肯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并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在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极大调动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容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造成国家意识、奉献精神的弱化。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等价交换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对于繁荣市场、推动经济发展、规范经济秩序具有根本性意义。但是等价交换原则向社会生活领域的漫延和渗透,则必然导致社会生活秩序的混乱和对社会肌体的腐蚀。有些学生认为个人的任何付出都要有对等的回报,奉献意识淡化,利他主义缺失。这些现象都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现实的困难。

实用主义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排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力冲击着传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处于不确定状态。同时,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基本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能对青年学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受市场经济短期效应和现实功利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处不大,甚至持排斥态度,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信息化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育人环境的可控性、传统教学内容和模式、教育对象的人格形成等方面受到极大影响。

网络传媒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冲击着传统信息获取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是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对于教育内容和传递方式基本没有选择性,教师的观点是学生的唯一参照,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师的权威性。今天,网络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网络信息覆盖面广、流量大、更新迅速、观点多元化、操作简单易行等特点,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简单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且可以同时比较参照多种观点。相比之下,课堂教学显得内容单薄、方式简单,教师的权威性正在日益受到挑战。

网络信息管理的无政府状态带来的负面效应网络信息管理的无政府状态使信息资源良莠并存,色情、暴力甚至反动的观点和信息充斥其间。在网络中,任何人既是信息获取者又是信息制造者。不良信息在对大学生进行负面影响的同时,又反过来诱导学生参与不良信息的制造。更重要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向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现实矛盾

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诸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普遍性与个人需要的特殊性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任务。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传递给青年学生,引导他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培养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素养和价值准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所在。但是,在市场经济“趋利性”的牵引下,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急功近利心态,把“谋利性”知识作为主要选择,政治信仰缺失,政治意识淡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能获利,就没有必要区分意识形态。

(二)利他性与利己性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感恩情怀和利他意识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呈现蔓延趋势:把正当的个人需求无限延展,模糊奉献与索取、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界限,过分强调个人本位,缺少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递信息的正当性提出质疑,甚至对高尚的价值取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予以嘲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尴尬境地。

(三)理论教学目标与社会实践经验支持的矛盾

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政治信仰的确立,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过程。教育对象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断用理论指导社会行为和政治实践,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大学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的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帮助孤寡、慈善服务等社会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将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是理论灌输,学生没有基本的社会实践体验,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晦涩,甚至虚无缥缈,进而产生厌倦情绪。

(四)感性兴趣与理性接纳的矛盾

大学生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理性思维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加之社会文化日益娱乐化倾向,大学生更倾向于追逐那些轻松愉快、通俗易懂、娱乐消遣、新奇有趣的“快餐式”文化,对于那些思辨性强的文化形式缺乏兴趣甚至持排斥态度。在课程选择上,更倾向于生动有趣、简单明了、现实功用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抽象性、理论性、长效性等特点,既缺乏生动性,又缺乏现实功用性,很难获得教学对象的积极响应。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当务之急。

(五)教育对象工具性和教育的目的性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终极意义上是使学生的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构成元素,使学生服务于社会,因而在实际上存在着忽略教育对象个体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倾向,教育对象的工具性比较明显。但是,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的生命意义,培养人格健全和思想独立的人,这就使教学存在着教育对象工具性和教育目的性的矛盾。如何在满足大学生需要和发展的基础上完成意识形态教化的任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根据育人环境的变化和教学对象的思想特点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只有深刻了解和掌握教育的现实背景,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乌·贝克,哈贝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15.

[2]雅克·阿达.经济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

[3]胡佐斌.论新形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特点和所面临的挑战[j].中西部科技,2009,8(13).

[4]王卉.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6).

[5]万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4)[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