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十篇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十篇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3:48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1

一、注重强化农业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机遇,又面临资源、市场约束增强和体制、机制性矛盾凸现的严峻挑战。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要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要巩固和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就要深入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注重强化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着力于打造主心骨。一是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分析农业农村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统筹抓好建设新农村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各项工作。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与农民的联系,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在加强农村党建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组织领导水平。坚持把最优秀的人才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使有政治头脑、有致富本领、有政策水平、有群众基础的人进入组织领导班子,以起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带领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也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也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切实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三是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行动计划,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可以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同时,大学生村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有力于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在2009年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上,同志强调指出,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村人才队伍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我们必须把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作为一项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工作予以推进。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农业高层次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专业农民培育、转移就业培训等工作。

1、切实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民共同致富的“领头雁”、科技应用和创新的“接力棒”、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广大农村实用人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能结合生产实践对自身所学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手把手传授给农民,充分发挥科技应用的“接力棒”作用,使先进的农业科技走出“象牙塔”,走进农业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在农村实用人才中,许多人具有捕捉市场信息、产品流通销售、农业科技推广等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能力,占据着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必备的信息、市场、技术等要素,对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要巩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就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对其的组织管理。科技、教育、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和单位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共同推动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我们要针对急需,突出重点领域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既要统一规划,整体部署,又要实事求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培养机制和形式。既要发挥政府部门在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宏观统筹作用,又要发挥群众团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培训基地、企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实施主体作用。

2、培育新型“知识农民”。农民是农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体。以人为本的“人”是人民群众,“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就是要一心一意为农民谋利益,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之分享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努力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竞争,需要的是知识工人和知识农民,这就要求劳动者要不同于传统社会里的工人和农民,要是既有知识又有技术的人。在巩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必须“以人为本”,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造就一大批“知识农民”提高农民队伍素质,同时我们要实施“知识农民”人才优先战略,建立“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机制,对“知识农民”人才管理力求弹性,接受他们的多元想法和做法。以便于更好的发挥“知识农民”的作用,使其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广辟增收渠道、壮大农村经济,切实履行好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职责。

三、协调好利益关系,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统筹协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不是单纯的GDp增长,而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还要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解决意识形态问题,全面树立生态文明观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在协调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生态绿色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发展生态文明农业,必须以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基础,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美化生活环境,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村庄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秸秆回收利用等,以此来推动一个乡镇,乃至一个县或更大区域大发展。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村环境。

2、在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企业、集体、个人利益关系。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培育一些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经济实体参与。通过一个地区的龙头企业来带动本地区农业的发展,为农产品的销售以及深加工等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如还可以将本地区的龙头企业与农业院校联合,建成企业集群示范基地。这样形成一个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生态、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来发展本地区的农业经济。

3、坚持用城市理念来改造、提升农村,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通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覆盖,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变农村为城市,变农民为市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激发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改变工业和农业分离的格局,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还可以通过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来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

要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做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机结合。

1、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我们要本着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的原则,利用人、生物和环境之间能量转化及生物循环的规律,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环境优良化。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重点之一就是要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其中提到要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层体系等。要按照“提高认识、依法监管、加大投入、防治并举”的要求,加大农业污染的防治力度,减少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量。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就需要我们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全面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特别是农田水利、农村沼气、农村公共卫生、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2、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的比重。一是各个地区只有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经济,走自己的路,聚合资源、凸现优势,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以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全面实行标准化建设,打响品牌,做大品牌。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二是做大区域设施农业规模。建立大规模的农业基地,以大规模带动了大市场,大规模拉动大产业,大规模带来高效益。政府要不断地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围绕优势产业,精心组织,编制一批质量好、水平高和辐射带动面广的设施农业项目。

3、促进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大家都知道能够永续利用的农业资源是相对有限的,有些农业资源一旦消耗,就不可再生。要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利实施,必须逐步强化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管理,促进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农业循环经济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它改变了经济增长只能靠消耗、枯竭生态环境资源和资源、能源不间断地变成废物来换取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提出了一个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要遵循索取与补充平衡的原则,防止农业自然资源的萎缩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我们要使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之间保持适宜的关系,确保各种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农村 基础教育 职业课程 农业课程 新取向

一、背景

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有多数学生不能继续升入高中。这就表明,较多的学生只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就就业了,而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在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中,学生的选择是唯一的──接受升学取向的教育。因此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也是仅为升学服务,而较少考虑到相当大一部分未能继续学业学生的未来发展。这就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接受完基础教育后,既没有学到先进的农业知识为家乡的农业生产做出贡献,也不能掌握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必须有所变革,必须要改变以往的单一升学取向,要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面向农村的实际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新取向。

二、确立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新取向的依据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

世界银行指出,当前的中国正经历两个转变:即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必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调整而产生重大变化。

表1:当前我国各产业所占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7%

50%

33%

表2:预计未来20~50年内我国各产业所占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5%以下

略有上升

50%左右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未来20~50年内,第三产业的劳动人口将远远大于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将向城市第三产业转移,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第三产业,城乡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农业人口将会越来越少,在服务业的劳动力将会大幅度增加。以往农村基础教育的任务过于单一,仅以向高中输送合格毕业生为目标,在这种教育价值取向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实践能力差,没有一技之长,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和宏观发展走向下,农村基础教育任务也必然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相应地要求课程设置作出相应调整,课程选择不能只以培养合格的高中生为取向,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不能升入高中的学生铺设另一条道路。

(二)农村学生的真实境况

应试教育的淘汰过程对于不能升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走向教育终结的过程。对于这些已走向教育终结的农村学生来说,他们不得不继续重复父辈的老路---回家务农,或是外出打工。然而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既不能对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起到很有效的帮助,也不能为其外出打工提供谋生技艺。这就反映了农村教育虽然发生于农村,但却漠视农村社会、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唯教室、课本、纸笔,这种做法的结果是他们接受的教育比父辈多,但他们在生存能力方面却远不如父辈,最终使得这部分农村毕业生在体现个人价值上感到非常茫然,不能看到所接受的教育究竟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长此以往,势必会减退农民投资教育的热情。

三、课程新取向的内容

农村教育提供给学生的选择是唯一的,那就是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地具有极端功利性的特征,开设的所有课程都为升学服务,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对于绝大多数不能升学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缺乏选择的课程设置。因此,我们应该为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提供一种新的取向,为农村的毕业生多提供一种选择的机会,在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中适当加入农业知识课程以及职业技术课程,这既是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实现方式。在提高农村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都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开设农业知识课程

1.开设农业知识课程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转轨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我们的共识。因此我国农村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人才,向其提供必要的农业知识课程,使其更顺利地从事农业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开设农业知识课程的可行性

农村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在农村,一部分接受完基础教育的学生势必会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在种田方面的经验或许不如父辈,但他们在知识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等方面却远远超过像父辈一样终身务农的农民,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农业知识课程,使这部分学生掌握先进的农业知识,继而推广先进的农业工具,靠他们的力量去改变农民陈旧的生产观念,改进农村的落后生产力状况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农村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村的农业课程提供了天然的实践基地,因此农村的基础教育课程应该立足于这些现有资源,使农村的农业知识课程应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同时要适应农业技术变革的需要,与农业技术同时进步,使农村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地学生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因地制宜地把所学农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农村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1.开设职业技术课程的必要性

在农村,相当数量的学生在接受完基础教育后选择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不仅仅是生活场所的变更,更重要的是实现从农村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存方式的转换,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转型时期的农村基础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当前的农村实践,满足农村的实际生产需要,也要服务于我国当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使农村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以便在不能接受更高一级教育时可以更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尽快融入新的生活。

2.开设职业技术课程的可行性

农村的基础教育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有固定的教室、设备、师资等,这就为开展职业技术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避免了硬件设施的重复建设以及资源的浪费。

农村的学生有学习职业技术课程的愿望。不可否认,所有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不同差别,尤其是在农村,这种差别的最终结果是一部分成绩不如意的学生走向教育终结,这种情况很容易使他们在求学过程中由于成绩差、升学无望而自暴自弃。因此,这部分学生非常希望能多提供给他们一些选择,让他们换种方式去实现自我,而职业技术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恰好能与传统的课本知识形成互补,既给这部分学生带来就业的希望,也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继而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如何实现课程内容新取向

(一)国家支持

政策上,国家应采取鼓励、支持的方式,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并放宽管理,给学校以一定的自主空间去选择部分适宜当地经济和农业发展的课程,增强其办学的灵活性及开放性;资金上,国家应多投入一部分资金为农村基础教育学校配备适宜开展农业知识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的设备,为实现课程的新取向提供必要物质条件;在课程编制上,国家应分级分层组织开发适应地方发展的新教材,使课程的新取向顺利实现。

(二)开发校本课程

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具有明显的“城市中心”倾向,在这个倾向下课程开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一味地迎合中考,而忽视学生的意愿和兴趣,没有真正地研究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没有给予学生真正发展的空间,脱离农村实际,缺乏农村特色,因此迫切需要富有实效地开发本土性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就在于它“提高课程的适切性,为了不使相当一部分农村毕业生升学无路、就业无技术,学校应该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宗旨,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要,对学生发展需要做准确的评估后设置课程内容,切实增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适切性。总的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三)教师培训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村基础教育新取向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在这种新取向下,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实现农村课程的新取向,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农村教师队伍。因此必须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队伍建设,队伍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岗位练兵、实行传帮带和教育改革实验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农村学校的教师不仅要能胜任普通文化课的教学,而且要能懂一定的实用技术,能够承担实用技术课的教学。基于农村教师所担负的诸多角色任务,国家应在教师的培训上给予农村教师更多的机会以及更多的优惠政策。

(四)努力为农村基础教育渗透农业、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农村基础教育渗透农业课程以及职业课程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新事物、新课题,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思想障碍,社会、家长不容易接受,部分老师也因适应了应试教育,对渗透职业教育有顾虑,怕影响教学质量,损坏学校的声誉。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在传统课程中渗透农业课程和职业课程将无法启动和推进。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召开家长会议和教职工会议,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有关农村学校教育改革的文件,宣传农村基础教育渗透职业教育课程和农业教育课程的重要意义,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这种渗透能够使学生掌握一些本地经济生产、生活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业后可以成为农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消除学生家长和部分老师的思想疑虑,为渗透职业教育课程及农业知识课程工作铺平道路。

(五)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和职业教育资源开发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学校农业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在政策上、资金上、土地划拨等方面为学校基地建设提供支持,政府应无偿将学校附近的荒山或公有土地划拨给学校,帮助学校加快劳动基地建设,为学生实验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各部门的技术优势和条件,为实现课程的新取向创造有利条件。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到:农村中学的课程改革即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我们积极拓展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新取向。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普通基础教育课程与农业、职业技术课程之间的关系,农村必须通盘考虑文化基础课和农业、职业技术课的整合,处理好课程的基础性与专业性之间的关系。文化基础课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是农村初中基础性的主干课程。农业、职业技术课程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那些将要回乡参加生产劳动学生的需要,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因此,在当前农村初中课程改革中,必须处理好这两类课程的关系,使文化基础课程与农业、职业技术课能程协调统一、互相促进、紧密结合,共同实现农村初中的教育目标。因此,从促进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设置课程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需求,考虑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自身的发展。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新取向。

参考文献

[1]关于我区农村基础教育渗透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03.252.84/jcjy/ShowarticleiD=431.

[2]王艳梅,洪俊.对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与反思.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0).

[3]覃章成.课程改革需为农村学生发展提供“第二种选择”.当代教育科学,2005(3).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济管理机制;可持续发展;问题;农村建设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1.1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

面对农村经济的管理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的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其首要原因就是重视程度不高。重视程度不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方面:农村经济管理的执行人员对待工作存在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对待工作拖沓心理较为严重,工作效率影响工作质量和水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第二个方面的表现则是群众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和发展的认识不足,不清楚如何去做才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农村经济管理机制。第三点部分地区政府对待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事件的态度模糊,同时也存在执行力度不够、宣传方案不够明确以及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不完善等的问题。

1.2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员配置不高

由于部分地区对待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也导致管理经济发展工作的财务人员的配置不高。对于财务工作人员来说,具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拥有一定阶段的会计相关职称、证书是十分重要的。并且,目前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于财务、会计相关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时俱进,与实际发展相顺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运行、人员配置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财会人员老龄化、年龄分层、跨专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很多。我们知道,经验对于会计人员来说是十分钟要的,但是老龄化的会计缺少一定的创新思维,容易拘泥知识理论,对于跟进时展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同时对于今后农村经济管理机制的运行及配合推动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影响。

1.3农村经济管理举措实施力度不高

部分地区的农村政府机关对于农村经济的资金链把控力度不够完善,对于收入和支出的明细管理存在不足,财务人员对此缺乏重视,没有做到会计账目的日清月结工作,同时其对于农村经济状态的档案保管工作也不完善,对于档案的保管也只是表面上的管理,并没有做到去明确的结合本地区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没有明确机关进行集体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基于上述问题,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需要规范财务行为的同时也需要合理、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

2健全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助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2.1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我们应该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政府方面出台针对经济管理发展的法律法规,并且要求相关机构加以落实。为此,在管理部门方面,首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学会正视自己的工作内容,了解自己的工作的根本性质,即为经济管理发展服务,同时重视起自己的工作任务,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进程。其次,由于农村的广大群众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不够了解经济持续发展的性质,基于此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农村经济管理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例如开办相关知识讲座,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工作,为广大群众谋福利。

2.2强化农村经济的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的配置

农村经济管理机构需要为财务人员增添新的血液,来缓解人员老龄化的矛盾。针对这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会计知识,具备相关阶段的会计资格证书,同时,选择新的财务人员时要求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评制度,保证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健全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助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采取定期的人才培养制度,促进并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将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进行有效融合,有效提高农村经济财务队伍的整体综合实力。

2.3增强农村经济资金链,强化举措实施力度

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关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经济的好坏与否,与这个地区的人均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为了助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全农村的经济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农村经济的资金链平稳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做出如下举措。首先是加强农村集体收入的管理,将收入明细罗列清晰,将与之相关的合同、文件作为档案归纳整理,并且有关财务人员需要做到月月核对,与有关银行账户明细保持一致,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节表,并且说明原因,统一整理,坚决杜绝收入和支出偷记、漏记的问题。其次严格控制资金走向,确保每一项支出都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有关,设置资金明细账,适时核算整理。

2.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我们去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建设方面,首先应整治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拆除违章建筑,整治农村风气,努力营造良好而健康的经济文化氛围。其次大力开展道路方面的建设,道路的发展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进农业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也促进广大群众走出农村,引进发展。除此之外,电路、网络、信号等方面的建设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基础设施连接其他地区,既强化了农业沟通,也扩展了农村经济业务。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

1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紧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紧缺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因资金紧缺而缺乏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①农民增收渠道方面。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若要长期发展必须发动农民这个投资主体。但现实是欠发达地区农民长期以来收入水平低、负担重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很单一,主要靠的是传统的种植养殖和打工,往往只能解决温饱问题。②地方财政金融支持方面。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地方财政金融的支持。欠发达地区由于区位、信息、经济基础等条件差,加上融资机制不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够,且流失严重,经济增长点匮乏。如县级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风险,惜贷而不愿放贷,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县域范围以外转移资金,造成新农村建设中“失血”。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仅靠自身发育发展慢,许多好项目、好企业无法发展,长期只能小打小闹,艰难度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难以落到实处。③国家支持方面。近年来,国家也从多方面支持新农村建设但国家支持是有重点、有限度的。欠发达地区地理位置都较偏远交通信息相对不便农村基础条件太差地方财力弱缺乏足够的配套建设资金缺乏示范效应因而在争取国家支持上往往处于劣势。

1.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竞争能力弱

发展经济学认为,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它即使不是牵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车轮,因为最低标准的基础设施是直接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如水、电、路等。第一,充足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大幅度降低其他直接生产活动的成本;第二,完备的基础设施能增强竞争力;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增长能够增进社会福利,减少贫困;第四,基础设施本身就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组成部门;第五,基础设施有利于保护环境;第六,用于基础设施的公共支出可以作为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来调节经济。而欠发达地区地域偏僻,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滞后。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远不及其他发达地区并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这些都成为县域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方面在有限的经济总量与拮据的财力状况下,县乡两级政府仍然首先要挤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经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低,影响了县域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大型项目难以落户。

1.3支柱产业还很薄弱,带动能力不足

近年来,一些欠发达地区也提出并实施了支柱产业发展战略,县域内也涌现了一批批骨干企业,但受长期以来短缺经济和重复建设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工业企业少而不大,土特品种多而不优,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1.4经济环境不优,发展合力不强

一些欠发达地区“四乱”歪风禁而不止。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对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营运。行政效率低下。有的部门和干部不运用改革方式和市场经济手段抓经济工作,该取消的程序不取消,不该管的事情还在管。有的部门本位主义比较严重,在行政审批和办证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下。社会环境较差。有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城镇郊区,经常有个别人为一些无理要求聚众滋事,阻拦项目建设,使项目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1.5文明意识滞后,发展氛围不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培植新产业和培育新农民。而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民文化素质相对较差文明程度不高,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导致许多农业新技术、新措施推广速度较慢,这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当前,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观念、官本位思想仍大有市场,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抢抓机遇,不能敢为人先,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不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少,想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

2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2.1拓宽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农村经济的弱质特性,使农民在市场经济中所占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与其贡献不对称,农民不能依靠不完备的农村市场机制,解决资本投入、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等问题。因此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建立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体系,以减少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风险和成本支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一是建立农业投资体系,使农业投入有固定的资金渠道和内在机制。通过立法确定农业投资在国家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按一定比例从各项基本建设中提取,向各行各业征收农业发展基金,向社会征收农产品消费税等等,通过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动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二是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适用技术,以确保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业产出量,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消耗。三是建立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保证体系,以稳定生产资料的供给,抑制其价格上涨的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四是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和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以使农民把握住市场动态,使农民生产的产品既产得出又卖得了,即使市场疲软也因政府的补贴而不致利益受损。

2.2加快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力。

工业化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快工业化作为第一要务,以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大发展。要继续坚持以项目推进为主体,以全员招商、全民创业为两翼的发展战略,构筑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体,以农业产业项目、龙头型商贸物流为两翼的招商引资新格局,在不断创新中转变招商引资思路,在谋划全局中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同时利用国家、省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产业经营形式,把农产品基地变为工业企业的“第一车间”,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着力用工业化的手段提升农业,用工业化的力量硬化农业,切实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良好的新局面。

2.3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欠发达地区大多处于江河源头生态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生态高效农业的明显优势。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种养基地建设的扶持,推广龙头企业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强村。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教育;小康社会

在我国,农村教育(本文主要指农村基础教育)就总体来讲是低水平教育的同义词。而农村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发展状况自然直接关乎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虽然我国农村得改革之先机,农村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却越拉越大。这不能不使人对现行发展农村教育的理念、目标、模式等进行认真的反思。

一、农村教育的释义及评析

在传统的教育学语境中,农村教育是指发生在农村、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并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显然,这一指谓明确界定了三个问题:教育发生的地域是农村;教育的对象是农村人口;教育的服务面向是农村经济社会。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此种含义的农村教育既是一个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又主要是区别于城市教育的教育类型,具有明显体制区分的意味。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教育水平和发展程度上差距的客观存在(这种存在是社会制度安排而非自然的结果,它体现着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和利益原则),因而当我们谈及农村教育时,实际上也是在一个已经预设的前提下展开的;它区别于城市教育或允许落后于城市教育。例如,暗含“城市优先”倾向的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制度、允许城乡教育在成就指标上存在差距等即是证明。实际上,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以户口划分农村教育与非农村教育缺乏典型意义。这是因为,首先,根据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情,发展经济实行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地方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同是农村教育,但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若就这样界定的农村教育整体而言,其共性就不够突出或缺乏共性,相应的外部支持系统就缺乏同一性和相关性。其次,我国以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两极划分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教育资源公民分配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但这样的户籍管理制度和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常会造成公民在乙地纳税而其子女却必须在甲地才享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不合理现象,它不仅阻碍着我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而且也进一步强化着城乡差别和城里与乡里“人”的差别。显然,这样的制度已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体系运行方式的需要。最后,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引起了我国社会当前存在大规模、跨地区发展型人口迁移和流动的现象,这些迁移和流动人口具有比较强烈的教育需求,其中不仅成人希望通过接受教育增强对新工作和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他们还有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教育以便将来在流入地扎根谋生和获得发展的强烈渴求。流动和迁移可能带来的收益能够使他们的愿望变成现实。于是,在一些城市中便出现了“棚户学校”、“民工子弟学校”。按照以上农村教育的释义,这样的学校教育不在农村教育之列,但恐怕也不能因此将其视为城市教育,至少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未享受与城市学校平等的待遇。

由于我国农村教育中的一些问题长期以来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导致农村教育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因而近年来一些研究农村教育的学者在对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行认真检思时,对农村教育概念本身也进行了深入探讨。田小红把农村教育概念中的农村限定为乡村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城市劳动生产率意义上的农村,在此基础上,她认为,农村教育是指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出现农村与城市二元社会、农民处于不利条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旨在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与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与创业能力的教育。这一界定除了把只具有地域意义的农村用劳动生产率特意予以刻画外,在其他方面则是把传统教育语境中的农村教育进一步明晰化了。很明显,这一界定与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紧密联系。由于教育对政治经济结构的依附性,使人们很自然地便以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构认识教育系统内部的城乡教育关系,从而形成稳固的城乡教育二元分割结构。在这一界定中,对农村的限定是以经济学中城乡二元结构比率(城市劳动生产率/乡村劳动生产率)大于1为标尺的,它不包括劳动生产率与城市相比相差无几的农村地区。这一概念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性,当经济高度发达、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消失、社会全面进入工业文明后,农村就仅仅是一个地域概念,城乡二元社会的农村就不复存在,从而由二元经济结构衍生出来的二元教育结构中的农村教育也就随之消失,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就真正融为了一体。但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融为一体,共同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教育中就没有了农村教育,相反,农村教育在我国是始终存在的。显然,对农村教育的这种认识没有突破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下那种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它无法说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的问题;把农村教育的对象仅限定为农村人口,其眼光过于狭隘;把在城市里实施的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排除在了农村教育范畴之外,不利于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多元化发展和整体推进。

现代化发展是以人力资本积累为先导的。这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给予人类最重要的启示。因此,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首要的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然而,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教育共同承当,而决非仅仅可以通过农村中的教育就可以达成。据此,张乐天认为,农村教育的区位概念应该转化为功能概念,即农村教育应该定义为: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农村教育的这一定义,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所形成的僵化的城市与农村二分的“二元论”思维的束缚,把城乡教育共同置于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既关注二者的差异而未将它们直接混沌合一,又把农村教育的含义作了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要求的扩展,从而架起了一道城乡教育相通的桥梁,把凡是接受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服务的教育的人口都作为农村教育的目标人口。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人口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因而扩展后的农村教育的目标人口当然包含农村人口。虽然这种扩展没有仅仅局限于把农村人口作为农村教育的目标人口而似乎与国际社会不相一致,因而未突出乡村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时代特征,但它更符合我国农村中的教育所面临的实际,或许较之只把眼光局限在农村的教育视野更能有效地寻求解决我国当今农村教育中的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而,遗憾的是农村教育的这一功能概念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农村教育批评的反思

长期以来,对农村教育的批评虽然涉及不同方面,但其实质却是指向培养目标:农村教育照搬城市教育模式,脱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培养的是单一的脱离农村、脱离农业的人才。由于课程决定人才培养目标,因而对农村教育的批评就主要集中在它的课程设置上。例如,有研究者在探究农村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时,认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其目标的单一应试性、唯城市性和离农性”,为此,要“调整农村教育的内容,重整教育目标”,“不论是农村基础教育还是农村成人教育,其目标都应紧紧锁定在服务于农村当地建设这一方向上。应该明确,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农村培养现代化建设者,而不是培养可以进城、上大学的各类应试者,同时,还应该向学生传播现代农业观念,使他们树立起热爱农村、建设农村、在农村可以大有作为的良好观念”。这是一种在农村教育批评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论者则直接对新基础教育理论的许多观点提出了质疑,批评基础教育的升学问题是“强调基础文化知识,歧视基本劳动技能”;认为农村教育“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农村初级人才的现实地位重视不够”,从而提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能否拉近‘农民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距离,继而谋求使‘农民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之中,使‘农村教育’能体现‘农民教育’的特色,而不是简单照搬‘城市化模式’”,并在此认识基础上给出了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主导价值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为“三农”服务,兼顾为学科教育服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升学人才;同时指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要克服当前农村课程改革中的城市化、学科化、校本化的危险倾向。农村教育同城市教育一样,其发展应该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但农村教育的目标究竟该如何确定,需要我们在全面考察农村教育发展历程和现实境遇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与探讨。鲍传友研究认为,我国文明演进的历程改变了惯常的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依次更替的历时性路径,表现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交互作用、共时推进的特征。所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其实质而言乃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对抗过程。这种过程也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城市取向和农村取向的共时性,而绝非两者相继发生。那种认为当前农村基础教育要面向农村,无疑是在潜在地告诉我们,只有在农村完全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以后,才可能对农村教育进行现代化改造。这种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历时性思维,显然已背离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两种文明交互作用、共时推进的历史情境。把基础教育的本质和小康社会的目标相结合,他提出了确立农村基础教育大众化取向的主张,即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将农村教育的目标锁定在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认识,至少是褊狭的,它从一个单一矫枉向另一个单一,看似贴近了农村实际,实质上却封闭了农村教育,阻隔了城乡教育的融通,强化了城乡教育的二元分割关系,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多样化发展。这种农村教育观体现的是不平等的等级性价值取向,是想通过教育复制社会的等级性,固化农村人的心态,让农村人安心做农民。这明显违背公共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基本伦理精神。我们认为,在农村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村教育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即农村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该承担积极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这份责任,但对农村转移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同样责无旁贷。至于农村基础教育,针对过于注重知识教学而严重轻视与实际生活之关联的现实,当前需要强调的是应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切实落实劳动技术教育。但这里的劳动技术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要素之一,或者说只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一定课时数的课程之一,而不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劳动技术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劳动技术意识的培养、劳动技术悟性和创新精神的养成,为学生对未来人生路线的选择提供更理性和更宽阔的知识领域和思想境界。因此,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决不就是要在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农业技术的专业化教育,从而也决不是为了要把学生培养成安于农村、建设农村的人才。以强调在农村教育中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为由而主张在农村教育中融入“农民教育”,体现“农民教育”特色,是一种极为有害的农村教育观。用这种观念指导实践,不仅不能使农村教育摆脱长期以来所处的困境,反而会更加恶化农村教育的生存状态。“文革”中“教育革命”将正规化农村教育体系改变成“贴合农村生活”的非正规化教育形式所造成的农村教育濒于崩溃的严重后果,便是极好的例证。转贴于

对于农村教育的课程内容,不能一味强调贴近当前农村实际和农民的生活以体现乡土化,更不能用所谓的“农村课程”做支撑。脱离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最广泛人群的经验的借鉴,仅仅在自身和周围人群生活过程或直接经验中学习,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囿于自身实际活动水平和经验获得范围的局限,不能达成一种继承性和累积性的发展,从而无法达到人类已有的发展水平,更无法产生对前人和他人发展的超越。教育本身具有超前性,这决定了农村教育必须与现代文明趋同。因此,基础文化教育仍应是农村教育主要和重要的内容,农村也同样需要高层次的基础文化教育。

如果把农村教育的教学内容囿于与农村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范围,则不利于形成农村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性社会视野,从而人为设置了他们融入城市化潮流的障碍。这样的教育,其价值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要谋求全体学生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城市学生的发展,农村教育就必须同城市教育一样,要保持多类知识的合理比例,并加强它们之间的关联和渗透。

强调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农村生活实际,是基于人们对知识的重新认识,顺应人类知识从“现代知识”(科学知识)到“后现代知识”(文化知识)的转型,清除知识问题上的“科学主义”,将地方性知识、个体的知识以及不能言明的知识这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却长期遭受知识霸权压制的知识引入到学校的知识世界里,纳入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在传统教学中,大量的理性知识充斥教材,而与人类生活至关密切的经验性知识、个体知识则无足轻重,理性知识几乎成了教学知识的代名词。教学知识的理性至上导致了“知识的异化”,使知识与人分裂,成为一种外在的统治力量,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影响学生创造精神的养成。很显然,新知识观主张平衡的教学知识,目的就是要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系统掌握“完整”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关于世界的认识,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就是呼唤感性的、个体的和本土的知识价值的回归,赋予它们在学校课程内容中的合法位置,主张在学校的课程内容中既保持多类知识的合理比例和各类课程的适当张力,又加强它们之间的关联和渗透,建立各种知识能够功能互补、相互促进、正向迁移的平衡、整合的课程结构,以利于学生个性化知识体系的建立,而决不是为了施行以培养安于农村、安于农业的人才为目标的农业领域的专业教育。

三、农村教育城市化: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突破

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市化推动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与城市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日益紧密的联系,一向封闭的、处于社会边缘的农村教育也不是世外桃源,也不断受到城市化的影响。于此同时,农村教育作为一项以促进区域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公共事业,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并非只是被动地受其影响和一味适应。也具有推动和引领其发展的作用和责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心系农村教育的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历史变迁的系统考察和现实发展的客观分析,明确提出了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发展模式。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它顺应了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预示着我国农村教育将逐步摆脱长期以来的困境而真正实现与城市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突破。

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含义,主要是指通过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减少村办中小学,扩大农村镇所在地中小学的规模和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校的规模效益。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动力源自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一方面,随着城镇户籍制度、农民进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和农民传统教育文化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愿意把子女送往城镇学校接受优质教育,从而出现了生源相对向城镇学校汇集的现象,加大了城镇学校教育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发展型迁移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显著成效,使农村学校的学生逐年递减,加剧了农村学校的生存危机,也造成了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合理撤并现有村办中小学校,使它们逐步向城镇汇集,并因地制宜地推进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形成农村教育的城市化格局。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以县为主”教育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也是推动农村教育城市化的两股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田小红。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困难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40-43.

[2]张乐天。重新解读农村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3,(11):19-22.

[3]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39-43.

[4]广少奎。试论农村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1):38-41.

[5]覃章成。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的博弈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4-29.

[6]覃章成。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54-58.

[7]鲍传友。论现代视阈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28-31.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综合农协;太行山区;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3日

一、概念

日本基层农协是指都道府县以下的市町村的农协,以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农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个农民互助合作组织;台湾农会是集农民职业团体、经济合作组织、社会组织与政府委办机构于一体的特殊的法人团体;综合农协是综合了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功能的职业团体,是农民自治的协会。

农村建设我们走了60年,前30年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到,后30年从包产到户到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公司,但是直到今天,农民还没有实现集体致富。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公司其实都是单一业态的、条状的而不是块状的,不是地域性的,社区型的。政府支持的方式也是上级部门都从本部门的工作出发,自立无数个项目,要求地方政府官员包括事业干部拿着财政给的工资,执行这些项目,尽最大可能将这些项目资金直接给农民增益,或者干脆直接分给农户,短期是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是这不符合农村长期的发展需要,农村必须改变之前的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建立自己的组织,拥有自己决策的话语权。

二、综合农协的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集的特点,笔者认为基层综合农协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组织结构。基层综合农协应该以乡镇为大单位,以村落为小单位,各个村落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的合作社,每一个综合农协设置监事会、理事会等成员。具体组织机构为:每个乡镇综合农协之下设置村部综合农协,每个村综合农协下设专业农协,包括供销社、生活指导、基础设施、医疗保险这几大部门。

(二)资金问题。我国农民自身存在着文化素质、合作精神、组织观念等不足,农民自身管理知识与经验欠缺,所以建立综合农协组织的资金方面必须依靠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三)组成成员。组成成员主要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每家一名代表加入,采取自愿原则,鼓励村民积极参与。

(四)价值观。基层农协应该从农民自身的利益出发,以自助、自我负责、团结、公平为基础,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团结一致搞好农村的发展为立足点。

(五)保证自治与自立。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同时,便会关注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对自我认识有一个新的定位,所以在基层农协组织里面,农民自身一定要保证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为基层农协做贡献,为改善农村的经济生活而提出宝贵的建议。

(六)教育宣传与文化活动。教育是提高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基层农协需要运用多方的力量来吸引有知识的技术人员为组织成员讲解宣传农民关心的知识与技能。虽然现在有传播种植技巧的人讲解专业知识,但是真正去学习的农民却很少,农民的参与度不高。所以基层农协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农民的观念,让农民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主动自愿地去学习。

三、邢台县前补透村现状

下面分析一下前补透村各个方面发展情况的现状:

首先,村民缺乏种植农作物的技术知识,机械化水平低。在前补透村,种植粮食基本上都是凭借自己积累的经验,农作物品种以小麦与玉米为主。受山区地理位置的限制,种植小麦的范围越来越少,玉米变成了主要的农作物。20世纪90年代初交通工具比较少,对应的外出务工人员非常少,主要靠开垦荒坡获得生活必需品。在生活比较艰苦的条件下,都是依靠主要家庭劳动力来完成所有农作物种植、施肥和收割工作,经过三个季节的辛苦劳作,但收购价格却很低,收入微薄。经过将近20多年的发展,人们开始种植苹果、板栗等经济作物,许多青年人外出打工。许多中年人没有受过一定教育,仍然依靠务农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但专业技术知识缺乏,每年化肥、修理等工作成本极高,成本与收入比例严重失调,如果再遇到干旱、暴雨等自然灾害,秋收时成本都无法实现。由于地形的限制,秋收时无法使用车与收割机,只能依靠肩膀将农作物装上车,增加了体力劳动。专业技术知识和机械化水平难以普及是制约太行山区的主要难题。

其次,缺乏公共基础设施,农民医疗保险意识薄弱。在前补透村基本上看不到锻炼身体的基础设施,管理农作物之外,人们主要靠聊天消磨时光,没有娱乐场所。近几年,村民的身体每况愈下,得病数量上升。现在村委会定期进行医疗保险的上交与办理工作,大多数人选择最低100元,其实个人上交与国家补助是成正比的,交的越多补助则越多。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收入比较少,缺乏医疗保险知识,认识水平比较低。

最后,交通不通达,信息不畅通。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变成了摩托车、电动车。出门打工或者上学的占少数,尤其是大学生。根据笔者的了解,上大学人数不超过20人,受教育水平比较低,人们对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比较慢。出行只有一趟大巴车,其他时间外出必须到镇上,交通非常不便。正因为如此,人们基本上不出门,对于外界许多的新鲜事物不了解、信息的传播也就比较慢。人们基本上都是生活在各自的生活圈,对于其他的信息关注度不高。

综上所述,前补透村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问题,周边其他村落基本情况都很相似。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笔者希望借此能够带动太行山区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前补透村的人们也能够紧紧跟上社会主义发展的步伐,为承接河北省转型升级做出一定的贡献。

首先,建立基层农协组织,传播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购买农民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副产品,提高农民工作的积极性。技术创新是任何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普及基本的技术知识与种植农作物的技巧,告诉老百姓一些他们不了解的知识,不仅可以扩展农民知识面,而且劳作技巧的普及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提升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现在前补透村的青年人多数会出门打工,许多土地便空闲出来,干部可以将这些土地收归起来,租赁给村里面其他愿意耕种的人,利用广播方式宣传基层综合农协组织的作用,鼓励大家加入农协组织,由农协组织统一组织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销售,统一对农民进行生产、生活的指导,提高农民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普及医疗保险知识,提高农民满意度。基础设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前补透村以及周边的村子基本上看不到这些基础设施,所以这就要求村委会向上级的政府提出要求,积极努力为农民安置这些基础实施,让老百姓能够在空闲之余增强身体的锻炼。另外,可以利用基层综合农协,让每个村的村民都自觉地加入到其中,经常组织村民进行医疗保险知识的学习,让农民能够真正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提高农民对医疗知识意识,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国家政策的优越性。

最后,加强交通设施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信息的传播,让村民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到重要的信息。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前补透村是山区,本身就存在着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农民多数需要在山上劳作,工作量与难度都非常大。秋天本来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收却成了农民最头疼的问题。近几年村干部也在进行道路修改工作,成绩比较显著,这就让老百姓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另外,需要经常开展文化下乡,定期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播放一些新型的新农村的典型电影,让村民能够感悟到新生活、新农村的气息。

四、小结

脱贫致富仍然是河北省的问题与短板,面对2020年的马上到来,我们面对着许多方面的压力,前补透村的情况在河北省许多地区也存在,建立基层农民综合协作组织,对于农产品的经营、销售,生产资料的购买、生活上的指导、教育方面知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从政策上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尝试建立基层综合农协,把最新的知识与技术传播到农村去,传播到农民的心中,尽快让农民脱贫致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的转型升级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团.综合农协:新农村建设路径选择[J].今日中国论坛,2011.10.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2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在我国,少数一本院校与二本院校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致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解决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问题。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所以独立院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地体现“实用性”,强调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应立足农村,主动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能型复合人才需要。

一、农村经济管理实验课程的特点

1.内容繁多。农村经济管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市场营销知识,又有经济管理知识,更有大量的农村经济知识,为了培养全面复合型的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全面开设各类实验课程。对于农村知识,通常应该开设植物生产技术实践与设施农业实践,有条件还应该开设动物实验课和水产实验课,使学生对农村动植物生产特征有个基本了解;对于经济管理知识,通常应该开设会计实验课与财务管理实验课及电子商务实验课,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同时,又能加强财务核算,及时有效地将农作物、农产品推销出去,为农村减支增收。

2.独立性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所学内容尽管繁杂众多,但不少的不同课程之间缺少时间上前后逻辑关系,可以单独开设实验课,独成一体。如农村植物生产技术实验与农村家禽生产技术实验课、设施农业实验课就可以不分时间先后单独开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如农村会计学模拟实验与农村财务管理实验、电子商务实验也可以独立开设。

3.农业课实验时间长。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首先必须掌握农村经济的基本特点及概况,了解农作物及家禽水产生产规律,所以要进行农村经济实验,但农村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有自身特点,生长周期较长,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年半载,甚至几年,不比一般企业生产实验与会计实验,可以在一个星期内集中完成,常常比较分散,这也给农村经济实验课程开设增加了难度。

4.农业课实验可以容纳人数多。农业课实验有的在农村田园,有的在大棚进行,也有的在圈场里面进行,不管怎么样,一般情况下,可以同时为众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就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动手能力创造了大好条件。

二、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实践技能

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复合性决定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而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锻炼。

1.鼓励少数课程自学。因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知识面太广太宽,而实践技能靠多方面培养,特别是农村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学校短短几年内有所突破,同时,农村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实验期也较长,所以,可以对少数课程鼓励学生边实践边自学,到时,参加班级考试,只要能通过即可。

2.院校与乡村协同培养。从目前现实看,我们中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在大城市,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农村,学校在城市,但知识要在农村获取,为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将大专院校与广大农村组织联合一起,共同培养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有选择性的将部分课程放在农村组织讲学,推行学分互认机制。

3.推行学分制。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学分制有着较多的优点,只要在一定课程范围内,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学完最低要求的学分,就可以允许学生获取学历证书。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的学校较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加之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少、教学体系不完善,从而凸现出实践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理论与实践脱离,只注重单纯的课内实验和校内实践。而忽视课外实践和与组织、企业建立联合教学的校外实验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能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利于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强调能力本位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手段与目标协调、课内外实验与校内外实践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与广泛性,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践环节为补充。以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为手段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应该贯穿于两条主线:一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持体系;二是贯穿于四个学年。引导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个从教学层次和教学内容、实践基地建设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个基础三横四纵”,即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三个教学层次,四大教学内容为骨干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

1.基本技能实践

本层次实践主要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增多知识或者社会阅历。如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入学军训、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实践……等。

2.专业技能实践

专业技能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某一方面专业动手能力与实践分析能力,如农作物生产实践、会计模拟实践……等。

3.综合能力实践

综合能力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等。

五、创新实验形式,丰富实践教学的四大内容

实验形式太过单一,会引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进而使实验课效果与效率下降,因此,要想提高实验课效果,必须创新实验形式,开展多样化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在教学形式上,既要有手工实验,又要有计算机操作实验;既要有校园实践,又要有实习基地实践,还要有农村田园实践;既要有班级团体集中实验,又要有学生个人单独实践;既要有单项实验,又要有综合模拟实验。如果实验形式多种多样,才能提高学生实验兴趣与效果。

在实验内容上,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内容极多,要实习的内容也纷繁复杂,在大学四年内,不可能对所有农村作物的生长特点都进行一一实践,而应该有选择性的进行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

1.课内随堂实验教学

课内随堂教学主要是理论课任课老师在讲解理论课的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对重点单节重点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堂内实验,以增强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有个感性认识,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如农作物、水产品的认知识别实验,农业会计基础里面会计凭证填制,让学生对会计凭证的格式、会计报表的样式等有个基本掌握。

2.校内单项实践教学

校内单项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大专院校现有的资源,结合部分课程特点,在完成该课程理论课教学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再在专门实验室进行了一种集中式实践教学。如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通过为期10天的集中实践,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操作技巧有个更充分的理解和使用,并且,增强学生日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农村产品及时销往全国各地打下牢固基础。又如农村会计基础集中实验,通过对会计流程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农村会计首先必须取得原始凭证,再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然后登记明细账与总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同时,让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日后掌握与分析财务状态提供基础。农村财务管理集中实验,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财务管理中资金筹集、运用、投资等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毕业后及时根据自身特点及时合理有效地筹集到所需资金,同时,将有限资金有效率地运用到各项资源中。

3.农村单项实践教学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重点培养既懂农村经济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大学四年之间,少不了农村实地实践,农村单项实践主要是指学完某门理论课程之后,直接到农村实地进行该课程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农村知识领悟度。如农作物生产实践,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种农作物进行实践,通过对该农作物生长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性,熟悉农作物气候季节性变化,熟悉农作物管理及种植技巧,为以后农村经济管理奠定基础。又如设施农业实践,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实践要求学生亲自进入大棚……等农业设施,在那里观察农作物生长特点,熟练掌握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为以后指导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农村综合实践教学

目前大专院校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动手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一般都在大学第四学年进行综合实践,有的一年,更多的是半年,而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来说,因为农村有些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同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不同长物之间还具有一定连贯性,所以,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应该为大上学年一整年较好。通过大四一年的毕业前综合实践,使大学生对农村作物、水产品……等生产特点与规律性有个全面系统而且深刻的掌握,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农村工作环境与工作特点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迟永财,李忠新.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自身建设现状与思考.吉林农业,1999(11).

[2]李均立,许海平,王玉平.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探讨.热带农业科学,2011(4).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银行卡;农村市场;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

银行卡市场作为支付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起着较大的决定作用,而农村银行卡市场是整个银行卡市场最大的客户群体和最有潜力发展主体,对银行卡市场的后续发展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民银行的引导和管理下,在各商业银行、中国银联和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携手努力下,我国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银行卡发卡量快速增长,银行卡交易成倍增加,银行卡受理环境不断改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遇到银行卡使用率低、受理网点少、客户用卡积极性不高等制约农村银行卡业务持续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面对这一实际,深化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是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现实需求,是支持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助推器。

一、深化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的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对银行卡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强烈,基本具备了银行卡推广普及的基础。发展农村地区的银行卡业务是银行卡受理市场梯度性和完整性特点的体现,将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对银行卡产业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1.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的大幅增加构成了农村银行卡业务发展基础。近三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农村地区的银行卡发卡量有了大幅增长,从而为农村地区银行卡业务发展和市场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一是惠民补贴政策的实施成为银行卡发卡量增加的推进器,为确保各项补贴政策的落实,国家加大惠民补贴直补到户工作力度,采取国库直补到卡等方式划拨各项财政补贴,扩大银行卡发卡量;二是在人民银行大力推进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进程中,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从自己支付结算业务的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加大银行卡业务发展力度,积极开展银行卡销业务,促进了银行卡的发展;三是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多,结算方式改变,大多数工薪支付通过银行卡来完成,客观上增加了银行卡的需求;四是农行惠农卡“村村通”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农村银行卡发卡量的大幅增长。农村银行卡发卡量的大幅增长为深化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2.惠农补贴的全面实施加大了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的现实需求。随着国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等惠农政策范围的扩大,各项惠农补贴发放程序的规范,农村商业网点和各类专业市场不断扩大,新型农产品流通购销渠道的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农村消费市场得到激活,消费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发展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市场正当其时。经济发达地区的非现金支付需求更为强烈,而银行卡作为非现金支付结算的主要工具,在日常支付结算过程中的使用量、使用频率在快速增长,日渐成为农村支付结算的基本方式。

3.深化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完善了银行卡受理市场的梯度性与完整性。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大中城市的银行卡受理环境基本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既是在县城,银行卡的发展也已接近一种饱和的状态,因此深化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促进农村地区银行卡的梯度发展已成为新趋势。农村地区是银行卡持续发展“挖潜区”和新的增长点,目前还处于培育期和发展期,加强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建设对提高我国银行卡市场的完整性、增强银行卡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义,需要从现在抓起,加大力度,完善措施,抓好落实,不断拓展银行卡市场发展宽度和厚度。

4.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为深化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银行卡产业对便利民生、拉动消费的重要作用,出台了系列促进银行卡普及的政策措施。2008年末,国务院在《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进一步促进银行卡使用,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人民银行明确把“努力扩大受理市场规模,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应用”作为推动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于2009年人民银行又出台了《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举措,力争到2012年,poS机具在农村地区的布放数量达到24万台,受理银行卡的商户增长10%,在较贫困县实现poS机具布放零突破,2011年,人民银行根据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已取得的实效,结合农村支付结算发展新需求,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银行将助农取款服务作为支付结算工作的重点,制定措施,抓好落实,取得实效。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为深化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中遇到的难点

1.农村银行卡使用率偏低。近年来,通过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农村居民对银行卡的使用次数较以前明显增多,但大多数人仅限于涉农补贴的支取。究其原因,一是农村居民银行卡知识掌握的少,大多数人不会使用银行卡进行业务操作,限制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二是农村地区大多数人支付交易少,银行卡好长时间不用,人们无法随时掌握自己银行卡的资金状况,影响农村银行卡交易业务的发展;三是银行卡案件的发生,无形中加大了人们对银行卡风险的恐惧,加上农村地区居民普遍存在安全技能差的情况,从而使用人们对银行卡交易产生抵触情绪。

2.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差。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建设,农村地区poS机、atm机、转账电话等受理设施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明显改善,但与县城以上的地区相比,农村地区银行卡的受理环境仍然较差,银行卡使用仅限于银行机构布放的受理机具,而且这些机具80%以上布放在县城区域范围,农村居民使用起来还是很大的不便,成为制约农村银行卡业务发展的最大瓶劲。由于银行卡受理环境差,农村居民用卡不方便,客观上阻碍了银行卡业务的农村地区的扩展。

3.银行卡知识匮乏。一是银行卡业务宣传不到位。目前,银行卡知识宣传尚处在从面上扩大人们认知度的阶段,大多数人只是知道有银行卡,但对银行卡的具体操作和风险防范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较少;二是银行机构只注重发卡,而不注重用卡,银行卡的后续管理跟不上,导致银行卡发卡量大增而用卡交易发展不同步;三是农村地区客户文化相对较低,接受银行卡知识的能力差,有的人使用一次银行卡后很快就会忘记,人们的银行卡知识和操作能力长期处在比较缺乏的状态。由于银行卡知识匮乏,形成了农村地区客户不想用、不敢用银行卡的状况。

4.金融服务机构力量较单薄。近年来,原有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并在农村的经营机构和县支行,导致部分地区县以下只有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三类机构,而新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把发展目标定位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农村地区的市场发展基本放在捎带发展的位置;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如农村信用社等也在减少,部分农村地区出现金融服务空白。如此单薄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难以有效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深化农村地区银行卡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总体要求,人民银行不断加大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力度,协调地方政府部门、各级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单位,提高认识,协力共建,以银行卡受理环境的改善为基础,以开展多种有效的宣传为手段,建立“政府支持、人行指导、涉农金融机构承办、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银行卡建设工作机制,努力推进银行卡的广泛应用和联网通用,积极扩大受理市场规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1.充分认识农村银行卡市场建设的重要作用。我国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国家,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银行卡市场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参照银行部门的发展规划,制定扶持支付服务工作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农村支付服务建设提供必要行政和经济支持;人民银行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站在管理金融全局发展的高度,制定发展规划,提出指导意见,加强日常监管,促进银行卡业务全面发展;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认清农村银行卡业务发展对本行支付结算业务稳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业务发展、产品开发、受理机具的布放、业务指导、培训等方面全面抓起,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稳步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一是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人民银行的组织领导下,选择经济基础较好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地区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的试点建设工作,在总结试点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地区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二是在总体工作指导下,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符合本地实情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业务管理办法,加强对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促进此项工作的安全、规范发展。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9

1.根据农村小学教育的需要分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导思想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紧联系农村实际,注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这一要求为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即必须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教育理念。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精英和知识力量,是国家通往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是农村民众文化的传播者与精神领袖。所以培养的学生应能关注农村环境,农民生活,农业结构与生产状况,并在农村大力传播、发扬人类的灿烂文化。农村教师的这种特殊性,在农村小学培养目标中除了体现普通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外,还应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涵盖以上内容。2.农村小学教师特质分析以农村为重是职前目标内容创新的支点,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首先探讨农村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第一,职业道德素质。以2008年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稿)提出的,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24个字为基本要求,同时农村小学教师在遵守以上道德标准的同时还应有它的特殊性,要热爱农村,具有立足于农村,服务农村的思想。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必须以“服务‘三农’需要,积聚学生的乡村文化情结,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信念,下得去,扎得牢,坚定学生服务农村的人生信念,有意识培养学生对“三农”问题的牵挂和对乡村文化的向往之情,激励学生立足农村建功立业。第二,知识素质,农村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中,至少应该包括下面四方面的内容:通晓一门专业的“专才”。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才能的“通才”,由于农村小学需要全科型的教师,更需要教师能承担各门学科教学,目前农村小学急需四类专业教师: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艺术教师、校本课程教师。同时,应具备农村乡土知识,使学生毕业后在教学过程中能实现素质教育与“三农”教育的统一,实现普通文化教育与“三农”教育的统一,使农村教育回归到“三农”的环境中。第三,能力素质。即指教师从教的能力,教育能力是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因此农村教师的能力标准中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一是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掌握普通话还应掌握与当地人打交道的语言;二是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小学德育工作的能力及组织开展班级团队活动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三是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与学生、家长等沟通的能力;四是实践教学能力素质,包括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的能力;五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六是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会利用农村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开发。第四,身体心理素质。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身体体魄,有坚韧顽强的意志,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身体素质好等,特别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教师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3.“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农村小学培养目标的确立及表述可以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农村,定格在专科,确定“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一专多能”中的“一专”是指在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框架内,设置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三个主修方向,学生在相关方向领域内接受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突出某一方向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养成训练,毕业后擅长执教小学一门主干课程。“多能”指的是学生在执教一门主干课程同时,能够至少承担一门非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应具有指导小学生开展科技、艺体等活动的一技之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以满足农村中小学各科教学的需要。基于以上分析,在培养目标表述上可适当加入“农”的成分:以培养服务农村小学教育需要为基本宗旨,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牢固的职业信念,能够扎根农村,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高的适应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较好的发展潜力,适应农村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并具备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能够胜任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管理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

(二)以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要构建课程及内容

由于在城市话语主导权下,各师范院校以城市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生活为背景,学科以“现代化”为背景。在这种取向下,不可避免使课程体系“去农化”,课程目标漠视农村社会、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因此,应制定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合理的课程结构内容,以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第一,改变不符合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的课程结构。首先,公共基础课程涉及农村知识种类过少的现状,增设反映农村生活的选修课,充分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目前,高师中“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外语、体育以及计算机等所占课时过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相对过少,农村生产生活知识、农村生态建设知识、农村经济知识等课程更少,不利于农村教师对农村的文化、习俗、风情的深入了解。选修课可增设:“三农”问题与中国现代化,民俗风情研究,乡土文化,科学技术与当代农业、农村教育与农民素质等课程,以实现农村社会、人文、自然环境与教师培养课程的联系与融合,使学生形成农村小学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态度、专业价值、专业精神等特殊素质。其次,我国目前广大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还很落后,很大程度依赖教师自身的课堂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传授能力。因此,应重视学生“三笔字”、普通话、农村课堂组织与评价、农村教学方法与策略等专业课程的开设与落实。第二,优化课程内容。师范院校的课程内容选择过多关注城市,缺少向学生传授能在农村环境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的知识、技能。因此,必须针对农村小学教育和儿童发展的需要来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要融入农村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选择应坚持基础性,包括学生的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以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同时,注重实用性,让学生关注有关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些知识和信息,以此达到学生“知学”、“好学”,“乐学”的目的,使学生将来更好地发挥农村教师的社会效用。

(三)以农村小学为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到农村小学实践教学环节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科学技术;农业种植业;农业推广

在农村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一直是农业种植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推广是其重要手段之一,加大农业推广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推广的目的主要是引进新型农业技术,通过推广工作来指导农民使用良好的生产方法,培养农民的知识和技能,培育新型农民,改变其原来的传统观念,为实现繁荣农村做贡献。

1农业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推广是当下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手段,能提高农民收入,积极地促进农村建设,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农业推广能够将农业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的现实生产力,对农村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1有利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我国最早的发展就是依靠农业,将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支撑,是一项战略性任务。目前,现代农业是集约型、市场化、科技化、信息化的农业,通过引入科研成果来解决农业问题,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由于我国农业基础较薄弱,因此必须通过农业推广来促进农业发展,将农业转为现代化技术,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1]。

1.2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想要发展,想要有效处理“三农”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农业推广力度来解决,农业推广能够使农民更深刻地认识农业技术,进而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协调人与自然的发展。

2农业推广在提升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农业,农业水平是保障农村生活质量的标准,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发展农业技术。但是,在农业种植业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2.1农民对农业的传统观念和传统模式,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进步

农民的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易更改,习惯于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缺少科学的农业作业流程,导致农业种植业效率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低。

2.2农民对农业知识掌握不深刻,文化素质落后农业发展

同样也离不开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由于农民的专业技术相对比较薄弱,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都是自己总结经验,缺少科学数据的支撑,科技服务水平不高,导致农业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龙头企业少、规模小,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缺少紧密联系,合作组织不规范,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农业的发展较为薄弱。同时,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导致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人均年收入比重相对其他产业较低。

3促使农业推广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策略

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幸福生活紧密相关,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改善不良影响,完善农业建设的相关策略,以农业推广为基础,提升农业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从而加快农业的持续发展。

3.1创新农业推广理念和农业推广机制

农业种植业的发展中农业推广极为重要,要推广农业技术的深度与广度,农业推广要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订适合的探索措施,不断完善相关的理念和机制,将农业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机结合,给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加快农业的发展。

3.2培养农民的知识素养,增强文化内涵和知识理念的运用

农民是农业种植业的引领者,要培养先进的农业队伍,大力开展农业知识的技能培训,加强农业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操作技能,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创新培训方式,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加强农业建设[2]。

3.3转变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

第一,扎实基础,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调整规划农产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的生产方式,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做好招商工作,以一个企业带动一系列企业的发展,认真落实各项产业扶持政策,引进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3.4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

我国应大力实施科学农业技术,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业的信息体系,切实做好灾害预防工作,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