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十篇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十篇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4:10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215-02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层次低,同质化严重,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在特定的政策背景、特定历史时期,对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具有典型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收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以期在新型城镇化这一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进行深入研究。

1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1.1国外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在elsevier-ScienceDirect学术期刊上以“ruraltourism”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检索到2004至2013年十年间相关论文39篇,主要来自于《annalsoftourismresearch》和《tourismmanagement》两本杂志。对文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发现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本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动机、偏好与满意度、乡村旅游产品以及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等方面,已形成了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总之,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加广泛,在研究方法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入。但关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由于无转型升级的提法,因此,仅有少数接近的研究文献可供参详。

Kajanusm,KangasJ,Kurttilacm(2004)运用集中价值思考(valuefocusedthinking)和a'wot对芬兰和德国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传统和文化是他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albacete-SáezC,Fuentes-Fuentesm,Lloréns-montesF(2007)认为质量是行业竞争的一个有力优势,为了能够给乡村旅游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议指导,为此开发了测量乡村旅游住宿服务质量的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这对以后乡村旅游的质量管理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ClaireHaventang,eleriJones(2012)以adbenta公司开发的蒙茅斯郡的领袖项目为个案进行分析,并最终认为领导力在创造乡村旅游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方面有重要作用。ZahedGhaderi,JoanC.Henderson(2012)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在伊朗当地一个很受游人欢迎,并在政府旅游发展规划当中占据重要作用的村庄进行调查,发现当地居民认为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并最终认为社区参与是实现伊朗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Yasuoohe,ShinichiKurihara(2013)认为日本本土资源的管理,必须要通过加强当地农产品品牌的经济效益和乡村旅游开发的互补关系。

总之,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出如下结论:(1)受欧美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素的影响,国外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方面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2)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品质提升方面的研究也属凤毛麟角,且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3)一些专家的研究表明与其它形式的旅游相结合、综合协调发展是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进一步提升的主要路径;(4)个案研究普遍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实践性和针对性很强,因此,对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普遍指导性有限。

2国内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历经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针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断深入与完善。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本文选取了2007至2013年6年间相关论文13篇,文章集中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

2.1理论研究

近年来有关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吴必虎等(2007)从产品、营销和市场拓展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建议。胡敏(2009)指出转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将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产业升级。徐福英等(2010)从产业、产品、市场、合作组织和教育培训五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升级的对策和建议。乌兰等(2010)从生态理念的视角出发探索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途径、目标以及对策。

2.2实证研究

一些学者还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进行了案例研究,黄震方(2011)深入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和香格里拉雨崩社区的权能建设,认为社区权能建设对推动旅游社区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借鉴作用。李月丽(2012)从加强科学规划、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探寻了湖州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李玉新等(2012)以山东省寿光市、蓬莱市、长岛县为例,认为产业协同和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了乡村旅游转型的典型路径。陈艳秋(2012)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典型,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提出了从主题形象、市场细分、项目策划、旅游目的地营销、辅助设施和服务等方面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郑耀星等(2013)通过分析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试图从开发经营理念、产业链、服务理念以及乡村旅游标准等方面着手,融人生态理念的元素,以期为福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刘战慧(2012)将韶关市作为一个研究点,结合韶关市的实际,从实施体验式开发、构建价值链增值、催生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归纳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安传艳(2013)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可以通过培育特色、精品旅游目的地,政府引导和规范标准,培训从业人员,细分市场、加大营销力度等方式实现乡村旅游的产品、管理、服务、市场和功能的转型升级。刘孝蓉(2013)认为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既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并提出了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的互动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通过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1)我国乡村旅游确已进入瓶颈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方面的研究集中变现为:①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价值增值;②依托乡村旅游产业集聚,扩展产业多种功能;③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协同共赢;(3)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基本都是立足于产业发展的视角,由单一关注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转向关注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4)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的研究视角过于具体,宏观综合性研究较少。

3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1国外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Direct学术期刊上以“rural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供参考的论文较少。S.Burak,e.Dogˇan,C.Gaziogˇlu(2004)通过全面评估沿海地区城镇化和旅游的影响,并针对爱琴海和地中海沿海这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由于沿海含水层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岸线的多层建筑的密集建设,导致含水层盐渍化严重,农业用地减少,使得土耳其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环境保护不断恶化。

总之,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章研究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后期,且早已实现城镇化,城乡二元制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城镇化背景下或者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城市地区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另一方面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文化等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2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3.2.1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我国因长期以来的历史原因,呈现为城乡二元制,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后,国内部分学者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进行一定研究。李坚(2007)在城乡统筹新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构想一文中,将城乡统筹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结合,提出了民营经济为主,联合开发,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三种战略模式。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刘树花(2008)对乡村旅游与城乡一体化的互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相处推动发展。安慧、魏皓严(2008)对城乡统筹下成渝两地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做了研究,对城乡统筹下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提出了对策。其余专门针对城乡一体化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对特定区域的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更少,同时在城乡一体化中取得诸多成果的地区,乡村旅游面临新的发展挑战,而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3.2.2国内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最近几年有关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日益增多。孔德林,黄远水(2009)通过探讨城市化对城郊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要素的影响,揭示城郊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从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建立景观生态隔离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分层次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城郊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得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道路的三条途径:生态路径、文化路径和景观路径。罗红宝(2013)认为在中国进入休闲时代与新型城镇化浪潮继续推进的背景下,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能够有效实现乡村区域经济的突破发展、综合发展、绿色发展,必将成为中国广大乡村实现经济升级的重要模式。崔剑生,赵承华,王峰(2012)把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城镇化进程中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

总之,国内专家学者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对城市中远郊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对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对策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再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更关注规划的价值和作用。

翻阅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一方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研究进展,借鉴好的国际经验;另一方面有利于明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Rosam.Hernándezmaestro,pabloa.muozGallego,LibiaSantosRequejo.themoderatingroleoffamiliarityinruraltourisminSpain[J].tourismmanagement,2007,28(4):951-964.

[2]asuoohe,ShinichiKurihara.evaluatingthecomplementaryrelationshipbetweenlocalbrandfarmproductsand?ruraltourism:evidencefromJapan[J].tourismmanagement,2013(35):278-283.

[3]吴必虎,吴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6):11-13.

[4]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0):70-74.

[5]徐福英,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0(2):93-94.

[6]李玉新,乌兰.基于生态理念的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2009:268-273.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2

关键词新常态;乡村旅游景观;问题;发展路径;江苏南京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1-0266-02

2014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中的“资源环境约束”“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特征预示着我国城乡发展也迎来转型变革的新契机[1-3]。新常态下,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正经历由传统粗放式开发建设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注重乡村特色和城乡社会公平的开发建设模式转型[4-5]。如何通过旅游景观开发建设,振兴地方经济,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

1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特点

1.1产业转型升级的常态化

独特古朴的村庄、原始劳作形式、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等都是乡村旅游景观。其中,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以及乡村景观延续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原生性的乡土文化和原始性的自然环境[5]。

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更加强调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因此,应注重生态环境产业,利用各种资源(传统乡村农业、自然景观等),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多元复合产业经济,最终实现区域农村经济向路域经济、郊区化经济的转型升级。通过把乡村旅游景观更多地与休闲农业、体验类农事项目结合,从而使其成为系统化的项目综合体。

1.2设施配套体系的完善化

新常态强调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的有机统一,这就更加突出了乡村景观营建中的基础配套设施的重要性。

乡村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是乡村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显著影响着农业生产、非农生产、农民人均收入以至农村消费和农村现代化进程[6]。设施的配套,一方面给乡村旅游者提供了便捷,显著提升了旅游品质;另一方面,合理完善的村落服务设施体系,也让当地原住民感受到了旅游景观打造的益处,从而增强了当地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为提振乡村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提升乡村生态环境,为新常态下的乡村综合品质持续提升奠定基础,乡村基础设施应配套。

1.3景观开发方式的科学化

新常态强调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变革,体现在乡村旅游景观开发上,更加强调物资流和资金流的多元化和畅通化。建设新常态下的宜居乡村需要较大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投入和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建立科学的引导激励机制,正确处理“政府―企业―村民”之间的联动关系,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居民在旅游景观建设和管理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资金流正常融通,是新常态下乡村旅游景观开发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2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问题剖析

近年来,随着南京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南京的乡村旅游也如火如荼地发展。南京广大乡村具备生态条件好、人口密度低、可用农地潜力大的后发优势。目前已经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年度绿化目标、农民收入提高且生活改善、农业现代化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及问题。

2.1乡村旅游景观设施和功能欠缺

目前,南京的村落旅游点,特别是以“农家乐”为特色的餐饮功能比较单一,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农家饭店,发展难以持续,需要介入多重功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乡村旅游整体基础设施欠缺,环境洁化不到位,厨房、餐厅、厕所等的卫生状况不良,排污排水通道不畅,交通、消防、用电等配套设施不充足,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依然存在隐患。

由于入门门槛较低,大部分旅游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尤其是专业旅游管理经营人才严重缺乏,部分乡村旅游经营粗放,管理不规范,仍处于自发性发展状态。特别是部分经营户的“小农经济”意识较强,缺乏环保意识,对外宣传力度依然欠缺,缺乏旅游产品的营销包装意识,服务档次跟不上,整体接待水平不理想。

2.2旅游景观发展管理较粗放

目前,南京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部分村落旅游点在进行旅游景观建设前期没有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源论证、规划与策划。

由于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对原有乡村资源稍加景观修改加工,就贴上了“乡村旅游”的标签[1],盲目上马、批量开发,最终迅速耗损了乡村旅游景观的核心资源。同时,在后期的项目运营中,乡村旅游开发过分地依赖于原始的自然资源,不够重视文化遗产类要素,服务项目缺乏特色,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最终导致乡村旅游品牌资产快速衰减。

2.3旅游景观开发渠道单一,发展动力不足

近些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和扶持的力度,随着投入的逐年增加,南京乡村旅游景观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中国乡村基础设施具有面域广阔、建设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如果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很难提升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乡村旅游景观资金投入不足的结果,导致了现实中建设资金短缺,制约南京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

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当地农民没有太多资金投入,因此南京部分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资金缺口大。同时,南京乡村原住户有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政府对发展乡村旅游也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和旅游管理办法[1],但这些政策法规仍处于探索阶段,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通过乡村社区的规范管理,激励广大村民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来。

3南京乡村旅游景观优化发展路径

乡村旅游是新常B下乡村建设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民构筑乡村田园理想的契机[7]。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可以促进未来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结合南京具体特点和发展现状,今后发展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着力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提高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水平

南京区域旅游景观发展过程中,应重视开放旅游市场的地位,以优质的规划方案及建设品质形成最有效的区域旅游空间联动方式。

在具体的村落旅游景观建设中,应强化区域管理者对这一方向进行引导,包括在乡村旅游点的宣传上、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等,为村落优化的旅游产品和空间结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具体建设中,应积极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开发工程。在提倡乡村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并重的基础原则下,突出乡村文化生态产品的开发力度;针对南京不同村落的异质化特征,规划建设特色化的旅游景观产品。由开发相对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转变为体验、休闲、度假、商务和其他专项旅游并举,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3.2完善设施配套,优化乡村人居环境

新常态下建设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参数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配置水平。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是基础设施,应着重提升基础设施的覆盖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乡村旅游地空间发展和旅游产品建设,打通村落多处与周边市县之间的交通轴线,为拓展南京乡村旅游地空间提供有力支撑。其次,在加强项目建设力度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各种服务娱乐功能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村落所在的中心镇村的建设,使得游客能在游玩景区点之后能够充分接触乡村自然的真正实体,融入于其中。在村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按照突出特色、弘扬传统、彰显文化的要求,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与传统文化,改善农村面貌,促进村落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进和现代观念的提高。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为后期的居民社区参与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3.3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提高社区村民的参与热情

建设宜居乡村旅游景观需要较大的投入,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否则资金链不可持续,也无法全面推广[8]。市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区域内乡村旅游服务区规划、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同时,利用各种途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加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引导社会资金重点进行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宽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渠道。同时,社区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的重要功能性细胞,其有效存在对于激活乡村景观建设的活力具有天然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政府是牵头人和组织者,同时也不能忽视社区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应该大力培育和发挥社区的示范作用,探索社区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统领、市场操作、社区参与”的宜居乡村景观建设新格局。

4结语

乡村作为人类文明的根基,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融合了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涉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以及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9]。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品质的延续和提升。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合理地查漏补缺,尤其是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完善以复合液态为核心的精细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打造;同时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引导等激励方式,促进乡村社区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5参考文献

[1]张众.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37-39.

[2]段雪辉.“农家乐”旅游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1):86-87.

[3]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eB/oL].[2016-08-08].http:///spec-ial/zgjjxct/index.shtml.

[4]陈玉珠,王雪,杨家宝.“新常态”下看宜居乡村的发展与建设[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5]张建,李世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发展研究,2015(6):49-53.

[6]仇保兴.兼顾理想与现实: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示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7]谈超,杨晓,肖艳阳.新常态背景下乡村建设问题初探[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贵阳: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3

近年来,桐庐县坚持“宁可发展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山水”的发展理念,始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分类收集推广工作,连续六年实现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入境水,全省美丽乡村现场会、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现场会和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培训班在桐庐举办;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际人居环境示范奖、中国最美县城、国家文明县城、国家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等众多荣誉。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到了更高的位置,也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理念和蓝图。结合桐庐实际,“美丽桐庐”是以生态美为基础、以城乡美为特色、以产业美为支撑、以人文美为内涵、以生活美为目标的“五美”并进的发展实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美丽桐庐”建设为抓手,努力开创现代文明发展新路子。

 

立足“三个确保”,打造

山明水秀的生态之美

要围绕“确保水质提升(每条河道逐步由能游泳向能饮用转变)、确保大气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以优良天数为主逐步向优质天数为主转变)、确保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创建成功(工作标准由试点示范区逐步向达标示范区转变)”等“三个确保”的目标,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整治工作,努力使桐庐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空气更清新。

 

重拳出击“治水”。大力开展清水治污行动,加强砂、石、山、林等资源的管理,严禁乱采乱挖乱伐,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增强河道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水生态系统。深化地表水自动监测和饮用水源环境管理,建立健全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积极推进备用水源等工程建设,探索新建自来水取水口建于流域下游制度;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截污纳管和提标改造,不断强化对电镀、化工、造纸、印染和石材、铸造等行业污染治理和监管,积极推行总量控制和刷卡排污,有效削减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深入实施分水江、富春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以乡镇交界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为基础的考核体系、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水质管理和公示制度。

 

多措并举“治气”。大力开展大气整治行动,实施大气污染系统综合治理,改善重点区域大气质量。把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减煤增气作为源头减污的基础措施,积极推进城区“煤改气”工程建设,严格控制高污染车辆的使用,加快推进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分步推进公交车“油改气”工作,着力减少煤炭消费总量,从源头上降低区域污染负荷;深入开展水泥、热电行业脱硝工程建设和温室甲鱼养殖场综合整治,强化废气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制定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规定,强化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建立完善联防联控和监测监控体系,推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新国标。 

 

深化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为总抓手,广泛开展以“美丽”为主题的生态文明系列创建,积极把“美丽”引入学校、农村、社区、单位、企业和家庭。深化生态村、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积极推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及国家生态乡镇等创建活动;创新生态管理制度和机制,形成生态优先的决策方式、资源能源节约的生产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充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全民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融入风景元素,打造

全域景区的城乡之美

按照“以景区的理念规划整个桐庐,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每个镇村”的原则,立足“最美城乡”标准,大力推进风景城镇、风景村落、风景庭院、风景园区、风景工厂等建设,逐步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城乡如画风光。

 

拉高标杆,做“优”城区。坚持规划先行原则,高标准编制和实施风景桐庐建设总体规划、老城区改造提升规划、城市色彩等规划体系,推进各类规划无缝对接;继续秉承“不以规模拼大小、而以精致论高低”的建设理念,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进重点区块拆迁改造工作,大力实施开元街区等综合改造工程;积极丰满优化新城区,加快实施城西休闲度假综合体、城东高校文创综合体及柴埠区块拆迁改造等重大项目;积极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抓紧出台最美县城标准体系。坚持建区与造城并举、生态与产业互动,加强富春江科技城城市设计,优化利用山体、水域、绿地公园等环境资源,实施主干道、节点区域景观提升改造等工程,着力打造集高新产业、创新科技、宜居生活“三位一体”的生态性、高效性、前沿性的科技新城,全面优化城市整体形象。同时,抓住全面西进的机遇,进一步加快与杭州大都市的融入发展。

 

提升品质,做“精”乡镇。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突出品质特色发展,加快小城市、中心镇和特色乡镇培育,全面彰显桐庐城镇独特魅力。分水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要立足全省范围,切实以“杭州西郊最靓丽小城市”的高度来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加快“一心一带三区”建设,增强小城市的辐射功能;江南镇要以建设“一城两区”(即桐庐东郊卫星城,“风景桐庐”示范区、产业升级样板区)为目标,坚持规划引领,提升建设标准,丰富完善功能,强化城镇管理,努力实现中心镇向卫星城的跨越;横村、富春江等中心镇要拉高标杆,以小城市的标准来规划建设,加快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产业实力,打造特色鲜明、经济发达、全省一流的中心镇;瑶琳镇要围绕创建“全国一流旅游名镇”目标,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的示范镇。同时,按照“一镇一品”的思路,加快推动百江、钟山、莪山、新合、合村等乡镇发展,强化集镇建设和产业培育,努力建成一批特色乡镇。要深入研究县域大交通格局,优化城乡公交,适时启动16省道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

 

点面结合,做“美”农村。按照“突出重点、示范引领,点面结合、重在惠民”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巩固提升5条风情带、5大风情节和25个风情特色村的建设成果,做好串点、成线、连片文章,着力打造4条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2个精品区块,有序推进50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32个中心村和3个风情小镇建设;大力推进“四边三化”行动,以路边、山边、河边和景边为重点区块,着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打造沿线靓丽田园风光带;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运行监管,大力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机制,积极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沟渠池塘生态化改造工程。

创新发展驱动,打造

绿色低碳的产业之美

紧扣“绿色、低碳、高效”导向,大力培育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新兴服务业等产业,以好山好水好空气为依托、以原汁原味原生态为卖点,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4

一是规划新提升。在打造“美丽____”、建设“泉州中心城市后花园”科学规划理念中,找准宜居宜业宜游、园林生态文明和优雅、舒适慢生活节奏的基点,注重显山露水,“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高起点做好各类规划,更要突出规划的权威性、战略性、长期性和连续性,切实发挥规划在城乡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坚持按规划建设。2014年度计划投资500万元,组织规划先行工程,重点做好县城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北环路片区规划、给排水专项规划、道路专项规划、桃溪片区控规、岵山片区控规、____县美丽乡村总体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绘制城乡建设蓝图。

二是建设新提质。从拉框架、打基础、抓功能、挖内涵、提品位入手,并举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今年计划投资20.75亿元,着力推进桃源北路三期、三桃片区道路及市政配套、北环路道路等工程,全面发挥道路建设的先行带动作用;着力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区排水排涝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快高速公路道口景观带建设和桃溪片区道路景观改造工程,加快温泉片区、桃溪片区三期、三桃城市广场等项目的改造建设,以碧桂园、富临国际等品牌项目为载体,抓好北环片区企业总部会所等一些具有带动性的重点工程建设,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着力加快在建房地产项目建设,力促房地产项目新开发,强化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着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计划到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9万人,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57%。

三是民生新提档。坚持以人为本,立足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计划投资5.205亿元,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行动项目9个,切实利民便民惠民。重点加快保障房建设、棚户区及石结构房屋改造,推进城区污水、自来水、燃气等管网及环卫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城区停车场、公共停车位、农贸市场、小夜市、小公园、小绿地等,打通桃源北路、真武路、鹏源路等一批城区断头路,抓好城市规划馆、科技展览馆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人文品位。

四是生态新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共建自然和谐环境。以创建“部级园林县城”为目标,抓好城区园林绿化美化花化彩化,使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绿化覆盖率达到4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7平方米;做好桃溪流域示范段景观、北环路湿地公园等6个城市公园景观提升建设和2条迎宾大道公路景观带,打造“人在景中,城在园中”和“万紫千红花不谢”的园林景观。以山美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抓好生活污水治理,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积极推广、宣传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争创全省典型;做好建筑节能管理工作,推广使用节能墙体材料,完成节能0.63万吨的目标任务。

五是宜居新行动。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为平台,以城镇“三边三节点”和特色景观带(廊道)整治建设、市政提升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为重点,结合小城镇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和深化环境整治项目内涵,着力改善城乡面貌、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努力创建“生态宜居幸福城”。重点争取“三边三节点”、“五千工程”、“五项行动”等方面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资金盘子,努力实现“一年全面深化、三年明显改观、五年整体提升”目标。

六是管理新突破。坚持规范管理、严格管理常态化,促使各项工作标准化,管理过程自动化。强化房地产业、建筑业方方面面的常规管理,严防安全底线,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两业”持续稳定健康增长,计划完成建筑业产值28亿元,实现房地产社会投资10亿元;强化规划批后管理和执法,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强化污水、供水、燃气等市政行业市场管理,确保市政行业安全运营;强化城市精细、常态管理,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推进城市管理法治体系建设,确保创建“最美县城”城市管理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5

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四个转变”。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以又好又快和质的提升推动萧山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由传统产业为主导向“提升传统产业、壮大高新产业”并重转变。坚持“211业兴区”战略,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积极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高附加值新兴产业,适度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建设汽车电子、数控装备、信息软件、生物工程、精密模具等五大基地为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化纤、服装羽绒等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升级。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由工业经济为主体向制造业服务业“双轮驱动”转变。充分发挥休博效应,积极办好2011年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不断扩大“一湖三园”的影响力,做强做大休闲旅游业。以四大“百亿市场”建设为龙头,着力发展连锁商业和农村流通网络,积极发展空港物流,繁荣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以钱江世纪城为重点,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萧设立总部、分支机构、研发机构,鼓励区内企业特别是区百强企业做大做强企业总部,打造长三角南翼区域性总部基地。三是大力推进“一港四区”建设,加快由块状特色经济为主力向“重点发展平台集群”转变。充分利用萧山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契机,培育形成空港经济圈:加快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退低进高、优二进三”步伐,完善江东、临江工业园区的设施配套,建设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加快钱江世纪城开发建设,打造大都市中央商务区;推进湘湖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建设,构建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四是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由民营经济为主角向“民外联动”转变。坚持内资外资并重,深化“以民引外”、“民外合作”,加快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重点引进龙头型、规模型大项目和高新技术、服务业、空港等产业。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断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原材料基地、销售窗口和研发平台。

二、创新科技发展模式,完善“三大体系”。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不断健全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和社会创造力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区。一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规划建设高科技园区,扎实推进创业园、孵化园、产业园“三园合一”建设。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集中力量扶持和建设一批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发掌握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二是完善品牌建设体系。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百企名片”创建工程和“双百产品名牌培育工程”,全面构建由“萧山”整体品牌、“国字号”的行业、特色镇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等一系列品牌组成的自主品牌体系,实现由“品牌大区”向“品牌强区”转变,力争到2010年,全区培育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企业100家以上、著名商标100件以上,其中中国名牌产品25只、中国驰名商标6件。三是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增强企业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鼓励和推动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成立标准化委员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

三、创新城市发展模式。推进“五个统筹”。着力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以“一副三组团”和富裕和谐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进一步修编完善“江南新城、组团、一般镇、中心村”四级城镇规划体系。细化专项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推进“一副三组团”建设。按照打造杭州江南新城的目标,加快钱江世纪城、湘湖等重点区块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推动“三大组团”由小城镇向小城市发展。深化富裕和谐新农村建设,以“一中心两基地”为载体。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以村容整洁为抓手,开展农村示范村、整治村等“五类村”建设,大力整治农村违法建筑。健全垃圾收集处理体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设施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江东大桥、钱江通道、庆春路过江隧道、杭州轨道交通萧山段等“一网四通道”建设。规划构建江南新城到三大组团的城市快速通道,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和河道整治工程,积极实施农村公交“通达工程”,争取到2008年全区实现“村村通公交”。三是统筹区域发展。深化“千企结百村、共建新农村”等载体活动,切实创新南部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机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产业发展和项目安排力度,规划建设一批有利于南部发展的大设施、大项目,推动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和都市型工业等生态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是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坚持“环境立区”。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实施“1511”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环境整治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实施生态镇村创建,争取到2011年有80%的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五是统筹城乡居民生活。以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增加就业、鼓励创业”为主渠道,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围绕每户农民家庭拥有一份“薪金”、一份“股金”、一份“承包流转金”、一份“社会保障金”的“四金”目标,鼓励农民积极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支

持有能力的农民自主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引导农民投资兴业,扩大资产性收入;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改革,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出租和土地增值中持久受益。

四、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实施“三大工程”。着力提升社会活力。着眼于增强区域“软实力”,大力推进“文化名区”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文化,不断提高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一是实施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工程。深入挖掘萧山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大力弘扬跨湖桥文化、围垦文化、创业文化、财富文化,培育形成具有萧山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以先进文化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全区人民团结奋斗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不断开展。二是实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工程。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积极建设跨湖桥、越王城山两个遗址公园和少儿公园、奥体中心、国际博览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全面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优化三级文化设施网络,突出抓好一镇街一中心、一村(社区)一室(场)文体设施建设,完善“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的长效机制,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市场联合执法机制,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区建设,着力打造全省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三是实施文明和谐创建工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扎实推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培育形成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富裕和谐新农村、和谐家庭、文明镇村、文明机关、文明学校、“三百特色村”等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6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实现建设现代化浙江的宏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把富民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科教人才强省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生态浙江,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物质上的共同富裕和精神上的共同富有。

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要求很高、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今后五年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阶段,省党代会提出了“五个持续”的工作目标,这是我们下阶段努力的重要方向。如何把绍兴的发展实际与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以省党代会精神指引绍兴新阶段的发展。关键是要牢牢把握“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目标,深化“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结合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完善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着力构建“体系”,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以更高标准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努力为浙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1、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要求,突出加大有效投资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16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全面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兴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二是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培育壮大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改造中国轻纺城等专业市场,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会展、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全城旅游,力争到2016年服务业占比超过42%。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全面实施落后产能淘汰“三年行动计划”和印染企业集聚提升工程,建设纺织、领带、袜业、轴承等4个省级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区,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大企业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四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做优茶叶、蔬菜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高标准建设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外拓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健全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流通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确保农产品安全。五是加快建设产业平台。更大力度加快绍兴滨海新城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成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区块和先发区块。充分发挥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绍兴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整合提升省级开发区(园区)、乡镇工业功能区,为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新的空间。

2、着力构建城乡发展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优化城乡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按照“三片融合、中心崛起”发展思路,加快推进镜湖新区城市综合体、商贸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建设施建设,加强越城片区的古城保护与功能优化,推进柯桥片区的北拓东接,完善袍江片区的公共设施配套,不断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二是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在加强县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创新中心镇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扩权强镇,鼓励店口、钱清、崧厦等中心镇向中小城市方向发展。三是完善重大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新三年建设计划”,加快建成嘉绍跨江大桥、杭甬高铁等一批交通项目,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统,建成绕城高速公路,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四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区、精品村建设,整体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跨村、跨乡镇(街道)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农村住房改造步伐,着力打造一批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3、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

坚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一是优化科技创新服务。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扶持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二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要素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推动企业普遍建立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打造一批创新型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和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和品牌战略,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三是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全面落实《绍兴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330海外英才计划”,推进企业人才优先开发,加强以新生代企业家为重点的培训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7

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在这一阶段,发展应更注重质量,经济增长方式应实现“从汗水到智慧”的转变,竞争的重点应从以廉价资源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向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的竞争优势转变,主导产业由传统加工业向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资金与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转移,把量的增长建立在质的提高基础上,以质的提高促进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获得长久持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必须着眼长远、放眼大局,以思路转换、方式转变、路径转轨,实现在转型中发展、在转型中提升。

着力加速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是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支撑。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我们,竞争力的强弱和市场格局的变化,就一个企业来说,取决于其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就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来说,则更多地取决于其产业结构。世界的实践也告诉我们,每一次大的危机过后都有一场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因此,不管是从奋力走出当前金融危机泥淖的角度来说,还是从争创长远发展新优势的角度来讲,最根本、最关键的任务就是紧紧扭住产业转型这个龙头,加快构建一个现代化的、符合地区实际、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转型。一是转变思路,从一般性地抓项目转到抓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产业整合、产业集聚和构建产业环境、产业体系上来,从抓一般性项目转到抓战略性、支撑性、基础性、成长性项目上来,主动布局,突破龙头,推进产业集聚。二是选择适当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构建产业体系。产业升级,不仅需要“破”的勇气,更需要“立”的眼光;不仅需要开拓奋进的“闯劲”,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要适应世界产业革命的新趋势,围绕园区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点,加快产业空间上的集中、企业上下游的集群和产业链式的集聚。以扬州为例,扬州将在加快做大做强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电装备等主导产业的同时,进一步培植发展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尤其是绿色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引领发展转型、提升竞争力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同时,抢抓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三是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推动产业集聚。正如美国波特教授对如何形成产业集聚提出的“钻石理论”所说。政府要发挥其引导和推动职能,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在市场作用下促进产业集聚。要用“发点球”、“点射”的方式,以大项目为载体、为抓手、为支撑,排兵布阵一批在产业升级中起关键作用的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和结构升级。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发展路径优化。工业革命以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主要经济形态先后有三种: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和科技创新型。科技创新型经济作为引领当今世界潮流的最新经济形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科技知识和科技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是一种科技支撑型、创新创业型、财富增长型、可持续发展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现在,资源、环境约束效应日益显现。处于这一阶段,破解发展难题、催生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多地要从依靠资源、能源等消耗过渡到科技创新、知识应用上来,推动经济发展路径的转变。因此,新一轮发展的“引擎”是科技,动力源在创新,核心在人才,途径在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做强科技创新的主体,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的载体,推进园区转型升级,种好“高产田”,建设“优质园”,打好“高新牌”,当好“排头兵”,打造科技创新型园区;突破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狠抓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批科技型项目、人才型项目尤其是产学研项目的引进、一批示范应用工程的建设等;突出创新要素的集聚整合,加速资金集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引进各类投资公司、风司、创司。加速人才集聚,通过“产业引才、项目聚才、事业励才、机制活才、待遇留才”等办法,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加速技术集聚,引进市场前景广、产业化条件成熟的科技成果。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打造科技创新的社会系统工程。

着力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形成城乡互动发展大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发展,让农民与市民有同等的发展权。统筹城乡发展,要以重新安排山河的勇气,以更新的理念、在更高的层次、用更宽的视野谋划城乡未来发展,加强功能分区、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市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就业社保、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八个一体化”。加快城乡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统筹当前重点要突破的是制度创新。创新土地制度,促进土地要素自由流动,盘活用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把农民捧的“泥饭碗”做成“金饭碗”,让农民增加更多的资产性收入和财富性积累;创新财产权制度,特别是村级集体财产权的改革,尊重和保护农民的财产权;创新户籍制度,这不是简单的户口问题,而是与人口流动、迁移相关的许多社会体制政策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户籍本身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创新就业制度,特别是进城民工的有关体制政策的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创业体系,让能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创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完善的保障和福利体系,让城乡老百姓充分感受和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创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体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创新财政和税收制度。主要是公共财政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农村税费改革等;创新价格制度,粮食价格问题,一些垄断部门的价格问题,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也还是值得研究的。围绕上述内容和改革,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型等“三个转型”的互动发展。

同时,统筹城乡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区域特点,从不同经济区域的实际出发,寻求适合本地区统筹城乡的特殊方式。而且更要注意发展的阶段性,区分统筹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循序渐进。市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火车头,比一般县域具有更好的基础和条件,市区实现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推动全市域的城乡统筹具有较强示范和积极的辐射带动意义。最近,扬州市专门制定了市区率先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意

见,推进市区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先行一步,同时下大力气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富民强镇强县进程,这有着实践意义。

着力推进名城建设,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城市作为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更是老百姓生活的家园,也是百姓财富积累的载体。因此,城市建设和城市品质的提升,既事关城市的发展,也事关市民生活的改善,既要强调城市环境越变越美,也要强调群众生活越过越好;既要体现城市的经济价值,也要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以城市品质主导城市发展,是城市建设的最高定位,也是国际国内城市现代化的一大趋势,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在文化,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挖掘文化资源,展示文明成果,继承历史文明,对提升城市品质起根本性作用;基础在市民,靠市民的广泛参与和市民素质的提升;关键在特色,靠内涵突出自己的个性和优势,靠特色增强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在提升城市品质时,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即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的关系、长远规划和阶段目标的关系、整体推进和彰显特色的关系、城市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城市功能完善与内涵提升的关系。就扬州来讲,一是完善城市功能,打通对外交通要道,努力实现由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转变,由单一交通向综合交通转变。重点是加快苏中江都机场、宁启铁路复线及电气化改造、淮扬镇铁路及长江铁路大桥、京沪高速扩容及南延过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积极谋划由长江时代迈向“高铁”时代、空港时代。同时,完善中心城市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服务功能,为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供重要平台。二是着眼未来大城市发展格局,科学规划、科学布局、科学建设、科学管理、科学经营。重点是推进古城保护工程、城市新区拓展工程、文化博览城建设工程、民生城建工程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等,让城市在拉开发展框架、提升形象的同时更具内涵、更人文、更文明、更具特色。尤其是在提高城市空间设计水平的同时,加强对建筑形态、风格、色调的总体设计和精细设计,在保护古城风貌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城市建设文化特色,留下我们这一代城市建设者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足迹。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城市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成“水绿相依”、“城林交融”的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以现念和管理来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重点解决好环境、居住和交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大难题,增强市民的便捷感、安全感和舒适感,使城市成为创业者向往、本地人自豪、外来人羡慕的宜居城市。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8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改造;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景观规划改造设计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重c根据景观所在地村民的主要生活需求,运用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对农村自然景观的土地空间格局加以改造,使其延续地方特色的同时,越来越符合我国现代新农村景观的发展需求。

1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城镇化,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乡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二是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条件、质量等内容的城市化;三是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条件、质量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特征包括2个层次:一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要实现5个层面的“美”: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美;景观提升乡村田园美;创业增收文化生活美;乡风文明村民素质美;村容整洁生态环境美。由此可见,美丽乡村之“美丽”既体现在生态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美丽乡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的内涵,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的巨大差距,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提供必要准备。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有正相关性,一方面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更易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针对高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人口“过疏问题”和乡村衰微现象,日本从1973年开始实施“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目的在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村镇可持续发展。日本“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以具体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农村建成环境,改善生活条件为工作重点,从而激发农村经济―社会――空间的良性循环。同时,提出村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缩小城乡生活环境设施建设的差距――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定居社会――地区居民利用并参与管理各种设施―建设自立而又具有特色的区域――利用地区资源,挖掘农村潜力,提高生活舒适性。

2我国的经验借鉴

2.1思想方面

重视强调对农业农村的认识,从而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日本提出将农村地区视作“田园空间博物馆”,从认知态度上将其视作“国民共有的财产”,“再一次发挥存在于异丢的地区资源”,这种认知态度的调整,是政府设置一系列政策框架的基石。

2.2行动方面

加大农村扶持政策和投入力度,支撑农村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各级财政不间断地实施工程设施建设,保证长久持续地对农村生活工程设施项目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营造风景秀丽、设施完备、社会保障充分的农村,使农村更具吸引力。

2.3文化方面

注重开发村民的智慧,提高村民素质,是可持续发展最有力保障。在建设过程中,重视对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态环境教育,组织各类形式的农村探访、生态环保主题活动,义务清理垃圾和河道保洁等活动。

2.4物质空间方面

重视地方文化、地方生活的保存和再现,将地方化的要素融入到村庄建设中,保障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乡村建设的生态性和自然性,提供渠道和资金,鼓励生态节能技术的应用。同时,注重农村要素在景观塑造中的运用,工程项目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发掘与村民更契合的项目清单。

3建设规划实践案例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浙江省各个县域已经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模式,如安吉县、仙居县、江山市、龙游县等,其中,以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仙居县“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基地”、江山的“中国幸福乡村”最具代表性。

3.1安吉“中国美丽乡村”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与杭州大都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60km,距上海和南京200km。安吉县是近期长三角地区崛起的一个生态经济特色强县,森林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71%和75%,有12个乡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居全国首位。回顾安吉县近10年来成功的生态发展和乡村建设之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3.1.1准确的机遇把握和合理的市场定位。随着我国大都市人口规模和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安吉县的农业资源、生态景观和乡村开发建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紧密依托杭州、上海、南京大都市,充分利用独特的市场区位优势,将农业资源经过商品化运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本。

3.1.2走“大品牌、大战略、大环境”的生态建设之路。安吉县形成了“中国竹乡”、“中国首个生态县”、“中国美丽乡村”3张亮丽的“名片”,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规划,把村庄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把农家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

3.1.3全民行动、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内涵再造。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安吉将全县187个行政村划实行分类分批协同发展,形成内在的竞争氛围,广泛动员了基层力量和建设热情。

3.2仙居“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基地”

仙居位于台州与温州、丽水、金华3市的交汇处,至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的交通时间均在2h之内。与安吉相似,仙居也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条件,森林覆盖率达77.2%,被誉为“仙人居住的地方”,是发展生态产业、休闲旅游的极佳区域。2005年,仙居县委县政府提出要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计划把整个仙居打造成“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充分发挥本地的生态绿色资源优势,以满足不断高涨的都市高品质农产需求。当时该战略构想在浙江尚属首例,在之后的建设中为仙居赢得了极大的市场空间、品牌效应和政策支持。通过构建“绿色农业产业、绿色农业生态、绿色农业标准、绿色农产检测、绿色农业管理和技术服务”5大支撑体系,全面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同时,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建立“林――羊――牛、果――鸡――鸭、猪――沼――果、稻――鱼”的新型生态农牧业循环模式,采用“因林下乡、花果进村、瓜果进户”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形成了稻香村、杨梅村、花果村、三黄鸡村、有机茶村等多个绿色生态农业特色村。可见,仙居县走出了一条以绿色效益农业带动新村建设、农民创收致富的有效路径,这一路径颇为类似于荷兰,以现代农业振兴乡村发展的建设思路。

3.3江山“中国幸福乡村”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钱江源头是浙江省西南门户之一。2008年以来,为切实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有效增强农民群众对物质、精神、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启动实施了“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江山市把“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作为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目标和总抓手,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部署,也充分体现了江山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江山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内涵的深刻理解。

(1)以17个统筹为抓手,5方面15类可操作性指标,具体推进幸福乡村建设,极具先进性、可操作性和示范性。其中,具有2大鲜明特点:一是江山的广大农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争创幸福乡村品牌的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对农民群众起到了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形成共创共富、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农村建设机制。二是对江山的广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广大干部把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服务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统领新农村建设。

(2)实施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来料来样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一村一品”工程,进一步提升产业增收、农民致富水平,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品牌化发展、农民就业创业多元化拓展,重点突破低收入农户增收问题,努力建设生产发展、增收稳定的“富裕乡村”,显著增强全市农民的创业增收成就感。

(3)实施人居环境改造、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3・12”绿化运动、洁化运动等工程,进一步提升环境整治效果,推进农村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努力建设村容整洁、生态环保的“美丽乡村”,显著增强全市农民的居住环境舒适感。

4乡村发展与建设的影响因素

发达国家成功的乡村建设案例都是在1种或2种资源中,开发出了都市需求的独特功能。例如,日本乡村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形成,铸就了乡村发展的持久动力和独特品格。根据以往研究总结和以上发展经验分析,可以将创造乡村聚落“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资源遗产归结为5个方面:

4.1人――指地方的发展领袖

带领农村的建设者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拥有特殊技艺的人、有特色的地方住民活动,如环境保护、国际交流、节庆祭典等。

4.2地――自然资源

如特殊的青山、绿水、温泉、雪、土壤、植物、梯田、盐田、沙洲、湿地、草原、鸟、鱼、昆虫、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

4.3产――生产资源

如农林渔牧产业、手工艺、饮食、加工品、艺术品等,拓展产业机能之观光、休闲、教育、体验农业、市民农园及农业公园等。

4.4景――自然或人文景观

如森林、云海、湖泊、山川、河流、海岸、夕阳、星星、古踱、地形、峡谷、瀑布、庭园、文化财、建筑等。

4.5文――各种文化设施与活动

如寺庙、古街、矿坑、传统工艺、石板屋、童玩,有特色的美术馆、博物馆、工艺馆、研究机构、传统文化与习俗活动等。同时,要完善乡村建设机制,不断提升农民创建“美好家园”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在整个乡村开发过程中,广泛动员当地居民的建设积极性,并保证有合理的收益反馈。

已有学者在分析中国城市化或城市空间动力机制时,将企业、居民、政府作3大动力主体。事实上,根据以上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那些较为成功的乡村发展案例,同样也离不开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农户)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推动乡村持续发展的地方产业体系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的地方文化。

因此,作者将国内外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框架归纳如下:(1)产业体系:指能够支撑乡村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现代农业体系、现代旅游业体系和地方小型工业体系,一般更为强调用工业化、信息化的手段组织,并形成农业产业链系统或旅游业产业链系统。(2)基础设施:指能够保证和维持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居民便捷生活生产的系列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设施,包括道路、网络、水电、排污、学校、医疗、法律等,这些属于乡村发展的基础动力。(3)生态环境:指产业、乡村、居民等生产与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属于一种开放性和扩散性的组织系统,相对于聚集式的城市系统,更能够体现出乡村聚落的本质属性。(4)地方文化:指能够区别于城市和其它乡村特征的内在属性,是每个成功乡村具有自身魅力而不可缺少的灵魂,包括农耕文化、牧渔文化、民风民俗、地方名人、节庆盛事等。同时,在当前我国乡村发展过程中,区位和机遇2大条件也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9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得天独厚。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科普旅游展示、乡村休闲度假、农家乐等形式的新农村旅游符合黑龙江的省情。能满足城市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扩大内需,为农业经济注入新的增长点,是打造“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重要内容。

以下谈谈发展农业旅游的几点认识。

一、以农为本,统筹推进

从黑龙江省农业地区的实际出发,培育民俗旅游接待户,推进旅游名乡(镇)建设、旅游名村建设,开发乡村旅游新产品,丰富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区的内容和体系,发挥农民作为农业旅游的开发主体、建设主体、服务主体、受益主体的作用。

从农村实际和市场需求出发,优化乡村旅游环境,促进各地乡村旅游市场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方向,打造农旅结合、城乡互动新格局。

在扶持政策、公共设施、引导资金、规范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引导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旅游服务体系。形成以保护和开发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古迹保护。

二、突出特色,产业运作

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引导个性化发展,打造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推进品牌建设,形成特色发展格局。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引导各类经营主体要严格按照市场化运行、达到经营规模化、营销网络化,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化水平。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互动。建设精品、扶持龙头。

三、培育功能完善的旅游产品

推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工程、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乡村旅游市场开发工程、乡村商品开发工程、旅游人才培训与就业创业工程、旅游质量提升工程工程建设。

建设系列乡村旅游示范区。构建乡村旅游精品体系。最先推出一批完善成熟的农村旅游新产品。逐步培育成乡村旅游精品。拓展和提升观光型乡村旅游产品的休闲度假功能,增强亲和性、参与性等体验内容,挖掘原生态村落、少数民族风俗和生产生活特色。加强对历史文物遗迹、民居、街道等古老建筑的保护,突出文化特色。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旅游名乡(镇)、名村品牌:开发建设以休闲、度假为主线的农业主题旅游产品;开发建设“农家乐”旅游产品,并引导其走向品牌化发展道路。

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如厕难问题。

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职能向乡村旅游地延伸、覆盖。建立包括乡村家庭旅馆在内的网上预订系统。提升整体的市场化程度。在机场、车站、等城市窗口向游客提供乡村旅游咨询服务。在重点客源地交通站点设立广告牌。推动分散的农村旅游产品走向市场。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促销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举办系列节会活动,提升产品形象。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参与设计、开发、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抓好乡村旅游服务型人才的岗位培训和岗前培训。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旅游院校学习,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队伍。全面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体系,不断增强乡村旅游的“服务意识、形象意识、品牌意识”。

四、建立保障机制,促有序发展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统一协调的多部门协作机制,统筹发展规划和长期发展战略: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促销的资金投入。鼓励社区参与,调整收入再分配机制。使旅游业成为乡村重要的产业和社区经济内容,让农民体验到从旅游业中直接获利的喜悦。实现地区之间、产业之间、个体之间利益的再分配过程。研究制定乡村旅游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规范导游解说和团队运作。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环境、接待设施、接待服务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并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

根据乡村旅游地域差异大、类型丰富多样等实际情况,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笔者在近几年先后走访了我省几家乡村游试点。尚志市将河东朝鲜族乡的四个朝鲜族村作为该县整体推进的试点单位,通过国家、省市建设资金扶持,村民自筹两种方式,投资近千万元用于道路、路灯、绿化、院墙等基础设施建设,栽花3万余株,植绿化树5000余棵。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篇10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城市形象,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区建设步伐,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和当前我区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以实施城建“413”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坚持建管并举,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为打造“风景宜人、城乡宜居、环境宜业”的现代国际旅游区奠定基础。二、活动目标㈠加快城区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城区“413”工程,实现城区项目投资10.3亿元,其中17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35亿元、社会类项目完成投资8亿元。㈡加快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园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促进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业态更加丰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显著提升。三、活动内容㈠科学编制规划,强化规划统领城市发展的作用一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维护城市功能布局的严肃性。加强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强化对土地利用强度、道路组织、建筑红线退让及绿化等控制性指标的约束,为配套、完善新区服务功能提供规划指导。二是开展“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为我区“十二五”期间城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抓好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天然气利用、城市雨污水、道路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任务。四是抓好城市形象设计工作,结合历史、文化、旅游等要素,通过城市节点建设来展现城市亮点和特色。责任单位:区住建委、城乡规划局、文广局㈡加快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⒈推进“七路”建设一是新建东外环路,拉通新三路至太平南路3.5公里路段,进一步拓展城市东部区域发展空间。二是新建东路复线,拓宽新区大圆盘至高速入口2.4公里路段,加大通畅能力,提升城市入口形象。三是续建仙源东路,自市政大圆盘至城东103省道1.7公里,实现城北道路外环拉通。四是新建218省道城区段,建设103省道城西至庄里1.8公里快速通道。五是延伸政务南路、南路,拉通路,完善区域路网。年,城市道路新增里程10公里。⒉推进“四化”建设一是大力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实施北海路沿街立面亮化工程,营造城区商业街夜景效果,进一步增强城市夜景活力,提高道路亮化率。二是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继续实施浦溪河绿化景观工程,加快湖公园建设,加强小区、道路绿化管理,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三是大力实施城市“黑化”工程。完成老城区的路等城市次干道的“刚改柔”工程,新建城市道路全部采用柔性路面,在城市规划区新建小区全面推行道路“黑色化”,进一步降低城市道路噪音污染,提高行车舒适度。四是大力实施城市“美化”工程。实施城东太平广场和广场城市雕塑工程,清理、整治城区各类户外广告,提高城市市容水平。⒊推进“三区”建设一是加快老城区建设。启动老城区市政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积极谋划龙南小区、市场、老街等地块的综合开发改造,实现老城区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快新城区建设。加快国际会议中心、华庭、园等一批新建、续建项目建设,逐步完善新区商业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三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推进年活动为契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使工业园区与新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单位:区住建委、城乡规划局、工业园区(筹)管委会㈢实施惠民工程,提升城市功能一是加快交通中心建设。完成长途车站和公交场站建设,努力打造“两山一湖”游客集散中心。完善城区公共交通线路配置,合理增加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公交运力,规范公交线路,方便居民出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二是加快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建成LnG加气站,实现今年10月底首次供气目标;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广使用绿色环保、经济实惠、安全可靠的天然气新能源。三是加快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完成库区边坡治理和进场道路、调节池、防渗、渗滤液处理站及附属工程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四是加快农贸市场工程建设。加强龙井市场经营秩序管理,完善周边设施配套;积极推进芙蓉市场地块综合改造,统筹推进城东、新区商贸市场布点和建设。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住建委、市容局㈣打造精品工程,提升人居环境一是打造精品建筑。强化项目规划设计的论证和评审,以明确的定位、长远的目光、创新的理念,设计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鲜明特色的建筑;严格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建设精品建筑。二是打造精品小区。严格规划审批,科学确定容积率、建筑间距、绿地率等技术指标;完善小区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强售后服务,强化小区物业管理,严禁违法建设,提高居住小区环境质量。三是打造精品节点。重点围绕城市出入口和城市干道两侧,统筹实施沿街建筑和道路、绿化、路灯、标线、路牌、小品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优美的街景,提升城市节点的整体形象。责任单位:区住建委、城乡规划局#p#分页标题#e#㈤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一是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全面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强化区规划委员会的决策作用,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审批制度,杜绝违法建设行为;以拆违控违为重点,集中力量查处违法违规建筑,建立长效的规划管理机制。二是加强城市市容管理。以开展文明示范街创建工作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调动广大市民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继续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街区环境卫生保洁力度;加强市容巡查督查,制止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摆摊点、乱设广告等行为。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大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创建活动,狠抓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管,严格执行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三验收一总评”制度;加强对建筑施工的渣土运输管理,建立和完善动态化、长效化的监管模式;遏止工程领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四是加强市政设施管理。加强对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完好率达98%以上;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损坏基础设施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市政设施良好运行。责任单位:区城乡规划局、住建委、公安分局、城管行政执法局(市容局)四、活动要求㈠加强领导。成立区城市品位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区长担任,区住建委、城乡规划局、城管执法局(市容局)、公安分局、文广局、交通运输局、工业园区(筹)管委会和甘棠镇、耿城镇、汤口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住建委,具体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㈡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统筹兼顾,科学制定计划,并全力组织实施,确保活动的开展与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㈢密切配合。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㈣强化宣传。各有关单位要全面及时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多形式展示城市建设成果,促进广大市民增强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意识,努力打造“风景宜人、城乡宜居、环境宜业”的现代国际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