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论点十篇科技创新论点十篇

科技创新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1:01

科技创新论点篇1

一、熵思想概述

熵在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熵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历史、语言、政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熵的含义是表现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

1、基熵原理

事物本身有基熵,本身不会低于基熵。任何事物存在着随机状态,规律性的状态都是相对的。

2、熵增原理与最大熵原理

熵增原理指出,一个封闭系统的熵会自动增加到最大熵状态,并会稳定在最大熵状态。最大熵状态发生时,系统产生混乱无序的状态,系统的效率降低。降低系统的熵值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使系统从混乱低效的状态转化为有序高效的状态。采取的措施有增加系统新约束,改变系统的构成要素、吸收负熵流等。

二、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生存的意义

科技创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成了企业家们的口头禅,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实践,更是增加了它越来越丰富的内涵,也加重了它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无与伦比的份量。它自始至终贯穿着企业的发展之路,今天,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代名词。

首先,企业自身结构优化依赖于科技创新。经历了四次科技浪潮,重大变化分别表现为:一是产品结构提升。二是就业需求结构改变。三是企业规模结构多样化。这是由于科技进步引起的结果,但它又影响和促进生产力迅猛地发展。例如我国春兰集团在科学管理的推动下建成了独立、完整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工艺体系,探索出具有春兰特色的科技创新机制。不但掌握现有主导产品的“核心制造技术”,而且已有不少科研项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根本上跳出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防止了“技术空心化”,为春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创立自我,以我为主,是春兰技术创新的基础,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春兰核心技术制胜市场。经过科技创新的格力显然优化提升了企业的结构。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加快。理论研究的成果发挥作用必须转化为现实的应用技术。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严重偏低,大约在25%左右,产业化大约在5%,发达国家转化率大约在80%。科研成果是在非常理想的环境下做出来的,要做出现实产品,就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线。而我国的科研人员不愿意做转化工作,致使科研成果在实验室研发,而不能试验制造。

再次,企业科技创新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管理水平可判断衡量一个企业的实力,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模式已逐步由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知识管理模式,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推动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熵观点看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1、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低,分布失衡

这已成为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据统计,我国每年进行科技投资数量不断增加,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但R&D经费强度即R&D经费占GDp的比重却仍然只有1.34%。同时,我国大部分创新力量在科研院所,致使科技与经济的脱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不畅。

2、对企业员工进行科技创新培训不够

我国7000多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50%以上,高级技工为5%,中级技工占35%。而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只占15%。

3、企业科技开发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中有50%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部门,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1%,企业研发资金问题是企业创新最大问题。

4、企业科技创新投资单一

需要有风险投资投入企业,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得到资金支持,才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但我国风险投资体制还未健全,不能有效吸引民间资本,企业科技创新没有资金支持,发展缓慢。

5、企业经营者科技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没有长远发展计划,只注重当前短期效益,国企机制的决策受政绩的影响,注重短期行为,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不够重视。

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对于企业科技创新来讲,内因是企业自身努力,而政府作为外因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必须采取有利措施对市场和企业实施必要的管理和激励,推行一切可行的熵减措施,使系统从混乱低效的状态转化为有序高效的状态,这就要求对系统增加新约束和调整系统的构成要素、降低企业熵值,使企业在管理和运行方面处于有序状态,推动内部体制创新,进而才能大力实行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有长远规划,为企业的进步升级做好各项应对准备,要从体制、资金、人力各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使企业从无序到有序状态,主动避免熵增原理对企业发展造成的破坏。

1、确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在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确确定政府的职能,工作方式,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关系,最终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决策的经济实体。完善企业的主体地位,改革企业机制,达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使企业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2、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

科技创新应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管理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科技型企业对市场敏锐的判断,适合成为创新活力的主体。重点发展科技型企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现有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科研机构应向企业转变,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作用。

3、营造企业创新环境,实施人力资源产权化

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环境,企业要有敢冒风险、把握机遇、弘扬创新的思想文化。企业要搞好技术创新的氛围,建立适应的企业制度体系、企业经营理念,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人力资源产权是建立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实行激励制度。

4、用法律保护企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发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事科技创新要付出智力劳动、资金、人力,还要承受失败风险。科技创新成功以后,如果没有保护,创新者没有足够回报,就没有意愿从事创新活动。

5、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基础研究

科技产业化首先需要科学研究,要按照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规律,以产业化目标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国家应加强引导和支持,推进科学研究实现科技产业化。

6、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要建立科研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发展生产力等各种中介,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进一步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合理布局的系统。

科技创新论点篇2

关键词:三位一体;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43

1引言

应用型本科最早提出是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列入2014工作要点,强力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将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转型发展试点,明确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是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主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湖北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开展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意见》,部署省属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省级试点。先后开展了两批遴选,2014年遴选出11所省属本科高校整体改革,2015年遴选出7所省属本科高校整体改革和5所省属本科高校部分专业试点转型发展。在湖北省这两批遴选确定的23所本科试点高校中,公办高校10所,民办高校13所,占全省地方本科高校数量的40%。

“三位一体”即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和能力训练的一体,以课程教学为基础、技能竞赛为平台、能力训练为手段。应用型本科“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内涵是以课程教学为基础,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技能竞赛作为平台,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系统化的整理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而在技能竞赛中,能力训练目的在于提高技术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和核心。

2现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2.1现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时间较短

应用型本科从提出到现在只有两年的时间,属于新鲜事物,没有现成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文件也只能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鄂教发〔2014〕5号)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大多还是参考转型之前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所以现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较为仓促,没有经过时间检验,是否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还有待观察。

2.2现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还是很强调理论知识

现有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具有很高的比例,很多课程的理论授课都达到2/3以上。应用型本科教学一般还是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主要讲授基本知识,缺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表1是湖北省第一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武汉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必修课程理论学时的所占比率统计表,从表中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每门必修课程的理论学时都是在总学时的2/3或以上。

2.3现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性环节课时不足

在批准的转型发展文件中要求转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但是在现有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授课课程是由理论+实践组成的,由于很多课程理论学时达到2/3以上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实践性环节1/3不到。

表2是湖北省第一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武汉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必修课程实践学时所占比率统计表,从表中很明显的可以得出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1/3或以下。

2.4现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能力不足

应用型本科要求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也就是技术能力的使用,由于现有应用型本科实践性环节的缺失,实践性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不能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和提升,自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会很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不足。

3“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的优势

3.1“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是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是任何一个学校的基本任务和职责,课程教学是应用型本科“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每一名学生必须参与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学习好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和基本技能之后,通过技能竞赛,可以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系统化的整理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检验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弥补学生的欠缺。

通过技能竞赛的检验,学生很容易弥a自身的不足,在技术训练中促进了学生技术能力的提升,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支持,技能训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和核心。

3.2“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课程教学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它让学生掌握理论性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技能的提升在于技能训练,以技能竞赛作为平台让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3.3技能竞赛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技能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技能竞赛一般都和行业、企业衔接很紧,能够体现行业、企业的需求以及行业技术前沿。如果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在技能竞赛中取得的成绩不理想,间接的会反映出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与行业、企业不匹配的问题,学校就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修改技术能力等方面,从而促进培养出的学生拥有企业、行业所需要的技能素养和能力,从而对应用型本科人才技能有所促进。

此外,技能竞赛的核心还包括对学生技术能力的训练,在训练学生的技术能力的同时,必然会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技能的提升。

3.4“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课程教学、技能竞赛和技能训练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在学生有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前提下,加强技术训练,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很容易会擦出创新的火花,产生出创新型的发挥,得到一些创新型的产品和技术发明,从而很容易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3.5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完善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技能,更加有效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技术能力的训练,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弥补现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不足,从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和发展。

4总结

应用型本科不是简单地传授技术技能,教育内容是以技术学科或应用性学科为主,它尤其应该强调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技术的研发、传播和转化。“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实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在技能训练中实现技术的应用和技术能力的提升,在技能竞赛中检验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否达到了企业、行业的标准,并最终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国锋,张世英,李彬.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4-26.

[2]姜攀.计算机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影响[J].办公室业务,2012,(11).

科技创新论点篇3

论文关键词:triz理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

一、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2012年7月,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总理继而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科技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骨干企业,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能源供应的基本使命,电力企业理应走在企业科技创新的前列。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创建世界一流电网的必然要求。电网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技术密集、技术创新需求旺盛的基础产业,以电力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既可以解决电网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又可以提升电工装备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及社会公益研究。目前,我国的电力发展和能源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显著差距,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本的6倍。科技创新可以推进电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电网。

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各电压等级电网中短路电流的不断增大,使得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严峻考验,电力企业只有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才有可能确保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效降低台风、雷电、冰冻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电网建设早期投入运行的输变电设备即将进入老化阶段,也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对老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掌握设备健康状况,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网科技水平,是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实现电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打造国际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正是国家电网构建“三集五大”体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攻坚期,也是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深化“两个转变”的关键期,公司发展进入体制变革和管理创新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只有加快科技创新的推进步伐,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落实公司宏伟发展战略,更快地实现公司“一强三优”建设目标,充分适应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科学完成公司体制变革与管理创新,从而成功建设创新型企业和国际一流集团。

二、triz理论对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基于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创新效率,从而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增强。triz理论是基于众多技术发展演化规律总结出来的创新理论体系,triz理论揭示了创新的内在规律,贯穿于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科研人员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进行问题分析,明确创新的探索方向,加快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速度,从而大大提高科技创新的实现效率。

triz理论起源于1946年,当时以海军专利审查员阿奇舒勒为首的一群来自不同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前苏联学者,经过50多年的时间,对250多万份专利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中的四万份有的放矢的进行了重点归纳、提炼、总结和重组,在结合多门学科理论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基于技术系统进化原理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实用性方法体系。triz理论是一种方法,它基于知识、面向用户,提供了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途径;triz理论也是一种工具,它包含了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物-场模型分析、物理矛盾分离原理、最终理性解(ifr)、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0个发明原理、76个标准解法和101个效应知识库等实用性理论工具;triz理论更是一种哲学思想,其对理想化、功能性、矛盾、资源、空间、时间等问题开拓了创造性思维。

triz理论不仅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还可以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已经为众多企业获取了显著的创新效益。美国已有数以百计的公司开始研究和应用triz理论,其中福特公司利用triz理论创新的产品可以为其带来每年10亿多美元的销售利润。韩国三星公司也借助triz理论取得了诸多技术专利,2007年已排名世界第二,使企业从1997年金融危机濒临倒闭的企业成为如今市值1500多亿美元的韩国第一大企业。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也相继出现了以triz为基础的研究和咨询机构,并在众多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中广泛采用了triz的理论方法,为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引进triz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相对较晚,目前已经有中国船舶、中国兵器、中国航天以及中兴、ut斯达康等许多企业开始采用triz理论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企业在应用triz理论与方法后,申请的专利数量可以增加80%以上,新产品开发效率可以提高60%以上,产品上市时间可以缩短50%以上。

除了在技术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triz理论现在已逐步向其他诸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扩展。摩尔多瓦曾有总统借助triz理论参加竞选并取得了成功;2003年“非典”期间,新加坡曾利用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提出了防治“非典”的一系列方法,其中许多被政府采纳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triz理论已经充分吸收了其他先进创新理论方法的优点,创造出了诸多重大发明,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triz理论具有非常好的操作性、实用性以及系统性,在全球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今创新设计和创造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之一,被欧美专家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三、基于triz理论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

triz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是一种特别适合科技创新的工具和方法,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创建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创新效率,减少电力企业创新成本,加速电网建设进程,降低电网创新风险,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优势。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以推广应用triz理论为基础,以服务电力企业实践为目标,通过在企业科技人员中开展triz理论培训,使triz理论能够在电力企业得到推广和应用;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行创新资源的充分交换,从而推进电力企业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从功能上可以将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分为推广应用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两个部分。

电力企业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宣传普及和推广应用triz理论,利用triz理论培训师的力量,引导更多的科技骨干投身于企业创新实践活动。该平台以triz理论培训基地和triz理论培训师为依托,开展多种层次、多种途径的triz理论培训,普及triz理论前沿、特点及应用优势,为电力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其职能主要包括:triz理论培训及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开展triz理论普及与系统培训,提供创新咨询服务,统计分析triz理论培训效果。同时,该平台还应加强网站建设,在电力企业局域网内建立triz理论知识学习模块,把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共享到系统局域网内,利用局域网开展triz理论基本内容的学习和triz理论应用于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的探讨,使triz理论为推进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电力企业triz理论技术创新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平台的基础上,组织经过triz理论培训的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针对电力企业的生产与发展实际,应用triz理论的诸多方法与工具,对电力企业实际问题和电网发展实际困难进行分析,为科技创新中的矛盾、冲突提出解决措施,进而指导开展具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组织具有专利申请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利的创造、申请、应用和保护等工作。

电力企业triz科技创新平台旨在在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基础上,为电力企业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预测和创新矛盾分析;围绕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确定适应企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发挥triz理论对电网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triz理论培训,培育电网创新力量,培养企业创新人才,调动人员创新精神,加强创新资源共享,创建技术创新团队,实现创新技术互补,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与能力,最终实现电网发展战略目标。

科技创新论点篇4

关键词:科技哲学;遭遇;困境

0前言

科技哲学可以粗略分为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科学哲学是一种对科学本身的探索,包括价值、目的、结构等,而技术哲学是对人、自然、价值问题等方面的探讨。所以这不仅仅是一项综合学科,还是一项浩繁复杂的问题研究,而这一观点所面对的问题是在不确定的地点与不确定的时间无法确定无法控制的因素,这也是其具体的理论困境,因此本文通过自然、人类命运以及创造力三个方面阐述其困境的具体方向,并根据此分析出困境所在。

1从自然方面看科技哲学理论困境

21世纪自然四大科学难题包括:夸克禁闭问题、宇宙中的暗物质问题、科学理论对称性和实验结果不对称性的矛盾、类星体问题等。例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超光速运动,可以制造出比光快了300倍的光脉冲,这对因果律和相对论是巨大挑战。相对论当中指出如果超越了光速可以进行时空倒流,而超越光速300倍的脉冲并没有进行时间倒流,这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和实验结果并不相符,但是相对论这一科学理论却又适合作用于许多科学解释当中,我们不能否定其错误性,同时爱因斯坦通过了严谨的科学证明了这一理论,在理论的范围内也不能驳斥其错误原因,但是事实又证明二者之间的矛盾。综上所述其理论困境之一就是不严谨。

科技哲学理论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论基础,人类并不能够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空间、确定的地点去用已知的知识去证明未知的事物,我们通常将这种行为称作是预知,而称这种结果为未来,无论我们搜集到了何种证据,无论我们掌握了何种规律性的轨迹,但是依然不能对未来进行预知。因为人就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就是一人的不确定性去控制事物的确定性,从而综合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我们所认为的定律,而科技哲学理论也是因此应运而生,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猜想,猜想科技的哲学价值,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对人类的作用价值,但是最大的问题也在于这些仅仅只是猜想,因此不确定的未知因素是这个冠之以“科技哲学”这名,却并无实际因素支持的最大假想问题的难点之一。

2从生命方面看科技哲学理论困境

“21世纪议程”。是人类对生命的重要探索方向,和平与发展已经是时代主题,战争从局部战争化逐渐地过渡到了高科技化,而在科技哲学的认知当中,想要彻底过渡成非暴力化,这就涉及了科技哲学的另一大理论困境――不切实际。

什么是战争,战争是对生命的破坏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摧毁,局部化战争理论是缩小战争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式之一,战争高科技化,是保证生命通过科技比拼国力压缩“战争来源”的主要方向,但是非暴力化却是空谈之一,只要是战争就必定有暴力,无论是局部战争的人员牺牲,还是高科技战争的经济牺牲,都是一种暴力因素,只不过是将战争变成了“不流血”的方式。

在非暴力化理论当中,通过比拼经济、技术、生产水平等方面,对人民的生命形成保障,杜绝暴力因素,但是这样何尝又不是政府国家或者人民本身作用在人民身上的一种无形的压力,从美苏20世纪的冷战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是处于高科技比拼的前沿,是非暴力战争的一种初级形式,但是损失掉的却是国民经济与国民幸福,那些因“非暴力”战争所导致的贫穷、饥饿、流离失所的人民,又何尝不是被“暴力”所笼罩的无辜,所以从关爱生命的角度来看,科技哲学只是用于大的形式以及大的理论空间,却不能将其着眼于细处,如果我们从反的方向推论,很容易看穿其“空谈”的本质。

3从创造力的角度看科技哲学的理论困境

20世纪末兴起的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发展浪潮还将进一步延续。关于创新主体的开发与培育又是问题的关键,关于提高人的创新素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培育创新文化问题受到高度重视,科技哲学延续多年的一个热门研讨话题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新知识的创新和生长有什么规律?几年前,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根据脑科学研究新成果,提出多元智能论,其影响和20世纪70年代关于裂脑人的研究一样,对教育科学引起了巨大冲击,(7项智能:语言、逻辑与数学、空间思维、肢体运动、音乐感受与理解、交际、自律)上述智能均有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评价,均把原创性放在首位。但是,有关创新的规律认识(包括主体内在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都还有待深化。例如,西方国家认为“文化多元化”是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不少国家仿照美国,用吸引高文化层次的移民解决本民族人口下降。也有人认为,凡是处于进取创新状态的人都必然处于逆境等,这些观点都值得讨论。但总的说,21世纪的社会将更有利于创新,人们更理解非常规见解,对它们采取宽容态度,真正对创新的扼杀可能还是来自人自身,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包括追求自身物质享受的平庸主义),缺少自我超越、追求卓越和奉献精神等,都是不利于创新。

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哲学理论是相对片面的,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关于世界观的解说,而形成哲学思想的并不是任何伟大的哲学系统,而是赋予哲学生命的人,每一个成功的哲学家必定有一套属于自身的哲学理论,但这些理论基础是在于其自身对世界观的认知以及了解,也就是说哲学本身寄托于人类本身,因人类本身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所有成功的哲学观点都有这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错误”。

任何一种哲学系统都有错误,都有相对的反驳观点,而冠以科技之名的哲学观点当然有错误。如果说数学不科学那么现在我们所形成的大部分世界观都会崩塌,但是谁又能说数学科学?这只不过是我们人类自己通过对自然的揣摩所形成的一套“游戏规则”,按照这套游戏规则我们可以在世界当中如鱼得水,但是一旦我们脱离了准则范围呢?那么到时候数学准则是不是会崩塌,随之而来的所谓的科技哲学是否也会消失,这都是不确定的。因此,科技哲学本身的理论就有严重的猜想问题,这一问题形成了最为根本的理论不确定性,也是科技哲学的致命点。

3结束语

科技哲学的兴起有其必然之处,而科技哲学所形成的理论观点也有璀璨之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思考科技哲学的理论漏洞。正如科技哲学本身的名字一样:“科学是严谨的,技术是有目标且确定的,哲学是人在这二者之上的一种对世界以及未来的思考,那么只要有一点是不确定的,所有的观念都成了相对理论”。所以,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从每一个猜想入手,最大限度地完善理论依据,从而反证科技哲学理论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1976.

[2]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赖捆牲.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思想的辩证解读[DB].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

科技创新论点篇5

1创新方法研究

1.1创新方法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也具有可操作性、可思维性、技巧性、探索性和独创性等基本特征[3]。大都数人认为,创新方法是创新活动中经验、规律的总结[4],可加快创造发明的进程,提高创新效率。1.2种类创新方法是一种用于指导创新、提高创新效率的方法。早在20世纪4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对创新方法研究,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教授R.克劳福德发明“特性列举法”;美国奥斯本发明的“智力激励法”;美国兰德公司开发的“德尔菲法”等。目前,各国已研究总结出300多种创新方法,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简称BS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由美国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os-bom)1938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通常采用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会议者围绕中心议题,自由思考、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从而产生共鸣,激发更多新见解、新观点,获得创新的设想[5]。5w2H法5w2H法也称为七何分析法,具体含义是:why、what、where,when、who、How、How-much。利用这7个问题进行设问,探寻创新思路,实现新的发明创造。在创新活动中使用5w2H法将问题的主要方面都列举出来,减少了思考问题时发于东红:江苏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实践与启示生遗漏的现象[5]。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理解和使用。pahl及Beitz的设计理论德国的设计理论是优秀设计过程所积累经验的总结,该理论典型代表是pahl及Beitz的普适设计方法学(ComprehensiveDesignmethedology)。pahl及Beitz理论的核心是建立待设计产品的功能结构,功能结构的实现就是新的工作原理。该理论所给出建立功能结构的方法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方法[3]。质量功能布置(QFD)质量功能布置(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简称QFD。通过质量屋(HoQ,HouseofQuality)建立用户要求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关系,并可支持设计及制造全过程。概念设计阶段HoQ给出了待设计产品明确的设计要求,但并没有给出实现这些要求的具体方法与规则[3]。公理性设计理论公理性设计理论(axiomaticdesigntheory),简称aDt。该理论是美国mit机械工程系nampSuh提出的,其核心是多域映射,即把设计活动分为用户域、功能域、物理域和流程域。设计时,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从用户域到功能域再到物理域最后到流程域,进行曲折映射,得到4个域各自的层次结构树[1]。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是俄文“teorijzRezhenijaizobretatelskichZfldach”的词头缩写,中文意思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该理论是前苏联C.S.ahshuler及其领导的一批研究人员,在分析研究世界各国250万件专利的基础上所提出的。该理论是一整套解决发明难题的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发明原理、解题模型、标准解法等系统工具与方法,被誉为解决发明问题的神奇点金术,在美日被称为超级发明术[6]。tRiZ理论的核心是技术系统进化法则。该方法都先将实际问题转换为标准问题,然后利用相关理论和工具进行求解,获得通用解,再根据实际条件的限制,对问题的解转化为具体问题的解。目前,在众多国内外创新方法研究中,tRiZ理论以其良好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全球的创新和创造学研究领域占据着独特的地位。tRiZ理论自诞生以来—直广泛应用于工程技术领域,己逐步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渗透和扩展。波音、空客、福特等众多企业广泛推行tRiZ。我国创新方法工作也是以tRiZ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方法进行全面推广与应用。

2推广做法

创新方法是科技创新的手段,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系列创新方法工作:重点面向科研机构、企业、教育系统“三个群体”,抓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三个层面”的创新工作,并采取“培训先行”、“试点先行”的策略,积极推进技术、管理和体制的创新,积累经验并逐步开展。2008年,科技部等部门安排了黑龙江、四川、江苏3个试点省;2009年,又批复了天津、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重庆、陕西、新疆、厦门等9个省市试点;同时,在北京确定了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4所大院作为研究院所的试点;另外,还确定了海尔集团、大唐集团2个大型企业的试点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创新方法试点工作[7]。经过前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工作已有了较好基础。自2007年以来,江苏省就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份,积极协调省内有关部门,本着夯实基础、注重实效、围绕企业、深化试点、典型引路、全面铺开的原则,全面开展创新方法研究与推广工作。通过4年多的探索实践,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师资本土化,课程系列化,应用实际化,培训与咨询相结合,企业内部师资与外师资相配合,社会普及推广与企业重点推进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做法如下:2.1做好顶层设计,架构推广体系在科技部宏观指导下,江苏省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建设工作由省科技厅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由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具体负责实施,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行相给合,统一部署,省市联动。根据省内企业众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企业创新意识较强、创新需求较旺等情况,在推广体系的架构上,江苏省创新方法工作采取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的工作方针,即在前期做好面上的普及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针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全方面的科普

宣传,在此基础上重点落实到企业试点示范,针对企业研发人员进行分层、分批培训,帮助企业研发人员切实掌握创新方法,在实际研发工作中应用创新方法,将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逐渐融(文秘站:)入企业研发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再以在重点打造的试点示范企业基础上,抓典型,抓成效,形成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带动创新方法在全省企业落地生根开花,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2加强普及宣传,营造良好环境通过举办宣讲、开设网站、发放简报等方式,积极提高科教及企事业单位对创新方法理论的社会认知度,推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

科技创新论点篇6

一、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往往被两种论断束缚:一是“无时无能”论,认为课时有限,没有时间让学生搞科技创新,学校和教师也没有条件和能力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二是“无效无关”论,认为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耗时长、成效低,甚至认为科技创新与己无关。

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宣传栏、报刊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宣传和解说,提高了大家的认识。

对校园科技创新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让每个学生充满自信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写了一本名叫《eQ》的书,“每个人都有创造力”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这一观点也为儿童多元智力理论所认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时刻保持“我能行”“我最好”的精神状态。

2.让学生善于提问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选题,为突破这个难点,我们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校园科研选题的基本思路,指导学生在“常人易忽略的地方、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熟悉的社会实践中、从别人的论文著作中、从失败的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中”等处选题。提醒学生选题要体现时代性、落实生活性、突出趣味性、注意可行性、倡导开放性、富有创造性。

3.让更多的学生有发展

在多年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我们总结了“加、减、扩、缩、变、改、联、学、代、搬、反、定”十二字创新法,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把生活中繁杂的变简单、抽象的变具体、丑陋的变美丽、笨重的变灵巧、落后的变先进、未知的变已知,开启学生的创新之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二、创新活动方式

让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充满活力,就要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做到目的明确、方法多样。

1.高点定位,明确活动目的

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与赤壁市博物馆、科技馆、环保、消防等部门联合搭建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基地,组建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网络。

其次,降低门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学生都能参与的科普作文、科普绘画为科技创新活动的起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把握研究的高度。在设计、组织和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时,应做到全员参与与重点培养结合,学生提问与教师选题结合,实践操作与逻辑思辨结合,在实施过程中突出活动的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原创性。

2.高质引导,注重活动效果

一是面向全体,做到全员参与。对教师,我们不以学科和年龄作为科技辅导员取舍的条件,提倡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对学生,我们不因学生的智力、能力等差异作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取舍的条件,鼓励学生全员参加。

二是注重落实,做到全程指导。一方面,对学生选题和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宏观指导、分析、修正以及评价。另一方面,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对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微观监控,及时点拨。

三是齐抓共管,做到全面渗透。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有多学科、多领域、多层面和多方位渗透,做到时时、处处、科科、人人都注重和参与,才能取得实效。

3.高处发力,提升活动档次

一是借助专家指导,丰富活动内容。

二是借助激励机制,让活动持久。将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对科技教育先进班级及个人进行表彰。

三是借助宣传媒介,让活动不断壮大。

三、革新保障机制

为保证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持久而有序地开展,我们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活动策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用制度推进校园科技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操作平台基地化

坚持办好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立足日常,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和科技实践活动。

2.辅导队伍专业化

通过“一师一优课”“青年教师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让教师展示教学艺术,提高执教能力。搭建“校际协作”平台,选送教师外出学习、交流,了解行业现状。通过个人自学、任务驱动、同伴互助,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等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学生活动常态化

以课堂为阵地,落实科技创新活动的普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方法的教育,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

科技创新论点篇7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争论中需要认清的三大新问题是:1、科技知识不能创造价值。它是生产价值的重要条件,只能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2、知识劳动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其中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劳动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和财富。3、要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与研究。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与广泛采用,人类步人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变成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成为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科技知识(以下简称知识要素)不仅使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使社会财富急剧增加,而且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很大冲击,引发出了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问题。面对生产力构成中的知识要素对经济的突出贡献,有学者提出知识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他们认为,知识可以复制,能重复使用,有再生性、创新性特点,它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可以突破物的要素的有限性,极大满足人的需求,对经济作出的贡献是其它诸要素无法比拟的,它在价值生产中贡献巨大,所以,他们认为知识能够创造巨大的价值与财富。这就是所谓的知识价值论。

由于知识创造价值观点的提出,这在价值理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它引发了多元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一元价值论)的挑战,从而引起劳动价值论大争论。争论中产生了一些观点与劳动价值论存在根本的分歧,而且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它促使人们去思索探究这些问题的真伪,为深化发展对劳动价值论认识提供了基本素材和条件,并能对之产生深远影响和历史性意义,但首先则要求劳动价值论能够根据时展的新现象,对那些问题作出正面而科学的回答。在诸多问题中,存在着最明显的三大新议题:一、科技知识能否创造价值?这是价值论之争的契机与前提,必须从理论上深人分析才能说服人。二、既然新科技的发展,使先进机器设备得以运用,企业内直接劳动的人数减少,那么价值创造的主体是谁呢?它有何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新倾向,并与第一个问题直接相关、相辅相成,它也是劳动价值论应予以丰富发展的内容。三、这次争论呈现两种态度:一种是要发展深化劳动价值论,另一种是要用价值多元论取代劳动价值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如何科学地对待劳动价值论问题呢?这三个问题认识清楚了,才能更好地推动劳动价值论的深化与发展。

对此三大议题,我们的回答是:第一、科技知识不能创造价值;第二、知识劳动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第三、深化发展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与研究。这是研究劳动价值论之中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对此必须认识清楚,不可回避。

一、科技知识不能创造价值

科技知识运用于生产,为社会创造了许多财富,因此造成一种假象:似乎科技知识就能创造价值。科技知识能否创造价值?理论界对此争论得很激烈,而劳动价值论的回答是否定的。

1、从科学技术知识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来看,科技知识是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但不是决定价值的因素。

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有: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在这些因素中,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居于重要地位。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富的创造较多地取决于生产所运用的动因力量,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

新科技知识通过作用于生产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它的应用使劳动资料中的动力系统、机具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系统更为先进,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性能质量更好,并可武装劳动者的大脑,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造就高素质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这些因素的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科技知识通过作用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人劳动过程,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但不进人价值形成过程,只有人的劳动是决定价值的因素。因此科技知识不能创造价值。

2、从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来看,经过科技知识物化的劳动对象和先进的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通过具体劳动改变自己的使用价值形态,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而抽象劳动则在产品中加进了新的价值。

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通过具有特定目的和方法的具体劳动,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最终生产出新的产品出来。这个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形态被消耗掉,通过具体劳动,原来的使用价值已造就了新的使用价值(新的产品)。由于具体劳动创造各不相同的使用价值,它们无法在量上进行比较,就只有靠产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来保存生产资料的价值,生产资料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只能是它先前失掉的价值。因此,具体劳动无法使价值增大。而抽象劳动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是价值的源泉,它的耗费能在产品中形成追加的新价值。正因为劳动的二重性,使得加进新价值和保留旧价值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共同完成。因此,先进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只能转移价值,不增加价值。科技知识及经过它物化的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不能创造价值。

3、从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例的关系来看,经过科技知识改造的先进生产工具或机器,通过劳动者使用,可以提高劳动效率,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但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其个别价值降低了。按马克思的观点,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无论个别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是相等的,这说明先进机器的使用,虽提高了劳动效率,造就了更多的产品,但却未使价值量增加。虽然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商品交换,劳动效率高的生产者可实现较多的社会价值,但机器的使用不会增加价值总量。可见,经科技知识改造的先进机器或工具不能创造价值。

4、从高素质的劳动者与低素质的劳动者创造价值量的比较来看,前者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价值要大。也许有人会说,由此不可以说明劳动与科技知识都创造价值吗?我们的回答是:科技知识不可能增值,仍然只有劳动创造价值。

这里,高素质的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量大,他的劳动效率也比低素质的高,但这增加的价值量不是因为科技知识带来的,而是由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其劳动复杂程度要高、劳动的强度要大,在单位时间里,他耗费的体力、精力、智力比低素质的人要多、要快,他的劳动多倍于简单劳动。因此,高素质的劳动者比低素质的劳动者在同一时间里创造的价值要大,这个增加值仍是复杂劳动带来的,科技知识并未能参与价值创造。

综合以上四点,说明科技知识及经过知识物化的知识产品、机器设备等都不能创造价值。

二、知识劳动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

随着高科技的应用,企业内直接劳动人数减少,出现了“无人车间”、“无人工厂”,人们会疑惑:价值创造的主体是谁呢?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是转向科技知识吗?

我们知道,劳动是人在生产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劳动除了包含体力劳动外,还包括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总体劳动的组成部分,从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劳动发生了变化,劳动出现了知识化、智能化、复杂化特点,复杂劳动在价值创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体力劳动的比重日益下降,繁重的重复的体力劳动,正被各种自动化机械和计算机所取代,社会劳动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脑力劳动日益成为劳动的普遍形态,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也由过去的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创造转变为主要依靠脑力劳动创造。因此,价值创造主体不是转向科技知识,而是转向知识劳动者、脑力劳动者。

比如:19世纪中叶,马克思时代,当时经济发达的英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就业的劳动力大约占了英国当时全部就业人数的64%(1840年),当时的价值是主要依靠体力劳动创造的。到1980年,英国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的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已下降到了大约20%,与此同时,从事服务业的人数却由36%上升到了63%,67.8%、大约80%;与此同时,英国创造的GDp却不是在减少,而是在不断增加,1885年为13.16亿英磅,到1980年达2312.1亿英磅,1987年4141.8亿英磅,2000年10425.9亿英磅。而这些服务业中发挥着重大的创造价值作用的人员大多是知识生产者、知识分配者、技术工作者、管理者、信息服务人员以及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素质和一定技能的人员,而且这些人员在全社会正日益增加,他们创造的价值在服务业中占绝对比重。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发展最快的领头羊,全球GDp中,已有三分之二的产值与信息产业有关。信息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支柱产业。1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年度报告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在oeCD的主要成员国中,“已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这些数据已表明,知识智力劳动者已取代体力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价值主要由他们创造带来。知识劳动者成为劳动的主体,他们是科技工作者、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工人、服务人员,其它从事精神文化生产的人员等等。其中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是知识劳动者的典型代表,是创造价值的核心主体。

但是,为什么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劳动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和财富呢?在这里,我们需要对两者的劳动作用问题进行深层分析。

当年马克思就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者、管理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他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也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劳动者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在整体劳动者中,除了体力劳动者之外,还包括经理等管理人员、工程师等科技人员,马克思又具体地说:“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从马克思的叙述中可知,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是属于生产劳动者,他们是在劳动“概念扩大”之后,其劳动能力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的劳动者,其从事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现代生产中,其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1、对科技工作者劳动作用问题的分析

对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有些学者称其为“科学劳动”、“科技劳动”、“科技创新劳动”或“创造性劳动”等概念,都一致认为它是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创造性劳动,能创造巨大价值。20世纪末以来,人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如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动力技术、纳米技术、宇航技术等都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成果。劳动是以拥有科学知识高积累和高创造性能力的科技人才来进行的生产劳动。它有两大功能:一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创造高知识含量使用价值的功能。首先以科学发明为基础创造出与生产直接相连的科技成果,如新技术构思、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以及各种技术数据等,其知识含量高,富有使用价值,而以之为生产手段,使生产产品的能力较之传统工业生产工具高出千百倍,是国民财富高速增长国力迅速增强的有力杠杆。二是创造高价值的功能。科技创新劳动是层次最高的高度复杂劳动,这种劳动具有高价值创造能力,是当前科技进步和劳动方式现代化以及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创造性是科技创新劳动的特点。比如:在形成半导体芯片的价值中,85%以上的价值来自于专门设计和工程服务以及相关的专利版权的创造性劳动。

根据科技工作者对经济作出的巨大贡献,理应给予丰厚的报酬,一方面是对科技人员从事高度艰辛的复杂劳动、付出了巨大劳动代价之后所给予的经济回报,同时也是鼓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创造性成果出来,为社会经济服务,以充分体现知识的作用。

2、对管理者劳动作用问题的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经营管理的作用日益重要。马克思肯定了生产管理的必要性,对之反复使用了“监督劳动”、“指挥劳动”、“管理劳动”、“指挥和监督劳动”等概念。肯定了厂长经理等的管理劳动是指挥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其劳动表现在对产品的设计、工艺改进、内部机制的创新等方面做出预先决策,对生产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配置,使之协调优化,这种工作需要有专业知识、生产经营能力与丰富的经验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合理的估计、英明的抉择,这属于知识劳动。生产过程中,管理者要使员工能够进行协作劳动、互相配合、不断创新,对生产要予以监督、指挥,承担创造价值的任务;他们为实现产品的价值,需要创造性地展开营销活动,开拓新的活动领域,不断冲破常规、捕捉新的机遇,开辟新的市场,而在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对手的排挤、市场的变化等,这就需要他们运用智慧、胆略和创造性,善于驾驭局势变化,善于抓住机遇,以使产品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显然,经营者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能创造巨大的价值。

在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经营、管理会变得更为复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在组织生产中的作用和所创造的价值要远胜于一个普通职工,同时他在实现商品的价值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鉴于管理者的劳动也是一种高智力的知识劳动,他在创造价值与价值实现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应获得更多报酬,这才是对其管理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的肯定。

总的说来,价值创造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物质生产领域,创造价值的劳动者也不只限于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如今,实践已证明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正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他们的劳动是知识劳动,是能够创造巨量价值的高级的复杂劳动。

三、深化发展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与研究

这次争论呈现两种态度,一种是以多元价值论补充修改甚至取代劳动价值论,另一种是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通过理论大争论,我们知道,有些价值论是错误的理论,其名义上是修改补充劳动价值论,实则违背了劳动价值论关于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的根本观点,以取代或者否定劳动价值论,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

科技创新论点篇8

近年来,长炼科协致力于打造凝聚科技人员智慧、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与活力的“科技之家”,努力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打造科技创新的特色活动平台,致力于为科技人才的成长、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学发展服务,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长炼特色的科协创新文化。

构建科技“思想库”

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共享、开发和运用,是企业实现知识增值、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长炼科协从2006年开始,利用企业局域网,创建知识管理系统。2010年初,长炼科协进一步升级完善了该系统,在“知识库”上新建了“论坛精华库”,新增了“专家黄页”、“个性化主页”,收纳了长炼石化科技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13个知识库,建立了“长炼科技论坛”论文库等,逐步实现了企业科技知识的采集、检索、共享等功能。

长炼知识管理系统中的知识论坛,作为一个学术技术、经验交流和沟通的互动平台,科技人员既可以进行专业探讨,也可以跨专业交流,以发帖、回帖方式,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探讨有关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这种与优化生产、攻坚破难紧密相关的讨论,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1年,论坛组织开展各类技术讨论418项,提出建议近100条,其中35条经专家讨论评审认为具有可行性,12项已经采用并实施完成。长炼科协还设立奖励制度,以评选“论坛之星”等方式鼓励员工参与。截至到目前,“长炼知识论坛”已有论坛学组24个,论坛版块9个,论坛会员2891人,累计主题24632个,累计参与59813人次。知识论坛已成为长炼科技人员共享资源、交流学习、创新创造、成长进步的重要平台,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智囊。

搭建产学研平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学研特色平台,是长炼科协近年来积极探索学术交流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是发挥科技论坛的主阵地作用。“长炼科技论坛”首创于2005年,每两年举办一次,已经成功举办四届。论坛创造性地与“院士专家企业行”结合起来,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需求,邀请国内知名的院士、专家现场诊断、作适用性的前沿学术报告,为长岭地区的技术进步献计献策,先后有6800多人次参加论坛活动,收集论文近1100多篇,其中经专家评审,具有重大价值122篇。二是组织专业学组开展技术学术交流。与中科院开展了环氧丙烷项目研讨,与美国S-zorb技术创始人进行S-zorb装置优质高效平稳开工的探讨等学术交流活动。协同企业有关部门,支持各学组组织、参加一系列内外技术学术交流、技术研讨、技术攻关等活动,每年达200多场次。三是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科技论文交流。每年组织科技人员总结科技创新成果、撰写论文,将实践经验提炼总结为理论成果,进行交流。仅2011年就组织撰写论文469篇,其中有106篇论文在全国、全省论文交流中获奖。四是通过学术交流,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发挥产学研平台作用。建立了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单位长期合作的产学研联盟,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石油大学、湖南大学、洛阳工程公司等二十多个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从实验室研究、工程设计、工业应用开发全过程的科技创新链,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讲、比”激发活力

长炼科协坚持把“讲、比”活动作为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作为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培养科技人才、推进自主创新、促进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执行的《“讲、比”活动实施办法》、《“讲、比”活动组织及奖励办法》,使得“讲”有依据,“比”有标准,“创”有收获。截至目前,长炼科协“讲、比”活动已连续举办24届,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讲、比”成为企业科技创新项目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长炼科协以“讲、比”为平台,特别针对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组织项目申报,推动技术攻关。如2011年,“讲、比”滚动立项418项,内容涵盖了生产优化、节能减排、管理创新等内容。公司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项目“RSDS-Ⅱ汽油选择性加氢”和“RSH液相循环加氢”,就是通过“讲、比”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实现了技术突破。二是成就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长炼科协的“讲、比”活动符合科技工作者投身企业生产建设、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在活动中锻炼了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华,全国科技标兵刘建平,湖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胡先念、沈刚,岳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罗世贤、朱铁光、龙伟灿、刘郁东等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模范行为成为激励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贡献的精神动力。三是对企业节能创效作出贡献。近两年来,通过“讲、比”活动,集体立项成果600余项,收集科技工作者建议7000余条,“金点子”10多个。企业科技人员参与“讲、比”活动的比例达95%以上,累计创效10多亿元。

普及科学素质

科技创新论点篇9

(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003)

摘 要:在创新方法分析归纳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创新方法研究的发展现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福建创新方法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从中心基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并给出了加强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1-0183-02

收稿日期:2014-10-23

基金项目:科技部计划项目(项目号:2012im021500)“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福建省软科学计划项目(项目号:2013R0027)“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霖(1953-),男,福建福州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政策、科技创新;许艺苹(1985-),女,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方向:科技产业与评估;张明火(1979-),男,福建莆田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生,研究方向:科技体制改革;陈德金(1983-),男,河南信阳人,博士后,研究方向:科技政策与管理。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创新发展战略,2006年,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了科技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部联合多部门启动创新方法工作,于2008年4月下发《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推进创新方法工作提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并先后批复四川、江苏、广东、厦门等10多个省市作为创新方法试点省市。

一、创新方法概述

1.创新方法有关研究。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创新方法源于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1946年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研究工作,创建了一种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技术创新的各种方法组成的理论体系,并开启了创新方法的有关研究。国外学者起步较早,大致沿着两条主线来加以演进:一是对创新方法的具体操作技巧的研究;二是对创新方法在创新活动的作用过程加以研究(皮成功,2014)。我国学者对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张爱琴(2014)运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多视角评述了国内外创新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并提炼了创新方法研究的3个主要发展趋势及研究线索。总体而言,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方法内涵、创新方法应用等方面,如芮延年(2007)认为创新方法主要基于创新思维的研究,本质特征就是开拓性和创新性,也具有可操作性、可思维性、技巧性、探索性和独创性等基本特点;刘朝刚等(2011)提出了广东省创新方法工作4体系与4机制的机制导图,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2.国内外创新方法实践。全球各国积极支持创新工作,国外的创新型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创新方法工作,美国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培养、激发创新精神;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将原创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支持;日本2002年就制定了高精密科学仪器振兴计划;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制定了“研究工具、仪器和实施计划”。我国创新方法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受到传统体制机制,以及长期以来套用国外技术研发模式及方法的影响,从而导致创新过程中缺乏内生活力等弊端。2010年,科技部长万钢在“创新方法高层论坛”上指出:“创新方法是创新活动的推进器、创新过程的催化剂,系统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并不断地发现新的方法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经”。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方法的成功经验,建立有利于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能有效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活力,推动我国创新方法工作进展并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二、国内和福建省创新方法发展概况

2007年,科技部在全国启动了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计划,批复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市,加快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工作;之后,科技部联合有关部门和高校成立了“创新方法研究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已有一批企业和大学开展了tRiZ的研究、培训和应用。中国船舶、中国兵器、中国航天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开展了tRiZ理论的推广与应用。河北工业大学檀润华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成功开发出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Cai)软件inventiontool2.0、inventiontool3.0并推向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7个省(区、市)已开展创新方法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参加创新方法培训的人数超过18万;开展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达300多家;申请专利3479项,已获专利授权1947项;共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800多个。仅2012年,全国利用创新方法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超过6亿2千多万元。

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工作2009年开始起步,厦门市2009年获批成为国家创新方法工作试点城市。近年来,全省先后举办40期创新工程师培训班,300多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15000多人次参加培训,辅导企业研发人员运用tRiZ解决研发难题,取得良好成效。厦门理工学院将tRiZ培训课程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体系;同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创新方法研究所为依托,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取得很好成效。2012年“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建设”项目获得科技部批准。并且我省积极推进创新方法进企业,目前已确定星网锐捷、新大陆、厦门钨业、特步、福耀玻璃等5家企业为创新方法区域示范企业。

三、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1.主要目标。根据全国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要求,围绕福建省重点产业和企业创新方法需求,研究提出全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成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福建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同时完成20名创新方法培训师、10名创新方法咨询师的培养,对全省1万人次以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轮训;在全省建立100所企业创新工作站,为100个企业解决技术问题,解决5个行业的共性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服务并申请专利100件,打造两家创新管理体系样板企业。

2.重点任务。按照我国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原则和要求,重点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在校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相结合;采取普及培训与项目攻关实战相结合。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将创新方法基地、企业创新工作站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企业科学创新管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探索一条“创新师资队伍培育、创新方法普及培训、产业技术难题攻关、企业技术创新指导与突破、典型示范试点”相结合的道路。

(1)建立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机构可设立为虚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建立在工科高校内。主要工作是承担国内外tRiZ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及动态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新一代创新方法应用软件开发;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人才培养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此外,在该机构中建设省级企业科学创新管理工作站,开展基于tRiZ理论的企业科学创新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2)建立福建省创新工程师培训基地。联合全省各设区市科技局和高校师资力量,在全省高新技术园区或具有创新方法基础的地点,统筹建立若干个区域或行业培训基地,邀请国内外tRiZ专家对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不定期的培训工作。

(3)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在高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选拔一批熟悉tRiZ、有授课经验的人员,负责基础性培训推广工作;在高校和重点企业中遴选若干名具有研发能力和实践工程经验的人员,经培训后点对点地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问题的求解;同时,在高校中开设创新方法课程。

(4)建立点面结合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在“点”上,以设区市为主,选择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设点成立创新方法tRiZ培训点,开展普及培训。在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建立创新方法工作站,开展高级研修班培训工作,并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运用tRiZ工具实战求解。在“面”上,以现有的全省50多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基础,由创新方法咨询师和行业中的技术骨干一同组成攻关小组,开展行业共性技术难题攻关工作。

(5)建设创新方法沟通共享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信息处理和创新知识发现服务平台,负责软件开发、信息处理和服务工作,收集行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建设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库;建设福建省创新方法网站,开发出功能完善,具有培训、宣传、辅助教学、学术技术交流的官方网站;不定期召开年度创新方法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指导相关工作。

(6)建立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保障体系。重点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经费的投入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推动创新方法学习的普及,并将tRiZ理论作为各级继续教育课程必修课目。

四、加强福建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1.加强对创新方法工作的领导。全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量大、范围广,尤其是在起步阶段,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领导和推动作用。成立全省创新方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科教、经贸、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制定和实施推进创新方法的有效措施和方案;适时成立福建省创新方法研究会,加强组织协调和创新方法的研究工作。同时,营造有利于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社会环境,真正形成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推广应用体系。

2.加强创新方法的基础教育与科普工作。在高校中,通过增设创新方法课程,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在专业技术人员中,将创新方法作为继续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培训等方法,促进各类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掌握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

3.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财力和智力投入。在国家科技和财政部门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创新方法工作投入的同时,省内也要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性投入机制,确立各级财税支持创新方法工作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在智力方面,以高层次创新方法研究团队和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建设为重点,鼓励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利用创新方法大胆创新。另外,要鼓励和动员社会团体,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创新方法工作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方投入,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4.建立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引导机制和绩效考评工作。根据创新方法的普及和提升的要求,要逐步引导在政府财政项目的立项申请、成果验收和项目奖励中,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活动列入重要的绩效考评指标。

参考文献:

[1]皮成功,别超,侯光明.创新方法的综合评价及应用决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2]刘朝刚,等.广东省创新方法工作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3]芮延年.创新学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檀润华,曹国忠,陈子顺.面向制造业的创新设计案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科技创新论点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服务;技术转移

1概述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阶段向创新驱动阶段的转变。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提供驱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创新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过程,创新涉及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它们之间交互关联[1],理论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又丰富了理论创新的领域,改善了理论创新的条件,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服务对象,管理创新将为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激励保障。科技创新也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过程,通过创新主体的互动,最终实现知识技术与资金的转换[2]。持续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有足够的创新资源支持,需要有服务功能完善的创新系统支撑。高效的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促进各种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产生,更能加速新知识理论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推广运用。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中重要和关键的两类活动。

2科技创新、创新支撑系统与创新服务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教授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著作中。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新的发明和技术首次应用在商业中,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3]。熊彼特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活动。

我国引入创新理论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了科技创新的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中的“科技”是科学和技术整体的创新[4],不仅包含区域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括了科学与技术的交互以及科技因素引起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其从属的更大系统的改进。科技创新需要经历从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到科技成果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5]。

今天,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所带动的生产力的提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按照熊彼特教授的定义,科技创新活动既是经济活动,那么最终也将由市场价值的实现来检验。

系统观念的提出和系统理论的发展为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创新系统的概念基于系统分析的观点,创新被看成是一个系统,因此需要以一个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区域之内的科学知识、技术、服务、资源配置等可能对创新形成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由此产生。

“区域创新系统”首先由英国卡迪夫大学库克(p.n.Cooke)教授在1992年提出,并从此引发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广泛研究。库克、布拉茨克和海登里希(Cook,BraczykandHeidenreich)等多位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6]。我国学者尚勇在1999年给出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尚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创新网络系统,系统的组成主要有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还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以及政府适当的参与,通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实现创新、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功能[7]。区域科技创新概念中的“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及其开放的边界,可以是行政区域也可以跨越行政区域。我国的实践证明,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不一致的区域,经济难以有效发展起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依靠行政政策和措施协调来实现经济效应的。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m.Hoover)在研究美国早期的区域经济时,也论证了这一点。

区域科技创新是整个区域依托域内科技创新能力,有效地利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调区际的科技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通过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创新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从而创造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保证区域经济在一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快速发展。基于系统理论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必须要具备开展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功能。而积极和高效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创新系统的支撑,必须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和环境的保障。

影响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的因素众多,归纳后主要分为三类:科技创新资源、科技创新服务和科技创新的环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仪器设备、文献资料、科学数据和自然科技资源是主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另外,社会化分工带来的组织专业化,使任何组织仅依靠自身的力量都很难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协同、整合不同种类的服务不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质量获得科技创新资源,而且可以以更优的效率和更高的水平利用资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目前已经形成的科技创新外包服务主要有教育和培训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技术中介服务(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高水平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来保障,这些环境因素涉及创新文化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法规环境。

此外,为弥补区域创新体系特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引入政府干预,除市场提供科技服务外,也需要政府提供多种类型的科技公共服务。

3创新主体与技术转移辨析

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systemofinnovations)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国家科技创新管理领域的学者几乎同时开始相关问题的研究。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C.Freeman)在《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一书中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研究者普遍认为国家应该成为创新体系研究分析的基本单元,完整的制度框架分析应该以国家为疆界。国家创新体系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源于政策对创新非常重要,而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主要在国家层面上。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等组成的网络,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促进各参与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调互动,使得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8],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涉及许多参与方,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既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也在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这一创新体系的创新主体。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理论知识创新的主体;创新服务机构是创新活动的服务主体。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目的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实现国家竞争优势,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创新能力是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构成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主体。因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高效解决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首先必须要大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和均衡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就要保证活动需要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其次,要促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转移、扩散和应用,就是要促进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就是要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各方之间加强联系加强合作。

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其中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转移活动是两类典型和重要的科技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活动是产生新产品、新工艺的过程,是创造和生产的过程;技术转移活动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扩散和应用的过程,是转移和传播的活动。

1964年,在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首次提出并讨论了技术转移问题,会议将国家之间的技术输入与输出统称为技术转移。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中把技术转移定义为“关于制造一项产品、应用一项工艺或提供一项服务的系统知识,但不包括只涉及货物出售或只涉及货物出租的交易”[9]。从技术转移的定义可以看出,“技术”是技术转移活动中从供给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要素。与商品转移和交易不同,技术的复杂性导致技术转移过程和交割内容的复杂。

技术是人类在长期的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总结起来的认知、经验、技巧和特殊能力,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系统性的知识。技术不仅包括原理、标准、计量方法、设计等理论知识,而且包括具体操作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生产、服务等的经验和技巧,技术是一套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心理学研究中根据知识能否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也称可编码知识,此类知识经人的整理和组织后,可以编码和度量,并能以人类间的交流工具(如文字、出版物、视听媒体、软件等)表现出来,并加以传播,便于其他人的学习和掌握。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又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此类知识很难编码化和度量,是以人为载体的经验性知识,很难以文字化和公式化表现,也难以通过常规载体和工具进行传播[10]。

技术是知识的一部分,导致技术也分为显性的可以复制的技术和隐性的无法复制的技术两类。同时,学者大量的研究还表明,显性知识只是隐性知识的九牛一毛,就像管中窥豹,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难发觉,但却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认为,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对隐形知识的挖掘和利用的能力是组织和个人成功的关键。因此,要实现成功和高效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有关的显性知识,甚至更需要拥有相关的隐性知识,两者均不可缺少。显然,要实现有效的技术转移,必须同时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拥有其知识的特定人员身上的,是个人持有,转移和共享非常困难。要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目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拥有隐性知识的人向企业流动是直接技术转移;而培养自己的人才是企业主动寻求技术转移。

4实现高效技术转移

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活动中两类重要的活动。技术转移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技术转移服务的实现由专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效率更高。技术转移服务通过合作技术的匹配、合作方案的制定、知识产权的转移三方面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转移。基于技术知识的特点,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是技术转移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高效的技术转移,人才流动的方式非常重要,而且其他技术转移方式最好伴随着拥有该技术的相关人员同时向企业的流动。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管理部门应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大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际间的相关人才的互动,从而促进技术转移;同时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提供技术转移和扩散服务。

参考文献:

[1]朱跃钊,王翼宁,陈红喜.南京经验:技术创新的驱动机制与支撑体系-服务于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1-3.

[2]夏太寿,褚保金.科技金融创新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7.

[3]田雪.科技园区创新平台构建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9-38.

[4]仲伟俊,梅姝娥,黄超.国家创新体系与科技公共服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25-36.

[5]薛飞,皮宗平,杨耀武.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27-31.

[6]刘曙光著.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7]尚勇,朱传伯.区域创新系统地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5.

[8]克里斯多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9]雷李军,傅正华.技术转移概念的引进和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7-28.

[10](美)斯滕伯格,威廉姆斯著,姚梅林等译.斯滕伯格教育心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