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资源建设十篇教育资源建设十篇

教育资源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1:00

教育资源建设篇1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资源建设;web2.0;微内容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01402

0引言

网络教育资源是指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型载体中,借助网络开发利用、用以呈现相关知识节点的有用信息的集合[1]。

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网络教育资源正在削弱传统文献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霸主地位。

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投入很大,截至2003年底,已总计投入了1000亿元[2]。经过多年的努力,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教育部门先后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96-750项目)、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等网络教育项目,许多省市也投资建设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网站。

2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和缺乏相关的建设经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指导思想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我国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只能参照国外,缺乏本土的理论指导。因此,对于整体建设目标不明确,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认识不明,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深入进行,所以,我们应该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指导思想。

(2)资金和建设主体方面。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知识、劳动力,但是,我国现在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阶段。要解决好资金短缺的问题,关键在于领导。只要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克服他们重硬轻软的思想,就能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政府就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开发更多更有效的网络教育产品。只有如此,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才能有快速和良性的发展。

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Gem)是由美国教育部提出并主要出资建设的,Gem并不生产教育资源,也不拥有资源实体,它只是制定了一套有关资源管理的规范,采取了资源认证和管理机制,吸引各级各类的教育资源所有机构加入到Gem中,所以Gem教育资源建设主体并不只是教育部门,而是包括许多不同领域热心于教育的组织或机构,在美国,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民间组织,各行各业都可以为教育资源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就使美国教育资源建设的主体不只是依靠政府而是多元化,从而为美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今后我国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充分借鉴美国的经验,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引进多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建设教育资源的机制,使资源建设主体不是单一化而是更加多元化。

(3)标准和规范方面。现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内容无序、重复,缺乏关联,而且各个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不兼容,由于缺乏合作和交流,没有统一规划,从而使管理分散,各自为政,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由于不同机构在自建数据库时,选择不同的技术平台、库结构、检索界面、检索语言、专业用表、组织语言,所以建设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出现很多问题,如:用户使用困难,网址无法真正链接等,这都极大地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及可持续发展。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特别小组,用于统一管理某一区域的网络资源,改变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共享。

(4)资源的审核与评价方面。网络放大了资源的空间,可以使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取丰富的资源,但这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信息无序传递和混乱、知识信息污染等现象。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完善的信息标准和严格的审查监督评价机制,这使得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资源的审核既要依靠资源审核专家对资源进行审核,也要增加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反馈机制,主观评价和大众评价相结合,同时寻找更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和web2.0,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和需求。

(5)资源只注重数量、多而不精。目前教育教学资源均以库的形式出现,多达几十甚至几百G,但是数量优势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资源的可用性不高。我们知道衡量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不是取决于资源量而是取决于资源服务于实际教学的效率[3]。所以,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应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建设有效的高质量网络教学资源。

(6)教育资源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发达地区,通过购买获得资源,或通过自主开发建设资源,并形成了共享区域。但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还是通过国家农远工程将相关的资源输送过去,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间差异明显。

3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途径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不能简单地依靠数字化转化、购买电子文献或下载网络教育资源等建设途径,应该加大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因此,可从下面几个途径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1)引进网络版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结合。可以引进内容和技术上较成熟的全文数据库,如电子期刊方面有中国知网、人大期刊复印资料等;电子图书方面有超星、书生之家等;数据库方面有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经专网等,通过购买其使用权,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检索服务,这是最基本、最有成效的网络资源建设方法。

此外还可以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自建数据库。例如根据教学科研需求,下载质量高、有价值的网络教学资源,并把它们进行筛选、分类、标引,然后通过网页的超级链接方式组织这些资源,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网络教育资源。

(2)资源建设中充分使用web2.0技术。传统的网络资源建设在技术与组织用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资源的组织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拥有资源的人与需要资源的人没有流畅的通道。web2.0应用的一些特点恰恰能够弥补传统网络资源建设的不足。web2.0的以下3个特点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①资源管理社会化。指的是由用户共同参与资源的建设,资源的提供和管理并不由一个固定的机构来完成[4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该考虑社会化因素。社会化使资源管理加入用户互动,能够使用户有双重身份,这不仅丰富了资源内容,同时也增加了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吸引力。基于web2.0的应用,把传统资源管理自上而下的模式转变成自下而上的资源管理模式,使网络教育资源内容从以前的只由专家分类判断转而由参与者共同构建和管理;②web2.0的开放性。开放性主要有三层含义,即内容的开放、开放的api以及开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web2.0应用的内容来源于用户创造内容、用户添加内容、用户行为创造,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用户参与其中。开放的api产生了更多的应用。开放性也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需要的,web2.0的开放性有许多值得我们利用;③提供长尾化服务。长尾理论是指:只要有足够的存储和流通渠道,非热销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非主流的小市场的汇聚可以具有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5]。长尾理论已经在网络经济领域成功应用。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以以web2.0的长尾理论作为运营模式的理论支点,因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也存在着长尾。网络资源建设如果可以在资源管理的社会化以及开放性方面有所突破,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源建设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互动,就会有更多的内容是由用户产生的,实现长尾服务就成为可能。

(3)利用微内容优化网络教育资源。所谓微内容就是在互联网上任何用户所生成的任何数据。例如,在QQ空间中个人发表或转载的日志、上传的照片和音视频、个性签名、QQ心情、收藏的网址、每一则评论、每次鼠标点击的链接等[6]。这些网络信息虽然平民化,但却并不是充满低级品位的文化。如果用良性目标引导,这些微内容同样可以为网络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服务,同样可以作为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进步力量。微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网络教育资源:①在微内容环境下网络教育资源可便利地实现共享和互动;②网络教育资源微内容化;③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实现优化评价。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然趋势,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它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在微内容环境中,网络教育资源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可重用性、共享性、协作性,可以使学习者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资源的优化评价可以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效率和质量。

(4)建立各个学科导航系统。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许多人会出现“网络迷航”现象。所以,为使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信息,科研人员有必要建立学科导航系统。所谓学科导航系统,就是按学科建设的要求将网络教育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组织起来,从而为学习者开辟一条顺畅的学习通道,可以利用博客技术优化导航系统。

4结语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把借鉴国外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经验和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建设相结合。在起步阶段,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应该继续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深化应用、技术推进、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陈向东.网络环境下的跨学科知识共享[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赵国栋.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5228.

[3]高文华.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

[4]黄立新.网络教学资源的协同利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8(5).

教育资源建设篇2

关键词: 三通工程;教育资源云平台;共建共享;机制;体系;标准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2-0081-05

2012年5月28日,教育部在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就是建设“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云平台和教育管理服务云平台”。“三通工程”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和标志工程,为全国教育信息化指明了战略方向和行动纲领。

在此,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理解:“三通工程”的“宽带网络校校通”,就是要建设好信息高速公路,这个信息高速公路要通到每个学校,通到每个班,通到每个师生信息终端。“校校通”是前提,是硬件,是每个学校必须要达标的要求。

“宽带网络校校通”为“优质资源班班通”提供了条件,“优质资源班班通”就是要求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传输到每个班,就是能使每个班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开展教学与学习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它有硬件建设要求,也有教育资源方面的要求。“优质资源班班通”并不是此前我们所想象的一根网线连接到班级多媒体教室终端,能够上网下载有关资源或能进行网络教学就是“班班通”了,真正的“班班通”应当在建立网络学习空间的基础上,个人或班级空间与网站优质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平台空间之间资源自动智能汇聚,共建共享,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更进一步,优质资源不仅共享,而且在空间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平台空间互动,在吸收运用与整理已有优质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优质资源,动态创新更多更活更好的资源,从而最终达到真正的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对信息技术平台硬件与软件应用的综合要求,即要求这样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要具有资源共建共享的技术体系与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直接的基本要求。

“三通工程”是一个有机整体,“三通”之间有着深刻严密的内在联系,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教育资源云平台”和“教育管理服务云平台”都是为“三通工程”服务的,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为教育提供优质资源、提供优质的管理与服务,直接落脚点还是资源共建共享。可见,全国性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已提上议事日程。

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重大意义

小而言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对一个单位或区域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于消灭数字鸿沟,推动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而言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推动全国教育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教育资源云平台是为“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服务的,而“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其直接之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是为了推动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能解决教育中的很多现实问题,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

1.一个班级,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

当前在基础教育中,学生个人学习之间的竞争已很激烈,个别优秀学生为了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一种比较保守的学习风气,有了好的学习经验和体会不愿与人分享,有了好的学习资源也处于高度保密之中;有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学生相应地处在一种相对平等的学习起点上,每个学生必须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如果使自己处于某种封闭状态反而会导致自己的落后。合作学习、相互帮助会成为学习成长的新动力。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或班级在相互合作学习中提高差班差生的成绩变为常态,从而提高班级或学校的整体学业水平。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不仅对学生学科学习,对老师专业发展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推动一个学校或地区的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2.可解决一个年级一个学校师资水平不齐的老大难问题。一个年级,一个学校师资水平不齐是老大难问题。资源共建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有利于水平较低的教师方便地向水平高的教师学习,方便以年级或以学科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校本教师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水平,消灭师资水平悬殊太大的弊端。

3.一县或一个地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利于提高整个县或地区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地区内发展差距。

4.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对全国缩小地区差别,加长教育短板,促进落后地区教育与社会发展更具有重大意义。

二、如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1.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首先应确立好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是教育资源能够实现共建共享的关键。

资源共建共享是互联网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基本要求。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很肤浅。资源共建共享的认识是有不同层次的。此前,国家投资,相关部门建成资源库,然后提供给一定范围内人们使用,这是一种资源共建共享,就是用国家的钱(也就是人民的钱)建成资源库,然后让人民来使用。互联网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形态,就是“大家帮大家”,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的资源能够彼此公开,大家共享,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

还有一点,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资源的使用,习惯于共享,而不屑于共建。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校总是希望从别的学校,从相关部门,从资源网站上弄到自己所要的资源,或者在引进资源时总是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资源丰富不丰富,质量好不好?这本无可非议。但是很少有学校有单位想到在引进资源的同时,怎样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资源。很少有人去关注、去探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很少有在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考。

过去我们各自都建立不少教育资源库。各大学、各院校、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管理部门等都建立了一些教育资源库或教育资源平台。尽管这些资源平台、这些资源库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都不是共建共享资源,也不是动态更新的资源,因此也算不上是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

其原因有四:

第一,资源建设不符合共建共享理念。这样的资源库建设只有少数人参与,即少数专家,少数教师参加,谈不上在一定范围的全员参与,更说不上有资源使用者的全面参与,尤其是基础教育学科资源更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参与,这样的资源是静态资源,使用价值有限。第二,已建资源无法有效实现资源的共享。资源建设费时长,资源建成后只有少数人下载、使用。这其中又有多种原因,一是资源平台设置了种种限制,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使用其中的资源,二是只有少数人愿意使用其中的资源,其原因也是因为其资源建成就陈旧了,就成为死的资源,不方便变化为活的有用的资源。其三,查找资源不方便,下载不方便,收藏不方便,整理使用不方便,其资源平台或资源库未能提供给使用者各种方便。

第三,因为资源建设没有全员参与,没有全员使用,所以创建的资源库是死的资源库,不能做到动态更新,不能成为活的资源库,因此也就不能充分发挥所建资源库或资源平台的作用。国家花了大量的钱,所起作用有限,效果甚微。

第四,平台技术不具有共建共享机制。过去所建的资源平台,且不说使用资源的各种限制,就算通过注册,可以浏览或下载资源,但还是不能从技术手段上很方便地让公众参与共建,实现共享,缺乏共建共享的技术支撑与服务。比如,上传资源,其图片、视频流量受到很大的限制;下载速度慢,存储以后才能使用,且调用很不方便。就是说,平台建设本身不具有方便共建共享的技术支撑体系,从技术角度上,不能保证共建共享机制的完美实现。

所以,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资源库建设,必须建立好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而这样的机制,只有在云技术支撑下,以平台空间为基础,从个人空间直接进入平台,在个人空间直接运用和学习使用平台的资源,平台空间互联互通,平台空间资源自动智能汇聚,资源信息全面互动直达对方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世界大学城云技术支撑平台和服务体系,具有目前互联网领域中最完善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国家教育资源云平台,必须选择像这样的云技术平台做支撑。过去国家或地方都建了不少资源,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就是没有把好的资源放到好的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上是一个根本原因。

2.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必须有强大的云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优质资源必须放置在强大的云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上

过去不少院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网和资源平台。但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很多学校的校园网,一旦全校人人参与到网络教学和学习中来的时候,人人上传资源,个个下载或每班播放网络视频等,校园网就会被挤爆而瘫痪。就像中国的铁路订票系统,一到春节前后就进不去,无法登录,其网络服务体系落后显而易见。过去我们一些院校花大量的钱做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用大量的钱购买服务器,不仅花了大量钱,而且管理非常困难,还根本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的要求。而事实上,每一个学校或机构都要建一个强大的云平台,这是不现实的。这不仅需要有新的技术突破,而且需要有新的建设机制。

湖南教育信息化找到了一种好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好的机制, 那就是:企业投资搭建平台,院校按需要购买服务。校企合作,形成了一种便利的云技术平台建设的机制,解决了院校资源共建共享云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的难题,且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这应当成为当前国家和绝大部分地区及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一种最佳选择。遍观当今各类互联网网站,能够真正具有大规模全方位共建共享机制的教育网络服务平台实在很少,世界大学城云平全具有这样的技术特点与创新特色。

世界大学城具有平台空间互联互通,网状的沟通与互动环境,平台空间建设自定义,平台空间资源自动汇聚,强大的视频直播与交互等创新功能,在这个平台中,资源上传汇聚不受容量限制,资源使用提取无需下载,无需个人U盘、移动硬盘、个人电脑硬盘中存放,通过个人空间订阅分享,所需资源自动汇集到自己的空间,在空间直接打开使用,只要有上网的地方,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调用。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虽然空间应用不是世界大学城首创,但不是任何一个互联网的平台空间都能达到完全互联互通的目标。我们知道,许多互联网网站,都有个人空间,而且也都能对个人空间有一些个性管理,但他们的网站平台与个人空间都没有做到全面的互联互通,还没有任何一个互联网平台空间的自定义和个性化管理有现在的世界大学城云平台这样全面,不仅如此,世界大学城每一个空间都是一个强大的互联互通的个性化网站,具有与机构平台一样强大的功能。平台、空间互联互通,资源自动汇聚与推送,这样的平台空间才能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的伟大目标,只有在这样的平台空间上,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资源常用长新,形成一个活的教育网络资源库和资源平台。也就是说,通过平台空间资源直接汇聚与调用,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真正落实并践行好“三通工程”。

世界大学城云技术支撑平台深度支撑“三通工程”中的“优质资源班班通”。它可为每一个班级搭建一个班级云空间,实现国内外优质资源智能汇聚;开设本班管控、共建共享的“视频直播互动同步课堂”,共享全国其它学校的班级开设的视频直播互动同步课堂;它可为每位班主任或辅导员搭建一个功能强大的云空间,依托云空间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各环节的深度融合;依托班级空间创新各种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

世界大学城云技术支撑平台深度支撑“三通工程”中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它可以为每个老师,每个学生快速构建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且汇聚互联网领域的各种功能与教育需求深度融合;人人有空间,使空间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依托,使优质资源、教育过程直达全体师生;学习空间构建实现完全自定义,各个空间各有特色。

3.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应当建立起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

建好一个资源平台,只有少数人能用,只有少数人参与建设,那不叫共建共享。如何才能实现资源建设共建共享,除了好的建设机制和好的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还不够,还必须有相关法律或政策的保障,应当制定资源共建共享相应的国家或地方标准。

首先,资源建设要实现共建共享,其资源建设的目的与赢利性的资源建设不同。这里所建的资源不是个人或机构来赢利的,而是为了让大家来共享的。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我建了资源,为什么要用来共享?

资源共建共享要求其资源建设主要不是直接用来赢利的,但资源建设本质上是离不开利益依托的,其共享资源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获益,而不是只追求少数人的利益,国家教育资源共享当然是为了实现其国家发展之利益。

第二,我们要考虑,谁建了资源,谁就应当获利。所建资源都是有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为了让某一机构或个人获得一定的利益。建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不影响、不妨碍资源建设者个人或机构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其大量的资源应当是免费的,公开的,带有公益性的。一个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网络资源平台,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让更多人参与资源共建共享是主要目标。而且,判断一个资源平台是不是共建共享,又应当是有标准的。

国家应当制定一个标准,一个网络资源平台,在多大范围和多大程度上让更多人共享,或者让多少比例的人员使用资源并参与共建,才称得上是共建共享平台,制定这样的标准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国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依笔者看来,其义务教育及其以下教育资源应当全部免费公开、开放。高中、大学基础学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等课程资源也应当免费公开、开放。专有课程,特色课程在一定范围内开放,这样的资源平台才算是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相应地,一省或一校资源共建共享也应当有一个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就不算是资源共建共享。

国家如此,机构如此,学校也是一样,一校的资源在多大范围自由交流才算是共建共享也可以确立公认的标准。小而言之,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个个人空间,也可以确定资源共建共享的标准。如果一个个人空间,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资源别人都无法浏览学习,这样的个人空间就不是资源共建共享。至少,这可以作为学校评定优秀个人空间的一条标准。世界大学城的核心理念是:“大家帮大家,找到你想学习的一切”。所有人的资源,都可以让大家来分享,学会分享不仅是一种个人美德,也会使个人在学会分享中不断提高自己、展现自己。因为,你的好东西不让别人学习,别人就不可能很好地认识你。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不仅要有资源共建共享的标准,还应当有平台建设的技术标准,达不到技术标准的,同样不能视为是资源共建共享云平台。比如,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以云计算、web2.0理念与技术为基础,以机构平台和用户空间为构建元素;平台空间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平台空间自定义、个性化、实名制管理;大并发量、海量数据处理云技术,大并发量视频分发、搬迁、加速云技术等,即可视为云技术平台这一领域的行业标准。

4.国家或地方应当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云平台可以分两部分,即公共资源建设与云技术平台建设,然后,把公共优质资源放在优秀的云平台上,资源共建共享是把优质资源放到云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上,这样才能达到共建共享之目的。一般而言,既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又建有丰富的资源,这样优秀的互联网站是很少的,而实际教育资源云平台建设,可以把两个部分分开来做,然后合在一起。

一般地,互联网企业长于技术支撑与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云技术平台建设,说到云平台技术建设,不是随便就可以建好的,如前面所说,须具备共建共享资源建设机制,同时也应具有一定的云技术体系与服务标准,建设这样的云平台,除了具有先进的理念与技术,还要有大量技术人才队伍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而资源建设,各院校、各教育、培训等部门是它的长项,教育资源要适应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现实需要,其组织编写与资源汇聚需要大量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参与,而且在共建共享机制前提下,还有广大使用者的全员参与,这样的资源库建设才能成为活的动态更新的资源库,才能对各级教育教学产生真正的推动与支持作用。所以教育资源云平台建设可以走企业与教育、培训部门结合的路子,在一个共同目标下按照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合作。

那么国家对这样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经费补贴应当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资源提供者的补贴,这其中一是源资源提供者,其二,对资源进行优化更新的更新者。当然,这里可以有一个认定程序和标准问题,由相关部门或专家认定,对优质资源更新者实行补贴。

另外,在以前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由国家出资在教育机构或院校已建了一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如大学公开课或一些精品课程,特别是那些基础教育或特殊教育资源等,这些资源应当放到更好的云平台上,让更多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来共享,并在共享中不断创新,形成资源建设动态更新的良性机制。

教育资源建设篇3

[关键词]教育资源建设探索整合优化

[作者简介]唐玉梅(1962-),女,广西资源人,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高等教育管理;覃以威(1955-),男,广西平南人,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53-02

教育教学资源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是高等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人力和物质保证。地方高校,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和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东部滞后,教育教学资源也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学校建设经费严重不足,制约着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探索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对有效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西部地方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现状

(一)人才资源劣势,高层次师资匮乏

西部地方高校,由于历史原因,高层次、高水平的师资相当匮乏。近年来虽然不少学校加大力度引进人才,但由于工作环境、科研条件以及生活条件都相对落后,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所以在引进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甚至很难留住现有的人才,教师队伍仍呈现不稳定性。

(二)课程资源相对落后

地方高校由于经费的不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滞后,课程资源相对落后。一方面主要体现在课程单一、观念滞后,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专业课程教学水平相对较低,一些高校硬搬硬套一些名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往往又脱离自身的实际。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教师教学任务相对重点高校较重,教学研究氛围不浓,科研力量薄弱,不能把新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不能把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带给学生,在教学上往往重传承、少创新。

(三)实验资源紧张以及配置、管理不科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实验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由于扩招学生,而实验室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地方高校实验资源普遍不足。另外,高校内部部分二级学院实验设备重复投入,实验资源配置和管理不科学,实验资源利用率不高,也造成了浪费。(2)实验教学体系落后,实验室建设效率低且无特色,实验室也多以验证性实验模式来建设。实验教学通常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没有特色。(3)实验教学队伍不稳定。一是地方高校实验室人员数量普遍不足;学历普遍偏低;造成了实验人员地位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专职实验教师队伍教学任务重,在教学上耗费时间、精力多,无力兼顾科研,职称很难上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总想调离实验岗位。

(四)实验资源信息化程度低,网络资源建设落后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实验资源信息化程度低,共享度低。地方高校的实验室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滞后,制约了实验资源的共享。(2)地方高校用于专业教学的网站、网络课堂等网络资源普遍存在着内容不够丰富、内容更新慢、教学互动性差、共享程度低、缺乏管理与维护等问题。

二、地方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策略

近几年来,教育部、财政部针对高等教育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和各高校对这项工程都十分重视,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并配置了相应的建设资金。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要求各高校要加大力度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为地方高校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几年来,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抓住机遇,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契机,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整合与优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全面优化、整合专业教育教学资源

西部地方高校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等诸多问题,与中央部属重点高校存在较大的差距。西部地方高校如何根据自己的特色找准专业建设策略,以实现优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的目的,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近年来,学院找准物理学专业“师范+实践”这一特色,结合学院的条件和特点,在保证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教学的前提下,大力建设“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研究”“中学物理疑难实验研究”“探究科学”“开放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富有创新和特色的系列特色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全程贯穿研究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思想,培养学生教育研究的意识与创新学习的思维,不断探究提高大学生学习的技能和探究性实验的能力。学院物理学专业以此为特色,申报部级特色专业,近年获批为部级第一批二类特色专业建设单位,获得了财政部的建设经费,以及学校配套经费,这为学院进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2012年,学院物理学专业被评为广西本科高校优势专业。

为此,笔者建议,地方高校在建设特色专业方面,要找准自己的特色,把一些分散的优势学科优化组合,发展成为特色学科;再通过培育特色学科,实现建设独具特色的专业。

(二)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优化人才资源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本科教学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而拥有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更是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西部地方高校顶尖的人才稀少,针对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学院的策略是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可以优化人才资源的配置,发挥团队的力量,组合成高绩效的优质人才资源。

1.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凝聚力。长期以来,高校里的教学、科研方面都是教师个体单独完成居多,教师间的合作较少。虽然有教研室这样的基层组织,但长期以来教研室建设几乎被忽略,教研室这种既像行政组织又不是行政组织的机构,很难组织起教师之间的有效的交流和合作。教学团队是一种非行政组织形式的新型的基本教学组织,摒弃了“行政式组织”的管理观念,赋予成员更多的职责,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师们凝聚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交流和合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当然,教学团队的建设,并不是取消原来的教研室,而是把教学团队的建设与教研室的建设结合起来。因高校教研室基本上是以学科或课程为基础设立的,同教研室的教师大多专业相同或相近,知识结构相似,以教研室成员组成的教学团队,结构比较合理。团队成员间相互熟悉,比较容易沟通和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2.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教学团队由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和学缘结构的成员组成,团队能否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能否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团队负责人是关键。团队的负责人是团队的领头羊,是团队的核心。教学团队负责人应具有足够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以及道德品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才能领导团队,组织和协调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因而,教学团队的建设,对团队负责人提出了很高的标准和要求。学院主要是把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培养学科带头人结合起来,团队的负责人担负着学科的带头人的职责。这样,不但要求团队负责人要管理好自己的团队,更是要求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履行相应教学科研职责。

教学团队建设的另一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团队的建设应有利于培养学科的教学骨干,有利于团队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通常团队的负责人都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通过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起到团队的核心作用,同时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支持青年教师进修等,以实现培养本学科的教学骨干,提高整个团队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学院近年通过实施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先后建成了一个部级教学团队和一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三)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形成优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建设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中最基本的建设。笔者建议通过以下策略方式,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优质课程资源。

1.通过改革和创新建设优质课程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教学改革的过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把最新的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融入课程内容,把先进的教学手段用于教学。这样,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资源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优化。

2.依据地方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建设自己的特色优质课程资源。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地方高校往往没有优势,而劣却很势明显,因此必须依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自身师资队伍的优势和专业课程的特点来构建自己的特色课程,以特色取胜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质课程。

如学院在建设特色课程资源中,以实验教学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习。由师生参与共建的“科学探究馆”,具有“低成本、高智慧、高技术、高教育价值”的特点,为师范生探究性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科学探究实践基地。从中荣获了“物理课程教学论”等门部级精品课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优质课程资源。

(四)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优化实验教学资源

实验教学资源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学院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可解决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足、实验资源分散、管理不科学、实验仪器利用率低等问题。根据教育部对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学院注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

1.实验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建设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实验资源的优化整合,统筹实验教学资源,联合分散的实验实践资源。通过学科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优质资源深度融合和共享平台的建设,使有限的实验资源得到最大的优化和利用。

2.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地方高校的专业实验项目很多都较陈旧,实验仪器设备更新较慢,实验教学缺乏特色。通过改革、创新实验教学体系,把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和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教师可以在一些科研实验中吸收学生参加,可以提供一些研究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选择参与。这样,教师的科研仪器与设备作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验教学,学生在进行研究性的实验项目中锻炼了综合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能力。

3.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密切配合。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密切配合,即所谓的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措施,也是地方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学院借助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优势,充实、丰富了学校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从而在2012年通过了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审。

(五)优化其他教育教学资源

1.在各项“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建设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现代教育特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能够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在各项“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都要求建设网络资源。因此,在实施各项“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笔者建议广泛开展网络资源的建设,对不同的建设项目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建设自己实用的网站,并注意各网络资源的融合和共享,使整个网络资源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目标,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平台,为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建设优质教材资源。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中,把优质教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建设完善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编写出版了近十套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教材。为此,建议地方高校在教材建设中,应主要以创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融入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才能编写出具有地方高校自己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三、结束语

作为西部地方高校,只要抓住“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机遇,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中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优化与组合,不但可获得一定的建设经费支持,而且有着明确的建设目标和方向。这样,就能建设具有特色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蔡亮.广西地方高校学科带头人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

[2]孙广耀,田丽华,潘翠云.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S1).

[3]徐鹏.高校教学质量工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7).

教育资源建设篇4

【关键词】远程教育;视频资源;思考

一、背景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除了在面授课上接受辅导教师的指导之外,最重要的学习途径就是上网查看教学资源。电大目前的教学是“基于资源”的网上教学模式。未来的教育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未来的课堂又是什么样子?这是世界各国的教育专家和学着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1.未来的课堂,只是观看视频和分享讨论

比尔·盖茨,除了众所周知的首屈一指“科技尖才”这个身份以外,他在教育领域也举足轻重。他主张对高等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提倡高等教育向混合式课堂挺近。学生可以在家观看明星教授的视频作为家庭作业,然后利用课堂时间参与到各种团队项目和其他交互类的活动中。在未来,让一大帮孩子坐在教室里听教授讲课,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件相当过时的事。

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GonzalezBrianGonzalez在“聚焦教育变革——2011中国教育信息化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教育变革-全球趋势和经验》的主题演讲,认为对于新的教育模式,未来有个很大的趋势,我们把它称之为——颠倒的教室。

2.教育资源的发展

对于目前电大系统,基层、地方和边远农村地区的广大远程学习者来说,教学信息的匮乏和教学资源的紧缺乃是最严重的,也是最易于通过互联网解决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整合,也是电大多年来一直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1)媒体融合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人民网北京2012年3月9日电(记者魏薇)9日)报告:2011年中国媒体融合总体呈现出五个特点:第一,电信、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媒体合作进入新阶段,合作深化和多元化;第二,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互联网中心化特征已显现,移动互联网成为着力点;第三,媒体融合产品的研发提速,终端、技术应用、内容等基于媒体融合趋势的创新层出不穷;第四,跨媒体营销受到重视,全媒体集团“1+1﹥2”的整体效应初现;第五,媒介融合带来产业链的变革。并预测,2012年是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可能从量变发生质变。

(2)阅读变化

a.从文本(纸质)阅读走向屏幕阅读;

B.从线性阅读走向非线性阅读;

C.从单一媒体阅读走向多媒体阅读;

D.从静态阅读走向动态阅读;

e.从离线阅读走向在线阅读;

F.从非功能阅读走向多功能阅读(超阅读);

G.从驻地阅读走向移动阅读。

二、思考

1.视频资源在课程中的应用

如果问一位电大教师“如何做视频课程?”他可能会想到:

·编剧

·导演、演员、场地、灯光、化妆、器材……

·后期剪辑、字幕、配音、配乐、包装……

以上各方面的因素,是制作电大视频资源的一些基本要素,但是更重要的是——创意!就是如何用视频画面来表达学习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陪伴性:学了读书,还要上课。通过听课获得知识,领略思想,感受风采。教师生动的语言,夸张的手势,深情的眼神,传递的不仅仅是凝固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传神。对于学习者而言,应满足以下几点:

·根据自己的节奏安排学习

·随时和反复观看,起到个别辅导作用

·对典型问题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体现课堂氛围或现场感,减轻远程学习者的孤独感

(2)内容表达:如讲故事,案例,对比分析,过程演示/示范,内心独白,情景/环境等内容的直观表达。在视频讲授中,要尽可能围绕一条线索展开,突出重点知识,显露主干内容,去除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等。在讲授重点内容,罗列论据时要精而简,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

2.基于教育视频资源的跨媒体多终端同步资源建设构想

(1)跨媒体多终端同步资源建设构想

是通过对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结构化的视频资源库,这个资源库由“元知识”、“基本知识单元”和“基本课件”组成,形成可动态利用的内容资源;通过语意搜索、自动匹配或人工调用,利用排版软件进行编辑加工,形成多终端格式的出版产品(如纸质图书、网络课程、手机、ipaD等)。

(2)实现目标

开放教育学习资源建设——全媒体、可选择、易利用、优质学习资源。资源体系一方面包括整体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要兼顾预设资源、生成性资源、关联性资源和泛化性资源。

(3)技术方向

技术方向是视频资源数字内容跨媒体形态的动态关联、按需重组、多出版形态同步生成、多终端适配、多渠道等动态数字出版关键支撑技术。解决视频资源动态数字出版瓶颈。

(4)视频资源库建设

按知识粒度的结构化标注,使内容找得着、切得开、读得懂、配得上、管得了,实现与不同媒体资源间形成可自由重组、重构,且在三网合一环境下能自由播放的教育视频课程。通过对内容的结构拆分和标注,建立多维度的资源索引系统,提供快速查找、定位、聚合所需学习资源的手段和方法,并能快速形成适应跨平台多媒体分发的课程产品,以满足社会成员不同的学习需求。

(5)基于教育视频资源的跨媒体多终端同步资源建设构想

符合国家科学技术部的《“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现代服务业领域2013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中指出:“数字文化类支持动态数字出版关键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研究基于跨媒体形态的数字内容类型定义、动态关联、按需重组、多出版形态同步生成、多终端适配、多渠道等动态数字出版关键支撑技术,开发专业出版领域动态数字出版平台系统,重点面向科技、教育等专业出版领域开展技术应用与平台运营示范,促进以跨媒体内容动态组织、按需出版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动态数字出版模式和新兴业态的发展”的技术方向。

符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申报指南》中:“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类重点支持数字出版技术研发与应用、数字出版产品开发与推广、数字内容的生产与投送及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导方向。

三、心得

教育资源建设篇5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教师备课的需要

单纯的书本知识很难满足高职院校教学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参考资料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多媒体素材,将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而且可以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供有利的条件,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而不是收集整理教学资料上。

2.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

集中式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要想学有所长,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需要靠学生课后进行不断地思考、钻研与练习。而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创建可以为学生课后自学提供系统的指导与丰富的资源,而满足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的需要。

3.远程教学的需要

远程教学是实现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有效手段。远程教学有两种模式:其一为学生弥补或补充课堂集中式教学的不足而进行的课外学习活动提供与课堂教学同步的辅导性资料;其二为学生根据自身提高的需要,自定目标,利用网络自选教材进度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多学科课程教学多媒体教材。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创建使远程教学成为可能。

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课件库

课件库按照课程进行分类,包括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电子课件、实验指导以及习题解答。课件库是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来组织内容。课程大纲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教学总体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方案主要包括该门课程的教学进度要求。电子课件事教师根据改门课程的方案及大纲制作的教学课件,可以是ppt文件,也可以是SwF等多媒体格式的文件。实验指导以及习题解答是指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和习题的解题思路和解决方法。

2.多媒体素材库

多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分为矢量图素材和位图素材)、声音素材、视频素材和动画素材。多媒体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此外,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也会需要各种多媒体素材。

3.文献资料库

文献资料包括文章、书籍、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等。文章和书籍主要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资源目录索引是指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些门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常见问题解答是指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4.实例库

实例库包括课外实例的源文件、制作过程以及制作技巧等内容。以《FLaSH制作》这门课为例,课堂讲授的实例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就需要学生课后进行大量的实例练习,实例库可以为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5.交流园地

交流园地主要是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的一个平台。在这里,学生可以将平时遇到的问题到BBS上,教师可以直接解答,或者展开讨论。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从网络资源库中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大胆思考、敢于怀疑、敢于否定、不断创新,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策略

1.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共享制度的建立是保障资源共享能否长期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保证教学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一个机构进行协调。该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出优质教学资源的制作和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使用条例等,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有法可依,有组织进行协调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在此基础上,学校各部门之间还应相互沟通,通过互联网积极向全校全面介绍各院系教学资源的配置情况,这不但可以起到相互了解,而且节约人力和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2.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由学校统一规划校园网的建设。凡是属于教育技术范畴且学校内用于教学及辅助教学的机构、设施、设备应归为一个主管领导或机构,统一调配,以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与利用。随着网络建设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各高校目前纷纷重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期望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3.加大对教师网络技术运用知识的培训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在机制上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转变观念,接受新知识的挑战;其次,由学校教育技术主管部门给他们安排学习和应用的机会,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数字化、多媒体化处理;最后,需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掌握、使用现代信息工具,使他们能共享信息社会带来的各种教学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来,同时也使他们丰富的教学实践及方法变成数字化资源,为社会所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05)

[2]张颖怡.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的探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

教育资源建设篇6

为进一步发挥各市、县、省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省直有关单位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发挥部门行业优势,共同做好2008年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为全国远程办中心资源库和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前端播出平台提供又多又好的教学节目,现将2008年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教学资源建设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开发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课件。

要坚持发挥各市、县和省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积极借助社会力量组织教育资源,进一步健全教学资源开发机制,提高教学资源开发能力,满足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收看需要。要做好选题规划,提高选题质量。突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主题。从选题方向、选题内容、选题名称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确保选题的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和规范性。

二、教学资源建设的原则和重点:

教学资源的开发制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突出特色。重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特征,符合**实际和基层需要的“乡土教材”、“特色教材”;

2、坚持需求导向。要贴近“三农”。贴近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和学习的实际需要,真正做到对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有帮助,对推动工作有益处,对服务农民有好处;

3、坚持政治安全。教学节目制作单位和主管部门要对节目的政治安全负全责,要确保政治上不出任何问题;

4、坚持统筹协调。要统筹规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部门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

5、坚持质量为主。教学资源要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时效性。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制作工作方案,加强科学论证,强化制作管理,严把选题关、制片关和审片关,确保选题和制作质量。

2008年教学资源建设选题共分六大模块,前五大模块选题为全国远程办确定的选题,第六模块选题主要是“乡土教材”、“特色教材”,由省直各单位结合各自业务工作需要研究确定(详见附件)。省直各单位的课件选题,应主要侧重本系统、本行业面向公众的业务知识的宣传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六大模块未涵盖的内容也可以申报选题。

三、报送程序和要求:

1、选题申报。各地各部门根据省远程办确定的教学资源建设重点以及本系统、本单位工作业务和行业优势组织选题,填写《**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课件选题表》,在规定的时间内报省远程办备案。确定申报选题要尽可能新颖,避免选题陈旧或重复拍摄。

2、论证审查。省远程办组织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对各地各单位申报的选题进行汇总协调,原则上尊重和采用各单位研究确定申报的选题。

3、报送要求。课件介质采用DVCpRo50、DVCpRo25、DVCam磁带报送,每个课件填报《**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课件审定表》纸质和电子稿各一份,填报信息要求规范、准确、全面。

4、入库审查。课件经省远程办审核无误后报送全国远程办和安排在我省“电视上网”工程前端播出平台播出,未达到合格要求的课件,退回报送单位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按有关要求上报。

四、课件技术指标和要求:

教学节目制作的技术标准,严格按照全国远程办制定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规范(试行)》执行。

1、画面。画面质量达到录制介质电视图像相关技术参数要求。图像稳定、画面清晰、层次分明、色彩自然,无信号失落、马赛克、失色、闪烁、跳动、拉毛等现象,无夹帧、断磁、彩条等杂乱信号。

2、声音。声音质量达到录制介质电视声音相关技术参数要求。声音混录在同一声道。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声音和画面同步。

3、标题与字幕。每个教学节目都要有一个贴切的标题,标题要主题突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当一个教学节目有多集时,每集都要有一个副标题。讲解和采访同期声必须配字幕。鼓励采用全程字幕。字幕清晰美观,准确无误,无错别字、漏字现象。

五、有关要求:

1、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要认真抓好选题工作,把好选题质量关。要按照教学资源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部门和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出年度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和教学课件制作任务,认真做好选题规划和申报工作。

2、要明确知识产权。各地各部门上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教学课件一般需自己制作或委托制作并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省远程办拥有使用权。上报各类课件中不得出现内容以外的其它任何声音和画面。

3、经费补贴。教学资源建设费用原则上由承担制作任务的部门和单位自行解决。经全国远程办评审批准进入全国中心资源库的教学资源,全国远程办给予一定的补贴。省远程办验收合格课件按上报课件的数量和等次视情予以适当补贴。

4、申报及任务落实时间:

2008年3月底前,各县(市、区)的选题统一上报到市远程办,由市统一汇总后上报省远程办;其它部门的选题直接报省远程办;

2008年4月,省远程办对各地各单位申报的选题进行汇总;

各单位上报选题后,即可开始拍摄制作,制作完成后随时上报。报片时做到一片一表。

教育资源建设篇7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教师;学生

基于网络开展的教育中,资源建设对整个教学的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及的网络教育主要是指基于网络开展的课堂教学,因为就我国的国情来说,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的最主要实施方式,这一点在基础教育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另一方面就远程教育的发展来说,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将逐渐一体化,两者没有分流,网络只是手段,重要的是内容。

由此我认为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应该是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辅学”服务的,应该从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角度出发进行建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应包括人才资源建设、知识资源建设和应用资源建设,人才资源建设是指优秀教师资源和学有所成的学生资源的共享,例如把优秀教师和学生的e-mail地址公布于网上,让学生可以与他们联系,请教问题,交流心得体会;知识资源是指网络课程、优秀课件、学习资料、教师的个人网页、学生的电子作品集等等;应用资源是指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资源,例如题库,或者是资源建设中心提供的需要有兴趣的学生在网上协作完成的课题等等。

我国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大院校、企业也在积极的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总有一些制约网络资源建设的因素存在,而由谁来建设,怎样去更好的建设以及建成后使用效果如何检验成了一直困惑我们的问题,下面从个人的认识角度加以分析,不妥之处有待商榷。

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一)各级组织高度重视,资源建设积极发展

教育部高度重视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2000年5月,教育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出台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资源建设,标准先行,有了统一的标准,各个单位进行资源建设才会有的放矢。

国内一些大型的教育软件开发公司也先后出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平台、公布了自己的远程教育网页、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2001年3月,“现代教育资源建设全国共享行动计划”在清华同方揭开帷幕,该“计划”包括三个部分“2001/2002高考名师资源共享行动”、“基础教育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与知识库”、“中国名师教育网”。科利华公司研制开发的中国教育资源网也逐步走向成熟,这是一个以面向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性教育资源网站,是中国第一个提供e-aSp的网站。

(二)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学习者选择面广

目前网上的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有支持教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课后自学;有支持某一课程全程学习的网络课程;有支持学生进行电子作品创作的各种素材资源库——音频、视频、图片等;还有大量的网校,提供对课堂教学中的辅学教材或课后自学的各种资源。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蓬勃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但由于资源种类的繁多,也导致了各种资源的不系统性和重复建设,而且就资源的利用情况来说,由于没有完善的导航系统,迷航想象严重,学习者在各种链接的吸引下,观看了大量光怪路离的信息后,反而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学习目的。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关注的三个方面

教育资源建设应关注三方面的事情,一是由谁来做,二是怎样去做,三是做出来效果如何:

由谁来做

1、政府统筹校企结合

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已经成了网络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资源的质量,教育部应重点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研究所、企业等分门别类的开发具有全国范围的大型资源库建设。

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课件、大量的教学素材;学生有深刻的心得体会、不断完善的电子作业集还有个人课余收集的学习资料以及个人网站;企业有先进的技术设备、专业的研发人员,对于大型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应采取校企结合的形式进行。

2、教师积极学生参与

每名教师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所教课程的系统研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这对于网络资源的建设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仅只限与对本学科的熟知,还应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在局域网或者全球网范围内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学生可资借鉴的资源。

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体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业通过电子作品集的形式出现,学生们不断探索计算机新技术,制作出了大量具有个人特色的网页,学生们的经验体会和学习成果成了资源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学生参与资源建设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学生通过对资源的筛选、鉴别、利用、重组,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了个性,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全面教育的目的,所以不应忽视学生在资源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怎样去做

1、系统规划明确分类

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资源内容有长有短,针对教育资源的这个特点,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前,应对所要建立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规划、明确的分类,并在资源的建设中对分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正。

资源的分类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有时也无济于事,在实际的资源库建设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分类。可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音频资源、视频资源、图片资源,可根据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分为教学课件、背景资料、自学辅导等等。

2、抓好选题加强交互

选题时要认真分析所要表现的教学内容,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此外,在选题时,还应分析论证此选题以网上教学信息资源形式出现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推广价值,以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方式进行,所以良好的交互对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存在个性差异,每个学习者都希望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进度和适合自己接受能力的媒体形式进行学习,所以在客户端的界面上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键以外,还应该设置一些专用键,以提高灵活性,加强交互。

3、开放性小粒化网络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r网的普及,各种网络教育的平台不断出现,每个网络教育平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应用于网络教学的资源应能够在各个平台上应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具有跨平台的开放性;同时资源应不断的小粒化、可拆分,人对知识的需求具有整体性,而对资源的需求较多的具有定向性,例如需要一张圣诞老人的图片,需要photoshop烟火特效的制作方法等等,小粒化更有利于使用者取其所需。

根据教育资源的应用环境,可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单机版主要用于个人自学,网络版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所以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资源建设多采用web网络版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web网络版教学资源显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网络版教学资源可满足小粒化、可拆分的要求,它克服了有些课件打包后不可改变的弊端,能够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方便的进行修改,学习者可以把有用的资源copy下来,进行重组,成为自己的资源。

4、自动索引合理导航

网络教学资源种类繁多,要想从中查询所需的资源较为麻烦,所以索引工具和导航系统非常关键。索引工具有关键词检索和主题检索等等。关键词检索是让用户选择关键词进行检索,有些可提供全文检索,有些只能从文献的题目和标题中检索。主题检索是让用户选择主题词进行检索,这种方式快捷高效,能够收集大量的教学信息,将所有与查询内容相关的信息检索出来。综合利用各种索引工具,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网络教学资源,减少盲目寻找所浪费的时间。

高效的导航系统应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针对学习者的特点进行设计。一是突出主干导航线。根据教学资源的内容设计几条主要的主干导航线,一般不宜超过三条,对非主干线上的次要节点的链接应进行限制,减少次要节点,降低web页的层次,避免学习过程中的过多翻页,以降低迷航的可能性和导航系统的复杂程度。二是体现多渠道访问功能。每个节点的设计均应能实现从不同角度呈现同一内容的不同信息资源,也能实现从不同内容的不同角度反复呈现同样的信息,以体现认知的灵活性,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需求。三注重提示。节点上除设计返回上一节点或主页面的按钮外,还应在主干线的关键分支处特别是易迷航的地方设计帮助说明文字,以方便学习者的访问,增强学习者的定位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做出来效果如何——注重反馈

资源的建设是为了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把教育资源放在网上并不等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结束,还应注重它在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建立友好的反馈系统,不断的从学习者处得到反馈信息,调整信息资源的内容,加强其教育实用性。

反馈系统的建立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整个教育资源系统共用的BBS定期或不定期设立对教育资源意见的专题讨论;可以通过意见本或留言薄广泛征求学习者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意见;可以通过“网镜”效果,确知在线学习者人数、姓名,资源建设者实时征求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建议和看法,取得第一手的反馈信息;还可以通过Chat实时的开展有关资源建设的讨论,听取学习者的建议,改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质量。

反馈系统的建立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补充、修改、完善,对于教育资源不断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反馈系统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位教育资源建设者在进行资源建设时都应建立相应的反馈系统。

三、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转变观念,自觉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网络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是教育资源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中“中心地位”的观念,既懂得教育艺术又懂得教育技术,以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参与应用于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

网络教学打破了学生单向获取知识的渠道,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自参与,去发现问题和体验结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学生也要适应网络教学环境,学会使用网络进行知识的摄取,并运用网络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同学交流,在协作互助中不断进步。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转变观念,同时各级部门应加强对教师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培训,使建设者从资源建设的自发状态走向自觉建设,不断充实网络教学的资源。

(二)提高技术,保证网络教育资源的运行畅通

包含视频在内的网络教学资源,数据量很大,一个文件一般都是几十mB,甚至几百mB,对于这样的网络教育资源,即便是采用加了扩展功能的数据库系统来存储,存取率仍然很低,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因此,在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时,要注意资源库系统硬件、软件和开发工具的选择,采用合适的方法,保证多媒体教学信息在教学应用中存取方便,稳定安全。可采用“分布式外挂牵引技术”,使数据库和文件服务器无缝连接。索引信息存放在数据库中,而资源信息则存放在文件服务器中,使教育资源的存取不受文件多少、数据量大小限制,并且有较快的存取速率,解决网上大数据量教学资源(包括视频)的存储和管理这个技术难题。

多路并发是指网上多个用户在同一时段内访问同一数据。多路并发是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资源共享。影响多路并发的主要因素有数据库系统、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和传输网络的带宽等。因此在建设网络教育资源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参考文献

[1]朱百刚陈洪生《现代远程教育及校园网建设全书》中国工人出版社

[2]崔亚峰杨保明邓祖道《突破网络教学的“瓶颈”》《电化教育研究》2001.4

[3]陈玉宝《美国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2001年中国网络化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

[4]汪琼《网上教学支撑平台现状分析》2001年中国网络化教育国际研讨会报告

[5]《科利华之页》《中国远程教育》2001.4

教育资源建设篇8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教育资源库建设

信息网络化能够促进中小学图书馆进一步为教学服务,同时也为服务师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有效加强信息资源的范围及合理使用,进一步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教学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检验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图书馆的教育资源库是校园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大大地促进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从而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

一、图书馆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信息资源的引进和收集是资源建设的首要步骤。建设开放、内容丰富的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库,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现网络共享与互换,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就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仅仅依靠学校图书馆人员以及教师的力量是很难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因此,在图书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自制研发并扩大资源的收集渠道,共同进行教育资源的建设。

(一)资源信息的引进和收集

在现代化社会中,网络是教育资源的主要来源,馆藏文献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自主开发以及音频视频资料的购入等。因此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服务功能,可以更方便地收集有关教育的大量信息资源。但同时网络上还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会危害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除了给学生提供网络服务,更要切实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建设,促进学校图书馆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所以,学校图书馆要有效利用优秀网站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校园网站的建设,对学生在网络上浏览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从而让学生获得最有益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健康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育资源有多种引进方式,对中小学的图书馆来讲,可以进行开放式的资源管理,实现学校自身个性化与厂家资源库的有效整合,再利用高效的搜索引擎实现对资源的搜索和利用,更好地服务师生。部分企业会向学校提供统一、开放的搜索引擎,用来整合本地校园网、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馆的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对教育资源平台的选购是目前学校在技术上的最佳选择。

(二)信息资源的有效整理

学校图书馆的传统教学积累了大量教育资源,并且大多是以音像磁带或纸质的形式存在。对资源的整理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的参考资料、图书文献、图像素材以及论文等进行数字化的整理,对原有信息资源实行再次开发和音像资料的数字化整理。

(三)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

资源开发作为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由学校全体师生配合图书馆共同进行,真正开发出适合教学需要的实际资源。此外,教育资源的开发还需要教师和图书馆人员具备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素养,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教师需要经过一定的技术与技能培训,有效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真正结合教学的资源和实践经验,进行教育资源的开发工作。在软件条件许可的条件下,中小学可以有效组织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来编写并开发教学中需要的资源,让他们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各种教学素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和整理。另外,对有个别需求的内容要进行精心的制作和设计,形成学科的教育资源库,便于教师的教学应用,更好地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图书馆资源库的具体建设措施

中小学的图书馆资源库是知识交流与再创造实现的动态库,它可以为教育资源库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主要包括教学工具、媒体素材、文献资料和案例等,整合素材资源,呈现给学生真正的主体性学习资源,而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从而为教育原始素材的整合、提炼以及集成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实现教师和馆员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和资源发展的开发策略,进而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信息和资源的筛选、搜集及应用的能力。

(一)设计符合教学改革的资源库

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库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构建新课程资源的网络化目录索引,从而实现目录索引应用形式的网络信息资源。

中小学图书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必须要有效改进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分类结构,充分考虑资源的储存与表现形式,更要注重教学的内容及方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标准要一致。例如,资源管理平台、数据库以及内容的开发等学校基础教学资源的建设,使其具有共享和搜索的基本作用,从而方便学生及教师对图书馆相关信息资源的搜索和利用。

(二)设置高效方便的信息导航功能

高效、科学的导航功能能够帮助广大师生进行快捷方便的信息资源检索,并通过一定的栏目模式、类型方式、知识点模式等网络浏览进行资源查找。便捷的导航系统需要以及一定的认知理论,对学习实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安排。因此,一定要重点突出主导航线,体现多种渠道的访问功能,其次要注重导航灯提示功能,有效增强用户的定位意识,从而真正提高用户的学习效率。

(三)高效的资源搜索引擎

多媒体的教育资源库含有大量的资源,可以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检索工具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而检索应该含有关键词、名词、复合检索、知识点以及浏览方式等检索查询方式,更好、更快地进行资源检索。另外,检索系统不仅要支持校内资源库的检索,也要支持网络上的搜索,教师与学生只需要输入需求的条件,系统就能够自动搜索到网络或资源库中的最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有效提高了自愿搜索的自动化和搜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分布式的资源管理模式

信息资源的目录集中管理与分布存储的资源管理系统,有效解决教育资源的整合问题。大多资源的管理系统会支持不同资源数据库的共享,以及不同规模的教育信息交换,从而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搜索采集,并提供面向个性化服务的资源应用环境。可见,分布式的存储能够促进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资源建设的高效完成,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价值。

(五)开放式的资源管理

资源库不是信息资源的交单堆积,是开放、动态、具有灵活重组能力的资源管理模式。教师可以随时添加有效的信息,并运用到教学资源库的实践应用中,图书馆人员可以对师生的动态内容进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丰富图书馆的资源,将最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最终使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资源库不断发展和进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资源库,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图书馆资源库的有效管理

(一)制定发展计划,构建系统的建设框架

对大部分中小学的图书馆来讲,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的有效建设可以依照“交流为辅,购买为主,开发为补”的发展原则进行阶段性的发展规划。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中小学图书馆可以建立地区间、校际间以及跨省市进行合作;从围观层面上来看,中小学可以对图书馆于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合理分工,并通过多种渠道采集信息,进行课件的编制。最终保证教学信息的更新、丰富和完善。

(二)以实际运用促进发展

图书馆的教学信息资源库是否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益,关键在于它是否能在学校教学应用中真正体现出来。所以,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要将教育资源库的信息资源真正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发展要求。需求是教学中最好的学习动力,所以中小学图书馆应该尽可能地引导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资源库进行广泛的使用,进一步发挥图书馆教育资源库的积极作用。可见,也只有在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才能真正建设并发展教育教学信息的资源库。

(三)加强师生的教育培训

硬件设备是基础设施,资源才是建设的核心,而人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格外注重学生、教师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定期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信息技术培训。在获得学校领导的配合与支持的条件下,学校图书馆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计划和适当的考核制度。与此同时,还要对全校教职员工划分一定的层次,进行不间断的计算机培训,为广大学生设置信息技术课程,从而让教师真正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术,更好地熟悉网络教学与学习应该具备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不断培养自身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交流的能力。此外,还要组织不同学科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技术要求和分类进行必要的教育学习,促进他们对资源数据特性、分类的认知与了解,从而为中小学图书馆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校教学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资源的建设已逐渐成为当前学校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多姿多彩的信息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建设是项复杂而持久的系统工程,因此教育信息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现代化的硬件操作,而是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作用。中小学图书馆只有更好地完成对教育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开发,再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图书馆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实行有效的管理,促进自身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进步,实现学生个人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7(03).

[2]黄越祥.尝试——信息技术学习的阶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8).

[3]魏健.以教育资源库建设促进教育信息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

[4]黄红梅.国外中小学信息素质教育对我国图书馆工作的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5).

[5]张志慧.中小学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

教育资源建设篇9

一、发达国家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

国内外大批学校和商业机构涉足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开发出了众多规模不一的资源库。大型教育资源库主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级是部级教育资源库,或称国家教育资源信息中心。部级资源库提供各种与教育有关的资料,任何人都可以从中找到所需要的教育信息,主要是实现各个分类教育资源库的链接,并提供大型数据库检索服务。第二级是分类教育资源库。分类教育资源库按教育领域划分,为不同的教育专业服务,如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特殊儿童教育、职业教育等,一般由由各个协会、学会主办,或者由各学术领域的机构组织开发。第三级是学校、公司、个人网站等。

1.美国

在资源开发方面,美国掀起了一股图书馆内部信息技术革命的热潮,甚至去掉图书馆字眼,更名为信息中心或教育信息开发中心。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原则是强调研制中的协作关系,由高校牵头,联合各级院校、图书馆、学术团体、公司及政府各部门形成数字图书馆的战略同盟。其做法是加大信息技术高科技含量,管理全部电子化,旨在教育资源开发、创新能力和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扩大再生产,使传统的静态藏书变为动态的信息传播和生产部门,以满足美国庞大的信息高速公路所形成的“网络信息列车”的信息资源需求。部级教育资源信息中心一周的访问量可达60万次。

美国教育信息资源中心和教育部共同建立了一个容纳900个教案的图书馆,并利用全国性的专家网和数据来解答教育者提出的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资1亿美元建设的nSF/a8pa/naSa数字图书馆,涵盖了大规模的文献库、空间影院库、地理图源库、声像资源库,还投资3000万美元建设美国数字图书馆联盟项目重点是美国历史与文化成就信息。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美国记忆”(lcweb2.loc.gov/ammem)项目,选择并复了一部分对研究美国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意义的馆藏,以数字化形式,美国国会仅提供1500万美元,有4500万美元的经费是由John.w.Kluge、at&t电话公司、柯达公司、福特基金会等私人企业、公司、基金会和个人资助的。

教育资源公司educationalResources(http://educationresoui'ces.com)是美国最大的教育技术资源库,每年都会提供教师培训项目的小册子及软件介绍。还有众多的基础教育资源库,如,html)Gateway(http://thegatew—ay.org/)Gt-media公司的allFreeClipart(allfreeclipart.com/)RossComputerSolutionsLLC公司的aBCGiant(abcgiant.com/)。

美国教育部支持的eRiC资源信息中心(ericsp.org)是一个包含了既可面向团体用户(如某些学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完整的数据库内容服务,也可面向个人,根据用户需要,定制个性化资源服务。与eRiC相关的门户网站是askeRiC,它包含了丰富的eRiC资源,可供教师、图书馆员、顾问、管理者、家长以及其他任何对教育感兴趣的人查询与教育相关的问题。askeRiC不仅运用整个eRiC的丰富的资源,而且包括各种资源服务功能,如:答疑支持、资源收集、问题档案、课程计划、邮件列表及16个eRiCClearinghouse学科专门知识的支持。用户可以在线查找疑问的答案,可以发电子邮件给eRiC的专家。

公司建立了educationalresource(edresources.com)。教育资源内容既有面向基础教育的K12资源,还有各种专业资源,如保健、航天、历史文化等。资源形式以文献居多,以及大量的课程计划和方案,而视音频资源相对较少。

对于教育软件或课件的索取,常以在线定购方式进行,邮寄或快递方式送货。资源中心有其特定服务对象,只有具有该网站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资源,如波士顿学院图书馆为林奇教育学校提供专门的资源服务。

2.英国

英国于1998年建成了全国的教育门户网站一全国学习网络(nGFL),以求连接所有学校与教育机构。经过几年的建设,己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而且具备强大的搜索功能。2000年8月开通的教师网(teachernet)是一个专门面向教师的网络资源门户网站,在那里教师可以方便地获得信息和服务,包括进入政府和协会为教师准备的网站。全国课程网站(nc.uk.net)2001年又増加了新的搜索系统,不仅具有公布课程的功能,而且允许教师直接建立国家课程相应阶段的学习计划和相关资源的链接。网络资源库的建设目标就是使国家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网络资源。

英国“电子图书馆”计划,是政府的引导和管理,并贯穿于项目监督管理始终的计划。英国高等教育基金给‘电子图书馆”计划投资1500万英镑作为启动资金,并由出资单位的代表一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管理。在英国,利用网络链接提供教育信息的方式很普遍。英国物理学网站(phys-ics.org/)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设置了不同的栏目给访问者提供物理知识。“physicsLife”是其中栏目之一。进入“physicsLife”,所见的是一幅幅熟悉的生活画面:操场、办公大楼、学校和工厂。每个场景都有超级链接。进入操场,可以看到跷跷板、滑梯、天空中的热气球等常见的物体。点击物体就会呈现相关的物理知识、原理和进一步的链接。每一个链接都是对某一知识的具体展开。

二、特点分析

纵观发达国家网络资源库建设的情况,网络资源库建设具有如下特点:

1.付费使用

国外除了基于internet的免费在线杂志,大多站点不直接提供在线下载,而是以资源目录的方式介绍给用户,并提供一些教育资源属性,如作者、主题、学科和关键词等。当用户找到自己所需资源后,在浏览器中填写表单注明个人信息、通讯地址和支付方式。在美国,很多教育资源库采用信用卡支付,只要用户帐号的资金有保障,都可快捷地获取特定的教育资源。

2.无统一的定位

国外对网络教育资源库大都根据实际的教学和科研需求而提供相应的内容。资源库己发展成具有多种建设模式和各类服务目标的不同形式。资源来自教育机构(如教育部)、社区、高校、公司或致力于教育的个人等多种渠道,资源库之间的数据流通主要通过提供其它站点的链接或搜索引擎来实现。表面上看起来零散的资源却能为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国外各类教育资源库对教育资源属性的管理都采取了数据库存储方式,以便于资源的检索和定位,而对于资源文件本身的存储则各有不同。同时国外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我国也有很大的区别。原因在于国外的信息渠道比较丰富,除了因特网,还有大量的图书馆和资源中心,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信息。

3.重视教育资源的评价与审核标准的研究

世界上有很多标准化(学术)组织都正在致力于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标准化的研究,并起草了一些相应规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imS的LearningResourcemetadata(学习资源兀数据规范),ieeeLtSC(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ommitt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的Lom(Learningobject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模型)、oCLe(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DublinCore的DublinCore兀数据标准等。制定教育资源的元数据规范用于描述数字资源,从而有效地发现资源、管理资源,増强资源的互操作性。目前国外的资源库建设中,开发者依据规范将资源以元数据标注,建设标准的教育资源,以便实现资源的共享、重复使用,就可提高资源管理、查询的效率。

4.多种途径实现网络资源库建设

发达国家的资源库建设既有国家、基金投资,也有专业机构投资,还有企业投资;既有免费资源存取运营,也有市场化运营,探索了资源开发的多种途径。在国家统筹、企业参与、地区和学校协调、教师个人制作等多种途径中,鼓励教师自己制作教育资源,鼓励企业开发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建立自己的资源管理体制,国家统筹安排教育教学资源,这种多维度的开发模式,形成了发达国家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能够支持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变革。

5.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价值

开发高质量的、全面的、使用方便的学习资源需要专业的人士和昂贵的费用。在英国,建立一个拥有15个联网资源中心站的预算是3.7万英镑(大约相当于40万元人民币),其经常运行费用是每年6000英镑(约合7万元人民币左右),并且设备通常3年需要更新一次。在加拿大基于计算机的学习材料开发成本为每学生一小时2600加元(约合人民币1.3万元)到21170加元(约合10.6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不同呈现类型的材料,每一个三单元的课程开发成本从6000美元到100万美元不等。在我国网络课程开发成本一般每门网络课程(约60学时)平均都在10万元以上。

从经济行为的角度看,教育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必然要通过它所发挥的作用而实现价值的増值与滚动发展,只有丰富的高质量的电子资源让大量的学生分享,网上教学的优势才能发挥从而达到良好的成本效益。惠特洛克(whitlock,2001)根据20年来课程学习者反馈的意见,提出了优秀网上课程的十大特征,它们是:明确阐明的目标、富有吸引力的呈现方式、明显的标志、方便的使用、适用的语言、模块化结构、多种多样的问题、反馈、测试和逻辑化排列。课程设计者在设计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时必须把上述要素考虑在内。

三、几点启示

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加紧建设数字图书馆,使之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纵观国外网络资源库建设的情况,联系我国的现状,网络资源库建设应重视如下问题。

1.加强规划和指导

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学习资源的开发需要技术人员、教学人员、教育专家以及教育技术人员的紧密配合。教育资源建设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要根据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资源统筹。考虑到资源库建设的巨大投入和艰巨性工作,国家可以统筹规划,分地区分阶段进行建设。当条件成熟时,可将各教育资源中心区域间互联,教育信息网与CeRnet相连,中小学资源库与高校资源库的连接,统一进行资源的整合,建设适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全国性的资源库,从而创建统一的教育资源共享大环境。

我国有关方面正在积极筹备和启动数字图书馆工作,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正在抓紧进行数字图书馆有关关键技术的研究,把资源建设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大批自主开发或公司开发的教育资源库、教育软件和教学平台己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

2.加强网络资源评价与审核

标准的研究由于我国的资源建设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缺乏一种开放的资源评价和管理观,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中存在一种无序的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虽然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但它只属于上层的技术规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通用性,因而只规定了各类资源的最低技术要求和核心标准,但在实施教育资源建设时,需要根据这一规范制定更加具体的、统一的教育资源技术评价指标和测试评价标准。不同软件资源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避免各企业、各地区在资源库的建设中采用不同的技术规范,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需要尽早将基础较好的资源库按教育要求及评价标准进行再次修改,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扩充数据库,使之真正成为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优质资源。

3.努力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

目前,国内在网络教育中使用的高质量软件不多,特别是适应网络教育本质特点的自主学习型课件几乎还是空白。有的基础教育网站内容单调,有的专题栏目徒有其名,而无具体内容,或者是有内容但需提供有偿服务。有不少网络教育虽由名校名师执教,但大都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只是传统学校教学内容的翻版而己。

许多学校在开展网络教学时,从教学系统支持平台、教学管理系统到每一门课程都是全部重新开发。网络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相似,如中小学的网络教学基本上是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主要学习科目为主,而高校开设的都是当前的热门类专业,如计算机、经济类,很多课程基本是相同的。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也导致了软件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只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性、画面的欣赏性,而忽视了软件本身的教学功能:而有些则是直接套用传统的纸质教案,缺乏生动性。资源短缺使己经建好的软硬件系统仅仅成为一个空架子,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资源的短缺迫使教师在一边使用高性能的信息化系统的同时,一边还得使用传统的教学资源,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育资源建设篇10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资源库模式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但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与开展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资源库建设,导致高职创业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方法、创业教育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开发适合高职创业教育特点的资源库已成为加强和推广高职创业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高职创业教育的特点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能力素质、在校学习时间和未来就业机会等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高职学生对创业教育有着更迫切的需求

据麦可思公司的《就业蓝皮书》显示,从2007届到2009届,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平均在1.0%~1.2%之间。其中,2009届“211”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者所占比例为0.4%,非“211”本科院校为0.8%,高职高专院校为1.6%。从2007届到2009届,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远高于本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使本科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大公司等收入相对稳定的大单位或大企业;另一方面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环境较差,自主创业的风险较大。而高职毕业生由于进入大单位或大企业的机会相对较少,他们经过在中小企业的实习和工作,积累了经验和才干,很容易促使他们走向自主创业之路。根据我院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毕业后即创业的毕业生极少,但在毕业两年后走上自主创业之路的比例则大幅上升,2006届毕业生在2010年底的自主创业率已达到8%。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较短时期内就会遇到现实的创业选择问题,他们对创业教育有着更迫切的需求。

(二)高职的创业教育是多层次、模块化的教育

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面临自主创业问题,因此,创业教育不应是撒胡椒面式的统一的、广泛的教育,而应是既充分考虑学生当前兴趣,又要从学生长期职业成长出发,分层次安排教育内容。创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基础、中级和高级3个层次,课程内容应采用模块化的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可选择性,使学生在接受基础层次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接受进一步的创业教育学习,并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三)高职的创业教育应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教育组织模式

创业教育层次的差异性决定了创业教育组织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

创业教育的基础层次可采用普及模式,由学校统一组织开设专门的创业课程,目的是使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从创业教育中形成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拥有专业知识的在校生也能具备开办小企业的潜力。

创业教育的中级层次是通过模块化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营销策划、企业管理、经营分析、产品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创业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中级层次的创业教育组织者应以学校为主,可根据各个专业创业的特点,分别开设适合本专业学生的创业进修课程,或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渗透到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选修课、讲座、创业模拟大赛等多种形式,邀请行业专家、本行业创业成功人士、毕业生中的创业成功人士等参与创业教育活动。

创业教育的高级层次是更为系统化、专业化的创业实践能力训练,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开展有指导的创业实践活动,形成在商业社会背景中构思、创立和运营企业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完成创业的专业训练,学校应通过开辟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基础条件,并配备相应的师资指导和管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

二、高职创业教育对资源库的需求分析

当前,开展创业教育所遇到的瓶颈之一是创业教育资源库的匮乏。搭建适合高职创业教育特点的资源库,应根据分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创业教育资源库。

基础层次创业教育和中级层次的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激情,具备创业政策与法律、行业与产品知识、创业财务、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中均需采用课程教学的形式,教学过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学习、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在资源库建立方面,相应的需要建立教学设计资源库,内容包括任务设计、案例设计、活动设计、学业评价设计等;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运用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应建立相应的教学素材资源库,方便教师根据教学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选取制作适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创业教育过程应注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在每个层次的创业教育中均应配套面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库。基础层次和中级层次的自主学习资源库主要向学生提供教学视频、在线答疑、学习交流、案例库、习题库等内容,高级层次的自主学习资源库则主要向学生提供行业动态、市场分析、专题讲座视频、互动交流等内容。

中级层次的创业教育应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演练的学习机会,为此,应构建创业模拟演练资源库,内容包括创业模拟演练软件和硬件条件的配备、创业模拟演练的模拟数据资料、创业模拟演练的经验积累与分享等。

高级层次的创业教育侧重于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应建立创业指导资源库,向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指南,包括在创业实践中应注意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创业经验的积累与分享、创业过程的在线指导等。

三、高职创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

高职创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是推动创业教育的强大支撑,但资源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创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应强调效率和效果,寻求合理的资源库建设模式。

(一)高职创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创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应重视质量和实用性,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

近年来,高职院校以精品课程为代表的资源库建设模式普遍存在着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重视教而忽视学的问题。虽然资源库在数量上呈现出海量化,但资源库内容却基本上是低水平的重复开发。教育资源库普遍存在着内容呆板、教学效果差的问题,有些教育资源库甚至仅仅是教学文件的堆积,能够吸引学生的资源内容极其缺乏,一些制作良好的视频资源也由于受到压缩技术和网络传输速度的限制,学生不能顺畅地观看。随着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兴起,创业教育资源库的构建也将成为各大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重点,我们应吸取以往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教训,资源库的建设要以学生为本位,注重资源库的实效性,使资源库的服务对象从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强调师生互动交流,形成相互补充、各具特色、不断提升的资源库内容。

2、创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应能够动态更新,资源库内容和形式能够不断充实完善

由于创业实践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创业教育的内容也应与之做相应的调整;随着创业教育的开展,一些好的教育模式、典型案例、实践方式等也应不断积累和共享;随着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教育素材、教育案例、教育活动的展现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教育资源库必须具有动态更新能力。但资源库的动态性必然导致资源库的维护成本的上升,因此,在资源库建设中应关注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研究。

3、创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应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开发和运营

创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应由国家、企业、学校、教师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开发资金也应有国家基金投资、专业机构投资、企业投资等多种来源。在国家统筹、企业参与、地区和学校协调、教师个人制作等多种途径中,鼓励教师自己制作教学资源,鼓励企业开发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建立自己的特色资源。资源库的使用可采取免费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方式,以调动专业机构和企业力量参与资源库的建设。

4、创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应重视标准化研究,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发教学资源库时,未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给数据共享、交换与更新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造成资源重复建设,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资源库开发过程中要强调使用标准统一的媒体格式、通用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开发中应注意采用先进的、通用的、成熟的技术进行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二)高职创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高职创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在该模式中,教育主管部门是创业教育动态共享资源库的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学校是创业教育资源库的主要建设者,并且是校本特色资源库的规划者和管理者;企业、行业机构和学生(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是创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参与者。

在创业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应注意动态共享资源库与校本特色资源库在功能和内容上的相互补充。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的共享型资源库以网络平台为依托,面向社会开放,主要提供不断更新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案例和素材、创业实践、相关法律政策和自主学习等方面的信息资源,目的是让更多的学校和学生能够从共享资源库中获得教学和学习所需的资料,也可避免低水平的创业教育资源库的重复开发。在操作中,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举办创业教育课件大赛、创业教育案例大赛、创业实战大案等形式,通过一定的荣誉认定和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发各高职院校和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热情。还可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企业或行业机构进行创业模拟演练系统开发、动漫制作和创业讲座视频等技术难度相对较高、成本较大的优质资源的建设。

各高职院校开发的创业教育校本特色资源库直接服务于本校的创业教育。主要通过自主开发、借鉴创业教育共享资源库、与企业或行业机构合作等渠道建设,其内容直接针对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学和学习需要。学校还可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不断发掘和积累往届毕业生的创业实践案例,这既有利于为本校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创业指导,也能够为在校生提供丰富的、与他们关系更为密切的创业实践案例。

创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应重视互动交流,无论是共享型资源库建设,还是校本特色资源库的建设,都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既是资源库的使用者,同时也是资源库建设的参与者。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能够为更多学生所共享的信息资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院校科研基金项目“常州高职园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编号:k2010339)、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构建高职创业教育分层分类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11SJB880005)成果之一;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成果。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分布与特点.麦可思研究,2010,8.

[2]ewingmarionKauffmanFoundationGrossman.Gem:Gobalentrepreneurialmonitor2004executiveReport.BabsonCollege,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