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粗树干嫁接方法十篇粗树干嫁接方法十篇

粗树干嫁接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16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1

关键词旱砂地;灌区;枣树;根系;垂直分布;根系粗度;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S6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3-0087-02

红枣是宁夏13个优势特色产业之一。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做出了扩大红枣栽培面积的重大决策。目前,形成了引黄灌区以灵武市为中心,发展鲜食品种―灵武长枣;中部干旱带以同心县为中心,发展制干或制干鲜食兼用品种―同心圆枣;中部干旱带以环香山地区和中宁夏的鸣沙镇为中心,发展制干、加工型品种的产业化布局。雍文等[1]对挖80cm×80cm定植沟种植的一至三年生灵武长枣树的根系做了调查,但未见常规栽植的密植灵武长枣树以及旱砂地种植的枣树根系的生长发育情况报道。为全面了解灵武市黄灌区灵武长枣树的根系垂直分布情况,以及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枣树根系的分布和生长情况,为灵武长枣矮化密植栽培和压砂地合理种植枣树及间作西甜瓜提供科学的土壤与肥水管理,笔者于2008年开展了此项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基本情况

灵武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部,1996~2005年10年间,年平均气温9.6℃,≥10℃积温3423.0℃,年日照时数3058.3h,年均无霜期160d,平均海拔1117m,年降水量181.8mm,年蒸发量1837.5mm。中卫市香山乡位于宁夏的中西部,年均气温7.0~8.0℃,无霜期140~150d,海拔1640m左右,年降水量200.0mm,年蒸发量2725.5mm[2]。灵武长枣试验地位于灵武市临河镇二道沟村,枣园土质为砂壤土,土层厚1m以上,肥力较高,全年灌水5~6次。供试的灵武长枣树龄为3年(2008初春)、4年(2008年秋末),栽植密度为2m×4m。压砂地枣树试验地位于中卫市香山乡红圈子村,地面覆盖1层10~15cm厚的片砂石,土质为砂土、砂壤土,土层浅厚不一,肥力低。供试的枣树有中卫大枣和同心圆枣,树龄为1年(全年补水4次)和3年(地上枝干1年),栽植密度为3m×8m,枣树行间套种4行西瓜(生长期未补水)。

1.2调查方法

2008年4月中旬和10月中旬,分别对3年的灵武长枣(砧木为酸枣、干径5.47cm、树高270cm)、4年的灵武长枣(砧木为酸枣、干径6.92cm、树高345.5cm)和4年的灵武长枣自根树(干径7.50cm、树高360.0cm),在距离主干200~250cm处,挖1条长和深均为100cm的剖面。3个剖面均自地面开始,每20cm为1层,共计5层,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条根的粗度。

2008年9月下旬,分别对当年栽植的1株中卫大枣(干径1.1cm、树高65.0cm)、1株同心圆枣(干径1.6cm、树高44cm)、1株根系已生长3年的同心圆枣(土层仅有20~30cm、干径2.4cm、树高132.0cm)、另一株根系已生长3年的同心圆枣(土层50cm、干径2.3cm、树高124cm),在距离主干22~30cm处,挖1条长100cm、深60~80cm的剖面,按20cm为1层,逐层调查根系的数量和粗度。

2结果与分析

2.1砧木对四年生灵武长枣根系垂直生长的影响

在同一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下,砧木对灵武长枣栽后根系的垂直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在长1m、深1m的剖面内,嫁接树的总根量比自根树高20.66%,其中在60~100cm的深层土壤内,嫁接树比自根树根量多66.67%。在0~20cm表层土壤内,自根树的根系量占到了总根系量的33.9%;而酸枣嫁接树仅为21.2%,前者比后者多了12.7个百分点。这表明,与自根树的根系相比,酸枣嫁接树不仅根系发达,且深层根系的数量也多。不同砧木对灵武长枣根系的粗度也有明显的影响,不论是嫁接树还是自根树,主要是粗度小于1.0mm的毛细根,其中嫁接树为72.6%,自根树为67.8%,二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粗度为1.0~3.0mm的根系方面,嫁接树仅有24.0%,而自根树达32.2%,比前者多8.2个百分点;但在粗度大于3.0mm的根系方面,嫁接树有3.4%的根系,分布在20~80cm的土层内。

2.2树龄对灵武长枣根系垂直生长的影响

三年生的灵武长枣根系总量与四年生的没有明显差异,3种级别粗度的根系所占的百分率也没有明显差异,但三年生树比四年生的在0~20cm表层土壤中根系量多10.7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灵武长枣酸枣嫁接树的根系向深层扩展。

2.3压砂地一年生枣树根系生长情况

压砂地当年栽植的2个枣树品种根系垂直分布不同。尽管它们的主要根系分布层均为0~40cm,尤其是0~20cm的表层,但中卫大枣在40~60cm层仍然有11.3%的根系。这表明,同心圆枣嫁接苗根系的垂直分布并没有根蘖苗型的中卫大枣深,根蘖型的枣树苗更能够适应土层较深的干旱压砂地。其次,二者剖面内根系总量不同。在100cm长的剖面中,中卫大枣的总根量达到了71条,而同心圆枣仅37条,前者是后者的1.92倍。这与定植前中卫大枣须根和总根量比同心圆枣多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表明,一年生幼树根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近90%(86.5%~87.3%)的根系属于粗度小于0.2mm的毛细根,1.0mm左右粗的根系极少。

2.4压砂地三年生枣树根系生长情况

在土层仅有20~30cm厚的情况下,同心圆枣经过3年的生长发育,一年生的同心圆枣根系数量相比,总量增加了1.46倍。同时,根系的垂直深度增加了40cm,1.0mm左右粗的根系数量有所增加,小于0.2mm的毛细根数量有所减少,但主要根系分布层仍然是0~40cm,尤其是0~20cm的表层。

在土层厚约50cm的情况下,另一株三年生的同心圆枣,主要根系分布层是20~60cm,占总根量的80.9%,0~20cm土层仅分布19.1%的根系。说明定植坑周围的土层深厚,有利于枣树根系向深层发展。此外,根系的水平分布已达150cm(距离主干),初步表明枣树根系水平生长的速度大于垂直生长的速度,可能与表层土壤水分含量高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3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引黄灌区,在土层深达1m以上且管理水平较高的条件下,与四年生的灵武长枣自根树的根系相比,酸枣嫁接树不仅根系发达,且深层根系的数量也多;而自根树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四年生的灵武长枣有70%左右的根系是粗度小于1.0mm的毛细根;粗度在1.0~3.0mm的根系,自根树比嫁接树多8.2个百分点;嫁接树有3.4%粗度大于3.0mm的根系分布在20~80cm的土层内。在压砂地上定植的一年生中卫大枣和同心圆枣,根系主要分布层是0~40cm,尤其是0~20cm;近90%的根系是粗度小于0.2mm的毛细根。根蘖苗型的中卫大枣总根量比酸枣嫁接型的同心圆枣多0.92倍,在40~60cm土层仍有11.3%的根系。在压砂地上种植的三年生同心圆枣,根系总量逐渐增加,根系垂直分布深度已达80cm,1.0mm左右粗的根系数量有所增加,小于0.2mm的毛细根数量有所减少。土层较深厚处栽植的三年生同心圆枣,根系主要分布层为20~60cm,占总根量的80.9%,距离树干150cm处已见到水平根系。

4参考文献

[1]雍文,魏卫东,马振江,等.灵武长枣树根系观察[J].宁夏农林科技,2006(1):7-8.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2

关键词:果树嫁接技术探索

树嫁接是育苗的关键技术之一。我们通过嫁接技术可以来改善果树品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在生产实践中,笔者注意到一些果农由于对嫁接方法掌握不全面,致使影响了嫁接的成活率。下面就将自己在实践中的所得表述如下。供果农参考。一、果树的嫁接时间

一般情况下,果树嫁接可以分三个时间段进行。一是在果树萌芽前的春季进行,这样有利于幼枝生长和树冠的形成;改良果树品种可选择在早春嫁接。二是在接穗芽熟化后的夏季节进行;葡萄等需用嫩枝嫁接的果树必须选择在夏季嫁接。三是在夏末秋初进行秋接。1年中有多次发枝特性的果树可选用秋季嫁接,但要注意幼枝的越冬防寒。二、嫁接前的准备工作

技术员在嫁接前需要对改良的果树进行剪伐,去掉果树原有的绝大部分枝条,留下适合嫁接的树枝(也可称之为砧枝),并剪成适当长度的短橛。具体操作如下。一是应尽量剪去远端、上部树枝,选择下部或近主干部的树枝做接砧;二是砧橛的选择要因树而异,同时要注意压低高度,防止揭皮和开裂,便于嫁接和收缩树冠;三是留橛数量及长度视原有树形和树龄大小而定一般情况应保留下部主枝留砧,同时还要考虑树冠的大小,树冠大则应多留橛,树冠小则应少留橛。三、改良品种的选择

果树嫁接改良应与时俱进,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一工作。既要选择较为前沿的果树品种,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果品销路好,与需改良的果树嫁接亲合力强的品种。做到果品的成熟期、风味、色泽、果型尽量与众不同,又可鲜食、贮藏、加工品种的合理搭配。

四、接穗采集

接穗采集的原则是选择健壮无病虫,芽饱满,直立向上生长的一年生枝。早春嫁接的果树可充分利用顶芽进行枝接,并要除去花芽。夏秋季嫁接改良的果树。接穗的采集要注意芽的熟化程度,尽量使用枝条颜色加深,叶色深绿肥大的腋芽。五、嫁接的具体方法

1、劈砧橛嫁接法。将选择好的砧橛劈开,长度3――5厘米待用,随后将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头”长2――3厘米(要求平直光滑,两斜面等长或略有差别)进行插接。插接的要求是:一是接穗一侧的皮层要与砧橛皮层对齐;二是接穗插入深度以一个削面刀口与砧橛剪口对齐为准,接穗留芽2――3个。三是接插后绑缚要严紧,可先用塑料带包闭,然后用细绳扎紧;或固定好主要部位后涂上接蜡。早春枝接直径3厘米以下的砧橛及夏季葡萄的嫁接宜用此法。

2、插皮嫁接法。该种嫁接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插枝接法。接枝“楔头”削法同劈接法,不同之处是“楔头”短而陡,较长斜面2厘米左右,短斜面1厘米。插接时较长的斜面对着砧橛木质部。二是单芽插接。芽的削取方法是:在芽下1厘米处斜向上削,连同木质部削到芽的上方,然后在芽上方横切1刀,取下单芽。插皮接砧木开口通用方式为“t”字形开口。插枝接的砧木开口方式还有“一点一横”式,以及直接在砧橛剪口端纵划1刀开口的方法。插接后绑缚同劈接法,但是单芽嫁接的要露出芽眼。

3、夏季皮接法。夏季皮接法芽的削法同单芽插接芽的削法,芽削下后需要揭下芽片,去掉木质部。揭芽时要防止“抽心”。对于桃、梨,苹果树的嫁接,削芽后可带木质部嫁接。皮接法砧木开口有“h”形、“t”字形等。嫁接时要注意做到芽片与砧木结合平整严实,防止芽片卷曲。绑缚方法同单芽插接。此外夏季还可采取嵌皮接、哨接法等。

4、剪口护理。随嫁接的先后顺序对砧木剪口及接枝上端剪口都要用塑料带包闭或涂上接蜡,在遇干旱时可用石灰水刷白主杆和大枝,以保护树体水分,提高嫁接改良的成功率。六、嫁接过程的要点

1、要正确使用失水接穗。由于时间、地点的原因,很可能使接穗的采集和使用出现不同步,从而造成了接穗的失水萎蔫。此时我们不能够勉强使用,而是要取出失水的枝条,用清水浸泡,看一下接穗的情况再定。如果接穗能够吸水恢复,晾干表面水分,蘸蜡后使用不影响成活率。接穗不能恢复的,则不能使用。

2、对粗砧木嫁接时要绑缚得当。大树高接时,由于砧木较粗,用塑料条包扎较困难。此时我们可以采用插上接穗后,用一块比砧木接头稍粗的塑料布盖住断面,再用窄塑料条绑扎即可。

3、要正确处理穗上部芽。目前,有很多技术员沿用传统的嫁接方法,使用的接穗较长,上部保留的芽子较多,嫁接萌发后会萌发较多的新梢,如抹除不及时,会造成生长发育不整齐。为此我们要进行改进,将接穗上部只留一个芽子,并且此芽对准与砧木形成层对齐的厚面。这样的接穗嫁接后,每接穗只萌发一个粗壮的新梢,生长壮实、整齐,且成活率显著提高。

4、嫁接后解绑要及时。果树嫁接时间早的,成活后应及时解除绑缚的塑料条,否则随砧木的加粗塑料条易陷进砧木内,造成接芽死亡,使嫁接成活率降低。如果当年不解塑料条,嫁接的时间应掌握在砧木、接穗形成层接近停止活动时,在8月20日左右进行,这时芽接的当年可不解除绑缚的塑料条,于第二年剪砧时一起除掉,减少用工,便于掌握。

5、.塑料条的缠法要科学。技术员进行嫁接时,有的人从上往下缠,有的人从下往上缠。不管怎样缠,成活率并没有什么差别,对于及时解绑的两种缠法都可,但是对于解绑不及时的,从下往上缠比从上往下缠要好。因为多数束缚生长的都是最后绑的一下,绑在芽上面的比绑在芽下面的对接芽的束缚要轻,对接芽的影响就小。科学的操作是将塑料条从下往上缠,最后绑在芽的上边3~4厘米处。这样的好处一是不束缚接芽,二是培育速生苗和嫁接晚当年不解塑料条的,可在剪砧时将塑料条剪断,塑料条可自行脱落,省去解塑料条的工序。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3

关键词:经济林;低产林改造;高接换冠;板栗;油茶

经济林是山区经济的重要支柱,有的林产品还是当地群众粮油的主要来源,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低产林的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造成低产的原因众多,常规的重新造林或者抚育施肥等低产林改造方法不能使林分迅速恢复。对一些成林或品种劣、杂的林分,利用其大树做砧木,进行高枝嫁接,换种改良,可迅速恢复树冠,提早达到丰产的目的。

1低产林形成的原因

低产林形成的原因众多,根据总结现有研究文献,原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林分为实生林,树种品种劣,一般树势比较旺,枝条直立,进入结果年龄晚,结果量少。

(2)树龄大,树体老化,树势衰退。有些林分树龄比较大,树体已经老化,加上缺少管理,造成挂果少,质量低劣,因此产量低。

(3)投入少,管理粗放。部分农民不但对林分的投入少,而且管理极其粗放,只管收果,不进行抚育。不管理容易造成林分营养缺乏,从而导致林分低产。

(4)品种混杂,良种应用率低。有些林分造林时间比较早,品种比较杂,良种少,甚至无良种。

(5)盲目引种扩种,欠缺科学规划,采收不当。

2改造方法

2.1更新造林

对老残林可采用砍伐老树重新造林的方法进行改造,按高标准要求种植优良品种。但这种更新造林的方法所需时间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结果时间迟,不能快速达到丰产目的。

2.2抚育改造

有些低产林立地条件比较好,但因缺乏科学管理和规划,抚育措施少,导致低产。此类低产林可通过清除杂灌、合理施肥、适度垦覆、去密补稀、修枝整形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来改造,使林分快速恢复,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2.3高接换冠

高接换冠是利用原有的树体骨架,进行多头嫁接优新品种,达到更新品种或改良品种的目的。高接换冠一般要求砧木粗度适中,生长良好,树龄不能太大,才能保证较好的伤口愈合度和较高的成活率。一般成年大树在骨干枝、辅养枝、结果枝上进行高接,成活率高,伤口愈合程度好,嫁接后新枝生长快,形成树冠快,高接后2~3年即开始结果。

据蒋明兰报道,实生栗树采用高接换种进行改良后,嫁接成活率达91%以上,第2年即可开始结果[1]。广西百色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采用高接换头技术对部分成年板栗果树进行改造,嫁接后当年即可结果,单株产量第5年达13kg,第6年以后可达20kg以上(6600kg/hm2以上,最高可达到10000kg/hm2),达到和超过板栗丰产林标准(国家标准9982-88)。祁门县实施高接换冠改造低产油茶,实现2年恢复树势,3年挂果,5年丰产的目的,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3高接换冠技术要点

高接换冠是嫁接的一种方式,在果树更新和花卉的培养中应用较多,如李、杏、柑桔、番石榴等都有高接换冠的研究报道,在茶花的栽培中也有应用,都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3.1林分选择

为保证低产林分嫁接效果,应选择林相较整齐,林龄较一致,病虫害相对较少的林分。

3.2穗条选择

穗条应在通过省级认定的油茶良种采穗圃采集,穗条为1~2年生、粗壮、腋芽饱满、无病害的半木质化梢,最好当天采集能当天嫁接。

3.3嫁接

目前主要的高接方法有劈接法、切接法、皮下接法或腹接法等,所用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嫁接的时间可在早春树液刚开始流动、萌芽前进行。嫁接的步骤包括选砧、削砧、削穗、插穗、绑扎。

3.3.1选砧。选择2~6个分枝角度适当、干直光滑、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主枝作砧木,砧木开锯高度要有层次,便于形成圆头形树冠。锯口要平整光滑,防止砧木皮层撕裂。根据需要,每株树还可保留2~3个主枝作营养枝和遮荫用。

3.3.2削砧。先用清水与抹布冲洗擦干砧木净嫁接部位的灰尘,然后用电工刀在树皮处剖开两刀,深达木质部,宽与接穗粗细相当,深达木质部,自上向下撕开皮部;也可只开1刀,用刀挑开树皮,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嵌穗(插皮接法)更紧,穗条不易滑动,且省工。

3.3.3削穗。将穗条在其向叶面削成长2.0~2.5cm,叶反面成马耳形的短穗,剪除1/2或2/3的叶片,穗条削成后可放入清水盆中5分钟,捞起放置湿毛巾折叠保存。

3.3.4插穗。将削好的接穗插入撕开皮部的砧木槽内,再把撕开的砧木皮部覆盖在接穗的上面。一般1个砧木可接2~3个1芽1叶的接穗。

3.3.5绑扎。用弹性好、拉力较强的薄膜带,自下而上绑扎接穗,绑扎时要拉紧,防止接穗移动。包扎时注意不伤接芽,在嫁接口同时绑扎两干净小枝,以撑起后面的保湿袋,绑带要尽量包扎紧。

3.3.6加罩。接穗绑扎好后,随即套上塑料袋密封保湿,挤除袋中部分空气后,用细绳扎紧,注意塑料罩要密实勿漏气,否则达不到保湿的作用而影响成活率。

3.4高接后管理

3.4.1除袋遮荫解绑。待接芽基本愈合,芽体膨大开始抽梢时,可选择阴雨天或晴天傍晚拆除薄膜罩,但仍要遮阴。当新梢长至6cm长时,可完全解绑并去除遮阴物。解绑不可过早,否则幼嫩的愈伤组织易开裂。

3.4.2除萌。由于接后砧木会长出萌条,故应随时抹去砧木萌芽。除保留一部分萌枝作补空补接外,其余的应尽量及早除去,节约养分,以免影响高接枝的生长。

3.4.3扶绑。高接后的新枝可进行扶绑以防风折。

3.4.4加强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高接后应进行中耕除草,施复合肥、腐熟厩肥,促进新梢生长,形成丰产冠型。此外还应加强病虫防治。

4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高接换冠技术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低产林都适宜用高接换冠的方法进行改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嫁接后的天气等。品种以及不同砧木径级(龄级)对高接成活率也有影响,太大或太小的砧木都会导致穗成活率都偏低;且各品系之间可配性也是影响成活率的因素之一。

(2)年龄大、砧木粗、生长差的,嫁接愈合程度不好。嫁接时由于树冠在距地面一处截去,下部主干、主侧枝,嫩绿的树皮经不住太阳直晒,极易灼伤,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严重损伤树势,影响植株生长。

(3)砧木粗度和接芽位置对接芽萌发、抽枝数量、树冠形成都存在一定的影响。管理水平越高,越精细,接芽越易萌发,抽发的枝梢数越多,树冠越大。

5结语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4

[关键词]山新杨嫁接方法

中图分类号:S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309-01

山新杨是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于1964年利用山杨做母本,新疆杨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选育而成杨树新品种。山新杨是雌性无性系,不孕,只开花不飞絮,非常适合城市绿化,是北方城市杨树更新换代的首选树种,具有生长迅速,树干通直饱满,树皮光滑灰白,树冠狭窄,树姿优美,抗寒耐旱等优良特性,是北方干旱寒冷地区造林及城市绿化优良速生树种。由于山新杨扦插不易生根,成活率低,因此,如何提高其扩繁速度,满足城市绿化的大量用苗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中部,北纬47°48′,东经124°25′,属我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的一般风害区。主要灾害性因子是风、沙、干旱,有时低温冷害交替发生。土壤以沙土为主,肥力一般。无霜期130d,年平均降水量427~500mm,年均蒸发量1589mm,年均气温2℃,≥10℃年活动积温为2307~2908℃。

2山新杨的生长表现

山新杨在该试验区的物候期是四月中旬芽开始膨大,五月上旬展叶,四月下旬开花,五月上旬果序自然脱落,8月末封顶,9月末叶色变黄,10月上旬落叶。在年平均气温2度,最低气温零下40度的气候条件下,越冬良好,表现出耐寒的优良特性能。

山新杨的冠型可分4种类型,一是窄冠军开,树冠尖塔型,侧枝少,形似新疆杨。二是宽冠型,树冠园锥形,侧枝较多,树冠园满,枝叶茂盛。三是疏冠型,侧枝与主干夹角呈45度,形似山杨。四是矮小开型,树冠开张,水平侧枝平伸,干型敢较弯曲。因此以前两种为好,第三种次之,第四种没有培育价值。

山新杨的生长较迅速,6年生平均树高7.26m,平均胸径7.3cm,单株树高7.72m,单株胸径10.2cm,单株材积0.0292m3。

3山新杨的育苗方法

山新杨是白杨派派间杂种,一般插条育苗不易生根,药物处理也不够理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采取嫁接育苗收到良好效果。特别是根头接法,成活率可达90%以上,嫁接苗当年平均高生长达2m以上,平均地径cm。

3.1根头接法

3.1.1嫁接方法

(1)选接穗,选取无虫害,生长旺盛的当年生山新杨条,在选取部位上,从枝条中部取接穗嫁接成活充高,根部和梢部则成活率较低。

(2)选砧,选取地径1~2cm,1年或2年生的小黑杨插条做砧木。

(3)嫁接时间,中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芽萌支到展叶前为宜。

(4)嫁接,在嫁接的前2天把砧木地灌透水,地表稍干后,将选好的种条用剪枝剪截取6cm,带1~2个芽(种条是现接现剪的),用嫁接刀自接穗下部3cm处,由浅入深推进到髓心部,一边一刀,削成薄楔形,把削好的接穗含在嘴里,再用剪子剪支砧木的上部分,用刀从砧木横切面中心开口,其劈口长的约2.5cm,将接穗迅速插入劈口,并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部位对好,然后用湿土把穗埋好,灌上透水。

砧木木劈口,不要过长或过短,过长砧木本身失支收缩力,夹不紧接穗而影响愈全,过短则接穗不易插入,容易挤坏形成层,降低成活率,嫁接时砧木木劈口要挤紧接穗,不用绑扎。

3.1.2嫁接苗管理

及时抹去砧木本身萌发的芽或嫩枝,促进接穗愈全和生长。嫁接后,干旱时要及时灌水,中耕培土。锄草时注意不要碰拌接穗和碰伤愈伤组织形成的根系。

3.1.3生长情况

嫁接苗半月左右接口开始形成愈伤组织,同时接穗芽开展放叶生长,一个月后在形成层愈伤组织的部位长出新的粗壮根系。原砧木的根系逐渐生长缓慢,然后被新生根系所代替。随着山新杨自生根的发育,嫁接苗生长旺盛,当年最高可达2.3m,地径2.5cm。

采取根头接法,操作简便,节省种条,成本低,生产上容易推广,不易生根的杨树品种都有可用此法嫁接。根接法可不断繁殖,嫁接苗条可以做接穗,母根即可以起出造林,也可以留床继续繁殖种条。

3.2炮捻接法

嫁接方法和根头接法基本相同,砧木不是母根,而是小黑杨插穗。插条前,将接穗劈接于插穗上端的平剪口处,形似炮捻,嫁接时注意形成层对齐,接穗和砧木的粗度尽量一致(若砧木粗于接穗,可一侧形成层对齐),接好后插入土中,不要露出接穗,以免风干和碰掉,经常灌水,保持湿润,便函可成活。此接法成活率可达85%,但要经常灌水,加强管理,当年苗高达1m左右。

3.3芽接法

7、8月份将健壮饱满的山新杨芽,接在小黑杨的萌条上,翌年再进行剪穗插条育苗,芽接成活率50%左右。其缺点是小黑杨条容易在接口处被子风吹断,需要两年育成苗木。

从多年实验结果表明,根头接法和炮捻接法较好,成活率高,苗木长势旺盛,是加快繁殖山新杨的有效方法。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5

关键词:曼地亚红豆杉;嫁接;生长势;紫杉醇

收稿日期:2011-04-12

作者简介:刘建慧(1971―),男,浙江丽水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红豆杉等珍稀植物引种、繁育与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792.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52-03

1引言

曼地亚红豆杉(taxusmadia)系东北红豆杉与欧洲红豆杉的天然杂交品种,原产于北美洲,在美国、加拿大生长已有80多年历史,是经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的专门用于提取紫杉醇的首选红豆杉杂交品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从加拿大引进,在四川等地试种成功。经权威机构测定,引种的曼地亚红豆杉生物特性稳定,没有发生变异,紫杉醇含量接近原产地,部分样品中的含量还高于原产地。野生红豆杉包括国内品种在内的红豆杉,紫杉醇含量一般在0.004%~0.01%之间,曼地亚红豆杉的紫杉醇含量为0.03%~0.06%,是天然红豆杉的8~10倍;天然红豆杉树的紫杉醇一般分布于树皮中,整株利用率低,曼地亚红豆杉则是植株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整株利用率高,可以长期采集枝叶提取紫杉醇。曼地亚红豆杉为灌木型,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叶茂盛,萌发力强,耐修剪,耐荫耐旱,能在室内或长期半遮荫条件下正常生长,适应性强;琳琅满目的红果秋天在绿叶丛中交相辉映,鲜艳夺目,是优良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适宜室内长期盆栽。所以曼地亚红豆杉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曼地亚红豆杉与大多数野生红豆杉品种一样,存在生长缓慢问题,成为紫杉醇提取原料供给的一大瓶颈。为尽量满足人类健康对紫杉醇的需求,提供曼地亚红豆杉原料,提高曼地亚红豆杉产量迫在眉睫。

2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位于丽水市农科院红豆杉基地,海拔360m。选用2~3年生南方红豆杉为砧木、1~2年生的蔓地亚红豆杉侧枝为接穗,2006年6~7月进行嫁接,以同期扦插苗为对照,逐年观察生长势,并定期测量生长势指标。

表1数字系处理第4年测量的数字对比;树冠直径为最大处树冠直径;主干直径为嫁接苗为嫁接口上方3cm、扦插苗地面上方3cm处直径;株高为嫁接苗指嫁接口上方的高度,扦插苗指地面以上高度;粗枝条为基部直径大于0.5cm的枝条。

表14年累计单株生长势指标对比表

蔓地亚红豆杉嫁接处理后,每年抽梢2次(春梢和夏梢),新梢粗壮,而常规扦插苗每年只抽春梢,且新梢远不如嫁接苗粗壮。从表1中各项生长势指标表明嫁接处理的生长势显著强于对照扦插苗,尤其是粗枝条数增加幅度最大,达167.7%。

(1)树冠。4年嫁接苗树冠直径79cm,比对照扦插苗树冠直径46cm,增加33cm,增加71.7%。

(2)主干。4年嫁接苗主干直径2.12cm,比对照扦插苗主干直径1.45cm,增加0.67cm,增加46.2%。

(3)株高。4年嫁接苗株高153cm,比对照扦插苗株高87cm,增加66cm,增加75.9%。

(4)粗枝条。4年嫁接苗基部直径0.5cm以上单株枝条数8个,比对照扦插苗3个,增加了5个,增加167.7%。

(5)嫁接成活率。抽样调查243个嫁接口(株),其中成活的219株,死亡24株,成活率为90.1%。

3嫁接技术措施

3.1嫁接时间

为提高嫁接成活率,须在砧木水分、养分吸收旺盛的时期进行嫁接,在4~10月份均可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以6~7月为最佳的嫁接时间,这时气温适宜,当年抽梢的曼地亚红豆杉接穗已半木质化至木质化,移栽的南方红豆杉砧木苗已成活,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图1、图2)。

3.2接穗和砧木的选择与处理

(1)接穗的选择与处理。选1、2年生侧枝作接穗,穗长5~8cm。从母本树上剪下的枝条及时用塑料薄膜包扎,放置于阴凉处,贮藏期控制在7d内。接穗以健壮的枝条为宜,剔除病虫危害枝条。

(2)砧木的选择与处理。选择优良植株2~3年生的南方红豆杉实生苗,抹除接口下方砧木的不定芽。南方红豆杉地径达到0.5~2.0cm粗时,嫁接比较适合。砧木过小,嫁接后生长缓慢;砧木太大,影响嫁接成活率,后期管理难度较大。

3.3嫁接方法分析

3.3.1撕皮嵌接法

在待嫁接砧木部位,平行纵切两刀,深达木质部,长约3cm,宽度视接穗粗度而定,一般为0.3~0.5cm,再横切一刀,挑开树皮,使切口成“H”形。取带有6、7叶3、4芽的一段接穗,长约5~8cm,将接穗下端1/3的叶片抹除,带木质削成长条形平口,平口两侧用快刀削去皮线。将接穗嵌入砧木切口内,严密包扎,只露上端叶片和芽。然后用一块透明薄膜包封整个嫁接部位。此法适宜夏、秋季砧木能剥皮时使用,成活率较高,树冠成形快。

3.3.2三角嵌接法

在嫁接部位断砧,在砧木截口一侧用利刀削成一凹三角形槽,长约2.5cm,宽度视接穗粗度而定。取带有6、7叶3、4芽的接穗,长约5~8cm,下端削成相应的凸三角形。将接穗嵌入砧木槽内,使两边紧密接合,严密包扎接口。再用塑料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形成保湿罩。接穗芽头萌动后,逐步松开直至去掉保湿罩。此法适宜春季树皮不易剥离时使用,适于大砧木嫁接,抽梢快,形成树冠早,嫁接愈合处平滑。

3.3.3劈接法

在半木质化砧木新枝上嫁接半木质化接穗枝条,一般采用劈接法进行。接后用两层塑料袋罩住接穗及嫁接部位,外面再套牛皮纸袋遮蔽强光。成活后逐步去掉纸袋及塑料袋。这种嫁接方法,由于砧木和接穗均为较幼嫩枝条,形成层厚,愈合快,成活率高,是曼地亚红豆杉采用多头、雌雄同株嫁接得主要方法。

3.4嫁接后的管理

3.4.1检查成活率

曼地亚红豆杉接穗存活时间较长,一般嫁接后30~40d才能辨别是否成活。可从接芽和叶片状态来检查,凡芽新鲜、叶片鲜绿的为已成活。若芽已干瘪、色泽焦黄、叶片干枯,有的接穗顶端发黑,即表明未接活。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接。

3.4.2破膜露芽

芽开始萌发时,用刀尖小心挑破妨碍芽萌发的嫁接薄膜。如芽已成活,及时解开薄膜条,7~10d后,在接穗上方将砧木剪断其直径的4/5,自剪断处拧断,使1/5的砧木皮与茎秆还相连,上下水分及养分相通,而一部分养分供应给接穗,待新梢停止生长后,再将砧木上的枝叶全部剪除。

3.4.3及时抹除萌芽

南方红豆杉砧木生长旺盛,嫁接后十几天砧木上即开始发生萌蘖,如不及时除掉则会严重影响接穗成活后的生长,对接口以下砧木萌发的新梢必须及时抹除,同时除掉去水枝上的新梢,减少营养消耗,待新梢老熟后在接口上方1cm处断砧。小砧木上的萌蘖要除净,光秃带较长的大砧木,应在适当部位选留部分萌枝,以利长叶养根。

3.4.4立支柱保护新梢

曼地亚红豆杉新梢枝叶生长茂盛,萌发力强,容易被风吹折,应插支柱用薄膜带或其它绳类绑缚,结合造型,不同方向多插几根支柱,拉伸枝条。

3.4.5重视肥、水、杂草的管理

夏天嫁接的,要盖黑色遮阳网,遮光率80%左右,如遇晴天,接后需早晚各浇水1次,土壤保持湿润为度。1个月后隔天浇1次,当新梢长出3~4叶时便可停止。当接穗长到5~15cm或冬春季节,应及时将荫棚揭掉,加强光合作用,促进枝条生长。春梢老熟后要勤施薄肥,最好沿原树冠滴水线开沟浇施,引发细根。在新梢秋季停止生长后进行根外追肥,用0.3%的磷酸二氢钾2~3次进行喷施,有利于枝条成熟和下年雌花形成。干旱时及时灌水,雨季应开沟排水防渍,曼地亚红豆杉对水分要求比较敏感,切记不可过湿。及时除草,控制杂草生长。

4结语

采用以曼地亚红豆杉为接穗、南方红豆杉为砧木的属内植物嫁接,能有效提高曼地亚红豆杉的生长势,显著增加枝条生长量。采取适时、适宜的嫁接方法及科学的嫁接后管理,曼地亚红豆杉与南方红豆杉之间的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该项研究对嫁接后曼地亚红豆杉枝条的紫杉醇含量尚未进行检测,是否与常规种植存在差异有待作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宗勤,杨金祥.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J].陕西林业科技,1996(2):8~10.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6

关键词:绿枝;嫁接;技术

一般树枝嫁接分为硬枝嫁接和绿枝嫁接2种,硬枝嫁接一般在春季进行,常受到季节、气候、自然灾害、接穗木质化程度和接穗粗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较多限制,而使改良品种的周期往往延续3~4年或更长的时间不能完成。相对而言,绿枝嫁接技术可以延长嫁接时间,避免嫁接时间和接穗粗细及木质化程度的限制,而且成活率较高,便于快速完成品种改良的目的。所以,鄯善县国营苗圃为了缩短品种改良周期,多年来,通过对苗圃地各种树木、花卉、灌木类试用绿枝嫁接技术,已取得了成功,其做法和改造对象简述如下:

1绿枝嫁接方法

绿枝嫁接是指利用绿枝或新梢作砧木和接穗进行嫁接,一般采用劈接法。

1.1嫁接时间

一般从当年的4月下旬开始,一直嫁接到当年的8月皆可。

1.2接穗的准备

选用生长健壮、充实的新梢(长约6cm),基部削成楔形,上带2~3片叶。

1.3砧木的准备

在砧木顶部6cm处截掉(剪成平口),然后用刀片在砧木顶部(截面)直接劈下,深度为2~3cm,切在有节部分为佳。

1.4嫁接方法

将接穗插入,使双方形成层密接后,用塑料薄膜条或塑料胶布绑严。接后注意保湿,高温期需遮荫或套塑料袋。

1.5检查成活率

嫁接后1周,即可检查成活情况,若接穗为绿色,生长正常则嫁接成活;若接穗发黑,则嫁接失败。待10~15d,若发现砧木基部已长出小侧枝,这时可将薄膜去掉,原来的接穗叶片便可张开生长,即嫁接全部成功。

2嫁接成活后的管理

从嫁接到完全愈合及萌芽抽枝需要30~40d的时间,为保证其健壮生长,应加强管理。

2.1除萌

从嫁接部位下面长出的所有副梢及时进行抹芽,让养分全部集中在嫁接的新枝条上,保证新长出的枝条正常生长。

2.2补接

嫁接后15d后,如确定没有成活,及时进行补接。

2.3解绑

绿枝嫁接成活后,伤口愈合较快,新梢生长迅猛,当接穗长至5~6cm时,从芽子正背后把嫁接绑扎的塑料条用刀划开。若拆条不及时,不仅影响养分供应,而且形成环缢后容易风折,如果解绑过早,接芽四周易翘起。

2.4防风折

在风大地区,新梢长至30~40cm时,及时在苗旁立支柱引绑新梢。

2.5加强肥水管理,确保嫁接苗木正常生长

嫁接完及时进行浇水,每7~10d浇1次水,必须浇透,特别是高温期6、7、8月,保证每月浇3~4次水。秋季适当增加基肥和磷钾肥,促其生长充实,安全越冬,应减少施氮肥,防止苗木徒长。

2.6冬季防寒

9月上旬,对新梢未停止生长的要摘心,促使新梢成熟,枝条充实,增强越冬能力。并于苗木落叶后,涂白树干,嫁接枝条包裹草毡,使苗木安全越冬。

3技术应用范围和前景

3.1应用范围

使用范围:一般树木都可使用,如红枣、葡萄、核桃、桑、白腊、榆叶梅、丁香等各种乔木类及灌木类。特别指出的是,如红枣类小苗新植后,其主干才有0.3cm,利用其它方法嫁接是无法完成的。而此法可以实现嫁接改良品种的目的,此法从4月下旬一直接到7~8月,成活率都在90%以上,是其它方法不可代替的。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7

关键词:红松;嫁接方法;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791.2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06702

1引言

红松是我国较为珍贵的用材树种,木材轻软细致、纹理通直、抗压耐腐,常被用于建筑、桥梁以及家具中;其树皮的提取物能被用于栲胶;树干也能够采取松脂;种子更能够成为生产生活资料,既能够直接食用也可以榨油应用于生活和工业中。因此,对红松进行嫁接培育果材是林业产业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对红松进行嫁接应该考虑接穗的采集、合理嫁接以及嫁接后的管理三方面,本文着重介绍三种被广泛应用的嫁接方法以及技术要点。

2红松的基本特征

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rzucc.),乔木,高达40m,胸径达1m。幼树树皮灰褐色,滑;大树树皮灰褐色或灰色,纵裂成不规则长方形的鳞状块片脱落,内皮红褐色;大树树干上部常分叉,枝展,树冠圆锥形。冬芽淡红褐色,长圆状卵形,微被树脂。球果呈圆锥状卵形,圆锥状长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9~14cm,径6~8cm,熟后种鳞不张开或微张开;种鳞为菱形,上部渐窄,先端钝,向外反曲,鳞盾黄褐色或微带灰绿色,有皱纹,鳞脐不显著。种子大,呈倒卵状三角形,长1.2~1.6cm,微偏,暗紫褐色或褐色,无翅。花期6月,球果翌年9~10月成熟。

红松喜光性强,对光照条件的适应幅度较大,在各生长发育阶段,耐荫能力也不一样,随着树龄的增长,需光量逐渐增大。要求温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对大气湿度较敏感,湿润度在0.7以上生长较好,在0.5以下生长不良。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不宜过干、过湿的土壤及严寒气候。在温寒多雨,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在pH值为5.5~6.5的山坡地带生长最好。

3接穗的采集

3.1采集的时间

接穗采集时间的选择能够影响红松嫁接的成活率,这取决于输液的流动以及母树的生长状态。接穗的采集应该在树液流动前进行,并且要选择生长状态良好以及结实度强的母树进行。时间最好在3月中旬到3月末之间,主要看当年的气候环境所影响的母树状态。一般情况,越接近3月末,红松嫁接的成活率越高。因此,为提高嫁接的成活率,接穗采集的时间应该在树液流动之前。

3.2采集的方法

对母树进行采集树条时,应该注意采条的选取范围以及数量。选择母树树冠中上方接近外部的枝条更能够提高红松嫁接的成活率。母树的枝条应该是结实能力较强、生长1年以上并且有8mm左右的粗度。选择的具体范围在树干的第二、三蓬,枝条带有2~3轮侧枝。采集接穗应该遵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保护母树,枝条的采取数量不要超过20枝,使将来嫁接红松时仍旧可以选择该母树的枝条。

3.3接穗的储存

储存的是否合理能够影响接穗的质量,进而决定了红松嫁接的成活率。因此,应该在前一年的秋季挖好储存接穗的冰窖,大小根据储存接穗的数量进行选择。在储存接穗时,应在地窖的低端放置50cm的冰块,然后放入接穗,最后封严窖口。需要注意的是,窖内温度控制在-6℃左右。

3.4接穗的使用

在对红松嫁接的前一天,取出地窖储存的枝条,然后进行仔细的挑选,最好是没有受到损坏的、顶芽饱满的接穗,从而提高红松嫁接的质量。

4合理嫁接

4.1嫁接时间

输液流动的旺盛期是红松嫁接的最佳时间。一般来说,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枝条的高速生长期,最宜进行红松嫁接。其原因在于,此期间的气候条件适合新生枝条的发育,因此红松的嫁接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完成嫁接后(一般3个月左右),就可以将包扎物解除,并且修剪砧木的所有侧枝顶尖。如果嫁接苗的愈合程度达不到解除包扎物的标准,需要对嫁接苗进行重新包扎或者延缓解除时间。在嫁接后的7至8年后,大部分的红松就已经很结实了,随着年限的增加,红松的结实度也会随之提高。

4.2嫁接方法

4.2.1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选配接穗和砧木:从窖藏的枝条上剪取有顶芽,接穗的粗度为砧木嫁接部位粗度的2/3左右,砧木的嫁接部位在1年生的主枝上。

接穗的处理:保留靠近接穗顶芽的8~10束针叶,其余针叶摘掉。摘叶时,沿着针叶生长的方向摘,否则,接穗的表皮易撕掉。然后用双面刀片从保留针叶着生部位以下约0.5cm处斜切,刀片与接穗上端约呈60°角,切入的深度为接穗直径的一半,而后扭转刀片,沿髓心纵向切开。

结合与绑扎:将削完的接穗切口与砧木切口左右对正,砧木切口的上下略长于接穗切口,使接穗与砧木靠紧,用塑料条从下切口以下约0.5cm处开始进行螺旋式绑扎,一直缠到接穗针叶着生部位,在加缠两圈,作一橹扣。

嫁接苗管理:在3个月后,在进行解除包扎物,并且对砧木进行修剪。

4.2.2劈接法

选配接穗和砧木:把1年生接穗嫁接到砧木1、2年生的主枝上,接穗长5~6cm,粗度等于砧木嫁接部位的粗度。

接穗的处理:接穗上保留针叶的数量、部位,摘叶方法同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把接穗下端削成双面楔形,斜面长2cm左右。

砧木的处理:从砧木嫁接部位剪去主枝,用芽接刀通过髓心中央切开,切口略长于接穗的斜面。

绑扎涂接腊:把削完的接穗轻轻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两边的形成层对齐,如果接穗比砧木略细,可使一边形成层对齐,后用塑料条绑扎,并涂接腊保湿。

4.2.3芽接法

选接穗与砧木主枝顶端粗度相等,芽下2cm处剪下,去掉所有针叶,用单面刀片,从芽的基部开始削成双面楔形。把砧木顶芽平头切下,从中间劈开,切口略长于接穗切口,把接穗插入,两边对齐,然后用塑料条绑扎。

上述三种方法以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效果最好,劈接法和芽接法也各有千秋,但嫁接成活率低,有待进一步研究。

4.3选择砧木

砧木的合理选择会影响红松嫁接的效果,因此,在红松嫁接前应该了解砧木的基本情况,选择符合嫁接要求的接穗。从地窖中取出接穗后,应该对储藏后的接穗进行修剪,选择叶完整饱满、没有被人为或自然原因破坏的接穗,然后剪取8~10cm的长度。在上山嫁接的过程中,应该对接穗进行保护,可以于盛装接穗的桶里放置冰块,以防接穗发生脱水或者风干的现象。可以直接在造林地嫁接,选择4~5年的造林地苗作为砧木,或者选择生长在苗圃地3~4年的地苗。

5嫁接后的管理

红松嫁接成活后的3个月左右,根据砧木与接穗的愈合效果,进行绑扎的解除,并且需要减除砧木侧枝的顶芽。其原因在于砧木侧枝会影响到接穗主枝的发育,因此需要定期对侧枝进行修剪。每年春天,新枝处于高速生长期,可以对侧枝顶芽进行剪除,从而促进接穗主枝的快速生长。

参考文献:

[1]魏庆莒.苗木营养繁殖技术嫁接育苗(上)第九讲嫁接育苗(上)[J].新疆林业,1988(6):27~31.

[2]梁学顺,王继志,张传俊,等.吉林省林木良种管理决策支持系统(tSmDSS)的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1994(2):1~9,29.

[3]孙海丽,赵智勇,李秀菊.对植物远缘嫁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9~13.

[4]谢虎风,张浩然,李瑞兰,等.异砧嫁接红松培育速生用材林[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6(4):63~69.

[5]张庆武.油松嫁接红松关键技术在朝阳市油松低产林改造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34):28~30.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8

一、选择砧木苗和接穗

1.选择砧木苗。选用的砧木苗,要达到以下标准,才能保证嫁接成功:一是根系要多,至少在5条以上,有利于提高栽植成活率和生长量;二是粗度要适宜,嫁接部位适宜干径为1厘米,不要大于1.5厘米或小于0.6厘米,且砧木苗略粗于接穗,或与接穗粗度相当,有利于嫁接操作和提高成活率;三是苗高要适宜,从根系至苗干嫁接部位长度以42厘米为好,这样栽植深度可达到20厘米以上,利于砧段生根;四是苗木要新鲜,根系至苗干新鲜度要好,不能有失水皱皮现象;五是砧木要纯正,选用的砧木品种要区分清楚,不能混杂有其他品种,千阳海升公司选用的砧木苗是从荷兰引进的m9-t337。

2.选择接穗。要提高嫁接苗质量,选用的接穗需达到以下标准:一是品种要新、优,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千阳海升公司接穗品种为蜜翠、米奇啦、红乔纳金王子、进口富士等;二是枝条要充实,必须是1年生健壮枝条;三是芽体要饱满,尤其是枝条中部应具有生长充实的芽体;四是新鲜度要好,不能有失水皱皮现象;五是粗细要适宜,干茎和砧木苗相同或略小;六是无病虫害,必须要经过严格检疫,不能带有检疫性或其他任何病虫害;七是完全休眠;八是髓部没有因冻害而变色。

二、离体嫁接技术

1.嫁接时间。近年来,千阳县海升苗木繁育基地离体嫁接时间为苗木休眠期,即通常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进行。冬季时间充足,果园活路较少,可以批量进行嫁接。

2.嫁接刀具。嫁接刀要一侧弯一侧直,以提供平滑的刀口;在嫁接期间要经常磨刀,保证刀口锋利。果树剪的剪口要紧,刀刃要锋利。

3.砧木削制。将砧木从42厘米苗干处剪断,左手拿苗,右手拿刀,从外向怀内削(也可从怀内向外削,但削的质量稍差),最好一刀削成,速度要快,削成长2~3厘米的光滑平整斜面,并在削面上端1/3处顺着砧木向下切口,长度1厘米左右。削好的砧木苗,要在操作台上摆放整齐,不能沾上杂质。

4.接穗削制。倒拿接穗,剪去基部和梢部瘪芽枝段,在底芽背面削出长为2~3厘米的斜削面,并在削面上端1/3处顺着接穗向下切口,长度1厘米左右。再留2~3芽剪截,长度为8~10厘米,注意剪口离底芽1厘米左右。削好的接穗要放入干净的容器内,不能沾上其他杂质。

5.砧穗对接。砧穗削好后,需及时插合。一手拿削好的砧木苗,一手拿削好的接穗,将接穗削面的舌片与砧木削面上的舌片对准,将接穗向下压,直到两个削面重合、两个舌片相互夹紧为止。如果砧穗粗度一致,两者形成层都必须对齐;如果砧穗粗度不同,必须有一侧的砧穗形成层对齐,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

6.塑膜包扎。砧木苗与接穗插合后,即用接树膜将嫁接口包紧扎严,不留空隙。接树膜要选用质量较好、柔韧性强的,这样方便扎紧。接树膜一般会自行老化,不需要解除。

7.熔蜡封口。选用熔点为40℃的矿物石蜡,放入电热锅或其他容器内加热全部熔化。等到没有气泡冒出时,手持嫁接苗的一端,可以10~20根为一把,把上端截口对齐,插入石蜡中少许,然后快速取出,保证剪口蘸上溶液,但不要触及剪口芽,以免烧伤。

大量苗木离体嫁接时,为了加快速度,一般采用流水线操作。千阳海升公司由5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平台上分工操作,1人削接穗,1人削砧木,1人包扎,1人封口,1人装箱,每组每日完成嫁接苗3000~5000株,平均每人600~1000株。

三、嫁接苗冷库保存

1.苗木装箱。经过封口的嫁接苗,要整理成捆,一般50株为一捆,根系向下,竖放于木箱中。木箱大小要适宜,高度要略大于苗高,长度应便于叉车装卸和摆放,箱底及四周要用塑料薄膜铺垫。苗木根系周围用湿锯末填充,锯末湿度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箱内苗木用塑料薄膜整体包严。千阳海升公司一般每箱装苗3000株,在箱体外侧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箱号、嫁接日期、嫁接人员、嫁接方法、砧木名称、品种名称以及每箱数量。

2.冷库保存。嫁接苗装箱后,须及时放入冷库保存。冷库的温度控制在0.5~2℃,湿度要达到95%以上,以利于嫁接苗的安全保存。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9

[关键词]柿树嫁接技术熟练掌握嫁接时机选择无风晴天形成层对齐接口保湿

[中图分类号]S66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1-0057-02

柿树嫁接比其他树种要求技术性强,因为在柿树和砧木的枝与芽内,均含有丰富的鞣酸盐物质,切面的蛋白质一遇到空气极易氧化变色,形成一层隔离膜,阻碍砧木与接穗间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营养物质的流通而影响成活。

一、幼树嫁接

1.砧木选择

柿树砧木主要是君迁子(软枣)及实生柿。以生长发育健壮,地上10cm处,粗0.6cm以上的一、二年生幼树为宜。

2.砧木种子育苗

2.1秋播育苗

把软枣成熟果在10月份摘下,堆积软化搓烂,用水洗去果肉后,放通风处阴干,贮藏于袋内。于12月份土壤结冻前,先把种子放水中浸泡3~5天,捞出即可条播或点播于整好的苗圃内。播前要求苗圃土壤每666.7m2施入土杂肥0.75kg,同时,施入50kg碳铵加100kg过磷酸钙或50kg复合肥。深犁细耙整平,做成宽1.5m一畦,一畦4行,行距35cm。播时开沟深3cm,先在沟内浇水,后播入或点入种子,播后覆土。上面可覆草防板结、保墒。每666.67m2用纯种子10kg,可育苗8000~10000株。

2.2春播育苗

一般在3月份进行。春播种子多需催芽。方法有二:

一是温水浸种催芽。播前先把种子用400C温水浸1小时,充分搅拌自然降温后,再放入300C温水中浸24小时,捞出后掺3~5倍湿沙,摊在200C的环境内,每天喷2次水,10~15天后,当种子有1/3露白尖时,即可播种。

二是在土壤结冻前,在干燥向阳排水良好处,挖深、宽各70cm的沟,长以种子量而定,在沟底垫10cm厚湿沙(沙的温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松手后分成几块,而不全散开为宜)。然后把种子与3~5倍细湿沙混合均匀放入沟内,堆积厚度50cm,上面再覆10cm厚湿沙,封成与地面平,再在上面堆30cm高土堆。春季2~3月份,种子有1/4露白尖时即可播种。播种早时,要覆草防寒。

3.育苗管理

3.1间苗、定苗

待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按株距10cm进行疏苗、补苗、定苗,定苗后要浇水一次,补苗移栽应在4~5片叶时,最好选阴雨天或傍晚,并要注意浇水。

3.2中耕除草

苗圃在每次雨后或浇水后要进行一次中耕、除草、保墒松土。深度以3~5cm为宜。

3.3施肥浇水

幼苗期要视土壤含水情况,浇2~3次水,雨后要及时排水。结合浇水,生长中期可在行间开沟施肥,一般每666.7m2施入15kg硫酸铵或5kg尿素。后期施磷钾肥。

3.4摘心增粗

在苗高60cm时,地上粗度不足0.6cm时,可在芽接前20天摘心,提高砧木苗的可嫁接率。摘心过早易发生大量副梢,影响加粗。

4.嫁接

4.1嫁接要求

4.1.1操作技术熟练,手要快。

4.1.2刀剪要锋利,尽量加快切砧木、削接穗、接芽的速度,减少接口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并要用干净布随时擦掉刀片上的鞣酸物质。

4.1.3要选择无风晴天上午9点-下午4点,注意把接芽接在阳面。不要在阴天、雨天、风天或早晨露水未干时接。

4.1.4要严格掌握嫁接时机。要在柿树及砧木的形成层活动旺盛期,细胞分裂最快时的花期嫁接成活率最高。

4.1.5盛花期嫁接用接芽,要选二年生枝条基部发育较好的未萌发潜伏芽。8月份芽接,可用新梢上的饱满芽。

4.1.6嫁接前要浇水施肥,以满足嫁接后树体对养分和大量水分的需求。

4.1.7选择发育健壮,无病害的砧木和接穗接芽。

4.2嫁接时间

据多年实践经验,芽接在生长季节,皮层易剥开时均可进行,在4月份花期和8月份嫁接成活率最高。枝接时期在砧木萌芽前后的3月中下旬为宜。枝接接穗应提前采取,以免萌发。

4.3嫁接方法

4.3.1芽接

4.3.1.1方块形芽接法

选与砧木粗细相近的接穗,在健壮芽上下1cm处各横切一刀,再在芽两侧0.5cm处各纵切一刀。选砧木适宜处按接芽大小横切两刀,以透皮层为宜,再在左侧纵切一刀,揭开砧木皮层,呈单开门状,然后剥取接芽,嵌入砧木伤口内,上、下和左边对齐后,把右边皮盖接芽部分撕下,用塑料薄膜绑紧,只露叶柄和芽。

4.3.1.2嵌芽芽接

多用于较粗砧木。先选与接穗粗细相近的砧木光滑处,从上往下由浅入深斜削达木质部1/5,长2.5~3cm,第二刀在第一刀下2~2.5cm处,呈400角斜削到第一刀底部。后选一年生健壮枝饱满芽上方1.5cm处向下斜削,由浅入深达木部1/5,再从接芽下方1cm处呈400角斜切达第一刀底部,立即取下芽片和砧木上的削片,把长2.5cm,稍带木质部2mm厚的芽片与砧木切口对贴好,要求砧木切口与接芽等宽且比芽片稍长,芽片嵌入后,双方形成层对齐密接,至少要一边形成层对齐。上边留一线白皮层,用塑料条绑紧,只露叶柄和接芽。

4.3.2枝接

4.3.2.1切接:多用于较细砧木,先把砧木从适宜部位上方剪去,用刀在砧木横切面的1/3处垂直向下切入3cm,再把接穗下部一面削成3.5cm的大削面,另一面削成0.5cm长的小削面,留2~3个饱满芽剪下,后把削好的接芽,长削面向内插入砧木切口内,使二者形成层对齐,用塑料条绑紧即可。

4.3.2.2劈接:先在适宜嫁接部位上方,剪、锯去上部,削平伤口。再选具有2~3个健壮饱满芽的接穗,在最下一芽的二侧用快刀削去3~5cm长的大削面,使呈一边薄,一边厚三角楔形。后用刀子把砧木切面中间垂直劈开。伤口深与接穗削面相近。插入接穗,上面露出0.3cm削面便于愈合。若砧木粗,可先插入一个小木楔把劈口撑开,插入接穗后再轻轻去掉木楔,使二者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薄膜包严即可。如果砧木粗,为保湿可先用细绳或布条扎紧,涂泥糊后再用塑料薄膜包严即可。

4.3.2.3皮下接:先在适宜部位上方把砧木锯、剪掉,削平伤口。再选具有2~3个饱满叶芽的健壮接穗。用刀在下端先削一个长3cm以上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背面削一个0.3cm长短削面,同时用刀在短削面二侧轻轻削下真皮部分,使下部较尖。后用刀把砧木皮层纵向切开,把接穗长削面向内插入,上露一线的白皮,用塑料条绑紧即可。粗砧木一个锯、剪口上可接2~4个接穗。为保湿,可先用细绳或布条绑紧,伤口涂泥糊,再用塑料条块包紧,只留接穗芽即可。

4.4接后管理

4.4.1解绑、补接、剪砧:芽接苗接后15天要解绑,成活株要在接芽上0.3cm处及时剪砧,一般春接苗成活后应立即剪砧,秋接苗成活后在第二年萌芽前剪砧。不成活株要及时补接。

4.4.2苗期管理:要加强肥水,前期以氮肥为主,一年施5~6次,并及时防治病虫害和中耕松土除草。

4.4.3枝接苗管理:枝接苗可不解绑,要注意抹去砧木萌芽及较多分枝,幼苗只留一个健壮的,其余强摘心或抹去。

二、大树嫁接

1.品种选择

选甜柿秋焰、宝、盖、中次郎,富有等大果少核型。选涩柿中巨柿、斤柿、牛心柿、无核方柿、水柿等大果无核型。接穗要在萌芽前剪下,分品种用湿沙贮藏备用。避免接穗发芽。

2.嫁接时间

砧木萌芽后,树液开始旺盛流动时进行。接前要浇水。

3.嫁接方法

高接选皮下接,成活率高,伤口愈合快,操作容易。

4.选择嫁接部位

以原树形为基础,为培养成丰产树形的目的,按主干疏层形选好第一层主枝,中心及侧枝,接前在适宜嫁接部位上方划号,锯掉上部、削平伤口,随接随锯,以免伤口失水影响成活。

5.嫁接用具

手锯、枝剪、嫁接刀、石头、塑料薄膜条、块、细绳、布条、毛巾、小盆和划号用具、漆、毛笔。

6.高接树接后管理

6.1接后要注意接口部位保护,避免碰动,及其他自然灾害。

6.2萌芽后,多次抹除砧木芽。对未成活枝选留砧木上2~3个芽,抽枝后,进行补接。

6.3新梢抽生长30cm时,要摘心促分枝,同时,以枝条生长的自然趋势,按树形需要,用长50cm的小树棍,下绑砧木,上绑新梢,以牵引固定接枝,免风折及碰掉。

粗树干嫁接方法篇10

1盆景制作

1.1砧木选择

以黑松或马尾松作砧木,野外选择树龄较大、根茎粗而分枝部位较低的小老树,这种树一般生长在土壤贫瘠、岩石多较干旱的山崖处,生长极为缓慢,由于土层较薄,根系分布较浅,便于采挖,野外采集后移栽至花盆中,加强水肥管理,待1-2年后恢复生机、生长旺盛时即可作砧木嫁接。

1.2接穗选择

从生长旺盛、较年幼的五针松母树上采集当年生、长约10cm的新梢作为接穗。将采集的新梢下部5cm的针叶去除,露出茎干便于切削。同时为稀释接穗体内的松脂黏:度,将接穗在冷水中浸泡12―24小时后使用。嫁接前将接穗下端削两个马耳形斜面,一面长一些(约4cm),另一面短一些(约3cm)。

1.3嫁接

树桩盆景的制作多采用多头腹接的方法,此方法可增加砧木内膛枝量,缩短树枝离地距离,增加立体感。嫁接时间多为8-9月,嫁接方法:在砧木预嫁接位置自上而下斜切一刀,深入木质部,刀口长约4cm,以木锤敲打刀背进行。嫁接时左手向砧木切口相反方向推动砧木,使斜向切口裂开,右手将接穗插入其中,使大斜面朝里,小斜面朝外,接穗一边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嫁接后用浓度1g/L的萘乙酸溶液涂抹接口处,可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与愈合,并用宽3―4cm、长50cm的塑料条捆严绑紧伤口。嫁接后对砧木适当压缩修剪,然后套上大塑料袋,放子阴棚下培养。

1.4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15天逐渐解除塑料袋,使之透气,约30天后即可愈合成活,然后除去塑料袋,加强水肥管理,到翌年春季将砧木枝叶从接口上部剪除,使接穗快速生长,随后进行修剪整形,即可形成姿态优美的五针松盆景。

2养护方法

2.1基质及换盆

五针松盆景树喜疏松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微酸性沙壤土,可于野外针叶林内采挖腐殖土混入1/3体积的粗沙装盆培养。采用透气性好的泥盆可提高其成活率,后期可换造型古朴典雅的紫砂陶盆提高其观赏性。3―4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间多为早春或秋季,结合换盆可适当剪去老根,并浇透水。

2.2水肥管理

五针松盆景树喜湿润环境,但怕水涝,因此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可经常对叶面喷雾,保证小环境的湿润。生长旺季要适当减少浇水量,避免枝叶的徒长影响观赏效果。冬季几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施肥以充分腐熟的饼肥为宜,施肥时期为春秋两季,以稀肥水灌根即可,半个月灌1次。夏季生长旺盛时不施肥,避免枝叶徒长。

2.3温度及光照管理

盆栽环境下土壤较薄,因此不可在烈日下曝晒,夏季温度高时,应将其移到半阴半阳、空气流通处养护,保持空气湿润。北方地区冬季室内温度高,不适合五针松的冬季越冬,因此秋季末应将其搬至无采暖设备的库内,保持温度在5℃左右,有利于来年树木的生长。

2.4修剪整形

整形在秋季树木休眠后至来年树液流动前进行,采用修剪与蟠扎相结合的方式,剪除过密或对造型无用的枝条,保留有用枝剪短或用金属丝蟠扎成不规则的“S”形即可。

2.5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