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战地救护新闻稿范文优选5篇战地救护新闻稿范文优选5篇

战地救护新闻稿范文优选5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14

战地救护新闻稿范文第一篇

19日凌晨开始时,预报中的特大降雨瓢泼落下,四下的山洪泡哮地裹挟着大量泥沙,无情地撕裂河道,冲毁桥梁,浸过河堤,淹没了烟田。xx一夜不敢合眼,不到六点,xx就带上身边的几个村干部和应急分队成员开始新一次巡查,顾不得个人形象,xx穿着短裤在齐腰的泥水中来回奔波,眼见的村民又是感动又是玩笑地呼他书记。

20日凌晨1点多,xx值班的村干报告,上街组70多岁的xx_夫妇屋后的山体出现大面积塌方,但是xx_夫妇死守不肯出来。来不及打伞,xx在滂沱的大雨中,高一脚,浅一脚地跑到xx家,他看到老魏的后墙已经严重浸涨,窗下的泥土已有一米多,坍塌随时有可能发生,当机立断说:大伯,你们要出事,我对不起你们在外的仔女,也对不起我的职责,得罪了。不容老人再说,xx和村干分别背起一个老人,就往外走,一米、二米、十米、二十米,身后轰的一声巨响,老魏的土木屋瞬间倒塌,激射的泥石打得众人生疼,大家一身泥水,不见了人形。大家都感到后怕,齐声叫到好险好险。老魏夫妇又是傻眼,又是感激说:要不是许书记这一下,我们俩老棺村就埋那了。

20日中午,雨持续在下。已经3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在一线的xx在吃完一个冷粽,想乘间隙休息一下的时候,梨树岭有人跑来报告说上午茂林村的一个xx籍砍伐民工因山体崩塌被大石压胸,处于昏迷状态,急需送县医院救治,可是困在已塌方的梨树岭另一侧过不来,请求支援。二话没说,xx叫上几个应急分队成员开着面包车赶到梨树岭接应。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理开路,受伤民工的担架被安全抬过并载到xx村。此时,整个陈坊已经是一片茫茫泽国,去县城方向的道路已完全浸没在洪水中,部分地段积水过腰,而且水下淤泥过膝。受伤民工的家属手足无措,号淘大哭。xx见状,咬牙说:人命关天,耽搁不起,车过不去,我们就抬。就这样,从陈坊到革命桥不足十里的道路,xx和抬担架的工友不停换肩,用近乎爬行的速度,历经三个小时终于将病人送到前方另一支前来接应的队伍手上。接着又是两个小时艰难的回程,出发时脚上的高脚雨靴,早不知陷在何处了,光脚的他连自己也说不清这一路被埋在淤泥中的山棘树根刺破了几次脚皮,出了几多血。

战地救护新闻稿范文第二篇

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多地连续遭受暴雨袭击,人民生命财产遭遇巨大威胁和损失。面临危难险情,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危险地带的`“突击队员”;可爱的人民子弟兵不眠不休,为受灾群众带来生的.希望;友善的人民群众互伸援手,演绎出一幕幕感人瞬间。

灾难带给我们痛苦,同时,灾难也让我们更加团结,更加坚强。在灾难面前,人人都有保卫家园的责任和义务,当亿万国人在电视、报纸、广播中看到、听到一线救援人员的感人事迹时,都忍不住落下了感动的泪水,这种感动,就是我们让我们团结、让我们坚强的深厚力量。与此同时,这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抢险人员,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因为有爱国的共同情愫,所以我们能够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抗击洪水猛兽。

不顾自身安危,转移受困群众;昼夜不息、连续作战,始终坚守在堤坝上;耐心细致,循环往复帮助受灾小区居民进进出出;友爱奉献,把唯一的生存机会让给他人,自己却被无情的洪水卷走,……臧克家在诗歌《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于在一线抗洪救灾离我们远去的英雄战士,他们无所畏惧、热爱国家、心系百姓的伟岸形象一直活在我们心中,因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不得不说,他们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先进事迹,是我们全社会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范本和优秀标杆。平时看得出来,危急关头站得出来,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核心价值观。他们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友爱情怀,让整个灾区人民有了安全感,让全国人民感到无比温暖。我们当以这些先进典型为榜样,在急难险重等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用奉献精神、担当精神、无畏精神筑起“中国力量”。

在抗洪救灾一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的是新精神新风貌新作为,能够起到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我们公民、社会、国家的普世价值取向,只要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践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走泥丸”似得挺过去。

战地救护新闻稿范文第三篇

黑云压顶,暴雨如注,裹挟着粗木巨石的滚滚山洪像脱缰的野马咆哮而下,傥骆古道上的千年古镇华阳遭遇巨大灾难。

公路塌方,电力、通讯中断,举全县之力打造的生态明珠华阳景区被肆虐的洪水撕扯得满目疮痍,几成废墟。

干群携手,挺直脊梁,抢修道路,恢复通讯,解救游客,安置灾民,恢复灾区生产生活,重建美好家园……

生命高于一切。在巨大灾难面前,洋县干部群众风雨同舟,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抗洪魔的英雄壮歌,创造了大灾之下无一人伤亡的抢险奇迹。

灾难,突如其来

7月28日8时到29日8时,洋县普降大到暴雨。最大降雨出现在华阳镇,24小时累计降雨量165mm,暴雨引发山洪暴发,华阳镇东河浪高米,下游卡房水库最大入库流量达1500m/s。河水漫过河堤,冲入古镇,给华阳景区和人民群众造成严重损失。

本次暴雨造成全县17个镇121个村受灾,受灾人口万人,水毁倒塌房屋及重度危房233户588间,形成重度危房504户1260间,一般危房2620户6085间,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420人,无一人伤亡。农作物受灾面积7950亩,绝收2145亩,7个镇14个村电力、通讯、供水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亿元。

灾情最重的华阳景区遭到几乎毁灭性破坏,景区内十里亲水长廊步道、奇石滩、黑龙潭、雷雨潭等景点毁于一旦,风雨桥垮塌,停靠在华阳汽车站院内的29辆观光车被洪水席卷一空,10辆游客自驾车冲撞毁坏,景区内200多名游客滞留,无法离开。华阳景区不得不暂时闭园。初步统计华阳镇直接损失亿元,受灾人口8310人,水毁倒房91户298间,农作物受灾2430亩,绝收1185亩,水毁河堤12公里、公路公里、桥梁11座。提起洪水的严重程度,华阳镇华阳街村86岁老人杨义忠说:“这么大的洪水,我从没见过。”

救灾,干群一心

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团结带领群众,在抗洪抢险最前沿用智慧和心血抒写了同心救灾的壮美乐章。

汉中市委书记张会民高度关注汛情,第一时间询问灾情,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小。汉中市市长胡润泽29日一大早即带领交通、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紧急赶赴华阳镇查看灾情,指挥救灾。正在华阳下乡检查工作的市委常委、副市长邢天虎、县委书记胡瑞安在灾害发生时现场指挥,并要求镇、村干部紧急转移受灾群众。在县城防汛指挥部值班的代县长杜家才紧急召开防汛指挥部会议,通报全县汛情。

市、县交通、电力、通讯等部门,分别组织抢险突击队展开抢险救灾。县上紧急调拨了3万元、2万斤大米、2万斤面粉、1000斤食用油、300件方便面、300件纯净水、50顶帐篷、500床棉被等救灾物资驰援灾区。

管委会及华阳镇镇村干部连夜兵分7路,冒雨分赴村组转移群众,组织抢险。华阳街村支部书记孙天成在28日下午收到暴雨短信后,立即通知村、组干部和全村党员做好防汛和转移群众的准备,自己穿上雨衣,提上手电筒,沿东、西两河巡查水情。副支书尚黑娃敲打脸盆,踏着齐腰深的洪水,沿街呼叫群众立刻转移,而他自己的房屋却在顷刻间被卷入洪流。在村组干部的动员和组织下,华阳古镇2000多名居民和游客在洪峰来临前被有序转入地势较高的镇政府和大秦岭酒店院内紧急避险。

战地救护新闻稿范文第四篇

汛期以来,重庆、湖南、贵州、江西等南方地区爆发大规模洪水,鄱阳湖等多处水位线超过历史最高值。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纷纷投入到防汛救灾中,彰显了困难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

科学施策,彰显顶层设计的组织力量。危急时刻,党组织就是“定海针”。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防洪救灾的重要意义,提前谋划,做好防洪物资、应急预案、疏散途径、人员分工等工作安排。要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科学调度,组织党员干部、民兵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加入抗汛。在安置点可成立“防汛救灾临时党支部”,做好群众的安抚、鼓励、灾后重建等工作,让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闻令而动,发扬身先士卒的先锋力量。党员干部是党组织的每一个细胞,党员干部动起来,党组织才有生机活力。背弓下去,让群众踩着背过河;身拴一根绳索,无所畏惧地冲向洪水中央,抢救站在车顶等待救援的群众……一幕幕皆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最美画面。灾情就是命令。人民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xxx员的身影。广大党员干部要闻令而动,以爱民忧民、如履薄冰、责无旁贷的担当美,主动冲锋,第一时间投身抗洪救灾中,充当救援“主力军”,用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筑牢人民群众的“安全之堤”。

汛情依旧,但坚信,只要我们手挽手、心连心、肩并肩,必能筑牢防汛抗洪最坚固的屏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战地救护新闻稿范文第五篇

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中,除了医护人员外,还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小组——感染防控小组。如果说医疗组和护理组的职责是治病救人,那么感染防控小组则是为这些白衣卫士保驾护航,让他们无忧上阵,平安回家。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感染防控小组由3名成员组成,组长由我担任,其他两名成员是重症医学专业的临床医师钏丽波和安娜。

回想17年前的非典,医护人员的患者人数约占非典患者总数的20%。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虽然医护人员的感染比例远远小于非典中医护人员感染的比例,但数据依然让人触目惊心。

因此,作为医院的感染防控小组,我们不由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我们的责任,不单有守护患者的安危,还有守护同伴的安危,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要胜,而且要胜得漂亮。

我们很明白,感染防控同样是此次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环节,怎样结合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防控,是所有组员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思索和探讨的内容。

医疗救援队的成员,很多都没有在隔离病区工作的经验。面对未知的事物,所有人都会感到紧张。进入驻地酒店,我们第一件事就考察了房间的布局,并根据房间现有设置和物品,对房间重新进行了规划,做出洁污分区的防控要求,并连夜以图文形式发布,在救援队员忐忑的心中注入一剂强心剂,也在这次战斗之初就为大家武装上名为感控意识的“武器”。

在正式开始接手病区工作之前,我们与医护人员一起考察了咸宁市中心医院工作区域,初步梳理流程并制作了布局流程早知道系列图文,帮助大家周知进入隔离病区工作不同于普通病区的地方。

此后,我们又通过与咸宁市中心医院的协作,共同对病区通道、分区、防护用品穿脱顺序进行了重新梳理,使之更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也能因地制宜地贴合实际情况。

上战场防护重要,下了战场防护一样重要!我们深知返回驻地后的感染防控依然松懈不得,因此制作了《驻地感染防控小贴士》,对回到驻地后的个人习惯、个人防护、房间清洁、物品取用等作出要求,并担负起了每天对医疗队员进行健康监测的责任。

正式步入病区工作后,紧锣密鼓的医疗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每天到病区,观察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佩戴是否正确,并对出现的感控问题进行指导。同时跟随一线医护人员深入红区,实地检查各项感染防控措施是否执行到位,严格的要求是对每一个医护人员最大的关爱。

我们工作复杂且琐碎,从监督进出病区人员的防护用品穿脱,到清洁工人消毒液的配置、擦拭方法,到布局流程的设置、感控纪律的制定,再到医疗队员体温、职业暴露的监测……工作很熬人,但是大家没有怨言。

在现场工作之余,我们还利用休息时间,通过查阅大量规范、资料,迅速编撰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驻咸宁市中心医院医疗队医院感染防控速查手册,对有关隔离病区日常清洁消毒、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处置、患者转运和尸体处理、防护用品穿戴、职业暴露处置、驻地感染防控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专业化的解释,以满足各类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查阅需求。

如今,医疗救治工作仍在继续,我们的工作也不会停歇。你们救死扶伤,我们保驾护航,等疫情结束,一起安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