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课程改革十篇体育课程改革十篇

体育课程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2:44

体育课程改革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整体研究层次不高。

由于高职学院能够为社会输入大批的人才,所以就使得高职教育的发展处于空前的盛况。然而,我们能从中发现体育课程建设不健全的现象。由于国内尚未针对各大高职学院建立起统一的体育课程标准,所以就使得大部分高职院校一味照搬普通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的模式。这样一来,不但导致体育课程不符合自身学校发展的规律,同时也极其不利于自身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对高职体育课程的关注日益增加,这就使得各高职院校得到了改革体育课程的机会。虽然通过诸多的努力后得到了初步的成果,但在其体育改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整体研究层次不高这一限制因素,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课程规划等工作中。

(二)高职体育课程理论依据过于分散。

科学的课程理论不但能够正确引导学校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同时也能够作为改革工作的依据。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统一的课程理论依据。所以,就导致各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理论课程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出现了五花八门的体育课程。这样一来,由于各院校的体育课程差距较大进而使得开展课程后的整体性效果较差[1]。通过分析能够得知各院校存在以下两种理论依据。

1.“健康第一”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本”。

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以“健康第一”以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体育课程理论依据,这是直接照搬普通高校的理论依据。深刻剖析此依据能够得知这并不适用于高职院校。因为此依据针对性过于广泛同时实施性也较差,所以并不适用于高职院校自身的鲜明教育特点。

2.过于注重以学科为中心。

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同时也存在过于注重以学科为中心的问题。而此种理论依据现已经随着教育的改革被淘汰。但是,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课程中。此种理论依据不但剥夺了教育中需要重点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更严重背离了体育学科需要实践的教学原则。通过此种理论进行教学培养的学生仅掌握了体育理论的知识,而未掌握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所以,过于注重以学科为中心极其不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三)把体育教学研究等同于体育课程研究。

体育教学的目的旨在于向学生传达体育理论知识以及结合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技能,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个人体质的目的[2]。但是,纵观我国目前各高职院校投入到研究体育课程工作中的还很少。所以,就导致学校未能及时明确体育教学的意义,从而将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程所混淆。因此,高职院校明确体育教学是体育课程研究的一部分时才能够顺利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工作。

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加强体育课程研究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对体育课程意义研究不够深刻,就致使高职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所以,加强体育课程研究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只有确保研究人员深刻了解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学校发展的影响,才能够使得改革进程更加顺利。加强体育课程研究人员素质还需要学校对其进行定期的监督与培训。监督的内容则是对课程研究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其自身专业素质。如果课程研究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那么可想后果会有多么严重。另外,研究人员的专业素质也同时影响课程研究工作的质量。同时也要监督其是否能根据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最新要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发展又能迎合学校需要的体育课程。培训的内容则是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有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条令对研究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选取固定时间对其讲述国家最新要求,让其及时了解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进而研究出符合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课程,这样一来便能够让学生以及学校同时获益。

(二)统一“健康第一”作为理论依据。

各高职院校同时也要将“健康第一”作为统一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并且同时保证无论是何种的体育课程内容都要坚持以“健康第一”作为开展课程的基本理念[3]。由于体育课程通常不受重视所以就导致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以及锻炼的机会。因此,如果要及时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让体育课程的改革以学生作为中心进行新的课程设计,并且根据新的课程制定出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便有利于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体育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技能。“健康第一”不但是各高职院校开展体育课程的基本原则,更代表了其进行改革工作的态度。所以,为确定高职院校已经迈入体育课程改革的队伍中就必须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社会日益需要专业型人才的现在,高职院校作为能够直接为社会输入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已经受到了更大的重视。而在这一大环境下,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根据新的国家体育课程改革标准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新体育课程,同时贯彻“健康第一”的工作理念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三)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通常是建立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设立的,只有明确这一观点才能够顺利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工作。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并且复杂的工程,所以,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围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工作重心。因为体育改革后实施的直接对象为学生,所以改革后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改革。争取做到让学生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提升,并且让其能够进行全方面发展,进而实现高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例如,体育课程改革后应该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身体健康的质量。这就需要在改革课程时添加大量能够开展户外活动的教学,如网球、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课程的设立。因此,明确教育过程中的问题,随即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所需要走的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找到有力的解决措施帮助各高职院校完成改革这一重大任务。一是高职院校应该重点注重加大培养体育改革人才的力度。任何成功的改革背后都需要许多高素质人才的支撑,然而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师资配备现况仍然处于劣势。所以,这就需要学术机构给予高职院校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定期对其进行人才培养以及补充,并且开展相关的学术交流,从而让其能够在改革的过程中更加顺利。二是树立“健康第一”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三是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单小东.从职业体能视角谈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

[2]蒯放.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和路径[J].贵州体育科技,2012,1

体育课程改革篇2

关键词: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

一、我院体育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院目前为在校的大学生开设体育课,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一年级开设基础课,在二年级开设选项课。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跆拳道、篮球、足球、散打、健美操、排球、乒乓球、太极拳、网球等;体育理论的内容为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卫生保健、体育竞赛规则、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体育的休闲娱乐以及体育运动的技术原理。我院仅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每个层面的学校体育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来进行教学,因此,我院的教学形式比较严谨,体育课的结构单调统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将其运动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率折算成分数来评定的,缺乏科学的量化。这种目标定位下的教学体系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的培养。

二、我院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定位

实施我院体育课程体系整体改革,构建新课程体系,首先需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新世纪高校体育的改革,需要突破旧教学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健康第一观、素质教育观、终身体育观、合作型师生观、全面教学质量观、大课程观。我院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应该为学生的价值实现而设,应该彻底打破传统指令性模式,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创造条件。多年以来,我院体育课的教学都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却违背了现代教育的思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和发展是每个学生课程学习的权利,必须确立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容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评价。我院体育课程目标应由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能力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组成。

三、我院体育课程内容与设想

(一)我院课外体育活动要层次分明,实行学分制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要把课外体育活动、运动队的专项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纳入体育课程之中。我院体育部(院、系)要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社团组织作用,创办多种形式的体育俱乐部,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可以采取俱乐部、公共选修课等形式,还可以开展小型比赛等。俱乐部面向全院学生,其宗旨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特长,由院团委直接领导,学生社团与体育部共同运作。这样可以完成以下三个任务:第一,可以发展学生体育特长,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我院各类体育竞赛训练和选拔优秀人才。第二,面向大部分学生,以健身、健美、娱乐为目的。第三,以体育困难生为对象,提高他们的基本运动素质和对体育的兴趣。公共选修课要允许弹性修学(即规定学分、学时,但不规定修学年限),所选课程内容相对固定,侧重学校传统特色以及学生有必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属于学校教学计划内容。公共选修课同样也面向我院全体学生,这样不仅在正常教学基础上使学生学到了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了体育的再教育,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地学到体育的知识和技术,为“终身体育”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小型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活跃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改变过去满堂灌和半军事化的教学方式,应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加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养成良好科学的锻炼习惯。改变过去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探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师范特点,使教学内容较好地与思想性、知识性、可接受性融为一体,教育学生学习体育锻炼的方法,培养其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全面增强其身心健康发展。今后我院公共体育课程的努力方向是将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运用,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现代化水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研活动,创造良好教研活动氛围。

1.健身性。健身是体育的本质功能,也是体育教育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尤其是面临着当今学生体能、体质下降的现状,选择健身性强的体育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要加强对学生教育引导,克服一味迎合学生,单纯追求快乐有趣,不求实效,避重就轻的内容选择。

2.教育性。教育性即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具有很强的引力、感染性、启发性,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道德品质、人格完善能全面而深刻产生影响的内容。而这些十分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在大学体育教材中极少,甚至空白,显然这是遗憾与不足。

3.针对性。针对性即针对学生与高校专业特点来选择课程内容。而目前,内容的选择较多考虑的是学生自身特点与需要,较少考虑学生专业的特点与需要,不同的专业对人的身心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高校体育具有特色,要将学生的需要与专业需求有机结合。

4.延伸性。延伸性即从终身体育出发,着眼于未来,善于选择一些简便易形、普及程度高、锻炼实效好、延伸价值的内容,使学生终身受益。如乒乓球、太极拳、舞蹈、游泳等。

5.娱乐性。娱乐性即选择的体育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与新异性,对放松身体、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改善心态、欢悦身心,丰富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运动项目。

6.前瞻性。前瞻性即要为学生的未来健康设计。现代文明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威胁知识分子健康的大敌,要使当代大学生进早地建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就应该将现代文明病的产生、危害及预防列为高校大学体育课程重要内容,应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正因如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始终是体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教育研究的永恒课题。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对有悖于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要求、不利于教和学的方法进行改革。

1.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教轻学,它的弊端是助长学生的信赖性,形成被动、消极接收知识的心理定势,窒息了思维火花,使学生丧失研究学习的精神与创造力。社会发展需要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我国素质教育也强调教育要使“学会求知,学会健体。”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变革,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

2.由强制体育向自主体育方向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视学生为知识容器、练习的机器,采用的是强制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及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情感,其结果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厌学厌课,身心愿违。素质教育弘扬的是学生主体精神,着眼点是从情感教育入手,创新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3.由强调统一向注重个性化教育方向转变。传统体育教学强调的是整齐划一、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异性。这种简单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了学生的浅能,因此,现代体育教育注重个性化的教育,既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为此,必须依据学生体育认识水平、兴趣好、体育基础、身体发展水平、接受能力、性格特征选用教法,做到因材施教。

4.由重技术向重全面发展方向转变。传统教学法动用注重的是技术的传授,追求的目标是跑的更快、跳的更高、投的更远,动作如何做得更规范,而很少考虑如何在传技过程中去有效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现代体育教育则要求教学法运用由重全面发展方向转变。

5.由单一教学法运用向多种教学法综合运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教法运用较为单一。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体育的需要。现代体育教育需要教学的运用由单教学运用向多种教学综合运用转变。只有多种教学综合运用,并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课程教学,如用多媒体教学、俱乐部制体体育课等,使之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突破。

(四)课程调整

课堂课程是课程结构体系的主体部分,遵循课程设置的规律,依据课程目标要求,高校体育应建立以必修课、选项课、俱乐部、保健课、理论课为主体的课程结构体系。一年级的必修内容少而精,改变面面俱到,大拼盘式原普修课内容,设一套健身操,一套太极拳,一项球类活动,游泳,耐力跑五项活动,课目标,着眼于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传授,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健身方法。二年级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开设各类选项课,其目标是发展学生专项运动兴趣、习惯与专项运动能力。三至四年级开设俱乐部课,其目标是强身健体,发展自学、自练、体育的组织与指导能力,为终身体育的参与奠定基础。

课外大学体育课程是课程的拓展与延伸,是大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多样化的课外体育:体育辅导、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专题讲座、体育网页、体育训练、体育竞赛、校校际体育交往、社会体育参与、野外体育活动纳入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性规划与安排已是新世纪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走向。通过拓展体育教育的时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发展体育能力,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条件。不仅如此,多途径、多形式的课外体育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的发展都将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四、结论

从教育观念更新入手,着眼于课程整体性的改革,使课程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获取体育改革的整体效益。学生体质、体能下降的现状,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系统理论与课程理论为指导。现代的教育不仅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知识发展的预测,教育面向未来是当代教育的主流。同样高等教育中的公共体育教育也应该具有一定前瞻性,满足于学生未来对于体育锻炼的要求,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巫坤亚.体育与健康[m].西南大学师范出版社.2009.8.

[2]自然辩证法编写组[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31.

[3]谭小勇,胡容娇.高师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1(6).

[4]周远清.跨世纪课题: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R].教改学习材料汇编.1998.(12):15.

[5]叶澜.新教育观念,创造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8(2):8.

[6]铁军.超越与创新[m].南京师大出版社.2001(12):11.

[7]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R].2002.8.

体育课程改革篇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利,对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世界各国人均寿命在不断的增长。然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人们的生活虽然越来越舒适和便利,但身体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如:现在许多人上楼乘电梯,出门靠出租车,在家动动手指按按键盘就可以利用各种家用电器洗衣,洗碗,看电视等等。同时,由于事务构成的改善,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越来越多,从而造成营养过剩。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身体的机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久而久之便会退化,各种“富贵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美国54%、糖尿病-美国每年800万和肥胖症-美国6000万等)应运而生。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盾增大,人机关系的日趋平淡,加之交通的堵塞不畅和空气的严重污染,从而造成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如:孤独症、恐怖症、强迫症和焦虑症。

造成初中生健康状况下降的情况和多种因素有关,如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睡眠的时间不够。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良。体育活动时间减少等,可以概括伟“重、多、少、缺”。即“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课外作业多,睡眠时间少、体育活动缺”。约90%以上的学生上课时间超过了11小时,约50%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10小时,半数以上的学生不足9.8小时,相当多的学生不参与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2001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知道思想,并提出要加快构建适应时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我国体育课程的现状和分析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体育课程对改善学生的体制状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规范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大。“一纲多本”教材的多样化有所体现,教材之朗逐渐提高;体育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教学实践重出现了一些注重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学习的成功改革经验。

我国的体育课程经历了50多年的风风雨雨,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存在许多必须改革的问题。谈存在的问题,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而是为了使我们更冷静地作出思考和判断,改革体育课程重存在之不足,从而更好的发展我国的体育课程。

(一)、教育观念落后

当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积极倡导“快乐体育”、“生涯体育”、“保健体育”、“终身体育”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时,我国的体育教育观念依然变化不大,“竞技体育”的教学观念依然在我国的学校体育重有较大的市场,在许多体育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根深蒂固。国外倡导的新的理念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的,具体的说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考虑的。而“竞技体育”的教学观念更多的是从培养运动人才方面去考虑的。

(二)、教学内容陈旧

1.教学内容规定的过细、过死

《大纲》对教学内容的统一规定,实际上是忽视了我国竞技、文化水平和自然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由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学校、城市与农村的学校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场地设施、体育经费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就造成了《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无法适应全国的所有学校,最终导致了《大纲》的权威性、指导性下降。

2.教学内容体系竞技化

(三)、教学方

式公式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传授式和系统性等教学方式。1.传授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传授式教学法强调的式教师的“教”,至于学生的怎么学并不重要。换言之,教师重视的式“跟我做”。

2.系统性教学法:主亚特征就是正规、正规、再正规。但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这样正规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吗?当学生不喜欢这种教学方法时,他又怎么能学好技术动作呢?

(四)评价内容和方法单一

传统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存在者评价内容单一、评价工具和方法单调的问题,这种评价体系损害了许多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挫伤了许多学生体育学校的积极性,阻碍了许多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和发展,表面上看似客观,实际上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1.评价内容单一

我国以往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的评价那同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合作等方面的评定,这对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学生无论在体能、机能、兴趣、个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有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体能和运功动技能成绩便可以达到优秀,有些学生“天分”较差,虽十分努力,成绩依然达不到优秀。

体育课程改革篇4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马望华(1975-),女,硕士研究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一、何为职业、职业类技术学院

什么是职业呢?从百度网搜索职业的定义“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不论从何角度看,职业就是人们从事工作,并获取劳动报酬的工作形势。社会发展至今,大学生谋求一份职业已经不在像以前一样容易,那种包分配形势离当下的社会已经越来越远,因此大学生谋求职业就必须以自身专业为基础,对职业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显示出在谋求职业之前,职业教育成为当下最有效的谋求手段,职业教育途径很多,有社会办学,国家办学,私人办学等等,多种职业教育相比之下,国家办学在就业形势,学历保障,学习内容,名誉信度上,都占有一定优势。因此职业类学院就必然成为职业教育出发点。

二、职业类技术学院课程改革

国家在设置高等职院的课程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从以上高等职院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技能,那么这就要求课程安排要以技能、技术知识为主,当前随着社会的需求,单位企事业的需要,高职的发展,越来越显示课程改革是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体育课程在这一改革浪潮下不可能一层不变。

三、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

随着教育体质的改变,二十年里,体育课程也在体育模式与全面发展体质的目的下进行变化,这样的变化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与体质文化的需求。而高职的前身主要是各中专,技校、商校等发展起来或合并起来的大专类院校,其体育课程主要走的是中学,中专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体育课程与现今发展要求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缺陷:(1)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观念上还停留在教学内容多样化,课程目标多样化,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等特点上。(2)教学模式单一:主要体现在上课形式上单一,(3)教学内容复杂,与现今的社会存在着格格不入的局面,教学还停留在以体质检测为主的教学内容上。现今,各类职高学院为了适应社会大发展,进行课程改革,在职高类课程改革浪潮下,体育课程也要求思变,转观念。

四、体育课程改革方法

体育课程是职业类学院的一门课程,虽然它与职业无关,但却是职业的基础,为了更好适应职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不能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水平上,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有一个全新变更。

4.1体育功能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现在体育功能主要是以职业特点为依据进行发展,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制定体育课程内容,然后根据学生喜好,选项教学,选项教学由于是学生自己感的内容,所以有利于学生提高掌握,同时体育课程是为职业服务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第二部分,根据学生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强制性体育课程安排,这一过程主要是从学生专业出发,内容也许不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但却是学生专业所必需的,像旅游专业的学生,职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除了性格开朗,身体健美,还要具有良好的耐力,因此要对他进行耐力内容方面的体育课程安排,像长跑,这一项目大多数学生都会对其厌烦,但却是职业所必需的。

4.2与体育课程资源利用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所谓课程资源:在钟启泉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是这样论述的: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根据这一课程资源的解读,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体育课程进行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和必需的文化资源。物质资源包括场地、器材、设备、设施等在内的实物性资源;文化资源包括项目所具有的民俗文化特性和教师科研与实施课程教学的水平。资源的利用是对体育课程实施的保障,怎样利用好体育资源,是对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程的考验。另外课程的实施除了资源以外,也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和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融合好体育课程各项基能,是体育课程所必需的前提。

4.3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且要教会学生在将来如何用所学过的运动技能、卫生保健知识去锻炼和养护身体的能力,同时还能带动周围的人进行身体锻炼。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要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再对其开展终结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赵顺来.试析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1).

体育课程改革篇5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膨胀萎缩问题反思

一、问题审视

体育课程论的繁荣――模特时装。体育课程理论的繁荣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近年来如火如荼的体育课程理论似乎并未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让一线教师越来越糊涂。近年来体育课程理论的繁荣主要表现为课程术语的不断翻新,国外体育课程时髦名词纷至沓来;在如此繁荣的课程理论中面向本土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极为罕见。一线教师刚刚弄懂一个名词,新的名词又纷至沓来。课程论领域成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t台秀,教学的田野成为国外课程理论的跑马场。我们有些课程理论工作者热衷于标新立异,引领新潮,很少顾及这些理论是否实用,是否可用,更无意于将理论本土化和操作化,将这些生吞活剥的舶来的理论推销到教学现场,其结果可想而知。难怪有老师叹道:“新的课程理论让我们心仪神往,那是艳丽在模特身上的时装。”

体育教学的田野――不知道风往哪个方向吹。当前教学实践的种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徒有形式的热热闹闹,现代手段的时髦新潮,学生学习失序,教师指导乏力,课堂花样越来越多,学生所得越来越少,部分条件的合作交往,没有问题(假问题,无畏问题)的资助探究。这些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与课程理论的膨胀不无关系,脱离实际的教学源自脱离实际的课程理论的诱惑。教学是鲜活的,但又是相对规范的。当一种教学模式建构并运用,它的过程和作用是长期的,一时难以改变。在教学的田野上,教师的教学如同农民的播种;在课程天空里,课程的思潮如同五月的风雨。课程思潮是变动不居的,可以瞬息万变的。如果完全不顾及课堂教学的相对稳定性,师生对新的教学理论适应的情景性和过程性,今天“解释学”明天“现象学”,今天“后结构”明天“后现代”,今天“多元”明天“全纳”,今天“建构”明天“解构”,即便是好的理论,不加分辨的全盘接受也必然会“消化不良”或营养失调。当我们引进了这些理论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多问问:它到底有何用?如何用?有何用,要关注的是用它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涉及的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以及如何把它转化为特定情景下教学操作。以“师生交往”、“小组合作”为例,当我们面对一个班级80、90名学生,学生要侧身而作以尽可能的少占教室空间的时候,如何进行“师生交往”?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如果硬要把“小班教学”的“合作学习”搬用到超大班级的教学,肯定是得不偿失的,甚至是很滑稽的。

二、症结反思

经过10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长期以来陈旧、单一、繁难、僵化的课程的一大力的改造和重建,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与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师生在教学中的面貌为之更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基础教育的问题非常复杂,并非课程改革可以改变一切,事实上,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课程功能是有限的,功能无边放大所追求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况且,许多属课程的问题也并非刻意仅从课程一维就可解决,而是需要综合治理,当然并不排除从某一角度切入或着重解决某一问题的探讨。

对体育课程改革过高的期望和期许,可能有它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之后国际体育课程改革思潮的大量涌入。10年来课程改革试验已在并正在证明课程只是课程,而不是其他,更不是一切,它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是非常脆弱的、无奈的。想用体育课程来解决一切,最后只能是不该做的做不了,该做的没做好。当前,师生、家长面对课改与考试悖反的尴尬,恐怕不是单从课程着手可以解决的。

这里并不是说体育课程研究不重要,也不是说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无足轻重。引领体育教师提高课程意识,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可以增强教学改革的深度、效度和力度。这些观念的确立并形成共识正是得益于这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但是,如同文化基础知识发展不能代替专业知识发展,体育课程主体性和体育课程意识的增强,不能代替教学能力的培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即便像学校教育与课堂教育的关系那样,前者可以包容后者,但是,学校教育的研究也不能代替课堂教学的研究,不仅如此,课堂教学研究必须由它独立的发展的空间和领域。

本来,体育课程研究的深入会引导并带动体育教学研究的深入,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会引导并带动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无疑是件大好事。但当前的问题是,不是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而是概念的浮躁和泛滥。陈桂生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课程概念化是一种假象,是把课程理念的变化作为课程概念的变化所致。”证实课程概念的无边界泛化,是课程成为飘荡在教育领地的游魂,似乎到处都是“课程”,学校课程与学校教育几乎是同义语,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还有什么不是课程。这种课程概念的泛化,实际上,不仅是对课程本身的消解,而且也是对教学的挤兑。在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理解上,目前通行的观念是,课程可以包含教学,或课程可以整合教学。当教学论被纳入课程理论的时候,教学论便失去了自己的“问题域”、“问题焦点”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与路径,它给教学研究所带来的缺失已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明显的反映出来。几年来的体育课程改革,已让我们走到必须面对体育教学问题的关口,如何成功渡过关口?当务之急是让膨胀的课程缩水,让萎缩的教学强身。

纵观历史,我认为体育教学既要有高远的视界,更要有细微的体察。仅从体育课程的大系统中把体育教学作为一个部件来对待是有问题的,需要我们拿出来话大力气专门研究,更何况仅从体育课程的系统重视回答不了的、解决不了体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的。学科发展演化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学科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分化、综合到再分化、再综合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螺旋之路,而分化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分化的学科才能获得自足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燕,我国课程理论研究文献分析(1922-2003年),第九届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年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2004.4

[2]金志远.教学论研究主要论文和著作索引,第九届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年会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2004.4

[3]陈桂生.教育学世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8-119

[4]毛振明,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体育课程改革篇6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体育课程的基本途径。由于体育课程改革质量和效果最终都要通过体育教学体现出来,因此体育教学改革便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焦点。与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强调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提出了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上完成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任务。并要求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依据学校的场地和器材的实际条件组织教学,让学生真正走进体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要实现以上目的,体育教学就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再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和训练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完成角色的转换,就要更新教学观念,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给每位学生以同等的机会,带领学生体会体育本身的魅力,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师的角色行为应该表现为: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之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发展体育运动技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使他们培养良好的体质、体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彼此分享各自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二、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这是新课标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是传授竞技项目的运动技术;加上教材要求难度较大,致使学生自主选择余地小,对达标缺乏自信心。和原来的体育教育大纲相比,新课标没有规定很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自主选择。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去选择那些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并同学生的具体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做到课内课外教学有机结合。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体育器材,自主地参与锻炼。在上课前,体育老师可以打破班级授课的固定形式,在学期初集体上一次展示课,由指导老师将各项目的特点介绍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项目、自主参与锻炼。这样,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体育的教学效益也将大大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法

从尊重个人选择出发,新课标对教学方法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意味着教师可以在保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自由选择新旧教学方法,可以从旧的教学法中吸取有益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改造,同时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在教学中,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体现在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两个方面。在课程选择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尝试选择体育项目的机会,并通过体验项目来决定自己是否喜欢和适合该项目。这符合新课标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是不是适合所选择的项目。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是老师进行示范,然后分解教学。这种授之以“鱼”的方法抹杀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只是一味模仿老师的动作,而不能自主地去体会运动本身。如果让学生先去尝试体会,在尝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弱点,同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学生的动作特点,然后对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那么效果则会好得多。

2.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在新的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重视体育文化的陶冶,借助多媒体手段,放一些体育比赛的录像或与体育相关的电影,作些即兴的点评,以加强学生对体育理念的理解,也加强学生现代体育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单个项目练习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某个明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进行慢放和分解,让学生从直观上去感受动作应该是怎么样的,明白哪些动作是必须做的、哪些技术环节又是可以变通的。这样不仅可以使课程本身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也可以使学生精准地去学习各技术环节。

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体育课程改革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2-0052-05

Reviewofthe60-yearreformofthe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in

basiceducationinChina

LiZhong-tang1,YanZhi-li2

(1.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mudanjiangnormalUinversity,mudanjiang157012,China;

2.SchoolofSport&Health,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abstract:theauthorsreviewedthecourseofthe60-yearreformofthe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inbasiceducationinChina,specifiedtremendousachievementsmadeinsuchaspectsascurriculumconception,curriculumcontent,teachingmethodandcurriculumevaluation,thetransformationofteachingideologyinto“peopleorientated,healthfirst”,andtheincreasedemphasisonthe“viewof3Dhealth”,andpointedoutthatinthenewreformofthe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inbasiceducationthereareproblemssuchas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objectivesbeinggeneralizedandequilibrated,unspecificprinciplesforthesetupanddevelopmentof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contents,in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thestatusoftraditionalacceptancetypeteachingmethodshavingbeenweakened.theauthorsproposedtofurtherunifythoughts,toearnestlyinterpretnew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standard,tospeeduptheconnectionofcollegeteachercultivationtophysicaleducationteachingin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s,andtocarryoutnecessaryrevisionandsupplementationonproblemsexistingintheimplementationofthenew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standard.

Keywords:scholasticphysicaleducation;basiceducation;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reform;Chin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其中就把体育列为五大基本任务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重视。建国60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大体经历了3个历史时期,即“”前17年、“”10年与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

在1949~1966年基础教育中,体育课程主要经历了3次大的改革。第一次以195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为标志;第二次以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标志;第三次以1961年教育部重新制定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为标志。3次改革主要针对建国初期国情提出的,当时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锻炼身体建设祖国,锻炼身体保卫祖国,为将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和保卫祖国做好准备”。在课程培养目标中注重劳体结合和运动兴趣培养,并大力宣扬爱国主义思想。从草案、大纲到教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我国逐步认识到学校体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中小学体育作为教育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此阶段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借鉴了前苏联教育经验,强调体育教材的全面性和实用性,构建了以劳卫制为中心,以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为主干的综合教材体系,内容较多,约束力过大,而且缺乏灵活性。

1966~1976年是阶段。“”10年中的基础教育陷入停滞,对教育的性质和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教育已经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统治,要对教育进行彻底的革命。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体育教育处于名存实亡状态,这一阶段以“军训”代替了体育,以“劳动课”代替了体育课,体育课程发展受到了重创。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下,基本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体育课程与教学在此阶段经历了5次改革。第1次体育课程改革以1978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标志,此次大纲的制定仍然延续了前苏联体育教育模式,教材方面提出了改变过去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把田径改为跑、跳、投,体操改为单杠、双杠、技巧、跳跃,但内容没有实质变化。教学目的从德、智、体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并把思想品德、掌握三基技术与全面锻炼身体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第2次以1987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标志,此次改革针对当时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从创新、学生个性和兴趣习惯等方面进行培养,并首次提出了终身体育的理念。第3次以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1992年颁布的《小学、初中体育教学大纲》试用稿为标志,这一阶段改革以法规的形式肯定了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对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训练、比赛和课外体育活动等作了原则性规定。同时在大纲中增加了卫生、保健的内容,扩大了体育教材的选择性和灵活性,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第4次以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和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标志,此次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应具有健康体魄和身心保健能力,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文明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1]。第5次以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为标志,此阶段体育课程改革借鉴了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吸收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体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和教学与时俱进,通过改革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教学理念的创新

建国60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逐步提高,在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由“学科中心论”向素质教育理念方向转化[2]。由“教学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转变为“以学生素质教育为主、以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为主、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指向了学生。传统的“增强体质”的单一已不再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宜,拓展体育的功能是体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人们在新时期提高生存质量的需要[3]。建国初期体育教学纲要体现了“增强体质与劳卫”思想、1985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素质教育”思想、1987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全面锻炼身体,发展学生个性及培养锻炼兴趣和习惯的终身体育”思想、1996年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思想、2001年提出的“健康第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的4个体育教学理念,到2003年体育与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体育新课程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5个方面培养”的新理念。

从课程目标的不断修订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标准更加重视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在体能、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方面有所收益,还要使其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有积极的进取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强调如何实现培养人的目标。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更加强调“三维健康观”,即不仅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重视学生身体练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以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既强调个性的发展、超越自我又关注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1.2课程内容的改进

8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使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趋于合理,符合时代要求。体育课程改革改变了建国初期片面重视知识技能传授,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系统性与课程学科结构的“学科中心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不仅重视目标模式,更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就重视过程模式,把二者结合起来,强调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未来。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三维体育观”的提出,学生心理发展开始受到关注,一方面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重视选项与配项的合理搭配,注重课程内容的自主选择性,提高选修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要精选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具有合理结构和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内容,目前实施的课程标准选修内容比重明显增加,如小学1~2年级增至总学时数的30%,3~6年级增至总学时数的40%,初中增至总学时数的50%,高中增至总学时数的60%[4]。

新课程标准中体育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改变了过去把体育课变成“达标课”、“素质训练课”的做法。在新课程目标的统领下,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加强教学内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健身性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球类、健美操、武术、舞蹈等。通过多样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促使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1.3教师的培养与教法的改善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专业划分过细,学科设置单一,加之教育思想上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培养”的倾向,使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受技术主义的影响,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差[5]。通过多次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体育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克服技术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不利影响,由原来单一技术型向多元知识型转化。很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更加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注重按照中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建立了“通识教育+体育+教师技能”的新人才培养模式[6],将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实习、社会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培养计划,培养一支优秀的知识型体育师资队伍。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师传授和示范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学中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7]。同时也要重视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技能和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随着时展和科技进步,教学器材不断更新,教师可以根据器材特点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4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

在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学生往往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在评价方法上注重定量轻视定性过程;在评价维度上偏重知识、技能而轻视情意要素;在评价功能上偏重甄别和选拔而轻视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8]。通过多年的课程评价改革实践,已经打破了传统体育课程评价观念。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范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心理和行为。

目前执行的新课程标准评价是根据多元评价理论制定的,改变了把测验和考核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注重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的同时强调评价的导向、激励和发展功能。在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了由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评价共同构成的评价体系,使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功能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在评价指标上,从学生的体能、技能、学习态度和行为、情感和意志、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将评价延伸到课堂之外。在评价方法上,在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更注重过程评价,强调学生自身发展和进步的幅度,在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从中体验到乐趣。在评价功能上,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不足

2.1体育课程目标出现泛化的倾向

新课程标准建立了体育与健康的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在课程总目标中,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要在5个方面得到发展:1)增强体质,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9]。课程目标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但在多元课程目标设置中要主次分明,强化体育核心目标,明确指出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核心目标不但体现了课程的性质与课程的核心价值,而且它的实现过程直接影响着其它非核心目标的实现,在诸多目标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审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核心价值,发现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对完整教育功能的承载性,并非是为了掌握技能本身,而是通过技能学习,实现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因此体育课程的核心目标应该是“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增进学生健康”。体育课程非核心目标的实现依附于核心目标,体育实践课程要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的多元目标,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目标。

2.2课程内容的设置、开发原则与要求不够明确

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改革。从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看,国家提出的体育课程目标中没有实质课程内容,新课标中也没有明确国家课程内容是什么?而只是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于缺乏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内容,造成当前教材杂乱,教学内容随意,教学质量下滑的现象[10]。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对教材的选择、内容的开发原则和要求作出明确的界定。由于新课标淡化了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生兴趣,没有规定教材,也没有对教学内容的设置、开发原则明确要求,从而使在一线教师教学实施过程中产生困惑,造成体育教师不知道“教什么”,甚至把兴趣看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唯一标准。体育学科与其它一般学科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身体的活动性,运动技能教学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和内容[11]。因此,课程内容设置、开发应突出学科性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以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为依托,实现其它教学目标,从而为课后的学习锻炼乃至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2.3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教学法关系阐释不明确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不是彼此取代、彻底前人建立的东西,而应该在总结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吸纳新鲜要素,在不断地尝试与探索中前进,从而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结构更完备、功能更多样、方法更丰富[12]。体育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传授式,是经过实践证明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形式。因此,依然要重视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新教学法时,要注意和传统教学法的比例安排,还要控制使用频率。要明确传统教学方式与新教学方式之间的主次关系,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优化措施

1)学术界统一体育教育思想。

目前,新体育课程标准正面临新一轮的修订,但许多观点还在争论,这不利于课程改革的实践。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一线的体育教师和基层的教研员往往是以专家、学者的理论来指导和进行教学设计。专家、学者思想不统一,教师和教研员就会感觉困惑而无法教学。学术界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通过争论、探讨应尽快形成统一的教育思想,才能对具体实践操作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

2)对新课标进行修订。

新课标已经实施近10年了,对于前一阶段课程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理论困惑和发现的问题,应组织专家及时准确地加以修正和补充,尽快编印与实施配套的教材,力争使新课程标准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完善。

3)引起领导重视,强化教师培训。

新课标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2个方面。一方面是实施学校对体育课程改革不重视,应加强中小学领导对体育课改的重视,出台有力的监督措施。另一方面是一线教师对课标内容理解不透彻,应组织专家、学者通过定点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真正将课改落到实处。

4)高校师资培养与中小学教学需求接轨。

目前培养师资的高校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往往与中小学衔接不够紧密,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适应较慢,往往经过再培训才能上岗。因此,高校应在教学内容上把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践真正落紧密地联系起来,注重抓实习、实践环节,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担当起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任。

回顾我国基础教育60年的历程,体育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整体改革进程的历史机遇,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把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付诸于实践,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经验,构建了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系和学科体系。8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对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角色定位转换上。课程改革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深化,才能不断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符合体育教学规律,有利于促进中小学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阎智力.中日两国百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目标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79-85.

[2]曲宗湖,顾渊彦.体育课程热点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53.

[3]王安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22-123.

[4]赖天德.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学校体育,2009(5):14-18.

[5]杨光明.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甘肃科技,2009,25(21):184-186.

[6]赵先卿,杨继星,赵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51-253.

[7]王家宏,蒋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之审视[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108-111.

[8]耿培新.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行性实验研究与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9(9):18-19.

[9]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8.

[10]张学忠,杨旭东.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协调好五大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5):78-81.

体育课程改革篇8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1.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现状分析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基本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组成,由于必修课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不管喜欢不喜欢,都必须学习,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因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而选修课的比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综合性和可选性不强,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认识不够明确。在课程设置上有一定的不足,例如基础课中,注重政治教育、外语教育和计算机课程教育,对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等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专业课程方面,重视运动技术类课程,轻视相关的理论及教学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理论类课程偏少等等。

1.2教育专业定位不明确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类非师范专业逐步兴起并迅速发展,为体育人创造了很大的就业空间,同时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也是事实存在的,这就激起了这样的矛盾:社会为体育人创造就业机会与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的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就要与社会需要靠拢,体育院校想培养出既是适应社会竞争的体育社会人又可以是非常出色的教师,我们都明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不可能的,最终导致两方面松散的现象,这就出现了现在的轻视师范性。致使师范生的教育专业训练不够,学生从教能力不强。

1.3课堂教学与培养能力相脱离

长期以来体育院校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对学生从师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更新;不重视研究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从师素质,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而长期使用着陈旧的教学方法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的所谓大学教育模式。

1.4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时间过少

众所周知国内一些高校师范专业的实习往往放在大四刚开学的第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去掉八个公休日,所剩的时间才是学生真正实践的时间。这么短的实践时间,要想真正培养能力、提高技能是很难的。而在国外体育师范教育,教育实践包括实习、见习、参观访问和调查等多种形式,这些活动分别安排在第三、四学年中,保证每周都有一两次实践活动。集中的教学实习也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

2.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2.1素质教育呼唤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包含了时代精神和科学理念,即“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必须完成由培养“知识型”或“传习型”的教书匠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从根本上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奠定基础。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既要适度超前,又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质量和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2.2体育科技的迅猛发展需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不断改写着我国体育的发展历史。以往落后、陈旧的知识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体育形势,体育教育专业必须适时地修订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和计划,提高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以适应社会与时代科技高速发展的要求。

2.3激烈的社会竞争意识,就业压力激励体育教育专业改革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与社会巨大的体育人才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在全国多所高等院校中,体育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最低,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在各类院校中排在最后,我们现有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作出响应的合理的调整。

3.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建议

3.1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应充分利用和发挥高师院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人才。厚基础,就是要有宽厚而扎实的体育教育专业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宽口径是说专业类课群不宜过多,不宜分得过细,跨度更大、口径更宽。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要加大。复合型指除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较宽厚的现代信息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为依托。高水平指注重和强化学生外语、计算机及各学科间的互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创造更多的与外界和其他学科之间合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较高的层面上求得高水平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3.2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创新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体育教育的新的历史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以创新意识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不断更新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

3.3重视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

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着眼点是通过各种训练,培养未来教师的多方面的素质和技能,为各学校输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合格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结构上,应切实增加体现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课程。突出对学生体育课堂内和课外体育活动教学实践、语言表达、活动组织、教学环境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体育课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技巧,使之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显示出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优势。

3.4构建新的教育实习模式

教育、教学实践是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整合。因此教育实习的改革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加见习次数和时间。在每一门教育课程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教育见习时间;另一方面,使教育实习系列化、结构化。建立连续性教育实习制度,把教育实习看成形成合格教师必备条件贯穿于四年大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潘绍伟.季浏等.我国体育课程为什么要进行重大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2004,(4).

【2】草少菊.论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黄爱锋.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99,(5).

体育课程改革篇9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的重任。但2006年9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反过来再检查一下体育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承认,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果与公共体育健康课程设置具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质量。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关键因素是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的教材问题,突出的表现是教材体系不科学、教材的内容陈旧。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重点应该在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上。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些年,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研人员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现了许多观点不同、结构不同、内容各异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从所了解到的资料和文件中,全国各地高校大都还在延用过去的体育教材,基本上是体育课程的名称改变了,但授课的内容没有变化。这些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教材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对加大;教材的专业性过强,公共体育的普及性削弱,学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教材的难度加大,公共体育课程竞收录了体育院校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其中绝大多数公共体育课程仍然是以体育运动项目的体系为主,以体育学为编教材的主导思想,主要以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为基本教学手段。但这些教材的根本缺陷就在于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没有与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没有更好地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教材的内容就势在必行。

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课程的本质是由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它用以指导学校教学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课程体系是由课程的内容、结构、形式等组成的,培养目标规定了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它是制订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所以,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综合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21世纪社会所需人才的能力是学习者自身去创造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所以,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反映体育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另外,体育健康课程的形式不仅要重视显性的教学,更要加强隐性课程的训练。如:校园卫生环境的维护、校园活动的组织、体育锻炼中的人际关系等。再有就是,体育学科教育中,健康知识、医学知识在体育课程中的比例及运用的方法和手段。

2.2注重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性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应该是一名能够较好适应社会,独立健康生活的人。他们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了解基本医疗常识和必要的急救措施,能够运用所学运动知识指导日常健身活动,能够在运动中得到乐趣,保持良好的运动兴趣。

2.3对新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初步构想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健康知识:健康的概念、分类;健康的意识;性健康卫生常识

第三章医学常识:自诊与自救;基本的常规检查;常见的急救措施

第四章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

第五章体育教育的任务:体育的概述;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

第六章体育教学实践:各个项目的简述、规则;技战术训练与教学;易受伤部位的处理;以及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健身锻炼的方法学

第七章娱乐体育:体育欣赏;时尚体育;传统体育该教材的篇幅字数不宜太多,使学生在学习阅读时容易理解,并且要突出高校公共体育的师范性、实用性和知识性。

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构建及内容特色

3.1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创新性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其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创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密切联系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是该教材创新的关键。如由于现代行为观念的不断改变,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已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把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的健康理论充实到新教材之中。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创新的教师,体育教师的创新重点应该是教学方法、手段和全面的医疗健康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操作师范能力,这是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3.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基础性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从基础理论到基本技能,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就是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医学常识和体育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健康常识和运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锻炼,学会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如: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常见的急救措施。了解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和健身锻炼的正确方法。

3.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综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知识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要有高度综合。知识的综合化趋势,反映在公共体育健康课上,就是涉及到体育健康课的各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体育教师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的。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伦理、哲学、艺术、环保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新的体育健康课中得到综合训练。特别是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刚毅的意志,团结协作的能力,良好的思想心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以适应未来从事的教育工作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现状。

3.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实践性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理论,是灰色的理论。作为高校开设的体育健康课程,仅仅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学是不够的,体育学有它的特殊方式,就是理论课和实践课,而且实践课的比例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是非常大的。在新课程体系形成后,使学生掌握体育教育原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理论课的内容有所加大,我们针对体育健康课程的实践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方法。体育课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去,为指导体育健康教学服务。

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

体育健康课程的另一重要特性就是实用性。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较强促进功能,同时也是体育健康教材在实用性上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该教材的实用性,还要体现在与过去体育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将此书作为健身和医学常识手册永久伴随读者。

4.1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

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是体育思想上的改革。要着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但学会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体育技能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只要有了正确健康的体育观,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就更能够体现出来。学生具有了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就能够合理地设计体育锻炼计划,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主动参与体育健身和锻炼,从中获得自我发展。

4.2运动兴趣的培养与运动技能的掌握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运动项目,但前提是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学校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环境。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另外,运动技能的掌握也是促进终身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高校期间学会并掌握了体育方面的一技之长,那将终身受益,并且还要将该技能传播。所以,高校体育课程必须在体育项目方面具有较强专业水平的教师,无论是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都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课程改革篇10

畜牧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是培养高级技术人员而不是初级操作工,所以高职学生理应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高的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技能。根据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林医学院调整了课程设置,更新了教学内容,加强了课程的合理衔接,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做到课程设置适当、教学内容合理。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试点的动物生产3年制专科相比,畜牧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并规定各模块最低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4个模块所占比例分别为11%、26%、26%、20%,集中实践环节占17%,对畜牧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如下:裁减公共基础课。由于两年制专科学习时间的缩短,在课程体系改革中,首先缩减了不必要的公共基础课,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课程取其精华、去其繁缛。对电大远程教育的农民学员,在加强其政治素质和修养教育的同时,着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基本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因此,公共基础课程开设了入学教育、计算机基础和邓小平理论3门课程,减少了公共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重。结合畜牧业发展现状、行业特性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学生除了掌握职业方向的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因此,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林医学院将畜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进行了重新组合,并在课内学时与实验学时的分配上做了调整。在畜牧专业课程体系的4个模块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限修课最低学分所占比例为1∶1。

主要改革的课程包括原有3年制的家畜解剖与生理学拆分为家畜解剖基础和动物生理基础2门课程;原动物遗传育种学变更为动物遗传基础;原动物营养与饲料拆分为动物营养基础和饲养与饲料;原畜禽生产拆分为养猪技术、养牛技术、养羊技术和养禽技术4门课程。设置拓展课程。根据学生多为农民的情况,学校为学员提供了拓展课模块,从民俗文化、农村卫生与健康到农村电工等多个方面,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农民对于身心素质、文化素质、职业技术素质等全面提升的需求。减少课内总学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成人远程学习的特点,中央电视大学统一要求各门课程有学习指南,并对学生学习过程设计了9个环节,依次为自学、收看录像、集中辅导答疑、学习小组活动、形成性考核册、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上网、期末复习和考试,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体系中注意减少课内学时,增加实验学时。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畜牧专业课程建设之初,学校分别邀请多名本学科的著名专家进行教材编写和实验内容与学时的安排。并据此进行课程改革,使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加贴近生产实践、更具操作性,作到真正意义上的产教结合、产学结合。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除了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安排了每门课所必须完成的实验课外,还将其纳入最终成绩计算,同时要求做好实践环节。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专业的最低限修学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20%。畜牧专业集中实践共13周,主要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两部分,其中毕业实习8周,毕业作业5周。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均有大幅度提高。中央电视大学统一下发实践教学大纲,对目的要求、时间安排、生产实习的组织、生产实习的内容和毕业作业都做了详细规定与要求。其中,生产实习内容在养猪方向、养牛方向、养羊方向和养禽方向详细列出了需掌握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工作和所从事或感兴趣的具体岗位开展有针对性地实践。

畜牧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畜牧行业的发展状况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在中央电视大学开放试点动物生产专业的基础上,对畜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了全新的设置和部分课程内容的调整[6-7]。在专业基础方面,设置了家畜解剖基础、动物生理基础、动物营养基础等课程。与3年制动物生产专科相比,“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专业的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掌握并满足未来学习为度,在原有课本的基础上,对相应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减和调整,学时也由原来的108学时统一为90学时。从行业上讲,学生毕业后从事畜禽育种技术工作的相对较少,即使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毕业生,多数毕业后在本行业从事畜禽饲养生产技术、兽医临床技术的工作,高职高专毕业生更是如此。从教学效果上看,高职学生一般文化基础稍差,学习家畜育种的效果不好,经过分析后将动物遗传育种学变更为动物遗传基础。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课程的改革。近年来,我国畜产品由于来自于以疫苗、药物为主要控病手段的养殖生产方式,使其在国内外质量信誉大为下降,只有通过环境工程防病才是我国畜产品生产的出路;因此,在课程整合中将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这门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在课程内容方面,考虑到2年制学习时间的限制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农村学员的现状,与3年制动物生产专业相比,减少了原有课本中第4章畜牧场规划的内容,并在相应的养鸡场设施与设备、养猪场设施与设备和养牛场设施与设备部分增加了新内容,重点讲授与生产相关的实用技术和一般的家畜环境改善与控制机理,从整体上增强了课程的实用性。畜禽生产课程的改革。在动物饲养技术课程中,3年制动物生产专业开设了畜禽生产,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专业课程设置中,将其分为养猪技术、养牛技术、养禽技术、养羊技术4门课程。满足了农村学员在岗学习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学习职业相关课程,明确了学习方向。

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

在教学方式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专业始终坚持教、学、做相结合,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资源建设,并突出其特点。为适应向下延伸、面向广大农村办学的需要,开发价格低廉、方便实用的农村版教材,将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整合成课程学习包的形式,课程学习包包括课程学习指导、文字教材、学习指南VCD光盘、录像教材DVD光盘、形成性考核册及考核说明,学习包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网站(#p#分页标题#e#ycy.open.edu.cn)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教学服务。在网站中,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根据面向农村办学的特点,增加“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将中央电视大学数千册农业方面的数字化图书,以及2000种期刊提供给师生;针对基层辅导教师(尤其是县级电大教学点的辅导教师)不了解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资源应用等情况,专门制作了课程教师辅导课件,通过网络为基层辅导教师提供课程辅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中国农业大学部分专家进行大量有关养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农业发展方向,拓展专业视野;建立视频点播库,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网的课程平台予以链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完善中央电视大学和各省级电视大学的网上教学活动,采用包括单向视频、文本实时答疑和ip课件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服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