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十篇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十篇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26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高中化学方法打造

化学是高中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把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建立联系的主要科目,而且还是学生升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先修课程,各学校都非常重视。但目前在我国的应试教育思想依然影响深远的背景下,大部分高中的化学教师还是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目的。很多化学课堂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地在接受着各种模拟试题的训练,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的知识灌输,课堂单调乏味,教学效率不高。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我们需要围绕新课改的理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推进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能力打下基础。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调查显示,很多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主要存在:一是对新课程精神认识不足,“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无法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二是对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认识不足,甚至还比较陌生,加上教师自身的观念落后,未能发现新教材的潜在价值,更无法体现其改革精神;三是教法陈旧单一,重教轻学,包办代替,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四是偏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特别是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等等.显然,这样的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全面发展.而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则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做到:一是端正教学思想,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创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课堂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升。

二、搞好学情分析,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所指出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诚然,绝大多数教师也都能够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角度认识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少老师会将学情分析简单化,习惯地认为所谓学情分析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以班级均分、有效分数段情况在年级的排名为班级定等级,以学生个体成绩在班级排名将学生分层次;再就是学情分析经验化,不考虑班级学生实际情况,也不关注、不研究教学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仅凭借以往的陈旧的教学经验,定位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界定教学重难点。

三、营造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由以往的“演讲者”向今日的“导演”“角色”过渡,化学课堂上如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参与性、选择性.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活跃班级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最理想的状态学习,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仔细揣摩,大胆质疑,从而提出问题的动机。其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行为表现有:好奇心理、问题质疑、学习困惑和理论探究等。问题意识是深层思考的特征,是提出问题的前奏,是创新的开始,是探究性学习的具体表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科研精神,也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思考,教给学生变更、拓展、引伸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探索问题背景与缘由的方法;其次,化学教学要留有思考空间,让学生合理猜测,合理想象;再次,要充分发挥认知意识的能动作用,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质疑,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逐步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

五、应用多种教学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是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多资源教学”。我在教学晶体的结构时,就先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晶体的三维空间结构,晶胞的组成微粒及微粒的堆积方式,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晶体的组成微粒及晶体的空间结构,由讲授型教学向形象直观型教学发展。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如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音像等多种教学资源,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正确的、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的愉悦感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应通过多元性的评价目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多维性的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应实施.’以激励和激活主体意识为目的”的教学评价,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评”出创新的活力与发展的动力,“评”出参与的能力与成功的实力,从而达到为教与学服务的目的.在教学中可将诊断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建立成长记录袋、考试等方法结合起来.在实施中应注意,评价的可行性与操作性,不应过分求全,针对不同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而且应注意评价的及时性,给教师和学生及时的反馈,引起对教与学的反思,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过程。[3]

高效课堂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围绕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要想实现高中化学的高效课堂,还需要每位教师认真的总结教学经验,梳理教学内容,并结合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思路,这样才能构建真正的高效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刘颖芬.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7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而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建设规模额在扩大。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其侧移和内力随着结构高度增加而急剧增加,当高层建筑达到一定高度时,侧向位移很大,所以水平荷载产生的侧移和内力是确定结构体系、材料用量和造价的决定因素。明显可以看出,结构材料并不是支撑高层建筑的强度,而靠的是设计刚度,在对刚度的设计上,又和高层建筑结构力学体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如何选择合理而又经济的结构体系,对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高层建筑建设水平还有待提升,尤其在对高层建筑结构力学的分析方法上,还比较单一。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现状,通过对我国当前常用的一些包括常微分方程求解器、有限条法和样条函数法以及最优化理论等结构力学分析主要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希望可以为我国未来高层建筑结构力学分析水平更上一层做出贡献。

二、高层建筑结构力学主要分析方法

(1)常微分方程求解器

在当前高层建筑的结构力学分析中,以常微分方程求解器为基础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应用十分广泛。对于以常微分方程求解器为基础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来说,其获取的结果不仅有效,而且功能全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尤其在误差极限的处理中,可以有效获得另用户满意的精度要求。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常微分方程求解器首先对用户进行预先解答,提高解答的精度,降低解答指定的误差限。根据当前在高层建筑中应用的常微分方程求解器,可以有效达到对高层建筑结构楼板变形时的动力、稳定以及静力计算,从而有效实现对数据的整体处理和分析。同时,相关人员在使用常微分求解器时,也可以明显降低在结构力学分析时的处理量,对于改善运算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优化。

(2)有限条法和样条函数法

在高层建筑结构力学的分析方法中,有限条法和样条函数法也是两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对于有限条法来说,其非常适合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结构呈现几何形状或者在高度上呈现一定的物理规则变化的形状,在该种结构体系中采用有限条法进行分析,可以达到有效的结果。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在某些方向上采用简单的多项式分析,而将其他方向作为连雪、可微,且事先满足条端边界条件的级数。尤其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对结构计算模型、条元的位移函数以及等效连续体的物理常数的合理选择,能否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将会对能够提高精度和简化计算带来重要的影响。样条函数是分段多项式的一种,与一般有限单元法相比,它的位移模式曲线拟合度好、连续性及通用性,系数矩阵稀疏、计算量小,且具有紧凑、收敛,完备和稳定等方面特征。

(3)最优化理论

在高层建筑结构力学分析中应用的最优化理论来说,其主要是通过采用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以及计算机技术而实现结构设计的方法。在最优化理论之下,可以实现结构设计的被动设计向主动设计的转变。通过最优化理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变的更加灵活,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当然,最优化理论是空间的要求相较其他分析方法来说,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在设计过程,尽量保证在最小质量的前提下能产生较大的刚度。当前,采用最优化理论进行剪力墙的最优数量和最优布置是高层建筑结构力学中常用的一种优化方式,能够取得预期的良好结果。

(4)分区广义变分原理与分区混合有限元

有限元,特别是杂交元和非协调元的发展,促进了分区广义变分原理的研究。清华大学龙驭球教授在分区混合广义变分原理基础上提出了分区混合有限元法。基于分区广义变分原理的分区混合有限元法是继位移法、杂交元法之后的新方法,它将弹性体分成势能区和余能区,势能区采用位移单元,以结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余能区采用应力单元,以应力函数作为基本未知量,而区交界面通过引入附加的能量项在积分意义下满足位移和力的连续条件,从而保证了收敛性,最后通过取总能量泛函为驻值建立分区混合有限元法基本方程。而使用分区混合有限元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加灵活的分区,可以有效保证收敛特性,比如,可以用于计算框支剪力墙角区应力集中等较为困难的问题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可见,其应用前景同样比较管广阔。

(5)弹塑性动力分析法

弹塑性动力分析法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记录的地震波数值,间接的将输入结构,然后对结构弹塑大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最后在以上的分析结果基础上,结合弹塑性恢复的特征,构建与之对应的动力方程。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弹塑性动力分析法和其余方法相比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在发现高层建筑结构存在薄弱环节的时候,需要对变形状况进行处理时更加适用。当然,在当前应用的弹塑性动力分析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引起重视。比如,在使用弹塑性动力分析法时,其前提条件往往和高层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引起了国内外很多研究者的注意,需要在未来进一步进行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层建筑结构力学分析中,包括常微分方程求解器、有限条法和样条函数法以及最优化理论等在内的一些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在我国当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在应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大多都还停留在利用现有的计算理论进行被动设计的阶段。而这种被动设计,显然不能满足未来高层建筑朝着技术功能先进和艺术完美结合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未来,还需要对这些结构力学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促进我国高层建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桂莲.高层建筑结构力学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163.

[2]蒋晓明.高层建筑结构力学模型仿真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0:2433-2434.

[3]贾辉.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力学性能分析[D].中北大学,2012.

[4]徐赞云.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4,01:73-76.

[5]李旺.高层建筑框架钢结构的力学分析与设计研究[J].江西建材,2015,10:26+29.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3

关键词:教材差异复习衔接学法指导

1.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老师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也就是“备教材”。由于中学一般“高中循环制”,教师从高一教到高三,不教初三。而近几年根据国家课程改革要求改版后的初三新教材(九年义务教本)在全省范围内普遍使用,有些教师不研究教材的变化,仍然使用初三旧教材来进行复习,甚至用被删去的知识点来考查学生,用旧书上的习题来测验学生,人为给学生增加“不适应感”。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高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笔者仔细分析了初三新教材和大纲,归纳出以下几方面初高中教材的“盲点”(即新的初中教材将知识降低要求或删减了,而高中教材又没有补充这部分内容,而高考考纲中须掌握的知识。)

1.1化合价

初中化学中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仅仅是它们的主要的化合价,部分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列出,如果简单认为这些元素只有表格中化合价,在解题时易造成思维定势。硫最高为+6价,最低为-2价,所以有na2S2o3、FeS2中的硫元素化合价分别为+2、-1价,都不是常见化合价。

1.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初中化学常识性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我们要根据教材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质子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习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

1.3酸、碱、盐的分类

初中化学常识性介绍酸、碱、盐的含义,而没有对酸、碱、盐进行分类,特别要和学生讲清楚酸式盐与正盐的生成及酸式盐与正盐之间的转化。

1.4启普发生器原理

初中化学选学启普发生器原理和装置,而该装置原理或简易装置在高中多次用到,有必要了解其原理及适用条件。

(1)原理:利用压强原理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2)适用条件:用于该装置制取的气体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能控制粉末状固体与溶液接触);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不需要加热);除气体外,产物可溶于水且放热较少(若产物微溶,可能堵塞溶液通道;放热多易使玻璃容器炸裂)。

1.5氧化物的分类

现在初中课本上根本就没有氧化物的概念,只需要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做实验自己得出结论,用自己的语言来给氧化物下个定义。至于氧化物的分类更是只字未提,所以须向学生讲解清楚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知彼”就是教师要了解学生。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为以后教学的深度、广度处理做到应付自如。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要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

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立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2.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复习初中知识,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对有些物质的分类方法如酸、碱、盐的分类一窍不通。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

复习初中知识的方法通常有:

2.1集中复习法

高一化学课开始时,集中用若干课时(我们常采用9课时)复习化学中的重要“双基”内容与高中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高中化学不再重复的,但初中化学里没有讲全讲透的知识(如前面所提到的“盲点”)。

2.2分散渗透复习法

高中化学的许多内容与初中化学有着密切联系,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作“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同时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通过复习初中的从得氧、失氧分析氧化、还原反应,顺利过渡到高中的从化合价的变化及电子的转移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3专题复习法

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根据初三的化学知识可分为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溶液、酸碱盐、化学计算等专题。在专题复习的同时,辅以适当的专题练习,这样既能有效的检验复习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有力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高一衔接教学的重要任务。

3.1开设学法指导课

既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时,结合高中教材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因此,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不能总是相信自己的学习老习惯,把初中一套习惯和方法照搬到高中,坚持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要改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和方法,转变为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

3.2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4

[关键词]临床;尿常规;传统手工方法;干化学分析仪

[中图分类号]R44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1(b)-0106-02

Comparativeanalysisoftraditionalmanualmethodanddrychemistryanalyzerinroutineurinetest

YanGwen-na

DepartmentofteachingandResearchofClinicalLaboratory,medicalCollegeofShaoguanCollege,Shaoguan51202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oftraditionalmanualmethodanddrychemistryanalyzerinroutineurinetest.methods200specimensofearlymorningurine,collectedfromoutpatientandinpatientpatientsinaffiliatedhospital,wereselectedandanalyzedbytraditionalmanualmethodanddrychemistryanalyzerforroutineurinetest.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twomothedswerecompared.ResultsComparedwithtraditionalmanualmethod,thedifferencesofthepositiverateofwhitebloodcells,redbloodcellsandurineproteindetectedwithdrychemistryanalyzerwereno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coincidencerateofurineprotein,redbloodcellsandwhitebloodcellswasrespectively98.5%,97.5%and96.5%respectively.Conclusioninclinicalroutineurinetest,bothdrychemistryanalyzerandtraditionalmanualmethodhavecertainadvantagesandlimitations,itshouldbecombinedintheapplicationsoastoimprovethepositivediagnosisrate.

[Keywords]Clinic;Routineurinetest;traditionalmanualmethod;Drychemistryanalyzer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取得了迅猛发展,临床检验技术研究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和完善,加之公众维权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临床检测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尿液检测中,尿常规为重要且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如何及时、准确、快速、灵敏地获取检验结果,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的关键,因此,选取一种合适的检测方法是临床研究的重点[1-2]。本次研究共选取行尿常规检验的晨尿200份,均为本院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标本,同时采用传统手工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法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用晨尿来源于本院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200例,其中,男146例,女54例;年龄9~82岁。所用材料包括10ml尖底离心管、尿液干化试纸条、冰醋酸、显微镜、酒精灯、离心机。

1.2检测方法

严格按照说明书,对收集的尿液先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对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结果准确记录,然后采用传统手工镜检方法,如应用热醋酸碱法检测尿蛋白;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测方法为,取混匀后的尿液标本10ml放置于10ml尖底离心管中,离心5min,倾去上清液,保留0.2ml沉渣,于镜检片上涂抹,对白细胞与红细胞结果加以记录。注意检查中尿液沉渣留置时间在1h内,以防影响检测结果。

1.3检测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尿样进行不同方法的临床尿常规检验后,记录检验结果中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检出阳性及阴性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阳性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00%;符合率=(阳性符合例数+阴性符合例数)/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干化学分析仪检测的白细胞、红细胞及尿蛋白阳性率与传统手工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种检测方法的尿蛋白符合率为98.5%,红细胞符合率为97.5%,白细胞符合率为96.5%(表2)。

3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增强,现代临床实验室检验技术的不断更新,质量管理逐渐强化,如何使实验室检验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已成为相关部门重视的主要问题。尿常规检验中,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作为新的检测方案,是在传统测定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使临床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但在尿液红细胞的检验中,显微镜检查仍为参考标准,因其可观察红细胞形态变化,并对数目行定量分析,而干化学分析仪尚无法完成上述操作,因此,干化学分析仪能否完全取代传统的检验方法,需进一步研究探讨[3-4]。

就检测原理而言,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与传统镜检存在差异,前者应用化学法检测原理,后者为物理检测法,故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检测数据在反映患者的病情时,存在一定的错误性和片面性。实践表明,传统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联用,具有可行性及必要性,可显著提高泌尿系统患者早期疾病的诊断率[5-6]。依据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制订的相关规定,需行镜检的情况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临床医生提出镜检要求;②依据患者病情、疾病类型或其他检查结果,需实施镜检辅助诊断;③尿液任一项化学检查、物理检查结果异常者。

尿沉渣镜检法的优势:此检查方法完全在显微镜下进行,使结果更为真实且直观地表达,细胞等有形成分可直接呈现,为将细胞等有形成分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在镜下真实呈现的方法,可真实反映红细胞形态和数目,而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完成对这些病理情况的确定和鉴别,故不管尿干化学分析仪有多先进,均无法取代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方案。但尿沉渣镜检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检测效率较低,有较多的影响及干扰因素,在大量健康人群中不适合应用等[7-8]。

干化学分析仪的优势:检测所需要收集的尿量较少,可迅速呈现结果;报告方式为半定量模式,在临床较多疾病的治疗前后对比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测试有一定的程序化及标准,故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并避免了目测误差事件的发生。但干化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其为化学定性的过筛方法,对尿中的球蛋白、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有临床意义的成分指标无法检出;另外,多种因素均可对干化学分析法造成干扰,如菌尿、肌红蛋白可有假阳性出现,维生素C可有假阴性出现,从尿化学试验阳性镜检中也存在一定异常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采用传统手工检测方法和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均有一定的差异存在,但联合两种方法共同应用,可产生协同效果,起到互补的作用,故需重视手工镜检的临床价值。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要理解传统手工检测方法与干化学分析仪的局限性及优势,使两者相互补充,以获取准确的结果,提高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9-10]。

[参考文献]

[1]张洪波,桂清荣,彭政,等.excel规划求解在检验科尿常规工作流程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9):2283-2285.

[2]王晓凤.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结果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5):510.

[3]李建梅.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2):4297-4298.

[4]郦永泽.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相关原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4):40-41.

[5]刘海燕,崔健.两种尿常规检验方法结果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102-103.

[6]吴凤良.临床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8):60-61.

[7]李久华.临床尿常规临床检验方法的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23):205-206.

[8]许文娟,王士平.尿常规检验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3):186.

[9]赵敏,李新玲.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79-80.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5

[关键词]地质勘察;物、化探勘察技术

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中,通常都使用物、化探勘察技术对矿物质进行勘察,这两种技术的相互配合,可以很好的验证发生的异常性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能准确的分析出矿石与非矿石的异常情况,比如在地质勘查的初级阶段,通过建立模型就可以很好的找到矿石,这两种方法有点各异,但是都很重要,因此在勘察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物、化探模型的建立

有关的业内认识都十分清楚,在进度对地质情况进行勘察的过程中,物、化探勘察技术最重要的勘察方法就是寻找隐藏的矿体,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多解性是其致命的缺点。比如在实践勘察过程中,磁铁矿可以导致该技术发生磁异常,还有一些火山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都会发生类似的问题,因此在勘察过程中,给工作人员的分辨带来的麻烦。而在化探过程中,基性岩与非基性岩如果含有铜镍矿,与不含有同镍矿的岩石都会发生异常,主要表现在Cu、Vi、Co等方面,为了有效控制这一问题对地质勘查造成的影响,有关人士想出了一种方法,就是建立物、物、化探模型,这种方式的工作原理就是使用各种方法,对各种异常情况做相互的验证,也就是一种相互的排出法,一种矿石的特征是清楚的,而通过两种勘察方法的相互补充说明,就可以明确的排除掉一些干扰情况,从而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这也是提供高整体工作效率的必由途径。在进行地质勘查工作中,这种方法的需要逐渐的进行完善,而在工作中,必须使用准模型对勘查任务进行指导,清楚各种矿种的勘察分析方法,那么这就要清楚知道矿产中矿石的组成情况,矿石所在位置,以及围岩的组成情况。

二、物探的勘察技术分析

物探就是地球物理勘察的简称,进行地质勘查工作中,使用不同的物探方法,其最终的精度也是不一样的,而且通常结果的差异性都很大。有关人员都清楚,物探数据具有多解性,那么在地质不同阶段,就必须使用不同的物探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在地质各个阶段物探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在勘察过程中,一定要清楚勘察地区的地质情况,最好做一下综合性的物探,那么就会知已知彼,事半功倍。

2.1磁物探法的分析

通过实践中的总结得知,物探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就是磁法。在具体勘察过程中发现,在断裂位置通常都是充满了金属矿和岩浆岩,在岩浆不稳定的活动中,还会伴随一些热液活动,通常磁性物质都会伴随岩浆岩,那么在地表进行磁性测试,就可以很快找到和岩浆岩相关的金属矿,因此该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作用非常大。

2.2重力物探法的分析

在对矿石密度比较高的地区进行勘察中,一般都是使用重力物探法,而对于超基性岩,以及高密度基岩,要会使用到重力物探法,这是其优势所在。

2.3电磁物探法的分析

进行地质勘查过程中,电磁物探方法是仅次于磁法的物探方式,具体而言其多用于三种类型,频率域电磁法,时间域电磁法,还有直流电法。如果是针对时间域电磁法而言,由于偏移量的不同又可以分成瞬变电磁法,以及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技术人员都清楚,瞬变电磁法要比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的分辨率高很多,而且勘查速度也非常快,具体勘察工作中,能很快找到高导矿体,因此其优势非常明显。在使用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方面,其可以借助偶子对地下进行脉冲电流的注入,有很庞杂的发射装置,由于其勘察成本高,操作不灵活,因此在有色金属矿资源的勘察中基本不会应用。下面分析一下频率域电磁法,在正常对地面进行勘察中,在时间不断变化的时候,电磁场中的分量就逐渐的被改变,利用这一点区别就能很好的勘察到地下电性结构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太阳所发出的电磁波是它的场源,条件允许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人工发射的电磁场进行代替,这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标准的频率域电磁法,实际中有很多变化,这样针对环境的不同,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在民间又被称之为又称大地电磁法,由于在勘察中测得的深度非常大,同时对高导体非常敏感,分辨率高等优点,可以精确圈定岩体的边界线因此在工作中被广泛的使用。在对有色金属矿进行勘察过程中,有关技术人员都愿意使用激发极化法,其可以很快找到斑岩型矿,浸染状矿,而且精度非常高,而有色金属区的平均电阻率会影响到勘察的深度,这一在勘察中应当注意的一点。

2.4地震物探法分析

进行油气和煤田勘察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地震物探法,由于矿产资源非常大,而且和岩浆的活动有关系,因此对其勘察中不经常使用。

三、化探勘探方法的分析

3.1化探勘察方法的分类

化探方法顾名思义,是使用化学方法对地球矿物质进行勘察的方法。在勘察过程中,可以系统分析各种天然物质和自然资源有关的化学指标,从而能很好的进行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该方法理论的不断完善,其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应用科学。也被称之为地球化学。由于其勘察的方法和勘察对象不同,可以分成海洋化探、区域化探、金属矿化探、非金属矿化探。实践中化探有很好的适应性,能适应介质的多变性,还能精确测定元素在地球化学中的分布情况。和其他方法相比较,数据非常可靠,指标非常丰富,因此分析结果就非常准确。

3.2化探的异常情况

如果使用化探方法对地质进行勘察,需要结合勘察的异常情况,才能很好的测得矿体的实际位置。如果是根据采样介质不同来分类,其有水系沉积物异常,岩石异常,土壤异常。如果是根据地质因素来进行分类,其又可以分为构造异常,岩体异常,矿异常,深部异常,岩性异常。如果是根据异常的程度可以分成负异常、正异常、弱异常以及地球化学区域异常等。对异常进行选择时,可以通过经验法,需要结合异常的规模,异常的强度等特点进行分析。还可以使用模型类比法,通过建立不同的矿种,依据地质环境,或者异常特点相似的情况,勘察到类似矿床的规律,最后再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最有前景的异常情况。也可以使用GpS对异常优选进行预测,主要内容会涉及到信息库的建立,空间的分析等。

总结

在实际工作中,物探在勘察能源和矿产,黑色和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非常大,而化探在工作中,可以全面的采集到有关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而且其发展空间还很大,在以后的发展中其作用定会显现出来。对过对两种技术的分析能够得知,它们相互之间的配合,可以很好的对深层、隐伏矿物资源进行勘察,因此在经济发展中有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安顺.浅析物化探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环境与生活,2014(06),108.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机化学解题思路

引言

高中的有机化学的内容与无机化学内容相比,知识脉络比较清晰,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也较容易理清。但是由于有机化学是一个涉及范围较广泛的分支,相对来说,化合物的变化也较复杂。因此在解决有机化学习题时,方法性比较强,学生若不能够掌握这些解题思路,在遇到有机化学习题时,则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为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带来了极大困难。以下是一些高中有机化学习题中的典型例题及其解题思路。

一、烃类分子式的确定

烃类分子式的确定一直是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典型题目,也是有机化学初学者容易出错的题目。常见的确定烃类分子式的方法主要有:差量法、关系式法、通式法平均值法等。

1.差量法

差量法的主要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的一些差量,如固体的质量差、气体的体积差、某一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差等。这种方法通常将差量看做是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端的一项[1],将差量与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形成比例,从而得到所要确定的烃类的分子式。

例题1.常温常压条件下,某气态烃20ml与o混合点燃后,发生了爆照,反应结束后,混合气体的体积变为50ml,试确定该烃可能的分子式。

分析:该题中只给出了烃的反应量是20ml,并没有给出第二个能与之列成比例的量,因此此题可以采用差量法解决。解题关键在于找出已知差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

的所有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什么?

解析:此题涉及的转化关系较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推断题,为了理清思路,深刻掌握题中的所有信息,我们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表示题中的转化关系。通过这种直观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思维导图

通过图中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知道,由a到H,碳原子数减少了2个,因此我们可以根据H的结构简式确定a的结构简式,从而采用顺推的方法,解决题中的其他问题。

结语

高中有机化学的习题除了上述提到的计算题和推断题外,还有很多种类的题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我们准确地把握题意,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一步步地加以分析,找到转化关系,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此外,在解决高中有机化学的习题时,还有一种十分常用的方法――转换法,转换法能够将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加以简化,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易懂[3],也是高中化学习题中一个较为常规的解题方法。总之,学好高中化学,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反应方程式和实验现象,更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7

关键词:尿常规;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检验

尿常规作为一项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及时反映身体健康状况,有利于准确筛检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疾病,为病理分析提供充分的依据[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不断改进。传统的显微镜手工法经过改进,逐渐发展为自动化、现代化的仪器化检测,使尿常规检验的展开更加方便简单。自动化尿液分析仪的使用,有效克服人工操作所带来的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2]。为了分析对比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验尿常规结果,在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本院对收治的尿液标本,分别采取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验,现将检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患者尿液标本,均自住院患者的晨尿,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51例,患者年龄在21~72岁,平均年龄为(48.53±5.45)岁。嘱患者采取一次性的洁净塑料尿杯收集中段晨尿,并送至检验科检验。

1.2方法

1.2.1显微镜手工法采取混合尿液10mL,进行离心1500r/min,时间为5min,将上清液吸弃干净,沉渣的残留量为0.2mL,并用合适的力气摇动。将制作好的尿沉渣混匀后,采取一次性尿吸管吸取充入尿沉渣定量,用分析板进行常规尿沉渣镜检。采取高倍镜进行鉴定,计数,记录并计算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尿蛋白采用加热醋酸法并记录结果。

1.2.2尿液干化学分析仪针对患者每份标本,严格遵循说明书中的要求,采取质控物进行测定,并达到规定要求后,在充分混匀的10mL尿液中,将试纸带完全浸入尿液样本中,在2s后取出,在试管边缘划过试纸,在滤纸上将多余的尿液吸取干净,以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轻轻置于传送盘上,严格遵循标准的操作原则,进行多次检测,最后将自动检测结果打印出来,进行记录保存。

1.3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尿蛋白的检测阳性率为15.87%,白细胞阳性率为19.05%,阳性率略低于显微镜手工法的18.25%、21.43%,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红细胞的检测阳性率为25.40%,率略高于显微镜手工法的阳性率23.02%,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尿常规作为医学临床中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在初步检查中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一些肾脏病变患者在早期临床检查中,可发现蛋白尿或者、沉渣中会存在有形成分。可见,尿常规临床检验有利于正确筛检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等疾病,确保分析病理过程的顺利展开。

杨蓉[3]等人分别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验180份尿液标本,发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6.7%、19.4%、21.7%,显微镜手工法对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9%、22.2%、19.4%,两组检验结果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以上报道相符。通过以上研究表明,分别采取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手工法进行尿常规检验,两种检验方法对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等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作为一种全新的自动化仪器,可进行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提高医学实验室尿液自动化检查的工作效率。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应用优势在于:操作简单方便,速度较快,灵活性比较强,但是由于对尿液分析仪错误的使用,在中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影响因素,将会对自动化分析结果准确性形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检验中要求操作者熟悉自动化仪器的原理,充分了解自动化仪器知识,正确操作自动化仪器,才能提高尿液分析仪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如下[4]:通过细胞胞浆中的脂酶进行检测尿中白细胞,但是粒细胞中淋巴细胞浆中并不存在脂酶,因此,在肾结核引起的淋巴细胞尿临床检验中,其尿液呈阴性,镜检呈阳性。另一方面,大量的抗生素,将会对粒细胞胞浆内脂酶的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呈现假阴性。大多情况下,白细胞数目会比较少,分析仪试纸条敏感度比较低,因此,与显微镜检测对比,分析仪检测尿中白细胞阳性率相对较低。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尿常规检查中,大多医院逐渐趋于采取简单方便的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查。胡永翠[5]等人认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作为一般尿液的初步筛查试验,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检查中,需要综合采取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的手工法进行检查,因为两种检验方法各具优势,均可互补,在临床中可联合应用。作为检验工作者及临床医师,应该不断充实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操作技巧,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处理每份尿液,同时根据患者实际的病情,结合临床诊断结果,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可综合采取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进行检查,以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的准确性。在临床检验中,如出现可疑现象,应该及时向患者询问,明确其影响因素,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份尿液的分析结果,严格实施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刘腊君.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4(7):865-866.

[2]罗丽杰.尿液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手工法检查尿常规的结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3,29(13):154-155.

[3]杨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手工法检验尿常规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13(10):265-266.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8

关键词:生物化学检验;发展;展望

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概念

所谓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就是将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新型技术应用到临床,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帮助疾病的诊断及病情检测,为治疗提供确切依据。生物化学定义为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结构、化学组成、及生命体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1]。主要研究组成生命体的各种蛋白质、核酸和相关酶类的化学组成、结构、代谢、遗传等方面。应用到临床上,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分析患者机体相关化学指,以此来判断病情、病变程度等等。

2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方法和技术越来越多,也日渐成熟,在临床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新型技术主要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还有近年来逐渐发展的高效液相层色谱法、生物传感器等等,下面对临床常用技术一一介绍。

2.1光谱吸收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发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发是目前普遍应用于临床的光谱吸收分析技术,主要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吸收程度不同进行测量的一种定量定性分析技术[2]。光谱吸收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物质辐射能的吸收与该物质的浓度与吸收层的厚度有关。

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此法应用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760nm的吸收特性为原理的定性、定量方法。测定时须设立空白对照,边长1cm的石英吸收池,可同时测定几试样的吸收度该方法操作简单,而且准确性和重现性较好。

2.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使待测元素灯所发出特征谱线,该谱线穿过试样,试样原子化会产生原子蒸汽,蒸气中待元素基态原子会吸收该谱线,使之强度降低。最后是利用辐射光减弱程度,求得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因背景对辐射光强度的吸收,会对测定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将背景吸收对实际测量值的影响降到最低,并在最后结果分析时考虑背景吸收因素。应用火焰法时需选择适宜谱线,加入适当络合剂。

2.4电化学分析技术应用电化学的电位、电流、电导等基本原理及现代的实验技术,测定物质组成及化学含量大小的分析方法。该法具有高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特点。可以测到10-10mol/l到10-12mol/l的物质,广泛适用于生物化学检测。

2.5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其主要形式就是火焰光谱法和荧光分析法。火焰光谱将被测物质处于火花的高温气态作用下,使被测物质离解成原子或离子,然后激发其解离粒子,发射光谱谱线。此时发出的谱线的强度与被测物质在被测样品中的含量成正比,可用标准公式来确定其具体含量。荧光分析较火焰法灵敏度高,利用荧光的强弱来测定物质的含量,其测定含量低,可进行微量分析,并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进行测定。但是,荧光分析测定限制条件较多,要求苛刻,常常需借助特殊仪器进行。

3发展与展望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但其发展是极为迅速的,自动化生化仪器逐渐普及加上临床是的广泛应用大大推动了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起着关键性作用。

目前临床上血气分析,钠、钾等离子含量的测定,最常应用的就是离子电位选择分析法,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可以做到准确诊断,而且节省检查时间[3]。其缺点是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应用较局限,还并未普及到更多指标的测量,但相信这项技术的研究会越来越进步。

目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方向是朝着分子诊断学的方向迅速发展,而且正在不断深入探究,寻找更加灵敏,特异性更高的诊断方法。随着现代检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患者的检测结果会趋于准确、快速,不管是指治疗质量还是预后判断方面,都会更加完善。

随着现代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不断的深入研究与进步,现在还没有广泛应用到临床的电泳技术、高效液相技术、和生物芯片等会慢慢发展并得以广泛应用,将推动临床医学检验领域的新的重大历史性变化。

参考文献:

[1]乔博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概念及常用技术[J].求医问药(下),2012,10(5):83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9

【关键词】:化学工艺;废水处理;实际应用

处于当前社会环境中,废水量规模不断在扩大,而废水的来源种类也是比较多方面的,譬如: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实验室废水等诸多种类。而在应对这些废水处理工作上的难度较大,需要现阶段比较先进的技术方法进行废水处理工作,有效的防止废水外排放对环境、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化学工艺对于废水处理是比较有效的,也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方法之一。特别是在难以净化的废水方面,化学工艺运用成效是非常不错的,因此,要重视该方法的充分运用。

1.废水处理概述

社会上的废水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实验室废水。废水外排放会引发较严重的污染,其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还对人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伤害,由此,进行废水处理工作是非常迫切的、有必要的。当前国内的废水乱排放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其导致的破坏、损失也不断地在加大,特别是混合性废水。混合性废水是由多种废水混合而成,其中产生的化学反应会对环境危害的具有持久性的。基于废水控制方面来说,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针对废水源头进行控制工作开展难度是非常大的,这是由于生活、工业产生的废水是无法规避的。因此,针对废水处理,只能够从后续的废水处理方面进行处理,运用科学、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工艺手段完成净化,进而实现其造成的破坏、损伤最小化。

2.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当前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充分运用废水特点

就进行废水处理工作方面来说,要想实现较高的工作成效性、可靠性,首要的就是相关废水处理工作人员对于其的认识和掌握。特别是对废水中含有的污染成分、化学特点等方面的把握,这需要废水处理工作人员具备该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够在废水处理过程中提高工作的实效性、目的性、时效性。除此之外,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下,还要尽可能地增强废水处理工作中获得的经济效益,这是由于废水中不是只有有害物资,还包含一些有利的物资,可以将这些有利物资进行回收在使用,进而充分的发挥其价值效用。

2.2严格遵循分离原则

在进行废水处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分离原则。执行分离原则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将废水、清洁水资源之间进行有效地分离,旨在防止其间出现影响问题。譬如:就生活废水方面来说,在外排放、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生活废水的外排放渠道完成适当地分离放置,进而防止其和生活方面的作用导致排放水出现交叉问题。其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废水排放出现渗漏,如果生活废水的排放渠道出现了渗漏,混合到人们日常使用的水系统中,这会严重的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也要高度关注分离处理工作,尽可能的避免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有害物资混入人们日常使用的水系统当中,进而给人们生活、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要注意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地分析,必须严格完成环境维护工作。

2.3严格遵循分类原则

在进行废水处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分类问题。废水处理分类原则主要是指要对废水进行仔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旨在可以全面的掌握废水的具体组成成分,进而针对其成分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同时还能够对其中不同的污染物质进行适当地分类。污染物质的分类原则是遵循废水的污染程度实行的,这样的分类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处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后续产生的化学反应对环境、人们产生不利影响。

3.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具体到废水处理过程中化学工艺的实际应用案例中来看,当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在进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废水是:氨氮废水。氨氮废水的出现大多是在工业、焦化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时由于其生产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氨氮成分。由此,如果不经净化处理任意的外排放会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的污染,譬如:河水富营养化,这种污染主要是由于氨氮废水排放到河水中导致的,而且氨氮废水是具有较强的毒性,这对人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威胁也由此表明这类废水处理工作的紧迫性。而针对氨氮废水这一类的废水处理普遍采用的净化手段:一种是化学沉淀法;另一种是生物法。其中化学沉淀法,这种净化手段是非常常见的化学工艺处理措施,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需要择选适宜、合理的试剂,,要确保择选的试剂可以与氨氮成分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并完成沉淀。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废水中的氨氮含量。

3.2丙二醇废水处理方法

针对丙二醇废水处理方面来讲,由于丙二醇食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有机溶剂,由此,针对根据其特性采取比较有效的处理方法。这类废水比较有效而又便捷的处理方法,一种是电化学氧化法,另一种是活性炭吸附法。其中电化学氧化法对处理废水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化学净化方法。电化学氧化法的运用,是通过合理、适当的氧化剂来完成丙二醇净化处理工作,进而可以将丙二醇转化成丙二酸,最后在借助碱性物质的混合来完成中和。

3.3吹脱法的应用

针对废水处理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化学工艺手段还是吹脱法。吹脱法可以在硫化氢、氰化物、氯化物等方面含量较高的废水上实现很好的处理工作效果。吹脱法这种化学工艺处理手段操作是比较简便的,而且还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其还能与别的化学试剂进行有效融合使用,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废水的处理工作的成效。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工艺来说,有效的运用化学工艺处理手段能够增强废水处理工作的成效和价值,同时要重视废水处理过程中应当一些处理原则,严格把关废水处理,进而能够增强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过程中运用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邱勇波.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6):17.

[2]王传明,张润庚,刘龙.化学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6,(04):223.

高中常用的化学方法篇10

【关键词】分析化学;环境监测;应用

现如今,随着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人们认为要控制环境的污染,就需要及时检测出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且对其污染物质进行分析和监测,这样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所以,人们就运用现代分析化学的一些新技术,对环境问题进行新的监测,从而建立起了一个环境分析化学的方法,一般也常常被称为环境分析。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就是指通过研究运用现代的化学科学技术及一些分析方法,对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质进行测量,并且检测出这些污染物质的成分及含量,它是环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环境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1.环境分析化学的特点

环境分析化学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组成,是对环境科学进行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换言之,要想使环境科学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让环境分析化学发展起来。环境分析化学有着以下的特点:

(1)范围广。环境分析化学涵盖着土地、空气、海洋等整个地球上的生存环境。

(2)研究对象复杂。现如今,世界上记录档案的化学品种已经将近两千万种,而在环境方面的至少也有十万种。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结构,所以对它们进行分析就需要通过深入到不同的结构中分析,研究出它们复杂的结构组成情况。

(3)变异性。在整个环境系统中,由于整个地球是运动的,事物发展也是变化、运动的,这就会导致很多环境中的化学品种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变异性。

(4)普遍性。环境分析化学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运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它又加入了很多先进的仪器和方法,这也大大促进了环境分析化学在环境中的应用。

2.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主要方法

2.1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随着原子吸收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原子吸收已经可以很准确的测定出污水中的一些过度污染量的金属性元素。而由我国自行研发出的原子荧光仪,可测定出水中含有的as、Bi、Se等八种元素化合物,它对这些元素的测定也有着很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并且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2.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主要是通过分光光度计对环境进行监测,它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灵敏度也不错,在环境各方面的监测中都能够应用,是环境监测中最普遍的一种方法。近些年,由于研发出了较好的灵敏显色剂,使得分光光度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精确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让它在环境分析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3发射光谱法。发射光谱法在我国国内研究得较少,研究较多的是前苏联。近些年,发射光谱法是通过一些等离子燃烧器高温激发源来发射出光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在环境监测的深度,它的灵敏度也非常高,常常用于对一些生物材料、土壤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及分析。

2.4中子活化法。中子活化法也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方法,它对元素的检测很专一,并且不会破坏检测试样。中子活化法中通常用加速器中子源、反应堆中子源和同位素等作为所需的中子源。在近几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研究出了一种低能光子探测器,它对低能光子比较敏感,有很强的分辨能力,大大提高了它的灵敏度。中子活化法的应用范围也很广,它可检测出汞、砷、锡、铬等六十多种元素,不仅包括存在于大气土壤、水中的,还包括一些生物材料中的。

3.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3.1环境分析化学在元素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无机质谱测定试样中的微量元素,通过同位素质谱测量试样中的同位素含量。而元素质谱分析常用的一种仪器是离子探针分析仪,通过离子探针分析仪的检测,能够很有效的分析中固体材料中所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它是通过测定出图表中的峰位变化来进行元素的定性分析,而通过它的峰强度的变化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是一种元素的分析技术。通过X-射线能谱仪能够测定出样品中的一些元素的种类,进一步分析出固体材料中所包含的元素。通过核磁共振就可以对材料的一些表面化学进行研究,测定出分子的结构。

3.2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方法标准化和环境标准物质中的应用。环境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它是对环境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对环境保护制定一些措施的科学依据。这就需要在环境分析化学中有着一个很可靠和精确的分析方法,进而保证分析出数据的完整性。环境标准物质就是环境分析化学中能够表征出其性质的一种均匀物质,它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都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很精确的测定。通过环境标准物质可以使环境监测有很好的准确性,使之不会出现一些误差,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很精确的数据,便于制定对策。现如今,对环境的监测往往都是通过分析化学的仪器进行监测。

3.3环境分析化学在痕量和超痕量污染分析中的应用。现如今对环境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而对环境分析也提出了一些深入的要求,其中有一个就是运用一些分析化学的方法需要能够检测出超痕量级的污染物质。这就需要很多研究人员通过努力研究,研发出一套可测定出环境污染中含有痕量和超痕量污染物质的化学分析方法。现如今人类已经通过痕量和超痕量的分析方法测定出了一些数据,并在实际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在现代的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就更应该对痕量和超痕量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对一些超痕量到极致的物质的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在研究这些技术的时候需要做到有高灵敏度,选择性好等特点。当研究完成技术后,就需要把这些技术运用到实际的环境监测中去,为人类的生存环境的监测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束语

在环境污染中,由于采取到的很多试样里面的污染程度并不高,但一些污染物的种类却很多,并且涉及的范围广,这就需要对环境检测的方法要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且简单实用。为了能够更好的实施环境监测,还需要对分析化学方法进一步的研究发展。首先,需要研发出一种更有效的样品处理技术,并且把这种样品处理技术和分析化学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其次,需要研究出更多的分析化学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应用到环境监测中,测定出一些不容易测定出的环境物质;最后,分析化学方法还需要与很多物理化学技术联合起来使用,使之能够在环境分析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总之,在环境监测中,分析化学的方法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倪哲明.环境分析化学发展战略研究[J].环境化学,1992(5):96-99

[2]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仪器评议——从BCeia仪器展看分析技术的进展[J].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8):58-62

[3]李晓燕,何治柯等.化学发光分析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1999(3):258-262

[4]何燧源主编.环境污染物分析监测[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5):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