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十篇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十篇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23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1

关键词:大型机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n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根据计算机的使用者不同而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从普通的使用者角度讲,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传输中保障个人及商业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他人用非正常手段截取、窃取、破坏、篡改信息,以保障个人隐私和个人利益不受侵害。二是从网络运营商的角度讲,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保护和控制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避免出现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非法占用、控制网络资源,防御黑客攻击。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计算机网络安全有很多特征,但是最主要的是下面的五个。

(1)完整性完整性是指计算机中的数据如果没有经过授权,就不能随意修改的特性。就是说数据在保存或是传输过程中要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不能丢失的特性。

(2)保密性保密性是指当计算机中的信息如果没有经过允许,就不能泄露给没有授权的用户,也不能以其他任何形式被非法用户进行利用。

(3)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当网络中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要时刻的对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4)可审查性可审查性是指当计算机网络出现了安全问题时,要有方法能检测出来,即出现网络安全问题时能够提供解决的对策。

(5)可用性可用性是指计算机中的信息能够被已授权的用户进行访问并按自己的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用户需要时能否存取和使用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1)非人为的、自然力造成的数据丢失、设备失效、线路阻断。

(2)人因攻击:如社会工程、钓鱼等行为。主要指采取非计算机手段,转而使用其他方式(如人际关系、欺骗、威胁、恐吓)等非正常手段获取信息。钓鱼则使用假冒、欺骗性的网站,获得网络用户的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等。

(3)物理攻击:主要是指通过分析或调换硬件设备来窃取密码和加密算法。物理攻击比较难以防范,因为攻击者往往是来自能够接触到物理设备的用户。

(4)服务拒绝攻击:通过使被攻击对象(通常是服务器)的系统关键资源过载。从而使目标服务器崩溃或瘫痪,以致停止部分或全部服务。根据利用方法不同又分为资源耗尽和宽带耗尽两种方式,服务拒绝攻击时最容易实施的攻击行为,也是最难对付的入侵攻击之一,其中目前已知的服务拒绝攻击就有几百种,典型示例有死亡之ping、泪滴、UDpflood、SYnflood、Land攻击、Smurf攻击、电子邮件炸弹、畸形消息攻击等。

(5)非授权访问:对网络设备及信息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如非法进行读、写或执行等。

(6)扫描攻击:在连续的非授权访问尝试过程中,攻击者为了获得网络内部的资源信息及网络周围的信息,通常使用Satan扫描、端口扫描个ip半途扫描方式。由于互联网目前广泛使用的tCp/ip协议族中,各个层次不同的协议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可以利用操作系统和网络的漏洞进行攻击。

(7)远程控制:通过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或安装木马客户端软件直接对用户的及其进行控制的攻击,主要通过口令猜测、特洛伊木马、缓冲区溢出等方式。

(8)身份窃取:指用户的身份或服务器的身份被他人非法截取,典型的有网络钓鱼、DnS转换、maC地址转换、ip假冒技术等。

(9)假消息攻击:通过在网络中发送目标配置不正确的消息,主要包括DnS高速缓存污染、伪造电子邮件等。

(10)窃听:攻击者通过监听网络数据获得敏感信息,如通过抓包软件等。

(11)重传:攻击者实现获得部分或全部信息,然后将此信息重新发送给接受者。攻击者一般通过协议解码方式,如FtUUser等,完成重传。解码后的协议信息可表明期望的活动,然后重新发送出去。

(12)伪造和篡改:攻击者对合法用户之间的通信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插入,再发送给接收者。

4、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基本的网络安全措施应包括这个网络的安全传播过程。首先应设置安全的行政人事管理,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人事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和行政安全管理规则制度。其次是技术方面的措施,主要的技术手段有以下6种。

(1)物理措施:采取具备优良性能的传输工具,制定严密的安全规制,保护交换机和大型计算机等关键硬件设施。

(2)访问控制:严格把关用户访问权限,确保严格控制陌生用户的访问可能造成的侵袭。可以选用安全稳定的网络操作系统,对用户的身份证进行设置,设置加密的口令并进行定期的更新和鉴别,设置用户访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控制网络设备配置的权限等。

(3)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措施之一,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可以在整个网络过程中加以应用。加密的作用是保障信息被人截获后不能直接被利用,能在用户的数据被截取之后减少用户的损失,用很小的代价即可为信息提供相当大的保护。按作用不同,数据加密技术一般可以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鉴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四种。

(4)隔离技术:通过防火墙划分VLan、Vpn等方式分隔成独立区域,将重要的子网络与其他网络隔开,可以更好的使重要的数据得到保护,不会轻易的就被截取。

(5)备份措施:可以避免因硬盘损坏。偶然或者而已的数据破坏、病毒入侵、网络攻击等带来的影响,同时也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

(6)防火墙:主要指的是一种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流经的通信数据进行扫描的一种软件技术。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扫描和过滤,避免计算机被黑客侵入,造成数据和程序纵和控制。

(7)其他措施:其他安全技术包括数字签名、认证技术、智能卡技术和访问控制等。

(8)改善计算机应用环境,规范人员操作流程。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高速运行,需要不断改善计算机应用环境,增强使用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手段和安全意识,规范使用人员的操作流程,避免出人为因素造成的网络安全问题。

结语:总之,计算机网络出现安全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只要我们永不懈怠,及时解决出现的安全问题,同时高度重视对大型机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预防。采用先进的技术去建立严密的安全防范体系,加强防范意识,构造全方位的防范策略,给大型机场计算机网络正常的运行以保证,使计算机网络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钮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

[2]马小青.浅析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2

所谓的网络安全主要指的是网络系统中的数据、硬件、软件等能够受到良好的保护,不会受到恶意或者偶然的因素而泄露、更改或破坏,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且提供的网络服务不会发生中断现象。由于医院本身的性质较为特殊,医院信息系统必须是一个24h都能正常运行的网络系统。除此之外,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辐射范围是整个医院的所有部门,很多计算机联网后同时运行,其中包含了患者就诊的每一个环节,这使得医院开展的每一项业务都有着非常高的网络依赖性。除此之外,医院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和医保联网,从而使医院网络模式变得更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只要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则会对医院的管理工作与医疗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给患者和医院带来巨大的损伤及灾难。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其中,系统安全包括应用程序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则会伴随着网络攻防技术的不断演变而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数据安全主要包括数据防护安全及数据本身的安全。通常而言,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应用服务、产品、技术及物理4个层面。从应用服务层面来说,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在网络终端将网络接入后发生的安全问题,例如垃圾邮件、黑客攻击、非法入侵、病毒感染及违规操作等,导致系统网络中断、服务器瘫痪、主机遭到劫持、患者账户隐私被盗、数据被篡改或丢失以及医疗信息失窃等等;从产品层面上来说,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软件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和应用程序中被恶意植入的代码及隐藏的后门造成的安全问题;从技术层面来说,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信息产品本身存在的设计与研发方面的缺陷,也包括日常管理维护及信息技术引进中的可控性、非自主造成的安全隐患;从物理层面上来说,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由于受到错误操作、人为破坏、自然灾害以及计算机攻击行为,造成计算机网络系统无法继续正常运行下去。除此之外,随着当前网络科技信息的不断进步与变化,网络安全威胁也随之发生了很多方面的变化,新兴的网络威胁如apt攻击、钓鱼网站、僵尸网络等等,现阶段的网络安全问题可谓十分严峻。

2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的防护对策分析

2.1构建科学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充分保证当前医院网络环境的稳定健康运行,医院必须制定出科学的网络安全规章管理制度。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使用方法和合理的管理制度,例如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资源数据存储备份制度、网络运行维护制度、医疗信息系统操作使用制度等,并且医院应当逐步培养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保证医院网络安全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此外,医院还可以成立网络安全应急小组,当发生网络安全事件问题时小组应当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采取措施。如果出现灾难时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对网络安全进行恢复,并且尽可能将医院的社会影响、故障损失及网络中断时间降到最低,同时形成长效的问题整改机制。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对所有的网络使用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能够完全胜任其所属的岗位职责。

2.2采取科学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医院应当在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施科学正确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从而保证整个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安全、高效、正常地运行。第一,为了进一步保证医院网络系统服务器能够高效、稳定可靠地运行,应当采取双机热备、双机容错等解决措施;第二,对于一些十分关键的设备,建议通过UpS进行主机设备供电,这能够在保证电压稳定的同时,有效避免发生突发事件;第三,网络架构设计方面,应当将主干网络链路也构建成冗余模式,一旦主干网络中发生线路故障时,则可以通过冗余线路保证网络信息数据依然能够得到正常的传输;第四,物理隔离措施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医院专业的工作人员应当将网络外网和业务内网进行物理分离处理,从而防止发生互联网和医疗业务网络出现混搭的现象,这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受到互联网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疗业务数据发生外泄,还可避免非法用户借助外部网络进入医院信息系统和服务器实施一系列非法操作;第五,针对医疗业务信息安全,医院应当构建出系统和数据备份容灾体系,从而保障发生机房灾难和存储设备损坏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第六,采取权限分级管理的措施,避免修改数据以及越权访问等现象的发生,还能够对部分关键数据信息进行跟踪预警等。

2.3实施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

医院网络安全防范的对策较为繁多,在技术手段方面的对策应当变得多层次、多元化,从被动防护过渡到主动防御层面上来。第一,由于医院的网络架构是外网和内网隔离的,内网的网络安全需求更为高级,其应当安装一些强大的杀毒软件,同时还应当构建管理控制中心,以此来进行危险项修复、病毒库更新、病毒查杀、漏洞修复、全网体验等;第二,在医院的外网和内网之间构建出防火墙网关,从而将一些非法服务和不安全的服务过滤出去,对网络访问进行适当的限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探测及预警网络的攻击行为,避免出现潜在的、不可预测的恶意入侵现象;第三,要想有效弥补防火墙存在的漏洞,医院还应当采取专业化的入侵检测系统部署措施,将多个关键点分散在网络中,通过对审计数据、安全日志及行为或其他网络来检测所获取的各方面信息,并且从其中发现系统或网络中是否存在被攻击的现象或有违背网络安全的行为;第四,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还应当通过安全扫描技术,全面扫描网络中的网络服务和可能潜在的安全漏洞;第五,构建云安全管理平台。通常来说,通过虚拟化平台能实现网络安全的集中式管理,如终端保护方案、事件管理(Siem)、数据防丢失(DLp)等,从而为医院提供出相关的云服务功能,通过虚拟化的手段来压缩医院网络维护成本,并且能够对医院内部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例如,利用VmwarevSphere5与病毒厂商的结合,从而对服务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这能够动态识别网络通信及对虚拟架构配置更改问题,同时还能够对用户中的未授权操作进行阻止,并且给在不会对系统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前提下防止oday攻击等行为。

3结语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内网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一、前言

政务内网是指政府机关内部专门用于处理业务工作的办公网络,是政府部门内部工作联络、信息传递的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其特点有二:一是与社会信息网络物理隔离、相对独立运行;二是涵盖政府部门用于执行政府职能的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众多信息都带有保密性[1]。

电子政务给传统的政府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改善了政府工作环境,增强了政府行政能力。目前,信息技术已渗透并服务于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引入了众多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政务内网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从人、管理、技术三个方面衡量,还存在着内部公务人员信息安全意识不高、管理措施不到位、技术手段不足、信息化应用推进与信息安全建设不够同步等问题。在政府信息化推进过程中,这些问题产生的后果有可能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而使政府造成损失;严重阻碍政府的行政工作,甚至还会造成政府工作系统的瘫痪,直接危害国家安全。

在信息时代,由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引发的损失将会全方位地危及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国家处于信息战和高度经济金融风险的威胁之中[2]。保证网络安全运行已提升到维护国家、保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因此,如何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电子政务构建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政务内网安全风险分析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及应用系统所受到的安全威胁就越严重。由于政府部门许多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时间较早,早期的系统开发设计中对信息安全考虑较少,系统较脆弱,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较大。为了达到信息安全的基本目的,必须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针对政务内网信息及其应用系统的各种安全威胁。主要的安全风险包括以下6个方面。

⒈内部人员主动窃密和破坏

一是内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职务之便,将其能接触到的文件、数据、内部工作信息等提供给敌对组织和个人。二是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泄密,更改记录信息,内部非授权人员有意或无意偷窃信息,更改网络配置和记录信息,内部人员破坏网络系统,等等。据统计,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占整个安全攻击总量的70%以上[3]。

⒉工作人员安全保密意识薄弱

少数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信息安全保密知识,不了解信息化过程中对应的安全风险,如内部口令互串;没有意识到信息安全问题不仅仅是职能部门的事,更是每个人必须遵守和维护的重要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违规操作、有章不循、监管不力、“制度如林,落实无人”等现象大量存在。

⒊各种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和使用混乱

对移动存储介质,移动计算机设备的使用上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普遍存在随意处理各类密级文件、随意使用私人存储介质、随意拷贝文件的现象,如此造成知密面扩大,甚至移动设备丢失,直接造成泄密。

⒋对保密信息监管不力

各类电子文档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的认证、授权使用和监管措施不够。电子文档不同于一般纸质文件,它的拷贝、复制和传递都具有特殊性。电子文档随意拷贝、复制,很有可能造成知密面扩大、文件丢失、文件被篡改甚至发生泄密事件。重要应用系统没有审计功能,或审计功能相对薄弱,对可能发生窃取行为、未经授权或越权使用资源的现象没有有效的记录和取证能力,无法满足事后追究责任的需要。

⒌技术措施不完善

一是在某些应用系统中安全性考虑不够,开发队伍缺乏保证应用安全的经验,应用系统配置和部署考虑安全性还不周到,对重要信息系统中数据的访问控制措施不够。二是内部网络系统由于文件交换等情况感染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和其他恶意代码,直接造成系统破坏、网络瘫痪、数据丢失等。三是信息安全专职管理人员在数量上和技术上还不能满足政府高标准的安全保密工作需求,这就造成工作人员因人手问题而无法分权管理,因能力问题而不能提供有效保障。

⒍信息安全责任体系尚不健全

政务内网的信息安全责任体系尚不健全,存在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多头指导、政出多门,建设和监督未能有效分离,检查督促不到位,出现问题难以落实到人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内部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技术措施不能到位,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等现象,严重影响政务内网整体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

三、政务内网信息安全状况

基于以上安全风险分析,当前政务内网的信息安全综合保障能力与政府职能部门对信息安全保密整体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其突出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⒈内部工作人员的保密安全意识亟待加强

政府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对工作人员有很高的保密要求,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问题还存在不少认知盲区,对网络信息不安全的事实认识不足,误认为政务内网实施了物理隔离就安全无忧了。不少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淡薄,这种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现象导致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⒉信息加密措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加密是信息安全的核心,目前政务信息化建设正在不断深化,许多应用系统已应用于政务内网,越来越多的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完成处理和交换任务。虽然目前已经对加密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加密仍是政务内网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⒊信息安全组织管理、培训工作滞后

信息安全是一项管理工程,任何技术手段都需要管理来落实。目前政务内网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大多属于兼职,缺乏有力的组织保障以及系统和规范的教育培训。组织机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造成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滞后。

⒋信息安全整体防范工作薄弱

政务内网信息安全工作,仍停留在查缺补漏阶段,防范方式简单,对防范手段缺乏系统的梳理和体系化的规划建设,整体防范能力较低,普遍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形成主动防范、积极应对的全民意识,更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监测、防护、响应、恢复和抗击能力。这种状况已不能适应政务工作信息化的需求[4]。

⒌缺乏有针对性的信息安全防范技术措施

政府业务应用各类多样,其保密要求高,社会上通用的技术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其安全需求;急需与之相适应的各类专用安全保密技术措施。

四、政务内网的安全需求

政务内网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⑴需要与外部社会公共信息网络实施严格的物理隔离或物理隔断;

⑵政务内网需要保护核心网络免遭非信任主体的外部干扰或篡改,或者其安全功能被非信任主体旁路[5];

⑶需要提供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对核心网络的不信任连接进行控制与防范,对各类共享信息的安全和有序访问;

⑷需要提供信息在网络系统间的加密传输,保护其机密性和完整性的方法;

⑸需要提生证据的方法,该证据可用于抗抵赖服务;

⑹需要能唯一标识网络用户,在允许用户访问应用系统服务之前通过相应的身份鉴别;

⑺需要授权结果的有效性,确保授权数据源不能被非授权用户访问;

⑻需要提供集中的病毒检查和控制机制,确保所有内网主机系统和数据对病毒的侵扰具有预警和防范能力;

⑼需要提供与安全相关事件的记录和审计手段,并根据事件分析进行预警和防范的能力;

⑽需要提供管理和配置内部网络系统的安全措施,只有获得授权的管理员才能使用这些措施;

⑾需要提供相应的系统及数据备份机制。

五、政务内网信息安全防护对策

⒈强化安全教育

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更是维系工作的关键。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的建设,需要带着安全保密意识来统一规划、规范指导、有效监管。信息安全是人、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其中人是根本,管理是关键,技术是保证。通过普及教育、专业培训等方式,对不同类型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要使所有公务人员都能充分认识到“人是安全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安全可靠的各级人员的参与,任何信息系统都是不安全的。越是对授予较高权限的人员,越要增强其安全意识。

⒉强化安全管理

建立信息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全过程、全寿命的信息安全机制。通过加强组织保障、加强管理运行、加强针对措施、加强技术手段来减少人员违规操作和犯错误的机会。相关策略有:建立信息安全运行管理体系,以网络管理中心、审计与风险分析中心、检测与监控中心、Ca中心、密钥管理中心、防病毒管理中心等为依托,分别对有关的安全机制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汇集有关信息,并通过对汇集信息的分析做出行动决策;以严格的管理使技术措施发挥作用,以技术手段强化安全管理,使管理钢性化,形成威慑,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严防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⒊强化安全技术

⑴针对内部人员对网络信息系统的随意访问现象,可采取指纹、智能卡、网络身份认证(pKi/Ca)等多种强认证方式实现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保证内部信息的合法使用;

⑵针对内部人员随意拷贝、打印文件,安装、使用与工作无关软件等行为,可采用内部安全监控和审计技术,控制出入口,以保证信息的受控使用;

⑶针对信息的传输加密问题,在链路层和网络层可使用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装备使用的密码设备;

⑷针对网络和重要数据库的访问审计薄弱,可采用网络与数据库审计系统,记录所有用户的使用行为,以保证事后追查;

⑸针对网络中的非法访问、攻击和病毒传播等问题,可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等多种技术手段,以保证基础网络系统的安全;

⑹针对移动介质的使用管理混乱问题,可采取标识和鉴别技术,保证工作用移动介质的授权使用,统一编码,统一管理,同时禁止私人移动存储介质在内部信息系统使用。

六、结束语

在政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及信息安全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公务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和必须做到:将安全保密理念贯穿于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保证政务内网在规划、建设、测试、验收、运行、维护、升级以及废弃的全过程中都能处在一个符合规定要求、可接受的低风险状态。

参考文献:

1杨敬.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6)

2李彦辉,王述洋,王春艳.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综述[J].林业劳动安全,2007,20(1):25-29

3朱卫未.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策略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

4陈淑兰.电子政务安全问题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8)

5吴晓平.pKi_Ca在专用信息系统中的建设及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作者简介: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黑客攻击;病毒入侵

计算机网络是人们获取信息,增进与外界联系的重要渠道。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在不断更新和完善,让人们获取相关信息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为促进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网络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计算机网络安全仍然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应该结合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与借鉴。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指的是网络资源和信息不受自然和人为因素侵害的状态,硬件、软件、数据等受到相应的保护,不因偶然或恶意破坏而遭到泄露、篡改等,并且让整个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实现对故障的有效防范。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也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但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自身系统存在缺陷,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系统漏洞

计算机上的安全工具会对漏洞进行修复,及时清理计算机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这些修复工作是针对系统漏洞开展的,对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具有积极作用。但安全工具可能存在隐患,软件在升级和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相应的漏洞,再加上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和完善,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攻击,影响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网络终端不稳定,网络连接多样化等,为黑客攻击提供了可能。在软件和系统程序编写过程中,可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导致信息和数据出现泄漏,制约其安全水平的提高。

2.黑客攻击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最大的威胁因素是黑客,黑客往往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能采取相应的攻击措施,导致网络遭到破坏,甚至出现瘫痪现象,影响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并且黑客攻击还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对网络运行安全带来更大挑战,这是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和防范的。

3.病毒入侵

计算机病毒的存在,会对网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影响人们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当网络受到病毒入侵时,计算机运行不稳定,出现很多异常情况,包括硬盘内存不足、数据丢失、死机、黑屏等,使整个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并且病毒在入侵过程中还会呈现自我复制、自动传播、隐蔽性等特征,在计算机内部大量传播,窃取或者破坏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源,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

4.网络犯罪

网络是虚拟的开放空间,尽管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在网络信息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安全性和保密性相对较差,对系统有效运行会带来威胁,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袭。当下,网络犯罪日益猖獗,手段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窃取信息,复制文件,导致计算机网络不能正常运行和工作。

5.管理疏忽

一些单位忽视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没有严格落实,制约网络安全水平提高,难以保障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和发挥作用。或者即使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没有严格落实和执行制度规范,未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提高。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

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技术、管理、人为因素等,在采取安全防范对策时,也要有针对性地从这些方面入手。

1.技术成因

相关技术手段和措施没有严格执行和落实,难以对计算机网络存在的隐患及时处理,制约安全水平提高。例如,忽视采取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导致不法访问存在,给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管理成因

未能结合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需要,制定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影响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或者相关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影响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加大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出现。

3.人为因素

用户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忽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计算机网络的日常养护工作不到位。难以有效采取措施及时排除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查和预防工作不到位,未能根据具体情况需要采取控制和完善措施。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忽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未能有效掌握计算机故障排除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相关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这对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对策

为有效防范安全隐患,实现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预防,保障人们便捷、高效地获取相关信息资源。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问题的成因,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防范对策。

1.修补系统漏洞

及时修复存在的漏洞,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修复漏洞,保证系统有效运行。通常借助漏洞扫描软件进行修复,根据提示打上补丁,修复漏洞,降低系统运行风险,避免计算机软件可能受到不必要威胁。漏洞修复要受到关注和重视,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使其更好地运行和发挥作用。

2.防止黑客攻击

综合采取多项技术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可靠,避免受到黑客攻击。利用防火墙技术,在内网和外网之间进行访问控制,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对传输数据进行访问审查,筛选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数据可靠和访问安全。做好加密和监测工作,确保计算机网络更为安全可靠地运行。注重数据加密技术应用,常用数据传输、密钥管理、数据存储、完整度鉴定技术,结合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避免受到不法侵害。利用访问控制技术,实施严格监测,提高对黑客攻击的抵抗力,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

3.注重病毒查杀

及时查杀病毒,保证各种软件有效运行,避免网络系统受到不法侵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更新完善,各种病毒变得越来越高级和复杂,对计算机带来的威胁更大,这是需要及时预防和完善的地方。选用先进的杀毒软件,注重对软件的更新和升级,促进其综合性能更加健全。注重对网络病毒的检测和防范,及时预防病毒入侵,实时检测和清除网络病毒,促进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营和工作,为人们使用网络资源创造便利。

4.防范网络犯罪

为预防网络犯罪,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为人们使用计算机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网络犯罪是一种新兴的犯罪形式,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缺陷和漏洞,难以对其进行有效限制。这就需要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结合新形势和新需要,健全完善相应的规定,从而对网络犯罪进行有效规制,保障网络安全。另一方面,重视相关技术措施采用,通过利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安全密钥等技术措施,实现对信息资源访问的有效规范,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满足人们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需要,为人们使用网络资源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

5.加强网络管理

构建健全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推动网络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要及时做好网络维护工作,加强检测和巡视,对存在的缺陷及时处理和应对,保障网络运行的安全和可靠。加强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实现计算机网络规范化管理,促进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达到更为有效地规范各项工作的目的。重视安全信息技术建设,严格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应对,进而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达到有效规范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的,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保障广大用户的利益,让他们及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日常工作和学习需要。

6.提高人员素质

操作人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熟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措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加强自身学习,注重管理和培训,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措施,能有效应用病毒查杀技术、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存在的故障。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范,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各项操作,做好计算机网络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排除存在的隐患,为整个网络安全运行创造良好条件。

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在计算机网络日常运行过程中,往往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威胁和挑战,导致其综合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到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对策。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有效排除,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为人们使用计算机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肖玉梅.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应对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80-81.

[2]张爱华.试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6(09):252-255.

[3]魏巍巍,陈悦.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现状与防范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24-225.

[4]吴梨梨.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防范技术[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18-20.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虚拟专用网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

 

0.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成为不同使用层次的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网络系统能够更加可靠地运行,不受外来入侵者干扰和破坏。所以解决好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是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1.网络安全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不仅包括组网的硬件、管理控制网络的软件,也包括共享的资源,快捷的网络服务,所以定义网络安全应考虑涵盖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全部内容。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罗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每一种安全机制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环境。防火墙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它可以隐蔽内部网络结构,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但是对于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防火墙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对于内部网络到内部网络之间的入侵行为和内外勾结的入侵行为,防火墙是很难发觉和防范的。

(2)安全工具的使用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个安全工具能不能实现期望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包括系统管理者和普通用户,不正当的设置就会产生不安全因素。而且安全工具也存在着自身的漏洞,不及时的更新很容易被别人利用漏洞成为攻击的工具。

(3)系统的后门是传统安全工具难于考虑到的地方。、多数情况下,这类入侵行为可以堂而皇之经过防火墙而很难被察觉;

(4)只要有程序,就可能存在BUG。甚至连安全工具本身也可能存在安全的漏洞。几乎每天都有新的BUG被发现和公布出来,程序设计者在修改已知的BUG的同时又可能使它产生了新的BUG。系统的BUG经常被黑客利用,而且这种攻击通常不会产生日志,几乎无据可查。比如说现在很多程序都存在内存溢出的BUG,现有的安全工具对于利用这些BUG的攻击几乎无法防范。

(5)黑客的攻击手段在不断地更新,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系统安全问题出现。然而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太慢,绝大多数情况需要人为的参与才能发现以前未知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它们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总是反应太慢。当安全工具刚发现并努力更正某方面的安全问题时,其他的安全问题又出现了。因此,黑客总是可以使用先进的、安全工具不知道的手段进行攻击。

3.网络系统安全综合解决措施

就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3.1访问控制安全

访问控制识别并验证用户,将用户限制在已授权的活动和资源范围之内。网络的访问控制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口令

网络安全系统的最外层防线就是网络用户的登录,在注册过程中,系统会检查用户的登录名和口令的合法性,只有合法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系统。免费论文参考网。

(2)网络资源属主、属性和访问权限

网络资源主要包括共享文件、共享打印机、网络通信设备等网络用户都有可以使用的资源。资源属主体现了不同用户对资源的从属关系,如建立者、修改者和同组成员等。资源属性表示了资源本身的存取特性,如可被谁读、写或执行等。访问权限主要体现在用户对网络资源的可用程度上。利用指定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权限可以有效地在应用级控制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3)网络安全监视

网络监视通称为“网管”,它的作用主要是对整个网络的运行进行动态地监视并及时处理各种事件。通过网络监视可以简单明了地找出并解决网络上的安全问题,如定位网络故障点、捉住ip盗用者、控制网络访问范围等。

3.2数据传输安全

传输安全要求保护网络上被传输的信息,以防止被动地和主动地侵犯。对数据传输安全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密与数字签名

加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信息的非授权泄漏。加密方法多种多样,在信息网络中一般是利用信息变换规则把可懂的信息变成不可懂的信息。

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和篡改等安全问题。数字签名采用一种数据交换协议,使得收发数据的双方能够满足两个条件:接受方能够鉴别发送方的身份;发送方以后不能否认他发送过数据这一事实。

(2)防火墙

防火墙(Firewall)是internet上广泛应用的一种安全措施,它可以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它能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检测网络内外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以此来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免费论文参考网。

(3)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Vpn(Virtualprivatenetwork)即虚拟专用网络,它是将物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网络通过公用骨干网连接而成的逻辑上的虚拟子网。它可以帮助异地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与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Vpn技术采用了鉴别、访问控制、保密性和完整性等措施,以防止信息被泄露、篡改和复制。免费论文参考网。

4.结束语

总之,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将面临更多威胁和新的挑战,没有绝对安全的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同时又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保持清醒正确的认识,掌握最新的安全问题情况,再加完善有效的安全策略,便可以阻止大部分的网络破坏,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丁铁.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与防御策略[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

[2]程立明.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

[3]单玉冰.网络安全浅析[J].清华大学出版社,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6

电力调度的目的是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保障对外供电的可靠,保障各类电力生产工作的有序进行,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根据信息设备所采集到的各类数据信息、监控人员所提供的数据,与电网实际运行的相关参数,如电压、频率、电路等信息,综合思考各工作的情况,对电网整体的经济、安全、运行状态进行判断,然后通过系统具体操作指令,调整现场的操作人员和自动控制系统,以保证电网运行的持续稳定安全。电力调度自动化就是利用计算机、远动、通信等技术,从而完成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功能的综合系统,是当前电力系统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其主要包括电力系统数据的采用和监控、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调度、电力市场化的运营的可靠性、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等方面。其中电力系统数据的采集和监控技术是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前提与基础。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监控系统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而电力监控系统是电力系统重要的基础环节,是系统安全的重要部分,而如今,针对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工具的破坏性技术及病毒越来越多,简直防不胜防,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的问题日益严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其显得越发重要。具体分析如下:

2.1系统本身存在问题

这是指系统本身因为没有及时升级或者进行系统安全补丁下载加固,使得系统本身就存在了安全漏洞。防火墙的安全策略没有合理设置,没有及时调整网络拓扑的结构变化,没有及时调整防护的对象。web服务器上不必要的通信服务和协议没有能够及时关闭,比如telnet、Feb协议等。这使得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本身采集的数据就是错误的,自然影响自动发电控制,电厂也就频频出错,不利于电网运行的安全。

2.2网络环境存在问题

电力系统内部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连接省级调度中心的SCaDa/emS系统靠的是路由器,这两个系统之间是高度的自由操作,通过路由器能够相互进行访问还能进行数据的修改,同时与miS系统又通过网桥进行连接。这样的系统是通过严格的单项数据进行结构内部数据的传输,而miS系统实际是连接外部互联网的,与外部internet的环境具有连通性,这就使得系统很容易受到病毒攻击而感染上病毒。网络传播是现代病毒的传播途径,一旦miS系统感染上病毒,那么整个系统都可能受到病毒的侵害。

2.3应用服务存在问题

这主要是指应用服务的访问控制存在着漏洞,其访问控制和用户授权不够完善和严谨。因为某些的应用程序是以操作系统Root权限进行运行的,用户的口令如果以明文的方式出现在程序以及其配置的文件之中,这就会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造成了安全隐患问题。

2.4内部网用户存在问题

这是由于部分的用户缺乏安全意识,使用系统工作站的计算机拨号进入外部公网,威胁系统的安全,或者有些用户进行了错误的操作,又或者维护人员的编程或维护出现了错误,都可能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操作使用的口令过于简单,不经常修改轮换也容易出现泄密,造成越权使用现象的出现,这对系统的安全也存在威胁。

2.5外部网用户存在问题

远程诊断的拨号modem是长期接通的,并且缺乏安全防护措施,也就存在非授权用户未经允许拨号进入调度自动化系统。并且对于电子邮件的使用缺乏严厉的限制,病毒可通过电子邮件传播攻击,系统同时存在被黑客攻击的风险,所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3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的措施

由上文了解到实际运作过程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电力调度影响了电力系统的运行以及供电的安全有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3.1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的原则

3.1.1实行安全系统等级性原则。安全系统等级性就是将信息安全系统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标注,这样有利于根据实际不同的情况分层进行管理,有利于提出合理、全面、有效、可行性高的安全算法及安全机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网络中的实际要求,从而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有效的运行。

3.1.2安全体系机构与网络安全需求保持一致原则。保持两者的一致有利于系统安全的维护和升级,同时,在网络建设初期就能够考虑到网络安全的对策,就能够提前建立完整系统的安全措施,这样更加容易解决问题,并且符合大局观,同时有利于节约成本。

3.1.3整体性的原则。从整体上把握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从而有效杜绝自动化网络被攻击、破坏。一套完整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包括安全防护机制、安全监测机制以及安全恢复机制,三套机制各司其职同时相辅相成。安全防护机制主要研究系统存在安全威胁时采取防护措施;安全监测机制主要是对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安全恢复机制是对安全防护机制的补救。

3.2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的措施

3.2.1操作系统的可靠性。选择带有完善稳定的系统设计和访问控制的操作系统,选用用户较少的版本。在运行过程中及时进行系统的升级以及漏洞补丁的安装,从而确保操作系统的安全。重视病毒的防护结构的建立,将网络与主机防御相结合,加强防火墙的安装与完善。

3.2.2隔离内部网络。停止电子邮件服务,断开与internet的连接,禁止内部系统工作站与外部网络的拨号连接。建立多层结构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系统入侵检测程序,防范黑客入侵。设置相对安全的口令,并及时不定期检查更换,禁止非法用户的访问,建立完善的防御系统,以期缺乏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

3.2.3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其安全意识,要不断进行安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和完善现场的工作,制定相应的规章减少人为失误,完善管理制度,单位负责人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4结语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7

论文(设计)题目:中学校园网络安全防护及对策初探---以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为例

1、选题来源及意义

1.1选题来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以校园网络为平台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例如校园一卡通服务、办公自动化应用(oa)、教务管理、图书管理、电子邮件服务、校校通服务、网上学习等。然而在开放式网络环境下,校园网络的使用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使用校园网络最多的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对于网络这样的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可能会下载一些黑客软件或带有病毒的软件,从而破坏校园网络系统,加之学生不懂得爱惜,对于暴露在外界的网络设备造成一定破坏,据统计,80%的校园网络的攻击都来自于校园网内部[1];另一方面,来自外部的网络用户对ip地址的盗用、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系统漏洞、信息泄露等方面的隐患也会对校园网络造成破坏。综上所述,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攻击。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应用各种安全技术,有效的加强、巩固校园网络安全问题非常重要。通过笔者在昌吉市一中网络中心实习的经历,发现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原有方案只是简单地采用防火墙等有限措施来保护网络安全。防火墙是属于静态安全技术范畴的保护,需要人工实施和维护,不能主动跟踪入侵者。而管理员无法了解网络的漏洞和可能发生的攻击,严重的影响的正常的教学工作。因此针对中学校园网络安全的防护更不容轻视。[2-3]

1.2选题意义

校园网络的安全建设极其重要,源于校园网一方面为各个学校提供各种本地网络基础性应用,另一方面它也是沟通学校校园网络内部和外部网络的一座桥梁。校园网络应用遍及学校的各个角落,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方便了师生网上教学、交流、专题讨论等活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存在安全隐患的校园网络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办公管理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根据学校的不同性质,保证网络稳定、安全和高效运行是校园网络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的防护及相应对策至关重要,即本论文选题意义。[4]

2、国内外研究状况

2.1国外网络安全现状

由于笔者查阅文献资料的有限性,没有查到国外校园网络安全现状的资料,因此针对国外所采取的网络安全措施进行如下概述:

(1)法律法规的制定。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意识到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广大网络用户的行为。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法国等其他许多国家都相继成立部级信息安全机构,完善网络防护管理体制,采取国家行为强化信息安全建设。

(2)网络防护应急反应机制的建立。面对网络反恐、黑客、信息的泄露、网络入侵、计算机病毒及各类蠕虫木马病毒等一系列网络危机,世界各国通过建立网络防护应急反应机制。分别从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防查杀技术等传统的安全产品方面入手,防止各种安全风险,并加快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动态提升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的问题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只能相对防御,却无法真正的达到制止。[5-7]

2.2国内网络安全现状

由于我国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起步比其他信息发达国家晚,发展时间较短,技术不够纯熟,面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有些应接不暇,主要是由于自主的计算机网络核心技术和软件缺乏,信息安全的意识较为浅薄,不少事企单位没有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防范机制以及网络安全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无法跟上网络的飞速发展。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国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如GB/t18336一2001(《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JB2646一96(《军用计算机安全评估准则》等来规范网络用户的使用,还通过技术方面的措施进行防护,如加密认证、数字签名、访问控制列表、数据完整性、业务流填充等措施进行网络安全的维护。然而通过技术措施进行网络维护的过程中,网络管理员对技术的偏好和运营意识的不足,普遍都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的倾向,致使在管理、维护网络安全方面还有很大的漏洞。[5]国内网络安全整体的现状如上所述,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发现数据信息危害和网络设备危害是校园网络安全现在主要面临的两大问题,主要威胁有病毒的传播与攻击、黑客的入侵、信息的篡改等一系列安全隐患,通过采取加密认证、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漏洞扫描等措施进行防护。[3]中学校园网络管理者如何保证校园网络能正常的运行不受各种网络黑客的侵害就成为各个中学校园不可回避的问题,并且逐渐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8-10]

3、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创新点:

3.1研究目标:

本文在对当前校园网络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系统的探讨了目前常用的各种网络安全技术的功能以及优缺点,并以昌吉市一中等中学校园网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中学校园网络的物理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等角度分析威胁校园网络安全的因素,并结合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现有的条件,分别从设备管理、技术提供、管理人员意识等方面充分应用各种安全技术,有效加强、巩固校园网络安全,提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策略及防范措施。从而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本校的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2内容创新点:

(1)通过对昌吉市一中的校园网络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参考其他中学校园网络安全的问题,总结出中学校园网络安全存在常见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出针对中学校园网络隐患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2)将制定出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运用于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制定出真正合理的、恰当的、适合现有条件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并对昌吉市一中的校园网络进行展望,使得校园网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海新.CeRnet校园网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教育网络,2005.03

[2]袁修春.校园网安全防范体系.[D].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5,5

[3]钟平.校园网安全技术防范研究[D].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07,4:3

[4]蔡新春.校园网安全防范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软件工程2009,4

[5]董钰.基于校园网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D].山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5,5:11-12

[6]王先国.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计算机技术.2009.12

[7]定吉安.常用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11,4

[8]顾润龙.影响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J].咸宁学院学报.2012,9(32):155-156

[9]张伯江.国外信息安全发展动向[J].信息安全动态,2002,8(7):36-38

[10]谭耀远.新世纪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1,6

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1、内容包括:选题的研究方法、手段及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等。2、撰写要求:宋体、小四号。)

1、文献研究法:查找文献资料时借助图书馆及网络,搜集、鉴别、整理文献。从前人的研究中得出对我们的研究有价值的观点与例证。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的目的:

(1)查取大量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常见的问题,结合昌吉市一中的校园网络现状进行分析。

(2)对国内外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分析,选择适合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安全所应对的策略。

2.访谈法:通过与昌吉市一中网络信息中心的教师交流探讨,以访谈的形式了解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的现状。

论文的框架结构(宋体、小四号)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影响中学校园网络安全的因素

第三章:常用的校园网络安全技术

第四章:校园网络安全建设

-----以昌吉市一中校园网络安全体系需求分析及设计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

论文写作的阶段计划(宋体、小四号)

第一阶段:20xx.10.1—20xx.11.20选定论文题目,学习论文写作方法及注意项;

第二阶段:20xx.11.20—20xx.12.25与孙老师见面,在孙教师的指导下,搜集材料阅读有关文献资料,按照开题报告的格式和要求完成《昌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

第三阶段:20xx.12.26—20xx.1.3写出开题报告,并与指导教师充分沟通,做好开题报告答辩准备;

第四阶段:20xx.1.5—20xx.1.13开题报告论证答辩;

第五阶段:20xx.1.17—20xx.3.25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至3月25日完成初稿交指导教师;

第六阶段:20xx.3.25—20xx.3.31写出中期报告书,接受中期检查。并根据指导教师建议完成初稿的修改;

第七阶段:20xx.4.1—20xx.4.10根据指导教师建议完成二稿的修改;

第八阶段:20xx.4.11—20xx.4.20根据指导教师建议完成三稿的修改;

第九阶段:20xx.4.21—20xx.4.25完成初定稿,并复印3份交系毕业论文答辩小组;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特征;安全;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含义及其特征

计算机作为一种存在于人们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习、生活工具,已近深入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根据不同计算机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也有所区别,现在通用的标准化定义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即“为网络信息数据系统的安全创建和使用而采取的相关技术上和管理上保护,从而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信息不会因为意外或者和人为故意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数据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利用性的安全设置”。针对个人使用者,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保护个体信息不受外界陌生人、组织等的恶意破坏、盗取使用;对于企业机关单位等相关机构,网络安全是保护其办公系统、信息机密数据等免于外界黑客组织篡改、伪造、恶意利用等,保护机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对于国家相关组织,还要考虑应对突发事件、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安全性,保持网络通讯连贯性、安全性,提高应对具体事件的反应能力和执行效率。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高度的保密性,即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不能随意泄露给未授权的用户或避免任其利用的过程;信息的完整性,即其他未经过授权的用户不得随意改变、破坏、丢弃信息的特性;操作的可控性,即被授权用户具有对信息的利用、处理的权利,从而控制信息的传播过程;信息的审查性,即当网络安全出现问题时,采取必要的手段加以控制、核查。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其安全现状存在隐患,目前,攻击网络安全的各种手段、行为繁多复杂,黑客组织的猖獗、病毒种类繁多、攻击性强等等特征使得网络安全系统受到各方面的威胁,由于互联网本身的无时空性和地域限制,一种病毒的攻击性能够迅速的利用系统漏洞而攻击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网络系统瘫痪,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办公、企业机关部门信息安全存在极大的不利影响,由此,我们具体分析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里,人们畅游在网络环境中,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便捷功能,但是却普遍缺乏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认识,现代网络系统,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采取了去多手段和措施,包括设置网络安全保护软件、设置安全防火墙、安全卫士杀毒等一系列防范措施,但目前人们普遍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当为了满足好奇心或缺乏对黑客威胁破坏性的认识时,这些网络保护措施屏障就发挥不了其安保作用,因此加强人们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普遍认识,树立安全上网、打击黑客行为意识是当务之急。

2.2缺乏计算机安全网络保护的专业技术

目前,威胁于网络安全系统的黑客组织性更强,攻击手段复杂,利用网络系统的漏洞对现实人们的经济、安全生活造成损失,盗取经济利益。造成各种流行肆虐于网络的的恶意网站、网上木马、病毒程序等已经严重威胁了现代网络安全,但是,针对这些恶意的攻击,我国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备技术尚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以致于网络系统安全问题困扰于个人、家庭、企业机关等各个领域,此外网络软件的漏洞也是造成系统安全攻击的威胁,不少网络软件的“后门”一旦被进入,后果不堪设想。

2.3缺乏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保障

目前,我国的立法机关尚没有完善的针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法律法规政策,缺乏相关的对黑客组织行为的法律制裁措施,这也是造成现代网络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我国网络存在的弊端,立法机关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威胁行为的猖獗。

此外,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诸多,下面我们列举几方面:

1)计算机网络结构存在风险隐患。计算机网络的贯通性、结构性是的网络安全系统纷繁复杂,多重局域网组成的因特网是一个互相联系、通用的网络系统,一旦当某种危险信息触发时会间接和直接的影响到其他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攻击者利用这种网络的贯通性和衔接性,传播和不良信息、盗取机密数据安全从而破坏系统安全。

2)网络ip系统的易攻击性。ip/tCp是现代因特网的基础协议,由于它们具有公众性,从而导致黑客可以利用它的安全缺陷来实施网络攻击。

3)网络数据信息泄露、篡改。网络系统上的大量信息的于传播都是没有一定限制功能手段,而且由于大部分数据流缺乏加锁保密措施,导致信息容易被盗取、窃听的可能性高,因此,不少黑客组织利用这种信息的无密性进行电子邮件、传输文件等信息的篡改、盗取,降低了网络信息安全性。

4)软件漏洞。软件漏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tCp/ip协议、网络软件和服务、密码设置等的安全漏洞。一旦遭受病毒攻击,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具体措施

首先,提高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明确网络安全发展目标。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9

[摘要]实施网络财务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新问题。建立适应互联网环境的内部控制,其措施应基于企业的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两大方面来进行。

随着网络财务的逐步实施,企业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手段已不适应于网络环境,从而建立适合于网络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目前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建立和加强网络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首先必须要弄清网络财务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的新问题与新要求。

一、网络财务时代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的新问题

(一)网络财务的应用扩大了企业会计核算范围企业实施网络财务以后,会计核算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结构发生变化,由原来的财务、会计人员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人员和计算机操作员、网络系统维护员、网络系统管理员等组成。第二,会计业务处理范围变大,除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外,网络财务同时还集成许多管理以及财务的相关功能,诸如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报税、网上报关、网上法规及财务信息查询,以及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网上银行、网上理财、网上保险、网上证券投资和网上外汇买卖等等。第三,网络财务提供在线办公等服务,从而使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原来由几个部门按预定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可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可靠,达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方法较原来系统将更加广泛和复杂。

(二)网络财务使会计信息储存方式和媒介发生变化

网络财务的应用使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发生变化。原始凭证在网络业务交易时自动产生并存入计算机,不再存在传统的原始凭证。会计电算化的第一阶段促进了介质的改变,从账本到磁盘文件。网络财务使会计介质继续发生变化,不仅账表,更多的介质将电子化,出现各种电子单据(如各种发票、结算单据)。存贮形式主要以网络页面数据存贮。发生业务交易时系统不一定打印原始记录;网页数据只能在计算机及相应的程序中阅读;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大部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此,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控制。

(三)网络财务使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加大

网络财务的应用将原来封闭的局域会计系统面临开放的互联网世界,给财务系统的安全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第一,在网络环境下,过去以计算机机房为中心的“保险箱”式安全措施已不适用,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internet传递,途经若干国家与地区,置身于开放的网络中,存在被截取、篡改、泄漏机密等安全风险,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与完整性。第二,由于互联网的开放特性,给一些非善意访问者以可乘之机。目前黑客肆虐,世界上的各类网站每天都受到成千上万次攻击,网络财务系统无疑也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第三,计算机病毒的猖撅也为互联网系统带来更大的风险。在互联网中,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e-mail或用户下载文件进行传播,其传播速度是单机的20倍。有效地防治计算机病毒对保障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网络财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先进技术手段。

二、网络财务内部控制措施

(一)基于企业内部网(intranet)的控制措施

1.会计信息资源控制。会计信息来源于网络服务器的数据库系统中,所以网络数据库系统是整个网络财务系统控制的重点目标。威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系统内外人员对数据库的非授权访问;二是系统故障、误操作或人为破坏数据库造成的物理损坏。针对上述威胁,会计信息资源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1)采用三层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组建企业内部网,即利用中间服务器隔离客户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联系,实现数据的一致性;(2)采用较为成熟的大型网络数据库产品并合理定义应用子模式。子模式是全部数据资料中面向某一特定用户或应用项目的一个数据处理集,通过它可以分别定义面向用户操作的用户界面,做到特定数据面向特定用户开放;(3)建立会计信息资源授权表制度;(4)采取有效的网络数据备份、恢复及灾难补救计划。

2.系统开发控制。它是一种预防性控制,目的是确保网络财务系统开发过程及内容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财务软件的开发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订的标准和规范。(1)在网络财务系统开发之初,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2)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内审和风险管理人员要参与系统控制功能的研究与设计,制订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案并在系统中实施;(3)在系统测试运行阶段,要加强管理与监督,严格按照《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各种标准进行;(4)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培训系统的操作,还要使受训人员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网络财务提供的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分析与利用等;(5)及时做好新旧系统转换。企业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做好各项转换的准备工作,如旧系统的结算、汇总,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等。

3.系统应用控制。是指具体的应用系统中用来预防、检测和更正错误,以及防止不法行为的内部控制措施。(1)在输入控制中,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内部控制部门检查,还要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总数据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校验、二次录入校验等;(2)在处理控制中,对数据进行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字段和记录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控制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标识和是否染毒等;(3)在输出控制中,一要验证输出结果是否正确和是否处于最新状态,以便用户随时得到最新准确的会计信息;二要确保输出结果能够送发到合法的输出对象,文件传输安全正确。

4.系统维护控制。系统维护包括软件修改、代码结构修改和计算机硬件与通讯设备的维修等,涉及到系统功能的调整、扩充和完善。对网络财务系统进行维护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维护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维护的原因和性质必须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软件修改尤为重要,网络财务系统操作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系统维护有关的记录都应打印后存档。

5.管理控制。是指企业为加强和完善对网络财务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网络财务系统是一种分布式处理结构,计算机网络分布于企业各业务部门,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处理,因此原来集中处理模式下的行政控制转变为间接业务控制。主要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设置适应于网络下作业的组织机构并设置相应的工作站点;(2)合理建立上机管理制度,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和上机时间安排并保存完备的操作日志文件等;(3)建立完备的设备管理制度,对硬件设备所处的环境进行温度、湿度、防静电控制,做好网络的绝缘、接地和屏蔽工作,同时对人文环境进行控制,防止无关人员上机操作;(4)建立完备的内审制度。

(二)基于企业外部网(extranet)的控制措施

1.周界控制。是指通过安全区域的周界实施控制来达到保护区域内部系统安全的目的。它是预防外来攻击措施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1)设置外部访问区域,明确企业内部网络的边界,防止“黑客”通过电话网络进入系统;(2)建立防火墙(firewall),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保护屏障,防止非法入侵、非法使用系统资源,执行安全管理措施,记录所有可疑事件。

2.大众访问控制。大众访问包括文件传递、电子邮件、网上会计信息查询等。由于互联网络系统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系统,对社会大众的网上行为实际上是不可控的,因此,企业应在网络财务系统外部访问区域内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外部网络的访问控制主要有:(1)在网络财务系统中设置多重口令,对用户的登录名和口令的合法性进行检查;(2)合理设置网络资源的属主、属性和访问权限。资源的属主体现不同用户对资源的从属关系,如建立者、修改者等;资源的属性表示资源本身的存取特性,如读、写或执行等;访问权限体现用户对网络资源的可用程度;(3)对网络进行实时监视,找出并解决网络上的安全问题,如定位网络故障点、捉住非法入侵者、控制网络访问范围等;(4)审计与跟踪,包括对网络资源的使用、网络故障、系统记账等方面的记录和分析。

3.电子商务控制。网络财务是电子商务的基石,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电子商务活动也必须进行管理与控制。主要措施有:(1)建立与关联方的电子商务联系模式;(2)建立网上交易活动的授权、确认制度,以及相应的电子会计文件的接收、签发验证制度;(3)建立交易日志的记录与审计制度。

4.远程处理控制。网络财务系统的应用为跨国企业、集团企业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账、远程审计以及财务远程监控等远程处理功能创造了条件。这些功能的启用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有:(1)合理设计网络财务系统各分支系统的安全模式并实施;(2)进行远程处理规程控制。

5.数据通讯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是企业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准确、安全、可靠。主要措施有:(1)保证良好的物理安全,在埋设地下电缆的位置设立标牌加以防范,尽量采用结构化布线来安装网络;(2)采用虚拟专用网(vpn)线路传输数据;(3)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与数字签名。在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进行两层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使用数字签名确保传输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6.防病毒控制。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与措施。可以采用如下控制措施:(1)对不需要本地硬盘和软盘的工作站,尽量采用无盘工作站;(2)采用基于服务器的网络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追踪病毒;(3)在网络服务上采用防病毒卡或芯片等硬件,能有效防治病毒;(4)财务软件可挂接或捆绑第三方反病毒软件,加强软件自身的防病毒能力;(5)对外来软件和传输的数据必须经过病毒检查,在业务系统严禁使用游戏软件;(6)及时升级本系统的防病毒产品。

[参考文献]

[1]严绍业。互联网-改变财务软件的十个方面[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0,(1):10-12.

网络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病毒

中图分类号:tp393.08

21世纪是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好处。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网络入侵、网络欺诈、传播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屡见不鲜,而所有的网络犯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利用网络空间存在的安全漏洞实施破坏。网络信息的安全对网民、企业甚至是国家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只有设立明晰的安全策略才能完好、实时地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确证性,保证网络的安全。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为: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

2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计算机病毒入侵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网络的互连性促进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它很容易地通过服务器以软件下载、邮件接收等方式进入网络,窃取网络信息,造成很多损失。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是计算机系统安全最大的威胁。

2.2后门和系统漏洞

一般情况下,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不可能是天衣无缝、完全没有漏洞的,这恰恰为不法分子攻击提供了目标。一旦某个疏漏被黑客所知,就会从这个突破口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攻击。另外,软件的“后门”是为了方便编程人员设置的,一旦“后门”被打开,后果将很严重。

2.3木马程序

木马程序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黑客工具,可以直接入侵、破坏电脑程序,它具有隐蔽性和非授权性的特点。它经常伪装在游戏或者程序里,诱惑用户打开带有木马的文件或邮件附件,而一旦用户打开了这些可执行文件,它们就会马上隐蔽在电脑中,并通过命令服务器程序来控制电脑。

2.4网络入侵

网络入侵是指可以编写和调试计算机程序的人使用非法手段来入侵他方内部网的行为。网络入侵造成的危害一般是系统的写权限、存储权限、访问其他存储内容的权限等非法泄漏、其它系统因此被进入、这个系统被破坏,丧失服务功能。

2.5tCp/ip的脆弱性

作为internet的基础协议,但设计tCp/ip协议的时候尚未料到网上中存在恶意攻击和威胁,导致协议不够完善,容易被五花八门的攻击方法所袭击,程序对安全考虑不周。

3网络攻击的主要方法

(1)将自己完美的“隐藏”起来;

(2)锁定要攻击的主机,并完整分析;

(3)盗窃主机的账号和密码,登录;

(4)获得主机的控制权,篡改信息。

4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措施

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安全策略对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十分必要,计算机网络安全一般由病毒防护、入侵检测等多个安全组件构成,常用的几项防护措施分别如下。

4.1采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指假设被保护的网络具有明确定义的边界和服务而采取的一种安全保障技术,它的特点是简明实用,一方面可以阻挡外部不安全因素影响内部网络屏障,防止外部网络没有授权的用户访问内网;另一方面对内屏蔽外部某些危险站点,最大限度保护内部网络。

4.2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对网络传输的信息进行数据加密来保障其安全性,是网络安全技术的基石。通过重新组合信息,将重要信息由明文变为密文,除收发双方外,其他人均无法解码信息,因此信息不会被获取、篡改。网络加密的基本方法包括:链路加密、端点加密、节点加密。

4.3网络入侵检测

网络入侵检测是防止恶意攻击或操作失误而导致网络系统被破坏的一种防御方法,具体指从多种网络及计算机系统中收集信息,通过一系列分析过程,检测对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网络入侵检测具有防范、检测、对入侵攻击作出自动反击等方面的功能,一般与防火墙配合使用。

4.4识别、鉴别技术

识别、鉴别技术是系统核查用户是否具备它所请求资源的存储使用权,这种能力必须保证不会轻易被破坏。系统中最容易实现的识别、鉴别的方法就是用口令字来识别。另外还有一些识别、鉴别的方法,例如:限制用户的访问日期、限制用户登录失败的充实次数、限制网络中同一时间登录的用户数量等。

4.5加强立法,确保网络安全

除了网络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漏洞外,我国相关领域法律的不完善也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导致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屡屡发生。为了构建安全网络,打击网络犯罪,国家有必要制定、完善一部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有针对性的保护网络安全,并在道德和文化层面明确每个网络使用者的权利与义务;此外,应该增强普通用户的维权意识,遇到网络攻击、诈骗及时走法律途径解决,而非一味“息事宁人”。

4.6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

上述的防御措施固然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已经通过了测试,但任何一条防御措施都会有其局限性,必须配合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一个完善的网络应该是由主机系统、应用和服务、网络、网络管理及制度建设等因素决定的,但防御措施对信息安全管理者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他们必须知道哪种产品能够适应长期的网络安全的要求,如何正确、适时的使用网络产品。因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在防御网络攻击中是非常必要、不可缺少的。

5应对网络攻击的策略

在加强防范的基础上,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实施一些策略,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做到时刻准备,将重要的数据、资料及时备份,防止丢失。

(1)安装、使用正规的防护软件;

(2)使用服务器,隐藏自己的主机地址;

(3)随时备份资料;

(4)让防黑、查毒成为日常工作惯例。

6结束语

在网络技术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飞跃的21世纪,任何一台计算机都难以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中涉及技术、管理、使用、维护等诸多方面,这对网络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大量的研究工作需要开展。保证网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才能保证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官有保,晋国卿.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J].科技广场,2011(09).

[2]詹研.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科技风,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