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十篇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十篇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21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1

(一)过于重视价格的作用国内很多体育商品生产企业错误地认为,企业产品价格降低,则市场销售量一定会上升。由此,很多企业把体育商品价格营销策略的重心放在了价格竞争上,期望通过单一的价格调整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忽视了企业技术水平的创新以及其他营销策略的应用。实践证明,价格营销策略并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其他营销策略相互结合运用才能发挥出积极的效应。如果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缺乏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那么单一的价格策略是很难适应企业发展的。一般而言,体育商品只有“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其价格改变才会对商品的市场销售量起到作用。如2012年,安踏、李宁等体育商品生产企业为了减少库存,大打价格战,但市场并不买账,这些企业的商品库存问题依然严重,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库存商品的价值也越来越低,迫使企业不得不更大幅度地降低商品价格,以尽快出货、回笼资金。(二)削价竞销的无策略性近两年来,国内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削价竞销愈演愈烈,无节制的降价销售现象随处可见,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终肯定会损害到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严重破坏市场正常的价格秩序。一个大型体育商品生产企业产品降价,有可能导致一批中小企业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相同的竞价策略,而小企业本身利润空间不大,生存艰难,削价竞销的最后结局要么是这些企业“关门大吉”,要么是企业降低服务水平或降低产品质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直接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目前,国内大型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这种削价竞销策略已经使得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进来,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匡威等国外知名体育商品生产企业,其产品打折幅度非常大,甚至降到2折~5折,匡威原价199元的鞋子仅售70元。在一些大的卖场,阿迪达斯最低折扣为2折。整个体育商品行业已经陷入削价竞销的困境。(三)“吊价”销售体育商品销售过程中,会存在销售商品叫卖价远远高于成交价的现象,即所谓“吊价”销售。近年来,国内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成本一直在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体育商品生产企业从“吊价”市场上购进的棉花等原材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体育商品生产企业不得不在“吊价”市场上销售产品。“吊价”现象会渗透到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而形成产业生产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供需双方的关系,影响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实现,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一般情况下,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某些新上架商品可以制定高价,也就是采取所谓的撇脂价格策略,以期帮助企业尽快收回投资,但并不是所有企业的新上架商品都可以采取这个策略。

二、体育商品生产企业实施不合理价格营销策略的深层次原因

(一)重视广告投入,轻视创新大多数国内体育商品生产企业往往重视广告宣传,不舍得在自身技术水平创新上进行更多投入。从国内六大体育商品生产企业年报可以看出,2011年的广告支出达到49.77亿元,而创新类研发的投入只有9亿元,比例严重失衡。其中,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一线体育品牌企业,2011年投入的广告费用最高,占到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17.6%;其次是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11年投入的广告费用占到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14.2%;安踏(中国)有限公司2011年投入的广告费用占到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13.7%。国内六大体育商品生产企业中,有五个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广告投入比例在10%以上。与广告投入相比,2011年,六大体育商品生产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则非常低,其中,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仅占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1%,投入比例最低;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也不高,仅占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2.6%;北京动向体育有限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相对较高,占到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4%。整个体育用品行业全年在研发上的平均投入比例仅为2.43%,在广告上的平均投入比例为13.4%,企业投入比例严重失衡,企业缺少创新动机。(二)体育商品的差异化不明显目前,国内体育商品的差异化不明显,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直接导致国内大多体育商品生产企业往往把价格策略作为企业营销的着力点。以安踏(中国)有限公司、361度国际有限公司等体育商品生产企业为例,其营销手法基本类似,大多是通过金元政策,即重金赞助国内相关体育赛事和明星,甚至不惜利用民间借贷资金来宣传企业产品。但由于这些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意识,无法形成高端的体育产品,最终只能通过价格论高低,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三)价格调整导致品牌价值逐渐消失价格的调整与企业的品牌形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耐克从我国企业花120元生产的运动鞋因为打上了耐克品牌标志,其售价就可以达到700多元。近年来,国内各大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竞相降价销售产品。安踏(中国)有限公司认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存货问题与大幅度打折现状将会持续一段时间。一些体育商品生产企业为了清理库存,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商品销售折扣力度,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体育商品市场的竞争。特步(中国)有限公司也认为,各个体育商品生产企业因为库存过多,将对消费者采取大幅度折扣销售策略。在过去两年的订货会上,361度国际有限公司2011年秋季订购会的折扣率为60%,2012年订货会上的折扣率为58%。国内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集体打折行为,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品牌价值,使市场竞争更为剧烈,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亏损。2013年,国内体育商品生产企业的体育产品将面临深度价格调整,企业发展特色化、差异化产品的需求迫在眉睫。(四)体育商品品牌定位缺失目前,国内六大体育商品生产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将市场目标定位在二、三、四线城市,只有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将市场目标定位在一线城市,这两年甚至出现了巨额亏损,其主要原因是在一线城市将面临国际体育商品生产企业如耐克、阿迪达斯的竞争。2010年,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细化市场目标,启用新的LoGo(商标)针对90后,其跑鞋价格达到600元,接近国外同类产品价格,虽然企业对产品作了较大改变,但是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事实上,目前国内运动品牌的发展还是不错的,这主要得益于国内体育商品的价格优势。今后,国内体育商品在与国际体育商品的竞争中,必须更加准确地定位目标市场,只有这样,国内体育商品生产企业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三、建立以价格营销策略为核心的体育商品市场营销体系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2

关键词:台商;服务;合作

一、台商在大陆发展概况及其人才本地化策略

(一)台商在大陆发展概况

台商赴大陆投资始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两岸经济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且大陆对外商投资的政策较优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商来大陆投资。从1979年到2004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累计超过5000亿美元。台资企业已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也从两岸贸易中获得了巨大顺差,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对大陆和台湾的经济都有贡献。

台商投资大陆情况可以用四波投资浪潮来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台商纷纷抢滩登陆“珠三角”和福建地区,形成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第一波”投资潮和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第二波”投资潮。而“第三波”以电子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落户在“长三角”地区,部分落户在环渤海湾经济圈。为了增强在大陆市场的竞争能力,许多台湾大型企业加快了投资大陆的步伐,而且在高科技龙头企业“群聚效应”的影响下,台商投资大陆已出现“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发展势头。广大中西部地区以优惠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优势,也对台商形成新的吸引力,台湾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渗透,形成点、线、面交织的全方位的投资格局,这就是“第四波”台商投资浪潮,侧重新兴技术产业。”,

纵观20多年来台商投资的发展变化,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渐多元化,投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可以说目前几乎没有台商不涉及的领域。就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在目前世界经济前景不明与波动加剧的情况下,惟有大陆经济保持7%以上的稳步、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台商对大陆投资仍会持续增加。

(二)台商人才本地化策略为两岸高职院校合作提供契机

台商投资大陆初期,除了雇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外,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由台湾母厂派遣。随着台资企业的发展,继续使用母厂派遣政策已显力不从心,再加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争夺人才,加重了台资企业人才匮乏和人才流失的困难处境。在这种情况下,台资企业逐步减少使用台籍人员,转而启用大陆当地人才,即在大陆力行人才本地化策略。通过建立完善的招聘与培训体系,就地选才育才,选拔、培训大陆员工担任绝大多数职位,成功解决人才缺乏问题。实施人才本地化策略,也是台资企业降低人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台资派到大陆的人员薪资较高,再加上各项福利津贴,和大陆管理人员相比,台商在台籍管理人员身上的支出高出许多。台商还认为,大陆人才学习新事物相当快,且刻苦耐劳,工作意愿高,聘用大陆的人才可激励士气。另外,实施人才本地化策略利于与当地企业进行分工合作及策略联盟,进而有利于开拓大陆的内销市场。这种人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策略,已被台商视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要素,给予极大的重视。大量启用大陆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积极培植深具潜力的大陆管理人才,已是台湾企业在大陆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人才本地化策略,是台资企业增加员工认同感和忠诚心,减少员工跳槽的重要手段。

台资企业人才本地化策略为大陆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为高职教育是与当地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培养的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台资企业的人才本地化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高职教育的发展。

为台商服务也是台湾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台资企业在大陆的不断发展,台湾高职院校也在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不仅要为台湾岛内企业服务,也要为越来越多的大陆台资企业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两岸高职教育的合作成为可能。

二、为台商服务成为两岸高职院校合作的着力点

(一)大陆高职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高职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迅速。从规模上看,高职高专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1998年到2004年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数从54万人增长到237万人,在校生数从117万人增长到596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1%和在校生数的44.7%。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1047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87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5%。此外,还有600余所普通本科学校举办高职高专教育,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高专学校的格局,成为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3]

但高职高专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最突出的问题是,高职高专教育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实习实训和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还很少。而无论是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是师资培训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学校往往缺乏这样的财力来支持。一方面,台资企业的人才本地化策略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难得机遇,但另一方面,当地的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台资企业的需要,同时又存在着大批高职院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的怪现象。据统计,截至2004年9月1日,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1%,高职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矛盾大量存在。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满足大陆台商人才本地化策略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是众多大陆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的成熟经验为大陆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技术职业教育在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台湾经济的发展90%以上归功于技职教育的发展。[4]台湾技职教育强调实务教学,加强技术学习,实施专题制作,办理技能鉴定,更新技职课程,延揽技术教师,实施企教合作,办理推广教育,协助社区发展。近年来,世界环境变化很大,台湾的技职教育正面临结构性的转型,朝着更兼顾社会发展需要、顺应世界技职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学生生涯发展等方向调整,以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求。[5]台湾技职教育的这些成功经验对大陆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三)合作办学、服务台商成为两岸高职院校合作的基点

随着台商在大陆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台湾技职院校学生的很大一部分就业市场迁向大陆,台湾技职院校也开始关注大陆的高职教育,开拓大陆的高职教育市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为台商服务。

台湾优质技职教育资源进入大陆,可以让大陆高职院校借鉴台湾技职教育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推动大陆高职教育的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提高大陆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大陆高职院校为台商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合作办学、服务台商成为两岸高职院校合作的基点。

三、两岸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主要模式

(一)产学合办模式

产学合办是以台资企业、两岸高职教育办学机构为主的合作办学,直接为台资企业服务。这种模式特点是具有行业教育性质,一个合作机构主要培养某个行业方面的人才,生源与去向稳定,教学针对性强。与台资企业结合紧密,直接为台资企业服务,人才产销渠道相通,有利于发挥产学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种办学模式较适合在台资企业密布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实施。

(二)院校合办模式

台湾技职教育机构与大陆高职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一种模式,适应面广,合作方式多样。主要合作方式有:开课、办班,合办专业,合办院校等,其主要特点是:能充分利用国内高职院校的现有条件及配套资源优势,起步快,受经费投入等因素制约少,较容易达成合办协议,且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较强。两岸教师共同授课,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合作内容的范围可大可小、合作培养周期可长可短,因而适应面较广。

两岸合作办学不仅可以补充我国高职教育资源的不足,而且可以通过有机的嫁接与合成,为大陆高职教育创造出新的专业和课程,增强大陆高职教育的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提高大陆高职教育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四、对两岸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主动服务台商的建议

一是提供超前的技术服务,为台资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两岸高职院校合作办学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调研台商的需要,而且要有超前意识,主动为台商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实行订单教育,为台资企业培养具有超前意识的技术人才。根据台资企业人力资源的实际状况,加强与台资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训方面的合作,为企业订单培养具有超前意识的技术人才,为台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三是从台资企业聘请兼职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两岸合作办学的院校要充分发挥在台资企业实践的优势,从企业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加强实习实训教学力量,参与学校专业设置及教学改革,缩短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距离,提升整个教学质量。

四是主动为台资企业的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就地培育人才,是台资企业根据我国人世后企业发展的需要,对选拔出来的大陆员工实施培训,以发展和提高大陆员工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这是台资企业获得较高生产效率和较强竞争能力的最理想、最便捷,也是最根本的途径。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对于不同层面的大陆员工,实施不同的培训和教育。两岸高职院校在合作办学时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为台资企业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素质提供最佳服务。

参考文献

[1]封欣,钱振华.深入中西部,台商掀第四波投资浪潮[n].东方早{艮,2005—07—04.

[2]刘霜桂.海峡两岸科技与产业合作发展之演变[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2002(02):52—53.

[3]就读高职高专教育院校大有前途[nL中国青年报,2005—05—23.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3

关键词:体育赛事;经营管理;赛事营销;营销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各行各业都在尝试利用本行业的资源实现市场价值,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事业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竞技体育也向产业化发展,以全国足球超级联赛为代表的高水平赛事产品已展现在中国的体育市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提高赛事的无形资产价值及其经营水平,然而目前赛事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相关理论体系尚不健全,特别是赛事营销理论及相关研究尚未获得充分的建立和发展,制约着我国赛事经营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分析赛事营销的概念,并提出赛事营销的基本策略。

一、赛事营销定义

传统上,人们认为体育赛事营销是赛事组织者开展的对体育赛事本身的多方位营销活动,包括:向运动员介绍赛事;吸引观众前来观看比赛或关注有关赛事的媒体报道;吸引赞助商;与政府官员进行沟通,以取得政府支持;寻求能为赛事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服务的协作企业。与传统观念不同,当代赛事营销观念认为,赛事营销是由商业公司或其他机构、团体采用的一种不同于传统营销及媒体广告的新型营销策略。主要是企业借助赞助、冠名等手段,通过所赞助的体育活动来推广自己的品牌。本文所阐述的赛事营销是从主办方的角度出发的,即传统意义上的赛事营销。

二、赛事营销策略分析

(一)吸引运动员参加比赛(二)增进与媒体的协作

谈到如何增进与媒体的关系,用三点来概括,就是“建立关系、安排时机和创造焦点事件”。“建立关系”指安排专人与媒体发展广泛、持久的友好合作关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保证办事的效率;“安排时机”是指不仅要选准与媒体沟通的最佳时机,而且要在赛事中合理安排各项活动时间,使之最有利于媒体记者开展工作;“创造焦点事件”是指在赛前、赛中、赛后设计各种活动或营造新闻事件,吸引媒体的关注。

(三)吸引公众来观看比赛

1.增加门票销量。组织方可向网络公司提供价格优惠的团体观赛门票,已换得目标市场顾客的电子邮件列表,或者请网络公司促销邮件,按照订票的数量给予一定份额的回报。还可以通过电话营销、互联网、直邮、人员销售、平面媒体/电视/广告等方式。在停车场,向车辆发放门票宣传册也是一种锁定特定目标市场的低成本宣传手段。还有两种增进门票销售的有效方式——附随促销和主题活动促销。附随促销主要指给予已购票观众一些未来利益,如向购票观众发送未来某场赛事的优惠券;根据团体累计购票金额赠送免费餐饮券等。设计主题活动则可以吸引一些非本运动爱好者的观众前来观看比赛,给他们留下欢乐美好的记忆,甚至吸引他们成为忠诚观众。

2.比赛现场有奖派送活动。开展比赛现场有奖派送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公众对赛事、球队或俱乐部的兴趣,从而增加门票销量或吸引人们加入俱乐部。这就需要赛事营销者必须了解哪些人可能对此感兴趣,这些人的特征是什么;须设计能迎合这些人兴趣的活动方案,并在赞助商及协作媒体的支持下宣传此活动。切记开展活动要以充分的调查研究为基础。

共2页:1

论文出处(作者):(四)吸引赞助商

能否吸引赞助商可以说是成功举办赛事的第一前提。有了赞助商经费,组织方才能购买更好的设施、聘用更多的人员并为参赛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要了解自己的赛事。组织方要知道自己能为赞助商提供什么利益,弄清什么是组织方借以在谈判桌上吸引赞助商的优势,弄清赛事能为赞助商带来的资源,如冠名权、商品销售机会等,并应事先核实提供这些资源的可行性,保证所有许诺最后都能实现。例如,承诺给予赞助商路边广告位,就要先查阅当地法规,是否允许在路边设广告牌。

2.开展调研,甄别潜在赞助商。调研虽然复杂,但要想吸引赞助商这是必须的。有两种调研方法,一是通过个人经验和观察找到赞助商目标,然后进行初步了解和接触;二是从当地报刊、行业资源库中查找资料。采用前一种方法就应留意赛事举办地,特别是临近赛场的片区有哪些类型的商业公司,并向参赛者及观众了解他们以后的购买欲望。多参加赛事举办地的经济论坛、企业家俱乐部等,这将增进赛事组织方对当地企业的了解,扩大与当地企业家的交往,增加合作机遇。采用后一种方法,就需要多阅读当地报纸和行业刊物,能帮助我们了解最新商业动态和社会潮流,从而能分析出什么样的公司对什么样的赛事感兴趣,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

3.与赞助商联系,提交赞助建议书。一旦甄别出哪些企业可能成为赞助商,下一步就是与企业进行接触。找到对方企业负责管理赞助事宜的确切部门和人员非常重要。一些公司有专门负责体育营销的部门,另一些公司则有指定工作人员处理赞助建议。给他们寄送建议书,在里面要考虑到赞助商的要求,阐述赞助事业作为市场营销手段有何独特优势,介绍赛事时,要强调赞助商利益,尽量迎合企业的兴趣点,建议赞助商之间进行互助营销,详细介绍赞助商利益、赞助费用标准及赞助商投资回报预测,以附件形式附上有关资料。

4.主动进行跟踪联系。企业很少会主动打电话给赛事组织方,因此,应在寄出建议书后安排好对企业进行跟踪联系的时间(通常,寄信后的10-14天是联系的最佳时机)。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4

[关键词]企业形象战略;策划;实施

企业形象战略(CiS)策划与实施,不是单一的平面设计,因为CiS不仅仅是一个Vi(视觉识别),而是由mi(企业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结合组成的整体系统,涉及到经济学、市场学、运筹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大众传播学、统计学、语言学、管理学等等,是一个塑造品牌系统工程。塑造企业形象也必须围绕着mi(企业理念识别)策划与实施、Bi(行为识别)策划与实施、Vi(视觉识别)策划与实施来进行展开,抓住了这三条线就不难把企业文化贯彻到企业形象塑造活动中去。目前大多数企业形象设计都是将企业的企业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识别三位一体进行系统性设计,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内涵,丰富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使企业走上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

一、企业理念识别(mi)策划与实施

企业独具特色的理念设计是企业形象战略运作中的原动力和核心部分,完整的企业形象设计是建立在独特而明确的理念设计基础之上。CiS中的灵魂是企业理念,企业理念是CiS战略的策略面,可以比作企业的“心”,行为识别是CiS战略的执行面,可以比作企业的“手”,视觉识别是CiS战略的展开面,可以比作企业的“脸”。因此,企业理念是CiS开展实施的一个关键,能否开发成功一个完善的企业识别系统,主要依赖企业理念策划与实施。当然,企业理念必须依赖企业行为和企业视觉形象设计来实现,没有后两者也难以构筑一幅完整的、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理念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它的设计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宗旨与信条、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风格等。

1.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最根本的就在于培育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之魂,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自觉形成的,经过全体职工认同信守的思想目标、价值追求、意识品质和行为准则。颇具个性的企业精神,形同凝聚全体员工粘合剂,是塑造成良好企业形象恒定、持久的动力源。培养和弘扬企业精神最积极的意义,就是使之与众不同,独具个性,全员认同。企业精神包括三个内容:(1)员工对本企业的特征、地位、形象和风气的理解和认同;(2)由企业优良传统、时代精神和企业个性融会的共同信念、作风和行为准则;(3)员工对本企业的生产、发展、命运和未来抱有的理想和希望。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炼出能够充分显示自己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的提出,要建立在对本企业发展战略思考的基础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较实在。围绕这一精神,培养企业全体人员所共有的价值体系。共同的信念会使企业员工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是全体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其培育方法通常是领导者倡导、培植,并以各种传播方法灌输到员工中去,给员工指出成功之路,并在企业内部制定出遵循的标准,日积月累的逐步形成。

2.企业经营宗旨与信条

传统上指导企业的经营宗旨与信条实际上是产品销售至上的,以企业为本位。而现代企业经营宗旨与信条强调企业活动的目的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以顾客为本位。因此,许多企业都在满足企业顾客需要的题目上大做文章,把“用户至上”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高宗旨。然而,在“用户至上”这个总的经营宗旨下,每个企业又可以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的经营姿态。由此可见,企业的经营宗旨与信条是通过企业具体的买卖方式、具体的经营活动来体现的,它与外界发生了某种联系,即外界公众是通过企业的具体活动体味到、感受到该企业的经营宗旨和经营姿态的。

3.企业经营方针和经营风格

企业经营方针是企业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公司方针的选择,主要与企业的顾客、交易对象、地区的分支机构等有关,从而确立适宜的企业方针。

企业经营风格则是企业形象赖以树立的基本要素,它是一个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个性特征,是企业在一贯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这种内在品质主要表现在:(1)企业信誉;(2)企业管理;(3)企业道德;(4)竟争;(5)企业文化等方面。企业的理念定位就是企业形象的统一性与个别性相结合的过程。这种个性即企业风格是理念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理念的展开。

理念设计对于企业的运作、业绩的发展、事业的成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理念设计不是凭空设计的,而是要考虑企业的历史、员工现实状态、产品及其在同行同类中的位置、决策人风格、人际关系特点等种种因素,并经过专家集团的理论提高与修炼最终成形。具体理念的实施、体现则需要在一定的事业领域完成,即在综合性的考察了解产品和销售的成长性、市场份额、收益率等因素,准确地规划出自已的产品区域、消费者群、技术品质、企业形象等。

二、企业行为识别(Bi)策划与实施

企业的行为系统形象设计涵盖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活动的所有领域。具体行为设计则是在企业独特的理念设计指导下,系统规划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教育以及对社会的赞助和公关活动,形成一个动态识别系统工程,对内活动包括:职工教育、管理规范、工作环境、职工福利等,对外活动则包括:市场调查、产品推广、公共关系、促销宣传、信息沟通、以及社会公益活动等。

1.企业行为识别内部设计

(1)企业环境

企业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积极向上、温馨融洽、团结互助的企业企业内部环境,不仅能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方面。因为这是给社会公众留下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最深,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企业内部环境的构成因素很多,它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物理环境,包括视听环境、温湿度环境、营销装饰环境等。第二,人文环境,主要内容有员工精神风貌、领导作用、合作氛围等。(4)竟争;(5)企业文化等方面。企业的理念定位就是企业形象的统一性与个别性相结合的过程。这种个性即企业风格是理念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理念的展开。

理念设计对于企业的运作、业绩的发展、事业的成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理念设计不是凭空设计的,而是要考虑企业的历史、员工现实状态、产品及其在同行同类中的位置、决策人风格、人际关系特点等种种因素,并经过专家集团的理论提高与修炼最终成形。具体理念的实施、体现则需要在一定的事业领域完成,即在综合性的考察了解产品和销售的成长性、市场份额、收益率等因素,准确地规划出自已的产品区域、消费者群、技术品质、企业形象等。

二、企业行为识别(Bi)策划与实施

企业的行为系统形象设计涵盖了企业的经营管理、业务活动的所有领域。具体行为设计则是在企业独特的理念设计指导下,系统规划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教育以及对社会的赞助和公关活动,形成一个动态识别系统工程,对内活动包括:职工教育、管理规范、工作环境、职工福利等,对外活动则包括:市场调查、产品推广、公共关系、促销宣传、信息沟通、以及社会公益活动等。

1.企业行为识别内部设计

(1)企业环境

企业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积极向上、温馨融洽、团结互助的企业企业内部环境,不仅能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重要方面。因为这是给社会公众留下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最深,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企业内部环境的构成因素很多,它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物理环境,包括视听环境、温湿度环境、营销装饰环境等。第二,人文环境,主要内容有员工精神风貌、领导作用、合作氛围等。

存入我的阅览室

(2)员工教育

员工教育分为干部教育和一般职工教育。两者的内容有所不同。干部教育主要是政策理论水平教育、法制教育、决策水平及领导作风教育。一般职工教育主要是与其日常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如经营宗旨、企业精神、服务水准、服务态度、员工规范等。

(3)员工行为规范化

一个企业要在经营活动中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必须要有一定的准则规范。行为规范是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的内容有:职业道德、仪容仪表、见面礼节、电话礼貌、迎送礼仪、宴请礼仪、谈话态度、谈话礼节和体态语言等。

2.企业行为识别外部设计

(1)产品规划

这是塑造企业产品形象的第一步。产品规划首先是要进行市场调查,以求得与消费需求的一致性,即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并且利用产品的销售策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产品形象设计要有个性化,注重产品命名的文化味、形象感、可视性,注入高附加值。

(2)服务活动

服务是直接与社会公众打交道,优良的服务最能博得消费者的好感。服务活动内容包括三个阶段的内容,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服务活动对塑造企业形象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服务活动的目的性、独特性和技巧性。服务必须以诚信为本,它必须是言必信、行必果,给予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3)广告促销活动

广告可以分为产品广告和企业形象广告,对于CiS来说,应更加重视企业形象广告的创造,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塑造企业形象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商业信誉,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信誉。产品形象广告是通过商标标志本身的表现及其代表产品的形象介绍,让品牌给消费者留深刻记忆,以唤起社会大众对企业的注意、好感、依赖与合作,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由潜在的顾客成为企业实在的客户,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公共活动

借助公共行为传播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更是众多商家和企业频繁采用的招式。通过公关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可以消除公众的误解,免除不良影响,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愈来愈多企业都在精心设计企业在社会的公众形象,包括赞助灾区、资助教育、社会福利、文化事业等到各种活动。

3.实施企业行为识别(Bi)的方法

Bi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多种手段配合使用,常用的方法有:

(1)公关秀

公关秀就是利用个别事件、偶发事件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公关秀具有强有力的瞬间震撼力,但缺乏持续性。故往往用于Bi系统的初始,起到“脑力激荡”、“冲锋号角”的作用。

(2)成文规章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B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把规章制度与企业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

(3)不成文惯例(企业文化)

除了规章制度之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多是通过不成文惯例传播的。不成文惯例可意会、可言传,却找不到白纸黑字的相关规定,所以从某些角度来看,不成文惯例也是企业的文化。要利用不成文惯例改变员工的行为规范,往往需要通过自上而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示范行为,也即“言传身教”,若用好了,不成文惯例比规章制度效率更高,成本恒低,影响更深远。

(4)战略取向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国许多企业的整个战略取向与所声称的“企业理念”南辕北辙,这反映了这些企业所谓的Ci系统的装饰性本质,必然从根本上削弱了Ci系统的有效性。企业理念应当和企业战略取向相呼应,理念是战略的指南,战略是理念的体现。

(5)选择合作伙伴、员工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应考虑双方的企业理念是否一致。同样地,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的时候,不能“唯才是用”,而应是“德才兼备”,选拔一些与公司有相似理念的人才。

三、企业视觉识别(Vi)策划与实施

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理念设计只是属于系统中的大脑和围绕灵魂,行为设计也只是属于系统中的骨骼和肌肉,而系统中最外在最直观的外表形象则属于视觉设计部分,因为人们感受的外界刺激中有83%来自视觉,因此视觉传达成为企业讯息传达的最佳手段,通过策划系统化、艺术化、具体化的视觉方案,运用视觉,听觉系统传播给社会大众,使企业经营理念具体化、生动化。视觉设计要素包括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宣传标准及口号等,并通过产品包装、办公用品、营销环境、设备、招牌、旗帜、建筑外观、交通工具、衣着饰物、厨窗、广告及陈列展示等物质载体充分地展示出来。

1.企业名称和商标

企业名称和商标虽然只是一种形式或符号,但它们蕴含的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和审美学、民俗学、语言学、符号学等知识都能带来无形财产,创造巨额利润。“万宝路”品牌价值在1993年就达395亿美元、“可口可乐”价值334亿美元。有不少企业斥巨资征集企业名称或商标,因为这些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向市场的门票,是征服人心的宝剑,确定企业名称、商标名称、商标图案等至关重要,必须召集许多学科的专业人士共同研究,或向社会性公开征集,择优确定,不能草率行事。首先应充分了解企业的行业特色和经营特色,了解本企业的优势,按企业文化的总体指导思想,对企业感性的外观形象进行设计,包括厂容厂貌、办公场院所,办公用品、厂标厂徽、印刷字体、商标、广告与宣传、产品与包装、展览与展示以及员工的着装、仪表、态度和行为等等。品牌本来只是厂家为了使消费者将自已与别的厂家加以区别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品牌才有了现在的意义,也就是企业的一种声誉或是信誉。

2.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

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的设计,必须体现企业的历史传统、经营特点和风格、经营方针和企业文化,能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指南,积淀成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从而树立起鲜明的企业形象。透过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可以向世人传达企业的精神。它是企业方针的浓缩感性表现形式,是将企业品牌的内涵、服务的特色、公司的价值取向,汇集一体,融会贯通运用最精练的语言,描述企业的形象,反映和呈现企业追求的价值观念

3.产品及包装

产品造型设计师在设计一件产品外型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制作原理、用途、面对市场、原料等方面,从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的角度加以大胆非凡的想象,设计出精妙而又实用的产品造型。产品包装已由保护产品安全、便于运输的基本功能,发展成为信息传达、“廉价广告”、“无声推销员”及参与竟争的重要手段,包装是产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包装大体分为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三种。包装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设计包装的要求实际上与设计产品一样需从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的角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再进行设计。

4.网站

在ineRnet时代,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公司网站不但成为商务活动的载体,也成为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窗口,因此公司网站已变成企业形象的一部分,需要统筹策划与实施。

总之,企业形象战略是企业对自身的理念文化,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创新,统一传播,塑造富有个性特色的企业形象,以获得企业员工和公众认同的经营战略。企业形象战略的有效策划与实施,不仅是当今征战市场的利器,而且还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现代经营战略,并将为企业国际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参考文献:

[1]《中外管理》2002,8

[2]汪秀英.《企业CiS战略的策划与实施》

[3]李道平.《企业形象策划》

[4]梅雨.《中国Ci论坛》

(2)员工教育

员工教育分为干部教育和一般职工教育。两者的内容有所不同。干部教育主要是政策理论水平教育、法制教育、决策水平及领导作风教育。一般职工教育主要是与其日常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如经营宗旨、企业精神、服务水准、服务态度、员工规范等。

(3)员工行为规范化

一个企业要在经营活动中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必须要有一定的准则规范。行为规范是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的内容有:职业道德、仪容仪表、见面礼节、电话礼貌、迎送礼仪、宴请礼仪、谈话态度、谈话礼节和体态语言等。

2.企业行为识别外部设计

(1)产品规划

这是塑造企业产品形象的第一步。产品规划首先是要进行市场调查,以求得与消费需求的一致性,即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并且利用产品的销售策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产品形象设计要有个性化,注重产品命名的文化味、形象感、可视性,注入高附加值。

(2)服务活动

服务是直接与社会公众打交道,优良的服务最能博得消费者的好感。服务活动内容包括三个阶段的内容,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服务活动对塑造企业形象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服务活动的目的性、独特性和技巧性。服务必须以诚信为本,它必须是言必信、行必果,给予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3)广告促销活动

广告可以分为产品广告和企业形象广告,对于CiS来说,应更加重视企业形象广告的创造,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塑造企业形象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商业信誉,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信誉。产品形象广告是通过商标标志本身的表现及其代表产品的形象介绍,让品牌给消费者留深刻记忆,以唤起社会大众对企业的注意、好感、依赖与合作,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由潜在的顾客成为企业实在的客户,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公共活动

借助公共行为传播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更是众多商家和企业频繁采用的招式。通过公关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可以消除公众的误解,免除不良影响,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愈来愈多企业都在精心设计企业在社会的公众形象,包括赞助灾区、资助教育、社会福利、文化事业等到各种活动。

3.实施企业行为识别(Bi)的方法

Bi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多种手段配合使用,常用的方法有:

(1)公关秀

公关秀就是利用个别事件、偶发事件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公关秀具有强有力的瞬间震撼力,但缺乏持续性。故往往用于Bi系统的初始,起到“脑力激荡”、“冲锋号角”的作用。

(2)成文规章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B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把规章制度与企业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

(3)不成文惯例(企业文化)

除了规章制度之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多是通过不成文惯例传播的。不成文惯例可意会、可言传,却找不到白纸黑字的相关规定,所以从某些角度来看,不成文惯例也是企业的文化。要利用不成文惯例改变员工的行为规范,往往需要通过自上而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示范行为,也即“言传身教”,若用好了,不成文惯例比规章制度效率更高,成本恒低,影响更深远。

(4)战略取向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国许多企业的整个战略取向与所声称的“企业理念”南辕北辙,这反映了这些企业所谓的Ci系统的装饰性本质,必然从根本上削弱了Ci系统的有效性。企业理念应当和企业战略取向相呼应,理念是战略的指南,战略是理念的体现。

(5)选择合作伙伴、员工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应考虑双方的企业理念是否一致。同样地,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的时候,不能“唯才是用”,而应是“德才兼备”,选拔一些与公司有相似理念的人才。

三、企业视觉识别(Vi)策划与实施

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理念设计只是属于系统中的大脑和围绕灵魂,行为设计也只是属于系统中的骨骼和肌肉,而系统中最外在最直观的外表形象则属于视觉设计部分,因为人们感受的外界刺激中有83%来自视觉,因此视觉传达成为企业讯息传达的最佳手段,通过策划系统化、艺术化、具体化的视觉方案,运用视觉,听觉系统传播给社会大众,使企业经营理念具体化、生动化。视觉设计要素包括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宣传标准及口号等,并通过产品包装、办公用品、营销环境、设备、招牌、旗帜、建筑外观、交通工具、衣着饰物、厨窗、广告及陈列展示等物质载体充分地展示出来。

1.企业名称和商标

企业名称和商标虽然只是一种形式或符号,但它们蕴含的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和审美学、民俗学、语言学、符号学等知识都能带来无形财产,创造巨额利润。“万宝路”品牌价值在1993年就达395亿美元、“可口可乐”价值334亿美元。有不少企业斥巨资征集企业名称或商标,因为这些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向市场的门票,是征服人心的宝剑,确定企业名称、商标名称、商标图案等至关重要,必须召集许多学科的专业人士共同研究,或向社会性公开征集,择优确定,不能草率行事。首先应充分了解企业的行业特色和经营特色,了解本企业的优势,按企业文化的总体指导思想,对企业感性的外观形象进行设计,包括厂容厂貌、办公场院所,办公用品、厂标厂徽、印刷字体、商标、广告与宣传、产品与包装、展览与展示以及员工的着装、仪表、态度和行为等等。品牌本来只是厂家为了使消费者将自已与别的厂家加以区别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品牌才有了现在的意义,也就是企业的一种声誉或是信誉。

2.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

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的设计,必须体现企业的历史传统、经营特点和风格、经营方针和企业文化,能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指南,积淀成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从而树立起鲜明的企业形象。透过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可以向世人传达企业的精神。它是企业方针的浓缩感性表现形式,是将企业品牌的内涵、服务的特色、公司的价值取向,汇集一体,融会贯通运用最精练的语言,描述企业的形象,反映和呈现企业追求的价值观念

3.产品及包装

产品造型设计师在设计一件产品外型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制作原理、用途、面对市场、原料等方面,从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的角度加以大胆非凡的想象,设计出精妙而又实用的产品造型。产品包装已由保护产品安全、便于运输的基本功能,发展成为信息传达、“廉价广告”、“无声推销员”及参与竟争的重要手段,包装是产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包装大体分为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三种。包装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设计包装的要求实际上与设计产品一样需从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的角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再进行设计。

4.网站

在ineRnet时代,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公司网站不但成为商务活动的载体,也成为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窗口,因此公司网站已变成企业形象的一部分,需要统筹策划与实施。

总之,企业形象战略是企业对自身的理念文化,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创新,统一传播,塑造富有个性特色的企业形象,以获得企业员工和公众认同的经营战略。企业形象战略的有效策划与实施,不仅是当今征战市场的利器,而且还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现代经营战略,并将为企业国际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参考文献:

[1]《中外管理》2002,8

[2]汪秀英.《企业CiS战略的策划与实施》

[3]李道平.《企业形象策划》

[4]梅雨.《中国Ci论坛》

存入我的阅览室

(2)员工教育

员工教育分为干部教育和一般职工教育。两者的内容有所不同。干部教育主要是政策理论水平教育、法制教育、决策水平及领导作风教育。一般职工教育主要是与其日常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如经营宗旨、企业精神、服务水准、服务态度、员工规范等。

(3)员工行为规范化

一个企业要在经营活动中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必须要有一定的准则规范。行为规范是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的内容有:职业道德、仪容仪表、见面礼节、电话礼貌、迎送礼仪、宴请礼仪、谈话态度、谈话礼节和体态语言等。

2.企业行为识别外部设计

(1)产品规划

这是塑造企业产品形象的第一步。产品规划首先是要进行市场调查,以求得与消费需求的一致性,即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并且利用产品的销售策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产品形象设计要有个性化,注重产品命名的文化味、形象感、可视性,注入高附加值。

(2)服务活动

服务是直接与社会公众打交道,优良的服务最能博得消费者的好感。服务活动内容包括三个阶段的内容,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服务活动对塑造企业形象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服务活动的目的性、独特性和技巧性。服务必须以诚信为本,它必须是言必信、行必果,给予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3)广告促销活动

广告可以分为产品广告和企业形象广告,对于CiS来说,应更加重视企业形象广告的创造,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塑造企业形象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商业信誉,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信誉。产品形象广告是通过商标标志本身的表现及其代表产品的形象介绍,让品牌给消费者留深刻记忆,以唤起社会大众对企业的注意、好感、依赖与合作,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由潜在的顾客成为企业实在的客户,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公共活动

借助公共行为传播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更是众多商家和企业频繁采用的招式。通过公关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可以消除公众的误解,免除不良影响,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愈来愈多企业都在精心设计企业在社会的公众形象,包括赞助灾区、资助教育、社会福利、文化事业等到各种活动。

3.实施企业行为识别(Bi)的方法

Bi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多种手段配合使用,常用的方法有:

(1)公关秀

公关秀就是利用个别事件、偶发事件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公关秀具有强有力的瞬间震撼力,但缺乏持续性。故往往用于Bi系统的初始,起到“脑力激荡”、“冲锋号角”的作用。

(2)成文规章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B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把规章制度与企业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

(3)不成文惯例(企业文化)

除了规章制度之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多是通过不成文惯例传播的。不成文惯例可意会、可言传,却找不到白纸黑字的相关规定,所以从某些角度来看,不成文惯例也是企业的文化。要利用不成文惯例改变员工的行为规范,往往需要通过自上而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示范行为,也即“言传身教”,若用好了,不成文惯例比规章制度效率更高,成本恒低,影响更深远。

(4)战略取向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国许多企业的整个战略取向与所声称的“企业理念”南辕北辙,这反映了这些企业所谓的Ci系统的装饰性本质,必然从根本上削弱了Ci系统的有效性。企业理念应当和企业战略取向相呼应,理念是战略的指南,战略是理念的体现。

(5)选择合作伙伴、员工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应考虑双方的企业理念是否一致。同样地,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的时候,不能“唯才是用”,而应是“德才兼备”,选拔一些与公司有相似理念的人才。

三、企业视觉识别(Vi)策划与实施

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理念设计只是属于系统中的大脑和围绕灵魂,行为设计也只是属于系统中的骨骼和肌肉,而系统中最外在最直观的外表形象则属于视觉设计部分,因为人们感受的外界刺激中有83%来自视觉,因此视觉传达成为企业讯息传达的最佳手段,通过策划系统化、艺术化、具体化的视觉方案,运用视觉,听觉系统传播给社会大众,使企业经营理念具体化、生动化。视觉设计要素包括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宣传标准及口号等,并通过产品包装、办公用品、营销环境、设备、招牌、旗帜、建筑外观、交通工具、衣着饰物、厨窗、广告及陈列展示等物质载体充分地展示出来。

1.企业名称和商标

企业名称和商标虽然只是一种形式或符号,但它们蕴含的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和审美学、民俗学、语言学、符号学等知识都能带来无形财产,创造巨额利润。“万宝路”品牌价值在1993年就达395亿美元、“可口可乐”价值334亿美元。有不少企业斥巨资征集企业名称或商标,因为这些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向市场的门票,是征服人心的宝剑,确定企业名称、商标名称、商标图案等至关重要,必须召集许多学科的专业人士共同研究,或向社会性公开征集,择优确定,不能草率行事。首先应充分了解企业的行业特色和经营特色,了解本企业的优势,按企业文化的总体指导思想,对企业感性的外观形象进行设计,包括厂容厂貌、办公场院所,办公用品、厂标厂徽、印刷字体、商标、广告与宣传、产品与包装、展览与展示以及员工的着装、仪表、态度和行为等等。品牌本来只是厂家为了使消费者将自已与别的厂家加以区别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品牌才有了现在的意义,也就是企业的一种声誉或是信誉。

2.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

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的设计,必须体现企业的历史传统、经营特点和风格、经营方针和企业文化,能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指南,积淀成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从而树立起鲜明的企业形象。透过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可以向世人传达企业的精神。它是企业方针的浓缩感性表现形式,是将企业品牌的内涵、服务的特色、公司的价值取向,汇集一体,融会贯通运用最精练的语言,描述企业的形象,反映和呈现企业追求的价值观念

3.产品及包装

产品造型设计师在设计一件产品外型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制作原理、用途、面对市场、原料等方面,从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的角度加以大胆非凡的想象,设计出精妙而又实用的产品造型。产品包装已由保护产品安全、便于运输的基本功能,发展成为信息传达、“廉价广告”、“无声推销员”及参与竟争的重要手段,包装是产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包装大体分为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三种。包装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设计包装的要求实际上与设计产品一样需从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的角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再进行设计。

4.网站

在ineRnet时代,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公司网站不但成为商务活动的载体,也成为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窗口,因此公司网站已变成企业形象的一部分,需要统筹策划与实施。

总之,企业形象战略是企业对自身的理念文化,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创新,统一传播,塑造富有个性特色的企业形象,以获得企业员工和公众认同的经营战略。企业形象战略的有效策划与实施,不仅是当今征战市场的利器,而且还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现代经营战略,并将为企业国际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参考文献:

[1]《中外管理》2002,8

[2]汪秀英.《企业CiS战略的策划与实施》

[3]李道平.《企业形象策划》

[4]梅雨.《中国Ci论坛》

(2)员工教育

员工教育分为干部教育和一般职工教育。两者的内容有所不同。干部教育主要是政策理论水平教育、法制教育、决策水平及领导作风教育。一般职工教育主要是与其日常工作相关的一些内容,如经营宗旨、企业精神、服务水准、服务态度、员工规范等。

(3)员工行为规范化

一个企业要在经营活动中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必须要有一定的准则规范。行为规范是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的内容有:职业道德、仪容仪表、见面礼节、电话礼貌、迎送礼仪、宴请礼仪、谈话态度、谈话礼节和体态语言等。

2.企业行为识别外部设计

(1)产品规划

这是塑造企业产品形象的第一步。产品规划首先是要进行市场调查,以求得与消费需求的一致性,即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设计,并且利用产品的销售策略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产品形象设计要有个性化,注重产品命名的文化味、形象感、可视性,注入高附加值。

(2)服务活动

服务是直接与社会公众打交道,优良的服务最能博得消费者的好感。服务活动内容包括三个阶段的内容,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服务活动对塑造企业形象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服务活动的目的性、独特性和技巧性。服务必须以诚信为本,它必须是言必信、行必果,给予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3)广告促销活动

广告可以分为产品广告和企业形象广告,对于CiS来说,应更加重视企业形象广告的创造,以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塑造企业形象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商业信誉,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树立企业信誉。产品形象广告是通过商标标志本身的表现及其代表产品的形象介绍,让品牌给消费者留深刻记忆,以唤起社会大众对企业的注意、好感、依赖与合作,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由潜在的顾客成为企业实在的客户,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4)公共活动

借助公共行为传播企业信誉,树立企业形象更是众多商家和企业频繁采用的招式。通过公关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度、知名度,可以消除公众的误解,免除不良影响,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愈来愈多企业都在精心设计企业在社会的公众形象,包括赞助灾区、资助教育、社会福利、文化事业等到各种活动。

3.实施企业行为识别(Bi)的方法

Bi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多种手段配合使用,常用的方法有:

(1)公关秀

公关秀就是利用个别事件、偶发事件为契机,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公关秀具有强有力的瞬间震撼力,但缺乏持续性。故往往用于Bi系统的初始,起到“脑力激荡”、“冲锋号角”的作用。

(2)成文规章

企业的规章制度是B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企业懂得把规章制度与企业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

(3)不成文惯例(企业文化)

除了规章制度之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多是通过不成文惯例传播的。不成文惯例可意会、可言传,却找不到白纸黑字的相关规定,所以从某些角度来看,不成文惯例也是企业的文化。要利用不成文惯例改变员工的行为规范,往往需要通过自上而下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示范行为,也即“言传身教”,若用好了,不成文惯例比规章制度效率更高,成本恒低,影响更深远。

(4)战略取向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我国许多企业的整个战略取向与所声称的“企业理念”南辕北辙,这反映了这些企业所谓的Ci系统的装饰性本质,必然从根本上削弱了Ci系统的有效性。企业理念应当和企业战略取向相呼应,理念是战略的指南,战略是理念的体现。

(5)选择合作伙伴、员工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应考虑双方的企业理念是否一致。同样地,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的时候,不能“唯才是用”,而应是“德才兼备”,选拔一些与公司有相似理念的人才。

三、企业视觉识别(Vi)策划与实施

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理念设计只是属于系统中的大脑和围绕灵魂,行为设计也只是属于系统中的骨骼和肌肉,而系统中最外在最直观的外表形象则属于视觉设计部分,因为人们感受的外界刺激中有83%来自视觉,因此视觉传达成为企业讯息传达的最佳手段,通过策划系统化、艺术化、具体化的视觉方案,运用视觉,听觉系统传播给社会大众,使企业经营理念具体化、生动化。视觉设计要素包括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宣传标准及口号等,并通过产品包装、办公用品、营销环境、设备、招牌、旗帜、建筑外观、交通工具、衣着饰物、厨窗、广告及陈列展示等物质载体充分地展示出来。

1.企业名称和商标

企业名称和商标虽然只是一种形式或符号,但它们蕴含的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和审美学、民俗学、语言学、符号学等知识都能带来无形财产,创造巨额利润。“万宝路”品牌价值在1993年就达395亿美元、“可口可乐”价值334亿美元。有不少企业斥巨资征集企业名称或商标,因为这些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向市场的门票,是征服人心的宝剑,确定企业名称、商标名称、商标图案等至关重要,必须召集许多学科的专业人士共同研究,或向社会性公开征集,择优确定,不能草率行事。首先应充分了解企业的行业特色和经营特色,了解本企业的优势,按企业文化的总体指导思想,对企业感性的外观形象进行设计,包括厂容厂貌、办公场院所,办公用品、厂标厂徽、印刷字体、商标、广告与宣传、产品与包装、展览与展示以及员工的着装、仪表、态度和行为等等。品牌本来只是厂家为了使消费者将自已与别的厂家加以区别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品牌才有了现在的意义,也就是企业的一种声誉或是信誉。

2.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

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的设计,必须体现企业的历史传统、经营特点和风格、经营方针和企业文化,能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自觉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指南,积淀成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从而树立起鲜明的企业形象。透过企业形象标语和口号,可以向世人传达企业的精神。它是企业方针的浓缩感性表现形式,是将企业品牌的内涵、服务的特色、公司的价值取向,汇集一体,融会贯通运用最精练的语言,描述企业的形象,反映和呈现企业追求的价值观念

3.产品及包装

产品造型设计师在设计一件产品外型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制作原理、用途、面对市场、原料等方面,从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的角度加以大胆非凡的想象,设计出精妙而又实用的产品造型。产品包装已由保护产品安全、便于运输的基本功能,发展成为信息传达、“廉价广告”、“无声推销员”及参与竟争的重要手段,包装是产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包装大体分为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三种。包装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设计包装的要求实际上与设计产品一样需从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的角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再进行设计。

4.网站

在ineRnet时代,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越来越多的商务活动,公司网站不但成为商务活动的载体,也成为对外宣传的一种重要窗口,因此公司网站已变成企业形象的一部分,需要统筹策划与实施。

总之,企业形象战略是企业对自身的理念文化,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创新,统一传播,塑造富有个性特色的企业形象,以获得企业员工和公众认同的经营战略。企业形象战略的有效策划与实施,不仅是当今征战市场的利器,而且还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现代经营战略,并将为企业国际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参考文献:

[1]《中外管理》2002,8

[2]汪秀英.《企业CiS战略的策划与实施》

[3]李道平.《企业形象策划》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5

[关键词]奥运营销品牌策略

一、我国企业奥运营销存在问题的分析

正如其他营销模式一样,奥运营销并非对每个企业都适用。在奥运营销史上,有许多像三星、可口可乐这样的成功经典,也不乏得不偿失的失败案例。结合2008年的奥运营销案例,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企业来说,奥运营销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企业赞助奥运会的误区

奥运营销是体育营销的一部分。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赞助奥运会积极性很高,但准备不足。我国企业将要参加奥运会赞助的企业比例高达93%,而真正参加过体育赞助的企业仅占62%,仍有38%的企业不知体育赞助为何物,这说明体育赞助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也说明我国企业对奥运会赞助具有从众心理,对于奥运会赞助准备不足。

对奥运会赞助金额估计不足。对于全球赞助商、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许可证计划的赞助金额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估计偏差,其偏差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估计过低。

2.奥运营销经验明显不足

与可口可乐、三星、ViSa和通用电气这样的巨头企业的成熟奥运营销经验相比,中国企业在奥运营销方面仍处于探索初期,国内企业明显缺乏体育营销的经验。一些企业在国内的大型体育赛事上,拿到赞助商的身份后,只是利用体育场所内的几块广告牌或者运动员服装上的LoGo做做广告。再说到奥运营销经验,中国企业就几乎无从谈起。

3.重战术轻战略

任何营销手段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奥运营销也是一场需要“放长线,钓大鱼”的营销战。奥运会虽然短暂,但是从事前申办、准备,到正式举办,再到事后奥运效应延续,需要经历很长的阶段。企业不能只顾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不能只在奥运期间搞营销,更要为后奥运营销铺路,绝不能一看到前期的投资效果不好而轻言放弃。单凭在奥运期间做几个广告、赞助几个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把品牌往奥运精神上靠,深入挖掘奥运资源。

4.资金规模的压力

与跨国企业相比之下,赞助奥运会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问题。在抛出了巨额的赞助费用后,能否保证后期的宣传推广费用足够充裕?据了解,第六期全球赞助商的准入门槛已经由原来的400万美元增长到8000万美元左右。可口可乐具体投资的市场推广费用则是“赞助费的3倍~5倍”。有人甚至推测其后期推广费是赞助费的10倍左右。

一些企业在营销能力上存在不足,特别是财力上无法与国际企业抗衡。高回报必然意味着高投入。赞助奥运是一场金钱游戏,只有有实力的赞助商才能真正进入这个领域,体味到奥运营销带来的“放大效应”。以联想加入top计划为例,除了入围企业的赞助费之外,后续的宣传支出还要投入大约3~5倍的资金。因此,要想真正提升品牌形象,联想至少要拨出3亿美元的专项经费,仅200亿港元身家的联想,这笔费用对它来讲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5.企业的奥运营销传播推广运动与企业的品牌战略不一致

品牌战略是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的体现,而奥运营销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手段,应该是品牌整合传播战略的一部分,服务于企业品牌战略。中国本土的企业奥运营销情况还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阶段。面对投入最高、风险最大的奥运营销,仅仅靠花大钱买到奥运商标使用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融合了公司战略所要求的方向开展奥运营销活动,才可以体现奥运营销的真正价值。

二、奥运营销的主要对策

我国企业的体育营销策略刚刚起步,体育市场还有很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我国企业奥运营销策略也还处于摸索阶段,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认为奥运营销应做好如下工作:

1.重视人才

一方面,采取多种途径,培养高级体育商务人才;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聘用高水平的国际体育商贸人才。人是体育市场中最重要的资产,是一切行为的策划者。一名高素质的体育商务人才具有丰富的商业知识、良好的商业动机和很高的商业才能。这也是一家企业进行成功的奥运营销的基础。2.“间接法”和“直接法”整合运用

所谓间接法,就是企业通过向奥委会购买权力,获得赞助商资格,享受合同约定的权利。这种策略是借助赛事和体育明星的魅力来吸引潜在消费者的目光,达到提升企业形象、拓展目标市场、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直接法,即企业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奥运的流行元素添加到企业主营产品中去,开发出具有体育概念、折射体育形象的系列新产品,从而创造并激发消费者对企业主营产品的新需求。

3.着眼未来,克服短视行为

奥运营销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成为企业和消费者改善或重建彼此关系的重要工具,双方借体育运动产生了共同的焦点,奥林匹克文化和品牌文化相融,由此形成共鸣,这和企业为了博取消费者的好感而采取的主导式营销大不相同,由此塑造出来的企业形象自然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带动企业发展。如果仅仅依靠一次或者几次的炒作,是很难将品牌的核心传播给消费者,并让消费者接受或认同的。世界很多著名的企业就是在长期赞助体育事业中树立了全球品牌形象。我们应该向可口可乐公司、三星公司学习。

企业要充分体现社会责任感。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体育比赛,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赞助企业必须在“义”与“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有三大主题:分别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三个主题给参与奥运营销的企业提供了三个基本的企业传播导向。以“绿色奥运”主题为例,海尔成为2008奥运会的赞助商以后,围绕奥运主题,在全国开展“绿色奥运,Hot中国”的奥运营销传播行动,全套绿色奥运家电陆续上市,奥运家电融合了节能和环保元素,希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媒体策略,打造强势品牌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的普及,使奥运会成为了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广告媒介。同时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各大媒体在奥运会期间也都将成为焦点,也成为各个企业产品竞争的舞台。

同时,企业必须牢记,打造强势品牌的关键是能否正确、适时地整合所有的品牌信息、在最易与品牌关系者接触的时间、地点、方式与他们进行双向的沟通。

5.缔造本土化策略

企业要进行连续的品牌打造工作,结合奥运本身举办各种活动,与消费者互动,倡导一种奥运与企业结合的文化或精神,并进行广泛传播,这样就可以将奥运文化与国家本身的文化相结合,使奥运精神与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提升了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例如,198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期间,美国柯达公司缔造了一系列的日本本土化的策略活动,最终进入了被日本富士公司垄断的日本胶卷市场。笔者认为企业在缔造本土化的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围绕奥运所进行的商业推广应与品牌属性相关联。企业选择体育营销首先要考虑品牌或企业内涵与其是否吻合,即看产品的属性与运动的连接是否自然流畅。奥运营销就是让企业乘机借势,挖掘企业产品内涵与奥运的关联性,让关注奥运体育赛事的消费者也关注到企业的产品,能否借势关键是要在情感内涵上与消费者达成共识,要有情感联系才能产生品牌价值。

第二,奥运营销传播应有整体性、连贯性、可持续性。奥运营销是将品牌核心文化以奥运为平台进行再次提升与超越,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要把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持之以恒的整合传播作。奥运传播要特别注意奥运赞助前期的造势,中期的同步亮点,后期的效应,不能赛事结束,企业的传播活动也结束。另外,国内企业很少从品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奥运营销的问题,奥运营销在某些企业思维里不过是一种让企业一炮走红的“短平快”战术,是打响知名度的敲门砖或简单的促销工具。若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持久性战略的指导,体育营销会成为企业昙花一现的即兴表演。

第三,要客观地评估自己,量力而行。企业高额的赞助费用只是拿到开发奥运市场的入场券,开发赞助权的费用则需要更多地投入。企业应该量力而行,没有客观的调查、科学的规划,奥运营销就只能变成一种烧钱游戏,严重的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第四,体育明星做品牌代言要科学有创新。体育明星代言愈来愈成为企业体育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品牌形象提供鲜活的个性因素。明星代言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不但浪费大量财力,还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同时体育明星过于光彩夺目,可能会掩盖品牌自身的发展方向,消费者记住了明星,却没有记住品牌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慧:奥林匹克营销与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3):3~8

[2]黄俐:奥运营销青啤智慧.市场研究,2007(7):52~54

[3]雷海艳:企业奥运营销探析.集团经济研究,2005(3)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6

[关键词]战略;嘉兴;自主品牌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10-0102-03

[作者简介]曹垣,嘉兴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品牌营销。(浙江嘉兴314001)

一、嘉兴自主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嘉兴虽然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产品和企业,但在知名品牌数量、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方面,和浙江省内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注册商标数量少,商标闲置现象严重。自主品牌的建设必须以商标的注册为基础,没有注册商标,也就没有著名、驰名商标等强势品牌。截止2005年底,嘉兴拥有各类市场主体16.8万个,累计注册商标10028件,平均每16个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数仅占全省21.76万件商标的4.6%。另外,在已经注册的商标中,被企业使用的数量较少,大量注册商标处于闲置的状态。

2.知名品牌匮乏,品牌价值低。截止2005年底,嘉兴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7件,仅占全省的5.04%、全国的0.75%;拥有的驰名商标仅1件,经商务部评定的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一件也没有。同时,嘉兴所拥有的知名品牌中,单个品牌的价值不高,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强势品牌更是缺乏。2006年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的《首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百强榜》中,驰名商标“五芳斋”品牌价值仅为4.98亿元,远远低于浙江最大品牌雅戈尔的品牌价值(88.28亿元),更不用说和海尔这样的品牌相比了。

3.品牌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制造业品牌与农产品品牌、服务业品牌之间结构不合理。目前,嘉兴各级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名牌产品都相对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在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很低;另一方面,最终产品品牌与中间产品品牌之间结构不合理。除了“嘉民塑胶”、“荣泰”、“加西贝拉”等少数中间产品企业积极创牌外,嘉兴许多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中间产品企业仍默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规,使得中间产品品牌数量偏少。

4.区域品牌建设步伐相对滞后。嘉兴区域块状经济发达,已经形成了纺织服装、皮革、木业、丝织业、羊毛衫、小家电等制造基地,生产规模大,在市场上拥有较大的份额。但由于不重视区域品牌的建设,企业鱼龙混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的现象屡禁不绝,致使一些企业不敢表明产地,或在上海、香港等地注册企业,打上海、香港产地的品牌。

5.品牌、文化和产品互为支撑的体系尚未形成。品牌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选择一种品牌,往往反映了他对某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认可。因此,为品牌注入文化、智慧和价值观是一个品牌能够长远认可的必须因素。但在嘉兴自主品牌建设过程中,没有给品牌注入文化内涵,品牌的人文气息不够浓厚,尚未形成品牌、文化和产品互为支撑的体系。

二、嘉兴自主品牌建设落后的原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嘉兴自主品牌建设落后主要有如下原因:

1.自主品牌建设的政策环境不完善。表现在:第一,品牌建设战略规划不完善。品牌建设一定要有一个长期科学的培育规划,才能引导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品牌争创规划,形成有效的培育工作机制,推进嘉兴品牌战略的实施。第二,政府对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大,使得企业面临的资金紧张、融资成本居高不下、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难以解决,从而直接影响了品牌建设。第三,扶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嘉兴各地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品牌建设的政策,但由于人力、物力和体制的制约,使得这些扶持政策缺乏系统性。

2.自主品牌建设的竞争环境不完善。一方面,假冒伪劣现象屡禁不止,侵犯知识产权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不法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合法权益,挫伤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产品虽然评上了名牌或著名商标,但其现实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并未名至实归。还有一些不规范的社会中介机构开展了许多有名无实的评价,导致一些奖项鱼目混珠,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使许多企业丧失了自主品牌建设的信心和积极性。

从企业来看,嘉兴自主品牌建设落后的原因:

1.缺乏品牌意识,对品牌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嘉兴企业界的经营理念和行为仍以产品经营为核心,还没有真正转移到以品牌经营为核心的理性认识上去。像“如果产品能卖得出去,要品牌没用;如果产品卖不出去,要品牌也没用。”“创牌要投入、推牌要投入、护牌还要投入,所以与其拿金钱去换名牌,不如直接拿产品去换金钱。”等观念一度在嘉兴企业界盛行。另外,在如何进行品牌建设方面,企业也存在很多误区。误区之一:做品牌就是做销量。只要销量上来了,品牌自然会得到提升。误区之二:商标等于品牌。一部分企业认为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后就成了品牌。误区之三:品牌是靠广告打出来的。只要加大广告投入,进行铺天盖地的媒体轰炸,就可以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一个品牌。

2.品牌法律保护意识薄弱。嘉兴不少企业在品牌建设中重创轻保,不善于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五芳斋”2004年6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嘉兴第一个全国知名品牌,但目前全国有关“五芳斋”商标的注册或申请记录达53件,而嘉兴“五芳斋”只拥有其中的28件。随着“五芳斋”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六芳斋”、“七芳斋”等李鬼们纷纷“上门认亲”,“玉芳斋”、“王芳斋”等赝品也偷偷打起了球,给消费者造成了混淆甚至误导。

3.品牌营销和管理水平低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战略缺失。目前嘉兴很多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尚未意识到品牌战略的意义,尚未制定和实施品牌战略。(2)不注重品牌投资,在品牌设计、品牌包装、品牌维护、品牌创新等方面投入的人、物、财力严重不足。(3)重视品牌塑造,忽视品牌管理。嘉兴有些企业将品牌管理视同于商标法律方面的管理,还有些企业品牌管理机构不健全,不能保证品牌运营功能的正常发挥。

4.企业开展品牌建设的基础不牢固。表现在:(1)企业规模小,缺乏领军式的龙头企业。2004年,嘉兴市34个主要区域特色经济企业数合计为6556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77家,占比2.7%。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的4个区域经济中,销售收入在4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2家。(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04年的普查结果显示,嘉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化学纤维制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等五大行业中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24%、0.26%、0.70%、0.57%、0.01%,而发达国家企业这一比重至少在3%以上。2005年,嘉兴市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比例分别为6%、23%、71%,说明专利申请的基础薄弱,深度不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3)资本匮乏,融资难度大。2006年嘉兴市统计局调查显示,仅6.5%的企业觉得可以较容易地从银行获得贷款。在目前条件下嘉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创新投入机制,民间资本、风险资本不能顺利融入中小企业的经营过程。(4)人才缺乏。品牌建设需要一批具备品牌专业知识、熟悉国际惯例、掌握外语、通晓现代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应当说这方面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嘉兴自主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嘉兴自主品牌建设的战略模式及提出依据

结合嘉兴区域块状经济发达的现状,本文认为,嘉兴自主品牌建设应选择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即将品牌建设建立在具有鲜明分工与竞争协作关系的产业集群基础上,依靠产业集群效应形成区域品牌,同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品牌以形成品牌簇群,进而提升区域品牌,依靠区域品牌与品牌簇群的整体竞争力占领国内外市场,促进嘉兴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1.理论依据。(1)产业集群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当今的市场竞争已经由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适度竞争是该集群内单个企业与整个企业集群保持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所显现的区域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模式。因此,将品牌建设建立在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是当今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形式变化的必然选择。(2)“协同发展”战略有利于发挥三者之间的互动效应,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首先,从产业集群的聚集性和区域品牌的关系来看,两者互为促进。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发展会使当地产生优势产业群,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形成;另一方面,区域品牌又会对产业集群形成强化作用,吸引更多的专业化供应商、专业人才、投资者、客户、研究机构等到集群区域内聚集,使集群区域成为吸引人才的热点、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重点、相关企业的聚集地。其次,从企业品牌创建和区域品牌提升来看,两者关系密切。企业是打造区域品牌的主体,在同一区域内,众多知名品牌必然构筑起一个知名的区域品牌。而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区域品牌一旦建立,就会具有“晕轮效应”,区域内每个企业都会带上一个神秘美好的光环,企业建设品牌将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喜爱。最后,产业集群和企业品牌也存在着互动效应。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起到品牌孵化器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形成,而企业品牌建设产生的品牌簇群又会大大提高产业集群区域的竞争力。

2.现实依据。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在同一区域大放异彩的经济现象成为“协同发展”战略提出的力证。以温州鞋业的品牌建设为例,一方面制鞋企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协调和管理机制,组成产、学、研联合,促进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打造优势产业群。虽然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规模的家族制企业,但经过明确的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形成了从牛皮交易、猪皮加工、合成革生产到鞋底、鞋材、鞋饰、鞋楦等密切相关的产业配套体系,聚集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另一方面,通过在康奈、奥康等一批龙头制鞋企业的带领下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温州制鞋业建立起了以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为标志的部级品牌第一梯队,并以这些优秀企业等形式为载体,积极培育第二、三梯队,形成了以康奈、奥康、红蜻蜓、东艺、吉尔达领航的行业品牌联合舰队,建立了较完善的品牌金字塔层级支撑体系,也使得温州鞋业这一区域品牌享誉海内外。嘉兴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集群的发展。至2003年底,嘉兴全市五县两区共有产业集群42个,年产值合计137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0%;从业人员64.2万人,占全市工业就业人员总量的66%。温州鞋业的案例说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在同一空间集聚体内的成功发展既为嘉兴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提供了“示范”样板。同时也揭示了品牌的建设必须有强大的产业发展作基础,而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要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则必须通过品牌战略的带动来实现的发展规律。

四、推动嘉兴自主品牌建设战略模式实施的政策建议

1.加强对实施品牌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嘉兴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由市级相关政府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各行业协会(商会)、并吸引有关品牌研究机构组成,其职责是指导、协调、推进嘉兴品牌战略的实施工作。同时,各地区行业协会(商会)要在品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区域品牌管理机构,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区域品牌定位、设计、推广、信息传达和维持企业良性竞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制定和完善品牌战略规划。建议各级政府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学习国内外品牌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制定和完善品牌发展规划,并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在品牌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应考虑下面几个结合:一是制造业品牌与农产品、服务业品牌培育相结合;二是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培育相结合;三是最终产品品牌与中间产品品牌培育相结合;四是品牌国内拓展与品牌国际化相结合。各级政府还要根据品牌战略规划的要求,分行业、分产品制定具体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1)自主创新战略。通过强化技术引进,推进柔性生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2)质量战略。在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塑造质量文化,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通过产业集群的标准化建设、质量检测中心的建立以及对不合格商品的严厉打击,提升集群内企业的产品质量。(3)文化战略。文化战略一方面要求品牌要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体现区域文化、集群文化、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与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和融合。

3.完善品牌建设的扶持政策。包括面向产业集群区域的政策和面向企业的政策。面向产业集群区域的政策主要有:①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通过构建快捷、通畅的立体交通体系、加大区域通讯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等能源供应,为品牌建设提供交通、通讯、能源等方面的保障。②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重点扶持发展技术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等几个关键中心,积极为集群和企业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会计、律师、融资、培训等社会化服务机构,着力构建中介服务体系;建立相关的公共网站;依托产业集群,建立专业化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和维权等。③开展区域营销,树立区域品牌形象。包括:统一进行区域品牌的广告宣传;组织博览会、贸易洽谈会、招商会;举办设计大赛等措施。面向企业的政策主要有:①加大财政政策扶持的力度。采取市场化的办法,推出一批发展自主品牌的先进典型,整合现行的扶持政策,并协调有关部门出台财税、金融、保险等政策措施给予支持。②制定科技政策。通过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③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特别是要通过建立企业家的选拔、激励和约束机制,培养出一批知名的具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家。④加强对企业的培训辅导。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品牌知识的专业培训和品牌战略专题论坛、经验交流会、咨询会等活动,提高企业品牌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4.开展打假维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第一,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推进商标专用权保护的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知名品牌的保护维权网,开通打假维权绿色通道。第二,加大对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相结合。第三,建立和实行信用公示制度,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第四,要加大对洋品牌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防止洋品牌“超国民待遇”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王仕卿.中外品牌比较及其对本土品牌培育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7

一、“营销策略”思想的局限

营销策略的原创思想,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鲍敦(Borden)提出来的,认为企业要针对目标市场的需要,对自己可控制的各种手段,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实际上鲍敦提出的是一种销售策略思想,算不上“营销方面”的策略思想。主张要针对消费者的认知或主观诉求,采取相应的手段,提高销售效率。比如针对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采取“尾数定价法”,把价格定在1.99元或1.88元;看上去好像1元多钱,而不是2元钱。使极为“感性”的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

在销售环节上采取策略性举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表面化的事情,谁都能模仿。于是,各种策略和方法接踵而至。麦卡锡对此进行了概括,即“4p策略”,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简洁明了。可以说,麦卡锡在“策略思想”上没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但他的“策略分类”对营销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吸引着一代传人。从4p到8p、12p、16p;以及从4p到4C、4R,非常热闹。这在经济学家看来,简直是在搞文字游戏,缺乏理论上的深刻,算不上什么提炼或总结。一句话,很肤浅。

麦卡锡4p策略背后的“分类标准”并不正确,而且非常有害。这种策略的“分类”是以“销售过程”的一些环节为依据,如产品定价、渠道选择和促销宣传等,很容易产生误导,使人忽略“市场需求导向”的营销本质;忽略营销策略必须以市场定位为前提;或者说,必须依据“消费者的诉求或认知”制订策略。对此,劳朋特(Lautebor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4C策略思想。在劳朋特看来,麦卡锡的4p策略缺乏“市场导向”的本质特征,不能算是一种“营销策略”,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销售策略”。

劳朋特的营销策略思想强调:第一,要加强对消费者需要与欲求(consumerwantsandneeds)的研究,卖消费者所想购买的产品,而不是依靠产品策略,把自己所能制造的产品卖给消费者;第二,要弄清楚消费者愿意为自己的“需要与欲求”支付多少成本(cost),而不是制订什么价格策略;第三,要方便(convenlerlce)消费者购买,而不是选择什么渠道策略;第四,要强化与消费者的沟通(communications),而不是制订什么促销策略等。可以说,这些策略思想是正确的,但操作起来很麻烦,需要相应的组织功能支持,需要企业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舒尔茨并不在意从理论层面上探索,弄清楚4C策略思想不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而是沿着鲍敦、麦卡锡、劳朋特的策略路径或策略框架,提出自己的4R营销策略思想。大意是,企业要与顾客建立联系或关联(Relevancy),以提高市场反应(Response)速度,并不断强化营销的关系(RelationshiD),强化营销活动的价值或回报(Reward)。在舒尔茨看来,产品或需求、价格或成本,渠道或方便、促销或沟通,都不是成功的关键要素。企业营销的本质命题,在于“不断深化与顾客的联系”。毫无疑问,这同劳朋特策略思想一样,是十分正确的,但自然也一样难以操作。概言之,需要组织功能的支持。

由此可以推论,凡是不需要企业各部门协同的策略,或者不需要功能体系支持的策略,以及定位(positioning)、市场细分(segmenting)和目标市场选择(targetfng)等,很容易被应用、也很容易流行。但是,这类策略能够解决的只是“产品”和“市场”的表层联系,不能解决的是“企业”和“顾客”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二、“营销策略”实践的困惑

在“营销策略”的实践上,有一个案例堪称一绝,这就是河南上蔡的“状元红酒”。该酒号称明末清初的“古老名酒”,中成药浸泡,具有调气固本的功效。“”中被当做“封资修”的尾巴割掉了,后来恢复生产,干1981年“一进”上海市场,但无人问津。

酒厂委托上海市黄浦区“糖烟酒公司”做营销策划。糖烟酒公司经市调,发现了“青年”、“中档”、“送礼”三个维度。换言之,发现年轻人是酒类消费的主流,中档洒销量很大,买酒送礼的人很多。于是,选择年轻人为“目标顾客群”,并进一步区隔出一个很重要的“细分市场”作为切入点,这就是“毛脚女婿上门”。上海人的习俗,毛脚女婿初次上门,需要备一份厚礼,包括一只金华火腿、一块大蛋糕、两条香烟、两瓶名酒。俗称一挺机关枪、一个炸药包、四百发子弹和两颗手榴弹。没有这些装备,很难顺利攻克通向婚姻的堡垒。

糖烟酒公司据此导入4p策略,即改进内包装,采用仿古瓷瓶和仿白兰地瓶:改进外包装,把“普通装”变成“礼品装”,外加中英文对照的说明书;调整价格,主要是调高价格,给人优质优价的印象;选择渠道,选择遐尔闻名的南京东路各门店集中投市,俗称“有面子:选择上海最有人气的两份报纸做广告宣传,并集中在元旦和春节前后进行。

这就是鲍敦所说的,针对目标市场,综合运用各种可控的策略手段,影响市场需求。状元红酒在上述营销策略的引导下,于1982年“二进”上海,大获全胜。元旦和春节,状元红酒的总销量和总销售收入,分别占黄浦区糖烟酒公司酒类销售的12%和16%。可是,好景不长,曾经红极一时的状元红酒销声匿迹。个中的原因肯定很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单纯依靠营销策略是不能长久的。

首先,状元红酒不能停留在狭窄的“礼品”细分市场上,风险太大。没有一种酒可以长期以“礼品”定位的,必须强化产品的“功能特性”,开拓并培育新的目标顾客群。这就是劳朋特讲的沟通(communications)。这绝非是一件“搞搞策划、改改包装、调调价格、做做广告”的事情。而是意味着要把状元红酒推向“餐饮店”和“大众商场”;意味着要对消费者进行深入而持久的教育、推广或沟通;意味着组织功能和营销队伍的建设。按照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的定义,“市场营销是引导货物与劳务,从生产流向消费者或用户的企业商务活动过程”。否则,就像秦池一样,广告做到死为止。

其次,一旦状元红成为消费者日常饮用的“保健酒”,就必须摆脱糖烟

酒公司的束缚,与消费者建立联系,这就是舒尔茨讲的关联(Relevancy)。按照钱德勒《看得见的手》中所说,“只有那些能够协调生产和流通过程的企业,后来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企业”。这一点对于中国企业尤为重要。中国流通体系不发达,商业资本相对薄弱,商家往往不能自觉地成为厂家的战略伙伴;相反,往往成为厂家联系市场的绊脚石。这就意味着那些要想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必须发育自己的组织功能,在流通领域中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和支配力。这是后来川酒迅速崛起的真正原因。

如果我们不能在“营销策略”和“营销功能”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其直接的后果,看一下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就清楚了。这些职能部门几近无事可做,是一个十足的“委托部门”。他们把广告宣传委托给“广告公司”;把促销活动委托给“会展公司”把渠道建设委托给“咨询公司”;把队伍建设委托给“培训公司”;把市场运作委托给“策划公司”;把新品概念开发委托给“研发公司’:把市场研究委托给“市调公司”把市场信息委托给“it公司”。导致整个企业的营销功能缺位,而且,企业越大,缺位现象越严重。不过,他们却成就了一个火暴的策划行当,以及一批策划大师、点子大王、公关杀手。

三、“营销功能”建设的必要

随着市场竞争格局日益复杂化,企业不能停留在表层的“策略”上,更不能依靠“招数”维持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企业必须致力于营销功能的建设,依靠有组织的努力,不断深化与顾客的联系,谋求长期稳定发展。这就是杰克・韦尔奇所说的“大企业的能耐”。所谓的“人靠本事吃饭”。

一个企业要想持久,要想有能耐,必须立足于“营销功能”的建设,不能单纯地着眼于“营销策略”,以及“销售业绩”;不能满足于“产品和市场”的表层联系。与状元红酒厂不同,美国西尔士公司并没有把营销的策略思想,当做销售或促进销售的手段或方法,而是用于引导组织功能的建设,使营销策略思想直接落实到组织的形态上。西尔士的故事,引自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践》(1973年)。

西尔士是美国零售业的代名词,成立于1886年,20世纪70年代,销售额达到68亿美元,纯利3,4亿美元,总资产52亿美元,店铺数为2454家,从业人员30万人。有意思的是,西尔士的成就,与创始人理查德・西尔士无关。西尔士只是一个投机商人,早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铁路上从事货代业务,1893年,与罗贝克共同经营一家店铺业务,取名为西尔士罗贝克公司,以邮购邮售的方式,经营法院罚没的商品。曾经一度,他个人的年收入达到35万美元。可以说,西尔士是一位经商高手,但他不懂得依靠组织功能的建设挣钱。

1895年,随着邮购邮售业务的逐渐扩大,经营出现混乱。导致混乱的直接原因是,库存商品与市场需求脱节,所谓商品结构不能适销对路,以致发生一系列“有订单无货、有货无订单”事件。另外就是管理不善,包括订单处理不及时、发货差错、货物丢失、货款没有及时收回等。最终导致现金流中断,公司濒临破产,不得已脱手卖给罗森华德。西尔土濒临破产的根本原因,就是不知道谁是公司的顾客,他曾经盲目地购进法院罚没的成批商品。更不知道如何根据目标顾客群的特点,建立组织及其营销功能,实现舒尔茨的境界,即强化市场的营销关系(Relationship)。

朱利叶斯・罗森华德是芝加哥的一位布衣商人。他接手西尔士之后,进行了系统的整合。首先,弄清楚谁是公司的顾客,并依据公司现存的邮购邮售业务及其能力,选择了美国广大的农民作为公司的目标顾客群。罗森华德相信只有大市场才能发育大企业,而不是从什么细分市场中寻找现存商品的出路。

其次,罗森华德根据农民的特性,以及对农民的需求分析,明确目标市场的市场“定位点”。也就是依据农民认为有价值的是什么,进行市场定位。罗森华德相信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仅仅依赖自己所联系的目标顾客,谋求长期发展;否则,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存货的风险以及现金流量的风险会以“指数的方式”放大,无法维持盈利性增长的势头。这一切都必须依赖组织的功能建设,逐渐发育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逐渐摆脱对企业家个人生意眼光的依赖,以及逐渐摆脱对营销策划手段或炒作市场手段的依赖。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8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名牌是指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商标、产品。名牌的实力和水平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名牌不仅可以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带动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腾飞。实施名牌战略,对于提高我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企业整体素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重组和升级,有效提高我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名牌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市场等手段,培育、发展、宣传、保护、扶持*名牌,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市商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增强我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提高我市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推动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5年,以各行业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为重点,铸造一批*名牌(著名商标),并形成若干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的数量显著增加。

到2010年,我市形成一批在国内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名牌(著名商标),以及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并形成一批拥有国际和部级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

二、加强领导与组织协调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实施名牌战略的宏观指导。

*市实施名牌战略联席会议是市政府实施名牌战略的领导和协调机构,由市政府领导主持,联席会议成员由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组成,市经委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全市实施名牌战略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部署各成员单位实施名牌战略的各项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全市名牌战略工作的实施;拟定我市实施名牌战略和培育、发展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研究解决我市在实施名牌战略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在联席会议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确职责,加强分工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

(二)制定名牌战略发展目标,落实组织实施工作措施。

实施名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紧迫而又长远的工作。要着眼于全局,立足于市场,实施企业和产品发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战略和战术,共同推进。*市实施名牌战略联席会议要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我市发展名牌的总体目标。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制定实施名牌战略工作计划和战略措施。各区、县级市和有关部门也要从实际出发,把实施名牌战略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积极做好推进实施名牌战略各项任务的组织落实工作。

(三)运用各种扶持政策,推动名牌战略实施。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扶持和推动名牌产品企业的发展,市经委、科技局、商业局、旅游局、农业局、外经贸局等部门要把各项专项资金等资源的分配,向名牌企业倾斜。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大中型名牌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股票上市、股权置换、债转股等多种方式加快名牌的创建;要鼓励企业以自有品牌出口,充分利用国家、省、市有关品牌出口的扶持和发展政策,促进企业加快开拓国际市场。要加快推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以市政府的名义对获得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奖励。

三、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引导和培育力度

(一)企业是创名牌的主体。

创名牌的基础在企业。要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和提高综合竞争力,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充分认识创名牌的意义,把实施名牌战略摆上议事日程,全面分析自身创名牌工作的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按照“一品一策、一品一方案、一品一责任人”的原则,灵活运用品牌延伸战略、借船出海战略、优选集中战略、核心技术战略、商标战略、资本运营战略、oem战略、品牌全球化战略等“战略”,落实实施方案及责任制,进一步创新品牌,提高质量,增创优势,以实施名牌战略进一步加快企业发展。

(二)做好创名牌的基础工作。

引导企业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完善企业管理作为创名牌的重要基础工作和根本途径。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现代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品牌经营能力;鼓励企业积极采用科学质量管理方法,大力推行iSo9000等先进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结合企业实际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质量改进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先进的产品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支持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研究和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名牌产品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企业要积极采用科学的计量管理方法和先进的计量检测手段,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三)整合企业的品牌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

商标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注册商标是名牌的通行证。商标是品牌的标志和名称。企业不仅要在国内注册,还要在国外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进行商标注册,同时,尽快以企业的名称或商标在国际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各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现企业名称与商标名称的统一,在更高的层次上整合企业的品牌资源,巩固和强化自己的品牌,充分利用名牌的无形资产,提高市场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以优质服务为支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搞好行业协会的双向服务,大力培育实施名牌战略服务体系。

在新的形势下行业协会要树立全社会管理的观念,把工作延伸到社会全行业,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行业协会日常工作内容,为全社会、全行业实施名牌战略提供全方位服务,以整个行业的力量打造行业品牌,带动一大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为此,要以做好“双向”服务工作为重点,在企业与政府之间承担起桥梁和纽带作用。以专业化、市场化为原则,培育以品牌宣传、名牌产品推介、资金融通、技术咨询、标准制定、质量检测、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为*名牌产品的创立、发展、壮大提供多层次、多功能、多渠道的服务。

(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市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和协调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新闻媒体,发挥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广泛宣传有关政策和信息,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名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引导群众识别和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设立*名牌专栏,重点介绍名牌战略、名牌产品、名牌政策、名牌信息、名牌企业网站,集中宣传、推广我市名牌。

(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实施名牌战略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维护经济秩序是政府推进名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要协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合作,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针对重点问题,依法严打,标本兼治,坚决纠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从根源上杜绝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发生。质监、工商、药监、卫生、农业、商业、知识产权等部门要按各自职能分工,进一步完善统一的打假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假冒名牌产品的行为和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加大对商标和名牌的保护力度,为企业推进名牌战略建立一个良好、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五、以规范管理为核心,做好名牌的评价认定工作

(一)完善对名牌的评价认定工作。

工商、质监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省和市的评价标准与认定办法,进一步做好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的推荐工作和*市著名商标、*市名牌产品的评价认定工作。按*市实施名牌战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分工要求,有关单位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市著名商标、*市名牌产品的评价认定体系,力求使对名牌的评价与认定能够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加强企业的质量、技术和管理工作,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名牌的评价认定要坚持企业自愿申报、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市场评价为主的原则、科学、公正、公开的原则和动态评价、不搞终身制的原则。

(二)建立健全名牌保护机制。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的规定,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依法查处、取缔和关闭技术工艺落后、质量低下的产品和企业。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能制定有关规定,加大对商标和名牌的保护力度。

(三)加强名牌管理,维护名牌形象。

对名牌及著名商标进行跟踪动态管理,强化名牌评定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维护名牌和著名商标的声誉与价值。对严重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及出现其他重大违规问题的,按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取消其*名牌和著名商标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六、以名牌效应为动力,提高产业和地区竞争力

(一)扶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生产企业。

鼓励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生产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做大做强,迅速成为行业龙头,发挥带动作用。要以品牌和资产为纽带,加快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步伐,支持拥有名牌称号或著名商标的企业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与国际大企业合资合作,吸引战略投资者加盟。支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名牌的金融服务,推动银企合作。

(二)依托*名牌,加快优化我市产业结构。

利用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掌握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引导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并向“高、精、尖、专”方向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机结合、专业分工的企业组织结构。引导拥有名牌或著名商标的企业进入我市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业,发挥名牌的带动作用,促进社会资源向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名牌生产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改造提高传统支柱产业,提高我市支柱产业和重要行业的产业化组织程度。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9

银行促销是指商业银行以各种手段向客户传递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信息。银行应采取各种有效的促销策略,实现金融产品的销售观念向营销观念的转变,从被动等待客户上门转向银行运用营销手段主动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介绍产品性能、特征、价格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客户了解和认识金融产品,激发其需求欲望,影响和促进客户的购买行为。将客户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求,并不断扩展客户。

商业银行营销的着眼点已不仅仅局限于开发优良产品、给予有吸引力的价格,而逐渐扩展到与银行的顾客保持良好的关系与沟通。促销策略包括人员促销策略、广告促销策略、新闻媒介促销策略、会议促销策略、网络促销策略和文化促销策略。



一、人员促销策略

人员促销虽是最古老、最普遍、最直接的促销手段,但是它可以直接与客户保持最直接的联系,通过谈话、示范、表演等方式了解客户的需求、欲望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法、解答客户的问题,消除客户的疑虑,诱导客户的购买欲望,促成客户的购买行为。

高层营销能够非常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对集团大客户、优势行业的集中公关中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客户需求,量体裁衣,制订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培养与一个客户感情的过程是春华秋实、精耕细作的过程,商业银行通过实施高层营销,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能够把银行高级管理者的人格魅力和银行的形象结合起来,展现商业银行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的精髓,在平等、自信、互爱的基础上谋求与客户共同发展。



二、广告促销策略

广告是企业用以对目标客户和公众进行直接说服性传播的主要工具之一。美国学者格林沃尔德认为“广告是为了达到增加销售额这一最终目的而向私人消费者、厂商或政府提供有关特定商品、劳务或机会等消息的一种方法。它传播关于商品和劳务的消息,向人们说明它们是些什么东西,有何用途,在何处购买以及价格多少等细节。”

广告在商业银行的营销中也常常被采用,如何唤起消费者或者说目标客户的注意是广告的技巧。只有准确把握目标客户的心理需求,广告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商业银行的形象广告设计宜采用文化包装,将文化隐含在广告之中。如招商银行的电视形象广告依托柔和的音乐、变幻的背景,电视屏幕依次弹出: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招商银行——因您而变。广告没有直白的介绍,仅仅在最后招商银行行徽出现时用一句“招商银行——因您而变”语音道白,引人深思地诠释了招商银行的经营理念,彰显了文化内涵,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是广告与文化营销的有机结合。

目前,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广告宣传,加强公共关系,但有部分商业银行存在着舍本求末、本末倒置的倾向。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塑造企业形象,推销金融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已被银行界普遍认同,各银行的广告投入明显加大。然而,现有的金融传播由于缺乏市场调研,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不乐观,甚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密密麻麻的红布条、五彩斑澜的空飘汽球,群众并不以为然,认为银行有钱“作秀”,结果造成银行的公众地位和社会形象在下降。在银行导入Ci的过程中,只重视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的建设,而忽视理念识别系统的建设,甚至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精神文明建设,这与实施形象战略以指导银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观念相差甚远。

商业银行利用大众传媒传递银行广告信息。大众传媒很多,如声像图文、电子信息、实物造型、户外标识等。银行员工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决定大众传媒传递成功的关键。传递的对象要有所研究,根据促销产品的特点,针对客户群中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和兴趣,做到有的放矢,其效果才有保证。



三、新闻媒介促销策略

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媒介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和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已是举世公认的不争的事实了。对于商业银行促销策略,新闻媒介更有其首屈一指和非同寻常的地位和作用。争取舆论就是争取效益,制造舆论就是制造财富。新闻媒介对于商业银行促销策略具有五大特点:传播的信息量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广,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信息传播的保证度强,信息传播的费用低。

商业银行要搞好市场营销,宣传和树立良好的形象,就必须重视发展与新闻媒介的关系,并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为树立形象服务,扩大商业银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商业银行要勤于并善于和新闻界接触,以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要派专人与新闻界人士联络和交往,加强情感交流;要积极主动地与新闻界加强信息交流,及时给新闻界提供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和资料;要认真研究新闻媒介的特点,掌握新闻工作的规律,发挥不同新闻媒介对宣传商业银行形象的作用。



四、实施会议促销策略

公关会议是银行为了实现营销目标、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形象所召开的各种会议,如公关联谊会、新闻座谈会、产品展览会等。

1举办联谊会

为了联络银行与重要客户和有关部门的感情,银行可举办一些联谊活动。如新春联谊会、大客户座谈会、征求客户意见座谈会等。联谊会的气氛活泼欢乐,轻松自如,而且花费不多。如电影招待会、舞会、文艺节目活动、知识竞赛、体育比赛、聚餐会等。联谊会要明确主题;要安排好活动程序、并印成节目单;要确定好地点、时间和活动场所;要确定邀请对象,发出请柬,有时还要邀请新闻记者参加;购买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纪念品;布置活动场所,并安排专人负责;安排礼仪小姐;安排好摄影、录相等。

2举办展览会

展览会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推广产品、宣传银行形象、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活动。它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能广泛吸引公众注意和参观,并吸引新闻界的注意,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展览会使用图片、模型实物、幻灯、录相,生动直观地介绍银行的成就、产品的优点,能够在公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筹备展览会要注意几点:要确定展览会的形式,如专业展览会、流动展览会、形象展览会等;要明确展览会的主题;要收集有关资料;要进行文字图表的编排制作;要撰写解说词;要预算展览会的开支。

3新闻座谈会

商业银行与新闻界建立和保持联系的方式可以采用新闻座谈会。可以由商业银行直接向新闻界发表有关本银行的重要信息,然后通过新闻界把信息传递给公众。召开新闻座谈会要做好以下工作:确定主题;资料准备;选择会场;选定时间并发出请柬;确定要接待的工作人员;确定会议程序;检查会议设备,如录音、录相、扩音等设备;可安排茶会、酒会等。

4专题活动营销

专题活动是一种专门用于市场营销的活动,如社会赞助活动、典礼参观、演讲等各种传播活动,它可以吸引各类公众参加,也可以邀请新闻界参加,综合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它对于沟通信息、联络感情、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等都有一定的效果。策划和举办成功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要求商业银行的具体组织人不仅具备较全面的知识,而且要掌握各种技能。

对社会公益活动的赞助,如社会福利事业、教育事业、节日庆典、体育比赛等,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能赢得公众的普遍赞誉。但要注意社会效应和经济核算原则相结合。特别节日:如机构乔迁或开业庆典、人大及政协会议召开等,都可以策划一些特别节日活动。



五、实施网络促销策略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各银行已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吸引客户。目前,金融市场竞争已从表层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竞争。而网络促销就是一种最先进的营销手段。网络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消费者个性消费的复归与网络个性化营销方式的结合宣告了定制化时代的来临。利用网络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切记两点:一次与客户建立一个联系;重视客户的长期价值。银行应多提供消费者感兴趣的信息,当消费者提出信息需求时,银行应能够迅速做出即时反映。网络促销既要遵循网络礼仪,又要满足在线消费者的信息需求,还要达到促销目标,只有一个方式即软营销:混淆广告、公关、促销、产品目录和销售的界限,提供大量信息代替说服。



六、文化促销策略

工业经济正在向知识经济过渡,不仅新时期的产品赋予了更多的科技知识含量,而且营销的手段也出现了新的营销方式——文化促销。寻求客户心目中的文化信念、价值观念是文化促销的基点,对目标客户进行剖析,通过心理学对客户的消费模式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取向,从而相应地开展文化促销。

把文化融入到营销理念中,包含于营销战略之中,文化促销更具人文、地域特色,更能够呈现企业个性。文化促销构建了核心价值观念,在销售过程中表达了部分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而引起价值共鸣,促成销售。

商业化育种的方向和策略篇10

1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我国目前可堪称世界体育大国,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笔者对其加以具体分析后,认为影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同教育、文化等事业相比、体育产业在政策优惠方面受到冷遇

在美、英等体育经济发达国家、政府为扶植本国体育经济的发展,都相应地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企业出资赞助体育比赛,可以记入企业生产成本或作广告支出;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而我国在这方面的扶植力度远远不够。

1.2传统体制的制约,无法提高企业投资体育的积极性

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形成一种法定的计划运转。在改革过程中,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有相当浓重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合办体育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另外,在赢利后,企业得到的往往占少数,许多赛事的投入越来越多,而效益好的却寥寥无几。长此以往,企业对于投资体育事业的积极性逐渐打消了。

1.3市场竞争意识缺乏,对体育经济产生影响开发

市场的机遇转瞬即逝,成功只属于抓住机遇的捷足先登者。一位日本商人曾向他的中国同行感慨地说:你们中国乒乓球称霸世界乒坛30年,为什么中国商界不借乒乓强国之光,搞借光经营呢?中国是世界体育强国,可借光之处很多,但如何借光经营,只有企业家唱独角戏不行,还需要舆论界的宣传和呼吁,需要经济学界在具体运作方面的讨论争鸣。运用经济学界锐利的目光,抓住机遇,提高意识。遗憾的是,近年来经济学界在这些方面务虚的甚多,务实的少。

1.4市场定位不准,惯性思维跟不上形势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束缚,视野不开阔,认识不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二者严重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来都回避创收的动机,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消费上,而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进一步解放思想,人们虽逐步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但在摸索发展体育产业的同时,常常不能完全脱离十几年的惯性思维,以开阔的眼界迈开步子大胆干。

2体育经济促进体育商业化发展的途径

2.1发展体育品牌战略,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当中国市场逐渐告别短缺经济转向买方市场时,名牌战略的重要性一下子凸现出来,并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认同。中国体育用品有李宁、青岛双星等名品。但挡不住耐克、彪马等国外品牌的强大攻势。国内市场难以守住,在进攻国际市场时实力又远远不及。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举国上下正在兴起的“全民健身运动”,为体育界提供了无限商机,但又不乏挑战。面对硝烟弥漫的体育用品市场,各商家应认清市场形势,主动进行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主动调整,去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在体育用品的材料、功能上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着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闯出去占领国际市场。近年来谈论品牌战略的文章颇多,而不能将体育品牌纳入其中的品牌战略,只能是跛足的品牌战略。

2.2利用体育的公益性,获取体育产业的最大经济效益

在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中,应该把追求商业利润,提高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这里,体育的经济效益就是微观经济效益,即体育单个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同企业一样,应该把经济效益当作自己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利润视为企业的生命。这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运作的必然结果。有人认为,体育劳务产品和其他产品不一样,是精神产品,具有公益性,即使是进入市场的部分也是坚持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主。不错,体育劳务产品是精神产品,具有公益性,体育作为产品进行开发,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商业化道路,这说明推向市场的体育产品是商品。广泛的社会性、权利性、公益性,才使得体育劳务产品具备了交换的价值。因此,各体育经营单位必然想方设法,在尽可能降低劳动占有和劳动消耗的条件下,争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此同时,经营者还必须考虑到要服务对路,增添花色,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体育需要,唯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更长远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