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校园管理规定十篇校园管理规定十篇

校园管理规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5:09

校园管理规定篇1

校园管理规定是学校为了管理好校园的秩序,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以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一种法规性文书。它涉及校园花木草坪管理、校园交通管理、校园经商活动管理、校园张贴物管理、校园卫生管理、校园文明举止管理等多个方面。

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通常人们认为,校园是文化教育的圣地,是精神文明的中心地带,所以,校园应该比社会其他地方管理得更严格、更有效。可是事实上,校园中也时时有不文明、不道德、不卫生的行为和情况发生。颁布校园管理规定,对加强校园内部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校园管理规定的特点

1.法规性

校园管理规定是校园内部的法规,凡进入校园之内的人,都要受校园管理规定的限制。

2.条文性

跟所有的法规性文件一样,校园管理规定也是由若干条款组成的,每一条款针对一种情况作出规定,条理十分清楚。

3.可行性

校园管理规定其实都是一些符合公民基本道德准则的行为规范,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都会自觉地在规定的限制下工作和生活。

(三)校园管理规定的写作

校园管理规定的标题由名称加“校园管理规定”组成,如《××大学校园管理规定》。

正文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引言,主要是写本规定的目的和意义,通常用一个自然段,二三行的篇幅。

二是条规,包括内容较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保护。涉及爱护花木、草坪、湖山、鱼鸟等方面的规定。

交通管理。有关机动车,涉及行驶路线、限速、不得鸣笛等;有关自行车,涉及摆放位置等。

经商管理。规定不得随意摆摊设点,不经学校批准不得在校内举办各类商品展销、促销活动等。

张贴物管理。校园通常都有较多的张贴物,完全禁止是没有必要的,但也不能放任自流。要规定张贴的位置如指定布告栏,还要规定不得张贴不文明不健康的各类告示等。

卫生管理。规定校园内不得饲养动物,不准堆放、遗弃垃圾、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写乱画等。

文明举止管理。包括衣着整洁、言谈文明等。

校内大型活动管理。举办大型活动要报学校有关部门批准等。

三是结语。主要包括以上规定由什么单位负责执行,违反规定将怎样处理,以及规定的生效日期等。

【例文】

北京大学医学部文明校园管理规定

1996年3月7日校长办公会通过

为进一步优化我校育人环境,巩固文明校园建设成果,使其更为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期化,现对文明校园的管理工作做如下规定。

第一条校园经商管理

1.学校的教学区、学生宿舍区内严禁设摊经商。未经保卫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以任何借口在单位内、宿舍内从事商业、服务业及其他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

2.未经保卫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邀请外单位(包括公司、商场、工厂、书店等单位)在校园内举办各种形式的展销。

第二条校园交通秩序管理

3.校园内的主干道禁止停放机动车,主要交通干线包括l号楼、51楼、52楼和3号楼、4号楼、6号楼前与路上禁止停放非机动车。

4.机动车进校应按校内交通标志行车,院内禁止鸣喇叭,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公里。

5.非机动车应停放在教学楼、学生宿舍、办公楼前指定的划界地点和车棚内并停放整齐,不得随意乱停乱放。

第三条校园张贴物的管理

6.各种公开张贴的布告、通知、海报、启事、广告、宣传品等必须张贴在校内指定的布告栏上,不得在建筑物、门、墙和树木、电线杆上张贴。

7.严禁在校园内张贴大、小字报和未经学校批准的各种活动的通知、海报、广告等,严禁使用不文明和污秽文字。

关于校园张贴物的管理,学校曾在(91)宣字436号文件中有过规定,现在重申,目的是加强管理。

第四条校园文明举止的管理

8.师生进校或在公共场所应服饰整洁,公共场所禁止男女勾肩搭背。

9.积极维护公共卫生,不得随地吐痰和乱扔、乱倒废弃物。

10.校园内禁止养鸡、鸭、兔、狗等家禽家畜,严禁遛狗。

第五条校内举行大型活动的管理

11.校内各单位举行大型会议或活动需报保卫处备案。

校园管理规定篇2

论文摘要:高校稳定既是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维护高校校园安全稳定。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就如何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进行说明,即: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针对有关活动和事件,开展安全稳定教育。

安全稳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校稳定既是高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学期开学以来,药学系的安全稳定工作在学校党委、行政和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不断增强全系师生安全意识、强化系部安全管理。通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在全系师生共同努力下,药学系的安全稳定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系部安全稳定工作,不仅关系到系部师生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了确保系部师生的身体健康、财产安全,我们系先后成立了“药学系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药学系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等安全维稳工作机构,并把这些机构组成名单张贴于系部公告栏,让广大师生可以宣传、知晓并参与到安全稳定工作中来。这些机构的成立,使得系部各项安全维稳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并在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排解矛盾纠纷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督察作用。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

目前,我们药学系有九位辅导员,其中有四位是今年刚刚参加工作,三位是参加工作刚满一年,另外两位参加工作也仅仅三四年,整支辅导员队伍都很年轻,整体缺乏工作经验。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本学期我们在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方面做了如下努力:

2.1坚持辅导员工作例会制度。开学以来每周星期二下午我们都召开一次辅导员工作例会。我们的辅导员工作例会既是辅导员工作培训会、汇报会,也是辅导员工作研讨会、安全稳定工作分析会。会上每位辅导员都要谈谈各自在上一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本周工作计划,有些问题黄桂茹、朱璇璇两位资格相对较老的辅导员都会为新辅导员答疑解惑,很好地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则结合校系工作安排、强调有关事项并与大家共同探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个例会制度的执行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工作队伍的管理,加强了学生工作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并能较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情况,切实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2.2坚持信息报送制度。我们要求系部全体师生凡是遇到不利学校安全稳定的信息都必需及时报送,既不能隐瞒不报也不能越级乱报。同时,我还把手机号码留给药学系所有同学,告诉他们遇到紧急情况一时联系不上辅导员时可以直接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我,因为我的手机24小时都是开机的。同学们或辅导员偶尔都曾在三更半夜或凌晨打电话给我,反映一些紧急情况,这虽然有时影响了休息,但正是因为有这种信息畅通的渠道,使得很多矛盾冲突和安全隐患才得以及时消除。

2.3建立违纪学生谈话制度。实行谈话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落实违纪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的措施,互通信息、了解事实,立足于教育,促进违纪学生的自警、自律、自查和自纠。对于学生出现轻微违纪违规行为,但尚未达到纪律处分的学生,由辅导员和班主任直接对违纪学生进行谈话教育。对于轻微违纪违规但屡教不改或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分的学生则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对他们进行谈话。谈话的内容包括:1)要求谈话对象就有关问题作出解释或说明;2)向谈话对象指出所存在的问题;3)区别不同情况,对谈话对象进行批评教育或戒勉,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4)要求他们在一到两个月内每周进行一次当面的思想汇报,并上交汇报材料。通过实施违纪学生谈话制度,对他们进行跟踪教育管理,使得学生中迟到旷课、夜不归宿、吵闹生事等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2.4加强辅导员值班制度的管理。以前我们系部二线辅导员的值班工作基本没有什么明确规定,只是在辅导员办公室等着学生有事情来办理就可以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也促进学风建设,这学期我们要求系部辅导员晚上值班时要到各个有固定教室的班级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情况和纪律表现,若有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或汇报给有关人员,并做好相关记录。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每天都要查看辅导员的值班记录及辅导员到位情况,切实抓好值班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5进一步明确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上学期期末我们根据学校的安排和部署,召开全系教职工大会,传达学校安全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与各教研室、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都签订安全责任书,要求大家在教育教学和各项管理活动中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切实维护系部和学校的安定稳定。今年9月份开学初,我们照样和新教师、新辅导员签安全责任书,传达学校安全维稳工作会议精神,保证全员参与安全维稳工作。 3针对有关活动和事件,开展安全稳定教育

为确保系部及校园安全稳定,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讲座和活动,包括新生入学教育,校运会安全稳定教育,实习生见习生动员讲话及安全教育,消防及地震疏散演练等常规性安全维稳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我们还注重结合一些活动和相关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维稳教育。如:今年中秋节那天正好遇到我们在开展新生军训活动,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因此也不能放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理解也很不愉快,辅导员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了,但效果甚微。中秋节前几天,不知哪个系哪个班的哪些同学多次打电话到教育局反映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中秋节没放假的事情,搞得我们很被动、很不愉快。在校领导和药学系主任的指导下,我一方面主动和教育局联系、进一步了解情况;另一方面和护理系陈丽霞主任联系,分别对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分别进行一次集中教育,由系部领导亲自给学生讲话做思想工作。通过交流与教育,药学系五年制学生中刚转轨大专的同学们很快心情就平静下来了。集中教育会上,我首先让同学们讨论有多少种职业节假日是不能正常休假的,他们很快说出:军人、警察、医生、护士、公交车司机、环卫工人等等,我趁机又让他们进一步讨论为什么他们不能休假,同学们也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说军人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宁,警察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的说医生护士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救死扶伤,公交车司机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是为了市民出行方便,等等。看到同学们都明白这些道理,最后我对同学们说,我们未来也是要做救死扶伤、送医送药的神圣工作,未来我们也肯定会遇到节假日不能正常休假的情况,希望大家能理解学校因军训而没停中秋节的安排。接着,我把手机号码留给所有同学(从此,我把手机号码留给全系的同学),请他们有不理解的再打电话给我,结果没有一个人打电话给我,同时再也没有人打电话到教育局了。为了让这些新生在校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夜,我要求所有带新生的辅导员组织新生在中秋夜要开展活动,并请辅导员转告同学们我要参加大家的活动。那晚当我发现有一个班开展的活动是在教室看电影,而电影又弄不出声,同学们都有些不愉快时,我马上请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到塑胶操场赏月吃月饼。当晚空气清新,月光皎洁,同学们都聊得很开心。但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也进行反思,深感我们之前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不够到位。当天,我们在开展集中教育活动时,我们也教育学生反映问题要逐级反映,遇到问题了首先找辅导员,辅导员解决不了的可以直接找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主任,再不能解决的话则由副主任把问题反映给系主任、学生处或校领导,不能越级随意反映问题。如果说家里有什么矛盾冲突,你总不能说:我要打电话给国家主席反映家中的情况。同学们听了都笑了,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又如:今年10月份,2010级和2011级医药营销班同学两次组织外出秋游,我们就针对学生的交通、饮食、活动、玩水、财物等安全事项进行一翻教育,同学们听了不但不会觉得啰嗦,而且觉得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游玩听听老师这些交待是很有必要的,都听得很认真。再如:11月份,我们了解到极个别女生有了要好的男朋友之后周末就会在外过夜情况。针对这一现象,为防范于未然,我们就请来临床系洪迎迎老师给我系女生做了一个“关爱自己幸福一生”的女性保健知识专题讲座,她不仅给同学们传授保健知识而且用一些真实的视频资料告诫同学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同学们看了都深有触动。同时,我们还请学生处心理咨询室的潘修娴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同学们也开展了一个以“如何对待爱情”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避免一些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安全问题。通过这些活动与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都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也促进了系部及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4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思考

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方面,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安全维稳工作时刻都不能放松,我们还有一些工作还做得不到位,有些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如:药学系兼职班主任这支队伍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个别学生宿舍的舍长有时不敢把一些真实情况及时汇报给老师;个别学生因厌学而旷课的现象也在影响着系部及校园的安全与稳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继续加强系部的安全维稳工作,维护我们的系部及校园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邢雅伟,文涛.中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初探[J].社科纵横,2009(4).

校园管理规定篇3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普及校园安全知识,不断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规范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和减少事故,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长知识、强意识、善管理、压事故、保平安。

三、活动内容

(一)构建校园安全物质文化

从优化校区规划与建设入手,严格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汶川地震后重建学校规划建筑设计导则》规定,科学规划校园建筑设施布局,严格实行校园功能分区,严格进行建筑项目“三同时”审查,确保校园安全设施“三达标”、“三落实”。

“三达标”即:校舍建筑安全达标——无地灾隐患,无危房、危墙、危坎,有校门和围墙;有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食堂和厕所;有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校园警务(门卫)室,按规定配备卫生室。

校园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有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且无安全隐患的体育场所和活动器材,有合符规范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水带、应急灯等)、防雷设施,有校园报警点等物防设施,有必要的技防设备。校园饮用水源、水质、供水设施达标,校车及驾驶人员合符相关规定。校园内门、窗、讲台、课桌凳、学生床铺等完好整洁、美观。

校园周边安全环境达标——临近公路的校门口有交通警示标志、标线和标牌,周边池塘、渠堰要有安全围栏和标识,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营业性网吧、歌舞厅和危化物品仓库、经营站,无乱搭、乱建、乱堆现象,无无证经营的小摊点等,环境洁净,绿化美化好。

“三落实”即:校园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学校门卫、学生公寓、学校食堂食店的专兼职管理人员要落实,要有相应的职能职责要求,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校园安全宣传阵地落实——有固定的校园安全宣传专栏,有季节性校园安全宣传标语,有校园安全隐患警示标志,有班级安全宣传栏,具有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教育教材落实——校校有安全教育教师用书和教学光盘,班班有一套学生用书和挂图。要落实安全教育课时和师资,做到有计划和总结,有教案或讲义、有知识检测和考核。

(二)创建校园安全制度文化

结合学校实际,不断修改和完善学校安全台帐、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分解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网络。要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落实国家关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规范学校安全管理行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制度的建立健全,逐步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科学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学校安全隐患台帐,要按照隐患程度分门别类建立台帐,跟踪整改,把握动态,定期排患。

2、建立和完善学校行政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学校安全投入制度、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制度、师生外出活动安全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档案室安全管理制度、会计室安全管理制度、卫生室安全管理制度、临时用工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制度等。

3、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教师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各功能教室安全管理制度、体育课及各类教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考评制度等。

4、建立和落实校舍安全管理、板房安全管理及重建恢复过程中拆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高效高质和平安重建。

5、建立和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新生报到安全管理制度、学生缺课登记核查制度、学校楼道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校车安全管理制度、锅炉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建筑安全管理制度等。

6、建立和完善校园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包括:食物(饮用水)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治安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等。预案要简明、科学、实用,并根据情况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完善。

(三)规范校园安全行为文化

1、规范安全管理行为。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则;坚持把安全工作纳入对基层的目标考核,实行校园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照广元市教育局2010年下发的8种表册做到安全工作周检查、月报告、季研究制度,落实校园安全管理日志;实行校园定期消杀,开展实行校园安全卫生评比考核制度;实行安全隐患整改承诺等。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共同做好校园及周边的安全管理工作。

2、规范安全教育行为。校校有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有安全教育计划、总结、光碟和教材,挂图和宣传标贴,班班有学校安全教育专(兼)职教师,安全教育纳入课表。通过“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征文比赛、安全知识竞赛、文娱汇演、书画展、安全歌谣创作、小手拉大手、安全文明岗、安全宣传队、校园小交警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在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场合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和安全演练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规范教职工的管理行为和教育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辱骂和歧视差生。

3、规范学生安全行为。通过团委会、学生会、少先队等组织,在校内设立文明监督岗、课外活动安全岗、安全监督员等,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一系列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和管理制度、规范和管理行为的实施,规范学生在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学习、生活行为,让学生懂得健康平安应从细节做起的道理,懂得遵纪守法,懂得用制度和规范来约束自己,懂得礼貌与忍让,懂得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不讲伤害别人的话,不做伤害别人的事,学会自我保护,自求平安。

四、活动时间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活动从2010年开始至2010年6月结束,历时一年半,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0年3月至4月底,为安全文化的宣传发动阶段。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利用学校灾后重建的契机,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建设方案,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

第二阶段,从2010年4月——2010年4月为全面安全制度文化实施阶段要把安全基础设施纳入灾后重建一并进行,不断完善和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教育教学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增强安全事故防范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第三阶段,从2010年5月——6月底,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总结阶段。全面总结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效与经验,评比表彰先进学校、先进县区和先进个人。

五、活动目标

力争用一年半的时间,全面建立起规范化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消除校园硬件设施方面的重大隐患,在学生中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提高,全市学校安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市校园安全事故和伤亡人数明显下降。

校园管理规定篇4

【关键词】校园绿化,现状,绿化管理,对策

调查显示,国内一些知名老校名校,历史沉淀悠久,文化低蕴深厚,多数校园绿化及园林景观尚好,而近年来新建的一些学校或扩建、移址学校在此方面似感缺漏(少数除外),人们心态浮躁、精神不振倾向有目共睹。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施行校园扩建,但是校园的绿化管理工作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一、目前校园绿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1.校园绿化规划中的植物配置种类单一。缺乏专业的校园绿化设计是目前很多学校在校园绿化景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有些学校认为花钱作设计、出图纸不划算,对校园绿化建设设计不重视;二是校园绿化选择植物、树种时只注重植物的冠幅、色彩、外观,而忽视植物自身生态功能,在植物景观群落搭配、树种配置方面存在问题。种类丰富、品种多样的植物是环境建设和城市绿化的宝贵的资源,但实际应用中,用于校园绿化树种配置的植物品种不到40种,尤其本地乡土植物应用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2.校园绿化景观建设中对植物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在校园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对所用植物种类的文化意蕴挖掘、凸现不够,导致学校绿化的景观意境和环境功能弱化。植物的文化意蕴和内涵是中国文化延伸的一种载体,人们常常赋予花木不同的感彩,通过花草树木表情达意是情感抒发的重要方式;利用植物创造意境、寄托美好愿望是校园绿化的常用手法,如用梅花表清高、竹表虚心、石榴表热爱等,要充分挖掘、发挥植物的文化意蕴,使校园绿化品位提升,档次提高,突出环境育人功能,上升到人文绿化。

3.校园绿化管理基础条件薄弱。主要表现为校园绿地零散,面积大小不一,绿地植物种类多样,既有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等,也有不耐寒、不耐湿的树种类型;再有就是校园绿地地下管网较多,错综复杂,对校园绿化维护管理造成隐患。另一方面,校园内占绿毁绿现象表现严重,给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4.从事校园绿化管理的人员队伍素质偏低。“三分种植,七分管”。但现今重建轻管现象普遍,没有固定的专业队伍养护和管理校园,无法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和养护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从事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人员,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相关的绿化养护专业知识,在绿化养护管理实际操作中,只能从事简单的修剪枯枝、清除落叶、松土、浇水等常规性工作,对绿化养护档次的提升缺乏相应的管理标准或操作规范,以及相应的养护标准。

二、提高校园绿化管理质量和水平的基本对策

1.科学制定校园绿化管理标准,提高养护水平。校园绿化管理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经常性工作,为实现校园绿化养护的长效管理,一是探索在iSo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运行管理模式的指导下,明确职责,不断调整与校区原有景观、建筑等特点相适应的运行机制,真正做到制度、职责、目标三明确,以制度为抓手,以稳定为前提,以实效为标准,积极贯彻实施校园管理园养护技术规范,切实提升养护管理水平。二是制定校园绿化管理月历(日历),使整个管理工作在全年内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不断满足植物生长规律的要求;同时可以完善管理过程,加强细化施工过程的管理。

2.完善专业规范建设,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和充分完善校园绿化管理制度,采取优化组织管理网络,健全考核制度与日常巡查制度,坚持统一管理,合理协调、全面发展的原则;严格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和绿化管理制度;完善信息反馈体系。“科学养管”是实现校园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养”是技术层面的抚育管理,“管”是政策法规层面的行政管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加强高校后勤绿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和培养机制。提高校园绿化管理养护队伍整体素质,普及养护知识,掌握关键技术是保证巩固校园绿化效果的关键所在,为稳定绿化管理养护员工队伍,可采用固定用工与临时用工相结合,简化聘用的程序;加强对管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4.落实管理责任制,完善监督管理。学校的绿化养护部门、管理部门,要提高法制观念和政策水平,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意识,公开办事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考核期内的诚信记录(证明)、安全生产、养护质量和其它相关资料进行存档、审核、认定;要不定期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将与绿化设计、施工、养护的业绩考评和绩效工资和管理薪酬利益等挂钩。

5.加大经费投入,提升养护管理级别。要把校园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学校规划,逐年加大校园绿化养护管理专项经费,保证购买肥料、绿化工具、农药等所需物资的经费投入,组建有管理技术和能力的管理养护队伍,随时掌握校园绿化动态变化,建立高效灵活的校园绿化管理机制,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及时研究,调整计划,采取相应措施。

三、结语

高职院校校园绿地是构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营造的氛围能够体现校园蕴涵的历史文化,体现出学校的环境特点,使学生们能够在丰富内涵、陶冶情操的同时感受到植物的美、自然的美。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办学特点,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地理环境等因素,营造形式丰富且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优美校园环境。科学绿化与景观建设的实质是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布局要尽可能和谐合理适宜,对师生的情感、心理、意识和精神的净化,健康渗透,促进发展有益无害,充分利用和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朝晖,浅析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J].海峡科学,2008(5):18.

[2]梁颖仪,刘管平.环境心理学与校园绿化设计[J].广东园林,2006(6):16-17.

校园管理规定篇5

【关键词】高校,交通安全,治理措施

一、高校校园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人流增多,人车混杂。近几年来高校人数和车辆迅速增加对高校交通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校扩招以来,高校人数迅速增加,截止2012年据教育部《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统计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已达到近7480多万人,相比1999的在校学生数增加了120倍。同时,随着高校对外开放的程度提升,高校与外界的接触也越来越多,来往人员频繁,人员的增加必然增加车辆的使用,而面对庞大的交通量校园内的交通设施的发展却相对缓慢,因而校园内经常发生交通阻塞也就司空见惯了,特别是上下学高峰期,道路拥挤不堪,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校园交通管理水平底下。高校内日益凸显的人、车、路三者之间矛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校园交通管理水平低。一方面,一直以来,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就处于学校管理的边缘,大部分安保工作集中在行政楼、教学区以及教职工和学生宿舍等地而针对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校园内交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较低和管理人员对校园内交通的监督不到位,使得校园内交通出现混乱的状况。另外,许多高校校园内道路规划存在缺陷特别是老校区,由于当初建校是没充分考虑,使得校园内道路狭窄崎岖,随着高校的发展人流与车流的增加,原有的校园道路规划的矛盾就显得尤为突出,加之校园内交通标识、标志少,不明确,甚至有些高校没有交通标志牌,或者有标志牌却无人管理等现象。总之,校园交通管理显得杂乱而无章法。

(三)主体校园交通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从最近几年发生在校园内的交通事故不难看出,高校师生的校园交通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交通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在校外,而校园内交通事故相对较少,容易造成大部分师生对校园交通安全产生误区,即即便是不遵循交通规则校园内不会发生交通安生事故。因此,在高校内乱停车辆、随意行驶以及乱走路等现象随处可见。同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时候也很少提到校园交通安全,由此可见,师生的校园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校园交通安全在法律上存在盲区。目前,我国关于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全国性立法处于基本空白状态,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彻底回应了当下校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但其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校车,是指依照本条例取得使用许可,用于接送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上下学的7座以上的载客汽车。接送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按照专用校车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小学生专用校车”。明显排除了高校校车及校园交通适用《条例》的可能,虽然部分高校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或《规定》,但是高校校园制定的《办法》或《规定》不具有普适性,仅适用于本校校园,也缺乏权威性。对于规范高校校园交通安全,完善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能起到的作用极为有限。

校园交通如同是校园的神经网络,它不仅承载着方便校园内交通和沟通校园各功能区的使命,也是校内师生交流、生活的拓展空间。上述校园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影响到校园内正常的交通管理秩序,更威胁到校园内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的管理就显得刻不容缓。

二、高校校园交通安全治理措施

(一)交通需求管理

关于校园交通的需求管理,其目的是降低校园交通的需求,保证交通需求小于交通供给。通过一定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需求,同时提倡其他方式减少停车面积以缓解校园交通压力,改善校园交通拥堵的现状,确保校园宁静。

1、鼓励步行的策略

学校应鼓励和提倡学生步行,对于积极参与步行策略的学生给予精神奖励。一方面减少了学生自行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空间,减少了校内停车面积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必要的机动车辆增加了停放面积。这样的做法为控制交通需求起到重要作用。

2、机动车控制策略

(1)校外机动车采用通行证和收费策略。对机动车采用通行证策略,有通行证的车方能进入学校。此外,对于进入学校的外来车辆进行停车收费策略,停车收费按小时计算,如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柳林校区)等高校就采用上述两种策略以控制外来车辆的进入。这样既能有效减少个体停车的时间,又能使校园车位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停车的需求。

(2)校内机动车采用收费策略。对于教职员工的机动车仍然采用收费策略,停车按小时收费,通过提高教职员工的通行成本,以降低其大量使用机动车的比率。同时应鼓励老师在上下班时间乘坐校车,减少来自学校内部的交通需求。这样既能减少教职员工的通行费用,增加学校机动车停车场的面积,又能为外来车辆提供更多的停车空间,降低校园交通需求。

(3)鼓励共同乘车策略。对于目的地相同或路线大体一致的教职工,可鼓励他们采用合乘一辆汽车往返校园的策略。教职员工可以约定时间在具体的地点等候,然后一同往返。这不仅减少了个体机动车的数量,降低了教职员工出行的交通成本,降低了车位需求,同时还增进了教职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友谊。

(二)加强校园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增强主体校园交通安全意识。校园交通事故的发生除了人车流多、道路狭窄以及路况不熟等客观因素外最重要的还是主体校园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因此增强主体校园交通安全意识对防治校园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校园的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或者交通组织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向全校教职员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可以采取安全宣传月、道路交通安全建议征集、交通安全管理岗位体验等方式提高大家对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的关注程度,潜移默化的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的行为之中,形成示范效应。同时,对在校园内不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例如在机动车道上追逐打闹,或者进行体育或其他娱乐活动的行为要积极制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让不文明、不安全的行为失去扩散的土壤。

2、定期对校园内车辆驾驶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驾驶能力和安全意识,敦促他们在校园内文明行车,按规定车,定期对其所驾驶的车辆进行检修,确保车况的安全,时刻保持校园交通安全的警惕性和责任感。定期对校园交通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与教育。校园交通管理处于校园管理的边缘地带,校园交通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业务能力也相对较低,而交通管理人员对校园交通保持顺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其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对校园交通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校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校园交通系统

由于很多高校特别是老校区在期初建设的时候只对教学楼、行政办公楼以及教职工和学生宿舍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对校园内交通设施建设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后来随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校园内人、车、路的矛盾就越显突出。因而,完善校园内交通基础建设和合理规划校园交通系统也就迫在眉睫。

1、大学校园中,由于自行车经济实用的性质,被众多大学生作为校园交通的首选通行工具,大学校园中的自行车数量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校园中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因而校园交通规划中,必须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三个要素进行合理安排。在这里可借鉴城市交通设计的手法,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人车共处”设计手法。“人车共处”是基于一种人、车、环境和谐的氛围,要同时满足车行便捷和人行安全两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对路面进行区域划分,像城市交通设计中,有专用的公交车道、人行道、货车道等。“人车共处”的好处是确保机动车、非机动、行人等各自出行的需求,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模式,真正实现了以上三元素的和谐并存。此外,根据校园交通的特殊性,还可采用“步行者优先”设计手法,是指在人车共存的情况下,对机动车辆进行限制,让行人先通行。这种形式适用于校园的特殊功能区,比如学生住宿区,在学生住宿区经常会有机动车出入,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出入,对其限制又有别于“人车共处”的设计理念。

2、在进行校园交通系统规划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校园内交通的特殊性。上下课是人流和车流的高峰时期,而且人流、车流的流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流向单一性。通常,高校校园的学生生活区设在教学区的左、右侧或后部,而不是前部,学生是从教学区的左、右侧或后部进出。在短时间内,由几千学生乃至万余名学生形成的集中人流,每天有4至6次往返于学生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可见,做好集中人流的疏导是很重要的,在学生生活区和教学区之间最好设置多条通道,以分散人流,保证安全。以清华大学为例,在校内主要干道交叉口,每天上下班(学)时间自行车的交通流量,每分钟已超过100辆,路面上十分拥挤、不安全。这是1994年的统计,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的情况更为严重。

在校园交通组织规划中还应考虑另一个重要的机动车群体,即生活和后勤的货运车辆,这是校园交通组织规划中不能排除的因素。应单独为生活、后勤的货运车辆开设出入口,出入口的选择最好是人流量和车流量少的那一侧。此外,货运车辆的进出路线应尽量避开教学中心区和学生生活区。

3、完善校园内交通标识。很多校园内交通标识、标志少,不明确,有些高校甚至没有交通标志牌,因此要完善校园交通标示、减速带、警示灯等,规范机动车辆的行驶路线达到交通无盲区。维护校园交通道路特别是路况不佳的老校区,根据现有情况提出整改方案,补休路面和基础设施,使路面无大坑洼现象满足校园交通安全的需要。

(四)建立健全校园交通安全制度,提升管理水平

提升校园交通管理水平对保障校园交通安全,维护校园交通顺畅有着重要的作用。

1、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对主体进行校园交通安全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完善校园交通安全制度,认真落实校园交通管理责任制,做到奖罚分明和谁管理谁负责。此外要引进现代交通高科技设备,时时对校园交通进行监控和管理。例如引进门禁系统统计进出校园车辆,控制校园内车辆的数量防治因进校车辆过多而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校园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安装电子监视设备,对校园交通进行远程监控等。

2、全校统筹合理安排上下课时间,分散交通人流高峰。由于高校内的上下课时间比较集中,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人流与车流,无疑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全校可以分时分段安排上课和下课,使上下课时间有序错开,避免大量人流拥堵道路,实现人流高峰在时间上的分流,因此,合理分配人流是解决校园交通安全的最优方案。此外还可以通过在一些干道上设置相应的标志以规范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的通行达到空间上的分流。

三、结束语

高校校园是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智力宝库,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本,然而高校校园交通安全却时刻威胁着校园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升入调查要就排查影响本校存在的校园交通隐患,切实提高校园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章群边里慧.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研究.软科学.2011(7)

校园管理规定篇6

随着青海大学加快“211”工程建设和办学规模不断加大,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校园里的交通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科学设计青海大学校园内的慢行交通系统,加强大学校园机动车管理,加强大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是预防校园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校园交通安全问题,关系到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危;关系到学校的治安秩序;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加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学校交通安全规章制度,加快校园道路标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标本兼治、常抓不懈,才是预防和杜绝校园交通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措施[1]。近几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内的道路交通事故已经威胁到大学校园的和谐稳定,如何预防大学校园内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怎样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本文就青海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1青海大学校园交通管理现状

青海大学本部属于封闭式校园交通管理。校园具有独立的地理环境,由两个大门控制进出,平时进入校园的车辆一般为学校的公务用车、教职工、校内住户的私家车及部分校外车辆,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由校保卫部门独立承担,社会职能部门很少介入,校保卫部门工作量校大,其职责有分工,有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校园内设置有交通管理设施,校卫队专门人员对进入校园的人、车进行管理,不定期的对教职工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力度较大,作用较为明显。

2青海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2.1交通安全管理目前学校师生数量不断剧增,社会人员前来办事、培训的显著增多,进出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使校园交通安全状况发生改变,管理制度的建设、硬件建设和人力安排以及交通管理措施不太完善,学校保卫处是校园交通管理的职能部门,由于没有交通管理的强制权及处罚权,对于违反校园交通规则的行为只能批评教育,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交通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校园交通的设计与组织,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立与维护,校园大型活动的交通组织,校园交通事故的初始处置等都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而目前校园交通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规范性、科学性。面对复杂的校园交通安全环境及学校快速发展的势头,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滞后的局面亟待破解。

2.2交通安全教育青海大学校园道路并不狭窄,新建的道路更是宽敞,然而,“交通规则”的缺失,仍不断“制造”拥挤。最让师生担忧的“校园马路杀手”是摩托车和助动车。某些人交通规则意识淡薄,给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打了不小的折扣。学校保障交通安全采取的措施,甚至受到人为的抵制。如为了防止车速过快,在一些交通要道设了减速带,结果却引来一些人的抱怨等。

2.3办学规模扩大,人员增多,交通工具增加近几年青海大学合并了原青海畜牧兽医学院、青海省财经学院、青海医学院及青海省农科院等院校、研究所,组建了新的青海大学,随着青海大学校园面积的增加,学生扩召等新形式下,办学规模不断增加,与社会交往增多,使社会车辆和人员进校数量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提升,高校教职工不少人具有购车能力,购车教职工越来越多,一年新增几十辆,这种无法节制的内增长,给高校校园安全带来新的压力。

2.4道路交通工具总体构成不合理,安全性能差由于学校规模大,学生分散住宿,有的学生住的地方与上课地点相距甚远,为了方便上课和回寝室,有的学生骑自行车、摩托车等情况,高校被称为“骑在自行车上的大学”。人车混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交通方式直接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

2.5无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路口是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平面交叉路口是道路网络的基本节点,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汇集着各种不同流向的交通流,致使交叉口的交通非常错综复杂。当两股不同流向的交通流同时通过交叉路口时,就会产生交通冲突,这是产生交通事故的根源之一。青海大学目前的一些主要交叉路口无信号灯,在这些路段易造成交通事故。

3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效管理途径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珍惜爱护人的生命,在校园交通组织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具体应采取如下安全措施:

(1)加快“青海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的修订、制订和贯彻落实。

(2)在学生上课和生活的核心区域内设置禁行区和禁停区,禁止机动车通行和停放;注意人车分流,尽量减少人、车平面交叉行驶,而宜多采用立交形式[2-3]。

(3)限制校园行车速度,时速限制在10km以内。在主要交通干道上设置橡胶减速带,迫使高速行驶的机动车自行减慢行驶速度,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设立必要的交通安全警告和交通标识、标志。如限速标志、转弯标志、车辆慢行标志,以提醒驾驶员、行人注意交通安全。设立指示路牌,让外来车辆的驾驶员一目了然。

(4)设置固定停车点、停车场,划定停车范围和停车位置,既方便车辆的停靠,减少乱停乱放现象的发生,又可保障道路畅通无阻,防止交通阻塞。加强机动车停车场出入口的交通管理,防止出现交通混乱。

(5)严格控制校外车辆随意进入校园。对教师车辆、部分走读学生车辆和学校有业务往来的车辆要办理校园车辆通行证或经过校方许可后方能进入校园;划分社会机动车完全禁止进入区域范围;对校园内使用机动车(包括学校的通勤车等公务车)情况进行摸底备案,利用校园内的监控设备等对大学校园机动车的各类违法行为或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抄告制度。

(6)进一步加强学校师生员工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的专项宣传和教育。采取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广大师生真正树立起交通安全意识,把遵守交通法光荣,违犯交通法可耻的思想融入师生员工心中,使师生员工真正懂得重视交通安全不仅是人的个人行为,也是一种无尚光荣的社会责任,从而做到“安全走路、安全乘车、安全骑车、安全开车、安全泊车”,进而把“违犯交规”的行为提升到违法行为的高度来认识。着重加强校内机动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督促司驾人员遵纪守法;开设交通安全宣传橱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4]。

校园管理规定篇7

 

关键词:校园网络 网络管理 网络维护 

校园网是一种教育科研网络,它构建在多媒体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之上,为校园内的各种教学活动服务,是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局域网络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只有合理、有效的网络管理才能使网络技术更好的为高校教育服务。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的经验,现汇报如下。 

1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校园网络规章制度 

高校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依托于校园网络的建立,因此,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管理与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可循,才能使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做到有条不紊,才能保证整个校园网络的一体性和连续性。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措施,因此规章制度的建立一定要具体、全面并且切合实际,制定出了制度就要要求校园内的师生严格执行,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2维护好硬件设备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转的基础 

高校校园网络中,服务器是正个网络的命脉,如果出现硬件方面的故障,就会导致整个校园网络无法运转,陷入瘫痪;而某一台计算机的硬件有问题,则会到这这台计算机无法使用,影响到学生上机实训。所以,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校园网硬件的日常保养及维护、维修工作。 

2.1硬件设备的日常保养 

校园网络硬件的日常保养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计算机不能随意开关机,尤其是在微机运行过程中更不能随意冷启动机器。在机器运行过程中,网络管理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如有问题发生,则要第一时间处理,以免影响正常使用。同时还要注意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卫生环境保持整洁、干净。 

2.2硬件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如:元件老化导致机器无法正常运转;环境因素及机器内部灰尘过多引起接触不良等等情况。这就要求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必须熟知计算机工作原理,对硬件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同时还应设立各种零配件储备仓库,便于在机器硬件出现故障时及时更换使用。 

3维护好软件设备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转的保证 

软件设备的维护在校园网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护工作更为复杂、频繁。网络在日常运转中看似正常,如果不进行维护,出现故障之后不能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到整个校园网络的使用。因此,网络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就要不断学习网络新知识,紧跟技术发展潮流,才能做好软件设备维护工作。 

3.1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及系统保护工作 

校园内计算机数量较多,因此要做好数据备份及系统保护工作。网络管理人员应将服务器上的一些重要文件定期进行备份存档,以免因数据丢失或损坏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计算机系统,可采用软件还原或是硬件还原来保护,这样就可以在系统遭到破坏时快速还原,节约系统重装的时间。

3.2定期做好杀毒工作 

网络病毒是无处不在的,一旦被病毒入侵校园网的服务器,就会导致系统瘫痪,使各种程序及数据遭到破坏。因此,网络管理人员必须对服务器设置全面的保护措施,并在服务器和邮件系统上安装网络杀毒软件,这样就可以在校园网络正常运转中自行进行病毒扫描任务,同时这些杀毒软件都支持定时升级、全网杀毒的功能,可以大大减少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4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要防范没有授权的用户擅自使用校园网络资源、破坏网络系统资源,就要随时做好安全管理。首先,要有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来对系统进行维护,并指导其他用户一些计算机基本设置和网络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其次要建立完整的账户管理和身份认证制度,这是入网的关键性问题,同时也是保证网络畅通、免遭恶意用户攻击的前提。 

5积极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高校应用校园网络就是要使它能够最大限度的为教学教研所服务,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在做好网络管理的同时还要充分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目前,我国校园网络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教育信息资源,因此,在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库等软件逐渐配备,网络环境已经搭建好的情况,校园网络管理人员应有效的利用这些硬软件资源

[1] [2] 

,积极出开发有利于教学教研的网络信息资源。 

高校校园网络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管理工作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转的有效保障。校园网络管理与维护任重而道远,要让日常网络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高效又有条理,使校园网络更好的为教学教研所服务,是每一位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的不懈追求的目标。 

校园管理规定篇8

关键词:高校网络;网络管理;网络防护;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7013902

作者简介:陶宏(1979-),男,江苏南通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校网络管理。

0引言

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使得高校的办学规模日趋增大,有些高校还走上了合并办学的发展道路。作为高校办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为教师、学生以及其它办公人员提供了必要的服务。但是,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和无边界性等特点,加上当前高校日益扩大的办学规模,都使得高校校园网络规模随之膨胀,由此带来的校园网络管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事实上,目前很多高校的校园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在实行升级和整合。但是,网络在使用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于校园网络的管理与防护工作。

针对日益扩大的高校办学规模和日益膨胀的校园网络规模,我们到底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对原有资源的统一管理呢?作为一名在高校中主要负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管理的工作人员,笔者通过实际的工作体会认为,我们应该组建新一代的高效率校园网络管理与防护系统,确保校园网络安全、稳定运行,以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1高校校园网络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与防护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来说,高校校园网络管理现状及问题如下:

(1)快速发展的校园网络规模使得网络管理的困难增加。当前,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校园网体系,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高校校园网络建设都初具规模,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多种服务任务。这种庞大的校园网络体系要实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除了会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还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对种类繁多、分散性较大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无疑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到校园网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和办公。

(2)校园网络的应用面不断铺开,使得其提供的服务不能完全到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为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服务的校园网也面临着改造升级的要求。当前,有些高校对校园网建设偏重于硬件投资和建设,对于信息资源等软件建设不够重视,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高校现代教育网络提供的服务不够到位,有时甚至只是一个形式。

(3)网络自身的开放性、无边界性和自由性使得校园网络面临着安全隐患。高校校园网络具有一般网络所共有特点,其技术方面的开放性使得网络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另外,校园网络的物理因素、管理因素和使用者方面都有可能造成对校园网络的安全威胁。当前,很多高校对于校园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资金量严重不足,这就给校园网络的安全隐患提供了便利条件。比如说,当前很多高校校园网络使用tCp/ip协议,而这种协议往往没有考虑到安全机制。此外,校园网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或木马也是存在的,这些都使得校园网的运行面临多种多样的安全威胁。

(4)高校校园网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当前,高校校园网的内网攻击危险系数增加,有些是好奇的大学生“计算机专家”所为,有些是来自互联网自身发展的伴随物,这些攻击一旦发生,严重情况下会造成整个校园网的运行障碍甚至瘫痪。这就需要高水平的网络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网络威胁。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水平有限,人才引进和技术力量也相对滞后,跟不上校园网发展的需要,这也是造成校园网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2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与防护的优化措施

针对当前高校校园网络的发展、建设与管理现状,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人员,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尽快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优化当前的校园网络管理与防护工作。当前,我国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普遍存在着校园网建设没有科学长远的发展规划、不重视技术和管理投入,也不重视软件的建设等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些现状和问题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校园管理规定篇9

关键词:依法治校;校园商业;规制

校园商业一般是指由在校大学生与校外企业达成协议,在校园销售企业产品并获取提成和奖金,实现勤工俭学的一种途径。[1]校园商业作为一个新的校园文化现象,体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2],能够将不同价值观、思维方式、意识,除学业以外的其他商业文化、信息文化等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被广大高校学生所认可的文化现象。

目前,校园商业随着经济发展在校园中进一步渗透,日益蓬勃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校园商业的定位、类型、涉及主体复杂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学校管理、学生权益维护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当前,在中国民航大学开展依法治校的背景下,在积极建设校园文化的进程中,如何通过对我校学生校园商业进行实际调查、分析,挖掘出当前我校商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原因,理顺校园商业的层层关系,界定校园涉及的各类主体权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与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引导其正规化、合理化、合法化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校校园商业现状

我校校园商业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范围为中国民航大学本专科学生,共发放问卷830份,回收800份,其中有效问卷744份。在有效问卷中,本科学生432份,专科学生312份;大一150份,大二245份,大三240份,大四109份。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参加校园学生类型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参加校园商业的学生中,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比例高;年级方面,大三和大四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因为大一大二学生刚刚进入高校,主要的任务是熟悉新环境,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在追求收入、提高社会经验方面的欲望并不是很强烈,大三大四学生已经适应了高校的学习生活,在锻炼社会经验、交际能力、增加额外收入方面有更迫切的希望;学历方面,高职学生参与比例较高。原因可能是高职学生的学习压力较本科学生要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校园商业活动中,对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提高经济收入的欲望也更强烈。

(二)校园商业类型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参加校园商业的学生人群比例较高,达61.2%。校园商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商品(33.7%)方面,包括服装、化妆品、食品、各类娱乐活动的优惠券票;此外还有移动电话(20.7%)、培训(21.7%)、淘宝代购(23.1%)、考试(0.8%)、传销(0%)。其中,商品、移动电话和淘宝代购是主要的大众化商业形式,培训则主要是为一些考研、司法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培训班所做的,由于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此类呈现出上升趋势;对于考试,因为涉嫌违法违规,统计方面的准确率有所质疑。调查结果中参加考试中的比例仅占0.8%,传销0%,看上去比例虽小或者没有,但究其实质,比例并不仅限于此,因为学生知道考试违反校级校规,因此在进行答卷过程中可能有所规避;对于传销,虽然大多数学生明白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如果明确告知的是传销产品,学生是不会参与的,调查中发现,认为传销是不合法的占89.1%,表示不会参加传销组织的占91.4%,不知道是否合法的只占7.6%,是否会参加传销组织表示不知道的占6.8%。但对于一些假借实为传销的商业行为,学生并不能够辨别清楚,即便参加了也不知道。故这部分的选择比例为0。

(三)参加商业校园的途径

调查发现学生知悉和参加校园商业的途径较多,如学校内和校外的张贴广告,校园网络,同学介绍,校外网络等。其中,校园张贴广告占27.4%,校外广告占8.7%,校园网络平台占27.7%,同学介绍占9.8%,校外网络占26.4%。

(四)校园商业的影响

调查校园商业对自己的学习是否有影响,肯定回答的占43.2%,否定回答的占37.6%,表示无所谓的占19.2%。在回答有影响的学生中,本科学生和大一、大二学生所占比例要高于专科学生和大三大四学生。调查校园商业对自己是否有帮助,肯定回答的占51.1%,否定回答的占32.4%,表示不知道的占16.5%。其中有帮助的学生中大三大四学生占53.2%,没有帮助的占34.5%,无所谓的占12.3%,理工科学生回答占有帮助的比例低于文科学生。调查校园商业的作用是利大还是弊大,学生反映不一。认为利大于弊的占33.8%,认为弊大于利的占31.5%,不知道的占34.7%。其中,文科学生认为利大于弊的占57.1%,理工科学生认为弊大于利的占53.1%,大三大四学生认为利大于弊的占47.9%,大一学生则对于利弊问题回答不知道的占多数。

(五)校园商业的性质

调查对校园商业性质的认定是否合法,回答是的43.1%,不是的占20.6%,不知道的占36.3%。其中,理工科学生对于是否合法回答不知道的比例高于文科生,文科生中法学学生对于是否合法明显有更明确的判断。

(六)校园商业的发展趋势

调查校园商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认为“很好”的占18.2%,认为“一般”的占33.8%,认为“逐渐消失”的占16.5%,认为“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占20.3%,认为“不知道”的占11.2%。由此可见,校园商业作为新型文化现象是不会自动消失,而是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进一步扩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这样的校园文化现象,更应该从管理角度上加以规范,使其合理合法的发展。

二、我校校园商业现状分析

通过上述对我校校园商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我校校园商业的性质、所涉及的主体、所产生的影响等存在一定的认识问题。对此,我们做如下分析:

(一)校园商业类型

多数的校园商业类型符合市场规律和法律规定,但由于受限于高校校园这个单一的特殊环境和学生这个单纯的消费群体,一些围绕学生产生的名为商业实为违法行为的活动也开始在学生中开展。典型的如考试、传销。

所谓考试是指在一些四六级考试或计算机等级考试时,一些学生在学生之中消息,宣称能够通过商业途径向学生提供考试答案,学生只需花费一定费用购买,便可在考试中接收由学生或商家通过电子渠道方式传递的答案。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学校关于考试的规章纪律,同时还可能涉嫌违反国家保密的相关法律规定。而且很多这样的消息是通过学校的BBS网站平台的。

传销是我国明令禁止的一种违法行为,公安部门一直严加控制。但一些传销分子利用高校的特殊环境,通过隐蔽性、欺骗性的手段向学生推销传销。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法律知识缺乏,不容易区分传销和直销,容易上当受骗。最后有可能造成学生被迫参与传销行为,甚至人身遭到禁锢等严重后果。

考试和传销这样的违法商业活动会出现,一方面是商家受经济利益的诱使,只顾追求营利,完全忽视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自身的考试利益,避免考试挂科或获得考试等级证书方便就业,往往也冒险寻求考试购买考试答案。

(二)参加校园商业的途径

调研结果表明,张贴广告和校内网络平台是学生知悉和参加校园商业的主要途径。这两类方式对学校的管理秩序造成的影响也较大。张贴广告主要在集中在教学区和宿舍区以及学校专门设立的广告牌等地方,给学校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造成双重影响。一方面乱贴广告影响学校的环境卫生,需要学校卫生管理部门进行清扫管理,另一方面大面积的校园商业广告在学区蔓延,会形成一种不良的文化环境,不利于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高校学生是目前网络运用的主要力量之一,学生社团建立的校园BBS网络更成为校园学生互相联系、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在BBS网络平台进行校园工作的覆盖面远远大于普通的张贴广告,造成的影响也更加巨大。而且学校网络平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多数学校都缺乏有效、严格的监管措施,很容易造成一些传销、违法活动滋生,一旦对学生造成危害,很难为学生提供保护。所以,对于校园网络平台这种途径,学校更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

(三)校园商业对学生的影响

调查发现,不同等级、年级的学生对于校园商业的态度各异、褒贬不一,也反映出校园商业的影响作用各有利弊。从商业的本质思考,我们不否认校园商业是一种良好的商业模式,可以发挥较小成本获得较大收益的功效。在解决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商品经济意识、创业意识和独立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积累就业工作经验,提前适应社会等方面有其有利之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校园商业对高校整体环境以及学生自身学业等方面形成的不利影响:从事校园商业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业甚至使学业荒废;校园商业使学生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树立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形成造成严重影响;当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商业中,学校的学风将受到影响,同时大量的商业活动也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

三、对校园商业的规制

调查问及学校是否应该出台规章对校园进行规范时,表示应该出台规章的占53.6%,表示无所谓的占23.8%。调查“如何对校园商业活动进行合理规范”时,学生提出的建议包括出台规章制度,学工部进行管理,校园网络进行监管,设立举报制度等等。由此可见,对校园商业,无论是学生还是管理者都认为应采取措施进行规制,使其能够在规范的轨道和范围内运行,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也利于学校的整体管理。

(一)制定校园商业规章制度。学校应出台校园商业规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制。具体内容包括:

1.校园商业范围。明确校园商业可以涉足的类型,如食品、化妆品、通信产品、普通物品等,明确国家禁止流通的违禁品或服务不能进行。

2.校园商业方式。为了保护学校环境卫生和网络环境安全,在学校的正式场所如办公区、教学区禁止张贴广告;禁止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违法商品宣传;禁止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宣传销售伪劣产品、服务或进行虚假宣传;禁止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不正当竞争。

3.校园商业程序规则。为了维护学校管理秩序和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制定校园商业程序规则,如学生及企业的备案制度;当校园商业达到一定规模时,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商业,审定开展商业的商家资质,在商家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监督商家和学生签订协议等。

(二)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和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意识水平,帮助大学生树立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从事合法校园商业;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做到知法、守法,懂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建立预警安全保护机制。设立预警安全保护中心对校园商业中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防范。在教师、管理机构和学生中设立举报中心,通过举报热线电话,网络举报途径在不同主体之间形成沟通和联系,形成更加广泛的保护网。

(四)合理调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学校管理机构要注重依法治校与人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到学生内部,以维护学生权益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由权利、价值追求,从学生的需求、特点角度出发进行管理,以免形成学生与学校的对立冲突。

总而言之,校园商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现象,不能完全的在高校中禁止,而应在制度构建的基础上,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对其引导、鼓励和支持,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健康、多元化的校园文化阵地,最终实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刘畅,李晓红.关于校园的若干经济学思考[J].消费导刊,2008,(12).

[2]刘丽娟.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特征、功能与建设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2009,(8).

[3]夏雨.校园纠纷中的法律问题初探[J].法制与经济,2010,(3).

[4]王进.校园中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12)(上).

[5]梅艳珠.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的成因分析和防范处置对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7).

[6]杜晶,袁馨之等.高校校园商业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2008,(8).

[7]南玉霞,贾卓生.高校校园网络监管的法律问题解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

[8]曾蓓蕾.高校学生从商行为的产生及管理与引导[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

校园管理规定篇10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生管理互动机制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这两个文件先后出台不仅凸显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建设中国先进文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大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内在一致性乃至互动性。笔者认为,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互动机制是发展高校文化,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关系

1.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机理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一般包含物质文化(校容与校貌、教学手段和科研条件、师资水平)、制度文化(工作和学习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行为文化(社会实践环节、科技学术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精神文化(学校目标、学校精神、学校道德、教育思想、校风学风)。

校园文化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

2.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内涵

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涵盖了学籍管理、课外活动、校园秩序、奖励与处分、就业与实习、贫困生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等诸多方面。

3.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关系

通过学生管理和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不难看出两者的内在契合性:一方面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又是校园文化建设受益的客体,校园文化建设离开学生将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唯一对象和客体,一切管理工作都服从并服务于学生培养这一目标。可见,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统一于共同的学生培养目标,即提高学生质量,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的互动机制描述

鉴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质量上的高度一致性,我们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衔接起来,描述如图1:

1.以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包括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校园文化的贯彻。校园文化的贯彻途径主要有“五化”。

(1)借助于有关建筑标志、仪式实现情景化

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学生。服务学生本身又构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一环。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或者名胜古迹、历史事件,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借助于规章制度反复强化

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仅是校园文化规范化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得以强化和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求既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教学管理规程、学生管理规程,又要加强督促,狠抓落实、注意引导。

(3)借助于特色活动使校园文化群体化

要积极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动或品牌活动,让大学生广泛参与,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真正受益者。一旦校园文化建设同校风建设结合在一起时,就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产生一种内在的号召力。

(4)借助于良好风气潜移默化

潜移默化经常有两大特点:一是不带任何强制性;二是逐渐发生的,不自觉形成的。重视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和学风建设,树立典型、表扬先进性等,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奋发向上的学风。

(5)借助于典型人物使校园文化人格化

充分注意积极宣传和树立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要及时表扬和宣传,挖掘、总结和概括、提炼他们的先进思想,努力在学生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使其发挥榜样的作用。

不难看出,上述内容正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的精神之所在。它将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又能促进学生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校创造活力,校园安定有序运行。积极的建设和贯彻校园文化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管理工作的活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力,有益于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力。

2.以学生管理工作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既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应当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

(1)调查反馈机制

本机制的建设主要是完善调查和反馈系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入学情况调查、学生对校园环境的满意度调查,学生对管理的满意度调查,心理状况测查、学习情况调查、就业跟踪调查等等。

(2)约束控制机制

主要是有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制度的制定要以学校的培养目标为目的,遵循“以学生为本、依法治校”的原则,制度的制定面对日益变化的实际,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有关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制度的落实要严格工作的程序,要在充分的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同时在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基础上,注重控制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

(3)教育辅导机制

加强教育是学生工作的永恒主题,党团教育、道德教育等等。增加学生对管理教学服务的参与,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师生的沟通,如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指导、勤工俭学辅导、学习辅导、科技活动辅导、社团活动辅导、就业活动辅导、课外文化活动辅导、社会工作辅导等等。

(4)导向激励机制

导向和激励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即是完善的评价机制,它应当包括学生奖惩制度、工作讲评制度、学生自评互评制度(公德评价、信用评价)等。评价机制的过程性是和谐校园在学生主体逐步内化的重要过程之一,主要是起导向以及典型的示范作用。

可见,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间具有天然的良性互动机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综合实力、校风学风的一种展示,更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路径。反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目标的合理定位对于校园文化的繁荣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把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学生管理体系的问题统一起来发挥其互动效能,是我们当代高校管理者应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许嘉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J].求是,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