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区文化体系十篇社区文化体系十篇

社区文化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5:07

社区文化体系篇1

关键词:音乐舞蹈;社区文化;服务体系

一、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社区音乐舞蹈服务体系是指社区音乐舞蹈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新型社区音乐舞蹈服务体系的架构主要由组织体系、业务体系、设施体系等组成。组织体系主要是指组织机构和文化队伍。包括社区文化专职人员、文化职能部门、专职群众文化机构文化(群众艺术)馆或文化站,以及社会力量。

业务体系主要是以服务为目的,以活动为核心,开展音乐舞蹈文化的组织、辅导等业务工作。大致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购买服务。二是专职公共文化事业机构的专业服务。三是社区自身群众文化服务。社区根据居民构成、地域特色,举办特色活动。各城市举办的各种社区文化艺术节、舞蹈节、演唱会或其它形式多样的休闲、娱乐活动等,就是全方位搭建平台、展示交流、的服务方式。开设常态化文化惠民举措,保证社区居民基本文化权益。此外,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建立社区艺术网站,开展数字化网络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代化服务方式。

设施体系包括社区文化中心和室外活动场地,以及资源共享的场地,是社区开展各种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场所和依托。一是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中心应包括图书室、电子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文艺排练室等。二是室外活动场地,包括社区内的街心公园、空地、文化休闲广场等。三是资源共享场地。主要是驻社区的单位内部活动场地、单位门前空地,以及处于闲置状态但可以开发利用的设施场地等。

二、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加强社区音乐舞蹈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力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

但就总体情况而言,我省社区音乐舞蹈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社区服务设施总量供给不足,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缺口达49.19%。社区音乐舞蹈服务项目较少,水平不高,供给方式单一。艺术人才短缺,素质偏低,结构有待优化。社区音乐舞蹈服务体制机制不顺畅,缺乏统一规划,保障能力不强,社会参与机制有待完善。做好社区音乐舞蹈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健全和完善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服务体系

近些年,河北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区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逐步推动艺术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协调发展。健全和完善社区音乐舞蹈文化服务体系思路如下论证:

1.设施机制整合创新

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到了“社区资源整合与共享”,就我所处的唐山市路北区为例,辖区内有街道11个,社区127个,中小学78所,大小公园约20个,大型歌舞团、文化场馆5个,简单罗列下如街道办事处活动中心、学校操场教室、公园广场场地资源优越;各种专业人员、爱好者以及学员人才资源丰富。2013年,路北区组织各街道迎新文艺汇演20余场,整合了资源、凝聚了人心。此外,河北省年度社区文化艺术节初步实现了全省的艺术资源整合调配;通过资源的整合,进一步的互利共享,从而解决艺术事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也是推动我省音乐舞蹈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发展必要手段。

文化场馆改造,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健全。大力加强文化场馆基础设施建设,使众多文化馆、艺术馆、大剧院得以修缮。2010到2011间,河北省博物馆完成了新馆建设、旧馆改造工程;实行了文化惠民“三贴近”政策,收到了显著社会效益,为今后的修缮举措做了铺垫。同时,网络化发展,使得音乐舞蹈各艺术门类形象化传播,为社区服务增设新平台。

近两年间我省分别推出了十台大戏惠民生――河北省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普通群众唱主角――河北省群众文艺展示活动;繁花似锦展精彩――河北省优秀文艺作品展览展播活动;文化惠民春满园――各市文化艺术展演展示活动。让全省大众都能领略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社区文化中心运营管理模式,包括自主管理、授权管理;定期调研机制、联合用人机制、完善群众需求,推进音乐舞蹈社区文化信息工程发展。

2.群文辅导培训构架趋于完善

(1)加强基层团队辅导力度,区域协调、城乡结合,树立民间团体带头人。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艺苑、城市广场文艺演出交流、群众音乐舞蹈艺术团体的不断出现,融合了地区差异,涌现了又一批先进集体和音乐舞蹈文化带头人。

(2)舞蹈培训多样化发展,社区音乐舞蹈阵地化建设。各类社区文艺培训班蓬勃发展,群众艺术馆艺术辅导项目覆盖区域社区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群文团体热爱群文活动、投身文艺事业、形成特色群文团体,涌现高端技术人才。形成业态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进程。

(3)根据人才类型进行因材培养,实现人才创新,壮大创新人才团队的队伍。

3.社区场馆与社区文化品牌特色持续发展

社区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活动中心、演艺集团等单位多极化发展,形成了文化生活圈、前沿艺术圈、商业演艺圈,树立品牌形象,更好的深入群众。并且,形成可持续性配送原则,“送激励、送机会、送培训”,拓展了品牌阵地,聚焦重点资源,促进人才发展,形成音乐舞蹈、文化艺术持续、创新发展。

构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课题,社区音乐舞蹈文化发展是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的关键。加强社区文化艺术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培育音乐舞蹈文化特色,健全创新机制,使社区文化服务体系特色化、风格化发展;促进社区资源共享,整合活动场所,加强社区与各单位共联共建,共创社区文化艺术品牌;提升音乐舞蹈文化底蕴、积聚文化人才,完善艺术培训机构,促进社区音乐舞蹈传播,使社区音乐舞蹈服务体系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石浩.文化创新与社区建设.中国民政,2012.11

[2]社区服务体系规划.国务院办公厅.2011-2015

社区文化体系篇2

>>现阶段多元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框架构思现阶段构建西部农村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我国现阶段社区养老模式构建研究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研究高校多元化融资体系构建研究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老龄化现实探析我国多元化养老模式体系构建现阶段社区居家养老研究述评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研究加强构建农村多元化养老服务举措榆林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市场营销专业构建多元化营销实训体系研究大学科技园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构建研究河北省竞技体育多元化训练体系构建研究研究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之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新时期下研究生多元化奖助体系构建构建多元化农业投入体系的探索构建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5-08-05.

⑥孙燕.养老服务社会化: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三方合作的实践模式[J].非营利组织研究,2010(12).

⑦陈芳,陈建兰.我国“自我养老”模式研究述评[J].学术论坛,2013(1).

参考文献:

[1]穆光宗.论社区文化养老[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5(10).

[2]穆光宗.“文化养老”之我见[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9(6).

[3]闫万芳.“文化养老”模式的探索[J].决策探索,2016(4).

[4]唐晓英.传统文化视阈下我国社区文化养老方式探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5]方巍.社会福利视野下的文化养老[J].东岳论丛,2014(8).

[6]黄佳豪.文化养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新视角[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2).

社区文化体系篇3

abstract:thesocialismcorevaluesystemconstructionis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simportantcontent,nationalminorityarea'saccorddevelopmentisrelatingtheentirenationaldevelopment,shouldforthecorevaluesystemconstructionkeypoint.therefore,multi-nationalarea'ssocialismcorevaluesystemconstructionmustgrasp“thecultureadapts”thequestion,candisplaywelltothemulti-nationalareathoughtpoliticsandthemoralreconstructioneagerlyanticipatesthefunction.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适应

keywords:multi-nationalareaSocialismcorevaluesystemCulturaladaptation

作者简介:赵润彬,女,1983年生,白族,云南大理人,助教,大理学院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整体的发展。面对世界多元化的趋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用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是社会安定和谐,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础,思想文化观念的核心价值也能本质地体现我党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的职能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新时期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主流价值观倡导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部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而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个人的生活习惯、道德规范、审美标准、行为方式、言语表达等都易受到生活背景中的文化底蕴的影响。地域、民族、宗教、家庭、经济生活等不同,造成了文化差异。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其中消极的成分客观上会制约对先进文化的学习和接受。同时,各民族传统文化与地方民族精神相结合形成了各民族群众广泛认同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正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保证,又使各民族自身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某些方面可能演化为封闭性、排他性,成为排斥新观点、新思想、新事物的力量。所以,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把握好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充分发掘民族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主流价值,改造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代表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对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和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

剑川县是大理州白族文化的聚集地,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南北文化、中外文明的交汇地。从汉朝入滇开始,中原儒家文化就和本土文化和谐融汇,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开放姿态。唐宋时期,汉藏两大文化在这里形成交汇口,和剑川本土文化不断碰撞、相互交融。在与中原、东南亚地区和中、西亚地区的商贸文化往来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具有开放性的多元文化体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白族文化强大的包融性和适应性。借助剑川地区优秀的白族文化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先进文化的主线,坚持这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本地区的民族精神,这对其他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灵魂指导地位,尊重文化差异、扩大文化认同

在我们国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旗帜和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时展的要求。民族地区要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顺应时展,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要领。一方面,要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民族地区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而使各族群众拥护党的领导,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另一方面,要尊重民族地区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差异,扩大文化认同,并加以有效引导。在白族地区,本主崇拜是本身尚有的一种,是白族思想文化的核心,源于白族原始的图腾崇拜和的歌会文化也是一种特有的白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白族群众的思想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白族人民向往和平与安定、重团结、重感情,崇尚权威等思想,这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民族地区的发展不在于是否信仰甚至取消宗教,关键是要看能否有效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管理和引导好宗教,消除宗教中的消极因素,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现实服务。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各种宗教活动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地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处理好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与民族文化“广泛性”的关系

在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具有主导性和引领性的特征,必然显示出先进性的要求。正确把握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先进性”,就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事业,提升加快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是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时代特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确立的,是关于“社会的”、“共同的”价值原则、价值理想的理论概括,从本质上说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具有较强的理论抽象性。现实中的人们只有直接和真正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能够切实解决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才有助于他们真切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少数民族长期辛勤劳动创造本民族灿烂文化的过程,是他们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结果,最能体现本民族的理想和价值观,体现共同利益与发展方向,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各地方、各群众都有广泛的影响。因此要保护和传承好各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充分发掘其中蕴含的主流核心价值,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以民族群众广泛认同的地方民族精神和价值观为载体,作好各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正确处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与民族文化“广泛性”的关系,既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地区得到广泛认同,被群众广泛接受,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又能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引领作用,使民族文化朝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积极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反之又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从而激励人们去为更崇高的理想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三、充分展现民族文化中优秀的文明成果,突出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是优秀文明成果的积淀,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又是和谐文化的精髓。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正是在民族融合与求同存异中不断发展的。各民族要形成团结向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从历史上看,剑川文明起源较早,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一直是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汇地,是内地文化与边疆文化、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思想都在剑川有着统摄和引领作用,成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有着鲜明的爱国主义传统。改革开放以后,白族人民又焕发出了巨大的创造活力。民间工艺得到大力发展,古迹遗址、名人文化得到利用和开发,民族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的修建使历史革命传统得到继承和弘扬,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促进了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这对少数民族地区提高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因而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更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既要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保持本民族文化固有的血脉,充分展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弘扬发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在不断摆脱相对落后的文化过程中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增强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先进文化的引导下继承传统,坚决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不断推陈出新,真正体现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活而不乱的和谐文化内涵。

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民族地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以热爱本民族文化为荣的观念,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民族发展,大力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社会风气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有助于各民族统一思想,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当前民族地区广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要强调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从个人层面上对社会成员作出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深入到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之中,内化到社会成员心里,实现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个人的价值认同的统一,实现个人的行为选择和自我道德评价的统一,才能在社会中确立其核心地位,发挥其主导功能。只有每一个人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明辨善恶美丑,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识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一个民族在实际活动中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是其行为选择和道德判断的价值标准,往往体现着他们自己根深蒂固的价值体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参与意识、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为民族地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谐文化建设都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条件。因而,少数民族地区要以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纽带,形成人人热爱本民族文化,大力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社会风气,以积极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为荣,以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荣,形成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目标,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层次上,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文化与之相适应,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转型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指明方向;为激励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图强、建设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更重要的是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建立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J].实践,2008.9

社区文化体系篇4

[关键词]新时期社区行为文化属性特征行为文化在公共文化事业中的重要性行为文化的社会功能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新时期社会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指导思想。伴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发展方案的实施,形成大规模的城市社区已是必然趋势。社区,泛指地方政府规划管理地域范围内的互相关系的民众居住,生活,工作的辖区。社区文化是指社会公众居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不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各种物质基础,制度规范,行为方式,精神追求及社区意识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涉及到的文化活动现象不仅仅是这一体系中行为文化层面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是新时期社区文化的主题内容所在,其属性特征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社区文化核心的属性特征

社会科学理论指出:任何事物的属性即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事物必然的,基本的,自然存在的特性。现代群文理论体系已将社区文化体系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四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的居住环境,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文体活动场所和相应的设备;第二层次是制度文化,主要社区主体在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公约,规章制度;第三层次是社区的行为文化,主要指社区主体民众在社区交往中的各种行为方式,文明形为举止,和睦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程度等。第四层次是观念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社区意识,社区精神等,行为文化理论结构顺序中也包括了精神文化状态,物质文明程度,制度文化秩序,公众行为文化。

社区行为文化是社区公共文化体系中的文化形态之一,在整个社区文化体系中行为文化是最重要的,它所表现的是公众主体的生活行为方式,精神思想意识,社会公共道德,民主和谐文明,维护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等等社会行为中的社会文化面貌,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将这些社会现象,归纳到群众文化中可以看出行为文化的外在表现状态就是社区文化的实质。

行为文化具有与现实统一的属性,行为文化作为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现象和我们当今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精神内涵相吻合,社区群众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唯一的可动态的文化表现方式,一般来说的社区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及其它方面要素部分,都是通过行为文化这一社区文化活动来呈示和表现的,行为文化是社区公众在社会生活工作之中在各领域所奉献出来的,有文化价值的,能够通过其行为状态的展示,促进了社会文明,发扬继承传统和现代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的活动。社区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公共文化体系中必然存在的文化活动现象,是社区文化的核心。

二、社区文化活动中表述的属性

行为文化表述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活动的思想内涵,是行为文化属性殊的本原的通过文化层面的各种艺术活动形式,展现给社会真实的公众意识的文化状态,是行为文化的合理存在方式,在这里文化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涵盖社区生活中各种具象的一切具有实物体征和图案形象造型的现实状态呈示。行为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外在社会形态,是群众文化思想内涵主题精神的表述方式,在群众文化中是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二者的文化功能社会化作用反馈中的具象反映。行为文化具有自觉行为主观性,在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具体表述的是社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观念文化的现状形态,形为文化的属性概念的基本表现行式是外在的。

行为文化的表述的唯一形式是文化活动,其主要宗旨在于沟通社区成员的思想感情,协调社区的人际关系,在社区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形为准则和道德标准。现在社区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因地至宜的简陋形式,逐渐转变为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主寻求发展为主的群众文化活动主基调。掌握新时期历史阶段社会文化发展动态,充分了解社区文化活动的公共性,地域性,群众性的特征,将社区的文化活动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造福人类美好家园的精神品质层面紧密联系起来。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培养广大居民对社会的正义使命感,让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适应新时期社区文化活动发展的趋势要求。

社区文化活动不应是单纯的文娱活动,而是应该将基层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层次和效果,提升至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切实维护和发展的高度上来。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促进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创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拓展文化活动受众层面,形成完整系统的科学管理体系,组织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及富有现代文化形式特点的社区文化活动,使社区行为文化活动的常态化,特色化,大众化,深层次化是我们新时期基层文化活动的新特点,发展的新目标。

三、行为文化的社会功能属性

行为文化的活动方式决定了在社会文化中自主能动的属性,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是政府施政的主要领域,是构成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基层社区公众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主要服务的群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社区区域内由国家或社会兴办的以面向社区居民为主的非营利的各项文化活动的社区公益文化事业,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社区公共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方面,其主要宗旨在于沟通社区成员的思想感情。协调社区的人际关系,在社区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形为准则和道德标准,行为文化是社会组织召集公众活动的一种文化活动方式,是全社会各阶层成员在社区范围内的社会互相交往,参与邻里之间文体娱乐,生活交际,集体学习,经营生产等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文化,将社区塑造成温馨和谐,宣传公德共荣,提倡互帮互助,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精神品质家园。新时期社区行为文化的宗旨是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及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保障全体民众享受到精神文化产品服务。

社会教化属性特征是行为文化主体,社区文化也同时发挥着潜在的教育功能,行为文化通过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及各种宣传介质,向社会公众展示其社会文化面貌,思维意识形态,社区公众的生活行为方式,精神思想意志,大众公德品行,社会和谐文明,民族团结友爱,弘扬文化传统,参政议政,参与公共活动等等社会行为。用典型丰富的文化形式向社会大众推广社会的正能量,形象生动的向公众传达了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学艺术素质,身心建康素质等诚挚键康向上的思想观念。行为文化的本身的能动属性也使其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并存,我们提倡的行为文化宗旨和社会发展要求是相符相成的,弘扬主旋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保障民众享受到文化产品服务,是我们文化工作方针和政策。具有社区群众基础,有着成熟的社区文化理念,完美的文化活动表现方式及实践经验,完美的艺术素养,并随着项目不断革新发展,内容不断丰富,逐步把社区文化带入更新、更高、更好的活动领域,把最新文化动态传送给社区群众,正是通过这些连续系列化的多彩丰富高尚典雅的社区文化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广泛的反响和效应,使社会形成正义,团结,乐观向上的新风气。在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这些硕果累累社会教育功能巨大的社区行为文化活动,无疑是最好的样板教材,并将在社区文化中持续发展下去。

党中央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是我国公共文化事业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首要前提,关注研究群众文化中的行为文化特点及规律属性是我们做好社会群众文化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针政策,在新时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责任编辑:文键)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一中全会公报》新华社2012年11月15日。

[2]文化部长蔡武: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市长研讨班上的讲话。(文化部官网)2012年2月29日。

社区文化体系篇5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247-01

社区是人们赖以生存、生活的聚居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会越来越强烈。社区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社区人民群众就近经常性、有选择性地接受教育和熏陶的重要文化生活基地。因此,在和谐社会视阈下,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就和谐社会视阈下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一、社会生态的视角

社会生态是就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及文化生态而言,是人类生态系统的基础性存在结构。社会生态以人与社会、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生态平衡表现并延伸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关系,并且支撑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生态和谐关系。社会生态的平衡趋向社会和谐,践行人类社会的文明机制,促进人的生存协调及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的平衡结构生成人的多样与共生性的生存合理。

人类所生活的社区环境作为一个宏观的社会生态系统,是一个物质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有机结合的社会实体组织。其中物质环境系统包括一定的地域、人群、社区景观、文化场所等;精神环境系统包括制度、社区精神和氛围、人际关系环境等。社区作为一个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生活最为基础的物质单元,将存在于其中的各种要素整合在一起,并各自为社区系统的存在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与社区内各要素结成各种社会关系,生活在多样社会情境中,从事多种社会活动,具有特定的文化生活方式。社会生态视角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试图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使人的需要和社会行动与人所处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之间更好的协调互动,促进社区发展。

二、社会生态视角下现代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社区内阶层结构的变化需要满足多元主体的不同文化需求

传统的城市社区大多是“单位制”社区,社区居民因为相同的职业而大多彼此熟悉,同质性较高,为通常意义的“熟人社会”。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工业的高度发展、以及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流动性和规模地不断增加,城市社区的群体构成发生了变化:一是表现在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社区出现常住的“流动人口”,大多城市社区成为城市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混居的社区,而且规模不断增加;二是住房制度的改革又致使“单位社区”逐渐被商品房社区取代,社区成员的流动性增加,出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异质性较强的社区居民;三是伴随生活质量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社区老龄人数不断增加,

(二)城市社区文化资源不足使文化建设失去物质环境

文化资源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目前城市社区文化资源建设普遍不足:首先表现在文化空间资源短缺。城市居民激增、城市土地资源容积的有限以及开发商对利益的追逐,致使住宅越建越高、密度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狭窄,以往低层、低密度建筑结构所形成的“房前屋后,经久相处,友好往来”等公共文化空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可以用来休闲和放松心情的公共空间资源缺失。其次,社区内部文化资源利用的矛盾。伴随社会发展,社区内部出现一些新的资源利用矛盾。如老旧社区普遍存在建筑文化空间结构不合理、车辆增多与停车场不足而占据社区内休闲广场、建筑弃物排放污染社区公共环境问题、各类生活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缺少再生型能源的再利用问题。不仅挤占了原本短缺的文化资源,也增加了社区居民的各类冲突。最后,封闭性的社区管理使文化资源缺少区域共享性。

(三)城市社区特色文化缺失使社会生态视角的文化建设缺少多样性共生

社会生态视角强调文化的层次性、多元性和鲜明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多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缺少社区特有资源的挖掘、传承和发展、第二方面是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单一。

三、社会生态视域下现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以人为本是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核心理念

社会生态视角强调人不仅是一切文化建设系统中的创造者、生产者和消费者,更是作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主导者,对文化生态环境进行控制和管理。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曾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内涵的深刻阐释:强调人在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是一种在社会发展中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这不仅关注物质层面需求的实现,更注重于关注以文化为载体的精神世界,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人作为一个生物体,不是简单地由外界力量或无意识冲动所控制,而是受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性所支配,渴望获得朋友、家庭、社会和团体等的认同和接纳,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归属和爱的需要;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愿望的尊重需要;实现人全部潜能的自我实现需要。社区文化的主体是多元类型的居民,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激发他们的心灵,欲望及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基于社会生态视阈的“以人为本”强调只有满足了社区内所有社会成员的需求,为其创设全面发展的文化空间,社会才能有序、和谐。

(二)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是城市生态视阈下社区文化建设实现的技术手段

社会生态视角的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居民平等、自由和公平的社区文化环境,同时还有践行公众主体参与的制度环境,最终实现多元文化的共生和融合。社会工作是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社会平等、增进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活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文化建设可以采取一系列专业手段,如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和小组工作方法服务于社区内的多样化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增强其社区生活的信心和能力,鼓励其进入各类文化空间,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并平等共享社区文化成果;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构建社区主体共同参与决策并做出选择的高度介入社区文化管理形式。总之,社会工作是一种赋权于弱势群体、组织和教育社区主体行动的过程,是一种运用不同于传统思维的新工作理念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升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发挥居民自身潜能,改变社区关系,增强社区归属感,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并协调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并最终解决因城市社会分异与社会隔离所造成的文化基础设施不对称以及促进文化共享公平性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技术手段。

(三)开放性是城市社区生态视角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

社会生态视角的文化建设是系统的、开放动态与和谐的文化状态。因此,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要考虑促使系统开放性的问题。建立开放的社区文化系统,既可以利用外部文化资源,又可完善社区内文化的建设。自组织理论认为:一个孤立的社会系统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使系统变成一个死寂的自我循环,这种循环因为缺乏对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成为一种平衡的稳定态,这种稳定态没有发展的活力。只有通过引进对系统有益的信息、资源、能量来改变这种状态,这也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开放背景下的社区文化建设中,立足本社区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引进和融合外来的优秀文化,促进本社区多元文化的发展。作为资源中介的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如利用城市便利的交通设备和完善的通讯工具扩大社区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交流,如与其他社区、其他机构,交流的内容也要多元化,涉及知识、信息、活动、场地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也需要扩大社区成员与外界的交往半径、交往频率以及多样化的交往对象;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举办联谊会、资源共享等措施,提供开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要通过教育者的角色有目的地培养社区成员的开放意识,树立开放观念,因为开放性是社区获取内外支持的重要途经。

四、结语

社区群众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和谐社会的视阈下,加强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十分必要。相关工作者要正视面临的挑战,以积极的心态采取有效途径进行文化建设工作,从而加强和完善社区群众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社区文化体系篇6

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基层党组织能够积极预防化解矛盾,妥善处置突发事件(73.01%),并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健全社区自治体系(71.69%),发挥带头、示范、引领社区治理各项工作的作用(51.52%),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文化建设,推动社区文明发展(35.92%)。

城乡社区治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应以改善民生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2.01%),不断改进“为民服务”的办事方法(60.91%),健全社区自治组织,提高社区自治水平(46.14%),加强基层党组织与社区居民的联系(34.09%),以居民满意度为考核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19.52%)。

多元主体复合治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应有作用(70.84%),提高社区治理工作的效率(61.03%),增强社区居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主动性(55.89%),对社区的整体公共服务水平(52.26%)和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有所提升(29.08%)。

课题组一致认为,江欣苑以党建为抓手,以新的理念、新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之路,生动诠释了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实现了新时期基层党建与政权建设的统一,深刻地回答了如何处理好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7年4月3日至4月13日

【问卷发放】面向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发放问卷12926份(包括网络推送和纸质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210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66%。

【样本构成】76.08%的受访者居住于城市地区,23.92%的受访者居住于乡村地区。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与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关键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发展,我国逐步开始“村改居”的工作,“村改居”社区应运而生。所谓“村改居”是指农村地区建制实施“农转非”,农民的农业户籍转变为非农业户籍,将村民委员会这一基层自治组织转变为社区居民委员会,以城乡社区治理为基础的新型社会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前城乡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村改居”后形成的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平台,需要新的、不同于城市社区居民治理的社区治理方式。

在城乡社区治理尤其是“村改居”问题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创新了可借鉴的复合治理模式。江欣苑社区,是武汉最大的农民还建小区之一,面对“村改居”以后社区如何治理、如何发展的问题,江欣苑社区党委积极落实武汉市委关于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部署,带领居民探索了“一核引领、四元共治”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构建社区居委会、社区企业、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四方共治的格局,走出一条以党的建设引领“村改居”转型发展的成功之路,对于各地城乡社区治理具有高度的参考借鉴意义。

“村改居”给城乡社区治理带来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

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我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总的来看,我国城乡社区治理与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城乡社区治理现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近年来,部分地区“撤村建居”,转型成为新型城市社区,走上了土地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协同推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撤村建居”涉及到复杂的利益纠葛、生产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革,普遍存在拆迁难、安置难、就业难、稳定收入难、社会保障难和管理服务“真空期”等诸多治理难题,积淀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对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我国的城乡社区治理,尤其是“村改居”治理,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尚未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与治理模式,各地在“村改居”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是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色彩偏重的问题,包括管理体制科层化、工作方式行政化、命令化等问题。部分“村改居”社区重视行政管理模式而忽视服务的理念,管理模式单一,无法适应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其次,多数城乡社区治理存在居民参与不足、社区自治能力不强的问题。撤村后,虽然村民在户籍身份上变为城市居民,却因为缺少新的联系纽带而出现疏离化的倾向,社区居民的自我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淡薄,社区动员能力不足,弱化了社区自治的能力。除此之外,社区自治组织发展相对缓慢也是城乡社区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调查中,受访者普遍认榈鼻啊按甯木印敝卫泶嬖谝恍┪侍狻F渲凶钔怀龅氖恰熬用衩媪偕矸葑换难题,无法真正融入社区生活”,有69.16%的受访者做出如此选择;其次是“社会保障等配套制度建设滞后”(58.29%)、“社区发展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40.99%)。另外,有38.7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村改居’治理中工作方式过于行政化、命令化”,14.63%的受访者认为“居民社区认同感较低,精神生活空虚”。

“村改居”是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孕育而生的社会变革,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阶段。这种城镇化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的变化,引发了对“村改社区”如何完成集体经济向社区经济的转变;如何完成农村组织向社区组织的转变;如何完成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向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转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现代化的城乡社区治理去化解。综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过程,“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治理面临的普遍难题。国外社会问题丛生、社会矛盾激化的贫民窟,多是因为“城中村”改造不力而形成的。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村改居”过程的问题与矛盾,有效化解城乡社区治理难题,对于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都十分关键。

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关键是要突出基层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使党委在社会治理体制中处于总揽全局和协调统筹的领导地位。在城乡社区治理过程中,只有通过推动党的组织下沉和网格化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把分散的群众有效地组织和团结起来,才能有力保障群众利益和稳定社会大局。

调查中,受访者一致认同基层党组织能够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73.01%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党组织能够“积极预防化解矛盾,妥善处置突发事件”,71.69%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党组织能够“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健全社区自治体系”,51.52%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党组织能够“带头、示范、引领社区治理各项工作”,还有35.92%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党组织可以“开展思想文化建设,推动社区文明发展”。

调研发现,江欣苑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按照武汉市委关于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这个“红色引擎”,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和服务群众功能,强力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全面统筹社区各要素的重要作用,解决了社区治理“一盘散沙”的问题,有力破解了城中村改造管理服务“真空期”等诸多难题。

在思想政治上,凝聚社区多元主体,形成共建城市社区的合力。城中村改造打破了农村固有的利益格局,改变了农民多年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同时,农民“失地、失业、失收”后,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普遍存在着失落、焦虑、困惑等心态,需要党组织发挥“主心骨”作用,成为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心理上的依靠。江欣苑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在城中村改造全过程将组织建设、班子建设挺在前面,通过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和延伸,将党员群众牢牢团结凝聚在周围,打造群众离不开、信得过的“红色阵地”,将全体居民凝聚成共建城乡社区的合力。

在经济建设上,平衡社区企业等各类社区经济主体在追求经济利益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江欣苑社区党委在工作中强化培训引导,提升居民就业素质和能力;引领企业创新发展,开拓居民就业渠道;以居民就业与增收需求为导向,积极建立内外部资源互动机制和外部资源引入机制,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实现集体经济滚动式发展的道路。

在社会服务上,党员干部深入网格,准确把握居民需求,助推多元主体服务社^居民。“村改居”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打破了千百年来农村亲情相依的利益格局,需要社区党委及时将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主要负责集体经济发展,转移到服务居民群众上来。江欣苑社区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村改社区”的转型,其中最关键的秘诀就是有一支党员骨干团队,“红色细胞”怀着对群众的满腔热情,通过发挥带头作用、深入走访动员、积极化解矛盾,专心致志做好服务,将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在文化建设上,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引领居民打造社区文化,提高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从“农村”到“社区”,如何及时用“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居民群众,让这个群体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是“村改社区”党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工作。江欣苑社区党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龙文化”,通过教育、培训、传承多方努力,帮助居民树立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社区价值取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使“村民”真正成为“居民”,在“红色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下共同谱写和谐幸福社区的优美乐章。

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核心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是城乡社区治理所要秉持的基本理念,调查结果显示,城乡社区治理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以改善民生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2.01%),其次要“不断改进‘为民服务’的办事方法”(60.91%),还要“健全社区自治组织,提高社区自治水平”(46.14%)、“加强基层党组织与社区居民的联系”(34.09%),另外,有19.52%的受访者认为要“以居民满意度为考核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

以人为本,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村改居”过程中,原有村民变为社区居民,依附在土地上的社会保障功能从农民身上剥离开来,在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实现并轨的大背景下,“村改居”后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城乡社区治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江欣苑社区根据“村改居”新居民的特点,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分担的办法。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公益设施建设,夯实为民服务基础。二是引进专业社工机构,开展社区专业服务。三是推动专业服务项目化,丰富为民服务项目。四是以土地换社保、以集体经济组织统筹缴纳基本社保费用,解决社区居民后顾之忧,提高居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参与率,兼顾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居民个人利益。

以人为本,提升居民发展能力与综合素质。除了社会保障之外,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城乡社区治理需要重点解决的另一个难题。江欣苑社区为失地农民转岗就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和指导。一是推进企业转型,拓宽再就业渠道。二是转变观念,营造再就业氛围。三是开展再就业培训,提高再就业的能力。四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居民自主创业。制定行政事业费减免、贷款担保等创业优惠政策,并对居民创业进行测评,科学指导居民创业,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以人为本,不断激发居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城乡社区治理的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居民对于社区事务高度参与的“主人翁”意识。从“农村”到“社区”的综合改造,不仅仅是简单更换名称、简单改变农民身份,而是一项夹杂着错综复杂社会矛盾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多方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做好群众工作。江欣苑社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造福群众”原则,社区所有重大事项全部实行村民表决;开通“民情直通车”“书记直通车”,健全共建自治体系,实行党务、居务、事务公开制度。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一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社区服务,提升居民群众参与度和归属感,做好“村改社区”的群众工作。

提高城乡社区治理能力,要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共治”模式

现代化城乡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遵循社区发展规律,破解社区行政化难题,引入多元治理主体,还原社区自治的本来面目。多元主体复合治理对城乡社区实现善治有诸多帮助,调查发现,70.84%的受访者认为多元共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应有作用”,61.03%的受访者认为多元共治“有利于提高社区治理工作的效率”,55.89%的受访者认为多元共治“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主动性”,还有分别52.26%和29.08%的受访者认为多元共治有利于“提高社区的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和“提升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对此,江欣苑社区创造“四元共治”模式为社区治理提供多元资源。为更好地推进“村改居”治理工作,江欣苑在党委领导下,构建了社区居委会、社区企业、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四元社区治理主体。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社区居委会积极组织社区各主体开展社区治理活动,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社区企业主动承担起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职能,提高了社区公益服务水平,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社区居民的参与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广泛的动力来源;社会力量的参与为社区建设提供了多元的外部资源。

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夯实社区复合治理的政治基础。社区党委应充分发挥区域领导核心作用,将辖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群众团队团结凝聚在一起。社区居民参与不能采取原子化的个体方式,而应采取组织化的方式进行,这对于居民尤其是“村改居”后的社区居民学会并适应公共生活很有意义。江欣苑社区“党社共治”的实现,使社区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有效实现了整合,形成了合力。让社区党员深入网格,准确把握居民需求;社区党组织科学分析居民需求,孵化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推动社会组织转型;通过搭建平台、开展公益创投大赛等途径,提升社区社会组织能力,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

社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主体参与社区的治理,是社区多元共治的标志。社区社会组织不仅在政府资助和政策扶助下为居民提供公益性的社会服务、辅助社区管理,还能够聚集和调动社区内部最为草根的力量,使居民广泛地参与到社区治理当中,推动社区民主,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多元共治需要社会主体的广泛参与,特别是社区草根组织的参与。江欣苑社区引进了40个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引进专业化社工机构,参与各类事务管理和服务,成为武汉市和汉阳区多元共治的典型。

实现政府公共责任与社区公共责任的分担与融合。政府公共责任和公共服务与社区的良好对接、共治,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强化政府以民为本、服务社区的理念,而且能够提高政府的威信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政府与社区的双赢。首先,建章立制,建立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制度、干部述职与民主评议制度等,保障决策民主公开。其次,进行政务流程的再造,使街道聚焦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再次,探索政府与社区共治的机制,即街道公共服务与社区服务的衔接模式,使社区公共服务的承担模式由单纯的政府演变为社区、市场共担,形成街居互动、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联动机制。

社区居民自治体系的完善,为社区复合治理奠定根基。江欣苑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始终把建立社区居民的自治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目标,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坚持“四民”工作法、制定“微公约”等,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社会凝聚力、自治力和认知力,“三力合一”就是完善的自治。居民共治必然要找到实现的路径,必须具备共治的载体,江欣苑社区打造“非遗”传承园,提炼民俗文化精神,增强了社区居民认同感;搭建文化活悠教ǎ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化涵养。

凝聚城乡社区治理的共识,需要全面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驱动作用

城乡社区治理要基于对城乡社区重塑或重构,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塑造社区共同体,培育群体价值观。文化维系力是社区自组织能力的重要表征,江欣苑社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引领新的社区文化的重构,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文化。

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改造与提升,推动社区文化发展与传承。建设民俗文化载体,弘扬民俗文化精神。基于传统民俗文化丰富的区域实际,江欣苑社区积极推动民俗文化载体“非遗”传承园的建设,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提炼民俗文化精神。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增强居民社区认同。实行商业化运营与公益化运营相结合,加强民俗文化品牌推广,通过文化品牌的集聚效应,将民俗文化与居民生活、经济发展联接起来,以增强民俗文化影响力。

搭建文化活动平台,提升居民文化涵养,共筑精神家园。通过市民学校、文化走廊、文体活动、楼道文化等形式,促使居民在新的文化活动中转变思想价值观念,培育新的生活方式,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居民群众生活在文化乐园里,形成了文化认同、家园认同、组织认同、价值认同,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得到极大增强。在社区的引领下,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搭建文化活动平台,还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涵养。江欣苑社区通过居民文化广场改造,对文化大舞台、中央广场、大门高龙雕塑景观和高龙博物馆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建成集活动、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不断满足居民群众和国内外游客的需求。启动社区楼道文化走廊提档升级工程,将党史文化、廉政文化、妇联文化、工会文化等“红色文化”系列搬进楼道,让居民在出进之间耳濡目染,提升素质。

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需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进社区集体产业向高端转型;对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城乡社区,应该整合文化资源,做大文化产业,做强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文化品牌效应。江欣苑社区开辟非遗产业发展新路,社区“武汉高龙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入选“aaa部级景区”“联合国千年非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全省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试点园区;加快发展“互联网+”新模式,江欣苑社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积极争取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建设智慧社区全国联盟总站;打造“互联网+非遗”品牌,建立中国手艺人数据库,用“智慧”推动社区文化产业发展。

提高城乡社区治理的内在活力,要以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支撑

“村改居”后的城乡社区治理,既要履行城市社区的服务和自治职能,又要担负社区经济发展职能。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创业和再就业率,引领社区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城乡社区治理的必然要求。江欣苑社区党委面对因产业空心化导致失地、失业、失收的村民现状,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从长远发展着眼,科学管理经营,推动社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从长远着眼,公平、透明、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村改居”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对集体经济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社区集体经济经过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后,将居民小组的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个居民,要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按股份制经济模式治理、统一经营;在收入分配上,按集体股和个人股比例进行分配。如何顺利实现股份制改革,让全体居民公平分享改革收益,是“村改居”股份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滚动发展、良性循环。保证“村改居”社区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社区党委牢牢把握资产处置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江欣苑社区党委着力推进由过去“产―人―城”(由产业到人聚集,再到发展成一个城市),到现在“城―人―产”(从城市建设,到吸引人才,再到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模式,让城市建设吸引人才,让人的发展带动产业的转型。在产业发展中,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进社区集体产业向高端转型,推进居民就业由物业、保洁、绿化、保安等低技术含量岗位向高技术含量岗位转型;开辟非遗产业发展新路,整合文化资源,做大文化产业,做强文化品牌,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文化品牌效应。

以居民利益为优先考虑,带领群众就业致富。“村改居”工作应当着眼于保障“三失”农民的长远利益,避免“村民变股民、股民变灾民”困境,保证“社企共建、相融共生”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区居民的共同富裕。江欣苑社区党委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推进“党员三带”行动(带头创新、带动就业、带领致富);针对失地农民失业失收的情况,社区党组织举办成功创业事迹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开展就业、创业励志启蒙教育,开阔居民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居民职业技能。

武汉江欣苑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践的理论贡献与现实借鉴

课题组一致认为,江欣苑以党建为抓手,以新的理念、新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之路,生动诠释了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实现了新时期基层党建与政权建设的统一,深刻地回答了如何处理好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

江欣苑以党建为抓手,让民主发动群众、组织扎根群众、产业致富群众、服务凝聚群众、文化引领群众,生动诠释了治理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改革开放近40年后时展提出的重大课题。要深刻地认识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极为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需要在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监督制度等重要领域进行突破性的改革,要求组织体系、经济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产业体系、生态体系等领域的综合实践创新。

江欣苑以新的理念、新的探索、新的路径,实现了新时期基层党建与政权建设的统一。加强和强化基层党建,内在地要求必须紧抓党的领导,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政权建设统合起来进行制度创新。在当前的经济政治社会形势下,将党的政治资源、组织资源与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资源,作橥平社会治理转型的杠杆,有效整合多元经济社会资源、有效吸纳各方社会治理主体,继而进一步全面树立党的权威,提升党的领导地位,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

江欣苑围绕经济建设、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的综合性举措、取得的实质性成效,深刻地回答了如何处理好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政府边界的必然收缩。尤其是在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体系建构的初期,其他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以政府搭起完备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的机制保障为前提。具体而言,政府部门的职责还体现在为产业的发展与转型、社会主体参与治理的渠道和平台、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健康运行等提供基础的政策环境、健全的规则体系,唯此才能充分调动各方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江欣苑的实践表明,加速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建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型,需要一个具有强大执政资源和治理能力的政府。这就要求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政权建设统合起来,实现基层政权的政治功能与行政功能的统一。一方面,更充分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动员、组织与统筹功能,进一步确立领导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将基层党建工作嵌入到基层治理工作当中,针对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等新特点,将党建工作从政治领域进一步延伸到经济治理、社会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等各领域。

江欣苑的实践表明,加速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同步推进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型与居民群众治理理念的转变。由“管理”到“服务”、由“一元”到“多元”,不仅仅是治理模式和方式方法上的简单转变,而是重要的理念和观念上的更新。为此,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机制、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同时,只有使广大居民群众对民主管理、基层自治等概念及其重要性有深入的理解,在心理上产生广泛的认同,才能促使其主动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活动之中。

社区文化体系篇7

在现代多元开放的社会,社区共同体的利益和价值日益多元化,加上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大等原因,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疏远,这不仅使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社区意识观念也淡薄了。而社区制度创新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过程,即创新过程本身需要社区基层共同体的参与和出谋划策,且创新过程中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带来许多不如意的地方,需要时间来修正和更改,也需要社区共同体的理解和包容。作为公共生活领域的社区,已经很难用行政命令来号召和凝聚,因此,如何理顺社区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把社区共同体团结凝聚在一块,成为实现社区制度创新的关键。

作为群众性活动的社区文化正好可以使社区共同体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加深了解、沟通关系,创造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增强社区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加亲情友爱氛围、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而社区共同体归属感和社区意识的提升,又能促进社区共同体自觉主动地关心社区事务,投身社区建设,改善社区环境,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为自己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也为社区制度创新出谋献策,真正实现社区治理和善治。完善、合理的社区制度与丰富、健康的社区文化相辅相成,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力求做到“三坚持一创新”。

一、坚持以人为本

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保障居民文化权利。过去我们对文化权利关注很少,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观念和条件制约:我国国情是生存权优先于发展权,在基本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谈文化权利是奢侈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进入21世纪后,公民文化权利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什么是公民的文化权利?公民文化权利和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一样,都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主要包括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和文化成果受保护等四个方面的权利。那么如何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呢?首先必须有一种切实有效的制度设计和体系建设,这种制度设计和体系建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它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以满本文由收集整理足居民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质是社会公平正义在文化方面的落实和体现。和谐社区建设,跟和谐社会建设一样,从实质上说,涉及到把社会正义的概念落实到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方方面面。而社区文化建设,实质是社会公平正义在文化方面的落实和体现。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群众。所谓社区文化,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环境内的人们共同拥有的特定文化环境和在此环境中孕育出来的生活行为方式、心理情感结构、价值体系等精神现象的总和,它是社区居民和社区环境互动的产物,是在社区日常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带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也带有一定的自身规律。因此,从这方面来看,社区文化的建设发展繁荣离不开居民主体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也须遵循社区文化自身的规律,充分发挥社区文化主体—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形成本社区特色文化。那种把社区文化建设理解成抛开居民主体、只满足请几个演员串台、节假日搞几次文化活动,是很难形成社区特色文化的。只有具有社区个性的特色文化,才能真正吸引群众,使群众自觉自愿地投入其中,很多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常年吸引数人们的原因便在于此。社区成员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和自我发展。以满足社区大多数成员各方面的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基本出发点,除了经常组织消夏纳凉晚会、社区老年戏曲晚会等类活动外。还可以针对社区内热爱文艺、具有一定文艺表演专长或其它健康业余爱好的居民进行分类登记,按兴趣爱好引导和扶持他们成立各种协会,如舞蹈、戏曲、书画、诗歌等各类协会。这些协会由专人负责召集组织,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由于这些协会演出场合不限,费用多是自筹,不但解决了社区文化活动的经费问题,同时也开辟了社区文化建设不再完全依赖政府资助的新途径。

二、坚持先进文化

近年来,有些人对“以人为本”的理解陷入误区出现偏差,造成腐朽文化在社区文化中传播、泛滥,严重侵蚀着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底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重登舞台:二是节目内容低级、庸俗,没有思想高度,甚至以色情等不健康的东西强加于社区观众;三是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论”等封建、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一定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培育先进文化,以正确的舆论鼓舞人、引导人,弘扬时代主旋律。基层党组织务必严格审查每次活动内容,把好关口,杜绝低俗、腐朽、反动文化在社区内传播。

三、坚持创新发展

随着基层社区文化的普及,人们的审美情趣会不断改变,审美要求也会不断提升。为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

内容创新:无论是相声、小品、快板还是东北二人转皆可自编自演以表现新时代,树立新人物,歌颂新风貌。

形式创新:从传统的吹、拉、弹、唱中走出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社区文化,将更多的文化类别纳入社区文化的范畴中,比如:网络文化、企业文化、科教文化、廉政文化、“草根’’文化等等。

载体创新:除了传统的搭台汇演、自拉自唱以外,还可以借助各种载体和平台开展文化创新活动,比如,借助企业、厂矿、学校、医院、幼儿园等这些组织性较强、影响面较宽的单位和实体,和他们以“结对子”的形式等开展讲座、座谈等社区文化互助活动,有条件的也可以利用媒体、网络开展活动,以提高社会化的参与程度及影响力。

四、创新服务方式

社区文化体系篇8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从现有的研究理论来看,有不少理论依旧是传统思维支配下的国家本位思考,更或者说是政府的本位思考,偏执于另一方的完全市场化立场。而在建构体系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却包含了过多的内容。在此,有必要结合区域差别、城乡差别、文化差别等,以及居民参与的“以需定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进行再讨论思考。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要符合国情与实际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与服务的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公共文化网络体系、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管制体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际上包括体现国家意识形态,代表城市文化形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市民提供基本文化服务的设施、机构、运行机制、活动项目、政策保障等集成的系统。其中“体现国家意识形态”是指新闻媒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代表城市文化形象”是指图书馆、博物馆、体育中心、重点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民俗体育、公共艺术、公共雕塑等;“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指社区文体活动中心。[1]也就是说,前二者通过“灌输服务”是可实现的。因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仅仅是对政府职能转变本身的要求,更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方式的思维转换。文化本身就内含有意识形态的一些属性。国家现在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用来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需求,保证公民享受文化的平均权利的本身就涵盖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所以,国家本位在构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2]在我国现阶段,这些文化组织机构承担着特殊的社会职能,实际上都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范畴。

但其中凸显出的问题是着重去关注公众公共文化需求的并不多。尽管在相关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或体制完善的一些研究论述中,有较多人已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公众为主体的绩效评估机制,以及政府的行为约束机制的问题,但仍旧缺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前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与级别评定的体系建设。这必然会使政府基本供给与公众的需求相互脱节,最终导致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快速实现和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用最大化的负面影响。这需要改变政府供给主导的单向度文化“灌输服务”格局,引入公众、社会评价和需求决定的“以需定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模式。构想出一套能够使得国家、公众、社会多方良性沟通协调运作机制。

所以,我们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点在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目前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建设,显示出两个特点:一是建设完整的体系,二是将党的基层宣传文化服务阵地建设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结合起来。正如《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还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体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原则,体现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体现面向基层、惠及百姓的原则,体现量力而行、逐步提高的原则;实现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的功能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集成化,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的信息综合化。为“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2006年4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指出:“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3]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落脚点是社区文体服务建设。

2.“满足市民基本文化需求”公益性的思考

2.1社区文体活动加入是否应该收费的思考

据各示范点建设的调查表明,现阶段“基本文化需求”可归纳为三主流:报刊阅览、体育健身、团队文艺活动。针对民众这3种基本文化需求,是否应该收费的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着争论。我们认为,首先,在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过程中,公益性并不等于不收费。收费标准可以有三种形式:其一有一定经营性质的收费,可适当减免相关的税收,略低于市场价格等,如社区的专业技能学习费,体育、艺术培训费等。其二是公益性质的收费,如租赁公共娱乐场地,以及相关手续证件的办理工本费;其三是全部免费,如主流报刊阅览、体育器械器材的使用、文艺活动等。

2.2“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建设与改造的思考

事实上,目前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改造,大都不可能建立在各个“居民小区”概念基础上,而是依托行政体制的“街道乡镇”的概念上进行。无论是在农村、城镇、城市,都难以实现服务效率高效到位。这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其缘由:有当时旧城区、旧乡镇建设未涉及而造成;有城镇化建设初期,政府规划建设部门设计不到位或忽视而形成;有当今房地产开发商利益驱使而导致。据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并初步勘察,不完全统计(按照居民小区建设配有人均4平方米的活动空地及具有2项文体设施的标准进行):福建省在1980年――1995年建设的居民小区,95.63%未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996-2002年建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不足15.76%;2003――2011年期间则有较大的提升,达到42.86%,但与民众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要实现真正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应当是建立在各个“居民小区”概念基础上,这笔盘大的投入应有谁支出?小区居民吗?房地产开发商吗?地方或是国家吗?正如大多民众说法:“国家出钱、单位出力、民众参加。”也就是说,既然是公益性,应该由地方或国家来支出;由文化部、体育局等出力;民众积极参加的方式来实施。但问题是,每个居民小区要建多大的文体场地设施?最基本的设施应有哪些?若按居民心目中的期望值――每一个居民小区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那仅靠国家来支付即不合理,也做不到。为此,国家、地方政府财政目前只能定位在县(区)级范围内进行投资如此规模的文体活动中心。个别经济发达的城市可以定位于街道乡镇一级。而各个社区(居民小区),必须留有该居民小区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的文体活动广场或空地和200――500平方米的中小型文体活动中心。针对旧城区、乡镇改造的社区,所需的费用支付应有国家、地方财政支付,而新建的居民小区的配套文体设施则应有政府、开发商、居民三方共同承担。要做到这些,必须凸显政府的主体地位,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督促目标的实现,包括规划到位、开发商到位。现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推销楼房时,将要开建的楼盘吹得如何注重人文、自然景观环境,有居民小区主体活动公园或广场、有游泳池和健身路径、有休闲娱乐亭、有居民文化活动长廊等。但实际建好交房时,却使业主们大失所望,只看见一座座紧挨的楼房,没有足够的空旷地,更谈不上有游泳池和健身路径了。若由业主们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无法办到的,唯有根据本地区的相关实际问题,政府职能的转变,来协调相关各方力量来制订政策,建设公共文体基础设施网络,公共文体运营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建立公共文体配送体系,实施公共文体服务评估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文化条件。

2.3小区公共建筑设施的所有、管理与使用的思考

小区里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性质归属问题,一直是街道、业主、房地产开发商三方争执的问题。街道观点:小区公益性的公共建筑文体设施多为国家、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而街道是政府部门派出的一个最小管理机构,理应归属街道;房地产开发商观点:我具有“霸王条款”,因为街道对各个小区里的公共建筑设施的无暇管理或管理不到位,许多开发商与物业勾结,将建好的楼盘暗地里承包给物业销售,楼盘销售时,这些物业承包者是开发商公司冠冕堂皇的销售部,当楼盘销售接近尾声时,摇身一变为楼盘后期事宜处理的管理部,诸如小区绿化、水电、土头垃圾、道路修整,以及销售剩余的极少量房等,加之业主们对小区公共建筑设施的所有权维护的法律意识淡薄,又是陆续地进驻小区,前期在进行自己的房屋装修时需要过多的咨询、依靠所谓的小区管理处来处理相关水电等事宜,所谓的管理处的人员也开始给业主们灌输自己是本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使业主们不知不觉地将所谓的管理处真认为是本小区的物业公司。使得这些物业公司,拥有着国家给予居民部分优惠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和已经通过买卖房屋费时开发商转加给业主们承担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而且是无忌惮地享受着自己制定出的各种小区管理费用的优厚条款。业主们观点:小区里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性质属于全体居民所有。

我们的观点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面临和必须妥善处理的迫切问题,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国家地方政府在土地买卖开发权转让时,已经通过优惠的政策和资金补助方式给予开发商来体现,且开发商又将剩余的承担费用又转加给了业主,所以,社区内的公共建筑设施的产权性质理应属于全体社区居民所拥有,应当是为全体居民提供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其管理应当由业主委员会授权物业公司或其他专业机构负责,并鼓励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建议政府监督管理机构,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向业主们公布公共建筑设施的面积和具体范围,并时时进行检查落实到位的情况;业主们要形成凝聚力,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和提升自我的维权意识。(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

参考文献:

[1]朱鸿召.《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5.

社区文化体系篇9

【关键词】新时期社区体育

Developmentofcommunitysportscultureinthenewperiod

abstract:inordertopromote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communitysports,thispaperstatesthecharacteristicsofcommunitysportscultureanddiscussesthecountermeasurestoenhancethedevelopmentofcommunitysportscultureinthenewperiod.

Keywords:thenewperiod,thecommunitysportsculture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体育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区体育以其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的组织形式、便捷的练习方法、融洽的地域亲情和有效的健身效果,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在广大城镇中得到快速发展。

1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

1.1地域性

社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体育文化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该地区地理环境、社区组织、居住人口、风俗习惯、传统精神等因素的影响。在人们开始相对固定地在某一地域从事社会生活时,人们就一定会发生互动,产生某种社会联系与关系,必将形成某种共同的语言、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习俗与风尚、规范与制度等。社区形成的历史越久远,体育文化的内涵就越丰富,地域性的特色就越明显。

1.2熏染性

作为一种群体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一样,均是由其群体内在的价值观念、信仰、群体精神、道德习惯、规范等因素组成,在其形成并被群体成员认同后,便会对群体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广大社区成员良好的健身观念与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对于社区风气的净化具有重要作用。

1.3多样性

社区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共同点,但不同特质社区居民选择的体育文化形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体育文化的服务对象、类型、设施、形态、体制和运作方式等各方面。社区体育文化不仅融会了娱乐知识与审美作用,而且还允许社区居民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体育文化生活的内容与形式。从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就越突出、越成熟。

2加强新时期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2.1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目前,大部分社区居民缺乏主人翁意识,并未将自己放在主体地位,而只是在自己闲暇的时候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对丰富和完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不积极。导致社区居民缺乏主动性的直接原因是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认识不够充分,因此,为了改善此种情况,我们应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体育文化氛围,比如,社区居委会开展一些定期的居民交流会,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为其设置和提供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广播、黑板报等,提高居民的自身素质和体育文化参与意识,培养社区成员的责任感,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2.2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区体育文化

通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我们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和谐发展是创建和谐社区体育文化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社区体育的终极目标和宗旨就是服务居民,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理念,在使社区居民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更要使得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不同社区呈现不同情况,要充分考虑不同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需要,举办相应的文化体育活动,让社区居民从根本上体会到人本关怀。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全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始终把塑造人这一终极宗旨贯穿其中,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居民的要求和愿望,努力做到使体育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使社区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3尊重社区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社区成员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由社区体育主体的多质性所决定,不同的社区也有不同的体育文化。作为一个社会主流文化中的亚文化,社区体育文化经过高度的整合和沉淀之后,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社区体育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具体表现为以平等、民主、公平的方式,实现各个社区体育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适应社会主义新时期多样化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要提升社区体育文化形象,每个社区的社区体育文化形象不尽相同,一个好的社区体育文化形象,不仅对于展现社区的体育精神风貌,加强社区体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居民的自豪感和积极性。

2.4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多渠道投入机制

一方面,对体育文化事业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投入,并确保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政府组织建立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各级政府要提供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要把社区亚文化的影响力和优势地位充分地发挥出来,以加强社区体育文化活力,增强社区体育文化的竞争能力和再生力。最直接的方式是对社区体育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进行改造,在“小政府大社会”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创建起一个完整的社区体育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如非政府组织采取的渠道和市场化方法,大范围募集社会资金,凭借社会力量来运行体育文化事业,以实现社区结构的持续改进。

2.5重视社区体育人才网络的建设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网络化的社会,网络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将各个局部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整体效益。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通过市场流通和政府宏观调控将人、财、物和信息等各种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目前,社区体育发展迅速,而社区体育人才资源相对缺乏,因此,社区体育人才组织体系要建立起来,从而打破现在较为封闭的格局,通过跨行业、跨单位的组织形式,将企业、学校、机关、社区联系在一起,把不同行业的体育人才吸收到社会人才网络中来,使现有的较为紧缺的体育人才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地利用,从而实现体育人才的社会共享。

结语

社区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社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展社区体育文化,对于社区人际关系的融洽,社区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乃至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振生,王春雷.欠发达地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2).

[2]侯强.广州市社区体育文化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31).

社区文化体系篇10

一、两型社会社区文化的特点与表象

以人为本、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是两型社会最大的文化特点。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居民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定向、地域心态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就社区文化的表象而言,它主要集中体现在理念文化、社区行为模式、社区视觉表现几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共同创造社区文化的品牌形象。所谓理念文化,也可以称之为社区的精神文化,这是社区成员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对内是社区内在的凝聚力,对社区成员起到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对外是社区识别的尺度,展示社区品牌形象和精神风采。社区行为模式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内部系统,包括社区内部环境的营造、社区服务培训教育及社区成员的行为规范;二是外部系统,包括居住环境、服务活动及公共关系、大型公益性的社会活动等。社区的视觉表现系统是将社区的文化理念通过视觉化的传播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传达出来,从而使社区的精神、思想等主体性内容以视觉的方式得到外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社区的信息,进而提升社区文化形象。

二、社区文化特色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社区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文化的形态和层次如何,必然体现在社区的人文精神上。而社区文化的构成和形态,主要受社区的人群构成、生活习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要有效地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从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入手。针对社区的不同因素,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挖掘它的资源并加以运用:第一是个性化,社区的资源系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改造和整合,运用科学的手段、技术、设施和方法来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在资源运用和设计上要力戒一般性,要超脱平庸;第二是民族化,社区的特色文化包括社区的历史传统、民族特色。因此必须充分挖掘民族精神、民族习惯、民族特点,体现民族的形象;第三是多样化,社区文化的多样化设计要求文化形象表达的方式多样化。只有多样化才能反映个性化,也才能体现民族思维的形象分析力。所谓多样化就是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围绕理念传达、理念宣传的设计上都要力求丰富多彩,标语、口号都要富于思辨色彩,不能淡而无味。它使社区不再是一盘散沙的群体,而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团体。

三、建设品牌社区文化形象的策略方法

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导入品牌形象建设,将社区特有的文化形象有效地展示给社会公众,为城市社区建设确定了一个明晰的目标,使社区由内到外都有一个和谐统一的定位。社区以良好稳定的个性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如何以品牌形象建设策略来进行两型社会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呢?品牌形象建设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特点,包括Vi,Bi,mi三部分,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要在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完美的城市社区形象,就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外在物质环境的改善(Vi建设)与居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mi建设)结合起来,把满足居民个性发展要求(Bi建设)与提高社区的整体形象结合起来。但在具体实施时,又必须突出重点,解决难题,亦即要找出影响城市社区形象的主要因素,下决心解决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城市社区品牌形象。

如同企业形象设计一样,社区形象的外在表现也可以通过视觉形象设计来重点表达,这是建立和塑造社区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设计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并遵循一定的艺术审美原则。在视觉识别设计的内容中,名称、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四要素是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是社区地位、尊严、理念等内涵外在的集中表现,并构成了社区的第一特征及基本气质。同时,也是大众认同的统一符号,由于视觉识别负载着传达社区文化、社区理念、社区形象等信息,因此,视觉识别的策划与设计必须具有寓意性、直观性、表达性和传播性。我们在设计时,必须遵循视觉元素的统一性、易识性、适应性、独特性、艺术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