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十篇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十篇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4:58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

一、提高小学阅读教学创造性的意义

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尤其是小学阅读教学更具有创造因素。因为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有严格的规范性,同时,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随着交往的需要,会表达出丰富多样的语言样式。有时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出来。阅读教材就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新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语言训练

阅读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以训练创造思维为主,发展学生语言的创造性;有时以创造性的语言训练为主,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总之,二者总是统一的。有人总是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割裂开,那是不正确的。下面谈谈以发展创造思维为主的语言训练。

(一)丰富表象与发展学生语言的形象性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组成部分,是指人过去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运动等来获得,而视觉表象最具有鲜明、多样性和灵活性。表象是可以储存的,它是想象的材料。儿童的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促进其思维、尤其是形象思维的发展。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儿童的观察活动,其目的就是为积累表象,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在方法上多引导儿童进行观察,尤其是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孩子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会获得大量的表象。

(二)发展想象与创造性的语言训练

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最初一般具有复制或再现的性质,逐步发展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成分会日益增多。由于儿童的知识的限制,其想象的逻辑性和概括水平不会很高。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想象呢?儿童想象的发展主要靠生动如画的语言。口头语言通过声音传导意义,由听觉接受;书面语言通过文字传导意义由视觉接受。不论是由听觉还是由视觉接受的信息,对语言所w现的景物、事物、人物,要能实现其具体效果,是需要通过学生的想象才能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的一般做法:

充分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人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

揭示关键词句的内涵,唤起学生的想象。有的词句不是一看即明白,必须将词句内涵揭示出来,使学生理解该词句的比喻之义、含蓄之义、言外之义,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才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头脑中积蓄的表象再现出来,要善于给学生一些联想的条件,善于给学生描绘、设计出一些情境,使学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想象,使学生听教师读、讲,如身临其境。如教师的语言干巴巴,就是有好的教材,也不会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想象与情感分不开,只有情感充沛,想象才会丰富。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感情,要以富有感情的生动语言,唤起学生的想象。

(三)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鼓励质疑,激发求异思维和创造意识。有人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这话是千真万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广阔的、灵活的,并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发问,诚恳地欢迎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要善于设计多种形式、多层次、多答案的练习。鼓励学生动脑筋说自己的话,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说了,你就不要重复。日久天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发展。

三、前面谈了以发展创造思维为主的创造语言训练为主发展创造思维

创造性的语言训练是以思维的创造力为基础的,所以创造性语言训练,也是创造思维的训练。创造性语言训练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过程中逐渐增加创造性成分。要使学生的语言发展具有创造性,关键取决于教师在设计语言训练上的创造性。

(一)扩展性的语言训练

我在听课中经常发现,有的教师教某一课,课文中有哪些生词或句子,就死死地教那些,多一点也不敢扩展。这样学生的语言、知识、思维就受到一定限制。而有的教师就不这样,他们给学生的词句那么丰富。

扩展词汇,发展语言。学生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词汇量的丰富。学生词汇掌握了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

(二)重组性的语言训练

学生对已掌握的语言、知识的重组练习,是训练创造思维、训练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1、语文内容的重组训练

对课文的句、段、篇可以重新组织,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如可以用“补充故事情节”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可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性词句、标点符号等,补充故事情节,使情节具体化;还可以根据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述,展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想象;也可以利用课本插图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一般采用补写、改写、扩写或创造性复述等方式。

2、语文形式的重组训练

变换句式训练。如陈述句变为反问句或设问句,由反问句或设问句改陈述句,由二次否定句改为直述句或改为反问句、责问句,由一般句子改为比喻句或拟人句等。还有对话改为叙述或叙述改为对话,都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2

关键词:基本途径;思维障碍;思维训练

一、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基本途径

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从而产生跳跃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1.提供机会,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既不能停止于一般的指导,也不能满足于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要努力给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机会。如有些教学内容虽然从形式上结束了,但却意无穷境,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因此,教师不能就此止步,应为学生创设意境,让学生展开思路,把故事说下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极大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2.启发思考,点燃思维的火花

这要求教师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即在课堂上要及时捕捉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启发他们去思考、去想象。

3.鼓励探索,清除思维障碍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和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知识、去“创造”意识,学生“发现”的问题即使微不足道,“创见”即使是遭误解,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并引导他们学会探求真理、鉴别谬误、标新立异。

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式、方法

1.设计多种方式进行集中思维训练

集中思维,就是综合多种已有知识的信息,寻找一种正确结论的心理过程。集中思维训练,主要抓好如下三个方面的训练。

(1)逻辑顺序的训练

掌握逻辑顺序,是培养集中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在训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归类,从而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并概括出各个类别。

(2)辩证训练

在训练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以引导学生辨明是非,改正错误。

2.设计多种方式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

与集中思维相反,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它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方式的约束,但结果可以由已知到未知,从而发现新知识理论。因此,这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也是检测创造性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例如作文的一题多做、数学的一题多解、科学的一题多法等。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3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实践性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具有行业竞争力人才的有效途径。现阶段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应围绕社会职业能力要求,变单一的技能训练为创新能力培养。要根据社会环境变化,变教学生“学什么”为教学生“怎么学”。“怎么学”就意味着需要方式、方法引导,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导入设计方法学尤为重要。因为“设计方法”强调设计语法的通用法则,它侧重的是如何做的方法问题。

 

一、我国高职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

 

设计基础课程需要解决的是形态、空间、线条、肌理、色彩等设计元素,记忆空间分割、平和、统一等设计原则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一般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构成基础、图形设计、文字设计、编排设计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是解决造型问题的,构成、图形设计或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是解决空间、创意、编排、设计原则问题。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基础与专业创新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性与科学性兼顾,以适应现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传统基础教学中缺少设计方法的教学环节,缺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环节。“设计方法学”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科的方法起点和过渡的关键环节。

 

二、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方法学的实施现状

 

1.设计方法学的起源

 

二战后,西方国家消费模式由战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设计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二战前基于设计师个人经验的设计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复杂的社会需求,基于团队合作和科学理论设计方法成为二战后设计理论研究的重点。

 

与战前基于个人经验的零散的设计方法不同,第一代设计方法学研究试图建立起基于团队合作的系统的设计方法学;像定义科学活动一样定义设计活动,建立“设计科学”;相应的,其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行为而非具体设计。

 

西蒙将设计定义为“问题—解决”的过程,将方法视为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设计的创造的过程就成了对问题的分析和决策的过程,正如archer提出的设计程序。

 

在早期教学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早期,里特尔发起了他称之为第二代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其重点是对“不良问题”和“基于观点的信息系统”的研究。

 

2.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方法学的实施现状

 

设计方法学是自研究设计的一般性方法、技巧、手段、进程及规律的一门新型综合学科。是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设计的战略进程和设计方法、手段的战术问题。现代设计方法学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涉及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美学、思维科学等多领域,强调创造性,是一门研究开发和设计的方法论的学科。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国内的“设计方法学”往往就是“工业设计方法学”,只有工业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中有关于“设计方法”的设置。在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专业少有学校开设关于设计方法的课程。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法学”课程体系的建立

 

1.理论模块

 

这一模块提供设计方法学的学科构建、范畴,介绍对设计方法有重大关联的交叉学科、理论,以及设计方法的各种思潮。

 

“如果我们打算理解或解释一件艺术品,我们预先所要作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去制造某些指导性的原则”。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研究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方法学学习比人机工程学更适合,也是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法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

 

2.思维训练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从理念转化为思维过程,有针对性地根据各专业特征开发相应的思维训练课程,进行逻辑的或是直觉的思维训练。通过思维的收敛与发散、抽象概括与具象描画、理性思考与非理性跃迁等方式技法思维智能,促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

 

我国设计教育中设计思维的训练大都与专业结合,因此受到专业性质的诸多局限,例如视觉传达的设计思维多为图形创意方面的训练,产品设计的设计思维多为造型的想象与表达的训练。但是综合多方面因素,作为基础的设计思维的训练应当超越专业局限。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训练课程中着重将艺术的想象力和设计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从而开启学生心智。使设计思维的训练不只停留在视觉传达专业的图形创意,产品设计的关于造型的想象力与表达上,而是打破壁垒,进行最基础最宽广的思维训练,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职业要求。

 

3.方法训练模块

 

现代设计教育越来越注重思维与方法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前瞻性的艺术设计新生力量,避免学生停留在单纯的技法层面,建构其独立思考的设计生涯。

 

科学的设计方法将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从而提高创造能力;不断增长的创造能力可促成更多方法的形成与逐渐成熟。通过专业对口训练,以传达各专业设计通常遵循的作业法则,通过规范化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作铺垫。在这一过程中,将理论模块与思维训练模块成果相结合,进行实践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设计方法论的培养与训练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讲授与训练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课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建立相应的设计方法与路径,与依靠灵感的感性设计共同构成相对完整的设计方法。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法学的导入与实践——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

 

1.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现状

 

作为从事广告设计的设计师,不仅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综合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要具有市场意识;既要注重实践的探索、设计创意的开发,又要注重设计理论的学习、设计观念的变革。在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适当增加与设计艺术相关的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视野开阔的知识空间。拓展设计者创造性思维,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

 

广告设计包括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创意、图形、字体、版式、电脑执行等是最具整合性质的专业技能。策略、创意、设计与制作是广告公司处理项目流程的重要阶段。大广告公司与中小型广告公司分工与流程有所不同。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对处理广告个案全流程的知识理解与技能掌握尤为重要。

 

2.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导入设计方法学

 

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启动以来,以“行动就业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工作工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正在建立。设计方法学的教学中正是强调“问题的解决”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以“方法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设计方法学的教学在课程训练上着重强调研究型设计与跨界设计,广告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服装设计等,甚至与其他工学、理学相融合,以期达到全面的设计训练。广告业是创意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在现代生活观念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和传播中起着重大作用。广告服务的客户类型千千万万,这就使得学生不能单单沉浸于一门学科中。

 

设计思维与方法中“逆反法”、“发散法”、“突破固定模式法”、“设计诊断法”、“头脑风暴法”、“联想与联系法”、“素材库法”、“草图法”、“系统法”、“布局法”、“化繁就简法”、“结构重组法”等都可以很好地在广告设计专业中的课程训练中加以实施,同时可以与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广告创意相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在今后的职场实践中的应变反应、分析判断、综合思考、研究转化等能力。其中设计思维模块的教学与训练特别注重跳跃性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重的教学训练,更是与广告市场注重创意、紧密连接市场的属性相吻合。

 

五、结语

 

通过设计方法与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设计思维的方法与习性,掌握设计交流与表现的策略,获得深层的设计经验。设计方法与思维的训练对于设计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为后续课程和专业课程,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等课程奠定了创意、创新能力基础,是通向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桥梁。不仅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4

【关键词】小学体育;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方式

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今我国素质教育工程之中的重要的内容和想要实现的目标,更是现今我国对于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核心思想的一方面。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进行躬耕不辍的探究和实验,怎样在现今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探究体育教学的情景中对于小学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式,探究适合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的推动我国小学的体育教育教学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1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对小学儿童创造性培养训练的可行性

在现今的很多的体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提出了在进行体育教学之中需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实现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变,从而逐步的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方面的能力,做到对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方面的贯彻实施。通过相关的实验得出,实际的体育教学需要结合小学儿童实际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考机会,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开动思维,在教学和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对技能和动作的练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需要采取延迟判断和一些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还要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做好互相的支持和尊重。我们通过对于一学期的实验组和正常的教学组的训练对照可以看出,把这样的开放性的教学手段适当的运用到实际是小学教学的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置情景,把简单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在实现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的改进,最终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比如,我们对于负重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个救护伤员的情景来让学生进入教学的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紧张的情景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办法的能力。当然,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比赛,让学生切实参与和掌握多种救护伤员的搬运方式,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2研究的对象和实际使用的方法

2.1研究对象

我们主要采用的是进行干预实验研究。随机抽取一个学校6年级的两个班级,我们把1班作为实验班,2班作为对照班级。排除在实验的过程之中经过测量不够合格不断学生之外,保留了75个人,2班有38个人,其中男女各为19人,1班有37人,其中男生为20人,女生为17人。这样的两个班在受教育的水平和居住地方方面基本保持一致。

2.2训练方法

我们在一个学期的十八个教学周里面。每一个星期安排两个课时,布置一次课外的作用。实际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长跑以及儿童韵律操和游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2班的学生在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的基础上以及技能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教学。对于1班的学生在这个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凸显学生在整个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着重注意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学习兴趣方面的培养,进行系统的学习以及做好能力学习,实现身心结合发展。

我们让整个教学的设备和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师的配备方面,两个对照组的情况保持一致,在2班采用传统的四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在1班进行的是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之中,2班采用的一些动作都是由教师交给学生的,实际练习的方式和游戏等方面也是由教师进行设计的。我们在实验班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首先提出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的,并采用十分的动作,或者是启发学生来总结动作方面的要领以及模范的动作,或者是让教师说出实际动作方面的要领,让学生独立来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队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和引导,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或者是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鼓励,并提出问题和相关的建议,从这些出发实现对正确途径方面的探究。对于练习的方式以及每一堂课,在准备的阶段之中可以进行徒手的操作或者进行一些其它的准备动作,这些动作和游戏都是让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并教给本组的同学。一些完整的动作和技能,学生在实际学习结束的时候,可以让教师组织学生对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归纳,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

这两个班在课外的作业方面的时间和内容的方面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地方史实际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以及实施的形式上面。我们在2班对照组,在课后安排一些巩固性的作业,比如在课堂后的半个小时的时间后,可以分两次对于自己练习韵律操,对于动作方面的要求是保证正确和协调。我们在1班实验组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可以在课后的一刻钟之后练习学习的韵律操,对于实际练习的方式以及在哪里进行训练都可以自己确定,可以是单个的进行,也可以是进行分组练习,要求是保证在动作方面协调,还可以把这样的韵律操教给家长,具体怎么教得学生自己去想。教师要实现每周检查作业,检查作业的方式是在2班对照组采用一些常规的方法进行检查,在1班实验班中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鼓励一些具有创造性的策略或者方案。上面的这些内容,可以让一个老师按照两个教案进行实际的操作,教案的设置可以让体育教师和研究的人一起讨论进行决定,可以采取提前一周完成。

2.3训练效果评定

在进行实际的实验之前,还需要运用《瑞文标准推力测验》来对两个班儿童的实际智力情况进行测试。并按照这样的分数把被测试的分为智力比较高的组,还有一组是智力较低的组。还需要采取《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来测试儿童的创造性倾向,按照实际的分值的高低分为高倾向的组合低倾向的组,并运用自编的实际《体育学习兴趣调查问卷》,来测试儿童的体育学习的兴趣,整个问卷的深度和效度方面在前期相关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在实验之后按照上面的一些项目的统计,在实验的前后都需要多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前侧以及后测,前侧一般选择的项目是400米的长跑,后测项目一般式儿童的韵律操。

3研究结果对照

3.1智力方面的发展状况比较

可以根据测试体育的成绩,用后测的成绩减去前侧的成绩,这样就可以得到实验前后的差值,对于实验班以及对照组被实的体育学业的成绩差值的平均数进行检验,这样就可以得到两组成绩实际的变化情况。

通过对于两组被实验前后的一些差值相关的平均数进行检验,实际的实验班的学习在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创造性的倾向方面实际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班的学生,这就显示了开放式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方面的重大效益。对于两组被实验之后的差值方面的平均数进行平均值方面的检验,这就表明两组被测试的智力水平方面的提高幅度差异性不够大。

对于两个班学生早创造性前后测得的差值平均数进行检验。可以得到的数据是两个班在创造性的思维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实验班的学生实际提高的情况明显的比对照班的学生提高的幅度大,这就表明了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

3.2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的影响因素

我们可以对创造性的思维以及创造性的倾向以及智力和体育的学习兴趣,还有体育学习成绩的前测和后测得到的差值方面,计算创造性的思维以及教学的方法,试想创造性的倾向以及智力等和学业成绩之间有着相关关系的系数的测量。整个结果表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同创造性的其各项以及教学的方法和体育的学习兴趣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和学生的智力情况以及体育学业成绩方面的关联性方面不够显著。

还要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差进行分析。在儿童的创造性相关的前测以及后测的差值是变量,如果在实际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和创造性的思维倾向以及体育学习的兴趣,还有智力和体育的学业成绩也是变量。我们先做好单位因素方面的方差分析,之后排除一些效应不够显著的因素,把一些作用明显的教学方法以及一些创造性的倾向和体育学习的兴趣方面,当做相关的变量进行多因素的方差分析,在整个儿童的创造性的思维发展的过程之中,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创造性的倾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学习兴趣对于相关的影响也差不多接近明显的程度。

4分析和相关讨论

我们通过对相关的体育教学训练培养的小学儿童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方式具有可行性。在实际的实验中,需要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际的情况以及儿童的身心发展,这就给实验班的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提问以及思考的机会ii,自己设计的机会和自我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开动脑筋,做好分析和评判,在整个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对一些动作的练习。我们从一学期的训练结果之中可以看出,把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的体育教学之中,实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行性。

我们同时还可以得到几点启示。一是对于不同的学科早创造性思维培养方面需要结合自身的学科方面的特点进行。教学中需要遵循一般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原则,以及支持性的原则,但是学科方面不同,这就导致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问题解决特点方面的情形不一,对于某一个学科采取的方法如果可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但是这样的方法不一定在其它科方面可以得到应用。因此对于体育的教学之中,对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方面的培养,应该和体育教学的特点方面相适应。二是,对于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仅和体育教师的创造能力有一定的关系,还会受到教师相关的创新一是和教学理念方面的影响。现今的教学方法要和学生的特点、心理状况相适应。小学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怎样运用才能促进儿童创造性的发展。这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和积累。

总之,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之中,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以及相关的运动技能,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儿童穿造型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守铭.体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体育教学,2008(5)

[2]谷玉冰.体育教学中中师生创造力训练的影响因素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5

一、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

1、基本思维方法的训练: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地涌现,新概念不断的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都是容量仪器,都能量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所以学生使用时容易混淆。只有引导他们从容量范围,刻度规格以用形状对精确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特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种仪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仪器。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提出问题总是希望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寻找解决所需要的信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几分钟或稍长时间,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学生的认识过程大部分属于前者,课堂教育更是如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3)推理能力的训练: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

2、学生立体思维训练:立体思维是在基本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以智慧为轴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空间。变点的线的思维为立体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培养多系统、多方位、多功能、多角度、多途径的高效率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品质,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开启智慧的大门,打破传统和习惯的惰性,产生大量的创造性思维。

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就是思维的广阔性、高度性和整体性。站得高,看得远,既有广阔的视野又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跟工业、农业、国防、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其它自然科学、哲学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应经常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时介绍“温室效应”,讲二氧化硫时介绍酸雨的形成和危害,讲卤化银时介绍变色镜的原理。在化学教学中结合教材适当地联系实际,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2)动态思维。就是用动态平衡的观点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探究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制备原理,分析反应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6

一、坚持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语言的物质特征是引起思维活动的直接动因,也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载体,借助于语言还能巩固和表达思维的结果。”思维离不开语言,而概念就是用词来表意的。以概念进行判断推理是借助一些词语来完成的。语言发展水平高的聋童学习进步快,思路清,解决问题灵活机动;而语言发展差的聋童因用词不当,语意不清,解决问题过程中障碍大,能力提高慢。

坚持听力语言训练,首先要做到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佩戴助听器,早期训练,尽量不要错过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2-4岁)。其次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具体来说是:一是创造学习语言的环境,二是创造应用语言的环境。创造学习语言的环境是指建立一个设备齐全的语言学习室或语言资源室,其中仪器设备要尽可能先进,各种学习语言的教具也要尽可能多样。创造应用语言的环境是指创造条件开展社会交际活动,要求聋童在学习过程中,在生活实践中自然地学习与运用语言。再次是对聋童的语言训练不断改进教法,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书面语水平及内部言语的水平。聋童随着语言能力的增强,掌握概念及概念系统的能力也就增强了,思维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二、丰富聋童的感性经验

感性经验是思维的材料,表象是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聋童感性经验一旦丰富起来,就能较顺利地通过表现这座桥梁,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大大促进其想象活动和思维活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戴利在对信息传递与感官功能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后提出“经验金字塔理论”。他认为,个体的经验是从直接经验上升到图像经验,最后提高为抽象经验。聋童的感性经验丰富了,抽象经验也就逐步形成。比如最初提到“树”时,聋童只想到家门口池塘边的一棵棵柳树。但他看到的树多了,感性经验丰富了,再提到树时,他就不仅想到家门口的柳树,还会想到公园里、学校里、马路边、树林里的杨树、松树、柏树等许许多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树。对“树”这个概念的认识,就从具体一个事物,推广到一类事物,从单一表象水平上升到一般表象水平,并能用词标志。久而久之,对事物的概括,他们就能从仅仅把握外部特征逐渐过渡到同时掌握内部特征的水平上去了。

三、加强思维技能训练

我们不能把传授知识代替思维训练,因为相对而言知识短期内就可以学到,而思维能力要求有先天禀赋并要在长期训练中才能获得。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应将思维训练作为开发智力、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

(一)思维流畅性训练

此训练要求聋童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越多越好。如针对聋童思维直观形象、思路狭窄,难以获得本义上的观念这一特点,我们可进行“用词流畅性训练”。训练时,我们可要求聋童在一定时间内对“人”“树”之类的一般概念组词,组的词越多,成绩越好。他们可以说小人、大人、女人、男人,也可以说老人、中国人、外国人等等。我们也可以进行“联想的流畅性训练”,即要求聋童在限定的时间内对一个指定的词,尽可能多地说出它的意思及同义词、反义词。如“快乐”的同义词可以是“快活”“开心”“高兴”“愉快”,反义词可以是“痛苦”“伤心”“难过”。我们还可以进行“表达流畅性训练”,要求聋童按语法结构与要求,用尽可能多的词造出句子来。如按主谓宾结构造句,聋童就可以造出“我们读书”“同学们做操”“大家吃饭”等。

思维流畅性训练,可以开拓聋童的思路,激发联系,促进创造想象,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二)思维的变通性训练

此训练可以摒弃旧的习惯思维的方法,培养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维的能力。对聋童进行这样的训练很有必要。因为研究表明,听觉残疾的儿童比正常儿童更为缺乏功能变通的能力,他们往往囿于工具或材料固有用途的观念而限制了个人思考。

为培养聋童思维能力的灵活性,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物体功能变通性训练”。如启发聋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泥土、木料、铁块等说出它们的用途,说得越多越好。我们也可以进行“遥远联想变通性训练”,要求聋童对意义距离相隔甚远,表面看似不存在联系的实物之间建立联系。比如要求聋童运用一些无逻辑关系的对对词(“大豆―鞋子”,具体词对具体词;“勇敢―土地”,抽象词对具体词;“尊重―泛滥”,抽象词对抽象词等)编出合情合理的故事。我们还可以进行“问题解决的变通性训练”,要求聋童在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都力求运用一个不同寻常的策略。比如做练习题时出现疑难问题怎么办,宿舍里突然停电了怎么办,在操场上发现一个同学从双杠上突然摔下来了怎么办,等等。思维变通性训练,可以提高聋童功能变通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三)思维的独创性训练

此训练要求聋童对问题产生不同寻常的反应和体现不同常规的能力。这种训练可以改善聋童单纯模仿,想象缺乏创造性的特点。训练方法很多,我们可以进行“命题独特性训练”,如要求聋童对班上发生的一件事或将要举行的一个活动想出一个富有新意的题目。我们也可以进行“后果推测独创性训练”,即教师可事先设想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让聋童推测后果。如教师提供给聋童几个场景:“同学们进行爬山比赛时,突然有人从山上滚下去……”“晚上,大家都睡了,你睡梦中醒来发现小偷正在撬锁偷东西……”然后让聋童设想在以上特定情况下事态会怎样发展,自己准备怎么行动。通过长期训练,聋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模仿性、依赖性会逐渐减少,而自主性及独创性成分一定会逐步增强。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7

一、新教材教师扮演的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辩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交流。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翻开刚拿到的数学课本后,一般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第一章时,可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在本章结束后,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自由形式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学生对“数学难学吗、有用吗”、“数学是不是都这样有趣”、“基础弱的能不能学好”等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就是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教学就必须从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注意培养想象力。

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寻找解题途径是一个积极的综合的思维过程,在这个思维过程中“会想”是至关重要的,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2、注意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例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训练学生对同一条件,联想多种结论;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创优创新;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

在教学中,教师的“导”: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生动有趣的“活动”,留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充分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并“会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得到主体的智力发展.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的思维更应开放,教师只要细心大胆挖掘,这样的结合点随处可见。

①利用开放性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面对全体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开放性问题能较好地达到这一要求,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分析,展开发散性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经过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充分显示出思维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这类题开放型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发散性,通过训练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这类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匹配,需要周密思考,恰当运用数学知识去发挥、探索、推断,从而得到多个结果.开放型问题设计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形式,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和做法,具有很好的导向性,是今后出题的一种趋势。

②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注重“创新”,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从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③一题多变,发展求异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在创造思维品质的发展中,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各处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同时,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因此可提供一些一题多变的题目,使学生在寻求各种结果中,表现思维的创造性。

求异思维的本质是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在变化中思维,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训练题的设计中,题目由浅入深,并多采用一题多变,由只改变题目中的条件、结论和解题过程三者之一的封闭训练,逐步发展到改变三者之中的两者以上的开放型的变式训练.还通过题型的转换,力求通过填空、选择、判断、解答论证等形式的练习,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寻求各种解题途径的方法.促进思维向着横向、纵向、逆向及发散等方面深入发展,从面达到训练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四、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熟悉的快乐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8

一、善于启发,增强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有一个友善的环境。新型课堂要求将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诱发创新欲望,发挥个性潜能。一般来讲,创造就是把自己已知的材料重新组合成新的事物或思想。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已掌握的语言、思想、知识、方法进行重组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方法(即与以前的不同)。必须明确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有自己的看法。但这看法要求并不高,只要不重复自己和他人,就有新意。同时还应该明确,学习的创造力不是孤立的,还必须与敏感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果断的判断力紧密结合。阅读教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的语言方面。而创造思维和形象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等方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看成有主观能动意识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且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重视班级学生间的认知差异,多层次的因材施教;尤其要关心的是学困生,少批评多鼓励,努力让学生获取成功体验;重视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大胆探索。

建立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就是明确学生是科学知识的探索者、构建者、应用者,而教师只是组织者、激励者、协同者。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当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践,动口表述、交流评价,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使课堂教学成为活动式的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探索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萌发创新意识,诱发创造的灵感。

二、引导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学生的想象力差在阅读中的表现,往往是对课文的情景理解很片面,在说话、作文中就表现为不会具体生动。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会浮想联翩,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最初一般具有复制或再现的性质,逐步发展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成分会日益增多。由于儿童的知识的限制,其想象的逻辑性和概括水平不会很高。阅读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有时以训练创造思维为主,发展学生语言的创造性;有时以创造性的语言训练为主,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儿童的想象呢?在教学中一般做法:

1.充分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人和物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例如《可爱的草塘》草塘大:写草塘绿得有层次;还有写水泡子鱼多和小河水清的句子等。凡是这样生动具体的语言,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边读边想象画面;既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又发展想象力。

2.巧设问题有利于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有意识的巧设问题,为学生想象的驰骋提供广阔的天地。

3.教师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才能唤起学生的想象。想象与情感分不开,只有情感充沛,想象才会丰富。教师的语言充满感情很重要。以富有感情的生动语言,去唤起学生的想象;以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一环节中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涌现。

三、重视练习,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越和突破。它的显著特点是外向和开发。开发式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品质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教育应致力培养的重要素质。语文教学开发式的发散思维训练,主要在编制练习题时推出开放式的问题。

1.编制有发挥空间的练习。思维训练的开发,有利于对学生“全脑”的开发。例如,教学《火烧云》一课以后,我让学生结合生动体验、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描述火烧云形态的变化。学生两天后的作业让我大为吃惊。学生的笔下同样出现了变化“多”“快”的景物,有栩栩如生的动物,有生动逼真的植物,并且都能抓住变化极“快”的特点。就连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仿照课文写出了语句较为通顺的片段。实践证明,诸如此类练习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编制多种答案的练习。答案具有不确定性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创造思维训练。例如,《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学到老班长牺牲这一段,编制“面对老班长的牺牲,我想说……”的说话练习。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9

关键词:新课改复习练习课数学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方面进行改进。对于最基础的小学教育,除了加强校本师资培训,增强教师整体素质之外还应当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而正确的认识、利用练习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的意思就是通过相同的前提条件,学生在思考之后,提出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多变性。

例如:一个班有男生20人,比女生多1/5。

问:(1)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3)女生占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二、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顾名思义即通过不断改变已知的条件从而不停的变换题目的方式。这种相关的练习,十分有利于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问题的异同点,抓住其中的本质,加深对实质特征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区分问题的各种外在因素,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增强和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纵变”和“横变”这两种形式。

1、“纵变”:使学生对某一数量关系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例如,问:想一想一个加数34不变,另一个加数的个位是几才满十?变成:一个加数36不变,另一个加数的个位是几才满十?继续变化一个加数46不变,另一个加数的个位是几才满十?

2、“横变”:训练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综合运用。

通过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课堂练习,就会不断的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不断地向抽象过渡。发展了逻辑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训练,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运算过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的练习活动。上这种课的主要目的有三条:一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二是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他们长知识、长智慧;三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怎样上一题多解训练课?下面仅就多步应用题教学过程中的一题多解训练课,初略地介绍一下我的基本做法:

第一步,进行一题多解的实际练习。

在实际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一般的一题多解的练习。题目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法、时间、速度等要求逐步提高。

2、看谁的解法多。我们知道,一题多解训练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解题,而是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以,在实际训练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会用几种一般的方法来分析解答应用题。如果只以一般的几种解法为满足,对学生通过多向思维求得的其他解法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解法不提倡,不鼓励,甚至还挖苦、批评、责备学生,这样就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解法越多,表明学生的思维越灵活,思路越开阔。学生能够根据题意和数量关系,运用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拘泥、不守旧,乐于打破一般的框框去进行广阔的思维,十分用心地去探求各种解题方法,就越有利于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创造能力。我们就越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解题方法,我总是给以表扬和鼓励。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一题多解的积极性是很有好处的。

第二步,口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口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就是只要求学生说出不同的(或叫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不用具体解答。它是进行一题多解实际练习的另一种形式。这种练习和前一种练习所不同的地方是:前一种练习偏重于学生动脑动手,进行一题多解的实际练习;这种练习偏重于学生动脑动口,寻求新的解题思路和不同的解题方法。简言之,前者是动脑动手,后者是动脑动口。进行这种训练,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更多地、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应用题的多种解法,提高一题多解训练的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步,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最简便的解法。

教给找问题的方法。①在基础原理上找。如果说一个知识是在某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其他知识有相关又容易混淆的,那就在此提问。例如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就可提出“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有什么关系”等问题。

②在“为什么”上找。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据此提问。

③在“归纳或分类”’上找。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分不清类型,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在此提问。

教给提问题的方法。①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

②反问法。根据教材或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

③类比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例如学习“8的乘法口诀”时,便可联系“6、7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8的乘法口诀?前后各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等等。

④联系实际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般方法篇10

(广州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70)

摘图本文对策略性思维与战略性思维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清醒认识约束常态、有意识训练提高策略性思维能力,是把创造性心理活动融人公务员的工作中,从而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J策略性思维;创造性心理活动;行政执行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公务员要提高行政效率,单靠动机和技能是不够的,更需要一个创新与处理复杂系统协调一致的思维构架,因而,具有分析复杂间题、创造新颖的解决方法的策略性思维对于提高工作有效性至关重要。本文试图探究策略性思维的概念和类型等,分析策略性思维是如何提高公务员的行政效率的,从技术和心智两大层面浅议拓展策略性思维的途径和思路。

一、策略性思维与战略性思维的关系分析

我们知道,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战略是指导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策略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或斗智方式。一般来说,战略性思维是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过程中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方式方法,是现代领导者必备的重要思想条件和能力。所谓

形成世界眼光,增强全局观念,树立大局意识等,是现代领导者进行战略决策的质素。掌握战略性思维有助于领导者高瞻远瞩地发现机会、选择适合于组织的发展方向。

然而,当今世界的个人和集体的生存,可以说是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如何掌握自己所创造的复杂而迅速变化的世界。策略性思维,就是通过推导复杂问题或系统,从而夺取目标过程中的分析方法、综合方式、判断推理思路等,它能帮助我们产生策略性创造力、革新创意地论析、策略性解决问题以及进行现实检验。不容置疑,在提高工作执行绩效方面,策略性思维是信息社会角色多元化的现代领导者和一般管理者产生“现实生产力”的智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找文章还是到文秘站,更多原创!注:]领导者自身尤其是旗下员工,如果掌握了策略性思维模式,不但有助于在复杂领域中减少既定目标的风险、提高解决问题的成功率,而且有助于支撑领导者在战略性思维方面的大胆创新行为,实现“一个好汉三个帮”。因此,由著名的领导效能公式可知:领导效能二方向X工作效率。战略性思维帮助领导者英明决策、把握正确方向和目标;策略性思维在一般管理者和执行者达成目标的工作中发挥着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两者共同提升了组织领导者的领导效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二、策略性思维的要素构成与风格分析

策略性思维是解决问题的总体技术,具有提高工作数量和质量的潜能。它立足于从系统上理解外部过程和内部运作,特别关注的是内在于解决问题过程中诸方面的缺陷,并试图建立起防止这些缺陷的核查和平衡机制。所以策略性思维是技术化的思维,是系统化的技能,更是内源外化的实践过程。

(一)策略性思维的要索构成

一般来说,涉及到策略性思维的主要有四个要素:创新性心理活动、对发现过程的理解、对多步骤问题结构的理解以及现实检验的应用。在策略性思维情境中,关键是应该认识到,所有的发现在最初时几乎总是模模糊糊,详尽阐述是创新过程的基本部分,但它通常被人忽视。我们认为,在详尽阐述想法期间,要大力提倡员工开展创新性心理活动,必须建立原型或模型,做出定义或提出衡量标准,使模糊的思想变得更具体,而且还必须交流想法。在发现问题过程中,由于难免会存在着或许会破坏新发明、破坏聪颖想法或要求人们重新修订理论的错误机会。多步骤问题也会对错误的作用特别敏感,而且随着问题复杂性的增加,这些错误所造成的精力浪费会呈指数增所以理解多步骤问题的结构有助于人们避免时间的巨大浪费,尤其是在找出把序列性问题转化为重复性问题的途径后,其结果更是如此。最后,如果无法有效地用现实来检验思想,这一切工作也许[您阅读的文章来源ˇ文秘站-文秘站!注:]就成为泡影。使用现实检验特别重要,因为人脑的运作并非十

分合乎逻辑,而是易于自欺欺人。基于这一道理,内

部现实核查大有裨益同样的是,有许多类型的推论

是不可信的,如使用对当法的证明、根据不充分数据

的推理、错误概括和不依据数据的演绎,等等。如果

推理中的这些缺点影响到想法,那么就应该对它们

进行核查并加以纠正。同时对想法的价值进行检验

也是必要的。依据某种外在的数据或标准来检验一

种创造也是极其必要的。诸如原型、比例模型、同事

的审查、民意测验等技巧在这方面可能是至关重要

的。

可以发现,力求从态度上成为“内在的策略家”,

是有效发挥策略性思维,提高公务员行政执行效率

的关键。挪威心理学家诺德斯克的心理衍射论提出,

看似琐碎、细微的事情,若反复引起人们情绪或心理

上的波动后,最终会导致扭曲的心理旋涡或心理断

层,影响正常行为的顺利达成。防止心理衍射的有效

方法之一,就是培养积极的策略性思维态度,形成一

系列的处事技能,用“习惯覆盖法”转化不良注意力,

实现心理平衡。积极实施策略性思维的态度,可以促

进问题的解决,可以促进创造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也必须得到谦虚、超脱和诚实的保护。相反,消极的

态度会延缓问题解决的进度和创造性的发挥,执行

风险受不良心理影响增大。

(二)策略性思维的风格类型

风格是人们如何处理问题以及他们与问题的情

感关系的整个模式。它受制于个性、气质和环境,更

由每个人的智商和情商的综合状况决定,还有学者

提出,与个人的财商(所谓完全不同于甚至高于智商

和情商的)和逆境商也密不可分。具体到解决问题的

风格,一般有爱挑剔的人、修补匠、富有想象力的人、

法学家、痴迷者、反击者、效率专家、综合者、能工巧

匠、能手、手艺者、怪癖或天才等等。

在知本时代,“用脑做事”是我们倡导培养策略

性思维人才的背景。那些爱挑剔的人和“修补匠”式

万方数据

拓展策略性思维,提高公务员的行政执行效率20__年第6期

的公务员,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维惯式引

导「,执迷于细节,乐干亲身实践,尽量达成了目

标实现中的尽善尽美。富有想象力的人和“法学

家”式的管理者,则勇于全新设计完美系统,喜欢

结构,先发制人,从根本上保证目标实现。越来越

多的效率专家和痴迷者,爱好挑战,勇于做事更

快,是十分成功的问题解决者。而能手和综合者

们善于识别美丽的模式和周密思考,会收集挑选

功能性事实,是让决策者放心、领导者满意的谋

士。我们过去称为“怪

癖”的天才们和手艺者是易

于涌动自发的想象、词语联想和情绪化的人群,

他们关注产品和服务的美感、性能和细节,是提

高效率、保证效能的积极实践者。读过据称有史

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第六名(致加西亚的信》这

本书的决策者们,当您的组织部门里能够聚集这

些充满策略性思维的人才时,无往而不胜不再是

梦想。我国在转型期发展起来的公务员队伍,为

了尽快与国际接轨,切实达成小政府大社会管理

模式的高效运作,应该责无旁贷地白觉进行策略

性思维的拓展与训练

三、策略性思维的基本技能及其训练思路

克雷格·勒尔认为,提高工作效率有三大支

柱:技能、动机和策略性利用时间和力气。被誉称

为“21世纪管理圣经”的学习型组织理沦的创立

者,彼得·圣吉提出:当今世界惟一不变的是变

化,你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

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所以新时期的公务员队伍应

该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训练策略性思

维促成在正确决策前提下,迅速产生新行为、实

现执行效率有效提高。

首先,注意力高度集中是成功地解决策略性

问题的关键。建造和制造事物是一种特别有用的

策略性思维的训练,尤其是,当所建造或制造的

东酉有一定的复杂性时更是如此。当儿童用积木

砖块或用一套建筑工具建造模型工具或制造东

西时,他们学会了如何把很多零散的物体组合起

来、如何把设计变成成品以及如何克服障碍,等

等。

其次,清醒地意识到约束是策略性思维的要

求约束是自然界生物链的大规律,没有至高无上的

权利,也没有毫无用处的存在,平衡是约束的通常后

果,是资源整合、系统优化的结果。而信息是实现约

束条件下有机平衡的关键反馈,r解信息中的瓶

颈—所谓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把它作为十分

重要的控制点。自我批评是我们发现约束和信息瓶

颈,设计平衡机制、实现有效控制的最佳的i作习

惯,因为获得成功的办法就是寻找失败的可能性。

最后,安排的技能是成功地解决策略性问题必

不可少的要求。通过悖论与矛盾分析,掌握策略性创

造发现的技能,避免因为模糊思维、惰性、自欺欺人、

混乱、缺乏信息、缺乏必备的技能等状况影响安排中

的本末倒置

综上所述,策略性思维的过程是如何更有效地

产生新思想、如何把想法变成成果、如何利用概念工

具、复杂系统如何起作用等方面的知识综合。事实

上,许多具体的技能实践和技巧训练,多种模型、结

构的构建经验分享都有助于训练策略性思维的基本

技能,培养人的全面娴熟的技巧。如,日本盛行的“魔

鬼训练”,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拓展训练、定向越野、

生存大考验等。都可以通过半真半假地体验,实实在

在地增进人们这方面的能力,只要我们不再把它们

简单地理解为玩耍和游戏笔者以为在这些情景训

练中,理论梳理和分析是帮助被训练者明确训练目

的,领悟体验精髓,掌握有效策略性思维真谛的不可

或缺的环节。

!参考文献}

[1]勒尔.发现是一个过程叶创造,1994

[21欧克打开思维枷锁,提高创造力[m].北京:中信出版

社,20__

[31宇波.二把手[mpr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