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十篇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十篇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9:45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1

[关键词]柳州市;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作者简介]谭界忠,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广西 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163―04

我国对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还处于起步阶段,全国仅有浙江、安徽和江苏三个省探索开展了“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调查”工作,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通用的测试方法、调查指标体系和问卷模式。

为了解柳州市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现状,受柳州市社科联委托,课题组参照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问卷,结合广西和柳州区域情况,按照“Kap”(知识、态度、实践)测定指标要求,设计了柳州市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并于2006年6~7月对柳州市四个城区18~69岁城镇人口开展问卷调查工作。

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入户访问方式,并选择对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较大影响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三个变量作为加权的变量,对样本进行加权处理,使加权后的样本结构尽量接近总体结构。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5份,有效回收率为98.75%。

一、柳州市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柳州市公众具备基本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为9.65%,即每万人中仅有965人具备基本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这一结果虽然比2003年浙江省公众具备基本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7.5%高2.15个百分点,但考虑到本次调查对象和范围仅限于科学素养相对较高的四个城区城镇公众,而且城乡公众在受教育程度等各个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现实,因此,这一结果并不令人乐观。

二、柳州市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构成分析

(一)对人文社会科学基本术语的了解程度

本次调查选择了“GDp”、“恩格尔系数”、“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四个人文社会科学基本术语,从调查结果来看,柳州市公众对人文社会科学基本术语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除对“三个代表”正确了解程度的比例达到54.79%外,柳州市公众对“恩格尔系数”、“科学发展观”的正确了解程度的比例仅为29.51%、22.55%,尤其是对GDp的正确了解程度仅有12.05%。

(二)对人文社会科学基本常识的理解程度

问卷设计了9道测试公众对人文社会科学常识理解程度的题目。调查显示,柳州市公众除了对“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举办城市”、“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广西百色起义的中共领导人”和“孔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等熟知的常识问题正确回答率超过70%外,其余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问题正确回答率均不到50%。其中,仅有约两成公众知道“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的音乐样式”是“建筑”。而对“早在5万年前就生活在柳州的古人类”,能够正确选择“柳江人”的公众只有35.96%,说明柳州大多数公众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不够了解,凭感觉回答这一问题。尤其令人感到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有七成以上的公众不知道“哪个国家不属于通常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六成以上公众不知道“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表明柳州市公众对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较为欠缺。

(三)对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

对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是衡量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问卷选择了涉及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的10个问题,以考察公众对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

从公众正确答题数来看,在测试的10个问题中,柳州市公众能够正确回答其中7个以上问题的比例为54.94%;8个以上的比例为40.93%;9个以上的比例为27.03%;全部答对的比例仅为6.34%。从问题正确回答率来看,有8个问题正确回答率超过50%以上。与2003年浙江省调查结果比较,除“所有的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这一问题外,柳州市公众对其余问题正确回答率均高于浙江省(表1),说明柳州市公众对人文社会科学基本观点掌握情况较好。

(四)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认识

灵活运用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观点与知识,正确认识和分析个人和社会生活的问题,是公众具备较高人文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问卷设计了有关教育、纳税、按揭消费和基层民主选举等四个社会热点问题来调查柳州市公众对特定社会问题的认识程度。

1.公众对公民接受教育问题的看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教育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公众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问卷中给出5个问题来了解公众的教育观点,结果显示:柳州市93.71%的公众认为“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规定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89.78%的公众认为“公民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85.67%的公众不同意“上不上学是个人的事,政府无权过问”的说法;76.29%的公众不同意“素质教育就是取消考试”的说法;60.72%的公众不同意“民办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观点。

调查结果说明,柳州市大多数公众对教育问题持有正确的认识和看法。

2.公众对银行按揭消费问题的看法

银行按揭消费是我国公众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它代表社会新的消费观念和生活价值。调查结果显示,柳州市超过半数以上的公众认为“按揭消费就是今天花明天的钱”、“按揭消费是一种现代消费观念,值得提倡”,不同意“按揭消费就是多花钱多赚钱”。说明柳州市多数公众对按揭消费的看法符合现代消费观念。但同时也有20%以上公众对银行按揭消费表示“不知道”,近三成公众认为“按揭消费是一种享乐主义观念的表现,不值得提倡”。

3.公众对纳税问题的看法

纳税是公民基本的法定义务,公民对纳税问题的看法反映出公众基本的社会法律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柳州市公众“依法纳税”的观念较强。九成以上公众认为“纳税是公民的一项义务”、“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对税收的主要社会功能认识显得不足,虽然超过半数以上公众认为“政府收税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平”(57.21%),但仍然有四成以上的公众不知道甚至不认为“政府收税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平”。

这一结果说明,公众对法律认知程度与法律相关内容宣传力度有关。由于对税法中关于“纳税

是公民的一项义务”、“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内容宣传力度远高于“政府收税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平”等内容,因此导致公众对“纳税是公民的一项义务”、“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正确认知程度远高于“政府收税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平”。

4.公众对基层民主问题的看法

随着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基层民主选举正成为公众表达政治要求的重要手段。问卷设计了一个关于基层民主问题小案例:某村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甲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一个月后,镇党委、政府认为甲不称职,发文免去甲的村委会主任一职,另指定了一个人担任该村村委会主任。

调查结果显示:柳州市66.92%的公众认为镇党委、政府这种做法“不合法,违反了国家法律”;60.39%的公众不同意“合法,上级政府有权调整下级领导人选”的说法,但不同意“无所谓,只要当选的人能给村民带来好处就行”观念的公众只有49.63%,没有超过半数;“同意”和“不知道”这个说法的公众的比例超过半数。

上述说明柳州市公众具有一定的民主政治意识,但受“实用主义”传统思维观念影响而忽视民主选举程序本身的重要性。

(五)对假定社会事件的处理

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最终应该体现为能够正确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各种事情,能够科学合理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这是衡量公众是否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志。问卷中就社会分工、社会分歧、养老问题、个人权益保障问题、迷信与伪科学问题设计了5个假定事件调查公众的行为选择。

1.社会分工与合同观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合同观念是现代公众必须具备的素养,而签订合同作为一项严肃的法律行为,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现代生活中需要签订的各种合同问题,柳州市61.09%的公众选择“自己弄清楚后再签”;只有27.47%的公众选择“找律师帮助自己签”;6.63%的公众选择“凭自我感觉签”;4.81%的公众表示“不清楚”。

调查结果说明柳州市公众目前还没有形成寻求专业机构帮助处理专业问题的社会化观念;同时也反映出柳州市距离现代意义上的契约社会和专业化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2.社会分歧问题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某一社会现象出现看法上的分歧是难免的,关键在于能否作出理智的选择。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社会各界对某一社会问题(或现象)的看法不一致时”,柳州市仅有18.33%的公众最相信“有关专家的判断”;4.31%的公众最相信“社会上流传的说法”;66.47%的公众最相信“实证调查的结论”;只有0.97%的公众最相信“书本上的观点”,有9.94%的公众表示“不清楚”。

说明柳州市公众具有一定的独立判断精神和理性的社会认知能力。柳州市公众对“有关专家的判断”认同程度不高,我们认为这与当前社会上一些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成为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人,不能站在公众的立场上为公众说话,在许多社会问题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误导公众,失去公众的信任有密切关系。

3.社会养老问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成为当前热点问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老年人最好的生活保障方式”,柳州市61.96%的公众认为是“社会化养老,主要靠社会”;17.06%的公众认为是“养儿防老,主要靠小辈”和17.62%的公众认为是“自力更生,主要靠自己”;3.36%的公众表示“不清楚”。

说明柳州市大多数公众已经能够接受社会化养老的现代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少部分公众持有“养儿防老”传统观念,需要加强引导。

4.个人权益保障

维护个人权益不受侵害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种基本生存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问卷中案例“某社区一老人因毗邻他家的一家学校使用高音喇叭发出的噪音妨碍了他的休息,他把学校告上了法庭,要求学校停止使用高音喇叭并赔偿他1元钱的精神损失费”,柳州市八成以上公众对老人的行为表示持赞赏和支持的态度,其中有40.45%的公众选择“很支持老人的行为,自己碰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40.63%的公众表示“赞赏老人的这种行为,但自己不会这样做”;只有7.25%的公众认为“老人大惊小怪,自己不会这样做”;另外有11.67%的公众表示“不清楚”。

调查结果表明柳州市公众虽然具有较高的维权意识,但真正能够化为维权行动的公众比例并不高,这与当前公民维权成本高、维权难度大有密切关系,这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要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维权氛围,使公民的维权意识能够真正转化为维权行动。

5.迷信与伪科学问题

对迷信和伪科学的分辨能力是衡量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公众是否具备较强的科学精神。当前社会上流行的迷信方式很多,一些迷信方式披着科学的外衣渗透各个方面,迷惑公众。某些媒体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丧失起码的社会责任感,为迷信思想提供现代传播渠道,充当迷信思想的传播者。针对这一社会问题,问卷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常看到某电视台广告上说:将您的出生年月日编辑成数字加上您的姓名发短信到某个号码上就可以算出您的未来命运。”调查结果显示:柳州市只有0.80%的公众表示“很相信”;10.70%的公众表示“有些相信”,80.20%的公众表示“不相信”;8.30%的公众表示“不知道”。这说明柳州市大多数公众具有基本科学精神,但仍有少数公众缺乏基本科学精神,相信迷信。加强对公民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与普及在当前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三、柳州市不同群体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差异分析

(一)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文化程度差异比较

调查显示:公众的文化程度与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趋势,即文化程度越高的群体,具备基本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也越高。柳州市公众文化程度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群体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为0;小学文化程度群体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为3.25%;初中文化程度群体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为7.74%;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群体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为8.44%;大专文化程度群体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1.47%;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群体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0.19%。

这说明提高公民受教育程度,仍然是提高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最基本的途径。

(二)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性别差异比较

完全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柳州市男性公众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为7.72%,而女性达到11.47%。这与柳州市男性公众具备基本自然科学素养的比例高于女性的调查结果恰恰相反,这可能与男性公众更为关注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女性公众则较为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关。

(三)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差异比较

调查显示:柳州市机关、党群负责人具备基本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达到14.60%;其次是离退休人员为13.48%;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位居第三,达到13.13%。失业人员及下岗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最低,分别只有5.37%和5.58%。办事人员与有关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学生亟待升学人员、商业及服务业人员、生产工人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分别以12.14%、10.18%、9.62%、7.96%和6.10%位居第四、五、六、七和第八位。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学术研究;创新性品格

一、学术研究对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的意义

开展学术研究是提高研究者创新能力、辨别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术研究,研究者可以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培养学术思想、提高学术报告书写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在科学思想和科研方法、研究课题等方面相互借鉴,拓宽视野,开拓思路,启迪创新性思维,使研究生充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繁荣创新和研究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开展学术研究是激励研究者进行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性品格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开展学术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的、规范学习和交流的空间,拓展研究生开展研究所需要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及科研探索思路,是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求真务实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有良好的学术规范意识和提升自己学术道德水平。

开展学术研究是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性人才,促进新形势下新课题新任务的解决,保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正确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生是面对新形势下解决新课题新任务而准备的后备军,通过大力开展和倡导学术研究可以促使他们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并了解和掌握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通过密切联系自身的专业去关注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等重大时事问题,关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和前沿问题,寻求学术发展的空间,增强责任意识,立足现实,解决事关民生的问题。

二、当前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的影响

1983年中共中央关于转批《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纲要(实行)》通知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强调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2000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生命线”论断的新发展是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做了高度的概况,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建设的重要战线。思想政治教育事关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在改革发展至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我国输送了许多建设性的人才,对于保障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研究生这个群体来说,开展学术研究,不仅要“学习已有的知识,还要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创新知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进步,日益加剧的商业化,我国当今的学术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学术创新、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学术创新能力不够。主要表现在理论学习严重脱离实际,缺乏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对本学科的前沿动态缺乏了解,却急于求成,思想浮躁,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导致自身的创新能力有限,许多人在围墙内进行研究,创新性思维比较狭隘,不能进行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学术研究规范意识不强。在论文的写作上,不能遵循共同的规则和技术约定,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以及规范意识问题突出,研究生在开展学术研究时不能联系自身的实际去关注现实,关注时事,提炼热点问题;研究上缺乏方法意识,而导致了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研究方法缺失、堆砌、误用、虚设等影响学术质量的问题;同时缺少学术规范的意识,论文的格式、书写、引文的不规范,参考文献标准不统一或排列无序等比较低级的错误。这些较低级的错误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能力,不利于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

学术道德问题凸出。学术论文抄袭、校园学术论文、篡改实验数据、搭车等学术的消极因素和不道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发展,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剽窃和抄袭的涉及道德的问题的现象十分严重,学术上重复信息充斥,低信息作品泛滥,研究成果质量低,水平有限。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影响了研究生质量,威胁和影响着“生命线”建设,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所要求的保证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向的作用,削减了研究生对社会责任的意识,导致其对社会关注不够,道德素质低下,这迫切需要我们消灭这种学术不端和学术不规范的行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发展,提升学术能力。

三、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关注现实,大胆创新,敢于

提问

开展学术研究要求我们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有理论的意义,具备大胆的学术创新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不断地参加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

1.开展学术研究,我们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前提条件,只有不断积累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立足于自身专业的性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经典,阅读有关的学术史论著,瞄准主流,关注与本学科有关的最新前沿动态,才能开展学术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开展学术研究不是介绍别人的发现,不能低水平重复和剽窃,而是利用他们的发现和创新点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培养研究性思维,站在巨人的肩膀,才能看得高望得远。

2.开展学术研究,我们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声音,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问题分为两种类型,一不是问题的问题,即是认知上的问题,不需要研究,只要通过学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二是问题的问题,即是真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才能解决。选择什么样问题作为科学的研究问题,如何做到提出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我们需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是提出问题的前提。研究问题的来源是对社会的担当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关注、观察、体验,并不是主观意向和想象,是我们在关注时事和评论时事,参加实践中对现实的思考提出的问题。

3.开展学术研究,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参加社会实践,近距离甚至零距离地参与观察对象的活动或行动,研究者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的科学认知,才能做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研究。同时,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要求理论发展,并与之相适应。因而,我们要对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和创造,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大胆进行学术创新,敢于突破

在学术研究中,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只要我们真正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就能使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丰硕的成果。开展学术研究,我们要具有创新精神,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追求独到。学术的本质是求新求异,这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马克思主义,广泛吸取人类文化精神,从而提升我们的学术能力。在学术上培养创新性品格,成为学术狂热,充满学术的自信,要注重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同时必须遵循学术研究的范式,具有批判的精神,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反思,留心社会的关注点,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具有价值的学术研究。

5.开展学术研究,我们必须坚持学术原则和求实诚信的原则

开展学术研究我们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从科学的态度出发,结合科学自身需要的发展,不能违背科学发展的规律,更不能靠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把握;坚持创新性的原则,把握科学研究的前言性,进行创新性研究;坚持科学研究要围绕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坚持可行性原则,充分考虑现有的科研设备、科研环境和科研条件,以及前期科研的积累。同时,在开展学术研究过程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学术上不道德行为,坚持求实诚信的原则。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法强调了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是通过科学的方式来研究社会的,主张强调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性,强调了实践和行动的作用,通过批判构建方式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掌握和运用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是参加社会实践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也能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建立在整个社会复杂大系统下的学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学术研究中必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形成对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系统形态历史演变、社会系统的优化等一系列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为我们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把事实与价值、科学认知与价值评价机制有机地统一起来,注重客观事实性,又注重价值的内容。此外,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我们还要学习和掌握世界历史理论,确立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对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各种重大关系,推动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充分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规范和指导我们的学术研究,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更加符合专业发展的要求和促进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

(三)培养基本的科研能力

1.文献综述能力

文献综述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基本环节,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能力,掌握文献综述可以形成研究性思维、加强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文献综述是通过收集大量的情报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形成的专题科学论文,是对某一学术问题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通过站在巨人的肩上,来提出和证明自己的理论观点。掌握文献综述的写法和步骤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的一项技能要求。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检索,对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把一定价值的资料通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加以收集和保存,以此了解前人研究的理论和观点,掌握本专业和本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为接下来的学术研究做充分的准备。

2.社会调查能力

社会调查是开展学术研究的数据来源之一,通过社会调查获得数据能力既是一种基本的研究能力,也是未来从事实际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开展调查研究如实验方法、调查方法、实地研究方法、非介入性研究方法等途径来获取经验资料;掌握进行社会调查的调查方法,如个案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普查、访问调查、邮寄问卷、电话调查等获得数据和第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方法论中的资料分析方法,如洞察、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也即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获取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在开展实证研究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掌握和拿捏好实证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和政治性问题,在研究活动中的注意调查对象的自愿、知情、欺骗、蒙蔽问题,隐私权,如匿名与保密等伦理性问题以及避免出现伤害性的问题,从而使得我们的调查得以顺利开展。

3.写作训练能力

较强的学术写作或理论写作能力、表达的精确性、准确性、分析的准确性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这需要我们进行经常的写作训练,提高学术研究问题意识、方法意识、规范意识,提高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

4.掌握SpSS统计和分析软件

掌握SpSS统计和分析软件是我们开展学术研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所要求的一项重要技能。通过掌握SpSS统计和分析软件运用来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对象的调查数据,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质量,提高数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只有扎实掌握学术研究的能力,才能帮助我们完成学术研究,才能不断促进我们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给我们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我们要不断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学习发现新问题和新知识,进行新的探索,解决新问题。

四、结束语

开展学术研究对培养具有创新性品格的研究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研究生的要求,加大对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校在努力创造条件的同时,研究生自身也要约束自己、鼓励自己进行不断的学术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积玉,学术规范体系轮略[J],文史哲,2011(1).

[2]林震.方然,加强研究方法训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兼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3]《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方法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3

(一)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是因为实践有这样的需要。自从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在如何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问题上,在如何正确对待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问题上,在如何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关系问题上,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上,经常有人提出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或错误观点。这种情况,值得警惕,应该引起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些认识或观点都涉及到如何正确地处理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这一极其重要的原则问题。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关系呢?

都知道,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论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时候提出来的。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决定》指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决定》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即五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改革。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

从中可以看出,在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问题上,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过程中提出来的;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提出来的;第三,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正因为这样,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就必须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而不能损害或违背党的基本路线。

(二)

把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这样的高度来理解,才能更加全面、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来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够帮助更加全面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都知道,邓小平同志为党所作出的一个杰出贡献,就是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目标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志在论述这条基本路线的要义时,明确地指出过:“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不是两个中心;是两个基本点,不是一个基本点”;还多次强调“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多次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多次强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多次强调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些重要思想,深刻地指出了党的基本路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发展的路线。这就决定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指导发展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展开地说,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终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解决公平问题也好,解决教育和卫生等社会建设问题也好,都必须建立在经济高效率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必须在四项基本原则的保障下和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即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实现科学发展。不能动摇乃至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能怀疑乃至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其次,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来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够帮助在各种复杂情况下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发展观。都知道,邓小平是在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是在深刻揭示我国社会的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为党制定这条基本路线的。这说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观。讲要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观,这种“自觉”就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自觉。

再次,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来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够帮助更加坚定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党的基本路线,同志曾经以非常鲜明的态度强调:“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他强调“坚定不移,毫不动摇”,针对的是有些人对党的基本路线或“左”或右摇摆的情况;他强调“全面执行,一以贯之”,针对的是有些人片面地如“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地对待党的基本路线的情况。今天,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候,面临着类似的情况。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战略决策,排除来自“左”的障碍和来自右的干扰。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能否制定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党的基本路线,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能否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同样也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曾经制定过“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基本路线,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极大的曲折;在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以后,又发生过有人试图从“左”面或右面偏离党的正确路线而使党的建设面临重大困难的情况。今天,如果不能坚持科学发展观,就难以应对21世纪的中国在进一步发展中将要遇到和已经遇到的种种复杂矛盾的挑战,甚至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过程中自觉地坚定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和现实的意义。

(三)

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能不能以创新的精神解决好改革和发展中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党中央指出,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它不仅意味着面临着新的任务,而且意味着要解决好历史和时代提出的种种问题和挑战。当前,面临的问题,既有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形成的深层次问题,也有今天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包括国有企业改制中的问题、“三农”问题、财政和金融问题;有的是社会领域的问题,包括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没有能够很好地获得解决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问题,也包括教育和卫生体制改革问题;还有的是政治体制改革领域的问题,包括建立服务型政府和实行善治问题,等等。由于经济、社会、政治领域各不相同,改革和发展的具体方式和目标也肯定会有所不同,必须进行分类研究、分类指导、分类推进。这就需要进一步从实际出发,形成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改革和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4

关键词主流宪法学非主流宪法学宪法问题学科建设学术竞争

在中国宪法学界,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学人关注并致力于宪法学分支学科的建设,这种倡导并实践的意义自不待言。[i]本文从学科制度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宪法学分支学科建设的难度和可能性。

大致而言,宪法学的分支学科包括宪法解释学、比较宪法学、宪法史学、宪法哲学、宪法政治学、宪法经济学、宪法与文学、宪法社会学、宪法人类学等等。但是,每一个宪法分支学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需要有专业的学术精英进而相应的知识积累以及物质基础建设。

一、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中的主流宪法学

每一个宪法分支学科的发展都需要有专业的学术精英来带动整个分支学科的发展,而外在的表现就是有相应的知识积累以及各自相对独特的研究方法或研究对象。

就近五年中国的宪法研究情况来看,宪法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对宪法理论体系的研究(宪法哲学)、对宪法文本的研究(宪法解释学),以及从国家建设角度对宪法政治的研究(宪法政治学)。这三种研究构成了目前宪法研究的主流。大致讲来,其共同特征是关于宪法的规范性研究,关注的是“宪法是什么”的问题。

宪法理论体系研究关注方法论、基本范畴以及宪法理论体系的解释力。[ii]构建宪法理论体系被认为是宪法学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而宪法文本研究的问题则集中在宪法文本的制定(修改)权力、宪法文本的内容、“宪法修改”的活动、[iii]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iv]宪法文本的解释、[v]宪法的实施或适用(宪法监督、宪法诉讼)。[vi]

对于一个学科建构而言,规范宪法研究是有意义的,它有助于宪法学的独立和自治,形成宪法学专业的体系和术语。但是注重规范分析和体系化分析的宪法研究同样存在弊端,它可能带来的是宪法学共同体更排他的话语,宪法学知识的更自给自足,法学内部引证网络的更加增强,和宪法学对外部学科知识影响(或者“帝国主义”)的更成功的驱逐。宪法学研究发展与封闭同时进行。[vii]也正是由于从体系出发,或者更注重对语词和概念的诠释,宪法学研究的范围受到很大的约束,在很多研究领域,宪法学者往往并没有发言权。比如,司法改革这个本属宪法领域的问题,却一直由法理学者主导研究的方向;[viii]而关于私有财产的入宪问题的讨论最早或者说最有影响的,不是宪法学者,甚至不是法学者,而是经济学者。而另一方面,目前宪法学研究的人员力量与其他法学学科相比又比较落后,远不如法学理论、民法学,甚至不如最为相近的行政法学研究力量。[ix]

有关宪法政治的研究不仅包括宪法学专业学者,还包括一些政治学者以及一部分公共知识分子。宪法政治研究,即是运用政治学的概念、思想来建构宪政主义,也带有很强的规范色彩。宪政更多的包含了宪法的政治权力构成以及宪法的政治制度理念,并反映在动态的政治运作过程。务实的宪法政治研究将违宪审查制度作为制约权力的重要手段。在2003年孙志刚事件后违宪审查制度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但更多的宪法政治研究侧重于价值判断,比较理想化。强调宪法研究与政治理论(法律理论)研究的结合,研究宪法与法治、民主、自由、平等的关系。[x]进而,主张在中国宪法改革的过程中贯彻这些政治理念。[xi]在宪法的实施或适用中,宪法诉讼、或者宪法监督、或者宪法司法化都需要宪政理论的支持。但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讲,宪法政治研究虽然是将政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法律理论)结合在一起,但是却忽视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实际情况,与实际情况相脱离。在我看来,宪法政治研究必须要回到宪法文本的研究上来才会有意义,否则,不免会带上理想主义的色彩。

二、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中的非主流宪法学

相对于以上三个研究方向的主流宪法学之外,目前还存在着非主流的宪法学研究,比如宪法经济学和宪法社会学。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更多的带有社会科学的跨学科色彩。相对来说,研究群体很少,亦缺乏知识积累,因此学科发展比较弱。

宪法经济学研究的是,“不同宪法规则体系对经济的影响是什么?在个人只掌握有限知识的情况下,哪些宪法规则在协调个人的活动上对个人是有益的?特别是,哪些宪法条件最有助于确保竞争和创新?第一个问题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实证宪法经济学);而其余问题则属于规范宪法经济学的范畴。总的来讲,聚焦于宪法经济学已经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在既定规则之内作选择转向了在不同规则之间作选择。”[xii]目前,经济学界有一股力量是研究宪政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而中国法学界极少有人研究。

宪法社会学更关注如杉原泰雄所提倡的“作为生活问题的宪法问题”。中国宪法学界目前更重视研究“作为规则问题的宪法问题”,而“作为规则问题的宪法问题”研究是以解释论为中心的规范的宪法研究。杉原泰雄认为,过去日本的宪法学是以解释论为中心、与国民生活脱节的宪法学,它对探讨“生活中的宪法问题”是极为消极的。正是因为这种宪法解释论没有把国民“放在心上”,与国民的实际生活脱节,自始自终只是从法学技术上对宪法问题进行解释,所以时至今日,宪法学仍没有能像政治学和经济学那样,在国民的心中得到一种亲切感。[xiii]这个基本判断是适用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如同冯象所云“它没宪法”。[xiv]

从方法论上来看,“作为规则问题的宪法问题”是理论的宪法问题,归属于规范的宪法研究(宪法解释学)的内容。而“作为生活问题的宪法问题”是经验的宪法问题,归属于宪法社会学研究的内容。从这一立场出发,那么“一个国家也许没有系统阐述的独立的宪法理论,但它一定存在着宪法的问题;没有成文的宪法,也会有宪政的实践,有制度意义的宪法,或实在的宪法。因此可能进行社会科学的实证性研究”,这种研究更强调历时性,真正关心一个具体国家宪政发展的问题、实践和话语以及制约因素。[xv]

宪法社会学研究提倡实证的、经验的分析,关注社会问题。尽管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宪法问题,但是社会问题在一定条件下构成宪法问题。

宪法问题也并不必然与宪法文本相联系,并不以宪法条文规定与否作为判断是否是宪法问题的标准。也因此,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去发现宪法问题。比如,基本权利研究中涉及“乙肝歧视”、“身高歧视”、“高考移民”、“迁徙自由”等这些与公民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尽管宪法上没有具体规定,甚至可以归入部门法问题,但仍然可以上升为宪法问题。

这是因为,所谓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来判断是否是宪法问题,是要看这个问题的现实影响力,这个问题是否在当下的这个社会中具有可争论的、重大的意义。社会问题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构成宪法问题,但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却未必。比如,堕胎问题在美国就是一个宪法问题,而在中国就不是。因为堕胎在美国涉及价值观念特别是宗教观念,而在中国则成为计划生育,减少人口的一个普遍做法,为大众所认可,不存在争议的问题;族群对立问题在中国大陆不够成一个宪法问题,而在台湾地区目前已经是一个宪法问题。在当代中国,受教育权以及涉及各地高考分数线差异过大、高考移民、“齐玉苓案”等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受教育权与生存权密切相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机会越高,相反,受教育程度越低,则失业机会越大,更容易陷入贫困而依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xvi]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权是一个宪法问题。

影响力的判断标准,只是宪法问题的构成的一个事实要件,构成宪法问题还有法律要件。而宪法问题并不在于它是否能够通过部门法来解决。宪法问题也可以是部门法的问题,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种筛选机制将部门法问题选择成为宪法问题。我觉得这样一种分析对于目前宪法的私法适用问题(处理宪法与民法的关系)来说,是另外一种解读,[xvii]就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公私法划分的影响,因此,法学界包括法律界主张法律问题首先通过部门法解决,部门法解决不了才会成为宪法问题。在我看来,这样人为划分公私法来决定宪法适用可能是有问题的,重要的是,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框架出发来选择问题,因此,从法律制度而言,是否构成一个宪法问题取决于具体国家的法律筛选机制。不是首先进行部门法归属判断,而进入由法律组织机构(立法机关或司法机关)判断程序。比如,在美国,能够进入最高法院的case都能够成为宪法问题。而美国所谓宪法性问题如涉及经济规制、税收、刑事被告人权利保护、财产权等都是通过最高法院作出判例才发挥作用的。我认为,中国司法制度(最高法院)如何与宪法发挥作用、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与宪法发挥作用,进而作出宪法性问题的判断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宪法学分支学科制度建设的物质基础

总的来看,目前已经出现了有关宪法问题研究的知识分野(比如规范分析抑或实证分析),并有了比较多的知识积累,但是并不意味着宪法学分支学科的当然建立。宪法学分支学科必须加强学科制度,通过学科制度建设将这些不同取向的宪法学研究成果和人员组织化。

学科制度是支撑学科研究的物质基础。它至少包括四类范畴: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研究者及他们赖以栖身的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网络;规范的学科培养计划;学术成果的公开流通和社会评价;稳定的基金资助来源。[xviii]从中国宪法学的发展来看:从事中国宪法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都有专门的宪法研究机构,有专业的中国宪法学会;能够培养宪法学的硕士和博士生,象中国人民大学还招收宪法学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也出现了专业刊物《宪政论丛》等以及各种评奖活动来评价学术成果;有诸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海外基金会资助研究等等。中国宪法学的学科制度的逐步完善,为进一步建设宪法学分支学科制度提供了可能性。

转贴于

除去一部分传统分支学科如宪法解释学、比较宪法学等,其他分支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交叉学科特征。因此,宪法学分支学科制度建设除了要依靠宪法学的学科制度之外,还要看相应的其他学科制度的建立完善情况。宪法政治学、宪法社会学、宪法经济学、宪法人类学分支学科制度也要依靠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的学科制度建设(当然本学科的知识积累也很重要)。但是,重要的是各学科之间沟通与融合。以宪法社会学分支学科为例,该分支学科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宪法学和社会学双方的共同力量才有可能发展强大。

但是宪法学分支学科制度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最根本的是,分支学科制度体现出来的学科互涉(interdisciplinary),包括其主张、活动和结构,它是对正统的挑战,是变革的力量。[xix]比如,以实证和经验分析为特征的宪法社会学就是对以规范分析为特征的正宗宪法学的挑战。而这种挑战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知识-权力关系”。由于规范宪法研究占据宪法学学科的主导,面对宪法学主流学科制度的霸权,专业的宪法分支学科学者往往处于边缘地位。因为目前宪法学科培养出来的学者,已经成为学界的中坚力量,并在各自的研究机构形成学术梯队群。这些学者与所培养的学生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忠诚”关系,而不是学术上的相互竞争和批评关系。在这种“忠诚”关系的主导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老师与学生合署名以及尊师“祝寿”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学术声望制度越完善的地方,给老师的“祝寿”活动要相对少的多。[xx]因为,通过“祝寿”等活动,可以变相提高与老师有关的一批人的声望,而这种声望恰恰不是通过其学术水平来提升的。在现有宪法学学科制度已经促成了一个独立强大的“利益共同体”的情况下,与主流宪法研究差异显著的分支学科研究,往往会被视为“学术越轨”和“学术异端”。具体而言,在课题资助、博士点评定、文章刊登等具体的学术生产环节,由于评审人往往仍是主流宪法专业训练的人士,相应的,从事与主流宪法研究对立明显的分支学科学者往往处于劣势。长此以往,分支学科的研究必然会被边缘化。

具体而言,还有以下问题:

第一,宪法学分支学科没有制度上的合法性。由于在教育部的专业名录中,宪法学卡连二级学科都不是,而是与行政法合称“宪法与行政法”作为二级学科。而作为宪法学的分支学科多数也没有列出来。由于专业名录涉及人才培养和资金投入,因此,宪法学分支学科建设先天不足。

第二,跨学科的法学分支学科要比跨学科的宪法学分支学科,更有建设的可能性。相比较而言,法律社会学要比宪法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更为可能。因为,法学和社会学都是一级学科,都形成了各自的学科制度,知识体系和人才,而宪法学只能算上二级学科,在很多方面都不能与法学相比,因此,建设法律社会学的学科更具有可行性,而且重要的是,如果法律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完善将会对宪法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实际上,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宪法社会学更有理由纳入到法律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制度中,成为法律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方向,而没有建立宪法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必要。宪法人类学也是如此,它与法律人类学有更多的同质性,整体的(holistic)观念、比较分析和田野民族志调查,因此,应该成为法律人类学学科的一个方向,似无独立的必要。[xxi]

第三,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专业同人刊物”,或称“旗舰刊物”(flagshipjournal)。它反映本学科重要的研究进展和前沿热点,预示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旗舰刊物和一流学者之间呈现相互优化的态势。一流学者借助旗舰刊物积累其符号资本,扩大学术影响,而旗舰刊物则因吸引和发表更多一流学者的成果来提升刊物的声望。[xxii]实际上,象宪法学这样的大学科还没有自己的旗舰刊物,更不能奢望宪法学分支学科有自己的旗舰刊物。即使有,刊物能否保持连续性也值得怀疑。而跨学科的法学分支学科如法律社会学亦没有自己的旗舰刊物。实际上,如果象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有了专业同人刊物,积极刊登宪法社会学和宪法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将会极大的促进该分支学科的发展。

第四,建设宪法学分支学科制度的重要一环是学科评价机制。就学术成果来看,匿名评审绝大多数都没有实行,关系稿、人情稿、编辑一人决定稿等现象非常普遍。而不论是职称评定、研究课题、重点学科、博士点等评选,多是由外行人评议乃至行政权力插手。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发表出来的宪法文章的质量难以迅速提升,宪法学教授越来越多,而学术水平却未见提升。当然,这些现象并非个案,而是与历史原因和学术管理体制有关。如果仅就宪法学分支学科评价机制建设而言,在现有制度空间内,应当让与分支学科相关的外学科人士参与到学术成果的评价过程当中。更进一步,法学院特别是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些国内一流的法学院,应当培养更多的学术人才,而师资的来源不应当仅限于法学背景,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均可引进到法学院来。

总的来看,宪法学分支学科建设特别是具有跨学科色彩的分支学科建设,并不是为了争取什么资源,重要的在于两点:

第一,建设宪法学分支学科特别是跨学科色彩的分支学科的目的,不是画地为牢,各自独立,而恰恰是要通过知识整合去解决存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与宪法相关的社会问题。

第二,建设宪法学分支学科特别是跨学科色彩的分支学科的目的,是改善现有的宪法学研究状况,开展学术竞争、学术批评,建立学术传统。如同苏力对以跨学科为特征的社科法学的评价,“社科法学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促使整个中国法学研究的转向”,“把社科法学视为传统法学的天敌不合适,重要的是如何运用现有的法律知识加上可能获得的社会科学知识来共同推进,把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向前推进”。[xxiii]建设宪法学分支学科特别是跨学科的分支学科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i]如,2005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专门召开了“中国宪法学分支学科建设研讨会”。

[ii]如,童之伟:《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赵世义:《从科学分析到人文综合——中国宪法学通向成熟之路》,《法律科学》1999年第4期;叶必丰:《论依法治国与宪法学的新体系》,《法学评论》2000年第6期;秦前红:《评法权宪法论之法理基础》,《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

[iii]以1999、2004年宪法修改为例,在此前后主要法学核心期刊纷纷推出“宪法修改笔谈”,比如,《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的“宪法修改问题笔谈”;《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的“宪法修改与宪法在下世纪初的发展”;《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3期的“修订现行宪法完善宪政制度”;《法学》2004年第4期的“世纪之初中国宪法的修改和发展”;《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的“社会转型与宪法修改”。

[iv]韩大元:《论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

[v]如,胡锦光、王丛虎:《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法商研究》2000年第2期;郑贤君:《我国宪法解释技术的发展》,《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界限》,《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周伟:《宪法解释案例实证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苗连营:《中国宪法解释体制反思》,《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vi]如,童之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法学》2001年第11期。

[vii]对整个法学学科研究封闭的批评,参见成凡《从竞争看引证——对当代中国法学论文引证外部学科知识的调查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viii]如,贺卫方:《司法制度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编,“司法制度”。

[ix]一个佐证就是,1998-2002年中国大陆法学著述他引前50位学者中,只有一位纯粹的宪法学者(童之伟),然而这位学者在那几年写的更多的是法理学的论文;与此相比,民商法者12人、法学理论(包括法律史)15人、行政法4人(罗豪才、应松年、姜明安、王名扬),参见苏力:《从法学著述引证看中国法学》,《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另外,从五年的法学论文产出数量来看,纯粹的宪法学者也几乎没有,姑且可以算作是宪法学者的有童之伟、郭道晖、周永坤、杨海坤、蔡定剑(他们兼跨了宪法、行政法或法理学),参见苏力:《法学论文的产出》,《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章。

[x]如,程燎原:《关于宪政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现代法学》1999年第4期;杨君佐:《共和与民主宪政》,《法律科学》2000年第2期;杜承铭:《论宪政的人性基础》,《法学》2000年第4期;王人博:《宪政的中国语境》,《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等。

[xi]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xii]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第407页。

[xiii]参见杉原泰雄《宪法的历史-比较宪法学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xiv]冯象:《政法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它没宪法”。

[xv]苏力:《中央与地方的分权——重读〈论十大关系〉第五节》,《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

[xvi]温辉:《“高考移民”现象的宪法解读》,《宪政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xvii]更多的宪法的私法适用的分析,参见张翔:《基本权利在私法上效力的展开——以当代中国为背景》,《中外法学》,2003年第5期;张千帆:《论宪法效力的界定及其对私法的影响》,《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2期。

[xviii]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xix]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姜智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xx]参见周雪光:《组织社会学二十讲》,清华大学出版社。

[xxi]高丙中、章邵增:《以法律多元为基础的民族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5

经济法学方法论是研究经济法学各种方法的综合,是关于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其核心就是经济法学研究方法,而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一个提出、确立、成熟的过程。由于经济法学与民商法、行政法及社会法学的内在关联性,所以经济法学的研究需要以既有的传统法学研究方法为基础。张守文曾指出:“要创立和发展经济法学的方法论,首先需要明确经济法学可以适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解释各类基本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说明各类研究方法的价值。”因此,经济法方法论、方法的选择及方法的类型化的梳理是对经济法研究方法体系化研究的基础。

(一)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

从方法论资源的角度讲,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资源包括法学和非法学两个方面。两种方法论资源的选择需要适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法学方法论,要根据经济法学科的特殊性选择相关的方法,而对于非法学方法论,则要根据学科自身和处理问题的特点,选择联系最紧密的方法。从研究方法层次和体系的角度讲,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专门科学方法,要以一般性的哲学方法为基础来构建经济法学特有的方法论体系。经济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应该分为总论和分论,总论主要研究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体系与构成、逻辑关系、基本原则等,分论主要研究经济法学研究方法解决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问题。从研究方法的本质、功能、层次等角度论证经济法的方法论问题,从本质上讲,经济法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主观性、时代性和多样复杂性的特征;从功能上讲,方法具有规范思维方向、正确把握客观现实的能力;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应当包括哲学抽象方法、借鉴其他学科方法和经济法学科研究方法三类。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构成要素,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包括哲学意义上的一般方法和反应经济法本质和特征的具体方法,他以人们对社会关系认识上的制约因素为基础,论证了经济法学所具有的两个基本方法论,即整体主义方法论与和谐辩证方法论。从方法论体系构成的角度分析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分类,“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可以从三个层次予以展开,一是应然法层次,讨论经济法应当是什么,采用价值评判的方法;二是实然法层次,讨论经济法实际是什么,关注经济法规和立法技术,采用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法;三是社会事实,即经济法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采用社会实证分析法学。”从经济法学方法论中不同研究方法关系对比的角度对经济法学的研究做出阐述,“经济法学作为新兴的法学学科,需要重视传统法学方法的运用和多元研究方法的优化组合:形而下层次与形而中、形而上层次相结合,侧重形而下层次;立法研究与执法研究相结合,侧重执法研究;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侧重实证研究,尤其是执法实证和案例实证研究;‘主义’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侧重‘问题’研究。”

(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主要是由经济法学研究中的“独立性”引起的,具体涉及经济法学是否具有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如何构建,经济法学研究如何以一般方法论、法学方法论及相关学科方法论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方法论体系。经济法学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济法学在处理和选择相关学科研究方法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概念与含义,含义更重要;观点与论证,论证更重要;定性与设计,设计更重要;分化与综合,综合更重要;总体与结构,结构更重要;个体与整体,整体更重要;平面与立体,立体更重要;法律与经济,经济更重要;当代与后代,后代更重要;传统与现代,现代更重要;借鉴与原创,原创更重要;静态与动态,动态更重要。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整体方法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要研究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体系,不仅需要明确是否应该创立符合自身特质的方法论体系,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方法论资源的问题,而且还应针对具体情况,对不同的方法作出适当的选择,具体包括共通方法的选择(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中的特殊方法(经验方法、横断学科方法)及专门学科方法的选择(经济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等)。从法律关系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主体对研究方法的选择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方法选择要符合主体目的性;二是方法选择要满足客体适应性,方法并不是纯主观的,体现了客体的某种需求。

(三)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类型化

有些学者曾提出经济法学应当侧重发展的研究方法,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和经济法基本理论与专业经济法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研究方法、遵循适合性与移植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广泛采用实证性和假设性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法律法、法的经济分析法、关注国际经济法”。

这些学者都是从经济法学科特殊性的角度,论证了经济法学研究应当侧重适用的工具和选择方法的路径,而这些方法大都可以归类到法哲学研究方法、法律史学方法、实证研究方法等具体方法论体系内。

1.法哲学研究方法。法哲学在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价值分析的方法,通过法哲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论证经济法的基本价值范畴,即包括公平、正义、秩序、自由和竞争,这些都是经济法最“原始”的理论基石,经济法学制度和体系的构建、规则的制定和阐释都需要以它们为基础。经济法学价值的基本范畴是经济法理论大厦的基石,经济法所有的制度构建、原则确立、规则内容设计都要以它们来判定和阐释。同时,法律的理论和价值是内在的也是互动的,通过经济法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反馈法哲学的研究。肖江平指出,“对法理学理论贡献的大小是部门法成熟程度的标志之一,目前经济法对法理学的理论贡献不太多,影响了经济法学科与其他法学学科之间的交流,影响了经济法学学科在法学界的学科评价和学科地位。”从本质上讲,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的学科,具有自己特有的范畴是其成熟的标志。范畴作为一个学科的基石,为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框架。经济法的最基本范畴包括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体社会经济利益的协调和国家的经济安全,即发展权、分配权(公平权)与安全权三位一体,同时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应融入到经济法的内涵中,经济法追求整体利益发展的理念,经济法要实现机会公平与分配公平、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目标等。

2.法史学分析法。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历史分析本身就是各门学科所最常用的学科分析工具。对经济法学史的研究能够揭示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能够确保沿着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观点把握现代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以及寻求外国经济法制度与中国法律文化的结合点。史学研究运用到经济法学研究中包括法律史和法学史的研究方法。从学术史的角度讲,展开中国的经济法学学术史研究是必要的,它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发掘积淀、揭示脉络和提升规范,能够以此梳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原理的起源、基本范畴),能够剖析观点、理论和学说的成因与流变,总结学科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教训,促进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和成熟。17开展和加强经济法学说,尤其中国经济法学说史的研究,能够对中国经济法学的成就及其贡献做出恰当的评估,对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3.经济学分析方法。经济法学中的经济学支点包括成本效益理论、供给需求理论、博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等等。经济法学者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主张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和评价经济因素影响下的法律制度及其功能和效果,并努力实现法律的经济效益目标。从经济法产生上来讲,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们中国,经济法本身就具有“经济性”。因为,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经济政策”和所依赖的“经济形态”。“经济政策”反应了统治阶级对经济的态度,如战时经济法的产生;“经济形态”则影响“经济政策”的产生,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们信奉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把国家干预思想对经济法的参与降到最低。因此,将经济分析的方法运用到经济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经济法和经济政策构成了制度的正式规则的一部分,制度规则同时也包含着大量的非正式规则,对于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变迁的速度是不同的。……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政策调整和立法变化往往形成对制度变迁的推动。”同时,“经济分析”是一种工具,波斯纳在《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指出: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实证作用在于解释法律规则和结果现状而非改变法律规则和结果。

4.比较分析方法。比较法学分析的方法主要指不同的部门法之间研究方法的互动和借鉴。有学者认为,经济法学研究应当注重不同国家或地区商品经济关系及其法律秩序的异同,对此进行充分的比较分析,原因在于:第一,虽然国家的性质不同,但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相同,都向着高级经济模式发展,但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不同,有的是按照商品经济发展路径,有的是计划基础上的经济发展路径,所以要对比不同国家间的社会经济条件,这种经济基础上的差异必然产生个体个性。第二,经济运行中的基本规律是经济法规范的客观内涵。比较经济法研究既要涉及相同社会制度国家经济秩序的共性,又要涉及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经济秩序的差异性,并给出科学阐释,才能够构成具有普适意义的比较经济法学。

5.社会学法学研究方法。经济法的社会性是以“社会本位”为基础的,社会本位体现的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法律本位思想。从社会利益的角度讲,经济法价值的具体表现,“社会利益本位是经济法价值的实质,经济安全、经济秩序、社会正义、整体利益、经济民主、经济自由等经济法价值是利益的具体表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社会分工更加多元化,社会主体之间的依赖性更强,社会公共物品供给成为社会主体普遍关注的问题,权利保护从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迅速发展,经济法的社会基础更加复杂,这使得经济法学研究应当注重社会学法学研究方法的研究、应用与发展。除了上述的研究方法外,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还包括系统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构功能方法、语义分析法等等。

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反思,以求创新。经济法学作为“年轻”的部门法,更需要对自身的理论发展进行反思,在这其中研究方法“首当其冲”。经济法作为克服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一种制度,既要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又要兼顾国际社会的影响,这要求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具创新性、开阔性和综合性。

(一)基于“问题导向”进行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反思的必要性

1.经济法学研究方法中的“问题主导性”。经济法学理论的研究一定要注意“问题意识”和“问题背景”的结合,从大量丰富的实践问题出发,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研究,这是经济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某一问题时会发现,当问题的研究出现若干子问题的影响因素时,就会产生“问题主导性”。经济法学研究中的“问题主导性”是指,当研究某一经济法学问题时既存在国内因素的影响又存在国际因素的影响时,应当先考虑和解决哪个因素。民法和经济法区别的关键在于受国际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法多为属地管辖,域外影响有限;而经济危机的影响的是全球性导致经济法学的研究当然受国际因素的影响。其时,在研究经济法学时,本国经济因素的影响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这要与“主要地位”相区别,国内经济法学的研究归根结底要以本国因素为主),而“国际因素”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如经济周期发展是不分国界的;再如,中国加入wto后,为了证明自己具备wto成员资格的充分性、为了证明自己具备市场经济国家的条件,不断的修改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反垄断法、涉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涉外经济贸易立法等等。正确认识“问题主导性”的主要目的在于及时关注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对经济法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及时的完善本国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应当正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范式困境,在反思已有理论的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自主创新,实现经济法研究范式的转型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构建一套科学的经济法理论范式和有效的经济法具体制度,使之成为最具有知识产权的法律部门。”中国经济法学研究要坚持“批判与反思”的的研究态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的构建要协调,要时刻保持理论指导实践应用的先进性。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经济发展史的要求,不能类同于民商法的研究范式,即通过总结学科的价值理念、知识结构、逻辑体系来分析经济法学的特有问题。对于为什么要研究经济法学的特有问题,以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为例,从产生和发展历史两个角度分析两者研究问题的差别。从两者的产生上看,民法是确权的基本制度,是一种制度创造,而经济法制度是政府干预市场活动之法,是对已有法律状态的调整;从历史的角度看,民法制度是在长期的、规律性的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经济法则是一种矫正型的法律,在很多时候是“危机应对法”,是对民法所确认和保障的权利及其运行结果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矫正,是特定情形下出于特定目的对市场的干预或调整。两者在完整性和严密性方面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这些决定了经济法与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民法在研究问题上的差别性。二是经济法学研究的经济性要求经济法学的研究必须关注时代特征,如当前的金融法研究应当立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和特征,然后通过既有的经济法学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提炼出“经济法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总结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2.经济法学研究中“中国问题”的特殊性。经济法的任务就是解决“两个失灵”,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法学研究问题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特殊性。而经济社会转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这就要求市场调节方式的转型、国家干预方式的转型,这是独立国家角度的转型;从世界范围来讲,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他国经济社会转型对本国经济社会转型也有重要影响,这种“外来因素”是转型期经济法学研究必须考虑的因素。转型期经济法学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从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路径上分析,“两个失灵”所依托的“载体”的形成路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产生、发展的路径是由经济自由放任到国家强制干预、调节,由单一民商法到经济法的产生;而中国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由国家全部计划到部分放开、再到引入市场因素、转变政府职能,经济法的产生由党政领导、排斥民商法作用到经济法逐渐同世界经济法总体发展相趋同。

其次,“市场失灵”的前提不同。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路径上讲,资本主义国家遵循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而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主要不是由于生产力逐步发展、不完全是社会经济矛盾自身运动的产物,而主要是由于革命导致的,充分体现了国家全盘主导、完全计划。这就导致两种经济法学研究中的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的调制基础的差异性,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特征不同。因此,虽然目前各国经济法学研究较为“趋同”,但基于上诉经济法产生、发展路径的差异。中国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路径依赖也有其特殊性。转型时期经济法学研究必须立足于本国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制度的考察,但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法趋同,不同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考察也是必要的。中国经济法学的研究要把“中国性”①和“开放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同意中国市场“特殊性”是在承认当今世界市场的普遍性基础上的。因为市场有其自身的价值和选择规律,“市场经济具有自由的载荷,计划经济理性具有专制和集权思维载荷,……。市场不是可以随意替换的‘范式’,而是一种自由关联”。

所以,因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产生的“市场失灵”理论仍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主要方法,但要对解决问题的基础作“因地制宜”的研究,也即是转型期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研究方法的转型”上。具体包括制度背景研究及制度比较研究;学科的产生、发展路径不同;跨学科研究在经济法学研究中的特殊性;对传统多元法学研究方法的“侧重”性研究等。经济社会转型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前者涉及政府职能的定位,后者涉及政府干预权的范畴。如何使政府职能的转变体现在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实际操作中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重点。经济法学研究要求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同时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系统性,能够积淀理论基础。因此,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法学的研究要对经济社会的制度背景有系统的考察,包括同一国家不同经济社会时期的研究及不同国家同一时期制度比较的研究。其中对经济法学研究有核心影响的是不同经济社会时期经济史学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和利用,对不同经济社会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要有互动研究,即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制度背景的研究与跨学科的历史范畴研究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法研究的重点。

(二)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

1.比较研究方法的研究存在缺陷。关于比较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一是比较的素材不可靠。不少学者在进行比较时,一方面对外国某项法律制度的产生背景、适用状况、实施效果不甚了了,另一方面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立法精神及其实施状况也并不了解。二是判断优劣的标准不科学。不少学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法治作为判断优劣的标准,把外国的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当作定理来衡量中国的法律制度;当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就以我们“似乎了解”的那个国家作为标准。三是比较的目的似乎主要是为了批判我国的相关制度。与此同时,实证方法在我国法学界却被忽视。多数学者习惯于埋头做案头研究而缺少实证研究,没有实证资料将可能使我们的研究建立在既不了解我们所推崇的外国、又不了解我们想要改造的中国的情况的基础之上。目前经济法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比较的场景借用不全面。按照陈甦的观点,在我国立法实践中,既然我国社会实际生活中还没有出现或没有相当程度的社会情形,立法者假设将要发生此种社会情形并进行预设立法。如在论证我国金融立法的完善时,美国1929年的经济危机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与救助措施及救助措施依赖的政治基础与权力博弈背景都是必须考虑的事实。而目前大量的金融立法,特别是金融监管方面的立法,大都是在没有分析、挖掘“中国特有金融监管问题”的基础上,借用域外社会场景来进行预设立法,这种比较一方面有可能解决不了中国金融发展中将会出现的实际问题,也可能丧失中国金融法制文化的特性。

2.历史学研究方法内容单一。经济法学研究中的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较为单一,主要是运用传统法学研究中的法律史与法学史分析方法。同时,对经济法学史学研究方法不够重视,从学术著作上看,也只有肖江平著的《中国经济法学史研究》。经济法学以解决经济社会中具体问题为核心,所以要对经济法学不同分学科的发展史和学术史进行研究。例如,金融法领域缺乏世界货币史的深入分析;反垄断法领域缺乏“垄断”、“竞争行为”等与市场规制有关的市场经济发展史的研究。

3.缺少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有跨学科的研究,但缺少系统、准确的跨学科研究,存在误将其他学科理论“方法化”的情形。经济社会的转型不仅要考虑国内因素,还应当充分认识国际因素的影响。因为全球化时代,存在更丰富的政治经济关系需要相互依赖、有更多的政治利益的协调需要在经济立法上得以体现。而目前的国内经济法的研究,无论从范围上、还是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讲都缺少“跨学科研究意识”。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创新监管规则的缺失和金融监管权的错配,而造成“缺失”和“错配”的重要原因在于金融产品和衍生品的“多面性”,①而这正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缺少系统的跨学科知识构建的结果。

三、基于中国问题的经济法学研究方法的重构

(一)比较研究方法的科学化

比较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主要体现为立足于中国问题,选取正确全面的比较素材。选择正确的方法发现中国法治进程中的实际问题,围绕问题先进行本国制度背景分析,然后选取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的制度进行比较,对采取的措施进行社会适应性比较。以金融法为例,在银行破产立法中,很多学者呼吁尽快出台银行破产条例,原因是金融危机后不具有系统风险性的银行出现“破产情形”时,应该及时退市,应该适应国际上银行破产法的发展需求,但是中国的银行业是否具备了破产的能力,是否具备破产的社会基础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必要性,单存的做“危机假设”和“域外立法倡导”就急需进行银行破产立法,那么社会普通民众可能会很“惊讶”,商业银行在我国破产的也只有1998年破产的海发行,且后续的清算处理迟迟不能解决。因此,比较研究方法科学化的关键在于中国特有问题的发现、中国问题社会制度的全面分析及中国问题发展的合理预设。有学者指出,“比较法研究应认清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特定时空方位和努力方向,努力协调和整合法律的古今之维与中外之维。在承认和推进普适法律价值的同时,坚持自己法律的特色和品格。”“从研究方法层面,任何特殊性问题的提出和处理均建立在对特定社会和制度实践进行体察的基础上。在这种意义上,提出特殊问题的前提在于对特定社会和制度实践的基本方面有整体性了解,同时在这一层面展开某种基础性的比较,至少对所比较的不同法域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历史文化传统有基本认知。”

(二)史学研究方法多样化

法学学说是中国法学发展的知识背景,通过研究法学学说史,有助于寻求法学的思想性与本土性;法学学说史是法学研究者追求学术理想的内在动力,也是倡导学术自由,形成不同学术特色与学派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的法学学说史是法学研究和发展的理论依据;中国法学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与转型,就必须要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要面向中国的法制实践,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的研究方法。多元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为经济法解决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论基础。历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包括具体经济制度史的研究和相关经济理论发展史的研究。例如要研究金融法就难免要深入分析世界货币史;要研究财税法就必须了解公共财政理论;要研究反垄断法就要深入研究“垄断”、“竞争行为”等与市场规制有关的市场经济发展史,也即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一定规模的商品经济再到发达的商品经济等不同阶段的市场主体行为变化的历史分析。经济法学研究的基础是两个“发现”:即经济问题的发现和法律问题的发现。同时,两个“发现”又是互为基础的,经济法问题的发现有赖于经济问题的提炼和反馈。因为经济法是“国家干预”之法,它不会像民商法那样预先给权利主体设定一个合理的“权利框架”和“合法行为模式”,经济法学的研究模式是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提炼出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然后国家在设计一定的法律框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国家干预,以更好的维护市场秩序、应对经济危机。

(三)强化跨学科式的综合分析方法

经济法的特征包括综合性,综合性体现为公法与私法因素的综合、法律调整手段的综合、调整内容的综合等。因此,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是调整经济法律关系的必要途径。例如,我国经济法学的研究缺少“现代国际关系”与国内经济法的互动,刘志云指出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在于:一是事物本身的相关性,不同学科是从不同方面进行考察。二是学科本身的互通性,不同学科的知识具有互通性。三是学术研究者对同一问题研究深度的局限,以及研究跨度的拓展。通过“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阐述了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而源于经济法学学科复杂性和学科交叉范围广的特点,经济法学的研究也应当重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和互动。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促使经济法学跨学科研究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市场经济全球化下经济法问题的国际化、经济法问题解决的多元合作。①经济法学的跨学科研究能够为经济法学研究提供以下帮助:能够提供宏观的政治经济背景、为更好的了解国际经济最新发展动态提供制度基础;在微观上能够了解各国的经济政策的理论方法、经济立法动态,及时借鉴可以适用的优良制度。上述效果的实现都需要跨学科(如国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经济法以多元主体结构为框架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使经济法学研究范畴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需要把主体行为的研究与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纳入到同一个研究范畴进行比较研究,综合考虑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制度背景、传统习惯、心理变化等因素。所以,我们应该把经济法学的研究置于经济社会的整体背景下,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制度背景与制度历史,充分运用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的方法和工具,对经济法制度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使经济法学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

四、结论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6

新社会组织全体党员(没有设立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党员参加所在村、社区党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重点是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负责人。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可通过适当方式参与。

二、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取得实效、更加注重简便易行、更加注重分类指导、更加注重强化基层、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紧紧围绕"加强党建,壮大队伍,规范管理,发挥功能,提升能力,推动发展"活动主题,实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基层组织、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目标,以服务中心为上,提升发展力,以诚信经营为基,提升竞争力,以回馈社会为责,提升影响力,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要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实效。

(一)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新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大胆改革创新,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推进新社会组织的科学发展。

(二)加强党的建设。针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比较薄弱、存在问题较多的现状,采取强有力措施,理顺关系,创新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式,扩大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努力把新社会党组织建成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使新社会阶层党员成为创业创新、服务发展的先锋模范。要通过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对新社会组织的领导,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保证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解决突出问题。以解决新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疑难问题,深入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明确新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强新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增强新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拓展新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和平台,提升新社会组织科学发展的水平。

(四)充分发挥作用。把发挥新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按照健全组织、提升能力、培育扶持、规范管理、发挥作用的基本思路,引导新社会组织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人民利益为重,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新社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和作用。

(五)完善制度体系。要健全权责明确、运转协调、制衡有效的新社会组织治理结构。以党的建设、内部管理、运转机制、利益分配、发展环境、规范管理为重点,建立完善的议事、法人选举和财务、人事管理等内部制度,进而推动形成新社会组织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保障和促进新社会组织科学发展。建设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过硬的职工队伍,进而提升社会动员、社会服务、财务管理和和依照法律、规章开展活动的能力。

三、时间安排及方法步骤

新社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从2009年9月中旬开始,2010年1月中旬至2月底重点做好巩固扩大活动成果工作,集中活动时间为4个月。已建立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由所在辖区党组织负责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符合条件但尚未建立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应在准备阶段抓紧建立,再按要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党员但未达到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社会组织,参加所在村、社区的学习实践活动。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村党支部学习实践活动一并进行。

各单位要充分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开始前的准备和思想发动工作,认真传达学习省市区委的有关精神,广泛开展宣传,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准确掌握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情况,初步查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组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设计符合实际的实践载体,组织开好动员会,有针对性的搞好思想发动,提高广大党员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9月中旬至10月底)。主要抓好学习讨论、调研走访两项工作。

抓好学习讨论。采取上级党组织辅导学、必学内容集体学、携带资料抽空学、联系实际研讨学和考察观摩比较学等形式,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和《科学发展观辅导读本》,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有关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学习新社会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管理、先进科技实用知识技能等,提高广大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宣传推广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党组织领导成员和党员负责人要带头学习,记写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本单位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采取学习心得交流、举办科学发展论坛等方式,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共识。

开展调研走访。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广泛走访职工、服务对象或会员,采取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特别是要认真听取相关利益群体的意见建议,深入查找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建有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要紧紧围绕党组织在新社会组织中的职能定位及新社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行调研,努力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或调研材料,并及时组织调研成果交流,积极将调研成果上升为本单位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的制度措施。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11月初至11月底)。主要抓好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材料两项工作。

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设立了基层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要围绕党组织和党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这一主题,紧扣近年来本单位发展实际,深入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党员意识,明确整改方向。组织生活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深入开展谈心活动。组织生活会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

形成分析检查材料。设立了基层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要按照要求撰写分析检查材料。分析检查材料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围绕党的建设情况,深入查找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组织建设、组织生活开展、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和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自身建设情况,深入查找在内部治理、民主管理、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情况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围绕作用发挥情况,深入查找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分析检查材料要充分反映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系统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实事求是查找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对本单位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措施。分析检查材料形成后要充分讨论,征求群众、会员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为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打好基础。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12月初至2010年1月中旬)。主要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措施、解决突出问题两项工作。

制定整改落实措施。设立了基层党组织的新社会组织要以分析检查材料为依据,按照要求,重点针对加强党的建设、自身建设、作用发挥等三个方面制定整改落实措施:在党的建设方面,对符合发展条件的发展对象应正常发展为党员,对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在自身建设方面,要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建立民主运行机制,强化自律与诚信建设,完善内部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水平;在发挥作用方面,要着力提高按照政策法规办事和章程开展活动的能力,着力提高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合作的能力,着力提高提供更多、更新的公共服务和公益支持能力,着力提高凝聚民意、规范行为的能力。

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分轻重缓急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明确整改落实措施,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员工、新社会组织负责人公布,作出公开承诺。整改落实情况要向党员、员工、新社会组织负责人通报,接受党员、员工、新社会组织负责人的监督。

解决突出问题。按照整改落实措施的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社会团体要依照章程规定,及时向会员及服务对象公布所开展的业务活动,接受监督,重点解决行业协会如何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提升核心竞争力;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要积极对农民提供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服务新农村建设。通过扎实整改,多为会员、群众和服务对象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好事。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针对查找出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制度建设的内容和重点,着重健全完善内部管理、服务规范、风险防范、诚信评价、激励约束、权益保障、中介服务等方面的制度。

集中活动基本结束时,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适时组织会员、服务对象和有关人员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主要测评群众对解决影响和制约新社会组织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巩固提高解决,要认真组织"回头看",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补课"。要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使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要继续抓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切实做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活动成果。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7

论文摘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系统研究了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转化问题。从科研成果在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承上启下作用,分析了科研成果对于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与升级的重要作用;针对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研究了影响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直接转化的诸因素;研究了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基本方法和主要途径,以及转化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科研成果对于促进教学内容更新与升级的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出来的,是根据社会需求确定的。对应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必然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这就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必须面向社会需求,及时地实现更新与升级。而科研成果正处于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逐步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对于促进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同步更新具有重要作用。

1.科研成果是体现社会需求的重要形式

社会需求可通过多种形式体现出来,而在高校内部,科研工作是体现社会需求的最直接形式,社会需求是引导科研工作方向的指挥棒。社会需求在科研成果中会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来。从满足社会需求的时效性来看,可将社会需求分为短期需求与长期需求。一般来说,横向课题、工程性课题是针对社会短期需求的,主要用于解决某一领域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纵向课题、基础性课题是针对社会长期需求的,主要研究今后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领域来看,可分为机械工程领域社会需求、管理工程领域社会需求、电子工程领域社会需求等,这些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分别满足相应领域的社会需求。从满足社会需求的地域范围来看,可分为部级社会需求、省级社会需求、市级社会需求等,相应的部级科研成果、省级科研成果、市级科研成果分别满足相应地域范围内的社会需求。

上述科研成果一般都有一定的课题背景,属于一种任务性的科研成果。此外,在学术领域还广泛存在着自主性研究,尽管通过该类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缺乏明确的课题背景,但其也是面向一定问题的,该问题的解决必然会促进相应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一些内在需求。

2.科研成果是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教学内容应当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总体趋势,其应处于一种动态的调节过程之中,但这种调节并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动力机制推动这种调节功能的实现。科研成果就是推动课程教学内容发生调整的一种重要推动力,在这种推动力下,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

之所以认为科研成果是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靠拢过程中的中间状态,是因为教学内容难以实现一次性的向社会需求靠拢。教学内容主要取自于当前已取得的、较为成熟的知识成果。从这种角度来看,教学内容是直接面向某领域相关科研成果的,而其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则是通过该科研成果间接体现出来的。因此,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的靠拢具有传递性。首先教学内容应当向科研成果实现第一次直接的靠拢,然后科研成果再向社会需求实现第二次直接的靠拢,从而实现教学内容向社会需求的间接靠拢。而在这种传递性的靠拢过程中,科研成果起着承上启下的媒介作用(如图1所示)。

在图1所示的教学内容调节模式下,科研成果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果缺乏相应的科研成果则教学内容无法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同步发展,致使教学内容因循守旧。

从另一方面来看,科研成果的先进水平与成熟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水平与成熟水平社会需求的满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相对于社会整体需求总会存在一定的缺口,因此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也难以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它只是反映了人们当前对某一领域的认识和理解水平。当然也有某些科研成果超越了当前的社会需求,如某些基础性研究课题据此转化而来的教学内容也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则是深远的。

二、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时存在的问题

科研成果是针对比较具体的问题的,主要体现为解决相应问题的技术路线,可通过规范、图纸、技术数据、技术手册、技术报告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些科研成果的描述方式是以相关人员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的,重点体现成果的创新性,以及成果的可操作性。而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针对学生技能培养和素质提高的,主要体现为富有逻辑性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章节,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知识表述形式,实现系统化人才培养目标的。

显然,将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是不妥当的。该做法忽视了学生知识基础的薄弱性、教学内容的系统完整性和授课过程的逻辑连贯性。虽然科研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将科研成果直接用作教学内容,由于忽略了教学的内在规律,容易产生使学生想不明白、学不清楚、用不到位等问题。

2.影响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直接转化的因素

(1)学生的工作背景。科研成果往往立足于比较具体的实际问题,属于问题驱动型的知识产品。为了更好地理解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背景。而通常情况下,学生要么不具备工作背景,要么工作背景与科研成果不一致,难以在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方面与科研人员形成同等高度的认识。这就影响了其对科研成果的学习主动性。

(2)学生的知识基础。科研成果通常是站在某一领域专家、学者或工程人员的角度来描述问题的,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才能理解科研成果的基本思路。而教学内容针对的是一般学生,相对于科研成果,这些学生的知识基础往往是薄弱的,这就影响了其对科研成果的深人理解。

(3)科研成果的表述方式。科研成果有比较规范的表述方式,如手册、图纸、报告等。相对而言,教学内容在表述方式方面则要灵活得多,可通过语言、文字、图形、声音、影像、试验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科研成果相对单一的表述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影响了其对科研成果的掌握程度。

(4)科研成果的体系结构。科研成果主要反映科研人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在体系结构上重点突出其攻克关键问题的详细方案。相对而言,教学内容的体系结构则要系统完整得多,它强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系结构要反映学生“从不懂到基本懂,到非常懂,进而到能灵活运用”这样的一种学习递进模式。科研成果相对单调的体系结构不符合教学工作中循序渐进的一般规律,影响了学生对科研成果的完整认识。

三、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实施

1.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主要途径

(1)以教学案例方式佐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性。某些科研成果是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它拓宽了该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场合与范围,因此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这类科研成果适宜以案例的方式,充实到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对学生所学知识有效性的一种佐证。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学生当前所学知识为主体,以科研成果为支撑,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案例,进一步夯实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2)以理论引申方式扩展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入性。某些科研成果是对当前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它或者进一步深人挖掘了该理论和方法的深层次内涵。或者进一步改进了该理论和方法的不完善之处,或者进一步拓宽了该理论和方法的体系结构,所以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延伸。这类科研成果适宜以理论引申的方式,充实到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对学生所学知识不完善性的一种弥补。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以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不完善性为驱动,以科研成果为解决问题的契机,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理论引申,从正反两方面拓宽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

(3)以教学试验方式提升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性。某些科研成果是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变相表现形式,或者说将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另外更直观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如基于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或者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或者制作了相应的试验仪器,或者生产了相应的实际产品。这些科研成果从多角度展示了教学内容的立体结构,从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双手触等多种感官角度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类科研成果适宜以教学试验的方式充实到当前课程教学内容之中,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可将此类科研成果转化为三种不同类型的试验,一是分析型试验,主要针对理论性较强的定量知识模型,用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现活学活用的目的;二是操作型试验,主要针对流程性的定性知识模型,用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系统认识,以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三是演示型试验,主要针对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演示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感性认识。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科研成果的可操作性为基础,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试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4)以全新知识方式填补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空白。某些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性,它采用全新的方法系统,构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知识体系,填补了缺乏相应课程教学内容的空白,使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获得了崭新的解决思路。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它不但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有可能催生全新的社会行业,促进社会知识水平的整体提高。这种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全新知识,可以在教学内容中通过三种形式体现出来,一是以当前课程为基础,增加新的、自成体系的教学章节;二是创建新的教学课程,全面阐述解决某一问题的系统化理论;三是创建新的学科领域,增加学生培养方向的多样性。这种转化途径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与前沿性,它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了社会的一种全新需求,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行业指导性与前瞻性,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一种更高级形式。

2.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具体过程中,应当遵循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将科研成果以一种更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教学内容。为实现该目的,在转化过程中应当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围绕科研成果适当扩展的原则。科研成果往往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上,如果缺乏与其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一般学生很难全面理解该成果的理论内涵。从教学角度出发,则需要围绕科研成果这一核心知识点,对其进行适当扩展,将科研成果系统升级为富有逻辑性的教学知识体系,便于科研成果的进一步传承。扩展可从如下方面进行:一是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基础理论。理解科研成果的理论内涵,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针对科研成果,在学生当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向学生讲述必要的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基础理论;二是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应用领域。为使学生理解科研成果的重要性,针对各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向学生讲述该成果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或潜在的应用价值;三是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分支知识。科研成果所涉及到的理论与方法往往隶属于一个更大的专业知识体系,在讲述科研成果的核心理论基础上,适当扩展与科研成果相关的其他分支知识。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8

一、治安需求背景下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构

纵观历史,安全与秩序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需求,始终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也始终是人类最难以企及的梦想。处于矛盾错综复杂且易于激化的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安全与秩序无疑是最普遍、最强烈和最持久的社会需求。为此,不仅需要在实践上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治安需求,而且需要在理论上深入探讨治安学理论研究与学科构建的路径与方法,从而不断丰富社会治安及其治理的经验,培育新的理论观点和学说,汲取多门学科的营养,促进治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治安学研究和治安学科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治安的需求以及对解决治安问题对策理性沉思和理论探索的结果。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冲突错综复杂;同时,西学东渐的各种理念、思想、理论、思潮风起云涌,从而使我国传统的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以及认识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社会治安的稳定,有赖于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同时,社会治安也有其自身特有的内容和变化规律,不仅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的快速反应方式,也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关于社会治安现象、治安问题及对策的理论研究是许多学科涉及的范畴,如犯罪学、社会学、法学、侦查学、治安管理学等。这些学科从各自独特的视角探讨研究同一类社会现象或者同一个社会子系统,而且多为具体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行了有益探索,很多理论成果已经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毫无疑义,这些理论研究是对人类科学认识社会治安系统、科学推进社会治安系统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贡献和必要积累,是后续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学科研究也遇到了不可回避和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在目前被推崇的实证研究方面,许多研究因多种条件的制约,其结论普适性不足,难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成果,因而其说服力不强,难以普遍应用和推广;二是许多研究成果虽然理论系统化程度比较高,也有较强说服力,但由于其研究对象和范畴的局限性,运用于以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为基本特征的人文社会,很难有一览全局、纲举目张的作用和效果,因而制约了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多年以来,社会治安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一方面,其构成元素和结构方式是被许多学科分解开来研究的,如犯罪学、治安管理学、公安学、侦查学、相关法学等;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系统还有许多亟待研究和探索的空白点,如社会治安基本元素及其结构和功能,社会治安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化的反应机制,政府决策的社会治安风险与应对原则,治安决策和执法的人性化与柔性化方式等。由于这种分解、分散式的研究,使社会治安理论研究没有自觉地形成合力,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因而,造成众多关于社会治安的理论和学科在科学理论描述、解释和预测三大功能的实现方面无以与之相称。其理论性、应用性和适用性难以满足社会治安的根本需求,也画地为牢地限制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势下,亟须建构一个能够系统而理性地认识和解释社会治安、预测和指导社会治安治理实践、且能够有机地统一所有相关理论的治安科学理论体系。其最终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是对社会治安存在和治安意识的系统理解和理性把握,是指导社会安全有序运行的说明书,是国家制定治安政策和法律规范的理论依据,是治安职权机关和人员职务活动的理论指南,是社会治安思想变革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社会科学治安门类学科的理论纲领。就目前而言,治安学研究所显示出的研究领域的广阔性、层次的丰富性和理论的包容性及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表明:惟有治安学才能堪此重任。建构社会治安科学理论体系是社会治安需求的理性选择,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治安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与选择

建构理论的过程必然是艰难的科学研究过程。一门科学理论的建立和成熟,往往需要许多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然而,理论与科学研究的逻辑关系千百年来始终未变,永远是从归纳到演绎、又从演绎到归纳的互动过程。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假设→观察→概括→理论的无限循环过程。从观察体验到经验概括,上升为理论解释后又回到观察检验;从既有理论到假设论证,经观察检验后又回到理论完善。在科学研究中,这两种基本模式是相互交织运用的,是一个复合的逻辑过程:通过观察体验和经验概括,根据既有理论的科学原理,严格推演出理论假设;根据假设观察搜集经验资料以检验和印证假设,再回到理论建构的改进与完善。但在具体研究时,总有一个以归纳过程为主还是以演绎过程为主的问题。演绎建构理论的过程逻辑体系比较严谨、客观,如果研究问题得当、理论前提正确、假设科学合理、推理逻辑无误,则结论必然可信。由于这种研究方法在形式上相对严密、完美,在实现途径上相对简便易行,所以,更多的理论和学科体系倾向于以演绎———假设方法为主来建构。尽管基于归纳逻辑的案例研究等实证形式的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显露,但演绎建构理论仍然成为中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主流研究模式与理论范式。

众所周知,归纳研究和演绎研究并不相斥,它们是逻辑循环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治安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必定离不开两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但要明确的是,根据当前研究目标、条件和环境等综合因素,治安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应以演绎研究为主,以归纳研究为辅。有些学者往往用实证研究来抵制思辨研究,扬此抑彼,将二者对立起来。事实上,实证研究也并非只是事实呈现和数据分析,而是与理论的逻辑论证紧密相连并为之服务的。问题的来源、假设的提炼、命题的解析、关系的梳理和结论的检验等,都必须拥有深厚的理论作支撑,就像支撑摩天大厦的钢筋铁骨构架一样,而不是单靠若干数据和个案分析就能够解决的,尽管这些沙石砖瓦也是必要的。科学研究应追求理性即真理性和普适性,不能搞形似或神似甚至迎合。

三、治安学理论的建构我们究竟要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治安学?笔者认为,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三个特征:

(一)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治安学

“有问题的地方,就会有科学研究。”爱因斯坦一语道破了科学研究的根本价值。治安学建构要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要以科学解析社会治安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为己任,成为社会治安治理、管理的“显微镜”、“望远镜”和智囊团。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是治安学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然而,现实中有人往往片面理解“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科学内涵,把“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等同于“以问题为导向”,企望有一个具体问题就有一个对应的绝对真理,像开药方一样能够“对症治疗”,否则就是“空洞的”“理论说教”,以至于因为过分关注和热衷于求解具体问题的答案,而忽略甚至忘记了理论研究本身,忘记了问题研究所引导的主体和方向,导致一些“理论研究成果”在理论方面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在实践方面浅见薄识、隔靴搔痒。治安学建构如何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坚持从问题出发,要以科学解析社会治安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为己任;另一方面,要站在理性研究的基准点上,根据问题所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纷繁复杂的变化发展状况,运用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和方法,探求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普遍规律,并利用之为人类造福。“理性”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术语“logos”,意为世界的普遍规律[1]。我们可以概括理解为:相对于感性的和超经验主义的,代表事物本质、基础和普遍的一面,人类共同的善德、公平、正义、正当等是其基本内涵[2]。所以,以问题研究为导向最终是要通过研究得出包括问题答案在内的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结论。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我们引用一段爱因斯坦的描述:“若用一个比喻,我们可以说建立一种新理论不是像毁掉一个旧仓库,在那里建起一座摩天大楼。它倒是像在爬山一样,越是往上越能得到新的更广阔的视野,并且越能显示出我们出发点与周围广大地域之间的出乎意料的联系。但是我们的出发地点还在那里,还是可以看见,不过显得更小了,只成为我们克服种种障碍后爬到山巅所能得到的广大视野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而已。”建构治安学理论体系,就要有这样的目标、视野和胸怀。#p#分页标题#e#

(二)跨学科学术对话的治安学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虽然我们可以人为地将其分解为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但是,科学研究的最终价值是对这一整体的探索、理解和描述,这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有门类学科的共同本质和共同责任。现代学科发展的交叉性、互融性和边缘性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也给治安学研究带来了清新气息,许多研究成果都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升华的特性。无疑,这种交叉渗透、融合升华的趋势将贯穿于今后治安学学科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学科间以各种形式进行相互学术对话沟通将成为必然。学科间的对话是不同思想体系、知识系统和研究方法之间的交流,其所意指的是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语境。治安学理论体系构建之艰难,既有知识总量的不足,更有缺少学派争鸣的缺陷。从思想体系到知识系统以及研究方法,缺乏丰富性和世俗关怀功能,导致许多学术研究与社会治安实践的隔离和疏远。在此情形下,人们自然要从其他学科中寻找思想活力和替代性元素,在交流和对话中互补,在碰撞和融合中涌现出具有多样化和世俗关怀功能的学术成果。此外,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也如自然科学一样趋于复杂化精细分工,没有人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必须依赖或多或少或近或远的其他学科知识来弥补个人的有限性。因此,现代学者在生存方式和研究风格上都趋于温和与宽容。学术对话成为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交往机制,也成为当代思想创新和学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从技术层面看,学科间的学术对话很普遍,方式也很灵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前沿对话。各个学科都有各自的前沿阵地,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和普遍联系性,许多时候一个学科的前沿会与许多学科相联系或衔接,甚至互有交叉,形成学科研究前沿的对话和交流。例如,关于社会治安变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是治安学的学科前沿,换一个角度看,也是社会学、犯罪学等学科普遍关注的前沿问题。无论哪一门学科的学者在作系统研究时,都不可能不进行学科间的对话与交流。其二,问题对话。问题对话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问题尤其是难题,恐怕不是哪一个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完全覆盖的。例如,如何实现治安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如何实现治安处罚教育功能,如何解决治安管理趋利倾向,如何解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制、体制和机制等问题,必须通过多学科的有机整合才能从理论上予以系统、科学阐述。其三,创新对话。创新对话是指在创新活动中学科之间进行的交流与对话。人类的文明进步,需要综合知识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发挥,离不开多学科的交流与对话。创新是学科间整合的熔炉和催化剂,丰富的社会治安治理管理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和学科间整合的机遇。由此可见,治安学的理论建构和学科发展不可能脱离多学科对话交流、交叉整合的基本路径。

(三)拥有科学精神的治安学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人的发展;全面发展

实践与推动科学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好“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这既是实践中必须要面对的基本问题、核心问题,也是以往实际工作中解决不好、甚至是经常被忽视的难点问题、关键问题。

发展是历史潮流,更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怎样才能科学发展,这不是简单的一纸口令,也不是言出即有的想要结果。必须正视科学发展所须要的先决条件,正视促进科学发展的人的因素;必须把实现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一、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的本质

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如此。但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条件有别,实践和认识也有所局限,因此对发展的理解在循序渐进,对发展内涵的认识在逐步深入。

建国初期,顺应历史潮流,把新中国引入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总结苏联和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了如果不发展,不改变落后的状况,挨打是不可避免的论断。作为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指出要适合中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把“发展”引用到政治生活中,并就此作了独特阐释。他把中国发展,看作是摆脱贫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认为中国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两个不同表述的同一个问题。他强调说:“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同时又称这条“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突出了发展在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决定性意义,表明我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围绕如何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以为首的党中央,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进行了新概括。认真研究和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拓展理论视野,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新的发展实际,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深化了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但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含义,既包括对于事物矛盾运动和转化的哲学认识,包含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规律与相互影响的正确判断,也包括提高自身适应环境、变革事物与促进和谐发展的功能,提高自身存在的价值。追求发展主要是追求提高促进和谐发展的功能,追求增强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的功能。同时,发展的根本还在于,能否时刻注意解决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并在对这两者矛盾运动转换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握变革与调整的机遇。这就是发展的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

全面发展的内涵,既是对发展规律综合的、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又是对发展的各个事物系统的、局部的、相互关联的作用规律认识和了解。不能总是顾此失彼,也不能强调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发展的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必须要时刻注意各发展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经济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更要注重人的发展;区域发展不能丢掉整体发展,整体发展又必须注重各自特色与相互融合;城市发展不能忽略乡村发展,乡村发展必须要有工业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必须在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中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这就是科学的全面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二、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必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科学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主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科学发展的所有活动中,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是决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内在品质所在。科学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决定着科学发展;同时,人的发展又离不开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又对人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作用;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和互相促进的,两者在矛盾运动的质与量的变化过程中和合向前发展。

读史使人明哲,历史的教科书无不给我们许多启示。即便是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三十年,也同样有许多经验和教训。认识发展容易,但认识科学发展艰难;想要发展简单,但要推动发展不易。作为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历史发展,一切成败皆由人定。尽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着和创造者,但也不能忽视少数人对历史和社会发展所起的特定作用。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无疑对人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科学发展究其本质来讲,就是使抽象的、观念的东西,通过运动发展,变为现实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使不适应、相互矛盾的事物,通过变革发展,变为和谐的、相互统一的具体的存在。

从当代中国来讲,科学发展就是要使发展成为主题,使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使发展能够带动生产关系实现和谐,是发展能够巩固夯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使发展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不断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最大限度地不断改善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中的一切问题,真正在科学决策上做文章,在全面组织实施科学管理上下功夫。要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理清发展的思路,制定科学发展的对策,下大力气解决好影响我国发展的城乡统筹问题、区域协调问题、工业化与现代化问题、城市化与农业产业化问题,贫富差别问题、就业问题、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等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难题。

解决科学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包括:一是如何正视和认清影响我国全局战略发展的重大难题和问题,把握和找准具体重大难题与问题,这对实施和实现科学发展至关重要;二是理清各种矛盾和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搞清楚如何解决和怎样解决的逻辑顺序,尽可能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使诸多问题能够迎刃而解,推动科学决策和制定政策的有效性;三是对某些特殊问题,比如“三农”问题、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特殊手段,创造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人的发展究其实质来讲,就是用科学的思维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全面科学的发展观来武装人,还要用先进的文化知识、科学的管理理念、驾驭系统操作和可控的能力来塑造人,培养思考人类、面向世界、走向未来的现代化人。

多年来社会风气令人担忧,贪污腐化愈演愈烈,为官不为让人见而不怪;正气难以弘扬,路见不平却袖手旁观;自私自利、欺上瞒下,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玩世不恭、贪图享受,这似乎成了社会普遍行为。经济发展令人欣喜,但发展并没有带来应有的人的进步,相反滞后于发展的人,甚至还在制约应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决策不科学或缺乏整体意识,似乎问题当紧了才不得不去解决;以为有钱有资本了,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对国家、对他人不再关注、不再有责任了;考虑本单位的利益多了,集体国家观念淡薄了,公益和社会性的活动不再作为;为富不仁,,贫富悬殊,百姓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种种行为和劣迹,都是人的不发展的现实表现,都是满足现状和享乐安逸所导致的结果。

人的发展必须是有为的,有为的发展必然是思考发展、促进发展的。如果所有社会人,都能够在其所从事的职业当中,爱岗敬业、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求实创新、追求理想、服务于人,那么,推动科学发展就必将成为现实,科学发展就必将带来新的发展天地。

三、科学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这两者中,必须清楚人是第一要素,是决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发展的人,只有人的现代化发展,才能推进科学发展,也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发展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因素。正是人民群众蕴藏的无限创造力,创造了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推动了生产关系变革和社会进步。为此,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以人为本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同志早就指出,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也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含义或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则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推进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同志也指出:我党80多年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先锋队性质、党的最高理想和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概括。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赢得民心,积聚力量,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才能实现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崇高理想。

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这是决定能否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决定科学发展观能否贯彻落实的问题。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强调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这既是发展的客观与现实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前提保障。

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着眼点,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以人的发展状态作为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标志。这里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这不仅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包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等。

二是全面发挥人的才能,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力。要通过教育、激励和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各行各业的人都能有充分展示自我的天地,谋划组织、创造创新、精于业务、互助友爱,以不同的姿态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发展。

三是全面满足人的需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生活质量。经济社会发展,最终体现在不仅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和娱乐的需要,而且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需要、良好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需要等。

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必须做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证,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就越迅速发展,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越丰富,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经济社会越发展,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的更好更快进步。

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必须坚持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是相对的,是以物质文化条件为基础的。我们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发展条件不能脱离初级阶段实际。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又要从我们国情的实际出发,根据现实可能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现实和未来的紧迫感、使命感,抓住机遇加快各项事业发展,以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关注人的因素,注重人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要坚持在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做文章,在深入研究实际问题方面下功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一支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没有对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和预测分析的正确决策,就难以推动发展,就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必须要有发展的新思维,有发展的新举措,要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在不断改革中谋求发展。切实做到发展要依靠人,发展的成果要惠及人。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这个发展大局,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有全局观念,继续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协调好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是要不断解决好“三农”问题,解决好就业和民生问题,处理好政府与百姓的和谐关系。真正走出中国特色的、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4.

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篇10

一、高中物理教学进行StSe教育的意义

1.StSe教育符合高中物理教学本身的特点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常见、常用知识,是今后学习文化、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化所需要的预备知识。”教学目的也提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知识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物理教学不论内容还是目的都蕴涵了StSe教育理念。同时,高中物理教学中的StSe素材也极为丰富,例如交通问题、能源问题、超导体、磁悬浮列车、航天科技、核能与核辐射等,在处理这些有关物理学科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适当思考、讨论、应用、拓展,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以及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2.StSe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传统教育培养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关注社会的动态和发展。高中物理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强化,缺乏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及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学习过于狭隘,能力局限于解题,目的直指高考分数。如此培养的学生可能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会渐渐失去社会责任感,他们可能不会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因为与其自身利益联系不密切,当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时,更可能唯利是图,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针对这个问题,本项目强调在传授科学知识、锻炼科学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主动参与有关科技决策并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新型公民。

3.加强StSe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物理并不要求人人成为物理学家,但需要人人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懂得如何认识科学、理解科学、对待科学,以更好地尊重科学、应用科学、发展科学,更好地分析、适应迅猛发展变化的时代。然而,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他们在升学的重压下训练答题技巧,拼尽全力争取获得高分。StSe教育会让高中生不胜重负吗?他们有时间和能力顾及时事、关爱公众、放眼世界吗?他们能理解和接受吗?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曾于研究前期对所任教的2013届高三某班级(共46位学生)进行过调查,问题是“学习高中物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下(图1):

此调查结果只反映本校学生的情况,不能代表高中生整体,而且欠缺横向(多校调查)和纵向(本校历届学生调查)的数据对比,因此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也能从中发现几个问题:第一,有大约1/3的学生不把应试分数作为学习主要目的;第二,部分学生认识到物理与自然、社会、科技等关系密切,并把物理学习作为了解自然、社会、科技等的重要途径。第二点反映了学生对StSe教育理念有一定的认同和期待。

高中物理注重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但教学仅局限于抽象模型的深入研究,忽视问题分析的广度和综合度,在社会实际的分析应用方面往往不及文综科目。StSe理念提倡跨学科交叉互补,物理课不仅要帮助学生纵向深度研究模型,教师还应在教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讲解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社会问题,拓宽视野。

二、高中物理进行StSe教学的两种策略

1.选取相关的科技社会环境问题逐点拓展StSe教学

如前所述,新课程注重增加有关科技前沿进展的内容。如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必修1“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主题的活动建议中,设计了听讲座、看录像等活动,旨在了解宇航员的生活,了解在人造卫星上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尝试设计在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上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等内容。又如必修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谈到2003年8月美国东部大停电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必修2的“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介绍了相对论、光电效应、原子光谱和量子论等的基础内容;选修系列中大量有关现代科研装置的介绍(如质谱仪、回旋加速器)等。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科学家、科学史、现代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精神。

与高中物理相关的社会时事很多,如关于日本核电站事故、世田谷通信中断、博帕尔毒气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高科技事故的反思,教师在教学中联系这些社会时事,能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和体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懂得要更好地应用科技、防止危害,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全球意识及未来意识。

总之,在相关社会环境问题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而合理地开展StSe教学,让学生了解物理对科学、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不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还渗透社会意识、环境意识、发展意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以适应未来科技进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针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难点系统运用StSe教学策略

现行的教材中有关社会环境问题的内容虽然不少,但笔者认为这些并不是StSe教学的全部,StSe教学应渗透到基础知识教学中,针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难点运用StSe教学策略,让渗透的渠道更丰富,同时提高基础知识教学的效率。

如在运动学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对区别加速度概念及加速与速度存在困难,其实这些概念与社会环境都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因此,笔者在这部分的教学中进行了StSe教学。

针对学生易产生错误的地方,找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和事实,或做一些与一般认识相悖的实验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这些实验可以是教材中原有的(如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实验),也可以是教师改进的(如设计了双层双轨运动合成演示实验来演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还可以是师生共同设计的(如制作水火箭,进行射程比赛,更清楚地了解抛体运动的规律)。在建立新概念后,应将其反复应用于实际研究中,引导学生发现新概念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认识。如在建立了“时间”概念后,可通过“火车时刻表”或者“飞机时刻表”让学生找出从某地到某地所需的时间和到某地的时刻,学生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时会加深对“时间”“时刻”的理解。另外,多让学生搜集积累有关的科学史话、科技信息、现代科研成果等资源,引导他们思考物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以及物理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如在学习完必修2第四章后,让学生以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主题写一份关于物理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议论文。

案例:

(1)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面有一些常用的演示实验,为更客观和清晰地演示合运动情况设计了本实验。实验把电学实验加入到力学实验中,采用电动机带动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且电动机采用直流电路(单刀单掷开关)控制,基本避免了人为不稳定因素带来的误差,增加可控性。让学生对以下两种情况获得直观清晰的认知:两个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时,合运动也是一条匀速直线运动;两个分运动分别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合运动是一条曲线运动。

(2)在探究安培力的方向时,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以实物模型的方式,加以记录和总结,促使学生自主发现力的方向规律。

(3)在学习完高一必修部分后,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设计并制作“小型三维模拟地震台”,要求在一个或多个维度上模拟出地震时的地面震动情况。最好的一组学生运用可调速的三个马达带动一块塑胶板,利用齿轮和橡皮筋的推拉实现了三个维度上(上下、左右、前后)的震动,制作过程运用到切、磨、锯、量等技术,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三、高中物理课堂开展StSe教学的基本模式

通过在物理教学中开展StSe教学,探索如何引导学生以物理视角观察分析自然、社会、环境等问题,笔者总结了“二三三”模式。

1.基本含义

(1)二指StSe教学内容的来源有两种。一是选取相关的社会环境问题逐点拓展,二是基于基础知识教学的难点系统实施。

(2)三种主要的教学策略。课堂实验(演示探究或分组探究)、分组讨论、课外拓展。

(3)三个突出。学中做、学中思、学中用。

2.流程图

3.运用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一方面,要根据需要进行StSe教学,不是每堂课都必须开展。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对社会、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时,素材必须真实,从问题发现到解决都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综合性原则

StSe教育融合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环境科学进行教学,因此教学内容要重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融合,不搞学科本位主义,使学生充分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综合化等特征。

(3)实践性原则

StSe教育提倡联系现实生活。不同于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本模式教学注重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设计、实验、分析、下结论等过程,同时还采用分组讨论等形式丰富的教学策略,并把教学拓展到课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发展性原则

StSe教育立足于科学基础知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因此,运用本模式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应具备发展性,以培育学生对科技、社会、环境的关爱,形成追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