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十篇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十篇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9:43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1

我国自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期内,实行的是以职工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说,这一明显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较好地发挥了社会保障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一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暴露出其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对社会保障体制逐步进行了改革。但迄今为止,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形成,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基础和核心环节的社会保障资金在筹措、管理及使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和不规范的地方。这种情况已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项经济制度的改革不相适应。因此,改革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本文试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人手,谈谈对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看法。

(一)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评价

我国现行的以“现收现付”和各部门、各行业多元分散筹资为主要特点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在资金的筹措、管理和使用等环节存在一系列问题:

1.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法政出多门,筹资方式不规范,缺乏法律保障,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筹集上主要由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自行制定具体筹资办法和比例,先以养老保险统筹为例:上海市规定的统筹比例是25.5%,北京市、天津市是18%,河北省是16%,江苏省内的无锡市为23.5%,而同一省内的仪征市仅为10%;北京市的三资企业是按16%统筹,而集体企业规定的统筹比例则高达27%。再以医疗保险为例,1998年召开的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地区为统筹单位,也可实行县级统筹。”这种筹资方式在实际执行中,不仅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规定不一致,即使同一地区不同类型企业的缴费标准往往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负担水平悬殊,不仅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客观上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筹资方式在实践中的另一弊端是筹资的方法、制度多数是以部门、行业规章的形式出现,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在筹资过程中,往往刚性不足,再加上征收力量不足,手段软化,拖欠、不缴或少缴统筹金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不规范的筹资方式很难为社会保障及时足额地提供资金,影响了社会保障作用的发挥。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混乱,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管理上仍没有克服多元化分散化的积弊,表现为自设机构,多头管理。具体来讲,劳动部门负责城镇国有企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民政部门负责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人事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养老保险;卫生部门负责医疗保险;保险公司负责城镇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各级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职工福利的事务性管理和服务工作。另外,铁路、邮电、金融、电力、煤炭等行业和系统还自行实行社会保障,各有各的管理办法,这种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体制导致机构重叠,执行成本高昂。同时,由于各部门自行制定征收标准和支付办法,使杜保资金在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宏观协调平衡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客观上不利于保证社保资金的安全性,也有碍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3.社会保障资金在使用上存在漏洞,不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现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可以按比例从统筹金中提取管理费的办法,是造成管理费用提取混乱和开支过大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某地失业保险机构的管理费用占失业保险费总支出的33%,而直接用于救济失业职工的部分仅占总支出的7%,其余的支出都是用于风险投资或其他方面的。另据报载,1997年度全国共谈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90亿元。可以说,上述局面的形成是与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多方筹资、分散管理的筹资方式直接相关的,这种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坐收、坐支,收支一条线管理办法,不仅形成高额的管理费用,而且也为部分管理者的腐败创造了条件。

可见,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筹措、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都直接导源于不合理的资金筹集方式。因此,有必要用新的筹资方式代替原有的多元分散的筹资方式,以适应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国际比较

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基础,因此确立合理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是一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核心环节。由于国情的差异和所实行社会保障模式、保障范围的不同,世界各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世界上已经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建立个人储蓄账户。这种筹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它是实行政府强制社会保障模式国家所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在这一筹资方式下,要求雇主和雇员分别按规定的标准把社会保障费用存入雇员的个人帐户,社会保障费的本金和利息均归雇员所有,由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支配,政府有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调剂;二是征收社会保障税或社会保障费。这种筹资方式常见于实行政府提供保障模式的国家,主要是按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分别规定税率(或缴费率),由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缴纳,也有少数国家规定完全由雇主缴纳。社会保障税(或费),也称社会保险税,或称社会保障缴款,是一国政府为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而开征的一种税或税收形式的缴款,主要是对薪金和工资所得课征,由专门的管理机构(如税务机关等)负责征收和管理,其收支一般纳入国家预算(实行收费形式的国家也有收入不纳入预算的情况),实行“专税专用”或“专费专用”,超支部分由财政拨款补足。从当今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情况来看,社会保障税以其所特有的规范和效率赢得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青睐,成为当今各国普遍采用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征收不同形式社会保障税的国家已有80多个,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经济发达国家,也包括了一些如埃及、阿根廷、巴西、巴拿马、阿曼等发展中国家,而且在荷兰、法国、瑞士、瑞典、西班牙、巴西等国,社会保障税更已成为第一号税种。社会保障税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兴起

和发展,充分说明了它的优越性。

(三)社会保障税是我国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最佳选择

借鉴世界各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成功经验,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缺陷,我们认为,开征社会保障税是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方式的最佳选择。

1.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有助于打破地区、部门、行业间的条决分割,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多方筹资、自定标准的筹资方式客观上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因缴费标准不同而负担高低悬殊的局面,不仅负担不均的矛盾突出,而且还阻碍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部门行业间的合理流动。通过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实现税率的统一和征收机关的统一,将彻底改变上述局面,实现人力资源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和更高层次上的顺畅流动。统一的社会保障税还有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从而促成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

2.有助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由税务机关具体负责税款的征收,并把收入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形成征收、管理、使用各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通过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把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纳入国家立法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之下,这将使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筹措、保值增值和有效使用得到有力的保证。

3.有助于促进“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负担沉重,而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统筹费和住房公积金等,都要由企业来承担。企业要承担这些占工资总额70—80%的福利支出,尤其是目前在国有企业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沉重的保险开支,使企业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开征社会保障税,遵循“普遍纳税,共同负担”的征收原则,凡有纳税能力的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共同承担纳税义务,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既缓解了保险资金来源不足的矛盾,也为企业走出困境减轻了压力。

4.有利于逐步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但是,社会保障对于广大农村人口几乎是一片空白,城镇职工所能享受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基本与他们无关。社会主义制度下,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是平等的,但是,农民所得到的社会保障却与城镇特别是大城市职工享受的保障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尽管各级政府对农村的部分特困户也定期或不定期地以不同方式给予扶贫、救济,但是,依然分散的、低水平的保险资金筹集方式对于大量需要救济扶助的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来说,无疑于杯水车薪。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每年以600万人左右的速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已接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0%。但社会保障与其还有一定的距离。随着我国税费改革的深入,在不增加农民和乡镇企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保障税的开征,逐步建立起农村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既能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缩小城乡差别,又有利于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

5.有助于降低制度运行成本。通过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由税务机关统一负责社会保障所需要资金的筹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税务机构的人力和物力,降低社会保障筹资成本;由专门机构负责社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专业化的管理将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更好的发挥,有助于实现管理费用的最小化。这两方面作用的发挥将最终促成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成本的最小化,从而使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6.有助于克服社会保障资金筹集过程中的种种阻力,保证筹资工作的顺利进行。税收的强制性和规范性特征将增强社会保障资金筹集过程中的约束力,杜绝拖欠、不缴和少缴的现象。进而筹资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有力地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初步设想

为保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是十分必要的。借鉴国外社会保障税开征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基本状况,近阶段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2

  关键词:社会保障税;筹资模式;费改税

abstract:thecurrentsocialsecurityfinancingchannelsforfund-raisingmodethereisasingle,rigid,lackoflegislativeprotection,lowdegreeofsocialproblems,inordertofundamentallysolvetheaboveproblem,wemustvigorouslypromotesocialinsurancebechangedtotheprocessofsocialsecuritytax.forthisreason,a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articlesofchina'ssocialsecurityfund-raisingmodelofthesocialsecurityreform,taxreformandtheneedandfeasibilityoftheintroductionofchina'ssocialsecuritytaxpolicyrecommendations.

  keywords:socialsecuritytaxes;patternoffinancing;taxreform

前言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之上。因此,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保障要求的稳定、可靠、有效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不但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现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弊端

      (一)筹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应实现多样化,而目前我国的筹资渠道相对较为单一,当前只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实行较低比例的收缴制度,医疗保险只在个别城市实行试点个人收缴制度,生育保险尚在酝酿之中。各项保障费用基本来源于职工就职的单位,而个人对于基金的支出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受阻,资金缺口日益增大。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出现支付危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帐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

     (二)刚性不足、缺乏立法保护

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办法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靠行政手段推向社会,缺乏严格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强制有力的硬性约束,对于未能按照规定上缴的企业或者个人缺乏法律惩治措施,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基金缺口的进一步增大。此外以“费”的形式征缴资金不像以“税”的形式那样具有强制性、固定性等特性。

(三)参保面窄、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覆盖面仅限于城镇、工矿区的企事业单位,即使在这些已参保的企业中,实际缴费人数与应缴费人数也存有巨大的差距。而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基金才刚刚展开,农民还未能充分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加上农民负担过重,造成城乡差距的进一步加大,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改变势在必行。

(四)部门职能不清、管理机制混乱

我国目前参与到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的部门众多,这些部门囊括了地税、人事、劳动、民政、保险、卫生等单位,它们都在经办和社会保障基金。然而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各行其道,这造成了管理成本高,而效率低下的恶劣状况,严重阻碍了社保基金的征缴和统筹。

二、各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比较分析

      (一)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

目前,全世界已有172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征收社会保障税,即政府通过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障金,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并通过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进行管理。第二,征缴社会保险费,即通过雇主和雇员缴费形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不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政府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和运营。第三,强制储蓄制,即将雇主为雇员缴纳的保障基金及雇员按规定缴纳的保障基金,都统一存入个人专门的社会保障账户,其本金及相应利息收入均归个人所有,政府通常只保留少部门的税收调节权。

      (二)各种筹资模式比较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三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曾起到良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征收社会保障税这一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保障税的实施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管理有了严密的法律依据,并且,“以纳税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无疑更有利于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力度和统筹层级,有利于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对于社会保障统筹缴款方式而言,它所依据的是部门性、地方性的法规,法律层次低,缺乏约束力,管理分散,不便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管理;而采取储蓄制形式,虽然考虑了收入与支出的对应关系,但是这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对于账户管理要求较高,只适用于人口少,且地区发展水平差距不大的国家,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不景气或企业经营亏损时难以保证社保基金的筹措时期。

通过以上三种筹资模式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的现状,建议我国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充分利用税收三性的特征,依法征收社保基金,利用人们不断增强的纳税意识,提高我国社保基金征缴的到位率。

三、我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必然选择——费改税

      (一)社保费改税的优越性

1. 广开税源,保障基金充沛。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广开税源,彻底改变现存由于自愿参保或者动员参保带来的导致社保基金征收不足的弊端。依据税法强制全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个人等依法上缴社保税,保证社保基金筹集渠道的畅通,保障社保基金的充足率、到位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加强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保障基金安全。社保税的实施,显示了税收的“刚性”原则,能够减少征管过程中的不缴、少缴、欠缴现象的发生,充分实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社会保险费改税后,形成了“税务机关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社保部门发放,审计部门监督”的管理新模式。将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发放分别由相应部门负责,协调了部门的职能分工,社保基金实现“收支两条线”的运作,有效遏制了现存社保基金筹资和发放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保障了社保基金的安全。

3. 利于社会统筹安排与调度。社会保障税是国家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以工资薪金所得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特定的税目,其既有一般税收的强制性,但又缺乏税收的无偿性。在全社会范围为以“税”的形式征收社保基金,克服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不公平现象的发生,避免因缴费率不同造成的企业负担不均,有利于社保基金在整个社会范围为统筹安排。社保税的开展在宏观和微观上保证了基金的征缴,推进了社会的公平进程;社会保障税的开征解决了原来劳动力因流动造成社保基金不能进行相应转移的问题,社保基金不会因为人员工作地变更而中断。

      (二)社保费改税的可行性

   我国目前基本已经具备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基本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切实可行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当前对于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征收模式已基本达成了社会共识,近些年社会各界对于要求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呼声不断高涨,学术界对于开征社会保障税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甚至提出了具体方案,这些研究和探索为开征社会保障税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

2. 从国际比较结果看,缴税制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首要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选择,开征社会保障税是我国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最佳选择。

3. 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组织基础与经济基础。从组织基础看:税务机关经过多年的税收征管实践,拥有一只强大且素质较高的征收队伍、积累了大量和丰富的税收征管经验,作风过硬、业务精熟;具备功能齐全的征收设施和健全的报税网络,可以为缴费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有较严密的税源监控制度,熟悉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工资水平、人员变化、财务收支等情况。从经济基础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我国已经具备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经济基础,我国的企业单位与职工个人也具有相应的承受能力。

(三)实施社会保障税的政策建议

1. 加快《社会保障税》立法进程。原有的社会保障费主要是以行政政策为主要管理手段,给社保基金的筹集带来了大量问题,随着社保费改税的实施,配套的法律必需加快制定,为社会保障税提供法律上的依据。依据法律条款明确社会保障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合法、有序运行。

2. 加强农村社保筹集渠道建设。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筹集中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便是社保基金覆盖面窄,特别是广大农民还主要依靠自我保障,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村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必须借助于社会保障税的特性,开拓农村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扩大农村参保面。

3. 社会保障项目、范围、标准的确定,必须遵循循序渐进与低水平的原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表明,社会保障范围与程度是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具体国情密切相关的。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范围是逐步扩大的,层次是逐步提高的。由于我国尚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较低层次,而人员基数过大,因此,我国应特别注意社会保障项目、范围、标准的确定,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且低水平保障应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原则。

4. 明确社会保障功能的定位是保障而不是公平。社会保障一直强调社会公平的原则,一百余年来,税和税收规则作为福利国家的工具,被大多数福利国家用来影响收入分配,试图通过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调节市场经济发展而导致的贫富悬殊,但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每一个政策评价都表明再分配的效果不好,即使在福利国家也不例外。对于中国而言,在开征社会保障税之初,强调并明确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保障而非公平,是一个真正需要引起我们普遍关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5. 实现社会保障税收收入统筹调剂。由于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收入能力和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保基金余缺统一调剂机制,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协调地区平衡。

6. 新旧筹资模式的衔接与转换。社保费改税是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重大变革,因此,以税务部门为主导的征收管理体系与现行征收办法存在着诸多矛盾,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实行必须做好两种新旧筹资模式的平稳过渡。这可以通过部门间职能的再分工来实现,对于原有社会统筹基金的处理,在社会保障税开征后要逐步由原来劳动部门统筹与管理的社保基金交由财政部门管理,列入国家预算,由现社会机构代为保管,按照国家财政保障预算项目规定予以使用,审计部门监督社保基金的使用和发放。

【参考文献】

[1]郑猛.空帐不断增加,如何“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n].中国税务报,2005-11-16.

[2]刘永禄,刘永新.社会保障税: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理想方式[j].中国财政,2005,(6).

[3]于秀丽.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选择理论述评[j].社会保障制度,2005,(6).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3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之上。因此,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保障要求的稳定、可靠、有效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不但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现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弊端

(一)筹资渠道单一、资金缺口大

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应实现多样化,而目前我国的筹资渠道相对较为单一,当前只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实行较低比例的收缴制度,医疗保险只在个别城市实行试点个人收缴制度,生育保险尚在酝酿之中。各项保障费用基本来源于职工就职的单位,而个人对于基金的支出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受阻,资金缺口日益增大。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出现支付危机,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帐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

(二)刚性不足、缺乏立法保护

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办法由地方政府自行制定,靠行政手段推向社会,缺乏严格有效的法律依据和强制有力的硬性约束,对于未能按照规定上缴的企业或者个人缺乏法律惩治措施,这导致了社会保障基金缺口的进一步增大。此外以“费”的形式征缴资金不像以“税”的形式那样具有强制性、固定性等特性。

(三)参保面窄、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覆盖面仅限于城镇、工矿区的企事业单位,即使在这些已参保的企业中,实际缴费人数与应缴费人数也存有巨大的差距。而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基金才刚刚展开,农民还未能充分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加上农民负担过重,造成城乡差距的进一步加大,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改变势在必行。

(四)部门职能不清、管理机制混乱

我国目前参与到社会保障基金征缴的部门众多,这些部门囊括了地税、人事、劳动、民政、保险、卫生等单位,它们都在经办和社会保障基金。然而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各自为政,各行其道,这造成了管理成本高,而效率低下的恶劣状况,严重阻碍了社保基金的征缴和统筹。

二、各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比较分析

(一)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

目前,全世界已有172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征收社会保障税,即政府通过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障金,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并通过专门的社会保障预算进行管理。第二,征缴社会保险费,即通过雇主和雇员缴费形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不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但由政府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和运营。第三,强制储蓄制,即将雇主为雇员缴纳的保障基金及雇员按规定缴纳的保障基金,都统一存入个人专门的社会保障账户,其本金及相应利息收入均归个人所有,政府通常只保留少部门的税收调节权。

(二)各种筹资模式比较分析对我国的启示

三种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模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曾起到良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征收社会保障税这一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保障税的实施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管理有了严密的法律依据,并且,“以纳税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无疑更有利于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力度和统筹层级,有利于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公平竞争,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对于社会保障统筹缴款方式而言,它所依据的是部门性、地方性的法规,法律层次低,缺乏约束力,管理分散,不便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管理;而采取储蓄制形式,虽然考虑了收入与支出的对应关系,但是这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对于账户管理要求较高,只适用于人口少,且地区发展水平差距不大的国家,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不景气或企业经营亏损时难以保证社保基金的筹措时期。

通过以上三种筹资模式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社保基金筹资模式的现状,建议我国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充分利用税收三性的特征,依法征收社保基金,利用人们不断增强的纳税意识,提高我国社保基金征缴的到位率。

三、我国社保基金筹资模式必然选择——费改税

(一)社保费改税的优越性

1.广开税源,保障基金充沛。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广开税源,彻底改变现存由于自愿参保或者动员参保带来的导致社保基金征收不足的弊端。依据税法强制全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团体、个人等依法上缴社保税,保证社保基金筹集渠道的畅通,保障社保基金的充足率、到位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2.加强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保障基金安全。社保税的实施,显示了税收的“刚性”原则,能够减少征管过程中的不缴、少缴、欠缴现象的发生,充分实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社会保险费改税后,形成了“税务机关征收,财政部门管理,社保部门发放,审计部门监督”的管理新模式。将社保基金的征收、管理、发放分别由相应部门负责,协调了部门的职能分工,社保基金实现“收支两条线”的运作,有效遏制了现存社保基金筹资和发放过程中腐败行为的发生,保障了社保基金的安全。

3.利于社会统筹安排与调度。社会保障税是国家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以工资薪金所得作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特定的税目,其既有一般税收的强制性,但又缺乏税收的无偿性。在全社会范围为以“税”的形式征收社保基金,克服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不公平现象的发生,避免因缴费率不同造成的企业负担不均,有利于社保基金在整个社会范围为统筹安排。社保税的开展在宏观和微观上保证了基金的征缴,推进了社会的公平进程;社会保障税的开征解决了原来劳动力因流动造成社保基金不能进行相应转移的问题,社保基金不会因为人员工作地变更而中断。(二)社保费改税的可行性

我国目前基本已经具备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基本条件,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切实可行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当前对于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征收模式已基本达成了社会共识,近些年社会各界对于要求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呼声不断高涨,学术界对于开征社会保障税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甚至提出了具体方案,这些研究和探索为开征社会保障税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

2.从国际比较结果看,缴税制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首要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选择,开征社会保障税是我国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的最佳选择。

3.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组织基础与经济基础。从组织基础看:税务机关经过多年的税收征管实践,拥有一只强大且素质较高的征收队伍、积累了大量和丰富的税收征管经验,作风过硬、业务精熟;具备功能齐全的征收设施和健全的报税网络,可以为缴费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有较严密的税源监控制度,熟悉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工资水平、人员变化、财务收支等情况。从经济基础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我国已经具备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经济基础,我国的企业单位与职工个人也具有相应的承受能力。

(三)实施社会保障税的政策建议

1.加快《社会保障税》立法进程。原有的社会保障费主要是以行政政策为主要管理手段,给社保基金的筹集带来了大量问题,随着社保费改税的实施,配套的法律必需加快制定,为社会保障税提供法律上的依据。依据法律条款明确社会保障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合法、有序运行。

2.加强农村社保筹集渠道建设。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筹集中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便是社保基金覆盖面窄,特别是广大农民还主要依靠自我保障,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农村劳动人民的安居乐业,必须借助于社会保障税的特性,开拓农村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扩大农村参保面。

3.社会保障项目、范围、标准的确定,必须遵循循序渐进与低水平的原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表明,社会保障范围与程度是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具体国情密切相关的。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的范围是逐步扩大的,层次是逐步提高的。由于我国尚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较低层次,而人员基数过大,因此,我国应特别注意社会保障项目、范围、标准的确定,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且低水平保障应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原则。

4.明确社会保障功能的定位是保障而不是公平。社会保障一直强调社会公平的原则,一百余年来,税和税收规则作为福利国家的工具,被大多数福利国家用来影响收入分配,试图通过合理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调节市场经济发展而导致的贫富悬殊,但实际的情况是,几乎每一个政策评价都表明再分配的效果不好,即使在福利国家也不例外。对于中国而言,在开征社会保障税之初,强调并明确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保障而非公平,是一个真正需要引起我们普遍关注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5.实现社会保障税收收入统筹调剂。由于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收入能力和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社保基金余缺统一调剂机制,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协调地区平衡。

6.新旧筹资模式的衔接与转换。社保费改税是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模式的重大变革,因此,以税务部门为主导的征收管理体系与现行征收办法存在着诸多矛盾,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实行必须做好两种新旧筹资模式的平稳过渡。这可以通过部门间职能的再分工来实现,对于原有社会统筹基金的处理,在社会保障税开征后要逐步由原来劳动部门统筹与管理的社保基金交由财政部门管理,列入国家预算,由现社会机构代为保管,按照国家财政保障预算项目规定予以使用,审计部门监督社保基金的使用和发放。

【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4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

中图分类号:F27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120-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是对当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的科学判断,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辽宁是一个以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地区,社会保障问题具有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多、人口老龄化严重、筹资渠道单一等特点。因此,辽宁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及其筹集模式

社会保障基金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一般包括筹集、支出、运营和监管等(见图1)几个环节。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收支过程,在这个运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否则就会造成基金的收支不平衡,从而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出问题。社保基金的筹集是指由专门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按照社会保障制度所规定的计征对象方法,定期向劳动者所在单位或劳动者个人征收社保基金的行为。它是社保基金运行的起点和核心环节,它关系到能否建立充足稳定的社保基金,实现社保基金的良性运行,以保证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其中基金筹集是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首要环节,它通过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向不同的征缴主体征收社会保险费,来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户[1]。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按基金的调剂范围可分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模式,社会统筹体现了社会成员横向之间的收入调剂和风险分担,个人账户体现了职工一生收入的纵向调剂风险分担。按有没有基金积累可分为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积累制和部分基金积累制[2]。

1.现收现付社会统筹制

由社会保险机关为已退休职工需支付退休养老金的总额进行社会筹资,即由单位和职工个人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统筹费率)缴纳保险费。这种方式的养老负担是代际转移,由在职一代负担已退休的职工的养老费用;这种模式易于操作,具有通过再分配达到公平为主导的特性。但这一模式已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各国政府都将面临退休高峰期养老金支付的危机,因此这一模式尽管很好的体现了再分配的功能,目前仍是改革的对象。(见图2)在收支函数关系中,X始终等于Y,即支付额等于收入额,这与现收现付的名称正好吻合。

2.个人账户储存基金制

从职工参加工作起,根据规定,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由雇主和雇员缴纳保险费,计入个人账户,作为长期储存积累增值的基金,其所有权归个人。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按个人账户积累总额以养老金形式逐月发放给个人。这一模式将自我保障融入社会保险,激励机制强,利于监督管理,具有以效率为主导的特征。该模式在过渡到老龄化退休高峰期时有足够的资金,不存在支付危机。东方发展中国家以此作为法定的保险制度,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而在西方国家把它作为第二层次的企业养老金和私人年金计划。(见图3)随着时间延续,个人的积累逐渐增多。在职工退休时,再逐期发还给职工。

3.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积累基金建立在个人账户基础上,同时,又保留了社会统筹互助互济的机制。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大部分统筹调剂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费用,职工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单位缴纳的统筹保险费的一部分进入职工个人账户。这一方式引入了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同时,又保留了社会统筹互济的优点,但同样会使账户内的基金面临着保值增值的风险。(见图4)混合制初期的积累率一般较低,以后逐渐提高,这是考虑到年轻人收入较低积累也应较低的实际情况,以后随着收入的增多,积累率再逐步提高。

二、辽宁社会保障基金紧张的成因分析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由于其数目庞大,收支运动过程复杂,从而对整个经济秩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总体来说,中国缺乏向竞争性分散化的基金管理转变的明确路径,面临全面社保基金这个新的政府机构成为最大机构投资者的危险[3],辽宁同样也面临相同困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改制转制力度的加大,下岗失业工人逐年增加,老龄化程度提高等因素,使辽宁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基金支出压力增大,更使得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愈发重要。分析辽宁省社会保障基金紧张主要有以下原因:

1.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城市化高,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拥有大批的在职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截至2006年末,全省人口数共计4210.4万人,就业人员合计2128.1万人,占全省人口的50.54%。全省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248.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865.8万人,离退休人员383万人。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覆盖率上计算,辽宁省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都在全国排在前列。加上老工业基地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经济运行质量受到国有企业改制影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居全国首位。辽宁的经济困境导致企业的筹资能力弱化,企业保险基金赤字使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出现困难。以养老保险基金为例,从2001年至2006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包括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增长22.1%,基金收入增长117.3%,基金支出增长99.8%,基金收入的增长率低于基金支出的增长(见表2-1)。这些数据无疑暴露了社会保障基金紧张的经济因素,社会保障基金收入与支出的不平衡现状。

2.企业亏损额巨大,下岗失业人员过多

从形式上看,社保基金来源于五个渠道:国家资助、企业缴纳、社会成员个人缴纳、社会捐赠、基金的运营增值,其中前三个渠道是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目前,辽宁个人缴费的比例还很低,基本上还是以企业负担为主。2006年辽宁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614.1万,企业占74.30%,为456.3万人。其中在企业范围内,国有企业的参保人数为209.2万,占全省企业事业保险参保人数的45.85%,占据了半壁江山。

据统计,2006年辽宁省社保基金收入205056万元,基金支出156105万元,累计结余为-31955万元,巨大的基金缺口使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处于尴尬境地。政府不得不增加对社会保障补助。2006年辽宁省社会保障补助开支为2024175万元,占全国的10.75%,高居全国首位。

3.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离退休人数逐年增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上升到一定标准的一种人口社会现象。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截至2006年,辽宁省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56&,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54%。按照国际公认的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10%且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标准衡量,辽宁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结构比例增加,提高了老年赡养率,对养老保险体系提出挑战。所谓老年赡养率是指65岁以上人口占15―64岁人口比例。[5]辽宁老年赡养率变化见图2―3。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辽宁老年赡养率增长了3.13个百分点,对于现在处于10%左右老年赡养率的养老保险体系已需要中央财政注入资金,那么,当老年赡养率越来越高时,无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企业缴费还是个人缴费任何一方都面临巨大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使养老保险体系负担沉重。

人口老龄化引起的支付压力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支付上。以养老保险为例,辽宁养老基金发展趋势呈现收不抵支状态。较高的缴费负担令许多微利或亏损的企业疲于应付,成为这些企业扭亏增盈的枷锁。如超出的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将给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势必会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和国民经济危机。

三、辽宁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对策

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是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是中央财政拨款,国有股减持和其他收入。在境内国有股减持暂停后,全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目前已无以为继,迫切需要开辟新的筹资渠道。考虑到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具体情况和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缺陷,应采取多元灵活的措施拓展筹资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1.征收社会保障税,扩大资金来源

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有助于打破地区、部门、行业间的条块分割,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多方筹资、自定标准的筹资方式客观上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因缴费标准不同而负担高低悬殊的局面,不仅负担不均的矛盾突出,而且还阻碍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部门行业间的合理流动。

通过征收统一的社会保障税,由税务机关具体负责税款的征收,并把收入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形成征收、管理、使用各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通过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把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纳入国家立法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之下,这将使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筹措、保值增值和有效使用得到有力的保证。

征收统一的社会保障税促进向真正的社会保险的转变,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长期以来,制约辽宁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负担沉重,而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统筹费和住房公积金等,都要由企业来承担。尤其是目前在国有企业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下,沉重的保险开支,使企业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征收社会保障税,遵循“普遍纳税,共同负担”的征收原则,凡有纳税能力的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共同承担纳税义务,既缓解了保险基金来源不足的矛盾,也为企业走出困境减轻了压力,适合辽宁的现实情况。

2.发行社会保障国债,提高社保基金收支平衡能力

发行社会保障国债是用未来的财政收入来偿付社会保障方面积累的欠款,推迟养老金的支付。这实质上是把隐性债务变为短期的显性债务以减轻总负债,改善长期的财政清偿能力。社会保障债券无论对广大退休人员还是在职职工的切身利益的影响都是很直接的,如果市场上有专门的、定向的社会保障债券,将会受到欢迎。这既可以扩大当前消费,又可以改善人们的预期,对于拉动内需具有积极作用,也不致引发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

从政府角度看,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财政,应该自行发债,可以发行地方社会保障债券。但我国《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债券融资的授权,应避免走上变相债券融资或借贷融资的道路,从而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此,应规范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必须有明确的偿还基础;地方财政支出范围必须有明确的界定,而且需要服从于当地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正式决议;要有独立的中介机构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财税状况及前景进行中肯的分析和评价,为投资者提供必要的相关信息和。

此外,目前地方政府收入主要是通过中央政府债券转借方式间接进行,相关部门可考虑修改有关的法律条文,把辽宁做为试点,促进省政府自行发行债券条件的逐步成熟。

3.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

辽宁国有企业改制转制尚未完成是经济运行长期受阻的关键因素。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的国有资产始终未能有效的利用。对于当前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抵支的现状,应采取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将变现资金的一部分化作社会保障资金注入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

辽宁在由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向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过渡中,出现巨大的历史隐性债务,用个人账户中的积累资金去支付历史隐性债务,使个人账户形同虚设,成为空账。旧制度下本应积累的养老金已转化为国有资产,因此,在转轨时期从国有企业中分离一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可以缓解社保基金的赤字,应作为老工业基地基金筹集的一条捷径。

总之,针对当前辽宁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状况,应从完善筹资体系着手,建立稳定、可靠和多渠道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从而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参考文献:

[1]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no.2(2001~200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3.

[2]张琪.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94.

[3]丁开杰.社会保障体制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8.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5

摘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政府、集体及个人三方来承担。由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才刚刚起步,财政资金保障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集体补助缺失,农民的个人收入微薄,因此不足以负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通过改变政府扶持方式,以国有股转持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以税收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用实物换保障来构建多渠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方式。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基金筹集渠道 实物换保障目前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方式的大胆创新。探讨构建多渠道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使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多元化,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有效的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中指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来承担。国家、集体和个人亦是基金来源的主体。

一、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渠道(一)个人缴纳为主个人是社会养老保险的受益者,是社会保险费用的承担者和义务人。明确社会成员的缴费义务有利于减轻财政负担,增加社会保险基金,使社会保险基金给付得到落实;有利于增强社会成员个人责任心和自我保障意识。国家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集体补助难以到位,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上完全由个人承担,这对收人普遍偏低的农民家庭来说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再加上农村养老的传统观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难以在农村地区普遍覆盖。农民收入偏低,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方式仅限于现金形式,使得保障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程度低。一些贫困地区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成了纯粹的个人储蓄积累保险,微薄的养老保险金根本无法提供必要的养老保障,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二)集体补助为辅集体补助主要从乡镇企业利润和集体积累中支付。集体经济与农民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义务为农民承担一部分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缴纳,这样可以减轻个人的负担。目前,虽然我国要求集体补助一点,很多地方也开始实行补助计划,但是发展缓慢、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特别是在乡镇企业不发达的地区,集体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能力下降。(三)国家补贴为补充《基本方案》是我国1992年颁布的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方案,其中规定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方式。国家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基本补助予以税前列支给予政策扶持。但国家在基金筹集上没有财政责任,即不承担直接的出资责任。我国目前的财政收人增长很快,2008年达到61316.9亿元,我国的经济承受能力在不断加强。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有能力承担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注入资金的责任。

二、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渠道存在的问题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来看,一般是国家、集体和个人承担。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国家的财政支持力度、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一)物价水平的上涨,削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近年来,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持,财政转移资金逐年增多,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照理农民的个人负担应会减轻。但是由于物价水平,特别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导致社会保障结余基金贬值,社会保障基金支出增加,使国家所提供的财政资金保障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政府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有所削弱。(二)乡镇财政无力补助,制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水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中的“集体补助为辅”的原则与乡镇财政的补助有着紧密的联系。乡镇财政满足农村公共需求是其基本职能,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支持是其基本职能的体现。但乡镇的财政收人主要是来自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税收,尤其是一些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的落后地区,致使农业税成为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乡镇财政收人减少,乡镇财政无力承担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水平。(三)农民个人收入水平低,导致农民的筹资能力较弱农民的收人普遍偏低,农民的收人水平增长速度缓慢,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收人差距过大,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对于承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显得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2008年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595万人,仅占全国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1891万人的25.6%,这比2006年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比例28.6%降低了3.6个百分点。这说明只有小部分人用仅有的“富余”的钱参加了养老保险,还有很多农民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基金。如果我国坚持现有的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原则,那么在以后实施过程中,部分农民会因为缺乏投保信心,缺少投保的资金而放弃投保,这就对我国全面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广覆盖产生了阻力。三、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渠道的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政府和社会提供的资金不充裕的前提下,合理、可行的基金筹集方式是农村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通过借鉴以前的丰富经验,结合我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需要构建多渠道的基金筹集方式。(一)改变政府扶持方式政府除了给予政策支持外,还应加大财政扶持,按照农民缴费标准,坚持多交多补,少交少补,不交不补的补助原则,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民收人低且不稳定,制约了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这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收人。(1>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6

(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理论简述

1.统一社会保障理论。该理论认为,应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统一规定、统一标准、统一征收、统一支付和统一管理。以国家财政为基础,将农民也纳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中。中央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保障的对象是有公民义务的劳动者。社会保障资金纳入政府财政的年度预算,实行按需分配,年度平衡。社会保障人人平等,不分劳动力的素质、级别和所在地域。胡鞍钢认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保持中国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基础,也是“中国新政”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改革中最优先的议题。中国要建立一个充满温暖、关怀和友爱的公平社会,有赖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公共产品,国家应采用统一征收社会保障税的方式,统一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实行全国统一调配。冯兰瑞认为,应尽快实现由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一。现代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是社会化,这种社会化不仅包括保障对象社会化、保障主体社会化和管理服务社会化,还应包括资金筹集和调剂使用社会化。社会保障社会化程度越高,越接近全社会的统一化,就越接近社会保障的本质特征。我们要从省级统筹过渡到全国统筹,这是建立全国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由之路。

2.民间社会保障理论。该理论认为,中国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动机是短期的,战略目标是错误的,财政上是无法持续的。因为在区域发展高度不平衡,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上将是乌托邦式的“洋跃进”。统一的社会保障非但无助于国有企业改革,而且还会拖垮整个财政体系;统一的社会保障将严重削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使外资流向劳动力价格更低廉的国家,从而削弱而非加强社会稳定。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就在于没有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成本低,社会负担轻;统一的社会保障还将使贫困地区的居民大量迁移到沿海等发达地区。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将出现类似于纽约的贫民窟,加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因此,中国应扎根家庭、依托市场,发展民间社会保障体系。从长期的发展战略而言,中国应当建立以家庭储蓄养老保障为主,民营医疗保险为辅,社区社会救济保底,廉价高效灵活多样的社会保障体系,而非统一集中国营低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3.差别性社会保障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我国城乡差别巨大,所以在保障形式、保障项目、保障水平等方面,应当有所区别。在农村,应以家庭保障为主,同时根据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保障项目;在城市,则应加大社会保障改革的力度,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4.有差别的统一社会保障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应实行“有差别的统一”。进城务工农民、乡镇企业职工、城市企业职工等应逐步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保障项目中的最低生活水平部分和大病统筹部分,应渐次过渡为全民共享项目;其他部分,以及社会保险的其他项目,如失业、工伤等,城乡应具有一定的差异。

(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理论评析

首先,我们分析统一社会保障理论。统一社会保障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是可以实现人与人平等。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应履行的职责,也是对公民生活权利的维护。《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文件都明确规定,人人都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这种理念。二是有利于劳动者流动。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行政区域性,这种区域性制约了劳动者流向其他行政区域。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央政府就成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从而,可以把社会保障资金纳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资金账户。这样,劳动者的流动就不会再受地域限制,提高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但是,也必须承认,统一社会保障理论也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按统一的个人税率对劳动者的收入征收社会保障税;按统一的企业税率对劳动者所在的企业征收社会保障税。受多种因素影响,每个劳动者的收入差别很大。比如,2004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15元,其中上海为8513元,居第一位;北京为7836.4元,居第二位。劳动者的收入不同,缴纳的社会保障税也就不同。然而,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是使每个劳动者都享受相同的社会保障金,并不考虑每个人过去所缴纳的社会保障金多少。因此,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公平的,它会引致高收入者产生抵触情绪,进而与企业共谋,尽量减少各自的社会保障税,以提高各自的当期收入。

其次,我们分析民间社会保障理论。我们认为,民间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难以解决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我国居民家庭储蓄难以支撑养老保障。截止到2004年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19555亿元。看起来数额巨大,但是,如果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数额还是小得可怜。我国有13亿人口,所以,人均储蓄余额仅为9197元。更何况,我国储户的结构不对称,即中低收入的中小储户数量较大,约占总储户的80%;高收入的储户数量较小,约占总储户的20%。同时,我国储户的收入又呈两极分化态势,即中低收入的中小储户仅拥有20%的储蓄余额;而高收入的储户却拥有80%的储蓄余额。因此,中低收入阶层的人均储蓄余额约为2299元,高收入阶层的人均储蓄余额也仅为36786元。这种储蓄状况是难以维持养老费用的。二是民营医疗保险机构会承担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吗?民营医疗保险是商业性保险,需要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定期向保险公司缴纳医疗保险金。但是,劳动者在劳动期间收入较低,几乎没有剩余缴纳医疗保险金。不缴纳医疗保险金,医疗保险机构怎么会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障呢?所以,以民营医疗保险机构来承担老年人的医疗保障的设想是没有资金支持的,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三是社区的社会救济能保底吗?我们认为,社区的社会救济是不能够保底的,原因是社区不是社会保障机构,不具有社会保障职能;若强制社区承担社会救济职能,那么救济资金从哪儿来?

再次,我们分析差别性社会保障理论和有差别的统一社会保障理论。农村和城市分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看似合理,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农村和城市分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将使两者“各自为政”,结果会导致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使农村劳动者社会保障待遇大幅度降低。农村曾经为城市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所以工业必须反哺农业。财政政策应向农业和农民倾斜,以增强农民参与社会保障的能力,保证农民社会保障和城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障的实质性公平。

建立有差别的统一社会保障制度,适应了我国的国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这种制度安排又造成了农民之间、城市企业职工之间的不平等。有差别的统一社会保障制度,是统一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有差别地运用于城市和农村。全国农民都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金,全国企业职工也都享受同样的社会保障金,不考虑农民个体和职工个体缴纳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多少,没有体现按“贡献”分配原则,这必然会影响“贡献”大者的积极性。所以,这种有差别的统一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不合理的。

二、建立分级式社会保障理论

由于现有的社会保障理论难以满足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需要,所以,应探索新的社会保障理论。新构建的社会保障理论应体现公平与效率原则。只讲公平,不讲效率,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将步入困境;只讲效率,不讲公平,则有悖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讲公平,有利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规模不断扩大,也有利于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温暖、友爱和关怀的良好社会氛围;讲效率,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和企业多缴纳社会保障税。

由于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者,所以,我们据此创新社会保障理论,即提出分级式社会保障理论。所谓分级式社会保障理论,是指以中央和省两级政府作为社会保障主体,分Z,j统一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并分别为全国和所辖区域城乡人员提供社会保障的理论。即分级式社会保障制度所需要的社会保障资金,由全国社会保障税和地方社会保障税分别筹集。全国社会保障税的征税对象是国有企业的收入(包括国有资产的收入);地方社会保障税的征税对象是国有企业员工的收入、非国有企业的收入(包括非国有资产的收入)、非国有企业员工的收入和农村农民的收入。

分级式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分级”。“分级”即把社会保障制度分为两级,“一级”是中央政府通过全国社会保障税统一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用于全国城乡人员社会保障之用;另“一级”是省一级政府通过地方社会保障税统一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用于本省区域内城乡人员社会保障之用。

每个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障资金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只要是我国具备条件的居民,无论是城市退休职工,还是农村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都可以领取相同的全国社会保障金。它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性,表明人人平等。另一部分是省一级地方社会保障资金。只要是该省区域内具备条件的居民,都可以领取相同的地方社会保障金。对于省内来说,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公平性;对于全国来说,它体现了“各自”的贡献,即效率性,它可以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7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快步向我们走来。建立一种开放性的,可“升级”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是首要的选择。由于社会保障筹资模式是不同筹资手段的组合,我们就从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角度,分别论述不同筹资手段的运用和完善。

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力度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几项:经济建设支出、社会科教支出、国防费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其他支出(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其中社会科教支出由于国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呈稳步上升趋势,今后这一势头仍将保持。国防费支出近年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国家大幅裁减兵员、节省开支的结果,但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提醒我们有必要保持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以确保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受侵犯。今后仍要保证国防科技的投入,这就需要国防费支出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关于经济建设支出,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已比计划经济时期低得多。但由于我国的市场体制尚未完善,且处于工业化推进阶段,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艰巨任务,可行的办法是将一些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经济建设支出采取举债即发行建设债券的形式筹资,腾出一部分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正常运转的“成本”,自然是越低越好。从中长期看,政府正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随着机构精简力度加大,行政管理支出的压缩是有潜力的。

根据上述分析,做如下设想:第一步,用2~3年时间,经济建设支出的30%通过发行建设债券筹集,行政管理支出的比重压缩1%,这样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约占财政支出的7%左右;第二步,再用2~3年时间,经济建设支出的50%通过发行建设债券筹集,行政管理费再压缩1个万分点,则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第三步,再用3~4年时间,经济建设支出的80%通过发行建设债券筹集,行政管理费压缩1.5个百分点,则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5.5%左右。经过这三步,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可增加15.5%左右,基本能够适应社会保障对财政支出的要求。

二、将现行社会保险费改为社会保险税

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的社会保险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以统筹缴费方式筹资,法律强制力不够。收缴率难以提高;覆盖面小,企业缴费能力差异大,筹资水平有限;缴费比率不统一,缴费形式不规范,严重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集社会保险费的收、支、用与政策制定于一体,缺乏制约和监督。而在条件适当的时候开征社会保障税,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社会保险税以税收的形式替代了缴费的形式,因而更具有强制性;开征社会保险税规范了费率,公平了负担水平,有利于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稳定的收入来源渠道;开征社会保险税还有利于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社会保险税的征收由于是利用现有税务部门的组织机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征管,因而大大降低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成本。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缴费制度发展较快,覆盖面不断扩大,统筹层次已基本达到省级统筹。1999年年初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实行“三费合征”,即可由地方税务机关征收,也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这些发展变化都表明,我国开征社会保险税的时机日趋成熟,在不断有目的的完善现行缴费制度的基础上,尽快从组织、法律、监管等各方面完善配套措施,争取早日开征社会保险税,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更加稳定、高效和规范。

三、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增加社会保障基金

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实质上是将部分社会生产基金转变为社会保障基金,采取这一措施既有其历史必然性,又有其现实可行性。我国已提出了“公共财政”的构想。这就要求财政部门退出竞争性行业,出售变现一部分国有资产存量,用于补充社会保障基金的巨大缺口。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应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资本市场的力量,辅之以可靠的法律依据和对财政、社会保障、证券监管、中央银行等部门的有效协调,通盘考虑,稳步扎实地推进,以防止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开征新税种,直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开征一些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新税种,其收入用于社会保障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如利息税、遗产税和赠与税、特殊消费税等。其中,利息税我国已恢复征收一年多,总收入达120多亿元,有效促进了储蓄转化为投资,刺激了居民即期消费,拉动了消费需求。其收入也主要用于增加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贴、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社会保障支出项目。遗产税和赠与税对于防止两极分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富差距明显拉大,造成了一些不稳定因素,行业、城乡、地区等对社会财富占有的差距日益加大。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并将收入有效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将是一顶重要而且必要的工作。另外,对于高档娱乐行业和特定的高档消费品征收特殊消费税,并将收入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有利于抑制社会上的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风气,还会支持社会保障筹资,有益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税;启示

社会保障是一种通过政府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提供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各国一般都采取一定的方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其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征独立的税种即社会保障税,对一切支付或取得工薪收入的雇主、雇员就其支付、取得的工资和薪金收入为课税对象征收,由税务管理机构或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征收管理;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另一种类型是不单独征收专项税费,大部分社会保障的资金来自于一般的税收收入。

一、德国、美国、瑞典社会保障税的实践模式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基本上全部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以税收为主要手段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自从1889年德国创建社会保障税以来,目前已经有172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施行了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而征收不同形式的社会保障税或薪金税的国家已达140个国家。从类型上看,德国、美国、瑞典的模式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德国的社会保障税

德国是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建立了现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德国五个保障税种简述如下:

(1)养老保险税。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1994年应税收入的上限为年收入91200马克。(2)医疗保险税。纳税人为所有工人、职员、家庭手者以及从事其它职业的人,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应税上限为68400马克。(3)失业保险税。纳税人为所有职工,每年的应税工资限额与养老保险相同,税率为7.2%,雇主负担4.2%,雇员负担3%。(4)工伤保险税。纳税人为所有职工和农民,税率为2.15%,完全由雇主按雇员的工资收入缴纳。(5)护理保险税。专门用于向国内老年人及病残人员关怀保险提供资金。

(二)美国的社会保障税

美国征收的社会保障税称为工薪税,是按照承保对象和承保项目相结合的办法分别设置税种,基本上是以工薪所得为税基,采取比例税率,由雇主和雇员平均负担,有最高限额。具体如下:(1)工薪税。其纳税人为雇主和雇员,税基是工资薪金额,没有起征点,也没有费用扣除,但有最高限额,采取比例税率,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2)自由职业者工薪税。美国自由职业者(除医生)的养老、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按其所经营事业的纯收益额计征,以400美元为起征点,其税率为12.3%。(3)失业保险税。由联邦失业保险税和州政府失业保险税组成,其中联邦失业保险税全部由雇主缴纳。(4)铁路员工退职保障税。纳税人为雇主和雇员,课税对象为雇员领取的全部工资和雇主发放的工资。由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雇员的税率为6.15%,雇主的税率为9.5%。

(三)瑞典的社会保障税

瑞典的社会保障税1913年开始征收,也是西方最早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国家之一。具体主要有儿童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与病休保障、失业保障、住房保障和养老保障等六大类,征收对象包括所有在瑞典居住的个人获得的工资所得,规定8600瑞典克朗到276000瑞典克朗的一个区间,收入低于该下限的24%或高于上限的7.5倍则无须缴纳社会保障税。瑞典社会保障税的缴纳方式是以源泉扣缴为主,雇员的社会保障税采取源泉扣缴方式,即由雇主在发放工资时扣缴,并连同雇主本人的社会保障税一起上缴税务局。在具体设置上,瑞典的社会保障税按各承保项目分项设置,既社会保障税的征收与承保项目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确定一个总税率征收社会保障税后,再根据不同的项目确定的比例提取各个项目的税额,每年根据不同项目支出数额的变化,还可以调整各项目税率,目前确定的保险项目有10个。

二、对我国目前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启示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情况

我国社会保障从征收社保基金对应项目上有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及残疾人工作保障基金等,还有农村养老及合作医疗等,这些保险基金的筹集基本上是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其他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各地情况不一,一般有城市低保、被征地农民补助等各类情况,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筹集。从范围上看,基本上涵盖或正在涵盖各类企业职工(含农民工)、自由职业者、城镇居民、农民等其他特殊群体。社会保险费的管理一般是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负责,其中财政部门负责管理资金,其他部分负责对收益人进行发放管理,如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和失业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低保和残疾人工作保障等由民政局负责。

(二)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情况

在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上,我国部分省份由地方税务局征收和部分省份由劳动资源局征收的“二元模式”。具体征收项目以江苏省为例:

1.基本养老保险费。江苏省南京市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交费率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8%,企业为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1%。江苏省2009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932.96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2.基本医疗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交费率为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9%缴纳,在职职工按本人工资收入的2%缴纳,灵活就业人员按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1%按月缴费。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为本统筹地区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的人员应当同时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险,农民工大病医疗互助费由个人按规定缴纳,用人单位负责代扣代缴。2009年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291.67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3.失业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共同承担,缴费单位按照本单位应参保职工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个人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2009年全省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63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4.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承担,以用人单位上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计算依据,根据单位的不同性质,交费率分别为0.7%、0.5%、0.2%。2009年全省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15.74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5.生育保险费。由企业承担,交费率为用人单位上年度全部职工工资总额0.8%。职工工资收入超过本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人缴费工资基数,职工工资收入低于本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60%的,按本市上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60%缴费。2009年全省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16.24亿元(含基金征缴收入)。

6.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个人和国家承担,其缴费比例为8%,个人缴纳4%,市、区(县)政府补贴4%。

7.残疾人工作保障基金。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1.5%比例的,按照年度差额人数和市、县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本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0%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三、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基本设想

(一)开征社会保障税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法制体系。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社会制度,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立法手段去实现,一方面通过立法形式可以明确规定每个企业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增加其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更为制度化、规范化,利于促进社会福利的健康发展。

2.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险是一国政府在承诺范围内承担最后责任的基本保险,是一种法定保险,作为法定保险应该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体现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增强互济功能和防御风险的能力。我国是人口大国,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很多,各类人的需求不同,因此我国的原则就是广覆盖保基本,将我国社会需要保障的人群尽可能的纳入保障范围。

3.社会保障税的统筹问题。对于统筹问题,《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建立社会保障税就涉及到全国统筹问题,目前各省、市在征收社保基金及支取使用上差异比较大,建立社会保障税后,全国要统一征收,其中就涉及全国统筹问题,可以考虑的是个人缴纳的部分应直接和收益人挂钩,企业交纳的部分中,其大部分也应该和收益挂钩,企业中的一小部分可以用来进行全国统筹,对于经过统筹后,一些地方的缺口,则由中央财政再给予相应的转移支出以弥补。

4.社会保障税的税负问题。社会保障税的税负高低由各国的保障项目、范围和水平决定。从以上各个国家的实践看,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初期,由于保障的范围和项目少,税率定得都比较低,以后随着社会保障范围和项目的拓宽和逐步扩大,税率也逐步提高。这样兼顾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

(二)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要素分析

1.征收范围和纳税人

社会保障税一般纳税人应包括雇主和雇员两方面,此外可以确定为纳税人的还应包括自由职业者、无业人员、农民等。

2.征税对象及计税依据

(1)我国社会保障税的征税对象应包括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的个人获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具体计税依据口径可与个人所得税法中工资薪金的计税依据口径相一致。

(2)我国社会保障税可以设立上下限额,不设立扣除费用。纳税人的资本利得、利息股等可暂不计入社会保障税的课税基数。可设置两个档次,即超过600%以上的部分不再征收,而300%至600%的部分采取较低的税率。

3.税率

(1)设置综合税率

可以借鉴瑞典的做法,设立一个综合税率,在一个统一的税率征收基础上,由专门的政府机构根据各保障项目需要资金的不同情况,再确定各自的提取比例,并且可以根据每年支出的情况,调整各自的提取比例。

(2)分档设置税率

可以设置两档税率,即当地上年平均工资300%以内的部分确定一个基本税率,超过600%以上的部分不再征收,而300%至600%的部分采取一个较低的税率。

4.纳税环节和纳税期限

可以源泉扣缴方式为主,个人自缴为辅。既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在计算缴纳应缴的社会保障税的同时,代扣代缴职工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障税,其纳税期限可以和个人所得税同口径。

5.减免税规定

设置一定的低限和高限,即按目前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一般规定,超过当地上年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再缴纳,而低于当地上年平均工资60%的部分也不再缴纳。

(三)社会保障税的征管

一般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税都由税务机关征收,纳税人在缴纳社会保障税时与个人所得税一起申报,雇员部分由雇主代扣代缴,自营者自行申报,自行缴纳,税款进入国库,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由税务机关征收。建立社会保障税,应该为共享税,其中统筹部分应归属中央级收入,其他归地方收入。而社会保障税的预编制算、税率调整、综合税率中各项目的提取比例等则由其他相关部门负责。

注释:

①文中涉及的相关社会保障数字来源于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参考文献:

[1]靳万军,石坚.税收理论与实践(第一版)[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1.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9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财政效应,投资,制度缺陷

0、引言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根据国家立法,通过各种特定渠道建立的用于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在筹集和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而且会与许多经济和社会变量发生联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缺陷限制了社会保障基金财政效应的发挥。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缺陷及其对策,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基金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制度缺陷

(一)社会保障基金资金不足

社保基金收支缺口巨大,社会保障制度无法有效地调节收入分配,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阶层分化是必然发生的现象,但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把这种分化控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实施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社会保障供需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以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为例,据测算,如果把企业(单位)供款限定在工资总额的20%以内,制度转轨采取渐进方式,我国未来25年的统筹基金年均缺口将达到717亿元,总缺口1.8万亿元。[1]现实表明,在社会阶层持续分化的背景下,现有保障体系很难为应保人口全面有效地提供保障,缓解贫富差距因此缺失了一个基础平台。

(二)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不仅制约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来源,而且无法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与合理配置,限制了国企改革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国企改革的核心是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为此企业必须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控劳动力结构,这样必然有一部分职工下岗、失业,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无法把所有企业的各种类别的职工都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以失业保险为例,目前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仍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职工,覆盖面仅占全部城镇劳动者总数的一半左右,如果考虑到许多非登记失业人口,则现阶段失业保险的覆盖面会更小。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劳动力在地区、部门、行业尤其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流动不畅,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就业水平的提高无法实现。

(三)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运用渠道单一

社保基金筹集和运用渠道狭窄,限制了社保基金本身的保值增值及其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从社保基金的筹集来看,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征收相关的费用和国家财政拨款,而且投资运营方式比较落后,限制了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除部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股票和债券二级市场之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的资产基本是投资于收益率较低的国债、存款,基金运作回报率低微,保值增值能力有限。如2003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为34.07亿,如果按成本计价法计算,收益率为2.71%,而2003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同比上升了3.2%。[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曾经表示,即使每年的收益率能够达到5%,2万亿元的基金,一年至少有1000亿元的收益,仍然不足以补充4亿人口养老的费用。

2、社会保障基金制度缺陷的化解路径

(一)多元化筹集社保基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1.采取财政手段弥补历史欠账形成的隐性债务

首先,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比重,弥补基金缺口。其次,通过国有资产变现融资。由于当前国有资产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来源于养老金积累,将国有资产的一定份额划入社会保障基金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发行长期债券进行融资。通过扩大国债规模的方式来吸收和消化养老保险历史欠账,从而将隐性的政府债务显性化,既体现了代与代之间的公平,也不会出现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转换对某一代人造成的福利损失。

2.通过税收渠道增加社保基金来源

从长远看,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是最佳的筹资方式。社会保障税稳定性、法制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社会保障基金的理想来源。政府还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变动社会保障税税率,发挥其稳定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目前可以通过强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将一部分个人所得税纳为社保收入。遗产税和资本利得税也可以成为社保基金的来源。另外,还可以在现有消费税的基础上对一些极高档消费品加征专项用于社会保障的特种消费税。[3]

(二)积极探索新的投资渠道,使社保基金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机制

1.持股国企,参与国企所有权改革和公司治理改革。由社会保障基金持股国有企业,主要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效果。第一,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公有制属性,不会发生国有资产流失。第二,原有计划体制造成国企的已退休职工和即将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已经转变为国有资产,划拨一部分国有资产交由社会保障基金法人持有,实际上是把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的那一部分财富归还给社保基金的受益人。

2.参与住房融资,发挥资金跨期配置作用。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规模庞大的购房贷款作为支撑,目前实行的是以公积金贷款为主、辅之以商业贷款的做法,但是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住房改革的融资难题。因为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如果商业银行大量增加住房贷款,资产的流动性就会大大降低,资产负债的时间结构就不合理。[4]因此,必须开辟新的购房资金融资渠道,以免将来严重制约住房融资并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三)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筹资收入

应该通过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所有参保单位都要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可以选择将进城农民工覆盖进来。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农民工已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基本力量。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尚未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致使进城农民工仍然处于流动状态,严重妨碍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齐海鹏.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李曜.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篇10

[关键词]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基金税制设计

一、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分析

1.提高社会保障资金法律保障的需要。目前,中国的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主要是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形式进入社会保障基金。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法多以部门规章、行业规章的形式出现,法律保障层次低,有的明显缺乏法律依据。由于制度分割,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缴费标准各异,费率差别悬殊,负担不均,不利于公正平等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这种状况严重影响政策的执法效果,也无法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提供及时、足额的资金,影响社会保障目标的实现。而开征社会保障税,比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方法更具有强制约束力,可以利用税务机关已具备的健全的税收征管监控体系、规范的税收征管秩序和严明的税收法规来筹集资金,保证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的来源,改变目前不少企业拖欠、拒缴社会保险费的状况,实现真正稳定的社会保障。

2.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和缩小地区差异的需要。目前,中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较低。如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等属于县(市)统筹。养老保险基金中,除一部分城镇养老保险基金实现省级统筹外,大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也属于县(市)统筹。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较低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成各地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富裕发达的县(市)社会保障水平较高,不发达的贫困的县(市)社会保障水平低;二是造成人员异地流动困难。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社保资金的筹集和发放标准也各有不同,人员异地流动很难核算其社会保障缴费,办理手续繁杂。而如果社保资金筹集由“费”变“税”,则意味着社会保障资金征收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支出也同步纳入财政支出范畴,将打破各省的“各自为政”形成全国统筹。因而开征社会保障税,将有效解决各地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大的问题,有利于人员流动。

3.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中国已经呈现一个加速的态势。随着多年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金负担的增长过快、过猛。这就要求做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工作。由于历史和制度因素,目前我国社保基金存在巨大的历史欠账。以养老保险为例,除广东、上海等少数地区有节余外,几乎2/3以上省区市收不抵支,形成巨额的养老金赤字。2002年我国养老基金缺口为187亿元,2007年上升为357亿元。因此,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窄,所需资金严重不足,收支矛盾加剧,基金缺口大。社会保障体系能否正常运行,资金是后盾,必须切实抓好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管理、运营、监督工作。开征社会保障税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建立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征纳双方都受到法律的约束,抗税不缴或者挤占挪用,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就有力地保证了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及时性、可靠性。

二、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税制设计思路

1.征收范围和纳税人。为保证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广覆盖性,在基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税征税范围应以宽口径为宜。考虑到我国社会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差距、城镇与乡村的差距,社会保障税应采用先企业、再机关、后农村的分步推进思路,逐步扩大征税范围。首先对城镇企及职工征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外国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部分乡镇企业;其次,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最后,随着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到了大部分中国农民,就可以把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税的征税范围。

2.税目。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开征社会保障税应重点解决劳动者基本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障需要。社会保障税应设置五个税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3.税率。如果社会保障税设计五个税目,从理论上推理,社保税税率应该是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五个税目的负担之和。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差异性较大,社会保障税应采用浮动比例税率。各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在国家规定的税率幅度内进行差别浮动,但幅度不宜过大。

4.减免税。基于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性以及专款专用的性质,对社会保障税的减免一定要严格控制。可以考虑免税的项目主要有两项:一是工伤社会保险中,个人缴纳部分免税。二是生育社会保险中,个人缴纳部分免税。这两个免税项目的确定,一是基于社会保障人道主义的思考,二是向国际惯例靠拢。

5.征收管理。我国目前采用“分税制”的管理体制,将现有税种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为调动中央、地方的征收管理的积极性,社会保障税应划分为中央地方共享税系列,税款征收后,中央地方财政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办法可参照增值税的模式,实行“七五、二五”分成。因为国家要对社会保障实行宏观调控,同时国家财政是社会保障的主要财源,因此社会保障税收的75%应划归中央财政。为发挥地方财政的作用,调动地方政府社会保障工作的积极性,社会保障税收的25%应划归地方财政。考虑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要实现全国统筹,社会保障税应当由国税局征收,以便中央掌握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

参考文献:

[1]李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完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