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三心理素质总结十篇高三心理素质总结十篇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17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1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 测评工具

2.2.1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 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 施测与数据处理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 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 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 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 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 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 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

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

SD

m

SD

t

p

创新意识

3.54

0.86

3.27

0.67

3.03**

.003

创新能力

3.42

0.92

3.28

0.76

1.41**

.159

竞争心

3.68

0.97

3.43

0.72

2.60**

.010

3.3.3 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 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

B

R[2]

Beta

t

p

创新意识

学习压力

-.183

.032

-.180 4.315

.000

创新能力

学习压力

-.210

.014

-.195 3.436

.001

适应不良

.376

.055

.306 5.534

.000

抑郁

-.185

.066

-.156 2.612

.009

竞争心

学习压力

-.242

.047

-.218 5.255

.000

4 讨论

4.1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 结论

5.1 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 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 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 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 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 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 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2

关键词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年级差异。

分类号B848.9

1问题提出

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以下简称人际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方面,它包含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适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以及交往过程中合作的态度等一系列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1]。

近些年来,关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有关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结构和内涵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一方面以社会心理学角度,从关注个人品质的“社会合意性”发展到对跨越不同人际交往关系的“一致性”的个人素质的研究。如安德森(anderson)提出了诚实、理解等人们评价他人的社会合意性品质[1];凯恩(Cann)等提出了善良、可靠等四组素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要求的一致性程度等[2]。另一方面以情绪智力概念为中介研究人际素质,提出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如斯卡特(Schutte)等人运用系列研究考察和证明了情绪智力与人际关系的正相关关系[3]。国内研究主要是从心理素质研究出发,将人际交往作为心理素质的一个成分或亚成分,人际心理素质在心理素质的研究中处于附属地位。如邓如陵、葛军关于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4],将高师学生心理素质分为8个方面,其中第6个方面是人际交往的能力素质;冯正直、张大均提出了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三因素结构,人际适应包含在适应性因素中[5]。

二是对不同受教育阶段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研究。如田文强的“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认为人际交往素质是由人际关系建立、冲突控制和情感支持等特质构成的多要素综合体,大学生具有交往的主动性,但缺乏交往技巧及人际冲突处理技巧[6];沃建中、林崇德等人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人际交往水平从初一到初二明显下降,初三时有大幅度的攀升,高中阶段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7];董莉、沃建中的“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要优于其他人际关系类型,女生人际交往优于男生[8]。

三是有关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类研究将人际关系因素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内容,揭示青少年人际关系特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王峰等的“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影响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的20个变量,其中包括学生与父母关系和同伴关系等人际因素[9];胡军生、王登峰等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敏感、强迫、敌意等方面[10]。

上述诸方面研究有力地推进了人们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特点及规律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表现在:国外研究侧重于以情绪智力为中介探讨人际素质的内容,国内研究多将人际素质作为心理健康素质的附属成分,仅限于某些侧面的概括和研究,欠缺对人际素质内涵更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从局部、现象及表现形式上的研究居多,由于对人际素质结构和内涵研究上的欠缺,还不能从人际素质的多层次结构出发,更加系统深入地揭示青少年人际素质的特点;针对某一受教育阶段、某一地域的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居多,还缺少跨越整个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综合性研究。

马惠霞、沈德立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全面地阐释了人际心理素质的内涵[1]。在此基础上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11],构建了新的人际素质的测量维度。本研究即以人际心理素质内涵及测量维度研究的新视角,以全国各地、处于不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为对象,对青少年人际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析我国青少年群体人际素质的特点和成因。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等不同行政区域所属的23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51399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以同时满足年级、性别、专业、家庭来源、家庭收入、学校性质等15个背景变量为标准进行严格筛选,获得有效样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来自城市20569(46.70%)人,农村23494(53.30%)人;重点学校15737(35.70%)人,一般学校28326(64.30%)人;独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独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龄为15.39±2.74岁。调查对象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2.2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马惠霞、白学军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为调查工具。量表共21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其中,人际交往维度包含11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建立积极、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性品质和能力,包括自信、敏感、热情、机智、表达能力强、合作等。人际调控维度包含6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善于根据情境调节交往技能,促进人际互动的心理品质。人际知觉维度包含4个条目,主要反映青少年在交往中,知觉他人的交往需求,体验他人交往的品质和能力以及对交往双方关系的理解力。量表条目采取4等级评定,1~4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各条目均采用正向计分。各维度的条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数为维度分;总均分为所有条目得分相加后计算出的平均数。得分越高,说明越善于人际交往,在交往中越能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的主动性和效果越突出;得分越低,说明在人际交往中,知觉、体验他人的交往需求及与交往对象的互动等心理品质越差。

该量表及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83、0.979、0.957和0.953,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18。结构效度的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交往、人际调控、人际知觉与人际素质总分之间具有中高度相关。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为效标进行分析,适应分量表与该量表总的相关系数0.719,表明了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时效度。

2.3数据的统计处理

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

3结果

3.1青少年人际素质总体特点

对44063名调查对象的有效数据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得分平均数为2.8573,标准差为0.4025,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2.853~2.861。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形态,偏度系数为0.031,峰度系数为-0.031(见图1)。

根据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得分分布和数据变异情况,将人际素质发展水平分为三个等级(m±2SD)。人际素质得分低于2.05(m-2SD)的为低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2.05与3.66之间的为中等水平;人际素质得分在3.66(m+2SD)以上的为高水平。处于人际素质各水平的青少年人数、比例分布状况如表2所示。

3.2青少年人际素质总均分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青少年整体人际素质总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素质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7.41,p

3.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3.3.1青少年人际交往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平均数为2.8497,标准差为0.462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845~2.854。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交往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45.852,p

3.3.2青少年人际调控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平均数为2.9409,标准差为0.488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936~2.945。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调控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调控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结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12.997,p

3.3.3青少年人际知觉维度的年级差异

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平均数为2.7526,标准差为0.5664,总体平均数的95%置信区间为2.747~2.758。对不同年级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的统计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知觉的年级变化趋势表现为,除高二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青少年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结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的主效应显著,F(7,44055)=48.537,p

4讨论

4.1青少年人际素质整体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总均分在1~4之间,平均分为2.8573,分数分布基本呈正态分布,有97.8%的调查对象总均分在2.05(m-2SD)以上,总均分高于3.66(m+2SD)的调查对象占2.9%。反映出我国青少年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培养和熏陶过程中,在对社会互动对象的认知、人际交往中角色转换技能以及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等方面呈现良好的状态。

4.2青少年人际素质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的人际素质在小学五年级、初一年级较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素质总均分逐渐下降。

这一变化趋势可能的原因有:首先,小学、初中阶段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类型、过程和内容相对较为单纯,随着年级增长,青少年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成人化,而青少年此时在人际交往技能上却相对不太成熟,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应对复杂人际关系的准备。同时初中和高中阶段又经历着步入青春期的转变过程,由自我意识引发的新的自我中心,表现出叛逆性和攻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人际素质中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的发展。到了大学阶段,大学一年级新生由于环境和角色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带来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上的困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随着对大学生活的不断适应,人际交往会有一定改善。其次,小学五年级和初一学生的动机系统较为简单,在人际交往上容易简单地按老师和家长说的去做,而初二以后,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青少年的动机结构发展得较为复杂,内在性较强,行为调控的动力由外部控制为主向内部控制为主发展,自我的独立意向越来越成为支配行动的主导因素,与这一年龄段尚不成熟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一定反差,导致了人际交往发展上的变化和波动。此外,青少年时期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学业与升学的压力可能导致学生们没有较为充分的时间有意识地体验和增强各类人际交往。

4.3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素质3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但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其中,人际交往,除高三年级稍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得分呈现不断下降趋势;人际调控,初一年级最高,从初二年级开始至高二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调控得分逐渐下降;人际知觉,除高二年级略有波动以外,其他各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知觉得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在人际素质的3个维度中,人际调控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人际交往侧重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特征、一般能力、情感和意志过程等成分;人际知觉侧重人际互动中的社会认知成分。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及人际知觉上年级变化趋势的差异,反映了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变化的非同步、非等速性,及其在人际关系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及行为成分发展上的非同步特征。

关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证明,发展到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才能够开始理解社会交互作用,采用较全面的观点看待社会情境,理解社会关系的互惠性质[12],而自我意识、性格、需要、兴趣及价值观等影响人际素质发展的因素,获得较大发展和初步成熟,要到高中及大学阶段。青少年在一般认知、人格特征及社会认知上发展的非同步、非等速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侧重人际互动中的适应性的人际调控发展较早,而以社会认知成分为主的人际知觉的发展相对较晚。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身心的急剧变化,青少年的社会态度、逆反心理及自我中心特征又可能导致了其在人际交往上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与不断提升的人际认知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

5结论

(1)我国青少年的整体人际素质处于较好的水平。(2)青少年人际素质得分在中学阶段有随年级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初中阶段得分较高,高中阶段得分最低。(3)青少年人际交往随年级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初一年级得分最高,高中及大学阶段得分最低;青少年人际调控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一呈上升趋势,然后随年级增长逐渐下降;青少年人际知觉随年级的增长呈不断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马惠霞,沈德立.人际心理素质探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4(1):85~86

2arnieCann.Ratedimportanceofpersonalqualitiesacrossfourrelationships.the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4,144(3):322

3SchuttenS.emotionalintelligenceandinterpersonalrelations.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2001,141(4):523~536

4邓如陵,葛军.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2(4):41~43

5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概念和成分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7(6):56~61

6田文强.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5,9(36):50~52

7沃建中,林崇德,马红中,李峰.中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3):9~15

8董莉,沃建中.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45~47

9王峰,王莉,李瑞芹.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山东精神医学,2005,18(3):137~139

10胡军生,王登峰,李泉.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49~451

11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3):168~171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011-02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新课程的普遍实施,传统的教育运行机制与新课程实施的矛盾逐渐凸显,面对新课程改革对运行机制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势在必行,通过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以此深化课程改革。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价值

1.研究目的

(1)转变教师传统观念,树立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2)提高教师的独立研究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优秀素质的教师队伍。

(3)完善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体系和机制,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4)完善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使其具有导向、激励、调节、矫正与支撑的功能。

(5)重视推广科研成果和第一线教改经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6)发展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使办学质量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同,使素质教育在更宽广的背景下得以发展。

2.研究的意义

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是提升学校办学质量,谋求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3.研究的价值

进一步提高干部和师资队伍素质,构建并完善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重视推广科研成果和第一线教改经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发展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使办学质量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同,使素质教育在更宽广的背景下得以发展。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人、财、物相关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新课程实施中构建学校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就是基于学校层面,着力探讨实施新课改后与素质教育相关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

四、研究的内容

1.建立与实施新课程相适应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2.建立推动新课程实施的素质教育驱动机制。

3.建立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五、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3.测验法;4.经验总结法;5.文献法;6.实验法。

六、研究的过程

1.设计申报阶段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作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于2007年底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申报,2008年初被省教科院同意立项。

2.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开题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6月)。成立课题组,分解和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

第二阶段:成果研究阶段(2008年9月--2010年7月)。进行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并形成新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

第三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撰写《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研究报告、实验基地总结报告;汇编发表和获奖的论文等;收集实验校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的相关材料等。

3.成果形式

①汇编实施阶段图片资料、心得体会、论文、实验、实践材料册。②汇编实施阶段中案例资料册、教师论文册。③教师优质课获奖情况。④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实验基地总结报告。

七、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论

1.提高思想认识,构建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我们一改过去那种把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好坏唯一标准的积习,建立起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的质量目标作了新的规范。新的教育质量目标包括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低分率。

这一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确保后进生不被忽视,把合格率与升学率看得同样重要;其二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即使是智育优秀的学生,德、体不达标,同样会影响学校的整体质量;其三是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培养。激励智力中差者成为特长生。

新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运作后,开始引导学校走上素质教育的管理轨道,给学校管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2.狠抓队伍建设,创建素质教育驱动机制。

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搞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没有过硬的班子队伍,就不可能夺取最后胜利。我校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和“三新三诺”活动,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创建素质教育驱动机制。

(1)抓班子队伍建设,增强服务师生意识。一是切实践行承诺。二是坚持“三个”走进。三是始终不渝地把全体教职工当作学校的主人,在管理中,既要制度管理,又要体现人本原理。

(2)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水平。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激励机制、约束措施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弘扬明达教师的“最饱满的激情、最坚韧的毅力、最敬业的精神、最严谨的教风”文明高尚的师德,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开展的“讲师德、重师能、争贡献”主题教育活动,做到“四比四不比”。坚持每周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每周由县“双百佳”和校“十佳教师”代表在周前会上发言,现身说法,发挥身边榜样作用。举行“五严”背景下拒绝有偿家教、拒绝乱收费、拒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三拒绝”承诺签名活动,签定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力求做到树师表形象,从个人做起,以优良的风范和崇高的人格力量去育人。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坚持教师“每日三问”,努力实现“三个没有”。第二、通过开展新课程培训的研究活动,启动校本课程培训、研究工程。第三、不断丰富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示范课、观摩课。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全力推进课改,构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方向,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开足、开齐、开好全部课程,有效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作业总量、考试次数,规范教辅用书,努力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1)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建立课程开发和不断更新的保障机制。一是加强课堂教学改革。首先,坚决贯彻使学生主动发展的理念,着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化。其次,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探求与明确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二是加强课程结构改革。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

(2)全力创新管理机制。坚持质量立校,质量立教,质量立人,建立教职工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规范,走精细管理、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效能管理之路,建立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系统。一是降低管理重心,扎实推行分管校长负责下的年级切块管理制。按照年级组、备课组双轮驱动,组成年级管理模块。教学管理实行阶段教学目标过关制、学期学情分析验收制、学年教学质量评估奖惩制,抓实抓牢年级各阶段教学目标达成。二是严格过程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建立学校、处室、年级部三级督导评估体系,将学校(处室)督查、年级组自查、各班级互查有机结合;教务处的教学常规检查、年级教学视导、教科室的备课组督导、阶段验收测评与德育处的班级常规督导交叉进行,及时反馈,跟踪督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三是改革实绩考核,坚持科学管理。

(3)打造高效运行机制。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发展,学校以提升层次、打造品牌为宗旨,围绕素质教育做文章,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课堂模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形成了高效运行机制。

①创新教学行为管理。认真执行省教育厅的“五严”和县局“三严”规定,把教学“六认真”变为指导教学行为的“六有效”,坚持“五个”强化不动摇。即强化服务观念到位,强化教学队伍管理,强化课堂模式构建,强化教研活动管理,强化师生情感激活。坚持“四个”细化不打折。即细化教学环节,细化校本管理,细化岗位责任,细化课堂管理。打造有效教学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教师增压。从备课、上课、作业、练习到辅导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发挥备课组核心成员的引领作用,发扬备课组本组成员团结协作精神,形成集体智慧。教务处严格督查,积极开展教学行为“四打假”活动,即打假备课、假听课、假作业、假辅导。

②构建“4+5”课堂模式。为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强势推进课堂改革,突出教学中心、学生中心、课堂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造有用、高效课堂,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明确改变教师行为方式,转变观念,变教学案为导学案,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为导师、朋友。根据校情,构建了高效课堂“4+5”模式。教学过程坚持“五个”流程。即一预习反馈。通过提问、板演、默写等形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间不超过5分钟。二目标展示。通过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列出考纲要求,注意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目标,突出重、难点,明确学习要求。时间不超过2分钟。三自主学习。包括自学、讨论、展示三个内容,通过对子讨论、小组讨论、协作解疑等形式进行交流,共同解决自学中的疑难。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四重点点拨。通过小组代表进行不同角度的点评,教师对于大家讨论中歧义的问题进行点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总结规律。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五达标检测。通过书面或口头或小纸条等形式检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当堂检测。时间不少于8分钟。

③探究自主学习模式。首先、指导学生成立互学互帮学习小组。分层组合,主动结对,自主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相互提高,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其次、认真研讨自主学习作业。各年级各学科成立自主学习作业研讨小组,做到有针对性、自主性、层次性。第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或劳动实践,开展有价值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投身适度的户外运动,让家长陪同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亲近自然,开阔学生视野,培养亲情,增强学生体质。第四、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第五、举办各类知识系列讲座。第六、率先做好教师假日无偿辅导工作。第七、召开各年级家长大会,构建三结合网络体系,为学生成人成才搭建平台。

八、今后的研究设想

1.研究新课程实施中学校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与传统教育运行机制的融通,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2.不断从实践中总结提升经验,从模仿走向创新,丰富完善新课程实施中学校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4

关键词:学校教学;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07-01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成败,取决于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要想对教学方面取得良好效益,就一定要对教和学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那么在中小学校怎样尽可能做到对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呢?下面就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如何尽可能做到管理的科学化,以及一些中小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现状,结合教学过程管理的特点,以教和学两方面为切入点,联系教育管理相关的原理,谈一些观点和措施。

一、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树立质量中心观念和全面管理观念,因为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还是检验教学管理效果的标准,所以质量应该成为管理的中心。而质量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全面管理来实现。质量是教学各项工作综合效果的表现,离开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因此,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应该成为教学管理的一大原则。全面管理就是既要抓教的管理,又要抓学的管理,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教的管理

决定教的质量的因素有三方面,即教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教学环节质量和教学研究。所以,我们在教的管理上就紧紧抓住了教师素质提高,教学环节和教研工作三个方面。

1、教师素质提高。重点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业务功底,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现代教学的理论修养,并且应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二是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并制定了检查措施。为了推动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还请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开设系列讲座,举行专题研讨,集中解决一些教育思想的突出问题。活跃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三是开展教学经验总结活动。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总结是提高的途径。因此,我们把总结规定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

2、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诸环节的管理中我们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环节。对课堂效益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来自教学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深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探讨共同问题的解决,探索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新的教学途径。在目前,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对一些学校的一些教师来说,脱产校外进修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应加强校内进修。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教师培训、进修、提高,并要形成制度。要充分利用校内在职进修的多种形式,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组织教学研究会等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教师评价机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

3、教研工作的开展。举行各种公开课是开展这种研讨和探索的极好形式。通过几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系列公开课的制度。一是展示特色,鼓励创造特色;二是展示教改成果,推动教学改革;三是树立典型,指导教学。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三、学的科学管理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5

关键词: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江梁艳(1982-),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工程师。(福建福州350001)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44-02

2013~2015年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地市、县级企业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和岗位适应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全面贯彻落实省公司“三定、三考”工作要求,满足我局全员培训和承担部分省公司层面的培训需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为此,福州电业局不断总结师资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分析梳理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结构

福州局现有一、二、三级兼职教师203人,属于局培训中心管理的一级兼职教师65人,占员工总数的0.6%;其中48人为男教师,17人为女教师,51岁以上4人,46~50岁11人,41~45岁9人,36~40岁13人,31~35岁13人,30岁以下15人,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平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5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69.2%;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30人,其中27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的90%;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47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72.3%;高级及以上职称或高级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32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49%;“双师”素质一级兼职教师14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21.5%;具有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16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24.6%。

2.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情况

(1)选人用人渠道多。一是坚持“按需配置、宁缺毋滥、稳步发展”的原则,采用部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兼职教师聘任的职数限制,在全体员工范围内进行兼职教师选聘。二是将专家能手纳入兼职教师网络;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省公司“513”人才、省公司聘任的兼职教师、“海西·电网杯”竞赛第一名获得者、部级竞赛前二十名获得者、局“四个通道”6级、7级人员直接聘任为一级兼职教师;局“四个通道”8级人员直接聘任为二级兼职教师。

(2)职责和权利明确。一是明确各级兼职教师的年度达标授课学时,每年安排一级兼职教师承担授课任务不少于80学时。二是分层分类优化兼职教师管理。培训中心负责局一级兼职教师的选拔、管理和一、二、三级兼职教师的聘任,各部门负责二、三级兼职教师的选拔、管理和一级兼职教师候选人的推荐。三是组织开展专家人才上讲坛活动。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国网优秀专家人才、省公司“513”人才、各级各类技术能手面向全局员工开设前沿讲座。四是要求兼职教师必须服从培训中心统一调度和所在部门安排,承担竞赛调考集训、培训办班、导师带徒、县公司人员帮带等任务。五是实施“培训者培训工程”,为优秀兼职教师创造外送培训、深造学习、考察、调研的机会,帮助兼职教师开阔视野、吐故纳新、不断学习成长。通过签订企校合作协议与系统内院校合作,聘请系统内专职教师援教,安排对口专业兼职教师旁听,提升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

(3)实施正向激励。一是举办兼职教师聘书颁发仪式,由局领导宣读全体受聘兼职教师名单并为兼职教师代表颁发证书。二是提高兼职教师授课待遇,并按照教龄、职称、技能等级实施差别待遇;给予兼职教师一定金额的书报费补贴。三是评选培训先进个人和十佳培训标兵,在优秀兼职教师中好中选优、树立标杆,进一步增强兼职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落实考核评估。一是兼职教师授课台账归档保存一年备查。二是定期深入基层单位和县公司对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兼职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跟踪。三是实施兼职教师动态管理,聘期为三年。聘任期满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予以续聘。考核结果作为国网公司专家、省公司“513”人才、“首席带新人”计划“首席”等专家人才相应年度培训考核的依据。

3.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局的师资数量、结构呈逐年良性发展势头,但总体数量增长速度较慢,跟不上电网建设跨越式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结构与企业实现“两个转变”的目标要求不够匹配,缺乏年纪轻、高层次、行业中有影响的领军人才;不同专业(工种)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部分兼职教师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历学位层次和教学水平等。

(2)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兼职教师虽然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授课技巧,个别兼职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不足,不适应课堂环境,授课的条理性、系统性差,教学效果不佳。

(3)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兼职教师培训授课的计划、考核、使用、待遇等政策性措施滞后,培训结果的应用效果不明显。部门间认识不平衡,培训工作效果差距明显。

二、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优先配置重点专业的师资资源,重点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师资队伍。

2.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一是通过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兼职教师、聘任在岗的专家人才、返聘离退休专家等途径,不断扩大兼职教师队伍,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数量与企业员工队伍规模相适应。2015年末一级兼职教师数达到105人,占员工总数的1%。二是构建专业梯队。2015年末培养1至2名国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3~4名省公司专业领军人才;每个专业培养“双师”素质专家人才1~2名,每个职业工种至少具有2名专业理论兼职教师和2名实际操作兼职教师(理论和实际操作兼职教师可以兼任,但总数不得少于3人)。

(2)素质提升目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015年末“双师”素质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40%,中级及以上职称(含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80%,高级职称(含高级技师)的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少于55%;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比例不低于95%;一级兼职教师企业培训师格证持证率达40%;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的生产技能类一级兼职教师比例达100%;一级兼职教师相应岗位资格证书持证率达100%,从事特种作业培训的兼职教师持有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办法的作业许可证的持证率达100%。

(3)体制机制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有利于“双师”素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1.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1)积极创造条件,为兼职教师优先提供在职学历教育机会,支持和鼓励培训管理人员、兼职教师攻读本科与硕士学位,给予经费支持,不断提高培训管理人员和兼职教师的学历层次。

(2)按照“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支持和鼓励兼职教师按照规定条件同时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并给予经费支持,凡取得“双师”(技师和工程师及以上)资格人员优先推荐参加岗位晋升、专家人才选拔,并在其职业能力贡献积分中予以相应加分。

(3)支持兼职教师通过考试取得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或通过其他渠道和途径的培训考核,取得所教授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给予经费支持。

(4)将兼职教师学历、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资格等级与兼职教师聘任级别挂钩。

2.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兼职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二是定期选派兼职教师参加外部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培训,从而保证兼职教师的知识体系能够保持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三是定期组织兼职教师授课技巧和授课方式培训,主要包括兼职教师职业形象的训练、开场结尾和主体组织等授课内容呈现的训练、课堂提问、应答、点评、现场应变、控场方法等培训师临场能力的训练。四是支持兼职教师参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和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五是定期组织精品课程、优秀教材讲义、课件评选活动。

3.健全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1)职业发展通道。为兼职教师设计相应的职业发展通道:一是对兼职教师进行分级,根据兼职教师的培训评估效果和培训授课年限进行职级晋升。二是在专家人才选拔和岗位晋升的过程中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兼职教师,将聘任兼职教师作为专家人才选拔的基础条件,并明确兼职教师级别与专家人才级别的对应关系。

(2)评估考核。建设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一是健全培训课程监控体系,对于培训课程尤其是周期较长的课程,在课程初期和中期对兼职教师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测评和考核,及时发现在培训进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弥补。二是完善课程后期和培训结束后的评估机制,根据培训目标计划明确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对受训人员受训后的收获进行评估,即从受训人员的专业知识或者业务技能是否提高、工作态度是否改善、工作业绩是否有所提高等方面进行测评和考核,从而最真实地评估出培训的效果。三是完善兼职教师授课台账,详细记录兼职教师在课程开发、授课学时、教材讲义、题库和技能项目评分标准编制和评奖、培训效果评估、考核结果应用等情况,为兼职教师的使用、培养、晋级提供依据。

(3)考核结果应用。一是作为评定员工年度绩效等级的参考依据或加分依据;二是作为评价部门年度人力资源专项考核的依据,将部门兼职教师素质指标、派员教学、培训效果等指标等列入单位年度人力资源专项考核;三是作为课酬津贴兑现依据。

四、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福州电业局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分管培训的副局长担任组长,副组长为培训中心主任,组员为各部门行政负责人,负责全局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增加投入,完善制度,确保目标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培训中心),办公室成员为各单位培训员。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2009年7月~2011年10月我院体检人员,筛除经临床体检、心电图、心脏超声、X线等常规检查项目有严重器质疾病患者。选取197例血脂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35.7±13.8)岁,其中,男101例,女96例;另外选取206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平均年龄(37.1±14.2)岁,其中,男107例,女9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空腹12h以上)取血3mL于干燥玻璃试管中,离心分离血清,排除溶血标本,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检测在3h内完成。血清总胆红素(tB)检测采用重氮盐法,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仪器为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上海长征有限公司提供。高脂血症的诊断以tG>2.3mmol/L或tC>5.9mmol/L为标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

两组血清总胆红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1。

2.2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的相关性

观察组中血清tB水平与tG、tC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2、-0.67(均p<0.05)。

3讨论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值,由于脂质在血清中是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故又称高脂蛋白血症,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同时升高。胆红素主要为血红蛋白及其他非血红素蛋白中的血红素如肌红蛋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及细胞色素等在巨噬细胞或其他网织内皮细胞及肝细胞中的代谢产物。

本研究对两组tB、tG、tC水平进行了比较,观察组tB平均浓度为3.08μmol/L与对照组平均浓度(15.44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总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浓度明显增高。血脂水平的检测是预测和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危险性的重要依据[2]。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升高以及发生氧化修饰的产物(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oX-LDL与aS斑块中泡沫细胞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能抑制巨噬细胞胆固血脂醇外流,促进单核细胞向血管内皮下聚集,抑制与oX-LDL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是一种重要的致动脉硬化脂蛋白。胆红素在血清中以游离或白蛋白结合的方式存在,两种胆红素均是机体内的强抗氧化物质,其强抗氧化性源于结构上共轭双键体系和活性氢原子,其抗氧化能力类似谷胱甘肽,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3]。刘显初等[4]认为,血清胆红素参与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作用,抑制了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形成。胆红素具有抗氧剂以及有效的过氧化氢基清除剂的功能,其抗氧化活性比VitC、Vite、β-胡萝卜素等均要强[5]。曾永龙等[6]认为,血清胆红素增高能降低血脂和阻断脂质过氧化,对蛋白激酶C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可保护血管壁细胞,并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作用。另外,胆红素能促进胆固醇的溶解,促进胆固醇经胆管的排泄,有降低体内胆固醇的作用。在本研究中,总胆红素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浓度呈负相关,与康格非[7]的研究结果相符。近年有研究显示,胆红素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8]。高密度脂蛋白是aS的保护因子,具有清除机体内脂质的作用,能防止动脉的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高脂血症的临床类型很多,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中异常的脂质各不相同,临床患者个体也存在差异,并不一定所有脂质均异常。本研究观察的患者多数仅为一种脂质升高,但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有降低现象,说明在高脂血症中胆红素降低比较普遍。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7

关键词:培养模式;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190-02

1成功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担负着三大基本任务。第一,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基础,身体素质不好,其他各科素质也不会好,即使别的素质好,那它们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第二,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社会素质包罗甚广,主要由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技等素质构成。第三,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素质整体结构的核心层。每一个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接受各种素质教育的,心理活动积极,就会主动地去接受教育,从而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否则反之。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富有活力、最富有社会价值的一部分。

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促进人的成功为最终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有计划、有重点地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确保学生学业成功与就业成功,并为其今后的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奠定素质基础的教育理念,以及在这一理论主导下所创立和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

299+1的人才培养实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本质是创造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它改变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教学管理要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化的统一,使学生在校园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方法虽然是多样、综合的,但主要还是通过过程完成的,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管理应以全面推进素质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教学目标、教学投入、教学评估等等,都应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来确定和进行,教学管理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以使适应性强的创新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所以教学管理工作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适应性工作,而是一种不断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性工作。只有不断改革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合理的地方,不断增强现代管理意识,创造性开展工作,才能在高校中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及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创新,教师创新,鼓励管理创新,这对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根据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提出“99+1”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大众教育加精英教育模式――99%的学生按高素质普通劳动者方向培养,1%的学生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3开发一个项目,训练三种能力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引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根据学生的特殊情况,以学生就业为目的,通过计算机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积累项目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管理经验,锻炼学生项目综合总结能力、科技文章写作能力、以及应用表达能力。

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我们给他们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应用项目:

(1)数据库开发项目。

通过培训和项目实践,使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运用分布式数据库完成大型数据库应用项目,如:计费系统、用户管理系统、miS系统等。本项目的训练主要针对政府以及大型行业用户单位的系统应用软件开发人员。

(2)电子商务开发项目。

通过培训和项目实践,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应用,实现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研究领域。掌握的企业内部网络的管理、设计和实现方法,掌握在internet进行电子商务的技术、方法和步骤,掌握企业网站的设计、网络营销的基础技能。本项目的训练主要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信息主观职位。

(3)计算机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及应标书的制作。

通过培训和项目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集成中的计算机技术方案的撰写方法,需要考虑的技术要点,同时,根据实际的招标书,制作相应的应标书。本项目的训练主要针对市场上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和商务助理的就业职位。

499+1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标准

怎么选拔学生,或怎样激励老师,可以采用虚拟专业素质学分的方法,既每个同学都有一定虚拟的专业素质学分,但只有当有老师愿意带的时候,并完成一定的工作,虚拟学分转为实际学分。同时,老师只有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就可以获得相应教学工作量奖励。

599+1的人才培养案例分析

如何在新新形式下实现“99+1”的培养方针,是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人才的培养分为许多层次,对于正规大学毕业生来说,对于他们的教育培养模式,既不能沿用高中“填鸭”试的教育,又不同于社会上采用的“快餐试”的技能培训模式,如何对新技术发展情况下的大学生培养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此,有关专家指出,it人才的培养方法不能背离行业特点。而总体上说,计算机技术学科的特点有三个方面:其一,实践性与理论性。然而当前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多为生产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实用性仍然是评价研究成果的主要标准。其二,经验性与客观性。计算机科学的经验性明显地超过了客观性。因此,在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以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发现作为主流。是否能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并适当加以应用是it人才的一个关键素质。其三,实用性与抽象性。实用性无疑是当前计算机科学追求的主要目标和成败的主要评判标准。这要求it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而且要求理解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在原来的课程基础上,加大实践的部分,调整部分课程,基本可以达到要求,但对于少部分的精英教育,显然这样一碗水的方法过于简单,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根据这一思想,采用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高年纪学生为对象,实施精英人才的培养计划;在实践过程中小步推进,一点带面,取得良好效果。如表一所示,三年的基本情况。

根据以上表中可以看出,精英的培养往往不是一个人,他可以影响两到三个人的加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学习风气,大有好处。

参考文献

[1]彭寿清.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评价[J].教育研究,2005,(4).

[2]刘金鉴.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J].大连大学评估网,2004,(12).

[3]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8

然而,目前地理(社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以上虞市为例,全市连续三年以上教过相应学科(地理)的教师为23人,仅占总数的30.6%;从学历上看,相应学科大专毕业为14人,仅占18.6%,大专以下学历(最低的为小学毕业)也有21人,占总数的28%。再从任教情况看,全市专职教师为26人,而兼职教师有49人,占总数的65.3%,兼任教师中,有一半以上还是主课兼地理(社会);还有30%左右的是照顾年老体弱的教师在教地理(社会)。因此,地理(社会)素质教育的高要求与师资现状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它已成为能否有效地在地理(社会)学科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那么,如何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努力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呢?依据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需要切实练就地理(社会)教师的综合“素质功”并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力量,来推进地理(社会)学科的素质教育。

一练师德修养功。人以德为本。地理(社会)素质教育的首位是思想品德教育,正人先正己,教师首先要成为真正的人。良好的师德则是对学生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如何练就师德功?首要的一点就是热爱祖国。同时,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充满爱;要严以律己,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影响,使自己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具有高尚情操的形象。通过定期的政治学习、典型介绍、参观取经、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短期培训以及开展“师徒结对”、名师评比等活动,教师逐渐练就“四有”、“五心”。“四有”即一有事业心,安心边远艰苦地区,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二有雄心,立志创教育大业;三有好胜心,敢创教育名师牌子;四有献身心,像蜡烛一样照亮别人,燃烧自己,为教育事业贡献一切。在对受教育者,更应练就“五心”,即:教师心中有“爱心”,和学生的关系能“贴心”,教育学生有“耐心”加“细心”,对每位同学做工作能“尽心”。真正练就良好的师德功。

二练自学达标功。“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对教师‘才’方面的要求,包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相应的学历层次,三维的知识结构,即教育理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引自王素珍的《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古人说:“知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有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足够的知识储备,讲课才能游刃有余。要达到此种境界,教师必须苦练自学达标功。通过有计划、分层分批地自学进修、培训函授、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达到学历上层次、知识上水平、业务过得硬,进而“名师出高徒”。

三练课堂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否实现课堂教学“高质量,轻负担”的关键。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进行素质教育,教师的功夫到家与否至关重要。但目前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现状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距离还甚远。以我市为例,前景不容乐观,亟待提高。如讲普通话,比较差的还占28.6%;“三板教学”中的板图板画,中差的比例达86%;“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不够得法的占28.6%等。造成上述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专业对口教师来源极少;教师兼职过多、队伍不够稳定;部分中老年教师教学模式已经定型而难以创新;部分青年教师刚登讲台基本功还相当缺乏等等。

那么,如何练好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呢?笔者认为不仅对其薄弱教师需要定目标、定计划、定措施,而且还要教研室与学校紧密配合,抓好“导、练、检、赛”四个环节进行对口辅导,能者为师,任务到人。在练中求熟,在熟中求巧。纳入考核内容,督促教师按时完成。通过举行教师基本功分项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在业务上专,在教学技能上巧,在运用教学方法上得法,从而达到教学质量上的高目标。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9

【关键词】直升机飞行员;膳食结构;营养评价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70-01

武警直升机飞行大队是武警部队一支重要的战斗力量,飞行员飞行期间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使之体能消耗巨大,各种营养素需求多,因此对膳食营养的结构配比要求更高。为了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进一步提高飞行员的营养水平,我们对武警某直升机飞行大队飞行员进行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武警某直升机飞行大队飞行员。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3.5岁;飞行时间120~1600h,平均930h。

1.2调查方法采用称量法,连续调查7d,按食物成分表[1]计算每人每日平均摄入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与空军飞行员食物定量及膳食营养供给标准进行比较[2-3]。

1.3检测指标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人体测量,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等生化指标。

3讨论

有资料统计,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与代谢疾病相关的死亡率高达35.7%,与“三高”相关的死亡人数也占总死亡人数的27%。“三高”对机体构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明确提出,防止心血管病的第一道防线就是减少“三高”和控制“三高”。

飞行员飞行时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体力消耗大,对各种营养素需求多,特别是武装军用直升机飞行,受到噪音、震动、低氧环境、定向障碍、加速度急剧变化等物理因素的作用,使耗氧增加,加之飞行员要适应各种紧急情况、夜间飞行及长距离飞行,致使血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不完全,供氧量减少,而影响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这就对飞行员的营养素提出了更高要求[4-5]。如何根据食物定量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食谱以满足飞行需要,是目前直升机大队面临的实际问题。调查其膳食对飞行员身体健康有无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有利于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飞行膳食要求高糖、低脂、适量蛋白质,即碳水化合物占60%一70%,脂肪占20%一25%,蛋白质10%~15%[7]。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按照《军人营养素供给量》标准,飞行员膳食的能量配分比例与“标准”配分比例相比,蛋白质摄入量在正常范围高限水平,脂肪摄入明显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飞行员出现明显的“三高”,增加了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6],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微量元素达到或超过上限,维生素低于标准的下限,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B1、B2摄入量不足,如长期缺乏上述维生素,可导致飞行员出现视力下降、夜盲症、感觉迟钝、易忧虑、急躁等症状,对飞行安全构成极大的隐患。

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以下建议来改善我直升机飞行大队飞行员的膳食结构,从而保证飞行员通过平衡膳食达到合理营养,更好地完成飞行训练任务:①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控制总热能的摄入,提高营养水平;②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③提高飞行员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量;④减低体重,从而有效降糖、降脂、降压。

参考文献:

[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食物成分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

[2]中国人民总后勤部.中国人民军人食物定量标准GJB826-90[S].1990.

[3]中国人民总后勤部.中国人民军人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GJB823-89[S].1989.

[4]周远华,刘小康,刘彬.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的营养调查[J].航空军医,2003,31(4):160-161.

高三心理素质总结篇10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

育教学能力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66-02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面向一线的特点使其教学具有复杂性以及多变性,千变万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永远处在生成过程中;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师不仅应具备教师职业所有的基本特征,而且还要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即高职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教学情境,不断地对自身教学观和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和调整,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不同职业的共性与个性素质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中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探索创建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模式。

一、目前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培养还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大多来自综合性或专业性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高职教育教学理念薄弱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对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能力的认识。同时,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资格是同一个系列,具有普适性但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培训内容为仅为教育学、心理学,缺乏系统的职业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具体而言,目前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职业素质缺乏统一认识和统一理念的指导,职业素质在课程中的融入缺乏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其实体现着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不同价值取向。只有在理念清晰的情况下才有助于找到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手段。没有明确的职业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使得职业素质融入课程的随意性非常强,缺乏系统性,甚至取决于教师的个人兴趣取向,自发形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的方法和途径缺乏整体设计与规划。随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建设,各类机构举办的师资培训班、研修班、论坛纷至沓来,宣讲世界各种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由于各国的职业教育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不同、发展程度不同、社会认可度不同,这些理念和经验不同程度地给大家造成了困惑和迷茫,急需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师师资培训体系,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培训的内容,以及培训的方法和途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学习和研讨阶段

1.树立职业素质教育理念。现代教师应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立足我国的过去,对当今教育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有全新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才能有清晰的思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特征日趋明显,职业化的最大特征就是要求从业者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目前我国从业者的总体职业素质偏低,高等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对职业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

随着社会对从业者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适应这种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根据高职教育人才规格提出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基本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要求,教师更应该充分挖掘和培养高职教育学生的职业性特征,树立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专业技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公共基础素质为基础的高等职业素质教育思想。

2.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培训及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与各个专业及各门课程有机结合的研讨。职业素质(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根据职业素质的概念,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应主要包括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礼仪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就业与创业意识及能力、身体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等。

在高职院校开设的各个专业及各门课程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是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与各个专业及各门课程教学结合的方式方法是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决定性条件。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引导学生坚持学习职业知识、技能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适应社会职业需要与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实职业素质教育。以下以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几门公共基础课为例,说明基础素质课程中渗透职业素质的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在、教育部有关精神的指导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原则,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全面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能力、情感、行为四者相统一;突出职业道德训练和突出企业文化教育;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将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机融合,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职业核心能力。

就业与创业课程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借鉴职业发展理论,在分析各专业相关职业岗位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即以培养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为主线设计教学方案,以基础的就业创业技能训练和面向学生专业特定岗位上的就业创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搭建实训平台,以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三大教学模块完成教学内容的整合,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实用、够用”。各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共同形成完整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及活动既相对稳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使职业指导课程既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又具有系统性。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行为引导,更应着眼于其职业生涯发展中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因此,构建“准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有意识地结合本专业、行业员工所需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岗位心理素质要求相结合,在各课程单元教学中结合各专业、行业的特点设计职业岗位心理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认知,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面对就业竞争、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保持积极的心态。

(二)第二阶段为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竞赛

这一阶段为职业素质教育教学竞赛,主要通过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修订竞赛、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课程设计竞赛、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教学实施竞赛等活动,促进广大教师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组织实施能力,业务素质、工作理念和技术技巧,将设计落实到课堂。

同时,根据各项竞赛的动态测评中出现的问题,再动态调整测评指标体系,动态调整具体的培养内容,再测评、再调整,使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达到螺旋递进的效果。

(三)第三阶段为总结及奖励

由教师全员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培训及竞赛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培训教师和接受培训的教师中成绩优异者进行表彰奖励。

总结和奖励是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模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前面两个阶段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摸索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发展规律,用于指导下一阶段工作,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推广经验,提高工作效益。

奖励作为激励的一种手段,能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们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奖励作为一种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在行为前它具有前馈作用,即提示和引导人们行为的方面;在行为后它具有正反馈作用,即鼓励人们保持和发展这种行为,促使更加进步;奖励还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而且是在具体、生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的,因而更具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在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模式中正确地使用这一手段,可以充分体现院校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对教育工作者的敬重,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期望,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社会千百年来崇学重教的优良传统,意义重大。

总之,通过采用有利于提高高职教师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模式,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树立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掌握在专业及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为在所有专业及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费云生.高职教师能力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成人教育,2012(3)

[2]关劲秋,李玉红.高等职业教师激励模式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12(3)

[3]胡建波.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职教通讯,2011(5)

[4]苏付保,黎健杏.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职业素质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7(9X)

[5]赵玉琴,等.职业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