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十篇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十篇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17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1

【关键词】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影响因素

前言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中学课余体育运动可以最大地挖掘学生的运动潜力,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当前大部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受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只有部分学校有课余训练队伍,能够坚持正常训练的只占少数一部分。本课题通过对周口市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调查,对周口市中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周口市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周口市的所有中学按一定比例随机抽出50所中学。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通过各种期刊、网络,查阅了近5年有关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相关文献,为本文的设计与构思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设计了学生调查问卷,向随机抽取的50所中学发放问卷。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62份,有效问卷523份。

1.2.3数据统计法

对问卷回收所得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周口市普通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调查分析

2.1业余训练情况

在调查的50所学校中,有业余训练队的学校有39所,占所调查学校总数的78.0%。其中城镇中学有26所,占所调查学校总数的52.0%;乡镇中学中有12所,占所调查学校总数的24.0%;由此可见,城镇中学要比乡镇中学重视业余体育训练,从整体上来看,有业余训练队伍并且正常训练的学校只有8所,占所调查学校总数的16.0%。

2.2课余体育训练项目分布情况

据调查,课余训练主要是田径项目。其他如篮球的占60.5%,排球的占71.7%,足球的占12.8%,武术的占15.4%,可见田径、排球、篮球是业余体育训练的主要项目。其原因是田径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投入的资金比较少,对场地器材的需求很低。排球是周口市的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基础,这就为排球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篮球是中学生们普遍喜欢的一个项目,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大部分学校都有篮球场地,这些都有利于课余体育篮球项目的开展;足球与武术的开展比较差,其主要原因是场地器材有限。

2.3学校领导重视情况

调查显示,周口市学校领导不重视课余体育训练,但有时候又十分重视运动成绩,大部分学校会在县、市举行运动会前夕临时组织队伍训练,然后要求其他部门进行合作,投入训练经费,确保短期出成绩为学校争光。这就是调查中偶尔训练的情况占总数的62%,作为学校领导关心的只是升学率,而业余体育训练看上去与升学率没有很大的关系,自然就不关心训练了。因此,一些学校出现了一般教师代替专业体育教师上课的情况。最近几年,国家扩大了对体育专业的招生,实施了中招体育加试,许多学校开始关心体育训练了,但是他们只是从升学率的角度去对待,完全是一种应试教育的表现。有些学校的体育课时经常被其他课给占用,更不用说主动地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了。据访谈分析统计,大部分学校不计课余体育训练的课时,这在很大一方面上打消了体育教师对课余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2.4影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观因素

从结果来看,71.3%的学生认为影响课余体育训练的主要因素是学习压力太大,学习紧张,这与我们学生的学习负担重有很大关系,我们的学生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有67.4%的家长不同意孩子参加课余训练,说明家长对课余体育训练的认识不够全面,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持消极态度。在选择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中,有97%的是因为自己单凭文化课升学无望,家长才让参加课余体育训练,这种现象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家长与学校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不支持孩子参加课余体育训练。

3.1.2城镇中学比乡镇中学开展课余训练要好;以田径项目为主,其次为排球、篮球;场地器材不够充分,阻碍了课余体育训练的正常开展。

3.1.3学校领导不够重视,领导的因素直接关系到体育训练开展的后续保障,对训练能否持续健康地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3.1.4学生家长对孩子参加课余训练持消极态度。

3.2建议

3.2.1学校领导要重视。学校领导是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带头人,只有领导重视,增加对训练的经费投入和支持,体育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学校业余体育训练发展献计献策。

3.2.2配备必要的场地器材。学校体育器材的缺乏是课余体育训练所面临的主要困难,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正视所面临的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弥补有限的资源所带来的困难,想方设法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变废为宝,改善课余训练的条件。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2

摘要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的体育教学逐渐受到教育领导者的关注,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师也在体育教学的理念与训练方法中提出新的观点。篮球作为一项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的体育项目,颇受青少年的喜爱,因此篮球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篮球训练理念以及训练方法的提升对高校的篮球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对高校的篮球训练理念与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期望对提升高校篮球教学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理念训练方法

篮球作为广大高校学生所喜爱的体育项目,不进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缓解压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等都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学生体育素质的不断提高,对高校的篮球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学者必须对篮球训练的理念与方法进行有效的总结与提升,保证篮球训练的质量。

一、高校篮球训练理念系统概括

(一)周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训练理念[1]

周期性训练是指有周期、有规律的对蓝球进行训练的理念。周期训练又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分为大周期与小周期训练,每个周期都要包括准备、比赛和调整三个阶段。在高校篮球训练中,篮球教练并不是非常规范化的专业篮球教练,学生也并不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所以,在平时的篮球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或学校中组织的篮球比赛进行周期性的训练规划。针对性训练理念是指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训练基础、训练状态进行了解,注重发挥学生的长处,并在学生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训练规则与训练内容,让学生有规律、有计划的进行规范的周期训练。

(二)对抗性和实战性相结合的训练理念

作为一种竞技性的体育项目,篮球训练中的对抗性不可忽视,学生必须具有敢于对抗、科学对抗的体育精神才能更好的达到训练目的。在篮球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坚持对抗训练的理念,训练学生在比赛环境中做到快、准、狠,提升篮球技能,达到训练目标。篮球运动的技巧与对抗性主要在实战中体现出来,教师要注意在训练中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性的练习,只有在实战中才能感受赛场的变化,提升篮球技能。

(三)规范化与定额负荷训练理念

在篮球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篮球技术规范性讲解,学生只有具备基本技能才能在实战中发挥战术作用,学生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规范,避免在实战中出现问题。在规范性训练理论基础上,可以在学生可负荷范围内增加训练的难度与力度,激发学生的潜力与挑战欲望,提升训练的水平。

二、高校篮球训练方法

(一)想象训练法

想象训练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呈现所学的技能动作,经过多次的想象之后,大脑中会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在实际操作时,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并且能够连贯、熟练的做出动作[2]。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如何利用想象在大脑中增强动作的记忆,一般动作要经过多少次想象训练,以及想象训练方法的重要性等,要让学生重视想象的训练,通过自主的练习,加强对动作的记忆。比如在教授“问旨缟贤独骸币欢作是时,教师对动作进行示范,学生先进行思考与记忆,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进行想象,将教师的动作在大脑中进行连贯的记忆,经过反复想象之后,进行实际操作,有利于加快动作技术的掌握。

(二)游戏训练法

在体育训练中引入游戏,在增加训练趣味性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在篮球训练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尽快掌握所要学习的动作要领,并能在实际的操作中练习并掌握。比如在“三步上篮”一动作的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平均分成两组,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并针对所要学习的动作设计几个任务,要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完成,两组进行竞赛,教师负责监督与计时,完成任务用时较短的一方获胜,然后进行奖励与惩罚[3]。通过这种游戏竞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激发了他们的好胜心,并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他们的合作能力。经过有趣的游戏,学生在无形中学到了应该掌握的篮球基础动作,并且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动作技能得到多次练习,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三)引导训练法

引导训练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实际训练中规范学生的动作,调整学生的姿势,讲解动作的要领,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所学的动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主动练习,创造轻松、积极的训练气氛。比如在练习“传接球”的动作时,教师要通过自身示范、手把手教学等方式耐心对学生进行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训练中掌握伸臂接球,在接球前双臂要保持恰当的角度等动作要领,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可以通过现场做试验等方法,消除学生对动作的疑问。在训练结束后教师要对所教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教学内容。

三、结语

在高校篮球训练中,教育者一定要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理念与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根据学生的心理以及身体特点进行科学规范的训练,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练习,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赖义森.高校篮球训练理念以及训练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3):27.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3

运动训练原则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组织与进行运动训练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①在制订运动训练的具体目标、选择与安排运动训练的内容、确定运动训练的方法、制订运动训练计划和评价运动训练效果等方面,都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贯彻选择运动训练原则。

2运动训练原则的运用

2.1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原则的运用

体育舞蹈包括一般训练(一般身体训练、舞蹈基本训练)和专项训练(专顶身体训练、专项技术训练)两个方面。在训练过程中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完成训练的总目标。同时要根据体育舞蹈运动项目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不同的训练阶段的任务,合理地安排两者间的训练比例。例如在选择一般性训练项目时,既要保证训练内容、训练手段的全面,又要符合专项运动训练的突出特点。体育舞蹈是一门舞蹈艺术性项目,对学生的肢体、形态、气质以及舞蹈基础要求比较高。一个好的选手必须同时具有多方面的舞蹈技能和丰富的舞蹈素养,才能在体育舞蹈中融会贯通,从而表现出高超的舞蹈技艺,富有内涵。因此在一般性运动项目训练中可以进行芭蕾基本训练、爵士舞学习、代表性舞蹈以及体操项目,包括发展身体素质的体操练习、健美体操、韵律体操等方面训练并结合体育舞蹈的特点进行。在体育舞蹈课的前部分和最后部分进行一般性训练,如果前部分是舞蹈的基本训练,那课后部分就以身体练习为主。专项技术训练放在课的主要部分进行,并使一般性训练占整堂课的1/3。

2.2不间断原则的运用

不间断原则是指从初期训练到出现优异运动成绩,直至运动寿命终结的长期训练过程中,都要按照运动的顺序,持续不断的进行训练。体育舞蹈教师要学会制定好各训练阶段的训练大纲,包括各年级组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训练的次数和时间,考核评定的内容、标准以及教学训练的要求等,并制定相应的技术等级标准。为各层次的体育舞蹈训练能有机的衔接提供重要依据。

2.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的运用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是指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任务、训练对象水平逐步地有节奏地加大运动负荷,直至最大限度。②体育舞蹈训练过程中加大运动负荷必须要循序渐进,训练实践已证明,只有加大运功负荷才能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才能创造优异的成绩。教师要掌握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有机体承担一定的负荷后,得到适当的恢复,以消除疲劳,才能使机体能力逐步提高。教师要切实做到:合理安排训练课的间隙时间,课的负荷越大,间隙时间相应延长;几次课连续的负荷积累,要在学生所承受的负荷能力范围之内,不能产生过度疲劳,同时间隙时间要足以保证有机体达到恢复和超量恢复;几次课的负荷要大小搭配,负荷内容要交替进行;几次课的负荷后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恢复措施,并加强医务监督和恢复手段的运用。

2.4周期性原则的运用

周期性原则是指运动训练过程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方式进行,后一个循环在前一个循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训练要求,从而创造优异成绩。一般地把一个训练周期划分为准备期、竞赛期、过渡期。准备期是保证竞技状态的形成;竞赛期是提高和巩固竞技状态;过渡期是主动地对竞技状态进行调整。教师要根据体育舞蹈项目的比赛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周期,如全国体育舞蹈比赛一般有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比赛,那么全年训练大周期可以从年头开始,安排2个大周期,每个周期都有4个月准备期,1个月竞赛期,1个月过(下转第239页)(上接第195页)渡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和调整一个大周期的三个阶段的时限,以保证学生出现竞技状态为准。并且要控制准备期的训练时间,不能采用强化专顶训练手段来压缩准备期。同时在每年赛事频繁的情况下,要有所选择,一旦出现疲劳的积累,竞技状态就会逐步消失,那么就要停止比赛,转入过渡期进行恢复调整。

2.5区别对待原则的运用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任务,选择训练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由于学生的个人特点相对复杂,因此教师在体育舞蹈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运动素质、技术水平、心理、生理品质、文化水平等,此外教师还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家庭等实际情况。在选择男女舞伴的搭配上同样要考虑男女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不可忽视男女舞伴相对应的技术水平和性格、兴趣爱好以及体形、外貌形象等特点,达到相互对应、协调和谐、默契配合。还要注意学生成长发育过程的各种情况,从而因势利导,区别对待安排训练。

(2)针对学生的技术水平确定训练目标和任务。选择体育舞蹈运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训练手段,要循序渐进地向更高地目标发展。同时在参加比赛时要选择相对应的参赛组别,不可操之过急。

(3)区别对待各种关系。在实施体育舞蹈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处理好重点学生和非重点学生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全队整体的关系,舞伴与舞伴之间的关系,把区别对待和整体统一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到体育舞蹈训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2.6创新原则的运用

创新这一原则是在20世纪初期提出来的,如今创新已成为了我们时代的主旋律。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它包括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创新依靠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基础则是教育。体育舞蹈训练过程中的创新是多方面的,既有实践的创新,又有训练理论的创新。而训练理论上的创新是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深入的总结,并结合体育舞蹈学科的知识才能有所建树;相对于训练理论创新来说,体育舞蹈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则要容易得多,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和工作者要时刻保持一种创新精神,在实际运动训练中,不断创新训练原则,从而促进体育舞蹈训练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体育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4

摘要篮球运动能培养人的机智、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清势态,做出抉择的能力。青少年篮球活动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根基,只有青少年篮球活动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才能使我国篮球运动迈上新的台阶。发展篮球运动,应从儿童抓起,以普及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抓好青少年的篮球训练,为国家输送更多的篮球人才。

关键词中学篮球队组建选材训练

中学篮球队训练是学校运动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体育的普及,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一个有效途径。积极开展中学生篮球业余训练,有利于培养体育活动骨干,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中学篮球队的组建与管理

中学篮球队的组建工作一般可采取推荐和选拔的方法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年级或班级比赛逐级进行选拔。

(一)选材原则

除了选出思想好,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进入校代表队外,选拔时还应注意要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选,进行系统的综合训练,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基础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格拉姆指出:“在运动能力的遗传中,具有卓越运动才能的亲代,只要不是极端个体,其子代中有50%的人会具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亲缘越远,这种可能性越大。”运动能力的家族化倾向,已为大量运动实践所证明。

(二)选材基本条件

认识与掌握篮球运动员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技术基础、心理素质等指标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是科学选材的重要问题。

1.身体形态指标:篮球运动员以选择身材高大、身体匀称、腿长、躯干短,特别是小腿长、手臂长、指距大于身高,手大、五指长且能分得开,脚大、脚弓隆起、肩宽、胸廓大、腰细、臀部小且上翘,肌肉线条清楚、皮下脂肪少、体重―身高指数大,跟腱长而清晰、踝关节细的为好。

2.生理机能指标:运动实践表明,人体生理机能水平发展最终能达到的高度,将直接关系到运动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最终表现。如神经系统选材的指标为神经类型与反应时;循环系统选材的指标为心率、血压、心功指数与血红蛋白;呼吸系统选材指标为呼吸频率、肺活量与最大摄氧量;感官功能选材指标为视力、视野与听力等。

3.身体素质指标: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柔韧性能方面的能力。全面的素质是运动员掌握和完成各项基本技术的基础,一个人即使有再好的身体形态,再好的球性,如果没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做保证是不可能达到预想的高度的。

4.技术基础指标:这是选拔队员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通过测试队员运球、投篮、传接球及防守等技术水平,观察、评估其反应能力和协调性,动作的规范化程度以及配合意识、球感等。初中学生年龄尚小,技术基础的要求应与高中学生有所不同。

5.心理素质指标:心理素质是指在智力活动中和在个性心理行为上反应出来的反射能力。如对空间动觉方位和距离的准确判断,位置选择性好。

在以上各项指标基础上进行科学选材,对队员个人发展和球队整体发展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球队管理

经选拔的队员名单应张榜公布,以引起学校重视和激发队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学校篮球队成立后,应列入学校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和学校整体目标管理之中,在体育教研组具体指导下进行日常训练与管理。除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外,学校篮球队管理关键在“三落实”:

1.人员组织落实:除篮球队队员与教练员名单要落实外,日常训练、比赛与管理应在体育组具体领导下进行,应请学校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以协调教务与总务及行政的关系,便于顺利开展工作。

2.训练比赛落实:篮球队的训练与比赛应按训练计划安排落实。

3.必要的经费、器材要落实:这里主要是指教练员与队员的必要补助费和比赛服装及一些交通费和球等。

二、中学篮球队的训练

篮球运动训练是竞技能力的提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遵循教育及教学的原则,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力和恢复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和训练。

(一)制定训练计划

中学篮球队的训练计划,主要包括多年(三年)训练计划、学年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时训练计划等。

1.多年训练计划

初中阶段以三年为期制定总体计划。要贯彻“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指导思想。多年训练计划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三年训练的基本设想和达到的目标。

(2)对运动员思想、意志品质、身体条件、年龄、生理特点、基本技术等基本情况的分析。

(3)各年度(学年)的训练任务、技术指标及主要措施。

(4)比赛安排及名次要求。

(5)测定和评定训练水平与全面考核措施。

2.学年(包括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训练计划

学年训练计划是三年训练计划的一部分,是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组织、较系统地落实三年训练计划的指标与内容。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学年训练总任务。

(2)提出比赛达到的目标和身体、技术的指标。

(3)划分训练周期和各周期的任务。

中学篮球队的训练可按学期分为两个周期,每学期分为训练期、比赛、或休整期。训练期: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发展与提高一般与专项身体素质,掌握与提高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质量,同时加强作风的培养,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比赛或休整期:比赛是为了检查训练情况,锻炼队伍,发挥水平,争取优异成绩。如果学期没有比赛任务,也要进入休整阶段,它主要是总结经验,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便新学期投入新的训练阶段。

(4)检查训练工作与安排考核时间。

(5)学期结束进行训练工作小结。

3.周训练计划

周训练计划是具体落实学年训练计划到每一周中去。主要内容包括:一周训练任务与要求;确定训练次数与时间;训练内容与运动负荷;比赛与测验安排。

4.课时训练计划

课时训练计划是根据每周的训练计划安排、制定课时训练计划(教案)。训练课是整个学年训练过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教案是上好训练课的基础和评估训练质量的依据。训练课教案基本和体育课教案形式相同,分为开始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教案的内容除明确本课的具体任务、训练内容与要求外,还应注意安排选择练习的形式、手段、练习时间、强度、密度等。

(二)科学训练

中学篮球队训练的基本任务是:

1.身体训练

(1)速度素质

它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与位置上优势的重要条件。

(2)耐力素质

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并抵抗疲劳的能力。

(3)柔韧素质

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快速地奔跑、急停与跳跃、转身、跨步和空中动作的变化、地面位置的争夺控制,都要求运动员的各关节、韧带和肌有大幅度伸缩变化和抗强拉伸的坚韧程度,特别是肩关节、躯干、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的灵活性,更是篮球运动员必备的柔韧素质。

(4)灵敏素质

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突变的运动情况下,快速、准备、协调、灵巧地完成动作的能力。

(5)弹跳素质

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它是篮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

在训练中要注意各项素质的因素以及各年龄阶段的训练措施。依据人体发育成长的科学规律,合理安排,正确运用,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面对中小学生,切记训练内容要生动活泼多样化,避免单调。教学方面多多采用直观教学。

2.技术训练

篮球运动有许多基本动作。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技能需根据对手或同伴的行为或临场情况发展而随机应变。因此,训练中,一方面要掌握较多较巩固的动作技能,并注意在复杂的攻防场合下安排比赛性战术训练,提高分化能力,预识对手的意图,领会队友默契,以培养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动作技能和战术意识的能力。以转身运球,背后运球为例,通过球绕腰部进行球性熟练化练习,就可对此两项技术起到优化提高作用。

另外、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训练中可一边进行体力、技术训练,一边进行智力启发,以理论作基础,既满足他们知识方面的渴望,又能很好地指导其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投篮的准确性与力量训练为例,采用理论讲授或实践要领的讲解,将投篮的准确性与力量的有关原理与物理学中的相关知识相结合,说明投篮时的准确性取决于球的旋转、用力方向及球的出手角度;出手的力量主要取决于双臂、腰腹甚至双腿。使学生了解其中的知识,知其然并加其所以然。这样,再加上教师不同情况的示范,既便于学生尽快掌握并能自我纠正,同时也增加学生对技术训练的兴趣。这样掌握的技术一般是比较稳固的。

总之,篮球技术是篮球战术的基础,掌握扎实、全面的篮球基本技术将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进地战术配合和比赛,有助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向更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攀登。

3.心理训练

当前,许多中学篮球队,其年龄特点注定其心理波动幅度大,在双方实力相当或稍有差距的情况下,往往心理能力强者胜。心理训练,主要是抓住运动员动机的培养,以提高运动员对训练的渴望程度;抓住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以提高运动员的认真程度。

训练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心理训练的目的性

教练员要把计划和每天主要训练内容告知运动员,使他们对整个训练的周期、任务、手段、指标、进展、要求等有个全面、全过程的了解,做到认识上的一致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训练中教练员尽可能改变运动员的被动地位,应使之成为训练的主体,形成自觉。

(2)运用注意规律,提高训练质量

要发展无意注意的能力,诱发训练兴趣。在训练中,教练员的训练态度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方法,手段的选择要使运动员感到新颖,有趣味,引人入胜,这在中小学训练中要特别注意,这点在长时间和长周期训练中尤为重要。

(3)严格要求,不断强化心理训练

在训练中对运动员应有严格的要求,并不断加以强化心理训练来促使训练产生良好的效果。

4、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包括基础配合和全队战术配合。战术基础配合是指两三人之间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攻守合作行为的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攻防战术的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科学训练要遵循青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训练原则。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相互结合将有利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竞持体育水平的提高。只有综合培养和训练,才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对篮球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发挥教练的技战意图,有利于给自己确定更高的奋斗目标,有利于稳定心理,在比赛中正常甚至超水平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家宏.篮球(第二版)[m].2009.6.

[2]田虹等.青少年篮球技术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5

大学生进入高校后,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根据对压力源的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经济状况、就业等多方面[1]。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成长发展过程中各种困扰纷至沓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长期处于压力和烦恼状态的大学生,不仅会产生抑郁、焦虑、多疑等消极心理反应,而且会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少数大学生无法应对,转向攻击或自残、自杀等极端的方式应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剧,给当代大学生造成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心理疾病已成为一个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心理压力是诱发上述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2]。调查显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大学生都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3]。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其身心健康状况将对国民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被社会、学校、家庭高度关注,也是心理学界面临的问题,其研究一直被国内外的学者广泛关注。

心理压力又称“心理应激”,是一个人在觉察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心理压力问题,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而对体育锻炼和心理训练的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预防研究分别有所涉及,但大多还停留在经验式的描述水平。已有的研究显示,不同的运动项目、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对机体应对心理压力的影响不一,较为一致的结论是: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能够有效地应对慢性心理压力和急性心理压力对机体心理神经免疫功能的影响,提高机体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2][5-15]。一定时间的心理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情绪管理、逐渐自我完善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效果[16-17]。

综上所述,身体锻炼和心理训练对心理压力分别都可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将身体锻炼和心理训练联合作用于心理压力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植根于积极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研究中等强度篮球锻炼和心理训练对男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的影响,尝试有利于促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手段,对丰富体育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大学本科公共体育课男生一年级篮球选修班的志愿者为实验参与者,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由于实验持续时间较长,期间有被试流失,剔除无效数据后,最终被试包括:对照组20人,中等强度篮球锻炼组34人,心理训练组27人,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组40人,共121人。参与者全部为身体健康者。

(二)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组内前—后测设计的自然实验法,实验持续时间为12周。实验各组参与者分别进行篮球锻炼干预、心理训练干预、篮球锻炼和心理训练联合干预,对照班按照体育教学计划正常进行。

在实验过程中,每次篮球锻炼时间为45分钟。篮球锻炼组、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组(简称“联合组”)的运动频率为3次/周,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心率控制在130~150次/分),每组每次随机抽取4名学生使用polar心率遥测仪并每隔5分钟监测心率。对照组、心理训练组的运动频率为2次/周,不实施运动强度控制。实验期间要求所有实验参与者尽量不要参加其他体育锻炼。

心理训练组、联合组采用团体心理训练的方式干预,频率为1次/周,45分钟/次。对心理训练参与者根据文献资料和通过问卷、访谈调查方式,将收集到的大学男生存在的心理压力方面的问题进行精心筛选,制定的团体心理训练目标是:帮助成员学习新行为;改变不适应行为;通过练习巩固新行为;树立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重视团体发展过程,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引导成员观察、改进自己的行为,学会良性思维,构建合理认知;重视情感体验,学会认识自我,正确对待自我,合理控制自我情绪。本实验设计包括了自我认识训练、情绪自我调节、人际交往技巧、合理认知构建等专题。利用专门设置的课堂教学时间,采用教师讲解、情景模拟演练、角色扮演、体验分享、讨论答疑等方法,并辅助以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小组讨论与分享感受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模拟演练相结合,以及通过网络答疑等多种形式。每次心理训练后布置一份相应的课外作业,了解学生对心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视情况进行个别训练、辅导。所有班级的心理训练都由同一位教师进行教学。

2.测量方法

(1)心理压力量表与测量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测量采用梁宝勇等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量表依据应激源所涉及的活动领域,分为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和家庭5个分量表,各分量表得分等于组成该分量表的所有被评项目得分之和。心理应激总分即各项得分之和。该量表“具备令人满意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包括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内容和效标效度,因此可以被用来评估中国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压力水平。”[18]

本实验采用团体心理测量。所有实验参与者在实验前后在安静、宽敞、明亮的环境内完成量表填写任务。

3.统计分析法

使用SpSS21.0对回收的有效量表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实验前后测不同组男大学生心理数据量表进行重复测量,考察篮球锻炼、心理训练对心理压力的影响。设定p<0.05为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用“*”标记;p<0.01为统计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用“**”标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各组大学男生心理压力的前后测情况如表1所示。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发现(见表1),心理训练组经过12周的心理干预,在生活(p=0.030)、发展(p=0.013)、社交(p=0.016)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p=0.000)、生活事件(p=0.001)、总分(p=0.002)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锻炼组经过12周的篮球锻炼干预,在发展(p=0.037)、家庭(p=0.036)维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社交(p=0.002)维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组经过12周的心理训练和篮球锻炼,在负性事件(p=0.007)维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于本研究探讨不同干预方式的效应,因此,与时间有关的组内(时间因素)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不是本研究涉及的内容,在此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实验各组大学男生心理压力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见表2):时间在学习(p=0.021)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在发展(p=0.001)、社交(p=0.001)、家庭(p=0.000)、负性事件(p=0.005)、生活事件(p=0.005)维度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身体锻炼在家庭(p=0.017)、负性事件(p=0.049)、生活事件(p=0.011)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在学习(p=0.000)、生活(p=0.002)、社交(p=0.006)、日常琐事(p=0.000)维度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心理训练在发展(p=0.041)维度的主效应显著。身体锻炼(心理训练在日常琐事(p=0.039)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身体锻炼对发展(p=0.041)、家庭(p=0.018)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对学习(p=0.001)、生活(p=0.001)、正性事件(p=0.004)、负性事件(p=0.001)、生活事件(p=0.000)、日常琐事(p=0.004)维度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时间×心理训练对发展(p=0.049)维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对学习(p=0.000)、家庭(p=0.001)、负性事件(p=0.000)、生活事件(p=0.000)、日常琐事(p=0.000)维度的主效应非常显著(p<0.01)。组内时间×身体锻炼×心理训练的三重交互效应的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组间因素而言,篮球锻炼在心理应激较多维度上的主效应都有显著影响,心理训练的主效应在发展维度的主效应显著,结合各组的前后测情况(见上页表1),说明心理训练组都对男大学新生发展维度具有积极的影响。篮球锻炼×心理训练的交互效应在日常琐事维度具有显著性,说明篮球锻炼结合心理训练对男大学生的心理应激的日常琐事维度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作用,对其进行如下简单效应

检验。

经简单效应分析发现(见表3):心理压力的学习、生活、社交、家庭、负性事件、生活事件、日常琐事和总分维度的边际估计均值表现为篮球锻炼结合心理训练组低于心理训练组。生活、日常琐事、总分维度的边际估计均值表现为篮球锻炼组低于对照组。发展、家庭维度的边际估计均值表现为心理训练组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对大学男生心理压力的改善作用,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组的效果优于单一的心理训练组或篮球锻炼组。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压力在12周后在家庭、总分维度显著降低。对照班的学生进行了常规篮球锻炼,运动强度控制在中小强度范围内,没有接受心理训练,但还是有些维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其可能原因是:第一,大学男生参与了自己喜欢的篮球项目并保持了一定的强度,对大学男生对家庭压力的应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二,篮球作为集体项目,有益于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男生在大学阶段随着交际圈的不断扩大而对家庭的眷恋程度会减少;第三,大学新生军事训练、班级集体活动等对大学男生家庭压力和总体的心理压力也能起到缓解作用。

心理训练组12周前后在生活、发展、社交、家庭、生活事件、总分维度达到显著性差异;在生活、社交、家庭、生活事件、总分维度低于对照班,表明心理训练有助于大学男生缓解心理压力。心理训练是通过团体活动、体验练习、讨论分享等形式来促进个体在交往中增加自我了解、自我抉择、自我发展、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进而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19]。在实验过程中,心理训练方案每部分内容以热身活动、游戏体验、情境模拟、观看录像等方法教授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设计的自我认识训练、合理认知构建、情绪自我调节、人际交往技巧等专题,以其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心理训练过程之中,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了大学男生的自信心,养成了情绪和心理自我调控的习惯,强化了良性思维方式,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协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促进了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中等强度篮球锻炼组12周前后在发展、社交、家庭维度上达到非常显著性差异。大学的公共体育课为自选课程,选择篮球锻炼的男生大多热爱篮球运动,中等强度的篮球运动不是简单原地定点投篮,更多的是集体性的配合与对抗,团队式的篮球运动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交、发展等维度,从而淡化家庭不良因素的阴影,通过一定程度的对抗性的篮球锻炼,宣泄了生活中积攒的不良情绪,缓解了其心理压力。

在实验中,中等强度篮球锻炼结合心理训练组组内12周前后仅有负性事件维度分数有非常显著性上升变化,其他维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负性事件对大学男生的影响非常大,仅仅篮球锻炼和心理训练不足已令负性事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但组间的比较发现,联合组在学习、生活、社交、家庭、负性事件、生活事件、日常琐事和总分维度均值低于心理训练组,在学习、家庭维度均值低于锻炼组。表明中等强度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对大学男生应对心理压力具有积极的效应。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心理训练能够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身体锻炼联合心理训练能恢复已消耗的身体能量和心理能量,更为有效地协同提高机体身心两方面的抵抗生理压力和应对心理压力的综合能力,这种联合干预应对心理压力的积极效应显然优于单一的干预手段。身体锻炼和心理训练可以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机会,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配合,也使他们学会更多的人际交往技能,改善心境和调整生活的心态。因此,身体锻炼联合心理训练干预的总体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应该予以推广运用[20]。

本实验中,中等强度的篮球锻炼和对照组相比,篮球锻炼组在生活、日常琐事和总分维度具有更加积极的效应。心理训练组和对照组相比,在发展、家庭维度具有更加积极的效应。

五、结论

1.中等强度的篮球锻炼联合心理训练有益于大学男生应对心理压力,且积极调节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的身体锻炼或单独的心理训练。

2.单一的心理训练有益于大学男生应对生活、发展、社交、家庭、生活事件及整体心理压力。

3.中等强度的篮球锻炼有益于大学男生应对发展、社交、家庭等心理压力。

注:本文为江苏省2012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LXLX12-0897)、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YJa190021)研究成果。

[1]贾金才,杨贵明,周宏儒.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1):104-106.

[2]颜军,陈爱国,朱凤书.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的研究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31(5).

[3]吴善玉,金贞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05-501.

[4]梁宝勇.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入职教育课程建设

一、我国幼儿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现状及思考

我国新教师参加工作后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也被认为是“任职培养”,具有“入职教育”的含义。但是,幼儿教师“试用期”的着眼点,基本上是从用人制度和工资制度的角度来讲的,而不是着眼于新任教师的专业提高。幼儿园的新教师一般是一上岗就被看做是正式教师,没有专门的培养计划。有些幼儿园对新教师实行“师傅带徒弟”式的指导帮教,这种“手把手”的传授方式,一是受到老教师个人经验水平的影响,二是难以满足大量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新教师的成长往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摸索过程:没有人指引他们形成独立的心态和负责任的意识;没有人告诉他们学生与教师角色应当如何转变;没有专门的辅导,只凭感觉做事,做错了,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等。幼儿园工作头绪多、责任重,幼儿园教师的入职适应远比其他行业困难得多。据统计,新教师的流失率为老教师的五倍多。

综合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我国目前的幼儿教师教育尚未形成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局面。我们急需把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进修结合起来,改革职前教育的培养方式,加强联系实际;规范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建立促进幼儿师范院校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一体化的机制;借鉴人才市场管理原理,总结过去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动员师范院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基地幼儿园三方力量,形成供需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驱动、同谋发展的伙伴关系,联合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平台。

二、师范学院与幼儿园联合打造幼儿教师入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

我们的研究,还仅是试图站在幼儿师范学院的立场上,打破幼儿教师教育职前、职后的分离状态,通过与幼儿园的合作,摸索出一套规范的、适合我国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入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尝试架起幼儿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桥梁。

1.基本思路。本研究在技术上沿着两条思路同时进行:一条是研究入职期教师掌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工作技能的实践历程;另一条是研究幼儿教师适应新环境的心路历程。

2.目标定位。从幼儿教师终身教育的角度着眼,以入职一年的新教师为研究对象,建立幼儿教师入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帮助幼儿园形成有效的岗位培训机制,形成不断进取的教师团队;保证幼儿园高品质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有效帮助新教师顺利进入教师职业的岗位技能适应期和心理适应期。

3.课程形成的步骤。第一阶段,采用访谈、问卷的调查方法,了解入职一年以内的教师在工作中的困惑、需要及情绪反应;了解有经验的教师在“传、帮、带”上的可贵经验;了解幼儿园管理层在这个方面的想法和认识,从而为课程的编写提供现实的依据。第二阶段,进一步查阅资料,补充和完善写作提纲。第三阶段,在实验幼儿园组织相关活动,对课程的相关章节做实践的检验。第四阶段,通过循环,进一步完善课程。

4.组织机构。由幼儿园和师范学院联合成立入职教育领导机构,共同编制幼儿教师入职教育的课程,建立幼儿园入职教育的组织管理网络,具体指导并实施幼儿教师入职教育工作。

入职教育的组织管理网络的塔尖是幼儿园园长、师范院校的专家;中间部分是总教练;下面是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练团队。

管理网络的运行方式:园长聘任业务骨干充当总教练、教练担当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并与他们签约;总教练对教练的阶段性培训进行检查和验收;入职教育结束,园长组织对新手进行考核,并据此对总教练和教练的工作进行评定。

5.课程内容。入职教育的培训课程大致包括如下方面:(1)教师素质训练:包括职业定向强化、教师行为管理、成功教师心理素质、教师礼仪、适应新团队训练等。(2)班级工作技能训练:包括集体教育技能的训练;个体教育技能的训练;与配班教师、幼儿家长沟通技能的训练;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训练等。(3)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制订课程计划,教学时间最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中的技术,环境布置、评价和等级评定技能训练等。(4)保育工作技能训练:环境卫生,意外事故,疾病等的训练。

6.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施。入职教育课程分为“入职集体培训”和“实习期同步培训”两部分内容。

“入职集体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也包括需要强调的重要工作内容讲座。“入职集体培训”应起到唤起工作热情、激发斗志、奋勇向前的作用,主要内容涉及职业道德、精神文明、园所文化。“入职集体培训”课程可以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形式是总教练邀请幼儿园相关人员或园外专家对新教师进行集体讲座,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渗透相关内容,如“入职宣誓活动”等。

“入职集体培训”一般在每学期开学前进行,具体内容涉及:(1)园所文化宣讲;(2)新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3)幼儿园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职责;(4)幼儿教育理念的确立;(5)幼儿园管理制度,幼儿园规章制度;(6)安全教育;(7)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及卫生护理;(8)高效工作法介绍与幼儿园物品定位管理;(9)教师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介绍;(10)保育员工作技能以及评价标准讲座;(11)教育基本技能及评价标准。

“实习期同步培训”课程以时间为顺序,将新手在一年中应掌握的保育、教育技能分解在每一个工作日中,形式为“个别训练”与“小组训练”。

“实习期同步培训”中的“个别训练”是由新教师所在班级全体教师充当教练,负责按照教程每天对新教师重点进行技能培训,主要是以结对的方式在班级中进行。教练每周要与新教师谈话,主要内容是鼓励新教师的进步,分析新教师在本周即将学习的内容方面的不足,讲解技能要点,提出改进的建议,交代评价的方法等。示范讲解后,每天细心指导新教师的工作;新教师则要将教练所教内容记录下来,认真揣摩,对自己的工作体会要及时记录并加以反思。

“实习期同步培训”中的“小组训练”,由总教练负责组织,每两周进行一次对新手的心理辅导或技能强化。目的是为新教师提供交流的平台,或者针对当前新教师的心理状况,组织一些心理游戏,舒解他们的紧张情绪等。

7.考核评价。教练对新教师进行分期考核,最后综合评价。具体方法采取专项业务考核、综合量化考核、技能评比、个人述职和协商评定等。总教练对教练的评定主要参考新教师的进步及新教师对教练的评价。按考核成绩状况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

8.总结反馈。师范学院的专家、总教练每两周要与教练一起分析总结阶段带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商定解决的办法。每期入职教育课程结束后,幼儿园与师范学院要作一个大的总结,修订下期培训方案。对于涉及职前教育培养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师范院校,加快职前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改革。

三、幼儿教师入职教育的基本策略

1.规划。幼儿园必须在新教师进入岗位前就对新教师的成长有所规划。这种规划首先取决于对新教师能力与特质的分析,在与新教师坦承交流的前提下,指导新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所规划,并制定出时间表。

2.辅导。幼儿园的工作头绪多,并需要在一个工作日内全部涉及,新教师应付这样的日常工作很困难。教练对新教师的学习活动要注意观察、分析,提出适当的建议。教练要特别注意抓住每周的重点学习内容,采用指导、研讨和考核的方式,强化培养。教练还要注意培养新手的整合教育能力,引导新教师关注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与儿童的关系,关注是何种方法促进了教育效果的产生和优化。

3.示范。教练应当有准备地将每周学习重点呈现给新教师。示范是准备的重要内容。通过示范,让新教师清楚地了解工作技能的每一个细节及其原因;知道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教练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更重要的是获得对教学策略应用情景或条件的理解,获得对职业文化的理解。

4.谈话。教练与新手积极的、鼓励性的谈话,有助于帮助缓解新教师的心理紧张。教练的谈话内容包括介绍幼儿园的人、事、物,幼儿园的政策、资源、活动程序等;介绍幼儿生活管理、教学策略、压力处理等新教师最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在某项比较专门的技术或策略上为新教师提供帮助等。

5.同伴互动。两周一次的小组活动,就是为新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经验交流的平台。新教师被分配到独立的教学班级,所处的同事是自己的教练,在工作和学习中可能会产生自己远不如人的自卑。新教师彼此的交流会使他们产生归属感,通过听取别人的学习体会和总教练点睛的话语,还会使他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四、关于构建入职教育课程的再思考

1.入职教育的处所是幼儿园,幼儿园的园所文化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新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技能形成的过程,更是专业态度形成的过程。幼儿园应当成为“个人成长的学校,心灵寄托的家园”,幼儿园应当有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协作的团队精神、正确的工作理念、合理的工作目标和铁的工作纪律等,这些是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2.教练团队建设是影响入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师徒制”的培训方式是目前培养新教师的基本方法。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方法效果不佳的原因是选拔“师傅”的标准仅限于“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忽视了“带教的经验”,加之没有系统的培养计划。所以,在实施有效的入职教育前,一定要培养一支能够领会教练课程,善于施教的教练团队。

3.把握新教师的心理是“开锁”的钥匙。入职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外在输入过程,而是新教师积极主动的养成过程。新教师行为的变化,必须有新教师心理自身的“动力系统”“保障系统”“调控系统”的密切参与,由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新教师的“学生—教师”角色变化规律;研究新教师形成技能、知识结构的规律;研究新教师不断变化的态度和需要;研究不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办法等。顺应新教师心理的教育,才是入职教育质量的保证。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7

[关键词]体能训练网球运动员肌肉向心收缩肌肉离心收缩

[中图分类号]G80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145-02

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球运动员日常的体能训练中,教练员往往更加注重运动员身体向心收缩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对运动员进行离心力量的训练。导致运动员经常出现力量很大,但不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动作,跳得很高但落地时容易受伤,这都说明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忽略了对运动员肌肉离心收缩时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离心收缩力量可以有助于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刚性,提高肌肉承受冲击力的能力。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春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网球专业2013级学生20名,以上运动员均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资料,找出运动员体能训练中肌肉向心训练与离心训练相关文献资料。

2.实验对照法

选取20名体育学院网球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离心力量训练组和向心力量训练组,通过一次相同负荷的力量训练后,测试运动员肌酸激酶指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运动员肌肉刺激深度,用以了解不同训练方法对运动员肌肉的刺激水平。

二、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

实验选取长春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网球2013级网球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十名学生,具体情况见表1。

在试验中第一组采用向心训练法,第二组采用离心训练法。学生分别采用史密斯架深蹲的方式锻炼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第一组向心训练学生,采取半蹲位肩负50kg杠铃至站立位,每组12次共进行5组;第二组离心训练学生,采取站立位肩负50kg杠铃至半蹲位,每组12次共进行5组。此种测试使用的负重并非学生的极限负重,但由于重复次数较多也能够对学生的肌肉产生一定刺激,训练后次日晨起测学生血清肌酸激酶指标。

测试结果

通过表2可以看出,第一组向心训练法学生肌酸激酶指标平均值为466±55.77mmol/L,第二组离心训练法学生肌酸激酶指标为542±81.44mmol/L。说明学生在采用离心训练法训练时肌肉所受到的刺激要明显高于向心训练法。同时,也说明学生的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离心力量较差。

通过6周的力量训练来评定向心力量训练和离心力量训练对学生肌肉造成的刺激。第一组为以向心力量训练为主,每周进行3次力量训练,每两周递增一次训练负荷,每次递增量为总重量的5%;第二组为向心力量训练与离心力量训练相结合,每周进行两次向心力量训练和一次离心力量训练,每两周递增一次训练负荷,每次递增量为总重量的5%。并在最后一周训练结束后的次日晨起测量学生的肌酸激酶水平。同时进行40秒7米往返跑测试,通过跑动距离用以评定学生肌肉刚性和抗冲击水平。

测试结果

通过表3可以看出,学生经过6周力量训练以后第一组学生的肌酸激酶指标为408±74.96mmol/L,第二组学生肌酸激酶指标为479±79.90mmol/L。两组学生的指标变化较第一次测试相比变化不大,同时也说明离心力量训练对学生肌肉造成的刺激要大于向心力量训练。

5.88米,第二组学生为57.9±6.05米。离心力量训练组的学生跑动速度与转向能力要显著高于向心力量训练组。因此,离心力量训练有助于大学生网球专项学生提高移动能力。

(二)分析

通过不同手段的力量训练后对学生肌酸激酶指标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日常训练中通常是以向心力量训练作为力量训练的主要形式,离心力量水平通常较差。而离心力量水平通常又是在日常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训练方法,通过良好的离心力量训练可以显著增强学生肌肉的刚性,提升学生网球专项训练过程中身体横向运动的能力,提高学生下肢的承受力,避免学生由于训练中跑动速度过快或者体重增加导致的关节承受力增强。

三、建议

1.网球专业学生应该在日常训练中提高离心力量训练所占的比重。

2.离心力量训练应与向心力量训练协同进行,这样会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力量水平。

3.离心力量训练有助于网球专业学生提高肌肉刚性和抗冲击水平。

4.离心力量训练有助于网球专业学生提升跑动过程中的转向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思红.离心收缩训练对肌肉力量和肌电图RmS值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6).

[2]陈周业,杨学军,徐剑光,黄诚.对男子跳高运动员下肢肌力特征的对比研究[J].体育科研,2005(01).

[3]王奎,刘建红,周志宏,方芳,宋刚.运用iemG评价举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研究[J].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4]吴小平.离心性收缩在高痉挛状态上肢功能训练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05).

[5]杨晓兰.踝关节力量在短跑着地缓冲中的重要作用及力量的训练[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3).

[6]王健.semG信号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0(04).

[7]叶胜顺.短跑运动员专项成绩与专项身体素质相关关系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8]杨涛,李之俊.等速测试在评价运动员肌力中的应用[J].体育科研,2007(03).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8

摘要实心球项目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型项目,单一动作结构,需要肌肉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功率。技术特征表现为技术动作的高度稳定性、准确性和可控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tabata训练在中考体育实心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保证动作技术正确的情况下,通过正确、合理的tabata训练能有效提高中学生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项目成绩。

关键词tabata训练中考体育实心球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初中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之一,也是体育中考测试项目之一,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统一测试成绩12分中占有4分。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方法包括握球和持球、预备姿势、预摆、最后用力四个环节。影响其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和用力顺序,如何利用课堂有效提高实心球成绩是每一位初三体育教师思考的问题。刚毕业的天津益中学校男生66人,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满分人数51人,3.6分以上人数60人,平均分数3.87分,高出和平区2015年平均成绩0.5分之多。上课过程中,始终贯穿技术是核心,力量是基础的宗旨。在素质训练上,把速度、力量和专项爆发力作为重中之重来发展,同时,加强柔韧性训练和协调性训练。tabata训练它是由日本科学家izumitabata博士创造的一种高强度间隔训练方案。每个tabata间隔由20秒高强度(尽全力)训练和10秒间歇组成。重复8轮,总计4分钟,也称为四分钟训练,在tabata训练中逐渐提高难度(训练阶段划分)很重要。本文重点研究tabata训练对提高中考生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成绩的积极影响。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天津益中学校2016届初三毕业生66名男生为研究对象。

2.实验分组

本校体育课采用分性别上课模式,1、2班男生一班,3、4班男生一班。随机抽取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对照组,抽取结果为1、2班男生为实验组(33人),3、4班男生为对照组(33人)。实验前对两组学生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成绩进行测试,然后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其结果显示p0.05,说明实验前两组学生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可进行有效实验。(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查阅有关实心球训练和tabata训练的有关理论知识,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四分钟训练周期与内容。

2.实验法

本实验研究从2015年9月21日到2016年4月15日为止的20周时间,分别在体育课素质练习时采用四分钟训练法和常规力量训练法,实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3.数理统计法

利用microsoftexcel软件对实验前后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为研究结果提供依据。

4.对比分析法

对所采集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几次测试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成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三)实验设计与实施

1.实验器材

体操垫若干块,秒表一块。

2.实验方案阶段设计与具体内容

通过查阅、研究了一些有关实心球教学、力量训练和tabata训练方面的书籍与论文,最终确立了tabata训练的阶段周期和内容。

(1)每周两次体育课中安排素质练习,每次课力量练习时间10分钟左右,地点在天津一中体育馆及操场。实验组体育课时间在周三下午13:30至14:15和周四下午15:30至14:15;对照班在周一下午15:30至16:15和周三下午14:25至15:10。对照组在同样的时间里采用一些常规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练习,如:仰卧起坐20次/组×4组、俯卧背起20次/组×4组、立卧撑15次/组×3组等。

(2)并不是每个人在第一次尝试时都能坚持4分钟,需要逐渐提高难度,最终完成完整的tabata训练,保证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研究采用12周进阶模式,将实验组这个周期分为三个阶段。腰腹肌训练内容为仰卧起坐、俯卧背起、平板支撑、三点支撑;上下肢训练内容为深蹲、俯卧撑、立卧撑(Burpee)、快速收腹跳(使膝高于髋)。

第一阶段(2015年9月28日―11月6日,共六周):为基础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们体会力量训练中主动用力和控制身体的感觉,对tabata训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训练内容、时间和间歇时间见表1。

第二阶段(2015年11月9日―12月23日,共六周):为适应与提高阶段,目的在于加大训练难度,有效地动员学生主动参与运动,提高动作规范程度,训练时间为7-12周,训练内容、时间与间歇见表2。

第三阶段(2016年2月22日―4月15日,共八周):tabata训练练习,此阶段加大了难度和强度。训练时间20秒,间歇时间为10秒,8轮,组与组之间间歇为3分钟,训练时间为13-20周。

3.实验控制

实验过程中,为了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两组由同一位老师授课,上课时间基本相同。整个实验过程按照中考体育考试标准进行六次数据采集。二、结果与分析

如表3、表4所示,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成绩相差不大,对照组学生成绩和满分人数甚至要好于实验组学生,中考时两组学生的成绩都有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tabata训练后,实验组学生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成绩、得分平均分和满分人数逐渐超过对照组。中考体育时,实验组成绩由实验前7.53米提高到10.04米,提高幅度为2.51米,高于对照组提高幅度2.31米。同时,实验组得分平均分、满分人数也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在技术动作掌握同等情况下,采用tabata训练比常规训练对提高学生中考体育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成绩帮助明显,效果更显著。从供能系统来说,主要使用的能量系统是atp-Cp系统,需要肌肉短时间内释放更大的能量,tabata训练可有效达到目的。三、结论与建议(一)结论

1.影响中考体育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项目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从不同角度评价、诊断,应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个人处方来提高中考生实心球成绩。在教学中应始终贯彻技术是关键,力量是基础的宗旨,辅以柔韧素质和协调能力练习。

2.tabata训练是一种流行的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无氧运动能力、利用氧气的能力和肌肉爆发力。相对于一般的力量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成绩。(二)建议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9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余训练措施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233-0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一个组成环节,是基础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抓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可以为培养具有突出才能的竞技体育人才起到战略性的作用。高中阶段的体育训练在整个训练体系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搞好高中阶段的训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课余体育训练呢?

1.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的思想、道德、情操、人格和知识,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是学生的直接楷模。因此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要求。在训练中,不管训练条件、天气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坚持风雨无阻,应在训练前赶到训练场地,等侯学生,应该在全体学生都离开训练场地后,才能离开。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酬,如果与训练相冲突,都应以训练为重。训练中要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余训练的时间不减少,才能以身说法,教育学生,树立威信。

此外,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信息,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在教学和训练中,充分发扬民主,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有事大家商量,对学生一视同仁,帮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拟定学习和训练计划,指导学习和训练,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客观的评价。

2.结合学校、学生现状安排训练,做到有的放矢

课余运动训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待训练的自觉性和吃苦精神,学生在学校里以学习为主,学校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往往是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由学校特招的运动员,一部分是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兴趣自愿参加,并通过教师测试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他们参加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特长与学习成绩考入高一级大学,这两部分人的特点是特长生运动成绩高,学习差;普通生运动成绩稍差,学习在年级处于中下游,因此要想实现愿望,考上大学,对待这两部分人要采用相应的办法手段,即特长生运动成绩促学习,普通生学习促训练,做到学习训练两手抓。当他们在某一方面遇到困难的时候,教练员就会针对情况,及时进行分析查找问题所在,并适时的鼓励他们,如何战胜自我,克服困难。体育教师必须耐心细致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端正参加训练的动机和态度,并告诫学生面临的是学习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双重任务。只要好处理学习与课余训练的关系,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3.制订合理的课余体育训练的计划

课余体育训练计划的制订,是保证训练工作顺利进行和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给教练员老师一个完整的思路,一个经过认真研究得到的训练保证。训练计划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目标以及重大比赛的周期来制定,一般采用下面几种。

3.1全年训练计划

制订全年训练计划要根据竞技状态形成的规律、本年度的训练目标、任务来制订,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掌握程度、参加比赛的次数、级别分为上下部分,即按学期划分,另外可根据竞赛任务和项目特点,制订单周期或双周期计划,全年训练计划的总目标和各项指标要切实可行、留有余地,并在训练实施过程中,在综合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3.2阶段训练计划(月训练计划)

阶段训练计划主要以全年训练计划中该时期的训练目标,上下时期阶段的训练为依据来制定。制定的内容要更具体、切合实际。阶段训练计划有着不同的类型,有基础阶段训练计划(以身体训练为主,其生理负荷较大量强度的增减应相互配合并保持在一个相当水平上)。准备比赛的阶段计划(是参加比赛前专门安排的训练计划,主要进行模拟比赛训练,以适应比赛的场地、气候、环境等)。比赛的阶段训练以及临时性短期集训训练。制定阶段训练计划要明确阶段的时间由几个小周期组成的。

3.3周训练计划

制定周训练计划应考虑各项目的特点。可根据训练课的主要内容安排,一般在准备期采用,对身体机能要求较高的周期性项目,如中长跑,可以训练负荷为主来安排,一般在准备期后阶段和比赛前阶段采用。

3.4训练课计划

训练课计划是最基础的训练计划,它要根据周训计划来安排的,内容包括训练目标与要求、动作顺序、课的内容与手段、组织形式、时间与负荷等。制定切实可行的课时训练计划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的基本环节。

4.利用自然,拓展训练空间

在同一场地,重复进行同一内容的训练,学生难免产生倦怠情绪。教师应当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就地取材,拓展新的训练空间,灵活安排活动场地和内容。农村有广阔的原野,绿茵茵的草地,松软的沙滩,利用这些自然条件,开展越野赛和田赛,效果并不亚于专用场地。城市学校可利用校外小路、郊区山地开展训练。还可引导学生利用上学放学的道路,计时跑步。利用自然条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的愉悦体验中接受锻炼,热情会更加高涨。应该注意的是,山路原野存在诸多不安全隐患,训练前,教师对训练场地的环境状况要了然于胸,训练中,教师要跟踪监护,以保证学生能安全顺利地完成任务。

体育生一周的训练总结篇10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

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