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品经济的出现十篇商品经济的出现十篇

商品经济的出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00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1

关键词:商业;经济效益;指标

1商业经济效益的特点

所谓商业经济效益,正是指在人们进行的商业经营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和占用的社会劳动力,所实现的商品价值和商品使用价值之间的比较。商业经济效益包括商业部门和生产部门,两个部门在运行过程中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关键因素,但对于商业部门来说,它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使用价值,于是商业部门的生产形式和生产效益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特点,如下所述。(1)商业部门生产形式具有多样性,它的生产成果起着很大的作用,最大的效果就是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商业部门的生产表现形式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生产表现为商品的购销量和购销额,第二个方面是生产表现为通过生产销售所完成的商品购销额程度以及商品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程度。(2)效益性的商业部门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商品的购销活动和购销活动的情况来实现的,它们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在这个发展与日俱增的社会中给人们带来相应的物质文化精神上所需要的生活和享受,从而获得利润。因此,要想提高商品部门的效益,就要首先了解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度以及商品购销对市场的满足程度,这就是商品市场的宏观效益。因为商品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成果都是表现在商品购销量和商品的购销额,所以商业经济效益在人工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生产商品的购销情况所产生的比例上有很大的影响,这种现象反映了商业经济效益部门生产处的商品的流通情况,可以更直观地考察商业部门直接社会劳动力的情况。最后还有商业经济部门的微观效应,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着很严重的弱肉强食的现象,所以每个商业部门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收益获得,从而在业界立足,因此很多商业部门会用缩小劳动力提高商品价值来实现提高自己利益的目的,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便是衡量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志。(3)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不同,所以商品的经济效益也不同,通常情况下生产的发展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现实中存在很多影响因素,例如某样商品很受群众喜欢或者被群众所嫌弃,造成了供不应求和商品滞留的现象,还有消费者的需求不同也影响了商业部门生产商品的稳定性,同时在商品生产、加工、流通、分配、消费等每个环节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因素,这些变动和不可避免的异动情况就是商业经济效益的不稳定性。

2建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对于商业经济效益来说,建立一个科学的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同时,确立指标体系的关键就是明确建立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思路。2.1建立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原则从各行各业各方面众多的指标中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指标组成,是衡量商业经济效益指标高低的体系,并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并记录,它遵循以下选择。(1)建立的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一定是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思想作为前提来建立的,指标体系一定是能够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观念,以及时刻遵循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观念去评价各个部门商业经济方面的效率,为各个部门提供决策服务机构。(2)该体系的建立一定是能够全面反映出有关商业经济效益活动的方方面面。通常一个指标只能用来评价一方面的方案完成情况或者取得的效果,但这样的指标体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从各个方面各个程度而建立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商业经济方面的每个层面都联系起来,更全面地反映出商业经济效益的优劣程度。(3)建立该体系的另一个前提就是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走出去,引进来”的原则,在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有利经验,研创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更加有效的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4)要保证该体系具有足够的可操作性,要充分利用现用的统计资料和信息,并且开发出更多的信息,使该体系使用起来能够更加方便,操作性更高。2.2建立指标体系的方法与思路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但是通常来说人们会把提高经济效益理解为提高经济效益就是为了能够在投入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的情况下产出高质量高产量的商品,因此,根据人们对提高经济效益的理解,经济效益指标应该是某种商品产出的质量和产量与对该商品投入的精力的比值,投入越少产出量越大质量越好,就说明经济效益指标越高,表明该商品能够给商业经济部门带来足够大的经济效益,这样的情况被我们称为正指标。如果投入的精力已经很多了可是产出的商品质量却很低,或者是生产量很少,这样的现象被我们称作逆指标,逆指标和正指标互为倒数关系。不过在商业上规定通常商业经济效益指标都要使用正指标。而对于指标又分为产出指标和投入指标,对于商业活动的指标更是多种多样,例如投入指标有劳动时间、劳动力、流动资金、物质消耗等,产出指标有商品销售额,商家利润等,因此,对于商业部门来说,反应经济效益的不能只是一个指标,而是很多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指标组成的一套指标体系。

3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组成

由上面对于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分析可知,如果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多样性增加,那么经济效益指标的数目会以更高的倍数快速增长,所以要分析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组成的话,就要把该商业的所有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分成不同的方面进行筛选分析。例如选取商业职工人数、资金费用额、资金占用额三个投入指标,选取商品利税额、商品销售额、商品毛利额三个产出指标,这样选取会有九个商业经济效益指标,这些指标组成一个指标体系。(1)人均销售额=商品销售额/商业职工人数人均销售额表示的是该商业经济生产部门的所有工作员工其中每个人对商品的平均销售额,这个指标是用来考核员工的指标,可以通过该指标表现出员工的完成任务情况。(2)人均毛利额=商品销售毛利额/商业职工人数这个指标是对现行指标体系的补充,以下的资金毛利率,费用毛利率也同样如此。(3)人均利税额=商品销售利税额/商业职工人数人均利税额对于商业来说表示的是支出的部分,而不是收入的资金,利税表示了商业提供给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这部分资金应该属于商业劳动成果的部分。(4)资金销售率=商品销售额/资金占用额若把资金理解为流动资金(通常占资金总额的80%以上),则该指标是现行的流动资金周转次数。(5)资金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额/资金占用额(6)资金利税率=商品销售利税额/资金占用额资金销售率、资金毛利率、资金利税率三个指标是从资金占用角度进行考核的。(7)费用毛利率=商品销售毛利额/费用额(8)费用利税率=商品销售利税额/费用额费用销售率、费用毛利率、费用利税率这三个商业经济效益指标表示的均是从费用支出角度进行考核的指标。虽然以上九项指标已经很成功地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但与现行的指标体系不同,其特点如下。3.1能够切实反映社会主义商业经济效益的内涵第一方面,商业部门存在的最主要的职能就是对物品进行生产制造,之后再进行商品交换,和人类的需求之间进行商品的流通,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对每个商品的购销额上,而我们指标体系中有资金销售率、费用销售率、人均销售率三项指标,能够更加明显的反映出商业经济效益。第二方面,进行商业经济活动的时候会发现它最大的特点是流动资金是一个巨大的资金,这部分资金属于商业经济自身的部分,所以要想提高商业经济效益,就要尽量减少流动资金的利用,或者在一定量的流动资金下能够超额完成任务,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在指标体系中有资金销售率、资金毛利率、资金利税率三项指标内均含有资金的流向,更明显地表示出了流动资金的利用率。第三方面,如果固定了其他因素,那么就要使投入费用资金的降低来实现盈利的增加。有三项指标均包含费用,费用销售率、费用毛利率、费用利税率,这三项指标能够充分反映这一特点。3.2能够从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两个方面反映商业经济效益反应劳动耗费的是费用销售率、费用毛利率、费用利税率、人均销售率、人均毛利率、人均利税率这六项指标。资金销售率、资金毛利率、资金利税率三项指标是反应商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占用情况的。3.3能够综合反映商业经济整体效益这些指标不仅是作为商业经济效益的单项指标,同样是能够考核我国商业经济的经济效益指标。

4结语

商业部门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完善,商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这其中有着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阅读文章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商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有关内容。

参考文献

[1]黄国雄,刘玉奇,王强.中国商贸流通业60年发展与瞻望[J].财贸经济,2015(09).

[2]刘刚,李梅.对建立商业经济效益指标考核体系的思考[J].财金贸易,2015(05).

[3]陈大鹄,张代萍.对我国商业经济效益研究的介绍[J].商业经济研究,2016(06).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2

关键词:明代;商品经济;商人形象

站在历史的今天,除了展望未来,有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停下脚步往回看。虽然历史的进程推动了时代的更新换代。但是有的基本概念还是不会改变。在时间的洗涤中,它们会历久弥新。有一句话放在任何的时代都适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概念应该不仅仅是现代人的观点,在古代,往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迭都与经济有关。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看到明代,这个特别的时代。它的时代标记如果用一两个词统而概之,应该是商业与经济。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所以它的上层建筑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与经济有关的文化现象。其中商人形象的大量出现,相对来说就算是明代这个历史舞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明代现实中的商品经济

有人说明代这个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在历史上真的是那样吗?答案是肯定的。古代,从最开始的夏商周时期,到先秦两汉再代隋唐。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政权,加之儒家思想对人的禁锢,历来历代王朝在不同程度上就实行着“重农抑商”政策。在政治思想的高压下,商业发展是举步维艰。商人也在经济中受到剥削,在社会,文化,地位等诸多方面受到歧视与压制。社会不给商人提供这样的平台,自然而然,社会中商品经济就发展得缓慢,低沉。但是转折点到了明代。统治阶级似乎没有给社会的商业施加过多的压力,反而还有一点鼓励的因素。例如引进了外来的经济作物,提高了生产技术,立法保护着瓷器业,造纸印刷业,以及农业纺织业等等。历史记载,明代官员张居正在内阁为官时,推行一系列改革,提出了:“厚农而资商,厚商而利农”的主张。也就是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给了一定的扶持政策。这就让在夹缝中生存的商品经济发展看到一线希望。由此一来,现实中的商品经济就借着较好的时代背景,快速发展。东南沿海的外贸业发展起来,城镇和长江中下游的手工业、商业也随之兴盛。特别是手工业的兴起和商品流通的发展,使得商人的队伍日趋扩大。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世风,经商的风气弥漫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商人的大量出现,这些在无形中更加冲淡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观念。以前的历史中是高官贵族垄断商业,到了明代中后期的现实中,人人皆有从商的机会。所以人们也就渐渐摆脱了传统的“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当时一些士人,在学而求官不成的情况下,弃书从商的大有人在。上述的因素一环扣一环的,向我们大致展现了明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说明代的商品经济发展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终究是有一定的道理。

二、上层建筑虚构中的商人形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相应的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明代与商品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当属当时社会中商人这一角色。他们在商品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在我们看到这一层关系之前,明代的文人墨客已经用他们的笔触把这些记录了下来。商人在过往的历史舞台中都是配角,处于若隐若现的状态。然而在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商人的势力逐渐强大,此时,越来越多的文人也就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这一新兴的群体。商人的形象一跃成为纸上书面上的主角。上层建筑虚构中的商人形象日趋丰富。在“三言”之类的通俗小说中就刻画了一系列形象鲜明,各具特色、身上带着明代中后期时代气息的商人形象。他们是时代背景与社会生活融合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新的时代标志。据邵毅平先生统计在“三言”中的刻画有商人形象的作品大致有16篇。可以说这些商人形象的大量涌现就是明代经济文化发展下的产物。这些商人形象,虽然是虚构的。但往往也是社会的真实反映与写照。在数量众多的商人形象群中有从事贸易、餐饮、小商品生产、手工业等不同行业的商人。商人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有闻名的徽上,晋商、浙商,有小商贩,亦有巨商。这些丰富的商人形象,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就如同看到《清明上河图》后,立即在脑海中浮现出一片开封城繁荣的盛况。看到这些商人形象,让我们同样感受到了明代商品经济基础上独特的社会风貌。

作家塑造了如此多数量商人形象,与当时他们身处的社会是分不开的。明代的社会孕育出一大批在过往阅读中未曾出现过的商人形象。虽不能说这些形象可以概括同时代的所以商人形象。但是直到今天,有的形象还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有的现象还如同在重复上演着历史。“三言”中的商人许多都充满着现代商人身上也具备的品质。商人蒋兴哥,常言“坐吃山空”,明确知道自己要经商才能使生活富足。可以说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积极进取的意识。商业发展推动着人的追求的向前。让商人有一种坚定的勇往直前的信念。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份理念。另外一个商人形象卖油的小商贩,秦重。虽然他自己做的是小本生意,但是他没有感到丝毫的卑微。在现在看来是社会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许这样的理念是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下商人们的共识,较之前分析,平等的理念也是在这个时代较为突显的。当我们从这些商人形象看到了与现代社会相符合的一面。另一方面,站在历史的今天,反观以前。我们或许还能重新拾起一些新的东西。在明代这段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历史中,随之出现的商人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定数量的义商,他们身上的诚实守信、宅心仁厚、宽厚善良的品质,是直到今天都值得学习借鉴的。

三、历史与现实融合的产物

历史上,明代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那一段高度发展,繁荣的商品经济,可以说这样的经济基础使明代中后期振兴。让我们记住了那一段过往朝代不能超越的历史。同时,这段历史中的经济基础,孕育了一段特别的文化。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商人形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大千世界,让我们在这些商人的身上找到了仍能承袭的东西。在商品经济同样高度发展,商业日趋繁荣的今天,让还在滚滚商海大浪中的人们,寻到一些借鉴与启发。现实往往是步着历史的过去,继往开来。一定的时间造就一定的历史,一定的历史给予人们一定的启示。(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稼人,杨仁蓉.“三言”“二拍”对商人的描写及其反映的经济思想.齐齐哈尔师范院学报,1985年1期.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市场;解析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07-03

“市场”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发展。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的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既定前提下的关系分析。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市场”具有真正的历史性。他们把资本主义市场及其体系看做一种历史的东西,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阶段。这种历史性正是反映和概括了人类客观历史的进程。马克思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对“市场”的认识从“抽象的规定”出发,逐渐向越来越具体的形态和概念演进,最后在“世界市场”这一最具体、现实的概念中展现“市场”范畴的全貌,反映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市场的批判正是看到了“市场”的历史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市场”范畴在当代也有了新的阐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结合不仅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焕发勃勃生机,也为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开阔了更大空间。

一、马克思思想中原生态意义的“市场”

马克思非常重视市场问题,在他的著作中,市场是一个广泛使用的经济范畴。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指出,“市场——它最初在经济学上作为抽象的规定出现——采取总体的形态。”[1]p238并认为,“市场学说”应该“属于论述资本的部分”[2]p185。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篇章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但其思想中仍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市场问题的论述。

(一)“市场”的时间维度——商品的流通阶段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次涉及市场的时间内涵,例如,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条件和资本生产或再生产条件是:“用一部分货币购买劳动,用另一部分货币购买能由这种劳动进行生产消费的商品(原料、机器等等)。……为了能够买到这些商品,它们就必须作为商品存在于市场上,即存在于已经结束的生产和尚未开始的消费之前的中间阶段,存在于卖者手中,存在于流通阶段。”[3]p551-552这里的“市场”不仅表明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涵盖了商品流通阶段的意思。又如,马克思在谈到商人的商品储备时,也提到了市场的中间作用,认为这种商品储备或商品积累,“不过是商品从流通转入消费之前所处的中间阶段。这是商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的存在”“已经最后成为使用价值并已进入可以出卖状态的商品,作为商品处于市场,处于流通阶段;一切商品,当它们必须完成它们的第一形态变化,即转化为货币时,都处于这个阶段。……如果生产,从而还有消费,都是多种多样和大规模的,那么就会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经常处于这种停顿状态,即处于这种中间阶段,一句话,处于流通中,或者说,处于市场上。”“资本作为商品资本(在这个流通阶段,在市场上,它就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不应该停滞不动,而应该只是在运动进程中作短暂的停留,否则再生产过程就会遭到破坏。”[4]p310-311因此,对于“市场”的内涵,从时间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指商品的流通阶段。

(二)“市场”的空间维度——商品的流通领域

马克思指出,“市场是流通领域本身的总表现,不同于生产领域,因而是这样一个流通领域的总表现,在这个领域中发生w’—G—w,并且商品所有者(在这里资本家是商品的卖者)和货币所有者(买者)表现为该市场的主体。”[5]p309由于空间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某一场所或地点,因此,市场也可以指具体的场所或地点。人们出卖产品获得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总得有进行交换或买卖活动的场所或地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也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因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市场有一个外部的地理界限”,并提出“国内市场”、“既是国内又是国外的市场”、“世界市场”等概念[3]p598。马克思在分析市场形成时又指出,“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各个中心地点形成,这些地点所以成为中心地点,或者是由于进出口的关系,或者是由于它本身要么是某种生产的中心,要么是这种中心的直接供应地。”他还说,“市场整个来说分为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1]p238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农村家庭手工业,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获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范围和稳固性。”[6]p816而“世界市场”的概念则是由资本概念衍生而来的:“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1]p391马克思的上述论述表明,市场可以理解为商品交换的场所或地点。而且,这种场所或地点的变换有扩大的趋势。同时,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里,有时也把“商人的店铺、栈房”叫做市场[4]p310。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提到:“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6]p190而他在论述商品的形态变化时说过,“随同任何一个商品所有者,比如我们的老朋友织麻布者,到交换过程的舞台上去,到商品市场上去。”[6]p123再如,他在谈到商品经营资本时再次提到资本形态变化:“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存在和它作为商品资本在流通领域内,在市场上所经历的形态变化,……形成产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7]p298以上的“市场”可以理解为流通领域、交换领域、交换范围等含义,也就是说“市场”范畴的空间内涵是指商品的流通领域。马克思曾经形象地把市场看做一个以商品生产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圆形领域。他说:“市场的不断扩大,随着商品在市场停留的间歇期间的缩短,空间的范围相应扩大,或者说,市场在空间上相应扩大,以商品生产领域为中心画出的圆的半径越来越大。”[4]p317这一空间范围扩大的理解也为“世界市场”的出现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三)“市场”在生产关系上的体现——商品买卖关系的总和

市场是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对市场和商品的关系作了科学的解释。他指出,流通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要素,“产品只有上了市,才真正完成。”把产品运到市场,“可以看做是产品到商品的转化,产品只有在市场上才是商品”[2]p27-28。在涉及到商品流通费用时,马克思认为,商业把产品运到市场,使产品获得了新的形式。这一运送过程产品属于生产过程本身,因此,所花费的费用仍然属于产品的生产费用。“产品只有到了市场,才是商品,才处于流通之中。”[2]p141而运输工具的改进则可以促进商品流通,“产品只有出现在市场上,才成为商品,才离开生产阶段。”[2]p185由此可见,市场和商品是一同产生、并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有了商品,就有市场;而有了市场,产品才转化为商品。商品产生和发展伴随着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二者是同一过程。社会分工的出现使不同的产品变成商品,社会分工越扩大,“产品本身越片面,它所交换的商品越多样化,表现它的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系列越大,它的市场越大,产品就越能在更充分的意义上作为商品来生产。”[4]p296因此,市场不仅是商品的流通领域和流通阶段,而且特定地、历史地反映着商品购买者和出卖者之间或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思想的历史顺延

马克思关于“市场”的认识深深影响着其他经典作家,作为其亲密战友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的弊端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在经济方面,当前的社会结构无疑是难以想象地不合理和不切实际的。由于人们的利益彼此对立,大量的劳动力就白白消耗掉了,社会没有从里面得到任何好处,相当多的资本完全浪费掉了,并且没有再生产出来。”[8]p606这种批判不仅看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弊端,更是对市场历史性的肯定和认同。

列宁很早就有比较系统的市场思想,他认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市场’”,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表现”[9]p79,市场的发展和社会分工一样“没有止境”,“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9]p17;商业、货币、信用制度的先后出现,市场关系的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列宁曾表示,货币是“交换和商品生产发展的最高产物”,信贷是“最发达的商品流通所具有的一种制度”[10]p137,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关系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交换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基础”,市场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调节者”[11]p11-12,41。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思想一直与时俱进,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认识有所改变,当时党内外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允不允许自由贸易与市场的存在。列宁主张允许,并提出用粮食税取代战时“余粮收集制”,取消国家和农民有组织的商品交换,让农民直接走向市场,成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1921年12月,在列宁主持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决议,强调领导经济工作“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通过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的精确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12]p559

斯大林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探索,他认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目前在我国,也像大约30年以前当列宁宣布必须以全力扩展商品流通时一样,仍是必要的东西。”但是,斯大林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根本对立,他指出:“无论如何不能把我国制度下的生产资料列入商品的范畴”,它“脱出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时的范围,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外壳(计价等等)。”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在这种特种的商品生产中由于不存在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制度,因而是不会导向资本主义的,相反,“它注定了要和它的‘货币经济’一起共同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的事业服务。”[13]p571同时,他还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14]p373

虽然没有专门讲过市场经济问题,但从他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等认识和观点中,可以看出他关于市场经济的一些粗略的构想。1956年12月底,同志在同统战部等部门负责人谈话中表明,同意陈云同志“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点。1958年11月,针对当时出现的反对商品生产、否认价值规律的观点,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说:“只要还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14]p148他强调指出,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现在又很快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同商品交换还要发展,这是肯定的。因此,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三、“市场”范畴的当代阐释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围绕资源配置问题展开了计划与市场的大论战。在这场论战中,奥地利经济学家密赛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并认为市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是可行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可“人为地”仿制。而以波兰经济学家兰格为代表的另一派则致力于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兰格较早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思想,并有了对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弊端的认识。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从总结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出发,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了其著名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5]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思想,为党的十二大所确认,并写进了1982年的宪法。1985年,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企业家中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6]这次谈话,邓小平同志又重申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观点。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4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市场体制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站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立场,按照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从所有制、经济管理体制、分配形式等方面展开了理论体系。现行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改变了过去批判的做法,淡化“主义”之争,试图客观地认识社会经济现象。但是,受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理论体系的局限,又尽量避开了一些敏感而有争议的问题,对许多社会现象缺乏科学的解释和说服力。

一、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理论体系存在的缺陷

1.缺少对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理论的系统介绍

商品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商品是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细胞,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同时,商品也是一切处于商品经济形式下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细胞。马克思表述的“社会主义”一般是指生产力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走向衰亡、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

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还处在商品经济的经济形式下的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在经济形态这一社会属性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面前谁都无法超越。因此,科学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商品价值论,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规律的客观需要。

经济形式和经济形态是两个不同属性的概念。经济形式是指经济存在的自然形式,表明社会经济存在的自然属性,不代表经济的社会性质。商品经济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经历的社会经济形式,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经济形式,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也依托于商品经济形式而存在。经济形态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存在的社会属性,反映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区别。从自然属性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和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共处于商品经济形式下,二者都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并且在发展中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从社会属性看,二者反映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同,决定了二者的发展趋势、目的和体现的利益结构不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商品生产的目的性、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代表性、计划体制的自觉性、企业经济组织制度的民主性、分配形式对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实现等方面的表现,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2.对商品经济做了狭义的理解

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不是站在分析商品经济的角度探索经济发展的规律,而是对商品经济做了狭义的理解,混淆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夸大了市场的作用。导致现实生活中许多应该由政府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经济行为,都认为应由市场调节,尤其是在微观经济管理层面,“市场调节”成为一些不负责任的政府主管部门和公务人员推诿塞责的挡箭牌,造成了经济生活中的许多乱象。如,商业暴利、乱涨价、无序竞争等现象。某些新开发的旅游县,宾馆、旅店平时100~200元1天的普通标准间“黄金周”竟然要价500~1000元。绝大多数酒店、饭店不执行规定的加价标准,酒水等服务严重超标准加价。这些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度。

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中所表述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指在商品经济形式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形态在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模式和特征,是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范畴,准确说应该是“市场体制”。商品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形式,从流程上看,包括:商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认为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定发展阶段或表现形式,是对商品经济概念的狭义理解,混淆了经济形式和经济体制的概念。“市场体制”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基于客观条件而建立的一种管理体制,带有主观性,把它与客观的经济形式混为一谈,显然是不恰当的。在商品经济形式下,社会经济活动必须尊重价值规律。但是,并不等于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完全屈从于市场。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市场行为中的一些混乱、无序、违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加强监管。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都证明了单一的市场体制下的无政府状态或无序行为的危害,当今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资本主义。而我国多年来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也证明了完善计划体制、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但是,当前必须防止由计划调节不当、干预过多转向放弃计划调节、放任市场盲目发展的倾向。我们现阶段不应该探讨是实行计划体制还是实行市场体制的问题,而是要探讨如何使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有机结合,科学有效地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

二、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济生活》的理论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为基础,立足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站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借鉴的角度,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从理论体系框架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商品价值理论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1)商品;(2)货币;(3)价值规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表现、特征。主要包括:(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2)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主要包括:(1)商品生产及其组织形式;(2)商品交换与流通形式;(3)收入分配与支出;(4)商品消费。

4.金融与税收。主要包括:(1)银行和信贷;(2)股票和债券;(3)金融与保险;(4)征税和纳税。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5

关键词:商品经济、中外比较、中国特点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乃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消长的过程。(注:李埏:《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15页。)因此,要全面而又科学地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对商品经济史的研究。随着近20年来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商品经济问题是重新正确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突破口,应强调重视商品经济的研究。

大力开展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史的研究,首要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认识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因为这关系到我们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和以什么样的思想为指导去研究商品经济问题,并进而科学认识整个社会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最近,宁可先生强调:"从中国社会形态的研究,寻求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不能不注重中国经济形态的特点,这里包括了商品经济的特点和作用,而寻求中国经济形态的特点,商品经济的特点和作用也许能给我们以线索和启示。"(注:宁可:《中国社会形态中应当注重的一个方面-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再认识笔谈"),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其意盖在于此。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揭示。但这并不能说明该问题已无探讨的必要,而恰恰说明这只是一个重新认识的开端。下面,试就此问题略抒管见。

我们先从对已有的特点的分析谈起。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商品经济问题和探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的论著中,都曾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问题。其中,姜守鹏先生的《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点》(注:见《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是有关此问题的专文。限于篇幅,以下围绕此出分析。

在该文中,姜先生将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点概括有三。第一,"土地私有,土地较早成为商品,可以自由买卖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重要特征。"单从时间上看,中国在公元前359年商鞅变法之时,就确立起了"民得买卖"的地权原则,土地买卖逐渐盛行起来;而在西欧,到公元11世纪之后,"在大多数国家内,起初不能让渡和不能分割的''''贵族''''土地,渐渐变为可以让渡和可以分割的;实际上,它已被分割到漫无止境。"(注:[法]p•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44页。)土地买卖才发展起来。显然,中国历史上土地成为商品,可以自由买卖确实比西欧要早得多。进一步来看,在中西方土地可以买卖之前,土地都是不能任意买卖的。在中国,西周就确立起了"田里不鬻"的地权原则;而在西欧,由于土地处于高度稳定状态,不能买卖,马克思曾称之为"不动产"。

然而,分析土地的买卖不能离开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形态。结合社会形态来分析,在西欧,土地不能买卖的时期是领主制阶段。伴随着土地的买卖,领主制解体,整个社会进入了地主制阶段;在中国,土地不能买卖的时期恰好也是西周至春秋战国的领主制阶段。伴随着领主制的解体和地主制的到来,土地买卖发展了起来。换言之,土地买卖是地主制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经济现象;从地主制产生之日起,就会有土地买卖,并无此先彼后之分。认为土地较早成为商品,可以自由买卖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一大特点的观点,主要是将中国的地主制与西欧的领主制作了对比之故,故而这种对比显然是不妥的(详后)。如果用中国的地主制与西欧的地主制作对比,那么,根本就无此一说。因为,土地买卖与地主制是同步的,并无此先彼后之分。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生产者主要是农民。"其根据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包括自耕农和佃农)具有较大的人身自由和经营自,具备成为小生产者的必要条件;而西欧庄园制下的农奴则情况完全相反,并且,农业是领主庄园制经济,属自然经济范畴,其商品生产主要是居住在城市里的手工业者。我们知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是简单商品经济,交换的发达和商品生产的不发展是其基本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这里,正是商业使产品发展为商品,而不是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以自己的运动形成商业。"(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66、371页。)也就是说,当时虽然有城市手工业者生产的商品,但大多数商品则是来自于各生产部门的产品。由于封建社会生产的主体是占社会劳动力绝大部分的农民,尽管中西方农民在人身自由和经营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都应是社会商品的主要生产者。

市场上商品的种类充分说明,农民均是中西方封建社会里主要的商品生产者。在中国,除盐、铁等大宗商品是来自于手工业部门之外,很多商品都来自农业部门,出自农民之手。粮食、纺织品、茶叶等农产品都成了大宗商品。西欧的情况与此相差无几,大多数商品是庄园中人身并不自由的农奴生产的产品。据12世纪留传下来的商税税则记载,市场上的主要商品有牛、马、腌肉和熏肉、腌鱼或熏鱼、麦及其他谷物、蔬菜、葡萄酒、蜜、油、干果、盐、金属、毛皮、武器、颜料、羊毛、线、磨石等。在中世纪最为著名的香宾集市上,主要商品除手工业品和来自东方的丝绸及珍奇品外,还有粮食、饮料、皮革、各种木材、木炭、羊毛原料和生丝、丝棉、大麻、亚麻、棉花、牲畜以及其他东西,这些东西大多应是农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注:参见[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300~1300年)》中译本下册,第23章"中世纪的商人旅行、市场和市集、香宾市集、贸易管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6~199页。)那种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生产者主要是农民,而西欧则是手工业者的观点,不仅与以上事实不符,而且有悖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农民始终是社会生产的主体这一基本规律。

第三,"货币较早地介入交换,商业比较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另一重要特征。"得出这一结论,其推论前提是:中国自夏商周以来就流通贝币,春秋战国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宋代出现纸币,白银逐渐成为货币,货币经济一直较为发达;而在西欧,交换经济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没有出现发达的货币经济。其实,西欧的货币经济虽然在日耳曼蛮族的入侵下一度有所衰落,但到11世纪时,随着捷克、西伯利亚以及俄国的银矿的相继发现和大量开采,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很快出现了高度发达的信用业和金融业,形成了十分发达的市场网络。试想,没有高度发达的货币经济,西欧怎么能够率先发展到资本主义?而且,即使在西欧中世纪的初期,蛮族的入侵也没有立即使商品经济衰落,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衰退的过程,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有商业活动。那种认为西欧中世纪交换经济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观点,大大低估了西欧货币经济的发展水平。更何况中国在商周时期,不也是处于"抱布贸丝"的交换水平之中吗?

再者,从货币介入交换这一角度来看,货币是从交换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所以,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必然会出现货币。尽管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因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币材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能改变货币的本质。中国从商周之时起开始用贝币。在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之初,甚至在此以前,日耳曼蛮族已用亚麻布条作为货币,后来还一度铸行硬币。(注:[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300~1300年)》中译本第8章上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84页。)因此,把货币较早地介入交换看作中国封建社会有别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特征,并不妥当。

以上的分析表明,在如何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特点的问题上,从据以分析特点的基本思路到具体概括出的诸多特点,都还值得进一步商榷。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往往将中西方封建社会作简单的类比,并由此推衍出结论。这是研究中的一大缺陷,应加以避免。

众所周知,特点是通过比较而得出来的。讲到比较,自然就有一个比较对象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都是将西欧的领主制社会与中国的地主制社会作对比,从而得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些基本认识。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缺乏可比性的。

关于封建社会的形态,历来有"典型"和"变态"之争。一种观点认为领主制是封建社会的"典型"形态,地主制是封建社会的"变态"形态;一种观点则与之相反,认为领主制是封建社会的"变态"形态,而地主制才是"典型"形态;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领主制和地主制是封建社会相继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对此,我们应如何看待呢?大家知道,任何一个社会,在它的生产力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以前,它是不会自行消亡的;相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生产关系都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这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把奴隶社会分为早期不发达奴隶制阶段和发达奴隶制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分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社会主义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难道封建社会会例外吗?而从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劳动者人身依附关系、地租形态的演进以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对立消长来看,从领主制到地主制,都显示出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领主制和地主制是封建社会相继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注:林文勋:《试论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刊《东陆学林》第1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随着封建社会发展史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明:世界各国、各地区封建社会的发展一般都经历了领主制和地主制两个阶段。以我们本文所讨论的中国和西欧来说,中国西周为领主制社会,进入战国,伴随着领主制的解体,中国进入了地主制。在西欧,马克思说:"虽然在14和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但是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才开始的。在这个时代来到的地方,农奴制早已废除,中世纪的顶点--城市也早已衰落。"(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4页。)例如,"在英国,农奴制实际上在14世纪末期已经不存在了。"(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4页。)西欧领主制(农奴制)解体后,并没有立即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发展到其它的历史阶段,而是进入了地主制。恩格斯在论述西欧封建社会走向末路时说:"在大多数农村中,虽然还存在着古老朴素的自然经济,但已有许多整片的地区,比如在荷兰、比利时和莱茵河下游,农民都不用徭役和实物献纳,而以货币向领主交付;领主及其臣民完成了把他们自己分别变成地主和佃农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个步骤,……。"(注: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0页。)

既然领主制和地主制是封建社会相继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那么,将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社会与西欧的领主制社会作对比就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要进行比较的话,只能用双方的领主制阶段与领主制阶段进行比较,地主制阶段与地主制阶段进行比较。否则,对比研究只能得出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在研究其特点时,无疑需要认真研究它的经济结构、经济要素。但是,仅此还远远不够。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它都不是单独地发生作用,而是与其它经济关系乃至政治、军事、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密切相连,共同作用。因此,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点时,还需要克服就经济关系而言经济关系的局限,置于整个社会发展之中去加以认识。这也是本文特别偏重从发展的过程去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特点的重要原因。

本着上述基本思路,通过与其它国家和地区同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相比较,我们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在下列四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第一,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高峰,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态势商品经济何时出现于中国社会,还需要探讨,但在商周时期,它的发展程度还是较为有限的。进入春秋战国,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在此基础上,市场不断拓展,交换空前扩大;金属货币广为流行;商人和商业资本迅速发展。商品经济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峰。经秦进入西汉,商品经济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当时,富商大贾不仅名著竹帛,而且左右地方政局,反映出商品经济力量无所不在,确乎达于极盛。

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地动摇了封建统治。到西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全面推行控制和干预商业的政策,商品经济遭到沉重打击,发展势头嘎然而止。汉武帝的政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根本原因是当时商品经济的基础还较为脆弱。盐铁为大宗商品,这本身就表明了这一点。同时,汉武帝的政策体系完整,从生产到流通全面控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此外,汉武帝任用得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历东汉至魏晋南北朝,连续不断的战乱又使商品经济失去良好的发展环境。商品经济急剧衰退,竟出现了实物货币取代金属货币流通的反常情况。直到唐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大发展,城市坊市制崩溃,草市镇兴起;货币流通不断进步,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人和商人资本再度崛起。商品经济步入了第二个发展的高峰。在这一时期,茶叶迅猛发展为与盐铁相伯仲的大宗商品,草市镇遍及全国,海外贸易取代了传统的陆上贸易,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与第一个高峰相比,此时商品经济的基础更为广阔,发展水平更高。

到了元代,由于蒙元入侵所造成的影响,唐宋发达的商品经济遭受一定的影响,曾一度发展迟滞。进入明代,商品经济不仅很快恢复了唐宋时期的水平,而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第三个发展高峰。这时,交换进一步扩大,市场在更高的程度上整合,商人和商业资本的力量迈上又一新台阶,形成了商帮。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点。

第二,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受政治力量的影响较大我们知道,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大一统的形成,消除了原来的封建割据,统一了全国的币制、度量衡及文字,有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史记•货殖列传》说:"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讲的就是大一统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大一统封建中央集权的形成,又使得统治者可以利用中央集权的强大政治力量,干预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其产生不利的作用。

在整个封建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对商品经济的干预极为突出。主要是通过重农抑商和禁榷制度对商品经济实施干预。所谓"重农抑商",就是通过采取贬低、压制商人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政策及措施,限制从商人数。其目的是防止农民大量弃农从商,保护农业的优先发展地位。自战国商鞅、韩非等人提出重农抑商的思想主张后,部分诸侯国及继起的秦汉王朝就推出一系列困辱商人的政策措施。如禁止商人穿丝织衣服,禁止商人骑马,禁止商人仕宦以及谪发商人戍边等。而后,由这些政策措施又衍化出一种抑商、轻商的观念意识。重农抑商形成一个从政策到思想再到观念的有机整体,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项根深蒂固的基本国策。到了唐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从根本上还没有完全动摇。即使到了明清,重农抑商仍然不时推出。明清两代都还曾重申商人不得穿丝绸衣服及不得仕宦的旧规。重农抑商的实施,抑制了商人阶级的发展。如宋代成都"席帽行范氏,自先世贫而未仕,则卖白龙丸,一日得官,止不复卖;城北郭氏卖豉亦然,皆不肯为市井商贾或举货营利之事。"(注:陆游:《老学庵笔记》卷9。)类似例子不在少数。这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禁榷制度是封建统治者干预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政策,很多人往往将它归入重农抑商政策之中,这是不对的。禁榷制度的目的是,国家通过官营商业,与商人争利;它是官府充当大商人的结果,与重农抑商有着根本的不同。这项政策起源于春秋齐国管仲的"官山海"。到了西汉中叶,汉武帝任用桑弘羊等人,相继推出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政策措施,将禁榷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遵行。历代统治者对市场上的大宗商品,大多实行专卖,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如果说重农抑商政策是通过压制商人而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话,那么,禁榷制度则是通过官府控制大宗商品的产运销,将商品经济的发展纳入自己所允许的范围和轨道。

不过,虽然这两项政策的出发点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不同,但就所起到的作用而言,却是异曲同工,都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两项政策双管齐下,使商品经济的发展始终置于封建政府的控制之下。

第三,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性中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其显著特征。这其中,由于各地区和各民族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先有后,起点有高有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多元性。

这种多层次性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别;内地与边疆的差别;城市与农村的差别;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别;等等。以内地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同处于中原内地的南北两方,长期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就相当悬殊。至于城市和农村,在唐宋时期,一些大城市已发生了市场革命,处于较发达的状态,但许多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十分幼弱,尚处于自然经济之中。而内地与边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差别就更大。

唐代货币史上有所谓"钱帛兼行"之说。其实,除铜钱和绢帛这两种货币外,在四川和岭南的部分地区,还流通着实物货币;实际情况比"钱帛兼行"还要复杂。单以铜钱和绢帛来说,铜钱是形态较高的金属铸币,代表的是商品经济处于较高的发展层次;而绢帛只是一种形态较低的实物货币,代表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处于较低的层次。可是,就是这两种形态不同的货币,竟然在同一时代、同一社会中长期共存,流通上百年。这集中地反映出中国社会商品经济是高低层次的共同发展。这种多方面的高低共存,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多元化的特征。

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多层次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应作为正确估价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思路。长期以来,在对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估价上,不论是从整个历史时期来看,还是就某个朝代而言,分歧都是不小的。一部分人根据某些材料得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结论,而一部分人则举出了商品经济不太发展的诸多证据。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很多人只注意了一个方面,难免以偏概全。鉴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在估价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第四,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商品经济在社会变革和转折的关头都起到了革命性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商业对各种已有的、以不同形式主要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组织,都或多或少地起着解体作用。"(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1页。)这是对世界各国历史深入分析后得出的一个普遍结论。换言之,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地区,只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会对原有的社会结构产生一定的分化瓦解作用。但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来看,这种作用又更为明显和深刻。

与商品经济发展的三个高峰相呼应,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三个重大转折和变革时期。这三个时期,虽然社会变革的内容不同,但从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来看,则有很大的共同点。即,商品经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变革是由商品经济引发的。

春秋战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由领主制进入地主制的变革转折时期。在地主制到来之前,到处都是井田制这种农村公社。在井田制下,土地分成公田和私田两部分,由农奴耕种,但土地所有权均属最高统治者所有,实行层层分封,"田里不鬻"。广大农民生活在井田制公社内,互耕互助,共同构成一个经济单位。村落与村落之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几乎不与市场发生交换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的拉动下,农民逐渐走出井田,"以粟易械器"。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交换关系也就在这一过程中从井田制公社之外逐渐渗入到公社内部。起初,公社成员用于与外部交换的商品主要是一些农产品和土特产品;而后,在交换的席卷下,土地逐渐卷入交换。于是,"田里不鬻"的制度被打破,商品经济最终摧毁了井田制公社,领主制解体,地主制确立和发展了起来。

对于地主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过去认为地主制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对立的关系。近十多年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重要突破,人们开始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但目前普遍的看法是,商品经济是地主制经济的重要补充形式。从上述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来看,我们认为,商品经济应是地主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及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就没有地主制。也就是说,商品经济不是地主制经济的重要补充形式,而是它的内在经济成份。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6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

 

一般意义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在一切经济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耗费的劳动和由此获得的劳动成果之比,简言之即投入与产出之比。

 

对外贸易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部门,它联系着国内国外的生产和流通,因此,外贸经济效益有着十分独特的形成过程。

 

外贸经济效益是外贸领域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和实质就是社会劳动的节约程度。因此,外贸经济效益还可以表述为通过对外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所节约的社会劳动。

 

进行外贸活动除了可以通过对外交换取得本国国民经济活动短缺的使用价值外,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换获得价值的增殖。价值增殖在本质上与社会劳动的节约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价值增殖可以理解为投入一定iS的社会劳动而获得比一般水平更多的价值m+;社会劳动的节约则可以理解为获得一定量价值而投入的劳动量少于通常水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被定义为通过对外交换活动而节约的社会劳动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也就是通过对外交换所获得的价值增殖,而价值增殖是由于存在着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之间的差异而产生、形成的。

 

二、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诸闪素

 

外贸经济效益是利用闽内、国际价值之间的羌异,通过对外商品交换而节约的社会劳动。因此,一切影响商品的围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因素,都会影响社会劳动的节约量,影响外贸经济效益。

 

(一)一国劳动生产率的总体状况以及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差异程度、方向,是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最根本的闲素。它不仅影响外贸经济效益的量,更重要的是,它还决定了取得外贸经济效益的层次。

 

由于社会各部门之间发展的相互制约性,使得一国内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尽管高低不一,但总体依然大致处于或接近于同一水平线。这一水平线就莪本上代表该国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它决定了该国大部分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水平,进而决定了大部分商品的国内价值量水平。而国际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的。因而,国内、国际价值的羞异主要是由一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形成,后者差异的方向和程度决定着国内、国际价值差异的方向和程度,从而决定了获得外贸经济效益的最和层次。

 

如果一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大大岛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该h绝大部分商品的国内价值将低于同类商品的H际价值。在以国际价值为基础的对外交换屮,每小时国内平均劳动投在各经济部门所形成的国内价值在国际市场上被承认为超过一小时的国际价值。该国以高于国内价值的困际价值售出商品,以低于闹内价值的国际价值购买原料等商品,以少量劳动按质的比例与名量劳动变换,从而取得外贸经济效益。该国取得外贸经济效益是凭借劳动生产率水f的绝对优势。

 

如果一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于世界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该国大部分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同类商品的国际价值。该国进行对外商品交换只能输出国内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的程度较小的商品,输入国内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程度较大的商品,以少量社会劳动换回多量社会劳动,实现价值增殖。这类国家取得外贸经济效益是利用了绝对劣势中的相对优势。

 

以上两类国家通过对外商品交换,都能够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形成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生产力水平高的国家通过对外贸易所实现的劳动节约量并不一定绝对地多于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但是,由于二者劳动生产率水平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程度不同,二者借以实现贸易经济效益的条件不同,决定了二者获得的外贸经济效益在层次上的不同。前一类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有绝对优势,它所取得的外贸经济效益也是绝对的;而后一类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处于绝对劣势,从绝对劣势中利用相对优势,形成外贸经济效益,但这种效益的获得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因此,前者获得的外贸经济效益是较后者更高层次的外贸经济效益。

 

(二)外贸经济效益源于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因此,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参加交换的使用价值的构成,必然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国内部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差悬殊,与世界同行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程度更不可能相同。由于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异,一小时国内平均劳动投入到不同经济部门、行业所形成的国内价值量也就不同。又由于各部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世界同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不尽相同,同一国内价值量由于物质承担者不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承认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劳动生产率的双重差异,“内差异”和“外差异”,使出口商品结构极大地影响输出的国内价值的量以及该国内价值量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承认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相同的原因,同一可支配的国际价值量,由于其物质承担者不同,在国内市场上会被承认为不同量的国内价值。而外贸所实现的价值增殖是指国内价值的增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构成,即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是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商品结构不仅指出口和进口商品的种类,更重要的是指各类商品在进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具有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的商品并非出口越多越有利,如果出口超过一定量,超过优势所提供的限度,优势程度必然下降,甚至变优势为劣势。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而价值是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凝聚成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节约必然要由价格来衡量和表现。

 

对外贸易是特殊的经济部门,它联系着国内外的生产和流通,在一次对外商品交换中通常都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计价,这就使得通过交换实现的社会劳动的节约的表现更加复杂。通过交换实现的劳动节约要得以正确的反映,一方面要求国内外价格都必须真实地反映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另一方面还要求计价货币的“价格”,即汇率正确反映每一单位本币和外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关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即使商品的同内外价格能正确反映商品价值,但由于汇率不能正确反映参与交换的货币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劳动的节约量也得不到正确的表现,反之亦然。

 

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量度。由于评价的角度和方法对评价结果有重大影响,因此,要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做出准确、科学的评价,讨论评价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一)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价值评价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其它部门经济效益一样,揭示的是社会劳动的节约程度,这里的“劳动”乃抽象劳动,它是价值的唯一构成要素。因此,经济效益属于价值范畴,对它的评价必须从价值角度进行。但是,对外贸易活动所实现的不仅仅是社会劳动的节约、价值増殖,还同时实现使用价值的转换。在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即对外贸易活动的成果时,只采取价值评价是否有失偏颇?我认为,在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中,价值评价可包含使用价值评价,使用价值评价可转化、归结为价值评价。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范畴,二者既是商品的不同属性,又并存于商品体中。价值是由单一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凝聚成的,而使用价值则是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具体劳动的产物。由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创造的千差万別的使用价值,其效用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要评价和量度使用价值的效用,只能通过一种单一的、非具体的中介,使之转化为可直接量度、可比的、统一的东西。这一中介只能由价值来承担,价值不仅具备中介所要求的单一性、抽象性、无差别性,它与使用价值还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即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因此,评价外贸经济效益,将使用价值效用的评价归结为价值评价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进口商品,由于通常是我国处于相对劣势的商品,因此进口商品在质量和数量上较不进口而靠国内生产的商品为优,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种满足程度的提高之所以可以归结为价值增殖或劳动节约,因为如果不进行对外贸易,不进口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靠国内商品要达到进口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社会艿动。

 

同理,投入生产消费的进口商品,如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其性能比国产商品好,或比同类国产商品更便宜,利用进口设备、原材料能生产出更高质量、更大数量的消费品供消费者消费,从而达到更高程度的满足,如果不进口要达到这更高的满足程度就必须耗费更多的社会劳动。所以,使用价值的评价可以归结为价值评价。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必须借助于货币、价格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价格是最重要的经济范畴,它无所不在,因为它与商品经济最基本的组成细胞——商品密不可分。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而价值的表现在商品经济中又必须借助于货币、价格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乃通过对外交换活动所实现的价值增殖。增殖了的价值与价值本身一样,它是抽象的、非实物的,但又必须依存于商品体中,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因此,价值增殖在商品经济中必须借助货币、价格形式。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对外贸易产生的价值,只能是评价、衡量以货币价格形式亭fliji字p效益、价值增殖,而不可能是看永m未着的东西。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借助于货币价格形式,有一个根本的前提条件,即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价值、货币与它所代表的金量相符。如果价格扭曲,不能正确反映价值,货币不能正确反映所代表的价值量,汇率不能反映货币之间真正的比率,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就会失真,评价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甚至使外贸工作误入歧途。

 

(三)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应包括对进出商品机会成本的考察

 

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不仅应考察通过对外交换活动所实现的,实的劳动节约,还必须考察参加交换的商麁;枭用于其它用途可能带来的收益,考察参加交换的价值量如果选择其它的物质承担者可能带来的收益,即考察进出口商品的机佘成本。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对外贸易活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收益。

 

一个经济在任何时期内其劳动力和资源的供给总是有限的,而人的谣求则是无阪的》有限的供给无法满足所有的要求,要满足一种需求就必须舍弃另外的耑求。在劳动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产、消费产品a就必然得牺牲产品B、C……的生产和消费。在所放弃的一系列产品中,必冇一种产品可能带来的收益最高,因此,选择一种产品(如a)所放弃的可能的最高收益,就是该产品的机会成本。进出口商品的机会成本m一般意义的机会成本有所不同。出口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的是出口商品如果不用于出口而用于国内的生产、消费所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进口商品的机会成本则指的是冏一可支配的国际价值量,如果选择其它的物质承担者给国民经济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

 

单纯考察进出口活动所实现的价值增殖,不能全面反映对外贸易活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收益状况,不能反映在可支配闽际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潜在的更大的外贸经济效益。而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目的不仅在于明确进出口活动的实绩,更重要的还在于发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因此,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应该对进出口商品机会成本的考察。

 

(四)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是宏观的全面的评价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外商品交换所节约的社会劳动。这里的劳动节约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劳动节约,因此,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范围是一个国家,评价角度应是宏观的、全面的。

 

一国范围内的劳动节约,指通过对外商品交换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学带的劳动节约,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是论它是显见的,还是隐含的>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因为它们最终都可归结为抽象的社会劳动的节约,而这些社会劳动的节约又都是由对外贸易活动所导致的。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各组成部分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一种经济因素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一种经济结果往往又是多种经济因素、多股经济力量合力的结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使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特殊部门,其活动成果不仅表现为现实的劳动节约,还表现为为国民经济提供了节约社会劳动的能力。但是,这种节约社会劳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能力的过程,往往是在其它非对外贸易部门进行的,而且,转化过程中往往有许多非对外贸易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要做出正确的评价,必须从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进行评价。即使是对外贸易活动产生的直接的劳动节约,也必须对对外贸易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7

关键词:交易均衡理论;均衡价格;价值均衡模型

中图分类号:F0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2-0018-04

交换方式按照人类社会进化的时间序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社会盛行的,主要以物物交换即商品直接交换的交换方式(exchange);另一种是现在流行的,主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间接交换的交换方式(transaction)。现在经济学的交换研究[1]主要以研究第一种商品直接交换方式为主,我们在本文将主要探讨研究第二种方式。为了将这两种交换方式分辨开来,我们将现代市场经济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间接交换方式归结为交易(transaction),而将第一种商品直接交换方式归结为交换(exchange)。

可能主要是由于交易理论的复杂性,[2-3]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中,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能够贴切地解释单个市场交易现象的交易理论。[2-3-1]而对于一个以研究市场经济运作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来说,没有合宜的交易理论,不仅交易这个基本的市场经济现象得不到很好的解释,而且使微观经济学缺乏理论演绎的逻辑基础,由此难免影响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的阐释能力和对经济未来发展的预测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如果现代经济学体系中,还没有一个合宜的、能够解释单个市场交易的理论模型,对于经济学这一理论和实践联系日益密切的学科来说,无论如何都是难以理喻的。本文试图在交易理论研究方面借助经济理性的新模型,[4]运用解析几何方法,做一个探索。

一、单个交易中的商品价值、买者价值与卖者价值市场是进行交易的场所,市场经济机制就以交易机制为重要内容。根据对理性的定义,[4]要进行市场交易的买者和卖者都主要进行的是对他们所获得的收益与所支付成本的比量与权衡。在单个市场交易中,买者和卖者都是理性的,对于要交易的商品,二者具体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理性。正如穆勒所强调的:“产业系统中完全以买卖(交易)为基础,每个人多半不是依靠他自己参加生产的物品、而是依靠通过出售之后继以购买的双重交换而获得的物品生活的社会状态下,价值问题是根本问题。在这样构成的社会内,几乎一切有关经济利害关系的思考都包含某种价值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即使是极小的,也会使我们的其他一切结论产生相应的错误;我们的价值概念中存在任何含糊不清之处,都会使其他一切概念产生混乱和含糊。”[5]

正确的价值定义建立在理性模型这个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上,根据经济理性的新模型,[4]我们认为在单个市场交易中,主要包括商品价值、消费者价值、生产者价值三个部分。如果单纯考虑一个交易的过程与结果,商品价值保持客观不变,消费者价值或顾客价值就具体表现为买者价值,而生产者价值或企业价值就具体表现为卖者价值。

1-商品价值

商品是卖者以一定成本提供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服务,商品价值是指商品功能与其成本之比。商品价值是客观的,功能和成本是由其内在的物理结构和行为决定的。

这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其中:Vm为商品价值,F为商品功能,C为商品成本。

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同一商品的评价有本质的不同。

2-买者价值

消费者关注的是商品是否符合自己的消费需求,到市场的消费者作为商品的买者,其本意在于购买所需要的商品,买者对商品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商品的功能和商品的价格。买者价值是指买者对商品的功能评价和其价格之比。

这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事实上,在市场中,各种商品的功能F各异,价格p也千差万别,二者都是变量。即使对于功能F相同的同一商品,不同的买者也会给出不同的购买价格,也就是说不同买者的偏好不同。但对于理性的买者来说,对于同一商品,商品价格越低,买者价值就越大,买者就越满意。3-卖者价值

生产者是商品的实际供给者,卖者代表生产者在市场进行商品销售,卖者之所以向市场供给销售某一种商品,主要关注的并不是这种商品的功能,赚取利润是卖者经营某一种商品的根本动机。市场上哪种商品的利润空间大,卖者就越希望销售供给哪一种商品,同时卖者也会顾及这样做的成本付出与风险。卖者价值就是指卖者销售商品所能获得的利润和所投入的成本之比。

这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其中:Vs为卖者价值,π为商品利润,C为商品成本。

在商品销售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卖者价值Vs与交易价格p的关系可以用图示的方法表达为图1中Vs的形式。也就是说,成本不变情况下,卖者希望交易价格越高越好,交易价格越高,卖者价值越大,卖者就越满意。

二、单个交易的价值均衡模型

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市场交易开始,研究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之间就一个商品的单个市场交易。

1-一个买者、一个卖者之间就一个商品的单个市场交易

假设市场中有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理性的,都具有自然理性。其中一个人是卖者,其拥有并打算出售一个商品,这个商品的功能为F,成本为C,有一个希望成交的价格区间;另一个人是买者,其拥有货币,货币数量为m,买者打算购买一个具有功能F的商品,并且有一个希望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区间。

理性的买者希望能够购买到功能价格比尽可能高的商品,买者的理性主要表现为价值理性,买者价值属于消费者价值Vd。理性的卖者希望能够将商品销售出尽可能高的价格,以取得尽可能高的利润,卖者的理性也主要表现为价值理性,卖者价值属于生产者价值Vs。待交易的商品具有确定的功能F和成本C,其商品价值为Vm。

2-交易均衡的原则是交易双方的价值均等

在市场中,买者和卖者相遇。无论是卖者的推荐还是买者的主动发现,买者认为卖者的商品功能F符合自己的需求,买者和卖者之间就商品的买卖开始协商。买者有一个所愿意付出的价格区间,有一个最高价格限制,购买价格一般不能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p≤m;而卖者也有一个所愿意出售该商品的利润区间或价格区间,有一个最低价格限制,销售价格一般不能低于自己经营该商品的成本,即p≥C。买者与卖者二者经过协商或讨价还价,按照各自的价值曲线的路径移动,如果最终买卖价格落入了双方共同认可的价格区间,就会达成交易。

在商品交易市场上,交易的原则是:等价值交易,即买者价值与卖者价值相等。一个市场交易实现的前提是:一方面,卖者有生产或经销特定功能的商品的意愿,也有生产投资或经销的资金实力,卖者为了获取他意念中的利润,必须在成本投入方面冒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买者有购买和消费特定功能商品的意愿,也有消费的客观经济能力,买者为了获取他意念中的消费商品所带来的享受,必须付出一定数量的货币才能购买到特定功能的商品。

3-交易均衡的解析几何表达

买者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特定功能的商品,以满足其需求;卖者愿意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特点功能的商品,以获取他所满意的利润。卖者价值与买者价值相等,商品交易得以实现。这是一个买者价值与卖者价值相等的交易均衡。可表示为:

综合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的价值曲线,商品市场交易的价值均衡可用图示表达为图1。当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逐渐达到共同的契合点,双方就会认同一个共同的交易均衡价格po,二者就会达成交易。这时,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相等,且二者的价值都得到了实现,双方都会对交易结果感到满意。

三、单个交易的均衡价格解

由于单位商品的价格、成本与利润存在如下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当实现价值均衡时的卖者价值与商品价值是大体一致的。

四、交易均衡与三种均衡的区别与联系

虽然市场交易每天都在发生,但从理论上却一直没能求出单一交易的均衡价格。单一交易均衡价格的数学解之所以能够在本文中推导出来,关键在于单一交易的价值均衡模型的建立,而这关键取决于新的价值概念的明确,而新的三种价值概念的明确,关键在于新的理性形式化定义的界定。没有合宜的理性新模型,就难以明确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建立交易均衡就缺乏基础。可以说,理性新模型和价值概念的明确是能够求出交易均衡价格数学解的关键因素。

在商品价值、买者价值、卖者价值三个概念明确的基础上,研究方法也由此超越了传统的静态、线性叙述模式,将动态、非线性引入了经济学的基础部分,并用解析几何方式表达了交易均衡理论的基础内容。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理性、价值、效用等概念的定义大都是线性的,这样就将经济学研究限定在了静态领域,现在的主流经济学大都注重于研究经济系统的静态特征,研究经济系统动态性质的功能较为薄弱。这基本上是由经济学中理性定义的缺陷所造成的。

而在交易均衡理论中,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构成的价值函数都是非线性的,在交易进行过程中价格的形成是在买者和卖者的互动中形成的,这就有望对市场交易中的价格形成过程进行研究,这样动态的交易理解就有望对讨价还价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启发作用,为能够有效地解释动态的讨价还价行为创造条件,就有望突破传统的均衡静态性质,为经济学理论向经济现实的靠拢奠定一个基础。

1.交易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关系

在市场交易尤其是讨价还价的理论探索中,大多是以纳什均衡[5]为研究基础展开的。虽然纳什均衡成功地将经济行为研究归结到两个人的博弈领域,但纳什均衡研究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

第一,纳什均衡的理论研究没有一个合宜的理性定义和价值理论作为基础。奥曼认为,在纳什均衡理论中是没有理性要求的(没有理性要求就没有价值理论作为其基础),这个极为基本的思想揭露的潜在含义意味着:即使是昆虫和鲜花也有达到纳什均衡的可能性,而且其可靠性可能超过人类。[6]

第二,在纳什均衡的研究中,博弈策略中既没有明确提到商品的功能及其价格,也没有具体提到商品的成本,而且买卖双方的身份也难以从价值观上予以区别。因此,很难把纳什均衡和交易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

第三,更为关键,即纳什均衡具有静态缺陷,根据线性的效用函数在一个静态体系的一个不动点处达到了在假设中就预订了的均衡点。这种静态的或经过改良后准静态的博弈研究无需通过博弈就有望能达致所谓的“均衡”。

有的研究认为,纳什均衡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有关市场交换的理论。[1]市场交易理论的研究突破取决于理性概念、价值理论的研究突破。[6]现在那些试图突破纳什均衡静态特征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没有在理性概念、价值理论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大都还没有超越纳什均衡框架固有缺陷的限制。

2.交易均衡与一般均衡的关系

从瓦尔拉斯的理解角度来揣测,一般均衡理论的含义是指所有市场的所有交易的均衡。也就是说,要了解一般均衡理论首先要了解一个交易的均衡理论。如果没有对一个交易较为深入的了解,就难以体会一般均衡理论中所有交易均衡的内涵。

从交易均衡理论可以看出,只要具有自然理性的正常人,具有买者价值或卖者价值就可以参与市场交易。由于理性人假设对交易者适用范围没有繁杂的限定,市场经济中达成的任何一个交易都可以通过这个交易模型来予以分析说明。这样就将每一个交易均衡纳入了一般均衡之中,也把一般均衡融入了每一个交易均衡之中。单个的交易均衡与一般均衡二者的关系正如一个经济哲学命题:经济整体来源于经济个体,而经济个体又支撑了经济整体。

通过交易均衡理论,就有望将微观的交易均衡理论与由瓦尔拉斯等建立的一般均衡理论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取得这些研究内容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而且有望使一般均衡理论这个“空中楼阁”式的理论大厦得以找到自己的根基。

阿罗与德布罗曾对完全竞争经济的均衡解的存在性进行了证明,[7]但具体均衡解到底是什么,以前一直没有被求出过。我们从市场经济逻辑一致性的角度可以推测,交易均衡价格的求解对于解决一般均衡价格的均衡解问题具有启发作用。

3.交易均衡与市场局部均衡的关系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以马歇尔的市场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把同一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同市场中该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数量的变化趋势相联系。但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商品供给成本的影响作用,这种没有直接考虑到商品成本的供需理论有违市场经济常识。

从经济系统的研究层次上,这种只涉及商品供需数量影响商品市场价格水平的正确论述更倾向于一个产业的市场供需情况,相当于经济系统的中观层次,虽然它能够较为客观地描述中观经济动态情况,但难以称之为是一个合宜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而真正涉及到商品市场交易的机制,具体到一个简单的日常市场交易是如何完成的,这才有望构成经济系统微观层次的主要内容,也应该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现有的微观经济学中,“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的需求量加总而得到的。”[8]而所有个人的需求量都是通过很多个单一的交易单独来体现的。没有单个的市场交易,也就难以通过交易商品数量的加总来描绘出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说,单个交易的价值均衡是市场局部均衡的微观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绍荣,杨春学.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交换理论的批判――兼评经济核心理论[J].经济科学,1999,(6):87.95.

[2]DengXiaotie,papadimitriouChristos,SafraShmuel.onthecomplexityofpriceequilibria[J].JournalofComputerandSystemSciences,2003,67:311324.

[3]axtellRobert.thecomplexityofexchange[J].theeconomicJournal,2005,115:F193.F210.

[4]武爱.经济理性的数学模型[J].财经问题研究,2007,(7):9.11.

[5]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91.

[5]KuhnHaroldw.ClassicsinGametheory[C].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7.1.

[6]aumannRobertJ.Rationalityandboundedrationality[J].GameandeconomicBehavior,1997,21:2.14.

[7]arrowK.J.,DebreuG.existenceofanequilibriumforacompetitive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3):265290.

[8]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7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8.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8

王睿娟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保险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各家保险公司为了能够抢占市场,积极的开发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保险商品,然而这些新开发出来的保险商品并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很多的保险商品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销售,这就严重影响到保险行业的发展,而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文就针对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与实现的经济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为相关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保障保险行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保险商品;价值形成;实现;经济学分析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的竞争逐渐出现白热化,尤其是保险市场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保险公司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自身的发展,开始研发各种新的保险商品,然而这些保险商品其自身的价值并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导致保险公司面临发展的困境。而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就要在对保险商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出符合市场发展实际的保险商品,依据经济学来推动保障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

1保险商品功能价值的形成分析

保险商品的价值是一种期望性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价值链创造活动上,基于此点,在对保险商品功能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保险商品期望价值的形成条件和形成方式,对整个价值链的创造活动进行深入的研究,全面考察其中的保险商品产出情况。

就相关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保险商品的总资源投入量时保险商品的差异劳动与基础劳动相加的和。依据保险商品价值的价值链创造活动的生产构造原理来进行保险商品功能价值模型的建立,创造活动的C-D生产函数模型具体如下:

指代的保险商品差异性价值创造活动,其中α则表示的是一个正数,其表现保险商品价值创造生产所具有的弹性,而所谓的弹性就是指在商品价值的创造互动中,其所具有的保险种类所能够为人们做出的贡献率,有这一点可以看出,在保险商品价值形成的过程中,其需要充分考虑到保险商品的基础性价值创造活动以及保险商品差异性价值创造活动两者共同的要求,这两种创造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保险公司在对保险产品进行开发的时候,应用资源的比例配置情况。

保险商品功能价值的形成也会受到来自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不同的情况下,两种价值创造活动所应该采取的配比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在对保险商品功能价值创造活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两种价值创造活动是保险商品功能价值形成的基础。生产函数模型中的α,能够对产出以及资源的比值进行有效的度量,依据度量的结果能够对价值创造活动的规模经济水平进行合理的反映。如果α小于1,则说明商品的产出情况并不理想,其在速度上相对于保险资源的增长速度来说要慢,这就表示保险商品在创新力度上不足,产品的形式较为单一,针对保险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也只是处于一个初级发展的阶段,并没有形成一成套的完善生产体系。而如果α大于1,则说明商品的产出速度要快于资源的增加速度,也就是说,保险商品的设计和开发都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流程,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如果α等于1,则说明生产的速度与资源的增加速度相一致,这就表现该保险商品的规模经济不具有变化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建立的模型中可以了解到,保险商品所具有的期望价值,能够客观的反映出保险商品价值链创造活动之间的关系,当活动间的关系无法达到有效的平衡时,就会使得商品价值活动无法高效的实现,这就会使得保险商品的期望价值无法转化为保险商品价值。

2保险商品功能价值实现的模型及分析

保险商品的价值实现主要取决于由保险商品的差异性价值创造活动形成的功能价值与保险商品消费者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相吻合。如果保险公司能满足此条件,那么,保险公司在研发销售保险商品的价值链运动中,由两种价值创造活动单元组合所形成的保险商品期望价值,必然与其最终实现了的保险商品价值是相等的,则能实现其经营目标。

经济学含义是,从险种开发销售到保险合同期满止的整个保险商品价值链创造活动中,保险商品价值链创造活动形成的期望价值unV与保险商品价值V跟险种价值创造活动单元数n的关系始终是递增的,只是随着n的增加,价值的增加速度变慢,同时保险商品期望价值unV始终高于保险商品价值V。显然,在两者重合并发生逆转前,常常是保险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形。此阶段保险增长快速,保险商品经营的效益不是最佳,保险资源浪费较大。随着保险的发展,两者与劳动投入n仍呈正相关,彼此间的差距越来越近,保险商品经营的效益也越来越好,保险资源的利用率也逐渐增高。在两者重合并发生逆转后,常常是保险发展处于高级阶段的情形。

保险公司如果是多险种经营,即k变化,则保险商品期望价值unV和保险商品价值也将随着i而相应地增减。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保险商品价值链活动形成的保险商品的期望价值unV对险种数i数的敏感程度,即保险商品期望价值一险种数弹性,就是当险种数变化1%,保险公司研发推出的保险商品期望价值变化的百分数。同理,保险公司实现的险种商品价值对险种数的敏感程度,即险种数变化1%,保险商品价值变化的百分数。

由此可知,保险商品价值一险种价值创造活动单元数弹性e与险种数间有一个恰当的数量区域。因为,价值工程理论认为任何商品的功能与价格间客观存在一个最佳结合点,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商品性价比。恰当多的保险劳动所形成恰当多的保险商品功能,才是符合消费者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才能顺利实现其商品价值,这样的保险商品提供得越多,保险公司经营活动实现的保险商品价值也就越大,经营绩效就越好。相反,如果不符合消费者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样的新险种推出来越多,保险公司实现的负价值越大,保险公司就越亏损。

结束语

本文就保险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进行了经济学的分析,通过构建的模型充分的了解到保险商品价值形成的方式和实现的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公司要想使得其能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依据消费者的意愿以及消费市场的需求来对保险产品进行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保险商品的价值,从而更好的推动保险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良定.企业产品最优品种数量确定及其生产方式的历史考察[J].经济学(季刊),2012(2).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9

我们党对商品经济的认识,是一个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不断探索的过程。自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我们党一直没有停止对商品经济的认识,经过六十多年的探索,我们党对商品经济的认识由探索阶段走向深化阶段,并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实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这个重大突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这一理论形成过程表明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同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与时俱进的政党。我们党对于商品经济的认识,是一个遵循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制定出合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政策。按照其认识的历史阶段划分,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探索阶段、突破阶段和深化阶段。

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基础上对商品经济的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是我们党对商品经济的探索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未来社会主义要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只是私有制的产物,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计划经济将取代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是必须建立在生产力水平比较发达的前提下。但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生产力落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因此,在这种客观情况下,我们党认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必须对其进行限制,发展商品经济只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的客观条件下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在列宁时期的俄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未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忽视商品经济的作用,导致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在俄国国内战争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危机,列宁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否定商品经济,主张消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该政策的实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为国内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但是该政策违背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超越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国内战争结束后,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被严重降低,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激化了社会矛盾。在此背景下,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并将一些企业租给外国投资,该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从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公有制。列宁认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只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存在,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便可消除,其只是把商品经济看作一种过渡时期的工具,并未真正地认识其作用。

斯大林时期忽视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推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经济,推行计划经济。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其排斥商品经济,用行政指令管理经济,这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各项弊端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激化,为以后的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1956年,三大改造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由此确立起来。我们党在对列宁时期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犯错误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开始对商品经济进行有益探索。

在经济体制方面,1956年9月,在中??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云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方针。即“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在计划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是补充”这一论断的提出,实际上肯定了商品经济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是对商品经济的一个有益的认识。

1956年底,在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毛泽东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的思想。该政策主张一些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是可以允许存在的,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个有益补充,并且通过竞争使企业充满活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该思想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

根据中国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实际情况和党内一些人担心发展商品经济会触及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商品生产,要看它与什么样的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便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便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从毛泽东的话中可以看出,其已经开始认识到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并没有制度的属性,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一个起源,是对商品经济的一个重大认识。不久,毛泽东提出“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其认为,价值规律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规律。1962年在七千人大会期间,毛泽东指出“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两个原则是社会主义阶段绝不能不严格遵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两个基本原则”,这进一步肯定了商品经济的积极作用。

虽然我们党前期对商品经济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急于求成,忽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导致出现了一些错误,这些错误从本质上来说,是我们党没有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所导致的。

从上述可以看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对商品经济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刚确立,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利用价值规律是由我国的客观状况所决定的。在毛泽东看来,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社会产品能够满足人们不同需求并且国家控制一切商品的时候,商品经济才可以消除。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仅要依靠计划经济,还要发展商品经济,运用价值规律这个商品经济的重要规律。虽然我们党在这个时期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仍然是计划经济,但是提出利用商品经济依然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商品经济的探索,遵循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虽然在探索过程中犯了一些“左”和右的错误,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我们党对商品经济的认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探索阶段,其一些观点为邓小平时期突破计划与市场的对立观念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来源。

二、突破人们传统观念,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党通过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商品经济的认识实现了重大突破。1976年10月后的中国,百废待兴,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的解决,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水平的发展需要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已无法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此背景下,我们党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重新认识商品经济,以调整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生?a力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开始突破原有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有计划的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发挥国家企业地方和劳动者个人四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这说明我们党开始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重新定义商品经济的作用,以实现市场活力的激发,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提出了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时我们党已经开始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放在同一个维度下思考问题,承认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之后党的十二大上,我们党根据邓小平相关论述,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改革原则,并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有计划的生产和流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同时允许部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这虽然是从属的次要,但是必要的有益的”。这时候我们党已经认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作用,并把它作为对计划经济的一种有益的补充,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这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关键一步。

1984年,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决议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但当时的实际状况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无法跨过发展商品经济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对“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和深化过程。生产力水平低的客观现实状况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充分发挥商品经济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之后的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和市场的内在统一体制”。这进一步增强了商品经济的作用,是将商品经济作为辅助作用的又一重大突破。

1992年初,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邓小平进行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他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该论断的提出从根本上突破了人们认为计划和市场相互矛盾不可互存的观念,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了发挥商品经济必不可少作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一个重要体现。为调整生产关系提供了基本原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这将市场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充分强调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对原有市场发挥辅助作用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自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将市场看作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阶段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邓小平南方谈话突破人们的传统观念到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再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生产力水平低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在遵循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此过程中,我们党对商品经济的认识不断突破原有观念,并由理论走向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这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些成就的取得,究其本质,是我们党不断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结果。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对商品经济认识的深化阶段

这一阶段我们党对商品经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用市场来规范经济生活的微观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国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市场秩序不规范,存在一些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现象;有效需求不足,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实际产出不能达到潜在产出;企业无序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差;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商品经济的认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更加符合实际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这一时期,我们党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商品经济的认识,并将理论付诸实践,实现了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从基础作用到决定作用的重大转变。

党的十五大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进一步深化了对市场的认识,并且进一步完善,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而且不能忽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党的十七大根据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由此看出,我们党对商品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市场的基础作用并没有改变,只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社会?l展的一般规律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深化了对商品经济的认识。

商品经济的出现篇10

论文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所以有必要对《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商品这一切入点着手,从《资本论》商品的伦理意蕴、经济逻辑与伦理逻辑的统一等方面进行梳理,力求挖掘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构建原则和内在逻辑。

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中这样写道:“现代经济学不自然的‘无伦理’特征与现代经济学是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而发展起来的事实之间存在矛盾。”虽然表面上看经济学的研究仅仅与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但在更深的层面上,经济学的研究“还与人们对财富以外的其他目标的追求有关,包括对更基本目标的评价和增进”。而在“经济学经常使用的一些标准方法中尤其是经济学的‘工程学’方法,也是可以用伦理学研究的”。由此可见,经济学与伦理学是不可分割的,而谈到马克思的经济学时,阿马蒂亚·森这样评价:“一些经济学家更重视伦理学问题;而另一些更重视工程学问题,……卡尔·马克思……更重视经济学中的伦理问题。”阿马蒂亚·森所言的马克思经济学的这种倾向最突出的体现是他的巨著《资本论》。

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在其著作《读》中这样写到:“把《资本论》归结为伦理学的构想是一种儿戏。这一论断看似有道理,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实是没有一套完整的伦理学范畴。但这并不代表《资本论》没有伦理思想,可以说《资本论》通篇都充满着这些思想,尤其是经济伦理思想。从第一卷“道德和自然、年龄和性别、昼和夜的界限,统统被摧毁了”“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在英国经历了三代人,却吞没了九代纺织工人”等等,以及第二卷“资本家的道德和合理市场的等等的实质”等,到第三卷的“这种草营人命的情况,绝大部分是由煤矿主的无耻贪婪造成”。……

阿尔都塞的错误之处在于只看到了《资本论》的文字表面,没能看到其深刻背后是经济逻辑与伦理逻辑的内在统一,这种统一是隐性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包含历史的向度又佐以事实。在《资本论》中,这种统一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总的成书框架上,二是体现在具体的经济理论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正文一开始就这样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选用商品作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突破口,直接而明确。马克思以此为起点透视资本主义的同时,其经济伦理思想也由此展开。这一起点深含经济社会学的逻辑必然,但也包含建构和谐经济伦理关系的匠心。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属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商品的这种属性即它的使用价值。虽然它是一个外界对象,但却包含着人的主体性和人对自然的对象性活动,因为“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不同物的量只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能同名称,因而是可通约的。

但这种通约性一旦超过了同种品的范围“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区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了”。“使用价值在流通过程中的不可通约性,彰显了马克思对伦理主体的关怀。经济活动和人类活动得以生产和再生产决不是仅仅物(使用价值)就可以实现,需要的是一个“价值灵魂”,即人和人的劳动。

撇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而我们继续剥离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那么,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物质消失了,其具体形式也消失了,这时商品只剩下“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这些“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的这些物,马克思指出,它们是共有的,是这个社会具体的结晶,即价值—商品价值。

商品的价值有人类劳动体现或物化在里面,它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共同”的东西。这些“共同”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有可通约性,是以商品为基础构成商品经济社会关系和伦理关系的基础。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分析为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研究找到了内在的根本性的起点,这个起点决定和影响了整个《资本论》的行文思路和基调,也是《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的前提之一。

马克思指出,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而这种耗费的量是如何决定的呢?马克思把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当作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由此而得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概念,认为“只有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的价值量。社会劳动时间也就是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的社会形式的概念。而商品的价值对象性却只能体现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也就是说我们实际上只能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能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也才能看到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不可通约性,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来源之一,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那么,商品的价值则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形成了作为使用价值的要素,而同质的抽象劳动形成了价值实体。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对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不同时,指出:“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样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么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多少劳动,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

商品好像是一个很简单很平凡的东西,但对它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个很古怪的东西,充满着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怪诞。在马克思看来“它不仅用它的脚站在地上,而且在对其他一切商品的关系上用头倒立着,从它木脑袋里生出比它自动跳舞还奇怪得多的狂想,这种狂想就是马克思所言的商品拜物教。所谓商品拜物教就是“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拜物教”。马克思有时也称它为“象形文字”。

商品拜物教是同商品的生产分不开的,那么它来源于何处呢?马克思认为:“不是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样,也不是来源价值规定的内容。”因为“第一,不管有用劳动或生产活动怎样不同,它们都是人体的肌能,而一种这样的肌能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实际上都是人的脑神经、肌肉……的耗损,这是一个生理学真理。第二,作为决定价值量的基础的东西,即这种消费的持续时间或劳动量,那么,劳动的量可以十分明显的同劳动的质区别开来”。那商品拜物教来源于什么呢?商品形式本身。因为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内容,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可见,商品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商品拜物教把现实世界在人脑中倒立过来,那么如何破除它呢?马克思认为:“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的生产形式中去,商品世界的全部神秘性,在商品生产的基础上笼罩着劳动产品的一切魔法妖术,就立即消失了。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这种神秘纱幕就可揭开了。

破除商品拜物教后,马克思给了我们一个设想,设想了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当作一个社会劳动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在那里,劳动时间就有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比例。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马克思开出了药方,但也给出了这个药方治病的条件,那就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产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从分析商品的内在结构到商品拜物教的产生和如何破除以及“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马克思给了我们一个以商品为起点来建构经济伦理关系的解题方式。

商品交换虽然是简单的社会现象,但同时又是最普遍、最为丰富、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不仅萌生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而且蕴含了作为调节人的行为规范的一切伦理原则。《资本论》以商品为起点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以商品交换为切人点来研究资本运行过程,逐步深人地解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和一般社会伦理。由此来构建他的经济伦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