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十篇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十篇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14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1

爱因斯坦没有成名时,生活很艰苦,在衣着上十分随便。有人提醒他,应该有件像样的大衣,才能进入社交界。他说:“默默无闻,即使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认识我。”

几年后,爱因斯坦成了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衣着仍然十分随便,习惯不改。又有人提醒他赶快做一件大衣,否则与大科学家的名声不相称。爱因斯坦笑着说:“现在我即使穿得再破烂些,也会有人认识我的。”

有时候爱因斯坦会穿着运动衫和凉鞋到柏林大学讲课,朋友们颇不以为然。他却戏谑地说:“要是布袋子比里边的肉更好,那可是一件糟糕的事。”

的确,许多时候,不从外表上去装饰自己,而是使自身的内涵更加丰富,让精神的骨骼站立起来,才不至于在这个世界中摔倒。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同作文。⑧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袋,不得套作。

分值分配:内容(25)+表达(25)+发展等级(10)

【考场作文一】

主要问题:审题偏离。

享受平淡

蝶,拥有华丽的外衣,可只有几个月的生命;蜂,拥有绚丽的颜色,但在伤害别人之后,生命却进入倒计时;莺,拥有迷人的色彩,却容易被天敌发现;而龟,长相平凡,色彩暗淡,却能拥有千百年的寿命。

能拥有一颗平淡的心,是一种幸福。

曾是很多少女梦中情人的“华仔”,出道这么多年,从未传出不良新闻。在利益熏心、物欲横流的娱乐圈中,能一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着实不易。当记者问他,如何能不借助舆论力量而屹立不倒?他微笑着回答:“我只想做第二,不想跟人家争第一。”

正因为有一颗平淡的心,他才不致违背自己的原则;正因为有一颗平淡的心,他才始终坚持正确的人生轨迹;正因为有一颗平淡的心,华仔才能一直在影迷的心目中保持完美的形象。

平淡地享受现实拥有的一切,也是一种幸福。

一直生活在刘翔光芒下的史大鹏,不少人为他感到不值,替他惋惜,而史大鹏自己则不以为意,他经常调侃说:“我并没有感到无奈与不服,相反,我很享受现在,110米栏是因为刘翔的存在而备受关注,从这个角度说,我所得到的,还是沾了他的光呢!”

面对事业上的强大对手,史大鹏没有排斥,没有厌恶,以一颗平常心平淡地肯定对方的成绩,不仅使自己的内心达到平衡状态,且正确定位,宠辱不惊,实属不易。这是一种获取幸福感的能力。

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往往潜藏机遇。

抛开尘事的纷扰,专心地干自己想干的事。居里夫人的伟大的研究成果,正是在她那简陋的小屋子里完成的。

评价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单纯看他身穿多贵的衣服,也不是仅仅看他拥有多高的学历,而是看他为人处世的方法。艳丽的外衣遮挡不住内心的空虚;浮夸的荣耀,满足不了内心的贪欲。只有平淡地享受,知足地生活,才能使人生活出精彩,活出味道!

模拟打分:(内容)14分+(表达)20分+(发展)3分=37分

简评

这篇作文的主要问题出在“审题”上。这是“新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内容和含意,审题应当从“内涵的丰富比外表装饰更加重要”“注重外表不如提高学养”等角度去把握。而本文选择的角度则是“平淡地生活”,未能准确把握材料的确切含意,同时出现了“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几种常见偏差——缩小、转移和沾边。即把材料中爱因斯坦的衣着随便理解为“生活平淡”,并将材料主旨“缩小”到“衣着”上,然后想当然地在“衣着随便”和“生活平淡”之间划上等号,“转移”了写作立意,从而导致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只是跟材料“沾边”而已,出现了明显偏离。且刘德华、史大鹏等例子也不符合阐述“享受平淡”的要求。故“内容”得分为14分。而语言流畅,笔法娴熟,善用修辞,有较好的文采,可见考生有不错的语文素养和写作功底,故“表达”得分为20分。根据浙江省高考作文评分的约定俗成,“发展等级”定为3分。

尽管,近几年高考作文有降低审题难度的走向,但正确审题还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在平时的写作操练中,审题偏离的现象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十分普遍,这严重影响了作文的基本得分。以命题材料为例,考生除了需要重点“读懂”爱因斯坦的话语细节外,还要抓住“许多时候,不从外表上去装饰自己,而是使自身的内涵更加丰富,让精神骨骼站立起来,才不至于在这个世界中摔倒”这一概括性的提示语。

【考场作文二】

主要问题:论述不当。

美,由内而外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从衣着等外在物去对他人的职业、性格等妄加猜测,继而有了对他人的某种主观臆断,并进而流露出某种情感,或尊敬或鄙视或不以为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忽视一个人的本质,正如一个戴帽子的秃子依然是秃子,而戴帽子的却不一定全是秃子。

也许,外表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程度上的欺骗。但是,无论你如何改变外表也无法改变你的本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要是布袋子比里面的肉更好,那可是一件糟糕的事。

赶快抛弃那多余的装饰吧,那些东西对于你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只有充实自己,令美由内而外地呈现出来,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记得在《安徒生童话》中有一个叫做《皇帝的新装》的故事,从中我们轻易便可看出,当一个人过于注重外表时,往往会做出一些无厘头的事情,而像这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皇帝更是此中的极品。

苹果的前Ceo——史蒂夫·乔布斯是数码产业界的一座丰碑。他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市场观和创新意识。然而他同时也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他曾多次因外观原因被众多同行耻笑,但是这一切都没有“糟蹋”他非凡的才能。

没有人仅凭一个华丽的外表便能站在成功这个陡峭的山峰之上。也许有人会和我提什么世界小姐之类的,但是世界上美丽的人难道仅有她们吗?她们并非因外表而获得成功,况且这种外表的美终有一天将会随着时间而逝去。

无论你拥有一副多么完美的皮囊,若干年后终究是一杯黄土;无论你拥有一件多么华丽的衣服,若干年后终究是一块破布;无论你拥有多么华贵的首饰,若干年后终究是一粒尘埃。

只有精神的脊梁将长存于世,不要再被那些虚似的外在物所虏获,当你死后你所有的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盒子而已。太充实自己吧,让美由内而外。

模拟打分:(内容)19分+(表达)18分+(发展)5分=42分

简评

从主题看,“抛弃多余的装饰,充实自己,让美由内而外”,跟“内涵的丰富比外表装饰更加重要”相吻合,是切题的。主要问题出在论述方面。因为文章未能紧扣“充实自己,让美由内而外”,着重阐述“为什么要充实自己”、怎样才能“让美由内而外”等,而是把阐述的重点“偏离”到人们往往注重“外表”而忽视“本质”“过于注重外表”的荒唐、没有人能仅凭“外表”而获得成功等方面了。即使引用了乔布斯的事例,也只是提及乔布斯“也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而没有深入阐述乔布斯是如何“充实自己,让美由内,而外”的。还有,用世界小姐的事例来论证观点,则显然是不够恰当的。另外,“若干年后……”的多处假设,貌似颇有气势和力度,其实也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由内而外”的“美”(作者所说的“精神的脊梁”)未必能够永存,许多类似的“美”同样也会消失的。这样看来,由于论述不够恰当,“内容”得分也只能为19分。

从语言表达看,尽管存在着长句偏多、不够简洁等不足,但语言较为鲜活,文句有气势,有厚重感,也能运用修辞,故“表达”得分为18分。

总体而言,本文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有独到的见解,故“发展等级”得分为5分。

如果文章能够利用材料中爱因斯坦的事例进行深入发掘,揭示爱因斯坦不注重“布袋子(外表装饰)”,更重视“里边的肉(自身内涵)”的品行,就是“让美由内而外”的经典范例,再针对乔布斯的例子,调整论述思路,重点阐述“不修边幅”的乔布斯在数码开发方面的巨大成就和杰出贡献,那么论述就恰当多了。

【考场作文三】

主要问题:内容欠实。

独衣无丽,要强则立

默默无闻,即使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认识我;精神强大,即使穿得再破烂也有人认识我。只有拥有自身的内涵,在蜕去华丽的外衣之时,精神骨骼才能依然挺立。

人的一生有很多选择,最简单的可以分物质和精神两个。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物质的社会,所以才有“应该有件像样的大衣,才能进入社交界”的观点。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黯淡了自身内涵,殊不知,漂亮大衣随处可见,只要有钱都可以占为己有,而精神骨骼,是独一无二的,是我们立足世界的根本。

光鲜亮丽是每个人都追逐的梦,渠道也各不相同。那么,请在逐梦过程中缓下脚步想一想,路选对了吗?请在得到之后问自己,是因为自身强大而立足?简单地说,我们不该过于执著外表的装饰,而应该像伟人一样要求自己,在精神上让自己强大起来。

我们是逐梦路上才起步的少年,可以选择物质的享受,浓装淡抹,放弃提升自身修养的历程。羡慕?叹息。我不赞成这种做法,所以,我选择了另一条路。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作为学生,此刻,就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最强大的人,那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足够强大,才能立足于班级,立足于学校,将来,立足于社会。

不可否认的是,自身涵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精神建设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社会上的人来人往,穿得漂亮的,自然会赚得回头率,但在赞美几句话后终究只是形同陌路;而精神强大的,不论是名人名士,还是无名小卒,举手投足间的礼仪举止,得到的恐怕不止是赞叹,更有敬佩。这是一个人的内涵发出的光辉,比任何昂贵的大衣都耀眼,而且这是件永远不会过时的“大衣”。

自身的内涵,精神的骨骼,可以细分为很多种,每个人的重心都不定相同。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清楚真正让自己“被知道”的并不是大衣,而是丰富的内涵,是强大的精神骨骼。我们不是爱囚斯坦,但可以像爱囚斯坦那样活着,让自己的精神骨骼站立起来。

独衣无丽,要强则立。你做到了吗?

模拟打分:(内容)20分+(表达)22分+(发展)8分=50分

简评

文章能够以“拥有自身的内涵比华丽外衣更重要”为中心,切合题意,且能围绕中心,从材料起步,先大后小,亦虚亦实,联系自身实际进行阐述,观点鲜明,论述恰当,突出了“精神骨骼”的重要性,但运用事例比较欠缺,故“内容”得分为20分。

作者具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语言简练,表达流畅,思路严密,层次清晰,故“表达”项为22分。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2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明成果,由这所大学内在的优秀精神品质和既定的未来价值目标追求两部分构成。尽管大学精神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这并不是说大学精神是永恒不变的,有时候具体精神表述语可以维持较长时间不变,但其精神内涵却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拓展。

一家企业屹立百年堪称伟大,而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面前,则是小巫见大巫。牛津历经800载春秋、哈佛走过400年风雨,到今天依然生机勃勃、享誉世界,靠的是什么?显然不是殿堂楼阁,抑或政治的关照,靠的恰是独特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尽管今天的大学也遭非议,但不可否认,对于大学,人们依然不失心中的崇敬感。

作为教书育人之地、传承文明之所,大学是需要精神的,而事实上每所大学也是有自己的精神的,而且有着独一无二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就凝结在历代学人身上的品格与风貌,我们常说这所大学培养的学生与众不同,这“与众不同”恰是这种特质之体现。

同为名校,北大、清华有着各自的特点,牛津与剑桥、哈佛与耶鲁也有着各自的魅力,这种不同基于各自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显然,原本迥异的大学如果出现太多的“雷同”,比如统一化的四字式、八字式等,抑或是近年来流行的“复古”,都让人质疑字词后承载的“精神”是否提炼得准确,是否体现了该校真正的精神。

无论是哈佛大学的“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与柏拉图为友,更与真理为友”,麻省理工学院的“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剑桥大学的“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抑或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虽然它们形式上不拘一格,内容上更是彼此相异,有些“精神”看起来甚至平淡无奇,但放到这所大学的悠久历史中,他们的辉煌办学业绩,提升了它们的精神价值。因为在漫长而坎坷的办学过程中,大学倡导的精神得到了传承,并不断被赋予丰富的内涵。显然,与其说大学精神是提炼出来的,不如说是自身办学中自然沉淀而成的。

大学当如何“沉淀”自己的精神呢?大学精神具有共性和个性两方面的特征。任何一所大学必须具备大学精神的共性特征,同时为了和其他大学的大学精神有所区别又必须具备自己精神的特点。因此,如何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一般大学的精神和特定大学的精神特征,是需要考虑的两个维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竭力避免将“一般大学精神”的提炼和表述与“同质化”相提并论,或简单地将大学精神的共性特征的表述等同于“同质化”。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3

关键词:数学语言;辅助;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53-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而作为公共必修课,历来都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其常规的教学语言无外乎两种,即老师的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其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还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辅助教学,我们的部编教材中不乏运用数学语言的范例,比如,用大量的数学数据作为政治理论的实证材料,还有用数学方式来给概念下定义等等。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一般可以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两类,包括数学概念、术语、符号、式子、图形等。数学语言也可以归结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类。各种形态的数学语言各有其优越性,如概念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术语引入科学、自然,体系完整规范;符号指意简明,书写方便,且集中表达数学内容;式子将关系溶于形式之中,有助运算,便于思考;图形表现直观,有助记忆,有助思维,有益于问题解决。

按常理说,数学专业似乎跟政治专业是不搭界的,一个属于理科,一个属于文科,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够予以渗透和结合的也应该是文科,人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数学语言的科学、简洁、通用是具有其独特的美感和优势的,对于长期习惯于使用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的思政教师来说,使用数学语言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可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更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和深化。

特别是《思想概论》(简称概论)课因为政治理论性比较强,加之抽象难懂,常常令很多老师教得头痛,也让很多学生学得头痛。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积累大量的名人轶事、哲理名句等趣味资料作为调料用进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学语言魅力和人格魅力;另一方面,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可以把数学语言引入思政课堂,把抽象的政治概念、原理直观化、简洁化、生动化,能带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使学生上课的精神为之一振,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极大地提高思政课的受欢迎程度、可接受程度和效度,并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教学艺术之美。

一、借助数学图形化抽象为具体,直观生动

比如学习“思想”这个概念的科学内涵时,学生容易把它与“的思想”混为一谈,也分不清楚它与党内其他同志的思想的关系,老师讲这一部分知识如果用传统的语言手段,可能讲得口干舌燥也未见得有实效。通过总结连续两年的考试笔者发现这个概念的错误率非常高,达到五成以上,说明传统语言在突破教学难点时的局限性,经过教学反思,笔者想到用两个常见的数学图形圆形相交的关系来直观再现这个概念的内涵。上课时我先用传统教学语言告诉学生,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所作关于修改的报告中,首次对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界定。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2年党的十二大,对思想的科学内涵做出了新的论述和概括。提出:“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接着我向学生说明理解这一内涵的难点有二,一是通过客观正确地评价个人的功过,来正确理解思想的科学内涵,并把晚年的错误置于思想科学体系之外;二是思想除了包括个人的正确思想之外,还理所当然包括党内其他同志的正确思想和主张。理论教学差不多了,笔者启发学生按要求绘图说明,特别提示他们用两个大小不一的圆,一个代表“的思想”,另一个代表“党内其他同志的思想”,这两个圆通过一定的相交关系可形象直观地揭示“思想”的科学内涵。学生们感到很新鲜很稀奇马上饶有兴趣地忙碌起来,各种各样的创意画法都有,一个教学大班一百人左右只有不到十人能画出接近参考答案的画法,再一次证明了传统语言教学是有它的局限性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是情理之中的事。在学生完成他们的作品后,笔者邀请了两位画法基本正确的同学到黑板上演板,并请他们当小老师予以解说,然后,我再指着如下示意图告诉学生:我们一起借助数学图形画出“思想”,可以帮助同学们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想”的科学内涵,左边的小圆代表“的思想”,它有正确错误之分,的正确思想在他全部思想中应占到几成呢?这取决于对功过的正确评价。生前曾经说过只要后人评价他时能给他三七开就够了,1981年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同志的评价正是三七开左右,所以个人的正确思想在他全部思想中也应占七成左右,的这一部分正确思想理应全部纳入思想体系之中。右图的大圆代表“党内其他同志的思想”,它理应比个人的思想要丰富得多,所以用大圆来表示,党内其他同志的正确思想也应只占他们全部思想的一部分,即用大圆的一小部分表示,这一部分正确思想跟个人的正确思想共通共鸣才产生了“思想”,所以用两圆相交部分来表示“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简单的数学图形内在地包含了丰富的政治信息,而且简洁、生动、形象、好记。教学实践证明,在对学生讲清“思想”科学内涵之后,启发学生用这种数学图形来表示,能很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大都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思想的科学内涵。再次考试时只要与“思想”概念相关的题正确率都可以上升到九成以上,充分证明了数学语言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独特魅力。

二、借助数学符号化理性为感性,通俗易懂

很多政治理论给人大而空的感觉,不易理解,如果我们借助数学符号,就能化更理性为感性,学生学起来就更轻松,效果也会更好。

1.用“=”或“≠”、“〉”或“〈”、“?劢”或“?奂”表示重要政治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概论》课教学中我们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时,说到马恩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无疑是天才设想,但马恩的设想与社会主义建立和建设的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不是马恩设想错了,而是我们这些后来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实际践行者做错了。马恩设想的是在像英法德这样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的情况,而前苏联和我们国家这样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大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且封建残余比较浓厚的国家,也就是说与马恩设想的情况完全不是一回事,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说:“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搞社会主义还不够格。”所以我们党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拨开“左”的迷雾,清醒地认识到了现实的社会主义是根本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理想社会主义的,才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才找到的一条中国真正的强盛之路,民族真正的复兴之路。这就说明我们正确理解理想社会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区别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重要的现实问题,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把现实的社会主义与理想的社会主义真正区别开来,我借助了一个数学符号“≠”来形象直观地板书和说明这个难点问题,即理想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划了一个不该划的等号,即把理想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

还有传统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正是长期以来的两个等式: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则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依据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提出的两个著名的不等式:计划经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课中关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中国精神三个重要概念,用传统语言文字可这样表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借用数学符号则可以表示为:时代精神?奂民族精神(“?奂”是一种数学集合符号,表明“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真子集),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概论》课中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是有根本区别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内容在于单纯地追求和实现国民经济更快的增长速度和总量的扩张。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借助数学符号“〉”表示就很清楚明白了,即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

此外,还有经济全球化≠政治、文化一体化;国家?奂祖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奂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等。

2.用“”分析或推演重要政治原理。《概论》课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是我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认清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依据,它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政策举措的理论支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邓小平描述社会主义本质时用五个动词连结成的二十八字来概括,我们在讲解时可以边讲边借助数学中的“”直观形象地呈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借此说明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概论》课中关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方式主要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起作用,我们可以借助箭头表分析推演为:供不应求价格买方竞争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卖方竞争买方市场。

《概论》课中有一个难点问题:“怎样认识现阶段的剥削现象?”我们可以分析整理出以下箭头表来讲,难点很轻易就突破了。

类似的重点问题分析推演还有: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概论》课中“三大法宝”这一部分涉及到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三者的关系,正好可以把三者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借用三角形最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来说明三者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再用双向箭头配上文字注解来说明三者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大段的原理知识浓缩于简洁的图形之中,一目了然。

《概论》课中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形成是一个学习考试的重点,我们可以通过整理以下图表较好地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而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复杂,借助数学推演方式整理成图表就很清楚了。如下图所示:

三、借助数学术语描述政治原理,简洁合用

1.用数学术语概括描述。比如用点、线、面、体来概括讲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及形成非常恰当、非常准确,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其中的点的开放指的是经济特区的建立,线的开放是指沿边开放,面的开放则是指内陆地区开放,体的开放则是指我国全方位立体开放格局。

2.用数字概括重要原理。比如,用“一、二、三、四”来描述邓小平理论的精华思想,“一条红线”是指“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只猫”是指“无论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三条鱼”是指“三个有利于”标准,“四块石头”是指邓小平理论的四大理论基石,即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还有《思修》课中关于公民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的主要内容都可以概括为四字五句共二十个字。教无定法,无法胜有法。博采众才提升教学艺术是为师者毕生的追求。把复杂的事情做成简单的事情据说是最难的事情,数学语言以它独特的优势值得我们在高校“两课”教学中经常使用,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作更多更好的探索、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4

关键词:老人与海;语言表达;用词技巧;重复手法

一、前言

《老人与海》之所以经典,在于其思想,更在于其语言。立足于英文原著,对《老人与海》这部经典作品进行分析,以独特的视角对该书的语言创作进行评析,既能够体味原著作品的深刻内涵及情感韵味,也有助于提高英文水平。笔者在精读原著之后,对它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并对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进行透析,为读者提供借鉴。

二、《老人与海》原著语言风格和语言表达

简约凝练是该部作品的整体风格。无论是在语言对白,还是心理刻画上,作者都力求简单直接。以老人出海之前的描述为例,来评析该小说的整体语言特色。

Henolongerdreamedofstorms…norcontestsofstrength.norofhiswife.Heonlydreamedofplacesnowandofthelionsonthebeach.theyplayed…Butheknewhewouldshiverhimselfandthatsoonhewouldberowing.

(1)从整体看,该语段简单凝练。将句子拆开来看,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汇为主,愈发衬托的语言清新活泼,简约且富有艺术美。

(2)立足于词法角度分析,该语段中很多单词都属于一词多义,使小说的创作语言更加丰富。例如,dusk具有多种词性。作为名词,表示黄昏、傍晚、幽暗;作为形容词,可译为微暗的、变暗的;作为动词,即变暗。

(3)整部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简单句,使得段落结构比较简约,更容易被读者理解。无论是遣词用句,还是文笔格调,铿锵有力,却又不失简约。该段落中大量应用“norof”充分展现了老人内心的强烈信念,不屈服命运的精神。加之,后部的动作描写,仿佛将我们带到了桑提亚哥老人的海边,去感受老人的战斗精神。作者多以简单句,勾勒整体作品,使文章思路清晰且干脆。

(4)该段落中,作者不过度追求句法的完整,以省略结构为主。虽然有悖语言的严谨性,但恰恰在语言层面奠定了小说的感情基调,使文章的语言摆脱了语法的框架结构,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而这些破碎的语言,也与小说的背景氛围相得益彰。例如,iremembereverythingfromwhenwefirstwenttogether.该句中,标准的句法结构是在“when”前面加上“thetime”。此处的省略是作者刻意为之,虽略显破碎,但是,反而在丰满的语言描述中,植入了一些场景感,简约却又能够为读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人与海》用词技巧

对原著进行解读,并品读小说中的经典句子,对它的用词技巧进行论述。

iCandonothingwithhimandheCandonothingwithme,hethought.notaslongashekeepsthemup.该句中,“not”的使用,非常经典。在句法上,它与“ican”并列,深层次含义上,它又直观地道出了老人内心的坚定。桑提亚哥老人坚信,只要不避让、不退缩,就会赢。老人无助,却执着。如果没有“not”一次,就丧失了句子的这种情感功用。

该小说的语言很简约,语法结构却比较丰富。作者借助语法层次的精炼度,对老人的生活场景和捕鱼场景进行描述,又在无形中,在这些场景描写中渗入老人的复杂心境。省略句是该小说的一大特色。省略句应用过程中,会有意识的省略很多单词,这恰恰使小说语言更加简洁凝练,深化了小说的整体语言表现力。

四、《老人与海》重复手法运用解析

重复手法,即在小说中,对词汇、短语和句子进行重复使用。例如,小说中这样描写:Heletthelinedown,down,down,unorllingoffthefirst0fthetworeservecoils.该句中“down”运用了三次。单从句法布局上论述,使文笔更加连贯,句子更加悠远神秘。同时,它也强化了句子的整体情感表现,使小说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富有节奏感,情感也更加跌宕起伏,对读者产生了很强烈的感情冲击,使读者更能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再例如,iftheboywerehere.在桑提亚哥与马林鱼战斗过程中,连续出现了五次。老人一直在想,假如小男孩马诺林在就好了,不断重复的语句,既道出了老人的自我心理暗示,又间接诠释了老人与马诺林的友谊,使小说更具情感表现力。作者正是通过别具一格的重复手法,将主人公的情感渗透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使读者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体会小说的感情基调,不需要刻意去思考。无论是小说的语言布局,还是情感脉络,都更加自然、清新、流畅。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5

关键词:高校;师德评价;层次分析;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313-06

“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这一著名论断,是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文化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文化的作用是“化人”,也就是通过一定的社会教育和精神感化,使人们接受特定的社会价值规范,成为拥有特定价值观的人,他们通过对共同的理想、信念、取向、态度等价值观念的认同和传承,形成社会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的宗旨和使命,也是大学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评价指标不清晰、过程不规范、主题不明确等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亲身实践,构建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

一、关于师德的文献综述

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社会赋予师德比其他一般道德更高的道德标准。

古往今来,人们对师德这一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展开过多次讨论,也对师德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析各位学者关于师德的论述,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五个主要方面,即关于师德概念内涵的研究、关于师德特点的分析、关于师德构成要素的探讨、关于当前一些教师师德失范原因的剖析以及关于重塑师德的途径研究。

关于师德概念的内涵,国内很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王晓莉,卢乃桂对师德概念的内涵进行过界定[1],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江苏省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院长钱焕琦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秉模教授等多位专家都对师德概念进行过定义[2]。几位学者对师德所下的定义虽然角度有所不同,但其都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一点上,专家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于师德的特点,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例如,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属道德范畴,道德对人们的约束作用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王晓莉,卢乃桂在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的比较研究中指出[1],师德是衡量教师的首要标准,其范围不仅涉及教师的工作,还包括其工作之外的各个领域,其层次不仅指向教师外显的教学行为,而且还更侧重教师个人内化的德性。2009年9月,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周济在第四届全国师德论坛上强调,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自律是关键,他律是保障。厦门大学博士卫荣凡则认为[2],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他教性与自教性的统一;必然性与能动性的统一;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约束性与进取性的统一;师德自律形成的方法与师德自律境界升华的统一。

师德不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其包括非常具体而明确的构成要素。关于这一方面,许多学者也进行了详尽地研究。例如,作者丁红、李革认为[3],高校师德是大学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操、行为和意志。赖闽辉认为[4],高校师德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爱国精神;(2)奉献精神;(3)诚毅精神;(4)敬业精神。而文秉模、汪应峰在他们主编的《大学教师伦理学》一书中认为[5],高校师德规范的结构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要求组成。

关于教师师德失范的原因,有多位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剖析。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在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思想政治观念淡化导致信仰迷茫、耽于个人得失缺乏奉献精神、诚信缺失滋生学术腐败、敬业精神不足职业道德下降等都导致了教师师德失范。师德建设跟不上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对整个民族的进步以及学生的培养和提高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师德失范的原因,将有效地起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师德是为师之魂,是教师素质的精神支柱。师德离不开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每位教师内心的感悟和呼应,这就是精神的升华。因此,重塑师德,不仅仅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而且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在这一方面,国内的众多学者有着比较统一的认识,这是重塑师德的必然途径之一。

二、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师德能否进行评价存在两种不同的声音。对师德进行评价持怀疑态度者认为:道德是形而上的,不能也不应拿个量器来称量。比如崇高、美好、善良、纯洁等,它们是永远缺乏度量衡的。如果执意用某种评价体系来称量,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量化师德是在扼杀师道尊严,对师德进行考核并与工资挂钩,只会导致教师精神品质的败坏。而对师德进行评价持赞同态度者则认为:师德评价用量化的办法值得肯定,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师德建设的作用,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师。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师德评价,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每位教师的师德状况一目了然,比较客观、公允,克服了以前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在目前许多学校还盛行人治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疑是一个进步。

分析质疑者的观点是,其主要依据是:道德是形而上的,形而上的东西是很难评价的,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不宜量化。然而他们却又找不出合适的方法,其观点本身存在明显的不可知论。我们认为,正是由于目前中国高校师德评价主观随意性过大、可操作性不强,才造成了师德水平提高乏力,师德建设无处着力的问题,因此,要搞好师德建设,师德不仅能够评价,而且必须进行评价。

中国当前对师德进行评价的依据就是教师法中关于师德的规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第52条加强师德建设中对师德的概括,可以说,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和评价标准,尽管各高校均“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并采取了教师考核“师德一票否决”制,但是评价的办法、内容和指标体系各不相同。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确定高校师德的内涵,只有清晰高校师德的内涵、目标和任务,才有可能提炼出其师德的构成要素,这是构建高校师德指标体系的基础。

(一)高校师德的内涵

高校这一关键词就完全界定了其师德的范围和层次,确定了高校师德的内涵必定要体现高等学校的功能定位,即育人道德,科研道德,社会服务道德和文化创新与传承道德四个方面。可以从三个层次予以表述。第一层应是对中国一名普通公民的要求,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要有一个公民应有的人格素质和道德水准。第二层应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责,要求教师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大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第三层应是高校教师所担负的将内化之后道德再升华并外化的弘扬和创新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神圣使命。综上,师德不应只是单一的道德问题,而应该是以它所特有的方式渗透于每一个与教师密切联系的事物之中。所以,师德评价也必然会广泛地体现到对于教师本人言行及与之密切联系的人和事物评价之中,此评价也就应该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性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较全面的综述之后,借鉴前人之经验并结合自身对高校师德内涵、特点以及结构的理解,尝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三、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作为一种系统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该法能够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指标进行综合处理,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量化分析,并模拟对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实证研究。

(一)建立结构层次模型

(三)进行层次总排序

四、高校教师师德的定量分析

本部分我们利用上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对北京市高校教师师德进行定量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5名教师为例。结合指标体系,对应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对北京联合大学某年级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96份。通过分析得出排名结果。

五、结束语

尽管在我们的研究中存在评价指标可能还不尽完善,指标内涵可能还不甚清晰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有一点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共识,那就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在呼唤和期待教育兴国的今天,师德的力量决不可轻视。正如总书记的讲话中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晓莉,卢乃桂.当代师德研究的省思: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研究的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11,(6):79-84.

[2]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丁红,李革.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的融合境界[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4]赖闽辉.陈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10,(4):56-58.

[5]文秉模,汪应峰.大学教师伦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6.

[6]赵莉.师德、做人与职业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1,(3).

[7]傅维利.简论师德修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1,(10).

[8]林创家.利益理性及其师德建设价值[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

[9]檀传宝.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问题与路向[J].中国教师,2007,(2).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6

关于数学文化的内涵,目前普遍被认可的是源自于对文化的狭义理解(指向精神层面)。事实上,精神层面的数学文化不可能脱离物质层面的具体数学知识、理论而单独存在,它们总是以某种特殊的形式凝聚、投射到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理论之中。我们认为,数学文化包括学习者在数学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知识性成分)和精神产品(观念性成分)。以此为视角,教材内的知识一般以两种形态存在:一是显性的、静态的结果性知识;二是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式、数学理性精神等。这些隐性的数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数学精神等和显性的数学知识共同构成了教材的文化内涵,成为数学教材空间的组成部分。

设计是一种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结果与活动过程。数学教材空间设计,既指向结果,即挖掘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对“教什么”作出深远谋划;又指向过程,即设计教学路线与方式,对“怎样教”作出精细规划。

一、深刻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对“教什么”做出深远的谋划

数学教学的首要问题,是对“教什么”作出深远的谋划,思考“为什么要教这个而不教那个”这样的价值取舍问题,远比单纯地琢磨怎样教更有意义。

以知识为中心的数学教育过度追逐数学的工具性价值,数学教材原本具有的丰富意蕴被简化为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的组合。对数学的如此认知和理解,切断了数学文化中知识性成分和观念性成分的内在联系,窄化了数学教材的文化内涵,使得数学课堂以“去情境”和“去过程”为特征,把生动的数学知识变成单调刻板的条文让学生去进行记忆和背诵,数学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被剥落。

以文化育人为价值取向的教材空间设计,最基本的是对学科本质的把握和领悟。就数学而言,首先是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包括为什么学习?核心概念是什么?怎么用?),其次是对抽象、模型、推理等数学基本思想的领悟,以及对分类、转化、类比、猜想等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把握,最后是对数学美的鉴赏和对理性精神的追求。显然,这与数学文化的内涵是一脉相承的。以此为视角观测数学教材,教材内容不再只是数字、符号、公式、规则、程序的简单组合,透过它们,我们还能感受隐藏其中的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高贵的精神和品格。这些隐性的数学思考、数学精神、数学意识等观念性成分和显性的数学知识共同构成数学教材深刻的文化空间。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为例,这节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教材内容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由一年级时在某一行(或列)中借助“第几”来确定某个人或物体的位置,到二年级时用两个“第几”来确定相应的位置,看似简单的数量增加(“第几”的个数由原来的1增加到2),其内在的实质却是:给定的空间由最初的一维增到二维,确定相应空间中点的位置所需参数也自然应由最初的1个增加到2个。而把由具体情境中用较朴素的方式描述位置提升到用数学方法(抽象的数对)确定位置,形式化表达的背后蕴含数学精准、凝练的气质。显然,帮助学生建立二维空间的表象,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是本节课价值诉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学生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数对的表达为什么先记“列”再记“行”?记“列”为什么从左往右数?记“行”为什么从下往上数?这主要是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相一致。教材的呈现也给我们启发:由“教室里小军坐在哪里”的实际生活事例,抽象为“符号化的图”(用圆圈表示具体的人,相当于格块),再上升到“数学化的图”(例2,把具体建筑物记作点,接近于坐标描述),能看出编者的匠心――即将“座位”平面图抽象为比较形象的“直角坐标系”,架起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及坐标思想。由此,在突显教学内容应有的生活价值的同时,又能在符号体系中恰当地生成和渗透数学思想,是本节课教学应有的文化意蕴。

事实上,教材内容还赋予本课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于数对的引入,即使最终还是由教师把结果告诉学生,我们还是应该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创造过程。因为,数学教学不仅要承载让学生继承数学事实的功能,还有引领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必要性与自身规定的合理性,以及获得创造新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在学生准确建构用数对确定位置后,让学生分别表示一维、二维以及三维空间中物体的位置,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平面上,才用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在直线上,只需要一个数就可以了,而在三维空间,两个数又不行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积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用数对的思想不仅可以确定“有限平面”上某些点的位置,还可以确定无限平面上任意点的位置。

这些内涵的挖掘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并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与把握。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课堂教学始终印刻着教师个性化的价值判断、趣味追求,对同一节课教材文化内涵的把握,在突显学科本质的前提下,“我的地盘我做主”。

二、着力构建与文化沉淀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对“怎样教”做出精致的规划

数学教材空间设计,不仅反映出教师选择在哪些事情上努力,对“教什么”做出深远谋划,还反映出教师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怎样教”做出精致的规划。

文化总带有历史性的成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同样也离不开历史的沉淀过程。当我们把数学知识看作文化传承结果的同时,也意味着这些知识经历了发生、发展、沉淀等阶段,数学文化正是在这一过程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充实,不断提升,其观念性成分逐渐成为人们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的指南。要使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同时成为数学观念性成分的文化积累过程,探索与数学文化沉淀过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是前提。

还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在学生感到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表示一个同学的位置比较准确、简便时后,我们通过如下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建构数对概念,把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感悟基本数学思想。

1.用数对的方法在圆点图上确定位置――理解概念的本质。

体验。

谈话:第几列第几行,让我们确定,位置有了统一说法。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记录几个同学的位置。(教师口述并逐渐加快语速,学生无法记录下来)

质疑:没有记录下来,除了老师报得快以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意识到既有方法的繁琐和不便。

谈话:数学不仅追求统一,还追求简洁。像第4列第2行,能否写得再简洁些呢?(教师收集并展示学生的写法:4:24・24-24|2)

比较:透过不同你能看到这些方法中相同的地方吗?

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对的本质属性。

讲授:揭示数对概念,介绍数对的写法。

运用。

用数对表示图上a点、B点的位置,并交流写法。

在图上找到数对(2,5)、(6,3)对应的点,并交流找点的过程。

反思。

交流:(出示错误的描点作业)是不是一个数对有两个点与之对应呢?

感悟:一个数对只对应一个点,一个点只能对应一个数对。

2.用数对的方法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渗透基本数学思想。

(1)根据方格图上的点说出数对。

体验。

谈话:(课件演示:用线连接圆点,然后隐去圆点,变成方格图。)这是学校的平面图,你能用数对表示出方格图上景点的位置吗?

比较:(出示两个学生不同的表示结果)明明是同一个点,为什么出现不同的数对呢?

交流:学生在交流中意识到同一点的行数与列数不是唯一的,它取决于第一行、第一列从哪儿算起。为了方便交流,起点一般从0开始。

练习。

用数对表示出其他景点的位置。依次是:升旗台(3,5)校史室(6,7)竹园(4,0)科学宫(0,0)

反思。

交流:校史室的位置是由哪两条线决定的?这两条线又是由哪些线决定的?

感悟: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首先要确定0起点。有了0起点和这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就能唯一地确定图中任何一点的位置。

(2)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上找到对应点。

体验。

谈话:在方格图上,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点吗?这儿有三个数对,请找到对应的点并标上数对。

交流:比较这三个点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延伸。

类推:根据这一发现,想一想,同一列上的数对又有怎样的特点?

交流:以(6,5)为例,哪些数对与它在同一列上?

反思。

交流:对于数对你们又有怎样的认识?

感悟:数对不仅能表示出点的位置,还能反映出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可以反映在数对中,数对的特点也能通过图形来体现。

知识性成分和观念性成分在数学课程内容设置上共用同一个知识载体。知识性目标着眼于载体的事实性、陈述性,观念性成分浸润在对载体本身的理解与认知过程中,一般要在观察、实验、猜测、尝试中体验,在合作探索、多边互动中交流碰撞,在反思内省中感悟、完善等。

建构。在学生感受到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表示一个同学的位置比较准确、简便时,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记录几个同学的位置,让学生亲身经历快速记录的过程,体验既有方法的繁琐与不便,意识到这种方法还可以写得更简洁一些,自然过渡到对原有描述进行改进和优化,并通过比较、交流,逐渐逼近数对简约、凝练的特质,催生出数对的雏形。

运用。引导学生经历从“在圆点图上确定位置”到“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的过程,通过图例的抽象和演变,让学生感受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背景。不论是在圆点图上确定位置,还是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教学安排了同样的层次,即先用数对表示图上圆点的位置,再在图上找数对对应的点,并引导学生通过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把握学科的本质。在圆点图上确定位置,着力使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感悟数对的含义;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着力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图形与数对的联系,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

提升。北京教育学院张丹副教授认为,数学经验一方面在于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在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脱身”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待自己刚才做了些什么事,将自己所做的过程置于被思考的位置上加以审视,从而使数学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沉淀为一种理性的认识。(三次活动后的“反思”)

同样的教学内容,因为建构方式的不同,既可以使数学彰显其文化属性,也可以让本该拥有的文化气质被剥落。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一个文化继承的过程。但是,文化继承不能理解成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恰恰相反,我们应当帮助学生较好地去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而这事实上也就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

参考文献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7

关键词:极简主义日本园林意境表现素材互换

一、极简主义园林风格的形成

从艺术的角度看,极简主义的形成主要是在上个世纪的中期,美国艺术家在绘画和雕塑领域形成了一种艺术风格,尤其是在雕塑领域的影响较为明显,极简主义的核心思想就在艺术的创造中消除那些形成幻觉的艺术手法,利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完成艺术表达的艺术潮流。在其出现以后,极简主义快速的由艺术领域渗透到建筑和景观设计中。很快形成了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风格,在形式上追求最大化的简单构图,抽象艺术元素,利用夸张的几何图案来冲击观众的视线和思想,简单中充满了复杂,单纯中映射出神秘感。其追求简单、明了,更多的利用简单的艺术元素来构造一种系列化的感官冲击,提炼新的概念,摒弃传统与浮华,同时新型的技术、材料、手法也随之引入到园林中,使之成为了当代的园林艺术的一个主要流派。

二、极简主义的艺术特征

1、形式上的简化

极简主义的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利用简洁的几何体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手法,是一种非具体化和情感化的艺术形。极简主义抛弃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中的内在联系和视觉追求,抛弃了表现和叙述、态度和倾向性等演绎,追求的是最为简单化的表现形式,几何体的简单的系列化堆砌是其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没有过多的修饰,表现的是一种“队列”感体现,同时加以园林化的点缀,这就形成了简单而明快,易读而清新的园林景观,让观众得到的是简单的视觉体验。

2、材料的不拘一格

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才有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大多数都是工业时代产生的材料,此种不拘一格的用材方式使之具备了独特的现代感。而且新材料往往都是取自建筑材料、生活用品中,使得作品与现代化生活构成了相互的呼应,提高了现代感,,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3、色彩的单纯化

在极简主义的核心就是简单,同样在色彩的选择上也突出此种特征,即在设计中尽量采用的是单一的色彩元素或者两种色彩的对比与配合,达到的是色彩的均匀而平整。此种简单的色彩对构图的影响就是使之更加的简单而纯粹。仅仅体现的是简单的几何体的递进和改变。

三、极简主义与日本传统园林的融合

放眼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园林设计风格和手法,虽然西方和东方的文化氛围不同但是其所需要体现的人文的精髓是统一的,就是发展与融合。相互借鉴已经成为了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尤其是西方和东方文化内涵的相互冲击,正在形成一种国际化的艺术潮流。从极简主义和日本传统园林的融合中就可以看到此种思潮的影子。而且二者也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并完美的融合了起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一斑:

1、设计内涵的融合

园林是具有思想的,这时日本传统园林所具备的突出的特点,其源自禅宗的哲学理念映射到了其传统的园林设计中,从而指导了园林的设计和意念的表达。日本的园林是对一种文化的提炼,其更加具备创造精神和内涵,与我国的园林不同,其并不是单纯的将自然山水浓缩到庭院中,而体现回归的意境。而是对自然山水的进行线条化的提取,从而形成一种更富有哲理的园林形式。

2、内涵表达的融合

极简主义对其设计内涵的表达是通过简单的道具来体现丰富的内涵,其表达内涵的形式表面看十分简单,而其背后的精神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几何图形、材料选择、路径设计等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变化来表现丰富的时代内涵。通过园林表达形式的异化和改变,将深邃的精神内容结合到景观中,依靠精心的设计来简化形式,而丰富内涵,利用简单的构图来引发人们无限的想象,这就是极简主义的表意的方式。而以禅宗为核心的日本园林表现形式,也是在利用简单的景物和变化来体现更加深刻的内涵,即追求的是一石一木就可以称之为一个景观的目标。由此可见,两种园林设计思想根源虽然不同,但是在表达内涵的方式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3、空间处理的融合

对空间的处理是园林设计的重要手段,极简主义对空间的处理也十分的讲究,可以说空间的表达和处理是极简主义表达内涵的核心。虽然极简主义也会沿用传统园林设计的和谐和均衡的原则,但是极简主义所要营造的园林的空间氛围更加的简单,其主要营造的就是简单的环境、空间、人的关系。从合围空间的角度看,极简主义的园林追求的是在有限的场地中利用几何形状的改变和组合,改变原有的空间形式,以此形成应抽离或者融合与周围环境的景观。

4、对素材应用的融合

日本的园林设计已经有了现代化的发展和改变,但是其对素材的精益求精没有改变过。极简主义也在此方面做得了极致。当代,受到极简主义影响的日本传统园林设计已经更多的接收了现代元素,新一代的日本设计师也在尝试着利用新的元素来替换原有的传统素材,新型的日本园林正悄然出现在园林艺术的舞台上。此种改变是对传统的突破但更是一种新设计理念的引入,也正是这一点可以看到极简主义正在影响着当代的日本园林设计,。而在西方的某些地方,日本的传统园林素材也整融入到了极简主义的园林作品中,这种相互的渗透是不容否定的,也以此证明了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

结语:

纵观极简主义和日本传统园林的形式和内涵,色彩和构图,虽然不能简单的看出其相通之处,但是二者的“简单”的精神是完全可以统一到一个简约层面上来的,因此二者的融合是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必然,是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8

关键词:体育文学研究顾拜旦

一、作家顾拜旦

皮埃尔・德・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起人,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就读于政治科学学院,喜欢修辞学、历史学和竞技运动,尤其对古希腊历史中的古奥运会史感兴趣。曾获得过文学、科学和法学三个学位,从小天分很高,偏爱历史,喜欢绘画,会弹钢琴。同时还掌握了打网球、击剑、拳击等各种技能。

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顾拜旦发表了著名诗作《体育颂》。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体育颂》所展现出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是其经久不衰的源泉,也使其成为了体育精神永不衰败的歌颂之作。不仅使人能从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而且给人以自强、自信、勇敢的情感体验,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顾拜旦正是以一种崇高的精神在《体育颂》中将力与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体育颂》的创作中,顾拜旦在诗中各段对体育精神都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及高度的赞颂。此外,作者顾拜旦的人格魅力及对于情感的认知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其十分符合文学创作的思维创造规律,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全人类的崇高理想,给人以强烈的认同与鼓舞。

二、《体育颂》的文学价值与内涵

《体育颂》是一种散文诗的风格,文字优美含蓄。全文采用比较简短的句子构成段落排比,以简洁明快的节奏表现高昂、欢快、活泼的激情。读起来琅琅上口,音韵铿锵有力,诗人用充满诗意的形象化的语言赞颂体育。本文于1912年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艺竞赛中获金质奖,当时作者顾拜旦用德文笔名发表。这首散文诗在写作上独具特色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段首句形成排比的构思之美。每段都以相同的句式作为段首句,概括本段的大意。这些排比式的段落,整齐匀称,构成了一种磅礴的语言气势,叩击读者的心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语言优美华丽,显示语言美。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同。读起来顺口,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抒情性强,构成情感美。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体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每段段首的“啊”,直抒胸臆,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性。例如:第四小节歌颂体育能培养勇气,体育在培养勇气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啊,体育,你就是勇气!肌肉用力的全部含义是敢于搏击。”作者所倡导的勇气“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即在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信心的同时,积极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这小节运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有陈述有质问,有肯定有否定,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勇气”进行了描绘,表达了“勇气”是勇敢和智慧两者的有机统一。通过诗情和哲理的融合,不仅使读者在思想上有所启迪,同时也能获得诗的美感,让人回味无穷。

《体育颂》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用浪漫主义手法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用慷慨激昂的文字来抒发自己对体育运动的歌颂,在文章的开始部分,他认为体育的作用是“晨曦,照亮大地”,把体育比喻成为“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在这里,顾拜旦运用优美的文字对体育运动进行了赞美与歌颂,气度恢弘,情绪深诚而热烈。并且用层出不穷的科学性、哲理性的文学诗句,在这广阔的领域中熠熠生辉。《体育颂》对人类个体的力与美的创造,精神方面的正义、勇气、荣誉、乐趣的培养有着极大意义。诗歌是最典型的语言艺术,诗歌必须有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既有能为人的眼睛、耳朵直观的形式美,又有能表达人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绪。

比喻和拟人化是诗歌《体育颂》朗诵语言塑造形象的两种常用手法,这两种手法容易激发读者感情的波浪,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的规律的。《体育颂》的语言有着独特的艺术风采。文中的体育完全被诗化、形象化、人格化了。作者把体育比喻为:“容光焕发的使者”、“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还将其比作“勇气、荣誉、进步、和平”等。并加以拟人化,从而高度地、形象地评价了体育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全诗中语言塑造使用比喻与拟人的手法,将作者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展现无遗,也唤起了读者愉悦的精神,进而使读者产生思想的共鸣。

顾拜旦用大量优美的语言把体育词汇变得形象化,对体育活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激发了人们对于体育的热爱之情,符合文章创作的思维。这当然不仅仅是艺术手法问题,它是为诗人的高尚人格和感情态度所决定的:从《体育颂》中可以看出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是着眼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体育颂》歌赞体育抒发奥林匹克理想,言辞端直、意气骏爽、感情热烈而奔放。诗人正是以这种格调谱写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抒发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毫壮气魄和不可摧毁的力量。全诗自如灵活地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诗中的语词都如同“体育运动”一样富有弹力和流动感;句式或长或短、段滞式或大或小,节奏或舒缓或急促,都是根据内容和感情的需要,造成了为人们所称道的“诗的散文美”。我们阅读这样的作品,会如同登临高山,面朝大海所感受到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同时也会油然产生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巨大力量的冲动与向往,产生对于真理和未来的追求动力。

三、《体育颂》文学审美

文学作品的审美性首先来源于作者所描述的造型和情感的表达,作者所选的题材以及作品的内容,如果所表现的是积极向上而又真实的情感,同时其内容也非常丰富,那么读者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内容的美感,这种美感通过内容在自我脑海中所展现出的形象,在不断的阅读中获得,进而产生一种美的体验。

《体育颂》以其灵活的叙述、议论、抒情,富有动感和流动性的语言,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的节奏感等,形成了人们所称赞的“诗的散文美”。使读者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登高望远、面朝大海的精神审美,这也是作者及文学作品传达给人们的深刻思想内涵及文学价值所在。顾拜旦用优美的文字和形象的语言在《体育颂》中对人类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体育颂》不追求刻意的押韵,在文体类型上,属于散文诗,全诗用最简洁和有节奏的文字来表现体育所释放出的魅力,文字表述显得格外优美,文章内部采用了段落排比的形式,阅读之后能够激发人们拼搏奋进的斗志,给人一种高昂、欢快的感觉。《体育颂》作为一首散文诗,《体育颂》蕴涵着诗歌特有的美感与崇高性,崇高性是美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在《体育颂》当中的崇高性主要表现在弘扬体育竞技精神,反映了人类敢于反抗自然,在不断的抗争与拼搏当中获取最终胜利,讴歌了奥林匹克之美,体现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歌颂了人的精神力量和本质力量,使得诗歌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崇高境界。语

参考文献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9

关键词:抗战精神;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70-02

抗战精神是我国在长达14年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中华儿女表现出的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了解我国抗战精神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可以更加深入认识和学习抗战精神,为更加科学有力地提倡抗战精神打下坚实基础。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抗战精神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围绕抗战精神的形成原因、内涵、特征以及价值意义四个方面展开。

一、关于抗战精神形成的原因分析

抗战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形成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中华民族传统历史原因:抗战时期,以郭沫若、翦伯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史学家,对我国数千年以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进行研究,发掘出形成抗战精神历史的根源;第二,日本惨无人道的侵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唤醒了国人的忧患意识与民族责任感;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成为形成抗战精神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无论是思想上、政治上还是组织上采取的方针政策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第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一致对外精神:学者们都提到抗战过程中,不同党派、阶级、地域、民族的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对抗战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有学者对抗战精神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实践基础――抗日战争实践的沃土。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思想和工作方法,领导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及各派、各抗日团体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地进行全民族抗战。其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中共深入开展了对《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学习研究。结合抗战实际,写出了《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正确分析了中国抗战的策略,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党员及干部的党性,这是形成抗战精神的理论基础。其三,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古代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进行扬弃,使实事求是的精神成为抗战精神的首要内容[1]。

二、关于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论探讨

近十年以来,对抗战精神内涵研究文献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不同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对于抗战精神的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

有人将抗战精神的内涵概括成五种观点:第一,以朱成山、李孝纯为代表的“八字精神”学说:“拼搏、奉献、团结、自强”[2]、“自强、爱国、创造、宽容”等一系列八字精神是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二,以刘小龙、常黎峰为代表的“三大主义”学说: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第三,以李向军、危兆盖为代表的“四内容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必胜信念;不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等精神内涵[3]。第四,以陈邵桂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学说”,他认为抗战精神是以实事求是、民族团结、兵民为本、艰苦奋斗、持久必胜的革命精神构成的有机整体,核心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第五,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六方面内容特点学说”,学者认为“伟大民族精神”一词,实质就是抗战精神,即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民族奉献精神[5]。

此外,以张士海、吴敏先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抗战精神学说”可为第六种观点: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下、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内涵可概括为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其首要内容;爱国主义精神是其灵魂与主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其根本立足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其落脚点与归宿[6]。

由于学者们研究重点不同导致抗战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但也不难看出其基本的方向趋势却是如出一辙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为抗战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成为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关于抗战精神特征的概括分析

研究抗战精神的特征,有助于准确把握时代特点,使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战精神教育与学习。关于抗战精神的特征方面有的文献中有零散的提及但并不系统,最有代表性的分析是朱红蕾、吕记玲在《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一文中论述到抗战精神具有四方面的特征。第一,形式上的多样性。从其构成上抗战精神是由多种具体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精神品质所构成。第二,内涵上的深刻性。体现在抗战精神是由历史底蕴的深厚性以及不断地从实践中得到的。第三,面貌上的新颖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历史产物。第四,本质上的民族性。抗战精神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是中华民族各族同胞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在抗战中的集中体现[7]。

四、关于抗战精神价值的凝结提炼

(一)抗战精神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期间爆发的抗战精神,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激发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我们更应该看到,抗战的胜利让我们国家获得的最实质的成果在于,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霸占的一切中国领土的回归,废除了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签订的100余个不平等条约[8],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全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国家民族的胜利,更是抗战精神的伟大胜利。

(二)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

学者一致认为,宣传发扬抗战精神,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以及维护世界的和平提供巨大的精神源泉。学者根据研究的重点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对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行阐述。

张桂东从四个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弘扬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即:政治建设方面,充分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有利于建设和谐统一的政治局面;经济建设方面,大力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文化建设方面,弘扬抗战精神与构建和谐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文化的目标;外交工作方面,大力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要求的外交局面[9]。

有学者提出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就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与抗战精神是吻合的[10]。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五、有关抗战精神研究存在的不足

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意义,但是我国在研究抗战精神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更系统全面地研究抗战精神。

第一,对抗战精神的内涵做出更加科学全面的阐述。学者们对于抗战精神内涵的基本观点方向是一致的,但是缺乏一个最为科学全面的定义,就要求研究者们要对抗战精神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凝练。

第二,对为抗战精神取得胜利的其他党派做出更系统的研究。学界对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精神形成的贡献研究较多,但是以为代表的其他各民族党派对抗战精神的贡献,虽在文中有所提及,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所欠缺。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以来,我国学者对抗战精神的研究成果对宣传弘扬抗战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对抗战精神做出更为深入、全面、科学的研究,抗战精神的价值方能得以全方位体现和弘扬。

参考文献:

[1]张士海,吴敏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J].理论学刊,2008(8):35-39.

[2]李孝纯.论中国的抗战精神[J].社会科学辑刊,2005(5):138-140.

[3]危兆盖.论抗战精神[J].中州学刊,2005(5):147-151.

[4]陈邵桂.简论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战精神[J].邵阳师专学报,1996(1):76-78.

[5].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06(1).

[6]张士海,吴敏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J].理论学刊,2008(8):35-39.

[7]朱红蕾,吕记玲.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发展与弘扬[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5):74-76.

[8]陈元福.回顾与沉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J].青海社会科学,2010(4):135-139.

[9]张桂东.弘扬抗战精神,建设和谐社会[J].网络财富,2008(7):223-224.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篇10

关键词:国画;服装设计;借鉴;创新

国画,代表东方艺术高峰的中国传统绘画,它深深的扎根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因此产生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中国传统绘画内涵丰富,它的笔墨技巧,独特的形式以及意境构成都是现代服装设计的源泉,作为设计师必须深入理解、正确解读,才能在设计中创造出新的意境、情趣、语汇和结构,才能使其作品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华夏民族艺术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服装舞台上独树一帜,创立自己的国际品牌。如何认识传统绘画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关系,成为设计师目前应该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关系

(一)形的衍生

自古以来中国的画家就奉行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是国画最重要的画法之一,而这些正是国画形的归纳简化、寓义象征和夸张变形。用笔、用墨、用线是中国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用线条的变化来表现节奏、韵律和神韵,大多不重视“写实”而重在传神。现代服装师们在设计中着力于追求表现“不似之似”,“脱形写神”,采取概括、抽象等方法,设计是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概括、提炼的美,那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的演变。同时也可以从传统绘画中提取其形的原素,然后用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其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将这种立足在传统绘画原形上,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生形糅合到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在形式美的追求上国画艺术与现代服装设计有着共同的法则:“变化与统一”。在变化与统一中又包含着“对比与和谐”、“多样与协调”的关系。在艺术中没有统一则“乱”,没有变化则“板”。因此要将统一与变化二者融会贯通,在统一中求变化,或是在变化中求得统一。所以能够掌握和灵活运用统一与变化规律进行服装设计对一个设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内涵的传承

中国画具有中国文化的象征意义,因为在国画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文化传承了中国画家似是而非的意象和感知,国画的寓意性因此而体现。在传统意义上,中国的画家在描绘事物时,会把表露自己的意境放在第一位,“物”仅仅只是一个引子。例如,将竹子最具特征和美的姿态归纳为一种“概念性”符号,竹子被众多的文人画家们所喜爱,借助竹子“宁折不弯”、“虚心向上”、“清气昂然”的形象,表达文人画家心中那种君子竹的情结。中国画是意在形中,形赋生命,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现代服装设计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使国画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这种结合时内涵的结合而不仅仅是国画“形”的运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形与内涵的结合才是最为成功的表现,因此设计师应该明确哪些元素能够表现中国画的形,而这些元素又如何传递了文化的内涵,只有将形与神深刻挖掘出来,设计出的作品才具有更加深刻的创意思想。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服装设计紧密结合的魅力。

(三)意境的演化。

“贵在含蓄”、“创作立意”、“意在笔先”,这些是中国画家在意境上所追求“大智若愚”、“大音稀声”的浪漫、虚无的境界,在构图上的“笔断意连”“立象以尽意”表达的就是“意”,它是通过物象有塑造所要表达出来的作者思想感情。“留白”是中国画最古老、最著名的画法,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留白就是人的意境,因此却留白并不是感受到空白,留白处更有韵味。意境是艺术表现的灵魂,是主观感受与客观物象的复合体。给人留出想象空间是留白的精髓,“画外有画”“、无中生有”让人们根据当时心境的去想象寻求“景外之趣”。“绘事不难写形,而难于得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现在这个快速而又流于表面的时代,现代服装设计应该既能表达一定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设计师在把握服装时尚设计方向的同时,要能秉承隐藏在传统绘画形式背后的传统文化精神,摆脱传统形式束缚的同时,将“意”巧妙的运用到设计中,让消费者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去寻求“景外之趣”。意境,是一种设计的艺术语言,为服装设计独具匠心的构思增添了具有价值的表现形态,为服装设计提供了一种创作思想及表现手法,因而我们有信心设计创造出中国人认为时尚,而各国友人认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服装品牌。

二、怎样才能使我国服装既有现代感又具有民族传统的神韵

目前,我国服装企业在走世界品牌道路上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就是无法自如把握产品风格,其重要表现是产品设计上的没有独特的“中国魅力”。在中国的传统元素无数次被世界著名设计师借鉴,而被世界认识之后,我们不能再对传统元素视而不见或简单照搬了,必须主动识别和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