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预防医学研究方法十篇预防医学研究方法十篇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9:23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中医生态医学思想农村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研究方法

1、问题的提出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由生活方式引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infectiouschronicdiseasenCD)发病率在我国农村人群中呈现逐年增加的局势。nCD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和新农村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峻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

nCD防治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和专家高度重视,例如国家制定了《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方案》,2007年卫生部联合其他部门公布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倡议书》等,但是我国慢性病的预防依然面临一些问题:(1)慢性病的干预措施更多地停留在个体水平上,忽视了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2)慢性病的干预措施主要是医学干预措施,忽略了政策、法律、经济等措施在慢性病干预中的作用...[1]。目前关于主要由生活方式引起的nCD的研究只停留在狭义的生活方式内涵与nCD关系的层次上,缺乏深层次的系统研究。

2、中医生态医学思想和大生态医学思想为nCD预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早在几千年前,《内经》对人体疾病的的认识就不仅局限于人体本身,而是全面考察与整个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外在环境和内部机能的综合效应。生存条件的生物、气候、环境、时间、物候、地域、饮食五味、社会等因素的变动,人的内在环境的情志、体质、阴阳、气血等的异常,两方面的综合变动才造成疾病的产生。中医以《内经》为理论基础,形成了对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认识的整体观和辩证观[2]。其理论和实践体现了对疾病认识的生态观。并形成了和现代医学模式相近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生态医学模式[3]。

“大生态医学”的倡导者陶功定教授提出的大生态医学模式强调优化生存环境(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家庭环境),提高生命质量和增进身心健康为重点,顺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战略考虑的第三次卫生革命,与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丰厚的社会人文与医学相统一的辩证思想,特别是传统中医学以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为特征的整体论思想相一致。大生态医学模式在健康观念上强调人的精神心理状态与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良性互动);在对疾病的认识上认为疾病是一种健康不良状态,本质是人的身体和精神心理状态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失谐;在思考的范围更广泛和深刻,强调人的身体与精神心理状态与生存环境的依存关系。大生态医学模式的医学思想是优化生存环境,辅以防治(绝非否定防治,而是从更高意义上理解和突出防治),充分体现医的本质―医的最高境界是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类最佳生存状态,一切医学手段必须以此为向导,为此服务等思想[4]。

3、中医生态医学思想和大生态医学思想下nCD预防研究方法和内容

基于中医生态医学思想和大生态医学关于疾病防治强调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相互协调的重要性思想,nCD预防研究应以nCD调研为主线,运用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探讨不同经济、生态地理区特定生活方式形成和群体和个体生命nCD发生、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家庭环境三大类系统因素各要素相互关联的规律,分析并得出不同生态地理和经济环境下利于农村人群nCD预防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家庭环境等系统各因素理想的定量值阈或定性指标或以及各因素的优化组合。

3.1研究方法

在资料检索、搜集和典型样点调查的基础上,以量化分析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进行。定量分析以nCD发病率为因变量,以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与和家庭环境各因素为自变量,运用统计检验、单因数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量化回归分析和模糊聚类等方法进行分析。

3.2研究内容

(1)不同地理区域农村nCD总体发病状况差异分析。

(2)不同地理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与nCD相互关联分析。

(3)不同地理区域社会生态环境各因素与nCD相互关联分析。

(4)不同生态地理区域农村nCD个体的家庭环境因素和个体生活习惯的共性分析。

(5)不同地理区域内经济因素与nCD关联分析

(6)不同生态地理区域不同经济水平下系统其它要素与nCD关系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吕筠,李立明.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流行水平及其预防策略的发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5):538-400.

[2]柴科夫.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2

一、预防医学观念

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是从预防的观点出发,以人群健康为目标,它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同时它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协助和支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树立大卫生观念非常必要。它要求预防医学必须由个体向群体方向发展,使之相互靠拢融合,改变重治轻防的观念。预防医学档案是延长人类寿命的重要凭证,它指导社会性的群体预防活动。在现代预防医学的研究中,重视把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结合起来研究疾病和健康现象,在研究方法上要多学科地结合。预防医学是一门继承性、连续性、可传递性很强的学科。任何一位预防医学科研人员,都只有在前人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新的探索,这可避免走弯路。每进行一项新的科研项目,必须利用已经积累的大量档案资料,作为试验研究的依据。现代教育观念是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上来,通过教育动员全社会,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预防医学的教育范围,已经从躯体健康和预防躯体疾病发展到促进躯体的、精神的、仕会和生态的良好状态方面,利用档案可以编写卫生科普读物,进行卫生文艺创造,绘画卫生宣传图画,举办各种展览和讲座,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

二、预防医学档案与预防医学研究的关系

预防医学与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密不可分,两者工作目标一致,都是通过保障人民健康的环境来满足社会的利益。预防医学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提供的是一种策略,预防医学通过公共卫生来实现。预防医学档案就是进行技术信息传递和技术交流的主要工具和手段。预防医学档案产生并服务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现代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的难度愈来愈大、渗透性愈来愈强。相邻科技领域或专题科研项目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交织、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预防医学档案是发展现代化预防医学科学技术的必要条件和依据,是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科学技术资源储备一种形式,它对于组织各项生产,改进技术,对于开发资源和战备、医学科学工作更好地推厂和利用科技成果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其管理水平高低,实际上是医院经济管理、科学管理、技术管理水平的标志。因此,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同预防医学档案辩证关系是预防医学档案形成于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又反过来为科学研究服务,所以必须把预防医学档案管理工作摆在应有的地位。促使科研活动向更高的段发展。这就是预防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进、继往开来的过程。预防学科学技术储备越雄厚,起步就越高,发展就越快。总之,科学地管理预防医学档案,为预防医学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案资料,是预防医学事业的观要求,是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3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预防口腔医学;教学方法;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0(c)-0141-02

预防口腔医学研究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口腔疾病的发生规律并提供预防政策,保持个人和人群口腔健康的学科,是口腔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培养学生面对社会、服务社区的口腔医学必修课。要求口腔医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腔疾病预防意识和医患沟通技巧,具有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指导具体干预措施的能力[1]。在以往的教学中,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的教学问题逐渐被暴露出来。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对其教学模式加以研究。

1研究性学习模式概述

对研究性学习含义的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形式。广义上,它是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和策略。很显然,它可以渗透于各类型学科的学习活动当中。狭义上,它指的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所要研究的专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专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2]。其学习的重点是“研究性”,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旨在让学生改变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的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3]。研究性学习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近年来应用于众多应用型较强的学科中[4-5]。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能动积极的过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而学生需要的是“指导”,而不是“传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能够向自己提出质疑,可以参照他人来完善自己,从而可以促进自身的认知发展。

2预防口腔医学教学现状

我校预防口腔医学讲授的对象为口腔医学五年制本科专业的学生,教学时数为39个课时数,其中实践课时数15个,理论课时数24个。使用的教材为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预防口腔医学》第5版,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口腔流行病学;龋病、牙周病和口腔癌的病因和预防;膳食营养与口腔健康;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口腔健康教育和促进;社区口腔预防保健与项目管理;口腔保健实践中的感染与控制等。以往的教学组织方式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

然而在以往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预防口腔医学的学习不够重视。可能与该课程的特点有关。预防口腔医学的部分教学内容如:龋病、牙周病和口腔癌的发生规律及其预防,在前期的《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和《口腔颌面外科学》已提及。学生普遍认为这些内容为“炒旧饭”,易掌握,因而导致部分学生不够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思维的影响,一些学生片面崇尚医疗技术的学习,追求经济价值,毕业后不愿意从事预防口腔医学专业,因此缺乏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教学方式以及方法,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而,迫切需要进行预防口腔医学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研究性学习在预防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3.1实施过程

针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研究性学习,包括:龋病的预防、牙周病的预防、口腔健康调查、口腔健康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可以归纳为“教师引导,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共同研究——组织交流,成果展示——总结反思”几个环节。以“龋病的病因和预防”教学过程为例。

3.1.1教师引导,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展示一个病例:患儿,7岁。因右下后牙疼痛2d就诊。患儿2d前出现右下后牙疼痛,咬物时疼痛明显。体检:85近中邻面龋,达牙本质深层,探(-),叩(+++),颊侧牙龈红肿。52、62残根,55、54、64、75、74均有龋,16、26、36、46已萌,深窝沟,无龋。其中利用图片展示患儿的口内情况。教师提出几个问题:①患儿出现牙齿疼痛的原因。②为什么该患儿容易患龋,出现多发龋病的原因可能原因有哪些。③如何预防龋病。④你对该患儿的口腔保健有何建议。

3.1.2收集信息,共同研究学生分为6人1组,每组自选1位组长,1位记录员,由记录员记录讨论要点。课堂上学生根据教材及参考资料收集信息,进行讨论。课后学生根据课堂讨论的情况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收集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

3.1.3组织交流,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选派1名同学作为代表,采用ppt课件汇报本组查阅资料及问题的研究结果。

3.1.4总结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点拨。

3.2研究性学习教学效果评价

为评价教学效果,以我校2005级5年制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采用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了研究性学习是否容易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开拓临床思维能力、是否有利于扩大视野、是否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等。在本研究理论考试中,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结果学生不同程度肯定了研究性学习对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扩大视野、开拓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效果调查中81.2%的学生认可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4研究性学习在预防口腔医学教学中的思考

4.1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整合

预防口腔医学的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与多个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必然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例如“龋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这部分教学,如果按照教材的教学,则包括:龋病的致病因素、窝沟封闭、刷牙等教学内容,部分内容在《牙体牙髓学》、《牙周学》等课程已有讲授。教师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利用临床病例引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提出预防口腔医学课程的相关问题,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原有知识,形成了一个逐步深入、逐步熟练的过程,降低获取新知识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2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研究者,通过积极寻求与教师和同学的合作,全身心投入到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之中,表现出浓厚的好奇心和审慎的观察力,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与“运用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相互合作与交流,包括如何尊重、理解别人以及如何表达、倾听,如何去说服别人的方式方法,因此有助于学生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3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预防口腔医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突出了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改变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成为指导者、学习者、组织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促进者。教师首先必须是研究型的学者才能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真正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同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进行教学启发,做好引导,针对性地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在学生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智慧,给予及时恰当的点拨和启发。面对学习的实践性及开放性,要求教师不仅仅拘泥于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从实践出发,走出课堂,面向社会,积极寻找和发现社会上的教学资源。因此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和拓宽其知识面,提高自身业务和教学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5小结

随着医学认识方法和研究方法的发展,医学教育模式必然需要相应调整。美国顶尖医学院校新教改模式的共同趋势是进行基于项目式的研究性学习,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提出“约翰霍普金斯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研究和学习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6]。因此,加强口腔医学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针对预防口腔医学课程,通过对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结果显示,在预防口腔医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卢友光,苏建新,苏柏华.预防口腔医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7(4):50-51.

[2]童宝宏.浅谈研究性教学与高等学校“质量工程”建设[J].高教研究,2012,(14):189-191.

[3]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253.

[4]谢立群,周红春,沈丽佳.口腔病理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的尝试[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4(26):56-58.

[5]胡婷,林小珊,曾穗珍,等.研究性学习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7,5(1):48-50.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4

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无病就是健康”,这一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否定,代之以健康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o)成立,提出了“使所有的人都尽可能地达到最高的健康水平”的目标,这就更新了医学的目的,即医学不仅是治疗和预防疾病,还有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功能.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乃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这一健康观的提出,标志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中包含着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社会进步推动着预防医学理论研究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

2.1预防医学向社会预防为主的方向发展.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预防医学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们认识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研究对预防医学探索病因和制定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必须使医学更加社会化.深入地进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合理消费,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医学社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2.2预防医学朝着防病与保健相结合,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方向发展.预防医学的研究己不局限于疾病的预防,而是更加重视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为此,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和运动医学的研究在预防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工业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综合性污染可导致总死亡率、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提高,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上升,因此,必须将保健作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3环境与健康问题成为预防医学的热点.21世纪人类面临四大问题:人炸、环境污染、能源匮乏、疾病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预防医学应积极参与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允许量和消除方法,环境中微量有害因素长期危害性的研究尤为迫切.

2.4重视心理、精神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成为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特点是:节奏快,竞争激烈,经济和生活压力加重,精神压力大,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心理、情绪问题增多.家庭破裂造成儿童心理障碍;社会变革下的就业环境、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能力;家庭、婚姻、性观念和现实的应付能力;还有吸毒、酒瘾、等社会恶习带来的心理、精神问题,都需要心理卫生教育、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国是世界上自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群体的需求.

3新技术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3.1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发展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internet为代表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医学信息网的建立,使个人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快速联接成为现实,为世界范围的疫情通报查询、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流及远程会诊和专题讨论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预防医学的发展.同时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探索疾病的发生原因和疾病进程的多因素研究中帮助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到客观事实.

3.2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种疾病的病因更加明了,各种预防措施更加科学有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出多种高效疫苗,为控制和消灭一些传染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将会有更多的传染病从控制走向消灭,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也会得到全面的控制.一些常用的基因研究技术如Dna重组、基因克隆技术、Dna测序、核酸杂交等开始应用于预防医学实践中,开辟了疾病控制的新途径.

3.3应用现代社会学的观察方法,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导致了对健康认识的观念转变.认识到健康与疾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如疾病的预防,健康的促进所采取的任何策略和措施的实际运行,都必须要得到广大居民的共识和全社会的参与.

3.4高精度分析技术的不断引入,大大提高了预防医学对疾病的监测水平、预防效果,使得更多的危害可以被揭示和确认.

4新问题的出现

对预防医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12003年的SaRS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流行以及近年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使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预防医学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2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仍然存在,直接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解决这些传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并应对新型疾病的威胁仍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危害人群健康最严重的48种疾病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40种,占病人总数的85%.全世界每年死于传染病1700万人,传染病在我国仍是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大因素,近年来,一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呈死灰复燃之势,霍乱、肺鼠疫、结核病等都发生了传染几十万人以上的流行.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来,新增加了30多种新传染病,如艾滋病、军团菌病、莱姆病(Lyme)、埃博拉出血热(ebola)、拉沙热(Lassa)等.

4.3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占全世界所有死亡原因的1/4以上,是各种残废原因中比例最高的.据统计,我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目前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

4.4地方病和职业病将长期存在.我国是世界上地方病病种最多、分布最广、危害严重的国家.目前我国有5.1亿人口生活在缺碘地区,缺碘不仅引起地甲病和克汀病,而且缺碘还会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我国现有1000多万智力残疾人中80%由缺碘所致.由于水、煤含氟量过高所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全国约有3000万氟斑牙患者和260万氟骨症病人.我国有5个省区的部分地区属贫硒地带,缺硒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和心脑血管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病迅速上升.尘肺病人、慢性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急性农药中毒等每年都大量发生.

4.5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业化、都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社会结构的变化,精神疾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美国资料表明,门诊病人中半数属于心身病,我国大城市约占1/3.心身病是指由于精神紧张、情绪压抑等原因引起的器质性疾病,如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症等.此外,酒精和其他药物依赖也在急剧上升.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不仅危害个人健康,而且影响家庭和社会安定.

4.6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问题,我国已进入标准型老年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已超过10%.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多,而且解决难度也大.据抽样调查,全国近30%的老人健康状态较差或很差;上海市对5000名老人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老年痴呆症在65岁组发病率为4.86%,75岁组为12%;老年人70%患有多种慢性病.预防老年病和提高老年人群的无残疾预期寿命,是预防医学面临的新课题.

5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预防医学理论创新研究

5.1大力开展应用型预防医学科学研究.开展预防医学工作必须依靠科学.预防医学科学也只有与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具有生命力.当前公共卫生和疾病控制中的许多问题,需要开展科学研究,需要尽快给出答案.同时,对可能在未来出现的问题,如病毒对抗生素的抗药性、生态系统的破坏、食品和药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国际合作等应该进行前瞻性、多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关的预案措施.

5.2努力实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当今科学发展中综合的趋势更为突出.现代生态学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连接起来,人类社会可纳入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预防医学的研究也日益重视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对复杂过程的总体研究.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在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健康受到多层次多因素的影响,至今很多疾病的病因尚未弄清,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不能保留在割裂的单科研究和笼统的语言描述上,宏观的综合研究和分析至关重要.

5.3研究方法上宏观与微观并重.首先从宏观上对疾病分布规律和流行环节以及对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仍将是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仅从宏观上研究,没有微观研究不能最终阐明原因和确定具体的流行过程.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的成就为预防医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微观研究已在疫苗的研制、早期的诊断、发病机制和环境生物学监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因此,预防医学的基础研究必须采取微观和宏观并重的方法.

5.4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为主”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必须在政府层面上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制定规划,明确完成规划目标的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预防为主”方针得以落实.在资金的投入上,要能够保证“三级预防”的策略贯彻落实.树立“大卫生”观念,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重点疾病防控目标以及政府的疾病控制政策.重点突出、浅显易懂、广泛深入地宣传预防医学知识,让群众自觉与不健康、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作斗争.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5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2006和2007级临床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各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再从每个班单纯随机抽取40人,共160人,然后从这160人中单纯随机抽取80人为实验组和8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2006级37人,2007级43人,其中女生45人,男生35人;对照组:2006级44人,2007级36人,其中女生38人,男生42人。两组学生在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有理论课和实验课。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理论基础教授学时不变,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增加社区实践教学。两组授课教师相同,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课程结束后统一试题和考试时间,考教分离,比较教学效果。

1.2.2社区实践①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将实验组学生由学校教师分批带教到社区进行实践课程,共15次。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高血压测试方法、高血压诊断标准等,增强对重要知识的感性认识;以高血压现况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较系统的实习工作,从高血压的现患率、知晓率、服药依从率到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详细地阐述了社区预防的基本操作程序与过程。同时补充了文献查阅、数据收集和分析、质量控制、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②采取完成小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几个调研课题为中心,将实验组学生分10人一组的小组进行实践。③建立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参与研究的教师共同讨论确定学生的成绩评定方法。结合每组撰写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及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评分。

1.3考核方法

包括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理论总分100分,其中基础知识30分、综合分析30分、综合应用30分、其他10分。技能总分100分,其中实验操作25分、疾病研究25分、数据整理与分析25分、预防措施指导能力25分。

1.4调查方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采用选题小组法进行访谈;定量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预防医学社区实践课程开始和结束时进行教学方法效果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现场调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由教师在教室发放问卷,学生自行填写,不记名,当场收回,社区实践课程前后分别发放问卷160份,收回有效答卷160份,回收率为100%。

1.5统计分析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学生预防医学考试成绩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理论考试总分、综合应用、技能考试的成绩及预防措施指导较高,经两组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理论基础知识的得分经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和自我能力的评价

实验组学生在现场调查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而语言表达能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访谈结果

虽然只有短期的社区实践,但是总体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学生评价也普遍较高。对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总体满意度达到90%;88.5%的同学认为安排预防医学社区实践非常有必要,只有约4%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或完全没有必要;对于实践内容的选择和安排,94%的同学表示满意和较满意;对于实践方式85%的同学认为较好或非常好;93%的同学认为预防医学社区实践对以后的医疗实践有帮助。而对于预防医学社区实践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为预防医学实习学时数不够,约63%同学都认为预防医学实习的时间太短,不能深入了解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技能。二是对实践带教老师的水平不满,约15%的同学对预防医学实践的教师水平不满意,原因主要是讲座的内容不能紧密结合工作实践或认为教师讲授不清楚或描述不到位。

3讨论

医学的根本目的是预防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社会卫生问题的突出等,对医学的内容和服务提出了新的任务[2]。医学工作重点由获得健康转向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要求学生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者,还应当是交流能手,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社会保健的支持者和卫生保健的供给者[3]。现行医学教育体系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彼此割裂开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整体医学观念。尤其在SaRS的流行期间明显暴露出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教育的薄弱。如何改革和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使学生能树立现代医观,建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并适当地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是医学教育中的重点,是预防医学教育者面对的重要问题。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预防医学疾病治疗作用

在医学领域中,预防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是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夭折为目的的一门科学。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预防医学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一、预防医学定义

预防医学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现代医学科学的四大支柱。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环境一人群—健康为模式,以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主导思想,运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归的特点,以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的影响规律,从而制定群体防治策略和公共卫生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学科。

随着人类对自身、疾病和环境的不断认识,尤其是SaRS和禽流感的暴发,人们都意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和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关于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之间,可以理解为:公共卫生是用来促进公众健康的措施;而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措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没有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公共卫生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没有公共卫生实践,预防医学则成为空中楼阁。公共卫生的工作范围包括:通过有医学教育组织的社会活动来净化环境、控制传染病、进行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社会体制、保证每个人都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它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流行病学、环境、职业、营养、伤害等等方面。

二、预防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预防医学的任务要求它必须高瞻远瞩,面向医学的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1:预防医学的特点:(1)价值导向的超前性;(2)服务对象和研究对象的整体性;(3)研究方法的独特性;(4)工作范围的全球性和广泛性;(5)工作效率的紧迫性和时效性;(6)工作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7)工作效果评价的滞后性和效益影响的深远性。

2:预防医学对疾病防治的作用

(1)健康认识

完善的保健与预防疾病之道。我们每天经由阳光、空气、水及食物获得所需的营养素和氧气,却也不知不觉累积了许多的毒素于体内。再加上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等,如不被排出而留在体内时,会妨碍消化、血液酸化,引起细胞及多种器官的疾病。毒素累积而附著在肠壁皱折中成为所谓的“宿便”无法排出体外,导致细胞缺氧,并刺激五脏造成体内生化的紊乱,所以说毒素乃万病之源,非排除不可。

(2)树立健康观

健康和疾病是医学的核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无病即健康”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它仅以躯体生理功能正常作健康的指标,未涉及心理和社会方面,因而是片面的和消极的。1948年wHo成立时在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与wHo的健康定义一致,健康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概念,即“三维”健康观,健康的内涵由生物学健康向心理学、社会学领域拓展,这对现代卫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防治突发性疾病的能力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对预防控制突发性疾病事件,降低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突发性公疾病事件的范围:甲类传染病出现、乙类传染病明显升高、新传染病出现、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各类自然灾害过程或发生后疾病暴发流行、各类中毒、免疫接种出现群体副反应、医院内感染事件等。

(4)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框架建立起来的,具有该模式的内在缺陷,目前全国大多数医科院仍以招收、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主,毕业生“医疗第一”的思想根深蒂固。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育培养的医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精神;具有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在专业方面除具有临床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也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人们忽视了正常生活品质与精神生活,人人为生活、事业、理想而疲于奔命,种种因素正腐蚀著人类的健康,使原已相当进步的医药科技,更难以应付层出不穷甚至原因不明的现代病。预防医学是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服务对象是群体,从而防止人类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预防医学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吉武.预防医学[m].3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5-97.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以及国家建设“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预防为主方针政策的实施,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1]。实验课程作为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导包括选题、实验方法的确定和仪器试剂的准备等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缺乏参与,难以激发兴趣,严重影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2]。因此,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改革现有预防医学教育模式的要求迫在眉睫。近年来,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笔者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项目以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一个教学班为研究对象,开展预防医学设计性实验教学,遴选的前提条件为该班已进行过医学科研设计和医学文献检索等课程的教学,对科研工作有初步认识。

1.2方法和步骤

1.2.1选题:组织学生按各自兴趣,每5~6名组成1个实验小组,每组负责不同的实验项目,由组员选出1名组长,负责与该组指导教师沟通。每名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再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提出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然后咨询带教老师,进行可行性性论证,确立小组研究方向,制订具体实验方案。题材的选择是设计性实验顺利完成的关键,因此选择实验题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实验内容不能超出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2)实验题材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实验开展应基于实验室现有的条件。1.2.2课题实施:学生按照所在小组讨论设计的实验方案,申请仪器设备和试剂等实验材料后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并记录实验数据,指导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验进程,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对贵重或特殊仪器的操作给出指导性意见。1.2.3实验报告(论文)的撰写、答辩:各实验小组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撰写实验报告(论文),准备答辩事宜。具体而言,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科研论文格式要求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包括综述、前言、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讨论等部分,并反复修改直至定稿。各实验小组推选1名同学采用ppt形式报告整个实验过程,时间限定在10~15min。1.2.4评价:听取汇报的评委由系部非指导教师组成,评委现场打分,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实验组同学当场回答,答辩成绩纳入学生毕业论文总成绩。待整个实验结束后,由系部主任召集所有学生进行点评,全面分析此次设计性实验的收获和缺陷,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验的意见,明确未来预防医学实验教育研究和改进的方向。为正确评估设计性实验的效果,对参加此次设计性实验的全体同学发放问卷58份,回收58份,回收率为100%。

2结果

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分析,结果见表1。调查显示学生对设计性实验开设的必要性以及设计性实验有助于加深对预防医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有了统一认识,持肯定意见的达100%。而认为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达98.3%。

3讨论

设计性实验作为近年新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自行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选择仪器和试剂,自主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直至完成答辩。教师全程起指导作用,并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的准备、过程和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精确的点评,从而让学生接触科学实验研究的各个阶段,完成科研全过程的训练[3]。与现有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相比,设计性实验教学更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性实验全面促进了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首先,设计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现行的实验教学中,大多采用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机械重复的教学模式[4],枯燥乏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实验能力的发挥及展示,降低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设计性实验给予学生相当的自由空间,从实验设计到论文撰写,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实验任务[5]。其次,设计性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视野的局限和创新意识的缺乏是我国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完成实验,充分发掘其潜能。学生在实验准备阶段,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反复比对,选择最优方案,以达到选题新颖、方法适当、结论科学的目的,完整经历了一次科学研究过程培训,对提高学生科研素质大有裨益。第三,设计性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现有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包办与实验有关的所有事务,滋长了学生的惰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迫使学生必须自己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独立思考,勤于实践的基本科学习惯,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最后,设计性实验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也不能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需要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专业技能,同时加强师德师风修养,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问题,严谨求实地指导学生工作,自身素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总之,鉴于我国医学教育中观念陈旧、模式落后的积弊,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引入设计性实验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而且能强化学生的科研素质,有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邹云锋,张志勇,韦小敏.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浅谈〔J〕.高校教育研究,2008,14:34-36.

[2]杜宁,崔刚,刘芳,等.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在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4):75-76.

[3]周美娟,江丽红,欧程山,等.设计性实验在放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78-80.

[4]周国勇,喻欣,黄念芳,等.讨论在设计性实验中的定位、实施及效果初探〔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32):350-351.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8

高温的酷暑季节里,杨建军谈到的航海医学,仿佛一股清凉的海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杨建军亲切地微笑着,戴着一副方形镜框眼镜的他有着学者的儒雅,身上的海军制服又透出军人的英武。这位航海医学专家带我们作了一次航海医学的心灵之旅。

航海医学源远流长

据杨建军介绍,航海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航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航海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特殊医学问题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及海洋生态生物学、海洋地理气候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有关理论与技术在海上、密闭环境和水下作业条件下加以运用与发展。航海医学具有相当广泛的领域与复杂的技术内容,与其他学科也有相互交叉。

公元前12世纪,古希腊派出舰队漂海攻打敌方时,已有海军医生进行“拔除箭头,敷上减轻疼痛草药”的记载。18世纪50年代,有长期航海经历的苏格兰医生林德,深入研究了航海人员在航海过程中所罹患的坏血病,1757年其发表的《论海员保健的有效方法》一文是较早期的航海医学文献。

此后,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各海军强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卫生领导机构,兴办了培养海军医学专业人员的院校和开展航海医学研究的科研机构,结合海军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工作,加强了航海条件下的卫生建设,提高了平战时期航海医学的保障水平,为航海医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杨建军告诉记者,我国的航海医学事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1987年,中国航海医学会成立,标志着我国航海医学向着专业化、科研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20多年来,我国的航海医学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航海卫生管理,航海预防医学,航海环境医学,高气压与潜水医学,航海生物工程学,海洋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航海卫生学与船舶装备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人机工效学,高压氧医学,航海心理生理学,近海医学与远程医学,航海疾病防治与提高特殊环境作业人员耐力措施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某些专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扬帆启航任重道远

据杨建军介绍,海军卫生防疫队是海军唯一的一支应急机动防疫队,是全军的一级卫生防疫机构。担负着海军舰艇航空卫生、部队医疗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军事医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海军卫生防疫队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出色地完成了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处理、防疫防护督查指导和应急支援防疫保障等任务,由此荣获了北京市抗“非典”先进单位的荣誉,而杨建军本人也荣获中国人民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北京市抗“非典”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杨建军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是以军人与医务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认真履行了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杨建军曾作为与会代表之一,于2005年赴美参加了“全球健康高峰会及美国第40届公共卫生专业年会”,并访问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他说,会议交流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发达国家在航海医学方面的先进做法,并合理借鉴。我国自航海医学会成立后,也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会议,推动了国家航海医学事业的发展。

谈到此次航海预防医学专业学术会议,杨建军说,此次会议针对航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及预防、流行病学、环境医学、航海人员营养食品卫生及给水卫生、舰船卫生监督监测、海港检验检疫、航海人员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加强了航海预防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我国航海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

杨建军最后说,我国航海医学事业正如在海上航行的舰艇一样,在迅速前进着,而我国的航海医学工作者也正以满腔的热忱凝聚起集体的智慧,扬起航海医学之帆,向着下一个目标,继续前行。

专家档案

杨建军,海军卫生防疫队队长,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医师,海军大校。1985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1993年海军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多年来从事海军舰艇航空卫生、部队医疗预防、军事医学科研、训练伤防治等业务管理工作。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

党的十八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决定,宪法规定国家对于人民负有基本保护的义务,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应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生态环境,保护老百姓的国计民生安全。而目前全人类正处于随时可能因为气候极端异常而爆发大灾难的风险社会当中,气候极端已经不再只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已经成为人民日常性及公共性议题。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江南山地与长江三角洲大平原的接壤处,山地众多的地理位置、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全球环境异常等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自然灾害活动日益频繁,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其风、暴雨、洪涝干旱、山体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等是浙江抗灾的重点。面对灾害,拯救生命是第一位,浙江省政府本着一贯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建设平安浙江、和谐浙江为目标,高度重视浙江的救灾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如《全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等,对灾害医疗救援给予全面性的法律规范的指导,以实现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域外法律制度介绍

抗击灾害,拯救生命,不仅是浙江省、甚至是中国政府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就全球范围而言,也是每个国家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其中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设置了比较先进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建立一套系统的灾害医疗救援体系,其中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了解及借鉴。

(一)美国

1.法律法规。美国《国家应急预案》是有关处置灾害的综合性法法律,将国土安全、紧急事件管理、法律实施、消防、公共工程、公共卫生、应急救助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应急医疗服务以及私人部门等统一为一个整体结构,对联邦政府、州长、地方行政首脑和民族行政首脑在应急事件时期的职责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地方政府和民族政府在紧急事件期间互相协调的基础。《美国突发公共卫生实际应急反应指南―针对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者》旨在帮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24小时内,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行动。这是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此外,还有《减灾和紧急救助法》、《联邦紧急相应计划》、《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国家地震灾害减轻地震灾害法》等。

2.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体系。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三级应对体系,自上而下包括:CDC(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一HRSa(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一mmRS(地方城市医疗应急系统)二个子系统胡。当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指挥系统由CDC提升到联邦应急计划,总统有权根据危机事态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联邦应急计划;HRSa主要通过提高医院、门诊中心和其它卫生保健合作部门的应急能力,来发展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主要负责药物获得、急救、运输、信息传递、隔离检疫、医务人员培训以及医院系统协调;mmRS通过地方的各个执行部门,如:消防、自然灾害处理部门、医院等部门,现场救援人员协作,确保城市在一起公共卫生危机中最初48小时的有效应对。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美国十分重视自愿者和自愿组织在灾害医疗救援的作用。1970年成立全国抗灾志愿者组织,该组织的主席是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在《联邦紧急事态应对预案》中被要求固定承担紧急救援和为灾民提供后勤服务方面,被公认为是第一应对者和有效救援者。此外,还有1881年成立的美国红十字会,履行包括国内和国际灾难救援在内的某些美国政府的责任,具有“联邦工具”的合法地位,今天,美国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几乎完全纳入了美国紧急事态管理的工作体系,承担着美国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的部分工作。

4.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美国在联邦CDC中专门设有负责与媒体沟通的通讯办公室,负责向公众和医疗救援人员及时告之灾害事态信息,帮助相关人员正确判断灾害发展状态。此外,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主持全球应急管理系统,以灾害信息服务、灾害应急事务处理为目标,主要业务包括同国际系统连接,进行灾害管理、减灾、风险管理、救助搜索、灾害科研等。

美国对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范,体现在基本行政法律、各项专门的减灾法之中,并且还有针对灾害医疗应急救援的专项立法;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并且该职责是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非灾害发生后的“临危受命”;把卫生系统与其他系统串联起来,使得公共卫生、灾害事件管理、执法、医疗服务等领域内的人员可以综合有效的协作;重视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力量,并将其纳入政府的管理体系,发挥其优势作用;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应对体系及具体程序和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二)日本

1.法律法规。1961年颁布实施的《灾害对策基本法》是日本预防灾害、对应灾害和灾后重建等事业方面的根本大法,对其他相关法律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也是其他相关法律的立法依据。该法就防灾救灾中政府的责任、地方团体的责任以及市町村的责任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布于1947年的《灾害救助法》是关于灾害应急救助问题的最早的法律。其宗旨是:在发生灾害时,国家要在地方公共团体、日本红十字会、其他团体及国民的协助下,进行应急的必要的救助,以此来保护受灾者和维护社会秩序。此外,针对多发行地震灾害,还制定了详尽的地震灾害对策性法律,如《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等。

2.确立包括灾害医疗救援在内的三级政府负责管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即中央一都(道、府、县)一市(町、村)三级,由主管卫生和福利的厚生劳动省负责建立,并以之为中心,纳入整个国家危机管理体系。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日本政府会向国民及有关机构发出紧急通报,通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同召开了干事会,研讨对策。中央主管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最主要职责是收集信息并制定和实施应急对策。在日本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系统中,消防(急救):警察、医师会、医疗机构协会、通信、铁道、电力、煤气、供水等部门,也按照各自的危机管理实施要领和平时的约定相互配合。平时,在灾害疾病的预防工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全国各都道府县的地方保健所和市盯村的保健中心。

3.非政府机构依法成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主体。2007年修订的《灾害基本对策法》把红十字会在内的61个非政府机构制定为全国性公共事业,要求其无条件配合灾害救援工作。

4.快速反应的灾害救援机制。建立灾害发生后24小时内的医疗救援程序,并根据不同时间段设立了应急措施:灾后6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派遣医疗队救助伤病;灾后12-24小时内,主要救援工作是转移伤病。

5.建立应急信息管理网络,可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日本建立了完善的灾害通讯网络体系,包括: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以自治体防灾机构和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以及在应急过程中实现互联互通的防灾相互通讯用无线网等。此外,还建立了包括紧急联络通讯网在内的各种专业类型的通讯网。另外,还正式设立内阁信息中心,以24小时全天候编制,负责迅速搜集与传达灾害相关的信息,并把有关灾害通讯网络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日本同样也制定了详尽的灾害应对法律法规,使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可以有法可依;依法分配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职责,同样的该各行政部门是承担该职责的常设机构;把非政府部门规定为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定主体,调动了政府和民间的各方面积极力量,并要求其互相协作;依法确立了灾害医疗救援的政府负责日常应急体系及具体24小时应急救援程序,并重视对灾害医疗救援的日常预防工作;将来完善的专门的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信息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一项切实有效地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灾害医疗救援法律渊源多元。灾害医疗救援属于突发公共事件,在突发公共事件、灾害防治等领域的行政法律法规、卫生法规等不同的部门法中都应重视设置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也可制定单项灾害医疗救援法律,使其有法可依;

2.依法建立灾害医疗救援日常应急体系,有备无患。在该系统中,应依法确立非卫生行政机构与公共卫生部门的各自职责和工作程序,部门之间要做好有效的配合,使灾害医疗救援体系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3.依法确认非政府组织的灾害医疗救援主体地位,将其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给予有效地配合和协调,发挥非政府组织分布广泛,在后反应快速,医疗救援力量专业化的优势;

4.设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服务与灾害医疗救援工作,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

二、浙江省自然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现状介绍

自然灾害具有的突发性及危害性特点,使其被定义为突发事件的范畴[《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因此相关的突发事件处置的法律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卫生法规都包括对灾害医疗救援的适用,主要的法律性文件如下:⑴国家性的法律法规以及卫生部门继而制定的预案与办法等主要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地震灾区重点传染病疫情霍乱等应急预案》、《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职责》、《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规划》、《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等。⑵浙江省法律性质的规范文件主要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浙江省重特大突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理预案》、《浙江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浙江省救灾防病预案》、《浙江省干旱卫生应急专项预案》、《浙江省防台风应急预案》、《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浙江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浙江省地震应急预案》、《浙江省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和《浙江省农作物生物灾害应急预案》等。

虽然浙江的灾害救援已经具备了预防和抵抗灾害的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并在以往的抗灾救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其缘由如下:

(1)完善社会立法,构建成熟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为浙江省抗灾救险工作贡献微薄之力,促建和谐社会。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凡是法律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如地震、风灾等灾害事件的防治和应对就较为得力。如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的《应急法服务法》,它规定州长可以根据《健康和安全法》对灾害事故中的救助问题给予豁免;日本有比较完善的国民健康计划。与之对比的是,《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除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助有明确的规定之外,有关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是零散的分布在其他地方性法规之中,且对于医疗救援方面的规定也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缺乏针对灾害医疗救援的系统性的完善立法,这会导致灾害医疗救援不利,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具体权利,导致社会矛盾出现,不利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2)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汶川地震不仅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对中国现有的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进行了有力的冲击。在抗险救灾中出现了许多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方面新的法律问题需去研究,如在灾害救援中的医生为拯救生命对遇险者进行截肢的紧急处置的权利与遇险者知情同意权的对抗;灾害国际救援队伍和民间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问题;在灾害医疗救援中遇害者的尸体应急处置的法与情的冲突;灾害医疗救援中出现的专业救援人员缺乏和药物等重要救援物资调配等救援中的依法管理等问题。汶川地震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会是偶然现象,今后也必然会不同程度的在其他省市的灾害医疗救援中有所表现。《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我们应以汶川地震的灾害医疗救援行动为研究的对象,结合浙江省的现状,对浙江省的灾害医疗救援给予深层次、防范性法律研究和完善,使我省的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更加的法治化,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害降到最少程度。

(3)填补浙江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法学研究的空白领域。如前所述,灾害医疗救援制度涉及到诸多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医事法律问题,法学界对医事法律研究的相对陌生和不重视,导致该研究领域出现研究的空白点,而本课题组成员立足于温州医学院,具有法学研究背景,长期从事医事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信可以从法学特别是医事法学的角度,对我省灾害医疗救援制度的完善有所建树。

三、浙江灾害医疗救援法律制度缺陷分析

(一)灾害医疗救援有法可依,但是法律效力不一。

调整灾害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二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相关国家和省级的预案或者办法等,如《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前者是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工作所依据的强制性法律法规,并有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而后者是落实灾害医疗救援工作所依据的具体操作性政府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内部指导性文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要参考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因此其法律效力明显低于前者法律法规,导致其执行力度和效果因此受到的一定限制。

(二)综合性规范或者专类性规范有关灾害医疗救援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针对自然灾害医疗救援的单独规范。

综合性规范主要指的是针对所有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综合性法律规范,如《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专类性规范是对具体某一类型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的等的一部单独性法律规范,如《防震减灾法》、《浙江省卫生系统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等。在综合性和专类性规范中,灾害医疗救援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而已,相关法律规定内容简单和过于原则性,不利于实际的操作执行。虽然后面制定的医疗应急救援预案有具体救援措施的落实,但是也是针对整体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救援预案,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卫生援助应急预案》和《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行动方案》,所有的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规定简单统一,对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实施缺乏针对性,对于自然灾害而言,拯救生命和控制疫情是首要任务,但如果是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现场事态控制比医疗救援而言更为重要,因此虽二者同属突发事件,对医疗救援的要求也是各有不同的。此外,当今社会地球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特别重视自然灾害的医疗救援的法律规范也是形势所逼。

(三)灾害医疗救援中的卫生防疫环节的法律建设优于灾害疾病急救环节的法律建设,立法层次上存在漏洞环节。

国家经过非典事件以后,卫生防疫方面的法律法律已经比较完善,主要有《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检查规定》,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疫情的预防、应急处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就政府和社会该如何行动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对灾害疾病急救仅是简单片语而已,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对于疾病急救方面的规定简单的一笔带过,即人民政府可以实施医疗救助、卫生防疫以及其他的法律措施,《防震减灾法》里面也只有一条,地震灾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相应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灾害医疗救援立法体系中上位法的“厚此薄彼”规定必然影响浙江省在制定灾害医疗救援的下位法法律法规时,重疾病防疫,轻疾病急救。

(四)忽略非政府医疗救援组织的法律地位。

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灾害医疗救援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对于上述主体的工作职责和具体任务都在法律法规中有详尽的规定。但对于非政府的医疗救援组织,如红十字会组织、自愿者等仅是简单规定了其可以负责组织群众开展现场自救和互救,协助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但对其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的职责、权利范围及政府医疗救援机构的配合和冲突协调等实际会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涉及。事实上汶川地震的救援经验告诉我们的,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对实施灾害医疗救援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而且在医疗救援工作上的专业性也是得到认同的。随着非政府的医疗救援力量日益参加到各类灾害医疗的救援工作中,重视其医疗救援法律主体地位,依法规范其医疗救援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熊文美、陈进、李幼平、陈燕玲、郑会贤、周丽萍.美日俄中四国地震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比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8)。

[2]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唐承沛.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D].中国知网,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4]俞慰刚.日本灾害处置的应急机制与常态管理[DB/oL].维普资讯。

[5]熊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6]《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7]《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条规定,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预防医学研究方法篇10

医学的目的是打破基础、临床、预防和药学等领域之间的壁垒,使它们相互沟通、密切联系,避免单一领域研究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缩短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进程。目前,转化医学的研究主要关注: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及卵巢癌等)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研究;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与应用㈤;干细胞转化研究;动物模型开发研究;药物研发(主要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和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从而将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问题的解决方法,将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成果快速应用到临床上门“。

2转化医学与医学各学科关系

2.1转化医学与基础医学近年来,尽管人类在解决健康问题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科研领域,常常出现投入大于产出,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脱节等问题的不对应性,而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需要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医学领域专家的通力合作与交叉研究,破解紧迫性的难题: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转化为解决医疗问题的有用信息?比如,世界各国正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开展的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分析,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和医学研究模式,从“组学”到系统生物学研究的转变等方法,在肝癌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肝癌的发生与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方面。正因为有这些方法的转变才使得我们能系统解决医学问题,做到基础研究的大量有用数据能实际应用于临床诊断与治疗。

2.2转化医学与预防医学转化医学以推动医疗改革、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战略目标,主要方法就是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及相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凝聚到4p”医学中n。转化医学就目标而言,就是预防医学,它是健康促进的引擎。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患者在患病初期未加以重视,大多要进展到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时才会到医院就医,从而导致病情延误。因此,医生只注重治病是不够的,人类健康问题的解决根本应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申卫生事业模式转换,要从疾病的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深入贯彻三级预防模式。最终通过精确的诊断与治疗,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疾病所造成的各种损害,降低医疗的综合成本,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前,老龄化将带来诸多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慢性疾病,加上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危害,使我们要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2.3转化医学与临床医学转化医学最终将产生2种结果:分子医学和个体化医学。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其发病机制复杂、疾病异质性很大,例如各种多病因慢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不能仅采用单一的某种方法来进行疾病诊治。一种尺度或者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人的医疗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要实施个体化的治疗必须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一些基本特征、基础医学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合理治疗方法和药物,最终使患者在最佳的经济条件下产生最小的毒副作用和最高的效益。研究发现,同一种疾病在机体不同遗传、营养、免疫状态下,对同一种治疗方法或同一种药物的疗效和预后存在较大差异n。因此,临床可利用基因分型、生化指标等生物标志物预测和评估患者药物敏感性及预后,以便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提高疗效,改善预后。通过临床与基础的关联性分析,找出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并阐明疾病的机制,最终以循证医学的原则实施医疗工作,为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评估。

2.4转化医学与药学在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和寿命延长以后,医学重大问题的解决将通过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及医学实践三者的紧密结合。药物研究是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新药研发的源动力n。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转化医学的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真正治疗患者的手段,主要通过明确药物靶点n,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真正目标。其有3个共同的特征n:①以“组学”为代表的系统生物学为研究手段;②以“多学科交叉”为指导思想的研究策略;③以“服务临床”为目的的研究方向。

3转化医学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