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篇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篇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9:17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1

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是近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敏锐地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在社会有机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马克思通过近代工业史的考察,认为科学技术不是独立于生产力之外,而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指出:“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①他还说:“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②由于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才使得自然科学第一次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马克思曾明确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适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③第二,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作用。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践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与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④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他还指出:“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郎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⑤对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作了许多精辟的分析和论述。

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段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⑥恩格斯也指出:“火器的采用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变革的作用。”⑦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革命推动和引起社会变革和发展,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强调,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最终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恩格斯说:“……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小工业创造了资产阶级,大工业创造了工人阶级,并把资产阶级队伍中的少数选民拥上宝座,可是,这只是为了后来在某个时候更有把握地他们。”⑧列宁也指出:“技术革命既使生产资料和流通资料集中起来,又使资本主义企业中的劳动过程社会化,于是日益迅速的造成以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进行社会革命的物质可能性,这种革命是无产阶级的自觉体现者———国际共产党的全部活动的最终目的。”⑨正如科技革命催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诞生和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势一样,科学技术的革命推动社会主义的胜利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第四,马克思洞察了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因,在现实社会中所产生的负面作用。马克思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一种事物好象不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了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⑩在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轰轰烈烈展开的起始阶段,马克思就能以犀利的眼光深刻洞察其历史局限性,的确是有深刻远见的。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一批新技术应运而生,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技术等。各门学科相互渗透,衍生了一系列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这次新技术革命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以最深刻的力量影响着当今人类社会。“科技发展改变着公众的意识,对发展观念的认识,对财富本质的认识,改变着企业的策略,改变着国家的战略。”

具体地说,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逐渐提到第一位。1950~1970年期间,科学技术所占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平均为48%。到了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上升为6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5%。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诸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和变革。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科技与劳动者的结合,促进劳动者的结构向非体力、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劳动资料看,科学技术对它的渗透作用和演化作用更为明显。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往往是以劳动工具的改进为标志,而工具的改进主要依赖于科技发明和技术创新。20世纪中期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现代机器体系向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作为生产要素的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

12执行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职能。并且由于利用科学技术,人们对劳动对象开发的尝试和广度都扩大了。再次,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生产力诸要素的素质和质量的提高,而且取决于生产力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生产要素如何布局,合理的生产如何组织,这些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最优方法,同时必须涉及科学管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使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方法优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系统各个要素和层次结构都产生了渗透和影响,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所以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和第一位的推动作用的观点。第二,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经济生活的面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过程,渗透供到生产过程中的实物因素、智力因素和关联因素中去,成为生产过程的先导。其表现是:主体劳动者成为拥有知识和技术的劳动者;技术人才、咨询业人才、服务业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科技含量较高的第三产业从业比重越来越大;劳动工具智能化,逐步实现人类生活全方位的自动化,国外称为4a革命:出现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实验室自动化,家庭自动化;人类对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空前扩大。目前,世界上新材料已有几十万种,而新材料又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长。人们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把土壤中的沙砾变成半导体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其价值高于黄金,可以说,人类实现了把沙子变成金子的梦想。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各行业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和相互依赖日益加强。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每一个国家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迅速扩大,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最重要形式,这种调整,既顺应了资本的社会占有与使用的趋势,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随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也产生了相应变化,单一阶级结构模式被突破,新兴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中产阶级,在管理企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工作也创造和实现价值。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管理者。对无产阶级来说,已经不存在绝对贫困化的问题了,他们处于失业和相对贫困时,可以从国家的福利政策中得到补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另外,知识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成为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也引起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按劳分配,可以按资分配,也可以按其技术能力对生产的贡献率进行分配。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新产品、新工艺设计等智力成果和智力因素正在成为决定分配的重要因素。第四,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现代科技革命引起的产业革命,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导致阶级和阶层的新变化。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事第三产业和各种服务业的人数大大增加,直接从事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数减少。“白领工人”将成为工人阶级的主导力量。

有人预计,2000~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的“蓝领工人”将只占劳动力总数的20%,而美国的“蓝领工人”到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10%以下,略高于现在美国农业人口的比例。随着科技发展,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已经崛起。其共同特点是:收入明显高于普通雇佣工人、生产和生活条件优越、依靠技术和管理才能从事高级管理工作、社会地位较高。在美国,高级管理人才约占人口的14%,在法国,专业人员约占自立人口的10%。新的中间阶层在西方国家担任着管理社会、传授知识以及科技创新的职能,是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且大部分由知识分子构成。所以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作为完全意义上的阶级属性已变得模糊了。第五,现代科学技术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使科学从属于资本,为少数资本家的利益服务,“科学对于劳动来说,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13。科学技术的进步“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还表现为资产阶级政党拿去作为推行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工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局限性,使科学真正服务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在艰难创业的岁月里,集中有限财力、物力,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两弹一星”等辉煌成果。

我们仅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路程。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必须自觉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自觉地使科学技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自觉地使科学技术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第六,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和管理科学化。现代科技革命的中心是信息革命。其最直接的结果是信息传递技术的改进和传递速度的加快。现代化传播媒介的普及,使人们可以更充分、更及时地了解来自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信息以及同自身生活环境的密切关联。这既激发了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要求和愿望,唤起人民关心政治生活的热情,又为人们充分参与社会政治的各项决策,表达和反映自己的政治意愿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之前,要充分估计到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困难给人们带来的多种后果,这就需要决策科学化。决策科学化不是依靠少数领导者的“拍脑瓜”,而是充分听取和尊重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决策。物质生产的决策是这样,各种社会活动的决策也是这样。这就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社会生活民主化的进程。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比较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对政治领域的消极作用。如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革命化的条件》一文中指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成为压迫人、奴役人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的工具,具有统治职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控制了自然界,又控制了社会和人,使人由原来服从经济领域之外的统治,变成服从经济领域之内的技术统治;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统治的合法性。马尔库塞也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技术合理性不是中立的,它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巩固现存制度的政治手段。法兰克福学派宣扬科技对人类和社会的“单向决定性”,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业的消极后果归罪于科技本身,这无疑是偏激的。但是,他们试图从理性和思想的深处揭示工具理性与资本主义统治的关系以及它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技作用与政治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第七,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物质基础。当今时代,电脑、传真、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物质基础。目前,在发达国家许多大公司内部都建立了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人们不必亲临车间,就能通过同一网络系统,查看工作进展情况。空间距离的限制被打破了,信息被及时、快捷地传递,成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另外,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决策论、博弈论、电子计算机技术都为领导进行决策,在选择合适的变量进行调节、控制系统态势的运行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科学方法论。第八,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了“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

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同时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采和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也引发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全球问题”,使人濒临生存的困境。便如,由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与空气中的水结合形成酸雨。酸雨中含有各种致病、致癌因素,能破坏人体皮肤、粘膜和肺部组织,诱发种种疾病和癌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它还危害农作物,破坏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腐蚀和破坏工业、建筑设施。酸雨危害目前几乎遍布全球,仅在欧洲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400亿美元以上。如何摆脱生存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开发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科学技术,才能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伙伴”关系。第九,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科学技术作为观念和知识,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首先,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的思想革命化和科学化。恩格斯在谈到工业革命的后果时说:“日益发展的工业使一切传统的关系革命化,而这种革命化又促进头脑革命化。”14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同迷信思想、宗教观念、唯心主义是对立的,在科学技术的猛攻下,上帝创造世界的神话破产了,迷信思想和唯心主义日益缩小地盘。其次,科学技术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繁荣的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旅游等事业将人们带入了开放的多样的生活方式中。科学技术深入到文学艺术领域,不断地开拓出崭新的艺术形式,如电子音乐、网上文学,同时也为艺术传播和欣赏提供了便捷的大众传播方式,如光盘、VCD、多媒体等。再次,科学技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控制论、系统论、突变理论等)和技术手段,增强了人们的识识能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出现了许多边缘和交叉学科。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本质,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哲学问题,成为促进哲学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随着自然科学领域的每一次划时代的发展,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5第十,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们逐渐超越直接的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过程的“监督者”,“三大差别”逐渐缩小。人类有了大量的时间从事精神性的生产和个性化的发明创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可能。当然在这个进程中,科学技术也会造成人的异化,人在创造更新、更好的方法征服自然的同时,也陷入这些方法的罗网之中,成为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在于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使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健全发展。此外,还要寻求更合理的实践模式(包括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如果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只能是一种负效应,比如用于核武器竞争或新殖民主义。因此,合理的实践模式将保证科学技术向着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方向前进。概而言之,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他们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可统称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技观。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的一百多年时间中,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社会各个层面的作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即在质上和量上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巨大变化。对于这种变化,需要作出新的概括和总结。

注释:

①③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211页,第217页,第218页。

②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553页,第57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315页。

⑤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3页。

⑥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出版,第6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第300页。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2

1面向社会、以人为本,“十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十五”期间,我们制定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2001-2010)》,开展了海洋高技术、医药技术创新、中医药现代化、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绿色建筑、食品安全等科技专项行动,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工作。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解决了一大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发展科技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投入有了较大的增加,社会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得到锻炼和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得到全面发展,使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在整个科技工作中的地位得到了逐步提高。

“十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点围绕前瞻性战略研究、关键技术突破、综合科技示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基础性工作等5个方面推进。社会发展科技的国家投入总经费近62亿元,实施了一批与社会发展相关的科技攻关项目、863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取得科技成果24000多项(其中获得专利近3000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约850多亿元,建立各类实验示范基地1100多个,为“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围绕“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纵深部署,社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十五”期间,围绕实施人才、专利和标准战略,形成了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特点、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在社会发展科技重大专项中实施了知识产权目标管理,在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技术发明专利申请量比“九五”计划增加了12倍多,其中,国际专利增长了45倍。在标准方面,共组织实施、制订和修订了国家标准40余项、行业和地方标准500余项,牵头制定国际标准2项,参与制订国际标准2项。

通过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科技计划的实施,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成功开发了脑血管治疗药“丁苯肽”恶性肿瘤基因治疗药物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全数字化彩色超声成像系统等新产品,自主研制的爱滋病疫苗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资源勘探开发方面,隐蔽油气藏勘探、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应用,发现了苏里格等一批大中型油气田,突破了砂状氧化铝生产和生物冶金等一批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在生态环境方面,初步探索出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的模式及配套技术,湖泊污染控制、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为保障食品安全,开发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及其设备;为保障生产安全,开发了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为促进城镇建设与发展,开展了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实验平台建设;在其他社会事业领域,开发了遗址大型饱水木构件原址保护技术。

特别是2003年SaRS、2004年禽流感先后爆发期间,我国科研人员在全球第一个完成了SaRS疫苗的Ⅰ期临床研究工作,自主研发了诊断试剂;在全球第一个完成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出一系列防护用品,成功地抑制了SaRS和禽流感的蔓延,为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2面向社会、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精彩纷呈

“十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把握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科技研发与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密切结合,促进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业化,形成了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精彩纷呈的良好局面。

在医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技术和产品,使产业化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促进了医药、环保、海洋、资源、住宅、食品安全等一批新兴产业的成长。通过推动中药现代化行动,全国18个省(区、市)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已达95.0万hm2。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中药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显著提高,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服务的现代中药产业雏形已初步形成。2006年我国中药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127.69亿元,出口超过10亿美元。环保科技促进了环保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900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20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7.5%左右。海洋高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海洋油气业、海洋养殖业、海洋工程等主要海洋产业的迅猛发展,“十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年增长率达11.1%,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在2003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2006年又突破18000亿元。

“十五”期间,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针对区域特点,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技示范,促进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例如在淮南矿业集团开展了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的集成攻关和示范,为淮南矿区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每百万吨煤死亡率下降了10倍,扭转了淮南煤矿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十五”期间,全国共批准建立了14个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8个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了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在带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建立服务平台、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成果显著。此外,还建立了环保科技产业示范区、绿色建筑示范等一大批不同主题的科技示范基地。各部门、各地方也实施了一大批科技示范项目和工程。如公安部推出“科技强警”专项科技行动,在全国21个城市开展了“科技强警”示范市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1.3瞄准国家目标,开展前瞻性和战略性政策研究,提高了部门和地方的科学决策能力

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的战略研究,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为加强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指导,科技部社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组织研究、编写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科技报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组织开展了重大环境技术规范与对策研究,提出实施总量控制的管理对策;研究提出了国家生物安全法规构架、国家转基因植物环境影响监测框架;开展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研究,编制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为履行国际气候公约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政策支撑;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了《中国节水技术大纲》等技术政策;开展了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推动成立了“国家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领导小组”。与环保总局等国家相关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和了《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等政策,有效推动了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此外,各地方、各部门也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了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共同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如浙江省加强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战略和政策引导,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

“十五”期间,通过管理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各部门、各地方在开展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过程中,依靠改革促进发展,在科技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开展。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是政府搭台,企业唱主角,社会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主要面向人口、资源、环境等社会发展公益事业,是主要由政府主导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的重视与直接领导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保证。“十五”期间,各地党委、政府都强调了政府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主导,提高了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如广东省“十五”期间科技投入累计是“九五”期间的5倍,其中社会发展科技资金投入是平均增幅最快的领域。在以政府为主推进社会展科技工作的同时,注重调动企业、社会团体、媒体和公众的力量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以政府主导和全社会参与的典型事例。各实验区在国家指导下,针对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重点问题,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公共参与、社会兴办,通过创新实践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温岭实验区积极探索了社会事业“政府资金搭台,民间资金唱戏”的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民资建城、民资办学、民资办水利、民资办医疗等政策措施,以少量的国家投资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使民间资本成为温岭市社会事业投资的主渠道,形成温岭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

二是注重优化资源配置与协同攻关,确保了重大科技项目顺利实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的多个方面和部门、地方多个层次。“十五”期间,通过各部门、各环节的大力配合,优化配置科技资源,高质量地完成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例如“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注重了部门联合,科技部与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协议”,集成了部门、研究机构和地方的优势,协同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产生了很好的成效。又如“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项目,在组织实施中突出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作用,实现了国家、地方、企业、监测监理机构以及科研单位等不同资源的有机整合,保证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任务。在“创新药物”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地方政府的沟通,鼓励课题承担单位努力争取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有力推进了创新药物重大专项的实施。

三是技术研发与科技示范相结合,探索了科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模式。“十一五”期间,一些科技项目针对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选择典型地区,通过科技示范和示范工程,推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如针对西部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四川等8个西部省、自治区实施了“中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兼顾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科研与示范相结合,开发、推广了适宜于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和农村脱贫的关键技术和综合治理模式,促进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在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工作中,技术研发与示范紧密结合,探索了依托超市把关的江苏“苏果模式”,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控制的陕西“洛川模式”等一批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食品安全监控管理模式,提高了地方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和保障能力。

四是积极探索管理与机制创新,提高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效能。“十五”期间,通过管理和机制创新,注重运用市场机制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创新和摸索了许多很有成效的新机制、新办法和新模式。如在武汉市实施的“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与示范”项目,引入了业主制的建设运营模式,与当地规划、土地、房地产、金融等部门和企业合作,采取市场化的推进机制,探索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新模式,奠定了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基础,取得了很好的环境、社会与经济的综合成效。

五是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可持续发展培训和能力建设工作,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了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如重点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培训,科技部社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中央党校一道,组织编写了《可持续发展科技读本》,在干部培训中得到应用。北京市西城实验区、山东省牟平实验区、黑龙江省肇东实验区编著专题教材并开设专门课程,在中小学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武汉市江岸区组织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进社区培训会,全区街道分管社区工作的领导和33个社区的群众干部接受了培训。

六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有序开放。5年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在全球气候变化、医药、生物技术、环境管理、城镇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大批国际合作项目。如制订并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发起并领导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HLpp计划),开展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参与联合国千年发展评估项目和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参与了国际风险管理计划,组织实施了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城市计划(SCp)等项目。通过技术合作研发、实施试点项目、开展可持续发展培训、召开国际会议等形式,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引进一批国外专家,组织培训政府官员、企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等近4000人次,开展了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技术交流,宣传和展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和成效,促进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开展。

虽然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领域重大问题的支撑能力仍然不足;二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作中的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仍然不足;三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投入与实际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形成;四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前瞻性和协调性需要加强;五是要强化措施,进一步调动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在“十一五”期间,这些问题都必须很好地研究和解决。

2统筹部署、突出重点,努力开拓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进程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新问题不断涌现,发展进程中的矛盾日益突出,呈现新旧问题复杂交错的总体态势。我国人口数量仍在不断增长,淡水、油气、煤炭等重要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工业排放、城市垃圾等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仍然突出;城乡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以及自然灾害的减灾防灾等公共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社会发展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和发展规划纲》提出要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置于科技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对未来十五年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及其它社会事业等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也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加大社会发展科技投入,并采取更强有力的举措。这些都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和国家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学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围绕资源环境、医药健康、公共安全和城镇发展等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瓶颈问题,继续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战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努力开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新局面。

“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一要围绕一条主线。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二要树立一面旗帜。实施“科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行动”,树立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一面旗帜,与其它科技计划相配合,全方位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三要构筑一个综合性实验示范平台。综合集成,分类建设,进一步加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将实验区建设成为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性实验示范平台;四要推动五个方面的工作。在战略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体系等五个方面实现跨越和突破。五要重点抓好九大任务。围绕资源、环境、人口健康、中医药创新、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生物经济、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领域,加强自主创新,提高解决重大科技瓶颈问题的支撑能力。

“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要做到“五个有机结合”,即:

――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体系建设;

――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研、民”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前瞻性战略研究、科学方法研究和提升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项目、基地、队伍和品牌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网络建设;

――社会发展领域要实现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与政策引导类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有机结合,推进形成相互支撑、资源集成的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体系。

2.2强化支撑与引领,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各领域科技工作

“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要强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重点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为解决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问题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油气资源保障、固体矿产资源保障、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在水资源安全供给方面,加强对国家水资源调配管理的技术支撑,提出适合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建设需要的宏观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技术;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突破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建立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平台,为水资源优化配置调度提供示范;开展污水再生处理利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雨洪利用等水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研究开发安全饮用水保障综合技术及设备,显著提高我国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在油气资源保障方面,要针对我国石油工业所面临的新增油气储量不足、储采比下降、稳产难度大等问题,突破复杂地质条件限制,重点研究地质成矿规律,开发并形成复杂油气资源勘探的配套技术系列,开发复杂油气田开发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为发现一批大型后备油气资源基地、提高油气资源采收率提供坚实技术基础,提高我国油气安全保障水平。

在固体矿产资源保障方面,要针对战略矿产资源相对短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能耗高等问题,重点突破航空物探和深度勘查等一批矿产勘查关键技术,强化紧缺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的力度,加强高效采矿、选矿和冶金等矿产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和大型装备的研发,为寻找大型矿产资源基地、降低勘探开发成本、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针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大力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实现我国南海深水大型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力发展天然气水合物与大洋矿产勘查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监测技术等,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突出节能、减排主题,把发展能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循环与再生综合利用、生态修复、全球环境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方面,要在节能降耗等清洁生产技术上取得突破,促进工业企业生产方式优化;大力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与设备;重点加强水污染的控制、治理技术以及大气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技术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大宗污染治理关键技术与设备的工程化和成套化能力;推动环保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建立一批环保治理科技示范工程,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在生态保护方面,重点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开展生态系统的评估研究;开发水土保持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受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脆弱生态地区的综合整治技术,加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模式研究,引导培育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特别是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部署,重点开展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整治技术示范,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经济可行的综合技术。

在全球环境问题方面,要加强全球环境的重大政策问题、科学问题和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开展重点支撑技术研发与相关产业发展、减缓和适应全球环境变化的地方试点示范、开展国际外交谈判对策等研究;开展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产生影响及控制、适应技术研究,开发全球环境变化监测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

三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加强计划生育与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中医药现代化、生物技术及其它社会发展方面的科技工作。

在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加强新型避孕节育方法的研究,研发出生缺陷的产前筛选等优育技术,使我国重大出生缺陷率降低30%。针对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一些重大疾病,积极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治研究,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处置能力;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病变机理研究,减少重大、多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我国疾病防治水平和生存质量。开展常见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适宜技术规范研究,针对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疾病,研究筛选一批适宜的卫生诊疗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初步建立适合国情的科学、规范、可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在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开发方面,要建立我国创新药物研究与产业化开发技术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竞争力,改变我国药物长期依赖仿制和进口的局面,实现药物研究开发和医药产业发展由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转变;研制一批提高生活质量和防治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并形成创新药物的产业化能力;培育若干年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的大企业;重点开展低成本Ct、高性价比磁共振成像系统、数字化X射线机等新型治疗设备研究,增加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化水平。

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和实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四项基本任务。通过科技创新整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的优势,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要充分运用现代系统科学与复杂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建立中药研究开发方法学技术平台,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开发一批现代中药;培育大型中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中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现代中药产业的发展;实施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建立国际传统医药科技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中医药知识与文化的传播,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规划的构建,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在生物技术方面,要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重点突破基因组、蛋白质组、基因操作、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生物芯片和生物计算等若干前沿技术,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生物技术的整体竞争力。以突发和新发传染病和常见、多发的重大疾病为重点,加强生物技术与临床资源的系统集成,攻克若干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治的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人民健康保障水平;强化生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支撑和引领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其它社会事业方面,重点选择文化事业科技领域亟待解决的瓶颈性问题,组织开展第二期中华文明探源、文化遗产保护关键技术、古代建筑保护技术及工艺科学化等研究工作。针对我国体育科技领域的突出技术需求,重点围绕全民健身运动关键技术和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关键技术内容组织开展技术攻关。

四是围绕保障公共安全和城镇可持续发展,重点发展公共安全应急平台、科技强警、生产安全、食品安全、防灾减灾以及城镇规划、建设技术研究,加强关键技术示范。

在公共安全应急平台技术方面,紧密围绕和服务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实施,突破公共安全监测监控、预测预警、指挥决策与处置等核心技术,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先进可靠、反应灵敏、实用高效的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技术平台,为构建国家一体化、准确、快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在科技强警方面,根据维护稳定、打击犯罪、反恐防恐等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构建公安信息指挥作战平台,建立社会治安动态防范评估体系和禁毒工作评估体系,建立我国法庭科学规范化应用中的关键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先进适用技术侦查技术和装备,开发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特种警用装备;依托“科技强警示范城市”,推动全国各地公安信息指挥作战平台建设。

在食品安全方面,紧密围绕目前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重点加强风险评估技术、检测技术以及溯源技术研究,开展食品安全综合科技示范,建立和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体系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实现食品安全保障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

在生产安全方面,以煤矿、非煤矿山、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和城市生命线为重点,研究关键技术和开发重大安全装备与产品,研究制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使生产安全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期水平。

防灾减灾方面,要提高对重大灾害天气和强地震监测预报与减灾技术水平,开展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提升我国对管辖海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围绕重大突发和群发地质灾害,开展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建立集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救灾技术为一体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方面,重点开展绿色建筑科技攻关,推动建筑产业发展,解决制约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研究开发全国城镇体系与空间规划关键技术,加快城镇整体信息化建设;开展现代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成套化建筑系统设备,促进装备生产的产业化,促进建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是积极开展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前瞻性战略和政策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围绕未来二十年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与示范、绿色发展指标开发和示范;开展青藏铁路延线生态环境影响以及青藏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预防对策方案研究;开展国家和区域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人口与健康等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开展水资源安全保障、油气资源安全保障及战略矿产资源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研究;开展全球环境问题,特别是履行有关环境公约对我国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策研究。

2.3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努力实践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启动,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今年,为推动科技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部决定启动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与高新技术领域的火炬计划、农业领域的星火计划同时列入政策引导类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一项新的重大举措,标志着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将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创新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思路、机制和手段,充分发挥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力量,官、产、学、研、民共同参与,通过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发挥多领域技术的集聚效益,最大限度提高现有科技与社会发展结合的效益,全面提升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科技能力。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是通过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突出综合集成与科技示范,实施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行动、提升城镇绿色发展行动、促进公众健康科技行动和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示范行动等五项科技行动。目的在于形成一大批可持续发展成套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应用和机制创新示范,引导新型产业健康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可持续发展科技队伍建设,形成国家和地方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和咨询服务体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要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主要载体,构筑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性实验示范平台。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发展建设21年了,是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延续时间最长的一项实验、试点工作,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的社会发展综合性实验示范工作之一。实验区在依靠科技引导与示范,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社会事业改革与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探索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和模式,为我国的地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去年,为总结经验,开拓新局面,科技部联合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成功组织召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十一五”期间,要在继续做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加强技术与政策、机制、体制、管理的综合集成应用,开展地方可持续发展实践与科技示范,重点突出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为中国不同类型地区提供可持续发展经验和模式,为推动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创新机制、强化措施,促使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全面跃升

“十一五”期间,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和实施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抓住机遇,实现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全面跃升。

3.1转变思路,加大投入,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有着公益性强、涉及面广、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显著特点,要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为人民福趾提供关怀,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这一工作要更强调政府职能和政府主导,重点在二次分配的过程中解决公平、公正和使最大限度群体受益的问题。

加快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是新时期科技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明确提出,要扭转社会公益类研究力量相对薄弱的局面,大幅度增加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投入力度,突破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瓶颈约束。“十一五”科技计划加大了对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市与城镇化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在科技经费分配比例上进行了调整,将工业领域和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经费比例由“十五”期间的7∶3调整为5∶5。另外,“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组织实施若干重点专项。其中社会发展领域初步考虑在海洋资源与环境、重大医疗器械设备等方面组织实施。为了保障重点专项的实施,科技部将集成科技资源,联合有优势、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总的来说,“十一五”社会发展科技投入一定会有较大增加。尽管如此,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投入与社会发展工作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仍有必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加强。

“十一五”期间,各地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发展思路,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的提高,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发展科技事业中的作用,转变思路,加大投入,切实推进,务求实效,并在机构、人员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提供条件;各级政府及科技主管部门要调整科技投入的结构,政府用于科技的资金和项目,应当更多地转移到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之中,逐步提高社会发展科技经费在整个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同时,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推动企业、金融机构与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有效结合,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社会发展科技投入体系,稳定支持地方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

3.2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

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是一项面向社会、面向区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面临的新问题多,复杂程度高,涉及面广,因此必须在工作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想方设法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在系统上运作,使环环相扣,使科技真正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起到发动机的作用。

“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一项新的工作,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项目实施,而是要整合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通过科技示范和推广,盘活现有的科技资源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科技总体工作来说,“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管理模式、机制的创新与技术集成应用,既为区域发展提供先导示范,也为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与考核评估,建立协调机制。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层次多、部门多,要通过会商和协作,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联动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行动”的有效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强化绩效评估和社会监督,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常规性的科技统计渠道。各地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根据本地实际研究提出工作任务和具体行动,指定专人负责,并落实相应的经费。同时,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联合组成领导小组或指导委员会等,整合区域资源,提出和实施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计划或行动。

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整合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在推进方式上,要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如可选择试点,探索开展“后补助”等新的科技项目支持手段和方式。要以项目为纽带,加强地方科技工作,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着眼点,加强行业科技工作。要牢牢把握住基地、队伍、品牌三个落脚点,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主要载体,通过科技示范和推广,把可持续发展相关要素引入到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三是依靠政府推动,吸引社会参与。要在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牵头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官、产、学、研、民共同参与。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3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在科技界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工作者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科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和加强科协工作,通过科协把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科技界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科协工作的重要性,切实重视科协工作,使科协工作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加快我县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协具有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网络健全的独特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施“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惠民,全力打造实力巴东、活力巴东、魅力巴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发挥好科协在推动全县科技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3、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建设创新型巴东的现实需要。建设创新型巴东,提高全县人民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团结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主创新先锋作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科协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巴东的客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建设创新型巴东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科协在推进自主创新中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支持科协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开展工作,更好地发挥科协在科技创新、学术研讨、科学普及、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创新型巴东作出新的贡献。

二、充分发挥科协在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充分发挥科协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科协的智囊团作用,支持科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的科技咨询和论证,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支持科协及学会按照建设创新型巴东的要求,动员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巴东又好又快发展”,开展学术交流,创新学术思想,促进学术繁荣、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动自主创新;支持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对外科技交流与交往;支持科协深入企业、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在立项、经费、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各级科协要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开展“金桥工程”、“厂会协作”、“讲理想、比贡献”等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计划”,组织经常性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农民培训转移,提高广大农民掌握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充分发挥科协在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将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科普工作新格局。各级科协要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发挥科普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认真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科普工作集成到《纲要》框架内,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普资源,搭建社会化的科普服务平台。深入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推动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开展。大力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和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夯实科普工作基础。继续牵头组织开展好“全国科普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参与“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和科普理论研究,编写出版高质量的科普读物和广播、影视作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要求,建立科普工作表彰奖励制度,表彰奖励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县政府建立巴东县科普奖励资金,每3年表彰20名科普先进工作者。

6、充分发挥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各级科协要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按照“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各级党委、政府之间建立起畅通、和谐的沟通渠道。认真做好科技工作者权益维护工作和专家联络服务工作,进一步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县战略,努力发现、培养、推荐和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协精神。

三、进一步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

7、把科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把科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由分管县委日常工作的领导分管科协工作,政府由联系群团和分管科技的领导联系科协工作。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科协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科协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乡镇党委、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应要求科协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县、乡镇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应当考虑符合条件的科协党员主要负责人。科协作为人民团体,其专职负责人一般应参加同级人大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和政协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科协负责人的任免,由同级党委提名,按照科协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

8、切实加强科协组织建设。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配好、配强各级科协领导班子。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在民营企业、新经济组织中积极探索组建科协的基层组织形式,并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方法。各乡镇科协主席、秘书长、成员及村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换届中变动缺位的,应迅速调整到位,并配备必要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9、进一步加强学会建设。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学会建设,按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在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深化学会改革,建立和完善学会的自主、自强和自律机制。政府社团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学会的服务,为学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全县专业技术人员10人以上的行政、企事业单位都要建立学会组织。学会的挂靠单位要重视学会工作,支持学会依法按章独立开展工作与活动,并落实工作经费,帮助解决学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地位超脱的优势,将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科技成果鉴定、重大项目论证、技术标准制定和专业资质认证等职能转移或委托学会承担。县科协作为全县科技类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要对学会加强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10、为科协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细则》和鄂发[2007]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从2007年起,县、乡镇政府对本级科协日常科普经费的投入应在本行政区域总人口人平不低于o.30元的基数上,以不低于10%的幅度递增;按辖区总人口人平0.1元的标准预算本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将县科协主管的县科技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并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11、切实加强科普活动场馆等科普设施建设。把科技馆、中小学校科普设施、科普画廊(橱窗)、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和乡村科普服务站、科普宣传栏、科普信息员(“一站、一栏、一员”)等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财政、科技、教育、计划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科普设施建设。在城区建立科普画廊。将村级“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办公场所建设相结合,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内容。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4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观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37-02

当今全球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世界性主题。作为战后各国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发展问题与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一起,基本上横跨了所有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和地区,并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当深入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认真反思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预测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必要在社会发展中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技的发展不仅沿着自己的历史轨道在前进,而且也造成了人类历史发生重大的变化。恩格斯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并且他还认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而蒸汽磨产生的却是资本主义,这就很明确地表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变迁。

一、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当今社会的先进文明是以科学为中心的文明,西方国家的物质生活,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人的消费生活和社会对它的服务,都是依靠科学和根据科学原理而形成的技术取得飞速进步的。东亚国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和解放后,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奇迹,成为崛起的国家,科学技术是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体现在:

第一,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并且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向前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丰足的物质前提。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生产劳动是人类的体力和智力同时消耗的过程,人的体力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可是人的智力发展却是迅速的。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促使劳动工具更新的速度加快,从根本上去改变生产的面貌。

第二,科学技术发展引发新的社会革命。科学技术能够不断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引起社会生活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迟早能够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革。人们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生产,就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生产力的发展总是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由此说来,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生,追根溯源还是由于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的结果。

第三,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科技革命可以说是思想解放的先导,它能够促进人的头脑革命化。由于科学技术能够帮助人们养成重视实践,追求实事求是以及真理等好的风尚,所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习惯就会不断产生,伦理道德观念也必然会发生升华。另外,科学发展还能不断改变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决定教育改革的方向。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中所体现的理性思维方式等,通过增强人们的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二、社会发展为科技进步创造条件

科学技术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可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且是相互影响的。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的范围内,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规模与效率的主要因素与前提条件。所以,研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又要研究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社会条件。

(一)社会生产是科技发展的前提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发展的要求来提供动力和源泉的,与此同时,强大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也能推动与引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发展要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富足的物质条件、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更加优美的自然环境,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生产,要进行生产劳动就需要有对物质运动规律的正确认识,还要有改造物质世界的必要手段,这是科学技术最初出现的萌芽。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证明了:技术和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共同根源与动力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生产的发展决定技术的发展。

(二)社会经济制度影响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但是,它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相联系的。这种密切的联系体现在:一方面,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改变了社会的阶级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制度、阶级的根本利益也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社会政治制度影响科技发展

从社会发展历程可以明确看出,在奴隶社会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反动奴隶制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不甚明显。而在东西方的封建社会中,政治制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了。发展到近代,那些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往往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扫平前进的道路。而在当代,表现就更为明显了,可见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实现,都离不开强大的政治权力的支持和协调。

三、积极利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转化成物质财富的创造,增添新的物质文明,从而能在物质面貌上改变世界;另外,它还可以转化为社会智能,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从而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

从我国的国情可以知道,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科技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只有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的先进成果,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退化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解除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而才能够最终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说明了科技能从根本上适应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积极地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社会发展,具体的措施有:

(一)加强基础性科学研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我们应当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依靠科学技术来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2]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先了解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也要明确知道人类活动可能损害或增进地球生命支持能力的过程,使社会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制定和选择环境与发展政策。

(二)利用新技术开发新能源,解决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

为了实现解决资源和能源短缺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依靠科技大力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想方设法加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力度,最大可能地提高采收率;同时加快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和环境效益,开发煤的热电化工联产技术和合成油技术,进而补充我国燃料油品供应;在能源使用的过程中要从工艺流程、设备制造等方面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其次,我们要依靠科技尝试开发新的能源、发展再生能源。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在全社会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建成和实现集约型的经营管理模式。

(三)发展高科技,为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前提

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准备条件,另外,机器人和电脑的使用又可以大大缩短人们的劳动时间,从而增加了闲暇时间。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才可能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等,才能使人得到全面自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手段,是科技发展的动力的话,那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则是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对科学技术的研究要求人类必须坚持审慎的态度和高瞻远瞩的姿态去审视自己的行为,需要人类以反思性的视角去思考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是合理的、健康的、全面的,并且是有益于人类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因为科技进步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持续所进行的努力,并且创造自由自觉、全面完满的属人世界。

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已具有了战略制高点的作用,能够从根本上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掌握了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也就有了可能控制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所以,我们要强化科技意识,正确处理好科技、经济与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充分地利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积极一方面,最终真正做到科教兴国,努力发展自己,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德才.科学技术的价值及其取向[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4).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5

[论文摘要]该文从和谐的思想出发,简要分析了和谐社会发展的历史演化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现实意义,进而探讨了科技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依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措施。

“和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谷物称禾,禾在口边,丰衣足食,天地人和;“谐”字左边是“言”,右边是“皆”,含人人有发言权之意,公平民主。自从中国先哲提出了“和为贵”的著名理念,遂为炎黄子孙世代传诵,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被赋予特定内涵。从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到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以及“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从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到主张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等等,无一不体现着和谐的理念。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形势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构想,并分别在雅加达的亚非峰会和莫斯科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上多次强调,我们不仅要建设一个和谐的中国,和谐的亚洲,而且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共同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中国在对内倡导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对外发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呼唤。诚然,人类要建设起一个真正和谐的世界仍须不断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行行有责。科技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科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重点在做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和谐社会是一个整体系统,是一个由各个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和谐整体。它要求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都要保持和谐状态。只有各个部门及部门内部处于和谐状态,那么整个社会系统的和谐才能得以保证。在社会和谐系统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科学技术及其和谐发展状态对和谐社会整体的建设至关重要。

第二,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与经济日益呈现出一体化的特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已渗透和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成为社会各部门联系的交集或共同作用的部分。它不仅促进人们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了科技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激发了勇于开拓、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而且通过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和实现产业化,形成了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丰富了物质生产和知识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程度,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科技与社会生产各行业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科技发挥着促进各部门间相互合作、和谐发展的联结与桥梁作用,发挥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作用和主导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

第三,科技是做好“五个统筹”的关键。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促进农村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发展,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最终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建立公平社会,协调地区经济发展机制,科学地把握机遇,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用高技术建立新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区域的繁荣,增加财富和就业,也必须依靠科技的创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快经济的增长,带动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引发生产力的极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归根到底要依赖科技的重大发现与突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注重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和投资驱动为主向资源集约和创新驱动转化,在发展物质文化的同时,发展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也必然要依靠科技来完成;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在注重本土发展的同时,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拓展自身发展的空间,跟踪国际新发展,加强内外合作与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其合作与竞争的焦点在于科技。因此,科技贯穿在“五个统筹”的始终,离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统筹是难以实现的,和谐社会是难以建立的。

第四,科技促进和引领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的创新能力。虽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它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深刻,更加明显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变革的速度,改变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引领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其作用和影响的程度最终取决于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科技发展的和谐程度。因此,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科技核心力量集中在科技的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依赖于科技的全面进步。大量实践证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建立科技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和人才队伍,全面推动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根据科技发展的特点,要有效地促进科技进步,引领和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必须依托现实的科技发展基础,强化科技优势领域,优化创新环境,放活创新机制,从而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当前,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来建设和谐社会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各级政府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从战略的高度,切实转变思路,从思想认识的深度层次上,对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发展带给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和现实与潜在的引领支撑作用有一个新认识。

——要迅速改变政府各部门间分散管理、条快分割式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管理模式,实行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协调合作管理模式。

——从突出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要求出发健全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协调处理各部门间的政策矛盾,建立思路一致、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法规建设,加快科技政策法制化进程。

——从科技主管部门管理方面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创新,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审批和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简化申报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高效、规范。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社会科技活动资源,完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平台,在全社会营造自由的、充分开发个人兴趣的科技创新氛围,广泛地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全民的科技素质,逐步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文化背景和基础。

——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风险资本渠道,疏通融资“入口”和“出口”,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体系,从多渠道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投入的支持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个人积极从事原始性创新活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要以全局的观念和整体意识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疏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中间渠道,重在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尤其是民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以推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采取不同的运行机制,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参与竞争,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史竹琴,薛耀文.山西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理论探索,2007,(1)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6

一、现代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内涵

内部运作流程与方式被视为非营利组织研究的“黑箱”,而绩效评价主要是解剖组织“黑箱”的一种行为(BerndHelmig等,2004)。周志忍(2007)指出组织绩效评估应以组织使命和法定职责为中心,即绩效评价目标与组织使命保持高度一致,绩效评估指标与组织的任务高度相关。王锐兰(2005)提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是基于合适指标体系对整体运营效果进行的概括性评价,旨在揭示组织的运营能力、偿债能力、赢利能力和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绩效评价是对组织目标完成能力的评价,而科技社团绩效评价是以科技社团的履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评价。因此,科技社团的绩效评价是对主要四种履职能力的评价,即对社团引领科技发展能力的评价、为会员服务能力的评价、推动社会理解科学能力的评价以及社团自立和发展能力的评价。

引领科技发展的能力是科技社团的核心能力,是现代科技交叉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社团的会员尤其是高级会员中,很多都是具有高级职称、较高学术水平或学术地位的专家学者,同时根据2008年中国科协对学会个人会员问卷抽样调查,学会会员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说明科技社团成员或会员的来源及其专业能力和地位,是科技社团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基础,也是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

为会员服务的能力是科技社团凝聚力的体现,是能否吸引高素质会员的核心要素。作为科技社团绩效评价重要内容的为会员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信息类服务、奖励类服务和增值类服务。对科技社团的会员服务能力评价,有助于科技社团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关注自己的“客户群”。

推动社会理解科学的能力是科技社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公众,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方式和水平。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来提高现代科技社团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有助于科技社团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质,因此该项能力也应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

自立和发展的能力是科技社团运营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表征,反映科技社团的成熟度。科技社团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其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具备足够自立和发展能力是服务会员、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发展的物质支撑。对科技社团的自立和发展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科技社团更加关注自己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科技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代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三维系统

绩效评价的主体,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是绩效评价系统中的主导因素,它决定了绩效评价的依据、原则、模式、内容的选择。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主体包括管理部门、会员群体、社会公众和科技社团本身,分别对应于引领科学发展能力、为会员服务能力、推动社会理解能力与科技社团自立发展能力的评价内容,综合对现代科技社团绩效进行评价,构成如图1所示的“目标—内容—主体”的三维评价体系。

其一,管理部门与引领科技发展能力评价。科技社团管理部门是对科技社团依法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的组织,科技社团引领学科发展能力的评价主要由管理部门展开,即科技社团绩效信息、评价指标得分应从管理部门获得,反映学会对国家科技发展目标(即对社会科技贡献)的完成情况,主要包括引领学科发展的能力、引领科技创新的能力以及引领科技转化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其二,社团会员与会员服务能力评价。现代科技社团会员群体执行对会员服务能力的评价任务,因为会员具有较高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其需求更多的来自专业科技信息的获取、科研的新进展以及平台等方面,这就要求科技社团要在以上方面为会员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这些需求内容也构成了服务能力评价的核心。

其三,社会公众与推动社会理解能力评价。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成为科技知识的“弱势群体”,要求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和高公信力的科技团体在科学普及工作中发挥作用。公众作为现代科技社团科普直接受益者,最具资格来评价其推动科学的社会理解能力,这种客观的评价有利于科技社团获取必要社会捐赠和政府经费支持。评价内容以科普讲座、科普宣传、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为主。

其四,社团自身与自主发展能力评价。科技社团自立和发展能力评价主要是从社团自身的角度为出发点的,既可通过其动员会员的人数、筹建发展经费的能力来度量,也可通过其争取各类组织提供的社会捐资、委托的课题研究的能力等来评价,也可以通过考察科技社团的基本条件、发展能力、经费筹集和使用等方面来进行。

三、现代科技社团绩效评价四维指标体系

通过对科技社团绩效内涵的分析,依照现代科技社团评价主体的特征,以四种履职能力为评价内容,建立科技社团绩效评价的四维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现代科技社团绩效为一级指标,通过引领科学发展能力、为会员服务能力、推动社会理解能力与科技社团自立发展能力四个二级指标进行综合反映,三级指标包括:基本条件(a1)、组织管理(a2)、社会服务能力(B1)、社会影响(B2)、经费(C1)、业务活动(C2)、经费筹集与使用(D1)、发展能力(D2)。如表1所示的四级指标设计,旨在全面反映三级指标所体现的现代社团绩效能力与绩效现状,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主体对四级绩效指标评分的可行性。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7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transmisson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G.myers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

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1〕〔2〕〔3〕〔11〕、乔瑞金《科学进步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第186页、第19页。

〔4〕〔5〕DavidG.myers"Socialpsychology"mcGraw-HillBookcompany,1993,第16页第38页。

〔6〕《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

〔7〕〔8〕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一关于知识报告》,三联书店第4页。

〔9〕〔10〕w.H.Lowrance"theRel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toHumanValues".quotedHickman"technologyasahumanaffair".mcGraw-HillBookCompany,1990,第429页,第430页。

〔12〕〔U.S〕亨利·哈里斯《科学与人》商务印书馆,前言。

〔13〕张斌《技术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9页。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8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1.1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去,由于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的不完善,使大批科技人才外流,有人说“在硅谷,没有美国人的公司并不希奇,而没有中国人的公司却十分罕见。”由此可见,我国人才外流的严重程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依靠人才,尊重人才,发展人才,最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科技创新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技创新为了人、服务人、依靠人的观念:为了人,就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手段、方法、目的要以努力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为目标;服务人,就是要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依靠人,就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构建有助于科技人员实现潜能并且生产知识的制度和文化环境。1.2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这种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内部也存在着不少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问题,诸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为核心的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和合作模式,解决科技事业内部存在的不协调,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协调发展还要协调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决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

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3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根据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有关

报告,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

未来世界满足其需要之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

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

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可持续

的科技创新观。首先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一

种新的科技模式,综合考虑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生态

带来的正负效应;其次,要明确进一步科技创新的方

向和领域;第三,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

许多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建立一套行

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求科技的发

展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

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促

进科技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厚

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实现科技创新的可

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能够促进学术

自主发展的学术传统,并建立起能够传承和发展这

一传统的制度框架,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

学术能力和发展后劲。

1.4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科技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此,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同步共进,互相促进的: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产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基本保证;另一方面发展科技事业要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需要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制定、确立和调整科技发展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必须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全面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正如“学”与“术”的关系,对这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必须把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盘考虑、统筹运作,必须注意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匹配和协调,保持科学大系统的整体优化与综合平衡。2科技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支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好,优化经济结构也好,做到“五个统筹”也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也好,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1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人类之所以需要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科技可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秦汉时代由于农业技术领先,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而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一科技创新的成果改变了整个世界;爱迪生的发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电力技术革命,也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因此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初期,一些发达国家科技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从最初的仅占10%~15%上升到90年代的85%以上。

其次,科技创新有助于开拓和利用资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创造l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

第三,科技创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搭上了生态环境的烙印,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科技创新可以为人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提供战略思想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的支

 

撑。2.2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建设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应当带动起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问题起先导及带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生产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促进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不能总落后于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科技创新能够兼顾区域科技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对应,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科技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要体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从而推动三大区域经济取得协调发展。

第四,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科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效能的增加能够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

第五,科技创新能够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掌握战略主动权。2.3科技创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首先,科技创新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现代科技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新度的三维加速扩张必然使人的思维方式从过去的封闭、静止、单向、滞后迅速变为开放、动态、多向和超前,其智力技能的创造性必然随之日益增强。

其次,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现代社会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改善,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另外,自然灾害的防御、疾病的防治、社会安全系统的建立,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正在使人类的社会时空由大变小、由远变近,也在使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互渗透、相互转换,从而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方便快捷的现代社会生活。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9

关键词:高等院校;社会发展;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33-02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可以向他们提供人才上得支持,也可以向他们提供智力上的培养。而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来说,那些能够让他们源源不断的进行发展的动力就是由高等院校来提供的。高等院校还向社会提供一些有才能的建设者和能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1.高等院校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用

高等院校的教育是直接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挂钩的。而高等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是主要通过高等院校教育的各项功能来体现的。高等院校的教育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一项基本的活动,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自身的发展,而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高等院校教育的主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这两个基本功能来实现的。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作用。进而实现了高等院校教育的社会功能。高等院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上。

在经济功能上,现在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革命在不断的进行着。高等院校的教育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能够对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和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教育也能够对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和制约的作用。高等院校教育在劳动再生产的过程中担负重要作用,它能够让劳动实现从可能到现实的转化。

对劳动者进行教育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从而能够更有力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劳动力再生产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的人员是曾经接受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人员。现在更加需要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科学技术革命需要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员,而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是来自于高等院校的教育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财富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把科学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科学知识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主要还是要借助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才能够实现,不仅如此,高等院校的教育还能够推广那些先进的生产经验从而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的效率。高等院校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在高等院校教育的师资力量中,老师们能够凭借着自身所特有的知识人才的优势从而能够在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的革命中担任起重要的角色。

在科学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并且发展科学的过程中,高等院校的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重要的任务是向社会推广科学知识技能并且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同时进行科学技术进行创新和发展。因此很多国家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高等院校教育革新应当坚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理念,把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生产力的发展相结合来作为是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形势。

2.高等院校创新能力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普遍的无比重视高等院校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及高等院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共同快速发展的时代,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能够把高等院校创新能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让高等院校的教育能够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许多学者认为,高等院校应当严格认真的去遵守制定的规律,要选择积极主动的去跟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对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选择义不容辞的去配合去为它们服务。而另一部分的学者从高等院校教育的角度出发,认为要想用高等院校教育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采取像把高等院校的规模进行扩大、建立大学城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还有专家认为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也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非常重要的使命。

高等院校教育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活动而存在的,高等院校教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是中心的发展,并且把能够让地方经济进行稳定有序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基础。在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高等院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担任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毫不怀疑的我们可以说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能够直接的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并且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对社会发展中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起到重要的推动力的作用。所以说我们可以说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是增进国家的综合国力必不可少的基础力量。

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了三个主要的作用,发挥了主要的三个功能分别是能够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能够对科学技术进行更深一步的发展、能够对社会作出重要的贡献。在这三项当中,高等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管是哪一个地方的高等院校,都必须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高等院校培育人才的职能不仅仅是能够反应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反映出了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培育人才的功能是伴随着高等教育的产生就已经存在的,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培育人才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在这些所有的途径中,最基本最有效果的途径还是要属最原始的教学。虽然说现在进行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教学在人才的培育的过程中的重要性。而地方高等院校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教学改革就是想要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从地方高等院校的三项主要职能来分析,这三项职能所共同具有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把高等院校的教育更加的推向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让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能够更好的推动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在未来的时候社会在发展方面会更加的依赖于科学知识,而科学知识的主要聚集地就是高等院校,社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希望能够得到高等院校更多的服务。

3.高等院校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途径

从地方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的状况用创新的原则来进行分析,要想让科学技术更快速的进行发展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主要途径来实现。

3.1从根本上来说,要想发展科学技术,就需要高等院校彻底的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把服务经济社会的思想牢牢地竖立起来,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从多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地方经济社会进行服务。众所周知的,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目标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国家所有工作的中心就是进行经济建设,所以说高等院校的教育也要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高等院校能够成功的运行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是高等院校培养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和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高等院校进行体制改革,不单单是要考虑到学校自己内部的需要,更是要考虑到学校的外部发展的需要。

3.2高等院校需要把科学研究的开发力度加强,要积极的转化研究出来的成果,从而给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服务。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知识时代,科学技术能够把产品的周期缩小的越来越短暂,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以至于将要成为支柱产业的今天。所以说地方高等院校需要不断的强化高新技术的普及以及创新,从而通过高科技技术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出技术上面的支撑。

3.3地方高等院校应当在校园里建设高科技园区,从而能够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并能产业化的管理。在大学中建立起高科技园区能够招揽培养出更多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能够出现更多的高科技的发明,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能够更快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的高科技园区能够推动地方企业的技术的提高经济上的盈利,从而能够更快更好的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3.4地方高等院校应当发挥智力优势,给予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的咨询和决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的决策是必不可少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个知识时代,采用合理的、科学的、高效率的方式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形的资产例如知识、智力等等这些的投入都能够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时候有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所以说地方高等院校特别是那些研究型的高等院校要充分的了解和运用好自身的优良条件来给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的决策和意见。

高等院校是作为孵化对于知识的运用和创造的一个重要的机构,高等院校应当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力量。高等院校要时刻的保持与经济社会的互相配合,用自身的特点来更好的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晓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提升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4(03).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视域;民生科技发展问题

前言

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人民群众而言,民生问题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问题。作为民生问题的重要支柱,民生科技的质量及后续发展能力等将会对民众的实际生活现状、国家未来发展产生影响。就我国当前的和谐社会背景而言,研究民生科技发展问题有助于民生科技发展质量的提升。

一、民生科技

(一)民生科技的概念

民生科技是指,提升民众当前生活质量、生活条件的一种科学技术。民生科技的本质是解决民生问题、服务民生。

(二)民生科技的特点

民生科技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动态性特点这种特点是指,随着所处时代、环境以及民众实际需求的不同,民生科技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动态性特点是民生科技能够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条件之一[1]。2.生态性特点这种特点是指,相对于其他技术而言,民生科技更加注重原材料的消耗控制、能源的节约以及生态环境的平衡。民生科技的这种特点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符[2]。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生科技发展问题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生科技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一)不同区域方面

就该方面而言,民生科技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促进多区域合作作用民生科技的出现为不同区域的合作提供的技术支持。从应用必要性的角度来讲,基于民生科技开展的多区域合作,有利于合作区域整体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影响多区域合作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基础不同、在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较多的新要求。对此,应该通过有针对性配套措施的制定,将民生科技的纽带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不同区域的良性发展[3]。2.促进新农村发展作用就新农村而言,民生科技的应用可以为农民提供高效率农业生产的设备、提升农民的创业率和就业率、改善农村医疗水平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当地政府应该在充分了解新农村实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入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进而促进新农村的高效率、高质量发展。

(二)人与人方面

就该方面而言,民生科技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个体和谐作用就个体方面而言,民生科技通过对医疗保健以及视频安全等领域的融入促进个体和谐目的的实现。就医疗保健领域而言,全数字化彩色超声成像系统、应对传染病及各类重大疾病的预防产品和治疗技术等的出现,都对我国医疗保健质量的提升起到的积极的徐静作用。就食品安全领域而言,民生科技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食品乘风安全检测民生产品的研发。这种产品为民众的食品选购和应用产生了一定的保障作用[4]。2.发展教育作用就教育领域而言,基于民生科技获得的现代教学设备和方法对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应用民生科技之后,不仅教师的教学难度和教学效率发生了良好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从这个角度来讲,发展民生科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人与自然方面

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民生科技的发展应该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原则,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从以往的发展经历来看,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相处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其他技术相比,民生科技是基于充分认识自然与人类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技术。因此,民生科技的发展会在促进自然人们发展质量提升的同时,保证自然生态的稳定性。民生科技在人与自然方面的发展应该从满足民众处于变化状态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入手,通过协调发展观念的应用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5]。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民生科技发展还可以提升对绿色科技的重视。相对于民生科技中的其他内容而言,绿色技术更加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这种环境技术的应用并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副作用。因此,在未来的民生科技发展过程中,可以对绿色技术的创新加以重视。

(四)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民生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民生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生活需求科技问题从整体角度来讲,我国的发明专利数量相对较多,但其中与生活需求有关的科技数量相对较少。在2006-2015年间,我国与生活需求有关的发明专利授权数与申请数相对较低,其占据所有发明专利的比例都处于23%以下。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民生科技的良性发展[6]。2.民生科技资金渠道问题民生科技是一种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才能实现的技术内容。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虽然民生科技经费占我国生产总值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但这个比例与发达国家的民生科技占比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以往过程中,我国民生科技的经费渠道主要是从政府和企业中获取的。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企业渠道为民生科技提供的经费是政府渠道提供经费金额的2.9875倍[7]。由于经费提供渠道较少,且企业占据了一大半比例。企业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获得,不会主动提出发展民生科技创新项目,而是将经费支出方向限定为,能够为他们带来高收益且周期较短的民生科技项目。这种资金来源的局限性使得我国民生科技发展受到一定阻碍。3.民生科技主体问题目前我国民生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民生科技主体缺位。民生科技创新的特点是风险较高、周期较长,因此,这个过程需要由多个主体的相互合作来保障。就我国目前民生科技的科研机构、政府、高校等供给主体而言,由于受到资金、自身发展以及民生科技发展难度等因素的限制,这些主体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进而对我国民生科技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4.民生科技发展制度问题对于民生科技发展而言,制度的作用主要是支撑和管理规范。从我国目前情况连看,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制度完善水平较低。目前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特点:第一,通过应用民生科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够明显。这种特点使得地方政府对民生科技不够重视,进而将政策制度倾向于提升当地GDp增长方面。因此,民生科技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政策制度、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制度等因素还不够完善。第二,由于国家政策更加倾向于重视民生科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对该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重视。这些地区为了促进民生科技的发展,按照自己的理解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并将其应用到民生科技领域。由于其制定出的制度或政策没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因此不仅没有起到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作用,反倒对开展民生科技创新机构的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的不良影响。

(五)促进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的措施

在和谐社会视域下,为了促进我国民生科技的合理发展,可以注重以下几种措施的应用:1.财政政策支撑措施财政政策是影响我国民生科技经费的主要因素。由于民生科技本身具有一定的准公共物品的特性,因此政府有必要结合我国当前的民生科技发展需求制定适宜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支撑措施中包含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提升政府对民生科技服务及产品的购买力度。民生科技发展的组成要素主要包含企业、消费方等内容。企业创新民生科技的主要动力是,其可以通过新民生产品的提供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如果企业所生产出的民生产品无人购买,或购买数量较少,则企业创新民生科技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就大众消费者而言,其对民生产品的消费能力有限,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此,应该通过提升政府购买力度的方式,在保障企业创新民生科技动力的同时,促进民生产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用。这种措施是指,如果某个企业的运营工作中包含民生科技创新,财政政策可以在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以及增值税等相关税种中,给予企业适当的优惠政策,以激发企业创新民生科技的积极性[8]。2.民生科技创新企业保障措施为民生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民生科技目的的实现提供保障,是促进我国整体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民生科技创新企业而言,有效的保障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利益保障。获利是企业开展民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最基本动力。由于民生科技创新本身需要较长的周期,且实现难度较高,因此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的方式,对企业的民生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有效引导。除此之外,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民生产品本身就产生了一定的创新需求。基于这一原则,企业可以通过民生科技创新的方式,利用新民生产品的研发满足自身的获利目的。第二,联合措施。众所周知,民生科技创新存在一定的风险,且实现难度相对较高。因此,单凭企业的力量很难保证创新目的的实现,对此,可以将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等单位联合起来,通过专业化民生科技创新人才的集中,实现民生科技创新难度的降低。3.民生科技发展重点领域确立措施从本质角度来讲,民生科技包含的内容较多,在短时间内全面提升民生科技的发展水平较为不现实。因此,为了实现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目的,可以应用民生科技重点领域确立措施。在充分考虑我国当前民生热点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出适宜的民生科技发展领域。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较为合适的领域包含环境科技领域、公共安全科技领域等内容。

三、结语

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民生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民生科技经费较少、渠道较为狭窄、生活需求科技占比较小、民生科技主体缺位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民生科技的发展,应该通过民生科技创新企业保障措施、财政政策支撑措施以及重点发展领域确立措施的应用,实现民生科技对民生问题的高质量解决。

参考文献:

[1]罗程程.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的民生科技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乔智利.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生问题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

[3]张艳宇.民生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4]杨渝滨.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生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7:144-145+148.

[5]唐弢,王健.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生问题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05:51-53.

[6]张哲.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的中国志愿者组织发展问题探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

[7]夏劲.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科技文化发展战略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