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十篇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十篇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11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1

【关键词】移动商务智能;移动终端;应用

随着带有网络浏览器和易用键盘的智能手机的出现,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手机来购物,推动了移动商务的发展。在我国,移动商务的发展经过最初的短信、移动支付、手机电子邮件、手机搜索引擎到现在的3G服务,移动商务从概念走向成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手段。移动商务服务对象的移动、即时、私人、方便性使其在农业、电信、金融等领域初具规模。移动商务是电子商务和移动通信产业整合和发展而来的新的商务模式,是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的有效模式。商务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简称Bi)出现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复杂的演进过程,现仍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将Bi和移动商务结合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1.商务智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商务智能仍没有一个学术界公认的定义(HowardDresner,1989;KamelRoulbah和Samlaouldali,2002;olszak,2002;Salmarch,2004;王茁,2004;),企业界也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所提出不同的概念。edwardR.tufite(1990,1991)的信息定量化观点为Bi奠定了基础;inmon(1996)在其代表著作《managingtheDatawarehouse》中提出数据仓库的概念;LarryKahaner(1998)提出竞争智能观点;m.KathrynBrohman(2000)等人提出Bi价值链,并对链上的活动进行了实证研究;BernardLiautaud(2001)提出在Bi研究领域“技术比理论先行”的观点,从此加快了Bi在企业的实践;2001年以后,Bi的研究的主题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企业的战略层面,平衡计分卡、战略竞争分析等;KarlVandenBergn和timoelliott(2003)提出建立Bi的标准框架是非常必要的,有影响的有的inmon的企业信息工厂、扎克曼的企业框架、tDwi(美国数据仓库研究院)的Bi架构、Gartner框架等;DariusHedgebeth(2007)认为业务和信息实体之间的有效联系能够被引入企业的Bi系统所观察;tobiasBucher等(2008)研究了流程导向的管理和Bi之间的交互关系;andyStefanescu等(2009)证明了Bi工具能够改善数据到信息,信息到决策,决策到行动的过程,帮助公司提高利润,降低成本;mairapetrini和marleipozzebon(2009)探讨了把CSR、可持续发展与Bi有机结合起来的路径和方法。涂子沛(2010)在研究零售业Bi应用时发现,美国一批零售商的门店经理已经能在手机上浏览表盘报告,主要体现在顾客分析、商品分析、供应商和运营分析,另外如移动商务智能和通过文本分析提取顾客的意见等更高端的应用也开始在零售业初现端倪。

国内关于Bi方面的论文是从1998开始的。陈贤(1998)认为商务智能开创管理新纪元,现代管理重点是对信息价值的认识;其后对商务智能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力面: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如朱晓武(2007)提出了商务智能理论框架图;马鸣等(2009)提出的实时Bi框架。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体现在不同视角的Bi系统构建和商务智能解决方案的应用研究,如周瑾(2010)基于实时决策的事件驱动型商务智能过程研究;白晨星(2010)研究了oracle商务智能在现代企业信息中的应用;丁荣涛(2009)构建了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于SaaS应用服务模式的商务智能平台;陈锦禾(2009)等提出一种基于知识挖掘的web商务智能平台(KB4wBi);蒋国瑞(2006)等构建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于multi—agent的柔性商务智能平台;此外还有学者研究了Bi方案的开发流程及方案的构成。

综述商务智能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技术先于力量”,商务智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但却很少有学者研究移动商务智能。云计算、三网融合等一系列移动互联网络条件的改善,给移动商务注入新的活力。

2.移动终端的发展和使用情况

2.1移动终端的发展

移动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主线:一是通讯工具的改善,是沿着Bp机、大哥大、手机、智能手机这一脉络发展的;二是个人上网设备的改善,是遵循笔记本电脑、上网本、平板电脑这一脉络发展的;此外,还有其他的移动终端,如GpS、电子游览器、移动电视等。据互联网周刊调查显示,在pDa、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设备、超便捷移动个人电脑、上网本中智能手机被认为会成为未来智能终端的主流。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和移动网络环境的改善,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在网络购物、旅游预定、移动办公等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智能手机产品的丰富和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上升,还将刺激用户市场对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消费需求,未来终端的发展无“终极”之说,但智能性、移动性、个性化、主动性是其显著特征,是超越视觉、听觉、触觉、感觉的一种智能性体现,更加的注重客户体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2移动终端的使用情况

国外对于移动终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件平台上的包括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应用程序和业务客户端程序三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操作系统有:Symbian,windowsmobile,Linux,palm,android,macoSX,Rim和omS。市场上形成了android阵营、Symbian阵营与苹果自有mac操作系统阵营的三足对抗之势;应用平台有Java、Brew等;国内对于oS及应用平台的研究比较落后。在移动终端的应用上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有学者研究了手持式终端在进货盘点、库存盘点与出货盘点这三大物流环节中的应用;运用软件工程的理论方法提出基于pDa的物资仓储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有学者提出基于物流CRm的手持移动终端的设计方案;研究了以手持终端和叉车触摸屏相结合作为操作终端,设计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系统的硬件网络结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为移动终端在自动化仓库管理中的应用做出探索。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加速,消费者对智能终端的需求不断升级,产业融合催生移动互联网“终端+业务”的一体化模式,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的移动商务有了中国大批的手机网民的支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

3.移动商务智能框架

移动商务加强了企业和顾客的互动,但现有的软件系统多是把原来基于internet的应用移植到移动平台上,并不能给企业经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移动商务智能是商务智能在移动商务领域的应用,一般经过移动终端采集相关数据,经过商务智能系统查询分析、在线分析处理或数据挖掘后把结果在移动终端显示,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辅助移动员工决策的过程。

3.1移动商务对商务智能的需求

在我国移动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移动设备制造商的支持,3G商用及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移动商务的优势在于:首先是无时空限制,其互动性正在影响着企业的运营,通过移动设备,企业所提供的内容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到达顾客和移动员工的手中,创造了更高效、更准确的信息互动;其次是便利性,除了移动设备便于携带外,移动员工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交易或取得资讯,可以随时随地从事公司活动;第三是移动商务的个性化,移动商务的应用能够达到个性化,呈现所需的资讯或提供所需的服务给特定的使用者。

移动商务智能要满足移动商务提出的要求应具有以下特点:

(1)互联性。移动中的员工应能够通过安全的移动终端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没有时空限制的链接移动商务智能,帮助移动员工和决策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移动性。移动商务智能和传统商务智能最大的不同在于移动性,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方便的获取原始数据、接收数据分析结果,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在云计算环境下进行数据分析。

(3)个性化。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与个人的信息联系紧密且位置敏感度高,移动商务智能应能够给移动员工和管理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东西,使企业更好的开展营销活动和方便客户定制服务等。

(4)智能性。一是可以为移动员工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二是主动地为移动员工或者客户提供一些信息,如事件提醒、日程安排、Kpi指标和运营报告等。

3.2建立移动商务智能框架

在“终端+业务”模式下,移动商务发展移动商务智能框架涉及到企业愿景、战略、应用、用户、技术、业务、数据七个层面的解决方案,实现数据到信息、知识、利润的增值链。

移动商务智能框架将企业业务中的数据进行挖掘,转化为信息、通过商务智能分析转化为知识,让知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为此,在愿景层,为利益相关者创造真实持久的价值,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最受尊敬的具有崇高企业社会责任使命感的公司;在战略层,运用平衡计分卡,保证企业战略的执行,体现出企业责任意识,为企业决策层、供应商、顾客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应用层,用户在利用移动商务智能实现战略、营销、客户、产品和绩效等各项服务;在用户层,移动商务智能系统必须包括查询、报告和oLap工具,同时必须设定良好的模型库、知识库、关键绩效指标,能够为移动员工、管理者、顾客等利益相关者提供个性化得服务,更加主动的将分析结果发送到移动终端上;在技术层,移动商务智能系统必须包括etL工具、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集成服务、实施数据存储;在业务层面,在经过业务流程再造后,让移动商务智能系统符合企业各个部门的需求,确保eRp、CRm、SCm等系统收集到真实的数据,后经过技术层的处理,能够达到战略层的要求;在数据层,移动员工能够运用智能手机、pDa、RFiD设备和叉车触摸屏等及时准确的采集信息,同时智能手机、pDa等又是商务智能系统分析后数据展示的工具,员工、管理者、顾客等通过这些移动终端设备体验移动商务智能系统的功能。

4.结束语

移动商务智能通过移动终端的使用扩大了数据的来源,可以及时、方便和全面的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和管理水平,是移动商务发展的必然选择。现有技术不够成熟、移动商务运营商对移动终端的影响、现有企业应用的匮乏和不成熟以及安全性和隐私性问题都等诸多挑战是企业建立移动商务智能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千帆,梅娟.移动商务商业模式分析、评价与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3):249-251

[2]KamelRouibah,Samiaouldali.puzzle:aconceptandprototypeforlinkingbusinessintelligencetobusinessstrategy.JournalofStrategicinformationSystem,2002,11:133-152

[3]w.H.Lnmon.BuildingtheDatawarehouse[m].newYork:wileyComputerpub,1996

[4]turban.e.aronsonandJ.e.DecisionSupportSystemsandintelligentSystems[m].prenticeHall,1998

[5][法]BernardLiautaud,[美]markHammond著,郑晓舟等译.商务智能:信息-知识-利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6]KarlVandenBergh,timoeillott.whyStandardizingBusinessintelligenceisCritica1.Businessobjectswhltepaper,2003

[7]王茁,顾洁编著.三位一体的商务智能——管理、技术、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朱晓武.商务智能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综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1):114-117

[9]陈贤.商务智能:开创管理新纪元[J].计算机与网络,1998,(12):36

[10]马鸣,赵轶超.实时商务智能的框架及其技术分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0):130-132

[11]周瑾.基于实时决策的事件驱动型商务智能过程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2):77-79

[12]白晨星.oracle商务智能在现代企业信息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10,(2):107-108

[13]丁荣涛.中小企业SaaS模式的商务智能系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27

[14]陈锦禾,魏榴花,沈洁.一种web商务智能语义平台及时序知识模型[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2):48-51

[15]蒋国瑞,杨晓燕,赵书良.基于multi—agent的面向中小企业的柔性商务智能平台研究[J].商业研究,2006,(14):43-47

[16]宋人杰,李佳佳,杨灵敏.pDa在电厂物资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28(1):36-38

[17]雷斌.移动终端在自动化仓库管理中的应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86-89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2

阿尔法狗接连打败李世石、柯洁,无人驾驶汽车从科幻慢慢变为现实,人工智能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跑马圈地”。我们正在被一个前所未有的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社会裹挟着前行。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积极探索,紧跟前沿,才能在这波智能化浪潮中不致被淘汰。本书通过丰富鲜活的企业案例,帮助我们梳理分析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的机器学习、超级计算、云端服务、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方向,总结这些企业在智能时代下的应对之策及成功经验,为之后企业的发展转型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余来文,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创业导师、野文投资董事长、文字传媒董事长,《商业智慧评论》和《创业管理评论》出品人,并任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亚洲城市大学等外聘mBa课程教授或创业导师。曾在海王集团、远望谷股份、飞尚集团等公司工作,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为大洁王集团、南华西集团、铜川矿务局、陕西煤业集团等公司提供管理咨询。先后在《管理科学》《北大商业评论》《销售与管理》《中国经营报》《CHinaDaiLY》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等杂志报纸200余篇。出版《智能革命: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与数据应用》《分享经济:网红、社群与共享》《共享经济:下一个风口》《互联网:商业模式颠覆与重塑》《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思维2.0: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企业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的颠覆与重塑》等30多本图书。林晓伟,江西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人才。先后在《系统管理学报》《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当代财经》《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现代管理科学》等国内核心刊物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写《智能时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与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分享、跨界与电商的融合》《互联网思维2.0: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企业商业模式运营与管理》《物流学》《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等图书。主持福建省级课题4项,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9项,参与诏安县农业和扶贫“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业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

1第1章智能时代

2开章案例

61.1开启智能时代

71.1.1mrSmart——我的智能生活

131.1.2智能时代之认知颠覆

181.1.3人工智能——工作“终结者”

191.1.4新产业的催生——“智”家帮的兴起

251.2迎接崭新的智能社会

251.2.1“数字化”——智能社会的“快引擎”

261.2.2“信息化”——智能社会的“大动脉”

271.2.3“网络化”——智能社会的“高速路”

281.2.4“集成化”——智能社会的“点金石”

291.2.5“公共化”——智能社会的“新时代”

321.3智能生态——智能时代的终极奥义

321.3.1传统工业逻辑的颠覆式创新

361.3.2人人创造,智能时代新分子

371.3.3用户“双力”:参与力创造力

381.3.4“智”之大器之智能整合

391.3.5未来人工智能生态圈

421.4智能时代的内核

421.4.1人工智能之先发“智”人

451.4.2超级计算之千手“算”音

461.4.3云端服务之无上“云”法

471.4.4网络安全之“安全”卫士

51章末案例

56第2章人工智能

57开章案例

622.1人工智能:让机器更聪明

622.1.1人机大战:阿尔法狗与柯洁

642.1.2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

672.1.3机械思维向左,智能思维向右

682.1.4人机融合:超人类智能时代

722.2人工智能新认知

752.2.1解密人工智能

762.2.2重要的是数据,而非程序

772.2.3淘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技能

802.2.4超人工智能时代

822.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822.3.1数据驱动智能革命

852.3.2数据挖掘:从大数据中找规律

862.3.3大数据的本质:数据化

892.3.4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永恒动力

902.4人机融合:连接未来

932.4.1人工智能之“星际迷航”

952.4.2机器学习与人工神经网络

962.4.3超越未来: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

1012.4.4人工智能之前世今生

1022.4.5人机融合:未来inG

104章末案例

109第3章超级计算

110开章案例

1143.1大话超级计算机

1143.1.1超级计算知多少

1153.1.2从数据到超级计算的飞跃

1173.1.3大千世界,“数”在掌握

1193.1.4数据流——“超算流体”

1223.2时代新宠——超级计算机

1233.2.1超级计算,未来国之重器

1243.2.2超算之不得不懂

1263.2.3大国超算之超常发展

1323.3超级管理

1323.3.1数据收集——“超管”之“核基础”

1323.3.2数据存储——“超管”之“核聚变”

1333.3.3数据处理——“超管”之“核爆炸”

1363.3.4超级计算安全

1373.4表演时间:超算之应用舞台

1373.4.1互联网应用:“互联”的二次方

1403.4.2电子政务应用:政务“超算”跨时代

1413.4.3精准医疗应用:超算医疗,快,准,狠

1453.4.4智能交通应用:数据出行,悠哉,享哉

1463.4.5金融投资应用:“超算”致富经

1493.4.6新零售应用:“超”未来,“算”零售

153章末案例

159第4章云端服务

160开章案例

1644.1云服务——“云”上境界

1644.1.1走进“云”化时代

1684.1.2享受云生活

1724.1.3幕后英雄——云计算推动“团队”

1734.2直击云计算

1744.2.1云计算为何物

1784.2.2云计算从哪里来

1794.2.3虚拟化,一切皆有可能

1814.2.4云计算未来规模

1834.3双重界:云计算与虚拟网络

1834.3.1云计算与虚拟网络关系

1844.3.2云服务之“虚化”技术

1894.3.3虚拟服务器——“虚化”技术承载终端

1934.3.4多云大融通——云存储设备

1954.3.5有备无患——云资源备份

1984.4“三云”家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1994.4.1公有云——“云”家必争之地

2014.4.2私有云——私享“云端”之上

2034.4.3混合云:公私合并——“云端”最强音

2074.5云应用——“云端”的机智强大

2074.5.1云应用:极致“云”风暴

2104.5.2云应用、云服务与云计算

2114.5.3ai云运用=“云端”最强音

212章末案例

218第5章网络安全

219开章案例

2235.1直击网络安全

2235.1.1计算机安全——21世纪的重点“安全区”

2245.1.2网络安全:居安思危,严阵以待

2275.1.3安全攻击之“四面”埋伏

2285.2不得不知的网络安全

2295.2.1网络安全之认知“大充电”

2325.2.2网络安全风险之危机四伏

2365.2.3网络安全的“威胁危邪”

2415.2.4安全管理“六板斧”

2425.3网络“歪脑筋”:犯罪与黑客

2435.3.1网络犯罪——犯罪“新境界”

2465.3.2黑客攻击:高智商罪犯的攻击

2475.3.3黑客攻击“六”手段:智、快、狠

2505.4无处不在的安全管家——网络安全管理

2505.4.1网络安全“密匙”:加密安全

2545.4.2保密系统:守口如瓶,从一而终

2565.4.3智能防火墙——安全防护之智能乾坤

2605.4.4网络安全未来式:量子通信

264章末案例

270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3

商业智能(Bi)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贵族气息,因为高高在上,让很多人对Bi望而却步。如何让商业智能走向大众化,让用户可以如同使用pC一样,把商业智能当作每个人的工具,一直是业界内热议和争论的问题。

传统的观点认为,商业智能软件是决策辅助系统、是“老板工程”,属于少数高管和专业分析人员。这部分人员,仅占组织的15%左右。近年来,随着商务智能软件的快速发展,其用户界面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非专业人士都可以轻松使用。因此,不少软件供应商都表示,它们的商务智能解决方案可以把大众化的比例提高到组织的60%左右。

从15%到60%,是一个跨越性的飞跃,但离“大众化”还是有差距的。何谓“大众化”?“大众化”意味着商务智能将不是少部分专业人士的专利,而是贴近大众生活的、人皆可用的、人人可以理解的工具和手段。通过它,可以将复杂深奥的信息内容以一种平民大众的渠道表达、展现、诠释给最普通的用户。

在商业智能大众化的大潮中,笔者找出了其中的佼佼者和读者分享。

2009年1月12日,海地发生了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关于震情和救援的报道占据了各大报纸和网站的首页。作为美国新闻界的领头羊和风向标的《纽约时报》是如何设计它的报道呢?

地震前后同一个地点的卫星地貌照片被重叠放在了同一个窗口内,窗口内部有一个类似窗帘的分屏箭头,通过拉动它,你看到了同一个地点地震前后的变化。拉动分屏箭头的同时,还会自动浮现出相关的文字说明。

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到地表遭受的巨大破坏和当地灾民无家可归的惨状:原来的公共绿地上,现在遍布灾民的帐篷。和两张地图简单地放到一起相比,这种信息表达方式增强了对比效果,使对比更加直观、一目了然。

再看看另外一个小例子:已经持续一年多的美国经济危机让不少人都丢了工作,谁失业了?谁还将失业?这是一个人人都关心的民生话题。《纽约时报》对此做出的数据分析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商业智能大众化的路线可谓走得炉火纯青。

所有不同人群的失业情况都囊括在一张图表当中。图的上方是“种族”、“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等4个维度的查询定义选项,四下选择点击之后,你就看到了你所关心群体的失业率变化曲线,这条曲线在众多的曲线当中变成了蓝色。你可以清楚地和代表整体的基准曲线对比。更绝的是,每次点击之后,曲线上上下下的跃动和重叠使读者轻松得获得了和其它群体的失业率对比的印象。此外,移动你的鼠标,每条曲线都会出现小段文字说明。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链接到网站亲自体验。记住,这是大众化的商业智能,即使不懂英语,我也保证你能明白它在说什么!)

商业智能的应用注重信息的分析和整合,一个好的商业智能产品能够把复杂的信息内容视觉化、图象化、文字化,帮助用户看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差异以及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如果仅仅是把两张照片并列在一起,信息并没有整合,没有增值,只是1+1=2,那就不是商务智能。在这两个例子中,《纽约时报》通过对信息内容独具匠心的整合,把零散的信息融合为新的知识,产生了1+1>2的效果,给商务智能如何走向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启发。

商业智能原来高高在上,由技术和分析人员一手把控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商业智能在企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重视实用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关键的业务人员通过Bi的应用,将获得更有效的业务洞察力,并能够利用这种理解能力的提升来改进业务绩效。他们逐步倾向更多地介入企业Bi应用的扩展,同时,Bi技术的发展也使这种大众化的应用成为了可能。

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商务智能的应用方面还举步不前,甚至举棋不定,离大众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要看到,以构建it运营平台为中心的时代即将过去,世界已经跨进了以信息分析和挖掘为中心的智能时代。这个大潮,浩浩荡荡,就在我们眼前。

链接

2009年后商业智能(Bi)的五大预测

12月18日,在荷兰举行的Gartner商业智能(Bi)高峰论坛上,专家们讨论了商业智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Gartner公开了对Bi在2009至2012年期间的发展的五大预测。

预测1;2012年后,全球前5000强企业中超过35%的企业将无法随其业务与市场上的重大变化而作出敏锐的决策。

预测2到2012年,商务部门将控制至少40%的Bi投资预算。

预测3:到2010年,20%的组织将通过软件即服务的业务模式(SaaS)获得具行业特色的分析应用软件。这种模式将成为Bi投资组合的标配。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4

[关键词]智能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随着internet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深入,电子商务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internet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动态性和异构性的特征,随着其不断发展,信息量不断膨胀,给人们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带来一定程度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能化电子商务系统应运而生,智能化电子商务系统是一种基于互联网,能够代替人并且具有一定逻辑推理能力、自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的智能化的电子交易模式。基于智能化的电子商务能帮助人们完成许多繁琐的信息处理工作,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方便。

一、智能概述

1.智能的定义

智能(intelligentagent)的理论和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提出,是一个新的研究和开发领域,其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信息检索、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理论和技术,主要是人工智能方面。

但是,对于是什么是“智能”,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统一和权威的说法,但从许多专家对智能提出的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智能可以通过感知、学习、推理及行动,能够基于知识库的训练后能模仿人类社会的行为,即具有智能性。在网络环境下,智能能够用户或其他程序,以主动服务的方式持续完成一组操作的软件可以定时或交互地执行,对网络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用于达到用户的目标、满足用户的需求。

2.智能的特点

(1)智能性(intelligenty)。智能性是智能技术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主要指的是的推理和学习能力,即它具有解决问题所需的丰富知识、策略和相关数据,能够进行相关的推理和智能计算。同时,智能还可以在用户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需求时信息时捕捉用户的偏好、兴趣及意图,并按最佳方式代为其完成任务。此外,智能还可以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自动拒绝一些不合理或可能给用户带来危害的请求。

(2)自主性(autonomy)。自主性又称学习性。主要是指智能能够自主运行。具有强烈的行为目的性能够根据需要主动采取一系列行动,以达到某种目的。智能技术能够根据当前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自己去完成各项任务、计划,并主动地把信息过滤、整理后提供给用户服务,并能够从经验中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根据环境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性。性也是智能技术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主要是指智能的自主与协调工作能力。表现为智能从事行为的自动化程度,即操作行为可以离开人或程序的干预,能够自动使用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并把检索信息结果主动推送给用户,并管理用户的个人资料及其私人目录下的知识库。但在其系统中必须通过操作行为加以控制,当其他提出请求时,只有自己才能决定是接受还是拒绝这种请求。

(4)合作性。主要是指每个智能都有标准的接口,采用统一的通信语言进行信息的交流。多系统由多个组成,通过本身的搜索活动和相互之间的交互活动,构成系统的群体活动,相互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复杂任务,从而实现系统整体的功能或目的,同时,在这种交互的过程中每个也都实现了自己的功能或目的。

(5)适应性。主要是指智能能够根据用户以前的经验理解所处的周围的环境,并能对环境和相关事件的变化及时反应,做出决策,改变自己的行动,或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在最短时间内给用户以警告。因此,智能可以接受委托、遵循承诺,产生输出反应动作和行为。

二、智能的工作流程

智能可以看成一个黑箱,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通过效应器作用环境。同时,智能也可以看作是知识处理的实体,它由知识库、规则库、推理机、各之间的通信协议组成,能够完成知识发现、通信协作、规则库应用、监督、知识库管理、推送等功能。在智能的工作流程中,每个都有自己的知识库,用户表达出自己的信息需求后,通过通信协作传给知识库,然后根据用户信息库中用户特定的需求和近期的爱好兴趣为标准来筛选信息。监督的作用就是当用户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时,检查知识库中是否存在用户以前相似的信息需求,如果有就把知识库中用户以前的需求记录提取出来,通过推送发给用户;如果知识库中没有用户的信息需求,经规则应用库理解生成一定的搜索规则,传送给知识发现进行相关信息搜索,搜索后的结果经信息过滤后存于信息数据库,再经过知识库的推理机制推测用户的潜在需求,并作为用户需求历史信息记录下来,结果传递给用户。监督的作用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实时跟踪信息数据库中历史记录在internet网络上的动态变化,一旦知识发现收集到相关内容和更新内容,它就立即通知规则应用库生成新的检索规则或应用,并通知和提醒用户有新的信息内容,还可以通过e―mail方式把特定更新内容以推送方式传达给用户。检索完成后允许用户对结果进行满意度和相关度的评价并反馈给知识库,一方面用来了解用户的新的兴趣需求;另一方面用来完善用户所需信息相关度的匹配规则,为用户的未来信息检索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智能的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智能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例如,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系统与网络管理等领域。而将人工智能的思想引入到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来,使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变的更加自动化和人性化,可以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阶段。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智能作用于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都会应用智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智能分成不同层面。

1.智能在电子商务中的宏观应用层面

宏观方面,智能技术主要是为企业,政府、教育系统等机构来提供竞争情报系统服务、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及协同商务解决方案等服务。但是,目前在宏观电子商务活动中,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还比较欠缺,一般还是以提供商务情报信息服务为主。智能技术可以从internet上帮助用户检索到大量有价值的隐性信息,不仅仅是文本信息,还有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并且可以是多语种内容的信息。智能可以形成用户需要的各类资源集合,并从大量的公共数据中筛选和提炼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企业,政府、教育系统等机构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提供信息支持和依据。

2.智能在电子商务中的微观应用层面

智能在电子商务中的微观应用层面的作用主要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同时检索多个网站,对商品信息进行筛选或监测,最终找到符合条件的物品所在的站点进行商务活动。这种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商品价格比较购物网站――查价网体现得比较明显,查价网将搜索引擎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商品的价格比较、每日最低行情快递等信息服务,目标是成为连接消费者与经销商的商品价格信息交流的平台。同时,智能微观层面的合作筛选功能还可以将用户的购买习惯同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倾向相比较后进行推荐,这种技术在现在的电子商务网站中大多已经实现,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如国内的当当网上书店使用了会员制进行管理,在用户首次登陆并进行购买活动以后,将与用户兴趣相关的书籍在旁边列出,以供用户参考选购,这样就节省用户在寻找感兴趣图书的时间,同时也获得了用户的偏好来帮助公司对用户进行个性化广告和产品的推介。

3.智能技术应用于宏微观电子商务的比较

宏观与微观电子商务中应用智能技术的系统结构是相似的,但是由于目标用户、服务范围等方面的差异,智能技术在不同应用层面上的侧重点还是有所差别。

(1)目标用户。宏观层面电子商务的用户主要是是大型企业,研究机构,传媒机构等,需要专业、最新、整理过的信息,以情报信息的方式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做出决策和研究,而提供这样的服务就需要提供者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强有力的信息系统的支持。微观层面电子商务的用户群体主要是以价格为纽带的联系起来的小商户和一般消费者,网站的主要业务集中在保证小商户的网上商店的正常运行和消费者能够方便的获取价格信息。

(2)服务范围。由于目标用户不同,也就决定了智能应用于宏微观电子商务服务的范围不同。宏观层面电子商务主要服务是为大型企业、研究机构等提供情报,这就要求必须将信息的来源扩展到整个行业并针对用户的特殊需求来进行信息的定制。微观层面电子商务的服务范围相对较窄,主要将在自己网站上注册的小商户的产品信息、报价信息等搜集起来,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个性化的产品价格信息。

(3)应用维护。在宏观层面智能的电子商务中,需要全体员工充分参与到企业情报门户系统中,对系统功能进行应用和发掘,在允许的范围内定制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共同保证系统运行的通畅。企业情报门户系统具有智能性,并自带媒体自动定期升级功能,用户是不需要维护的。在微观层面智能的电子商务中的用户有商户和消费者两部分,网上商店需要商户来进行定期维护和信息更新,而消费者无须进行维护。

(4)信用评价。在宏观层面智能的电子商务中,信息系统提供机构作为信息提供的主体,其信用直接关系自己的生存与信誉,所以必须与企业密切合作才能够提供信息服务,因此不需要进行信用评价。而在微观层面智能的电子商务中,不仅需要根据用户主观的留言进行信用评价,还应用了基于定单的智能互动式的评价,因而更能真实的反映出网上商店的运行情况,根据客观的数据来说明问题和评价买卖双方的信用情况,为用户提供帮助。

(5)最终目标和信息反馈。在宏观层面智能的电子商务中,实施主体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建立企业情报门户网站,依靠权威的信息来源和先进的智能技术,为用户反馈及时、准确、可信度高的情报,最终实现企业信息流转的畅通,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决策,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而在微观层面智能的电子商务中,其用户数量虽然庞大但是经常定制使用比较的用户不多,因此比较智能较难对每一个用户累积到足够的查询偏好信息来进行学习,导致了很难及时反馈回准确的信息。

四、结论

智能已经成为解决电子商务在internet信息空间的信息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都有强大的诱惑力,基于智能技术的电子商务将是一个极有前途的方向。但是,因为智能技术目前还不是非常成熟,目前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所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还比较欠缺,这就意味电子商务智能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国胜等:智能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研究.软科学,2003.1

[2]李伟超牛改芳:智能技术分析及应用.情报杂志,2003.6

[3]樊广俭马丽平:搭建个性化的电子商务平台.经济论坛,2003.17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5

摘要:本文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质,引入了智慧银行这一新兴概念,并提出从四个方面:智慧推动银行的创新与转型、智能开发人力资源、动态的业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集成式风险管理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智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一、智慧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所谓智慧银行,是指运用先进科技成果和银行经营管理经验,高效配置资源,敏锐洞察并引领客户需求,做出灵活快速反应的一种高度智能化的金融商业形态。更透彻的感应度量、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洞察,是智慧银行的发展愿景。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由国家直接控股的商业银行,其特点体现在所有的资本主要由国家投资,属国有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其竞争领域所形成的独特的竞争优势,是商业银行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动力。

国有商业银行要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能力,实现业务管理上前后台一体化的趋势,离不开智慧银行的支持。并且,数据挖掘能力和商务的智能化是智慧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银行通过数据挖掘收集数据、建立数据仓库,而商务智能则是银行管理分析这些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为银行的精准营销、智能管理客户信用以及推出更加贴合客户需求的银行产品提供了重要的仓储准备,这些可以极大地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银行未来竞争的后备力量。所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智慧化道路,这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基于智慧银行视角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措施

(一)智慧推动银行的创新与转型

在智慧发展的新阶段,信息技术早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引领需求、开拓市场和创新业务的重要驱动力。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主导银行,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智慧金融,在转型和创新之路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开启线上与线下并重的经营模式。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等这些新兴的渠道和模式的诞生,逐渐转换着银行的交易主渠道,契合了新生代人群的需求,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正发生着重大变化。

第二,细分客户群体。国有商业银行要敏锐地洞察社会人口的结构和消费的结构,然后将客户进行细分,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个,积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第三,商业生态系统的开放共生。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着产业链的紧密性和复杂性,银行作为服务业,与众多产业紧密挂钩,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有着特别的历史使命,利益相关者众多。

第四,创造最佳的客户体验。当前,互联网将几乎所有的技术软件和信息资源都连接起来,将这些资源有机的组合运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并借助技术和先进的理念推动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与创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优质的差异化金融服务,培养顾客的忠诚度与信任。

第五,整合协同渠道。通过对各种渠道的了解和把握,能够让我们熟练的从柜员、自助设备、网络或者移动的终端设备中了解到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发起的交易,运用对渠道的把控能分析出顾客的需求,然后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协同响应,为顾客提供方便、高效、安全的优质金融服务。

第六,构建灵敏且富有弹性的创新机制。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广泛收集员工和客户的意见,通过对这些意见的梳理,分析整理出顾客的关注点,不断的改进自身提供的服务,掌握员工内心的真实想法改进自身的管理方式,通过轻松的氛围营造让员工增进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进而不断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培育银行的创新文化。

(二)智能开发人力资源

国有商业银行要安全运营和获得盈利,需要一支敏锐与稳健并行的员工队伍,这里面的每一位员工不仅需要知识与诚信,更需要智慧的头脑,而这需要银行对其员工队伍进行智能开发:

第一,全员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特点。全员培训是国有商业银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职的各级员工进行集体分类培训,这是提高整体员工素质的必经之路,并且,应将分类培训作为重点,根据银行职员分工以及级别的不同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

第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适时调整制定的培训目标和规划,要力求培训的量化和可操作性强,做好培训的指导与监督工作。

第三,人力资源开发方式的多样化。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多样化,可以采取外出研修、技术比赛、电话培训、和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

(三)动态的业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iBm将部署动态的it基础架构作为构建智慧银行的四大突破点,可见业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动态化的重要性,其实智慧就是及时响应业务需求的动态it基础架构。在这个信息繁杂、多变的大数据时代,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不败的竞争地位,就需要改变自身传统的经营方式,革新经营理念,顺应时代潮流,运用新技术,增强自身信息化管理建设,设定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不断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致力打造智慧银行。在动态的业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国际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第二,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建设更加市场化的银行基础设施体系。第三,增强金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建设更加普惠的银行基础设施体系。第四,信息技术对银行业具有变革性,建设智能化的it基础设施体系。

(四)集成式风险管理

智慧要能实时的、准确的、预测及规避各类金融风险,优化内部资本结构。智慧银行需要实施整合的风险管理战略,紧密应对新资本模型设计、调整业务目标,定量的风险技术手段可以预测并规避未来风险,制度遵从可以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

首先,要预防金融风险。银行由于其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在金融产品交易中会产生诸多的风险,例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第二,促进治理和遵守法规。国有商业银行虽然都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但是也要以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为首要前提,必须遵守各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也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体系,实现精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第三,防止金融犯罪。来自于内部和外部的金融犯罪,银行应更加主动的运用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并阻止,实时监控,加强金融犯罪防范力度。

第四,预防it基础架构风险。银行业创新首先需要转变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的转变则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建立一个坚实的it基础架构则是支持商业模式转变、业务创新的关键。(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兴隆.对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3期

[2]张向菁,金麒,水.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研究[J];当代财经;2001年07期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6

【关键词】商业智能 企业信息化 竞争力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已掀起信息化的浪潮,信息化的层次也在不断演进,从mRp,mRpii,eRp到CRm,从数据仓库到数据挖掘,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推动着企业信息化的升级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功能强大的、面向事务型的信息系统在各个行业中大量应用。然而,这些应用都集中在前端的数据查询、存储和简单处理方面。现在企业已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有研究表明,平均18个月信息量就翻一番,但是能分析的数据估计只有7%。如何将大量的数据转换为可靠的信息以挖掘潜在的商机,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由此,商业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简称Bi)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就商业智能如何提升企业信息化以及在现实企业中应用模式进行探讨。

1企业信息化阶段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里查德·诺兰(Richard.norlan)首先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4个阶段,即开发期、普及期、控制期和成熟期,这是按时间顺序建立的四阶段模型。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信息系统的用途不断扩大,此时诺兰又提出了六阶段模型。即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这样诺兰模型已成为说明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型,它在概念层次上对企业进行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对信息化的计划制定过程和衡量企业处于哪一个信息化发展阶段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诺兰模型有其局限性,不能只是从计算机技术发展和人们接受使用计算机的水平来评价管理信息系统进程,而要从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数据有效管理、系统有效集成,甚至还要从具体企业的信息化实施过程出发,所以就出现了业界普遍认可的企业信息化四阶段模型,这四阶段分别是:单一部门信息化,跨部门信息化,企业级信息化,产业链级信息化。如下表:

从这四阶段模型看,都是基于企业实现信息化过程,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实施信息化,不必按部就班按照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在现代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必须结合技术、管理、文化因素渐进地进行,使新的智能技术融入到企业管理中。

2商业智能内涵

商业智能这一术语1989年由GartnerGroup的HowardDresner首次提出,它描述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应用基于事实的支持系统来辅助商业决策的制定。Datawarehouseinstitute组织认为“Bi是将数据转换为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商业行为上的一个过程”;GantnerGroup则认为“Bi是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发现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简单地说,商业智能是对商业信息的搜集、管理和分析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和洞察力,促使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其实,商业智能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数据仓库、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为此,把商业智能看成是一种解决方案应该比较恰当。要深入认识商业智能,必须了解商业智能组织架构体系。

商业智能组织架构体系主要由数据仓库、oLap以及数据挖掘三部分组成。

按照w.H.inmon这位数据仓库系统构造方面的权威设计师的说法,“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时变的、非易失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部门的决策过程”。这个简短而又全面的定义指出了表明数据仓库主要特征的四个关键词:面向主题的(subject-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d)、时变的(time-variant)、非易失的(nonvolatile),将数据仓库与其他数据存储系统(如关系数据库系统、事务处理系统和文件系统)区别开来。

联机分析处理(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简称oLap)是一类软件技术,它帮助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种可能的观察角度对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来的、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的、并真实反映企业维度特性的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理解。

数据挖掘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已有的数据进行信息开采、挖掘和分析,从中识别和抽取隐含的模式和有趣知识,并利用它们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数据挖掘的任务是从数据中发现模式。模式有很多种,按功能可分为两大类:预测型(predictive)模式和描述型(Descriptive)模式。

3商业智能技术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

企业信息化进展到一定程度,数据量激增,面对海量数据,人们感慨数据丰富,信息贫乏。许多国内外企业纷纷决定采用商业智能技术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3.1提升企业管理决策能力

在传统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老总往往可以参考不多的信息凭借经验直接给出决策。在网络经济环境下,这样制定出的决策往往是偏颇的。而现在事实上很多决策者仍在采用此种方法,因此提升战略决策者的洞察力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企业应用商业智能,战略决策者能够冲破自身的局限性,产生有意义的深远的洞察力。这是因为:决策者通过商业智能提供的图形、图表、表格等工具来陈述问题。图形和图表是一种直观的问题陈述方式,它强调数据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可以对图形或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相比传统的报表,管理者更能够尽快作出反映,提升分析问题的洞察力。有研究表明,26%以上的决策者不能够恰当的选择问题陈述工具以辅助问题解决。这种不恰当的选择,导致问题解决时间的延长及结果的偏颇。图形等陈述手段对决策者的启示作用是有限的,为了解决问题,进行相关信息的推理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开始通过搜索或分析开始数据探索的出发点。这种向导式的分析,通过借助储存的专家系统可以给决策者带来新的理念,更新决策者的思想。向导和决策者间的交互激发了知识的产生,即决策者洞察力的产生。

3.2整合企业信息,提高报表分析

商业智能从技术层面上看,都是以数据仓库为基础,利用oLap或数据挖掘技术根据决策者的需要从中提炼出各种表或视图。大致有几种类型。①企业级报表,这类报表生成器用来生成很好的格式化的静态报表,如财务报表、企业销售报表等。②立方体分析,它是基于立方体的商业智能工具向业务经理们提供简单的切片和钻取分析能力。③任意查询和分析,如关系型oLap(RoLap)工具供超级用户对数据库进行任意的访问,对整个数据库进行切片、钻取,从而分析到最细粒度的交易信息。④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它是通过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可以使用各类模型进行预测或者寻找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相关性。⑤报表分发和预警,它是基于报表分发机制,可以根据订阅、调度或者数据库中的触发事件向大量的用户群发送整个报表或者告警信息。

4企业信息化中商业智能典型应用

4.1商业智能典型应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那些企业需要具有商业智能的软件,主要集中在竞争激烈的数据密集型的生活消费品行业和零售业以及金融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等。使用商业智能都可以立竿见影地带动销售,这一点在零售业表现最为明显。这就是商业智能中的销售管理,它通过系统存储的产品销售信息建立销售模型,分总体销售模型和区域、部门销售模型,对产生不同结果的销售模型分析其销售量和销售策略,进行销售影响的因素分析和评估,根据不同的销售环境对相应的产品销售方案进行改进和创新,及时落实产品上架和下架计划,提高企业营销额。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建立提高销售量的预测模型。但是国内的生活消费品行业和零售业利润薄,信息化程度低,资金实力不强,没有足够能力实施。反而是电信、金融、航空等行业被商业智能厂商们看好,因为在国内这些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高,并且这些行业从某种意义上都是服务业,客户的需求在这些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准确、科学地把握客户的需求是身处这些行业的企业决策者们孜孜以求的东西,所以利用商业智能建立客户关系管理尤为重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平台集成客户信息,能有效保证客户信息的集中、统一和规范并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帮助企业在适当时间、通过适当渠道、为客户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发展曲线企业及时发现市场和顾客异常情况,快速采取措施,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收益。如信用卡分析,银行、保险等行业的欺诈监测等。

4.2商业智能应用案例——中国光大银行国际结算系统

光大银行的国际结算系统于2001年正式运行,是光大银行的重要的业务,业务品种主要包括进口开证、到单、付汇、信用证通知、议付、结汇、转让信用证、出口托收、进口代收、进出口押汇、贴现、包买票据等,并实现了与SwiFt、会计系统接口。国际结算系统上线运行一段时间后,面临的问题是无法解决有效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急需建立一套强大的报表和统计分析系统,提供给光大银行总行和各分支行的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对国际结算业务的经营和收益进行深入分析。

光大银行建立面向国际结算部的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利用光大银行国际结算系统积累的大量有价值的历史交易数据,国际结算统计分析系统真实地反映光大国际结算业务的经营状况、揭示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和报表,并且支持oLap验证式分析功能。光大银行国际结算统计分析系统基于数据仓库和oLap技术,提供一个易用、灵活、快速的,集成了分析、统计、报表、数据挖掘的商业智能系统。国际结算统计分析系统是一个全行集中的分析系统,分支行无需配备该系统的维护人员,最大限度地降低光大银行的维护成本;而且各级业务人员无需科技部门的协助就可以自己定制各种报表和分析报告。

国际结算统计分析系统:(1)提供及时、方便的信息获取的方法,涵盖国际结算业务系统统计分析需要的全部数据,以及汇款柜台系统的部分数据,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及时性,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信息查询。(2)可以让业务人员方便地定义各种报表,得心应手地在报表中嵌入分析结果,并且支持报表下钻功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3)支持快捷地绘制各种指标的走势曲线、对比柱图、占比图形,对数据进行内在关系和深度挖掘,为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决定提供有力的依据。可以从机构、行和客户等角度分析国际结算业务的收益情况。(4)能够及时地对异常的情况进行告警,使决策者随时掌控全局。分级的等级评估更是预警、各种比较的有效方法。

光大银行国际结算统计分析系统为光大银行国际业务部的决策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查询、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报表定制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且减少系统的维护成本,达到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业务的变化和收益的变化,帮助用户从“市场占有率”观念转变为“利润贡献度”观念,从而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7

关键词流程;工程管理;管理规范

1概述

我国智能建筑始建于90年代,起步较晚,但却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相继建成一批具有一定智能化的大型公共建筑。国内各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已经成为智能建筑的巨大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智能系统设备商、系统集成商、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房地产开发商。智能建筑是高技术的结晶、系统集成商、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房地产开发商。智能建筑是高技术的结晶,既是技术密集型建筑,也是资金密集型建筑,它的设计和施工都不能照搬传统建筑的方法,需要有专业化的设计队伍和承建商。

2建筑的实施流程

2.1不同的客户、不同的建筑物就有不同的需求,需求是推动和促进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在目前国情下,普通工薪阶层的安居房中,大量应用千兆网络布线就是一处不必要的浪费,因为客户暂时没有这种需求。所以了解客户需求,是有效进行智能建筑建设的首要前提。目前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工程建设的环节中,由专业顾问公司进行需求分析。顾问公司代表业主的利益,根据业主的实际要求,结合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招标文件和监管工程的实施过程。顾问公司通过编制技术规格书规定系统技术性能,对产品选择和实施方案具有否决权但对产品不具备推荐权。

2.3全面的系统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基础。系统设计是在方案审批后进行,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过程。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筑主体设计单位不可能按习惯施工图的深度绘制出详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详图,只能绘制出介于现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之间的技术设计图纸。可称之为系统设计施工图。它已基本完成各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管线路由、电源供应、系统接地等主要构件的设计,也必须完成与建筑主体专业和其他设备专业的配合工作。整个系统设计施工图作为日后的招投标工作、深化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2.4弱电承包商的选择是智能建筑设计的重点:目前智能建筑的工程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模式,目前国内常见的有三种模式:

2.4.1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为一个个的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选择一个承包商,协调工作由业主完成。

2.4.2业主将弱电系统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由土建总承包商来作弱电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管理工作。智能建筑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它是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融合的产物。目前发展还不成熟,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不断涌现。像模式一,业主将弱电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分包,就要求业主具备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管理的经验。而目前的情况是,一般单位的业主对弱电工程缺乏较深的了解,即使是一些大单位,在组织机构上设有基建处,有一些负责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往往这些人熟悉的又只是结构、电气、水暖等建筑的常规系统,而对新兴的建筑智能化方面的知识仍有欠缺,这就难免造成对弱电系统的管理力不从心;各子系统不考虑对外开放通讯协议,造成总集成的麻烦。负责的人员费了很大的心血但效果不好,巨大的投资不能收到相应的回报。这种案例屡见不鲜。即使业主能招聘到一些有很强的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识和施工管理经验的员工,但这会使业主的基建班子变得很庞大,而且一旦大楼竣工,这些人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业主单个系统分包的这种办法要求业主方面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而这又是目前实际情况很难达到的。

由弱电总承包商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这符合国际上专业化的趋势,由于一直从事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工作,弱电总承包商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建筑专业技术和管理班子,这些人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已经具备很强的弱电各子系统的技术能力和对关键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能力。弱电总承包商是专业从事建筑智能化工作的,力求自身的不断发展,他们会不断跟踪新技术,力求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综上所述,弱电总承包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但凡事有利便有弊。对业主而言,如何选择一个合格的弱电总承包商是一个存在很大风险的问题。目前,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声称能做建筑智能化的承包商越来越多,在发展的大潮下,难免泥沙俱下,抛开没有“建筑智能化专项资质”的班子不说,就是具有“建筑智能化专项”的公司的水平也良莠不齐。选择一个好的弱电总承包商对工程至关重要,这也是最终交工的工程能否达到业主要求的关键。2.5深化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实施指南

不同产品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电源供应方式等具体工艺不同,所以设计方不可能在产品确定之前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在优化设计完成后,应由弱电总承包商或各子系统承包商根据优化的设计资料和中标产品的技术资料完成传统意义的详细施工图。详细施工图应经总体设计方确认批准。确认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明确的设计责任和强制性的工作效力。

2.6规范的安装调试是智能建筑建设的有力保障:智能建筑的施工过程必须遵守现行的规范和规定,必须有效的监管。批准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法定的指导意义,不能随意修改,此时的系统集成商等同于传统意义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天职就是“按图施工”。任何施工中的变更必须总体设计方确认,否则就容易发生与原设计不符的质量问题。

系统调试时,集成商获取机电设备厂家提供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后,就可以组织缩写相关的接口驱动程序。该驱动程序应该可以让其他程序合法调用而不需要对具体设备有详尽的了解。比如,通过驱动程序可以读取系统的温湿度而不需要考虑温湿度用何种方式进行测量,通过驱动等距离可以控制机组的运转而不需要考虑从哪个路径进行控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为二次集成创造条件。有了驱动程序后,就可以按照软件工程技术的规则来组织编写用户界面语言。当所有的一次集成系统设备安装完毕、调试成功、提交完备的通用系统接口硬件、符合要求的系统接口软件编制完成,此时一次集成就完成了。

.结束语: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工程总体设计是龙头,是智能建筑功能与水平的体现。工程实施是智能建筑成败的关键。系统总承包商的选择,确保以确定的工程界面实施为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严格按设计、产品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和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三要素。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智能建筑历史实绩或成果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特点;智能化;发展趋势

1电子商务档案的特点

1.1复杂性

电子商务档案的相关信息是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其是通过数据编码的形式而存在的,无法通过手工来操作,也无法直接用肉眼来识别,只有通过计算机操作才能够将其转换成可以为肉眼识别的信息记录。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档案信息的传输协议、连接方式以及存储形式等不断的变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客观上导致了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1.2集成性

相对于纸质档案而言,电子商务档案在信息的集成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存储的特点,使得同一份档案信息中可以包含文字、数据、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的内容,对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整个过程可以详细的记录下来,充分的体现出全面性、客观性的特点,所以具有很高的集成性。

2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2.1信息存储智能化

1.借助智能存储设备

电子商务档案在进行信息保存的时候需要借助于电脑、服务器和相关的移动存储设备等,而在对电子档案文件进行访问的时候也离不开这些设备的支持。电子商务其发展方向在于信息提取的及时性、便利性,以及不受到时间地点等的约束与限制,能够达到随时获取档案信息的标准。对于将来的智能化存储设备来说,这是基本的要求,对电子档案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个特征也在于电子档案存放之后的提取方式的转变。当智能化信息存储在进行输出的时候,应该是能够对不同的智能化设备都支持的,而且对于拥有权限的智能化设备还应该给与其关于电子档案信息的编辑、备份、安全管理等特别操作的权利,这也是为了让档案信息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2.存储设备智能化管理

未来信息储存的发展方向就在于信息存储智能化,这种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让存储和管理结合在了一起,也让计算机系统、工作模式以及连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将一些不必要的行为省略了,还可以让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其安全以及实时访问得到保证。实际上,电子商务档案存储的智能化是由计算机系统当中的软件与硬件来进行决定的,而所谓智能化存储就需要让计算机其部分的运算以及控制功能可以下放到存储设备当中,让存储设备不只是能够进行数据存储,还可以拥有一定的运算与控制的功能。借助于智能存储技术,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可以获得更多效益,不但可以让人工操作得带减少,也能够让过去对于档案管理所需空间得到节约,更能够缩短时间以及让运输、仓储相关费用得到节约。智能化存储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于存储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监控与调整工作,从而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与潜在隐患,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让数据存储的安全与持续得到保证,也让电子商务档案存储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

2.2信息检索智能化

1.智能检索

对于诸多档案信息而言,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只是其中之一,也是电子商务的兴起才出现的。通常情况下,对于档案信息的检索主要发展在于自然检索、手动检索、计算机辅助检索以及计算机智能检索,对于电子商务档案信息其检索来说,也是类似的。计算机的智能技术不断带动着电子商务档案学信息检索的智能化,而面对拥有各式各样信息存储方式的电子商务档案,因为其信息内容可能包含文字、数字、图片、图像、声音等,还可能有加密信息与不加密信息的区别以及本地存储与其他存储等情况,关于电子商务档案信息有关的智能检索就拥有了更为重大的意义。对于智能检索而言,其基础就在于文献以及检索词的相关度,并且对文献重要性进行综合考察作为指标,再对检索的结果进行排序,从而让检索效率得到提升。

2.推理化分析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电子商务档案信息的智能检索拥有技术支撑。计算机推理思想对于档案管理其智能化的应用,可以让档案管理其检索系统做到对于基于模式识别以及物景分析的图形图像检索系统,也更有利于档案信息搜索工具借助于别的基础理论实现更智能的模式开发。

2.3档案应用智能化

1.客户管理智能化管理

电子商务档案其应用智能化,首先在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智能化。对于电子商务档案而言,客户档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子商务档案也相当于是让商家客户之间有了新的交流方式,那么企业的管理者在对客户关系进行管理的时候也应该变化思维方式。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可以让企业对客户的服务得到加强,也让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得到提升,更能够让企业的效率与效益得到提升,这同样需要加强关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客户数据库开发以及应用。

2.商情智能化预测

智能化的商情预测,是电子商务档案应用智能化的另一个重点。客户数据庞大,而企业的营销信息、销售信息以及服务信息也非常多,只有高度商业智能的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才能够很好的实现对于它们的分析与管理。智能化的商情预测系统,借助于数据挖掘思想以及数据仓库的管理技巧,一对一的营销策略、以及个性化的售后服务智能化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可以使得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也能够让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盈利空间得到拓展与提升。

3.商业数据智能分析

商业价值的实践以及商业需求的满足,只是智能化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的部分效用,关于对于市场以及客户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让企业的商业流程重新进行塑造,更是让企业管理者拥有更加智能化决策分析工具的重要方式。智能化的营销策划,需要利用到智能化营销策划其管理系统,而企业借助于此可以对产品以及市场信息做到全面分析,对高效的营销计划进行制定,而销售与服务指标应该切实可行,从而让企业管理得到优化。

3结语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档案的发展,而关于电子商务档案管理其智能化趋势也变得越来越明显。相比于纸质档案管理,电子商务管理更加复杂,不但包含文字图像信息还包括声音视频等数据资料。对于电子商务档案的智能化管理,需要来自于企业的多方面配合,而这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姚凤臣.电子商务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趋势探析[J].华章,2012(19).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9

数字化转型箭在弦上

“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改变到底有多震撼?可能就和最近几天刮过的台风一样。”英特尔公司行业解决方案集团中国区总经理梁雅莉表示。10月21日,2016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在珠海举行。就在会议举行的前几天,一场猛烈的台风正席卷广东。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转型意味着改变传统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商业模式,同时转型也能让企业更好地适应以客户为中心的新时代的应用需求,在未来5~10年内保持可持续增长,而不是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研究机构iDC指出,数字化转型,是指使用诸如移动设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通过新产品、新商业模式、新顾客、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关系建立竞争优势。

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改变是全面而深刻的,比如每个公司未来都可能成为软件公司;企业首席信息官(Cio)的角色将发生转变,从业务的支持者转变为业务的创新者;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it”将成为业务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有些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尝试着实施数字化转型。

为了评估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和进展,iDC提出了一个数字化转型评估成熟度模型,按成熟度由低到高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随机型、机会型、可重复型、管理型和优化型。iDC的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组织机构大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初期,参与调查的45.4%的企业处于“随机阶段”,即企业当前的业务发展与数字化不相关,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度极差。处在这个阶段的企业是数字化的入门者,需要建设最基本的数字化能力,并系统性地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

美国的大多数企业目前处于第二或第三阶段,即机会型和可重复型,而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处于数字化转型十分成熟的阶段。“中国的大多数企业目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随机型阶段,刚刚开始了解数字化转型。中国的企业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同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经验。”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助理研究总监周震刚指出,“达到数字化转型最成熟的阶段,即优化型的企业,将成为行业的‘破坏者’,具有颠覆整个产业的能量。”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中国大客户部销售总经理叶明认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企业必须将自身的战略、业务流程、企业发展方向等与数字化完美结合,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组织架构、流程等方方面面的变革。从it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厂商能够单独提供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完整解决方案,因此必须依靠整个生态圈的力量。联想提出的“open+”战略,就是基于开放的原则,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客户一起,合力推动企业的业务转型。

众所周知,从今年5月6日宣布正式成立后开始,新华三集团一直在进行内部组织机构和业务的整合,这也是一种转型。新华三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关键业务服务器事业部总经理陈振宽谈到业务转型时深有体会:“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普及,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提升效率、灵活性和敏捷性。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关键任务是将it从过去单纯的业务支撑平台变为支撑企业业务成长的新引擎。作为‘新it’的领导者,新华三将以不断的创新引领it产业的发展,助力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iDC预测,到2017年底,全球超过50%的it预算将花费在新技术上;到2018年,67%的全球2000强企业都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关键策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如今,数据中心的流量每年增加一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将带来巨大的业务成效。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讯飞研究院副院长王智国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远比想象中快。未来5~10年内,人类将进入智能化的时代,而现在正是爆发的前夜。”科大讯飞在本次峰会上展示了在基于英特尔至强处理器的高性能计算(HpC)平台上开发和优化的在线机器学习解决方案。科大讯飞推出的“讯飞超脑”将掀起以自然语音为入口的认知革命,并将构建普遍智能的世界。

英特尔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企业未来几年可能会遇到强烈冲击,被收购或从市场上消失,而数字化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策略。英特尔公司销售市场部副总裁兼行业解决方案集团全球总经理香农・波林(Shannonpoulin)强调:“世界正在进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理、数码、生物的融合时代。新技术形成强大的‘漩涡效应’,实现数字化和跨界融合,再造企业业务是大势所趋。英特尔的云和数据中心、物联网、存储、FpGa、5G等技术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形成良性循环,将成为数字化企业的核心技术基础,推动企业成功转型。”

梁雅莉表示:“台风的力量无比强大,这就如同每一次伟大的变革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如果应对不当就会被巨浪吞没,而如果应对得当,抓住每个机会,就可以守得云开见日出。”根植中国已经31年的英特尔要做企业业务变革的基石。

未来30年属于人工智能

有业内人士指出,人工智能将是未来30年的战略机遇。新的技术变革,比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无疑将为企业业务转型注入新的动力。在峰会期间,英特尔与中国领先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为期三年的以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英特尔至强融核处理器,以及英特尔至强处理器+FpGa为基础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研究项目。

王智国表示:“非常高兴与英特尔再度携手,将双方的技术合作推向深入。一直以来,我们双方都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行业应用的推动。英特尔擅长底层计算架构,科大讯飞则擅长算法和应用。我们期待双方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推动硬件和软件的协同设计和优化,共同推出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并通过这些创新的技术支持更多行业用户的业务转型。”

在人工智能领域,英特尔与科大讯飞可谓惺惺相惜。王智国对英特尔在芯片、网络、存储、FpGa等基础技术领域的创新赞不绝口。双方很早以前就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过合作,科大讯飞的专家还在英特尔iDF大会上做过关于人工智能的主题演讲。

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三个前提是:第一,强大的计算能力;第二,人工智能的算法;第三,人工智能要处理的对象――大数据。“人工智能必须与大数据相结合。”王智国表示,“如果我们和英特尔在以上三方面能够深入合作,将有可能在未来5~10年引领人工智能领域的变革。”

目前,虽然人工智能市场的规模还不大,但是增长迅速。“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致力于与行业创新领先者合作,将至强处理器、FpGa、互联网的创新技术等集中在一起,运用到人工智能的各项应用中。”香农・波林表示,“我们之所以选择与科大讯飞合作,并不是看重合作伙伴的市场知名度,而是我们双方之间能否实现优势互补。更重要的是,合作伙伴的创新能激励和促进我们在细分技术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英特尔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第一,推出了面向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框架,加速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同时加快数据分析平台的应用;第二,英特尔的工具库可以实现相关解决方案性能的最大化,提供理想的单节点和多节点性能;第三,拥有整体的开源机器学习框架,推动CpU进一步优化。

除了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外,英特尔还可能通过收购一些软件公司,进一步增强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同时改善用户使用英特尔产品的体验,在深度学习和认知计算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比如进一步提升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体验。香农・波林表示,英特尔接下来在人工智能方面还会有更重要的计划。

人工智能并不是纸上谈兵。在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举行的同时,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举行,各种商业和消费类的机器人大放异彩。在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的解决方案展示区内,最吸引参会者的也是大大小小的机器人。

人工智能还在推动电商行业的创新与应用。京东商城技术副总裁翁志介绍说:“人工智能和VR/aR在电商行业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网购和用户体验,以及电商自身的运营效率。京东广泛采用x86技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机器人智能聊天、智能家居、智能仓储物流、无人仓、无人机、无人配送等服务,推动了电商行业的创新。”

举例来说,京东基于自身丰富的业务场景,将人脸识别和图像搜索技术用于网购。京东拍照购是JDCamera+的一个功能,用户在大街上看到某人穿着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可以用手机拍下照片并上传,京东商城就能在后台找到同款或同类的产品信息。

现在仍然是“智能手机+互联网应用”为主的时代,到2020年则是aR/VR和物联网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虽然可以便捷地随时随地购物,但是缺少对真实物品的观察,以及朋友间的交互。aR/VR将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沉浸式的与线下购物一样逼真的虚拟购物体验。

翁志表示,aR/VR虽然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少统一的规范,内容匮乏,进入门槛高,设备价格两极分化,应用场景不成熟,更多的是游戏、电影、教育和旅游,而且用户的体验亟待提升。

京东已经建立了aR/VR实验室,实现技术跟踪和引领,同时致力于制定相关的规范,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加强伙伴间的合作,创新aR/VR电商应用,推动市场快速走向成熟;打造aR/VR统一、平放平台,建立aR/VR的虚拟商店应用,提升用户的认同感。

京东与科大讯飞成立的合资公司生产的“叮咚音响”,不仅有歌曲点播的功能,还能提供天气预报、叫车等服务。因为应用了图像扫描和分析技术,京东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的商品验收和入库。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商中还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比如,自动拿取商品,自动包装和配送。京东已经开始进行这些方面的实验。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还能在电商的供应链、精准营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互联网行业部总经理王虹莉介绍说:“浪潮与英特尔联合搭建了深度学习框架,让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应用创新。另外,英特尔与浪潮联合发起的‘Keep’试用体验计划(KnLevaluationandescalationprogram)也已经开始接受报名。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联网企业中的落地速度超出想象。浪潮将高性能计算技术用于人工智能应用,同时不断提升软件方面的能力,将技术与各种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相结合。”

目前人工智能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细分市场很多,没有一家厂商敢说占据了人工智能市场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新华三集团希望能够深入细分市场和具体技术环节,支持处于业界最前沿的探索者、创新企业,引领由大数据、大互联网、大安全和云计算组成的“新it”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市场走向成熟。陈振宽表示,新华三集团是人工智能的“助攻者”和幕后英雄。

英特尔是技术的基石、业务变革的基石、合作伙伴生态系统的基石。作为一家致力于驱动云计算、物联网和商业智能发展的公司,英特尔基于经济、高效、开放的it基础架构,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不断整合优化最新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无人驾驶等技术,并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从云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应用,为用户进行业务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新经济时代下的转型利器。

生态系统从供应链模式到价值链模式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一个战略合作伙伴,不仅可以提供适合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甚至双方共同研发,共同成长。在这个时代,生态是始终摆在第一位的,因为没有哪一个厂商能够单打独斗,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服务,而必须依靠合作伙伴和生态圈的力量。

包括华为、新华三集团、联想、浪潮、曙光等在内的许多重要合作伙伴都参与了本次英特尔中国行业峰会,在探讨如何帮助行业用户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适合时代变革要求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要,联想借助信息共享与融合,实现了高端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个性化生产。用户通过电商平台下单后,相关数据进入到eRp系统,后端的生产线就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比如在笔记本电脑的外壳上印制用户需要的文字或图案。联想还将此经验移植到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帮助制造企业借助o2o方式实现定制化生产,有效控制生产进度和质量,制定相关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实现全过程、透明化的交付,从而实现数字化转型。

联想还提出了稳基业、敏突破的“双态it”价值主张。联想本身从稳态系统开始,逐步加入敏态it的因素,最终实现了“双态it”。在这个过程中,联想总结了很多来自于实践的经验,明确了实现业务稳中有敏、敏中有稳、动态迭代的“双态it”建设思路,推出了“双态it”解决方案家族,以及实现“双态it”的方法论――联想《双态it白皮书》,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有了上游厂商英特尔提供的芯片、网络、存储等核心技术的支撑,我们这些方案厂商可以合力推动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曙光已经准备好。”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服务器产品事业部总经理秦晓宁举例说,“在‘数据中国’战略的指导下,我们加速了数据的汇聚,重点围绕政府大数据、科学大数据、安全大数据和工业大数据四类大数据业务布局,不断提升数据服务的能力,助力数据应用的落地。”

数据是创新的源泉。与英持尔深入合作,曙光在云服务器、液冷服务器、天蝎服务器、安全、网络、高性能计算等领域不断突破和创新,布局“百城百行”,提供云计算服务。另外,曙光还与英特尔一起推动行业解决方案的落地。比如在公安行业,全国各地有数万个公安管所,业务应用超过100个,而以前这些机构拥有独立的数据中心,没有实现业务和数据的整合和统一管理、分析。浪潮推出的“四网双中心”云计算整合架构,可以将分散的数据中心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实现四网数据的大集中、大整合,利用开放融合的分布式数据中心技术、云计算操作系统,在全国多个省市部署公安云,实现了大数据在警务平台中的落地。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新需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我们这样的2B公司来说是一个新的机会。以前,我们以服务器为主,现在则扩展到存储、高性能计算、云管理平台、人工智能等更广阔的产品领域。我们交付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而是丰富的方案组合,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王虹莉表示,“帮助企业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厂商自己先要转型。英特尔是基石。我们在它的技术和平台之上创造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前,厂商间的合作是供应链的模式,现在则是基于产品和研发的价值链合作模式。比如,浪潮天梭K1就是基于价值链的合作方式推出的全新的解决方案。”

在帮助客户实现业务转型的过程中,新华三集团也在不断提升自己作为“新it”解决方案领导者的能力和影响力。陈振宽介绍说:“目前,集团50%的员工是研发人员,拥有6900多项专利,其中50%是研发专利。未来,我们还将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实现向‘新it’的转型。”

新华三集团的能力已经在政务云市场得到了充分展现。截至目前,新华三集团共参与建设了17个省级的政务云。以上海政务云为例,它包含了30多个政府部门、60多个应用,以及1300家市级单位,成为上海市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抓手。

英特尔本身就是一个平台,它将所有合作伙伴汇聚在一起。在商场上,各厂商相互竞争,但是在同一个生态圈中,大家又是其乐融融的合作伙伴。“用科技创新改变世界,英特尔的这个目标从未改变。我们致力于提供关键的技术,所以是业务变革和各合作伙伴的基石。大家齐心合力让新技术快速落地。”梁雅莉表示,“未来3年,从智能终端到后端平台,我们要在智能化方面全面发展,尤其是要实现广泛的、智能的连接。”

如上文所说,以前,上游厂商与下游合作伙伴之间是一种供应链的合作模式,上游厂商与oem、渠道商、系统集成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等的。现在,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生态系统,由价值链贯穿,生态系统中各厂商的地位是平等的,所有厂商共同发展、互惠共赢。

“从供应链到价值链,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竞争加剧,市场留给厂商的‘窗口期’越来越小。厂商自己不可能覆盖所有市场,也不可能做所有产品,必须采用合作的方式,比如,云计算、安全等领域就需要众多参与者。只有采用生态的方式才能在有限的窗口期内让客户取得成功。”王虹莉表示,“谈到价值分配问题,平台厂商可能会取得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其他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厂商可以获得更多利益。举例来说,以前没有那么多数据,企业可能只要采购100台服务器即可。但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客户现在可能要采购1000台服务器。从长期发展来看,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将整个市场的蛋糕做大了,才能保证所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云计算时代,生态系统的概念被进一步强化。“过去,厂商是以产品为导向,任何一个新产品推出后能够保持两年的市场红利已经是非常好的情况。现在,厂商以客户为导向,可以全方位了解客户的需求,而不是针对某个产品或某项技术,并不断加速创新和产品迭代。因此,生态这种方式可以更加贴近用户和更好地服务用户。”陈振宽表示,“在生态系统中,没有哪一家厂商能够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以前,厂商生产出产品,用户被动地接受。现在,用户需求与制造直接对接,反过来决定生产和制造。”

“许多传统行业实现‘互联网+’,其实就是一种跨界,它需要整个生态来提供支撑,而不能单凭厂商的一己之力。”叶明补充说,“建立生态系统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更好地助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英特尔致力于建立一个更广泛的、新型的生态体系,目的是推动行业应用发展,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实现所有伙伴的共赢。

数字化转型才刚刚开始

截至今年,英特尔公司已经在中国连续十年举办行业峰会,只不过以前是分别针对不同的行业举办会议,而今年则是第一次将所有行业汇聚在一起。会议期间,记者听说有的中国用户也连续十年参加了英特尔的行业峰会。众所周知,英特尔iDF大会以技术为切入点,而英特尔行业峰会则以行业应用为核心,全面展示交通、互联网、零售、医疗、系统集成、政府、高性能计算、能源、金融和教育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趋势和业务变革的现状,是一次行业精英思想的大碰撞。就像英特尔所说,它希望成为业务变革的基石,为客户、合作伙伴的成功提供坚实的支撑。

那么,中国行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到底进展如何呢?来自医疗、零售、通信、银行、电商、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客户在峰会上现身说法。

在零售业,从云到端的技术和应用为消费者打造了完美的购物体验,打通零售全渠道营销,助用户更加精准、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捕获无限商机。三胞集团就是典型的代表,它已经成长为一家以信息化为特征,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集金融投资、商贸流通、信息服务、健康医疗、地产开发五大板块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三胞集团打造的“智慧零售”,以数据化、信息化和移动化为发展方向,基于英特尔的技术高效连接顾客、员工和供应商,构建精准营销数据分析平台,加速全渠道转型。进入三胞集团旗下商场的顾客都能获得个性化的服务,营业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进行销售,未来还可以直接售卖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

在能源领域,全球能源互联网、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泛在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国家电网南瑞集团信息系统集成分公司首席技术官徐戟介绍说:“我们的it平台已基本从小型机转到x86架构平台上。传统的小型机+高端存储的架构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计算需求。在新的需求下,我们的策略是按需订制,深度集成。”

南瑞集团与英特尔联合研制的瑞腾高性能一体机,可以实现灵活、无限制的扩展,性能可以达到100万iopS。瑞腾高性能一体机作为一个平台化的产品,还可以接入第三方的产品,比如emC的产品。据说,此产品还在运营商那里得到了部署和应用。

在医疗行业,创新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提升运营效率,完善就医体验,让高质量、个性化、便捷的医疗服务触手可及。“针对医疗资源配置和应用不合理等问题,我们打造了‘医疗4.0’平台,就是希望借鉴工业4.0的思路,以互联网为手段,整合区域内的各类医疗和健康资源。我们的医疗健康平台具有医药联动、远程医疗、区域检查等多项核心功能,实现了医院平台化、医生社会化,目标是建立一个健康大生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主任医师林辉介绍说,“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英特尔帮我们解决了核心技术问题,阿里云帮我们解决了云方面的问题。”

在金融业,银行正在从传统的限定位置、时间的线下网点服务,转向即时可用、随时随地的个性化金融服务,这使得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不断涌现的金融业务创新和技术挑战。招商银行数据中心基础架构部经理熊爱国介绍说:“招商银行部署使用云计算,全面覆盖研发、测试、办公和生产各个环节。招商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招银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搭建的金融云平台,采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具备高性能、高稳定性等特点,可提供可靠的平台化服务。”

招商银行的私有云主要是基于英特尔x86平台构建的。支撑云平台运行的位于深圳和上海的两个数据中心采用双活机制,同时对外提供服务。目前,在招商银行的私有云上运行着600多个系统,构成了研发、测试、办公和生产四大云资源池。

谈到为什么关注英特尔的技术,熊爱国介绍说:“英特尔的资源调配技术可以保证服务器上高优先级业务的可靠性,有效避免因大量服务器资源耗尽可能对应用产生的不利影响。英特尔的3DXpoint存储器技术,在业务高峰时,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风控。另外,我们希望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选择不同的芯片,对这一点,英特尔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

现在,招商银行的私有云、数据分析系统都运行在英特尔的x86平台之上。两年前,招商银行还与英特尔成立了大数据实验室,希望利用大数据更好地进行趋势分析和实时风控。

招商银行已将自身it系统30年稳定运行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的it解决方案对金融同业开放,目的在于打造生态圈,服务全社会。

在电信行业,打造物联网应用和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实现向“产品+服务”模式的转变是一股潮流。思科预计,到2020年,将有28%的m2m设备通过低功耗广域覆盖(Lpwa)的蜂窝接入方式实现联网。中国联通物联网运营支撑中心总经理陈晓天介绍说:“中国联通通过搭建基于英特尔架构的物联网应用和服务平台,着力提升网络运营、应用提供和系统集成等能力,帮助企业真正实现向‘产品+服务’模式的转变。”

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应用篇10

前不久,武钢工人穿着工作服去招聘现场应聘的照片迅速走红网络,对于这些工人而言,现实是残酷的,而残酷的现实背后却映射出了这些行业真正的“痛点”。

就像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说的那样,今天中国钢铁业的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的结构性供给出了问题――大量的同质化产品供应严重过剩,而个性化、能够激发需求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过去中国钢铁业的供给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供给,什么产品需求大、利润高,钢厂就“一窝蜂”生产什么,从供给不足到供给过剩的转换周期很短。因此,钢铁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就是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

这个过程该如何完成?除了依靠政策扶持、内需拉动,企业自身又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从宝钢的信息化建设实践当中,也许能找到答案。

智能车间

做提质增效排头兵

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以及《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提出,智能制造渐成行业共识。在2015年,工信部提出的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当中,宝钢股份“钢铁热轧智能车间试点示范”成为钢铁制造领域唯一上榜的试点示范项目。

宝钢股份从2014年起,就组建了团队,选择钢铁制造的核心环节――热轧作为智能车间的试点。该项目以工业互联网数据集成、混合模型与数据分析、多目标交互优化、智能机器人等为支撑技术,通过无人化板坯库、全流程质量监控、智能点检、机器人应用等,就1580热轧产线开展智能化车间的探索与实践,在工艺控制、物质能源协同优化、劳动效率提升等多个领域,实现管控智能化、预测预警前瞻应变、业务协同多目标优化等智能化应用,提升产线的制造稳定性和灵活性,降低制造成本。

据预测,宝钢热轧智能车间改造完成后,能源利用率、全自动轧钢率、劳动效率将分别提升5%、6%和10%,成本下降20%,钢铁制造将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

此外,徐乐江表示,当前,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结合钢铁企业的特征,生产组织模式要在销售、研发、生产环节以及延伸深加工和服务体系、智能物流、合作共生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建设上实现转变。而实现这样的改变,则需要借助现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将工厂内部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之间,以及生产商、消费者、供应商和协同制造商、服务提供商不同端点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物理系统。

跨境电商

做开拓市场急先锋

除了积极建设智能车间,宝钢也在稳步推行跨境电商项目。宝钢将这个电商平台命名为“欧冶云商”。而谈到欧冶云商,徐乐江说:“这个名字还真有些历史渊源。‘欧冶’是中国古代炼铁的鼻祖,是铁器时代的开启者。今天宝钢用‘欧冶’命名新组建的钢铁服务平台,意在通过注入增值服务复兴古老的钢铁产业。”

他还提到,欧冶云商是宝钢针对钢材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流通成本高、贸易效率低下、钢贸信用环境崩溃等问题,系统思考和重构了全流程业务每一个环节,而搭建的第三方钢铁电商服务平台。

目前,欧冶云商围绕钢铁产业链进行了跨产品、跨区域和跨服务多维度拓展,已形成包括钢铁产品交易平台、工业品采购平台、大宗原燃料交易平台和化工品交易平台等在内的交易服务平台;构建了境内五大区域服务公司和服务站点,以及国际跨境业务服务的区域服务平台;搭建了包括仓储物流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材料加工服务平台、数据处理服务平台和资讯服务平台等在内的一系列专业服务平台。

另外,欧冶云商已在国内布局了140多个服务站点和800多个仓库,基本形成了物流、加工配送、动产质押、金融服务等产业链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

同时,欧冶云商还大力推进全国性各区域个性化服务工作,设立了五大地区公司,广泛布局服务站点,迄今已初步形成总部提供支撑、地区公司和服务站点为一线的网络型架构,并同境内数十家大中型钢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