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的表现十篇科技创新的表现十篇

科技创新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4:08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1

[关键词]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文化驱动和传承;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2013)09-0101-05

科技型小微企业被视为经济发展中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细胞”,中共十报告提出,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如何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当前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最大难题在于融资,而笔者认为最大瓶颈仍是技术创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地位。GrahamBeaver(2001),张保胜(2008),曹兴、陈琦、郭然等(2010),陈晓红、彭子晟、韩文强,王勇、程源、雷家骕(2010)认为,技术创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成长的基本驱动力,处于绝对的核心与支配地位,技术创新能力对不同阶段的企业影响不同。

2.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李晓锋、夏来保(2007),张鹏(2008)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制约因素包括研发资金不足、人才储备和技术资源短缺、产权保护不力、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优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

3.技术创新的现状。周雪梅(2004),黄志民、郭海燕(2010)立足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梳理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4.技术创新的组织模式。邱曼丽(2008),陈云、谭淳方、俞立(2012)根据其不同成长阶段的组织特征,提出了不同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

5.技术创新的策略。关于创新策略和政策的研究较多,主要包括提供可靠的融资渠道和财政支持、加速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风险机制、健全信息保障系统以及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观点。

上述系列研究虽然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但多数在传统技术创新观下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很少从人文技术创新观的角度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功能。

(二)关于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

1.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的关系。Reilly(1997)、Buckler(1998)、Frohman(1998)和胡晓鹏(2006)认为,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具有强烈的互动性。

2.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模式和路径。李垣、范诵、赵永彬(2005),刘元芳(2006),李艳芝、孟庆伟(2001),易显飞、李兆友、张扬(2009)认为,技术创新直接影响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并分析了其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和对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

3.技术创新与社会文化。夏保华(2006),王睿、李兆友、吴伟(2008)认为,技术创新既是社会文化实践的积累,又是社会文化实践的创新。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注重探讨文化对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而较少涉及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与融合,忽视对文化通过技术创新传承的研究。

(三)关于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1.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巨大作用。潘植华、李洪、张翔(2012)认为,能否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良好融合逐渐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

2.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路径和机制。朱峰(2011)国,雷舜东、熊源、袁神(2012)分析了文化和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具体的体制融合方法。

目前,很多研究者在论述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问题时,往往倾向于以某一具体的特例为说明对象,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探究两者的关系和融合方式,没有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科技创新落后和文化创新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也没有探索我国的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基本模式和相关模型。

二、企业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与传承: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表现形式

(一)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作用机理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正加速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就是指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辩证统一、相互作用,以文化创新的科技化、科技创新的文化化促进融合发展。其作用机理表现为以下两点。

1.文化用理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主要表现为文化因素渗入创新文化之中,以意识形态影响科技创新,通过激发创新理念、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等手段,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保障科技创新顺利完成,促进科技进步(如图-1所示)。

(二)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的表现形式

1.宏观上,表现为社会文化与区域创新的高端协同。区域创新环境是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创新顺利完成不可或缺的动力,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文化环境是区域创新环境的核心,区域创新的成败和效率很大程度决定于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培养。这就要求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在区域发展层面上融合统一。因此,社会文化与区域创新的高端协同,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在宏观上的表现形式,也体现着社会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一种相互驱动的辩证关系。

2.中观上,表现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在产业层面上,表现为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强化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作用,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以基地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外部环,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上竞相发力。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生态耦合的突出典型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最能体现科技功能和依赖科技支撑的文化产业,是指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通过技术、创意等方式开发和产业化,从而着重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3.微观上,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双轮驱动”。企业可以坚持“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发展战略,既能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又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微观上,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和传承。企业文化的驱动表现为通过培育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团队精神、人性化创新管理、市场营销理念促进技术创新价值的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企业的文化精神、文化元素、文化品质通过创新成功后的新产品源远流长。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的模式和路径

(一)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与传承的必然性

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和传承实践企业层面“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1.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文化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高新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知识密集型的小型经济实体。它与传统的中小企业有一个根本的差异,就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产生和成长是一个始终伴随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文化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具有强烈的文化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文化性,将传统小微企业“企业是机器、市场是战场、管理是统治、激励靠威胁、工作是劳动”的高压成长模式,转变为“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市场是生态系统、管理是服务、激励来自于前景、工作也是娱乐”的生态成长模式。

2.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的文化性。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的文化性决定了其管理的文化性,从柔性管理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它通过企业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文化管理重视人和文化的作用,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显示出来。在方式上,文化管理侧重于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二)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驱动模式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culture或organizational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主要包括企业使命、企业形象、企业道德、企业精神、企业制度、价值观念和经营哲学。企业文化主要影响创新动机、创新人才、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进一步驱动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其路径如图-3所示。

1.企业文化影响创新动机的具体表现。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使员工产生创新思维,敢于突破前人,敢于破除墨守成规的思维方式,超越自我,萌发生机活力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构想,进一步确定创新方向和创新目标,为企业技术创新顺利成功奠定思想基础(如图-4所示)。

2.企业文化影响创新人才的具体表现。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使命感、加强员工的责任感、赋予员工荣誉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增强员工的创新事业心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如图-5所示)。

3.企业文化影响管理理念的具体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开放、创新、合作、人性化等管理理念融入管理制度,形成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增强管理的导向作用和整合作用,强化创新系统运作、R&D项目管理和科研人员管理,从而保障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完成(如图-6所示)。

4.企业文化影响营销理念的具体表现。将企业文化与营销融合,充分发挥由优秀企业文化产生的优秀企业形象的吸引力(包括企业名称、标志、标准字、造型等),形成企业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形象代言作用、方向指引作用、凝聚作用和超越作用,把企业和企业产品介绍给社会公众,维护老用户对本企业品牌的忠诚,并不断吸纳新客户,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创新价值。

(三)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

1.文化元素的传承。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一就是传承文化元素。这是物质层面的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将文化元素注入技术创新的成果(新产品)中,然后经过广告设计和包装设计将文化元素彰显于消费者和全社会,使该文化元素得以传承(如图-7所示)。

2.文化品质的传承。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二就是传承文化品质。这是制度层面的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将文化理念浸入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考核指标、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等管理量标,传承涵盖精细化、人性化、柔性化的优秀管理文化品质(如图-8所示)。

3.文化精神的传承。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文化传承路径之三就是传承文化精神。这是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在技术创新顺利完成之后,通过不断积累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使正确的创新价值观、团结合作和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和谐的创新氛围等优良文化理念得以传承(如图-9所示)。

四、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和传承的运行策略

(一)建设创造性企业文化

可以说,绝大多数科技型小微企业正处于企业成长期或快速发展期。创造性企业文化的“积极、开放、合作、创新、热情”五大原则,有利于最大程度培育员工的创造性和技术创新中文化驱动与传承。

1.培育创新价值观。创新价值观是创造性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培育创新价值观自然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建设创造性企业文化的中心工作。在创新性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创造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使全体员工形成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意识、智慧才华、精神气质和心理性格。

2.建立创新激励办法和机制。科技型小微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创新激励办法和机制,制订创新奖管理办法,并成立创新奖评选小组,激励员工在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积极性。

3.培养协作品质。通过召开休闲茶话会和联谊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组织跨部门虚拟团队等多种方式,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和完普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合作;同时,培养员工“协作共赢,携手并进,共同发展,同创辉煌”的协作精神。

(二)完善现代化管理

1.管理人性化。人性化管理要求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推行人性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尊重全体人员尤其是科技人员。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实施感情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文化管理,制定磋商性措施、激励性措施、竞争性措施和错位性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管理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本质上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它是对企业战略及其目标加以分解细化和落实以及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管理过程,明确各自责任、重视过程管理、坚持制度管理、加强监督力量是它的实施准则。

3.管理柔性化。“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其管理核心在于: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偏好为经营导向、以虚拟实践社团作为创新的源泉、以激发灵感和洞察未来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职能、以企业再造为手段、以网络式组织取代层级组织。

(三)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而言,人才乃是技术创新及其文化驱动与传承的支撑和保障,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企业文化专干。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因子分析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研究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问题,为评价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实证依据,以便更好地构建唐山市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城市、沿海强市、美丽唐山的建设。

一、设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借鉴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唐山市的具体情况,构建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如表1:

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数据选取

(一)确定分析方法

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方法来评价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它利用降维思想,将那些关系复杂、繁多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都可由这几个因子所表示,对少数公共因子进行分析便可帮助我们化简对繁杂经济问题的解释难度。评价科技创新能力会面临众多的指标,且指标之间关系复杂,无疑加大了分析难度,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公共因子便可完成对整个问题的研究,提升研究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二)数据选取

本文的评价指标数据来源于《唐山统计年鉴》,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连续性,最终选取2006-2013年8年的原始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为了消除原始数据在量纲和数量级上的差异,分析时先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三、科技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一)因子提取

因子评价中,公共因子的提取个数通常是以其累计方差率是否达到85%为标准。通过SppS13.0软件进行提取并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求解出公共因子,结果见表2,限于篇幅,这里只列出前5个因子的特征根和方差。

从表2可知:前两个公共因子的方差占全部方差的百分比分别为54.251%和38.101%,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2.352%,超过预定的85%,即原始的19个指标所含信息的92.352%可由前两个因子所解释。此外,第一、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说明提取前两个公共因子是恰当的,起到了降维的作用。

(二)因子载荷解释

SppS软件运行结果给出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即每个原始指标在公共因子上的载荷,见表3.

由表3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在指标n19、n18、n9、n3、n2、n13、n6上载荷最大,其次,n12、n5、n15、n16、n17、n8、n14指标的载荷也较高,数值达到0.7以上,表明上述指标所含信息的相关度较大,第一个公共因子的含义基本上可由这些指标解释,而它们代表了科技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也即科技创新的核心能力,由此可将其命名为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中载荷较高的指标有:n7、n1、n11、n4,这几个指标共同表明了科技创新面临的环境基础,解释了第二个因子的含义,故将此因子称为科技创新环境支撑因子。

(三)因子得分及排序

提取的公共因子是不可观测的变量,要用因子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各年科技创新能力及变化状况,可将因子进行赋值,计算因子得分便是一种方法。通过SpSS软件,采用回归法可求出公共因子得分的函数,由于篇幅,这里略去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

由SpSS软件输出的系数矩阵表,可将两个公共因子表示成19个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m1=-0.031n1+0.067n2+…+0.157n18+0.181n19

m2=0.137n1+0.017n2+…-0.101n18-0.134n19

以公共因子各自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百分比作为加重权数,计算唐山市各年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m。

m=(54.251m1+38.101m2)/92.352

唐山市各年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序如表4:

(四)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4数据可知: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m)逐年增加,到2012年达到峰值,表明近8年唐山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与唐山客观发展相符。又知2005-2008年综合得分(m)均小于零,低于平均水平,说明这四年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较弱;由2009年开始直到2012年,综合得分(m)变为正值并逐年加大,可知科技创新能力开始进入日益加强阶段。

分析表4中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因子(m1)可得:唐山市最近8年的科技创新核心能力总的趋势是上升的,只有在2007-2009年这一阶段m1得分出现下滑,且由2007年的0.32726跌到2009年最低点-0.83953.究其原因,可从m1因子中载荷较高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技术改造经费支出(n9)和有科技活动企业(n6)两个指标的数值从2007年开始降低,另外财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n3)、新产品产值(n12)、专利申请授权量(n14)三个指标2007年到2008年的数据增长幅度均小于2007年以前的增幅,这些都说明2007年开始唐山市科技活动投入与产出能力均有所减弱。此外,还可结合科技创新环境支撑因子(m2)的数值变化进行分析,可以看出m2因子2005年到2007年数据处于下降阶段,正好对应m1因子2007-2009年的下降时段,表明科技创新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对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活动具有明显的时滞性,很好地解释了m1因子中2007年至2009年数值下滑的原因。还可看出,m2因子2007-2009年的数值上升阶段对应于m1因子中2009年之后的提升阶段,再次验证科技创新基础投入的滞后性。

表4科技创新环境支撑因子(m2),只有2007年到2009年数据处于上升趋势,其他时段数值都是逐年下跌。其中,2008年之前数值均为负,表明2005年至2008年科技创新基础环境较薄弱,2009年以后数据变为正值,且逐年降低,显示出此阶段唐山科技创新基础环境整体较之以前有所提升,但是有减弱态势。这些变化都可从m2因子载荷较高指标的原始数据着手分析,可知固定资产投资(n1)指标2005-2007年及2009年之后数值增幅均出现下滑,新产品开发项目数(n11)2009年后的增长幅度较之以前有所降低,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n7)在2005年至2007年和2009年至2011年两阶段数值都处于明显下跌阶段,这些都表明唐山市2007年之前和2009年之后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较弱,且目前有下降趋势。

总体说,唐山市2005年至2012年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出逐步提升趋势,科技创新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对科技创新核心能力具有时滞性,2009年之后科技创新环境支撑能力有所下降。

参考文献:

[1]姜鑫,余兴厚,罗佳.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

[2]周后卿,周琪.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邵阳为例[J].山西科技,2012,27(2).

[3]李晶慧,冯套柱,刘洁.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

[4]李燕,赵汪金.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外资,2014(3).

[5]王燕.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J].统计与管理,2013(4).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3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人力投入;经费投入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指对产品或生产的创新或改良,它在企业价值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等具有重要作用;而企业作为一个地区重要的基本单位,其发展程度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6年,江西省从业人员位居全国14位,国内生产总值位居16位,但是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确处于27位;同时,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数量分别位于22位、21位,科技经费支出位于24位,专利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位于20位、22位,高技术企业出口额占的百分比仅位于21位。2006年,各指标的排名位次也相差不多。由此可以看出,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中等水平,但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位于全国中等微偏下水平。对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具体评价,是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技术创新活动、科学制定创新政策的前提,有助于进一步把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为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本身是一个相对较抽象的概念,对其量化有一定的难度。国内外学者对于如何评判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我们在这里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理论,认为评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创新人力投入分析、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分析、技术创新新产品投入分析、技术创新产出分析、技术创新实现分析五大类15小项。如右表所示:

根据数据的可获性,我们对表中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小项的修改。由于未能获得技术创新新产品投入的数据,我们对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分析和技术创新新产品投入分析共同选用了科技经费支出额、R&D经费、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方科技三项费、科技开发贷款等更具有实际操作性的5个小项指标,这5个小项指标体现技术创新中经费以及对新产品的投入,也能体现“投入分析”的目的;同时,技术创新实现分析我们主要采用了“出口额”这一指标。

为了获得每一大类的得分,我们将各小项对应的江西省位于全国的位次进行计算,取其平均值作为这一大类的分值。

三、实证结果

1.企业技术创新人力投入分析。技术创新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一要素,其投入强弱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企业技术创新人力主要指技术开发人员,既包括企业的科技活动人员(指报告期企业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也包括科学家和工程师。科技活动人员的总量主要表现了量的一面,科技活动人员中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则表现出质的一面。

2006年全国平均各省市技术活动人员和科学家工程师分别为10.35万人、7.06万人;江西省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活动的有5.61万人,在全国居第22位,其中科学家工程师3.22万人,在全国居第24位。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2006年江西省为13人,而全国平均水平几乎达到30人。另外,江西省企业技术活动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0.29%,低于全国0.54%的平均水平;科学家工程师的比重为0.16%,也低于全国0.37%的平均水平。这表明江西省的企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水平较低,同全国的平均水平有一定的距离。

同时,江西省R&D人员为1.53万人年,R&D科工为1.13万人年,也分别远远低于全国3.24万人年、2.56万人年的平均水平(见下表)。这进一步论证了前面的结论。

因此,根据上表,2006年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人力投入在全国的位次约为23位。

2.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分析。2006年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中科技经费支出额、R&D经费、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地方科技三项费、科技开发贷款分别为22.74亿元、11.72亿元、3.3亿元、1.44亿元、0.72亿元,均处于全国的中下等水下。

如下表统计:

由上表中可以看出,平均而言,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在全国排名约为25位。而临近的安徽省的这7大类指标也远远高于江西省。因此,从另一种意义上而言,江西省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的稀缺是与其经费投入较少密切相关的;反过来,又正因为经费投入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当地就较少。

3.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分析,是指通过技术创新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形式的结果,是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地区创新能力重点反映在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上,因此这一指标对反映企业技术创新非常关键。国外一般用发明专利作为重要指标,但从发明到创新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仅用发明专利来代表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又欠全面,因此除用专利外,还用新产品产值来反映技术创新的产出,这样就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和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产出形式,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专利最能体现技术创新水平。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可以反映技术发明活动是否活跃,以及发明人是否有谋求保护的积极性。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可以反映自有知识产权拥有量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与潜力。一个地区的新产品产值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状况的重要指标。由于新产品产值没有直接数据,因此我们采用了关联指标指数比较方法(劭云飞等,2003),以北京为基准100,其它省份和它进行折算比较。

如下表所示,2006年江西省专利受理量、授权量、新产品产值平均位于全国第22位。

然而,临近的安徽省,其新产品产值达到111,占到全国的4.66%。因此,从这种角度而言,江西省的产出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4.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分析。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能力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新产品出口额是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它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我们分别从技术创新经济效益总量、技术创新经济效益相对指标进行分析。

如下表所示:

由上我们发现,从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角度而言,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很多,其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仅占全国的0.03%。

5.企业技术创新对地区GDp及第二产业产值的影响分析。如引言所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则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强,企业的竞争力也越强,体现在一个地区总体水平上就是有整体较高的企业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产值,这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考虑到江西省可获得数据仅从1998年开始,由于时间序列期过少,因此我们从全国各省的横截面数据角度,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的影响程度,以此来探讨江西省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国各省的横截面模型我们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回归模型,以地区GDp、地区第二产业产值(inds)为因变量,以技术活动人员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tnp)、科学家工程师数占从业人员的比重(snp)、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tnw)、R&D人员数(rdn)、R&D科工数(rds)以及科技经费支出额(km)、R&D经费(rdm)、地方财政科技拨款(lcm)、专利的受理量(ps)、专利的授权量(pc)、高技术产品出口额(ex)为自变量。

如下表统计:

由此,可见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尽管许多单个变量指标与经济发展的解释度并非显著,但整体解释度还是较显著的,如对第二产业产值的整体解释性在5%的水平上显著,而对地区GDp的解释度达到了1%水平上的高度显著。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到,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tnw)对一个地区的第二产业产值由较显著的影响;R&D经费(rdm)对一个地区的GDp由较显著的影响。因此,对于江西省而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地区GDp的提高。积极提高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以及R&D经费对于增进江西省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与分析

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而言较低,而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由于一个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其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进一步提升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我们的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出“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实际上,江西省有较多的高学历人才以及专业人才,但留在省内的较少,“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应采取积极措施,如为高学历人才和专业人才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等,争取“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获得充足的企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潜力。这也是我们的实证所支持的。

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的增加有助于科研人员以及科技活动人员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这也被我们的实证研究所支持。江西省历年企业技术创新经费的投入远远低于全国同期水平。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地区GDp,增加对R&D经费等的投入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虽然从回归方程中未见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和实现对经济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没有排除全国一般性的影响,对于江西省这一个例而言又具体是如何,回归并未能给出解释,但从一般意义而言,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产出指标,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目的和市场价值的体现。由于江西省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从四类指标来看,均处于全国的中下水平,因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而言较弱。产出和实现水平除了受到如社会环境等影响外,前两类指标对其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前两类指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大致就可以推出产出和实现水平较低。所以,提高江西省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人力投入和经费的投入,对于江西省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4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创新;空间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4.05

中图分类号:F832;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4-0019-04

abstract:Baseonthepaneldataof29provincesfrom2001to2013inChina,thispapermeasuresthetechnologyfina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meanwhile,usingSpatialDurbinmodel(SDm)intheconditionofspatialdistanceweightsandspatialeconomicweight,itempiricallytestswhethertechnologyfinancecouldpromotetechnologyinnovation,andwhethertheregionaltechnologyinnovationisaffectedbythedevelopmentofotherprovincestechnologyfinance.Resultsshowthat,thetechnologyinnovationinspaceisnotrandomlydistributed,buthasasignificantspatialautocorrelation,andthedevelopmentoftechnologyfinance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regionaltechnologicalinnovationability.inthefeaturesofspatialgeographicalandsocialeconomic,technologyfinancehasasignificantpositiveeffectontechnologyinnovation,andthedevelopmentofprovincestechnologyfinancecaninfluencetheotherprovincestechnologyinnovation.

Keywords:technologyfinance;technologyinnovation;spatialautocorrelation;SDm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党的十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发展需要科技的助推,科技创新必须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因此,如何利用科技金融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热点问题。

1文献综述

关于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相关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对“科技金融”的解释接近于“科技与金融”,强调的是科技与金融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对科技金融进行定义。大多数研究侧重从不同角度分析金融如何影响科技创新,King和Levine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以企业创新活动为纽带,把金融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认为金融系统能够促进创新,主要通过评估筛选潜在的项目、筹集资金、评估创新活动风险和预估未来利润来实现,金融与科技的协同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1]。neff指出,金融与科技创新相互影响,没有金融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就非常困难[2]。atanassov等采用计量实证分析方法对1974~2000年美国上市公司融资与科技创新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显示:拥有更多创新项目的公司更容易通过多种方式(如公债和股权)获得融资,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出,导致未来价值增加20%以上;而创新项目较少的公司一般通过银行贷款融资,未来的创新产出较少[3]。也就是说,拥有多种融资方式自由权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优势更加显著。

相对国外学者从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视角研究而言,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科技金融进行了研究。赵昌文等最早对“科技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4]。之后,国内学者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对科技金融进行了诸多研究。叶莉等以我国322家科技型上市中小企业(2006~2014年)为样本,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的实证结果显示:政策性、自主型资金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政策性融资对科技创新表现出极强的正向作用[5]。张玉喜和赵丽丽采用2004~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结合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长期并不显著[6]。徐玉莲等在分析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系统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了系统协同发展的运行机理,提出了实现系统协同发展的方略[7]。尹志超等采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对家庭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知识水平越高,家庭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家庭就会越主动业[8]。基于协同学理论,和瑞亚和张玉喜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级区域科技创新与公共金融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低,大部分区域公共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9]。王任祥和杨曼利用两阶段Gmm回归模型,从最优化视角论证了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最佳耦合协调的存在性,认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协调度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10]。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有关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仍然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多数学者在现有经济理论基础上,分别研究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等层面的影响,但忽略了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事实上,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②现有研究对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评价表现为两种极端:大多数研究采用单一指标来评价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与当前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日益复杂化的现状不协调;有些研究采用很多分析指标,使得某些指标之间高度相关,造成研究结果偏误。③现有研究很少考虑空间面板数据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实际上,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数据具有很强的空间关联性,tobler和anselin认为,一个地区某一属性与邻近地区同一属性是相关的[11,12]。因此,如果理论和实证研究忽略空间相关性,就会使得相关研究的结论缺乏解释力和说服力。针对以上不足,本文的贡献在于:①从理论和实证双重层面分析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②通过构建多指标评价体系对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进行评价。③运用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分析科技金融是否显著地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各地区科技创新是否具有空间依赖性。

2指标构建及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科技金融是否促进科技创新进行实证研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科技创新的测度问题。目前,国内外文献普遍采用专利授权量作为科技创新的变量,忽略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多指标特性。于此,本文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扩散和科技创新环境四个方面评价科技创新能力。②科技金融的评价问题。本文根据科技金融的界定,选取能够代表各省市区发展状况和现实情况的科技金融评价指标。

2.1科技创新能力(inno_tech)的评价

为了能够全面地评价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徐玉莲、宋跃刚和杜江等提出的有关思想[7,13],主要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扩散和科技创新环境四个方面评价科技创新能力,表1显示的是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和权重。

2.2科技金融(fina_tech)的测度

国内外文献关于科技金融的研究较少,对于科技金融的评价指标更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体系。本文基于徐玉莲等度量科技金融的基本思想[7],从科技信贷额、科技信贷占GDp比重、风险机构投资总额、风险投资机构数量、科技型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科技型上市公司数六个方面来衡量科技金融,表2显示的是科技金融指标体系和权重。

2.3控制变量

事实上,尽管科技创新受到科技金融的影响,但也受到其他因素的约束。本文借鉴宋跃刚、张林等采用的方法[13,14],对一些可能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这些因素包括:产业的集聚程度用集中化指数(hhi)和专业化指数(sli)衡量①;产业结构(stru_indu)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度量;金融深化程度(deep_fina)用信贷总额占GDp的比重衡量;对外开放程度(openess)通常用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度量;人力资本投入(human)用Barro和Lee提出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近似表示[15];城镇化水平(urban)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度量。

2.4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和真实,充分考虑数据的易得性和可行性,本文选取的样本是除自治区和海南省外的29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3年期间的省际面板数据①。以上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国泰安数据库和winD资讯金融数据库。在指标的计算过程中,为了保证各指标跨年度可比性,对各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②,然后通过熵权法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和综合值。对于部分年度缺失的数据,通过线性插值法填补。

3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3.1空间矩阵构建及空间相关性检验

关于空间计量模型的问题,一般通过空间依赖性检验比较LmLaG和LmeRR的显著性来选择[17],但是适用于截面数据而非面板数据。对于面板数据而言,本文依据宋跃刚和吴耀国的检验方法[13],结果显示应该选择空间杜宾模型③。然后,对空间杜宾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卡方统计量为36.39,对应的p值几乎为0,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随机效应的原假设,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4实证结果和分析

4.1空间相关性检验

为了判断各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是否存在策略性互动的可能,本文选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3年科技创新面板数据作为空间单元观测值,对被解释变量科技创新(lninno_tech)进行了moransi检验,如表3所示。根据moransi检验值,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moransi统计值总是大于期望值-0.036,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表明科技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并非呈现随机分布状态,而与具有相似空间特征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4.2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本文运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3年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的相关数据,共377个观测值,分别进行了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回归①,结果见表4。

根据表4模型(1)至模型(5)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否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科技金融能够显著地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1)通过普通面板回归结果(1)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解释变量科技金融系数显著为正,科技金融水平每提高1%,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就会提高0.19%。表明科技金融科技创新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科技金融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2)由地理权重和经济权重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2)至回归结果(5)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空间自回归系数(ρ)全部为正,说明各地区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即每个地区科技创新受其他相似空间特征地区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的影响。

(3)从系数值大小看,与地理特征权重模型(3)的相关系数相比,当模型中引入了专业化指数、集中化指数、产业结构水平、开放水平、金融深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后,社会经济特征权重模型(5)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即在空间经济权重下,各地区科技金融水平每提高1%,科技创新能力就会提高0.155%,高于空间地理权重下的0.129%。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更加明显。

(4)就其他控制变量而言,考虑空间地理权重模型(3)和空间经济权重模型(5),在5%的显著水平下,集中化指数、产业结构、金融深化程度和人力资本对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作用,说明一个经济体的产业集中化程度、产业结构特征、金融深化程度和人力资本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产业专业化指数、开放程度和城镇化水平对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5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本文考虑了区域科技创新的空间依赖性,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科技金融是否促进科技创新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

(1)科技金融能够显著地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无论是采用普通面板回归,还是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回归,都显著地支持科技金融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理论。

(2)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呈现空间互动效应。即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受其他地区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

(3)相较于地理空间距离因素,经济距离因素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更强。即社会经济特征更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应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科技金融多层次多维度发展,使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有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KingRG,LevineR.FinanceandGrowth:SchumpetermightbeRight[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3,108(3):717-737.

[2]neffC.CorporateFinance,innovation,andStrategicCompetition[m].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2012.

[3]atanassovJ,nandaVK,Serua.Financeandinnovation:theCaseofpubliclytradedFirms[R].RossSchoolofBusinesspaper,2007.

[4]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叶莉,王亚丽,孟祥生.中国科技金融创新支持效率研究――基于企业层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15(6):37-53.

[6]张玉喜,赵丽丽.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2):178-187.

[7]徐玉莲,王玉冬,林艳.区域科技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2):116-122.

[8]尹志超,宋全云,吴雨,等.金融知识、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J].管理世界,2015(1):87-98.

[9]和瑞亚,张玉喜.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与公共金融系统耦合协调评价研究――基于中国28个省级区域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7):31-37.

[10]王仁祥,杨曼.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耦合关系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来自35个国家的经验证据[J].软科学,2015(1):33-36,41.

[11]toblerwR.aComputermovieSimulatingUrbanGrowthintheDetroitRegion[J].economicGeography,1970(46):234-240.

[12]anselinL.Spatialeconometrics:methodsandmodels[m].Dordrecht:Kluweracademicpress,1988.

[13]宋跃刚,吴耀国.制度环境、oFDi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空间视角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6(11):78-85,136.

[14]张林.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6(1):14-25.

[15]BarroRJ,LeeJw.internationalComparisonsofeducationalattainment[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1993,32(3):363-394.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5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客观因素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而目前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在大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包括产生新思想、提出新想法、构建新理论、形成新设计、做出新成绩、创造新知识等。科技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为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我们从苏州大学六个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社会学院)的全部本科生中随机抽取18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回收177份。其中男生94名,女生83名;低年级学生86名,高年级学生91名;文科学生30名,理科学生61名,工科学生86名。然后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问卷资料来看,大学生对于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中,回答“很强”和“比较强”的各占6.2%和13.0%,合计为19.2%;而回答“比较弱”和“很弱”的则分别为23.2%和6.2%,合计29.4%(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总体上不理想。如果以5、4、3、2、1分别代表“很强”、“比较强”、“一般”、“比较弱”和“很弱”5个度量等级(下同),这一态度测量的得分平均值为2.90,标准差为0.92,说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一般。

二、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

1.大学生个体特征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性别来看,男生和女生在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差异不大,平均数较为接近。通过卡方检验,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年级来看,高年级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评价在“很强”和“比较强”两个指标上比低年级大学生分别高出4.9和18.6个百分点。通过卡方检验,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在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10.9,DF=3,p

2.大学生创新实践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来看,凡是有过创新实践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创新能力“很强”和“比较强”的比例合计为33.3%,而没有参与创新实践的大学生的这一比例只有19.6%(表3)。通过卡方检验,有无参与科技创新的大学生在创新能力的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6.03,DF=4,p

3.大学生科技创新基本训练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大学生接受科技创新的基本训练情况来看,没有受过科技创新基本训练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创新能力“很强”和“比较强”的比例合计为16.3%,而有时受过训练的大学生的这一比例为22.4%,经常受到训练的大学生的这一比例为33.3%(表4)。通过卡方检验,有无接受科技创新的基本训练以及训练的次数与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13.01,DF=6,p

4.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影响来看,随着大学生对校园科技文化氛围评价由好到差的变化,他们对于创新能力的评价也相应地呈现出由强到弱的下降趋势(表5)。通过卡方检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好坏与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32.8,DF=16,p

5.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重视程度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从学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来看,随着学校领导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从重视到不重视的变化,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评价也相应地呈现出由强到弱的下降趋势(表6)。通过卡方检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的好坏与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X2=26.7,DF=16,p

三、结论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自我科技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个体特征,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实践的参与程度,大学生接受科技创新教育与训练情况,校园科技文化氛围,以及学校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从个体特征来看,性别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说明科技创新能力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年级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训练的增加以及经验的增多会对个体创新能力产生显著影响。专业影响不明显,说明不管文科、理科和工科都可以进行创新,只不过不同专业创新的侧重点不同。文科注重思想创新,理科注重科学创新,而工科则侧重于技术创新。

从个体特征之外的其他因素来看,都涉及到了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些制度的和环境的因素,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外部条件。

第一,扩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覆盖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离不开创新的实践和锻炼,需要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宣传和发动,吸引同学们积极参加。也可以通过少数骨干分子带动和辐射周围同学,使科技创新活动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

第二,加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与训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要领,因此离不开学校的创新教育与训练。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强调科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创新教育内在地包含对学生进行创新技法的训练,使他们在如何选题、查找文献、开展实验、撰写论文等方面掌握要领。

第三,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激发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科普宣传周等活动,使大学生参与其中,聆听专家讲座,感受创新氛围,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第四,从制度上重视和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得到校方的重视和支持,校方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并在资金、场地、设备、监管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并付诸实施。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6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武汉;现状;对策

一、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含义及特点

1.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含义

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是国家创新网络系统的向下延伸和发展,是国家纵向创新网络中的子系统。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与科技创新全过程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实现条件所构成的区域整体创新的体系。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某一专业领域内各种相关的企业,除此之外,科技创新网络还可纵向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横向延伸到提供互补品的供应商。尤其重要的是,区域科技创新网络还必须包括政府和其他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各种中介服务机构等,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实际上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各种机构所组成的区域共同体。

2.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特点

(1)创新网络的开放性。区域创新网络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面向外界环境的开放系统,其开放性表现为成员企业可以自主决定与其他成员企业之间网络联系的建立或中断、增强或减弱,反映在网络整体层面上便表现为网络边界的扩展与收缩。网络的开放性说明了网络整体是相对稳定的,而不是超稳定的;也意味着网络具有动态特征,不管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如何紧密,如果在质量、数量、价格、时间等方面有更优的选择,企业将会自主寻求更优的网络方式。应该说,网络的开放性正是其生命力所在,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网络内的企业才可能从网络外部获取促进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从而避免陷入锁定于过时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困境。

(2)创新网络的合作性。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各类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的创新网络的典型特征。企业之间的合作实际上是由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提升为利用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资源和能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研发、生产和销售成本,产生“1+1>2”的合作利得,最终提高了企业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双赢性质,被视为“联手做更大的馅饼”。

(3)创新网络的创新性。区域创新网络中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的成员企业只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互补性的活动由其他相关企业完成。专业化分工提高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增加了创新机会。另外,创新性还表现在创新网络特别鼓励新公司的衍生,以细化产业间分工和强化产业间联系。

二、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尽管武汉区域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武汉科技综合实力强,但科研成果档次不高。根据2003年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及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公布的相关数据,2003年武汉地区科技活动人员及R&D人员7.6万人,科技经费51.9亿元,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以下简称在全国)居领先位置;发表科技论文4.01万篇,位居第3;出版科技著作1023部,位居第3。如果将北京的指标指数设定为100,将上述6个单项的指数平均作为科技资源实力综合指数,则武汉为28.17,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全国位居第3。科技论文的位次虽高,但武汉科技论文的档次却并不高,国外主要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我国的科技论文,武汉位于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和广州之后,名列第6。武汉市2003年专利申请3419件中,专利授权仅1559件,在全国位列第9。武汉地区的科技成果中,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10个二等奖;技术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中没有一等奖,技术发明仅获得1个二等奖。

2.武汉高校知识创新能力较强,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在人才方面,2003年武汉高校有教学研究人员3.25万人,位居全国第4;有两院院士30人,位居第4。在设施设备方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位居第4;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位居第2。在科技经费方面,共取得科技经费11.89亿元,位居第5;其中取得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4.6亿元,位居第6。在科技成果方面,共发表科技论文1.76万篇,位居第3;技术成果转让收入2.77亿元,位居第7。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武汉高校校办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26亿元,位居第10。武汉高校在人才、设备、经费和成果等主要指标上,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南京,位居全国第4或第3。但在技术成果交易和校办科技产业方面相对落后。

3.武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产业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项对企业经营者的调查显示,36.8%的经营者认为是缺乏相应人才;36.3%的经营者认为是缺乏规范运作的技术市场;33.8%的经营者认为是科研机构与企业脱节的体制。另外,成果转化的费用太高,企业难以承受(29.6%);企业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科研成果信息(23.9%),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之一。如前所述,武汉市科技竞争力强,位居全国三强,但这种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上,没有反映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一方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但其科研规划离市场较远,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另一方面,众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因缺乏研发能力而没有开展研发活动,影响企业发展。2005年武汉市只有31.1%的技术开发机构建在企业,这与深圳93%的技术开发机构建在企业有不小的差距,科技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委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3.3%,显然“产学研”衔接不够紧密。

4.武汉企业科技活动投入少,企业创新意识淡薄。根据湖北省统计局的《武汉工业自主创新情况分析》显示;2004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科技活动上,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有着一定差距,如下表:

显然,我们可以看出,一是武汉市工业科技活动的投入规模小。2004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投入科技活动人员不到北京、深圳的1/2,不到上海的1/3,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以及其中R&D经费支出差距更大。二是科技活动的投入强度弱。2004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不到青岛的1/2,也远小于北京和深圳;三是科技活动人员人均科技活动经费只有上海的54.4%、青岛的66.5%、深圳的83.4%。科技活动的产出效果差。2005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596件,北京、上海、青岛和深圳的专利申请数分别为武汉市的几倍乃至十几倍;2005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占14.7%,北京、上海、青岛和深圳的新产品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8.4%、19.8%、25.3%和17.4%,显然这4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用自主创新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力度较武汉市要大。

三、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建设的对策

鉴于区域科技创新的一般特点及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构建新型的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已经刻不容缓。构建武汉区域创新网络,应该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核心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文化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相结合,坚持立足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从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开放联合的技术创新网络体系;以非营利性科技中介机构为骨干,促进经济和技术有效转移的社会化创新服务体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龙头企业、骨干中介机构为主要基地的人才引进、培育体系;以环境建设为重点,建立有效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的政府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科技投入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努力形成各类创新载体大幅度增加,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局面。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7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育活动 第二课堂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早在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性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劳动者的重任,理应认真实施创新教育,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从中等职业学校自身考虑,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才能办出特色,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1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力。 

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由此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并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创新技能是保障。 

创新意识是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表现为对创新的高度的劳动热情、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性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创、具有明显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出新的事物,它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创新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思维操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独特,思维结果新颖、丰富、正确。创新思维能力是构成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 

创新技能实质上是人的手脑协调的动手能力。没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就不能把头脑中的创造性构想物化为有形的物体。 

2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外活动特点 

开展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从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内创新教育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即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为主,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创新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创新教育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集中式的课内教学有着其固有的缺陷。为此,中职学生所进行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课内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而且是培养中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主阵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形载体,在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对课堂教学而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性: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学生注重的是理论学习,而课外科技活动则侧重实践性,即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2)创新性:开展科技活动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环节都有创新的元素,都需要学生有创新精神。 

(3)协作性: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都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成团队来完成。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接触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科研活动本身更加要求他们明确分工、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3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形式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为了让更广大的中职生能够参与该项活动,并在活动的实践中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欢乐,中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开设情况,组织三个层面的课外科技活动: 

3.1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这是第一层

面的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普及型创新教育活动又分为层层递进的三类活动: 

第一,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的科学知识讲座。学校可以由业务素质高,科技意识强的教师,结合专业和行业特色介绍科技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及科技应用实例等身边的科学知识。

第二,开设全校性的创新知识课(也可以做成讲座的形式)。由学校专职或兼职科技辅导员向学生进行创新原理、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意识的教育和训练,注意引发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的火花。 

第三,组织开展常规性“异想天开”活动。学校可以分专业或分类别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每周一次活动。活动中,由科技辅导教师围绕一至两个创新技法提出引导问题,小组成员围绕问题展开发散思维,或者联想其他新的问题,或者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教师与学生一道互相影响、互相讨论,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3.2技能训练型活动:这是第二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教育,不但让学生增长知识,而且也发展学生个性。在中职学校,结合专业特点,有计划地把创新潜能、创新思维的开发与创新技法训练同专业实训、实习等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技创新才能。 

为了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我们的做法是:把科技制作活动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深入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我们主要集中专业优势,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三个专业进行创新和开发,组成课外科技制作活动小组,进行重点指导。每个组都完成了一项项很有创意的科技制作,比如机械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七巧板、趣味鲁班锁、金属工艺画,电子专业设计制作的趣味电路、控制装置,计算机专业设计制作的电脑美术、电脑动画、网页、外挂程序等都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在校园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第三层面的活动。 

3.3创新作品制作活动:这是第三层面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目的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一部分有专长的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他们完成学术论文、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与社会调查报告等。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为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并照顾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主张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导师。学生的小课题一旦得到导师的确认,就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给予时间、空间和经费的支持,并得到指导教师的全程指导和帮助。指导教师会鼓励他们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项目,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制作和改进中去,并最终形成创新作品,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 

通过近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使中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创新能力得到普遍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学校学生年年参加县、市、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4开展课外创新教育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职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创新思维,从而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发明创造的先导。不动手的发明创造是空想,不动手的科技教育是空谈。学生只有在动手改进实验、动手制作教具学具、动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和推广科技成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活动中要注意: 

4.1要能体现科技与创新的整合统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创新教育与科学教育绝对不能相互独立,各不相干。因为科技创新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学生做出科技作品,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力。学校在组织科技创新活动时,既要注重使科技活动具有启发创新的效能,又要注重创新教育的科学性。能够在教育中使理智与情感取得平衡,这样的科技活动才是创新的科技活动,才能够真正使中职学生受益。 

4.2要注重科学技能与主体创造的和谐一致:科学技能包括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它是发展才能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对技能的掌握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在既要动手,又要动脑的制作活动中,中职学生的观察力

、思考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才能够真正得到锻炼,创新技能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4.3要强调科技与表现的完美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文化学习失败的中职学生,这种需求更强烈。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对于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技辅导员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合理的机能性和心理的情绪性,来唤醒在学生心中的表现欲望,并诱导其走向创造性的表现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的训练来充分表现自己,自由地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教师要适时地进行鼓励,绝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奇思异想,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了学生创造表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目的。 

未来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创造力的世界,社会各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培养初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中职学校,更要充分发挥科技活动的优势,发展中职学生的智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廷忠.浅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探索,2001,18-19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8

【关键词】欧洲,产学研合作,模式,政策措施

一、欧洲地区产学研合作创业研究中心模式

具有悠久的产业改革历史的欧洲地区,是工业革命的中心和发源地,该地区产学研合作模式呈现出创业研究中心模式,下面选取欧洲地区代表性国家对其产学研合作模式及主要特点做详细分析。

(1)英国。英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由一对一的点模式已经发展到科学园、合作研究中心等集群性的表现模式。①合作研究中心。此模式为联合研究模式,具有综合性和跨领域的特征。②教学公司。这是英国特有的一种合作模式,通过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直接合作,定向培养高级人员,提升产业水平和创新力。③联合教授。通过大学的培养学习,联合设立教授职位,培养高等级的专业人才。④科学园。这也是现如今发达国家最为常见的合作模式之一。已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曾形象的比喻说:“科学院是孵化场,不但要在这里孵出小鸡,将鸡养大,还要使其中一些成为能下金蛋的鸡。”剑桥工业园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2)德国。①一体化研究中心。德国尤其重视中小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通过一体化研究中心能使各主体紧密合作,参与长期可持续性的科学研究项目。②技术转移中心。德国的技术转移中心遍布全国,有利于知识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从而加速知识的转移及共享。③科技园。德国全国拥有159个科技园,在世界中的数量居第二,德国慕尼黑科技园是世界著名的科技园,拥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力。④跨学科教育和科研机构。跨学科教育有利于知识的整合,继而影响知识的再创造,进而解决复杂系统问题。

(3)法国。①研究与创新网络(pRit)。研究和创新网络模式基本都是以项目合作为基础,促进知识的整合、共享、流通,从而促进企业知识创新。②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一个研究中心,促进产学研合作成效。③技术入股合作研究。这种模式是法国普遍的一种模式。学研机构出技术,企业出资金,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实现技术的产业化,从而创造出利润。④成果转化模式。此模式有利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从而能加速产业链的升级和创新。

综上所述,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归纳特点汇总表如表1示。

二、欧洲地区产学研合作协同知识创新的政策措施分析

欧洲地区相对北美地区来说,政府参与程度较大,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专门的产学研合作计划以提高产学研合作知识成果的转化效率。

(1)政策法规的制定—产学研合作的保障。法国政府于1999年出台的针对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和科研法》,其宗旨是促进公共研究机构与企业界的合作与交流。英国政府颁布的《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等都为产学研和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

(2)设立专门的基金项目计划。早在1984年,芬兰的各项国家技术计划就用于支持产学研合作。法国的竞争点计划和德国的技术协作中心和协作网的建设都强制性规定计划项目必须以产学研合作方式进行。德国的主题研发计划也经常为产学研的研究联合体模式提供资助。

英国的基金资助主要包括政府专项基金、奖励基金和风险技术大学伙伴基金。意大利政府基金资助主要体现在应用研究基金、技术创新基金和购买高技术产品基金。各种基金以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为目的,以取得相应的产业和知识成果。

(3)中介服务与科研机构。在1996年,意大利成立了国家科研与创新政策部际委员会,以学研各参与方提供咨询服务。丹麦2003年成立了“创新联合体”,由高校、产业、科研机构的主要领导人来成立工作咨询小组。瑞典10年投入5.5亿欧元实施能力中心计划,以便鼓励产学研各合作方积极参与,展开研发和创新活动。意大利新提出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联合体"的管理模式,即由科研机构和企业组成联合体,向政府申报项目,政府通过对联合体的管理来实现对技术发展的管理。

(4)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产学研集群区。英国沃里克大学科学园和剑桥大学科学园、德国的海德堡科技园、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城、芬兰的因诺波利科技园等,都是以高科技为中介,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的过程,中介使高科技开发区对企业产生极大吸引力。

综合所述,欧洲地区代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产学研合作政策措施汇总表如表2示。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9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造力倾向;影响因素

一、目的

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一直进行着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中心的各种教育教学改革,近30年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的方式;二是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方式,如校级科研项目、国家组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等。创造力倾向即创造力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种特殊的对创造力发展和创造任务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个性特征,是创造活动所具有的积极的心理倾向[1]。它虽然不一定表现出实际的创造行为,但却是创造力发挥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心理保障。对创造力倾向的研究主要涉及创造力倾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其中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特征、家庭教养环境、自我概念等。这些成果对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但以往的研究没有针对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这一特定活动,并且研究多为小样本的调查和零散因素的影响研究,本文通过比较是否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的有关数据,研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希望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培养大批创造力强的学生提供借鉴作用。

二、方法

(一)样本选择

本次研究在湖南省6所本科院校中,随机选取2009-2012级大学生1648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820人,男生828人,2009级824人,2010级495人,2011级329人,文科生835人,理科生813人,参加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821人,未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827人。

(二)测量工具

1、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式(epQa)[2]。共包括88个条目。

2、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3]。共66个项目,11个分量表。

3、佛洛斯特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4]。该问卷由27个项目组成,包括四个分量表:个人标准(pS)、父母要求(peC)、担心出错(CmD)、条理性(o)。采用1—5级记分,得分越高表明完美主义倾向越严重。

4、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5]。包括50个条目,可测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等4项创造性特质,得分越高,说明创造力倾向越明显。

(三)数据采集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测查的形式,测查时统一组织,由课题负责人和各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主持,于2013年5月12日进行集体上机网上测试。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处理,进行显著性检验、相关和回归分析。

三、结果

1、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调查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结果表明,科技创新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平均分109.84,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与普通大学生比较创造力总分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各因子得分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2)。

2、科技创新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因子差异比较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来,科技创新组大学生与对照组大学生在epQ量表得分上,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说谎因子均没有显著差异。在完美主义量表得分中,只有个人标准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均无差异。在父母养育方式方面,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父、过度保护父4项因子高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3、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epQ、父母养育方式、完美主义的相关分析用epQ、父母养育方式、完美主义等3个量表的因子得分与大学生创造力倾向总分及各因子分作相关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出,影响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的最显著因素有内外向、神经质,其次是个人标准、过分干涉父。

4、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因素、完美主义各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能更好的研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的预测因子,用两组大学生的创造力倾向总均分与epQ、父母养育方式、完美主义等3个量表因子做多元回归分析(见表4)。结果表明:神经质和内外向两因子均影响两组学生的创造力倾向,而过分干涉父,惩罚严厉母进入了科技创新组的回归方程,条理性、个人标准、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拒绝否认母、过干涉过保护母进入了对照组的回归方程。

四、结论

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平均分为109.84,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与傅早霞调查的520名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平均值108.29分较为接近[6]。与未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的总分没有差异,因为创造力倾向中的冒险性、好奇性及挑战性属于个性品质,与能力水平没有直接的关系,也不会因为教育程度而有所改变。

结果表明,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父、过度保护父等4项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这些大学生受父亲的影响更明显,可能是这部分大学生的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较高,影响力更大,这与社会文化背景是一致的。父亲采取积极和消极的教养方式,对小孩的影响也是两面的:积极的影响正是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因为父亲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对培养子女的参与意识起到了示范作用;消极的作用造成学生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表现为科技创新组大学生的个人标准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大学生的得分。

个人标准经父亲的严厉要求内化形成,科技创新组大学生的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父2项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深层心理学看来,一个受惩罚、拒绝较多,教养严厉的小孩逐渐内化父亲的要求,相信自己永远不够好,所以,他们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做到完美无缺,用更好的成绩来达到家长的高标准、高要求。方新研究发现过度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完美主义总分呈正相

关[7]。他们很清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挑战自己最好的机会。

相关分析发现,epQ中的内外向、神经质和完美主义中的个人标准与科技创新组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呈正相关,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过分干涉父因子呈负相关,这说明epQ、完美主义个性特征和父母教养方式与科技创新组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神经质、内外向、过分干涉父,惩罚严厉母能预测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神经质是人格特质的核心因素之一,它反映了个体在情绪稳定性(emotionalstability)上的差异,高分神经质者常常情绪反映强烈,对生活满意度较低,这类人群多表现为焦虑不安、担忧、情绪化,或神经过敏。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mackninon&Barron认为情绪是否稳定是创造性人格的主要特征[8]。本研究表示:神经质与创造力倾向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神经质高分者常常自我中心严重,脾气暴躁,表现出较差的宜人性,这种较差的宜人性却能让这部分大学生保持行为和思维的独立;内外向与创造力倾向也呈正相关,显然,这是外向者爱好广泛,渴望刺激和冒险的个性特点增加了创造力倾向的得分。该研究所发现的内外向和神经质两因子与创造力倾向的关系与陈少华、曾毅提出创造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宜人性”呈负相关的结论具有非常高的对应性。即内外向得分高者,表示有较高的“开放性”,创造力倾向强;神经质得分高者,则“宜人性”差,创造力倾向强[9]。父亲的过分干涉影响着小孩的心理自由,母亲的惩罚严厉影响着小孩的心理安全,而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促使人的创造力形成[10]。

综上所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普通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创造力倾向主要是受神经质和内外向等人格特质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说未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差,我们应该深入学生内心,挖掘他们内心的创造欲望,把他们也带入到科技创新活动的行列。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影响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小孩是否可能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能预测他们的创造力倾向。还值得重视的是,在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有些创造力较强的学生情绪欠稳定,忽略常规的礼仪、规范,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兴趣和想法,给予更多的宽容、关怀。

[参考文献]

[1]师保国.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造性倾向的预测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68-73。

[2]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分册[Z]长沙:湖南医学院,1983。

[3]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4]訾非,周旭.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5(6):560-563。

[5]林幸台,王木荣.威廉斯创造力测验[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4。

[6]傅早霞.大学生创造力倾向特征及其与心理安全感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10):212-213。

[7]方新.大学生完美主义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26-29。

[8]转录自郭有通,创造心理学(第三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5-126。

[9]陈少华,曾毅.人格待质和创造性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教育[J].研究与实验,2003(4):48-52。

[10]Rogers,C.R.Client-centeredtherapy:itsCurrentpractice,implications,andtheory.1951。

科技创新的表现篇10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现代化;格兰杰检验

中图分类号:F30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207-04

ResearchonRelationshipbetweenagricul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

SUGui-hong1,FUXin-hong2

(1.economyandmanagementDepartment,Jili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Jilin132101,Jilin,China;

2.economyandmanagementDepartment,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Ya’an625014,Sichuan,China)

abstract:Basedontimeseriesdata(1985~2007),anempiricalresearchonrelationshipbetweenagricul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inChinawascarriedout.Resultsshowedthattherewasaninteractiverelationshipbetween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playedavitalroleinagriculturalproductiondevelopmentandecologicalimprovement;people'sbetterlivingstandardandecologicalimprovement,inturn,boostedagricul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toguaranteethebenigncycle,suggestionswereputforwardsuchastechnologyprogressorientate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road,low-carboneconomicdevelopmentandencouragementmechanismofnewtechnologyextension.

Keywords:agricul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grangercausality

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技术和社会的概念,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应存在互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的保障和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又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研发投入的保障和成果转化的平台。本文运用实证方法来验证这种关系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文献回顾

目前,我国学者已对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大量研究。董晓亮等[1]分析了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黄钢等[2]指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是实施农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姜鑫[3]对速水-拉坦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应该以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为侧重点,通过农业技术变革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宋磊等[4]对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长也明显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存在着动态均衡关系;宋燕平等[5]利用实证分析了农民素质与农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指出农民受教育程度与产出效益成正比,农民的素质与农业技术的扩散关系密切,我国农民素质低制约了农业技术创新;李录堂等[6]探讨了农业生产率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郑林[7]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翟虎渠[8]提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重点应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的根本转变。鉴于农业技术创新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对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2研究假说与理论模型

2.1研究假说

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并非两个完全独立的体系,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过程。下面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农业技术创新程度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水平。假定农业技术创新程度越高,范围越广,越能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假说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影响农业技术创新的程度。假定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越能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

2.2理论模型

本文将用生产、生活和生态3个层面5个指标来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本文的基本模型设定如下:Y=F(X)。其中Y为农业现代化指标,X为农业科技创新指标。

3实证研究

3.1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本研究采用1985~2007年全国总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如无特别说明,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1986~2008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及1985~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考虑到数据的均衡性,本研究所选取的指标均为产出指标。由于目前国内学者并未对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ipC大类的分类统计表中的a01类(农林牧渔)的国内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指标(ZL)作为农业技术创新指标。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如果用单一指标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有违科学性原则,本研究基于生产、生活和生态3个层面,选取人均粮食产量(LS)、人均肉蛋奶产量(XQ)、农村人均纯收入(CSR)、森林覆盖率(FGL)和自然灾害成灾率(CZL)5个指标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其中生产层面通过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蛋奶产量两个指标反映;生活层面通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反映;而生态层面通过森林覆盖率和自然灾害成灾率指标反映。

人均粮食产量(LS):是指全国总人口平均占有的稻谷、小麦、玉米、高粱、粟及薯类和豆类的产量。人均粮食产量能更真实地反映农业生产的水平。

人均肉蛋奶产量(XQ):是指富裕的生活离不开肉蛋奶的消费,因此该指标也反映农业生产的水平。

农民人均纯收入(CSR):指的是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获得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为消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将农村居民纯收入按1985年不变价格计算指数,用p表示。具体如表1所示。

森林覆盖率(FGL):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自然灾害成灾率(CZL):用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若该指标是负向指标,则指标值越高,说明生态环境越差,越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3.2单位根检验

为了消除趋势影响,将所有指标取对数,分别表示为LnZL、LnLS、LnXQ、LnSR、LnFGL和LnCZL[9,10]。从图1趋势来看,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LnLS、LnXQ、LnSR、LnCZL、LnFGL与农业技术创新指标LnZL之间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平稳趋势,需要用单位根检验法来确定它们的平稳性。

本文采用Dickey-Fuller的aDF检验方法,对LnZL、LnLS、LnXQ、LnSR、LnFGL、LnCZL及其差分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虽然时间序列变量LnZL、LnLS、LnXQ、LnSR、LnFGL、LnCZL是非平稳的,但其差分变量DLnZL(1)、DLnLS(2)、DLnXQ(2)、DLnSR(2)、DLnFGL(2)和DLnCZL(2)是平稳序列。

3.3协整检验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1985~2007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各指标和农业技术创新指标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5组数据的第一行均显示似然比统计量大于5%的临界值,表明第一种假设不成立,即存在协整关系。从第二行可以看出,似然比统计量均小于5%的临界值,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成立,即有一个协整关系。

3.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该研究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技术创新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见表4。表4表明,LnZL是LnCZL和LnLS的格兰杰原因;LnFGL和LnSR是LnZL的格兰杰原因;而LnXQ与LnZL之间互不影响,不存在因果关系。

实证结果分析:①由于自然灾害成灾率是个负向指标,LnZL是LnCZL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可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或者说较高的自然灾害成灾率是由于农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所致。另一方面,LnZL是LnLS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农业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改良种质资源、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单产等途径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②LnSR是LnZL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可以鼓励其购买优质良种和获得先进的种植技术,而LnFGL是LnZL的格兰杰原因表明,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扩散。③LnXQ与LnZL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4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通过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创新对生产和生态具有促进作用。第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可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主要通过生活和生态两个方面表现。第三,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

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措施:第一,加大研发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力度,开发适合中国特色发展阶段的实用技术,尽快把农业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第二,发展低碳经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三,建立农业新技术供给者、需求者以及应用新技术的农产品价值的实现者之间共同利益的纽带,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董晓亮,周玉芝,王英宾.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73-74.

[2]黄钢,李颖,王玲,等.科技价值链创新是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关键路径[J].农业科技管理,2007(12):1-4,26.

[3]姜鑫.农业技术创新的速水-拉坦模型及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实证检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08-3411.

[4]宋磊,王青,薛继亮.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均衡分析[J].商业时代,2009(10):12,19.

[5]宋燕平,栾敬东.农民素质与农业技术创新关系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4):52-53.

[6]李录堂,薛继亮.我国农业生产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5-19.

[7]郑林.现代化与三元结构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初探[J].中国农史,2004(3):37-45.

[8]翟虎渠.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