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十篇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十篇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20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1

把“兵团军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旅游资源”加以开发,目前仍未见到专题研究。行政部门也没有指导性的管理办法。如何界定“兵团军垦文化特色的资源”、如何准确树立其形象、如何整合、如何科学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已迫在眉睫。

应该说,凡是能够反映兵团屯垦戍边艰苦历程,展示兵团军垦文化,体现兵团精神的一切历史见证物,有形的或无形的,都可以界定为军垦文化资源,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一是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碑、馆和雕像,如总理纪念碑、王震铜雕、陶峙岳纪念馆、艾青诗馆等。二是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见证物:如军垦第一犁、军垦第一井、军垦第一楼、地窝子、木制犁等。三是建设边疆的成就,如兵团新兴城镇、旅游城市、部级开发区、大型城市公司等。四是高科技特色大农业:如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农家乐、大型条田的机械化耕作、瓜果园、等。五是兵团金边工程,包括边境团场在内的“金边工程”,在兵团城镇建设体系中应享有特殊的地位,它也是一道风景线,最能让游人感受到兵团人的奉献精神。六是兵团的预备役建设,兵团军事力量的体制演变到今天,成为“寓兵于民”的预备役编制,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独具中国特色。七是军垦文化:反映艰苦创业年代的文学作品、诗歌、歌曲、音像资料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八是特殊的人口结构,兵团特殊的人口结构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要以“军垦人家访”的形式推出。把家访编人旅游节目,游客与他们零距离对话,生动,可信,可亲。这些历史的见证人可以为游客打开一扇读解艰苦创业史的窗口。

军垦文化的精髓就是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具有显著的特征。其一,兵团是中国独有、世界惟一,其资源更具惟一性。其二,是资源的特殊性,这是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在任何旅游地理书上无法归类,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形成的特殊的人文资源。其三,是资源的神秘性,由于兵团的特殊的地位、体制和作用,越发使世人对“兵团”和“集团”感到迷惑和神秘。其四,是与新疆地域文化的互补性,新疆地域文化是它赖于生存的根基和土壤,因为它是在新疆特殊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产生、发展的,是新疆地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疆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补充和丰富,且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其五,是资源的发展性,它在中国的屯垦戍边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它不同于其他民族风情,它不仅是活生生地存在着,而是在发展着,在丰富着。兵团事业现代化的发展将赋予他更强的活力,几百万兵团人用毕生的精力充实它、发展它、描绘它。

(作者单位:广州暨南大学)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2

摘要武陵山^作为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交汇地带,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空间特征3方面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差异显著;其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其空间分布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其分布密度的地域空间差异明显,且呈负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湖北武陵山区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优化旅游交通网络,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等措施来开发旅游资源.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开发;湖北武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37(2017)02001708

theSpatialpatternandDevelopmentofthetourismResourcesin

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

wUQing1,LiXigui2,wULi3*,CHenGang2

(1.Departmentoftourismmanagement,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2.KeyLaboratoryforGeographicalprocessanalysisandSimulationofHubeiprovinc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3.Departmentofteachereducation,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abstractwulingmountainousregionisbetweenthedevelopmentofthewesternregionandtheriseofthemiddlepart,whichisanimportantfocalpointfortheimplementationofacoordinated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yinChina.inthispaper,usingtheGiSspatialanalysistechniques,threelevelsofspatialstructureoftourismresourcesfromthetypecharacteristics,gradefeaturesandspatialfeatureswereanalyzedfor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ourstudiesleadtothefollowingfourconclusions.Firstly,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hasabundanttourismresources,withsignificantlydifferentdistributionsincategories.Secondly,thescoreofratingrankshigherinhighlevelandlowerinthelowleveltourismresources.thirdly,itsspatialdistributionoftrafficdirectivitycharacteristics,mainlyalongthecountylevelcities,roadsandriversdistribution,wasoverallthe“northmorethansouth”distributionpattern.Lastly,itsspatialdistributiondensityisdifferent,withanegativespatialautocorrelation.the“highvalue”regionalsforceforthedevelopmentofsurroundingregionisnotstrong,andthediffusioneffectisnotyetclear.todevelopthetourismresources,itissuggestedthat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shouldbeconstructedalongthenorthandsouthtourismdevelopmentaxis,makingtwoaxesoftourismdevelopments,optimizingtourismtransportationnetworksandestablishingfourfunctionalareasoftourismresources.

Keywordstourismresources;spatialpatterns;development;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的依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不断应用到旅游发展之中,对旅游资源开发合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被地理学者所关注.国外学者对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侧重对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和模型的探讨[1],如提出目的地地带理论、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及其演化模式等[23];在实证方面,注重对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与空间联系的分析[45],以旅游开发的社会成本、地区利益以及区域容量等为出发点对旅游区划与资源整合进行了相关研究[67].国内关于旅游资源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运用系统理论、旅游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810]、空间结构[1114]和地域开发模式[1516]等;通过采用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不同范围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总结其地域分布规律[17].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多数研究注重于大尺度下旅游资源空间特性的探讨,对微观尺度下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相关研究较为鲜见.

2011年2月,湖北省政府在国务院提出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背景下启动了“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用以推动“老、少、边、穷”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根据“试验区”的发展规划,湖北武陵山区包括恩施、利川、巴东、建始、咸丰、鹤峰、宣恩、来凤、长阳和五峰共10县市,国土面积达3.03万km2.近年来,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保护与景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当前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程度较低、交通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开发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的存在,对地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发展效益的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来探讨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乃至鄂西地区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借鉴作用.

2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及质量、数量组合关系,它不仅可以对外界产生吸引,引发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而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速度、效益以及时空安排都有着重要影响[21].本文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和空间特征等方面来分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问题诊断.

2.1类型特征分析

鄂西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种类繁多,国内有学者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资源概括为“山、水、人、文”四个字[22].在大鄂西圈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也充分彰显出“山、水、洞、城、情”五大主要旅游元素,其旅游资源的类型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表1):

湖北武陵山区拥有开发潜力^大的旅游资源共80处,对照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GB/t189722003),可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在自然旅游资源37处中,水域风光(14处)、地文景观(13处)、生物景观(9处)分布最多,合占自然旅游资源的45%,天气与气候景观分布最少,仅1处;在人文旅游资源的43处中,人文活动(17处)、建筑设施(13处)分布最多,合占人文旅游资源的37.5%;遗址遗迹(8处)、旅游商品(5处)分布相对较少,占人文旅游资源的16.25%.具体到旅游景区,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和腾龙洞构成其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主体;神农溪、清江画廊、唐崖河和野三河等是水域风光的主导性资源;遗址遗迹旅游资源丰富,恩施土司城、鱼木寨、大水井和仙佛寺成为其典型的代表;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也是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儿会、摆手舞、龙船调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苗民族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总体上,湖北省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景点特色鲜明,但旅游业起步较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同质化现象突出,许多景区仍在走低层次的重复性开发道路,旅游资源的整合成为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最为关键的问题.

2.2等级特征分析

考虑到旅游资源类型中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评选主观性较大且在空间上不能精确定位,本文主要选取58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析.由图1可知,湖北武陵山区共有a级景区27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红色旅游点2个.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管理部门的级别,将其划分为部级、省级和市级3个等级,其中部级旅游资源34个,占资源总数的47%;省级旅游资源20个,占28%;市级旅游资源18个,占25%,这表明该区旅游资源的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结合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可知,当前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开发仍然以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尚未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虽然区内高等级旅游资源丰富,但对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仍需加强,要进一步构建成体系、成规模的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以满足现代游客求新、求异的高层次旅游消费需求.

2.3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3.1总体特征通过图1可以看出,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和交通干道分布,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1)旅游资源沿县级城市分布特征明显,巴东、利川和恩施的县城周边地区最为密集,其中巴东和利川两地部级旅游资源集中化程度较高,恩施以非部级旅游资源居多.(2)区域内G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是旅游资源的高度集聚区,部级旅游资源以恩施至利川交通沿线居多.(3)清江流域沿线也是高等级旅游资源密集带,从利川经恩施到长阳,清江沿线旅游资源占整个湖北武陵山区内一半以上,其中4a级旅游景区占3/5.(4)运用arcGiS10.1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得到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最近邻近点指数R为0.92,其值少于1但接近1,说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典型的集聚态势.进一步对湖北武陵山区与国内其他区域旅游资源的最邻近指数比较发现,长三角城市群4a级旅游资源最邻近点指数为0.9509[23],武汉城市圈a级旅游资源最邻近点指数为0.6741[24],全国资源型景区的最邻近点指数为0.57[17],可以发现各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都呈现出集中分布态势,且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资源分布特征相类似.

2.3.2密度分析利用arcGiS10.1中的KernelDensity工具对湖北武陵山区58处旅游资源进行核密度估计,生成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核密度图(图2).由于受地域环境差异的影响,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从整体来看,西部集聚度最高,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和南部最低.7个主要的高密度地区,主要沿铁路线和两条国道分布,其他相对较低等级的密度中心则沿省道分布,呈明显“以点带面”的空间格局.高密度地区集中分布于行政驻地周边,并具有较为明显的等级性,较为符合中心地理论所论述的特征,同时也是由于行政驻地往往为文化z产的集中地,通常由于政策因素而具有较强的交通可达性和旅游集散功能.从县市来看,密集度最高的连片地区恩施市处于铁路、高速公路和两条国道的交汇处,交通导向性较为明显;利川市的密度最高值分布在与重庆市交界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交界地区旅游发展的趋势;在宣恩、利川和恩施的交界地区有一个明显的高值区,形成跨界旅游区;巴东县在与神农架林区相接的北部出现高值区,且旅游资源的主题如神农溪等也与神农架保持一致;鹤峰县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但数量较多,高值区将全县基本覆盖;其他如五峰、长阳、建始和来凤等县的旅游资源分布较散,基本沿行政驻地呈斑块状分布.这种“北多南少”的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制约着区域旅游资源整体效益的发挥.旅游功能区划的完善及如何促进功能区间的协调发展,是湖北武陵山区旅游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2.3.3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公式(2),结合GeoDa9.5软件计算得到全局moransi指数为-0.4583,moransi值小于0,表明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负相关性,相邻地域单元的旅游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及离散性,即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不明显.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空间的自相关性,借助arcGiS10.1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出湖北省武陵山区各县的旅游资源空间关联指数,按自然间断点法(Jenks)将局部统计值从高到低分成4类(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生成湖北省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热点区图(图3).分析发现,利川和建始为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热点地区,恩施和宣恩为次热点区,五峰、鹤峰及来凤为次冷点区,热点和冷点区数量相当,且分布相对分散,这表明区域旅游资源稳定性和连续性有所欠缺.值得指出的是,次冷点区和冷点区都分布在没有铁路线和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区,加之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缺乏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地区在通达性上远逊于拥有这些交通枢纽的竞争者.一般而言,旅游资源的开发数量和规模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呈正相关,而当前湖北武陵山区交通建设相对滞后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不同需求类型的旅客运输方式有待改善,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开发与优化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

3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依据上述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特点的分析,通过借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从系统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资源空间组织方式,打造“一轴、两带、三心、四片”的旅游产业空间组织形态,构建“一轴穿南北,两带连东西,三心带四片,四片振全局”的空间意象(图4).其中,三个旅游中心地构成空间中的“节点”,一轴和两带构成该区旅游发展的“主线”,四大旅游功能区构成空间中的“面域”.“点”服务“线”、“面”,“线”串联“点”、“面”,“面”反作用于“点”、“线”.“点―线―面”各有分工,从而将分散的旅游资源整合到一个系统框架内,实现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1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加强南北旅游资源联系

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可知,区域南北交通联系明显弱于东西交通,即沿东西方向交通干线附近的旅游资源数量明显多于沿南北交通干线,以沪渝高铁和G209国道为例,该区沪渝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多达20余个,而G209国道沿线旅游资源仅10余个,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因此,有必要构建一条贯穿南北的旅游发展轴,缩小南北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差异.此旅游发展轴主要依附G209国道,串联巴东、恩施两大旅游集散中心,沿途连接巴东神农溪5a级景区、恩施土司城4a级景区以及唐崖土司城世界文化遗产等重要旅游景区,推动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南部恩施至咸丰、宣恩、来凤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有助于完善该区域的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路线配置.

3.2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培育区域旅游资源特色

根据点轴系统理论,参照旅游交通路线及远景规划、各县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着力打造清江山水旅游带和民族风情旅游带,串联区域旅游资源的“点”、“面”,构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主体框架.其中,清江山水旅游带以恩施和长阳为发展轴线的核心,在沪渝高速公路和清江水上交通的基础上,构建以自然山水风光游览、休闲养生和文化体验为主,消暑疗养、健身运动、探古访幽、科普教育为辅的旅游发展带;民族风情旅游带主于湖北武陵山区的南部,以咸丰、鹤峰和五峰为核心,以来凤和鹤峰为支柱,在宜利高速公路的基础上,依托古村落山寨、吊脚楼民居、土司城遗址和红色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形成以土家族苗族观光、原生态村落体验、土司城观访为主,购物、娱乐为辅的旅游带,打造大武陵山区旅游发展中的精品线路.同时,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特性,向游客展示以清江、大峡谷和神农溪为核心的山水风光,以土司城、民俗风情为代表的土苗文化,以坪坝营和柴埠溪为特色的生态环境,借助神农溪“纤夫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培育生态优良、山清水秀、民歌优美、环境宜居的旅游特色.

3.3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增强区域旅游资源通达度

随着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通车,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以“两路”的开通为支撑条件,借助恩施大峡谷、巴东神农溪、长阳清江画廊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把恩施、巴东和长阳打造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三个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在战略规划上,应将巴东和长阳两大景区的游客引进区内的几何中心恩施,再向其他次级集散中心扩散,增强区域内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同时,针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交通基础薄弱的现状,应全面加强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建设,扩大路网规模,优化路网结构.重点推行沪渝、沪蓉、恩黔、利万、安吉和宜利6条高速公路,渝利、黔张常、安张、恩贵和神张5条铁路,恩施和巴东2个机场及巴东港口的建设.最终形成“六高五铁、两航一港”的总体交通布局,以此发挥交通网络对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作用,增进与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其他城市及重庆、湖南的联系.

3.4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整合开发区域旅游资源

湖北武陵山区地形复杂,重要旅游资源分布零散,根据地域邻近和资源分布的状况进行合理配置,将其旅游资源整合为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民族体验和红色文化四个旅游功能区:一是在国家5a景区神农溪和长阳清江画廊基础上,整合周边部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资源,建设成生态观光功能区;二是加大与重庆黔江区的合作,在周边城市中培育休闲度假市场,打造成休闲度假为主、运动体验为辅的休闲养生功能区;三是以多元化的民俗、古建筑和古遗址为依托,结合区域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风,集中展示土、苗、羌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此建设成民族体验功能^;四是以满山红烈士陵园、五里坪、走马坪等景区为导向,以五峰土家茶乡文化、葛仙米、鹤峰茶为特色,加强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品开发,将区域发展成既具有红色文化底蕴,又含有生态文化和土家文化氛围的红色文化功能区.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的探讨,结论如下:(1)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特色鲜明,其类型以遗址遗迹、旅游商品类分布较多,水域风光、地文景观、生物景观类分布次之,遗址遗迹、旅游商品、气候景观类分布较少.(2)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等级序列的数量差异较为明显.(3)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其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差异显著,其中,西部集聚度最高,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和南部最低;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负的空间自相关性,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不明显.(4)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加强南北旅游资源联系;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培育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增强区域旅游资源通达程度;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整合开发区域旅游资源等方面入手.

湖北武陵山区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界对其研究尚处初级阶段,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实践发展.本文将旅游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元素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及优化的分析中,但受行政体制的影响,仅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尚未涉及大武陵山区的具体建设问题,若将视角延伸至整个大武陵山区,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可能均会发生变化,这些也是下一步继续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HRiStaLLeRw.Someconsiderationsoftourismlocationineurope[J].papersRegSci,1964,12(1):95105.

[2]GUnnCa.tourismplanning[m].newYork:CraneRusak,1979.

[3]DReDGeD.Destinationplaceplanninganddesign[J].anntourRes,1999,26(4):772791.

[4]BRittonS.tourism,capital,andplace:towardsacriticalgeographyoftourism[J].envirplanD:SocSpace,1991,9(4):451478.

[5]SmitHSLJ.Regionalanalysisoftourismresources[J].anntourRes,1987,14(2):254273.

[6]piZama.tourismimpacts:thesocialcoststothedestinationcommunityasperceivedbyitsresidents[J].JtravelRes,1978,16(4):812.

[7]CooKeK.GuidelinesforsociallyappropriatetourismdevelopmentinBritishColurnbia[J].JtravelRes,1982,21(1):2228.

[8]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6974.

[10]赵振斌,薛亮.陕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及区划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4):117121.

[11]马中华,刘继斌.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经济地理,2008,28(1):163166.

[12]龚胜生,吴清,张涛.湖北武陵山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9):12221228.

[13]关中美,陈志超,顾羊羊.焦作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36(4):8892.

[14]吴黎,李细归,吴清,等.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2):223227.

[15]王兴中.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J].地理科学,1997,17(3):218222.

[16]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J],地理研究,2012,31(1):170176.

[17]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48752.

[18]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35(6):175183.

[19]徐建华.地理建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陈赤平,罗运辉,张紫琴.湖南省工业集聚的空间关联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5(3):109117.

[21]沈正平,马晓东,曾尊固.中国新亚欧大陆经济带旅游资源结构及开局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2):176183.

[22]龚胜生.鄂西圈旅游业发展要着力打造“山水人文”四大品牌[J].参政议政,2009,(11):78.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3

关键词:小城镇;旅游资源;资源特征;资源型;依托型;综合型;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旅游资源的特点,可将目前旅游城镇的旅游资源开发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风景名胜区。这一类型是建立在旅游城镇有可开发的风景旅游资源、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该类小城镇自然景观质量高,环境条件优越,人为破坏因素极少,布局和谐,气候迷人,借景空间范围广阔。如大邑县西岭镇的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和都江堰市龙池镇的龙池国家森林公园,都以绝妙的雪景吸引游客。这类旅游城镇都视自然旅游资源为其宝藏,在建设中充分体现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以此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2)旅游古镇。小城镇必须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是有保存完整且独具特色的古式建筑,有淳朴的民风民俗,有可供开发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充满地方风味的传统小吃,展示历史文化风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从而对游客产生特有的吸引力。如龙泉驿区的洛带镇定位为距离大都市最近的古镇,以“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地位展现“湖广填四川”这一客家移民史。这类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一般具有独特性,开发中必须找准古镇旅游产品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避免盲目开发。

(3)城郊“乡村旅游”基地。这类乡村旅游活动在四川表现为“农家乐”的形式,区位条件优越,其所属的乡村田园风光优美,是城市居民对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还有各种农副产品的采摘体验,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节庆活动,乡村旅游开发形式灵活,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旅游产品开发粗放,有待进一步提高,形成精品特色。

(4)旅游观光点或民俗村寨。其旅游特色集民族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和民族建筑于一体,极具诗情画意。开发这类小城镇旅游,既有利于外界了解民族生活状况,又有利于小城镇增强开放思想和意识,促进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如阿坝州理县米亚罗镇的米亚罗民族风情区,不仅能让游客沐浴在优美的山水风景中,而且还能目睹极富艺术价值的传统风格建筑和体验当地神奇的藏羌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令人流连忘返。

二、城镇旅游的特征

一般认为,旅游小城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或在此基础上开展旅游服务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具有一般小城镇所不具备的特征:

(1)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小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对于小镇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住、购、食、娱”等元素的建设,来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

(2)规模特征――精致是一种美

“精致是一种美”主要是体现在旅游小城镇的规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镇由于其面积有限,并不追求规模宏伟或者建筑华丽,而是专注于在合宜的尺度内构建旅游吸引物。

(3)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号

旅游小城镇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能转化为旅游小城镇独特的形象特征。徽州地区的众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镇形象符号的典型代表。徽州当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谨慎、保守,体现在建筑上就转化为“高墙小窗”、“马头墙”等特征,而这些建筑特征最终成为代表徽州地区众多古村落的形象符号,让游客产生一种“见到小窗、马头墙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马头墙”也就成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号。

(4)商业特征――消费是经济业态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不论是古镇游,还是生态小镇游,都鼓励人们慢下来、住下来、轻松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导消费的过程,吸引人们通过消费去释放、去体会一种和平时不同的生活方式。

三、基于资源的旅游小城镇开发

目前,许多小城镇具有古镇、风景、生态环境、民族风情旅游和革命胜地等优势资源,无论哪种都依托于存在长久吸引力的资源禀赋,自然、人文景观引人入胜,直接吸引游客参观和游览的兴趣。对于这种资源型小城镇开发利用的方式应当:开发利用特色旅游资源要有新的理念;要突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推出精品;要突出重点,在旅游整体布局上合理整合;要挖掘资源特色内涵,加强整体促销,扩大旅游市场份额;瞄准目标市场,确定开发重点,优化产业结构;要强化旅游商品意识,提高旅游商品档次。但不同类型的旅游小城镇,其支撑小城镇的外部环境和资源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的资源和环境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历史文化型小城镇:或是保存了一些文物古迹,或是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但都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是不可复制的历史瑰宝。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放在区域大背景中,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工作,从各个层次加强对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遵循保留式开发原则,加强对古镇保护措施的落实,有效调控古镇环境承载力。

(2)风景型小城镇:名副其实的山水城镇,自然景观质量高,环境条件优越,人为破坏因素少,气候宜人,布局和谐,借景空间广阔。协调好风景资源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保护风景资源和旅游环境,深度开发风景旅游产品。如广西桂林阳朔就是城在山光水色中。

(3)生态型小城镇:生态类小城镇应当加强对自然生态、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原生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推进传统社区向生态型社区的转型。如浙江省著名的海岛渔业集镇――大陈镇就是优美的海上森林公园。

(4)乡村度假型小城镇:生态环境良好,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基础,客源市场较大,主要有民俗旅游、采摘旅游、乡俗节庆旅游等形式。度假设施开发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资源和环境,加强对城镇旅游景观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深度开发度假旅游资源,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游客参与性。如江苏省无锡市的阳山镇就是都市边的世外桃源。

(5)名人圣地型小城镇:小城镇因历史上名人的诞生成长、学习工作或其他联系闻名于世,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如之于韶山冲、孙中山之于中山翠亭村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旅游小城镇。

四、基于周边旅游依托的小城镇开发

该类小城镇通常为远离旅游中心城市的著名风景区重要门户和游客主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展旅游接待工作,主要分为接待基地型小城镇、会议会展型小城镇。小城镇本身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它具有优美整洁的城镇环境景观和得体的建筑景观,往往成为旅游接待地。

然而,在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大多数旅游服务类小城镇旅游要素的开发缺乏系列化、深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小城镇旅游服务功能还不完善,交通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完备、旅游购物和订票等设施不完善、旅游接待体系的等级结构不合理;城镇景观杂乱,远不能满足旅游的需求。

因此,为了实现依托型旅游小城镇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宜采取以下几点:

(1)充分开发各种特色要素。包括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旅游商品和特色交通。旅游要素的特色化开发、系列化开发、深层次开发和品牌化开发;

(2)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体系。主要提高旅游商品购物、旅游订票、旅游住宿、等服务设施的便捷性;完善交通体系,形成快速而便捷的交通体系网络;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城镇景观建设,形成良好的景观风貌。包括开展城镇的绿化、美化活动,形成良好的城市风貌;保护城镇环境,控制污染;全面整治不合理、不和谐的建筑和景观。

(4)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提高旅游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小城镇与外界以及小城镇与所服务的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的便捷性,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和服务网络体系。

(5)加强小城镇中居民的旅游观念教育。

五、综合型旅游小城镇的开发模式

综合型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开发比较成熟,旅游接待设施比较完善,从旅游功能要素的角度上看,兼有旅游资源型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镇的特点,旅游业对城镇其他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明显。该类小城镇的开发利用方式也兼具两种类型的融合,或者以其中一种类型的开发为主。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4

[摘要]社会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类型,但对其定义和范畴一直争议颇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理论发展。本文提出以“产生时间的当代性”和“旅游功能的非主体性”作为辨析社会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通过与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的比较分析,归纳了社会旅游资源具有状态的变动性、表现的隐蔽性、范畴的广泛性和载体的人类性四大基本特征,并以设施、事件、人物、活动、环境等指标构建其内容体系。本文认为,社会旅游资源与人的社会性资源范畴的拓展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高度契合,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资源类型。

[关键词]旅游资源范畴;社会旅游资源;分类指标体系

一、引言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1]。旅游资源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变化、发展。受传统的旅游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工业产品的开发方式用于旅游产品,将旅游资源专门化、物化、景观化。其实,当代大量的社会事象(事物和现象)、社会活动都是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但因为其较为隐性、多变和缺乏预见而常常被忽视。而这部分资源恰恰是与人类社会和人的旅游需求同步发展的,是旅游资源中最具活力和开发潜力的部分。为此,有必要对其内涵、特征、范畴和内容进行进一步探讨。

自王立纲(1983)在我国最早使用了社会旅游资源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便被广泛使用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对社会旅游资源的认识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其内涵和特征的把握;二是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主要有从属、并列和两者交融为人文社会旅游资源[2]三种观点。

研究方法主要还是通过社会现象的枚举去解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和活动”这一相当宽泛的内涵。对于什么是社会旅游资源这个核心问题,缺乏明确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由此造成在学术研究上,相关的旅游资源类型和概念混用、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不清;在指导实践上,泛化了人文旅游资源,弱化甚至忽视了对大量社会旅游资源的及时挖掘和充分利用。

二、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1.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社会”、“旅游”、“旅游资源”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文”、“人文资源”在社会学和旅游学领域中都是范畴广、争议大的一组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旅游资源进行了概念界定。

彭一万(1991)提出“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事物和活动”[3];王克起(1998)强调社会旅游资源是“特定区域的人群”[4];郑小琦(2000)认为“社会旅游资源是现代社会创造的”[5]。丁季华(1999)认为“社会旅游资源还包括会议、商务和城市景观”[6];其他的还有,马晓冬等(2004)认为“社会旅游资源是以抽象人文吸引物为主体[7];王文才等(1994)认为“与社会旅游资源相比,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具有长效性、永续性价值的各种建筑物”[8],等等。

作者认为:(1)社会旅游资源的内涵“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物和活动”过于宽泛,必须用明确的外延加以界定。(2)根据资源属性进行分类,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会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不能并列。(3)旅游资源的范畴是变化、发展的,用枚举法去定义难免“刻舟求剑”、“以偏概全”。(4)将“有旅游吸引力的人群”归入社会旅游资源,契合了“社会”的人类特征,但“人类”必须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才能转化为旅游资源。(5)用时间尺度去界定具有很大的创新,但“现代社会创造的”范围还是过大。且缺乏分类原因的说明,分类意义不够明显。

对于社会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应从其人文属性、功能体现和时间尺度三个方面深化分析:首先,从人文属性的视角。社会资源一般包括人口和劳动力的状况和分布以及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设施等。人文资源就是人工的制品,包括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社会资源侧重于人和与人相关的事象及活动,人文资源侧重于人的创造物,他们都具有人文属性。但无论何种资源,只有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或因子),才能转化为旅游资源。从概念上分析,社会资源的人类本身不能成为旅游资源,人类只有与一定的空间、事象和活动相结合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同时,与人相关的自然资源一旦被人类所作用也就具有了人文属性。所以,从旅游资源属性上分类,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会旅游资源应该从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其次,从时间尺度的视角。社会资源具有地域性、种群性和历史性。认识社会资源,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时间尺度。许多西方学者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社会资源的,1980年法国皮埃尔·布迪诺(p·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现在的和潜在资源的集合体[9]。可见,历史的社会旅游资源已经可以归入人文旅游资源,把握社会旅游资源的时间尺度应该是当代的。最后,从功能体现的视角。社会旅游资源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主体功能是什么?”。社会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主体社会功能,比如:现代工程、现代建筑、会展活动、赛事活动等,只是因其同时具有了体验性和景观性而在主体功能之外延伸出旅游功能;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主体功能就是满足人的旅游需求的旅游功能。

作者认为社会旅游资源与人的社会性、资源范畴的拓展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高度契合,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资源类型。它是指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当代人类,及由当代人类所创造的、不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活动。它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当代人文旅游资源共同组成人文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的地位归纳如下(见下图):

2.社会旅游资源的特征。社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时间当代性将其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区分,主体功能的社会性将其与主体功能为旅游的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相区分(表1)。

在此基础上,社会旅游资源还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状态的变动性。随着旅游需求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大量具有体验性和景观性的事物、现象和活动等社会旅游资源不断涌现。但其状态往往是变动的,存在挖掘、消亡和转化三种情况。比如:南京长江大桥,最初只是一个交通设施,但由于它的独特性、景观性等特征,使它具有了旅游吸引性并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交通功能之外延伸出旅游功能,成了社会旅游资源(这是挖掘);随着条件和人们旅游观的改变,原有的特性被覆盖、取代,它的旅游吸引性下降,逐渐退出了旅游资源范畴(这是消亡);假如,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的变化,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交通设施的主体功能退化或者不存在了,但它还具有特殊的旅游价值,可以服务于旅游业,这时就可以将其主体功能转化为旅游,成为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此外,还有一种转化可能,即由于它在特定时期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可以转化成未来的遗存类人文旅游资源(这是转化)。

(2)表现的隐蔽性。一方面,社会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是在主体功能之外延伸出来的,表现为相对隐性、间接。许多当代的建筑、设施,往往在建成之后和使用过程中,其旅游价值才被认识。另一方面,许多属于社会旅游资源的人物、事件和活动都具有短暂性和时效性,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周密的策划和巧妙的运作才能被挖掘利用。最后,社会旅游资源是外延不断扩展的概念,它与人的需求和人类社会同步发展,人类多样、多元的旅游需求和人类社会大量的复杂事象都具有一定的内在性、复杂性和发展性,表现较为隐蔽。

(3)范畴的广泛性。社会旅游资源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同步发展。主观上,旅游需求的发展要求我们扩大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客观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能提供越来越多的社会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既有具体的又有抽象的,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既有单一的又有综合的。此外,社会旅游资源还包括大量的旅游吸引因子。这些吸引因子既可以转化为独立吸引物,也可以整合成综合吸引物,它们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同时,大量的社会旅游资源被用于满足旅游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的人本化、个性化彰显,新的旅游需求、旅游方式不断涌现,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强,旅游的影响已经并不断超越经济范畴而走向更深远的社会层面[10-11]。这一时期,旅游社会属性的基础地位和引领趋势明显上升,当代大量的科技、体育、文化等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设施不断地被开发出旅游功能,越来越多的社会旅游资源被用于满足旅游的社会功能[12]。

(4)载体的人类性。社会和人文既是现象也是过程。从现象的视角看,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和。“是一种大型的、长存的、自足的自我持续的群体,它由相互作用的人们组成,而这些人分享和共通一定的价值与信念[13]。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一个由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人类能力与习惯组成的综合系统[14]。所以,可以这样理解,社会是这样的人类:他们共享着文化,创造着人文。社会旅游资源的载体既包括人类(个人或者人群),也包括人的活动和与其相关的要素(环境、设施等)。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载体主要是人类的各种创造。社会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当代的人类,与一定地域空间结合的人类,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活动都可以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三、社会旅游资源的内容体系

基于以上对社会旅游资源概念和特征的认识,以郭来喜先生等(2000)对旅游资源分类为参考(将人文旅游资源分为历史遗产、现代人文、抽象人文和其他四类[15]),将其“现代人文”中旅游功能非主体性部分和“抽象人文”中现代部分抽取,并从以人为本和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角度将其外延扩大,社会旅游资源可分为设施、事件、人物、活动、环境和其他六类(见表2)。

四、结语

旅游资源的属性分类问题是旅游学的基础问题,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社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时间的当代性、旅游功能的非主体性是界定其概念的关键,也是它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所在。廓清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征,可以进一步梳理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和类别关系。同时,能够引导人们更多的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旅游社会功能的视角以及社会和谐的视角去深刻认识社会旅游资源,丰富和拓展旅游资源观。重视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并推进社会资源旅游化,是促进旅游与社会、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

[2]郭为.景点景区规划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j].旅游学刊,2001,(4).

[3]彭一万.重视社会旅游资源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n].中国旅游报,1991-03-07.

[4]王克起.浅论社会旅游资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8,(4).

[5]郑小琦.为开发旅游资源觅良策[j].瞭望新闻周刊,2000,(29).

[6]丁季华.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7]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以苏北为例[j].人文地理,2001,(6).

[8]王文才.成都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j].四川地质学报,1994,(2).

[9]ericl.lesser.knowledgeandsocialcapital[c].boston:butter-worthheinemann,2000,322

[10]r.w.butler.thesocialimplicationsoftouristdevelopment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74,2(2):100-111.

[11]michaelromeril.tourismandtheenvironment-ac-cordordiscord[j].tourismmanagement,1989,3(10):204-208.

[12]petere.murphy.tourismasacommunityindustry:anecologicalmodeloftourismdevelopment[j].tourismman-agement,1983,3(4):180-193.

[13]徐友渔.民间社会与文化问题[j].上海文学,1996,(10).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5

【关键词】体育旅游;概念;效应

一、体育旅游的概念

关于体育旅游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曾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多数是从独立研究的角度出发,如柳伯力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入手,认为体育和旅游所分属两种社会现象或人类活动范畴,但两者的发展有着相同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特别是在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高层次需要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并阐述了体育与旅游结合的机理;长积(日本)参加体育活动或参观体育活动作为目的的人们,从暂时离开日常生活范围起,到返回的这样一个活动;Standeven(英国)体育旅游是作为一种身体运动、旅行和居住经历的旅游活动。

二、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一)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所谓体育旅游是指在人类社会或大自然当中,能够对大众产生旅游的兴趣,并从中进行体育活动,为旅游文化产业的经营活动所利用,且能产生经济、文化、生态、健身效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综合。体育旅游强调的是大众参与性,大众健身性以及个体价值,是一种对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的渗透和提升的体育观念。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念从资源学的角度看,旅游资源是资源的一种。从旅游学的理论角度看,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赖以存在的基础。

(二)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体育旅游通过自身的载体作用,为大众提供旅游欣赏,旅游健身,旅游感受等旅游目的,从而丰富体育旅游资源文化体验的活动。体育旅游资源具备为大众提供娱乐、观光、度假、休闲、健身、康复、疗养等特征,与其它旅游资源形式相比,其具备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性,开发利用的持续性,形式多样性,种类的创新性。概括来说,体育旅游资源具备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季节的交替性,旅游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性等特征。

(三)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其类型与分布特点是体育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决定了体育旅游开发的趋向性与存在价值。体育旅游资源可分为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体育旅游人文资源两大类。体育旅游自然资源是指非人工形成的可供体育旅游活动的,是经过人为雕琢与刻画的天然存在的天然赋予,能使人产生向往与期待的自然组合;体育旅游人文资源是指非天然赋予的,而是人工开发创建起来的体育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成就、艺术结晶、科技创造的纪录和轨迹。包括主题公园、体验赛场、滑雪和冲浪圣地、康复中心、革命历史纪念地、民族节庆活动等。

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效应及理论基础

(一)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体育旅游开发是目前体育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包括发掘体育旅游资源的功能,旅游地的持续性,风景区的整体规划,体育旅游设施的配套建设,体育旅游游客的科学规划,服务人员管理培训等。从经济价值层面来看,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过程,也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综合性和全面性的具体工作。

(二)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中的延伸,首先它要满足大众对高层次高追求的需要,通过合理科学的利用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其次它不能以破坏当地环境作为开发代价,体育旅游应该是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而不是牺牲一方而换取效益,我们在开发资源换取利益的同时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旅游资源不是只属于一代人的,而是我们子孙后代可以长久享用的自然隗宝,这不仅需要旅游开发者与当地政府的集体智慧,更需要国民通过行动来加以呵护。

(三)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效应。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两面性,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1.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正面效益。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经济效应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发展的,现如今旅游企业都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高回报旅游项目加以发展。其集中表现在能够大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相关产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社会效益包括,提高该地的国内知名度,提高该地区老百姓的自豪感与主人公意识,从而间接提高国民素质;弘扬当地特色体育文化,如滑雪,攀岩,漂流,武术表演等旅游项目,增加体育旅游的精神内涵,通过体育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提高国际知名度,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体育旅游还可带动体育医疗医疗器械、体育服装、健身服务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刺激大众消费市场,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增长速度。

2.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负面效益。任何资源的开发都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常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破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会破坏体育旅游开发地的整体环境,如默写攀岩项目会破坏自然景观,人为的在岩壁上打孔钻洞,造成岩石松动脱落;滑雪与滑草项目为了制造各种斜坡,人为的翻修山坡,破坏当地植被生长;潜水项目对珊瑚礁的破坏,是原本透彻的浅滩变得浑浊;部分旅游者素质不高,乱丢垃圾,破坏古籍等人文景观等现象,都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所附带的不利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旅游的兴起可以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弥补传统旅游的不足。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也将拓宽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因此,推动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将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如何加快旅游与体育的融合,挖掘体育旅游的潜力,专家给出了建议:加强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之间的协作。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求,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加强联合,相互协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突出旅游产品的特色。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要构建一批融参与性、刺激性、娱乐性、健身性于一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来宣传体育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关注体育旅游。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相关部门要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体育旅游导游、体育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人才等,从而提高我市体育旅游队伍的总体素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柳伯力等.体育旅游导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6

关键词: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区域合作旅游

乡村旅游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改革与建设,和乡村缓慢的改变进程相互对比作用下产生的,从本质上来讲,乡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相对应的旅游方式,是以各种具有乡村背景的旅游形式,以乡村田园、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节奏、农家餐饮等为旅游特色,以农业及农村特色资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征

旅游资源的乡村性。从我国旅游的发展策略来看,乡村旅游资源是指都市之外,包括郊区、城镇、及农村地区,但是不包含乡村题材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地。乡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就是提供以乡村景观、村庄生活、农耕农具、农家餐饮等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既包括乡村耕织生活,又包括乡村水土资源,乡村旅游的乡村资源化是都市中缺少的生活影像,是都市生活无法弥补的生活资源,乡村旅游的资源与都市的资源相比,具有自然化、天人化、手工化,人类的改造及设计活动较低,资源保持着原有的面貌。

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从乡村本身来看,乡村并不具有旅游资源的文化性特征,真正包含文化的是乡村生活与民俗,乡村生活融入了特定的人群在特定条件下的生活文化,这些生活习惯与特征没有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变革而变化,是一种悠久的民风民俗的传承,是关于道理与伦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真实继承。是原始的、古朴的、自然的、真实的人性与生活,尤其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与特色性更加突出。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宝贵的,是在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急需包容与理解的。

旅游生态的自然化。从土地格局来看,乡村偏离都市,受其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小,乡村从事传统农业较多,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农村耕织的生活习惯,保持了乡村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就是建立在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环境。因此,旅游生态的自然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生活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最具吸引的特征就是具有体验性,使得游客能够远离城市喧嚣,体验乡村质朴生活、能够在小憩之中感受生活气息,能够在传统之中体验原味生活。因此,乡村旅游提供旅游生活的深入体验是深度开发乡村旅游,将生活融入旅游的具体体现。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自然条件与交通条件。从旅游地理划分来看,苏州地处华东旅游经济区,空间结构复杂,周边区域山水旅游资源众多,同时处于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元化与多样化特征突出,最重要的是苏州处于环太湖旅游圈,使得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产品开发优势。与此同时,苏州交通便利,是江苏通往浙江及上海的必由之路,沪宁高速、沪宁铁路横贯东西全境。苏嘉杭高速公路沟通了沿江高速、沪杭高速、沪宁高速及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对苏州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更为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苏州西部环太湖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该地区自然风光景色宜人,生态环境适宜居住,并且文化底蕴深厚。比如太湖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共计48种,是现有旅游资源的71%,尤其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区远离闹市区,受工业进程化污染少,城市规模化扩张影响少,乡村旅游景区树木葱郁、景色静怡、风光奇异、古街别致、古桥含蕴、古村落炊烟袅袅、古民居风情并茂,同时与湿地资源相连,是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最好的旅游胜地。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的地理位置优势更为明显,其处于沪宁杭大都市圈的中心,同时又是长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整合无锡、苏州、上海旅游产业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挖掘潜力。苏州环太湖地区交通条件便利,是众多国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枢纽之一。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城市发展进程的加速与公路交通的建设,一方面促进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需要,影响着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随着城市的发展所造成的工业废污水与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污染物的排放,致使苏州环太湖水系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一方面破坏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不利于苏州环太湖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同时过度的旅游活动与景区接受旅游强度和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之间产生的不协调与不平衡,致使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景区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气无法受到妥善处理,再加上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及废物处理能力有限、技术落后等,使得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区域合作模式下的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

(一)苏州环太湖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内涵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7

[关键词]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并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乡村旅游开发是中心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一般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许多中心城市都涵盖了大面积的城郊地区,不少中心城市的城郊面积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心城市主城区。从地域上看,中心城市的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启动,旅游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线旅游不断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一、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

(一)资源特征

1 圈层分布。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层状的特征。一般由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和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3个圈层组成。(1)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延伸,也有交错分布的农村田园,呈半乡村景观。这个区域的乡村农业生产资源大多是以时令果蔬、花卉、苗木和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这些经济作物的物产以及形成这些物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构成了以经济物产资源为主的、城乡气息交融的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2)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离城市稍远的“中郊”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和生活场景为主,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田园风光结合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和人文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中郊乡村所具有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通常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最普遍的资源,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资源。(3)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在这一区域中,乡村旅游资源与大面积的山林、河和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并与颇具特色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构成乡村旅游资源。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乡村性和生态性互相交织。

2 同一圈层的乡村旅游资源差异不明显,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由于中心城市涵盖的城郊,在同一圈层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十分相似,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成条件大体一致,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大致相同,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呈现出外部相似的宏观特征和资源同质化的趋势。

(二)市场特征

中心城市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中心城市主城区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中心城市来的游客。

1 本地居民客源市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通常与城郊地区有通达的公路和便捷的班车往来,游客乘车方便,旅途时间短,城市居民周末出游具有便利的条件。中心城市的本地居民客源覆盖面很广,既包含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高消费人群,也包含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职工和学生等,尤以后者为众。旅游方式以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团队旅游较少。旅游时间以一日游为主,过夜游客较少,其中假日客源最多,无明显淡旺季。由于距离近和交通方便,属大众化消费,重游率较高。

2 外地游客客源市场。外地游客是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外地客源市场充足。同时,许多中心城市还是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有数以百千万计的外地客源。中心城市的光环效应会辐射到城郊的乡村旅游,中心城市巨大的客源优势也会影响城郊的乡村旅游,并由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情况下,早期吸引外地游客的是少数典型的乡村旅游地,随着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开发,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愈渐明显,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游客的中转站和疏散地。

(三)产品特征

与其它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乡村性和复合性。从乡村性特征来看,当前一部分乡村旅游产生于城市近郊,展示的是现代农村、农业的风貌,如农业高科技园游览等,但乡村旅游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践证明,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乡村性。从复合性特征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它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生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三统一,是现代旅游业和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一般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乡村旅游走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示范点”示范相结合的道路。自2001年推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候选点以来,各地都很注意示范点的建设,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都设有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各种原因,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质化倾向。由于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必然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加上乡村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表现为产品定位模糊,有雷同趋向;活动内容简单,项目互相模仿;主题形象不鲜明,缺少营销策划;缺乏创新性的经营理念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原因除了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以外,还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道路有关。在资源同质、文化同源和地理位置邻近的背景下,首个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示范中树立起了榜样,但也有一些地方盲目仿效和跟风,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由此加剧。

2 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地一般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乡村一般缺乏发展旅游所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乡村旅游点大多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不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尤其是政府扶植的示范点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开发了成效显著的旅游产品。例如,2009年厦

门市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200万元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致力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2月,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农民的直接收入达270多万元,同比增长480%,带动了五峰村周边劳动力107人就业,远远走在了同类旅游产品的前面。

3 空间分布以点状、轴带状不连续分布。许多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小规模的“农家乐”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它们在空间上以点状分布为特征,散落于各处。若有聚集,则大多与资源的自然禀赋有关,或者与交通线路相联系,在这种状况下,乡村旅游地就呈轴带状不连续分布,乡村旅游活动大多数以—地游或—线游(尤其是—地游)为主。

三、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策略

(一)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各圈层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同一圈层的同质化旅游资源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市场分析、资源调查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为基础,对开发地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排除掉不适宜开发的项目。为了避免开发者盲目逐利或跟风开发某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引导,如对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支持渠道等。此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对乡村旅游的类型、结构和规模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力避乡村旅游“一窝蜂”发展。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分别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总体上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构建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城郊,与其它景点一起环城形成不规则的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的关注,但对大多数地方性中心城市而言,环城游憩带尚处于发展初期。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背景上统筹考虑,使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与主城区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在充分满足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分工协作,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各个乡村旅游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效用,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构建环城游憩带首先要将环城游憩带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城游憩带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以项目和资金两个手段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重点,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开发理论,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实行“以重点景点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即以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重点旅游点为基础,建设和开发形成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然后逐级扩散,开发次一级旅游区域,最终形成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点轴系统。

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不但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及中心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心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二是环城游游憩带的构建可以与城市旅游相辅相成,提升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三是环城游憩带上的各个片区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的思想是对基础标准、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既可以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也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还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4年,上海市率先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务部《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更是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旅游标准的针对性、体系化还必须加强,而且标准的颁布多用于衡量,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要执行和参照执行各种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制定新标准前应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且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完善。

做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行。大力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标准化宣传教育,发挥乡村旅游标准化先发地区和优秀经营户的示范效应,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动优秀旅游乡村的发展,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加强参与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四)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

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地方性中心城市往往既是区域旅游目的地,又是区域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它承担着区域旅游经济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

1 城乡旅游产品互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各具特色,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打造城乡互补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旅游者的需求和同类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2 城乡客源市场的互补与共享。城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可以是来自中心城市旅游的分流客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邻近的中心城市旅游,构成城市旅游客源。鉴于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市场的共同繁荣。另外,从大区域来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属中心城市旅游,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应进行整体营销,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共同开发中心城市以外的客源市场。

3 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统筹区域规划,整合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

注释:

①葛全胜、吴殿延《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第21至28页。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2]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3]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u]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13-116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8

关键词:空间特征;旅游区;长株潭

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发,红色旅游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在开发模式上更强调融合的共生发展。客观上,特定区域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旅游开发总表现着综合性。从红色旅游开发实践来看,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蓝色旅游等结合发展的成功例子很多。从空间层面来理解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是指红色旅游空间单元之间及其与其他旅游类型空间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与共享,产生正向综合效应的空间关系。然而,当前不少红色旅游区与其他旅游区结合不紧密,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还远未达到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的境界。优化红色旅游与各类旅游形式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促使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提升综合效益,已经成为革命老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努力方向,理论结合实际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旅游地理学十分关注旅游空间特征的归纳。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旅游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就是基于旅游空间特征的,渐渐发展成系统的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规律探索,如休假者向城市外部旅行时形成的扩展范围问题(Christaller,1964),城市旅游发展对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影响(Gospodini,2001);区域旅游业空间结构探索,如基于复杂性理论对新西兰旅游空间结构的探讨(Zahra,Ryan,2007);旅游企业空间结构研究,如住宿业的空间结构(Cornelissen,2005);我国学者旅游空间特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成就包括: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旅游区划研究,分析旅游发展条件的差异性得到区划结果,其后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系统分析,发现空间局限,致力解决问题(章锦河,赵勇,2004),如西安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赵现红,等,2005)。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突出对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分析,探索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组织方案,如北京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毛小岗,等,2011),福建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黄远水,等,2010)。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找寻旅游行为的空间规律,如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丁正山,2004);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致力构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型、探究空间形态、揭示演化机理、提出优化方案,如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区、节点、区内路径、人口通道和客源地市场等6要素空间结构的研究(黄金火,吴必虎,,2005),旅游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王晨,2012),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吴国清,2008),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陈志军,2008),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方案的研究(卞显红,王苏洁,2002)。旅游空间共生研究,从旅游景区群落的概念,并从水平、垂直、集群结构3个方面探讨了旅游景区群落空间结构的优化问题(方世敏,廖珍杰,2009)。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古村落的共生演化模式,提出了居住主导型、保护主导型和开发主导型3种过渡模式(冯淑华,2013)。国内外旅游空间特征研究成果丰富,从区域差异描述落实区划起步,到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揭示谋划优化方案,愈益深入精细。但是,空间结构特征描述表现出矛盾的状态,多元地理要素的空间特征采用质性描述,单一地理要素的空间特征则量化表现,在处理复杂要素构成的研究对象的空间结构特征时,显得方法缺失。

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共生发展,结合当地的所有资源,通过融合路径,创造新业态,形成综合效益。长株潭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基础好、条件好,最主要的是与红色旅游资源相伴而生,有大量的“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它们在空间上交互渗透,在开发过程中共组共存,在业态发育中共生共荣。从根基上讲,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是一个多种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应用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寻求一套多元主体空间特征描述方案,并就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做出空间特征的描述,探索共生发展的空间规律。

2研究思路与设计

2.1研究思路

考察红色旅游的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事实上是考察已经开发的红色旅游区与各种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空间特征,采用集聚水平和联系水平指标描述很合适。基于人文地理学对集聚水平、联系水平的测算研究成果,结合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实际,引入景区的密度权数和品质权数,定义质量集聚度指数,来测算旅游区各种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采用主体之间的连接程度以及通达程度的β指数、γ指数、通达性指数来测算联系水平,勾画主体之间的内部联系,形成一套多元主体空间特征的描述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征值的比较,全面解释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并提出理性发展的思路。

2.2研究设计

2.2.1集聚水平的测定方案

旅游业空间集聚是产生共生能量,促进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借鉴最邻近点指数,构建旅游区之间集聚水平的测定方案。最邻近点指数是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即R=r1/re。其中,r1表示旅游区之间的平均距离,即每个旅游区与其最近旅游区之间的距离相加后除以n的值;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即当区域中的点状分布为随机型时,其理论上的最邻近距离可用公式表示为:re=1/2n/a,其中,a为区域面积,n为旅游区的数量。R=1表示点状事物的分布为随机型,R1则趋于均匀分布;R=0表示完全集中。

最邻近指数的测算,不考虑测算点的规模、级别及其影响力大小,只能表征测算点的空间集聚状况。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测定旅游景观的空间集聚状况,测算点以旅游区为单位测算最邻近指数比较合适,但是旅游区是一个拥有数量不等的景点集合的空间组织单元,旅游区将景点有效地组织为开发单元。作为一个红色旅游区,不仅包含多个景点,而且包含红色、绿色、古色、蓝色等多种类型的景点,形成红色旅游的共生开发组织单元,旅游区的规模、影响力不同,对集聚水平的贡献存在明显差距。为客观反映这种特定的空间特征,需要改进最邻近指数的计算方案。

首先,建立旅游区密度权数。就是对旅游区内的景点密集度,也就是规模实施评分,按照得分来确定测算点的数量。旅游区密度权数的赋值范围为1分~10分,以旅游区内景点密集度为评分依据,综合旅游区面积和景点数量获得最终得分。具体评分规则为:以平方千米为单位,即旅游区内每平方千米景点数为1~2个得1分;3~4个得2分;5~6个得3分;7~8个得4分;9~10个得5分;11~12个得6分;13~14个得7分;15~16个得8分;17~18个得9分;大于等于19个得10分;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的旅游区视为旅游点,以其景点的实际个数计算。

采用最邻近指数计算得出旅游区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程度。

其次,建立旅游区品质权数(p)。旅游区品质综合考虑旅游区的地位等级及市场影响力,适当兼顾旅游区的知名度。采用景区质量等级、部级景区名誉等表征景区等级水平,以百度指数来衡定旅游区的市场影响力,设定旅游区品质权数的赋值范围为1分~10分。具体评分规则为:百度指数为(含)前20%且为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区得8分~10分;百度指数为前20%~50%(含50%)且为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区得5分~7分,拥有部级景区荣誉可以适度上浮;百度指数为前50%~70%(含70%)且旅游区拥有等级荣誉的得3分~4分,拥有部级景区荣誉的可得5分;百度指数处在后20%,根据旅游区的荣誉等级可以得1分~4分,拥有部级景区荣誉的新旅游区,考虑其发展势头可得5分。

再次,定义质量集聚度(Z),质量集聚度定义为区域内旅游区品质权数的均值与同区域根据密度权数计算出来的最邻近指数的倒数的乘积,公式表示为:z=p―・1/R,它反映了一定区域内旅游区在空间上的质量集聚效应,值越大,区域中旅游区质量越高,越集中;值越小,质量越低,越趋于均匀分布。

2.2.2联系水平的测定方案

旅游区之间联系的紧密、方便程度影响旅游区之间物质、信息及能量的传递,是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空间特征的另一重要维度。从尺度关联的视角,从县域间、县域内、区域3个层面立体呈现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联系水平。

借鉴β指数、γ指数,构建联系水平的测定方案。β指数测量的是网络连接性,其公式为:β=L/p;式中:L表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即两节点间的直接连接数目,p表示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即节点数。一般来讲,β的范围处于0~3之间,在这个范围内,β值越大,表明网络的连接性就越好。γ指数用于反映区域交通网络中交通线路的连通发达程度。具体的方法是度量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连线的观察数和连线的最大限度数目的比率,公式为:γ=L/3(p-2);式中:L、p(同β指数公式中意义)。γ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1,γ取下限0,表示网络中无连线,即各节点毫不相连;γ取上限1,则表示网络中每一节点都同其他节点有连线,即网络最大连通。

连接度的测算,分析了两节点间有无连线,即有无交通线连接;没有考虑两节点之间转移的难易程度。在现实的情况中,两地之间因其连接的交通线的类型、等级和数量的不同,转移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因此,需要改进连接度的测算方案。

首先,建立通达性权数。即对连接两节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线进行通达性赋值。考虑到速度是影响通达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把交通线的限速作为衡量交通线通达性的指标。把速度v作为标准1,即限速为v的交通线的通达性权数为1,那么限速为v1的交通线通达性权数为v1/v;限速为v2的交通线通达性权数为v2/v;以此类推。

其次,定义通达性指数(t)。通达性指数反映的是区域网络中,两节点之间连通的难易程度,通过β指数的计算公式改良而来,具体是度量赋值后节点之间所有连线的总和与节点数之间的比率,公式为:

t=vv・n1+v1v・n2+v2v・n3+v3v・n4+……p

式中:t代表通达性指数;v为作为基准的速度;n1表示限速为v的交通线的总观察数;v1/v表示限速为v1的交通线通达性权数,n2则表示限速v1的交通线的总观察数;v2/v表示限速为v2的交通线通达性权数,n3则表示限速为v2的交通线的总观察数;以此类推;p表示交通网中的节点数。t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3・vmaxv,如果网络中无连线,即各节点毫不相连,则t取下限0;如果网络中每一节点都有3条限速最大的交通线与其他节点相连,即网络最大通达性时,t取上限3・vmaxv;在这个范围内,t值越大,代表网络通达性越好。

2.3研究区域的基本特征

长株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建设形成数量众多的旅游区。到2013年底,长株潭a级旅游区(点)58个,占湖南a级旅游区(点)总数的25.2%,其中4a级及以上区(点)高达28个;

2013年,长株潭三市旅游总收入为1352.5亿元,占湖南省旅游总收入的50.42%

长沙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szgb/201403/t20140314_108090.htm;株洲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szgb/201404/t20140403_108611.htm;湘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szgb/201404/t20140403_108623.htm;湖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glgb/201403/t20140317_108101.htm.

,是湖南旅游发展的高水平区域。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内名人故居、革命历史纪念地及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集中分布区,形成以韶山故居、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乌石故居为依托的旅游“红三角”,红色旅游达到较高水平,其中韶山2013年接待旅游者达1050万人次,旅游收入26.94亿元

湘潭・韶山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xqgb/xtgb/201406/t20140613_110101.htm.

。长株潭地区旅游资源多元性突出,大量“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相伴而生,形成了旅游共生发展的基础条件,具体表现在:一是空间分布交互渗透,没有纯粹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分布区,空间上交错分布,使旅游区各具特色;二是开发过程共组共存,组合开发特色鲜明,已开发的旅游区,都是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旅游目的地,红、绿、古组合开发,区域旅游线路注意多种资源特色叠加组合;三是业态发育共生共荣,红色旅游区表现出红色旅游资源主导旅游业发展的特征,各种业态在旅游者的消费活动拉动下发育起来。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区,满足“六要素”需求的各类实体业态全面发展,网上导购、网上预定等虚拟业态,也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发展起来。总之,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水平高,各类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中共生共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4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1)确定计算单元。本文以已开发的旅游区为基本计算单元。从湖南省旅游局、长株潭三市的政府相关网站中查询已开发旅游区的名称、位置,详细查找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甄别红色、绿色和古色旅游资源,整理统计。确定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旅游区名录(见表1)。

当仅仅考虑红色旅游资源时,则为红色旅游区;考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时,则有“红绿融合”“红古融合”和“红绿古融合”3种视角下的旅游共生发展类型。

红色旅游区长沙:宁乡县:花明楼景区、沩山风景名胜区、云山学校;浏阳市:故里旅游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谭嗣同故居;长沙县:纪念馆、黄兴故居、徐特立故居、李故居、田汉故居、许光达故居;长沙市区: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李富春故居、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湖南烈士公园、雷锋纪念馆。湘潭:韶山市:故居景区、滴水洞景区、清溪景区;湘潭县:乌石红色旅游区;湘乡市:东山书院、陈赓故居、谭政故居、黄公略故居;湘潭市区:秋瑾故居。株洲:醴陵市:陈明仁故居、李立三故居;攸县:酒埠江风景区;茶陵县: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县革命纪念馆;炎陵县:霞阳旅游区、大院旅游区、策源风景区、水口红色旅游区。

绿色旅游区长沙:宁乡县:沩山风景名胜区、灰汤温泉;浏阳市: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古风洞景区、达浒象形风景区;长沙县:石燕湖、长沙生态动物园、影珠山森林公园;长沙市区:黑糜峰国家森林公园、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沙世界之窗、湖南省植物园、长沙海底世界、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湘潭:韶山市:韶峰景区、黑石寨景区、狮山景区、银河景区;湘潭县:花石景区、泛白石文化生态旅游区、隐山湖湘文化源生态旅游区、河口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景区、石鼓自然山水民俗文化景区;湘乡市: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水府旅游区。株洲:醴陵市:仙岳森林公园;攸县:酒埠江风景区;茶陵县:云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阳湖旅游区、月到岩风景区、八团卧龙风景区、湖里湿地;炎陵县: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霞阳旅游区、大院旅游区、策源风景区;株洲县:大京风景区;株洲市区:白马龙旅游区、仙庚风景区。

古色旅游区长沙:宁乡县:沩山风景名胜区、回龙山旅游区;浏阳市: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道吾山风景区、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浏阳文庙;长沙市区:铜官窑遗址、靖港古镇、黑糜峰国家森林公园、天心阁、铁炉寺、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长沙市博物馆、贾谊故居、湖南省博物馆、开福寺、长沙简牍博物馆。湘潭:韶山市:银河景区;湘潭县:花石景区、历史古镇洛口区、泛白石文化生态旅游区,隐山湖湘文化源生态旅游区;湘乡市:湘乡文庙、壶天古村、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湘潭市区:齐白石纪念馆、陶公山。株洲:醴陵市:渌江书院、云岩寺、仙岳森林公园、沩山古窑村、冷水包公庙;攸县:酒埠江风景区;茶陵县:江书院、云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月到岩风景区;炎陵县:炎帝陵旅游区;株洲县:湘山寺、空灵岸、古镇朱亭;株洲市区:仙庚风景区。

注:当旅游区内红色旅游资源占主导地位时,则为红色旅游区;综合性旅游区在“红”“绿”“古”三栏中都会出现;在计算时,则有“红红融合”“红绿融合”“红古融合”“红绿古融合”4种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类型。

(2)旅游区之间距离测量。通过Googleearth软件,并辅以1∶800000比例的长株潭行政区划图,找到旅游区在地图上的位置,测量旅游区之间的实际最邻近距离。考虑到统一的测量标准,实际最邻近距离测量的是旅游区几何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3)计算品质权数。

整理长株潭旅游区的百度指数、景区质量等级和部级景区评定情况表,按照品质权数赋值原则处理。再运用品质权数的均值与最近邻指数倒数相乘,得到质量集聚度。

(4)测算空间联系水平。长株潭之间的交通联系方式主要是公路系统,无论是旅行社团队运营还是自驾游人群,都是依靠公路进入旅游区,选取公路连接状况作为联系水平的基本计算基础数据源,是可行方案。具体数据结合长株潭市交通图,得到交通网络图,其中,县域间的测量以县级行政单位为节点;县域内和区域层面的测算以旅游区为节点,再根据节点和连接线情况,计算出长株潭区域的β指数、γ指数以及通达性指数。通达性指数的计算首先要对不同等级的公路进行赋值,本研究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4个等级,依据不同等级公路的限速,以省道速度60km/h作为标准1,高速公路速度120km/h通达性权数为2,国道速度80km/h通达性权数为1.33,县道速度40km/h通达性权数为0.67;其次,给出通达性指数(t)的具体公式为:t=(2G+1.33g+S+0.67X)/p;式中:G表示节点间高速公路的总观察数,g表示节点间国道的总观察数,S表示节点间省道的总观察数,X表示节点间县道的总观察数,p表示交通网络中的节点数。t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6,如果网络中无连线,即各节点毫不相连,则t取下限0;如果网络中每一节点都有3条高速公路与其他节点相连,即网络最大通达性时,t取上限6;在这个范围内,t值越大,代表网络通达性越好。

3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测定

3.1集聚水平

3.1.1最邻近指数

从长株潭红色旅游区的视角计算,实际最邻近距离为4.89km,小于理论最近邻距离6.67km,因此最邻近指数为0.73,小于1,表现为集聚型。长株潭各地红色旅游区的最近邻指数、“红绿融合”“红古融合”“红绿古融合”的最近邻指数如下表(见表2)。

由表2中数据可得,旅游区的空间分布基本遵循共生主体越多,其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就越高的规律。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区与其他类型旅游区在空间上的集聚分布,有利于红色旅游共生发展集聚效应的产生,从而获得较高的共生能量。

长株潭3市县域旅游区大部分都呈集聚型分布,也基本遵循红色旅游共生主体越多其空间集聚程度越高的规律(见表3)。其中浏阳市、韶山市红色旅游区之间的集聚程度较高,有利于其红色旅游区之间的共生发展;“红绿古融合”旅游区的分布,宁乡县、长沙县、湘潭县、炎陵县的集聚程度较高,为其红色旅游区与其他类型旅游区之间的共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1.2质量集聚度

根据设定的标准,整理得到长株潭旅游区品质权数均值表(见表4)。

从表4可以得出,长沙的旅游区的品质水平明显高于湘潭和株洲,古色旅游区的品质水平最高,这与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相呼应;而湘潭的旅游区的品质水平除了绿色旅游区的略低于株洲外,其他都高于株洲。从长株潭整体的品质水平来看,各类旅游区的品质水平均值都处在3~4之间,说明虽然长株潭地区有品质很高的旅游区,但是平均品质水平还有待提高。

将品质权数均值对应与最近邻指数倒数相乘,整理得到质量集聚度(见表5)。

由表5可得知,长株潭地区“红绿古融合”旅游区的质量集聚度大于“红绿融合”“红古融合”旅游区,而单独红色旅游区的质量集聚度低于前3者,说明共生主体越多,其质量集聚度越高。基本遵循该规律的还有湘潭市、宁乡县、长沙县、湘潭县、炎陵县、攸县、醴陵市。其中长沙市区、宁乡县、韶山市、浏阳市的质量集聚度相对较高,能产生较大的质量集聚效应和较强的共生能量,有利于该区域红色旅游共生发展。

3.2空间联系水平

3.2.1连接度分析

β指数、γ指数。首先分析县域之间,得出β=L/p=2.07;γ=L/3(p-2)=0.79,可见,长株潭县域之间的交通网络的连接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然后,将主要的旅游区抽象为节点,旅游区之间的交通线抽象为连线,各行政区域旅游区之间的连接度见下表(见表6)。

由表6可见,长株潭地区旅游区的连接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说明各旅游区之间的连通水平较高,有利于旅游区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但是很多县域旅游区连接度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旅游区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将影响红色旅游共生发展。

3.2.2通达性指数

根据通达性指数t的公式和计算法则,县域之间:G=19,g=12,S=12,X=1,得出t=4.44。该值反映出长株潭交通网络的通达性较好,游客在县域之间的转移较方便,但是与最大值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见表7)。

由表7可得知,长株潭地区旅游区之间的通达性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整理的交通线总观察数来看,省道和县乡公路占多数,高等级的公路较少。这不利于旅游区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对红色旅游共生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故其交通营运能力有待提高。

X轴代表质量集聚度,Y轴代表通达性指数,表5和表7作为数据来源,以质量集聚度均值和通达性指数均值作为XY轴的交点,再根据数据进行描点。将第一象限通达性指数和质量集聚度都较高的区域命名为双优区,通达性指数较高的第二象限称为联系优势区,二者都较低的第三象限为双低区,质量集聚度较高的第四象限称为质量优势区。

由图1可得知,就单独的红色旅游区而言,只有两点分布在共生优势区中,其他3个象限中都有分布且较为分散;“红绿融合”和“红古融合”在4个象限中都有分布,其中“红绿融合”分布在共生优势区及XY轴交点附近的点较多,而“红古融合”较为分散,且分布在双低区的点较多,说明整体而言“红绿融合”较“红古融合”更具有共生优势;“红绿古融合”点的分布较前两者而言更为集中,分布在共生优势区的点比较多,其他点大多在XY轴交点附近,说明其共生优势更为明显。总体而言,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主体越多,其共生优势越为明显。

4结论与贡献

4.1结论

通过对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空间特征值测量方案的改进,对长株潭旅游区的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后,计算了其红色旅游共生多元主体的集聚水平和联系水平,得到其空间特征:

(1)共生发展提升集聚水平。从研究结果来看,红色与绿色、古色多类特色旅游区融合共生的区域,集聚程度相对较高,基本遵循旅游共生主体越多,集中程度越高的规律。

(2)质量集聚水映共生发展优势。质量集聚度受旅游区空间分布和平均品质水平的共同影响,多数情况下,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表现出“红绿古融合”旅游区质量集聚度最大的特点;质量集聚水平越高,其共生发展优势将越明显。

(3)连接度和通达性影响产业集聚发展。旅游区层面,连接度和通达性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限制旅游区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共生发展优势具有综合性。结合集聚水平和联系水平考察,共生发展主体越多,其共生优势越明显。而旅游区的质量集聚度可以通过旅游区建设来提高,空间距离则可以通过加强旅游区之间的连接度和通达性来缩小,以此促进长株潭红色旅游实现更好的共生发展。

4.2主要贡献与局限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对集聚水平和联系水平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改良。在集聚水平测算中,建立旅游区的密度权数和品质权数,用以减小旅游区的规模、影响力不同对集聚水平的贡献不同的影响;在联系水平的测算中,建立了不同限速的交通线的通达性权数,改良了交通线连接度的计算公式,得到了通达性指数,可以作为分析节点之间转移难易程度的指标。运用改良的方案,对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这一多元主体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

多元主体的空间特征研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本文只是对其描述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还需要更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多元主体空间特征研究添砖加瓦。多元主体空间特征的影响因素、演进机制等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对策建议

5.1突出优势资源打造旅游区主体功能

旅游区不仅包含多个景点,还可能包含红色、绿色、古色、蓝色等多种类型的景点。但是一个旅游区内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的数量和地位不同,在发展过程中,旅游区要关注景点类型优势,突出优势资源打造主体功能,其他类型资源作为有益补充,相得益彰。

5.2加强建设宣传提升旅游区品质水平

质量集聚水平是旅游区空间分布和品质水平的综合体现。由于旅游区地理空间上的不可移动性,旅游区的品质水平成为影响质量集聚度的关键因素。品质水平主要受旅游区地位等级和市场影响力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旅游区建设,提高其等级水平;不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其市场影响力,从而提高旅游区的品质水平,进而提高质量集聚度,突出共生发展优势。

5.3注重旅游道路建设便捷旅游交通体系

立体高速交通体系连接了城市和经济发达村镇,但是进入旅游区的公路级别较低,致使旅游区交通网络的连接度和通达性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注重旅游景区与高速立体交通网络连接线的建设,加快旅游道路的提质,就是旅游区联系水平提升的“最后一公里”工程。注重旅游区之间专用快速旅游公路的建设,为受交通条件限制但资源开发潜力大的旅游区提供与其他旅游区共生发展的机会。

5.4促成要素集聚铸造和谐旅游共生关系

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性特点,旅游目的地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旅游服务的配套发展过程,各种现代服务业要素的集中分布,既是旅游产业系统效益形成的方式,也是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从红色旅游的发展要求来看,与区域内和区域周边的各种旅游资源结合发展,形成共生发展态势,既是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发展效益的表现。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类型旅游资源交融集聚的特点,形成“红绿古”多元融合态势,拉动“食住行游购娱”全面发展,铸造和谐共生的产业体系。

5.5形成共生发展示范带动相关区域发展

根据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优势,遴选共生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旅游区,优先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共生集聚,有利于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从长株潭区域的情况来看,可以优先将韶山市、宁乡县、炎陵县建设成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示范区。韶山市外部交通有高速公路、省道等,内部环景区公路也全线开通,交通条件好;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极高,已经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宁乡县应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借助旅游区高质量集聚度的优势,以花明楼刘少奇故居、灰汤温泉、沩山风景名胜区等高知名度旅游区吸引游客,形成示范区效应。炎陵县的旅游区质量集聚度和交通条件较好,以炎帝文化和神农谷绿色旅游资源为特色,形成红绿融合的共生发展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卞显红,王苏洁.旅游地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及其优化研究――以江苏常州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3540.

[2]陈志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8(11):3541.

[3]冯淑华.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13(11):155162.

[4]丁正山.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集散研究――以南京、苏州、徐州国内旅游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5]方世敏,廖珍杰.长株潭旅游景区群落空间关系及其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9(2):342347.

[6]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1):116126.

[7]黄远水,陈钢华,伍弦.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基于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统计分析[J].经济地理,2010(7):11951199.

[8]毛小岗,宋金平,于伟.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化[J].经济地理,2011(8):13811386.

[9]王晨.旅游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绩溪县城为例[D].安徽: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

[10]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1]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1):99103,108.

[12]赵现红,吴丽霞,马耀峰.西安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5119.

[13]Christallerw(1964).Someconsiderationsoftourismlocationineurope:theperipheralregionsunderdevelopedcountriesrecreationareas[J].papersinRegionalScience,12(1),95105.

[14]CornelissenS(2005).tourismimpact,distributionanddevelopment:thespatialstructureoftourisminthewesternCapeprovinceofSouthafrica[J].DevelopmentSouthernafrica,22(2),163185.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9

这里旧石器时便有人类生息繁衍;战国时期的秦长城曾在这里横亘而过;这里曾是辉煌的丝路北道咽喉要塞和军事要冲;秦始皇西巡时曾“开回中道”、建“回中宫”;汉武帝六出萧关,“析北地,设安定”,不仅奠定了这里在西北地区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地位,而且让无数英雄竞风流、多少文人骚客常吟颂;这里有与云冈、龙门石窟相媲美的中国著名石窟——须弥山石窟;这里有一代伟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雄浑壮美的曙光之山、胜利之山——六盘山;这里还有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最后会师地将台堡……

这里,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大门、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固原市。

固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不仅使中华文明深深烙印于此,也使这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厚重的文化底蕴。

固原古称安定郡、高平、原州,处于西安、兰州、银川三地的地理中心位置,是历史上的经济重地、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左控五原,右带兰会”,因为其举足轻重的军事位置,成为不少帝王将相成就霸业之地。汉武帝六巡至此;唐与吐蕃,宋朝与西夏一直就将其争来夺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生在草原,纵横天下,戎马一生,却偏偏钟情于山清水秀的六盘山,并且将生命的最后一刻留在这里。成吉思汗的子孙同样也将六盘山作为灭金阀宋的“行宫”……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鲜明

——生态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六盘山是我国西部黄土高原上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地和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森林公园,是泾河、清水河、葫芦河的发源地,被誉为“高原绿岛”和“高原湿岛”。六盘山上森林茂密,气候凉爽,物种丰富,是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和“天然动植物园”,也是引种驯化、林业科学、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中草药研究的天然试验室。六盘山生态旅游资源汇集了西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精华,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既有北国风光之雄浑,又有江南秀美之神韵。是消夏避暑、科考探险、生态观光以及科普教育的最佳场所。

——红色旅游资源的垄断性

六盘山是中国35座名山之一,是一座曙光之山、胜利之山,是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在六盘山上,写下了气吞山河的词章《清平乐·六盘山》。六盘山下的将台堡,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会师之地。在单家集,走访回族清真寺,宣讲党的民族政策,与回族群众结下了“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鱼水深情……如今,这些红色遗迹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廉政教育基地,中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

——文化旅游资源的多元性

固原博物馆、须弥山石窟、战国秦长城、元代安西王府、固原古城墙遗址、西吉古钱币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以及如繁星一样散布在固原各处的古城堡、石窟、寺庙、宝塔等建筑遗址,为人们留下了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讲述着固原几千年的历史风云变迁以及古丝路文明所传承的深厚的人文内涵。

——民俗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宁夏是中国回族之乡,固原又是宁夏回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穆斯林的生活习俗、文化在固原传承、保留得非常完整,回族、回族婚丧嫁娶、清真美食、回族服饰、回族民间艺术特色明显、精彩纷呈,并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同时,居住在六盘山区,与回族同胞同呼吸、共命运的汉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关陇文化”现象,亦成为其极具魅力的旅游文化资源。

2000年4月,受国务院委托,国家旅游局、扶贫办、财政部、国家计委等部委批准,这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试验区包括泾源县全境,西吉、隆德县和原州区有旅游资源的部分地区,地域面积160平方公里,覆盖21个乡镇40万人口,其中回族人口占57%。试验区的中心区有泾源风景旅游区、白云寺旅游区和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面积70平方公里,同时辐射须弥山石窟、火石寨等面积90平方公里。

建市10年来旅游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产业发展定位准确。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态、历史、红色和民俗旅游资源,以陕、甘、宁、蒙、青等周边省份为主要客源市场,围绕“红绿六盘·文化固原”总体形象,狠抓“高原绿岛”“长征圣山”“丝路重镇”“回乡风情”四大旅游品牌建设,推出了与周边地区有差异性、互补性的“清凉六盘消夏之旅”“长征圣山体验之旅”“丝路重镇文化之旅”和“回乡风情探秘之旅”旅游产品,已成为“宁夏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重点旅游县发展规划、主要旅游区(点)建设性详细规划体系已经形成。

——景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篇10

一、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分析

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是指旅游服务贸易者、旅游者对原生态旅游资源象征符号处理,特别是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处理的有机组合,它是信息处理活动、文化资本的积累与传承、信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原生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使不同旅游者考究和享受了大自然和人类的文化信息,同时得到愉悦、受到启迪,这一信息处理过程,也是服务贸易者创新、问题求解的过程;而文化资本的积累与传承就是旅游者、服务者的学习,它是“语言”,诠释着信息处理活动这一“语言”;它也是“代码”,解读着“创新”这一“信号”,它也是充当工作场所问题求解的“语言行为”的条件;信息流能促进文化资本的积累,使之有效地用于信息处理活动。

越南、广西是近邻,同属北部湾地区,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程度偏低的区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高,使其信息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信息处理水平低

越南、广西仍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使旅游者对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的处理时间有限,服务贸易效益不高。例如虽然越南人均游客的逗留时间由1994年9.2天,上升到2005年、2006年度16天、18天,但是旅游的人均日消费由80美元却下降为74美元、76美元。广西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以城市为核心,以获得国家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桂林为例,虽然与1995年相比,接待过夜旅游人数、旅游收入逐年上升,平均每一过夜旅游消费者消费额2005年、2006年分别为220美元、240美元,却明显低于1995年的452美元。同时越南、广西大部分旅行企业处于办公自动化阶段,只有少量企业开始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目前95%的美国旅行企业都已实行全球分销系统(GlobalDisributSystem,GDS),即使欧盟国家中应用程度较低的英国也达到60%。由于越南广西的旅游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信息处理水平低,使经营规模小,组团能力有限,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高。

2.文化资本的学习与传承,越南优于广西

文化资本的学习与传承既包括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和艺术,也包括生活方式、共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越南广西都是多民族集聚地,但是从民俗、民风、民族音乐的传承上看,越南明显优于广西。越南是54个民族的集聚地,各个民族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目前全国大约有240个民间传统节日,其中北部132个,中部63个,南部45个。享誉世界民族音乐和民俗有:水上木偶戏,位于九龙江平原的水上集市,西原地区特有的钟鼓演奏和极具西原风情的芦笙“丁南”、号角“奇巴”等传统民间乐器,顺化的宫廷音乐和舞蹈,在古都会安有古老的手艺村等。而广西的少数民族数量多而且支系复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正在逐步挖掘。作为95%的壮族人口集聚地,那坡的黑衣壮、龙州天琴的长衣壮都有深厚的本民族支系传统文化,具有音乐创作、表演、接受“三位一体”特征的原生态民歌以壮族歌圩的形式得以传承;作为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就有盘瑶、茶花瑶、花篮瑶、山子瑶、坳瑶五个支系,其“石碑制”作为“民族习惯法”得以传承。

从历史文化的传承上看,越南的知名度及保护度明显优于广西。越南作为多宗教国家,并有上千年的建国历史,现存约有300多个文化历史遗迹遗址,其中:顺化历史建筑群、美山塔、会安古城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广西虽然以“三分漓水七分湘”桂林兴安灵渠的精巧设计、桂平金田村太平天国遗址、“天下第一鼓楼”的三江风雨桥、壮族歌手刘三姐传说等而闻名,但是仍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

3.信息流速逐步提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方的旅游服务贸易增长速度稳中递增,使信息流速加快。越南自20世纪90年代初才真正经营旅游业,1986年到越南旅游的国外游客只有2万人,1990年达到了25万,到1996年,旅游业一跃成为越南的第四大创汇支柱产业,1997年后游客增速减缓(增幅6%)。主要客源国(地区)为中国台湾省、法国、日本和美国。而广西作为中国旅游资源丰富大省,从建国初(1945年)开始就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国际游客占全部游客比重由2002年的48.95%逐年上升,至2006年的61.19%。随着越南、广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度的加大,旅游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呈稳中递增趋势,只是2003-2004年受“非典”、“禽流感”的因素影响,越南、广西的国际游客增长率、旅游收入增幅有所下降。

二、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与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与激励机制的有效连接会形成“信息资本”。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情况下,拥有信息资源优势的一方凭借其优势直接或间接获取价值增值或经济效益。由于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的惟一性、不可复制性,使其明显处于信息优势一方,通过对原生态旅游资源的象征符号处理,特别是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的处理用于不断增值、盈利和积累财富,使信息结构特有的人力资本所产生的租金得以实现,从而实现了信息资本化。

1.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的可能性

(1)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的惟一不可替代性具有信息优势。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特定空间资源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微生物、人文历史因素等相互作用,使系统能够利用充分内部空间和能量,实现自我循环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原生态旅游资源相对于人们无限增长的旅游需求的稀缺性,使资源拥有者具有信息资本的垄断权,通过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渠道、企业品牌、商标、专利等的产权保护或进行保密,就能保证其所有者获得最大利润。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地形狭长,呈S行,陆地面积32.9万平方公里,拥有以热带雨林为主要特征的多种动植物及各种珍奇鸟兽的特殊生态体系,并以海滨景区居多的自然景观,其中下龙湾、风芽格邦国家公园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而广西地形呈盆地状,地处亚热带,横跨热带、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行政区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拥有以丘陵为主、物种的多样性与喀斯特地貌发育良好并存的世界独特的自然山水景观,“山水甲桂林”就是鲜明的标志。双方都是多民族的世代居住地,地域变化的多样性结合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服饰民居、风物特产、歌曲戏曲、美食餐饮等使原生态旅游资源地域特色明显,信息优势明显。根据统计,越南、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目前,越南全国共拥有约898个旅游景点,其中包括554个自然景区和344人文、历史景点。其中胡志明市、河内首都、顺化、广宁、广南省拥有的景点数量最多,分别拥有43、40、34、33和32个旅游景点。广西拥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中所列的6类74种旅游资源类型,此外,还有《规范》中未列入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跨国旅游资源等。据统计,广西现已初步开发的旅游景区(点)达700多处,占全国的二十分之一。2006年被列入国家a级旅游风景区的59个,列入4a级、3a级、2a级的旅游区(点)名录分别为28、24、7。2007年广西已获批准的部级生态示范区11个。全区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73个,其中部级自然保护区14个,比上年增加2个。

(2)信息资本与文化资本融合加速了信息流动。越南和广西相邻,两国山水相连的地理位置,历史悠久的人文风俗形成了中越边境一带的旅游资源富矿:广西的北海银滩、凭祥友谊关、德天瀑布等景区和越南的海上胜地、世界自然遗产下龙湾等都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区。中越边境也是中越两国壮、瑶、苗、侬等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地,广西是国内第三大侨乡,祖籍广西的海外侨胞有300多万人,其中80%居住在东南亚,构成旅游资源合作利用的基础,使信息流速加快,旅游服务贸易的空间近邻效应明显。2004年~2005年间中越边境游热潮使中国成为越南首要客源国,中国游客增长率分别为12.26%、10.2%,明显提高了同期的国际游客增长率,由此越南旅游收入快速增长分别增长了4%、15.38%;同时形成了广西旅游新的增长点,到广西的越南游客增长率分别为65.43%、33.11%,使到广西的国际游客增长率分别提高为74.4%、29.9%,广西旅游收入增长率也分别提高到79.7%、31.6%。随着2006年到越南的中国游客的大幅下降,增长率仅为-21%,尽管俄罗斯、韩国等客源相应增多,但是越南旅游收入增幅明显下降,仅为6.7%。而2006年到广西的越南游客增幅为33.57%,与上期基本持平,明显高于国际游客的增幅14.8%,广西旅游收入增幅为22.4%。由此说明,良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信息流速增强,必然使双方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力随着空间距离的减小而进一步增大。

2.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的必然性

(1)信息经济加速了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的可流动性。越南、广西丰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沿海地区,资金缺乏使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数量少、落后,加上通讯不便、促销乏力,旅游产品可进入性差。此外,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还与产业决策者、当地居民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习俗认知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经济加速发展,使越南广西的相关政府经济采取措施,促进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加速了信息流动。越南开始实施2006年~2010年国家旅游行动计划和实施《旅游法》,并继续放宽旅游出入境限制,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力度,强化旅游业市场管理、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并按照生态特色及地域条件进行了分区规划和发展,加快了引进外资的步伐,2007年越南政府审批47个外资旅游服务项目,共计18.6亿美元资金。项目数量比2006年增加2倍,投资金额相当于此前7年~8年的投资总和。广西在《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的契机,制定和实施《北部湾发展规划》,超越行政区域限制,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了环境脆弱地区的旅游生态区的保护,并逐步实施经济补偿,力图减少了当地农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破坏,促进农业生产专业户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供给。此外,在跨国旅游合作方面,在2003年12月30日开通中国广西防城港——越南下龙湾直达航线的首条“黄金线”基础上,越南广宁省旅游厅与广西旅游局达成了2007年~2008年旅游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旅游业的联合宣传促销及其他方面的合作。

(2)旅游偏好变化促进了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信息经济学认为,时间流逝的过程是信息或知识的累积过程。任何累积信息都能够成为经济发展中可以利用的生产性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者对必要累积信息认识逐步加深,对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的处理发生变化,旅游偏好由充满象征符号、“地点神话”的文化旅游代替了物质的“沙滩、阳光、色情”旅游。例如,正是基于“刘三姐”传说的旅游偏好的加强,使广西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突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据统计,“印象·刘三姐”的推出,已将游客在桂林停留的时间延长了0.34天。“印象·刘三姐”门票收入快速增长,直接经济效益由2004年6000万元到2006年超过1.1亿元;2007年演出总场次已超过1000场,观众超过160多万,3年票房冲破2.5亿元,成为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单项意向合作协议金额最高的项目,高达18亿元。

3.促进越南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与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1)完善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结构不是认知符号的流动或者信息流,而是审美符号、设计符号和形象符号的流动、文化资本创造、通过审美锻造的专家系统的有机结合,因此应通过品牌包装、流通的知识产权、规范化“合适地位营销”实现信息资本化。随着发展,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品牌建设焦点从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转移到艺术家或作者身上,它不仅仅体现为艺术家的创作能力,更凸显艺术家的品牌形象,如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的品牌效应对“印象刘三姐”的运作产生重大影响。

(2)在生态阈值下实现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服务贸易的稳态发展。原生态旅游资源信息资本化以原生态旅游资源与服务贸易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原生态旅游资源是资源存量积累到一定数量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在未达到生态阈值f*前,该系统存量随着资源的自然增长而增加。由于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替代性,在原生态阈值的范围内,资源的合理利用使该资源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可以作为“生息资产”进行投资。而超过生态阈值f*后,随着资源的自然增长而减少。因此原生态旅游资源与服务贸易的和谐发展必须在超过生态阈值f*区间内进行。旅游服务贸易稳态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是:①基于原生态旅游资源的旅游与服务的人口数量增加不能超过生态阈值f*,应保持较低的增长率;②旅游服务贸易人造资本数量的生产速率与资本折旧在较低水平上等同,使资本长期耐用,对资源的需求和污染排放量都将较低;③持衡水平的选择。上述两个数量的持衡水平要足以使人们过上较好的生活并可延续到未来;④维系人口和资本数量所需的物质与能量流通率要降低到最低水平,使资源消耗在环境可以自然恢复的范围内,并通过技术、信息、知识、遗传特征、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组合等因子的调整来达到经济稳态。但是在原生态旅游资源生态阈值下,为维持系统的低能耗和系统稳定性,以上因子的倍增作用将受到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