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史记中好的句子有哪些精选191句史记中好的句子有哪些精选191句

史记中好的句子有哪些精选191句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18

史记中好的句子有哪些精选136句

1.招摇过市,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2.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4.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史记·货殖列传》

5.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史记》

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7.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史记·太史公自序》

8.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9.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0.祸不妄至,福不徒来《史记》

1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2.鸟尽弓藏,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3.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4.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史记·韩安国传》

15.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司马迁《史记》

16.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17.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18.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19.图穷匕见,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2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3.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史记》

24.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司马迁《史记》

25.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

2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7.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28.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9.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记·越世家》

3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31.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32.背水一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3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34.管晏列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史记》

35.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

36.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尔叹曰:“吾与蒧也!”《史记》

37.韦编三绝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

38.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39.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

40.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司马迁《史记》

41.李将军列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2.魏文王问扁鹊魏文王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史记》

43.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屈原列传》

4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4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6.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47.一狐之腋,出自《史记·赵世家》;

48.其志不在小。

4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50.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51.不避汤火:壮士在*,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史记货殖列传》

5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3.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娇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54.(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记》

55.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5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5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59.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司马迁《史记》

60.法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史记》

6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6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6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6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6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66.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67.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68.卑谄足恭: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史记五宗世家》

6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7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71.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2.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73.胶柱鼓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4.迷而知返,得道不远。

7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76.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77.彬彬有礼: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史记太史公自序》

78.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史记》

79.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8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8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83.北鄙之音: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史记乐书》

84.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

85.‘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史记》

86.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功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87.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8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史记》

89.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9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91.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

92.生于忧患而死于*也。(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93.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史记》

9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95.鸡鸣狗盗齐闵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于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愿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史记》

96.安于故俗:溺于旧闻: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史记商君列传》

97.歃血为盟,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98.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99.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0.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10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10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103.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

104.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史记·李斯列传》

105.奇货可居,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106.补敝起废: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史记太史公自序》

107.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108.高祖本纪: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109.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1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11.优孟马谏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史记》

112.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司马迁《史记》

113.越王勾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

114.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史记》

115.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马迁《史记》

116.兵挫地削: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7.运筹帷幄,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118.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史记》

119.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

120.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司马迁《史记》

121.暗度陈仓: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史记高祖本纪》

12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

123.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124.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史记》

12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2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2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28.一言九鼎,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129.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130.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3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3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史记》

13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34.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135."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史记》"

136.李将军列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史记》

史记中好的句子有哪些精选55句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3.积毁销骨,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6.倒行逆施始伍员与申包胥为交,员之亡也,谓包胥曰:“我必覆楚。”包胥曰:“我必存之。”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申包胥亡于山中,使人谓子胥曰:“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史记》

7.百步穿杨:楚有养由基者,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之,百发而百中之。《史记周本纪》

8.毛遂自荐,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9.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10.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2.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史记·孟尝君列传》

13.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14.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5.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16.高屋建瓴,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17.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史记·太史公自序》

1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0.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

21.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史记》

22.因人成事,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23.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史记》

2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25.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26.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27.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司马迁《史记》

28.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司马迁《史记》

29.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

30.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司马迁《史记》

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3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3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5.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36.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37.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史记》

38.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39.安枕而卧:使布出于上计,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于中计,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于下计,陛下安枕而卧矣。《史记黥英列传》

4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

41.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4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4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44.多多益善,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45.肝脑涂地,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4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47.虽被万戮,岂有悔哉!——司马迁《史记》

48.脱颖而出,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49.怒发冲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0.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史记》

51.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司马迁《史记》

52.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53.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史记》

5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5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