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十篇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十篇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07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1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91-01

案例是通过一个或一类例子来阐述理论、公式或道理的教学片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引入案例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深化学生情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初中物理理论论述较多,我们应充分援引案例进行教学,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讨论案例教学,促进合作交流

实施初中物理案例教学应该遵循新课改理念,基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合作探究、互助实践,在案例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展开讨论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鼓励创新和探索实践。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创设“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或“未来能源发展趋势”讨论话题。结合已经学习的物理、生物知识,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定一个主题,并鼓励学生课下展开对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相关资料的收集。课上展开辩论比赛,就如何保护我们可爱的家园提出可行性建议。由讨论案例的学习过程,学生了解到科技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利与弊,提升节能意识,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研究如何保护环境。

二、观摩案例教学,引导思考分析

观摩案例教学方式是依托一定教学方法或教师的演示过程,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分析、理解,以此达到观察与模仿的目的,提升物理科学素养。教师在运用观摩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针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电流与电路》时,教师选取“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探究案例展开对串联、并联相关知识的学习,并深入了解串、并联连接方法的运用。教师运用观摩案例引导学生展开对电流规律的分析,通过猜想构思、连接电路、实验展开、数据记录、规律总结等过程,感受和分析实验过程。学生通过观摩小灯泡亮度、电流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探究出“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规律。由此分析出节日用彩灯应该串联,而家用电路应该采取并联措施等。

三、模拟案例教学,激励思维创新

在初中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或科学道理用语言阐述比较单调,而在课堂中进行实验又不太可能的情况下,可以运用模拟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转变研究材料和方法,不改变研究内容和主题,展开对相同知识的研究。运用模拟教学案例,可以使得课堂教学便利化,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浮力的应用》时,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演示关于船漂浮与潜艇上浮、下沉的演示图片;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这些都是利用了什么知识?继而鼓励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拟材料――可变质量的球、盐、醋、水等,展开对比模拟案例的教学。运用同样质量的球展开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球在醋中沉底,在水中悬浮,在食盐水中漂浮。另外,不同质量的球在水中也可以出现沉底、悬浮、漂浮三种情况。由学生的自主总结过程,得出浮力的基本知识F浮=ρgv排,由此得出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水的体积有关。潜艇上浮、下沉是改变了自身的质量,而船漂浮是利用了水的浮力等于船和货物质量的知识。

四、实践案例教学,鼓励自主探究

知识的收获与能力的提升不能全靠教师传授,需要学生真正的动手实践与反思探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行动能力。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学应结合实践案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自身智慧和集体交流与合作探讨得出的方案,制订较为完善的实践方案,由实践案例的学习过程,提升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电与磁》时,可以结合“研究电磁铁”实验展开实践案例学习。结合实验猜想得出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从通过电磁铁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这两个方面出发,探究改变可变因素,得出对应的结果,继而将结果综合分析,得出总的结论。由此,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到线圈匝数一定,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磁性越强;电流一定,匝数越多,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磁体(大头针)越多。通过实践案例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和探究,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2

宝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宝市教发〔2018〕510号

各县区教体(文教)局、市考试管理中心:

为贯彻落实《宝鸡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宝市教发〔2018〕165号)精神,经2018年12月27日市教育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就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八、九年级学生在同一时间段报名,报名号编码中的年份标识按毕业年份编排,考生使用同一报名号参加各科目考试。

2.学生采取网上方式报名,通过专用读取设备采集本人身份证基本信息。

3.学生报名前须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方可报名。

八、九年级在校学生在就读学校报名,由学校进行资格审查,以班级为单位办理报名手续。

外地回宝鸡参加中考的学生持户口本、就读学校证明材料、就读学校所在地县区教育局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县区考试管理中心(招生办)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办理报名手续。

宝鸡市户籍的社会青年持户口本、初中毕业证到户籍所在县区考试管理中心(招生办)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办理报名手续。

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陕西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规定,须具备以下条件: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1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年以上(含1年),具备宝鸡市初中学校学籍。

5.九年级学生报名须按省物价部门审批标准缴纳报名考务费,八年级学生报名暂不收取报名考务费。

6.八年级学生因病休学或其他原因未能参加当年生物、地理科目考试的,可在下一年报考生物、地理。

参加生物、地理科目考试成绩为D等的考生,允许在下一年申请报名补考。

外地回宝鸡参加中考的学生应携带当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生物、地理科目成绩证明,如无法提供的,应参加生物、地理考试。

社会青年凭初中毕业证免考生物、地理。

7.所有笔试科目考试均须设在省级标准化考点。

8.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科目由市上统一设置评卷点,实行网上阅卷,统一成绩。地理、生物科目由各县区依据评分细则自行组织评阅和成绩。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3

1案例引导教学法

《医学微生物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先讲授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形状,再讲其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

这种系统、规律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于各种理论知识点的横向比较记忆,但相对枯燥平淡,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可以利用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结合紧密的特点,用一个临床案例引出教学内容。临床案例的选择很重要,既要贴近临床,接近实际,又要体现出基本知识点。首先,通过给出一个合适的临床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然后由老师对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系统讲解;接下来,回到开始的临床案例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对病例提出诊断诊治办法,最后由老师对学生们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去伪存真,查漏补缺,提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例如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出一个人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查报告单,提出问题:该受检对象是一名健康人还是病毒携带者亦或是感染者?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通过老师对乙肝病毒基本知识点如形态结构、致病性等的讲解,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开始的病例展开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强调几个重要知识点如乙肝病毒的形态结构、乙肝的诊断与防治等的掌握[3]。这样的课堂组织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并能从中找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2文献阅读研讨课

医学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有新的病原微生物被鉴定,也有过去已被基本控制的致病微生物又重新流行,构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而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瞬息万变,课本上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课本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知识发展的速度[4]。因此,想要了解一门学科的前沿进展,阅读文献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授课中开设了文献阅读研讨课,并将其安排在了理论课的最后两次课,此时学生已经对微生物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有了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课程的开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准备工作。在课程开始之前,笔者会拟定一个专题,例如: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与流行,然后列出几个相关问题,如(1)禽流感为什么会导致人类感染?(2)什么情况下可能导致禽流感大的流行?(3)目前针对禽流感有哪些有效的防治措施?(4)针对禽流感引起的民众的恐慌,作为一个医学生,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然后,给出经典的综述的相关中英文文献1~2篇,让学生课下针对专题和给出的题目,阅读文献查找资料。接下来,就是课上讨论部分。针对八年制学生人数少的优势,进行分组讨论。将20位同学分为a、B、C、D4个大组,每个大组的5位学生分别对应1~5的编号,即a1、a2、a3、a4、a5等,每组分别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5~8min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就自己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陈述;然后,a、B、C、D4组中每组编号相同的同学重新组合成新的一组,即a1、B1、C1、D1为一组,以此类推,共5组。5组同学就4个问题进行交叉讨论5~8min。最后,老师对整个文献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文献阅读研讨课的开设,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交叉讨论的分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参与得更彻底,对文献了解得更全面[5]。

3学生自主授课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学习知识相对来说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笔者通过挑选合适的教学章节,在临床八年制班级中推行角色互换,让学生由过去单纯“听”到主动“讲”。这一转变迎合了青少年们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心理特点,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自主授课的开展,第一要素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社会关注度高,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动力,因此本研究将逆转录病毒中的HiV这一节作为学生自主讲课的内容。为了防止内容上的重复和单一,笔者将20位同学分成4个组,给出4个专题,例如(1)HiV的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2)HiV的致病性及临床表现;(3)HiV传播途径及防治原则;(4)HiV的研究现状及有无有效治疗方法。每组针对一个专题进行备课,准备15min左右的ppt。课上,每组随机抽取一位同学上台讲授。每位同学讲完,老师从教学内容、ppt制作形式、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作简要点评,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讲课同学的表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老师对4个专题的内容进行抽提归纳,方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同时,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上台授课,为了让所有同学都有参与感,笔者要求同学讲自己制作的ppt内容打印为纸质版上交,设立评分标准,由老师批改打分,按10%的比率计入最后成绩[6-7]。实践表明,这种学生自主讲课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让老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4第二课堂活动

对于医学微生物学这种临床基础性学科,实验课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验课的设立,有利于帮助学生验证和巩固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锻炼其动手能力。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实验课的内容多是一些单纯性验证学科基本理论的简单实验,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本校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中,有一定的科研任务要求。因此,笔者在对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针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设了第二课堂的活动。所谓第二课堂,就是在课余时间开展的老师对学生的科研辅导活动[8]。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在老师选择学生的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选择指导老师。一般1位老师带教1~2名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中,笔者首先会对所有参与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内容包括实验室规则及仪器的安全使用、分子克隆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等。然后由带教老师对所带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具体辅导。老师会给出3~5篇相关研究领域的综述类文献,学生阅读后与老师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由学生提出科研问题并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在这一阶段中,通过文献的阅读及实验设计,有助于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之后,接下来就是实验操作阶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期间老师可一周组织一次实验进展的汇报讨论,及时解决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以学生汇报答辩的形式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总结。对于实验进展顺利,实验结果理想的学生,老师应鼓励其撰写研究论文并发表,并给予一定奖励[9]。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充实了实验教学内容,给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科研、接触科研的窗口,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综上所述,针对医学微生物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笔者在对本校临床八年制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案例引导教学和学生自主授课,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考验了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同时也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献阅读研讨课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设,给热爱科研的学生创建了一个平台,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尽管新的教学方法在老师和学生们中普遍得到好评,但仍有改进的空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为推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明,申晓冬,黎庶,等.《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6):116.

[2]李亚敏,陈俊国.临床医学八年制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117-118.

[3]陈静,李树清,张颖,等.以病案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20):2677-2678.

[4]胡晓梅,汪正清,胡福泉,等.医学微生物学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11):1108-1110.

[5]汪凤兰,邢凤梅,张小丽,等.文献导读研讨教学模式对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11):1399-1401.

[6]陈霞.学生自主讲课方式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36(36):662-663.

[7]张洪平,张永红,张海英.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初探———对大学生自主讲课的几点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5):70-72.

[8]何海洋,吴玉章.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2):1885-1886.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4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历史情境创造性发问技巧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师生的双向交流仍是农村中学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一件事,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见解。有效的发问技巧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陈龙安博士在《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一书中给我们综合归纳了创造性发问技巧有:假如、列举、比较、除了、可能、想象等六类。在此我谈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创造性发问技巧的运用与体会。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于“观史如身在其中”。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发展“言之有据,论者符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解偏见、容纳悖论”的人文精神。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采用情景假设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讲《大变革的时代》时,我采取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商鞅,你该如何进行变法?让学生积极讨论,课堂效果良好。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软性的,即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概括、发散,是一种横向的思维。另一种是硬性问题,是一种封闭性的问题,答案是有一定的“对”“错”,趋向于逻辑、精确、判断、推理、分析,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提出问题的内容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源于课本,所问问题应有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这样就有了用武之地,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新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高于课本是问题内容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思考。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发问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现举例如下。

一、关于“假如”的问题

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以用人、地、事、时(现在、过去、未来)的假设发问。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子目时有学生发问:“假如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而是继续北上攻打清王朝,能不能清王朝的统治?”我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寻找问题的兴趣,也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关于“列举”的问题

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人物或历史事件,越多越好。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一课时发问:“(1)抗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情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一问一答中进行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憎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关于“比较”的问题

就两项或多项资料事件的特征或关系比较其异同。在学习九年级上册《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课时发问: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国的有何异同?想一想,同样都是改革,中日两国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措施的实施、国际环境讨论等方面对比讨论,得出结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为以后更好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做好了铺垫。

四、关于“除了”的问题

针对原来的资料和答案,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寻找不同的观点,得出正确结论。如在学习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后,“贞观之治”评价唐太宗是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学完本单元的基础上发问:“除了‘贞观之治’之外,唐太宗还采取哪些措施?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唐太宗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创造了盛世辉煌的唐帝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五、关于“可能”的问题

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的了解。例如,在讲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我提问:红军长征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得出许多种困难和危险:军队的围追堵截;分裂红军的恶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缺医少药;民族隔阂,语言不通,等等。我在高度肯定学生的同时,再设问:“红军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举例说明。”学生的回答更加踊跃,答案角度也更加广泛,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生动,许多来自课外读物。学生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学会了知识的迁移,懂得了知识的重组学会了初步的创新,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有利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关于“想象”的问题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事件。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时,让学生想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状况,并用相关的影视资料描述出来,从而在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同学了解今天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时代在发展,新课标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历史教学的困境,教师的自觉实践至关重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断更新,才能培养出具备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

参考文献:

[1]中学文科,2010.03.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Goforit;教材重组;原则;方法

Goforit!(《新目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编写的。它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模式,融合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教师若能灵活运用这套教材,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只教教材,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好生吃不饱,基础薄弱学生只是蜻蜓点水,重点没掌握。这呼唤当今教师改变传统的教材观,改变把教材当作教学的“处方”,迷信教材,按部就班,不敢跃雷池半步。什么是教材观?教材观即人们对教材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它反映了教材使用者对待教材的态度与方式,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

本人作为一线教师认为Goforit!教材表面上,内容较少,部分内容跳跃较大,前后联系不紧密。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正确的教材观对Goforit!教材进行重组,树立课程意识,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一、重组原则:根据本校本班学生实际情况重组教材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提倡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案例:Singapore、australia、theUnitedStates、Canada、France、theUnitedKingdom、China、Japan、

教材来源:Goforit!(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1

where’syourpenpalfrom?Sectiona

教材处理思考:国名不仅是重点单词,也是学生认为较头痛,难掌握的,较枯燥的单词。词汇教学不仅是带读,拼读,更重要是引导学生由意义到文化,由文化到思维,使学生对词汇学习产生兴趣。这样,不仅锻炼了思考能力,而且训练了用英语思考的能力。所以让学生在初一下学期仍然对英语报有极大兴趣,成为我教学设计的“隐性”目标。本人执教基础较好,以“静”为主的a班与英语基础偏弱,以“闹”为主的B班,学生活泼开朗,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材处理方式:根据两班的实情,删去了有实无意义的活动Sectiona1b(直接在图上对八个国名画圈及1b的内容),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对教材进行重组。

为激发a班学生的兴趣,改用幸运52”形式,增加用英语抢答世界地理常识,如“哪个国家叫做狮城”等。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拓展学生的人文地理常识,符合a班的静中取闹。而在B班,则采取形象直观的卡片,我将八个国家五颜六色的国旗图案分别画在卡片上,反面写上英语单词。采取学生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后检测两班学习效果,比重组教材前测试成绩提高于20%。

二、重组方法

1.增加

案例:学习西方文明礼仪。

教材来源:Goforit!(新目标)九年级Unit12You’resupposedtoshakehands.

教材处理思考:当今许多中学生对我国礼仪文化知识缺乏。假设教师为了教教材而教,一上课直接导入西方礼仪,不会给学生大脑带来冲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教材处理方式:(1)上课前增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介绍,激发学生好奇心,为下一步对比学习西方见面礼及餐桌礼仪做铺垫。(2)拓展到别人家中做客礼仪及邀请礼仪,西方送礼礼仪;学生会自主发现中西方礼仪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比中西文化差异的探讨,兴趣更浓了。(3)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在课后补充拓展了在学校中学生应做到哪些礼仪,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尊师重教”的思想。达到德育目的。

2.删减

案例:学习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及宾语从句。

教材来源:Goforit!(新目标)八年级(下)Unit4Hesaidiwashard-working.

教材处理思考:Sectiona部分利用电视剧中三个人物marcia、Lana、Ben、之间相互转述第三者的话来学习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即宾语从句。我在a班上完课,许多学生普遍反映:三个人物名字太绕口,三人转述的句子过于枯燥,不知所云,提不起学生想转述的念头,只是机械重复连自己都不感兴趣的句子,学习效果怎能好呢?学生掌握情况不容乐观,作为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怎能固守“死”教材呢?《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每位教师“面向全体教师,注重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处理方式:在另一班教学时,删除了Sectiona全部内容,并改用了模拟家长会,家长会后,用间接引语,转述语、数、外等老师对某位学生的话,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学会如何转述第三者的话了。

3.调近类似话题

建议一:教材来源Goforit!七年级(下)

调近方式:把unit11whatdoyouthinkofgameshows单元调整在Unit3whydoyoulikekoalas?后上。

调近原因:两单元共同为表示喜好(preferencesorlikesordislikes),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先学喜欢动物的原因,再学喜欢电视节目的原因,对事物进行评价,逐步递近,加强学生印象。

建议二:教材来源:Goforit!七年级(下)

调近方式:把Unit7whatdoeshelooklike?调整到Unit1where’syoupenpalfrom?之后上。

调近原因:先学会Unit1如何交笔友,询问笔友的国籍,再来学Unit7的如何询问笔友的外貌,前后联系紧密,方便学生学以致用。

建议三:教材来源:Goforit!八年级(下)与七年级(下)

调近方式:把八年级(下)最后单元Unit10it’saniceday,isn’tit?学习反意疑问句及日常交际用语―如何与人寒暄,提前到七年级(下)Unit6it’srainning之后。

调近原因:让学生在低年级就接触很实用的一种谈话方式,如何与人寒暄;在学完询问天气情况之后,立刻学习有关谈论天气的句子。让学生加深对其理解。

建议四:教材来源:Goforit!七年级(下)Unitiwanttobeanactor.

调整方式:不按照Sectiona到SectionB从前到后的顺序上。直接把SectionB1a提前与Sectiona1a放在一起教,即一起学习八种职业与学习八个描绘职业的形容词。

调整原因:突出重点,节省了课时,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结束语

Goforit!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表面上看,Goforit!教材内容比较少,比较零碎,但如果教师在把握所教学生特点及Goforit!教材特色,主动积极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努力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6

年级日期上午下午八年级6月15日(星期五)地理:8:00-9:30生物:10:20-11:50 九年级6月15日(星期五) 语文:14:30-16:306月16日(星期六)物理:8:00-9:30历史:10:20-11:50数学:14:30-16:306月17日(星期日)思想品德:8:00-9:30化学:10:20-11:50外语:14:30-16:10高中志愿填报:16:30-17:00各科分值

九年级语文、数学、外语满分为120分,其他各科满分为100分,生物、物理、化学实验考试以“等级”形式。

考试方式

1.八年级地理、生物和九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考试科目采用闭卷笔试。

2.八年级生物、九年级物理、化学增加实验考试内容。

3.九年级英语考试由笔试和听力两部分组成。

4.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听障学生在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免试英语听力的通知》(湘教通〔2013〕501号)精神,听力残疾学生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免试外语听力,具体操作如下:

(1)明确免试对象。听力残疾鉴定为四级及以上的听障学生,即500Hz、1000Hz、2000Hz、4000Hz的纯音听力检测结果为每侧较好耳的平均听力损失都等于或大于40分贝的听障学生,按规定程序申请认定后,可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免试英语听力。

(2)规范免试程序。听障学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免试听力,按以下程序认定办理:

听障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家长签字同意,于5月19日前报所在学校审核。申请时须提交听力残疾证或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听力鉴定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学校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公示一周后,于6月2日前上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报送的材料进行复核,认定免考资格,于6月6日前报我局基教科备案。

(3)统一成绩计算。免试听力学生英语听力成绩按照其英语非听力部分得分比例计算,计算公式为:免试听力学生英语听力成绩=英语听力部分总分×(非听力部分得分÷非听力部分总分)。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诀窍

小学教育是我国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基础,那么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进入小学校园就意味着,进入枯燥无味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时代,告别了无忧无虑以玩为主的幼儿时光,这样鲜明的过渡,将小学教学的难度也展露无遗。所以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多教师感到绠短汲深、力不胜任。但纵观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观看他们的课却是一种享受。教师教的不累,学生学的不苦。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结合,呈现出一节轻松愉快的课堂,其实那都是有诀窍的。

一、找准切入口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用恰到好处的导入方式,往往能神奇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境、引入故事、抛出问题等都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在迫切求知的状态下进入新课学习,达到“课伊始,兴已浓”的状态。

一个经典案例:在《有余数的除法》课堂上教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随后数了数共30只猴子,于是算了起来:100÷30=3……1,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地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小猴子们很感激,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他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自己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很多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都哈哈大笑,在这节课中引入故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使大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维高速运转。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大家快速而敏感地找到问题,进而主动地寻求其中的答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二、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提高,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尽量灵动、吸引学生。动手操作、设计游戏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玩具积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些积木搭成各种美丽的图形,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高层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步入社会生活,拓展生活、生存的空间而培养了能力。这正是动手操作的魅力。那么游戏设计呢?效果也是卓著的。练习课上重复单调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白白浪费时间,所以游戏的穿插却能事半功倍。例如计算练习,可用儿童所喜欢的小熊猫、小白兔、小猫等动物的眼睛出示数字,在动物的鼻子出示运算符号,也可以把数字卡片或题卡戴在小动物的头上或挂在其脖子上,同时习题也可以制作一些色彩鲜艳,带点魔术性和童话色彩的图片。这样把本来静的,不会动的,变成会说话的习题,只需“乔装打扮”,予以拟人化,课堂就灵动了许多。再如教学数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边打手势边对口令,再穿插接力赛,小猫凑数等有趣的游戏练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像这样将对口令,看l爬得高,开火车等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引入课堂,能把数学学习中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尝到求知的乐趣,促进知识的内化,加深知识的巩固。这就是游戏教学的魅力。

三、教师要善于评价

课堂即时评价就像车前的马,线上的针,对调控教学、激励学生起到及时调节和导向作用。好的教师必定会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组成与读写”中,例题要求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拨一拨、写写这些数:40、45、100。虽然这三个数的教学比较相似,但三个数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评价方式却是有变化的。第一次学习40的组成与读写时,采用的是学生自主尝试,教师个别提问并评价,也就是教师评价为主。第二次学习45的组成与读写时,采用的是学生独立解决,同桌相互评价,也就是生生评价为主的方式。第三次学习100的组成与读写时,采用的是学生独立解决,同桌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什么第三次还要教师评价呢?这里有个小插曲,因为教师用的计数器上只有个位十位百位,学生用的计数器是从个位到万位的,这就造成了个别同学把万位当作百位而拨错了。虽然这是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其实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就需要教师及时评价,帮助学生突破。如此这3个数的组成,就有3中不同的评价形式。即便有时候是同一种评价形式,评价的语言也要多样化。仍然以“100以内数的组成与读写”为例,在教学45和100的组成与读写时,都用到了生生评价,但评价也是有层次和递进的。譬如教学45时,让学生相互检查后为自己鼓鼓掌;教学100时,让学生相互检查后为同桌鼓鼓掌。这样一个简单的变化,就能看到学生的脸上洋溢的幸福和快乐。如此既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己成功需要内心的庆祝,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别人的成功同样要给予祝福,让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更为丰满。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评价的差异性,要让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中,让每个学生展开想象,用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拼摆出各种组合图形,诸如房子、小船、汽车、动物等,并让学生把自己拼好的图案粘贴在纸上,在班上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沉浸在创造的欢乐之中,去尽情体验成功的愉悦,享受数学的美。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发F他们的进步与闪光点,及时鼓励、及时表扬。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为后续发展做铺垫。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技巧初探》.2011年.《读写算》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8

关键词:创意法教育;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十七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实施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根据这个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根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创建一个和谐的教学气氛。创意法教育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意,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构建一个师生平等,合作愉快课堂气氛。如何在八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意法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下四点:

一、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子引入课题,创设一个兴趣学习的新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入门。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深入理解和研究这一事物。一个学生对某一门功课产生了兴趣,往往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因此,如果我们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对这一节课产生了兴趣,就会为上好这节课打下良好基础。传统的教学,往往是先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基础好的学生就如愿以偿,基础差的小学生如果对旧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就很难提起兴趣来。创意法教育提出了从学生的生活例子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例子比较熟悉,就容易产生兴趣,对产生教学效果是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时,学生对勾股定理比较抽象,也没有学过的旧知识与其联系。我就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例子说起:“同学们,从我们的身边事例中经常见过正方形,在小学也学习过正方形的面积和直角三角形。那么,什么叫做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面积又怎样计算呢?”学生回答:“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那么,我们用剪刀剪两个任意的正方形,把它们的一条边长摆成直角三角形(如右图)量出斜边的长,再剪一个正方形,并计算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经动手、计算、探究得到结论:“以直角边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这个结论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勾股定理知识。”这样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例子引入新课,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计算、讨论、总结,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差异”性,创设一个学生平等、自由发展的新意

俗话说:“伸出的五指有长短。”我们所教学的学生也有好差之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科学观点看待学生这个“差异”性,创意法教育提出:“最差”的学生就是“最好”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唯物主义法告诉我们:任何对立统一都是互相转化的,也是相对而言的。我们要用不同的观点、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最差”的学生在某一方面是最差,在另一方面可能是最好。其一在教学中告诉我们:往往学习好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动手辩论能力差;学习差的学生接受能力差,勤动手、诡辩能力强。其二,“最差”的学生经过努力会变成“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骄傲也会变成“最差”的学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一种让学生平等自由发展的平台,积极挖掘“最差”学生的闪光点,使“最差”的学生转化为“最好”的学生。时时提醒“最好”的学生,让“最好”的学生继续发展下去,成为更好的学生。

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好差搭配均衡,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小组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在小组学习中笔者采用让“最差”的学生先说,中等生后说,“最好”生补充说,让“最差”生说些最基础的东西,教师及时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激发他们进步,把“最差”生转变为“最好”生。对“最好”生,时时注意不要让他们骄傲,让他们说些有一定发展的问题,保持“最好”生更好。

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这一章时,在激发学生兴趣学习的同时,笔者让“最差”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探究《勾股定理》的内容,其实《勾股定理》的内容在课本已有,等他们答对后就鼓励他们说:“你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较强,让我们全班同学向你们学习吧!”这样“最差”的学生获得鼓励后会继续保持兴趣学好《勾股定理》知识,从而达到把“最差”学生转化“最好”的学生。如果有些“最差”的学生说不出来,可以让中等生说出来,然后加以评定。对“最好”生,让他们去证明难度比较大一些的《勾股定理》,带动“差生”共同进步,防止“最好”生的骄傲情绪,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平等自由地均衡发展。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合作之新意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式学习,这样的教学往往是教师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厌,教学效果差。创意法教育提倡,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者,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教学。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放下教师的架子,敢于与学生平起平坐,敢于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获得结论。

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的《平行四边形性质》时,不是像传统教学模式一样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教给学生的标准答案,而是采用小组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实验,每人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它四条边的长度和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分组讨论比较各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各边有什么关系,各角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的共同参与实验和讨论,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各人所画的平行四边形都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进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最后,笔者又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探究如何运用几何语言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和对角相等的性质,教师在课堂上巡回主导。这样让学生个个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之中,个个有机会发言,有机会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参与教学,只对难度大一点的问题进行指导,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答案。这样的教学,大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那么学生对知识就会掌握更加牢固。

四、让学生从标准答案走出来,创设一个人人能成功的新意教学

在以前的传统应试教学中,无论在课堂上或考试中,如果计算出这个标准答案就全对,计算不出这个标准答案就全错,这种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形式往往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觉得自己对标准答案无缘时,往往采用放弃的形式,这样就会造成差者越差的恶性循环形式出现。创意法教育提出对待学生的成果应该采用肯定的形式。肯定学生的努力,指出不足之处,这样才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一道数学题,如果标准答案是D,教师也是对选择a、B、C三种答案加上肯定,而不是简单的判断是或不是,找出的理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师这种宽容教学指导下,学生才敢想敢做,学生的思维才有发展,学生才能真正找出标准的答案,达到人人都成功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自主学习考试药物化学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16-01

实训实践课的综合性较强是药物化学课程的一个明显特征[1],在药物化学实训课程中,通过综合实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可以锻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行业岗位的要求[2]。笔者以未知药物的确证为例来探讨“自主式学习+考试”在药物化学实训课中的应用。

一、传统实训教学存在的弊端及自主式学习在药物化学实训中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实训教学,实训内容老化,实训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按照既定的实训步骤做实验,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3],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学生不知所以然,不学也不问,长期下去,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抑制,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提高。

高职高专药物化学实训主要包括三大块,药物的性质实验、药物的合成实验及药物的综合实验[4],实行自主学习方式是在学生做过简单的性质实验及合成实验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实施的。

二、自主学习方式在药物化学实训课中的具体应用

以《未知药物的确证》这个实训为例,首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钠、维生素B2、磺胺嘧啶、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硫酸链霉素、维生素C这八种药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然后,将学生每三人分为一个小组,共十组,每一组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自己设计出来合理的实验方案,将实验方案交给老师审查,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现场操作,对这八种药物的结果进行评定[5],通过考试,检验每组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并得出相应的考试成绩[6]。

三、对“自主学习+考试”教学方法的评价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笔者对“自主学习+考试”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评价,主要采取如下方式[3]:

1.问卷调查

在2013级药学专业1班118名学生中实施“自主学习+考试”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后参加问卷调查[7]。调查方法采用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的方式调查的结果如表1:

由表1可见:学生们认可了“自主学习+考试”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80%以上的学生对该教学方法表示认同,效果良好。

2.综合测试成绩分析

我们将2012级三年制药学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前作为对照班与2013级三年制药学班实施“自主学习+考试”的教学方法作为实验班,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通过考试检验教学效果,以其中一个实训《未知药物的确证》为例,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能力[8]。对两个班学生的综合测试成绩进行了比较[3],结果见表2。

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Z=2.257,p=0.02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即2013级成绩好的学生人数明显多于2012级。

在药物化学实训过程中实施“自主学习+考试”的教学方法,充分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9],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感受到了药学职业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校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利月,李传俊,郭留城.Flas在高职药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6):32-33.

[2]郭留城.药学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管理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7):80-82.

[3]杜利月.基于“结构-性质-应用”三位一体的药物化学教学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4,13(3):254-256.

[4]郭留城,杜利月,王文宝,等.基于piVaS的药物化学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5):144-145.

[5]郭留城,杜利月,王文宝,等.有关piVaS实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5):132-133.

[6]李晓坤.案例式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3,(10):270.

[7]郭留城,卑占宇,杜利月.药学专业虚拟药用植物园教学平台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6):80-81.

[8]杜利月.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现状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0):94-95.

八年级生物教学案例篇10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初中学生逐步拓展的生活为基础。七年级学生刚进入中学,年龄小,身体发育都还不够成熟,所以,七年级课本在编排内容上让学生掌握的内容相对较少。因此,拓展天地就可以充分发挥七年级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读追星现象》是七年级下册课本第16课《长大的感觉》在拓展天地这一板块编排的内容。本拓展天地的内容是这样的:

首先,分析了明星崇拜的成因: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有着美好的设计和想象,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可以效仿的目标。“追星”现象就因青少年的这种身心需要产生了。

然后,举了两个例子:

有三个女生为了参加台湾某歌星的演唱会,在开学报到这一天,怀揣学杂费,与家人不辞而别,踏上了南下深圳的列车……

2008年8月的一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门前人潮如涌,英国著名科学家,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霍金,将在此举行一场公共演讲――“膜”的新奇世界。拥挤的人群中,一位高个子男生不停地跟身边陌生的人们打听:“谁有多余的门票?”他还央求别人:“我从小就喜欢物理,崇拜科学家,请把我带进去吧!”。

最后,分析了如何正确对待明星崇拜。

明星崇拜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常见现象。心目中的偶像要尊重,但也不可盲目崇拜,同时,我们更需要认真地欣赏自己,发现自身的美好与独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己,走向成熟。

一、拓展天地增强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

在认真学习本课的基础上,我让班里的每个小组都制作了关于“明星崇拜”的手抄报。从手抄报的命名特色,内容选取,文字字形的加工、配图上,八个小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组的同学都积极地搜集资料,筛查准确信息,选取正面事例,设计手抄报的格式等,都希望自己组的手抄报能图文并茂,高人一等,其中有一组同学的手抄报命名为“这是一个组同学智慧的结晶”。每个组的八名同学皆有自己的板块,从各个人的视角分析了自己的不同观点。

学生们的头脑、双手都在被充分的开发,同时也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并加强了学生间的团结、合作能力。

二、拓展天地增强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针对本课的拓展天地,我自己出了一道针对性的题目:七年级二班举办《我来看明星崇拜》这一活动

第一,采取哪些方式来举办,并且针对此形式列出具体步骤。

第二,采取哪些方式来搜集关于崇拜明星的资料。

在回答这二个问题的过程中,我采取的是分组讨论,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小组展示的答案中,把每个小组的答案都挂到了我们教室前的黑板上,每个小组的报告员起来讲解,得出结论。最后,让每个人根据所有小组的答案综合得出一个更全面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语言综合组织能力都得以慢慢地提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集体智慧得出了我们的参考答案:

第一,主题班会、黑板报、演讲比赛、图片展览、辩论会等。

第二,搜集资料学生回答出了,可以上网搜索、查资料、报纸、书刊、看电视、问老师或他人等。

其实,讲到这里,我们已经不着痕迹地接近中考题了,把它放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里,加深了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疲倦地掌握了重点内容。

三、拓展天地整合了现有的教学资源

解读追星现象这一拓展天地在我们徐州市和邳州市的期中期末考试中都曾出现过,于是我把近几年的试卷找来,得出了一个典型的题目:

20世纪80年代以后,追星现象在我国逐渐萌生。而中学生已成为“追星”族中一个庞大的群体,中学生的追星状况逐渐变得疯狂起来。据报道:为了观看自己偶像的演唱会,有些学生甚至逃课;有些学生对自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非常自卑。

根据材料,你怎样正确看待中学生的明星崇拜?请用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学生如何做到悦纳自己?

这两个问题中,第一题比较容易解答,就是我们课本上有直接的答案,一看就会的;第二题也是学过的,在第17课的内容中,答案是:而此拓展……

综上所述拓展天地的应用可大可大,可复杂可简单。关键在于老师的把握,但是一定要立足于课本的基本内容中,去挖掘教学中可用的东西,并遵循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初中思品“拓展天地”可谓要好好挖掘,细细探讨,你会发现“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们学习政治热情提高了,竞争意识也提高了。另外,也激励了我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探究,感受到了“学海无涯”。

参考文献:

1.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课本.

2.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