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十篇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十篇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3:56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1

关键词:音乐治疗心理障碍儿童特殊教育

儿童教育影响着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儿童心智是否健全和儿童教育时相对应的方式方法会给儿童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影响。放眼国内外各大音乐院校,都开设了相应专业和相应课程。音乐治疗相对于普通医学治疗较为保守,无论是从生理上来说还是从心理上来说都不失为一种形式新颖、效果明显的治疗方式。而如何正确的运用这一医疗方法成为国际上的新兴课题,正确的认识音乐治疗,正确的使用音乐治疗,笔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音乐治疗的起源与发展

(一)音乐治疗的起源

早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人们把音乐治疗就当作一门专业学科来进行研究和学习。可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认为音乐可以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刻影响则可以追溯至人类发展史的早期。在人类早期的部落文明中,一些巫师及宗教就使用音乐对人类精神世界进行“教化”,以达到净化心灵,驱除妖邪的作用。

(二)音乐治疗的发展状况

时至今日,音乐治疗在医学界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全球有200多个国家都拥有独立的音乐治疗组织。每隔两年,都会如期召开音乐治疗相关的学术研讨峰会。

1.国际发展状况

早在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人就提出“音乐对人的身体是有影响的”这一论点。而真正将此论点加以运用的应算是古希腊人。古希腊人认为“音乐可以驱除人心灵上的病痛”。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对音乐对人们情绪的影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音乐是人体健康的预防性药品”这一观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由RobertBurrton所提出。那时的医生用音乐去治疗人和动物忧郁、自闭等心理疾病。音乐治疗的实践性大幅度提升,为日后的理论积累留下了宝贵财富。

到了17世纪,人们不再把音乐治疗单独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实践,而是更多的加入了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科学理论。音乐治疗的理论性进一步进行扩充,作为治疗焦虑、惶恐,使人放松的重要手段。

18世纪后直至20世纪末,音乐治疗的主要发展国家在美国、英国和法国。

2.我国的发展状况

音乐治疗方法在我国起步较晚,据资料记载,在1980年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讲座活动中,“在6月27日的最后一次讲座中,刘先生(美籍华裔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介绍了‘音乐治疗学’,第一次将音乐治疗介绍到中国”。自此之后,音乐治疗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高等院校教育方面,多个院校开设了音乐治疗课程,为音乐治疗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各个医院也在临床治疗时关注到音乐治疗这一治疗手段,在对于治疗患者的心理疾病、减轻患者生理痛苦等方面都开始着手运用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案。而在学术界,众多有关音乐治疗的研究相继问世,也为其在临床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音乐治疗在心理障碍儿童教育中的方法与运用

(一)心理障碍儿童病情简介

常见需要进行治疗的儿童一般分为智力障碍和心理障碍两种。智力障碍,就是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而导致的智力低下;而心理障碍,则一般是说孩子由于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而导致的某些自闭、自卑、抑郁等心理现象。在对待这些孩子时,我们作为治疗人员应该有区别的去对待不同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不同的,而其在日常中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如有些孩子会沉默不语,不与他人交流;有些孩子会在教室来回走动,情绪波动较大;而有些孩子则会时而沉默寡言,时而热情活泼。因此,我们在面对不同孩子的时候,都应通过他日常的行为去分析他深层次的内心活动,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二)音乐治疗的方法简介

由于音乐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还没有形成非常体系化、系统化的治疗模式。又因为在面对不同患者时治疗师对于整个的治疗过程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因此音乐治疗的方法可谓是多姿多彩,各有不同。在下文中,笔者将就其中主要的三种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1.歌曲治疗

歌曲治疗是在音乐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我们知道,嗓音是由我们的声带振动带动空气振动而发出乐音的,它不通过任何外在的乐器,是我们人类直接发出的声音。因此,歌曲演唱相对于器乐曲等其他形式来说会给患者带来更加亲切,更加适应的感觉。同时,又因为在歌曲中含有歌词这一特殊的音乐内容,这就使得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在歌词上面做文章,通过叙述、描写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引导患者进入美妙的音乐世界。在具体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会带领患者聆听音乐、理解音乐、讲述音乐,然后通过回忆、探讨等多种手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获得愉悦。

2.乐器治疗

相比于歌曲治疗,乐器治疗显得覆盖面更广。我们知道,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因此,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就会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来选择不同的乐器对其进行引导。如患者精神压力大,需要进行疏导时,就可以欣赏优美流畅的提琴、长笛等音乐;而当其精神萎靡时,则可以欣赏钢琴、交响乐等热烈、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以此来振奋精神,重拾信心。同时,通过对某样乐器的学习还可以建立患者的自信心,这尤其适用于经历挫折、信心受挫的患者。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当有一天患者可以把一件乐器很好的掌握,去演奏乐曲时,他的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3.音乐教育法的应用

相比于之前的两种音乐治疗方法,音乐教育法的应用为音乐治疗的整个体系增加了非常重要的一环。前两者不管是歌曲治疗还是乐器治疗,主要就是以对音乐的欣赏为主,这对于帮助患者舒缓心情、排解压力是非常有益的,然而,它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方面,如在面对创造力、想象力较弱的患者时,上述方法就无法对他们进行帮助,这时,音乐教育法作为综合性的、自然的教育方法,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例,其强调的是解放人们的天性,提倡用即兴性、原创性的音乐对患者有所启发,使得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同时,由于音乐教育法中运用的音乐通常是很多患者一起进行协调创造的,因此这对于一些在交际方面有困难的患者也是十分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

(三)音乐治疗的方法选择与所要达到的效果

音乐治疗方法的选择对于音乐治疗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一个好的方法的选择对于治疗过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治疗方法选择错误,则会使得治疗的效果下降,过程延长。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治疗师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选择不同的音乐治疗方法。这就是说,我们应该结合患者具体的心理问题来选择适当的音乐治疗模式。如对于一个存在自闭、自卑、不善与人交往等现象的儿童,我们就应该多让他进行即兴性、创作性的群体音乐活动,使其在音乐中找到乐趣,并能够融入正常的生活当中。音乐治疗师还要在治疗过程中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其鼓励,让他在鼓励中慢慢建立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摆脱心理问题。其次,音乐治疗师还应选择孩子所熟悉的音乐形式对其进行治疗。因为一个熟悉的歌曲或器乐可以给其带来舒适感,容易使其与治疗师进行良好的配合,而一个陌生的治疗环境不仅会使孩子毫无兴趣,更可能导致其产生抗拒心理,拒绝治疗。

我们应该明白,音乐治疗并不是为了使孩子们都成为音乐家或具有很高的音乐欣赏能力,而是通过音乐的引导来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的困扰,给他们一个舒适自然的内心环境。因此对于音乐治疗师来说,正确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他是音乐治疗能否达到预定目标的关键。

三、音乐治疗的前景展望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压力逐渐增加,社会迫切需要能够排解压力的治疗方式。音乐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一个分支,以其简单易行的可操作性、温柔自然的舒适性及效果卓著的实用性,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也在社会上逐渐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咨询方式。然而,由于音乐治疗法进入我国时间较短,我国高等院校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这就使得目前的音乐治疗市场纷乱嘈杂。一些没有经过合格培训的音乐治疗师责任心缺失严重,为了一己私利对患者进行盲目治疗,不仅破坏了整个行业的风气,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了一定的延误。因此,笔者认为,就音乐治疗这一行业来说,整体的前景是良好的,值得人们期待的。但是,对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学校教育中就开始抓紧。同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整个行业的标准,让人们能够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去正确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治疗模式,而不会被某些没有良知的治疗师所欺骗。

四、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以音乐治疗的方法与应用为核心,从音乐治疗的起源与发展,在心理障碍儿童教育中的方法与应用,音乐治疗的方法选择与所要达到的效果及对其在未来的展望等几个方面做了初步探讨。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音乐治疗对解决儿童心理障碍问题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其在未来的发展也是值得人们所期待的,但音乐治疗能否达到效果的关键在于正确治疗方法的运用,此外对于行业系统化与标准化规则的制定也应尽快实行。

参考文献:

[1]刘东青.音乐治疗对智障儿童情绪障碍的干预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学;探究

前言:

留守儿童是当今时代的一个弱势群体,在学习、心理素质以及安全等方面存在重大的隐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当下待解决的一项重大难题。随着我们国家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急剧上升,他们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受到关心和爱护,容易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不健康的行为。尽管社会各阶层已经对留守儿童给予重视并进行了一系列帮助,但是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为了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解决这一社会难题。本文就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学教育方法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展开论述。

1“留守儿童”的含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当下留守儿童出现的最频繁地区就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和农村,他们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近年来留守儿童事件也逐年上升,所以我们要对留守儿童多一些关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一步探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出现的问题

2.1过分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在目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学教育方面,过分的强调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儿童自身有一些逆反心理,过分的关注心理问题,只会使得情况更加严重。一些没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在长时间的被关注下就会有一个自我暗示,认为自己的心理有问题,而一些本来问题不太严重的留守儿童情况会愈演愈烈。这种过分关注会给他们贴上标签,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比如,在对于留守儿童的表述方面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过于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他们留下不健康的心理暗示。因此,必须要重视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从而可以更好地推进留守儿童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2.2心理教育方法太过片面:当前的心理学教育方法只是简单的把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现状以及处理方法传授给他们,没有全面的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认为没有出现问题的留守儿童就不需要过多关注,在这种消极理念的指导下,传授给留守儿童的也是消极的理念,容易给留守儿童贴上心里标签。即使解决了留守儿童目前出现的问题也并没有教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现在的心理学教育下,一些心理健康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得到关注而情绪失落,产生逆反心理,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行为。

2.3心理教育的形式太过单一:目前的心理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只是一味的老师讲给学生听,没有一些新意,儿童正是处在一个好奇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没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也就导致了教育的效果低下,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对于心理教育应该采用丰富的方式,在给孩子们带来乐趣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儿童去义务劳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快乐,温暖自己的内心,给他们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因此,必须要用多种的教育方式去推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3心理学改进的方法

3.1适当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为了避免留守儿童出现逆反心理,我们不能过于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可以在一些细微的小地方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给他们贴上“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的标签,否则会使他们的心里有负担,要在无形之中给他们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比如,在对待一些心理有问题的留守儿童时我们要有耐心,即使在教育的过程中可能遇到诸多阻碍也不要气馁,坚信在自己的坚持下终将会有满意的结果。

3.2培养留守儿童的各种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为了让留守儿童彻底的远离心理问题,我们在解决了他们现在的心理问题后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去挖掘自身的潜能,发现自身的一些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让他们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从容的乐观向上的去面对。比如,我们在教育留守儿童的心理时,可以给他们灌输一些乐观、坚强、健康向上的品质。

3.3多面化心理教育方法的形式:在心里教育的方式上,不能过于注重教师传授的方法,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兴趣,不能够深入了解健康向上的心理。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主动获得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还可以播放一些大自然的神奇之处或者科技发展的成果,给他们留下对于精彩生活的向往之情,进行暗示,让他们健康成长,远离犯罪,远离痛苦。

4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要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提到了传统教育方法的三点弊端:第一,过分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第二,心理教育方法太过片面;第三,心里教育的形式太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适当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其次,偶尔同各种积极向上得优秀品质;再三,多面化心里教育方法的形式。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对留守儿童适当进行心理教育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小茹.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综合》.2014.

[2]贺峥嵘.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田立荣.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6.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3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瓶颈"。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连云港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办好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学校。一些农村学校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进行培训。灌南县妇联举办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培训班。市妇联组织编写、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呵护青青草》农村留守儿童家长读本在农村免费发放,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二是搞好亲情交流活动。市妇联、市文明办举办暑期亲情快车,利用暑假让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团聚,增强相互感情。市移动通讯公司、网上家长学校还利用电话、网络让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情感,利用手机、网络平台,进行节日的问候和祝福。三是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组织社会妈妈、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担当留守儿童的"家长",建立留守儿童校外辅导站。四是搞好留守儿童学校和寄宿班,免除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五是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到父母打工所在地学校就读,使更多的留守儿童享受亲情的关怀。

但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停留在生活照顾上,客观地说,留守儿童的家境并非一样,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有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条件高于农村家庭的生活,但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却是匮乏的。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一些父母看看孩子的成绩单就算是一种关心,以至很多留守儿童有话无处讲,心情忧郁。二是留守儿童缺乏心理疏导,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亲情,对周围的亲友又缺少信任,很多留守儿童心理封闭,难以打开心扉。对父母的长期不在家,产生怨恨心结。在调查中,海州锦屏镇一留守儿童说:"我想妈妈,就因为我家中没有钱,妈妈远离我,我将来要去赚很多很多的钱,让妈妈永远陪伴在我身边。"一些留守儿童有厌学、离家外出打工的想法。三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观念陈旧,一些留守儿童由祖辈抚养,只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很少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方法滞后,特别是重男轻女、封闭保守思想严重地制约留守儿童的成长。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思考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也成了为留守儿童兴办的一件实事。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的流动人口儿童学校访问参观时说,"同在一个蓝天下,享受国家的教育和关怀".表达了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关怀。其实留守儿童的父母除了思念之外,对留守儿童的最大担心是"别学坏了".这就是教育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尤显重要。其特点一是时代性。留守儿童作为新农村发展的预备力量,其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也许,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变贫困状态,但是培养一代有高素质的农村生力军,更具有不可低估的时代意义。放弃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就会延缓或推迟新农村建设。二是现实性。要把留守儿童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康心理的儿童,是当务之急。3000万留守儿童是占全国少年儿童十分之一的人群,教育好留守儿童能使3000万家庭充满幸福,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三是针对性。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有着个性特征,如留守儿童相对缺少亲情,性格比较封闭,需要开展个案的研究,找出适合留守儿童教育特点的方法。四是特殊性。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他们是在改变农村面貌时,出现的阶段性问题。要解决短期的阵痛,就要对特殊问题特殊对待,制定有益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政策,如入学政策、户籍政策等。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要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温家宝总理说:"孩子经常见不到爸爸妈妈,这是现在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关爱是留守儿童家庭的主题。关爱要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医疗、安全等问题,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保障制度,使他们健康成长,也使外出打工父母无后顾之忧。应从六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外界环境

要让留守儿童感触社会的温暖。一是让留守儿童有生活保障机制。让留守儿童吃饱穿暖。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将留守儿童的生活费放在学校或指定监护人手里,让留守儿童不为生活发愁。生活问题会影响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一个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孩子,是很难把学习搞好的,也无法快乐健康地生活,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更无从说起。某留守儿童家境不好,外出打工的父母几个月都没有寄钱给孩子,迫使孩子偷窃,最终因盗窃电线而落下终生残废。

(二)办好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家长学校

顾秀莲同志指出,教育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机制。她解释说,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家长素质要提高,现在我们全国妇联牵头成立了家长学校,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法律观念,科学基础知识,让他们寻求用好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学校一是利用父母打工回乡或在父母打工的地方举办家长学校,让父母接受新理念、新方法、新经验,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二是办好监护人家长学校,监护人要系统学习家教方法,特别是接受新观念,用适合留守儿童特点的方法教育孩子。对于留守儿童的祖辈更要通过家长学校提高他们对孙辈教育的水平和责任感。三是要有一本适合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教材。由连云港市妇联编写、省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呵护青青草—留守儿童家长读本》,是一本浅显易懂的教材,通过事例讲解了许多教育留守儿童的方法,对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搞好家庭教育起到辅助作用。

(三)办好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心理课堂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不仅局限于生活的照顾,更应该体现内心世界的关怀。留守儿童远离父母、他们的内心世界需要开启,也需要向别人倾诉。由于监护人缺乏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自闭、交友早恋等问题,需要得到心理的疏导。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应该进行情感沟通,市妇联"四个一"做法,值得提倡。即打工父母每周要给孩子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打工父母每月给监护人、班主任打一次电话,打工父母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灌南县光明实验学校"留守儿童快乐家园"、新浦区开展社区老少亲子乐夏令营活动、海州区开闸爱心聊吧,都加强了家长和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一些学校还举办了心理课堂、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热线,这些做法都打开了留守儿童的心扉,让留守儿童活泼开朗起来。

(四)组织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志愿者队伍

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完善一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队伍。这支队伍一是农村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战士、老科技工作者组成的"五老"队伍。灌南县组织"五老"义务留守儿童辅导站,从生活、学习、思想、安全上关心留守儿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二是组织在校教师搞好家长工作,根据班级中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分片包干、定点到人。三是妇联组织社会妈妈为周边的留守儿童做好生活和安全上的照顾。四是组织假期回乡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队伍,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和思想交流。

(五)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多彩生活

活动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有效载体。丰富多彩的活动对留守儿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是要继续搞好"亲情之旅"幸福快车活动,让更多的留守儿童通过假期探亲的方法,感受亲情和接受城市的信息,同时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二是要搞好留守儿童的信息服务活动,如为留守儿童开设亲情服务电话、在网上开设视频、开辟留守儿童对话专栏。开通留守儿童心理热线,让留守儿童在现代信息中体会到关怀。三是开展留守儿童读书征文活动、组织留守儿童流动书库、进行留守儿童网络短信、演讲、文娱、体育比赛,让留守儿童愉快地生活。四是让留守儿童感触农家生活,学会家务劳动,学会感恩。赣榆县沙河二小利用农家小院,让留守儿童了解更多的农家生活。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利用中秋节为五保户做月饼,都让留守儿童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六)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政策措施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4

“小学教育是为小学儿童举办的,……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小学儿童,认识他们的发展规律及发展要求。”〔1〕儿童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小学教育和小学教师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教师了解儿童,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能恰当地运用儿童喜欢和易于接受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才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教育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教育中对人的不重视,教育中单纯注重知识学习和智力的片面发展,而且“近些年,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从中学蔓延到小学”。〔2〕小学教师中的“许多人并不了解小学生,当让他们谈谈小学生的需要时,许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角度来推测”。〔3〕为使教师充分认识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以及对未来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培养目标逐步清晰,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乃至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是为了促进小学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仅要学会“教什么”,更要学会“怎么教”,“怎么才能教好”,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育好人”。为了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未来的小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要学会成为“长大的儿童”,能把自己“变成孩子”,能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教育孩子”。〔4〕但当前一些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还存在一些缺陷,如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定向在小学’在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体现不够明显。”〔5〕“许多小学校长反映,现在专科或本科毕业的小学老师反而不如中师毕业生那样适应小学教育。”〔6〕笔者在对某校小教师范生在小学实习的表现进行调查时,一些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反映实习的部分师范生缺少儿童化语言,通过听师范生的课和与其交谈,发现缺少儿童化语言是存在的,而且部分师范生缺少对儿童实际的、具体的认识,甚至存在错误认识;教育教学中也不太会从儿童的情况出发,不能采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活动。因此,培养师范生重视儿童、正确认识儿童,能采用儿童喜爱并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和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小学教育专业需要构建儿童化教育。

二、儿童化教育的内涵及构成

所谓儿童化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深入掌握儿童身心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能从儿童的角度认识世界,并掌握儿童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儿童化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儿童精神的教育、儿童视角和儿童化方法的教育、儿童化语言的教育。

(一)儿童精神的教育

所谓儿童精神的教育,是指使师范生树立以儿童为主的精神,并深入儿童精神世界,从儿童本身看待儿童,以儿童为教育的起点,在教育中尊重儿童,平等对待儿童,以儿童为成长的主体,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儿童精神的教育主要是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并建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儿童视角与儿童化方法的教育

儿童视角的教育重在培养分析儿童的能力和“移情”能力,促使师范生主动从儿童的位置和角度看世界,而不是用成人的眼睛代替儿童看世界。例如能蹲下身来以儿童的高度和眼光看世界。儿童化方法的教育是指师范生掌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儿童成长规律和成长经验为基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采用儿童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育和教学。例如,能根据儿童思维特点采用直观教学、“玩中学”等教育和教学方法。

(三)儿童化语言的教育

儿童化语言的教育主要是对师范生进行符合儿童心理和语言习惯的儿童化的口语与体态语的培养和训练。儿童化的口语是指用简短、清晰、具体形象、浅显、幽默的语言,亲切柔和的语调,适中的语速与儿童进行交流和沟通;儿童化的体态语是以微笑、可亲的表情、适当的手势和身体姿态,恰当的空间距离与儿童交流和沟通。儿童化的语言是儿童乐于和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可以极大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有很好的作用,因此,师范生需要特别进行儿童化语言的教育和训练。

三、“儿童化教育”的构建

(一)建立以儿童发展为线索的教育类课程体系

当今师范院校中教育类课程是“‘专业’的附属品”,〔7〕教育类课程不太受重视,内容较落后,“教育类教材基本上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教,较少涉及如何学。”〔8〕教师的教育方法脱离实际,更多是理论的讲解,不利于儿童精神的建立和儿童视角的形成,也影响到儿童化方法的形成。教育类课程应注重联系儿童的身心特点,应借鉴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以儿童发展的阶段为主要线索来设计整个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结合每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的学习内容而定。”〔9〕教育类课程联系小学实际,联系儿童实际,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主,使师范生深入认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实践中能对儿童实施良好的教育和教学。同时要配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教育类学科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最多的方法(74.4%)”,但却是“师范生认同率是‘0’的‘纯理论教学’”〔10〕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可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到小学实践、调查等相结合,使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有所用。积极探讨教育类课程的多样化评价方法,改变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考完就忘的情况。

(二)专业课程突出儿童化方法的教育和训练

高师院校近年来重视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范生将面对的是小学儿童,这就决定了将来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教育对象越是低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越高。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知识内容本身,还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形式。”〔11〕而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中“缺乏对小学各学科所涉及知识及小学生知识状态分析,造成师范生在知识准备和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困难。”〔12〕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只局限于一般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必须针对性的进行儿童化教育教学方法的训练。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音乐》、《小学美术》、《小学科学教育》等课程的教育和教学中,要充分建立在对儿童的认识和了解上,教学突出和小学儿童的联系,突出实践性训练。例如,如何采用符合儿童提问和交流,如何组织儿童讨论,具体的教学如何依据儿童来展开。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与小学合作研究,甚至可以让儿童直接参与和提出建议等形式。

(三)建立儿童化语言训练课程及标准

目前,一些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普通话》、《教师口语》等课程中的内容和训练没有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忽视将来面对的教育对象———小学儿童,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儿童化语言”的训练,缺少儿童化语言培训的标准、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标准和方法,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缺少儿童化语调、语言、表情、姿态的训练。因此,在《普通话》训练的基础上,开设《小学教师口语》课,对儿童化口语和体态语进行专门教育和培训,并给予充足的课时进行教学,与此同时建立儿童化语言培训的标准、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标准和方法。小学教师口语训练上采取符合儿童思维和语言特点的表达方式,在语速、语调、语气、遣词用句上进行训练;体态语上对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进行训练。此课程最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训练,可采用个人练习与小组练习相结合,采取深入小学和儿童交流的方式进行提高。

(四)建立以儿童为主的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

目前师范生教育见习和实习主要学习的是做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实习生的备课和课堂教学常围绕‘我怎样教’而不是围绕‘学生怎样学’来进行。”〔13〕缺少对儿童的分析,缺少对儿童学习的认识。改革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第一,教学试教和教育实习突出儿童,突出以“学”为主。教学试教和教育实习突出以“学”为主,以儿童为主,重视儿童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研究儿童如何学习,实现教育教学以儿童为起点,学习如何促使儿童更好的学习,学会促使儿童主动的学习,指导教师要以此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对学生成绩做出评定。第二,开展师范生与小学儿童一对一的“手拉手”活动。组织师范生与小学儿童交朋友,要求师范生每周和儿童见面一次到两次,进行交谈、玩耍、学习互助等活动,要求能了解儿童的语言、需要、爱好、性格、情感、行为特点等,做好交往笔记和反思记录。这个活动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一直持续开展到大学四年级,使师范生生动而深入地认识小学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第三,开办“星期日义务小学”。〔14〕应高校依托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采用免费方式向社会招收小学生,在学校内举办数学活动、美术与手工、写字与书法、舞蹈、英语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周末组织开展,每学期举办一期,学生具体组织实施,教师担负指导和帮助,师范生重点学习如何针对儿童进行教育和教学。

(五)建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合作制度

“高师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大都是大学毕业直接走进教学课堂,他们没有亲身的小学教学体验,这自然会影响教师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程度。”〔15〕不仅仅是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其他专业教师也存在这种情况,而且教师与小学的联系较少,使教师对小学不了解,对儿童不了解,对儿童的认识往往停留于理论上,对儿童的发展缺乏清晰的、实际的认识,影响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因此,“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高校教师必须改变封闭自守的学术方式,走出大学校门,深入到小学熟悉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掌握小学教育问题,明确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向。”〔16〕建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与小学的合作制度,使教师深入小学开展教研活动,甚至可以让教师深入小学一线进行教学和管理,去小学执教,使教师深入认识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了解儿童不同时代的要求和特点,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要求,使教师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时有丰富的感性知识和针对性的教育。同时,通过合作“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17〕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5

自然主义在教育中的影响也非常深远。自然主义教育可以说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它的核心理念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按照人的自然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教育,使其身心得到自由发展。这种教育思想真正体现了人自身的自由与解放,使人们重新认识教育,重新认识教育中的对象——儿童,这对“儿童中心”主义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纵观西方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儿童中心”论的发展线索是沿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而发展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萌芽、客观化、主观化、心理化四个时期,并在二十世纪后期深入到各个流派和教育实践中,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儿童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从“小大人”到“宇宙的中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中儿童的独立性和成长性,也认识到违背儿童自然发展规律所带来的后果。

一、自然主义教育的演变与教育中对儿童的认识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早在古希腊就已萌芽。亚里士多德在前人的基础上,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这三种灵魂所包含的质料和形式是不相同的,出现的次序也不一样,因此人的发展和训练必须按照人的灵魂的发展顺序来进行。根据这一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按照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阶段教育,使教育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论证了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然而,这种朴素的自然教育思想还没有来得及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就被中世纪的神学和封建统治所淹没。中世纪时期的“性恶论”使人们认为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世的,生来性恶,故需要严格控制儿童邪恶的欲望。“预成说”则主张降生到世界上的儿童已经是上帝预制好的小型成年人,儿童与成人之间不存在根本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而异,儿童即是“小大人”,应该按照对于成人的要求来要求儿童,儿童与成人应该有同样的行为举止。在“原罪说”和“预成论”的双重作用下,对儿童的约束和惩罚成为中世纪教育的重要特征,戒尺、棍棒也成为中世纪学校必备的工具。可以说,与古希腊把儿童看成是国家的公民相比,中世纪的儿童观出现了倒退。

这种状况在文艺复兴后逐渐得到改变,人们在发现人的价值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儿童。例如,法国人文主义者拉伯雷主张一种新的儿童观,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给予儿童更多自由活动的权力,主张儿童身心并行发展,推崇“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的准则。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维多里诺于1423年创办了一所名为“快乐之家”的宫廷学校,实践其儿童在快乐中学习的思想。尽管这些人文主义者承认了儿童的自由与兴趣,但他们并未发现或把儿童本身看作是有个性价值的存在,所以“儿童是成人的‘雏形’、处于附属地位”的观念仍占统治地位。真正发现儿童的独立价值、开始确立儿童主体地位的是一批自然主义教育家。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构建了一个自然主义教育体系,倡导教育对于“自然”的适应。这里的“自然”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大自然,夸美纽斯通过对自然的模仿建立起了教育的秩序。而涉及儿童,夸美纽斯则认为儿童的身上也存在着自然发展规律,因为儿童是自然的一部分,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种子说”,即儿童身上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种子,教育就是根据种子的自然发展规律,给其浇水,任其发芽,适当修剪。“植物或树木实际已经存在种子里面,虽则它的形象实际上看不出来。所以,我们不必从外面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要把那暗藏在身内的固有的东西揭开和揭露出来”。夸美纽斯的“种子说”可以说是内发论的原型,强调儿童是由内而外发展的,儿童的教育应当以他的自然素质为起点,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这种“内发论”思想不仅被卢梭和裴斯泰洛齐所继承,而且其中蕴含的“发展论”思想后来也成为儿童心理学上的一大潮流。虽然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具有机械性和附会性,但他为重新认识儿童提供了新思路。

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被视为一场“哥白尼式革命”的发动者,这是因为他使儿童成了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人类儿童概念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夸美纽斯主张的对儿童自然的模仿主要是指一种由上帝所创造的客观“自然”,而卢梭则借助于对儿童身心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观察与研究,将教育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儿童,真正系统地在教育理论上实现了由尊重“人权”向尊重“童权”的过渡,开启了儿童研究的大门。他以自然哲学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儿童自然发展的教育思想。

卢梭反对传统的教育,从人的自然发展角度确立儿童的地位,倡导儿童的自然权利。“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卢梭激烈地批判旧儿童观把儿童当成人看、完全按照成人的标准对待儿童。他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更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是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同时,卢梭也反对儿童期只是成人的准备期的观点,他认为儿童也是真正独立的人,儿童期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儿童时代绝不只是迈向成人的一个台阶,而是具有自身的价值,儿童代表着人的潜力的最完美的形式”。儿童自然发展的权利说明教育中儿童是主体,儿童的“自动”是他发展的内在动因,教育不是通过强制、压迫、命令来实现儿童的发展,而是通过尊重、理解和科学的方法来发展。因此,在教育中教师要了解儿童的自然特性,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秩序和自然发展进程。卢梭的儿童观从根本上倡导以儿童为本,击中了旧儿童观以成人为本的种种弊病,被视为西方儿童观发展的新旧分化岭,点燃了西方儿童观变革的火炬,人类的历史发展到卢梭这个时代,儿童才真正从成人中彻底地剥离了出来,因此卢梭被誉为“发现儿童之父”。

但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含有消极、放任自流的因素,且缺少实践性。英国教育家艾吉渥兹是卢梭的信徒,他按照《爱弥儿》中的教育方法教育其第一个孩子,结果“其子理查德竞成了蛮横无理的顽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一方面继承了卢梭的自然教育,认为大自然有它自身发展规律,人的教育应该模仿这种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他也指出不能机械模仿和消极遵循自然。因为大自然的发展具有盲目性和偶然性,人类必须通过自己的一致和本性使自己与物质世界相和谐,“摆脱自然对每个人所持有的偶然的态度,将其置于知识、力量和方法的掌握之中”。这就强调了教育中必须对儿童加以约束和引导。裴斯泰洛齐把人的自然本性分为两种,即低级动物的本性和高级的人特有的天性,人的高级天性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心智和有待发展的各种潜能。在婴儿时期,动物性能力得到极大发挥,但人的高级天性会在适当时候通过一系列事件显示出来,因儿童本身具有一种渴望发展的倾向,教育应该对儿童施加积极的影响,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在此基础上,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达到和谐与一致。

卢梭推崇人的天性基于其性善论和感觉论的思想基础,有着天才猜测的成分。而裴斯泰洛齐通过实践强调研究儿童的心理规律,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把自然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克服了前者未能把儿童的心理条件与儿童的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局限性,不但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还开启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大门,使“儿童中心”论走向科学之路。

德国民主资产阶级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贡献在于没有停留在自然适应性原则上,他提出了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承认,“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反之,不信任人的天性,就不可能有适应自然的、成功的教育”。他进而说明在教育工作中遵循自然就是“在教学中要遵循成长着的人的自发的发展阶段”,即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但在此基础上,第斯多惠特别提出,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发展其自然本性的,人的发展和教育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状况的制约。只有把教育提高到人类现代文化的要求,才能培养出适应现实生活的人。“在教育时必须注意人在其中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时间的条件”。这样,他把儿童的天性和社会性通过合理的教育统一起来,不是培养单一的抽象的儿童,而是培养具体的社会的儿童,更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意义,克服了卢梭的自然儿童脱离社会的缺点。第斯多惠也看到“文化适应性原则和自然适应性原则之间可能发生摩擦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适应性原则应当服从自然适应性原则”。但他所说的“服从”,不是消极的听之任之,而是尽量谋求二者之间的一致。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从萌生、发展一直到19世纪,在第斯多惠的教育学中达到了顶峰。

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影响下,19世纪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对初等教育和学前教育问题作了顺应自然以及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论述。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扩大了儿童教育研究的范围,在实践中强调儿童的早期教育。他于1840年把设立在勃兰根堡的幼儿园教育机构命名为“德国幼儿园”,幼儿园一词蕴含着福禄贝尔的自然教育思想。他把幼儿园比作花园,把幼儿比做花草树木,把幼儿园教师比做园丁,把幼儿教育过程比做培植花草树木的过程,希望幼儿能够像花草树木一样在自然环境中生长。他还用自然类比法说明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为进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训,葡萄藤应当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因此,“教育、教学和训练,其最初的基本标志必然是容忍的、顺应的,而不是指示性的、绝对的、干预的”。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福禄贝尔认为,幼儿与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幼儿园的主要目标不在于儿童能从中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帮助儿童的身心发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遵循儿童的天赋、兴趣和性情。为此,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模仿设计了玩具——恩物,让儿童先认识自然,进而认识上帝。虽然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和神秘主义色彩,但他在自然思想的影响下,创建了近代学前教育理论,通过恩物、作业、游戏等强调儿童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对现代幼儿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是蒙台梭利和杜威教育思想的直接来源。

二、自然主义的深化与儿童教育的实践

二十世纪被人们称为“儿童的世纪”。在这之前,自然主义教育家虽然重视儿童本位思想,但并没有成为普遍现象。到了19世纪后半期,生理学、心理学和进化论得到了很大发展,教育革新家们抨击旧教育的不切实际,同时主张一种与社会生活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教育。对自然适应性原则的考虑转向了对儿童天性的重视和对儿童各个阶段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的研究,强调儿童的天性、本能、兴趣、自由、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这种背景下,“儿童中心”运动开始蓬勃发展。虽然各教育学派都有其各自的主张,但都脱离不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尤其是卢梭,他的《爱弥儿》成为20世纪教育激进主义者经常引用的文本。欧洲的新教育,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学者、合作教育,等等,提倡的儿童本性观都与自然主义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理论方面,杜威基于其本能论心理学或是机能主义心理学上产生的儿童教育观是20世纪儿童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虽然他批判卢梭的“教育即自然发展”,认为他在强调生长的内在条件的同时忽视了外在条件,人类原始冲动本身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天生的冲动和倾向不可能自生自长,应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使可取的倾向得以发展,使不可取的倾向因不用而废弃。但杜威的教育本质观,特别是“教育即生长”可以说是自然适应性原则的深化。他吸取了卢梭自然发展说的积极之处,要求摈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在他的儿童教育论中,他重视儿童的活动和兴趣,关心儿童的个性差别。他提出儿童生来就潜存着四种本能,分别表现为四种活动:语言和社会的本能及其活动;制作的本能及其活动;研究和探索的本能及其活动;艺术的本能及其活动。他认为,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即本能及其活动,教育的任务就在于为儿童本能的生长和儿童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指出:“我们现在努力追求教育进步,其精彩之点已被卢梭一语道破,它的意思是说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需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从这个观念生出的种种研究,为卢梭以后的教育改革家所倚重。”

在实践方面,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都受到自然主义教育的影响,它们在实施当中充分尊重儿童的内在能力,把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作为原则。如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创办了一所名为阿博茨霍姆的乡村寄宿学校,为了体现对儿童活动天性的尊重,阿博茨霍姆乡村寄宿学校所设课程为体力和手工活动、艺术和其他激发儿童想象力的课程。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运用新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她受卢梭的影响,主张儿童的内发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节律性、阶段性和规律性,强调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同时强调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必须把天性(遗传)与环境、教育和活动统一起来,为实施新的儿童教育提供了基础。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儿童研究者和幼儿教育家帕克,在自然主义理论基础上,倡议“儿童中心”。他说,“承认儿童自然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是承认自然是中心,更不是说历史与文献是中心,而是说儿童是中心,这个中心是上帝的最高产物,其身体、意识和灵魂的成长规律是最基本的教育参照点。”“教育的一切中心是儿童。人绝对由生长发展的规律所主宰,所有的发展都意味着服从于成长的规律”。

20世纪上半期所进行的各种教育实践都大力提倡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学校的教育活动都围绕着儿童,对传统的教育方法、组织管理形式、师生关系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革新,虽然最终在现实中失败了,但一方面说明了不能过高估计儿童的天性,掌握尊重自然的度,另一方面也使“儿童中心”深入人心,教育中教师不能再忽略作为个体存在的学生。

三、自然天性与儿童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家贯穿始终的原则是适应自然。他们的“自然”一般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大自然本身的活动及其规律,二是人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规律。他们一致强调对儿童自然天性的尊重,遵循儿童天性的发展规律。就自然天性的内涵来说,自然主义教育家都认为天性是人所固有的,是处于自然状态的、非人为的。如夸美纽斯把儿童的天性看成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卢梭则认为,自然“主要是指一种事物保持其本来面貌、原始倾向”,具有非人为的意思,“涉及教育,自然主要指儿童的天性”。在裴斯泰洛齐的思想中,自然首先指的是大自然本身的活动及其规律,更多的是指人的自然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福禄贝尔认为人的天性本是完善的,良好的教育教学必须效法、遵循自然事物发展的正确道路,应小心翼翼地追随儿童的本能、天性。

但是,深入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天性的性质与构成成分有着不同的看法。例如,卢梭、福禄贝尔认为,人的天性是至善的、完善的,我们只需跟随儿童的天性、顺应自然的规律进行教育就可以了,儿童天性的“最初的冲动永远是正确的,因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裴斯泰洛齐却认为,人的天性存在着盲目、不完善之处,天性中的低级成分具有恶的倾向,高级天性是以低级天性为基础,并从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卢梭认为,天性包括自由、理性和良心三种成分,三者相互联系与制约;裴斯泰洛齐把智力、精神和身体看作人固有的天性,认为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福禄贝尔则把人的天性分为活动本能、认识本能、艺术本能和宗教本能;而在第斯多惠看来,人的自然本性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特点。他对天性的理解更上一个层次,认为天性是造物主安排的,是一个人能力与智力发展的基础,但天性本身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它具有普遍性,每个新生儿都具备人类的普遍天资;另一方面,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天资,而且天资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最重要的方面是第斯多惠不是消极的适应自然天性,他深刻地理解到天性与激发的关系,即激发以天资为基础,但没有激发,天资会停止不前。这里的激发可以看做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促进人更好的发展。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6

2001年12月1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某地一小学的老师强制几个学生用小刀刮自己的脸的事件。两个小时的折磨不但给儿童脸上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疤,而且在他们的稚弱的灵魂上永远地留下了创伤。我们教育中诸如此类的事件并不罕见,如用胶带封住儿童的嘴、对犯错儿童开批判会、罚抄几百遍课文、强迫儿童下跪等等,这些事件严重损害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在教育中更普遍的是那些没有达到如此耸人听闻的程度但却严重侵害了儿童权利的惩罚。我们很难把这些事件看作是教育中的少数偶然事件,也很难把它们仅仅归结为个别教师的素质太低。这类事件与我们的儿童在教育中所遭受的严酷的压制、沉重的学业负担和道德的控制是一脉相承的,与我们的教育缺乏公正是同出一道的。这类事件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的公共问题,成为教育体制上的结构性问题,它们反映出我们在教育体制的选择和安排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可能意味着我们的教育缺乏以人为目的建构教育制度及活动方式的基本价值。这使得我们的儿童在教育中的基本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我认为,现实教育对儿童生命价值的借越和宰制,源于教育的“规训化”。

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的控制权力和控制技术,竭力把儿童培养成“温驯而有用”的工具,强制性地把他们造就成特定类型的人。“规训化”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训练,而不是教化,它对儿童的“造就”体现为一种操纵,一种为了“有用”而进行的训练。①教育成为卜一种为了适应社会需要而对儿童进行的打磨过程。因此,“规训化”教育把儿童作为一种必须要制服、要监视、要支配的对象。如果一种教育把儿童作为“对立物”来处理,就会表现出型塑的权力意志,它可以把儿童当作一个必须要锻打的铁器,一个必须要制造的部件,进行算度、宰割、制服,它可以把儿童不可避免的错误作为严重的个人品质缺陷,对儿童进行残酷的惩罚,它也可以以编造的“真理”和虚假的知识欺骗窒息儿童的理性。总之,它可以任意地像处置一件“物”一样处置人。我们的教育是否正在成为非人的教育?如果教育伴随着强制和压迫,伴随着痛苦和恐惧,伴随着体罚和叱责,伴随着灌输和愚弄,教育就是非人的。②“规训化”教育的恐怖就在于对儿童生命价值的自主性的轻视。教育成为一种事先谋划好的、以有效的方式控制儿童心智和身体的技术,成为一种必须服从的训练机制。

从儿童进人学校开始,教育的规训就以权力的眼睛监视儿童的一言一行,就以一种考试的技术算度儿童的现实和未来,就用一种势利的身份诱惑刺激着儿童的野心,就用一种奖惩的技术培养着虚伪的道德。在这样的规训结构中,一个人除了努力迎合型塑得到教育所承诺的“好处”之外,就是被教育的利益彻底抛弃,再别无选择。“规训化”的教育必然造成一种压抑性的控制环境,必然通过严酷的纪律规范、无处不在的监视、随意的惩罚、苛刻的标准全面地对儿童进行控制。它以一种“不宽容”的态度对待儿童,导致儿童的自由精神、想象力以及道德感的毁灭。教育蜕化为一种钳制儿童发展的“不人道”的教育。可以说,这是一种专制的教育,它把儿童看作是按照一定模式塑造的对象,看作是实现任何其他儿童之外的事物如政治、经济等目的的工具,把儿童独立的生命价值看作隶属于社会和国家的利益,隶属于政治和经济的目的,因此,教育就按照这些东西的旨意来塑造儿童的工具性,塑造他们的被使用性。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教育必然要求儿童绝对服从教育的指令,接受学校的预定和灌输,它不容许儿童有任何的违规、越范和错误,它不能容忍任何人对这种教育的意志产生怀疑和抵抗。这种教育必然通过标准化知识的机械学习,训练不加怀疑而接受的蒙昧头脑;通过道德规范的灌输,塑造不加判断的盲从心灵;通过扭曲的考试制度强制性地算度、处置儿童的未来。这不是教育的专横和专制吗?它不是包含着一种暴力吗?

“规习叨化”的教育对儿童的心灵、思想、身体、行为的宰制是非常严重的。分析起来,“规训化”反映出教育权力的这样几种心态:

(一)设计心态

教育根据某种社会的理想秩序的需要或者外部的权力意图为儿童设计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并且相信这种目标和模式是惟一正确的,试图为儿童决定一种完美人格的正确发展道路,为儿童安排既定的生活方向和行为秩序,似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必然代表着正确的教育选择。只有按照学校所指定的道路发展或者完全服从学校教育的意志,学生才能具有光明和美好的未来。这是一种人格工程师的教育心态。这种心态相信,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儿童的适应性,教育只有按照一套统一设计好的模式、途径和方法,才能塑造出儿童的完美人格。教育对儿童人格和未来生活的设计其实是JL童发展的一种预定和控制,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由于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教育和教师不可能决定也不能决定每个儿童的生活道路,无法了解和预测每个儿童人格发展的未来和前景,结果是只能用一种统一的程序、惟一的目标要挟每一个儿童,把他们塑造成一种人。教育为了实现统一的目标,必定对儿童进行监督和控制,把不适合统一要求的东西修理掉。因此,教育对儿童的任何设计只能导向对儿童成长的控制、包办和干预,最终造成对儿童人格的完整性的破坏。一旦教育的设计心态相信自身是完美无缺的话,教育就可能用专横的手段改造人,造成教育灌输和压制。教育的设计心态必定导致对儿童的强制和发展的干预。

(二)塑造心态

对完美人性的设计自然会导向对人性的塑造。中国教育具有强烈的塑造心态,因为教育被看作是完美灵魂塑造的工程。教育假定只有完美的人性才能实现完美的社会,所以就试图根据完美社会的“宏大秩序”对人性予以要求,对人性进行改造和组合,使之达到完美。个人仅仅是代表宏大秩序的教育的素材或原料而已,教育必须以严格的方式来塑造它所设定的理想人格。给儿童造成痛苦的恰恰可能是那些竭力想把他们塑造成完美人格的想法和做法。因为现实中的人是不完美的,教育必然要用强制力改造人性。其实,当教育自诩为灵魂的伟大工程的时候,其实它是伟大心灵的屠宰场。③由于人性不可能达至完美,教育的塑造是为着一个“驯顺的身体”和“听话的灵魂”而进行的。教育的塑造心态仅仅是一种把人们塑造成完全相似的对政治或经济等社会结构有用的工具,塑造因此体现为对儿童的统一的模塑,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对儿童的心智进行控制,这必然地导致对儿童的身体和精神的强制。在这样的教育中,不可能具有一种丰富的活跃的精神表现的情境,不可能有一种个人的理性精神得到发展的机会。教育成为一种巨大的监护、督察、修正、压制儿童个人的力量,并且这一力量是具有绝对权威的,是无微不至的。教育的塑造心态必须要把那些表现在儿童身上的“顽劣”的东西去除,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教育的权威行事,必须要压制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思想,必须要防止任何错误,必须要严格地遵守所有的规章制度,必须要严厉地惩罚那些不服从的行为。教育就是要强制性地把人塞进模子,把人塑造成型。塑造心态必然地与苛刻和惩罚结合在一起。教育强烈的塑造心态否定的是理性的自由精神,但是这种教育却以许多冠冕堂皇的“大话”技术把自己正当化和合理化了。④我们把对人的塑造看作是教育的天命,是教育的天职,是必须要做的事,否则,就是教育的失败,结果是教育的路途充满惩罚、充满眼泪、充满痛苦。

(三)园丁心态

我们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儿童喻为祖国的花朵,那么学校就是园艺场。这种比喻表面上看似合理,但是,当把学校作为园艺场、教师作为园丁时,儿童就是必须要加以修剪或处理的花草。园丁心态的特征是园丁对田园中的“物”进行不间断的监视和管理、修剪和铲除。卢梭在批评违背自然的教育时说,那种残酷的教育把儿童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它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⑤把儿童作为必须要按照教育设计了的样子进行修剪,必定要把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枝叶除掉,必定把儿童摆布成一种“可爱”的样子,但是这种园丁的“修剪”违背了儿童纯真的天性,贬抑儿童了的自尊,甚至牺牲了儿童的健康,扭曲了儿童的人格。园丁心态虽然隐喻了教师对儿童的辛勤的“关照”,但这种“关照”却体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强权和支配意志。园丁心态还反映出一种对学校中的优势儿童的捧扬和对劣势儿童的放弃,就像对那些不能成为鲜花的杂草或者难以成材的小树的拔除和丢弃。这种心态不平等地对待儿童,把儿童分成三六九等,把那些被算度为才能平平的儿童放在学校和教育的边缘地域,而把那些可能的“精英”放在优势的地位,享受不公之利。这种教育行为造成对儿童自尊的严重挫伤,是教育不正义的表现。

(四)救治心态

“规训化”的教育缺乏宽容心,它总是把儿童当作必须要严加管束的对象,以防止儿童产生错误行为,并且给儿童设定严格的行为界限,不容许儿童逾越一步,对儿童的行为失范或者行为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学校或教师都是以严厉惩罚对待儿童。学校和教师严防学生的错误,好像学生天生就是具有不少毛病的人,如果不强加以救治就会走上歧路。这种救治心态导致对儿童的过分苛刻和严厉,导致对儿童的过分监督和控制,如我们小学里的校园监督岗、儿童违规的记录和扣分、随时对儿童施加的惩罚、学校对孩子们互相举报和揭发的鼓励,都形成一种紧张、压抑、冲突的气氛,孩子们在学校里战战兢兢,惟恐越雷池一步。其实,儿童犯错误并不完全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是教育设置了许多专门限制儿童的障碍。救治心态好像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其实是教育权力意志的体现。在我们的教育中,所有对儿童的错误的惩罚和对儿童的苛刻,都是在这种救治心态的“口实”中进行的;任何对儿童的惩罚都可以在这种心态的掩饰下找到合理的理由。这种心态主导下的惩罚,并不是为了引导儿童矫正自己的错误,而是为了树立教育的权威。我认为,儿童比成年人更具有犯错误的权利。儿童在思想、表达、行动、想象等方面自由的尝试和探索,必然会有错误。儿童在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和成长,错误可以给予儿童一种尝试的机会,使他们具有反思的体验。因此,错误是锻炼儿童理性能力的方式,是儿童自由创新必要的步骤,因此,儿童的犯错是教育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一种教育害怕儿童犯错误,扼杀儿童犯错误的自由,那么这种教育不仅会扼杀儿童的自由思想,而且本身是一种不人道的教育。儿童在教育的惩戒中不敢犯错误,意味着学生不敢尝试新的行动,不敢怀疑权威,不敢具有自己的思想。如果儿童的错误是教育的必要部分,那么,贯穿教育最根本的不就是“宽容”原则吗?

摆脱教育的“规训”心态,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建立一种尊重儿童的自由和保障儿童的权利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式。每个儿童都有发展自己的优秀品质和美德的自主能力。对儿童自由的尊重才能保证儿童自主能力的发展和德性生长的机会。虽然并非每个儿童能够获得同一程度的发展和同样的品质,虽然每个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每一个儿童都期望能够实现他们值得赞美的品质。自由和自主使儿童获得发展精神品质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和价值,而尊重则赋予他们的自我发展一种来自他人的欣赏、珍视、赞扬和鼓励。个人的自我发展最低限度地要求教育尊重儿童的个人自由,因为教育只有宽容和尊重儿童,它才能保证儿童发展的空间,提高他们个人发展的自我决断的理性能力,赋予他们承担自己行动的责任的勇气,支持他们的独特的人格和生命价值,引导他们形成合作、互利、共享、宽容、尊重、关心等社会行为方式。自由和尊重给予儿童向经验、向自我、向他人、向事情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免受非正当的干预和外部力量的胁迫,同时,摆脱对非正当权威的盲目服从。

可以说,当一个儿童的自由和人格受到尊重、热爱和支持时,他的优秀品质才能真正地获得发展。任何外在于儿童的条件性因素,不论是教育结构还是社会管理机构,不论是制定的法律还是道德伦理的规范,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为了任何的原因强制、奴役、干预儿童的自由,这一方面是因为自由有促进人性丰富和社会进步繁荣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只有在自由的教育中才能学会自由和实践自由。儿童的自由其实向教育制度、教育环境和条件、教育目的和内容以及教育行为者提出了对待儿童的根本态度和方式,从根本上说,提出了一种关怀儿童的自由教育的要求,即关怀儿童的自我实现,关怀儿童的理性的自主,在引导和帮助中免除任何的干预、支配和强制。尽管现实中的教育不一定如此,但这是教育存在的首要的理由。假如一种教育以某种方式误导人、愚弄人,使人产生自我的蒙蔽,假如一种教育以某种方式摧毁人的自尊,使人“自觉地”放弃自己,假如一种教育以某种方式强制人对生活和道德价值的追求,使人不能自治,假如一种教育阻碍人的选择和判断,使人不能自主,假如一种教育限制人的表达的权利,遏制思想的涌现,假如一种教育灌输着既定的东西,取消了独立的思考,这种教育就是在毁灭自由,在毁灭儿童对理性精神和美德品质的追求。

如果教育中的儿童失去了获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的自由,他们没有锻炼自己理性的选择机会和目标,他们就不可能形成运用自由的能力,他们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对自己负责,也就不可能对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负责,不可熊与他人形成一种共同生活的道德责任的共契,他们有可能把他们之外的一切都看作是与他们对立的东西,看作是处处与他们相悖的、压制他们的东西,他们会把他们的生活和行动看作不是出自自己的意志,而是屈服于他者的结果。因此,教育对儿童自由的保障,是儿童的理性精神和美德得以发展的需要。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需要自由,如若没有自由,教育就变成了排斥人的理性的他治的过程。教育保障自由,是承认儿童具有自由人的身份和自主的权利。因为教育只有排除了止于预、控制和奴役状态,儿童才能获得个性的自由发展。否则,儿童就是受制于外在的独断权力,他们的人格和尊严无法获得保护。如在有些教育中,儿童是一个被塑造者,或者是被改造者,他的行为受到学校或者教师等教育权力关系的全程的监督,他随时可能受到监视、训责、干预和惩罚,这样就会使身心稚嫩的孩子处于一种无法受到正常保护的脆弱状态,可能在强势之下只有处于一种他治的状态,只能顺从、畏惧和屈服,而这种他治的状态是美善生活的毁灭者,也是“好人”之德性的毁灭者,更是理性精神的毁灭者。对于教育而言,保障每个人的自由,不仅要在教育制度上确定求教育者的自由身份,同时必须要实现权利的平等。每个人享有平等的自由,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才能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条件下不受他人的歧视和任意处置的自由。在不平等、不公正条件下,教育中必然存在压制、歧视、依附和支配。教育必须要创造权利平等的条件,也就是创造自由得以实现的教育条件,所以,教育的正义是尊重自由的教育必然追求的目标。

教育的正义是指一种教育体系乃至一个社会平等地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和方式。衡量一种教育是否正义,最终要看生活在教育中的儿童是否能够获得丰富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是否具有行动的自主性,是否具有自由选择的多元目标,是否过得快乐、自由和幸福。如果一种教育侵犯了儿童的权利,设置人为的各种障碍,制造过度竞争的压抑环境,那就失去了道德上的正当性和教育上的合法性。尊重儿童的权利是教育的天然义务。对儿童权利的保护,是衡量教育及其行为正当与否的伦理底线,同时也是对教育及其行为的道德约束和法律制约。对儿童个人的权利的保障与否,是衡量教育体制、方式、方法、目标、内容的合法性的重要因索。尊重和保障儿童的权利是针对教育及教育者提出的全方位的道德要求。这种道德要求意味着教育和教师必须平等地尊重和平等地关怀每个儿童。所谓“平等关怀”是把每个儿童作为具有同等社会价值的人看待⑥,把儿童作为自尊易受挫伤的人同等地关怀他们;所谓平等尊重是把儿童作为能够理智地、自主地思考、选择、行动并体验他们的生活价值的人同等地尊重,尊重他们的意志和意愿,考虑他们每个人的意见和利益,保障每个人的自由和发展。教育的正义就是把每个儿童作为自由、自主和拥有同等尊严的个人进行尊重和保护。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7

(一)性教育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具有特殊意义

每个人都要接受性教育,智障儿童也不例外,这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现代社会以“信息爆炸”为主要特点,多渠道的传播媒介,提供了海量的性信息、性刺激,性污染蔓延迅速。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性问题,智障儿童也不例外。智障儿童如不从小接受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在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时就没有心理准备,不能尽快地进行心理调适;不懂得如何处理个人卫生问题;不会正确表达自己在性方面的需要或控制自己的冲动,容易出现性偏差行为;缺乏性危险意识,不能保护自己,容易成为害事件的受害者。

(二)性教育切合了智障儿童的认知特点

智障儿童的自学能力比较弱,不易通过阅读获得科学的性知识;他们的社交范围比较窄,不易从朋辈处得到相关信息。智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学习具有一定的被动性、限制性,智障儿童需要家长、教师主动进行性教育,促使其掌握性知识,使其性心理、性道德发展正常。

(三)性教育适应了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

智障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智障儿童融入社会,因此,特殊教育的内容就要生活化,要为智障儿童的未来生活作好准备。性教育就是最贴近智障儿童生活的教育,切合了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为特殊儿童的两往、恋爱和婚姻等未来生活作好准备。

二、智障儿童性教育的现状

2008年12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各阶段应该进行的性健康教育。而实际上,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接受性教育的途径,一般只有网络、报刊和影视等途径,极少可以接受到系统的性教育。在培智学校,智障儿童的性教育是被忽视的,已成为智障儿童教育的盲区。智障儿童的性教育研究仍有很大空白,和现实需求的差距非常大。原因可能有下列几个方面:首先,和教育者(学校和家长)的错误理念和观点有关。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及其人格发展等普遍滞后,他们对性的认识也是朦朦胧胧的。而这种情况可能正是教育者所期望的,他们认为,如果给予智障儿童性教育,就会让他们知道这些事情,从而点破这层“窗户纸”,使“性”这个问题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担心智障儿童因为好奇,发生无法预计的行为和事件。其次,和我们的文化环境有关。“性”是一个缺少公共关注的领域,是一个隐晦的话题。我们对于性持矛盾的态度,私下可以畅所欲言,在公开场合却忌讳颇多。有些高校给大学生开设性教育课,这已经算是在补课了,因为绝大部分小学、中学都没有开设性教育课。

三、智障儿童性教育的内容

(一)智障儿童的生殖健康与保护

1.讲解的内容

要向智障儿童讲解生殖器官的构成,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生殖器官的卫生,第二性征,月经、遗精现象及其生理意义,青春期营养、保健知识等。如女生要注意保护、阴道、子宫等,要注意经期卫生,掌握并养成卫生习惯。男生要注意是否有包皮,要定期清洁包皮垢,变声期的保护措施等。

2.讲解的方式

对智障儿童的讲解要做到:有问必答,有问才答,适时适度。要传递健康的性价值观,如生殖器是每个人的秘密部位,不可以随便说出去,不可以随便给他人看,不可以随便让他人摸等。

(二)智障儿童的及其防护

1.智障儿童不当及影响因素

是智障儿童最常见的,影响智障儿童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方面:

第一,生物学因素。

儿童的性驱力较强,遗传基因、营养状况决定了每个儿童内在的原始性驱力不同,导致了儿童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的方式等都不一样。性驱力较强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能出现行为,或者表现出复杂的。

第二,社会学因素。

(1)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

智障儿童没有更多的经验来缓解焦虑,也没有能力要求父母给予自己充分的关注。当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以刺激生殖器获得的方式来缓解情感缺失引起的焦虑和痛苦。

(2)家庭关系不和谐。

儿童所接触的社会环境首先是家庭,最重要的也是家庭。父母关系是否和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当父母长期反复地争吵、打架的时候,孩子最容易产生焦虑、担忧、恐惧等消极情绪,担心父母关系破裂后自己去往何处。由此产生的心理冲突,会导致儿童通过的方式来排解和释放,使内心获得安宁。

(3)活动受阻。对于儿童,特别是智障儿童来说,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活动中获得精神的愉悦。

如在沙坑里修建城堡,在游戏室搭建积木,在画纸上涂抹。如果教师和家长提供给儿童适合其心理特点的、充足的活动材料,让儿童自由选择他喜欢的活动,并在适当的时候引领儿童达成活动的目的,那么他们会愉快地度过每一天。相反,如果儿童被限制得较多,教师和家长视他们的需求及活动为可有可无的玩耍,随意打断儿童的活动过程,让儿童整天坐在桌前识字、学习数学和英语,他们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精神就会被压抑,从而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智障儿童很容易选择的方式来寻求内心的平静。

2.智障儿童行为的教育对策

第一,父母和老师不可羞辱、责备、呵斥和打骂他们,否则会给他们带来不健康的羞耻感。

第二,如果智障儿童不懂得行为应回避他人,应该告诉他们“这种行为是自己的秘密,不可以在有人的地方做”。

第三,不要因为孩子有行为而给孩子服用药物、打针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这并不能使孩子停止行为。

第四,尊重孩子性发展的自然规律,必要的时候家长要针对影响孩子的因素进行干预。如改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更多的肌肤接触。

第五,对于智障儿童的行为,家长与教师要积极沟通,统一思想,采取一致的措施。

(三)预防和应对智障儿童害

智障儿童在社会的各种关系中普遍处于弱势的地位,他们更容易成为性骚扰的受害者,而一旦受到侵害,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以,提高智障儿童防范害的性教育尤为重要。

1.让智障儿童认识和保护身体的隐私部位用画图的方法教智障儿童认识隐私部位效果最好。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所用词语的解释,如什么是隐私部位,必须向智障儿童解释清楚。所谓隐私部位就是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看、随便摸的部位。也就是穿泳装时,衣服所覆盖的地方。也可以用歌谣,如“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边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来引导他们。

2.谁可能是真正的侵害者对儿童进行性伤害的人,大多不是陌生人,通常正是儿童最熟悉、最信任、最尊重、最亲近和最依赖的人,比如自己的亲人、邻居、老师、同学和父母的朋友等。儿童对这些人没有防范意识,许多时候甚至把性骚扰、害与游戏相混淆。

3.教给智障儿童正确防范害的方法反复说教虽可能提高智障儿童防范害的意识,但如果没有可操作的方法,还是不能有效预防害。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必须教授给他们实际、可行的方法。如教给智障儿童,男女交往时要有防范心,可以告诉他们:男女同处一室,不可超过30分钟。如教给智障女生判断是否有坏人跟踪,就要告诉她们:你走在街上,如果回头看见后面有一个男的尾随你,你马上走到马路对面去,如果他跟着你走过去了,你就再走回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判断这个男的是不是真的跟着你。另外,应告诉智障女生要举止稳重、穿着不要过于艳丽、暴露,不给坏人欺负的机会。

4.如何应对智障儿童害事件

(1)第一时间进行评估和创伤处理。确认发生害事件后,如果孩子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要在第一时间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医疗评估和创伤处理。医疗评估可以作为控告罪犯的证据之一。同时父母要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向孩子解释身体受到的伤害,告诉孩子身体很快就能够康复。

(2)消除儿童的惧怕心理,做好辅导工作。父母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他还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永远爱他。要态度平静地询问孩子事情发生的经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愤怒或吃惊等情绪,那样只会使孩子受到惊吓,不敢说出实情,这样父母就了解不到孩子受到伤害的具体情况。切记:不要让孩子反复叙述被侵害的过程,这会将孩子带回创伤情景,从而加重孩子的创伤。不要追究受害儿童的责任,这不是他的错误。不可以责备孩子没有保护好自己,不可以打骂孩子借以发泄自己的愤怒,不可以带着孩子上门讨说法,不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因此事而丢脸,这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失去了最后的保护而陷入绝望的深渊。父母和教师也要理解受到害的儿童出现的心理创伤行为。受侵害儿童会出现不良情绪(焦虑、生气、困惑,有羞耻感、罪恶感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不愿参与活动等。另外,受侵害儿童可能出现头痛、失眠、做恶梦等生理反应。教师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宽容和关爱,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耐心等待并帮助儿童从创伤中恢复。

(3)让儿童远离侵害人。父母应该让孩子远离对其进行害的人。将罪犯绳之以法是最好的处理。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让侵害人伏法,父母就要警告侵害人远离孩子,或者搬离原来的住址,换一个环境。

(四)智障儿童两往的指导

智障儿童两往的指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恋爱择偶观的教育,提高妥善处理两往问题的能力;婚前问题的教育;性道德和持重、含蓄的性文明观的教育;防止性放纵和性犯罪的教育;避孕与安全教育,等等。

五、智障儿童性教育的原则

(一)科学性

内容的科学、正确、详实是达到智障儿童性教育目的的前提。性教育的内容必须有科学依据,并注意应用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摒弃陈旧过时的内容,引用数据要可靠无误,举例要实事求是。

(二)正向性

智障儿童的性教育,一定要是正面教育。我们是要解决问题的,增加科学知识,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才能够解决问题。性固然有造成意外怀孕或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可能,但是如果教育者一味强调这些负面结果,将性问题化,则根本无法反映性的全貌,因为对于青少年或任何人来说,性是寻找自我认同、探索身体以及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渠道。

(三)实用性

在实施性教育计划之前,应全面评估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了解教育对象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明确教育对象当前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有效可行的性教育计划。在实施性教育时,还应根据不同层次智障儿童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设计与他们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发展水平、兴趣、文化相适宜的教学活动。如智障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加强重复、强化。此外,应注意及时收集性健康教育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提高性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四)综合性

智障儿童性教育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涉及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运用手段的综合性,包括直观演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练习法、讨论法、讲故事和讲授等教学方法。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8

一、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提出后,儿童教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社会竞争压力加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只注重儿童智能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注重儿童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育。素质教育以学科为中心,忽视儿童的完整性。在这种异化了的教育的作用下,儿童整体地被异化了,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童年而进入一个异化了的教育体系,本应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现今却阻碍儿童的自然健康成长。教育的最根本使命还在于培养人让儿童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充分展现的全面和谐发展始终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任务。

国务院在《关于当前发展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素质保教,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提出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创设适宜学前儿童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等要求。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

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養。

幼儿素质教育中科学素质的培养,应该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在幼儿阶段,科学知识主要指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那些可以观察和感知到的现象及不同现象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科学知识包括与人们生活有关的自然环境(如常见的动、植物,自然界中的非生物等),幼儿身边的物理现象(如力和运动、热和温度等)、化学现象(如醋与苏打的中和),以及气候和季节现象和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和技术等方面丰富的内容。科学能力指的是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比较、实验、归纳、推论、应用和交流,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第三个因素是科学态度,科学态度包括好奇心、探究意识、执着的精神,还有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掌握适宜的科学技能,是幼儿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价值

(一)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

以发展人格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强调儿童素质教育的教育价值,通过儿童素质创作促进儿童健全发展,这是工具论的倡导者美国儿童素质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和英国儿童素质家里德提出的。罗恩菲尔德对创造性推崇备至,里德主张通过儿童素质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教师应按儿童的类型进行指导,以发展儿童个性。奥地利儿童素质教育家齐塞克将注重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人格的发展作为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

楼必生和屠美如指出儿童素质教育有助于一般智力和创造性的发展。儿童素质活动中所整合的各种知识经验,发展出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抽象、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有助于一般智慧的发展。杨黎明、刘志红、李建春和陈彤都认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不仅是智能培养,更在于通过儿童素质教育发展儿童自己,促进儿童完整、健康人格的发展,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形成方面发挥着潜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独特优越的功能,因为在教育情境中儿童素质活动可以将儿童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使他们从感受领悟中体验、创造中获取实现自我的潜能、智慧、价值和乐趣,获得真、善、美高尚人格素质的熏陶和锤炼。

(二)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

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主要价值在于它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儿童素质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儿童素质学习由创作、批评和历史三方面构成;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而严格的课程设计是儿童素质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对儿童素质教学效果要尽力进行评价。这是本质论的提倡者艾斯纳提出的,与他观点相似的格里主张以儿童素质学科的基本内容作为儿童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将儿童素质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以学科为基础的儿童素质教育(theDiscipline-Basedar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

四、结合自然主义特点开展素质教育内容的文献综述

20世纪初自然主义创立了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自然主义教育法传入中国,中国兴起了幼儿研究机构和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机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现在,自然主义教育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处在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中国化阶段,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并结合我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具体情况,把它真正地融入我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中

张晗在《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实施中对自然主义教育的僭越与回归》中认为,自然主义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为此她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1]。

《西方教育史》称,通过研究自然主义的学前儿童素质教育思想,结合中国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具体情况,对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中国化有所探讨和研究。

(一)就学前儿童素质教育自然主义素质教育对象来看

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是依据学前儿童教育目标及与此相适应的学前儿童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学前儿童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手段。刘霞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幼儿发展评价改革》中从后现代主义视野,给我国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价值体系带来一股清风,我国对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对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

如对1962年佩里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研究计划主持人戴纬韦卡创立的美国高端模式的引入,针对我国具体园情,更强调对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中各领域的情境性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效度和信度。研究学者把焦点放在儿童的本体发展上,孙镜情在《浅谈学前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中提出自然主義素质教育不再是为了检查学前儿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更关注的是学前儿童的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前儿童的情感、兴趣、爱好和意志、学习态度。在《指南》中,充分尊重和保护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是从学前儿童的角度客观强调对学前儿童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实施。

2.对自然主义素质教育角度的研究

对学前儿童各领域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研究很多,张静的《多元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说明了对学前儿童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多元化、整体化。向海英的《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案初探》是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摸索,给予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方案。徐晓莉的《幼儿发展评价》认为对学前儿童的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更应该放在过程上,注重学前儿童的多方位发展,关注更多的是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动态性、多元化、综合性和过程性。结合素质教育的浪潮,《幼儿素质发展评价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在素质教育观念下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定位》都是从一种新的角度对学前儿童自然主义素质教育重新定位,贴近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总体从自然主义素质教育角度分化上研究。

整合目前研究者对儿童发展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来看,研究的层次重在理论,考虑实际对学前儿童的自然主义素质教育可操作性不强;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方法上单一,标准模糊;缺少变通研究,对差异性自然主义素质教育方案的研究较少。总之,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切入点不够,导致理论是理论,在一线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者不能深入体会自然主义素质教育的应用。

(二)以传统的技能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张钡在《美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中提到,在古希腊时代,儿童学习主要在文法学校中进行,儿童模仿教师描画字母轮廓[2]。在20世纪早期,英国儿童素质教师史密斯认为绘画教学要像书写一样,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德国的儿童素质教育和英国、美国的教育实践在形式上基本相同,教师示范,让儿童模仿和练习线和形。日本明治初期,儿童素质教育也十分重视实用功利,绘画局限于用笔描绘正确的图形。

2.我国的教学方法

孙春荣在《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发前后中国幼儿德育的比较》中指出,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儿童素质教育实践中最主要的方法是临摹和记忆,不能发挥幼儿创造性及自我表现的价值,重结果,轻过程,讲究功利性目的。传统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出示范画、讲解、示范[3]。20世纪70年代风行的简笔画教学更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1.国外的教学方法

林梅梅在《幼儿生命教育的现实考察及策略思考》中提出,教育家杜威采用进步主义教学法,指出在儿童素质课中应让儿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认为应重视和欣赏儿童的发展过程的有限经验,因此在儿童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必提供指导,更不应干涉,提倡培养儿童创造性的智能[4]。卢梭、德国柯思修泰纳和齐赛尔提倡让儿童在优美的环境中反对临摹。视觉艺术是一种语言;艺术不以一条准则、一门学科、一些抽象的技巧,或被视为其他任何关注技巧本身的方式教幼儿。在瑞吉欧艾米利亚学前学校,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对于还没有具备正式书写和阅读能力的幼儿,使用视觉和图像语言表达对世界的探索和理解是很容易的,但这并不表示在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和图像、视觉表现方式时不给予任何指导。

秦秋萍在《自然发展视域下的学前美术教学探索》中认为,在开始画画前,交流他们真实看到的事物,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察的早期经验,能为孩子的绘画和创造带来一定的好处[5]。儿童的作品被谨慎地储存和展示,让幼儿们感受到成人对其作品的重视,激励幼儿更投入和认真地进行创作。加登纳认为,那些已经掌握了符号系统而又能不受其束缚的人,易于获得最新鲜的概念,最原初的行动和最独特的情感组合。幼儿园应任凭儿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而不是过早地教导儿童线和形的画法。

2.我国的教学方法

朱家雄和孔起英认为,学前儿童素质教育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开展。通过欣赏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通过绘画、手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通过绘画、手工和欣赏培养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情感方面的教育,孔起英指出应通过儿童素质教育对幼儿进行审美情感教育,重视儿童审美经验的积累,她认为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不矛盾,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在个性方面的教育,刘志红、李连春和高明认为,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应从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实施儿童素质教育,根据儿童个性发展特点因势利导,创造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环境。

(四)自然主义学前儿童素质教育观的教学方法

1.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

杨佳在《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中提出,自然主义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即是心理胚胎的发展、肉体化的过程、潜在生命力的分化和吸收性心理的作用[6]。自然主义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成了批判当时成人中心的教育观、号召重视自我发展的基础。

朱远来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中认为,成人对待儿童的态度是说教的、灌输的和干预的,成人在爱护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外衣下隐藏着一种关于孩子的观点,即认为孩子是无知无能的,必须由自己向幼儿进行教导,让幼儿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共同发展[7]。正是当时这种轻视幼儿能力、否定幼儿能力的观点,导致成人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幼儿,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用成人的尺度评价幼儿,相应地,这种成人中心的教育观使幼儿的正常发展受到压抑和歪曲,妨碍儿童内在生命的发展和内在生命力的展现。

2.適应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阶段性

顾彬彬在《教育学视域下的现代童年问题研究》中指出:自然主义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敏感期,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幼儿有某种心理倾向性,从而使儿童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刻对一定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积极性和兴趣,并能有效地认识事物和掌握活动,而过了这一时期上述情况便会消失而且不再出现[8]。自然主义对敏感期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指出了一些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

3.重视儿童的活动

向海英在《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中认为,自然主义强调儿童心理发展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而天赋能力又是如何得以表现的呢?自然主义认为天赋能力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由此,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9]。

张晗在《学前儿童素质教育与自然主义教育的和合》中指出,自然主义所谓的工作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在自然主义所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活动[10]。在她看来,通过活动,儿童的生命力得到表现,同时儿童的心理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建筑,童心,童真,童趣,教育特色

abstract:throughtheyearsofpreschooleducationbuildingdesignexperience,fromthepointofviewofpre-schoolchildrenexplorepre-schooleducationbuildingdesigncreationmotivepower;throughtheofpre-schoolchildrenpsychology,physiologyandbehaviorofthedeepanalysistofindbuildingfunction,architectureimage,buildingthedesignoftheconnotationoftruth;throughtheunderstandingofthecharacteristicsofpre-schooleducationtobuildhasthepersonalized,preschooleducationoftongqubuildingenvironment.

Keywords:pre-schooleducationbuilding,thechildlikeinnocence,childlikeinnocence,tongqu,education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学前教育是指进入小学教育之前的教育,建筑规范是指幼儿园和托儿所的总称。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建设的日趋完善,各地政府着手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建设,同时学前教育改革的成效也明显好于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从无到有,从简单的管教到多元化早期教育,无不反映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深深影响着教育建筑设计。

建筑是一个时代文化和生活缩影,也应是引领时展的方向,特别是教育建筑。《学前教育管理条例》的实施和《学前教育法》立法的推进对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推动了学前教育建筑的繁荣。而当前,许多建筑师根本不理会学前儿童的心理、生理和行为习惯,抛开儿童的真实情感和审美心理,设计作品的建筑形象大多缺少教育特色和理念,所营造的建筑空间缺乏童趣和童味,设计和建造了许多拙劣的学前教育建筑,显现了学前教育发展与学前教育建筑设计的不协调性。

因此,学前建筑设计必须建立在学前教育的本质和改革发展方向基础上,必须建立在深层解读学前儿童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基础上,同时要重视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和情感,且有长期对学前教育的体验和积累。

一、童心开启学前教育建筑功能布局设计之源

任何建筑设计都是为人安排一种符合生活秩序和行为的舒适建筑环境。一般公共建筑环境中的人都是非特定的,而学前教育建筑环境中的人是特定人群,因此学前教育建筑设计必须对这个特定的“人”进行研究,设计符合他们的特定舒适建筑环境。

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反应决定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学前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对情景往往是自我、非我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不自觉得“物我两忘”,所以学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建筑空间尺度要适宜学前儿童的心理体验。笔者认为学前教育建筑不能以大尺度的建筑空间来熏染建筑的震撼力,不能运用成人化设计思维来满足学前教育建筑功能布局的要求,设计时要把建筑空间细小化和拟人化,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现行规范规定学前教育建筑的层数最多不超过三层,因此学前教育建筑体量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建筑长度的问题,建筑体量适中实际上就是建筑长度适中。建筑过长会引起学前儿童的压抑感,甚至拒绝接受,如受场地限制需要设计较长建筑时也要有意识的进行分割处理,可运用单元分割法设计,使过长的体量分成若干单元;而过长的建筑常会引起过长的走道,常会引起学前儿童的不舒适感,应采用转折、变向或外连等建筑设计手段进行有效布置,并可在这些地方布置一些适宜幼儿活动、交流的过渡空间,从而形成多点学前儿童室内趣味空间。富阳市春江街道中心幼儿园设计中就采用单元分割法设计,把18班分成两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一个共享空间,走道采用外连方法,在连接两个单元的同时连接音体教室,并形成一个内庭院,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使大体量建筑细小、弱化(图一)。

图一春江街道中心幼儿园

学前教育建筑主要的建筑空间是教学单元,它包括学前儿童的活动室(包括趣味活动区——是学前教育改革成果的建筑空间体现)、寝室、卫生间、盥洗室、衣帽间。学前教育建筑功能布局设计也应把它作为设计的重点来设计。这些空间内涵随着时展而丰富,随着学前教育实验而改良。对衣帽间的设计:从原来封闭的建筑空间中解脱出来变成开放的建筑空间,并与传统的活动室空间合二为一(图二),这样一方面能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能有效的利用建筑空间来现实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也符合建筑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卫生间设计:为了从小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如厕习惯和接受性别差异教育,要求进行男女幼儿如厕分开设计,应对原来单纯的男女幼儿厕所合用空间进行分割和细化,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低围合分割法——将围合墙做低一般为1.3米左右,一方面便于教师管理,另一方面也满足男女分开的要求和幼儿视觉尺度的要求。一般情况幼儿都需要在幼儿教师的管理下进行学习生活,也就要求幼儿教师不能离开幼儿教育单元,所以就提出了幼儿教师的如厕问题,教师的成人蹲位采用公共厕所内的隔断方式,并布置在幼儿卫生间外,形成所谓“成人和幼儿分开”的空间来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要求及卫生要求。

引入先进的居住建筑设计理念。幼儿教学单元从幼儿心理角度讲本身就是幼儿们的家,是他们共同的家。在一项《幼儿眼中的幼儿园》绘画调查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点:大多学前儿童会把他们最儿园的想象画画成自己的家。因此把许多居住建筑设计手法运用到幼儿教育单元中既符合幼儿们的心理,又能体现幼儿们自助管理的教育理念。如复式空间的设计不仅使幼儿教育单元空间设计从单一平面式向多层次、多空间发展,同时又增加了幼儿的活动空间,为学前教育多元化、趣味化提供了建筑空间的保障(图二)。

儿童心理教育的方法篇10

关键词:特殊儿童;幼儿教育;融合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借鉴西方国家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模式,采用融合教育能够有效的提升特殊儿童的教育效果。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安排在一起接受教育。为特殊儿童营造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能够公正、平等的享受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教育,并且获得更加充分的自身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在幼儿园中对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教学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力求提高对于特殊儿童的教学效果。

1融合教育的主要特征

特殊儿童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与正常儿童有所差异,容易使儿童内心产生自卑情绪,从而导致特殊儿童无法正常的发展成长。针对特殊儿童的情况融合教育孕育而生。融合教育主要教学方法是要将特殊儿童,放置在正常儿童的教学环境中,能够让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一种教学体制。特殊儿童通过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够有效培养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模仿能力。通过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在生长过程中感受到并没有受到特殊的对待,从而促使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最终促使特殊儿童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并且能够更好的与他人接触适应社会。

2针对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教学策略的注意事项

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所以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特殊儿童的生活习惯,使特殊儿童能够自然和谐的融入到融合教育中,激发特殊儿童参与社交活动的积极性。设立丰富有效的教学环境刺激特殊儿童情绪积极向上,由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与正常儿童差异性较大所以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容易产生心理自卑感。很可能在与正常儿童交流过程中出现欲言又止的情况,极大程度上影响特殊儿童参与正常社交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当首先设立特殊的教学环境,能够使特殊儿童真正自然的参与到社交活动中。游戏是儿童共同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游戏刺激特殊儿童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同时,也应当对正常儿童做好心理辅导,由于正常儿童身边缺少特殊儿童,很可能在第一时间要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交朋友,会出现抵触心理。教师也应当做好儿童的心理引导工作,为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建立良好的友情,架起一道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采访开放式教学,能够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能够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情景和活动项目,引入到日常教学中。同时教师需要针对特殊儿童的生理需求,进行一定具有特殊性质的训练。并且应当结合教育内容为儿童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满足特殊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需求。特殊儿童的活动能力有限,所以教师也应当在活动过程中对特殊儿童有特殊的照顾,从而来降低特殊儿童的活动要求,使特殊儿童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活动中去。对于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来说,最主要的是想要特殊儿童能够融入到正常社会中,从而更好的适应生活与学习。

3幼儿园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融合教育认知有偏差,大部分教师只不过是认为只要将特殊儿童正常带入班级中就学,就已经完成了融合教育,但其实使特殊儿童进入正常幼儿园接受教育只不过是如何教育的第一步。有些教师对于特殊儿童仍然存在歧视,再加上幼儿园也对特殊儿童加以有色眼光对待,导致特殊儿童无法在幼儿园中受到良好的融合教育。同时当前针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社会保障有所缺失,各地方政府还未真实认识到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在法律建设上也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方面有所缺失。导致特殊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不平等对待,从而在特殊儿童心中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4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有效策略

首先,应当提高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接纳程度。教师应当首先改变自己对于特殊儿童的认识,对特殊儿童不再特殊对待。特殊儿童只有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注才能够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而从社会层面,幼儿园也应当首先取消对于特殊幼儿的歧视,在特殊儿童入学时应当公平对待。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其他正常的儿童能够正常的、正确的对待特殊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没有隔阂才能够真正使特殊儿童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感受到与同龄人之间的友谊,从而使特殊儿童在心理中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方向,避免特殊儿童出现自卑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鼓励其他同学与特殊儿童能够交朋友。朋友是儿童健康成长必不可少必成长因素。特殊儿童能够在交朋友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模仿学习基本的社交常识,从而树立与他人正常的友谊,建立自我人际交往的信心。同时,融合教育也应当注重特殊儿童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促使他们能够时刻感受到温暖。所以,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家庭教育,特殊儿童的第一教师是他们的父母,但是一般来说特殊儿童的父母不具备专业性育儿知识,所以导致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遭受打击。教师应当与特殊儿童的家庭建立统一的教学,保证特殊儿童不管在家庭还是幼儿园中都能够接受正确良好的教育,从而促使特殊儿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