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十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十篇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2:18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1

一、报名

(一)报名方式: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招生办官方微信报名

切记!缴费确认,方可视为报名成功。

请用手机微信程序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或搜索公众号名称“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招生办”添加关注,点击下方菜单“校考报名”即可进入报名系统。

(二)报名时间:

【方式一】系统报名:1月1日至2月27日中午12:00

打印准考证时间:2月28日-3月1日

【方式二】现场报名和打印准考证:2月28日-3月2日

报名地点:金牛校区贡院大厅

二、考试

考试地点:四川电影电视学院金牛校区

考试时间:3月2日-3月3日8:30—17:30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19年金牛校区校考面试考试时间安排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表演(配音方向)、表演(导表方向)、表演(舞台剧方向)、表演(时尚演艺方向)、舞蹈表演、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音乐表演、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导演(新媒体编导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

面试时间:

3月2日08:30-17:003月3日08:30-16:00

分号段进行(当天规定时间号段内考生可随到随考,如需跨天更改考试时间请提前到考点考务办公室金牛校区贡院210会议室凭相关证明签字协调)

(二)注意事项

1.面试和笔试考试时间冲突,请考生优先考笔试。

2.面试和面试考试时间冲突,请考生在考试当天结束时间段内,自行调整。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19年金牛校区校考笔试考试时间安排

3月2日

08:30-10:00戏剧影视导演

10:30-12:00影视摄影与制作

12:30-13:30音乐表演(基本乐理)

12:30-14:00广播电视编导

14:30-16:00戏剧影视文学

16:30-18:00数字媒体艺术

18:30-19:30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

3月3日??(机动场笔试,因考试时间冲突错过3月2日笔试考试的同学,可以自行选择在3月3日相应考试时间段内参加笔试补考,同一科目只允许考一次,多次考试,成绩取最低分)??

08:30-10:00戏剧影视导演

10:30-12:00影视摄影与制作

12:30-13:30音乐表演(基本乐理)

12:30-14:00广播电视编导

14:30-16:00戏剧影视文学

16:30-18:00数字媒体艺术

18:30-19:30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

院校考务办公室:金牛校区贡院210会议室

三.本校校考省份与专业:

四.金牛校区校考专业介绍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含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与节目主持、出镜记者、中英文双语播音主持、全媒体主持、购物节目主持、社教节目主持、综艺节目主持、少儿节目主持)【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学、新闻学、播音学、主持人学、传播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能、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技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后期制作等技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影视人才。

开设课程

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语音、语言基础辅导、广播电视概论、主持人语言艺术、形体、表演、礼仪、主持人思维训练、新媒体主播实训、新媒体技术传播、新闻学概论、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主持人学、影视艺术、电视一体化制作、主持人采编播训练、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编导基础、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电视栏目策划、播音与主持实践、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播音学概论、语言传播艺术、非线性编辑、非节目主持艺术、实用口才艺术、播音主持心理学、语言传播艺术、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与发音理论、英美文学、旅游英语、中外新闻理论与业务、英文报刊阅读、西方文化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平面媒体、教育行业、广告行业、婚庆行业、企事业宣传部门等从事播音、主持、出镜记者、编辑、专业教师、婚庆主持、会议主持、商务主持、婚礼督导师、宣传、公关、文秘、培训师等工作。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外航服务公司,空中乘务员、空中安全员等。

(二)表演(含戏剧表演、影视表演、戏剧教育、音乐剧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歌舞演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艺术与文化修养,具备从事培养话剧演员、影视演员及传媒业工作的实践性应用型的复合型高素质艺术人才。

开设课程

表演基础训练,观察生活小品创作,表演基本技能,表演创作技巧,多幕剧排演,剧目舞台实践,发声基础,视唱练耳,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基础,人物语言造型,艺术语言技巧,形体基训,形体造型,服装与化妆,戏剧表演概论,戏剧史,表演大师作品分析,美学原理,音乐赏析,解读电影。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电影公司、电视传媒行业、戏剧、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文化传播公司从事影视演员、戏剧演员、导演、影视制作人、节目策划、企业形象宣传、会展策划、形象包装顾问、艺术教师、培训师、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文艺编辑、戏剧文学创作等工作。

(三)表演(时尚演艺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表演专业的时尚演艺方向致力于培养能适应国内、外时尚行业需要的,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和较高综合素养,从事服装表演、广告演绎、时尚活动策划、模特艺术教学及时尚行业相关职位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开设课程

表演技巧、形体基础、形体造型、表演基础、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编导、镜前表演及实践、音乐编辑、摄影基础、艺术概论、西方美术史、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与服饰搭配、化妆技巧、现代社交礼仪、广告策划、文化经纪管理、公共关系、非线性编辑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就职于模特经纪公司、时尚演艺公司、广告公司、传媒公司、公关公司、艺术培训学校、服装公司、企事业单位的活动策划部门等单位,从事服装模特、平面模特、时尚编导、模特管理、艺人经纪、活动方案策划、艺术培训指导教师、服装管理、宣传干事等工作。

(四)表演(导表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符合社会广泛需求的戏剧与影视作品创作人才。具备剧目、节目导演能力,能参与指导演员表演,能从事剧团、影视剧组、电视台、群众文化团体等机构的导演、表演工作,将艺术理论与实践技巧相结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开设课程

本课程主要遵循戏剧导演、表演教学方法,重在培养兼具导演思维与表演创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核心课程有:艺术概论、戏剧史、表演基础理论、戏剧概论、表演大师作品分析、美学原理、解读电影、导演基础、图片摄影、非编技术基础、表演基础训练、剧目舞台实践、观察生活小品创作、多幕剧排演、形体造型、服装与化妆、音乐赏析。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电影公司、电视传媒行业、网络新媒体公司、高等艺术院校、戏剧专业团体、文化传播公司从事影视剧导演、纪录片、专题片、舞台文艺节目编排、会展策划、广告拍摄、综艺作品、自媒体视频等编导、制作、营销工作。

(五)表演(配音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学、文艺作品演播、影视配音、新闻学、播音学、主持人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能、文艺作品演播技能、影视配音技能、广告配音技能、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技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后期制作等技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影视人才。

开设课程

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语音、语言基础辅导、广播电视概论、主持人语言艺术、形体、表演、礼仪、主持人思维训练、新媒体主播实训、新媒体技术传播、新闻学概论、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主持人学、影视艺术、电视一体化制作、主持人采编播训练、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编导基础、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电视栏目策划、播音与主持实践、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节目播音主持、播音学概论、语言传播艺术、非线性编辑、非节目主持艺术、实用口才艺术、播音主持心理学、语言传播艺术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广播电视媒体、新媒体、平面媒体、教育行业、广告行业、婚庆行业、企事业宣传部门等从事配音、播音、主持、出镜记者、编辑、专业教师、婚庆主持、会议主持、商务主持、婚礼督导师、宣传、公关、文秘、培训师等工作。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地方航空公司、民营航空公司、外航服务公司,空中乘务员等。

(六)表演(舞台剧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歌唱、舞蹈、舞台剧表演等技能,有较高音乐舞蹈表演素质,具备展示歌舞表演能力,能够从事歌舞团、文工团、群众艺术馆、少年宫等专业团体演艺工作,音乐舞蹈专业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开设课程

舞台剧表演、音乐理论基础、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芭蕾基训、体育舞蹈、现代流行舞、艺术概论、形体修塑、音乐美学、表演基础训练、化妆技巧、音乐赏析、音乐编辑。

就业方向

可到各级广播电台、歌舞团、文工团、高等艺术院校、青少年文化宫、各企业单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型演出单位、广告公司、晚会策划、节目编创、文艺编辑、音乐舞蹈专业培训机构等从事演艺、管理、教学等工作。

(七)戏剧影视导演【本科】

培养方向

戏剧影视导演是依托川影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契合社会对影视创作人才的广泛需求而开设的艺术类专业,以导演、编剧、摄影、剪辑、后期制作等岗位作为培养方向,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糅合发展,目的在于让学生成为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与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并重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核心培养理念是遵循经典电影教学方法,同时给予学生充足的创作空间,守护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对电影的热情。低年级夯实基础,高年级引导实践,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创作能力的艺术人才。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核心课程如下:

专业基础课:导演基础、写作基础、摄影基础、非编技术基础

专业理论课: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美学与评论、大师研究

进阶专业课:导演创作、导演表演、电影剧本创作、镜头设计

专业实践课:纪录片创作、剧情片创作、影视广告制作、商业摄影

此外,导演系人才培养十分重视通识教育,邀请各界专家学者来我系授课,在课堂上即可开拓学生视野。导演谢飞、王冀邢、田壮壮、贾樟柯,学院领导罗共和、黄元文、罗映光、王潞明、罗思,学者查有梁、翁如、姜鲁、敖昌群,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会军、穆徳远等均曾担任我系通识教育课程主讲教授。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全国各影视集团公司、互联网公司、广告公司、出版公司和视觉文化传媒公司,胜任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后期、策划等工作,为公共媒体平台提供纪录片、微电影、广告片、宣传片等作品,能应对社会各界对优质短视频的大量需求。

我们的毕业生将在全媒体行业、政府、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部分优秀学生在校期间已能熟练掌握影视制作流程,经学校推荐在剧组完成实习工作。

(八)广播电视编导(剧情片与新媒体方向、纪录片与新媒体方向、综艺节目编导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学院重点学科之一,重点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媒体节目策划、创作、制作、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良好的广播电视编导素质,以及广播电视、新媒体视频作品的创作、制作能力,善于分析国内外广电、互联网、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具备现代影视的创新思维和策划能力,以及现代管理、经营和法律的基础知识。

主要课程:

剧情片与新媒体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与美学概论、数字摄影与摄像、影视导演基础、广告mV创作、影视声音艺术、影视剪辑艺术、非线性编辑、影视照明艺术、影视美术、新媒体概论及营销等。

纪录片与新媒体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影视导演基础、数字摄影与摄像、纪录片策划、纪录片创作、影视声音艺术、影视剪辑艺术、非线性编辑、新媒体概论及营销等。

综艺节目编导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与美学概论、影视导演基础、数字摄影与摄像、剧场导播、剧场照明、影视声音艺术、综艺真人秀节目策划与制作、文艺节目策划与制作、非线性编辑、影视剪辑艺术、影视后期包装、广告mv创作、新媒体概论及营销等。

就业方向:

主要面对全国文化部门、影视系统和各类新媒体、融媒体单位,从事影视节目(包括影视剧、纪录片、专题片、文艺节目、网络大电影、网剧、剧情短视频、自媒体视频、综艺真人秀及各类新媒体影视作品)策划、创意、编导、撰稿、制作、营销、管理等方向的工作。

(九)戏剧影视文学【本科】

培养目标

作为按照学院应用型教学思路打造的特色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系着重培养具备创新写作思维,以及从事影视剧,戏剧,新媒体行业的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戏剧、影视编剧的基本文学写作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同时注重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展网络大电影剧本创作、电视节目策划、文学创作和策划、新媒体类全能编辑和营销、摄影和后期制作等全方位人才的培养。

开设课程

除中外戏剧史、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基础写作、中外经典剧作导读、戏剧写作、公文写作、影视剧作、影视(戏剧)导演基础、摄影基础和影视剪辑等基础课程外,本系重点设置的课程为影视创作实践、戏剧创作实践和新媒体(网络)文学创作。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影视专门机构、中央、省市县级电视台、行政机关、大型企业公司、新媒体公司、高等院校从事编剧、新媒体编辑、媒体营销、策划、文秘、教师等工作。鼓励自主创业,成为独立编剧、作家、导演和戏剧影视节目的制作人等。

(十)数字媒体艺术(含数媒影视、动漫游戏)【本科】

培养目标

针对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视听产业发展的潮流趋势,紧扣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态势,围绕国家层面的政策战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发展态势和方向、内容制造在媒体融合市场下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媒体融合向深层次推进的人力需求、新技术新手段、新渠道拓展出的产业新领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产业生态环境,本专业培养适应数媒影视、动漫游戏、游戏竞技等新媒体环境下全产业线行业的人力需求,在德、智、体、美等各层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能从事电影、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工作的行业人才,他们在二维、三维动画制作、活动执行、游戏及各类影片包装等项目的策划与制作、动画创意设计、计算机仿真与艺术设计、影视剪辑与合成、影视特效、多媒体制作、动态艺术网页制作等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全媒体产业人才。

开设课程

1.数媒影视方向:数字摄像技术、新媒体应用、数字电影特技原理、数字影像创作、新媒体直播原理、动态图形设计、新媒体文案策划与写作、电影特技概论、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数字合成技术、影视节目包装和特效、纪录片创作、网络视频设计和制作等课程

2.动漫游戏方向:CG艺术创作、pS图形处理、影视动画制作基础、动画雕塑、mG动画短片创作、数码插画、游戏概论,游戏概念设计课,网页设计与网页脚本程序、移动互联网应用、用户体验分析及互动设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等课程。

就业方向

1.数媒影视:学生毕业生后可就职于各级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网络平台、工商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视频制作、影视包装设计、作品宣传推广和发行项目策划、

2.动漫游戏:动画制作、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等与电脑多媒体有关的各类策划设计工作、游戏开发营运机构、网络平台、短视频创作公司、移动端应用的开发平台、动漫文创营运公司、视听产业的ip营运及周边衍生品开发平台。

(十一)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游戏竞技产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发展的全媒体产业,是赛事竞技、文创产业、游戏动漫、数煤视听相互渗透、全面融合的全媒体经济产业,也是国家现在大力发展的区域经济的重要角色,游戏竞技产业将成为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组成部分。赶在游戏竞技产业经济腾飞之前做好人才储备,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游戏竞技专业人才,是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该专业将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智能、体能、技能俱佳的高素质电竞运动人才和游戏竞技产业服务的从业人才。该专业给致力于电子竞技运动的同学创造培养过硬专业技能训练环境,有可能成为台前的运动员明星;亦给致力于热爱游戏竞技产业服务的同学搭建教育和实训的产业平台,使得他们成为掌握游戏竞技经济产业上各环节的产业从业人员,成为具备创作专业知识、管理实操能力和赛事执行能力的产业经济的精英人物。

开设课程

电竞文化史、电子竞技运动心理学、电子竞技运动竞赛分析、电子竞技运动训练学、电子竞技竞赛管理学、电子竞技市场管理学、电子竞技主持与解说、艺人经纪、赛事转播、电竞游戏交互设计、多媒体Ui创意、互动艺术创新思维、用户体验分析及互动设计等课程。

就业方向

数据分析师、赛事策划、赛事推广、电竞主持、电竞主播、电竞解说、赛事转播制作、节目编导、俱乐部经理、俱乐部领队、电竞游戏市场运营、电竞经纪人、产业分析师、顾问。

(十二)影视摄影与制作(含全媒体影像制作、影视摄影与后期特效)【本科】

培养目标

依据当今影视产业发展及社会各行业对媒体影像人才需求特点,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影视摄影艺术与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经严格的影视摄影创作技能与技巧的实践训练,达到全面的影视制作综合能力,同时掌握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能适应跨媒介影像制作的人才。

开设课程

影视制作基础、数字后期制作技术、视听语言、大画幅摄影、中外电影史、故事创意与剧本策划、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影视剪辑技巧、影视摄影技术、数字调色、视觉传播、商业摄影创作、纪录片创作、媒体影像创作、故事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一线影视剧组担任摄影师、照明师,在全媒体制作行业从事剪辑、调色、后期制作等工作,或可独立创业和成立工作室从事导演、广告拍摄、纪录片创作、商业影像拍摄等工作。

(十三)舞蹈表演(含舞蹈表演、舞蹈编导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艺术修养,掌握舞蹈专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技巧,具备现代审美意识,有专业舞蹈表演、编导和舞蹈教育、时装摄影技能,服装设计、教学、研究、艺术、管理和商业等领域所需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课程

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舞蹈技术技巧、舞蹈编导、中国舞身韵、西方现代舞、芭蕾基本功、拉丁舞、摩登舞、现代流行舞、舞蹈教学法、舞蹈作品赏析、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形体修塑、形体素质训练音乐美学、音乐基础理论、化妆基础、文艺作品演播、摄影摄像、文艺晚会策划、非节目主持艺术、舞蹈设备监控、灯光舞美设计、中外服装史、服饰搭配技巧、服饰心理学、服饰美学、服装表演、服装设计基础理论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就职于广告传媒公司、大型演出单位、对外公共宣传、对外公共联络、广告公司、传媒公司,专业文艺团舞蹈表演、编导,企事业单位宣传干部,歌舞组合表演、服装、表演系统、形象艺术工作室、文艺演出团体的服装模特、平面模特、模特培训师、担任形体教练、模特学校专业教师、服装设计师、中小学及幼儿舞蹈教师、中外大型企业公关和礼仪等。

(十四)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掌握系统的体育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且具备较强的专业竞技水平(专业或职业选手)和实践能力(包括体育舞蹈表演、教学、训练、赛事组织、舞蹈编排等方面);

开设课程

专业课程:拉丁舞、摩登舞

辅助课程:芭蕾基训、现代舞、爵士舞、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等

文化类课程: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以及各公共必修文化课

就业方向

可就职于企事业单位宣传干部,各中小学及幼儿园舞蹈教师、舞蹈研究所研究员、培训机构舞蹈教师、专业舞蹈团体、广告传媒公司、大型演出单位、职业竞技选手、舞蹈表演编导。

(十五)音乐表演(含声乐方向、钢琴表演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掌握系统的音乐基本知识、声乐基本理论、钢琴基本理论、声乐专业及钢琴专业表演技能、钢琴伴奏和自弹自唱的能力,具有扎实的声乐演唱及钢琴演奏能力、舞台表演能力、声乐教学、钢琴教学、舞蹈编排及表演等方面的才能。声乐、钢琴方向学生都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音乐软件进行数字音乐(记谱、音频、视频、配器)制作等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要开设课程

声乐演唱、钢琴基础、声乐小组课、钢琴小组课、视唱练耳、基本乐理、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声与曲式分析、歌曲作法、声乐舞台表演、声乐伴奏、钢琴伴奏、歌唱语言训练与表达、电脑音乐与制作、形体、舞蹈基础与编排、表演等。

就业方向

适应全媒体时代,能胜任艺术院校、音乐舞蹈培训中心、电视台、电台音乐编辑、专业文艺馆站、音乐舞蹈专业表演场馆、演艺中心及相关艺术部门、专业机构等,从事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五.艺术专业考试科目及计分标准

1、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

初试科目:自备稿件、才艺展示(自备),共2门。

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复试科目:指定新闻稿件播读、命题即兴主持、电视形象考查,共3门。

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2、表演专业(本科)

初试科目:朗诵(自备)、形体展示(自备)、声乐(自备),共3门。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复试科目:上镜、自备朗诵(不得与初试稿件重复)、命题表演,共3门。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3、表演(时尚演艺方向)本科

考试科目:

(1)基本条件测试:①语言表达(自我介绍);②自备泳装,基础条件测试(骨骼、身材、皮肤、发质、五官、脸型、手型、腿型、牙齿、仪态);

(2)专业素质测试:①形体测量(身高、体重、三围、肩宽、比例);②步态展示(步态基础、音乐节奏感、平衡及旋转能力;自备时装);③镜头感(镜头前表现力及上镜效果);

(3)艺术素质测试:①声乐类(自备歌曲一首: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唱法不限);②或形体类(舞蹈、武术、体操不限,自由展示);③其它才艺展示,以上三项任选其一即可。

基本条件测试满分100分,专业素质测试满分150分,艺术素质测试满分50分。该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备注:身高要求:男178-193Cm女165-183Cm

4、表演(导表方向)(本科)

初试科目:语言表达(自备)、才艺展示(自备),共2门。

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复试科目:编讲故事(指定题目准备)、命题小品(指定题目)、上镜,共3门。

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5、表演(配音方向)本科

初试科目:自我介绍(包括才艺展示)、自备朗诵作品,共两门。

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复试科目:指定稿件配音、电视节目主持、声音条件考查,共3门。

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300分。

6、表演(舞台剧方向)本科

考试科目:①面试(自我介绍,目测外形和语言表达能力);②舞蹈基本功测试(柔韧、弹跳、技巧);③剧目展示(舞种不限,歌舞、民间舞、拉丁舞等,可以融合其它舞种,时间60-90秒,自备舞鞋、舞服、伴奏音乐)。该专业成绩满分300分。

7、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综合知识问答、导演素质问答。

笔试科目:导演专业写作(共2题)。(考试时间9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8、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自我介绍、社会及专业知识问答。

笔试科目:①编写故事或人物小传。(50分)②命题创意写作。(50分)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9、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故事编讲、画面构思、回答考官提问。

笔试科目:命题写作。(考试时间9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10、舞蹈表演专业(本科)

考试科目:①面试(目测外形、语言表达)②基本功测试(柔韧、旋转、弹跳、技巧展示)③艺术表现力(考生根据所报考的专业方向准备,允许考生自选舞鞋与舞服,风格不限,自备CD伴奏带)④即兴表演。共4门。以上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满分总和为400分。

11、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本科)

考试科目:①面试(自我介绍,目测外形和语言表达能力)②基本功测试(柔韧、跳跃、旋转)③剧目展示(拉丁舞或摩登舞,可以融合其它舞种,体育舞蹈部分不得少于60%,时间60-90秒,自备舞鞋、舞服、伴奏音乐)④即兴表演。

以上各科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成绩满分总和为400分。

1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自我介绍,回答考官问题(影视、数字媒体、美术等相关知识);

笔试科目:编写故事、命题作画二选一(命题作画绘画风格不限)(考试时间9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13、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本科

面试科目:自我介绍、回答问题(电子竞技、逻辑思维等相关知识)、根据考场提供的背景材料,结合自身经历发表游戏相关感想。

笔试科目:根据视频材料分析创意(考试时间6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14、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本科)

面试科目:自我介绍、综合素质问答、回答考官提问;

笔试科目:编写故事或命题作画。(考试时间90分钟)

面试成绩满分100分,笔试成绩满分100分,专业成绩总和满分为200分。

15、音乐表演专业(本科)

(1)声乐方向:

①声乐演唱(含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要求:准备两首歌曲,由主考教师指定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的考生,请自备声乐考试曲目的伴奏歌谱,五线谱和简谱各一份。)(通俗唱法:U盘自备伴奏)该项成绩满分200分;

②视唱、练耳(一升一降以内五线谱、简谱各1条);该项成绩满分60分;

③笔试:基本乐理,该项成绩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该专业方向成绩综和满分300分。

(2)钢琴表演方向:

①钢琴表演方向要求:练习曲、乐曲各一首;该项成绩满分为200分;

②视唱、练耳(一升一降以内五线谱、简谱各1条);该项成绩满分60分;

③笔试:基本乐理,该项成绩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该专业方向成绩综和满分为300分。

六.校考专业录取原则

考生在文化分、专业分均上线基础上,录取分数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的换算方式:

①表演、表演(配音方向)、表演(导表方向)、表演(时尚演艺方向)、表演(舞台剧方向)、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本科)、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专业:

综合成绩=专业折算成绩×90%+文化折算成绩×10%

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综合成绩=专业折算成绩×70%+文化折算成绩×30%

③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竞技方向):综合成绩=专业折算成绩×50%+文化折算成绩×50%

备注:

(Ⅰ)专业折算成绩=专业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总分×100

(Ⅱ)文化折算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总分×100

联系方式

学院官网:scftvc.com/

网上报名缴费如有疑问请联系:

招生QQ咨询:800138682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2

一、戏剧教育进中小学的实践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在戏剧教育进中小学这个领域已有了一定的艺术实践和经验上的积累。学院项目组以上海市实验学校为载体,进行了将近3年的探索,发现除了音乐、美术等常规艺术教育形式外,中小学师生对于戏剧教育特别是课本剧的形式非常欢迎。对于许多经典名剧的展演,以及教材内容的改变演绎,接受度和受欢迎度都很高。

2010年,学院与上海市实验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为该校提供丰富的戏剧表演教学资源,加强表演课程建设,提升中学生的艺术修养。学院在上海市实验学校推进戏剧教育,在校内开设戏剧社团,由表演专业的学生定期到社团进行指导和排演。随着戏剧教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让中小学师生有机会接触经典名剧片段,加强艺术修养。与此同时,学院在2007级表演专业中分设表演(师资)方向,为戏剧教育今后的师资队伍做了专业上的储备。戏剧教育的拓展和实施,对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实习机会。学院的赵国栋同学曾执教戏剧社团,为上海实验学校的同学们成功排演了话剧《雷雨》,全本四幕,连演三场,受到了实验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他毕业后,由马骥同学接过“教棒”,继续指导社团排演,带领实验学校的学生排演了话剧《寻找春柳社》,2012年5月16日成功上演,很受高度欢迎,之后又连续加演两场。今年4月,由张骏伟同学执导排演的《仲夏夜之梦》,亦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第十二届“沪、港、澳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学生表演大赛中,实验学校话剧《雷雨》剧组喜获殊荣。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表示:在大学生老师的指导下,在学习话剧的过程中,通过对每一个人物的动作和内心的深入剖析,对话剧艺术也有了一定的见解和感悟。话剧表演让他们受益匪浅,而那段时间的全身心投入与辛苦付出的过程更是同学们高中生活里最宝贵的经历。

客观地说,上海市实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较高,而且在舞台设施等硬件条件上也能符合正式演出要求。但是要推广到更多乃至全市的中小学开展戏剧教育,学生是否具备接受戏剧教育的基础和舞台环境的限制,是学院所要考虑的。目前,中学音乐、美术教育在逐步萎缩,而戏剧教育却异军突起。笔者认为,高等师范院校要把握契机,将教师教育的鲜明特色予以发扬,面对中学表演师资稀缺的情况,在大学建立表演系师资方向和表演专业研究生,这是支撑中学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方向和未来新的增长点。

在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工程的大力支持下,学院项目组筹划召集上海市艺术教育的负责人和相关教师举行以戏剧教育进校园为主题的研讨会,搭建平台,逐步贯彻和渗透戏剧教育的理念。一方面,让更多的中小学从教人员了解戏剧教育;另一方面,搭建平台,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到各个区县中小学从事戏剧教育的辅导和常规实习,实现高校人才输出与中小学戏剧教育双赢。

今年6月,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与上海上视小荧星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签订了定向培养合作协议。小荧星艺校多年来致力于少年儿童文化艺术素养的培植、积淀与提高,积极推动当代少年儿童艺术的发展,艺校发展至今已经家喻户晓,成为上海儿童艺术教育的知名品牌。为了更好地拓展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率先占领上海儿童艺术教育的市场,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未雨绸缪,主动与小荧星艺校对接,不少优秀的学院毕业生已经陆续成为小荧星艺校的骨干教师和管理者。通过定向培养,一批符合要求的毕业生将与小荧星艺校正式签约,成为小荧星艺校的专职教师。此次联合定向培养项目的签署,为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毕业生“抢占”上海儿童艺术教育岗位开辟了新的渠道。

二、戏剧教育进中小学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在全市中小学推进戏剧影视通识教育,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挖掘有潜力的戏剧影视新苗,为戏剧教育成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必修科目做出努力,今年6月1日,由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承办的首届上海市中小学戏剧(课本剧)邀请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市14所中小学的22个剧目参赛,经过激烈角逐,上海市实验中学的肢体课本剧《药》获得了特等大奖。这是高校艺术教学实验与中学素质教育相对接的一个范例。

肢体剧,或称为叙事性肢体剧,指的是表演者以大量的肢体动作、形体语言,尽可能替代台词,用肢体来证实环境(布景及道具)的一种演出形式。①用肢体剧形式演绎鲁迅经典小说,无疑是一次极富挑战的尝试和开拓。6年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加拿大史密斯·吉尔莫剧团的艺术家们,曾携手将鲁迅的5部作品糅在一起改编成肢体剧,以《鲁镇往事》为题在舞台上演,一时间观者如潮。次年,谢晋影视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的教师们编排了肢体剧《祝福》,并在与美国高校交流时首演,引发了在场所有观众的共鸣,再一次印证了艺术无国界的说法。2012年,肢体剧工作坊应运而生,肢体剧训练在表演专业学生的培养上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肢体剧训练的方式,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既新鲜又富于挑战,在众多的训练方式中,有五种让学生受益匪浅。

(一)相互动作

相互动作。即甲同学做出动作,而乙同学立即做出回应,事先不做排演。肢体剧表演需要演员有较强的演出适应性,能够做到临场发挥、随机应变。相互动作,着重训练和培养演员的反应能力。

(二)节奏训练

老师在旁击鼓,学生按照老师敲击的节奏行进,或纡徐,或急促。肢体剧表演与普通的话剧表演有所不同,非常注重节奏的拿捏,往往在几个场景之后,就要有一个节奏上的转换,或一个小高潮。如果在某个点上没能踏准节奏,那么演出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三)环抱训练

甲生聚拢双臂呈环抱状,乙生从圈中出入,不能碰到甲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然后乙生做环,甲生从圈中出入,两者反复交替。这是对学生“动静结合”素质的培养。肢体剧的场景变化频繁,演员始终处在一个“动”的状态,但是,如果走向它的反面,那就有可能会“乱”。因此在“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种“静”的心态和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环抱训练恰恰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此外,这种训练方式对于培养演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也颇有帮助。

(四)爬行训练

肢体剧的舞台空空如也,所有布景、道具、动物都由演员扮演。舞台上嗜血的狼狗、狰狞的石狮、温顺的绵羊,在学生们一边爬行、一边运用口技的模仿下,显得活灵活现。爬行训练的作用不止于此,它在打开演员肢体的同时,也解放了演员的天性,让演员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感,放松且伴着几许恣意。

(五)想象训练

肢体剧表演需要演员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在舞台上呈现出各种富有创意的“画面”。想象训练,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粒种子,演员通过肢体展现渺小的种子慢慢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过程;演员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在晴朗的天空做翱翔状,在雷鸣的雨天做惊慌状。总之,根据不同的环境想象,做出合理的反应和动作。

从表面上看,肢体剧训练从某种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们的演出技能,但从戏剧教育的角度分析,以上五种训练方式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相互动作培养了学生们人生中的瞬间应变能力;节奏训练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人生不是短跑比赛,而是一次漫长的马拉松,张弛有度,把握节奏,才能笑到最后;环抱训练所训练的“动静结合”,在如今功利主义弥漫的社会大背景下,无疑是一剂让人清醒镇静的良药;爬行训练,打开了学生们的身体,解放了他们天性,让他们放下身上的担子,享受人生的乐趣;想象训练,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人生感受。这样的训练方式,简单易操作,完全可以推而广之,让更多的人受益。

三、戏剧教育进中小学的展望与前景

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根据鲁迅经典小说改编的肢体剧作品,引发各方关注,其中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校领导还亲临现场观摩了演出。演出结束后,学校决定邀请学院的学生作为指导老师,帮助高中生们排演肢体剧《药》,作为参加首届上海市中小学戏剧(课本剧)邀请赛的参赛作品。排练过程即是一次有益的戏剧教育的过程,教育效果有如下几方面:

(一)培养兴趣,亲近大师

排练伊始,高中生们对《药》的理解并不深刻,这和他们对鲁迅的文章缺乏兴趣有一定的关系。看完谢晋影视艺术学院学生排演的肢体剧《药》之后,他们首先对这种表现形式产生了好感,继而愿意听指导老师讲述《药》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从而对大师也产生了亲近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戏剧教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环节中重要的方式和手段。

(二)摸爬滚打,砥砺意志

肢体剧排演中,很多场景都需要演员上台摸爬滚打。高中生们在排演中深切地感受到做一名演员的不易。《药》的开头写道:“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为了给这沉沉的秋夜增加一些阴森的气息,同时展示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肢体剧《药》设计了一个群狼撕咬的画面。这就需要学生们先要运用口技模仿狼的声音,然后学狼的模样四肢朝地,到台上爬行翻滚,营造出群狼争食的效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平时在家娇生惯养的高中生们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一遍遍地在台上翻滚着,直到指导教师满意为止。高中生们对戏剧表演有热情,愿意吃苦,甘愿投入,这也是这部戏最后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三)释放压力,收获自信

如今的高中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身心疲惫。肢体剧排演是他们一个释放压力的机会,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他们却充分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在台上的挥洒表演中感受到了快意。演华小栓的学生小a,留着一头长发,性格十分孤僻,吃饭时老是一个人呆着,不太合群。排练间歇,指导教师经常开导他,和他聊天,并鼓励他好好演出。排演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几次,但是效果却很显著。更重要的是,原先排挤小a的同学,在排演中意识到华小栓这个角色非小a莫属时,慢慢改变了对小a的态度,主动把他纳入到团队之中。正式演出时,小a将长发剪短,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了演出之中。小a收获自信,赢得尊重和友谊的事例,充分体现了戏剧教育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

团队协作,互相尊重,也是此次排演后,学生们变化较大的地方。由此可见,戏剧教育可以做的课题与实验还有很多,关键是要关注热点,找准方法,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是切实可行的。

1998年,国家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美育教育列入素质教育之中;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旨在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规程》对学校艺术课程,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以及学校艺术教育的保障,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旨在希望高校学子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2011年,教育部首次将“艺术学”从“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门类。高校对于艺术教育愈加重视,经典话剧和传统戏曲进校园便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高校在自主招生中,也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戏剧素质,以上海市实验学校为例,参与排演《雷雨》的学生们,在著名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中,由于具备较强的戏剧素质而获得了预录取资格,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可以想见,戏剧教育进入中小学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注释: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3

一、专业介绍

西北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影视教育的综合高等院校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设了电影课程,1987年至1998年在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影视文学方向本科班,同时在文艺学专业招收了3届电影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1年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正式获得批准,2002年成立广播电影电视系,2003年成功申报了西北第一家电影学硕士点,2010年获准艺术专业硕士学位(mFa)授权点,2011年获得戏剧与影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迄今为止,我校在影视领域卓有成就的校友有:作家贾平凹、迟子建,编剧张子良、孙皓晖、延艺云、吴克敬、和谷、庞一川等,导演黄建新、丁黑、周友朝、张汉杰、张晓春等,影视学者薛迪之、郑定宇、刘建勋、高尔纯、李道新等。被誉为“中国西北影视人才的摇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向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部门,培养具备广播影视学、策划与管理学、语言文学及艺术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从事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影视制作公司、影视相关媒体以及企事业公关、宣传部门的创意策划、编剧、撰稿、栏目编导、影视制作等广播影视艺术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新媒体时代对影视艺术与传媒人才的迫切需求,遵循广播影视艺术、传媒与产业规律,本专业突出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包装、制作、营销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门人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戏剧影视基本理论,具备剧本创作、戏剧影视艺术创意、策划和批评等方面素养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公司、戏剧院团和互联网新媒体公司等机构从事戏剧影视文艺创作、节目策划编导与编辑以及理论研究等工作。

二、招生计划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4

1、举办公益性书法、美术、摄影、民俗展览四次,对外交流展览二次。

2、搞好宣传橱窗的更新,抓好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时事政治,市委市府中心工作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科技致富、健康与生活的宣传。

二、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

1、抓亮点,出特色,继续利用好剑南老街古戏台,办好百姓戏剧舞台,坚持每年在剑南老街举办戏剧周,重大节日和迎新春川剧演出活动,全年免费开展戏剧演出45场。抓好业余川剧座唱活动,全年完成106场川剧座唱,加强与周边县、市区交流,提高演出水平。

2、组建一支文化馆业余民乐团,文化馆业余中老年舞蹈队,文化馆业余川剧团,文化馆业余铜管乐队,文化馆青年合唱团,文化馆少儿合唱团。

3、送文化下乡、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文艺演出45场。

4、举办“之夏”广场文化活动,及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14场。

5、策划、组织市2013银杏沟文化节《美丽清平》大型文艺演出。

6、组织我市书法作者到基层为群众义务写春联及辅导、创作作品参加市迎春书画展。

7、挖掘本土文艺人才,举办全市推新人青年歌手大赛,中老年舞蹈大赛,少儿器乐大赛。

8、抓好我市重大节庆活动的策划、辅导、组织创作等工作。

9、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10、新年音乐会、新春唱大戏、春节龙狮灯游城活动。

11、与电视台合作制作一批原创歌曲的电视音乐专辑。

三、免费文化艺术辅导培训

1、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利用文化馆的阵地设施开办市民艺术学校;免费培训少儿舞蹈、成人形体艺术、美术、摄影、声乐、器乐、戏剧曲艺等各种文艺辅导。继续抓好少儿艺术培训,争取全年免费少儿艺术培训春秋2季16个班,学员达到700——800人。

2、组织我市书法作者完成全年12次书法沙龙活动,坚持日常对基层书法作者的培养和指导工作。

3、抓好各镇乡的专干和业余文艺骨干的培训,办好各类讲座,请省市专家来绵辅导、授课。

4、对各机关、企业、学校、镇乡进行免费艺术指导、节目编排等。

5、抓好校园文化,在学校免费举办少儿舞蹈培训班。

6、组织摄影知识、技能培训辅导讲座,开展摄影骨干交流活动。

7、加强基层文化辅导,文化馆业务干部下基层人均60天。

四、抓好文艺创作

1、组织业余作者,举办一次作品创作会,创作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文艺作品,争取各个门类在国家、省、市获奖。

2、邀请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少儿歌词、歌曲大赛。

五、创品牌,出特色

1、结合我市文化资源和特色,培育打造六项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办好市民学校

做好每年一次的之夏文化广场活动

百姓戏剧大舞台(戏剧活动周)

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

公益展览

三国文化打造,策划好双忠祠、关帝庙祭祀活动

其他:

1、搞好一月一期的群文通讯的素材收集、编写和发送工作。

2、遵守财经制度、坚持原则、严格执行上级财务规章制度,做好当年单位年初预算和年终决算工作。

3、做好音像资料、艺术图片和艺术档案管理工作。

4、做好本馆服装管理工作,借出、回收,妥善管理。

六、经费来源及预算

1、财政拨付,多年群众文化活动是一事一项报告,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文化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每年财政预算只给予了人员工资经和办公费,所以很多文化活动都不能按照计划进行实施,所以请求财政给予经费的保障,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以文化促稳定,促发展。

2、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场地费

(水、电、聘请人员工资、布置、材料费等):12万元

3、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

(1)百姓戏剧舞台川剧专场演出(45X1万元=45万元)

(2)组建五支业余团体经费补贴每年5万元x5支:25万元

(3)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慰问演出45场:45万元

(4)之夏广场文化活动,大家乐广场文化活动14场X1.5万元=21万元

(5)推新人全市青年歌手大赛、舞蹈大赛、器乐大赛:15万元

(6)参加省市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万元

4、免费艺术培训辅导:12万元

5、文艺创作、展、演:15万元

6、新年音乐会、新春唱大戏、春节龙狮灯游城:15万元

7、对外书法、美术、民俗交流展览:10万元。

合计225万元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5

又是一个“史上最难艺考年”。一是随着艺考政策的进一步收紧,全面实施省级艺考专业统考后,部分院校的校考招生资格被取消;二是艺考文化课门槛进一步提高。据媒体报道,2015年报名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招生考试的报考人数接近9万人。以中戏报考人数最多,约2.7万人,仅录取580人;北影报考人数约为2.4万人,仅录取489名学生;中国传媒大学与上戏的报考接近4万人,但两所学校的招生总名额不到1200人。

然而,政策的调整并未吓退众多抱有艺术梦想的学生们参加艺考的决心。表演、播音主持等专业依然成为最火爆专业。其中,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报录比为170:1;中央戏剧学院主持专业报录比更是接近183:1,竞争十分激烈。据此前媒体报道的各所艺术类高校招考信息,我们可以看到:

今年,北京电影学院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0400人次,同比增长23.4%。考生热情高涨,但该校招生人数却有所下调。学校10个艺术类本科专业,23个专业方向,共计划招437人,比去年减少了52人。高职只招收戏剧影视表演一个专业方向,计划招收30人,比去年减少一半。对于今年减招的原因,该校副校长表示,除了提高生源质量之外,主要是因为校园面积特别是宿舍无法满足招生需求。

而另一所高校中戏,提高了各专业对高考文化课成绩的要求。其中表演专业录取分数线按照生源所在省份本科二批录取线的45%划定;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戏剧学专业分数线按本科一批分数线的80%划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分数线按本科一批线的85%划定。从今年起,中戏录取时以考生高考文化成绩为准,不含任何加分,同时取消原“专业成绩前三名的考生,高考总分可以分数线下20分录取”的降分政策。

中国传媒大学今年共有18个艺术类本科专业计划招生681人,除在北京外,还有杭州、成都、长沙共4个考点,共有27299人参加了这次考试,其中北京考点报考考生有21595人。最火爆的仍然是表演专业,报名考生4297人,招生计划仅26人,报录比高达165:1。接下来是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报录比例较高。

各大院校纷纷使出自己的“杀手锏”,旨在考验考生是否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而考生们想要到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艺术象牙塔,除了艺考需要发挥聪明才智“过五关斩六将”外,高考的文化课也是一道避不开的门槛。而就是艺考这第一步,很多人已经走得举步维艰。

在这些人里面,不乏一些星二代或者星三代,更有甚者,参加艺考前便已佳作等身。比如说关晓彤,SHn48成员赵嘉敏,和王凯搭过戏,和吴磊青梅竹马的张雪迎。除了这些已然“星星”的考生,更多的是怀揣着“明星梦”的普通艺考生。

艺考热催生培训机构遍地开花

艺考生是未来艺术文化产业的栋梁,文化素质方面的培训对其短期的影响是可以考上理想中的学校,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从长远来讲,文化素质的提升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习能力,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面对激烈竞争,考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成为重中之重,培养更高素质、更高文化修养的艺术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间接导致了培训中心遍地开花。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艺考培训机构延伸出来的问题。有媒体记者曾经以学生身份探访多家知名培训中心,发现其中乱象丛生,该报道就列举出自己探访得到的反馈――收买考官、代买准考证、泄露考题、开办高价的包过班等等。

今年刚刚上了央视春晚的“星三代”关晓彤,作为曲艺泰斗关学曾的孙女、著名演员关少曾的女儿,是师大附中的高三学生,已经演过不少影视剧。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她曾说,艺术类院校她只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但她并没有参加社会上的考前培训班,“考试要跳的舞蹈就是在学校里表演过的。”

北电校长也不赞成考生参加任何培训班,他说,“(考试的)窍门是:写的时候拼命写,说的时候拼命说,想办法的时候拼命想,让老师从各个角度都了解到你是认真准备的,有真本事而非临时抱佛脚。以真实的状态去考试,不掩饰什么,尽可能去表达或展现。只要有这方面的才能,你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就都会流露出来,老师们一定会发现你的。”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6

 

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国各戏曲院校在戏曲教育与人才培养上可谓硕果累累、欣欣向荣,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自从进人市场经济后,多元文化、多形态文艺表现方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曾经一枝独秀的戏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文艺市场的不景气影响到了戏曲院/校,京剧专业也无法幸免。现就戏曲院校的共同现状、面临的主要困扰、努力方向阐述如下:

 

一、共同现状

 

1.学校升格。

 

进人新世纪后,戏曲教育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戏曲中专在学校规格上升级,由中专升为学院/大专,有的升为高职,有的并人大学。如北京戏校升格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天津三所艺术学校合并后升格为艺术职业学院;沈阳、山东的戏曲学校合并到大学,沈阳保留了中专部,而山东独立的戏曲中专学校则被撤销,并人艺术学院戏曲系之中;上海师范大学成立的(戏曲舞蹈)表演学院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二级学院。

 

2.质量下降。

 

学校升格带来的后果是戏曲中专学校的减少和高质量教师人数的萎缩,好的教师随着中专升格到高校任教,中专师资严重不足。戏曲中专升格后带来的后遗症已经显现,因生源不足导致中专生源少、教师不够导致质量差,最终影响到大学质量。某省因没有了戏曲中专,大学京剧表演专业招收的是没有任何戏曲基础和基本功的高中毕业生来学京剧,该年龄段的学生腰腿已僵硬,嗓音已定型,教学困难可想而知,培养的学生估计很难达到专业级水平。

 

3.名不符实。

 

戏曲学校不以戏曲专业为主,有些省市戏曲学校已名不符实,戏曲专业在校生人数不到非戏曲专业学生人数的十分之一,有的学校已停招戏曲表演专业学生,改招其他热门艺术专业。有的戏曲学校干脆改名为艺术学校。除了国戏附中、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专部中国戏曲学院每年还能较大规模成建制招收戏曲专业学生外,其他省市戏曲学校/学院只是零星地或间歇性地招收部分学生。长此以往,升格的戏曲院校因无后备生源或生源质量低而成为空中楼阁,学校级别上去了、质量下降了。

 

4.就业困难。

 

由于戏曲艺术的特殊性,过去中专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团工作,学生在校期间以学戏、排练、演出为主,毕业就可以上台演出,就业率较高,在舞台上的艺术生命较长。因人事制度改革,学生就业要本科及以上学历,无形中延长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最宝贵的舞台实践时间没有了,等到大学毕业时,学生要谈婚论嫁,精力和心思不在专业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人才质量和水准大打折扣。而中专毕业生基本已无就业的机会。个别就业的也无法解决编制、职称等问题。出口不畅影响到进口,因担心难以考人戏曲专业大学,戏曲专业中专招生也是困难重重,生源质量不甚理想。

 

5.无自主权。

 

部分学校升格或合并后,名声好听,但失去了独立法人资格,自主权没有了。有的大学经费按学生、教师比例核算,戏曲/剧在相关院/校所占比重很小,教学成本高,经费相应较少,许多活动无法举办或参加,长此以往,排练、演出没有经费,教学活动不能参与,名师、名家聘请不了,专业水平和质量恐怕难以为继。

 

二、戏曲院校面临的主要困扰

 

当前京剧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京剧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正经历着老教师离、退休和年轻教师还不成熟的尴尬局面,面临着戏曲艺术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困难。这种困难的瓶颈主要在于京剧表演人才培养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师资队伍。造成京剧人才培养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具体体现在:

 

1.教师队伍的构成过于单一。

 

表现在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且来源只有戏曲院/校毕业生。我们统计了全国十几所戏曲院/校京剧专业154名京剧剧目教师,有研究生学历/位或相当程度的有26人(且大部分是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的学员),本科学历的77人,专科26人,中专25人。有本科文凭的,都是近十年毕业的年青教师,年龄都在40岁以下。这些青年教师又大多是戏曲院/校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参加工作后往往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教学方法培训的状况下,就匆匆上岗执教,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知之甚少,只能靠自己摸索。有的教师有学历无舞台经验,或有经验不懂教学,如此,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2.教师队伍出现断层,高级职称教师匮乏。

 

近些年,老一辈一级、二级演员、教授、副教授级京剧专业教师、那些能演能教的大多已退休十多年,有些被返聘教学的也已体力不支,即将告老还乡,有的已驾鹤仙去。还有一部分即将退休。有的学校外聘教师数比在职教师数还多,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戏曲院团有一定名气的中青年演员又舍不得离开舞台,大学毕业生中,一流的到了皖团。由于在职京剧教师队伍过于年轻化,且文化水平、知识面相对狭窄,加上现在大部分教师是院/校毕业后直接来学校任教,只能参加教师系列的职称评聘,过不了英语、计算机考试关,尽管工作年限早达标,也评不上高级职称,很多人工作十多年,连中级都评不上。据初步了解,参加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2008、2010、2012年三次教学交流展示的全国45岁下的50多名京剧教师中没有高级职称、一半以上甚至还没有中级职称。

 

三、戏曲教育管理、教学方法上有待加强改革

 

1.改变教育思维。

 

在办学过程中,艺术职业院/校部分管理者和教师往往有一种惯性思维:重专业轻文化。在教育教学中有时过分强调艺术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或者说个性,而忽视教育必须具有的共性,使得有些教师过分重视学生艺术技能培养却忽略人文素养教育,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毕业生若进不了院团或戏曲院/校就没法参与其他行业的就业竞争。说明学校办学目标不高、教学管理不够规范和科学。

 

2.转变教学方式。

 

戏曲院/校专业教师的教学很多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上。有的教师会的戏少,加上学生相应基本功掌握不配套,教学时间长、效率低,方法死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利用率不高。受流派、门户的制约,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沟通较少,教学研究流于形式,个别教师间对艺术的观点、标准看法不同,互不买账,学生左右为难。中专、大学同一剧目重复教学、资源和经费浪费较大。

 

四、努力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历史任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曲阜视察时再次指示:“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做好传承和弘扬就要有人才。而京剧舞台一线表演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戏曲院/校和京剧教师。京剧的传承与创新重在教育。

 

近几年来,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致力于京剧教育事业特别是京剧教师培养工作,为了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分别在2008、2010、2012年连续举办了三届“全国京剧表演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活动”、两次暑期“京剧教师高级研修班”,十多次教师专场在北京、上海、香港的演出。参与展示的京剧教师近百人次,在各艺术院校引起强烈反响,对于院/校京剧教师在教学和舞台表演上的成熟与成长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京剧艺术表演人才培养方面功不可没。但是,从教育培养的系统性、长期性来讲,这些活动有用但作用有限,只是教师培养方式和学生教育的一种补充,要想大面积提高京剧教师的教学水平,解决他们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治本,即进行有针对性、有目标、有系统、有时间保障的更高层次的进修学习。只有教师水平提高了学生水平才能提髙,戏曲艺术教育质量总体水平才能提高。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戏曲艺术产品存在其商品属性,戏曲演出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情况间接反映出戏曲事业发展的兴衰程度。近些年来,戏曲演出市场萎缩、票房不景气。要想戏曲艺术继续发展壮大,困难可想而知。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阶段,而文化市场的繁荣有赖于经济昌盛,戏曲院/校在发展中的阵痛可能还要持续较长时间,有的学校可能撤销,有的可能易名,有的可能合并,有的发展壮大,凡此种种都是在历史发展中的重新洗牌。传统戏曲要想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做到持之以恒、永不放弃且与时倶进。

 

戏曲院/校在应对这些变化中有许多工作要做,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1.戏曲艺术的普及、推广要从娃娃抓起、从学生抓起。

 

国家教委号召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戏曲知识,各院校要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认识到这是振兴戏曲千载难逢的机遇,是为戏曲生存与发展在奋斗。抓住了娃娃、抓住了中小学生就抓住了戏曲发展的未来,中国戏曲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坚持在国内高校、国际上传播戏曲艺术,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自编适合中小学生的课本剧在中小学演出,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每学期到高校、中职校、中小学举行近二十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深受学生欢迎。这些活动对于戏曲艺术知识的普及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为戏曲培养观众、培养票友、培养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是广义的戏曲教育。我们要继续用开放的心态进行戏曲教育,广开门路宣传戏曲,培养戏曲人才。

 

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如何解决戏曲艺术职业教育内部的矛盾和问题,我以为关键是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意识,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戏曲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使院/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办学优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明晰办学定位。要不断加强学校的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

 

3.要建设一支较强的教师队伍并建立一些相关的激勘制度。

 

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将重点放在选拔、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及学术领军人物的工作上。要从院团中选拔有丰富演出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演员、名家来校任教、充实教师队伍。实践证明,专业建设的核心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选好用好专业带头人。高质量的教学要有高质量的教师,继续加大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调进或引进戏曲表演专业教学岗位急需师资,完善专任教师队伍结构,支持专任教师的学历深造,加大对青年专任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推进力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进修、培训。对新进青年专任教师,可根据专业/行当分类进行结对子扶持,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能力,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各专业师资数量充足,行当结构合理。针对目前教师队伍状况,院校要不断健全人事制度,强化科学管理,逐步形成公开、竞争、择优的竞聘机制;同时还对现有教师定期进行考核、奖优惩劣;引导教师进行戏曲理论研究,对、校本教材建设、比赛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优先安排优秀教职工培训、进修和考察。

 

4.校团结合,订单式培养。

 

积极做好调査研究,根据院团需求培养人,与院团建立合作办学机制,根据院团对戏曲人才的需求,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及计划,在招生选才、教学育才、剧团用人及个人深造等各个环节上都有院团的参与和介人,形成合力;在教学、师资、实践、演出、就业等各个方面学校和院团全面合作,形成“全方位携手,全过程介入”的合作办学机制,使人才培养最大限度符合院团的需要。

 

5.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及丰富的艺术音像资料,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专业教室配备电视机、DVD、录音机,方便教师组织学生随时观摩相关剧目,学习他人之长。演出与教学结合,以演助学、以演促教。学校要重视演出和比赛,通过演出中观众的评价、专家的评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专业考试方式,实行专业期末会考制。改过去教师本人教、本人考的集中会考制,即期末对学生的基本功、毯子功、身训、剧目等按照教学分组集中考试。剧目课按教学计划展示片段,全体师生现场观看,评委组当场评分,考试结束,主管教学领导进行点评,并对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进行培训或换岗,确保教学质量提高。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创新能力教育和心理情感教育,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设计学生的艺术人生。根据学生特长,有针对性地分类培养。实现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为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而努力。

 

7.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建立以中国戏曲学院为主体、上海、沈阳为两翼的培养高学历、高层次京剧表演人才和师资人才的基地,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上海、天津、沈阳几所戏曲中专学校为主阵地培养京剧中专生,为上述高校提供高质量生源。

 

京剧艺术教育面临的现状是戏曲艺术教育工作者绕不开的一道坎,是戏曲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也应该解决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戏曲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增强忧患意识。另一方面必须树立信心,着力解决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勇于克服困难,不断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成长壮大起来,戏曲艺术教育才能更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文中各戏曲院校情况来自2010、2012年“全国京剧表演专业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展示活动”各校的简介、报名登记表等的汇总、分析.

 

[2]钱平安.校团携手优势互补共育人才——上海市戏曲学校与剧团合作办学的探索.上海市戏曲学校校内刊物:艺海泛舟踏浪耕耘.2011年11月第6~14页.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7

我们常常在影视剧中看到不同的上海风情,有摇曳生姿的旗袍女郎,有战火纷飞的历史岁月,有记录上海人生存的真实故事……这些定格在胶片中的记忆以另一种方式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在光与影的翩然飞舞中,我们所感知到的任何一个零星的触动你内心的碎片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暮色四合,外滩古老的欧式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金碧辉煌。此时,夜色下的上海依旧喧闹不息,而在上海求学的你定会发现,这座光鲜亮丽的城市背后是一个个和你一样怀揣梦想的人。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家的摇篮

校训:和毅庄诚。

主要院系:作曲指挥系、音乐学系、钢琴系、声乐系、管弦系、民族器乐系、音乐教育系、艺术管理系、音响工程系、音乐剧系、现代器乐。

知名校友:贺绿汀、廖昌永、周小燕、常石磊等。

上海的汾阳路在法租界时期叫毕勋路,路旁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苍翠挺拔,颇具欧洲风味,而上海音乐学院就坐落在这里。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蔡元培先生与音乐教育家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创办的国立音乐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1929年9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后于1956年定名为上海音乐学院。80多年来,上海音乐学院培养的人才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上海音乐学院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音乐学府,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经典严肃音乐的创作、表演和研究方面积累了雄厚的学科基础。目前,学院共建有11个系,涉及6大学科门类、23个子学科专业方向,既包括具有雄厚根基的传统专业,也有若干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

如今,上海音乐学院拥有3个集教学、表演、科研为一体的艺术中心,即周小燕国际歌剧中心、国际弦乐艺术中心、国际钢琴艺术中心;拥有一个音乐研究所,下设中日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当代音乐研究与发展中心、上海音乐学院校史研究中心、音乐剧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音乐与社会研究中心等,同时还建有6个音乐表演团体:上海青年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新室内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弦乐四重奏组、上海音乐学院打击乐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学院另拥有一个富有特色的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一个高水平的学术期刊――《音乐艺术》、一个独一无二的特色博物馆――东方乐器博物馆,以及一个高水准的演出场所――贺绿汀音乐厅。

雄厚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前来求学,而优美的校园风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让一代又一代上音人忘我地沉浸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

一幢位于校园中心的老洋房是上海音乐学院的标志性建筑,该建筑侧立面有突出的半圆形房间,上设露台,有走廊与贺绿汀音乐厅相接。贺绿汀音乐厅的建筑风格稳重大方、典雅华贵,和毗邻的办公楼建筑浑然一体。校园里的老建筑坐落于参天古树间,宁静安详,美不胜收,它们默默地传承着上海音乐学院华丽的音乐之脉。

曾经的荣辱毁誉、曾经的起落沉浮、曾经的迁徙漂泊、曾经的沧桑变故,这一切都深深地珍藏于一代又一代上音人的心中。上海音乐学院从最初仅有几个专业、20多名学生,发展到现在小中大学、硕博研究生、国外留学生等完整教学体系、数10个专业门类,在国际国内的影响不断扩大,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

正如儒家典籍《礼记・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上海音乐学院的校训“和毅庄诚”所昭示的就是上音人追求尽善尽美之艺术佳境与完美人格的至高理想,以及发展健全精神、优美人格,修己立人,化民成俗,培植国民美与和,改良社会风气的大教育观。

上海戏剧学院:优雅精致的所在

校训:培养人才的目标,我以为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陶铸,使每个戏剧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爱民族、爱国家、辨是非、有情操的人,然后,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所以本校的训练体系不仅是授予学生戏剧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是训练他们如何做人。(熊佛西)

主要院系:表演系、导演系、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电视艺术学院、戏曲学院、舞蹈学院等。

知名校友:余秋雨、陈红、陆毅、李冰冰、董卿、李幼斌、徐峥、佟大为、冯绍峰、宋佳、胡歌、廖凡、蒋劲夫、黄豆豆等。

沿华山路向北便走进了上海的中心,从复兴西路到常熟路这段路上梧桐茂密,众多的欧式别墅一幢接着一幢,是时至今日整个上海仍极具欧洲情怀的地段,也是艺术气息最浓郁的一角,而上海戏剧学院就静居于此。

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演艺类专业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是中国艺术教育“第一方阵”的成员,其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56年正式命名为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6月,原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上海戏剧学院的学科专业从单一的戏剧学科发展为演艺类综合性艺术学科专业群,是一所综合性演艺类艺术大学。建校以来,学院培养了近万名文艺专门人才,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成为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戏剧、电影、美术界的著名艺术家,为推动中国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戏剧戏曲学是上海戏剧学院的主要学科,1999年起被列入上海市重点学科。学院的本科专业有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导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编导、文化事业管理等,中专专业有芭蕾舞、中国舞、京剧表演、京剧音乐、昆剧音乐、越剧表演、沪剧表演、沪剧音乐、话剧影视表演、影视模特表演、舞台美术、木偶表演与制作等。

如今,上海戏剧学院共有华山路、莲花路、虹桥路3个校区。华山路校区是本部,教学设施完善,实验剧院、黑匣子戏剧实验室、新实验空间与小剧场分别适合教学实习演出、实验戏剧排演。图书馆收藏的戏剧类图书丰富齐全,学生公寓、餐厅、健身房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电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戏曲学院及附属戏曲学校位于莲花路校区,拥有高规格的专业练功房和演出观摩厅,校园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虹桥路上的附属舞蹈学校是在老一辈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确立为现校址,校园内树木郁郁葱葱,环境幽静怡人,教学设施完备。

在华山路校区的实验剧院前,莎士比亚的塑像凝望远处,代表了上海戏剧学院的气质。剧院除了平时的教学演出任务,在每年的12月底、1月初还会上演学院的毕业大戏。除此之外,这里还常常有国内外大型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出,包括英国皇家话剧院、日本国家交响乐团、日本女子合唱团、朝鲜血海歌舞团、埃及蕾达歌舞团以及国内大型知名文艺团体等。实验剧院的后面是华景大厦,大厦的地下室是学院的健身房,面积有900平方米,各类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这里是上戏学子上体育课的地方。

沿着贯穿校园的道路前行,一座建于1903年的欧式建筑映入你的眼帘,灰色与橘红色搭配的墙面沉稳而不失活泼,这座楼是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著名戏剧家熊佛西的名字命名的。从熊佛西楼向前走,就是上海戏剧学院著名的红楼了。该教学楼依然是西式的建筑,4层,红墙,屋顶上有小天窗,很有历史感。如果上戏人在上课的时候不小心睡着了,大家就会笑着说:“这可是真正的‘红楼梦’啊!”红楼顶层还建有传统样式舞台的大排练厅和实验戏剧基地――黑匣子,因为里面是全封闭式的,黑乎乎一片,必须打灯照明,因此得名。

红楼的斜对面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小剧场,每年的11月,上海戏剧学院都会举办小剧场戏剧节。如果在这个时候来上海戏剧学院,你可以到小剧场、黑匣子、大剧场等处看戏,保证让你过足戏瘾。

没错,这就是上海戏剧学院,优雅精致的所在。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线条勾勒出的多彩世界

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主要科系:美术设计系、中国画系、油画系、雕塑系、美术史论系、建筑系。

知名校友:陈逸飞、邱瑞敏、顾伟玺等。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是上海办学历史最悠久的艺术类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的上海市美术高等学校(本科),1983年成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迁入上海大学新校区内独立的美院大楼。作为当时上海地区唯一一所美术类高等院校,学院历经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洗礼,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美术创作、设计和研究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美术与艺术设计作品,对提升上海的城市文化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术学院设有展示厅、精品典藏室、民间博览室、蔡冠生国际远程教学中心和资料室,它们为学院的教学交流展示、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周全的软件服务,促进了学院的教学,保证和提高了学院的学术地位与知名度。学院建立的部级公共艺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批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工作室,还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建立了巴黎工作室,在上海m50创意产业园设立了99创意中心。学院迁入新校区后,原院图书馆划归校图书馆,如今校图书馆8楼专设美术阅览室,主要对美院学生开放,藏书丰富,精品资料室主要为教学、科研服务,藏有各类中西画册、精品卷轴画、线装书精品画册等,成为广大师生研究与创作的源头之水。

学院现有绘画(国画、油画、版画)、美术学、雕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广告、环艺、装饰、动漫、会展、数码艺术)、建筑学(艺术类)等5个本科专业,公共艺术实验中心的陶瓷、玻璃、版画、多媒体、材料实验等工作室承担着美院的本科教学。在美术设计、中国画、油画、雕塑、美术史论、建筑6大系中,中国画系是由原上海美专国画教师系及上海美术界知名人士组建的。以海派文化为背景的上海中国画坛既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又少门户之见,更多的是自由的艺术精神,着眼精微、手法婉约、水墨洇润是其共同特点。近年来,该校中国画系的在校生、毕业生积极投入创作,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大展览中入选并获奖,已成为上海一支引人瞩目的中国画生力军。

学院油画系的教学历来讲求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与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因地处上海,得风气之先,对油画画种的文化底蕴体味深切,有欧洲油画传统,但并不追随程式,而是立足自己的文化土壤,感受揭示生命意义细致入微的共性。版画专业方向的建立适应了上海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改写了上海美术教育版画专业方向空白的历史,是上海最早也是唯一的版画教学单位,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一个新兴的重点学科。雕塑系拥有一个实力雄厚的雕塑艺术教学及创作设计群体,作品遍及上海重要公共场所及全国各地,现已成为上海最重要的雕塑教育、创作、设计基地之一。建筑系成立于2000年8月,由创办于1987年的建筑学专业并入美院组建而成,率先在国内完成了建筑学专业进入艺术院校的调整。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追梦的脚步从这里迈开

校训:忠诚、卓越、创新、和谐。

主要院系:新媒体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设计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等。

知名校友:朱奕静、金蕾、朱元冰、沈凌昊、胡冰卿、曹骏、张翔、陈欣予、陈稳、林枫松等。

位于上海市松江大学园区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简称“上视”或“SiVa”,创办于2005年9月,是一所以国有投资为主,同时吸收其他社会力量,混合所有的新型综合艺术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目前,该学院是上海唯一的综合类视觉艺术高等院校、全国13所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之一,是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大陆10所院校之一。据2015年最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显示,中国内地有58所大学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跃居全球艺术与设计学科排名50至100名段。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校区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等6所高校为邻,松江大学园区的各类教学、生活资源可实现共享,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完善的学习与生活保障。图书馆位于学院标志性建筑――“大眼睛”图文信息中心内北侧,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截止2015年,藏书近20万册,其中建筑、绘画、雕塑、平面设计、服装设计、摄影、电影、表演等艺术类专业图书占了近1/3的比例。

实训管理中心是为该院校乃至大学城各兄弟院校服务的教学机构,属于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造型技术公共基础平台,它的建立主要体现当代视觉艺术教学的理念。工作室平台位于校区东北角的实训大楼,总面积24000平方米,拥有雕塑、陶瓷、玻璃、版画、雕塑、金属、综合材料、演艺、数码艺术等32个工作室以及多功能教室,成为上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一定水准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平台和全面开放的共享平台,填补了国内大型综合型艺术实验工作项目的空白。

学校还建立了与国际高等艺术教育界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平台,其成员包括英国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法国国立美术学院、丹麦设计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维多利亚艺术学院、德国艺术学院、芬兰赫尔辛基美术设计学院、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日本武藏野艺术设计学院等国际知名艺术院校的校长。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将艺术灵感付诸于实践

校训:崇德博学、励志尚实。

主要科系:服装设计与工程系、服装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造型设计系等。

知名校友:马艳丽、奚梦瑶等。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于1984年招收服装专业本科生,是全国最早建立服装类学科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学院开设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表演3大学科,包括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艺术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动画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表演与设计、表演(影视、话剧)、综合艺术等10个本科专业方向。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8

 

戏剧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文化艺术素养等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戏剧艺术教育是高校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具备独特的功用。因此,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设有戏剧专业。

 

一、我国戏剧艺术教育的现状

 

戏剧艺术是人类所共有的艺术语言,是人的心灵深处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戏剧无论是对人们内心的情感还是外在的表现,无论是对个人品格的完善,还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进步,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其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而非才艺培养。因此,戏剧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戏剧艺术教育也迅速繁荣。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戏剧专业。同时,戏剧艺术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艺术院校或专业戏剧院校,很多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院校都相继设立了戏剧专业,我国高校的戏剧艺术专业教育已经形成完整的、渐进式发展的教学模式。同时,戏剧教育的种种弊端也不断显露出来。

 

二、我国高校戏剧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戏剧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能对人的人生观、自我认知与体验等方面的发展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高等院校戏剧艺术教育中,这些作用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戏剧艺术教育中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戏剧教育的专业师资力量缺乏。任何一所学校要想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和相应的教学设备。对于戏剧这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而言,更是如此。高校(非戏剧专业类)戏剧艺术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组织一支专业素质较高、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团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虽然设置了戏剧专业,或者引入了戏剧相关课程,却并不重视专业基础与师资建设,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课后实践等方面并不符合戏剧艺术教育的教学规律。

 

其次,学生对戏剧综合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虽然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提出,高校也在不断实践教育改革的要求,并及时开设了戏剧文学、戏剧编导、影视赏析、戏剧美学、戏剧评论等方面的专业课程。但学生往往不太重视传统戏剧艺术,也缺乏对戏剧教育内涵的理解,生源素质低下是很多高校戏剧艺术教育面临的困难。

 

最后,专业定位与教学模式的同质化严重。多年来,从我国专业戏剧院校毕业生的择业情况来看,专业戏剧表演人才的去向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专业素质较强的表演人才,大部分选择戏剧剧院和剧团,走专业的发展路线;第二类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有意从事戏剧教育工作,大部分选择去更高的专业院校攻读硕博学位,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类是专业素质一般的毕业生,大多数签约演艺公司,有的甚至放弃专业。综合类院校的戏剧专业与专业戏剧院校不同,其专业定位与教学模式应该有自身的特色,而不是模仿专业戏剧院校,导致学生毕业后与专业戏剧院校的毕业生共同参加就业竞争而缺乏优势。

 

三、对当前高校戏剧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且深远而持久,不容忽视。戏剧教育具有丰富感知、陶冶性情、寓教于乐、完善人格等功能。可以说戏剧教育是普适性教育,尽管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压力,但推动高校戏剧艺术教育,提高大学生戏剧综合艺术素养,可以做以下四点尝试:

 

首先,完善招考制度,提升生源质量,增加前期素质培养教育。高校应设计一套完整、合理的招考制度,借鉴优秀院校的办学经验,切实规范招生操作流程,如可以对有表演、朗诵、演唱、舞蹈等方面才能的学生进行前期培训,择优录取。另外,找到符合艺术教育发展心理学和戏剧艺术学科的培养规律,最终目的是提升生源质量,培养优秀人才。

 

其次,加强师资力量。开展专业教学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触类旁通的专业教师队伍。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加强院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举办各种戏剧艺术讲座。

 

第三,注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教学,加强课后实践反馈。由于高校学生对戏剧综合理论掌握不足、表演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个性较强等特点,要想做好教学工作,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尽管大学生戏剧教育的教材不少,但大多理论性过强,难易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高校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组织适当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拟定教学计划,严格遵循戏剧艺术教育的规律。

 

最后,高校开设戏剧艺术教育,需要对该专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有较为准确的把握,既要对戏剧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也要对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独特功能有理性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为戏剧教育在高校的推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也能为当前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等院校戏剧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实际、严峻的,应该引起从业者的关注与反思。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其健全人格。戏剧教育以戏剧艺术为依托,借助戏剧特有的育人功能,使人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随着人们对戏剧教育认识的深化,相信它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9

关键词:粤剧;校园;传统文化

粤剧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粤曲、粤语、粤剧是岭南文化的核心。粤剧也是全世界曲目数量最多的剧种,其剧目多达上万个,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然而粤剧也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出现了青黄不接、观众范围逐渐缩小的局面。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受到文化的熏陶,因此为了推动粤剧的传承与发展,应该积极推进粤剧进校园活动,并提高粤剧进校园的活动效果,为粤剧的传承种下希望的种子。

一、南海区粤剧进校园的基本情况

自2008年以来,佛山市南海区文化馆开始与西樵第一小学开展粤剧进校园活动,该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8年,取得了一定的活动成果。合作学校从一间小学,发展为2间幼儿园和3间小学,辐射的学生数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特别是南海区西樵第一小学,全校二千多师生都学习粤剧的身段操,这也意味着粤剧进校园活动的工作任务在不断增加。

粤剧进校园活动得到了南海文化馆的高度重视,考虑到学校没有专业的师资,专门安排专职戏曲干部作为粤剧进校园课程教学的教师,以保障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南海文化馆只有两名专职戏曲教师,他们既要负责文化馆的基础辅导培训的馆务工作,又要负责粤剧进校园的教学,精力和时间有限,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海文化馆面向社会外聘专业戏曲老师,加入该活动,保障了粤剧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粤剧教学就有一定的特殊性,与音乐和舞蹈教学不同的是,粤剧教学必须进行男女分班,不能合并教学。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性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接受过专业粤剧学习,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当前广东省全省仅有广东省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一间高等院校开设了粤剧专业,而且只是中专学校,近两年才升为大专学校,与音乐和舞蹈专业相比,粤剧专业人才输出数量严重不足,仅为100:1[1]。这也使南海文化馆,开展粤剧进校园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二、传统粤剧文化进校园面临的困难

粤剧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2006年粤剧被收入我国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地方剧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的娱乐形式越来越丰富,快餐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造成一定的冲击,使人们的欣赏习惯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加之在社会范围内传统戏剧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粤剧人才的输出量严重不足及学历偏低这种状况,都对传统粤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粤剧文化要传承、要发展,就必须从培养人才做起。在现代化社会中,传统艺术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空间已经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粤剧能够与时俱进。事实证明年龄越小的学生具有越强的可塑性,越容易受到文化熏陶和影响。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普及粤剧,能够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使当代中小学生了解粤剧、喜爱粤剧,积极培养优秀的粤剧青年人才和观众群[3]。南海区文化馆组织发起了粤剧进校园活动,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粤剧进校园师资匮乏

如上所述,南海区的中小学校都没有配备粤剧方面专业教师。粤剧进校园也没有一套规范的教学课程,粤剧进校园进什么、教什么没有模式可参照。粤剧进校园活动的师资全部来自区文化部门,而南海区文化馆本身只有两名专职戏曲教师,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不能开设系统性的课程,导致教学活动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尽管南海区通过面向社会招聘专业人才的方式,对师资队伍进行了扩充,但是由于专业人才的身份、待遇等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能够招聘专业性的粤剧教师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例如:南海区西樵第一小学欲招一个粤剧专业教师,由于粤剧教师在学校必须要兼任学校的音乐课,虽然艺术都是共通的,但有些东西也是隔行如隔山,所以粤剧老师也没有办法到岗。另外聘任粤剧老师也会增加学校的费用,做成可持续发展的难度。

(二)粤剧剧目创作力不足

传统的粤剧剧目大多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这些故事背景与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去甚远,往往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开展新剧目的创作。然而创作新剧目并非易事。当前不仅粤剧演员呈现出青黄不接的局面,粤剧作者更是凤毛麟角,从而导致粤剧剧目的创作乏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粤剧进校园活动的进展。粤剧创作人员必须从小学生的角度来创作合适的剧目,由于老一辈粤剧作者并不了解小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情况,辛辛苦苦创作的剧目有时根本用不上,或不一定能够搬上舞台。当前媒体制作的高质量的粤剧宣传片和知识普及短片更少,而网络资源库中能够找到的创作素材也很少[4]。做成粤剧创作严重滞后,影响了粤剧的进校园和推广。

(三)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未有达成共识

目前,南海粤剧进校园是以文化部门为主导的,社会上各个部门对传承传统文化未有一个共识,一般认为中小学都是歌歌舞舞就是了。所以历年来南海区教育部门的“六一”艺术节展演,都是设舞蹈、声乐、语言艺术类专场,而传统的戏曲就不知放在哪个专场表演,即使勉强放在语言艺术专场,与校园剧、音乐剧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往往都是戏曲节目吃亏。原本对粤剧进校园热情高涨的学校几年下来,就渐渐失去信心,从而大大削弱了当地粤剧进校园的热情。而且,由于现在是应试教育,检验学校成败的标准是文化课的分数,所以,即使学生在学习传统粤剧方面拿了省、市的奖项,大部分家长也宁愿自己的孩子把时间放在做文化课练习题,也不愿他们参加进校粤剧节目的排练。如果文化课成绩稍有失误,便会赖在粤剧训练占用了时间上。而忽略孩子在学习传统粤剧时受到的熏陶。此种种原因,形成粤剧进校园的工作推进的困难和阻力。

三、传统粤剧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对策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招聘粤剧特殊人才

处于对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出于粤剧进校园活动开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每个文化馆、文化站都应该配备1-2个粤剧专业人才,才能保障活动的效果。然而当前的文化站、文化馆面对社会招聘人员的学历条件是本科及以上学历,这样就给招聘地方戏曲人才带来了一定的招聘困难。大部分地方戏曲学校的毕业生的学历是中专或自考大专,尽管这部分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但是由于不符合硬性招聘条件,难以被招录到文化站、文化馆中进行专业的粤剧传承和传播工作。要打破这一僵局,必须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面向全社会开展特殊人才招聘,实事求是地适当放宽地方戏曲人才招聘的学历和专业条件,从而使各文化站和文化馆的地方戏曲类艺术人员能够进行合理配置,保障地方戏曲粤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也为文化馆、文化站补充新鲜血液,打破青黄不接的局面[5]。

(二)与专业粤剧团、院校开展长期合作

事实上粤剧在岭南地区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珠三角各城市均已配备了专业的粤剧团。而且广东最高的粤剧学府广东省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广东省粤剧学校前身)就设在南海境内。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推动粤剧的传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定期邀请剧校的老师到我们开展粤剧进校园的学校授课,给我们把把脉,指导我们的老师授课,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使之与专业学校的训练接轨,学生的唱、做、念更规范,同时也为专业院校输送人才,这种院校与地方结对的办法,一定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另外,邀请专业剧团到学校示范表演,通过直观感受粤剧的魅力,了解粤剧的表演程式,粤剧行当的表现特点,吸引学生学粤剧的兴趣,激发学生学粤剧的热情,培养粤剧的拥趸和观众。

(三)提高粤剧的创作能力

传统的粤剧虽然有很多优秀经典的剧目,它毕竟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只有不断提高粤剧的创作能力,才能使粤剧这一古老的剧种焕发出新的生机。要提高创作能力,首先要对现有的粤剧创作相关文化单位的力量进行整合,例如由文化部门牵头,联系周边的粤剧创作研究院、粤剧保护中心等单位,召开作者研讨会,为有需要的学校提供优质的粤剧作品。省文化部门也可以定期组织粤剧创作课程或创作班,积极培养粤剧作者,有专家的指导,年轻的粤剧作者才有可能诞生,创作之路才可延伸。

在粤剧进校园的活动中,就必须创作出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剧作。例如:可以将校园剧和粤剧结合起来,将粤剧的一些表演手段融入校园剧中,通过粤剧的方式来表现学生的生活。例如少儿粤剧《将相和之负荆请罪》,该剧不仅获得了学生的喜爱,也获得了观众的肯定。《将相和之负荆请罪》,改编于小学语文课本,小学生对其故事比较熟悉,剧目给了学生一个讲述自己故事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粤剧知识,在排练过程中更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粤剧的兴趣,加强了对课本的理解,学生看起来更加亲切,有共鸣。由校园剧改编的粤剧可以在曲牌、舞蹈、唱腔、故事情节、服装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但必须与传统的粤剧相吻合,这样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达到创新。

(四)发挥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

粤剧进校园活动对于粤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中推广粤剧并非为了培养专业的粤剧演员,而是为了积极推广传统文化,为粤剧培养观众,使小学生熟悉粤剧、喜爱粤剧,促进粤剧的长远发展。因此该活动应该得到教育部门的广泛重视,由教育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由文化部门进行配合,从而提高各学校对该活动的重视。在六一儿童节的才艺展演中也应该设置戏曲类专场,鼓励进行粤剧进校园活动的学校编演粤剧剧目参加比赛,提高师生的积极性的同时,使优秀传统戏曲─粤剧代代相传。

(五)促进粤剧文化的跨学科渗透

为了进一步推进传统粤剧文化进校园活动,除了要进行专业队伍的排练,并积极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时间之外,还应该积极推进粤剧文化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渗透,也就是全方位、多学科的开展粤剧文化活动。例如粤剧文化与英语学科的融合,可以带领学生用英语对粤剧人物及其表演作翻译介绍;粤剧文化与综合实践学科的融合,综合实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戏棚文化进行参观了解;粤剧文化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可以带领学生在了解粤剧文化的基础上改编课本剧,并加强学生对剧本的学习和深入了解;粤剧文化与美术学科的融合,可以以粤剧服装设计、粤剧服装绘画、粤剧面谱作为美术教学的教学材料。粤剧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不仅能够使小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粤剧文化,提高小学生的粤剧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增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使其他学科的教学获得更加生动的教学素材,减小粤剧文化进校园的阻力。

(六)发挥各媒介的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为了使小学生和小学教师更好地了解粤剧文化,同时也使粤剧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关注,应该积极发挥各种媒介的作用。例如当前很多小学都开通了校园公众号,教师、学生家长都是其主要读者。可以在学校公众号上积极推送粤剧知识,,以及学生学习粤剧过程中的一些精彩瞬间和参加相关比赛的赛事情况,扩大粤剧进校园活动的影响范围,获得更多的社会人士和家长的支持。同时学校还要与当地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争取得到其支持,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粤剧进校园的宣传活动。这样可以使更多的社会团体和相关人士进入到粤剧进校园活动中来,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

(七)提高学生训练的效果

绝大部分小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粤剧形体和发声方面的训练,粤剧表演本身具有较大的难度,要将唱、做、念、打融合起来,这对很多小学生而言非常困难。例如在排演《巨人的花园》这出剧目时,扮演巨人的小学生动作生硬、眼神游离,具有较大的训练困难。教师如果对该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单独训练,帮助该学生了解每一句唱词的情绪和动作的要领,使其表演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另外,让学生参与到创编过程之中,使学生对一些段落进行自主编排,几个单个的自主编排组合可能就是一个小粤剧了。这种训练方式多些,学生将会迸发出了较高的训练热情,学生也由此喜欢上了粤剧表演。

四、结语

粤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粤剧文化进校园能够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粤剧的种子,使青少年了解粤剧、喜爱粤剧,积极传播传统文化,推动粤剧的传承、发扬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两岸四地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北京论坛举办[J].艺术评论.2012(02).

[2]罗澍伟.中国戏法艺术的传承与交流(上)――以天津为中心[J].杂技与魔术.2013(04).

[3]张树桐.深化艺术传承加强艺术创新[J].大众文艺.2013(13).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训篇10

“影视文学研究”课程教学改革

“影视文学研究”课程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应充分体现应用性特色,以“拓展、融合”的原则为指导思想,从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视野。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重新定位。(一)“分级教学,梯度推进”的教学计划。鉴于半个世纪以来,“影视文学”的基础理论有许多重大发展,因此对该课程实行“分级教学,梯度推进”的教学计划就很有必要,即:1.在学期开始阶段,讲授电影与剧作理论。重在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的教学,以便使学生培养起对影视文学理论的兴趣并能掌握基本的影视文学作品分析方法。2.在学期中间阶段,阅读鉴赏叙事作品与影视剧作经典篇章。加强学生对经典文段的诵读,如指导分角色朗读,重视品味影视文学剧本的人物语言,强化语言表达训练。3.在学期后期阶段,针对性创作训练。从影视文学的各个体裁(影视戏剧小品、电视单本剧、电影剧本、电视长篇连续剧、电视解说词与栏目撰稿等方面),先选取优秀范例进行分析,再根据适当题目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作训练,培养学生真正将剧作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二)“统一框架,适当裁剪”的教学内容。本课程尝试突破一般影视文学教材和课程偏重于影视理论及实践的局限,力求真正站在影视思维的角度,开设真正符合视听特点的剧作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如下:1.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大量选取中外文学中富于视听特性和动作情节性的篇章,分析它们与影视作品的契合点,探索可能的改编方法,一方面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文字语言思维到视听形象思维的转化,另一方面为学生进行影视文学创作打下牢固的文学基础。2.为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课程还从影视文学的各个体裁(影视戏剧小品、电视单本剧、电影剧本、电视长篇连续剧、电视解说词与栏目撰稿等方面),先选取优秀范例进行分析,再根据适当题目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作训练,培养学生真正将剧作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影视文学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就业实际需求,必须大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逐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1.本体透视方法:把握影视文学的构成特质(两栖性、未完成性),教学中时刻强调学生的屏幕意识,欣赏和创作影视文学时能转化成屏幕艺术形式。2.接受理论方法:期待视野与体验对话。在影视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选择少而精的经典之作,设计“体验对话”环节,利用学生期待视野的形成变化,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3.读写教学方法:影视文学课型设计包括阅读鉴赏课和写作课。首先阅读鉴赏要求加强学生对经典文段的诵读,如指导分角色朗读,重视品味影视文学剧本的人物语言,强化语言表达训练。具体到写作,一般可以有仿写、随笔、短评、改编和创作等几种形式。结合广电专业的“影视摄像”、“视频编辑”等课程,实现从剧本创作到屏幕呈现的影视文学的最终完成。4.合作小组学习法:合作学习小组教学流程如下:合理分组提出目标要点讲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合作小组汇报小组评价。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影视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创作能力。

“影视文学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设想

课程经调整整合后,重点规划建设一部能反映整合优化内容体系,实用性、创新性较强的教材,并编写相关讲义。课程人才培养重新定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培养模式,通过实验室建设、实习平台与实践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影视文学创作比赛,或根据影视文学拍摄的校园DV大赛,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在学习中提高实践。具体到影视文学教学中的三个部分,即电影与剧作理论、叙事作品与影视剧作经典篇章阅读、针对性创作训练,每个部分又可以分成三个教学层次:实践(认识实习)——理论——再实践(综合实训)。这里,认识实习、综合训练是与理论课程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教学改革中增加的两个教学层次,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3]全面拓展影视文学教学思路。尝试打破课程界限,学科交叉融合延伸,将影视文学与艺术、外语、教育、思政等其它专业的学习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借用各专业学习中与影视文学相关的内容,既搞活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各科学习方式,又调动学生影视创作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贯彻省“教学质量工程”的方针,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再次,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尝试在“影视文学研究”专业课程基础上,整合中文系各教研室的师资力量,面向全校开设“影视戏剧小品创作”、“电影剧本创作”、“电视剧剧本创作”、“动漫剧本创作”等系列“影视文学写作”实用课程。以教学推动就业,以就业指导教学,形成良性互动。总之,高校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是创新型人才。“影视文学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重心应该是: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环节紧密结合,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平台,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现实就业。此举对于推动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将发挥重大作用。

作者:冯学红单位:巢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