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货币政策的主体十篇货币政策的主体十篇

货币政策的主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8:17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1

[关键词]信贷渠道;微观主体;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12-0128-03

[作者简介]崔秀荣,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河南信阳4640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工具逐渐发展,货币政策的传导开始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过度。但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没有完成,预算软约束依然存在,对利率调整的反应不够敏感;资本市场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资本市场对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不甚明显,利率和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比较有限;虽然初步形成了多种货币传导渠道,但仍然以信贷渠道传导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微观传导主体――金融机构、企业、消费者的市场化行为不够。为理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政府需从规范传导主体行为方面着手。

一、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理论及过程

信贷渠道是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比较新且有争议的理论。早期由凯恩斯提出,后经希克斯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通过影响资本成本(利率)从而达到影响实际经济变量。由于货币传导途径忽视了信息的不完全和金融市场的自身结构问题,从而受到了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信贷传导途径理论的挑战。伯南克、布林德等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证明了信贷配给行为是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自发产物,在基础理论上说明了信用传导机制,即信息不对称性催生了金融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可以提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因而对整个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信用机制的建立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借款人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是否足够高,以致借款人外部融资费用的变化对其投资等行为将产生直接、决定性的影响;二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够影响银行贷款行为。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过程是(以扩张货币政策为例):扩张货币政策利率企业净价值外部融资成本投资需求产出GDp,或是扩张货币政策利率股票价格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贷款iY。货币政策的变化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可用性,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其强调的不仅是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增加银行的存款,并通过银行存款的增加起到降低债券利率的效应,更重要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银行的贷款增多,而增大了的信贷供给,会使投资水平上升,从而使产出也处于上升态势。

二、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现状

依据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观点,货币政策所提供的名义货币量虽然是金融中介机构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的关键变量,但并不是连接实际部门和金融部门最合适的指标,因为传导机制并不能保证名义货币量变动能够全部反映在实体经济中。在我国,出现了信用传导机制扭曲、信贷传导渠道不畅的现象,其体现在:

1.货币增长与存差同时存在。尽管2002-2006年期间,先后升息3次,两次上升存款准备金率,但一方面,货币供应量仍旧增长,到2006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4.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9%,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5%。另一方面,银行系统内存在大量的存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含外资机构)余额为23.9万亿元。巨额存差的出现,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大打折扣。

2.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结构不对称。实体经济结构与金融经济结构的不对称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在实体经济领域,我国已形成了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同在、大型企业与中型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而在金融经济领域,则形成了计划性的正规金融体系和市场性的非正规金融体系构成的二元结构。从资金需求层面看,当前,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对资金产生了强烈需求,而国有企业对信贷需求增长缓慢。从资金供给层面看,正规金融体系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国家信誉”优势吸收了大量存款,支配了绝大多数的贷款资金供应,但它们的资金供给在制度上仍局限于国有经济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它们的主要贷款对象。而非正规金融体系中的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又缺乏国家信誉做担保,因而存款增长缓慢,贷款能力不足,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也相当乏力。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经营,但由于其自身经营受到其成本、规模及政策的制约,因而无法在短期内与一些非国有经济的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也就无法形成合理的资金对应关系。也正是由于资金需求结构和资金供给结构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问题,使得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对称,拥有我国银行业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事实上长期存在着“信贷偏向”。另外,近年来一些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的资金运用结构似乎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趋同,在信贷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出现了“能贷的不愿贷(国有商业银行),愿贷的贷不了的(中小金融机构)”的情况,这就直接紧缩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来源,也将中小金融机构游离在货币政策之外,导致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投资者――消费者”环节上传导不充分,使货币政策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即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号是扩大货币供应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中的中小企业感受到的却仍是持续的“信贷紧缩”。

3.金融机构绝大多数集中在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和中西部金融机构很少。近几年,国有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在农村和中小城市纷纷撤并(见表1),县级机构仅为存款机构,无贷款权,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未及时跟上,致使在县级出现了一些金融服务的空白,从而造成单个银行体系“体系性退步”这一“非理性”结果,个体成本节约导致了宏观成本增加,从而加剧了信贷服务机构的分布不平衡和货币政策传导的结构性矛盾。

三、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不畅的原因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微观传导机制的金融主体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灵。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了中央银行和企业、居民的中介,在存款货币扩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只有得到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并以信贷投放等形式加以贯彻,才能达到货币供给增加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存在诸多问题,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信号反应迟钝,致使货币政策在金融机构中传导受阻,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结构不合理,商业银行缺乏动力贷款。一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差距过大。2006年8月,一年存款利率为2.25%,同期贷款利率为5.76%,对个人贷款还可以上浮10%,银行只拿出不到一半存款放贷便足可支付存款利息;二是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截至2006年7月底,商业银行准备金方面,总准备金余额一般在2.3万亿左右。按照1.89%的法定准备金利率,以及1.62%的超额准备金率,央行的年利息开销在300亿元上下,各大商业银行均可坐享这部分收益。据社科院一研究人员的初步推算,仅工商银行每年的准备金利息收入便可高达50亿元以上。准备金存款利率过高,使金融机构放贷的惰性较强,往往将居民、企事业单位存款作为超额准备金存在中央银行吃利息。

(2)过度强调风险防范,致使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灵。一是严格的风险管理制约了基层行的信贷扩张能力。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善了信贷管理体制,但责任约束过度,其弱化了基层信贷人员的信贷扩张潜力及政策的传导效果。二是管理体制滞后,削弱了基层行自主经营决策能力,导致基层商业银行活力不足。作为实行一级法人高度集中管理的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均制定了各自的信贷政策,将信贷重点投向资金流动性强、经营效益好、银行收息率高的优势重点企业,忽视了一大批有一定市场潜力且发展前景较好的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造成信贷投向集中。

(3)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客观上压抑了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字,中国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合计为4.54万亿元,为贷款余额的7.5%。为此,商业银行对贷款条件等信贷制度作出严格规定,对放款进行严格约束,但在促进贷款、调动贷款积极性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4)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转轨还没完成,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传统的运作模式与市场化模式相摩擦,大大消耗了银行系统的能量,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信号在银行系统内衰减。目前仍然是直接的行政指令管理与间接管理并行,有些指导性的管理会演变为指令性的管理,从而也削弱了银行的活力,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上的矛盾,往往会造成市场信号与政策信号的不一致,并引起银行行为的紊乱和预期效果失误,最终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受影响。

2.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货币政策传导的客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地作用于经济主体,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部门,而且取决于企业行为的市场化程度。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风险和利益约束机制不健全,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持续低迷,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使用效果差,这些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也弱化了货币信贷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3.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积极。分析其原因为: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居民超前消费意识不浓;受收入水平限制,居民消费难以扩大;受社会保障体制影响,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受消费环境制约,目前尚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受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影响,消费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响,居民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意图相悖,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响,居民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意图相悖。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储蓄存款近三年分流的主要去向是股市、国债和外汇资产等三方面,而增加消费的并不多。

四、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应采取的措施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逐步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约束和利润考核机制,使国有商业银行把利润目标的实现与金融风险的防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实现最佳利润目标的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此外,加强金融监管,完善外部约束。在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指标的真实性进行检查,撤销少数难以救助的金融机构,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大力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与协作。

2.推进企业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企业是货币政策的最终作用对象,他们对货币政策反应的敏感性决定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预算约束程度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能否发挥效应。而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管理不善造成的效益低下,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下游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支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应尽快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信用观念,引入竞争机制和成本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

3.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是疏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拓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的关键。由于信息不对称,加上中小企业自身规模与经营实力较小,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因此,通过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向银行提供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能性。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建立多层次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可设计为由地(市)、省、国家三级机构分层次组成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担保业务以地市为主,再担保业务以省、国家为主。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和发展前景的、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各类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均可列入担保范围。在建立担保机制的同时,也要保证担保基金的充足和稳定,基金来源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基金会员交纳会费、向社会公众和法人单位募集资金、发行债券等多元化渠道筹资。

4.大力开展消费信贷,改善公众的预期,为货币政策的顺畅传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一方面应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比重,加大投资工具的宣传力度,提高证券资产在个人金融资产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应加快社会保障、教育、住房、医疗等多项制度的改革,引导居民的消费预期。只有努力改善消费和投资环境,通过发展对居民个人的信贷业务,扩大居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鼓励金融创新,才能改变居民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储蓄的局面,增强对利率反应的敏感性,使货币政策产生预期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夏德仁,张洪武,程智军.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述评[J].金融研究,2003,(5).

[2]徐艳.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11).

[3]刘玮.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J].经济论坛,2004,(14).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2

论文摘要: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是货币政策实现其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传导机制的研究和考察很有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局限性,并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提供了政策思路。

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灵活、畅通。我国的货币政策发挥不够,属于弱效应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

一、我国的货币政策机制的的传导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

(一)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层面上的传导问题

1.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央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体,金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主体,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货币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缺乏独立自主性。

首先,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只具有建议和执行的权利,这会增加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阻碍货币政策效用的发挥。其次,央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其发行的货币量还要受商业银行信贷收支状况和财政长期借款、透支的制约。这些因素导致央行对货币的发行缺乏有效的控制。第三,在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中,外汇占款是货币投放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在央行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时,若回收货币的速度不及外汇占款增加的速度时,货币政策就会呈现扩张效应,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减弱。

2.央行监管金融市场的手段缺乏多样性。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监督管理金融市场的过程中,人民银行一直采用行政手段为主,市场手段为辅的方法。这种方法导致货币市场各主体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变化反应迟钝,进而影响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

(二)货币政策在货币市场层面上传导问题

货币市场层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货币市场结构不健全以及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联度不高两个方面。

1.货币市场结构不完整。我国的货币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和拆借市场。经过十几年的金融体改革,我国货币市场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其市场结构仍不完整,功能仍不健全。

2.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联度不高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关度不高,各种金融工具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合理,这种价格的扭曲往往对货币政策效果的产生制约。

(三)货币政策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层面上传导问题

这里只讨论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商业银行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垄断经营等方面。

1.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由于体制原因,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权限集中,行政色彩浓厚,盈利动机不强,普遍存在“大企业病”。这些管理上的问题直接导致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反应迟钝,限制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发挥。

2.垄断经营。长期以来,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维持了国有银行在银行业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到目前为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总额占行业存贷款总额的70%。在这种寡头垄断市场上,各国有银行的经营策略将会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央行内部货币政策的运作机制

央行应将目前由总行垄断的各种货币政策和手段分阶段,有层次的分配给各级分行。这样做可以加强基层分行对货币政策的执行能力,同时,基层分行在执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可以将货币政策意图更有效的传达给商业金融机构、企业以及个人,以影响他们的行为。

(二)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

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策略选择上,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货币场。一是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当前要从扩大货币市场主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加同业拆借市场吞吐基础货币的能力等方面加快货币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多元化、高效率的货币市场体系。二是适当放宽经济落后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加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条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货币市场的发展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使票据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中介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三)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运行的有效性。自我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是以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的。所以,必须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改革,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参考文献:

1.米什金[美].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3

自1998年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以来,中央银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从现实情况看,其货币政策操作力度是相当大的,然而却与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不旺、经济增长缓慢的政策实施效果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这究竟是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已经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还是由于受客观经济新形势的影响,货币政策有效发挥存在时滞?一时间,人们禁不住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如果仅仅从近几年货币政策的表现就断言货币政策无效,似乎有失偏颇。因为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来看,1984年以前,我国的金融政策一直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下,因而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确立为中央银行后,其职能和地位得到日益巩固和加强,货币政策也日渐成为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上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例如,1993-1996年,为治理因社会总需求过剩而引发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可以说,这是我国中央银行首次成功地运用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其效果是显著的。1998年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为扩大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又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应该说,我国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也是有的,但发挥得不够,属于弱效应(这似乎验证了凯恩斯学派早已有过的解释:货币政策的紧缩功能强而扩张功能弱)。为此,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二、对我国货币政策弱效应的辩证分析

1998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弱效应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复杂的,必须辩证地加以分析。首先,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具有金融制度的二元结构、金融市场体系残缺与滞后、政府对金融业过度管制等金融特征,因而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因为西方国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是立足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市场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而应更多地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分析框架。换言之,同样的货币政策,在西方国家能够带动经济的复苏,而在我国却可能无明显效果,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其次,以物价稳定作为最终目标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我国也不例外。但物价应稳定在什么范围之内,虽然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量化标准。换言之,目前理论界认为的货币政策弱效应是基于不同的监控指标体系之上得出的结论。再者,从理论上说,货币政策的意义就在于货币当局通过改变一定的经济参数,达到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目的。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的选定和传导机制的确定等内部制约因素以及经济开放度、现行汇率制度、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现状等外部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有效发挥都有着制约性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内部因素的制约

(1)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可以自主决定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程度。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中央银行自成立起就始终摆脱不了政府的影响,受制于政府的行为;中央银行自主选择货币政策的能力十分有限,独立性较弱。表现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既要考虑自身的目标偏好,又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目标偏好,因而形成了实为多重目标的单一目标——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定位以及我国货币供应具有的内生性[1]与外生性“混合特征”,便明证了中央银行不能独立地随意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基础货币变动都是中央银行意愿决定的,这里还存在着许多经济学家常提到的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过程。然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持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因此中央银行极有可能迫使自己在多重目标之间寻找平衡。这种弱的独立性,导致货币政策效果难以有效发挥。

(2)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要完全实现这四个目标,达到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四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会严重削弱政策效果,因而西方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相继完成了从“多目标”到“单目标”的转变。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虽然也选定为单一目标,但这一目标实际上却包含着两层含义。由于必须考虑到经济增长的重大政治和社会意义,因而中央银行在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双重目标的同时,更偏重于经济增长。但在目前我国通货严重紧缩的情况下,究竟应该偏重于经济增长还是保持币值稳定,都会产生“囚徒困境”,[2]削弱货币政策效应。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因此,从某些程度上说,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灵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就成为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始于1998年,主要是以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的,至今尚未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具体表现在:

第一,凯恩斯学派的传统利率传导途径不符合我国国情。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即决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的关键因素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基本上还是实行管制利率,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很低,同时实体经济对利率弹性也呈现出非预期化特征。因此,用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途径来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

第二,货币学派的资产相对价格变动传导途径在我国缺乏金融市场支持。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到供过于求的状况,则货币资产的持有者会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从而增加产出。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公众多余的现金余额支出变动来影响支出和收入,从而达到国民收入的增加。这需要有充裕的货币以及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资产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即使公众有能力也有愿望对其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也缺乏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因此,用货币学派的资产相对价格变动传导途径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第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托宾为代表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在我国存在现实阻滞。托宾的q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上升,利率下降,促使股票价格上涨,q值相应上升,企业也相应增加投资,从而总产出增加。因此,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关键,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规模、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金融市场各子市场间的一体化程度。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相当滞后,不仅规模偏小,而且还处于规范发展阶段;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几乎完全被割裂,通过股票价格提高形成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也不是很明显。因此,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存在现实阻滞。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信贷途径。但据李晓西等同志的研究报告,[3]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存在六方面问题: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机构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二是传导机制的客体即企业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三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路径过窄;四是货币政策传导速度下降;五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动力和信号有失真问题;六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不容乐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

2.外部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快,我国货币政策有效发挥面临着许多新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

(1)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货币政策效应与经济开放度密切相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总需求和总供给与国际收支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从而使经济运行方式和货币政策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即: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依赖于经济开放度;经济越开放,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越小,而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越大。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快,在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国外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跨国银行的大量进入,跨国银行可从我国银行业手中抢占大量的业务和市场,影响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受到极大的影响;也使得我国现行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被削弱,因而货币政策效应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由于我国现行的钉住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弹性,因此无法及时地对外部冲击作出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具体表现在:第一,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因此会出现所谓的“储蓄、投资和通货紧缩”悖论,即越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通货紧缩的预期反而会增大;第二,钉住汇率降低了套利风险,会造成短期资本外逃,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受到阻滞;第三,钉住汇率无法及时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增长,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

(3)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包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讲,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供应量脱离了中介目标的基本要求,与中介目标的“三性”(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差距拉大。因此货币供应量是否仍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成为现实问题。具体说来,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增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可控性降低;金融创新增加了货币供应定义和计量的难度,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改变了各层次货币总量的决定因素,削弱了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就货币政策工具来讲,金融创新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效率,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操作效果。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讲,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途径有弱化作用。[4]

(4)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是畸形的,主要有二层含义:一是指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二是指资本市场本身的非规范发展。由于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尤其是股票市场的高收益,造成了虚拟货币需求猛增,相应降低了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的刺激,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而资本市场的非规范发展,使得大量银行资金流入股市,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导致货币政策无法顺利传导致实体经济,同样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在当前中国股市的发展状态下,通过股市上扬促进经济增长只能是一个幻想。[5]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对外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货币政策有效发挥受到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多。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使货币政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内部制约因素还是外部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最终都落在了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协调性等方面。以下就此提出调整对策:

1.我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外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的外部平衡开始成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中必须考虑的经济因素。因此,在强调稳定货币币值这一政策目标的同时,也应关注国际收支平衡,选择汇率目标区作为现阶段的汇率制度安排,这是我国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的至关重要的方面。另外,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应尽快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物价水平监控指标体系。

2.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性指标逐步过渡到价格性指标已是世界性的趋势,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利率弹性的增大,应适时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既可消除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又可消除外资银行业务扩展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但在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渐进调整的策略:即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并将外汇存款和外资银行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同时参照短期利率指标,逐步过渡到以利率为单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针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短期内,我们必须着眼于流通信贷传导途径,改善信贷配给机制,消除对非国有企业的歧视,并大力发展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信贷传导途径这一传导机制能够畅通无阻。从长期看,必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实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信贷途径为主向利率途径为主的转变。同时,注重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拓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使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对经济实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发展。由于货币政策偏重于总量调整,而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整,故在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通货紧缩的市场格局下,应当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来消除体制和结构性供给刚性,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能量释放到有利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方向上来。

「参考文献

[1]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J].经济研究,2001,(3)。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

[3] 李晓西,余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J].金融研究,2000,(7)。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4

关键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完善思路

中图分类号:F8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货币政策是调控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而采用的手段。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在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数量型工具,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待完善。因此,研究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手段进行了相关思考。

一、分离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

我国中央银行将货币政策职能和金融监管职能是集于一身的,两项职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角色冲突,导致中央银行在强化货币政策职能时,金融监管不力;在强化金融监管职能时,影响货币政策决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监管职能分离,建立货币政策执行协调与联系机制,这样可强化对经济金融的分析和预测,不仅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还有利于解决政策职能和金融监管职能的冲突,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

分离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有利于完善和改进金融监管,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运行。对货币政策而言,以货币政策为中心的功能模块是提高宏观调控效率的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之一,我国货币政策着眼点是币值的稳定和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增强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方面的研究力度,有利于货币政策制定决策的科学规范和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的提高。对金融机构监管而言,金融监管主要是运用法律、行政手段,通过确定审慎监管指标,规范和约束金融机构的行为,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监管机制和金融监测体系。

二、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包括政策独立性和信用独立性两个方面,政策独立性是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自主性权力的大小,信用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给受经济外生或内生冲击的影响程度。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法并没有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充分的政策独立性,这主要是由于中央银行行为目标的多重性、央行部分职能的财政化、不合理的外汇管理体制等原因,使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面临着一个挑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具有很大的影响,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政策,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在制度和执行货币政策从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就越好。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即协调好中央银行多重目标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加强对资金国际间流动的监测等,以完善货币调控机制,增强央行的信用独立性。

三、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宏观调控主要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多元化的经济结构是多元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存在的经济基础,货币政策调控一定要与银行体制改革互动,在货币政策决策过程中,中央银行应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协调好准备金率、利率等制度性工具,优化资产结构,增加资产储备,进一步加快中央银行资产票据化、债券化的步伐,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效率,也是进一步发展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重要保证。

四、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传导机制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金融市场在整个货币的传导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货币传导途径一般有三个基本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第二个环节是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机构;第三个环节是从非金融机构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逐步实现利率与资产价格为主要传导渠道创造条件,是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手段。

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货币渠道向利率渠道的转变,稳步推进市场利率化,就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中央银行应以资本市场变化为目标,通过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工具;其次,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增加货币市场主体,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要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调节投资与消费行为,提高经济活动中的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社会各经济变量的变化也影响中央银行、各金融机构的行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金融货币市场发展的需要。

五、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完善我国银行货币政策,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在现代金融业中,政府的价格目标应着眼于解决未来的通货膨胀,把重点放在对未来趋势的分析预测上,实行前瞻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远期目标,前瞻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包括一套真实、及时、可靠的金融统计资料、明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用于经营性操作的货币政策工具和规范统一的货币市场,逐步创造一系列运用前瞻性货币政策的相关条件,严格监管金融市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预见性。

参考文献:

[1]陈建斌.我国中央银行管理流动性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经济,2011(06).

[2]刘洲源.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分析[J].时代金融,2011(02).

[3]彭芸.货币政策框架与中央银行沟通策略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2(03).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5

在信息不对称下,央行如何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政策信号,使市场形成正确的预期,从而避免市场的猜测和混乱,这时就需要央行传达清晰的政策信号,这种市场参与者通过信号甄别来识别央行政策的方法,是新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贡献。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了诸如声誉模型之类的理论来解决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的时间动态不一致问题。对于中央银行而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高政策透明度是树立央行声誉、给市场传达信号的一种好的方法。一般认为,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央行就政策目标、宏观经济信息、央行决策过程相关依据和程序的公布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形成市场主体对通货膨胀的共同预期,改善了货币政策的可信性。而且,共同预期和可信性的改善也对货币政策以至宏观经济的稳定产生了明显的效应。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形成共同预期

共同预期的形成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改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共同预期的形成降低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执行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意外通货膨胀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当非政策因素使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时,由于市场主体相信货币当局有能力抑制通胀,低通胀的共同预期不会助长实际通胀率继续上升,则市场不良预期对通胀水平的“哄抬”效应微弱。同时,低通胀预期的保持使名义工资水平在短期内不随物价上涨,总供给曲线不发生明显位移,这有利于货币当局迅速实施紧缩性政策,从而抑制总需求,以更低的成本平抑意外通胀的冲击。第二,共同预期的形成有助于解决货币政策时滞问题。在高度透明的货币政策体系之下,根据及时充分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市场主体参照央行颁布的货币政策目标和决策规则,能够大体上提前预知央行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和力度,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其投资和消费计划,也就提前消化了波动,无须等到央行正式实施货币政策。显然,货币政策透明度带来的共同预期不但可以平抑波动,还可以跨越识别时滞和行动时滞,使市场主体根据预期直接做出决策。当然,即使在高度透明的政策体系中,市场主体对未来货币政策走向和力度的预期也必然存在分歧。然而在政策目标、决策信息以及决策规则都十分明朗的情况下,共同预期不难形成,其结果是货币政策的效应较以往更及时地发挥出来。由于透明度提高形成的共同预期不但可以抵制意外经济冲击,降低货币政策执行成本,还能使货币政策提前发挥作用,跨越不必要的时滞,则其平抑波动、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发挥。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改善货币政策的可信性

显然,透明度的提高使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基本处于市场主体的监督之下,货币当局通过意外通货膨胀扩大产出和增加就业的行为会被市场主体及时发现,从而使其提高预期,货币政策成本上升。所以,货币当局会理性地选择遵守承诺。因此,透明度的提高有效地抑制了政府和央行的“欺骗冲动”,培养了市场主体对货币当局以及政策本身的信赖心理,改善了其可信性。可信性越好,货币政策对共同预期的引导和管理效果越明显,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市场主体和货币当局的沟通和相互理解。

提高央行政策透明度的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货币政策有规则和相机抉择之分,究竟哪一种更有利于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引导良好的市场预期,仍然是有争议的。实际上,采取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两分法过于简单,在实践中并不存在货币政策的绝对规则,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把相机抉择和规则进行调和,只不过是程度不同。执行相机抉择政策的中央银行并没有公开对目标或政策动向做出承诺,而是保留了根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相机调整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及对新信息和无法预测的情况做出反应的灵活性。那么,在货币政策规则和相机抉择相结合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克服中央银行在动态时间不一致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同时保持货币政策应对意外冲击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建设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对外公布金融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不够,对未来经济金融形势的预测等信息公布较少,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有限等。本文认为,央行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性。

明确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明确授权中央银行独立地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央行的首要职能是通过独立的货币政策操作来维护物价稳定,既要对通货膨胀承担责任,又要对通货紧缩承担责任,从而彻底改变在履行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方面的随意性。

央行应建立定期信息制度,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方法、时间与形式

通过互联网、传统媒体向公众公开有关金融信息以及相关的工作程序,如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及有关货币政策评论,加强中央银行与公众的信息交流,引导金融机构和公众预期行为;增加预测性报告的实质内容,提高对未来经济金融形势预测的准确性,以使公众更好地把握货币政策的走向与宏观经济金融趋势,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效果。

加强和完善我国通货膨胀统计和金融统计

对价格指数进行更仔细的统计分析,如分析研究消费物价指数中的能源、食品、住房、衣着、医疗、交通等部分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短期冲击,考虑对外公布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另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与投资关系极大,还应密切关注涵盖投资品的批发价格指数。在金融统计方面,还存在如统计报表反映面太窄、报表缺乏合规性、统计指标设置重复、数据来源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有关部门应尽快加强和改进金融统计,保证货币政策有一个准确的依据。

提高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作用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操作;操作规范;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6)10-0013-07

货币政策的操作规范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所遵循的行为准则或模式,它是决定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上有两种完全对立的货币政策操作规范,即“相机抉择”和“按规则行事”。我国自1992年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后,逐渐加大了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力度。但究竟哪一种货币政策操作规范更加适合中国转型期的实际情况,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首先对转型期的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进行回顾总结,然后对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选择进行理论分析,以期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转型寻找理论依据。

一、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计划和财政手段,货币、信贷手段处于从属地位。在“大一统”的金融格局下,中国人民银行集中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诸多职能于一身,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综合信贷政策。20世纪80年代,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中国人民银行于1984年开始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逐步转变为以国家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虽然信贷现金计划管理仍居主导地位,但间接金融工具已开始启用。这一期间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大量超经济增长发行的货币导致商品供需失衡,物价持续上涨。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三次货币扩张,进行了三次货币紧缩。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货币政策操作逐步向间接调控转变。从1993年到2005年,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明显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到1997年,通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积极治理通货膨胀,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第二阶段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货币政策以适度放松为主要特征,旨在治理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增长。第三阶段,从2003年开始至今,货币政策调控的明显特征是为了防止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

(一)1993―1997年的货币政策操作

由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以及软预算约束的存在,中国经济在90年代初期出现了明显的“泡沫”势头,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投资与消费需求同时膨胀;二是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三是货币供应量超常增长;四是金融秩序混乱。

针对1993―1994年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中央开始推行从1993―1997年长达4年之久的“软着陆”宏观调控。从治理金融秩序人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交易行为,完善金融法规建设,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并且加强了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在这一时期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有:第一,整顿金融秩序。第二,强化了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三,调整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采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央银行正式向社会公布季度货币供应量指标,1995年初宣布将货币供应量列为货币政策的控制目标之一,1996年开始公布货币供应量的年度调控目标。第四,灵活运用利率杠杆,加强利率监管。第五,实施汇率并轨,干预汇率形成,协调运用本外币政策。通过以上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以及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的以整顿金融秩序、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金融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效果。通过4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也成功实现了“软着陆”,具体成果见表1。

(二)1998--2002年的货币政策操作

1998--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中国面临的通货紧缩形势,积极采用各种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第一,大幅度降低利率水平,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1998年中央银行共下调3次利率水平,1999年6月10日和2002年2月21日又下调2次利率水平后,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为1.98%。第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灵活调控基础货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4月首次开展公开市场业务,1998年恢复后,公开市场业务日益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工具,1999年公开市场业务债券操作成交7076亿元,净投放基础货币1919.7亿元;2000年为控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稳定货币增长率,人民银行从前两年以投放基础货币为主转向收回商业银行过多的流动性。第三,取消贷款限额控制,灵活运用信贷政策,调整贷款结构。第四,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

(三)2003-2005年的货币政策操作

这段时间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有:第一,逐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体系,灵活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2003年开始我国外汇供给持续大于需求,且每年的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见表3)。第二,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2002年2月21日最后一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后,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开始调高利率。同时,本着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的指导思想,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第三,发挥信贷政策在经济调整中的积极作用。第四,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外汇储备稳步增长。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汇率体制改革上不断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措施。在汇率形成机制方面,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和外汇管理局也以此为契机,加快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累积的重要原因。回顾我国20多年的货币政策调控实践可以看出,“一收就死,一放就乱”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调节的顽症。我国当前金融领域累积的各种风险之所以形成,与我国货币政策的一次次收放密切相关。当宏观经济过热时.虽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给经济降温,但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企业已经上马的大规模投资由于

缺乏必要的后续资金注入而成为银行的呆帐。当宏观经济偏冷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又会使得企业由于融资成本过低,对前景盲目乐观,从而出现强烈的投资冲动,最终导致金融风险加大。

3.我国的货币政策调节具有“一刀切”倾向,不能进行“微调”。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实施“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主要是用能动性名义国民收入波动来抵消因需求干扰等因素导致的自发性名义国民收入波动,旨在使经济运行稳定在货币当局所期望的水平区间之内。因此,“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规范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在于掌握好货币政策的调控之“度”,要掌握好“度”,关键又在于货币政策本身能够进行“微调”。在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政策工具难以自由变动和灵活操作,金融市场发育不全,中央银行很难针对经济风向的变化进行“微调”,经常是“一步到位”,并且有“一刀切”的毛病。如此进行货币政策调节的结果必然会造成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

(二)“规则”型货币政策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1.“规则”型货币政策可以真正起到稳定经济运行的作用。由于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运行,故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就成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内容,如果我国中央银行按“规则”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就可以通过制定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计划,有效平滑经济增长速度,以实现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当经济过热时,由于“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核心是按照正常的名义国民收入增长率来确定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在货币增长率既定的条件下,超过名义国民收入增长率区间范围的总需求增长就会受到有效抑制,从而可以紧缩经济。反之,当经济运行趋冷时,按“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会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可以实现经济的有效扩张。

2.“规则”型货币政策更加适合我国转型期的国情。首先,由于“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决策程度较为简单,操作方式也相对固定,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有所下降,这样,在我国中央银行现有调控能力条件下,就会有助于减少货币政策的盲目性。其次,按“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受政府行政干预和其他部门影响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更加适合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不高的国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货币政策的依附性。最后,“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规范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纯粹“规则”,而是一个“相机抉择”成分不断减少、按“规则”行事的成分不断增加的动态过程。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政策急剧转向而带来的利益冲突,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7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货币市场基金是在货币市场上从事短期有价证券投资的一种基金。该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库券、大额银行可转让存单(CD)、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货币市场基金自1972年在美国问世以来,以其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而广受投资者青睐,现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金融工具,在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证监会批准,采用国际通行的短期资金市场投资基金标准的博时现金收益、华安现金富利、招商现金增值基金已经成功发行。它们的诞生将大大满足投资者对低风险、高流动性基金产品的需求,金融结构中主体地位的调整和行为的变化,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运用效果。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后如何有效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

一、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诞生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对货币政策的正效应。(1)有利于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有效传导,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间接化。从长远看,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可以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市场间接操作,提高政策的市场化传导效果提供保障。因为货币基金的发展前提是货币市场的发展,一个发达的货币市场必须拥有丰富的货币市场工具可供交易,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市场参与者众多且市场结构和层次优化等条件,而这些条件也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有效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必要保证。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间接宏观调控下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市场基金所持有的国债就成了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中央银行通过在货币市场上买卖国债,影响债券价格、货币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与投资者的意愿,从而影响银行信贷资金规模,实现货币政策意图的有效传导。显然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将大大提高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效率。(2)通过发展票据业务,扩大票据市场规模,中央银行可充分运用再贴现手段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票据业务的发展,一是扩大票据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二是促进商业银行建立票据专营机构,使票据业务逐步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经营和流动性管理手段,这样可使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窗口指导效果更加显著。中央银行可根据自身金融调控的要求,适时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贴现成本,以实现自身货币政策调控目标。(3)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引导市场参与者充分发挥利率调节的杠杆作用,提高了中央银行利率信号的调节能力。货币市场基金作为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一种套利工具,与利率市场化密不可分,它的诞生本身也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972年在美国出现的货币市场基金就是为了规避利率管制的金融创新。货币市场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或管制利率)的差额就成为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这一差额越大,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扩张也越快。这样货币市场基金就发挥了引导大量资金的流向,促使各个金融子市场利率的平均化的重要作用。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扩大产生了金融监管当局的利率管制政策事实上失效的结果,从而导致利率管制的最终取消,这无疑会加速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者会对利率的波动更加敏感,因而提高了利率信号的调节能力。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基金的建立与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社会资金与公众进入货币市场,确保了货币政策信号的传递与影响具有足够的广泛性。(4)促使中央银行逐步改变货币政策调控变量,从原来以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规模控制为主、货币供应量控制为辅直接向以主要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等中间变量上来。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功能类似于银行活期存款账户和支票存款账户,被统计为货币供应m2.我国中央银行必须改变货币供应量的传统结构,增加货币市场基金作为货币供应量的组成部分。从我国的现实看,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要次于这些资金在商业银行时的活期存款,可以确定为m2,作为第三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商业银行会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来吸引资金,如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nows)、自动转账账户(atS)、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等,这也要求中央银行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结构,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原来通过商业银行单一渠道传导为通过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双重渠道传导,拓宽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提高了政策传导效果。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可从两方面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一是货币市场基金扩大了货币市场的规模,会增大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的弹性;二是货币市场基金是商业银行存款的竞争者,有利于商业银行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效率,增强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反应的灵敏程度,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

2.货币市场基金产生对货币政策的负效应。(1)从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来看,部分手段的运用效果受货币市场基金制度本身的制约,政策效果受内耗因素的影响。首先,在货币市场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会形成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争购债券、争购商业银行贴现票据的格局,影响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政策和再贴现政策的效果。其原因:一是货币市场供应量小,买得进卖不出,市场筹码往往都被基金投资锁定;二是由货币基金本身的投资性质决定的。另外,货币市场基金与中央银行是货币市场上票据的竞争购买者,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中可以自行选择是将贴现票据出售给中央银行还是货币市场基金。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再贴现的依赖程度将随着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而降低,再贴现政策的效果被削弱。其次,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效力。货币市场基金的出现将会吸引相当部分的银行存款,这使得整个银行体系的存款在负债中的比例下降,即存款准备金的缴存基数下降。这样既影响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力,又降低了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2)改变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和结构,给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带来了困难。如果根据上文将货币市场基金归入m2,那么我国货币供应量结构中m1的数量下降,m2的数量增大。m1通常反映经济主体资金的流动性状况,m2通常直接反映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多少,m1/m2是货币的流动性比率,它的高低说明货币流动性的强弱,m1的数量下降、m2的数量增大表示货币的即期购买力下降,货币对物价的推动力减弱。中央银行在货币总量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结构的这种变化无疑会加大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难度。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因未计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显然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不利的。(3)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增加了中央银行货币利率管理的难度。面对储蓄存款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基金,商业银行创造新的金融工具来吸引资金,这实际上使中央银行的利率管制政策失效。(4)货币市场基金没有商业银行存款那样有两道安全保护防线,存在一定的金融安全隐患。中央银行是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机构对商业银行存款担保,这两道金融安全防线货币市场基金不具备。从这个角度讲,货币市场基金还存在着倒闭风险。因此货币市场基金的诞生给中央银行提出了新的防范金融风险的课题,也要求中央银行不断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5)货币市场基金的诞生对中央银行全国清算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清算体系的化建设将不断加快货币结算速度,增强存款货币的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将明显增大,这就相对增加了市场货币供应总量。这些将影响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历年资料的可比性,从而增加中央银行金融宏观分析的难度。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不足的原因界和实际部门近年来已作过较为全面的分析,代表性的观点可概括为内生性因素论和外生性因素论。内生性因素论主要从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政策运作机制本身探寻导致政策传导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如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中介变量的选择、最终目标的确定以及政策工具、中介指标与最终目标的关联性等;外生性因素论着重强调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主客体能动性,如政府的压力、中央银行自身的独立性、商业银行和企业体制倒逼及金融市场的有效性等。从近年来的情况看,重视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体制转型因素的分析则更为重要。

1.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型期间,传统调控手段失灵,新型调控手段运作环境不佳,货币市场功能残缺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要求极不相适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不佳的主要制约因素(江其务,2001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应渠道发生了从再贷款为主(1984——1993)到转向以收购外汇投放为主(1994——1997),再到目前的公开市场操作为主(1998年至今)的转变,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三次改道直接导致其政策的操作工具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即从贷款规模控制转向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再由对货币供应量为主转向对利率为主的调控。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正在加快,这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面临的新问题,同时也给中央银行提出了货币政策如何从调控m2转向调控利率,从货币的总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手段属于新旧交替的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手段如再贷款等已经不够灵敏,另一方面运用公开市场和运用利率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市场环境还很不理想,这就成了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力的转型瓶颈。同时在不发达货币市场中,中央银行难以通过货币市场传递利率信号,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整措施就难以在广泛社会范围内释放,产生应有的效应。

2.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还受资本市场萎缩效应、货币分布结构效应和货币替代效应的影响,这些都是导致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不佳的重要因素(江其务,2001年)。首先,资本市场萎缩直接导致财富效应缩小,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刺激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货币政策效应受到一定的折扣。我国自2001年以来的资本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上证指数从2200点一路跌落至2003年的1300点附近,持续两年多的下跌使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成为套牢一族,股票市值缩水在一半以上,投资者收益的下降直接影响其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影响消费需求的扩大,最终对中央银行扩大内需的政策产生负面影响。其次,货币分布结构畸形发展,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难度。近年来我国货币结构分布表现为两种明显趋势,即货币向少数人集中趋势和货币向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趋势。货币向少数人集中趋势导致全国绝大多数人想消费但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下降,不敢消费,而少数高收入阶层有钱又不需要消费,影响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效率;货币向沿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趋势直接影响我国开发西部战略的实施。再次,货币替代效应主要反映在近年我国外汇储备数量猛增,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中央银行用于收购外汇的货币供应量巨增。2003年我国中央银行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收缩银根,但大量收购外汇的人民币又回流市场,货币政策的效果被外汇政策所减弱。

三、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通过市场有效性传导借鉴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有效传导的。其直接是通过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直接商业银行银根松紧,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调控市场货币供应量,并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来间接影响市场资金价格——利率的变动。从美联储实际操作的情况来看,货币政策的传导体现市场性、间接化,是有效的。

1.发达的货币市场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意图多数是通过公开市场实施的,这里指的公开市场主要是指货币市场。因为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卖的对象是货币市场产品,美联储公开市场政策的有效性完全得益于美国货币市场的发达,货币市场中有数量足够大、品种足够多、期限足够合理、流动性足够强、收益足够稳定的市场工具可供买卖。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市场买卖证券产品,可以及时实现其增加或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意图,达到有效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效果。显然发达的货币市场是一国中央银行有效运用公开市场政策操作货币政策的基础。

2.货币市场基金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通常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是开放的,以基金单位的形式发行,其发行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一般每个基金单位是1美元。其所投资的货币市场工具的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都比较低,主要有短期国库券、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CD以及其他质量好、期限短的大面额金融工具。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数量庞大,它一方面在货币市场上是中央银行市场工具的竞争者(对于一个规模较小的货币市场来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又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导体,中央银行可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其获利空间,达到直接影响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功效。事实上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大小对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至关重要。

3.联邦基金利率是市场利率的决定基础,而联邦基金利率是通过货币市场反映的。联邦基金是指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体系中开有准备金账户并缴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之间就准备金调剂所形成的交易市场,即那些拥有超额准备头寸与准备金存款达不到法定要求水平的金融机构间相互拆放与拆入的交易。一般地,那些大型商业银行是联邦基金的主要购买者,其次是那些非银行经纪机构和交易商,小型金融机构往住是卖出者。由联邦基金交易所形成的利率具有很强的信号指示功能,因为它最能表明银根的松紧情况。美联储往往通过直接变动联邦基金利率的手段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头寸的松紧变化,达到调控市场银根松紧的目标。

四、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的货币市场基金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

1.要大力货币市场,为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创造条件,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打实基础。货币市场基金是以货币市场为存在和发展基础的,也是货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因此,要发展的货币市场基金,必须有一个健全、完善并且活跃的货币市场。一是要积极发展新的货币市场工具,增加市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规范同业拆借品种,允许资产质量高、信誉好的发行短期商业票据,增加银行承兑票据和CD的发行量,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现货与回购交易业务等。二是要扩大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要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加快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直接入市交易的进程。对于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等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建立金融机构的形式间接入市,对于个人投资者则可以通过建立柜台交易制度提高个人持有债券的流动性。三是要突出重点,扩大票据市场规模。要积极发展票据融资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步提高票据融资所占融资总量的比重。四是要加快货币市场清算体系改革,组建与市场交易同步的清算系统。目前我国缺乏跨银行集中统一专门办理资金清算的清算银行,应适时组建全国性清算银行,专事资金清算业务,服务于全国统一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五是要鼓励、加强货币市场中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行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应注重开发各种衍生金融市场,只有如此,货币市场才能保持一种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2.健全制度,规范化发展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基金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作用,引导市场资金流向,有效贯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规范化的货币市场基金均为开放式基金,由于其只能投资于货币市场的短期工具,通常收益稳定,风险极小,但往往盈利率较低。货币市场基金为了降低操作成本一般投资的稳定性较高,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极强,市场利率较高时,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短期证券的收益下降,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数量就会下降,市场流动性增强;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短期证券收益就会增大,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就会增加,市场流动性就会减弱。货币市场基金对利率的高度敏感性,有利于引导市场资金流向,自动调节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因此,我国货币市场基金建设的初期,就必须健全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制度,规范发展货币市场基金,使其成为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

3.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起人和管理者模式可采用德国模式,允许商业银行通过综合经营参与发起或管理货币市场基金,走有中国特色的货币市场基金发展道路。无论是从货币市场基金的供给还是需求来看,二者都与商业银行有着直接的关系。截至到2004年1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居民储蓄余额为11.63万亿元。我国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上最大的交易主体,其所支配的巨额储蓄存款正是货币市场基金期望替代的对象,如果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没有商业银行的参与,那么短期内货币市场基金的快速发展将是很难想象的。国际上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美国式。美国商业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方式是通过商业银行设立的货币市场账户实现的。商业银行通过货币市场账户获得的资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的投资工具,获取高于银行储蓄的收益,投资者购买货币市场账户,除享受高于储蓄存款利率以外,还可以享受商业银行的各种服务。另一种德国式。德国商业银行直接参与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起设立与基金管理,为实现基金管理人与托管人分开原则,德国采用的是有商业银行设立的投资公司充当货币市场基金发起人或管理人角色,这是德国式银行混业经营的货币市场基金发展模式。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易采用德国模式,这样既有利于货币市场基金自身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业务从目前的单一化快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两者的合力势必加速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这样也有利于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市场实施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以有效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4.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为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创造盈利环境。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正在推进之中,从2004年1月1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下限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上限。从改革的方向看,将逐步过渡到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对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在条件成熟时对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允许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向下浮动。这些相关的利率管理改革举措会直接影响到储蓄资金的流动方向,这将有利于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对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调节货币政策也是一个有利的信号。

主要:

1.[美]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袁东:《论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及其政策》,《财贸》2004年第2期。

3.巴曙松:《当前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13日。

4.江其务:《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金融》2001年第2期。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8

关键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物价上涨,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如此特殊的经济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中央银行已多次实行货币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是否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润滑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着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

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着,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着。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

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着。货币政策

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9

关键词:金融创新;货币政策;有效性;传导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60-02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与财政政策一起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有形之手”。中国确立了中央银行体制以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逐渐成为主要的调控方式,其实施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却并非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货币政策信号在经由金融领域传递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中,由于传导链节受阻效率不高造成的。金融创新的模式和途径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通过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较低的原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目标,其实施的效果与调控预期的差异是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中国经济持续升温以及宏观层面上的诸多问题,都与流动性过剩有关,而这恰恰是货币政策最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央行近几年的核心任务就是回收流动性,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此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与调控目标尚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仍处高位,而且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也被打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提高,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二是年初制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被突破。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造成货币政策有效性较低的原因。

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通常,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国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的直接影响,而这种效率是特定的金融制度、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主要原因有:金融体制改革不到位,金融市场不健全,融资结构单一,公众预期不稳定,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投融资行为等。这些问题是由于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引起的,在短期内很难有效的解决。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使得货币政策失效。目前,中国成本型通货膨胀压力巨大:一是国际粮食价格进一步上行的可能性很大;二是资源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保持持续走高趋势。保持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但通常只对需求推动型通货膨胀能够进行有效的调控,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则无能为力。

3.资本自由流动使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较大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及资本自由流动,使得中国货币政策的作用空间和强度受到很大制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很大。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均衡造成人民币的巨大升值压力,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大量投放人民币,同时在利率政策的运用上,要考虑中美利差因素,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造成较大影响。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机理

金融创新是指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创新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1.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商业银行充当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的调控目标和意图通过商业银行传达到经济社会中。金融创新降低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商业银行为了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大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的力度,证券业务、表外业务和服务性业务的比重不断加大。这势必削弱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传导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2.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需求结构,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随着经济发展,货币需求总趋势呈现增长态势,但是,金融工具的创新却从结构上弱化了货币需求。许多新型信用工具,如银证通、银保通,除了具有一定的投资功能,还具有良好的支付功能和变现功能,使得货币需求的构成发生了变化,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3.金融创新放大了市场化效应,弱化了行政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理财产品业务对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影响值得关注。理财产品作为银行资金来源,却不是存款,因而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由市场决定,而且多数情况下高于存贷款利率,这在利率水平上与货币当局调控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意图是一致的,但是,货币当局却不能影响或作用这部分资金运用比例,这对有效调控流动性不起作用。

4.金融创新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金融创新使金融市场运行更加繁杂多变,资产更具流通性,价格也更具易变性,分散了货币当局的注意力和控制点,影响了货币当局的正确抉择,加大了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导致金融业务大量交叉,新型金融工具的运用与金融衍生品的出现,使得利率与汇率政策的传导更具有不确定性,传导时间更难以把握,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外在时滞,给货币政策的判定效果带来较大困难。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得出中国目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不高的结论。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需要对中国金融创新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降低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在政策体系方面,针对金融创新的灵活性,建立货币政策体系自身的创新机制和动态自我调整机制,运用不同的政策方式,借助不同的政策工具,进行灵活调控。在政策主体方面,针对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弱化,进一步提升中央银行的地位,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政策操作方面,针对金融创新工具的多样性,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更多重视货币政策操作对社会公众的导向性影响,通过调整社会公众的预期,实现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在政策环境的改革方面,针对金融创新对传统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必须适当加快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改革转轨风险,循序渐进,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参考文献:

[1]孙小丽,杨晓光.基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08,(3).

[2]中国人民银行龙岩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分析[J].上海金融,2009,(4).

[3]白钦安,李安勇.试论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J].国际金融研究,2003,(6).

[4]王煜.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J].中国金融,2001,(7).

货币政策的主体篇10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基点,是指能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发挥对经济调节作用的最佳结合点。这个因素既可能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结果,同时又可能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即二者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应当一头连着财政收支的管理结构,另一头关系到货币供应量的适度调控,有互补互利的作用。因为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动是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而货币供应量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提醒我们,两大政策的协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各自以自己的调控内容与对方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效应的相互呼应。另一种则是两大政策的直接联系,也就是所谓政策操作点的结合。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处在变革之中,其结合点也会因此而变动。因此,在转型过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有两大基点:一是国债;二是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从不同的侧面分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在于协调配合运用两个政策工具,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宏观经济运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方式与内容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如果从配合的形式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实践分析

政府在对宏观经济调节过程中,要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要根据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某种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政策配合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宏观调节效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7.5%,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大大提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逐步过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逐渐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方式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略统计,改革开放23年间,实行“双松”政策组合的达13年,实行“双紧”政策组合9年,实行“松紧”组合只有1年,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初期(1979~1984年)。这一阶段,总体上说执行的是“双松”的政策搭配,即“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松”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降低存款准备率,降低利率,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财政系统通过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4,5];社会总需求因而能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起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在改革初期,特别是1984年以前,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能够推动闲置资源的运转,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是1984年以后,由于经济中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源,“双松”政策注入大量的货币则会堵塞流通渠道,导致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阶段(1985~1997年)。1985年后,一方面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确立了货币政策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开始具有了特定的内涵和应有的作用,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得到确立。另一方面过渡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在这一阶段中执行的是“双紧”的政策搭配,即“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在“双紧”政策模式中,银行系统通过收回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收缩;财政系统通过增加税收,削减财政开支,增加财政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压缩社会总需求。

第三阶段(1998~2002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告别了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短缺经济,出现了物质产品的相对过剩,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由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治理通货紧缩。在政策取向上,由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双紧”过渡到“双松”,即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在支持发展、化解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作用的基本估价

“转型”是近几年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任何政策措施都不能离开这条主线,并在服务服从于这条主线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位作用的发挥亦离不开这个基本前提。

第一,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确立,标志着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转型时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组合的显著特征。从改革初期的大财政、小银行,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前期的“大银行、小财政”,到90年代末期财政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财政政策本身从行为而言经历了一个“强——弱——强”的过程,从职能上讲也经历了一个由金融财政到吃饭财政、由建设财政到公共财政的转轨和演化过程,公共财政理论及政策框架的初步确立及分步实施,标志着我国财政体系及建设开始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是财政政策本位的彻底回归,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政策搭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的重点紧密联系起来,相机抉择,协调推进,才能收到最好的政策效果。近二十年来,我们在宏观调控建设方面虽然有很大的成就,但仔细总结检验,宏观调控的政策绩效与预期政策目标相差较大。时至今日,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规范,“相机抉择”变成了“随意选择”,宏观调控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政策目标不明确,基本处于“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紧紧松松,松紧交替”的怪圈之中,滞延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和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甚至在90年代末期把“实行双紧”的政策搭配作为我国既定的一项中长期宏观经济选择写入了我国的许多重要文件之中,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们的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知的肤浅,自主运用能力与水平较差。政策搭配缺乏权威部门,往往政出多门,形成政策效应的相互抵销,在1998年就呈现出了财政政策扩张效应被税收的制度收缩效应抵销,积极的货币政策效应被整顿金融秩序、治理三乱的制度收缩效应所抵销等局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及政策搭配框架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第三,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在宏观调控中的主体地位有所下降。众所周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财政政策的目标是通过其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因此,政府有能力改变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是有效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的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财政体制改革的力度,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收到了明显的政策效果。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已经持续了将近5个年头,通货紧缩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实施扩张财政政策的经济运行背景有了较明显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公理,继续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刺激效应要呈下降趋势。如何保持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是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政策搭配与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四,信贷集中与“惜贷”并存,扩张的货币政策缺乏必要的传导机制,淡化了稳健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当前,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闲置的供给型资金与经济发展急需的巨额资金需求并存,有效的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运用。截止到2002年末,预计全国金融机构存大于贷将超过4.5万亿元,比通货紧缩初期的1997年末,新增4万多亿元,其中近几年新增近2万亿元,银行资金运用率降低,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和效益滑坡,金融运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各产业主体又急需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财政可支配资金无力担此重任,“造血”与“输血”严重脱节。如何将充足的金融资源总量优化、结构配置到各产业部门,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货币政策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启示下,从1997年开始,中国金融体系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其核心是改革了银行内部法人制度和授权授信制度,银行评估项目、管理资金更为严格、谨慎和科学,同时也削弱了整体金融供给资金的能力(部分分支机构无贷款审批权限)。这种日趋理性的经济金融环境降低了选择性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形成了信贷资源向优势地区(沿海地区)、优势行业(电力、电信、烟草等)、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集中,且呈不断强化的态势。内陆地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形成了银行体系内部资金闲置与营销“惜贷”的结论。对此有人从货币渠道传导机制上寻求破解上述课题的答案。从疏通传导机制出发增大积极货币政策的政策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会收到一定成效,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特别是当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确立以后,货币政策作用的制度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传导机制和载体,形成与市场金融运行相适应的风险利益配置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主体在传导货币政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体制诱回,是克服信贷传递渠道不畅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