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十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十篇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49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1

关键词: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最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备废水资源化、生物质能源、固体废物资源化、资源再生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能在相关单位从事资源循环利用规划、开采设计、低碳技术、再生资源开发和环境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数理统计理论在各个学科应用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当代科技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方法。基于让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的认知[1,2],在本专业开设了《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3]。

文章对安徽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及存在的不足及相应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领域相当宽广的现代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工程技术和科研试验中常用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两大部分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培养具有解决有关实际生产和科研中实验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如专业试验、毕业论文环节的试验和今后在工作中顺利开展产品设计、质量管理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重点

掌握如何进行一项完整的资源循环工艺试验,如何设计编排,进行试验和对试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多因素多水平具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以及对其试验结果的分析。学习这门课之后,能掌握作为一名研究人员研究或从事某一科技探讨或工艺改进的全部过程,能够运用到实际中。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更好的试验结果。

三、课程基本内容与教学心得

1.课程内容和学时

第1章绪论(2学时)。涉及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概念和意义、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发展和应用、试验设计中的误差控制和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第2章单因素优选法(4学时)。涉及均分法、平分法、0.618法、分数法和抛物线法。

第3章方差分析法(4学时)。涉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法。

第4章正交试验设计(4学时)。涉及正交表的概念与类型、正交试验设计原理的直观解释和正交表的构造。

第5章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直观分析(4学时)。涉及单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多指标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和混合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及其结果的直观分析。

第6章正交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6学时)。涉及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相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和不同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的方差分析等。

第7章正交表在正交试验设计中的灵活运用(2学时)。涉及并列法和拟水平法。

第8章回归分析(4学时)。涉及一元线性回归、最小二乘原理估计回归直线中的系数、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

第9章均匀试验设计(2学时)。涉及均匀设计表和均匀设计基本步骤。

2.教学讲义

由于不同专业开设该课程的范围不同,并且各个高校的材料都有各自专业的特色,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都有侧重点。结合授课内容,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作者邱轶兵)[4]。该教材内容比较全面,适合作为本专业教材,使用该教材为后续的毕业实验设计打下了基础。

3.教学心得

该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教学体系复杂,学时较少,不能深入开展教学,学生当堂消化所学知识十分困难。单纯利用课上时间学习《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每次课后针对当天课堂具体作业,加深学生课下对当堂内容的吸收和巩固。

四、展望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由于是新建专业的课程,因此可以借鉴课堂实例很少,并且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具挑战性。在该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加入更多的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欧茂华.农科类毕业论文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0):1253-1255.

[2]邵平,孙培龙,孟祥河.工科院校食品学科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2):89-91.

[3]龚建良,吴宇雄,谭惠平,吴志平.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高教论坛,2006,4:56-58.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2

当前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就目前国内的发展形势看,环境工程专业无疑是一个朝阳专业和热门学科,理应容易就业,但现状正好相反,尤其是女生。原因除社会和企业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认知度低之外,还包括本学科方向设置上存在与社会需求不符的缺陷。总之,目前国内几乎90%的高校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具备以末端治污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知识,对清洁生产的理念掌握太少,除了清华大学和山东大学开设了部分清洁生产的课程外,其他高校少有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反之,对传统理念下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只会注重末端治污,以牺牲企业大量的投入来获取对环境的保护,这是和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2,3]。

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逐渐转变为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背景下,关于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与再利用的研究及清洁生产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大型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资源产出率提高15%。国家现在大力支持节约资源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治理环境污染等成绩显著的企业,响应国家大方针,针对工业企业需要,那么国家各工科院校对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也很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4,5]。2003年颁布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2009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与环境、资源与人口的矛盾制定了法律框架。各行业要严格执行上述法律,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各项指标,就需要大量的既懂环境工程专业,又熟知清洁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上述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来看,我国培养具备清洁生产知识的环境工程高层次人才必将带动行业的可持续性环保战略计划。因此,在大专院校中开展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将清洁生产理念和技术纳入其中,培养具备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是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核心。

我校以清洁生产为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顺应当前环境工程专业学科发展动向,环境工程专业不应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末端污染治理上,而要从长远的观点来理解环境工程,从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教育环境工程的学生。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理念,环境工程与清洁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调整、改造传统的生产工艺,从事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设计、试验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系统分析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结合我校本身特色以轻工行业的源头治污清洁生产为方向,进行新的特色方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在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有关课程,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工艺、新型水处理技术、膜技术应用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等课程,并且增加了相应课程的设计,大三大四每学期都有清洁生产特色方向课程开设,本专业积极加强建设,清洁生产课程现已列入我校精品课程进行全面建设,并配有精品课程网站,当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清洁生产特色方向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特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系列专业课程教学资料的收集和汇集工作,一改传统的课程理论教学,以四个互动—“课堂互动、企业互动、社会互动和实习基地互动”为主导(见表2),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丰富学生实验与实践环节,开展工艺讨论,参观学习,动手实践及理论总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缩短与企业的距离,提高学生就业率,同时有效服务相关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3

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与困难

1.发展成效。一是产业基础雄厚,循环链条完整。新能集团通过废弃物集中拆解加工、集中无害化处理,多元化回收实现绿色发展。集团拥有中国第三条意大利普洛佩兹和西班牙拉法格公司联合开发的废杂铜火法精炼工艺生产线,建立了12条国内先进的废塑料再生利用生产线,4条家电拆解生产线,引进台湾贵金属提纯生产线。年处理废旧机电产品27万吨,年产无氧铜杆12万吨,年产再生新型环保木塑产品1万吨、井盖地砖4万吨,年处理废旧家电产品150万台,年产贵金属500公斤。自主研发了裂解发电设备,将再生资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终端废弃物进行裂解发电,产生的电力供给集团自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8%,努力实现“自消化、零排放”,形成上游企业的产品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构筑了企业小循环。二是环保设施齐全,监管措施有力。集团拥有先进的破碎除尘、水循环等环保设备,有效杜绝二次污染。工业废水和废气,通过环保处理,出水水质和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建有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建有eRp管理系统,实现物料采购、生产、销售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先后获得iSo14000、iSo9001认证。三是坚持自主创新,智力保障完善。集团和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先后承担了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等科研项目,围绕着难拆解电线电缆、电机绕组的热解分离、新型木塑产品开发等技术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了多尺度智能化拆解与分离装备、梯级热解分离组合集成装备等示范生产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申请专利10余项,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是企业文化丰富,示范作用显著。集团是子牙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的重点观光企业,建有长1500米的工业循环经济观光通道和循环经济展厅,为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展示“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2.创造“新能模式”。“新能模式”是新能集团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出的环保型发展模式,是以节能、减排、降耗为目标,以资源再生、绿色环保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模式。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产业链较为完善。首先,利用完善的回收渠道将各类再生资源回收;其次,将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初步加工并分类;再次,将各种分类的废旧资源进行精深加工,产出各种产品供生产生活消费;然后,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的废弃物、秸秆、垃圾等进行裂解发电;最后,各类产品在经过消费后再次变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使循环经济构成完整闭环。二是产品出路较为广泛。新能集团拆解处理主要产生废钢、废铝、废铜、废塑料和不可利用的废物残渣。集团与大型钢厂、铝厂进行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废铜利用集团的拉法格设备进行精深加工,生产高精度高导电铜杆;利用木塑生产线将废塑料与木粉等融合生产可完全回收利用的木塑、井盖等产品,可用于市政工程建设。三是与子牙园区良性互动。依托子牙园区的资源优势,一方面消化本地区再生资源行业产生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为其提供资源和能源,还能处理园区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废弃物。与园区内企业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在周边地区形成“局部小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

3.制约因素。通过调研了解到,新能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难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信息不畅,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政策扶持信息等。二是技术创新难度大、周期长、生产力转化率低。三是研发投入比重大,投资周期长,财务风险大,企业自身资金较少,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四是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不科学是民营企业的共同点,也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不利因素。

4.企业诉求。企业希望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提高行业门槛、加大环保力度、提升环保标准,关停工艺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作坊式企业。二是对于环保设备研发、工艺流程改进和回收网络搭建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三是帮助搭建研发平台、营销平台和产业链平台。四是海关、商检、港务能协调配合、改革模式、简化流程,提高货物的通关速度,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五是减轻税负。进口再生资源海关代扣增值税税负较重,国内再生资源行业原材料购进一般无进项抵扣,增值税税负偏重。

二、几点启示

1.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性举措。新能集团站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前沿,经过数十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一是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做到变废为宝,显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如,新能集团实施的铜杆精深加工项目,年产铜杆12万吨,年可节约原生铜矿1560万吨,减少1200多万吨工业废渣、24万吨二氧化硫及180万吨其他废气排放,年节水768万吨,节约标准煤36万吨。裂解发电项目年发电量870万度,年节约标准煤3050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45吨。二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实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解决拆解污染问题。三是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还吸纳了劳动就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充分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从新能集团发展历程来看,其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就是与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而生。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需要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转型的骨干力量。新能集团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规范和升级,这也是整个再生资源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存在着准入门槛低,行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回收体系不完善、企业税负较重、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为此,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积极为企业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吸引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投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最佳收益,使得循环经济发展真正做到既“循环”又“经济”。

3.充分发挥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从调研中感到,新能集团的成长见证了子牙园区的发展,同时子牙园区的建设运营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园区促企业发展的模式主要进行了几个创新:一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园区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延伸为重点,集中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了产业聚集度高、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有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绿色管理模式。改变了行业经营分散的状况,实现相对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再生资源行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和拆解、加工水平。譬如,园区统一建设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废弃物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节能环保系统,还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的联合监管体制,对废弃机电产品从拆解加工到拆解后各种材料去向进行全程监管。三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技术人才集聚模式。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拆解加工技术设备,建有循环经济科技研发中心、再生资源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机构,汇集了中科院等知名科研院所的多学科研发力量,初步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

三、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基地。一是进一步强化产业聚集。落实《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管理办法》,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向子牙园区集中布局。各部门出台具体办法,引导新建的循环经济的大项目、好项目向子牙园区集中,对园区外已有的循环经济项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其向园区集中。加大行业监督和整治力度,取缔严重污染环境的小拆解企业。二是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协调国家财政部将园区内企业上缴的海关代扣废物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部分或全部返还园区,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项目建设,扶持园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同时,将园区上缴的税费市级分享收入和区县级收入全部返还给园区,用于支持园区和企业发展,优化投资服务环境。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区内符合国家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和产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静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以及循环经济科技研究开发等项目实施。

2.加大规范化管理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研究制定《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以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规范》等。二是进一步拓宽回收渠道。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与相关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协调建立京津冀地区的报废汽车、废旧电子信息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一体化、规模化的回收网络。三是进一步完善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联合体制,更高效地完成进口固体废物的报检、通关、查验、征税、放行等查验监管业务,为企业创造优良通关环境。四是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抓好企业环保措施落实,完善监督网络。建立环境监测制度,设置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对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4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大学生;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高速发展,世人瞩目,用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越[2],为世界减贫脱贫事业提供了“中国范式”。然而农业领域长期积累的粗放式消耗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低效低质等根本性问题仍没有解决。为此,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为破解生态、能源危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共同响应。一是人口压力要求发展方式转变。有研究显示: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生育率越高[3],人口自然增长越快,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越大。短时间内人口惯性增长不会消减,在2050年前世界人口总量仍会持续增长。因此,巨大的人口压力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形成。二是粮食短缺要求提质增效。据2017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4]:2015—2016年全球粮食短缺人口由8000万人增至1.08亿人,并呈增加之势。全球生物燃料增长,工业用粮增加,生活物资运输成本急剧上涨,加重了食用粮危机。我国更是如此,粮食进口依存度高达40%。全国1.3亿公顷耕地,人均占有0.08公顷耕地,仅占世界人均的三成,并在持续减少。淡水资源仅有世界人均的25%且浪费严重[5]。人类的生存受到严峻挑战,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已成必然之势。三是资源浪费要求重复利用。传统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循环使用率低,浪费严重。比如我国每年农用化肥使用约5900万t,而实际利用率不到40%;农药使用180多万t,实际利用率不到30%[6];每年秸秆可利用量约6.8亿t,而大部分被直接焚烧而浪费;地膜残留率达20%,污染超过180万hm2土地[7];每年农场动物粪便产量约38亿t,利用率不足60%[8]。如此种种,迫切需要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四是环境危机要求重塑生态。据统计,全球25亿人仍生活在无基本卫生保障的环境里,11亿人无安全饮用水保障[9]。每年有400多万人死于接触环境颗粒物(pm2.5)。化肥农药过度使用、作物秸秆焚烧、生活垃圾暴露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膜残留及畜禽粪便污染等亦加重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要求尽快建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农业。

2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内涵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坚持生态优先,利用现代科技及管理手段[10]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现代化农业。其基本特征有:1)4R原则,即资源的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污染或废物减量化(Reduce)、可控化(Regulate)。强调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11]。严控有害物、废弃物的产生和投入,倡导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约消费,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2)3H特质,即高产量(High-production)、高质量(High-quality)和高效益(High-efficiency)。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体现农业整体价值,实现高质、高产和高效。3)三性样式,即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跨学科、跨行业、跨空域的综合性农业,集种养、加工、经营、管理、物流、信息技术于一体,其生产经营对象既包括宏观世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鱼虾蟹虫等,也包括各类微生物、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世界,既有生命个体,也涉及空气、土壤、机械等非生命对象,还囊括了社情、民情及心理活动分析等人文知识,其综合性、复杂性、多样性是一般行业领域难以企及的。

3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较长,条件相对艰苦,领域也比较宽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一定的特殊要求。

3.1知识结构更加综合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个多维的复杂体系,它基本叠加和融合了工、农、信息、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因此,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既要懂得植物种植、动物养殖,还要懂得食品加工、贸易物流;既要学会土壤改良、环境控制,还要学会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既要懂得资源整合、生产营销,也要会组织经营管理。知识内容涉及理工农医经管法等多个学科门类,非“通才”难以胜任。同时,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一个人要想精通农业领域的全部知识也不太现实。因此,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分为三个梯度:精通本专业、熟悉农业全领域、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3.2能力架构更加多元

主要包括五种能力:一是持久的学习力。课堂学习、在校学习远不能满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庞大的知识需求,必须学会学习、持久学习。二是娴熟的实践技能。包括实验技术、生产实践、成果快速转化及管理经营技能等。三是科学的资源整合能力。整合政府、企业、社团、学校等多种资源,利用互联网、物联网、金融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资金、技术、平台、人才的最大效能,创造出更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四是敏锐的机会识别能力。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抓机遇,能够科学地对创新创业环境和机遇进行识别、评价和选择。五是组织管理及运营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合理进行企业定位及宏观规划、团队组织与管理,微观决策与执行、激励与利益分配等。

3.3素质要求更加苛刻

由于农业生产基本远离城市中心,工作苦、累、脏,生活枯燥单一。因此,没有一定的精神境界、生活定力和坚定信念是很难坚持的。这就要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人才必须要有学农、事农、兴农的专业精神和情怀,要有创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执著信念,能够坚守道德底线,抵御利益诱惑,永不掺假制假,不损人利己,不利欲熏心,不短视邀功。要有敢为人先、吃苦耐劳、久久为功的艰韧个性和毅力,具备善学善思、善谋善用、善做善成的创新品质。

4基于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具有4R、3H等多种特性[12],其创新创业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与之相适应的培训体系更应科学、系统和全面。

4.1先进理念是培养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采取的是“苏联模式”,高校培养的是“又红又专”的高级专门人才,强调人才的专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人才培养开始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强调学科基础夯实、知识面宽泛、素质和能力综合。进入21世纪,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相应调整,强调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前瞻性以及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13],把是否具有宽厚基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作为人才评判的基本标准。这一教育理念的变化,突破了单一学科的限制,是一种从局部调整到全面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变化,与当前倡导的“创新创业大时代”相吻合。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变化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我国本科教育均是按照二级甚至三级学科细分专业进行招生和培养。这种专才培养模式为“三农”建设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生态循环农业进程的加快,精细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多学科视域下“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特别是世界一流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全面推行大类招生,放开转专业和第二学位申请限制,大力削减专业教育而增加通识教育,打破专业知识边界,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农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兴起,也促进了现代农业教育逐步从以生产技术为主向综合开发利用自然与人力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向发展。基于专业的“通才教育”理念成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想基础,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同。

4.2优化课程体系是培养生态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根本保证

将“生态循环农业”理念植入专业学习及创新创业意识引导中去,建立开放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14]。

4.2.1重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多学科复合知识,甚至要了解全产业链、全学科领域,要覆盖生态循环农业的各个方面,比如土壤保护、绿色种植、安全养殖、遗传育种、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现代物流、餐饮文化、农业机械、环境保护、资源经济学、人工智能、智慧农业等相关知识均要学习了解。因此,农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应按照我国未来农业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来进行顶层设计。在夯实基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增加其他农业领域的概要性课程,全面介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基本情况,如种植学概论、养殖学各论、动物医学各论、农产品加工与储运实务等;也要让学生辅修诸如新创企业、企业经营管理、农村社会学、农民心理学、互联网与互联金融等课程,尽可能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切实做到精通本专业,熟悉“三农”、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4.2.2打破专业壁垒

当前我国高校农业创新创业教学的课程组织大多受限于专业壁垒和学时限制,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大多游离于农科专业课程体系之外,其系统性、专业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跨学科、跨专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15],因此要打破学科、专业、学院、学校等区域限制,实现课程体系全面开放,学生可自主利用海内外互联网资源,自由慕课、自主选课,辅修专业、辅修多学位,以实现学生知识重构,一专多能、多专多能,个性化培养。

4.2.3采取多样化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专兼结合,理论-实践-创业互通。建立和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机制,采取探究启发式、情境体验式、专题研讨式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活力,寓教于乐,寓教于研,寓教于创。通过短期访学、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学习借鉴以色列、荷兰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第二课堂,可依托成立农学俱乐部、农业技术推广俱乐部、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创业联盟等学生组织平台,以学术交流、工作坊、企业生产调研以及课题联合攻关等方式鼓励学生组团参与到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活动中去。

4.2.4坚持选优培优

支持和鼓励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创新、范式创新。引导和帮助学生立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现项目、培育项目、优化项目。对创新、创意和创业意愿强烈的学生,可遴选进入更高层次的训练营,进行集中培训、重点培养。对有发展潜力的项目和优秀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导师指导和帮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实践孵化平台,同时在创新创业软环境上,如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及时帮助。

4.3贯通实践平台是培养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条件支撑

对高校现有创新创业资源、实践平台、孵化平台进行重组和优化,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布局,打通各领域屏障,实现各平台间有序无缝对接,构建集开放、共享、实效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实训平台和运行机制。一是依托学校资源。整合集成零散的创新创业资源,建立大型的农业集成创新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生命科学中心、新创企业模拟中心等,为学生提供综合化的实践平台。二是依托校外资源。联合企业、高校及政府共建综合性的教学实习基地、科研协作基地、农科教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等,为大学生提供观摩或岗位体验[16]。有条件的可参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创意策划等,为大学生创业实训提供有效载体。三是依托创业孵化器。政府、高校、社会财团及基金会等都建有扶植小微企业成长的创业孵化基地,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孵化器提供的资金、政策、信息、法务等优惠条件,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顺利完成孵化成长。

4.4塑造高尚品格是生态循环农业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动力源泉

“病从口入”“食在农业”,农业产品大多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产品如人品,质量即生命,没有良好品性的人是很难为人们提供绿色食品和健康服务的,也很难做好生态农业。因此,塑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尚品格对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尤为重要。一是要以文化人。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育人工作首位,把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为主线,不断增强学生报国兴农、科技强农的信心和决心。通过邀请袁隆平、牛根生等创新创业“牛人”献身说法,讲好中国农业创新创业故事,传承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用家国情、名人事、奉献志感染学生、启迪学生、陶冶学生,不断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创业意愿和学农信心。二是要实践励人。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鼓励学生到农村去、到农业企业去,通过职业体验、项目调研、名企名人访谈等,亲身体察我国农业行业发展的现状。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农业发达国家短期访学交流,或邀请世界农业名企名人讲学,追踪世界前沿农业,拓展知识视野,在相互比较借鉴、相互交流碰撞和亲历实践中增强责任、激发灵感、找准差距、有的放矢。三是要活动育人。立足生态循环农业,鼓励和支持学生跨专业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办创新创业论坛、沙龙、系列报告等日常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参与创意、参与竞争中不断增强创业自信,培育企业家精神。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5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69-02

随着我国本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就业市场对本科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外语应用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专业外语应用能力成为21世纪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必备专业素养,直接影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和未来发展。[1-4]我国教育部对本科生的双语课程教学十分重视,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采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本科双语课程。[5]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指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教育部2004年8月开始试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双语教学被列为主要评估点之一。双语教学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高校在本科生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近年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也突显了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重点内容设置不当、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双语教学师资不足、双语学习氛围较差、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有待改革等问题。为了使“工程热力学”在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双语教学,需要对“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构建和重点内容进行设置,以期把该课程建设成为高质量的双语教学课程,为提高本科毕业生的整体质量和英语应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国家化人才市场的需要。

一、“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工程热力学”作为能源、环境、机械、化工等大类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兼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它起到承上启下、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的桥梁作用,是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骨干专业基础课,在上述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地位。“工程热力学”课程内容具有概念多、基本理论抽象、富含哲学思维和理念、工程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要实现该课程的高质量双语教学就要对该课程体系进行合理构建,为保证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经验的积累,已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师团队建设、师资英语水平、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网络资源、课堂教学方法及课程评价方法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条件,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团队认真研究了国内高校开设双语课程的案例,确定了“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如课程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实施、多层次启发式教学方法、网络资源、课程成绩评价方法等内容组成,认为教学模式、教学团队和教学团队是保证“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双语教学模式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起到关键性影响,首先要确定双语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可概括为全外语型、混合型和部分外语型三种。

(1)全外语型。采用外文教材,直接用外文授课。这种模式要求师生均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2)混合型。采用外文教材,混合外文与汉语授课。与全外语型相比,学生较易掌握课程内容,适合学生接触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也适合多数任课教师的外语水平。

(3)部分外语型。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这种模式适合外语知识和接受能力较弱的生源。结合“工程热力学”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现有的师资英语水平和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建议对“工程热力学”采用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是实施“工程热力学”课程体系的人力资源保证,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关键。经过多年的建设,“工程热力学”课程已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学缘结构等较为合理的教学团队。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水平,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力量。

教学内容是一门课程知识面宽窄、程度深浅、系统性完善度的体现,也是体现课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热力学”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资源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与资源,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规划与设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上述条件下,“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团队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并结合现有的师资条件、课程教学资源、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构建了“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三段一改”课程教学方法,“三段”即课前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检验阶段;“一改”即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现就“三段一改”课程教学方法的实施构想简要介绍如下:

(1)课前阶段。课前阶段所做的工作重点是确定双语教学模式、选定中文教材和外文教材、编制中英文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确定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与难点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习题与思考题库,并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和习题与思考题库在学校的毕博网络平台开放,供学生结合各自的时间、兴趣和特点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教师在课堂讲授前预习要求,以保证学生的预习效果。

(2)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阶段是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授课语言采用中文和英文,英文讲授不低于50%。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分别有中文和英文版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有中英文对照。课堂教学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最高层次、平均层次和低层次。最高层次要求学生以英文教材和英文多媒体课件为主,作业用英文完成;平均层次要求学生以中文教材和英文多媒体课件为主,英文教材为辅,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能用英文和中文同时掌握,作业以中文为主;低层次要求学生以中文教材和中文多媒体为主,英文教材和英文多媒体为辅,对课程的重点内容能用英文理解和掌握,作业可全部用中文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以平均层次为主要教学对象,逐步积累经验后过渡到以高层次为主。

(3)课后检验阶段。课后检验阶段主要包括课程作业批改、网上答疑和讨论、课程实验等环节,不仅可以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还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积极征求学生对本课程教学的意见,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双语教学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应考虑到双语教学的特点,把英语的应用能力作为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学生的英语作业、课堂英语提问和交流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并加大平时成绩的权重,以引起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视,激发用英语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双语教学质量。

因此,合理构建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由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次加以有效实施,并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确保双语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重点内容的设置与教学要求

“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重点内容的合理设置是保证“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内容的设置应该基本与中文教学的内容相同,同时应吸纳经典英文教材中的新概念和工程应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满足人才市场的国际化要求。“工程热力学”的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和理论、工程应用、常用图表三大部分。结合该课程教学团队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建议将如下内容作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重点内容:

在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主要包括:热力系如闭口系、开口系、绝热系、孤立系;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比容、内能、焓、熵、火用;热力过程如可逆过程、准静态过程、不可逆过程;热力循环如正循环、逆循环;不可逆因素如温差传热、摩擦耗功、自由膨胀;热力学基本定律如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不同形式的实际气体方程;热效率、制冷系数、火用的概念、常见形式能量的火用、火用效率、火用损失、生成焓、理论燃烧温度、平衡常数、相对湿度、含湿量、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马赫数;卡诺定理、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克劳修斯不等式;卡诺循环热效率,一般热效率表达式等。[6,7]

在工程应用方面,主要包括:实际应用案例,气体动力循环如狄塞尔循环、奥托循环;制冷循环如空气压缩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喷射式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蒸汽动力循环如郎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等;湿空气的加热、冷却与干燥等。

在常用图表方面,主要包括:水蒸气表、水蒸气焓-熵图、常用制冷工质的热物性图表、湿空气的焓-含湿量图等。

上述内容是不同层次学生必须掌握的“工程热力学”课程内容基本知识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主要体现在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不同。最高层次同学能够熟练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相关的英文资料,能在课堂上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流利口头交流,在课后能用英语完成作业,熟练地应用英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后复习;平均层次同学能读懂上述内容相关的英文原版教材内容的相关内容,能用英语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能用英语写作部分作业题,能用英文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后复习;对低层次同学,能基本看懂英文原版教材中上述相关课程内容,基本能用英语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掌握上述课程内容的英文词汇和表达方法,能看懂英文多媒体课件中的上述课程内容。在双语教学中要强调学科的专业性,绝不能把双语教学变成专业外语教学。

三、结论

合理构建“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和设置课程内容知识点,采用“三段一改”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把学科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改革教学方法,有望使“工程热力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把“工程热力学”建成高水平的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参考文献:

[1]龙国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评析[J].改革与开放,2011,

(4):173-174.

[2]马剑敏,施军琼,胡倩如.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在我校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8,(26):590-591.

[3]栾晓明,姜,马惠珠.工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初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6):169-172,190.

[4]曲燕.推进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建设和设想[J].化工高等教育,

2010,(1):84-86.

[5]胡炜,蒋.高校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18):

172-173.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6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号:13B790977)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8日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涵义

“循环经济”一词,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首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倡导物质的不断循环再生利用。而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是循环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单纯是农业产业的延伸、效益的放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二、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农业推行循环经济是整个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的关键环节。没有农业循环经济,就不可能建立整个社会的循环经济,更谈不上建立循环社会。尤其是中原经济区以及郑州航空港经济区的建立,使得河南农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省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经济相连,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它的建立,使河南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难以替代的枢纽地位。再加上,近两年航空港经济区的设立,更加凸出河南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枢纽地位。因此,把握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河南地区的交通、人口优势,发展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1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实施意见》,针对农业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提出要“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十分重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结合河南地区农业大省的独特优势,目前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存在三种模式:一是以南阳西峡、洛阳、郑州中牟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模式;二是在河南省内普遍存在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综合利用产业模式;三是以郸城、荥阳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模式。可以说,全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发展中,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资源转化利用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原因。农业资源约束加剧。河南耕地总面积1.19亿亩,居全国第4位,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8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且呈递减趋势。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河南是人口大省,人均占有自然资源少,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大部分地区并未得到明显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仍将长期存在。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农业废弃物的惯性露天堆放、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已经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了农村生活环境。同时,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使得农村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损害。

(二)社会原因。主要表现为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因素,即人的因素,也就是农民和政府部门。一方面农民是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力军,他们对生产要素的改进有着极大的主观能动性,而河南省的现状是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农业循环经济”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他们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主体,那就是政府部门,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而忽视发展的质量,形式主义和机会主义思想严重,使得农业循环经济迟迟不能形成规模和合力,不能发挥出循环经济的示范效应。

(三)经济原因。一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循环经济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才能逐步显现其综合效益,因此需要有巨大的资金投入来进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新的发展模式实践;另一方面内在经济驱动力不足。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都是“经济人”,因此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每个经济体都是在成本-收益框架下去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生产的经济价值较低,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工业支撑,河南省农产品大幅增加的同时,却出现了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偏低、农业效益持续下滑的局面。

(四)科技原因。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有别于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它实质上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率、高循环、高技术的新型农业经济。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和指导,需要将工业加工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使用更多低害或无害的新工艺、新技术,支持循环系统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逐步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能力。而科技因素归根结底是人的因素,循环经济人才的缺乏,使之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一方面随着全国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不断进步,现有的农村人员技术水平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逐步被社会淘汰;另一方面河南农业方面的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加上由于河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难以留住和吸引人才;另外,随着河南省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得到了提高。2012年年初,河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到2015年,河南将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100个、50亿元以上的集群50个、100亿元以上的集群20个。因此,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所需要的农业技术人才的数量逐步提高,导致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缺乏。

四、河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号召全员参与迫在眉睫

首先,政府作为各项工作的职能管理部分,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对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该从自身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工作过程中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充分发挥指导和推动作用。一要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二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三要引导农民树立复核循环经济发展的消费观念,形成农村绿色消费氛围,使农民和农村企业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利用各种媒体,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宣传和讲解;加强对农民进行培训,搜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树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作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主力军的农民,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教育,克服短期行为;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不故步自封,在原有农业循环经济形态的基础上,从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化经济。

(二)政策制度

1、赋予农民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激励农民对土地长期投资的积极性。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依法自愿有偿,允许农村以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制等形式进行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尽快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第一,政策投入制度。积极运用贴息、补助等财政杠杆,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多渠道筹集开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资金,适当安排生态农业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生态建设规划、技术培训、经验交流的补助。综合利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引导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二,考核制度。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有效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各级有关部门都要明确分工,不仅明确专门机构、专人负责,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考核机制,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必要的情况下给予奖励。

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也是农业发展和建设农村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切实调整资金的投向和结构,将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为主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财政性建设资金要向农村倾斜,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重视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搞好水库整险加固,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电力和通讯设施建设。

(三)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外延,从单向循环向“产业链”或者“产业网”的目标迈进,扩大适用范围,探索农业节本增效的新途径,逐步实现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四)多途径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为加快土地规模经营步伐,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和对土地的依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创造条件扩大农民在农业之外的就业局到,使农民在农业之外获得比较稳定的就业机会,让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

(五)科技层面。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多途径筹集资金,加大对发展集约循环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和引进先进的核心技术,在对农民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扩大职业院校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加大对院校农林类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减免种植、养殖业专业学生的学费。同时,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和技能培训,制定适合农村口味的学习方案和计划,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把农民最想知道,生产最需要的东西纳入到培训中来,采取机动灵活的培训方式,把课堂系统培训和利用实践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主要参考文献:

[1]邱士可,高红莉,张硌.河南省平原区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研究.河南科学,2010.8.

[2]王亚伟,张香伟,韩珂.河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0.9.

[3]郑学敏,付立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经济问题,2010.3.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7

[关键词]煤炭矿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在矿区资源开发利用中如何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关系,寻求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矿区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实现矿区生态经济系统,而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交织、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耦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人工系统,它是存在于特定空间范围内,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诸多要素的具有网状结构和生态经济功能,并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价值流动为命脉,以经济体制与环境政策为调节器的有机整体。在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内,各种具有关联关系的环节或生产过程聚集在一起,形成生态产业链,其中一家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可能成为另一家生产过程的生产原料。矿区生态产业链是矿区生态经济系统中最基础和最直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是决定整个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矿区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矿区资源为基础,依据循环经济的理念,构建矿区生态产业链结构,为实现矿区生态经济系统,提供坚实的基础。

煤炭矿区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②矿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能力弱;③矿产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深、范围广;④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技术支撑。因此,需要煤炭矿区构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1加强循环经济科技发展的基础建设

(1)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煤炭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的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并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促进煤炭循环经济高起点、高质量发展。大型企业集团要主动担负起引领行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发展的职责,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努力增加科技投入,在现有技术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建设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项目,不断培养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2)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产学研自主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发新产品、研制新装备,推进煤炭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煤炭循环经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3)不断完善煤炭循环经济技术规范和标准。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清洁生产、废物回收利用等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重点解决生产过程的废物排放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评估体系,建立监督、监管机制,严格贯彻实施。煤炭企业标准不能低于国家标准。企业要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努力使生产过程中资源流和能量流得到充分循环和利用,使废弃物的排放降低至最低水平,以实现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共赢。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炭循环经济技术标准体系。

(4)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素质。高度重视发挥人才在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从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入手,花大力气吸引、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要,多学科、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岗位技能人才队伍。要抓住当前煤炭经济形势较好和国家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吸纳大中专毕业生来煤炭企业工作,提高科技人员比例;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培训,提高企业高层管理和科技人员的素质;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专业技能。要改进用人机制,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和更加有效的措施,吸引各方面所需人才,特别是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急需的煤化工、电力等专业技术人才,为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提供多方面的人才支撑。转贴于

2加强煤炭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

围绕组织开发和推广有重大意义的节约技术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再制造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发展煤炭循环经济的共性和重大关键技术。当前要紧紧围绕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三条煤炭循环经济发展途径,开展科技攻关。

(1)开展深井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以充分利用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全面提升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水平。加快研制重型大功率掘进机和掘锚一体机;发展厚煤层一次采全高、薄煤层综采技术;推进小型煤矿壁式开采和机械化开采;研究开发适应我国地质条件的短壁综采、复杂煤层机械化开采技术;完善和发展条带、充填开采技术和工艺,减少地表破坏程度。

(2)提升煤矿机械制造技术,提高煤机制造自主创新水平。组织特大型矿井综合开采、掘进、提升和洗选设备及大型露天矿设备研制;研究开发自动化、智能化成套技术装备;发展短壁开采和辅助运输成套技术;研制适应复杂煤层和薄煤层开采条件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综采装备。

(3)发展洁净煤技术,实现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推广采空区充填技术,减少和控制煤矸石产出量;发展重介、淘汰和浮选大型成套选煤技术和装备,实现选煤生产过程自动化;加强高灰高硫煤、难选煤的分选技术和装备研究,提高煤炭入选率;加快煤炭转化和煤化工、多联产和洁净利用技术。

(4)加强矿区环境保护技术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实现煤炭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开展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效应、采煤沉陷机理和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开展采煤沉陷区复垦技术研究,研究矿井污染排放物洁净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建立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七台河市是比较典型的采煤沉陷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逐步把沉陷区改造成为农田、林地人工湖和绿化区,建立粉煤灰建材厂,使粉煤灰综合利用,利用废弃石搞建筑、修路、回填,使矿区环境得到了综合治理。

(5)发展煤矿信息化技术,推进管理现代化。研究煤炭企业数字信息网络综合自动化监测监控技术与装备,加快生产、调度、销售一体化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研究开发矿井数字信息与可视化技术,建设大型矿井计算机网络数字化技术示范工程。

参考文献

[1]席旭东.矿区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研究[J].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8

1绍兴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

1.1绍兴纺织业发展现状

1.1.1总量规模大纺织产业作为绍兴的传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占了绍兴经济的“半壁江山”。全市有大小纺织企业6万余家,从业人员64万人,2008年完成销售收入2385.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大纺织(含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企业、从业人员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45.4%和50.4%。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大纺织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238.4亿元,实现利润76.13亿元。

1.1.2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区块特色绍兴纺织业的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区块特色,已形成了全国闻名的三个生产基地:一是以绍兴县和绍兴市区为主的全国最大的化纤布生产和销售基地;二是以嵊州为主的全国最大的领带生产基地;三是以诸暨为主的全国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从区域产品角度上讲,绍兴纺织业已形成“化纤布生产量、领带生产量、袜子生产量、纺织品(布)市场交易量”四个全国第一。在每一区块中,都有与之依托的配套专业市场,尤其是绍兴县,拥有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则是全国化纤原料交易中心。如图1所示。

1.1.3具有完善的纺织产业体系绍兴纺织业从织造起步,通过向前向后延伸,至今已形成了上游的pta、聚酯、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组成的完整产业链,并向纺织机械、印染原料、绣花等产业延伸,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市场产销体系。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产业与以中国轻纺城、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嵊州领带城、大唐袜业城为代表的专业市场,以浙江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纺院江南分院、大唐袜业研究所为代表的专业服务机构相配套,形成了国内最完善、最具规模优势的化纤纺织产业体系。

1.1.4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经过近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工艺装备,绍兴纺织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华联三鑫的pta装置,其主要关键设备引进了德国、瑞士、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先进技术;化纤行业中的设备基本是国际、国内较先进的装置。织造行业已有各类织机近20万台;同时全市拥有大小圆机2.2余万台,其中大圆机占60%,主要从台湾、香港引进,进口比重达35%。印染行业拥有各类印染设备7000多台(套),其中280余台(套)平网印花机和220余台(套)圆网印花机,全部从日本、韩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引进,设备档次较高。服装行业共有进口服装生产流水线180余条。

1.2循环经济本质的探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特征是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三项基本原则,但它们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2绍兴纺织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实践

2.1运用“减量化”原则,降低了资源消耗、减少了废弃物排放

绍兴部分纺织企业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尽可能地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在印染行业中,已有大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降低成本增效,减少废弃物排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如绍兴县东盛印染有限公司为所有动力设备安装了变频器,为高配电安装了一台大功率的节电装置,总节电率超过25%。

2.2运用“再利用”原则,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不少企业对产品尽可能地多次使用,防止副产品或残液过早地成为垃圾。如浙江新宇漂染有限公司在染色工艺中,用染浅色布后的“废水”再用于染深色布匹。

2.3运用“再循环”原则,加强废弃物综合治理,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印染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量较大,每万吨废水中含污泥达6至7吨,是普通废水含泥量的好几倍,成为印染治污中不可忽视的重点。绍兴污水处理公司与市中环再生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启动污泥最终无害化处置工作,进行污泥焚烧发电,解决污泥出路问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污泥干燥处理”、“污泥焚烧”等技术难关。

3绍兴纺织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3.1健全法律法规,提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保障循环经济发展需要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相结合,使其变成一种大众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必须加快制订必要的法律法规,借助于立法手段来强行改变企业的行为,杜绝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通过《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相关配套法规的研究制订并实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借鉴国外经验,研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研究制订并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以经济的手段减轻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反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行为。

    3.2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民参与循环经济的浓厚氛围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涉及政府、企业,还涉及到每个公民,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参与,形成一个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应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新闻、报刊、电台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循环经济政策法规,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把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社会风尚,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

3.3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在完善投融资政策方面,对纺织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投资项目,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实行登记制的办法进行管理,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利用外国资本等提供政策便利;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奖励支持纺织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纺织品和环保技术改造专项。

3.4建立科学的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因此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要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二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投入必要的资金,研究能源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体系。三是研究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链接技术以及生态产业园区的优化设计技术,建立企业共生网络和生态工业集成系统的技术。

3.5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引进具有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相关学科知识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建立人才引进长效机制。加强高素质技工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扭转对技工类人才价值评价的错位,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技能人才的评价、激励和流动机制,满足绍兴发展循环经济对高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废弃物回收人员素质,健全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以促进废旧物品再资源化率的提高。

3.6发挥行业协会的推动作用绍兴纺织行业协会在纺织工业实施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化中介地位和行业自律作用。它们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集中广大企业的意见,提出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构思、战略目标、政策建议和工作步骤。接受政府部门指导,贯彻国家大政方针,加强对各细分行业中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企业的跟踪调查、咨询指导、宣传服务,凝聚行业合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加快行业相关信息系统建设,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博览会等展会,增加感性认识,寻找商机。

4结束语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深入人心,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同时它也将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通过绍兴政府和纺织企业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循环经济深入到纺织工业的各个领域,绍兴纺织工业将会在以后的竞争中更为主动。不过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在很多方面,如绿色生产工艺开发、产业布局规划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绍兴市发展循环经济路径探析.ssfcn.com/wenzhang_detail.asp?id=149638&wordpage=3.

[2]绍兴市纺织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sxstats.gov.cn/tjfx/2008/11/02/2053.htm.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9

《当代贵州》:循环经济对贵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有何重大意义?

袁周:1978年到2002年,虽然贵阳市GDp增长较快,但主要资源投入量年均增长6.3%,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必须加快发展;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协调”的老路。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02年3月,我们做出了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决定;2004年11月1日,《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正式实施,全面启动了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因此,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既是贵阳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更是贵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代贵州》:贵阳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有何显著成效?

袁周:三年来,贵阳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作了许多宝贵的探索:一批企业通过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实现了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开发了水泥、砌块、墙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利用工业废气开发了甲酸、甲酰胺等产品;一批重大引进项目正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设;对一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了研究;启动了城市可再生资源绿色回收试点和网络建设工作,建成了一批绿色学校和社区,并把绿色社区建设纳入市政府年度实事进行管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正在强力推进;传统工业园区的生态化转型工作正逐步展开;启动了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前期工作。尤其是两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的实施,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还起到了示范的作用,不少企业纷纷效仿。

2006年以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工作向纵深发展,逐步实现从理念层面向政策措施转变、规划层面向实践活动转变,以具体的行动和项目的实施体现循环经济的发展。

《当代贵州》:试点中有何可以普遍推广的做法或经验?贵阳的试点对于中国循环经济的推进有何意义?

袁周: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主要做法有六点:

一、提高认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选择。贵阳市一度为加快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经济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这样的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为此,我们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

二、抓发展规划,保证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有序发展。自2002年起,贵阳市先后委托清华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人民大学编制完成了《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贵阳磷化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贵阳市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贵阳市清洁生产总体规划》《贵阳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明确要求在贵阳市“十一五”规划中全面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并按照实施方案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年度推进计划。

三、抓项目建设,大力培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贵阳市围绕产业体系,分层次、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项目建设,建设了项目库,按照“边规划、边实施、边准备”的要求滚动实施:一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打造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生态工业体系;二是大力培植和发展废弃物再生利用、废旧物品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推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三是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生态经济村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四是以促进可持续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绿色商贸、绿色物流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由此践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建立了点、线、面相互结合全面推进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模式。

四、抓环保治理,把循环经济理念落实到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具体地,狠抓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绿色”工程、“宁静”工程等项目的落实。

五、抓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发展循环经济的法治保证、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问题。一是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治保证。二是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六、抓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推广循环经济理念。一是推动循环经济进学校,二是推动循环经济进传媒,三是推动循环经济进社会。通过以上工作,逐渐使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调查表明,92.89%的市民赞成和拥护贵阳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城市。

贵阳市的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对中国循环经济推进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赢寻找到一条确实可行的、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中避免大规模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如何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贵阳市将与其他省、市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为国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作贡献。

《当代贵州》:“十一五”期间试点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袁周:发展循环经济已纳入全市的“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有二。

一要着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是要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把环保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岗位。

二要切实抓好五个重点环节。一是资源开采环节。要统筹规划磷、铝等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严格执行矿山开采准入标准,推广先进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大力推进共伴生矿、难选矿、低品位矿、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率。二是资源消耗环节。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大力采用先进适用的节约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禁止使用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技术、材料、设备和产品,加快建筑领域的清洁生产步伐,全面推广节能建筑技术,大力发展省地型住房,实现城市的集约用地;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再生能源和可替代石油的新型燃料,全面推广农业节水、节肥和农业灌溉技术。三是废物产生环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加强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强度和污水资源化工作,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资节约,全面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工程,要对危险废弃物加强管理和加大集中处理强度,加快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和综合利用工作。四是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实行统一的、科学的回收管理体系,加快回收处理系统机构的建设及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按照“先中心,后全市”的原则逐步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分送系统。五是消费环节。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制定和实施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和过度包装制度;政府机构要带头厉行节约,率先实施节能改造和节能管理,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带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代贵州》:抓好试点关键何在?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篇10

国外废物利用工作开展较早,国际上1948年就成立了“国际回收局”,召开了世界再循环会议,联合国资源开发署设有资源回收组织。国外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十分重视资源再生循环和废弃物资源化方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都把再生资源的教学和科研放在了重要位置,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先列。国内在八十年代末,已先后办了两个大专性质的再生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别设在安徽财贸学院和北京物资学院,这两个专业教学的内容重点是流通领域里的再生资源,侧重于再生资源的鉴别分类回收和经营管理,渗透了比较多的商业经济学科。上海工业大学化学化工系每年招收和培养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生1~2名;武汉大学有一个资源环境研究所,主攻方向是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其特色是化学、生物学、病毒学、化学工艺、生物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但也没有设置专业;重庆大学近年来成立了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再生资源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的软课题,开展了废钢铁加工利用和废玻璃综合利用的研究。但以上高校都没有设置“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的本科专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环保的要求日益严峻及国家相关法规的出台,部分高校开始设置“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这一本科专业。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招生时间较短;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虽开设本专业,但是属于再生新能源-太阳能方向。2011年又有几个高校新开设了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如安徽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福州大学等,但是教学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目前开设“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的高校较少,同时开设时间很短,因此可借鉴的经验很少。同时上述大部分高校都是非冶金类高校,除昆明理工大学以外,我校是国内唯一在冶金类院校中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这也是我校本专业的特色。

2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具备再生资源科学方面知识,能在钢铁、有色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部门从事再生资源利用的生产、科研开发、应用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应用技术人才。掌握再生金属资源回收、再生和利用、冶金固废资源化基本理论,具备良好实验操作技能。专业口径宽,适应能力强,能在钢铁、有色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开发、应用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办学思路是:以面向未来、适度超前、发挥优势的专业建设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资源循环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边建设、边发展、边完善,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将我校资源循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成有特色、有内涵、有实力的专业。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办学思路是:在专业培养目标的的指导下,该专业的建设思路紧紧围绕“面向循环经济需要”这一时代主题,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积极拓展实践与创新教育空间,实现理论、实践与创新的无缝对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资源再生”的认识,努力将其培养成高素质的、复合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人才。

3再生资源专业课程的规划

课程设置是影响专业建设的重要因素,它的设置应当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当有利于学生个性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应当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它的设置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办学特色。课程设置也是培养模式的一部分,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突出专业特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有机结合,增设相应的实验课程、生产实习、制作设计、创新课程等,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实战型人才[3]。目前,研究一次资源的领域已按材料的分类设置了许多专业,而再生资源与技术专业却是二次资源领域里的唯一专业,这就带来了多门基础理论学科、多种工程技术学科的复杂交叉特点,其专业知识涉及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矿物加工、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等多个专业,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如何以这些学科为依托,形成可操作性强、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根据调研及两年多的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别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学生对材料科学、资源固废资源化利用、冶金工艺学等基础理论培养,又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的适应性。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大学物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冶金原理、传输过程基本原理、冶金工艺学、再生金属冶金学、资源加工学、冶金固废资源化。因此,我们在课程规划中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规划、课程体系优化,同时突出实用。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体现出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努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认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4]。

4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梯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创办一个专业,首先要有师资,建设好一个专业,更需要高水平的师资。专业建设要靠教师去完成,有了一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才有保障。下大力气建立一支有素质高、学术水平硬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引领的专业教师梯队是当前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5]。一是加大引进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条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补充新专业师资的不足,特别是要积极引进新专业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主干课程的骨干教师,使新专业的核心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本专业已从国内著名高校引进高水平博士两名,对于缓解本专业教师资源短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重视已有人才的培养提高,充分发挥老教师带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支持教师在国内外进修访学、攻读博士、自学等,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目前本专业教师队伍中8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有宝钢优秀教师获得者,安徽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奖励者,安徽省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有很大提高,教师队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三是优化教师聘用机制,采取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聘请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其他高校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新专业的兼职教师。逐步建成结构科学、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教师梯队,保证新专业的建设顺利完成。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