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源与环境科学十篇资源与环境科学十篇

资源与环境科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48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科资源库;建设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7-0067-02

近些年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资源库的发展极为迅速,笔者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站在自身的角度出发,从加强硬件投入,做好建设基础,强化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学科资源库的建设成效,对资源进行整合及优化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笔者在对本校学科资源库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本校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和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硬件投入,做好建设基础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之下,网络已成为学校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为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资源库的建设,首先,要保证建设的基础工作,也就是硬件的投入[1]。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资源库不仅可以为学校教师提供海量的网络资源,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这些都必须建立在以计算机硬件支持的基础上。

为了完成学校网络环境下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工作,笔者对其他初中已经完成学科资源库建设的学校进行了调查[2]。针对硬件投入这一环节,很多学校投入资金较多,单是为了满足教师利用资源库的要求,就为每位教师都购置了笔记本电脑,便于教师在学校、课堂等场所查找教学资源,同时,为每个教室安装了投影设备,便于教师的使用。因此,我校的学科资源库建设也应加强硬件的投入,这样才能为资源库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学科资源库的建设成效

为更好地完成网络环境下学科资源库的建设,要求建设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质,同时,为了保证教师对学科资源的使用效率,还应做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要不断地强化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学科资源库的建设成效以及使用效率[3]。另外,在对教师强化信息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应本着“培训在先,学用结合”的原则,让教师从多个层次掌握信息技术,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拓展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以及理论修养,更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时,可以聘用知名专家来校开展相关技术的讲座,为提高学科资源库的建设成效以及使用效率给予一定的帮助。

要加强对师生使用资源库以及资源库管理人员的培训,如:学生在使用资源库之前,必须通过用户界面的注册,以选用相应的功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教师除了要调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资源之外,还要进行资源的上传工作,因此,必须对教师开展培训,以保障教师正常使用。针对学科资源库管理人员的培训,如:对学科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等,通过培训,提升资源库的使用效率,并对资源库进行维护。

三、进行资源整合,优化管理

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和发展,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同时,还应做好优化管理工作[4]。众所周知,网络资源量极为庞大,虽然能够对学科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在网络中也存在一些不良信息或是错误的资源,如不正确使用将会给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必须依靠教师来对网络资源进行筛选,这样才能确保网络资源整合的有效性,避免一些不良信息流入到学科资源库对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造成影响。

此外,还要结合学科资源库的建设情况,来优化资源库的管理,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科资源库的发展。例如:在对语文学科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将语文资源库划分为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讯、游戏、小课件等多种资源类型,当使用者在调用相关资源时,可以直接进入资源库的相关类别进行筛选,提升资源库的使用效率。还可以通过完善资源分类搜索工具、古诗教学工具等来增加资源的使用效果。另外,应加大资源库建设的投入力度,对资源库进行优化和升级,全面提升学科资源库的使用功能,促进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和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2

关键词:资源环境科学;文献计量学;发展态势;

作者简介:王雪梅(1976-),女,重庆永川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GiS与文献计量学集成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地球系统特别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领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科学提出了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问题,在资源环境和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利用webof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从webofScience的251个学科分类中遴选出与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相关的学科,根据学科分类在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数据库检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应用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Dataanalyzer文本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对全球和中国的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产出进行统计分析。

地球科学(Geosicence)领域包括:能源与燃料(energy&Fuels)、地质工程(engineering,Geological)、石油工程(engineering,petroleum)、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Geochemistry&Geophysics)、地理学(Geography)、地质学(Geology)、地球科学多学科(Geosciences,multidisciplinary)、湖泊学(Limnology)、气象与大气科学(meteorology&atmosphericSciences)、矿物学(mineralogy)、矿产与矿物加工(mining&mineralprocessing)、海洋学(oceanography)、古生物学(paleontology)、遥感(RemoteSensing)、水资源(waterResources);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领域包括:土壤科学(SoilScience)、生态学(ecology)、海洋工程(engineering,marine)、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5年2~3月在SCi-e数据库对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产出进行检索和统计,中国科学院检索范围包括署名中有“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包括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包括未署名“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大学论文。

2中国科学院论文产出总体态势

2009—2014年期间,SCi-e共收录论文955.6万篇,其中署名中国的论文有113万篇,署名中国科学院的论文有15万篇。图1反映了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2009—2014年年度论文产出量变化。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分别以年均2%,14%和10%的速度增长。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球SCi论文增长近11%,中国增长约为93%,而中国科学院增长了62%,由图2可见中国SCi论文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论文增长速度。

图3统计了中国SCi论文占全球百分比和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占中国百分比,表明中国论文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而中国科学院论文占中国的份额则逐步有所下降,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占中国科学院的份额稳中有升。从图2也可见,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14年与2009年相比,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SCi论文的增速很接近,高于中国科学院整体的论文增长速度。

将2009—2014年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各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高低统计top1%,top10%,top20%和top50%论文的数量,以及中国和中国科学院相应级次top论文的数量,并统计中国占全球的比例和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图4)。

根据论文全部著者统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地球科学领域top论文数占全球的比例高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并且地球科学领域top1%的高水平论文比例很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SCi学科分类,分别对2009—2014年全球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中国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及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文最多,发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相比之下,中国产出偏重于材料科学以及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在环境科学方面论文产出数量比例较高。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占全球自然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8%左右,中国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SCi论文比例接近10%,中国科学院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比例约为20%(图5)。

2009—2014年,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而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其中,环境科学是全球、中国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最主要的领域。此外,中国在能源与燃料、遥感、地质学等方面论文产出占全球比例相对较高,而在生态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最高,达到54%;此外,在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论文占中国的比例也较高,但在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不足10%(图6)。

图7中,气泡的大小表征资源环境各子领域占全球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份额的大小,即点越大,该子领域论文数在全球资源环境领域中的比例越高;X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占全球的比例越高;Y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越高。气泡大的那些子领域(如环境科学等)是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比较多的热点方向;右下角的那些子领域(如能源与燃料等)是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左上角那些子领域(如古生物学等)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09—2014年发表的SCi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气象与大气科学、农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化学、水资源、科学与技术、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海洋学等。

4主要研究机构的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在SCi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过论文,2009—2014年根据全部著者统计超过100篇的研究所有50多个,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表SCi论文较多的前10个研究所见表1,这些较多的研究所都属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机构。

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27个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以第一著者发表的SCi论文共有22032篇,其中,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较多,第一著者的SCi论文数都在1000篇以上(表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6.03次/篇,表2中的“表现不俗的论文篇数”统计的是这些研究所高于基准值的论文篇数,即当前总被引次数除以从年至2014年的累积年得到的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论文[4]。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表现不俗论文都在150~200篇。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被引频次位于前10%的论文篇数,即研究所2009—2014年被引16次及以上的论文篇数,也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最多,都在260篇以上。

参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设计科学贡献指数[5],定义:

式中:Ci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第i个研究所科学贡献指数,p10%i为第i个研究所被引前10%论文数量,Citedi为第i个研究所论文被引总频次,n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数量。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贡献指数较高,都在0.1以上。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增长了62%,高于全球11%的增长率,低于中国93%的增长率,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论文增速相接近。

(2)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较高。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3

关键词:我国资源环境科学探析

一、资源与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完成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就必须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能否行得通,关键在于是否能保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当前,我国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严重不足,水资源供应出现危机,土地质量急剧下降,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影响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把每年环境、灾害和水资源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加起来,则相当于我国国民经济每年8%的增长量,并且化石能源与矿产工业占据我国17%的国民经济产值,从这两个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出,资源、环境和灾害问题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立足于我国21世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安全,我们必须下大力解决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如大宗或战略性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寻找与评价;水、土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大气、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及环境质量改善;重大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地震等)的预报与减轻;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等等。

二、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的现状

近半个世纪来我国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我国在资源与环境的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优势,并在国际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这些优势和特色为保证今后我国资源与环境研究工作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包括:

2.1具有一支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经验较丰富的研究和教学队伍。包括各部门所属研究所及高等院校、中科院所属研究所和综合性大学有关学院(系)及研究所,涉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绘、地理、水文、环境、生态、空间、大气、海洋和环境科新工程等诸多学科。这支队伍有一大批长期从事于资源与环境基础研究的老、中、青人才,有着较好的研究积累和较丰富的研究经验。高等学校近年增设与资源与环境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机构己有相当数量。其中设资源与环境学院(或系、所)的高校己达28所,能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的学校达到15所,设博士后流动站的学校也有10所,显示出针对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学科教育正方兴未艾。

2.2我国具有许多世界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如对全球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的青藏高原;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地区;面积广大的内陆干旱荒漠;活跃的大陆内部地震;绵长的海岸线和宽阔的大陆架及其典型的边缘海盆;濒太平洋成矿带;时代较完整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独特的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及其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到干旱区等多样的生态系统;等等。

2.3研究工作有着雄厚的区域观测能力与调查工作基础的依托。我国从事资源和环境方面专门管理部门众多,象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环保总局、测绘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中科院和高等院校,这些部门和单位有着长期、雄厚的观测与调查能力和工作基础,这对作为应用基础性的资源与环境科学不仅提供了获取数据的保证,也成为发展这一科学的重要力量。尽管我国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针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年轻、高层次的综合型学术带头人亟待增加;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

三、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跨入全球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新时代,其研究方式和研究重点都在发生重大的改变。主要发展趋势如下:

3.1整体观、系统观的研究思路得到加强。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在跨越以往各类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开始把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不仅研究其自然属性,而且加强对其社会属性的研究;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特别是重视选择典型区域进行深入连续地观测,揭示人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政治化等过程对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并在高精度观测数据基础上,引入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建立动力学模型,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改善工程提供可靠

依据。

3.2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和专项计划的组织方式成为主流。以往对单一资源或环境问题的单一机构、单一学科研究方式被针对单一或综合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联合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工程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跨学科、多部门研究方式所替代;并且无论在国际科学界还是在各国国家研究组织中,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往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计划来完成。

3.3研究的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积累与分析。重大研究计划往往有大型观测计划相配合。全球和国家尺度有关地球环境资源变化的长期观测、监测与信息网络正在形成,包括地球观测系统(eoS)、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00S)、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等一系列全球性巨型观测系统;还有众多地区性和国家性大型观测系统;并且集地球空间信息存储、处理、传输和分析为一体的“数字地球”即将出现。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4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01

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与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1]但是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却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和成熟的意见,目前的主要观点有:第一,理论需要抽象,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因为人口、资源、环境都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象,所以首先要进行抽象。第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广义和狭义的两个范围,广义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仅要覆盖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内容,还应包括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内容。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再生产、狭义经济再生产与环境再生产三位一体的广义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2]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没有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表面现象抽象出这一学科最基本的概念,不是从一个基本概念入手,进行科学的演绎,形成其学科体系,而是对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而治之的研究。(2)没有形成一条研究的主线,在内容安排上存在或然性,明显存在切蛋糕式研究的缺陷。(3)没有按照经济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即不是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与概念体系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和问题,而是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关系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之所以归纳出以上问题,是为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才有可能有所进步,使学科建设逐步走向成熟。

二、二元价值论的研究方法

二元价值论基本思想的形成是从考察生产要素开始的,任何商品生产过程都必须有两个基本生产要素:人类劳动和自然资源,或称人力与自然力。如果自然力是无偿提供的,人人都可以享有,这时交换的双方在认定对方的物品对自己有用的基础上,他们愿意付出的只能是花费在商品上的劳动,这就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价值论。如果我们对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价值论进行深层的追问,还会发现一些未被揭示的问题:为什么自然力可以被设定为无偿的,这种假设成立的条件是否永远存在?人类劳动为什么必须是有偿的?合理的报偿是多少?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就会发现人与自然共同创造价值的二元价值论。事实上,自然力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都是有限的。对于可再生资源而言,如果人类利用的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它的补偿可以凭借自然力自发地进行,这时相对于人类而言,自然资源就是无偿的;如果人类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依靠自然力的自我恢复更新无法满足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时自然资源要素与劳动要素一样,在生产过程中的耗损也需要通过交换得到补偿;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其储量是固定的,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总量必然单调减少并逐渐趋于耗竭,为了维持社会生产的持续进行,必须在利用可耗竭资源的同时积极投入替代品的研发,以便在可耗竭资源耗尽之时,有可资利用的替代品,避免由于资源耗竭而导致的经济崩溃。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如果假定自然资源是无偿的,商品交换价值的本质就是生产商品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如果自然资源不是无偿的,那么商品交换价值的本质就是劳动耗费与自然资源耗费的总和,二者都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二元价值论的基本思想。

借助二元价值论这个概念,不仅可以把人口、资源、环境引入经济系统,使之成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阐明人口、资源、环境在经济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可以借鉴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价值这个经济学和核心概念开始,依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三、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研究方法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指的是一类组成部件非常多、结构非常复杂,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理论。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所以,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思路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完全可行的。几乎所有的学者都承认系统理论方法是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必不可少的方法,但是此学科的任何一个方面如人口部分又同样可以看作一个子系统,所以,这个学科可以分为许多子系统。而且在每个子系统研究过程当中又会生出许多变量。虽然我们也是用系统理论来进行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几乎不能逃脱一个套路:那就是总是偏向于细化每一个子系统,抽取主要因素,再加上几个假设条件,做出适合于某个子系统的一定条件下的模型。而这类模型与整个复杂系统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纵使把这些离散的模型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模型,也总是与现实情况相差甚远。所以,笔者认为,正是这样的研究方法导致了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分块式研究的结果。正是因为学者们对于此学科的研究对象没有一个统一的成熟的意见,而且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将这些分块式的研究综合起来,如果长期以往下去,这个学科将有被分裂的可能。

综上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是一门由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拼凑起来的学科,而应该是一门反映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以物质变换为核心的具有严密科学体系的新兴经济学科。从研究方法而言,我们应尝试运用二元价值论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利用大量专家和知识库、信息系统、各种人工智能系统、大型计算机,真正把人口、资源、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只有以这样的思路进行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的研究才可能从分块式研究模式转变到经济学的研究模式,才可能从原来模糊的定性研究转变为精确的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赵桂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北京第一版.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5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结论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6

关键词:学科特色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美国学者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中指出:“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应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色和受教育学生的情况。学科特色与受众定位研究是选择和建构恰当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基础。

一、环境资源法学科特点

环境资源法学作为近期产生的法律学科,其科学性、边缘性、交叉性等特征使其有别于其他法律学科,也决定了它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科学性

环境资源法学属于法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与传统法学学科相比,显现出更多科学性和交叉学科特征。在一般的法律规范中,只有少数后果模式的确定需要考虑科学和自然的规则,而多数法律规范则是通过行为模式来确定和调整人类的相互关系。环境资源法律规范则不同,它需要利用科学和技术,以预测和调整人类环境利用行为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不良后果,并直接依据自然规律确立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模式。法国学者基斯等认为,环境法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规则基础之上的法律,这种基础包括生物、化学和物理原理。研究、学习、讲授环境资源法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由此决定,环境资源法教学切不可单纯以本学科知识讲授为主,还应该辅之以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维度。

(二)综合性

纵观环境资源法的产生过程,它是人类在运用传统法方法和手段仍不能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大量进行环境立法的背景下,将有关对应环境问题的法律制度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逐渐从传统部门法学中分离、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法学学科。从最初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发展到现今的集民事、行政、刑事等各项调整方法为一体,综合调整环境保护法律关系的独立学科。因此,环境资源法的讲授和学习必须摆脱狭隘的纯专业学科视角,尤其是在案例分析的选择中,人为简化法律关系,套用法学理论,剥离客观现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案例分析结论的定向化和明确化会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惰性,无益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应用性

环境资源法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可直接服务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对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以及对有关环境纠纷的处理等具有直接的运用价值。环境资源法学教学中应以法律知识传授为基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法律技能。法律知识传授是基础,法律技能的培养则是目的。

二、环境资源法教学目标定位

环境资源法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教育为辅,旨在培养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专业法律人才,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中坚力量。按照这样的教学目标,必须重新设置环境资源的课程结构、授课方向和授课目标,即形成三大知识版块、四大培养目标所构成的分层次的、相互促进的教学安排体系。

(一)三大知识版块包括:

1.基本理论的熟悉

环境资源法基本理论涉及环境资源法的概念、体系、发展沿革以及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法律责任等内容,它是环境资源法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2.前沿热点的关注

环境资源法的体系和内容是随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和完善的,教学工作必须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快的资讯,以供其学习和研究。

3.法律条文的解读

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讲授,轻条文解读,是我国法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法律条文解读,是我国法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结点,是理论联系实际最精辟的文字显现。解读法律条文,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学理论的掌握;反之,用社会实践来检验法律条文,又可以反思法律制度的不足。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应用——反思——重构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四大培养目标包括:

1.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这不仅是作为一个法律人应具备的品格,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应当保有的基本的品质。环保意识是根本,是立足点。没有环境保护的基本意识,娴熟的技能,扎实的知识,一切都是空谈。

2.独特缜密的思维方式

法律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最明显的标志就在于法律人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以一整套法律制度和法律职业实践为背景,以法律概念为核心进行思考,以法律许可的方式解决问题。法学学生更应强化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这有助于缩短他们融入实务部门的过渡期。

3.娴熟的资料查询技能

要解决法律问题,必须学会如何高效、准确地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法律法规、证据以及学术资料,这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必备的能力。这种信息处理能力,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现代科学技能,同时还必须以广博的阅读涉猎来收集资料,以扎实的基础知识来归纳整理资料。

4.强化法律研究能力的培养

法律研究能力是对于任何一位法律职业人的必备要求,法律研究能力是保障法律知识合理应用的前提。在社会现实中,与其说法律的存在是一种状态,还不如说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变化之快往往让法律职业人难以适应。法律职业人必须随着法律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即便是具体个案的处理,也会涉及到许多学理上的研究。因此,学以致用的关键还有赖于法律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环境资源法教学模式适应性构建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7

一、提升企业绿色市场竞争力

在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联合国及欧美等国家的专家们多次提出发展绿色生产力,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建设和谐生态社会的理念。作为企业来说,提升绿色市场竞争力是对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集中体现。海尔成为中国唯一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之一,得益于海尔长期以来坚持民族品牌创新与科学发展。海尔率先倡导实施企业绿色产品与技术开发战略,全力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海尔最早开发的无氟环保冰箱,出口欧美市场,叫响“海尔――中国造”,令海外同行惊呼:狼来了!海尔广泛采用欧洲、美国等国际标准与环境标准体系,通过了欧盟国家的绿色产品标准及美国产品能耗标准等技术指标。海尔的健康型空调、冰箱等一批高科技产品推向市场,绿色市场竞争力提升了海尔企业与产品在全球的知名度。

著名经济学专家克罗德・劳森在沈阳世界生产力大会上提出:“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同低污染、低消耗、回收利用、节约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紧密结合到一起,生产绿色产品。”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绿色消费与回归自然已成为世人的时尚和追求,绿色产品生产不仅直接保护环境与资源,更迎合了人们新的绿色消费追求。现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在不断加大产品市场“绿色壁垒”,从环保方面制止或限制某些产品进口,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与非环保达标产品的查处力度。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10年,没有取得绿色生产通行证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任何对人体身心健康带来有害物质的消费产品,都会被清除出市场。对此,海尔等追求提升绿色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普遍建立回归自然的科学发展路子,突出企业绿色开发、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三者合一的经营指导思想,不断完善绿色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绿色技术保证体系等内容与技术保障。从而,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与生态环境最优化,走到了科学发展与竞争力提升的前列。

二、加快科技导入资源与有效利用

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快科技创新与导人进程。在这方面,美国不少传统企业加快技术导入资源开发与有效利用,拉动传统产业提升,使资源开发与有效利用上到一个新水平,为我们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长期以来,美国传统企业走的是“福特主义”经济增长模式,即主张以大量资源消耗增加产品,提供给工人(消费者)优厚工资,以促进大量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近年来,美国企业以科技创新辟出新的增长方式,高新科技产业增长占全美经济增长的比重达85%以上,高科技产业年收益占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企业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新技术采用,提高企业高新技术比重,减少和节约了资源,加强了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传统企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传统产业中的汽车制造、电器、化学工业以及日用消费品工业等,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融合,对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明显。

在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愈来愈显出其有限性。加快科技导人资源,不仅能够防止人为破坏与浪费,还可以促进资源再生和培植,用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创造出更多的人类社会必需产品,实现自然资源的最大效益,在自然资源不断再生与使用中实现良性发展。近年来,世界知名企业在全球化战略经营中,纷纷推出“环境援助计划”,在向自然资源索取的同时,重视了对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培植。日本企业在进入中东市场后,拨出巨款援助当地政府改造沙漠,植树种草。我们应重视资源利用与再生中的科技进步,不断增加对自然资源的再生投入,推广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综合治理,探索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体系和资源永续利用新路径。

三、注入企业资源投资新内涵

我国桑德公司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迅速成为环境产业知名企业,其重要方面就是实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产业开发的科技创新战略。几年前,桑德制定策划的中华碧水计划,曾在全国引起轰动。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桑德公司在《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多家报刊上刊载文字广告,策划出新颖的环境与资源投资行动计划,引起两会代表和高层领导人的关注。之后投资北京的环保设备项目一期工程达10亿元,政府拨地13.5万平方米,并出台政策,筹措资金支持碧水计划对污水处理。桑德的这一旨在资源效益发挥与环境保护的投资行为,得到众多中外传媒、环境保护、金融界人士高度关注与积极评价,吸引了许多国外投资者加盟。其中,香港中远公司就与桑德达成投资数亿元环保项目的协议,并进行合作经营。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投资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甚至造成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知名企业则更加注重通过注入投资新内涵,扩大资源开发新领域,寻求资源投资效益发挥新方式,改善资源利用现状,提高环境质量。三鹿集团公司是依靠自主科技创新,培植和发展起来的知名绿色品牌和节约型企业。近年来,我国三鹿公司大力实施“绿色科技工程”,先后投入2亿多元创建绿色产品基地,从无公害原料、清洁化生产、无害化“三废”处理和排放等基础做起,加快科技进步,走出一条质量第一、绿色兴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绿色科技开发方面,三鹿先后投入近10亿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实现了自动化、密封化、标准化生产,并在全国率先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出健康型系列产品。美国宝洁公司较早地实施资源与环境保护开发战略,不断创新利于资源效益最大发挥的投资方式,使宝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宝洁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达15亿美元,年均申请专利2万件,其中绿色产品开发的投资与新技术占主导。据有关数据,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的投资比例平均占企业销售收入的4%以上,其中有45%左右的技术开发资金用于资源运用技术研究方面。因而,这些企业生产能耗逐年大幅度下降。

四、大力发展和延伸“循环经济”

近年来,美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自觉行动。在许多企业中,上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排泄物及其废料,往往成了下游产品的制造原料,上游生产企业与下游生产企业间结成循环经济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效果明显。辉瑞公司以追求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制造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和大气污染的排放量,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同时,在企业生产经营、原料供给、市场消费以及环境科学、环保技术开发等相关方面组成生态联盟体,实现企业社会自然资源共享,全力节约自然资源。辉瑞公司最近公布,将在未来10年内,使免用自然资源的产品占公司全部销售额的30%以上。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化的经济行动。美国公司认为,任何企业都是全球化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资源的利用者,更应是资源与环境的保护者,大力发展和延伸循环经济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由此,辉瑞等企业在内部产品创新、生产制造、技术保证等方面形成循环经济体系,在清洁生产、环保产业、三废利用等方面全面提升,确保资源利用效率与整个环境的优化。在企业外部则建立循环经济经营体系,将上游企业、下游企业进行连接,把科技开发与科学发展列入更大的“循环经济链”中,提高资源循环使用效率。同时,许多企业大力实行旧物回收再造,既节约资源和生产成本,又对环境保护产生积极作用。柯达公司将美国市场上废弃的柯达和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相机等产品,进行回收,进行不断地重复再制造,获得了新的资源。施乐公司正在改进复印机产品的设计,为该产品能够“再制造”提供方便。个人电脑制造商贝尔蒙特公司将美国市场上的陈旧电脑回收再造,每月处理多达1.2万台,出口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家,效益颇佳。美国工业问题专家罗伯特・伦德对此进行研究后认为:“再制造的产品与全新产品比较,造价要低40-60%,其能源效益和环境经济效益都较高。”我们企业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挖掘再生资源的潜力。

五、着力进军“资源替代”科技新领域

世界化学工业巨人美国杜邦公司,在化学合成纤维技术及产品领域一直领先。然而,面对未来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挑战,早在进入新的千年之际,杜邦宣布将放弃成功经营65年的“生产优质产品,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战略,重新将企业战略定位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创造科学奇迹上,全力向生物科技领域拓展。在开发方法上,杜邦确定在不需要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利用生物科技与物理学、化学工程科学及资源科学相结合建立科技发展平台,从而拓展新的产品与材料,以知识密集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开发出人类生存必需品。近来,杜邦成功地完成了收购著名的杂交种子国际公司股份和蛋白质技术国际公司,集中科学家挺进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制定了在5年内使生命科学在公司收入中占主导地位的宏伟计划。由于杜邦在“资源替代”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使其一直处于世界生物化学生产领域中的先进位次。

专家认为,面对人类共同关注的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杜邦公司根据自身科技优势,把企业战略调整定位在着力进军“资源替代”科技新领域,创造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奇迹上,这是构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重大战略创新。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特・德鲁克指出:“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相对大市场的一个小生态领域中的优先地位。”杜邦公司主动进军“资源替代”科技新领域的战略定位,不仅更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还使资源再生,这对于全球资源与环境的贡献是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

六、负起社会责任与促进和谐发展

人类拥有同一个地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负起社会责任,追求企业社会和谐发展,这愈来愈成为被企业经营者们所接受的经营新理念。进入新的千年,日本知名公司把自己置于全球问题解决之中,努力在全球展示企业保护环境与负责任的良好形象。面对中东地区沙漠化扩展,当地人难以用一般方法种树植草的难题,日本一家企业投入大量科技力量和财力,进行沙漠植树技术产品的研究。最终开发出一种既能大量含水又能在一定期限内降解的新产品,在植树时,只要将其放置在树坑里,吸足水,就能保证所植树的成活率。丰田公司则明确提出“热爱人类与地球”的口号,确立关注地球与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思想。他们实行“一车一树”营销策略,最早在美国市场每销售一辆汽车就在街头种植一棵树,后来又拿出一部分利润专门用于城市与公路植树。丰田还出巨资资助中东国家治沙种草植树,帮助一些国家政府建立治沙研究开发机构,加速对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将保护与优化全球环境变为企业的实际行动。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科技化;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X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8-0015-02

0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产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已使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危机。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更好的促进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利用科技手段可以更有效更全面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科技条件下环保事业将会取得不俗的成绩,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状况越来越让人们忧虑,环境矛盾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问题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我国水污染严重,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流经城市90%以上严重污染,,三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大气污染现象突出,四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农村环境污染加剧,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由于环境问题对人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明显:癌症患病率明显上升;新型病毒种类上涨,传播速度加快……但是环境保护法律平台建立不够完善,执法力度不足,监管力度不够,治理效果不理想。同时人口总量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能源的消耗仍在继续上升,污染源与污染的程度仍在继续恶化,恶性循环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虽然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执法监管力度也在逐年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比较明显,生态保护也有了切实的加强,核与辐射在可控指标范围内,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参与程度也在逐年提高,但是找到环境保护的新出路仍是我们环保事业的焦点。

2科技条件下环保事业的几点建议

人类利用科技并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文明的进步,但由于人类的不当开发和利用,也同时面临资源耗竭、生态失衡、科学伦理以及知识鸿沟等众多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并不是科学技术的问题,而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研发不全面,不均衡。现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环境的破坏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因此在科技发展一步一步摸索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科技现代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发展科技的同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利用科技降低由于发展带来了环境危害,利用科技改善甚至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基于此种考虑,在科技发展的同时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重塑人们的科技发展的自然观念,拓宽人们对环保的意识,改变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科学技术是无所不能的。环境问题就是因为人类把原本“中性”科学技术进行不恰当利用、滥用,把地球的资源系统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的。由于人类的片面认识,忽略科技和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性,漠视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才引发如此深重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简单地说,由于认知的不全面,人类把自己一步一步带进了灾难。因此让人们重新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自然观念非常重要,让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环保事业的基础,当有了坚实牢固的基础,才会将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成为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部分能源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替代,并加强新资源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能源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虽然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我国同样是人口大国,再多的资源经过一个大基数的平均也就所剩无几,再加上资源利用率较低,生产力不高,经济发展基本是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的外延型模式,高速的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于大量的资源消耗。并且不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有限,如果一直这样无限度的消耗,最终留下的将是满眼的空洞与废墟,因此利用科学技术进行能源代替和资源开发是必然趋势,我们不仅仅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文明,更要为子孙后代造福,为子孙后代留下资源。

3)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更有效的节能减排,并利用生物技术的特点扬长避短,治理环境污染。

科技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它的巨大优势,特别在环保领域今年来新兴的生物技术,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史保护环境的强大武器”。生物科技在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的“纯生态过程”更加证明了它的独特性、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因为“纯生态过程”符合环境保护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且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时操作简单、快速高效、消耗低、陈本低、无二次污染、反应条件温和等等显著的优点,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例如:高硫煤生物脱硫技术可以降低煤燃烧排放废气中的硫含量;造纸工业中的生物制浆和生物漂白技术可以提高纸浆的得浆率,节约林木资源,同时减少化学原料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污水排放量;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有害有毒物质的分解能力,除去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达到修复的目的。

随着科研加深的步伐,让人们越来越看到生物科技在环境改善中的巨大前景,也让人们看到解决环境问题无限的希望。因此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节能减排,并有效的治理污染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

随着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日渐加深,我们终于发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我们能够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不可多得的资源才是至关重要的,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充分考虑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将有助于带来技术的变革,利用科技手段改善环境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期待有一天,我们利用科技的力量还我们一个健康的地球,还我们一个健康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2]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徐冠华.科学技术在中国社会的新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01(5).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9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分布专业定位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b)-0024-01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专业存在问题

1.1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4]。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专业办学建议

2.1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2]。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转贴于

2.3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2]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82.

资源与环境科学篇10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根据我国在恢复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从现在起至二十一世纪中叶是我国的三步走的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总体经济目标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了完成这个经济发展目标,有关部门要协调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处理好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而这种观念也是我国政府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精髓,关键是要协调和平衡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以牺牲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为代价追求短期的发展结果,而是要从社会和自然的角度出发,寻求发展中的平衡和共生共荣。人类社会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这种情况下人类要结合实际情况,在保证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平衡的情况下,寻求更加科学的发展道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能源危机,我国也不例外,最突出的表现为我国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储备量已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化工和矿物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作为人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水资源,也呈现出短缺的趋势。此外,由此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表现为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质量下降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很大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由于各种环境问题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总体国民经济的增长量的百分之八左右,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作为占我国工业生产比重较大的化石能源与矿产工业,其每年因资源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占我国经济产值的百分之十七,不难看出,解决了环境和能源问题,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和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

由此可见,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我们要想搞好经济建设,就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要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寻求更加科学可行的经济发展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并且能够利用自然环境来有效维护经济发展的成果,使我国经济发展走入更加理想的轨道,更快的实现我国的三期发展目标,在二十一世纪中叶跻身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之列。

2.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发展的现状

我国有关专家和学者在资源与环境科学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基于我国自身的环境资源的特点和形势,全国的资源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色,下面笔者将进行详细阐述:

2.1研究队伍的专业性和丰富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源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支学科门类齐全、经验丰富的研究队伍和教学队伍。这其中不仅包括各大高校的专业领域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还包括各种中青年骨干,可谓是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创新型人才。此外,我国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也相对完善和丰富,不仅包括包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绘、地理、水文等专业知识,还包括、生态、空间、大气、海洋和环境科新工程等新兴学科。就我国目前的院校设置情况来看,在这些从事资源和和环境研究的单位中,已经有二十八所院校开设了资源与环境学院,其中有资格和能力招收本科、硕士、博士的学校也突破了十五所,这无不显示着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发展状况正朝着更规范和系统的方向前进。

2.2我国具有许多世界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

自古以来我国就被喻为资源大国,并且由于我国地理位置和面积的特殊性,使得我国的环境和资源的跨度较大,也造就了我国的独特资源结构,使得我国的各种资源和能源在世界整体自然环境中起着较大的影响和作用。最常见的如对全球环境有着重要影响的青藏高原;大面积的黄土高原和岩溶地区;面积广大的内陆干旱荒漠;活跃的大陆内部地震;绵长的海岸线和宽阔的大陆架及其典型的边缘海盆;濒太平洋成矿带;时代较完整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古生物化石;独特的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及其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到干旱区等多样的生态系统;等等。

2.3研究工作有着雄厚的区域观测能力与调查工作基础的依托

我国从事资源和环境方面专门管理部门众多,象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环保总局、测绘局、中国气象局、中国地震局、中科院和高等院校,这些部门和单位有着长期、雄厚的观测与调查能力和工作基础,这对作为应用基础性的资源与环境科学不仅提供了获取数据的保证,也成为发展这一科学的重要力量。尽管我国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表现在针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较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不够,年轻、高层次的综合型学术带头人亟待增加;资料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缺乏保证等。

3.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跨入全球化、系统化、定量化的新时代,其研究方式和研究重点都在发生重大的改变。笔者经过认真分析和总结,认为其主要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种表现:

3.1整体观、系统观的研究思路得到加强

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正在跨越以往各类资源之间以及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开始把资源与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不仅研究其自然属性,而且加强对其社会属性的研究;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特别是重视选择典型区域进行深入连续地观测,揭示人类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政治化等过程对地球表层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并在高精度观测数据基础上,引入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建立动力学模型,为可持续性的资源开发与环境改善工程提供可靠依据。

3.2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和专项计划的组织方式成为主流

以往对单一资源或环境问题的单一机构、单一学科研究方式被针对单一或综合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联合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工程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跨学科、多部门研究方式所替代;并且无论在国际科学界还是在各国国家研究组织中,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础研究往往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计划来完成。

3.3研究的突破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连续观测资料的积累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