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旅游文化十篇乡村旅游文化十篇

乡村旅游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41

乡村旅游文化篇1

依照对乡村特色文化特质的分析可以知道不同的乡村特色文化可以形成不同乡村旅游资源。笔者认为在进行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的过程当中要重视以下五类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类型的开发:乡村民居文化、乡村民俗文化、乡村农耕文化、乡土艺术文化、乡村名人文化等。这是开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也是乡村特色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乡村旅游是乡村特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可从几方面来看:

(一)凭借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随着“2006中国乡村游”主题的提出,全国各地都展开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可谓场面红火。中国地域广博,经纬跨度大,由此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各异的乡村文化,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乡村旅游活动日益兴旺的原因之一。要做好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就是要把握住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特色两个字,特色是乡村旅游的生命。什么是乡村旅游的特色?简单说就是乡村特色文化。如果乡村旅游失去了所具有的乡村特色,乡村旅游也就不叫乡村旅游了。不管是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是迥异的生产生活习惯,亦或是名人故居和特色村落建筑,无不是乡村特色文化的具体物化形式。因此,要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要发展以具体物质形式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乡村特色和原住民特色的文化旅游。

(二)依靠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建设乡村文明。乡村休闲旅游和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点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两者之间应该是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当前许多地方在乡村经济发展趋上,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观念。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有着关联度大、辐射面强的特点,是提高农民富裕程度,走向共同和谐的重要手段。旅游行业对环境及人文关怀的高标准性也必然会对乡村的一些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因而它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乡村旅游所要做的就是依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构建、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利用对乡村特色文化的挖掘,唤起人们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东方传统情感美德的认同和追求。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打造文明的乡村文化气息。

(三)依托乡村文化内涵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深度则是旅游产品和文化经济时代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将达成对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最大化的发现、提升和实现。依托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从而吸引旅游者前来游玩消费,达到促进本地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地域文化的传承日益被重视的今天,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要重视对乡村特色文化的开发力度和深度,这是历史文化与经济结合的科学选择。乡村旅游是乡村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乡村旅游将起到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促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双重功效。

二、乡村特色旅游文化的整合策略和发展理念

(一)乡村特色旅游文化整合策略。

1.确定主题,整合资源。根据乡村旅游的定义,乡村旅游资源应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主体,突出乡村文化和田园资源特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上应充分考虑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及资源所处的地形地貌特征,确立特色发展主题,或观光、或休闲、或体验、或教育、或古村等,整合相关特色文化资源,形成自身特色,充分发挥整体地域优势,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2.文化为源,提升品质。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是吸引城市居民的主要资源。广大的乡村地区拥有较多的人文资源,如名人故居、民俗、历史遗存等,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必须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内涵,以文化为源,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含量,打造自身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根据乡村文化的特征,以村落文化为单位的旅游区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乡村旅游消费集中的区域,对于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有着重要的作用。

3.市场导向,合理开发。乡村旅游开发是以乡村旅游的供需关系和市场导向为核心。乡村旅游开发必须面向市场、研究市场、拓展市场,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者群体的市场需求,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策划、设计、加工、组合等途径合理开发多元化、多功能、有卖点的文化旅游产品,不断扩大文化消费范围、文化消费规模、文化消费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二)发展理念。

1.创造文化体验,营造休闲新境界。体验是旅游的本质,旅游已经进入体验时代。体验已成为旅游者最强烈的需求。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充满田园和民俗风味的文化项目将使游客得到新的休闲体验。这是一种更贴近自然、贴近乡土、贴近老百姓的旅游方式。因此,乡村旅游开发上应该以创造文化体验为理念,以体验为价值导向,基于游客的体验需求规划景区、设计产品、组织游线、构架项目,使文化体验成为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亮点。

2.突出特色,培养龙头文化旅游产品。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开发,应当注意乡村旅游资源空间与性质上的整合,坚持“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的开发建设准则,开发若干重点文化旅游产品,如体量较大的古村旅游产品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民俗节庆旅游产品等,以此带动区域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旅游品牌的核心文化竞争力。

乡村旅游文化篇2

盘龙山位于泰安市西南部的乡村,距离城区40余公里,是当地一座海拔不高的小山。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因为有一条龙卧在那里,所以山没有长高”。在那个村庄,泰山文化已经渗透到每家每户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地人被要求谈谈当地的文化时,更多人提到的是由泰山而引发的一系列零零碎碎的习俗和观念,尤以“碧霞元君”“泰山石敢当”的信仰为深刻久远。对于盘龙山上“龙”的传说,人们似乎淡忘了许多,若试图要求当地人讲述这一段传说,只有几位老人能够大致道出整个故事的原委,而对于当地的年轻人来说,传说的细节几乎为空白。他们只知道“西山上盘着一条龙”,须心怀敬畏,不得亵渎。景区开发前,盘龙山是无异于其他地方的荒山野岭,杂草丛生,大石暴露;山腰之上仅保留的少量植被,常常会由于牧羊老汉有心无心的大意而遭到羊群啃食,山上随意丢掉的烟头儿也常常会引起火灾,山上植被由此愈加稀少。虽如此,每每谈及盘龙山时,当地的人们总是充满了内心的自豪。盘龙山文化的影响覆盖周边,在他们眼中,“盘龙山文化不止一处”,还有“石龟”“古槐”“碧霞元君行宫”,以及不远处的凤凰山、龙凤水库等。山的脚下就是村庄。每逢年节,人们都会到山上结伴而游,多年在外的人回到家乡来也必会到山上寻找那个“龙身”,搜寻潜藏在草虫土石中的鲜活传说。

二、盘龙山景区的开发路径分析

(一)文化生态学理念下历史文化的复活

以“文化旅游”为导向的资源开发,常常被理解为在深入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散点化的旅游资源进行提炼、升华和整合,以实现对当地文化的有效保护与明确呈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发成为一个特定地域及其群体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的复活是在一定历史周期内,面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客观现实,在本地区文化系统内部通过一系列解构、重构、验证、更新的人工技术活动内容的设置与执行,有效促成区域文化、自然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体所形成的抗外界干扰的自适应体系。开发之初,盘龙山景区确立了“盘龙”为中心的文化主题,根据对“盘龙”传说所特有的共同记忆与归属感,将分布在4个村落里的散点化的文化载体纳入到统一的主题当中,以助于实现区域文化更加集中的呈现。景区相继对覆盖范围内的“石龙”“石龟”“千年古槐”“碧霞元君行宫”“龙凤水库”以及“十里长廊”“凤凰山”等十余处景观进行了相关的设计与修建,其具体形式包括对传说的场景虚拟、历史遗迹的复原以及主题公园的附会等物化形式,实现了资源文化内涵向产品文化外显的转化。作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盘龙山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对接

新农村建设不能理解为狭隘的“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甚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如果没有文化与伦理价值系统的引导,只会变成纯粹的物质利益冲动,新农村建设如果没有一种文化精神为动力,同样不会得到持久的发展。盘龙山乡土文化的重构,使当地民众的文化世界变得丰富,迎合了新时代农民对文化内容的要求,并加快了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步伐。盘龙山文化旅游开发对当地新社区建设的有效助推主要表现在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反向吸引上。景区范围覆盖4个行政村,总面积达17平方公里,自2007年左右便开始着手新农村建设工程,然而,传统村落复杂的内部因素致使整体工程进度缓慢,困难重重。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整个区域内户籍人口数为2500余人,而现实生活中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导致了实际常住人口只是以上数字的60%,许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滞留乡村。景区开发前,村内只是初步完成了整修街道、修筑中心马路的工作,少数住户依规划格局建起新宅,却存在着大量的空房旧房亟待解决。盘龙山文化旅游景区开发所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量返乡人员,为新一轮的家乡建设注入了活力。此外,新农业技术培训使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红薯获得了更高的品质和产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在这个“农村”安家、生活。

(三)对区域范围内新型产业链的有效利用

红薯是泰安市西南地区常见的农产品之一,而盘龙山脚下的几个村庄更是以独特的土壤条件获得了明显的先天优势。在景区开发之前,每年从盘龙山脚下输出的优质红薯接近80万公斤,甚至许多外地的客户不惜路途遥远前来收购。在对此物产资源的深入开发方面,景区确立了建立食品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在这个园区内,对红薯的加工形成了具有生态学意义的加工链条,一系列的环节涉及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价值增值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链条。在政府、企业以及相关专业机构的共同开发中,盘龙山逐渐打造出品质优良并深受周边居民喜爱的特色食材“粉皮儿”,树立了具有优势地位的地方品牌。围绕丰富的红薯资源,并结合盘龙山以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开发,景区发展起了丰富的副食品、旅游产品、特色餐饮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薯文化”美食系列。相较于“旅游文化”,“文化旅游”的研究似乎刚刚起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旅游’还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而国内对‘文化旅游’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研究仍会将两者的事实相混淆。对于两个概念的区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似乎让两者的界限明确了许多。在这样一种学科视野中,“文化旅游”被界定为以参与和感受地方文化为主的旅游,而这迥异于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商业目的而迎合游客的“旅游文化”,前者更多地是在关注旅游者知识的追求和一种文化的经历。

乡村旅游文化篇3

论文摘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又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只有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经营的调控和监管,才能促成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类型,源于欧洲。根据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乡村旅游(Ruraltourism)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从市场来看,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大城市的居民。通过对游客的研究,国外学者发现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心理动机是喜欢乡村慢节奏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怀恋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他们希望了解当地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不喜欢与其他游客伴行,急切地希望成为当地的临时一员。由此可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理清这种影响的方面和性质,扬其利,弃其弊,对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激励农民加强对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国外的很多案例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这些研究显示,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化和历史传承鲜为人所知,处于逐渐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而对于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四川农民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并意识到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会逐渐显现,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会随之逐渐增强。以云南省丽江玉龙县拉市海为例,该乡距离丽江市区8公里,同时又是丽江至香格里拉旅游路线的必经之地,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当地纳西族人民懂得了山水是资源、应共同使用保护的道理,进而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实际上,不独拉市海如此,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云南的束河镇等地方,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在一些旅游村镇,涓涓清流环绕乡村,路边、庭院的花草树木都受到精心呵护,人与自然显得非常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客观地讲,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固然具有无穷魅力,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中也有不少不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健康的东西。而这些落后的东西可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被取代。游客对乡村旅游地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和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搞好给排水建设、美化保洁、道路整治、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从而使当地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四川郫县农科村就是其中一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该村的交通、通信条件大大改善;村里还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场和停车场;村民自觉修整庭院,更新、添置家庭设施。整个村庄环境优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应游客的要求,成都市青城镇“农家乐”接待户则大都订阅了报刊杂志,使业主们也开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村民的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意乱倒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乡村旅游的客源为大中城市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参与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寻找宁静的乡村空间,感受淳朴的乡村文化,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游客高品位精神追求的影响。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云南和顺古镇的百年图书馆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农民学习的场所;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诚信的消费环境是乡村旅游地良好声誉的基石,而良好的声誉是乡村旅游地的生命所系。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农民学法守法的主动性会不断增强。在云南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农民懂得了一些法律知识,明白了不索要小费、旅游投诉少、旅游形象才好的道理。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建立了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行政、行业组织的管理交互作用,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观念和习惯得到强化。云南丽江、束河镇等地方,每天游人如织,且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乡村文化,也可能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但理论研究和实证材料均显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能冲击甚至破坏乡村文化,进而给乡村旅游带来伤害。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文化趋同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地农民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可能得到强化,文化趋同进程可能因此加速。现代城市文明是工业文化甚至后工业文化的代表,而乡村旅游地多数是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基本还以农耕文化为特征。在两种文化间,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现代城市文明载体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打开眼界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所以旅游地文化向外来文化趋同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地尤其突出。城市游客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必将逐渐消失,这样,乡村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丧失了。俄克斯(oakes)指出,游客对原始民风民俗的渴望与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期盼是一对复杂的矛盾。

(二)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反向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驱动力,它要求乡村与城市保持一定的差异。因此,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而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不少地方政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也是着眼于此。如何在政府追求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保持城乡的反向性从而使乡村具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三)标准化削弱特色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削弱乡村文化特色,进而削弱旅游地的“乡村性”。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管理,而要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就必须科学评价旅游设施配置情况和服务质量,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就必须进行标准化建设。但标准化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村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存乡村性,但在现实中,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导致乡村旅游地城镇化、商业化与飞地化,恰恰摧毁了乡村旅游的这个基础。因此,如何在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一个挑战。

(四)过度开发造成文化流失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冲动可能引发过度开发行为,造成乡村文化资源的“公地悲剧”。在开放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公权”与“私权”混杂,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同时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具有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一方面,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许多居民家庭可能完全放弃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活动,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会主动传承当地文化,导致当地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乡村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村民很可能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并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废弃物与废气等,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从而使当地人文资源受到损害。作为较小消费容量和较大消费规模的冲突,拥挤现象也在意料之中,它不仅是乡村旅游者施予乡村旅游者的外部不经济,也是旅游者施予乡村居民的外部不经济,这种过度开发也会造成对乡村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的破坏。

(五)利益纷争破坏社区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激烈的利益纷争,从而在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可能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一是一部分因经营乡村旅游得法而致富的农户与当地其他农户之间产生矛盾,二是旅游经营户之间因相互竞争而产生矛盾,三是外地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农家乐”的矛盾,四是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有可能上升为冲突,从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损害乡村社区的和谐,不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性(Rurality),客源地的城市性(Urbanity)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而乡村文化是乡村性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乡村社区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以在城乡文化对峙中,乡村文化处于明显劣势。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处于人类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现代城市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归宿。

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生活水平的落差更使乡土文化主体形成了自惭形秽的基本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通过农民对城市文化的模仿加快了城乡文化趋同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化无声凋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保护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意义,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趋势似乎难以阻挡。正是在这个心理基础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促进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来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调查、分类、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和鼓励来促进乡土特色文化的学习和继承,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特色乡土文化的知名度。外来人的重视、崇拜与追求可增强乡土文化主体乡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乡村文化得以保护的心理基础。

(二)充分利用利益机制调动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的积极性

使农民通过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受益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进而保持旅游地乡村性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本地化是旅游地农民受益的必备条件。实践证明,产业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农民收益高,所以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满足产业化的需要,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又要对外来要素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在规划制定、项目设计、利益分配等方面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福利,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只有将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性的保持与旅游地农民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保持旅游地乡村性与他们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才能调动他们传承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乡村特色文化得以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才有可靠的基础。

(三)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以实现“双赢”

实践证明,一般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及其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游客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也就是说,游客追求的反向性是有限度的、相对的、甚至是表面的,是在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文明传承等方面的反向性,而不是维持落后面貌的反向性。这就为在满足城市游客反向性需要的同时顺应农民的现代化需要提供了契机。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适应旅游业现代化的趋势。

(四)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文化的背景和依托,离开了特定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失去生命力。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从目前两种保护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的生命力要强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文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式,和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乡村文化往往会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文生态系统。只有保护好乡村文化所依托的生态环境,才能保存鲜活的乡村文化。

(五)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以遏制外部不经济

为了防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遏制外部不经济,防止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具体来讲,就是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可能克服乡村旅游的分散性弱点,开展品牌建设和营销,而且能从旅游地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在控制开发规模、保护旅游资源、协调利益关系、改变旅游地农民在外来企业面前的弱势地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促成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六)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保护乡村文化和保障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方面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立法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确定乡村旅游开发的范围、规模、形式、容量等,做到适度开发,尽量避免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造成破坏;第三,政府可以通过财税和金融手段激励旅游经营者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面貌和“乡村性”。如意大利要求乡村旅游是在农业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规定旅游收入不得超过农业总收入的1/3,否则将提高税收比率。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1)

2.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市场与经营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06,(6)

3.王宏星.崔凤军.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5,(1)

4.陈志学,金启宁.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谱写新篇章—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张中伟[n].中国旅游报,2006-3-15

乡村旅游文化篇4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农业必须强、农民必须富、农村必须美”。古村落作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属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合理开发古村落文化资源,使之有效融入乡村旅游,既是保护我国民俗文化命脉的根本,也是避免“千村一面”现象,加速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一、易县护陵村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

位于清西陵腹地的太和庄、五道河等14座清代古村落,作为当时西陵陵寝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工程管理、祭祀、守卫等各项事务,被称为护陵村。2000年11月30日,护陵村随清西陵皇家陵墓群一起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9月23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护陵村忠义村、凤凰台被作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予以命名挂牌。

(一)深厚的历史渊源

从1730年清西陵始建到1737年陵区建成,为对陵寝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防护,清政府在陵区周边设立了由宗室王公、大臣和员役等各级官员执掌的专门管理机构,如东西府、八旗、礼部、内务府等。这些机构中管理人员及相关随行人员的居住场所最初被称为营房。随着时代变革,清政府与其各级管理机构不复存在。辛亥革命后,改陵制为村制,营房的性质和名称都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对村落进行了规划。如今的护陵村共14座,包括凤凰台、晓新村、五道河、太和庄、忠义村、后部村、龙泉庄、龙里华、华北村、下岭村、北百泉、南百泉、张各庄和太平峪。护陵村村民为清代护陵人后裔,绝大多数是满族人。

(二)优越的环境资源

护陵村如星辰般分布在泰陵、慕陵等皇家陵墓周边,享有清西陵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西陵地势西高东低,境内诸峰耸立,以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为主脉,植被丰富,云蒸霞蔚,与四方绵延的山脉自然围合,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北易水河蜿蜒盘旋于各座陵墓与村落旁,四季长流,古劲苍凉。陵区选址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封闭观念以及“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村落临近易水湖、荆轲塔、狼牙山、云蒙山等著名景观。易水湖畔荆轲的悲壮豪迈、狼牙山上五壮士的英勇壮烈、乳水洞中孙膑的坚忍淡泊……诸多情怀与皇陵的庄严肃穆融合在一起,交织成护陵村落博大的人文环境。

(三)丰厚的古迹遗产

护陵村的古迹遗产众多,主要包括古围墙、古门、古街道、古桥、古井、古庙、家谱等。护陵村作为守护陵区的营房,早年戒备森严,有由毛石或青砖垒砌的宽厚围墙。民居依稀保存着营房的模样,院落朝向与清代贵族多选用四合院的坐北朝南不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八旗营房的坐北朝南式,如凤凰台、龙里华,规格严谨,整齐划一;另一种主要朝向自己守护的陵寝,以示尊重,如面向泰妃陵的忠义村和面向昌陵的太平峪,都为坐东朝西的院落,庄严肃穆。古庙承载着村民们最朴素的信仰,几乎每座村都建有庙宇,保存比较好的当属凤凰台的真武庙。真武庙位于村中心,供奉着道教的真武大帝。据传真武庙是由刘墉监工修建的,门柱上提有对联:“前照九龙易水明,后靠玄武凤凰山”,意指凤凰台于青山绿水环抱之中,位置极佳。前门匾额上有“庥神荷永”四字,意为行善积德,永远得到神灵庇护。

(四)浓郁的民俗风情

从音乐舞蹈到特色饮食,从手工技艺到节庆礼俗,护陵村的民俗文化洋溢着热情浓郁的满族风情,并带有明显的宫廷特色。由金花盛会传承而来的民间音乐会能演奏《感皇恩》、《天下同》等清代宫廷乐谱;源于忠义村的摆字龙灯原名“文龙”,伴随13节龙灯的舞动可摆出13笔以内的汉字,寓意吉祥,内涵丰富,在2008年被评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蒸羊羔、蒸鹿尾儿、板肚等满族菜肴,制作精良,口感细腻,而且注重食材本身的营养价值,成为往来游客必尝的经典;精湛的油漆彩画和古建技术使村里的手艺人参与到故宫、颐和园等古建筑的维修工程中……宫廷的奢华与民间的质朴凝聚为浓郁的满族风情,体现在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使人沉醉其中。

二、易县护陵村文化融入乡村旅游的困境及对策

易县护陵村拥有独具魅力的深厚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使之快速有效地融入乡村旅游,是实现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凤凰台和忠义村在经过规划修复后,依托清西陵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成为周边村落效仿的典范。但当前以开办“满家乐”为主的护陵村开发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应通过科学规划引领,逐渐将其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当代文明完美融合,全力打造凝炼着典雅与古朴的旅游胜地。

(一)坚持规划引领,保护原始风情风貌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发掘古村落文化,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以政府为主导,组织专家综合进行旅游服务、土地利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旅游规划与资源开发规划,规划应注重整体性、地域性和可持续性。早年间,护陵村中许多民居在后人为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了拆卖或翻修,一些古建筑也因重视不足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目前,绝大多数护陵村仍作为普通村落谋求着现代化发展。即便村落为发展农家游对景观进行了修复和包装,但大部分古迹仍难以复原,浓烈的商业气息也破坏了村落的静谧氛围。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以全局视角对护陵村文化及本地资源进行整合,将14座护陵村整体纳入开发规划,营造古村落群浓厚的文化氛围,构建护陵村与邻近的清西陵、狼牙山等景区优势互补的整体发展模式,借助地利优势、与景区浑然一体的文化环境及特色食宿资源吸引客源。立足于当地,充分调研,结合护陵村文化资源的特点以及西陵镇本地历史、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确定发展定位和具体方案。明确包容的文化特性,立足于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在规划上坚持可持续性,保护原始风情风貌。

(二)夯实文化底蕴,开发创意旅游项目

古村落开发的优势在于发展历程中不断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在设立旅游项目时融合文化创意,有利于增加吸引力。当前护陵村的开发单纯依托清西陵景区,以古村落的静态展示和农家院的开办为主,缺乏民俗文化的体验项目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尽管清式建筑、满族菜肴以及街道边竖立的文化牌都在向游人展示着村落的历史和特色,但易流于表面。

村落景观的维护、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商品开发要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注重将历史故事、名人资源、审美观念、传承技艺等地方文化要素融入整体设计理念。2011年9月,韩国古都庆州撤除了原有的导示牌,在东宫、五陵等8处遗址安装了以“有故事的庆州旅游”为主题新的旅游导示牌。导示牌根据韩国漫画家李贤世描绘新罗历史故事的作品制作,时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以图画、照片、讲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简易有趣。护陵村旅游应打破以静态展示和吃住为主的单调休闲观光模式,从细节入手,将名人传说、民间艺术、节庆礼俗等文化资源通过展览、体验、开办教学、设计特色商品、举行庆典活动等方式融入景观,着重打造参与式旅游项目。

(三)优化传播策略,树立特色品牌形象

古村落知名度的提升离不开积极的传播策略。忠义村和凤凰台主要依靠省内的新闻媒体,结合少数民族特色村和满家乐的亮点进行宣传,在本地影响力较大。其他大部分村落采用横幅、宣传牌等传统户外媒介进行满家乐的宣传,影响力较小。

护陵村的对外传播缺乏主动性和规模性,传播内容缺乏创新性,应大力拓展传播渠道,在充分调动传统纸媒体、广电媒体资源的同时,整合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资源,利用微博、微信及时信息,借助大众传播的广泛性和人际传播的高效性优势传播旅游文化。在传播方式上,护陵村可先立足本地,策划公关活动。例如,以举办节日庆典、介绍文化风情、邀请学者考察等方式吸引媒体报道,利用省内大型展会、交流合作等平台推广文化资源,以提供优质服务打造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形象。此外,作为拍摄基地与影视文化公司合作打造以清史皇陵为背景或反映皇陵文化的高品质影视剧,树立特色品牌形象。影视剧的热播将加深人们对历史探寻的向往,届时推出“寻找清代帝王气息”的主题旅游,引领游客参观拍摄地,观看大型户外公演,体验制作民俗工艺制品并品尝满汉全席,刺激旅游增长。

(四)加强资金保障,健全配套服务设施

作为新民居示范村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忠义村和凤凰台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两村逐步完成了道路硬化、广场修建、苗木栽植、集中供水等工程,面貌焕然一新,但村中没有修建公共厕所,游人如厕只能选择进入满家乐,缺少游客服务中心以及演艺中心、茶馆等休闲娱乐场所,应加强旅游道路、停车场、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以及游客服务中心、康体娱乐中心、演艺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全面打造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与一体的村落崭新面貌。

乡村旅游文化篇5

乡村旅游开发是指发挥和挖掘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新、奇、特的旅游产品,并把这种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以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近几年,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的扩张期。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主要是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其功能正处于由单一观光向以观光、考察、学习、体验、休闲、度假、娱乐等多功能综合型方向转变与发展,如农场类旅游,包括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广场,还有以休闲、娱乐和知识为目的的农业教育园、科普示范园,以及参与、体验各种农民农事生活,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但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开发中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1)乡村旅游的开发多强调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开发,对农业资源过度依赖,多以自然景观、农业观光类的旅游项目的开发,未重视乡村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的开发,致使开发的产品缺乏文化内涵,乡村的地域特色不突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间的严重雷同,产品未形成根本的核心竞争力。

(2)开发多处于盲目、自发式的状态中

模仿、照搬发展模式的现象还很普遍,相邻相近的乡村旅游提供的农家餐饮、住宿、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产品相似度很高,乡村特色不突出,并多是以承包租赁的个体行为,很多类似的旅游开发项目根本没有考虑旅游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如旅游产品未进行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延伸,缺少衍生产品和伴生产品,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3)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

所采用的模式多局限于文化观光型模式,以观赏观光型活动为主,如观赏田园景观、观看民俗风情文化、参观手工艺品、观光农业园、主题公园展览等,以农村生活、历史文化、探险体验、生态科考游等体验类旅游发展尚处于初期,层次相对较低,致使游客满意度降低,游客滞留时间较短,对消费者形成不了一定的影响力。

(4)开发的旅游产品中缺乏创意

许多项目依托地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开发,始终保持原状,开发一次就此停滞,旅游活动的文化性、娱乐性和参与性都较低,致使开发的旅游商品不能刺激和满足新时代下乡村旅游的新需求。

(5)在当代新媒体技术下,市场营销模式比较老旧

宣传的渠道与力度不足,缺少对整体项目的精心包装、策划与推介,市场辐射能力较弱,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导致市场占有率低,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导致宣传和影响的辐射范围小,新媒体的作用没有发挥。

二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加强文化创新意识,把它贯穿于乡村旅游开发的各环节及各层面,突出产品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满足当代乡村旅游者对文化多元性和新奇性的需求。

1创意思维开发乡村资源,挖掘文化价值和内涵

创意思维是一种对既有文化进行的创新与突破,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文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乡村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自然田园风光、农耕文化资源、乡村建筑景观、民俗文化资源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文化创意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例如重庆巴渝的文化村,游览区由三院一寺庙一牌坊构成游览主体,并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有横跨水面的连接大门和牌坊的跨度长达100米悬空索桥,并在通衢大道旁建立压邪的“泰山石敢当”,伴有错落有致的故乡人农家乐及农耕机具操作展出,使旅游者更加感受到传统的巴渝民间文化。在这些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和一些古城遗址基础上,通过利用科技、文化、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创意元素,将一些物质载体、故事和社会生活元素融入到资源中,赋予有形的、无形的乡村资源新的文化性及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历史资源和古城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好地迎合乡村旅游者对旅游文化差异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创意设计开发旅游产品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的层次相对较低,多数以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为开发对象,乡村旅游资源间的相似性,导致各乡村以景观游为主打产品的严重趋同化。文化创意设计突破了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就地经营思路,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过程中,运用文化创意设计,将当地特色文化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乡村节庆、农事农活,或是培育的新的特色文化融入在设计的旅游产品中,并将创意产业的思维及时尚元素一并引入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这将特色文化的内涵赋予到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中,并设计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综合旅游活动,强调产品间的差异性,使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如北京的怀柔雁栖镇的村落,前身是京城的“虹鳟鱼一条沟”,后进行美化环境、营造节点景观、改造民居、增加文化元素等建设,注重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融入农耕农具展、文化长廊等众多文化元素,还可以参与到风筝、皮影等民间手工艺品制作,在夜晚,还可欣赏七彩栈道、古烽火台等众多文化夜景。

3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多是以自然资源、景观为依托进行开发的,雷同的发展模式不能形成区域的竞争力,致使乡村旅游效益低下。乡村旅游应当依据开发地的旅游资源状况,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运用文化创意,借助乡村旅游资源载体,强调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创新开发模式,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型发展。如“生态农业+旅游业模式”的北京市朝阳金盏乡的蟹岛;“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的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生态休闲农场兴建了亮眼雅致且温馨舒适的花卉驿栈,设计充满浪漫与新奇感的水上花屋;“科技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海南省兴隆镇,建立了集科研、科普、生产、加工、观光和种质资源保护为一体的热带植物园,并形成观赏园林、教育园林、认养园林等多种形态,承载农事参与、自然教育、观赏等功能。

4创意文化主题活动,完善旅游产业链

创意文化主题旅游活动是依托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元素,围绕创造旅游新价值,并以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为目的进行的旅游活动,通过对乡村中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创意开发,优化乡村资源的配置,拓展旅游的功能和产业链-既有向产业上游的研发,又有下游关于品牌销售渠道的延伸,并以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优化功能,创造全新的产业空间。如北京怀柔琉璃庙镇白河北村,以“美丽琉璃”文化节为载体,先后开展了“中华瑰宝•美丽琉璃”摄影作品征集大赛、慈善捐赠笔会活动、“书画琉璃之雅韵”、“琉璃山水间•古琴旗袍秀”等系列活动。依托创意的乡村节庆活动,设计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体验性活动,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和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品牌,宣传当地区域特色,充分发挥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完善整个价值链,实现价值体系的整体增值。

5创意旅游营销,开发乡村旅游

市场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的策划、方式、手段在开发市场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当今,中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及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文化创意可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融入到乡村旅游营销策划、方式、手段中,形成创意旅游营销,这将为乡村旅游发展塑造、提升品牌形象,开拓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提供了更为灵活和有效的传播渠道。如利用网络技术平台,进行微博、微信营销、app上线,扩大其影响面,增加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以乡村体验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互动营销等多种方式,通过给消费者留有深刻的良好印象,激发消费者再次消费的欲望,并保持对产品忠诚度;通过创意宣传片、举办主题文化特色的大型活动或庆典营销活动,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并塑造乡村旅游的形象,从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北京房山区韩村河镇的村落开展了打造旅游品牌的活动,通过文化主题活动推出“月满中秋”烟花节、“上方山杯”书画摄影大赛以及“天开花海”油菜花节、长跑节等一系列观光季活动;并结合媒体发挥宣传优势,邀约主流多家媒体,如电视台、网络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加强了乡村旅游产品的主题宣传,突出乡村旅游特性,加大了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拓宽乡村旅游市场。

三结语

乡村旅游文化篇6

[关键词]旅游经济;乡村旅游;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7月26日在视察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以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鼓励农民依托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应当同时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和人文资源,而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乡村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主要是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保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完成价值实现和大幅度升值,经济手段辅之以合理完善的行政手段,为乡村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为文化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根据当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扩大了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了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壮大,公共财政的积累,为农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弘扬保护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和支持。

2.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步面临消亡,尽管专家倡议、政府呼吁保护,但是收效甚微。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赏度的增加,这些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使得那些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人们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恢复一些濒临消亡或中断多年的民俗文化。尽管这些行为活动直接目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了恢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农民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将更加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3.提高了农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开发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文明,通过直接的对比,农民提高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增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亲身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认识到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秀美的山川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开始用旅游者的眼光审视自我文化,尽管这种认识还处于浅层面的萌芽状态,但已经迈出了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第一步。而旅游收入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出于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期望,农民对自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更加增强。

4.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沟通的桥梁。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感受了外来文化,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些精品旅游地区的乡村旅游还要接待外国游客,这里的农民更加要面向国内接轨国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融入传统文化和观念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的文化共识,从而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人员的频繁交往,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撞击在所难免,城市文化进军农村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规模扩大而增强,如果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甚至摈弃当地珍贵的文化特色,忽视当地旅游资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弥补的。

1.乡村文化过度商业化

“在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文化的负面影响方面,最明显的问题是当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由于开发水平较低,缺乏经验,还有的是出于迎合游客的需要,有些地方特别是早期开发的乡村,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人为地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不仅使游客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乡村文化,长此以往,甚至当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会出现问题。

2.淳朴民风受到冲击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示范效应客观存在,这主要是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气影响较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对于旅游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抵御和净化能力较弱。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纯朴的农民学会了“宰客”,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是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经济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3.农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

农村文化生态是指农村整体历史文化特征,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文化特质。“有些是农民集资办旅游,有些农民企业家开发旅游,他用他的审美观来开发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在景区的城市化、乡村的庸俗化方面,这是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陷入简单现代化和规模化的误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因为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旅游,人们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乡村文化比较深入的异质化感受,从而不虚此行。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把本来极具地方特色的东西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乡村旅游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孙家正同志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当前亟需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因为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有温情和敬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农村是农耕文明最基本单元,广大农村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所谓“礼失求诸野”,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文化保护既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文化安全的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造成的文化悲剧,乡村旅游开发要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乡村文化。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民间文化组织

在当前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全的条件下,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乡村生活,现代化生活方式也同时肢解了农村的公共组织,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协调投资商、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应当高度珍惜并全力保护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发展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融入农村发展理念,融入公众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乡村旅游渐成规模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逐步转型,逐步实现市场调节,这时政府应当鼓励农民成立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政府职能。政府以制度和资金扶植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为公众参与文化保护提供渠道,并通过信息交流、媒体宣传以及理论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保护。

2.做好文化普查,分类分层实施保护

农村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各不相同,价值大小不一,实施农村文化的前提工作就是进行文化普查。随着旅游开发,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冲击力巨大,如果没有摸清家底,重视不够,势必会措手不及,而农村文化资源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文化的消亡会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进行农村文化现状的全面调查,对于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本着整体性、发展性、展示性的原则实施保护,维护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农村文化形态的不同,实施保护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重静态收藏和动态繁衍相结合,民间传承和专业介入相结合、原生态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研究所式保护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多角度采取措施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口传身授,那些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可谓是“活的图书馆”,对它们的保护关键是保证代代有传人,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人间国宝”政策值得借鉴。

3.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有高质量的、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强调软开发。软开发的核心就是规划、设计、策划,一定要努力将这些工作做到位。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在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村文化的本色,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突出乡村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环境,强调闲情和野趣。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更多追求一种休闲情趣,他们大多有较丰富的旅游经验,从工业文明当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追求的自然不会是工业文明的复制品。

科学规划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也正是农村所缺乏的,因此,必须组成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组织,由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利益团体、保护专家和当地村民代表构成,组建乡村文化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在议事过程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民主性,通过专家指导、舆论监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推进文化保护。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营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吸引力的氛围环境需要有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宗族制度下一些生活经验比如有关对村民的教化和村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经验,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使农民认识自身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并在公众当中广为传播和展示。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是,乡村旅游中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乡村旅游的教育培训除了包括旅行社、饭店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收入增加,在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与此同时提高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主动成为农村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乡村旅游文化篇7

(一)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

2012年,温江区旅游总收入15.29亿元,接待游客1170.55万人。其中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总收入达5.85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38%。但同期,成都市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050.78亿元,温江区仅占1%;全年全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2246.47万人次,温江区仅占10%。2013年,温江区旅游总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38.70%,接待游客1482.73万人次,同比增长26.67%,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比重达到5.8%,安置就业2万余人。同年,成都市旅游总收入1330.66亿元,温江区占到1.5%;2013年成都市共接待15539万人次,温江区占到9.5%。此外,温江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46240人,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83%,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面达到85%以上。

(二)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分析

从以上几组数据不难看出,温江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增长幅度也较大。尤其2013年,整个成都市受国际形势的影响,入境游客增幅下降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幅。乡村旅游的发展,对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也都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不难分析得出,温江区的旅游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温江区的全区旅游收入在成都市范围来看,所占份额较少,最近两年都只占到了全成都市的1%。旅游接待人数也远远不足,近两年也仅占到全成都市的10%左右。二,就温江区自身的旅游结构而言,乡村旅游总收入在全区旅游总收入中仅占到了三分之一。就目前温江区乡村旅游现状、产业结构以及区位条件来看,乡村旅游还大有潜力可挖掘。

二、温江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品牌产品

通过对温江区乡村旅游的调查可以看出,温江区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早,资源多,但真正的乡村旅游品牌并不多,可以说根本还没有“叫得响,拿得出”的品牌产品。究其原因,其一是从业人员多数都是农民,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没有品牌意识和品牌营销观念。其二,政府缺乏有力的引导。某些地区出现了一些品牌,比如“万春卤菜”、“红枫基地”等,但对品牌定位不准,挖掘度不够深入;其三对品牌的宣传力度也有限。所以温江区虽然乡村旅游产品众多但还没有形成如“郫县农科村”,“锦江三圣花乡”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产品,自然也就难以发挥出品牌效应。

(二)缺乏对文化的深入挖掘

作为文化重镇的温江区,一直以“金温江”的美名享誉海内外。不仅有着丰富的物产,还因为温江区独有的文化积淀。温江区不仅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更有文庙、陈家桅杆等名胜古迹。可惜的是,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形式和定位上,就是“吃农家饭、干农家话,住农家屋”,以休闲娱乐为主,形式单调,缺乏特色。没有更好的深入挖掘温江的地方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三)缺乏与产业的结合

温江区是我国三大花木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地、中国第二大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市场。此外,温江盆景还是川西盆艺的代表。但目前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很少和花卉苗木产业相结合进行发展,还处在单纯的农家乐阶段,形式也是以私人老板为主,规模较小,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也有限。不仅没有利用好当地的产业优势,使得乡村旅游本身也缺乏长久持续的吸引力。

(四)缺乏区域间的合作和统一规划

以温江区为例,其核心产业主要是花卉苗木,与周边接壤的郫县在产业上有很多交集。但这两个区县并没有就乡村旅游展开深入的合作。两区县的乡村旅游基本还是以家庭为单位,政府也没有在区域间进行更深入与更全面的统筹规划。使得这些农家乐不仅接待能力有限,同时还容易在同片区内造成产品同质化,缺乏差异性和特色性。从而出现低价竞争,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乡村旅游产品无法更进一步的提档升级,也无法出精品。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温江区乡村旅游的影响

对温江区乡村旅游问题的总结,可以发现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民需求的提高,城乡结合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不再是简单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们对乡村旅游的定位也不能仅从旅游产业单一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应该更加多元化,产业之间的结合也更加的密切,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温江区的乡村旅游应以发展现代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为目标,以内需为导向进行产业发展。同时应当通过内需型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如温江区的花卉苗木产业等),拉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全面质量提升,并推动乡村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提升和保证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利,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直接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农业就地转型、农产就地增值、农村就地城镇化。

四、温江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对策

(一)以“大区域”的整体理念进一步打造温江区乡村旅游

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独立发展逐渐不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统筹区域旅游发展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后,区域旅游发展对促进形成高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实现旅游产业经营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中型旅游企业连锁化、小型旅游企业专业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温江区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好,更有着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因此更应利用自身优势,树立“大区域”的理念,对旅游产业链进行更加有机的整合,推行和打造区域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积极推进合作区域内旅游交通体系化、旅游服务一体化、旅游信息联动化。

(二)打造精品特色旅游村的同时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温江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应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打造一批精品文化特色旅游村。在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圈,基本医疗服务圈,整体带动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的同时,提高旅游基础设施的等级。如:村级道路、沟渠、田园绿道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设,移动光纤、wiFi等信息化资源的进一步覆盖等。

(三)引导乡村旅游项目集群发展

温江区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加快乡村旅游项目的集群发展。以旅游为主导,带动花卉苗木业、奇石产业、有机农产品产业等与旅游相关的泛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一批以特色产业聚集为依托的旅游产品。如:川西特色林盘、鱼凫民俗文化村落、特色花木产业区等特色旅游产品。

(四)强化乡村旅游品牌创新

温江区的乡村旅游虽然起步早,发展快,但缺乏叫得响的品牌。温江区应在做响温江休闲农业名片上加大力度。不仅要加强国家a级景点和景区申报评审,更应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节庆营销等手段,打造出一批能享誉四川乃至全国的旅游精品,扩大温江都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强对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

乡村旅游文化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型;融合

一、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经初具规模。西安市规模化(100亩以上)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发展到86个,已建成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18个。2013年元旦假期期间西安市农家乐接待游客73875人次,综合收入312万元;清明节三天假期里,秦岭北麓各峪口聚集了大量参与垂钓、烧烤、休闲娱乐的游客,长安区农家乐接待游客89000人次,同比增长25.35%;户县农家乐接待游客23865人次,同比增长93.6%;蓝田农家乐接待游客20000人次,同比增长5%,周至农家乐接待游客5500人次,同比增长7%。西安市扶持10个市级农业园区,同时大力加强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主体建设,2013年西安市标准化“农家乐”发展到4000家以上,力争到2015年发展到5000家以上。

西安市乡村旅游地的分布体现出以下的空间特征:城市近郊、著名风景名胜区附近、交通干线两侧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点的集中分布区,西安市的9个区4个县中以长安区、户县、霸桥区、雁塔区、未央区等区乡村旅游发展得最为集中;从功能分区看,秦岭北麓是森林公园集中分布区;平原地带是各种果林和观光农园集中分布区;、灞、渭河沿岸则是以水为主题的垂钓、水上娱乐项目区;在开发模式上,形成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体的格局;在开发层次上,乡村旅游仍处于低水平开发阶段,处在初级农家乐形式向乡村休闲度假模式转换的过渡期;在发展模式上,以农家乐、田园农业游、休闲度假游模式为主。

二、西安市发展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的条件

(一)西安历史文化深厚

西安被誉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与罗马、雅典、开罗并举,是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城市,而且还是古老的东方丝绸之路的起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依托于西安的历史文化,体现秦汉文化著名的景点有阿房宫、兵马佣、华清池等,体现唐文化以唐文化为主题的曲江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充分发挥唐长安城的大雁塔、曲江池以及唐城墙等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旅游、会展创意、影视演艺、出版传媒等产业门类为主的文化产业体系,建成使用了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曲江电影城等众多公共文化设施,形成了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的集聚化、规模化,是历史文化遗产服务于民,实现其巨大价值的具体表现。

(二)农耕文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在陕西省的农耕文化主要在杨凌农业示范园区,主要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景区建有工厂化育苗管、梦幻花卉馆、无土栽培管、现代农业创意馆、西部特色馆、超级菜园、南方果树馆(2个)等八个现代农业技术展馆和花卉林木种子资源圃、水生植物展示区(人工湖)、创新中心等现代农业展示区。农林博览园、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教稼园、有机体验开心农场、秦岭山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园主要包括四个区:开心农场采摘认耕区、原生态餐厅休闲娱乐区、净菜加工高科技生产展示区、农业科普推广科技活动实践区。这个农业文化有着现代化的印记,在西安市目前发展乡村旅游遍地都是农家乐,那么这些农家乐可以在各地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相邻的景区的历史朝代,展现不同的农耕文化。

(三)宗教文化

唐朝的宗教文化通过西游记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在陕西省就有大雁塔、小雁塔、法门寺这些佛教圣地,西安有佛教的六宗祖庭:法相唯识祖庭大慈恩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严华祖庭严华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律宗祖庭净业寺、三论宗祖庭草堂寺。道教文化的游览圣地有天下第一福地――楼观台、八仙阉、重阳宫、西安都城隍庙、骊山老母殿和老君殿、道教名山――华山。在楼观台有道教文化区,在楼观台建筑结合了道教“一元初始、太极两仪、三才相和、四象环绕、五行相生、六合寰宇、七日来复、八卦演易、九宫合中、一元复始”的文化概念,以太清门、上清门、玉清门三段划分轴线,形成道教“三清圣境”。

(四)餐饮文化

西安的饮食文化开创于周秦,兴盛于盛唐。陕西作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同样是中华饮食文化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创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项之最。比如中国最早的宴――“周八珍”、中国最豪华、最奢侈的宴席是唐时的“烧尾宴”。西安的小吃也比较完整的保留下来,如:羊肉泡馍,据说秦代就有,是秦朝的礼馔,西安的“凉皮”早在秦朝也有;“锅盔”馍则在周代就有,称为“文王锅盔”。宋朝的“水晶饼”,民国时期的“樊记肉夹馍”,这些小吃如今都是西安最有代表性的名小吃。西安的餐饮的文化性体现在这些小吃背后都有美丽的传说,如西安人最爱吃的锅盔馍,一种说法是武则天修乾陵时,因民工在头盔中烙制而成,所以称锅盔;也有人说早在周朝就有了锅盔,所以锅盔又被称为“文王锅盔”。

(五)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包括我国的财神文化、皮影戏、社火、戏曲文化、工艺美术、节庆习俗等等民俗文化。财神文化的体现就是赵公明财神庙,它的规划布局以泗水归堂、五路财神为概念,以三进财神殿为核心建筑院落,又以偏殿和小庙构成了众神体系,形成了民俗吉祥福神的综合展示园区。整个财神庙景区供奉了近百位各路财神,还有财运轮、招财八宝等吉祥物,全方位展示了财神文化。

三、西安市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得建议

西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依托西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借助于旅游胜地的春风,把历史文化融合在乡村旅游之中,突破乡村旅游一日游的现状,留住客源。

(一)乡村旅游发展突出农耕文化

在乡村旅游中,农业田园模式的旅游成为一大亮点,在西安市成熟的有以科技为特色的西安闻天生态农业观光园、白鹿原生态休闲农业、杜陵塬观光农村旅游区;以赏花、采摘为特色的临潼万亩石榴园、灞桥万亩樱桃基地等。但是目前的这些的农业旅游胜地给游客带来的乐趣较少,一日游之后很少再去。要想留住顾客可以把历史文化引入在农业里,体现农耕文化。如临潼区德万亩石榴园就可以除了游客采摘观赏石榴之外,在这个地区主要有秦代的兵马俑,那么游客在观赏石榴过后,在这一地区的社区就可以建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馆内陈列有石磨、石臼、犁头、蓑衣、土纺车等古老的农耕用具,配以相关的照片、图片和文字,用来讲述历史悠久的农业发展历程。古老农耕用具的展示可以让城镇居民了解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生产习俗等。为游客多提供参与农事项目,做一天农民,体验一天农耕辛劳,包括坐牛车、插秧、除草、摘果等农事劳作活动;在乡村内建造曾经用过的水车、石磨、石碾等老式农用器械,通过旅游工作人员的示范,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何使用这些古老的农用器具。在餐饮上以体现秦代文化,在餐具上都统一使用秦代农民使用的样式,在这里也用秦代的礼仪接待游客,甚至在这一地区的农家乐的建筑都修建成秦代农村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那个历史的农耕文化。

(二)乡村旅游与宗教文化的融合

西安市的宗教文化有佛教有道教,目前由曲江产业文化产业集团开发的楼观古镇景区的道教文化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很多游客的亲身体验是,建筑修建得很漂亮,融合了道教的文化和庞大的神仙体系,但是很多游客的感受是到底什么是道教文化,难道就是神仙吗?那么普通人到底要信奉道教文化的精髓在哪也没有通过旅游体会到。那么这就给在这景区附近的乡村旅游旅游带来了机会。在景区附近的乡村在政府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佛教体验,比如住农家时,农家人的行为能体现道教的“道”和“德”,虽然现代人也向往道教的得道成仙,那是人们的美好愿景,我们可以把这种愿景体现在乡村旅游中。如:在就餐时严格按照长幼顺序坐下就餐,而不是我们觉得怎样方便,怎样坐,也不使用现代的圆桌,而使用方桌,在这一地区的餐饮尽量节俭。同时如果这一地区的农村没有规划建设,那么政府可以统一规划,划分区域的在建筑体现道教文化,做到与整个道教景区的相辅相成,补充我们在景区见不到的道教文化。

(三)发展特色餐饮文化

游人进入农家乐用餐时,在菜单上标明其所用原材料的来源,并请游人参观菜地和采摘、加工过程,让顾客在享用农家菜式的同时能够对其安全性和来源地放心。如果游客愿意自己动手做饭,农庄主人可以提供一切所需用品、用具由游客自己加工,吃到更加本真的食物,这是现代的方式。发展餐饮文化更重要的是在西安众多美食中,凉皮出现在秦朝,锅盔在周朝就有了,水晶饼据说最早出现在宋朝,而这些朝代相应的地方,比如说秦朝的代表地点就在临潼,那么临潼的特色餐饮就必不可少有凉皮,而且还要和其他地方的凉皮有所区别,突出秦的历史烙印。西安的面试花样繁多,如剪面、扯面、干面、喜面、粥面等,这些面食的做法、吃法代表都代表礼仪,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风俗。那么可以在某一地区专门是针对面食的餐饮,让人们一次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面食文化。

(四)发展主题性民俗文化乡村旅游

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或是美妙传说。西安地区主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都保存的比较完整。每年春节期间有“行春”、“打春”、“拜春”的歌舞、棋类和游览活动,正月十五元宵前后有耍社火、踩高跷、跑旱船、舞狮、舞龙、扭秧歌闹元宵活动,同时,古时的元宵夜也是古时男女青年互相接触、表达爱情的机会,因此可以借助元宵节开展一些类似于相亲的活动。

本文是西安市201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市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in18)。

作者简介:

乡村旅游文化篇9

一、季刀体验旅游产品开发条件

(一)村落概况与开发现状

季刀上寨村民组(以下称季刀上寨)位于黔东南州凯里市季刀村,距凯里市中心24公里,依山而居,沿水而建,风景优美,民风纯朴、浓郁,紧邻著名的民族风情旅游村寨郎德和南花,地理位置优越。全组村民108户,410人,分潘黄两大家族,其中潘姓家族270人,黄姓家族140人左右。村民组组委会共7人,其中组长1人,副组长1人,会计1人,出纳1人,旅游组2人。旅游组负责旅游活动的联络和具体组织,旅游收入中,25%的接待费提交给村组委作为管理费,75%分发给村民。村民按工作性质划分为两个等级。负责吹、唱的村民,表演一个节目每人5角钱,穿长衣的男性村民和佩戴银饰和刺绣服装的女姓村民表演一个节目每人1元钱。近年开发旅游活动以来,个人每年靠旅游接待最高可收入800元左右,村民组每年最多接待费可提成1万元以上。五年以来,零散的考察较多,一般不留宿。每个月基本上都有游客,2010年以来游客接待逐渐形成规模,几个人到几十个人的情况都有,以单位组织的考察居多。单位来参观的一般由旅游组长负责联络,联系人没有特殊的奖励,联系电话补助25元/团,外国游客占总游客数的二成左右,日本、新西兰、美国、德国、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与省内的旅游公司有一定的联系。该村保持着数百年来的传统建筑和风格,保持着民族特有的传统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是凯里市规划的三棵树镇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带的主要村寨之一。据初步统计,季刀苗寨2010年接待旅游人数9.8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60余万元。

(二)旅游产品要素分析

已开发的主要景点:百年粮仓,神仙洞,埋坛山,牛马脚印,鼓藏场,风水树等。服饰方面特征较弱,有公元2000年以前种棉花、自制的土布和衣物。男性穿长衫,女性佩戴银饰和刺绣饰品。饮食方面保留巴拉河流域苗族习惯,喜吃鱼。农业生产以自给自足为主,受地理条件限制,种养殖均较少。整体的口味喜食酸辣,喜饮酒,家家都烤酒。鱼被认为是最好的食品。过去用树皮盖房顶,现在新修的基本为吊脚楼,用水由自来水网供水与当地山塘结合,水压较小,消防用水不足。用电基本正常,但电压不够,用电高峰期尤其明显。厕所一般修到房屋外面,修在家里觉得不卫生,洗澡在巴拉河里,冬季烧水洗。2000年开始基本消失游方,婚礼时杀猪办酒。传统上谈恋爱唱古歌,现多用于娱乐和交往手段,肉食没有禁忌,7月吃新节用米做甜酒,新米出来要先供奉祖先。女人不能在堂屋脱衣洗头,丧葬由鬼师负责。主要节日有农历三月爬坡节,七月吃新节,十月苗年节等。

(三)开发条件评价

交通便利,但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水平较差。民族特征没有显著的外在表现,居民旅游发展积极性较高,最富独特性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古歌,可以此为核心开发旅游产品。村寨容量较小,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可从科教、体验、研习等方面着手进行小规模高端开发。

二、aSeB分析与产品开发体系

(一)aSeB分析

aSeB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分析法,重视从旅游者的角度对项目的各个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体验式旅游产品的消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旨在对体验产品的开发和升级提供支撑。在分析过程中将需求层次分析法与Swot分析中的不同要素互相对应结合起来,按顺序从对行列交叉所组成的16个单元逐次进行研究[3]。从消费者角度对活动、环境、体验与利益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四方面的分析与评估,季刀上寨旅游活动体验的aSeB模型如表1所示。

(二)产品开发体系

通过对季刀上寨的要素条件分析和aSeB分析,确立以传统体验旅游产品为基础,小众高端旅游产品为特色,重点突破增加产品附加值,分为两大层次七大类型(见表2):产品层次上,坚持传统项目与提升项目结合开发;产品类型上,保证休闲、文化与科考结合,大众产品与小众产品结合;除了以旅游活动为主的产品以外,要注重要素产品间的配套,餐饮、住宿、旅游商品要符合旅游活动产品的开发层次、规模和特色;具体的旅游活动组织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注重新产品的开发;注意开发时序和布局,保证产品有序开发。

三、产品开发策略

(一)以明确的定位强化产品特色

体验式旅游传统项目的目标群体包括家庭为主的科普教育亲子类、情侣周末郊游体验类和公司团队拓展类三个类型;提升项目的目标群体包括科研访察类和专业活动类。主题定位依据过程划分为目标定位、功能定位与形象定位。目标定位一是要满足个人的体验自然与民族风俗、回避喧嚣和消遣休闲活动为主,二是提供异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新型体验,三是展示地区属性,提供游客与当地居民、工艺品与风俗习惯接触的机会。功能定位为改善本地居民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以高层次小众为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区。实施比附形象定位策略,总体上保持原真淳朴的民族村寨风格。

(二)以社区参与保障资源的永续利用

乡村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特别是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关键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对于地方在于展示、交流和获利,而旅游开发初期社区居民最关心的是能否获利。季刀经济发展水平尚处在较低下水平,只有保障好社区居民的利益,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也才能保障各种开发要素的永续利用。季刀现有的村民组委中有两人专职负责旅游发展,并完成了一套社区参与的分配机制。除了维持好村民组织的良性制度以外,更需要对未来发展有充分的预判,以良好的参与机制,保障资源的利用,保障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以精品战略突破空间的限制

以古歌与手工艺为核心的要素为基础,重点开发围绕两大核心的产品体系,延伸产品设计。把专业旅游体验项目作为品牌,作为营销推广的基础。如利用凯里市摄影家协会采风基地的平台,做足摄影旅游的文章,组织摄影比赛、开办摄影交流活动等节事项目,并通过摄影作品的传播推广旅游产品;利用古歌遗产和手工艺技艺,吸引学者或专业人员考察探访,提升资源知名度与开发价值。另外,以深挖旅游商品价值弥补精品战略和小众开发所带来的收益限制,利用手工艺传统和民间饮食制作传统,开发高端定制的旅游商品,以此提升旅游收入,保障旅游产品的良性有序开发。

乡村旅游文化篇10

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日趋发展的产业,其不同于其他旅游的闪光点在于乡村旅游产品特有的东西,包括山脉、湖泊、河流、森林和风景等自然资源;当地节庆、传统音乐、手工艺、美食和采摘、农业劳动等农村生活;古村落、传统工业、文化遗产和寺庙等历史遗留;科技农业、植物观察、自行车、垂钓、元祖、打猎和散步等科普体育活动。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具有更强的体验特性。在乡村这一特定的地域内,其独特的生产方式,特有的生产工具、劳动过程等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人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应该成为乡村旅游体验的主要对象。乡村是洞察民族风俗文化的最好窗口,将乡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中的传统以更为突出的形式呈现在旅游者面前,通过开发进行体验融入到乡村生活的旅游活动,会极大地丰富乡村旅游内容。本文将以西安市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者作为研究案例,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影响因素,一次提供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计划的科学依据,进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调查实施

此次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分4方面,设计了20个问题。

(1)个人属性特征

该因素主要包含有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和收入状况共5个问题。

(2)游客消费行为特征

该因素主要包含有交通工具、停留时间、出游时间、出游方式、游客来源、出游花费、获取信息的途径、出游频率,农耕文化,历史文化,民俗节庆活动。

(3)出游体验决策因素

在出游决策方面,包括有个人收入、有闲暇时间、接待设施、环境卫生、便利性、景观特色及村民素质等七个因素。

(4)游客心理结构特征

此部分主要是对游客心里特征的分析、为乡村旅游企业了解游客需求提供依据,包括出游动机、出游距离、游客对门票的价格意向、游客对乡村旅游景点不满意的地方、影响游客出游的主要因素和重游度。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考虑样板数越多结果可信度越高的原理,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3份,经核实其中有效问卷403份,有效率是87%,后又将有效问卷中的个别无效回答提出,通过建立数据库,得到本次调查的结论。(见表1)

根据表1可知,在调查样本中男性游客占总体的47.6%,女性占52.6%。这说明这种休闲农业的旅游形态正在被大众所接受,并打破了以往旅游过程中游客性别比例差异较大的特点。在所调查的游客当中,20-26岁及41-60岁分别占到了42.4%和28.9%,这个数字说明青年未婚人群与事业有成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群体是当前休闲农业消费的主力军。27-40岁年龄段的人按理来说正是精力体力旺盛时期,可出游比例相对较少,主要因为当前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又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使得他们为自己花费的经历就相对较少。而19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由于他们的经济能力和行为能力均较差而出游比例较少。在游客的职业构成中,总体看学生,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企业职业,专业文教技术人员出游比例占到了总样本的81.2%,而服务者及其他人员所占比例较低。这说明了乡村旅游既要有闲时间有钱,像公务员,管理员这类人群收入稳定,出游能力较强是旅游地稳定的客源市场;学生群体岁无稳定收入,但有强烈的出游欲望,家庭的支持与自身的兼职再加上充裕的闲暇时间,使得学生群体成为了乡村旅游不可忽视的部分。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旅游者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大专以上的占到了81.3%,且大多数均为从事稳定职业的人士。从他们的经济收入在每个段上的分布看,月工资在2000~5000元的占到了64.3%,这表明选择乡村旅游的大多数游客都属于普通的工薪阶层。

三、回归模型建立与结构分析

Logistic模型的常规表达是为:

上式中,是以为自变量的函数,为回答“是”的概率,为“否”的概率,C为常数项,飞镖为变量至的回归系数,至为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

建立Logistic模型:

(一)定义模型中的变量

如前所述,自变量假定有四大类因素,其具体定义。(见表2)

首先,将因变量设定为重游意愿,其自变量为前述假定中四大类20余项银子,经Binary-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技术,其结果。(见表3)。

在Logistic的回归计算中,由表3中p值为0.115>0.05,显示该回归方程的你会结果较好,说明函数之间的关系是有效的。这样,据表3可建立重游意愿与其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

(二)回归函数结果分析

表3显示西安市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者的重游意愿与6项因子有显著相关性。

体验行为特征中有四个因子与重游意愿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与参与民俗节庆活动,体验农耕文化活动,感受历史文化三个因子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参与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的游客很注重这几个方面的文化渗透,即选择这些出游目的的受访者愿意再次体验文化乡村旅游活动。而重游意愿与其他消费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选择在其他消费上较大的游客愿意继续体验乡村旅游的人次较少,为选择的游客愿意继续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的人次相对较多。重游意愿与偏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因子只有特色餐饮文化,即喜欢特色农家餐饮的游客愿意再次参加乡村旅游,反之则不愿意重游。

综上所述,在20多项因子中仅有6项因子与重游意愿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一结果反应了西安市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者的重游意愿不太会受到学历、年龄、闲暇时间、个人收入、身体健康、交通便利、服务水平、逗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可以说明西安市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者自身已基本具备了体验乡村生活的条件。透过重游意愿回归结果看,西安现阶段的乡村旅游市场基本能满足西安市体验型乡村旅游者的需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重游意愿与乡村景观,参与节庆活动,体验农耕文化,感受历史文化这几个因子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农村环境景观及农村民俗文化是激发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动力。所以,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主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尽量减少城市元素的引入,多注入乡村原有的民俗,农耕,历史文化进而促进乡村旅游能够以多形式的持续、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