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十篇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十篇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0:32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1

摘要:规模化和公开性使得大众传媒成为了公众舆论的良好载体,传媒影响力的实质在于传媒通过与舆论互动而形成的对社会资本的占有,而传媒经济的实质就是实现这种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转化。影响力提高了,传媒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占有社会资本,只有这样,传媒的经济效益才能够得到保障。虽然要实现传媒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良性的循环转化并不容易,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一个健康的传媒环境中,负责任的报纸,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才是真正的卖点。

关键词:传媒经济;社会资本;经济资本;转化

我们在理解传媒经济的时候,一般是以著名的“二次销售”理论为基础,即传媒的利润主要是传媒通过把凝聚在自己版面或时段上的受众注意力以及自己对于受众的影响力卖给广告商来实现的。我们要问的是,传媒凭什么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其影响力来自哪里?实质是什么?如何才能培育这种影响力?

这里所说的传媒,特指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传媒影响力是受众注意力的质量,是文化活动者以一种所喜爱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影响力在本质上是一种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表现为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者在其认知、倾向、意见、态度和信仰以及外表行为等方面合目的性的控制作用。影响力是大众传媒存在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方式。无论是舆论导向、还是广告销售,大众传媒的功能发挥都取决于其影响力的大小。

大众传媒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传播形式,主要在于其传播的规模化和公开性,也即传播的广泛性和民主性,因而其基本的功能是放大和公开,即把一个信息大规模公开。大众传媒所有的功能,都是由此造成或者说是派生的。

所谓规模化,其含义有两个:一是指数量大,包括信息的大批量和受众的大范围;二是指齐一,即整齐划一。整齐划一也有两个内涵:一是传递信息的一致,如到达受众面前的是同一期报纸、同一期节目;二是时间上的一致,信息几乎是同时(至少传播者主观目的是这样)到达受众面前的。规模化是大众传播的数量特征和结构特点。

所谓公开性,其含义是大众传媒上的信息面向所有公众,传播的对象(即受众)是匿名的,分散的,无阶层和群组之分,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除了技术门槛(如接收设备的有无、符号解码能力的大小等)外,没有其他门槛。公开性是大众传媒的内在属性。它要求大众传媒尊重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话语权,大力拓展信息畅通渠道,把公众欲知、应知、早知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告诉公众,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传播中,规模和公开性在同等条件下成正比,也就是说,规模越大,公开性越强烈。所以大众传播就是一种使某个信息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的传播方式,其特点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大规模公开。

规模化和公开性使得大众传媒成为了公众舆论的良好载体。因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1]舆论的特点一个是多数公众的意见。二是,这些意见一定是表达出来、在表达中不断磨合、达成相对一致的意见。这些与大众传媒的特点不期而合。

“报纸是作为公众舆论的纸币来流通的”[2],这是马克思关于报纸与舆论关系问题的一个著名论述。这一论述把报纸与公众舆论的关系比作纸币与商品的关系,可以给我们两点启迪:第一,正如纸币必须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报纸也必须以反映舆论(即民意)为基础;第二,正如纸币的价格可以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一样,报纸上的舆论呈现也可以围绕社会舆论上下波动,这种波动是报纸的主观性和主导性的体现,是报纸的舆论引导机制的作用方式。但是这种波动不能偏离社会舆论太远,太远就会出现舆论的“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下的报纸就贬值于行尸走肉。

马克思虽然说的是报纸,但是对于其他大众传媒来说也一样。这个比喻说明,大众传媒的生命力在于它与社会舆论的共生共荣的联系。传媒的影响力来源于对舆论的影响力,它的力量实际是舆论的力量;但这还不足以说明传媒影响力的实质。笔者认为,传媒影响力的实质在于传媒通过与舆论互动而形成的对社会资本的占有,而传媒经济的实质就是实现这种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转化。

社会资本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90年代国际学术界广泛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意指一种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资源,它体现为(1)个人关系;(2)成员身份;(3)社会网络;(4)信任关系。其中核心要素或基础要素就是信任关系。社会资本被认为是区分经济资本(包括货币资本、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等)和文化资本、可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社会资本既包括正式的制度设计,也包括信任度、归属感等软性要素。笔者以为,社会资本就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交往成本,这种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越丰裕,其交往成本就越低。这种交往成本体现在经济上就是交易费用,体现在社会交往上就是信任度的高低问题。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舆论工具,对社会资本中软性要素的培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传媒能准确、全面、及时地反映世界真相和公众意见,有效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这对于营造一个互相信任、彼此关爱的社会氛围有巨大作用,同时传媒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得到公众的充分信任,从而赢得公信力。相反,如果传媒本身就不诚实,它在社会中所起的示范和暗示作用是极其恶劣的,对社会资本的损害也是极其巨大的。如果社会受到了损害,传媒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恶劣,而最终受害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

“传媒的社会资本就是在传播活动和广泛联系过程中形成的公信力、职业规范、服务精神、广泛的社会网络等。”[3]公信力是传媒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的宝贵资源。传媒从社会中赢得公信力,也应该以公信力回馈和服务于社会。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2

近年来,我国电视选秀由盛渐衰,在批评声和严格制约下艰难前行。这是否意味着电视选秀从衰败走向没落,终将从荧屏上消失呢?结论不能草率得出,需要我们从其来龙去脉中,由表及里来深入剖析。本文拟从节目形态、传媒经济再到媒介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切入,从我国电视选秀的传播规律和价值取向中,探索电视策划和媒体运营的若干走向。

一、电视选秀的节目理念

我们先从电视传播和节目理念层面来剖析电视选秀节目。

2005年《超级女声》的火爆,带动了中国内地选秀节目的兴起;2006年以来,选秀节目遍地开花,包括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加油,好男儿》、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浙江卫视的《梦想奥运真男孩》,山东卫视的《联盟歌会》,江西卫视的《红歌会英雄汇》等各种选秀节目不下数百个。《加油!好男儿》2006年8月26日决赛时创下收视纪录:尼尔森数据显示,仅上海地区收视率就为10.6%,全国为3.29%;《舞林大会》2006年上半年平均收视率达到9.9%。

然而,大量的电视选秀节目在致力于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节目的文化品格,产生了无序竞争与过度娱乐等问题。娱乐选秀的同质化、媚俗化现象,不但受到学界的批评和社会的指责,更受到宣传主管部门的严加监管。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就因其“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评委言行举止失态,内容格调低下,演唱曲目低俗”而被国家广电总局禁播。

由此可见,电视选秀节目有两个特征:一是易叫座难叫好;二是电视台不是将它视为宣传品和作品,而是注重受众市场的内容产品。

其实,电视选秀的雏形早已有之,从早期的各种电视大赛、知识竞赛到各类电视评选活动、颁奖晚会等,都具有电视选秀的某些特征。如央视的《感动中国》、“青歌赛”等。自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外“真人秀”节目的引进和国内活动经济的兴起,电视选秀日趋平民化,涌现出众多的“超女快男”。在林林总总、形态各异的电视选秀节目中,若按其节目理念来划分,可分为“为选而秀”和“为秀而选”两大类型:

“为选而秀”主要是指荧屏上出现的各类评选活动和颁奖晚会。按主办单位又可分为三种:一是电视台主办,如央视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广东卫视的《广东经济风云人物年度评选》等;二是政府和社会团体主办,如中国“金鹰”电视节、上海电视节、四川电视节等;三是行业与电视办的各类评选活动。在此类电视选秀中,“秀”的成分不大,往往只是在荧屏上呈现一台晚会,这里“选”是目的,“秀”是手段,强调的是电视选秀的专业化和权威性,主要依托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做文章。此类电视选秀做得中规中矩,比较传统,往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在吸引眼球上远不如“为秀而选”的节目。

“为秀而选”的电视节目有一大批,像《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湖南卫视)、《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东方卫视)、《非常6+1》、《梦想中国》、《星光大道》(中央电视台),《绝对唱响》(江苏卫视)等。此类电视选秀,“秀”是目的,“选”是手段,强调的是娱乐化和草根性,主要目的在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有的为了“秀”出轰动效应,主持人和评委如小丑般上窜下跳,不惜挑战社会道德底线,不择手段地吸引观众眼球。

也有一些电视选秀介乎于这两者之间,如《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谁将主持北京奥运》、《绝对挑战》(中央电视台)以及台湾的《超级星光大道》等。这些选秀节目大多属于娱乐选秀,但我们不能单纯用节目的概念来审视它。因为电视选秀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节目,而是一种媒介行为,一种活动经济,一种新的电视产品。

二、活动经济的电视选秀

当下,我们应该从另一个层面来审视电视选秀。

中国科普研究所2006年12月5日的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公众接触媒体频率最高的依然是电视。在公众每天接触的媒体中,选择电视的公众比例高达76.2%,其次是报纸杂志18.7%。然而,随着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社会进入了注意力高度分散的时代,依靠单一媒体、单一频道已不能吸引足够的眼球。于是,电视人的创作理念从制作节目发展到经营节目,又从经营节目发展到经营观众。如果我们把节目视为第一代电视产品的话,那么,活动就是第二代电视产品。

电视选秀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目的概念,更是一个依托电视频道策划组织的大型活动,是活动经济。作为活动经济的电视选秀具有两大特征:从内容生产来看,它是一种能够占有更多节目资源的节目形态;从内容传播角度来看,它搭建了一个比电视频道更宽阔的平台,并由此形成多渠道、跨媒介的整合营销传播,达到受众市场最大化之目的;从传媒经济来看,电视选秀把节目活动化,把活动过程化,非常有利于打造产品价值链。电视选秀是基于双重价值链上的活动经济,一条是基于节目资源,另一条是基于受众资源。

先来看看基于节目资源的价值链,选秀节目活动化就是一个开发、利用节目资源的过程。电视媒体通过“海选”,把传播中的受者变为传者。“为选而秀”的节目之所以不如“为秀而选”的节目火爆,就是因为“评”的成份多,“选”的成份少。“评”是专家行为,“选”是大众参与行为,前者是一种基于精英文化的价值取向,后者是基于大众文化的价值取向。当然,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就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大众传播的最高境界了。

再来看看基于受众资源的价值链。当今世界,传媒受众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单一媒介、单一渠道已不能吸引足够的受众,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分流了大量的电视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显然,收视率已不是评价电视影响力(主要还是注意力)的唯一标准。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等三家机构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提出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新的评价指标,打破了原来拿“收视率”当标准的陈规。网络影响力主要包括知名度、关注度和网络收视度指标,三大指标的平均之和为最终的媒体网络影响力指标。

传统电视的价值链:电视节目——观众——注意力(收视率)——电视广告;

新型电视的价值链:电视选秀——受众(观众、读者、网民、手机用户)——影响力(收视率、知名度、美誉度等)——收益(各类媒体广告、手机短信、商业演出及各种衍生产品)。

“超女”就是一条典型的双重产业价值链,尤其是它对受众资源的全方位开发。但是,传媒人也应清醒地看到它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电视娱乐选秀所有这些盈利模式都是建立在注意力经济基础上的,其核心价值就是通过吸引眼球的娱乐旋风来进行追逐利润的营销传播。“浓浓的商味已让选秀开始走味。选秀节目已经不是单纯的电视节目,正越来越成商业化运作之下的一场商业营销。”①当炒作成为吸引眼球的灵丹妙药,短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时,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不少电视台对电视选秀无不趋之若鹜,甚至置公众舆论和社会责任于不顾。显然,这样的电视选秀是根本走不远的。

三、电视选秀基于公信力

难道电视选秀只是一种单纯的眼球经济吗?为什么许多活动经济不约而同都选择电视,而不是其他媒体呢?这是因为电视媒体还有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就是媒介公信力!“媒介公信力就是公众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媒介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②当今中国,各种媒介公信力如何?喻国明教授主持的《中国广播电视公信力评测报告》中有一项调查表明:在城市居民中,如果国内新闻媒介对同一事件报道不一样时相信哪种媒介?③测评结果如下图:

从图中可见,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大大高于其他媒体。在我国,作为媒介接触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和主流媒体的电视台,一方面积极扮演“把关人”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也源自电视传播的实证性,虽然曾有“纸馅包子”之类假新闻的出现,但总的来看,“眼见为实”有利于真实性的客观传播。真实、客观、公正等成为媒介公信力的构成要素。

诚然,公信力是不能简单地转换为经济效益的。从传媒经济角度来看,公信力主要体现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包括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文化认同、人文价值和媒体品牌等,公信力是大众传媒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中央电视台借助国家电视台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承办了不少选秀节目,尤以体现和谐社会的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规范的《感动中国》为佼佼者。这个朴实无华的选秀节目之所以打动成千上万的观众,不是因为它调动了吸引眼球的娱乐元素,而是借助国家大台的公信力为广大观众树立了一种道德典范,通过一种道德的力量来传播精神文明和媒介影响。

近年来,注意力经济似乎成了实现我国传媒产业经营和提高电视媒体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说到底,传媒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还是它的影响力。媒体影响力是由公信力和注意力构成的,注意力是影响力的基础和前提,公信力是影响力的核心和根本,媒体做的应该是影响力经济。“以活动带动频道,把大型活动作为整合频道人力资源、时间资源、品牌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形式,目的是为频道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④显然,作为活动经济的电视选秀聚合了公信力和注意力,是电视频道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有机组合。电视选秀对于电视媒体的收益贡献至少有三方面:一是电视媒体的直接收益,主要是电视广告;二是电视媒体的间接收益,包括电视节目衍生产品的经营开发,如手机短信、音像制品、商业演出等;三是电视媒体的无形收益,主要是品牌、影响力等频道的无形资产增殖。

网络影响力其实还是一种注意力,因为网络公信力是比较弱的。媒介影响力还应包括建立在公信力基础上的可信度和美誉度。媒介影响力与媒介注意力的最大不同就体现在它的价值取向上,前者面对公众,后者服务受众。影响力的传播效果不太好直接地定量测评,但可以通过品牌价值评价体系来间接检测。

显然,“为选而秀”和“为秀而选”都各有偏颇。能否将这两类电视选秀融为一体?完全可能,把专业性与大众性、公信力与注意力结合得最成功的就是2008北京奥运会。电视媒体如何把公信力与注意力有机地统一起来?电视媒体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打造影响力经济?这确实是我国电视选秀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如何打造影响力经济

电视不仅是新闻媒体,也是娱乐媒体,于是有人进行了简单的分工:让娱乐节目做注意力,让新闻节目做公信力(但有些民生新闻也大做注意力经济)。在这种思维定势及收视率的驱动下,电视选秀陷入了残酷的拼杀中。为了追求更高的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不少电视选秀不惜剑走偏锋,置社会责任于不顾,甚至挑战道德底线。于是,有了《第一次心动》中杨二车娜姆的低俗恶搞,《美丽有约》中整形手术的恐怖惊悚。对此,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媒体,你们得到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笔者曾经看到一档收视率不错的民生新闻栏目,然而却发现这档节目中插播了大量的医疗广告,此类“卖药广告”与广播的“坐台节目”无疑,有位台长说得好,这不是出卖广告时段,而是在出卖公信力!笔者认为,以出卖公信力为代价来换取传媒收益,无疑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

那么,如何处理公信力与注意力的对立统一呢?电视媒介的注意力可以用收视率来测量,而媒介公信力和影响力往往是用品牌价值来衡量的。电视选秀的成长与发展,面临一个品牌塑造、积累和管理的过程。一般来讲,品牌的导入期、成长期较短,而成熟期和衰退期则比较长。有生命力的媒介品牌光靠注意力是难以维持的,那种“赚一把就死”的急功近利不可取!在当今这个心浮气躁的社会环境下,媒体必须有一种定力,这种定力源自其公信力。在实际操作中,电视选秀的影响力经济是这样形成的:电视媒体凭借公信力构筑一个巨大的传播平台——选秀活动;选秀活动在吸纳更多注意力的同时成为活动经济,这种活动经济实质上是由公信力和注意力构成的影响力经济。这里媒体面对的不是单纯的观众,而是作为社会主体的公众和作为市场主体的受众。(如下图)

我们再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电视选秀的影响力经济营造。以演唱类的《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超级女声》和台湾的《超级星光大道》为例,历经十三届的央视“青歌赛”牌子最老,平台也最大,按说影响力也应该是最大的。尽管这档节目做得十分精良,但观众反响远不如后两个节目。究其原因恐怕公信力有余而注意力不够。作为一种大众娱乐,观众希望享受的是轻松愉悦的音乐之旅,而不是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考试。移植《美国偶像》的《超级女声》却以一种崭新的节目形态和营销方式给中国观众带来耳目一新之感,然而,很快它就进入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无法超越2005年的顶峰。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这种美式娱乐方式在中国水土不服,实际上是公信力的缺失。在在电视选秀中,注意力主要体现在收视方式和受众行为的过程化上,而公信力则主要是通过评选活动的客观公正、专业权威来体现,同时不能偏离社会的道德规范。同样移植《美国偶像》的台湾《超级星光大道》却没有全盘西化,它摈弃了《超级女声》全民狂欢的迷乱,同时在被称为“媒体乱象”的台湾坚守专业主义精神。一方面,《超级星光大道》继承台湾成熟的娱乐节目制作,节目设计严谨,环节丝丝入扣,让歌手、观众甚至评委都陶醉在音乐的享受之中,收视率由此节节攀升;另一方面,它的评委专业、评点到位,整个竞赛过程始终围绕歌曲演唱做文章,虽然没有观众的短信参与,但却让观众体验了一场音乐之美的洗礼,使得整个歌手评选活动颇具专业性和权威性,有利于节目美誉度和观众忠诚度的提升,有利于电视选秀的品牌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活动经济之所以选择电视,不只是因为它的注意力,而是因为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但是这种公信力必须通过注意力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形成媒体与公众双赢的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经济要求创新电视节目理念:从经营角度来看,要变经营节目为经营观众;从品牌角度来看,要变做注意力为做影响力;从创新角度来看,要从形态创新变为价值创新。近年来,中国电视产生一种“节目形态崇拜症”,认为只要找到新的节目形态,节目就能创新就能发展,其实万变不离其宗。任何电视产品的成功都源自它的核心价值和价值体系。那么,电视选秀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电视选秀的核心价值就是它的公信力,其价值体系就是基于公信力与注意力紧密结合的媒介影响力,它构成电视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经济。

中国的电视选秀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必须从做注意力经济转向做影响力经济,这一发展过程中,既需要创新,更需要坚守。

[注释]

[1]程前、曾振华:《电视选秀类节目应践行社会责任》,《现代视听》2007.8,p74

[2]张洪忠:《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p37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3

一、何谓新闻娱乐化?

何谓新闻娱乐化?一般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阐述。一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①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传媒狂炒辛普森杀妻审讯案、戴安娜王妃之死以及克林顿总统绯闻案,成为传媒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之作。

以上阐述强调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三点特征:一是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二是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三是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从新闻的传播功能这个角度来看,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提供娱乐的功能的异化,即:它放大了娱乐新闻在整个媒介新闻中的地位,放大了新闻价值中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因而偏离了新闻娱乐功能的初衷。在新闻娱乐化中,娱乐、迎合受众是其主要宗旨。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大众媒介中日渐兴盛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报纸到电视、从广播到网络,“娱乐”成为一个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而一切与“娱乐”有关的节目,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开发的重点。然而,纷繁热闹的娱乐化表象的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经济、政治、文化及受众等因素综合促成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本文限于篇幅,主要从传媒经济的角度来解析,并关注一下两者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二、新闻娱乐化的经济成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在媒介经济中,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就是“受众”。首先分析一下作为消费者的受众的心理和需求。根据马斯洛的心理分级理论,人们在一些本能、低级的心理需求,如吃、穿、住等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转向进一步的精神需求。当人们的生活比较稳定和富裕之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但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快节奏以及竞争和各方面压力的加大,人们开始追求一种工作之余的全身心的放松,青睐“拳头+枕头+噱头”式的程序化文本克隆出的精神鸦片,精神调适的需求急剧膨胀。CBS的王牌主持丹・拉瑟提出的著名的“后院篱笆原则”(back-fenceprinciple),就从某一侧面反映了这一点。另外受众还有普遍的从众行为与心理,于是娱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其次,从生产者即媒介的角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具有双重属性的媒介,其经济实体的属性被大大强化,这些被推向市场、自己找饭吃的媒体在扮演政治化角色的同时,还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追逐并保持市场份额与利润。要市场就必须使产品有消费者;而要有消费者就必须研究受众的心理需求。当娱乐文化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金钱乃是评判所有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个公分母”。②为了掏消费者的腰包,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被市场改写,无虚饰、不空谈,这些曾被重视的新闻观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重铸出来的是经媒体精心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娱乐因素成为市场的主导。以前编辑部争论的焦点是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而现在关心的是“观众想听什么?他们想看什么样的节目”。

于是不难理解,商业性或具有商业化倾向的媒介中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量的指标,已成为媒体的生命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的追逐,而媒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场经济商品的大数原则和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最好销、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兴趣和观点以及利益要求各异,最大的共同点在哪里呢?

媒介的选择是:娱乐。

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身份、阶级、种族、国别、教育等各方面的差异,只要是人,娱乐通常总是需要的。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之下的媒介自然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则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

不可否认,在近20年的新闻改革过程中,伴随我国媒介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产业性质凸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勃兴:在报刊界,1991年左右周末报纸盛行;1994年左右晚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迅速占领大片媒介市场;1996年左右都市报以彻底市民化、平民化的姿态成为报刊新锐,在媒介市场上气势逼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理念制作新闻的基本准则,是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走向市场的我国媒介,娱乐化日益成为传媒经济研究的一个新的出发点。正如陈力丹教授所说:“娱乐新闻和娱乐类的板块越来越成为传媒经济效益的增长点,这是大势所趋。”③

三、新闻娱乐化对媒介经济发展的影响

任何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媒介走向市场、传媒经济的发展成为新闻娱乐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新闻娱乐化的繁荣甚至泛滥自然会对传媒经济的发展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就近期或短期的行为来看,新闻的娱乐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媒介经济一时的繁荣,赢得了大量受众的眼球、注意力,吸引了广告客户,赚足了广告费,但是这种影响(我们在此不谈新闻娱乐化对政治、社会层面的影响以及对客观、公正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理念的冲击)是否可以维持长远和广泛却值得我们进一步考虑。

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大众传播的时代,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分众化传播已成大势所趋。传媒经济作为经济的一种形式或者说一个部门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属性和特性。喻国明教授就曾经指出: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它所拥有的是社会公众给予的“注意力资源”。传媒之于市场的价值大小关键在于它通过其受众所产生的对于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就是说,传媒的市场价值并不仅仅是由于它所凝聚的人群数量简单决定的,因为人和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动能力以及他们的决策力、消费力或“话语权”是有差异的,有时这种差异还是相当巨大的。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的受众,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显然,如果一个传媒能够为社会的主流人群在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提供卓有成效的信息支撑、知识支撑和智慧支持,那么,这个传媒之于社会的价值就十分巨大而显赫了。④从中不难看出,媒介受众的数量并不能决定一切,最重要的是媒介所影响受众的质量。

媒介选择走娱乐化的路子,这种做法只是低层次的,它实现了普化,但却没有达到精化,因为知识层次较高的人,或者说能够对社会决策产生影响的人大部分对浅俗的娱乐和娱乐化的东西是不屑一顾的,影响不了这一部分人,也就难以吸引真正有实力的广告资源。现实表述中,很多人使用“主流人群”的概念,这个人群的特征有四点:掌握消费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的消费能力较强);掌握管理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力);掌握知识话语权(也就是他们属于文化精英类,至少接近这个社会阶层);掌握时尚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属于年轻的一代人)。⑤这个人群需要的不是鸡零狗碎的社会娱乐化新闻,他们需要报纸解答自己领域的一些发展问题及相关信息。也许以这类读者为对象的报纸发行量不是最大,但它的影响力却是最大的,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最大的。《北京青年报》的发行量只有《北京晚报》的三分之二,但是广告额却超过后者,因为它的读者对象是主流人群,广告商要考虑回报和报纸的实际影响力。所以媒介新闻娱乐化的发展并不是传媒经济做大做强的正确选择,也不是媒介长远发展的最佳选择,如果单纯地追求娱乐化,传媒经济质的提高在实现上是很艰难的。

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我国媒介如此热衷于娱乐化的新闻报道,除了有市场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媒介普遍底气不足。硬新闻采编在政策和人才、技术、资金上的难度,使得不少媒介“望而却步”,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难度低、花费小却可能市场效果好的且受众兼容面宽的软性内容和技巧,以求在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媒介娱乐化潮流既带有转型时期媒介市场化、大众化的必然性,又带有媒介发展脱离社会发展实际的不正常竞争导致的畸形产物特征。

注释:

①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05)。

②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汪辉、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③⑤陈力丹:《关于传媒发展和经营的一些宏观认识问题》,见http://ruanzixiao.myrice.com/gycmfzhjjdyxhgrswt.htm

④喻国明:《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上)》,http://tech.sina.省略/me/2003-01-24/1516163074.shtml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4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新媒体微博影响力

研究背景

我们生活在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在这种新经济中,资金、劳力、信息和知识都供应充足。创业容易,接近顾客和市场、开发战略、建立网站、涉及商业广告都很容易,短缺的只是人的注意力。

对于媒体来说,在过去社会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信息匾乏的年代,注意力相对过剩;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及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不断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吸引眼球的东西越来越多,并逐渐呈现“信息大爆炸”的状态,人们的注意力开始不足。例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举国关注的除夕盛宴,然而在如今五花八门的综艺晚会中,春晚已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神圣光环。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出现更是使人类社会活动的秩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虚拟便捷的网络空间逐渐成为新的注意力集中地。而由于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人类注意力被大量分散、成倍的消耗。面对越来越显珍贵的注意力,媒介只有想尽各种办法来赢得受众的注意力,以免在注意力资源的抢夺大战中失去阵地。

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为注意力的争夺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平台。当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还停留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技术上时,认为互联网不过使得信息流量更多、更快,不过是数量上呈现变化趋势。但如今,互联网的海量、互动,快速、匿名四大特点,让我们意识到:在互联网上,一个全新的舆论时代己经诞生,这里聚集着丰富的注意力资源。

理论分析

著名媒介经济学家罗伯特・皮卡德在《媒介经济学》一书中对于媒介经济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他认为,传媒经济学是“关于传媒运营在各种资源都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满足观众、广告商以及社会对于信息和娱乐的欲望和要求”。媒介经济学主要从事的是对信息传播活动所消耗的物质资源的分配和补偿方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传播媒介的经济运作规律以及媒介经营活动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意义在于为特定媒体的经营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同时研究媒介经营活动对于国民经济总体和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媒介经济学家曹鹏博士认为,对于受众时间的争夺是传媒营销与竞争的本质所在。传媒的生命力在于相对固定的占有目标受众的一定长度的时间,哪种媒介形式能够赢得受众足够多的时间,这种媒介就会具有活力;哪种媒介形式对于受众的吸引力更大,它的市场生命力也就越强。他把媒介竞争中的这一现象概括为新闻传播的“磁铁理论”,他指出,受众的时间就像是大小铁块或是铁屑,而不同的传媒就是同时并存的一组组磁铁,在范围更大的接触面与磁场能够吸住并凝聚更多的铁块或铁屑,在量的方面就是时长竞赛的胜利者有更强的吸引力,不让目标范围内的铁块或铁屑脱离,按传媒的信息周期牢牢地吸住铁块或铁屑,就是在质的方面吸引力竞争的胜利者。任何一家传媒,只要占有受众足够的时长,再有足够的吸引力,便有资本获得更多的广告和经营收益。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喻国明教授也有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传媒作为产业的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传媒作为一项产业的市场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它的受众,并且这种对于受众的影响力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地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消费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注意力经济”语境下的微博影响力分析

注意力经济是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与分配为基础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及商业运作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性媒体旨为开辟新的注意力战场,获取更多更有效的注意力资源。在注意力经济的语境中,“极尽所能地公开自己”,“人们需要的隐私从被迫付出注意力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不是避免被看见而是避免看见自己不想看见的东西”等观点成为共识。“眼球经济”在各行各业蔓延扎根,人们占领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性媒体旨为开辟新的注意力战场,获取更多更有效的注意力资源。微博时代,媒介融合,我们的注意力正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微博平台又如何获取足够的注意力并发挥影响?

一、注意力的枯竭。“注意力经济”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及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此时,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在传播活动中,影响和决定传播效果的核心是媒体资源与注意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前的媒体是“内容的灌输者”,不管受众注意力资源的分布,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大众传播。现在的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开始研究受众的注意力取向,懂得把有限的资源投给最有回报的地方,于是“窄播化”趋势日益显著;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权利转移与下放,受众对媒体的主导、操控能力越来越强,此时媒体资源与注意力资源的对应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二、微博的注意力运用。每次媒介技术的革新,都带来了获取注意力资源的方式改良与完善。注意力经济时代,谁能吸引更多消费者、更有效的关注,谁能洞悉消费者更隐蔽、更深层的需求,谁就更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微博的崛起反映了消费者在数字时代的需求升级,包括获取、拒绝以及被尊重的需求。同时,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也拥有自己的价值特性。诚如我们所见,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涌入“微博城”。草根在这里享受着与明星、名人、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陌生人交流的机会,而对纷繁的信息各取所需;明星们享受着粉丝对他们的“膜拜”与向往,沐浴着传统媒体之外的互动;媒体、企业在这里第一手资讯或与自己的传统业务高度互动,也享受着培育潜在用户、塑造品牌注意力的成就感。从微博的功能设置来看,其页面的议程设置完全根据自身的需求添加“关注”,注意力不容易被骚扰。微博构建的“碎片化”生活,使受众注意力更易被分散,年轻人关注公众话题的方式转变了,许多年轻人不再依靠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而更愿相信社交网络中的朋友。

三、注意力语境下的微博影响力。我们对微博的粉丝买卖早己司空见惯,购买粉丝的动机其实是社会对注意力经济加深理解的反映。个人是源自“圈子中的尊严与虚荣心”,商家企业则想通过微博拉近与消费者的心灵距离。这样的例子颇多,人们不惜重金在微博中搞抽奖、搞低价促销,而受众付出的代价只是转发条指定的信息,这在以前是很难理解的,但在虚拟的世界中,注意力成为方便交易的基本通货,当这种注意力集聚到某种程度,现实世界中的金钱收益会变得格外轻松。

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粉丝过万的微博却常常只有寥寥几条的转发评论,其实是他们将“粉丝数”单纯的等同于“影响力”。所谓影响力是让被影响者采纳原本不属于他的观念和看法的能力,让被影响者实施原本可能不会实施的行为能力。而在微博上,鉴于无法测量某条信息的浏览人数,用鼠标点击评论、转发成为唯一可能被观察到的数据行为。

综上所述,注意力经济理论正在被广泛的使用在媒体经营中,未来这种趋势还会不断扩大,与其说如今是信息时代不如说是注意力经济时代。未来,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注意力经济理论对其的影响力都会越来越大,能否准确的理解注意力经济的实质是媒体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珠海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①张雷:《媒介革命: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②罗伯特・G・皮卡德著,赵丽颖译:《媒介经济学:概念和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③喻国明:《传媒影响力》,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6月。

④曹鹏:《中国媒介前沿:来自市场的观察报告》,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5

决策者与普通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是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会有多深?经济波动还要延续多久?在经济波动期,人们出于直接利益而对传媒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时代特征:新媒体时代的经济波动

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展到实体经济,形成了动荡急剧、影响深远、尚未看见尽头的经济波动期。人们说这个经济波动期百年未遇,更多地是从其涉及的经济体数量、经济总量、影响范围、动荡形式等因素考量。实际上,权衡这个经济波动期还有另外一个不应忽视的标尺,即这是新媒体时代的金融危机,是新媒体时代的经济波动。这是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不能忽视的背景,是目前经济波动延续的不能不认真对待的变量。

这个时代之所以称为新媒体时代,当然首先是新媒体工具与新传媒形态的发展已经蔚为大观,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也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消费行为和社会心理。从技术载体来区分,新媒体工具与新传媒形态大致有4类。一是基于互联网的,如内容网站、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工具等;二是基于现有通信技术的,如手机短信、流媒体式手机电视等;三是基于广播电视的,如广播式手机电视;四是基于卫星的,如直播卫星。这4类中,前三类的影响,人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它们拥有强大的内容聚集能力和用户聚集能力,因而也获得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而卫星对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还需要扩展想象空间。实际上,这次地震北斗卫星导航终端所具有的发短信功能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新的空间,看到了8年前手机短信的影子。卫星与互联网的进一步结合,会使移动互联进一步发展。毕竟,最超越想象的变化是移动互联。

这个时代之所以称为新媒体时代,还因为传媒对人们的影响超出以往任何一个经济波动期。因而,分析经济波动的形势,设计挽救经济的对策,都不能不考虑传媒影响、信息消费方式、信息利用能力等变量。这个时代,传统媒体高度发达并加速与新媒体的互相融合,新媒体已成为信息流动主要渠道,网络文化深深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与社会运转方式。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消费行为与投资行为无不深受信息的影响,人们期望能更快地获得信息。如果说,在印刷媒体为主的时代,人们期望的第一时间,是以天为单位,昨天发生的就是新闻;那么,在广播和电视兴起后,人们期望的第一时间变为以小时为单位;而在卫星和互联网提供了更多传播可能的时代,人们期望的第一时间,是以分钟为单位,甚至是与新闻同步。因而,经济数据、负面消息都可能在第一时间传遍全球,产生者与传播者难以估量的影响。在这个时代,任何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甚至制定过程的点滴信息,都可能产生新的经济波动,甚至改变波动方向。

因而,面对新媒体时代的经济波动,仅仅依靠经济数据设计个人、公司甚至政府的对策,不免可能失灵。因为,普通公众更多地不是依据数据,而是参照对数据的解释而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是依据经济事件或对形势的乐观预言,而是参照分析、判断与见识而行动。影响人们行动的,更是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和分析。

二、经济波动期受众需求与传媒竞争特点

在经济波动期,受众对传媒提供的内容产品与服务方式的要求,与以往有明显不同,传媒的竞争方式与以往相比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1.利益变动成为信息需求的直接基础,要求传媒关注政策中的机会

在经济波动期,人们感受最强烈的,是利益变动。因而要求传媒更善于把握宏观经济与本地经济的关系,关注经济政策效应中的本地机会,关注个体、群体的利益要求。

国际市场上油价、粮价等大宗商品的期货与现货价格波动,已经深深影响到人们的物质生活;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实在地影响普通农民工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这一代普通受众,即使是在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也从没有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影响。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学生,甚至感受到的是切肤之痛,就业竞争前所未有的激烈。在经济波动期,任何一个新闻事件、政策言论、经济措施,人们都会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一定会问这意味着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我怎么办?

在经济波动期,宏观走势是社会关注焦点,政策效应是各方权衡重心,利益变动是有效联系纽带,各类机会是最具价值标的,利益要求是区分类别标尺。一切都变得和以往有明显不同。

在经济波动期,人们的利益变动对传媒提供的内容产品与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媒人必须思考,如何把握需求,做好需求端管理;如何调整内容结构,以与需求结构相吻合。

2.财经报道为更多人深度关注,财经报道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在经济波动期,不仅宏观经济学家成为明星,甚至连英国女王都会问为什么不能预测金融危机的发生。而且,财经报道赢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受众,无数的人们关注财经消息、财经数据、财经分析与财经观点,甚至一个一个频道地追逐财经节目。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财经报道会被更多人深度关注。人们要求传媒有相应的财经报道量、报道深度与关注宽度,要求传媒不仅提供数据与事实,更要对之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分析。人们希望传媒提供专业的解读,解读新闻事件中蕴藏的变化信号与事件背后的新闻。人们深刻地记得,雷曼兄弟倒下前的信号,是其一个局部的评级降低。在经济波动期,人们特别需要传媒体现出见识。因而,财经报道能力成为传媒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

也许,人们还在权衡,在经济波动期,财经报道的总供应量实际是增加还是减少,读者对财经报道的关注是更多还是减少。但从实际观察看,就整体而言,财经报道的报道量、报道深度与宽度与以往相比都大有增长。以都市报为例,在这个时期,其财经版应当是加版而不是减版,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3.解读成为最有价值的内容产品,成为检验传媒综合素质的标志

就整体而言,在经济波动期,解读成为最有价值和最有吸引力的内容产品之一,成为检验传媒综合素质高下的一种标志。对读者来说,没有解读与分析的数据,没有太大意义;当然,对数据的错误解读,其负面影响甚至大于没有数据。从方法论角度说,新闻学是选择的科学、还原的科学、翻译的科学,更是判断的科学。如何报道是一种选择,制作报道是一种还原,把公众不容易理解的东西转述给公众,是一种翻译。但在这样的经济波动期,更需要提供的是判断,是见识。经济波动期更需要传媒体现出见识,因此,在财经报道领域,竞争会更激烈,更体现真正的新闻从一般报道结束之时开始。

4.阅读时间成为衡量报纸质量的标尺,也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工具

冷静观察,在经济波动期,内容的适用性、有用性与有效性,决定了读者的阅读时间。与人们的需求相适应,提供更多有用信息与分析产品,更有效地支撑人们的思考与行动,是人们对于报纸提供内容与服务的核心要求。体现在使用层面,这种适用性、有用性与有效性,就体现为阅读报纸的时间长短。观察这些年区域报业市场的竞争,也会发现,阅读时间短的报纸可能更先退出市场。因此,阅读时间成为衡量报纸质量的标尺,也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工具。内容的适用性、有用性与有效性,这三者都有很强的时间性与对象性,即依不同时间地点而表现大有不同。因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能有效地通过增强“三性”适当延长读者的阅读时间,就成为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那些以往定位比较低、内容显散碎、解读比较弱的报纸,就更是如此。需要明确,适当延长阅读时间,不能通过增加阅读障碍或改变新闻产品的基本特征来实现,不是通过脱离需求来实现。

5.受众更偏好时效水平与选择水平,浅阅读与深阅读提供者的分野更明显

在经济波动期,受众需求心理发生更为明显的变化,更快、更专业是人们需求重心,并越来越向两端集中,这体现为要求更高的时效水平和选择水平。即一方面强烈要求更快,即要求传媒的服务体现更高的时效水平;另一方面要求选择得更加精当、更加适合需求心理、更为专业,即体现更高的选择水平。三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深刻证明信息不对称与交易的关系,证明了信息对于在交易中获得利益所起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体验到更早一点获得信息,就可以获得更大利益。因此,在经济波动期,人们更期望早获信息。这种对于时效的迫切要求,深深影响受众信息需求心理与行为。因而,可以预见,时效要求会进一步转化为希望随时随地获得信息的移动需求,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能够满足移动需求的新媒体内容产品和新媒体业态的发展。

在经济波动期,人们关于选择结果、选择质量的观念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对选择水平有更高要求。在免费信息丰富的时代,最稀缺的是选择结果,特别是精选择、再选择、专业选择的结果。免费网络与付费报纸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是偏重于海量与偏重于选择质量之别。因而,所谓媒体提供的内容产品的质量,就更多地体现为选择的质量。在这样的竞争中,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的定位分野变得更清晰。网络更多地发挥满足快速、海量浏览的功能,更多地提供满足浅阅读需求的产品;而报刊更多地提供满足精当、深度、专业信息需求的功能,即更多提供满足深阅读需求的产品。所谓满足精当信息需求,即更多地要求报刊善于在别的传媒选择结果的基础上,再加选择,再加解读,再加组合。实质上是要求提供再选择、再加工的结果。诸多电视频道以读报节目为核心的信息板块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为报纸等媒体所看重,以其摘报了自己的报道为拓展影响力的标志,就说明了这一点。因而,会有更多的传媒更努力地通过再选择提高自己内容产品的选择水平。也有的传媒在保持自己选择水准的同时,通过着力经营自己的网站,满足受众对时效水平的需求。

在经济波动期的竞争中,受众的需求满足耐受性会降低,一旦需求不能得到很好满足,就可能更迅速地改变提供来源,转而从其他渠道获取他认为有更高质量的内容产品和服务。需求满足耐受性降低的另一面,受众的支付心理也会变化,会为他认为有价值的选择结果、内容产品支付更多费用,承受更高价格。

6.深层影响更来源于分析和见识,报纸更趋向选择非均衡结构

分析传媒形成机理,就会发现,传媒提供内容的层次和类型不同,所产生的影响必然不同。不同类型的内容满足方式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影响力,一般的告知和描述,仅仅使人们得以获知、了解,影响层面显然较浅;提供有足够背景、深度的报道,提供足够的解释和判断,可以使人们得以获得分析、见识,影响层面显然较深;提供有足够感染力、渗透力的报道,满足受众在信息、心理、价值观等多种层次的需求,形成良好的互动,可以使人们得以获得共鸣、交融,影响层面显然更深得多。

在经济波动期,人们更需要提供解释和见识。在这样的时期,人们的需求心理格外需要关注与呼应。基于利益相关性,人们会认为分析、解释、判断和见识更有价值,可能改变人们对环境变动、危机互动等等的判断与适应方式,比只能提供一般描述和报道的传媒更有影响力。

基于接受惯性,报纸会更趋向于选择改变传统的定位模式与内容结构的处理模式,会更趋向于选择非均衡结构,尽可能以不同部分,同时分别满足深阅读与浅阅读的需要,从而形成与新媒体竞争的新支撑点。报纸采用非均衡结构的模式,是更具宽容度的应对策略。可以采取的一种处理模式是,以一张32版或以上的报纸为例,前三分之一部分主要是满足读者浅阅读、快阅读的需求,满足“知”与“识”的需求,即满足人们想知道这个时间段发生什么大事和什么是自己所关心的事的需求,满足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般了解。中间三分之一版面,甚至可以加上后三分之一的一半左右的版面,主要是满足深阅读、精阅读的需求,满足“思”与“策”的需求,即满足人们寻求思考材料与应对方法的需求。最后的六分之一版面,可以主要满足趣阅读、软阅读的需求,满足“融”与“通”的需求,即提供人们有兴趣、有共鸣的阅读材料。这样的非均衡结构,显然可以赢得读者更多的阅读时间,又提供了让读者有所选择的足够可能。

7.区域传媒市场受多种力量挤压,会分流专业媒体的资源和市场

经济全球化的前提、过程和结果是信息全球流动,新媒体的发展也深刻地反映到信息全球流动中来。在线综合信息系统,或称在线数据库,因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传媒形态之一。通过在线综合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内容产品之所以能够获得高溢价,不仅在于这种产品所面对的更多是对内容产品的选择、整合水平有更高要求和支付能力的高端用户,面对的金融信息市场,更在于它是全球获取与使用信息的资源。同样的现象与影响机制也深刻反映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市场中。

从总体上看,区域性媒体依其不同类别而处在不同的调整期中。都市类媒体以提升定位与内容水准,更多地介入主流视野、更多地介入与民生有关的经济问题等为特征,以市场或利益视角观察,有些都市类媒体的财经版面与节目离受众还要更近些。因而,在经济波动期,传媒的区域市场与专业市场出现了更多的交合区域,专业媒体也须相应调整。

8.移动需求等使产品形态、传媒形态、媒体业态以及传播模式更迅速变化

以技术变革和移动需求为代表的信息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的变化,已经在驱使产品形态、传媒形态、媒体业态以及传播模式发生迅速变化,更加巩固了新媒体时代到来的趋势。历史地看,在经济低潮期往往更易催生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上一次能源危机时,高新技术走上前台就是很好的证明。而在经济波动期,受众希望随时随地获得信息的需求,在技术的支持下,会更强烈迅速地演化为移动需求,会驱使内容产品的产品形态、传媒形态、媒体业态以及传播模式更迅速发生变化。

因而,在经济波动期,传媒业态与传播模式等的变化,会集中地体现在适应并满足移动需求上。在这样的时期,传播规律也悄然变化,会更明确地体现为便利性决定有效性,必读性支配可读性,耐读性体现有用性。而受众需求发生的最敏感的变化,会集中地体现在接受心理上。在经济波动期,受众的心理波动也会通过需求的不规则变化体现出来,会对内容对位与服务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在经济波动期,最基础的变化体现在传播方式上,它推动传媒的进一步分化与新媒体工具的进一步发展。

9.内容生产会更多转向基于数据库平台运行,更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信息共享水平

传媒运作的核心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信息共享水平。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进一步协同、融合,传媒形态发生更明显变化,传媒内部的内容生产会进一步走向基于数据库平台运行,走向进行数字内容生产、为多种传播手段服务的生产流程运行模式,多媒体业态进一步形成。因而,内容生产会更加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信息共享水平。这会成为媒体的创新重点,以及与新媒体竞争的工具。生产流程的多个环节会分化到媒体外部,进行专业加工,形成新价值链,从而进一步推动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三、竞争目标:以竞争解释权获得真正话语权

在经济波动期,远不如经济上升期那样容易描述事件、分析现象、把握趋势;经济波动中,业界、读者与同行对财经媒体的发现、分析、见识会给予更高的期待和更严格的要求;经济波动中,涌动的资金也会推动许多暗涌和潜流,试图影响财经媒体的舆论指向与流量。在经济波动期,更需要财经媒体给出可以为事件发展所证明的解释、分析和前瞻,更需要财经媒体体现出远见卓识。在这样一个资讯、数据翻涌的时代,见识水平,就决定了财经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冷静分析,解释权是话语权的核心。话语权是一种借助事实、解释、观点等信息对人的意识和行动产生影响、支配作用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条件下权力的特殊表现。就其实现途径看,话语权包括选择权、解释权、传播权等部分。

所谓选择权,指对关注什么事实、话题、注意力焦点的支配能力。对新闻媒体而言,对报道什么新闻事实以及如何报道的选择,即已体现对事实可能产生影响的支配,对人们注意力的支配。类似的现象存在于小至人际交流间、大至国家活动间,人际交流间,谁在选择交流的话题,谁就在支配可能产生的影响。国家交流和国际社会,对议题的选择,体现一种选择权;对国际社会关注热点的影响,就体现一种话语权。传播学所说的议题设置,即是这种选择权的体现。

所谓解释权,指对事件、现象、趋势的成因、价值、影响等等深层阐释信息的支配能力。现实已经多次证明,对人最有影响的不仅是事实,更是对事实的解释,是对事实相关因果关系、体现价值和可能影响的阐释。这种解释可以是直接分析、判断式的,也可以是通过细节强调、背景添加、叙述方式等手段进行的。很多时候,不管人们对一个事实的因果关系、体现价值和可能影响是否可以做出足够的理解和判断,人们都愿意参考其他的分析,以求根据更丰富的信息做出判断和行动。传播学上的“意见领袖”,更多的是这种解释者。解释,很多时候就确立了价值和规则。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6

关键词:现代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时代,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日益凸显出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更应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指多种形式的大众传播手段,可分为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媒介如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的特点有受众广泛、信息传播高效、内容的性质复杂。

(一)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随着电视、电脑、互联网等这一系列新型媒体的出现,以其受众多、传播快、覆盖面广,不具有强制性、形式多样、操作灵活的特点,这种传播在时间上让人们实现了几乎同步,在空间上实现了和感觉同位的效果。

2.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可以借助不同类型的大众传媒获得跨越学校、家庭、社区、工作甚至国界的各种信息。大众传媒传播的各种思想观点、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不仅可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

3.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

大众传媒提供了多样的教育形式,如新兴的互联网上的QQ、电子邮箱、博客、微博、微信等交流工具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交流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渠道。

4.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现代大众传媒利用现代化的新型手段和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形式多样、丰富新颖的材料和信息。我们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利用大众传媒转变人们的观念、开阔眼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

(二)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的表现

第一,信息干扰了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量复杂而庞大,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有所增加。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传媒传播的信息量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而且会增加对有效资源利用的难度。

第二,外来文化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今,西方文化占据了我国大众传媒相当大的空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其经济、政治利益,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我国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实现他们的文化霸权、经济霸权和政治霸权。

第三,大众传媒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电视相亲类节目为例,《非诚勿扰》等栏目在初期阶段,采取鼓励嘉宾发表另类言行、设计剧情、嘉宾身份造假等炒作的方式来宣扬拜金主义,直接挑战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以达到较高的收视率。大众传媒中的这些现象,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当代广大民众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现代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第一,信息量剧增的干扰作用。在信息社会里,受众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接触的信息面更广,接触的观点更杂,因而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呈多角度化;再加上很多受众社会经验缺乏、思想不成熟,就会严重阻碍和影响健康信息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外来文化与日俱增的冲击作用。形形的西方文化会严重侵蚀受教育者的思想,使其自身的道德规范、伦理认知发生更激烈、直接的内部冲击,甚至使其走向错误的极端,丧失正确的人生观。同时,这些西方文化中的不良信息还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作用。

第三,大众传媒过度市场化的削弱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大众传媒在其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商业化效益,趋利性过于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受众的身心健康,而且使传媒队伍的形象日益恶化。

二、现代大众传媒影响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征。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这一优点,调动人与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形成有效的信息传递。同时要借助现代化的媒介手段,形象直观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呈现给受众,以增强教育效果。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素质,快速处理大众传媒纷繁复杂的信息,根据性质和类型区分不同信息,并把有效信息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加强媒体自律

传媒人应该时刻保持自己作为党、国家和人民发言人的角色,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使自己的言论不偏离公共政策和国家利益,不热衷于传播低俗文化和物质文化。

(四)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我们要加快立法进程,以防止传媒行为失范,更好地完成国家对传媒管理体制的转轨。除法律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制衡机制就是对传媒进行独立的、严肃的和具有权威性的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7

[关键词]影视新闻;娱乐化;探究

现阶段,当电视等媒体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中国的影视新闻纷纷表现出了娱乐化的倾向,而且日益明显。新闻娱乐化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的一种大众传播思潮,对影视新闻产生了很大冲击。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中国的影视新闻开始与娱乐相结合,新闻如同轻度娱乐以追求轰动效应,于是出现了一股娱乐化的风潮。影视文化新闻成为报纸的读者焦点,一时间,文艺界的明星隐私,尤其是影视明星名人生活、丑闻,乃至生孩子、交朋友、离婚、打架、撞车甚至生老病死都成为文化娱乐版的头条。一时间,人为炒作把报纸的品位格调降低了。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影视新闻娱乐化极为关键。笔者认为,适度的娱乐化使影视新闻更加具有活力、更能贴近受众、利于受众的接收,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娱乐化的度。

一、我国影视新闻娱乐化现象概述

随着娱乐经济的兴起,娱乐产业在中国的日渐发展,娱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娱乐报道也进入一个新时代。众所周知,新闻娱乐化归根究底还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还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国新闻传播界对于影视新闻娱乐化现象研究的观点和角度并不统一。有人认为,软新闻的增加及硬新闻一定程度上地软处理能够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增强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和参与的热情,是新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影视新闻媒介对实践娱乐化新闻报道不亦乐乎。对于我国影视新闻娱乐化研究的正面观点有趣味性、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传播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是影视新闻的必由之路。新闻的娱乐化更多地提供了一些轻松活泼的文化休闲方式,进一步拉近和受众的心理距离。影视新闻娱乐化是受众的需求。娱乐化就好像是影视新闻的甜点,给人们带来了乐趣,但如果超过那个度,必然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

二、影视新闻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分析

1 新闻开始更多的考虑大众

在我国新闻发展早期,我国的电视传媒是以媒介传播者为本位的,当时我国的新闻传媒业只是强调媒介对受众的引导和教育。当时的电视人都是以全心全意为观众服务为宗旨,努力把新中国的方针、政策、路线更好地传达给受众。媒体坚守着自己的主置,强调新闻的政治属性和对舆论的引导功能。我国的影视新闻开始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也不再是以前单一的播报新闻形式。在大众文化、视觉文化盛行的今天,受众在面对如此繁多的信息时形成了新的社会心理,受众很容易沉溺于那些娱乐性强、有刺激性等易于消遣,可以轻松接受的信息中,新闻传播者要想赢得受众吸引更多的眼球,就要按照受者主体的需求和满足条件来制作节目,于是影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也便出现了。

2 新闻功能的转变

伴随着我国影视新闻业的一步步发展,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我国的电视人以及媒介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影视新闻的“窄”与“少”和社会变革的“广”与“深”已经显得越来越不相协调。在向以市场为取向的新闻价值观念及标准转变中,影视新闻的报道内容开始变得丰富多彩、信息量大、服务性强。受众由以前的被动接收者变成了对媒体如何进行新闻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由此,我国的影视新闻传播功能也发生了转变。新闻媒介开始重视新闻本身的信息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受众群体的适应、追逐和争夺,只要受众有需求,有市场,媒体就会尽量迎合受众的心理,为广大的消费者献上一份有价值、有品味的文化信息“快餐”。

3 传统新闻价值观的转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通俗的大众文化广泛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倾向性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社会需求又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价值观植根于我们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之中,是社会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可以反映出社会意识和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追求。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新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不断出现,社会整体上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闻价值观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影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也就伴随着大众文化的普及而出现了。

4 市场经济下的商业利益的驱动

在国际上,美国CBS、aBC、nBC及Cnn四大以新闻为主打节目的新闻传媒公司悉数被时代华纳、维亚康姆、迪斯尼等娱乐公司收购,由此可以看出在娱乐经济的时代,商业竞争的年代,娱乐化正在慢慢地向新闻靠近。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气候,已经商业化或者正在向商业化转轨的新闻媒体,商品社会中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销售品和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下的媒体,为追求卖点,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市场化倾向。国媒体的市场化进程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推进的。我国已经对传媒实行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体制,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的电视传媒在各种成本上涨、财政补贴骤减的情况下,被推进了市场,广告收入成为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大众传媒要赢利,必须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各种媒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影视娱乐化的道路。

三、影视新闻娱乐化的两面性

(一)积极方面

1 增加大众的关注度

影视新闻媒介为了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得以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就要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实现电视媒体的多种功能,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带给大家更多的快乐,缓解受众的社会生活压力。影视新闻娱乐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就是它的亲民性,经常体现在民生新闻节目的受众参与和互动中。影视新闻节目加强新闻信息的参与互动,能够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助于电视媒介成为立足大众的“全营养”型媒体,真正融入社会生活之中,提高影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2 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

目前,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人们仿佛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之中。受众对影视新闻媒介的需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消遣娱乐。影视新闻提供的内容被人们用来“逃避”紧张繁忙的工作事务和学习任务以及各种各样我们在生活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电视媒介可以通过带有趣味性的节目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宣泄,获得暂时的解脱。

(2)人际关系。在现代繁忙紧张的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共同接触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在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让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逐渐减少。逐渐“了解”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或新闻人物、明星等,产生一种“熟人”的感觉,仿佛他们都是自己的朋友。在与人交往中,可以通过谈论自身掌握的信息,成为人群中的“舆论领袖”,成为与人们互动中的焦点,建立起社交良好的社交圈、融洽家庭、社会关系。

(二)消极影响

媒体的日趋商业化和争夺“眼球经济”的娱乐化式的报道新闻,会促使大量偏离新闻理念和基本原则的坏新闻大量涌现――新闻不核实、不准确、不公正、随意猜想、片面报道、煽动仇恨、人格谋杀、低级庸俗等。影视新闻娱乐化如果控制不当,娱乐过度,就会对影视新闻产生消极影响。

1 人文关怀的缺失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给予人们以真正深层次的尊重和关心。当今的影视新闻媒介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平民化的视角,以亲和的形象出现在受众的面前,尽量满足受众的需求,以轻松娱乐的方式为人们传播新闻信息。影视新闻的娱乐化确实让曾经高高在上的严肃新闻贴近了受众,更加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但如果影视新闻过度的追求娱乐化,会使影视新闻的报道内容只是流于对新闻事件表面的揭露,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从而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

2 媒体公信力的降低

媒体的公信力,是指媒体本身所具有的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一种内在力量。公信力是我国影视新闻媒体竞争的无形资产,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新闻娱乐化出现后,各个影视新闻媒介都开始对影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掭加娱乐化、可视性强的元素,让严肃的新闻传播也变得轻松幽默起来。但是随着新闻播报形式以及内容的娱乐化,对于一些新闻信息的把关和监管也开始放松了,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或是出于经济的利益出现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虚假新闻,导致了影视新闻媒介公信力的下降。

3 新闻娱乐化、庸俗化倾向

我国目前电视娱乐新闻的品味也有待于提高。在电视娱乐新闻中,明星是电视娱乐新闻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占据着最大比重的报道。记者们想尽方法去捕捉乃至放大明星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和细节,去跟踪明星的私生活,然后独家爆料在受众的面前,提高收视率。于是,电视娱乐新闻节目中星闻充斥,港台腔泛滥,使新闻报道过于庸俗化。过多浮华的娱乐因素扰乱了受众本身的思考能力和对事件的判断能力。新闻的娱乐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庸俗化会严重影响新闻媒体的形象,削弱影视新闻媒体的传播功能。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8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008―03

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即大众传媒所设的栏目、内容等有关体育信息的统称。本文称体育传媒。随着我国体育热潮的逐年增高,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宣传媒体中的“体育园地”不断扩大,其宣传数量之大、报道类型之多,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目前的许多宣传报道中,也混杂着不少“泥沙”,影响了这些精神产品的质量和宣传效果,从而形成了宣传数量多与宣传质量差的矛盾。由于有些大学生好奇心重,模仿力强。若传媒的报道虚假失实,或经常发放含暴力和违反体育道德成分的信息时,大学生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思想行为受到不良影响。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是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和我国当代大学生。根据研究需要确定印刷媒介为报纸和杂志,电子媒介为电视、广播和网络。确定大学生抽样方法为:按照我国地域全国分为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六大行政区,分别抽取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河南、四川,陕西,广东,吉林、河北、新疆的19所高校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1806名大学生。通过调查,广泛了解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接触体育信息的状况。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理论分析法。限于客观条件,并考虑到大学生同质性较高,本项调查共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6份。问卷设计完后,经专家检验问卷的效度符合要求。对部分调查对象(北京和山东样本)采用再测法检验问卷的信度,信度系数r=0.91p<0.05符合要求。

2结果与分析

2.1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产生的负面影响

2.1.1体育知识有可能传播似是而非的体育知识――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产生不正确的认知。大学生的求知欲很强,并且相信媒介提供知识的正确性。在媒介提供的体育内容里,由于注重了舆论性、观赏性,有些东西并不符合体育现实生活的实际,或者是片面的、过时的、似是而非的,因而妨碍了大学生认识真实的体育世界。

调查结果表明,从中可以看出大众媒介所提供体育信息的清晰程度情况,29.47%的大学生答案是肯定的(很清楚6.09%,清楚%23.38),但有55.12%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2.53%的答复是否定的(不清楚11.69%,很不清楚2.83%)。媒介作为一种感官文化,在余暇消费中衍生,大学生喜爱新鲜感,传媒工作者似乎很能把握这点需要,用广播或电视中不依常规的节目去吸引他们。视觉和音响上的配合,动感与变幻灯光,似乎已成为一些节目所不能缺少的元素。但是这些与学校的正规教学方式,差异颇大,所传播的体育知识也不尽相同。

2.1.2体育道德由于大学生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若传媒的报道虚假失实,或经常发放含暴力和不道德成分的体育信息时,他们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思想行为受到不良影响。

通过对体育暴力报道方面大学生观点的调查显示(图2),46.70%的大学生对此表示忧虑,但有20.89%的大学生认为媒介中体育暴力事件是“无所谓”、有11.69%的大学生认为是“刺激”、7.70%的大学生选择“有意思”。说明体育暴力、球迷骚乱的报道使大学生更容易觉得体育暴力行为在社会上是正常的和普遍存在的。调查结果表明,媒介中体育暴力事件使大学生容忍暴力、并愿意参与暴力。这使大学生对体育暴力产生错觉,甚至崇拜体育暴力节目中的人物,更容易模仿此暴力行为,甚至把此行为认作为英雄行为。而这种价值观念主要就是来自传媒的影响。

媒介中的假球、黑哨的报道,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不正确的体育意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同时引起一些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在体育赛事中表现出常有不正常的假球、黑哨现象发生,大众媒介也广为报道,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接触有关的信息,有些大学生对体育现象和体育含义可能由此产生片面的或表面的理解。

从调查中看出(图3),大多数大学生对媒介中的假球、黑哨的报道的反应是表示气愤,占大学生总体的79.28%。说明大学生总的倾向是好的。但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是无所谓和有趣的。另外,媒介中对兴奋剂的使用问题的报道,说明“不道德的交易”似已为传统体育之道德观敲响丧钟。媒介对此影响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戒心,这和传媒的渲染有密切关系。

体育比赛大都具有浓厚的功利性,比赛的胜负,直接驱动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胜有胜的原因,败有败的理由,媒体不能只做输赢的表层报道,应对胜负做出善意的科学的分析。有些报道喧染“风水”“迷信”。这些腐朽思想从而大大降低了体育宣传的文化品位。所谓成王败寇,只要能取胜,便会成为被尊崇和歌颂的对象。这种只问成果、不计较手段、缺乏是非观念的价值取向的报道,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此外,报章杂志大篇幅报道一些体育事件丑闻以及少数体育明星吸毒或者不能洁身自好的行为,或只当―般社会新闻处理而没有深入探讨其成因。加上传媒不断加强有关体育比赛如的意识,间接鼓吹和投机取巧的风气。

2.1.3偶像崇拜媒介传播是以社会所有成员为对象的,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体育生活中积极面和消极面都会得到大学生的不同程度的认同,如果辨别力和判断力不强,往往产生理解上的片面和体育价值观的扭曲。例如大学生对运动员职业的理解方面(图4)。

调查结果表明(图4),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38.61%羡慕运动员的富有,对“需要智慧参与”的理解上,11.91%的大学生持肯定的态度,但有11.86%的大学生认为运动员低智商。

人们有通过各种渠道(主要是媒体)获取有益的信息和资料的权利,而有益的信息和资料必然是具有真实性意义的。但事实上情况却不尽然如此。媒介中的体育报道可能会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体育与最美好最优秀的东西,成功、健美、力量、富有、丰富多彩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却时常忘记了一个真实的体育世界恰恰是智慧与体力、成功与艰苦的付出的结合。传媒在有意无意之间蒙蔽了受众,而受蒙蔽最深的就是青年学生。

通过调查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发现(图5),60.89%的

大学生在媒介中有他们的运动明星偶像,其中36.68%的大学生在他们的同学朋友中有他们运动明星偶像。调查表明(图6),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52.69%受人际传播的影响(教师1.05%、朋友13.91%、家庭8.03%、体育明星29.70%);72.47%受媒介的影响(广播4.27%、电视28.48%、网络11.58%、图书5.15%、杂志12.24%、报纸、10.75%);其他17.12%。他们崇拜运动明星的原因是:43.66%的大学生崇拜运动明星的运动能力;40.11%的大学生崇拜运动明星的运动技能;34.63%的大学生崇拜运动明星的风度;25.87%的大学生崇拜运动明星的具有挑战性的职业特点以及其他原因。有12.91%的大学生崇拜运动明星的经济收入多。17.67%的大学生会仰慕和模仿他们所崇拜运动明星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

2.2体育传媒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可概括为体育媒介宣传工作的社会性文化晶位不高、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大学生体育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等。因此,体育媒介工作和体育教育形成合力是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主要的解决对策。

2.2.1体育媒介宣传工作的社会性文化品位不高俗话说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门道”就是知识。作为媒体的体育宣传,自然应宣传体育的娱乐性,但更应宣传体育的知识性。从当前的体育宣传来看,各媒介在这方面做得并非尽如人意。媒介在展现了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斗智、斗力、斗勇的精彩场面,了解比赛结果外,缺乏更多的知识、理论的呈现。缺乏把比赛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攻守得失、发展态势以及相关的技战术理论,画龙点睛地交代给观众。对这些技能、技巧、技战术以及相关的理论的解说,只停留在基奉常识和常用术语上,缺乏更细致、更深入、更广博,既有趣味性、娱乐性,又有专业色彩和理论色彩的深层次分析。

2.1.2市场经济的负面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竞争机制、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当代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拼搏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精神,以及敢于维护群众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市场经济对媒介和当代大学生也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特点和利益原则、等价交换原则的消极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媒介和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例如,媒介中对一些运动员豪华的高消费生活有意无意的渲染,使得人们心理发生不平衡现象,这都助长了拜金主义的膨胀,使钱的多少,成为不少大学生衡量体育价值大小的主要尺度。

2.2.3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在商品大潮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西方势力一直未放弃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高校是他们争夺的重要阵地,他们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利用各种机会,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体育传播进来,而部分大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故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和信息传媒的影响下,迷失了自我。

2.2.4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影响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严重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也通过大众传媒渗透到体育中来,给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不良影响。违反体育道德、腐败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体育的宗旨,也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带来种种干扰。

2.2.5大学生体育教育机制的不健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高校体育教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此外,还存在体育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对大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不良思想倾向,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

2.2.6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大学生虽然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但因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这往往使他们以一种远离现实的特殊方式感受时代的变革。对他们来说,惟一的重要人生竞争就是高考,故当他们以天之骄子的优胜者姿态跨入高等学府后,不少人就认为专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忽视体育锻炼;加之,不少大学生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娇宠,形成自私自大心理,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体育价值观或行为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好逸恶劳、合作精神差、害怕艰苦、爱慕虚荣、锻炼毅力差、追求高消费等。

3结论与建议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9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在历史上发生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媒介向媒体转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及发展,传播学也被纳入整体的现代化体系之中,书籍、杂志以及以电子技术为支撑的广播、电视都进入了大众化时代。传统媒介的传播被大众传播集团的话语整合,媒介被媒体所替代,大众传播媒体在自身所建构的话语体系中取得话语权的优势地位,同时也生产了大众媒体环境下的文化。

大众媒体背后的利益集团将政治意识逐渐渗入其中,以信息生产代替了知识的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中,书籍和杂志并没有消失,原因在于他们在大众传播时代将自己的媒介属性嵌入大众媒体之中,倚重自身的媒介特点,放大自我气质的优势。传统大众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等方面对书籍、杂志等媒介的话语进行了冲击,但是当文字媒介的媒介属性不能被完全替代时,它们就可以在媒介偏向的领域维系自身的影响力,并通过与大众媒体以拥有的共同媒介气质为依托进行融合,进而扩大影响力。如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面临第二次转向,这次转向的发生是新媒体的出现所倒逼而生的。新媒体在时间、空间、主体、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上都已经突破传统媒体建构的神话。

传播主体已经由传播集团扩展到了每一个个体,话语权的集中程度已经瓦解,传受方式不再是一方占据强势地位,互动性和主动性都在技术的支撑下空前增强,受众的注意力得到重新分配,传统媒体所建构的传播秩序也已经发生动摇。此时,被传统媒体话语整合下的媒介属性再次浮现出来,凡是能够传递信息、承载文化的媒介都成为新的传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传播学需要将视野放到更大的范围中去,把关注的对象由媒体再次转向媒介。这也是新传播环境中提高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二、打破局限

传统媒体探究提高传播影响力应突破被局限的视野,从恢复传统媒体的话语体系和传播秩序的探索中解放出来,进入更加广阔的视野。新媒体一方面部分延伸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另一方面又与传统媒体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媒组织结构上的界限已经渐渐模糊,往往出现相互交融的情况。将研究对象聚焦在媒介上可以回归到传播学媒介研究的本质上,提高传播力的途径也会更加多样。因此,回归媒介成为传播研究对象是提高传播力的最有力途径。所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电子技术支撑下诞生的广播电视对于报纸杂志来说是新媒体,如今的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对于广播电视来说是新媒体,总体而言,就是由于信息传播的技术支撑发生变化导致的媒介性质在时间、空间、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上发生改变。对此,提高传播影响力应该走在媒介技术发展方向的前端,运用新媒体亦即新媒介的优势思维来充分发挥自我气质。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影响篇10

现象扫描:中国报道热升温及其特点

近年来,国外主流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日益增多。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各主要媒体,包括美国《财富》杂志、英国《金融时报》、《卫报》、加拿大《环球邮报》,都不约而同派出采访团到中国采访,并史无前例地推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系列专题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更是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眼球。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日本《朝日新闻》、德国《商报》以及法国、俄罗斯等国的主流报刊纷纷聚焦“两会”议题,对“两会”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报道。国外媒体全面关注中国,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增大中国报道版面,推出中国报道特刊、借助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等,可以说,国外媒体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致地将眼光聚焦于中国。一时之间,出现了一股西方媒体“中国报道热”。3月7日,BBC(英国广播公司)“中国周”报道活动(3月7日到13日)拉开序幕,更是将国外媒体中国报道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国外媒体中国报道热有以下特点:从报道内容上看,除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如“非典”、“神五”)外,有关中国经济事务的报道比重增加;从报道频度上看,有关中国的新闻几乎天天都有;从报道姿态来看,国外媒体,特别是一些西方媒体,正在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向相对客观公正的报道转化;从报道方式上看,正在从零星报道向主动策划的全方位深度报道转变,有的媒体甚至派出庞大队伍进入中国进行采访报道。中国报道热的升温说明了什么?这种升温将产生何种影响,我们又将如何应对?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和面对的问题。

动因分析:中国崛起是中国报道热的深层原因

在关于中国的报道中,随处可见一些用来描述中国发展变化的总结性的词汇。这些词汇非常醒目,不断被翻新、重复,渐渐变得耳熟能详起来。比如“中国崛起”、“中国觉醒”、“中国统治”、“中国冲击”、“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影响”、“中国威胁”、“中国化”等等。这些词汇反映了国内外媒体对中国发生变化做出判断和评估的努力,虽然不同的词汇反映出不同的褒贬态度和不同的心态,但这些词汇所折射出的一个根本信号却是共同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正在悄然改变世界格局。的确,中国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经济奇迹: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连续25年保持平均每年8%的高经济增长率。而且,中国正在延续这个奇迹。许多专家和分析家认为,不出50年,中国经济就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整个世界都将面临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不只是宏观层面的,它甚至触及其它国家和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已有西方人将他们的圣诞称为“中国圣诞“了,因为他们的圣诞礼物,甚至圣诞树上都写着“中国制造”。法国《回声报》副主编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称“中国已经醒来,世界正在颤抖”,他的话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中国的崛起正在全方位影响世界格局,却是不争的事实。正是这一深层动因,使国外媒体掀起了一股中国报道热。

首先,国外媒体掀起的中国报道热,说明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程度已经达到了足以引起世界媒体重视和积极反映的程度。大众传媒有四大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和娱乐。媒体的首要功能是环境监视功能。但是,由于媒体的选择性,并非事无巨细都会加以反映。中国报道热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发展积累已到了某种显著程度,这种显著性已经抵达了国外媒体报道的阀值。国外受众迫切需要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及其对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媒体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换言之,中国的崛起培育了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强烈需求,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国外媒体掀起中国报道热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其次,由于中国经济奇迹不是沿用欧美“市场-民主”模式,而是独有的“中国模式”,中国的政治、文化并没有阻碍中国经济的崛起,也没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萎缩,相反,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因此,中国崛起,对周边国家乃至全球秩序产生的影响就不会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而必然是全面和深远的。因此,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热,也必然会经历从局部报道到全面报道,从以经济报道为起点和重点逐步转向政治、军事、文化全方位平衡报道的过程。

再次,中国政府的自信、成熟和开放为中国报道热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中国的崛起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承担国际责任的能力,新一代领导人鲜明的执政风格以及勇于在国际事务中承担责任也成为世界聚焦中国的重要原因。不久前,BBC为配合“中国周”活动,公布了一项有关中国崛起对世界影响的全球性调查,结果显示,世界上认为中国崛起会给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的人占48%,而认为美国和俄国会带来积极影响的比例只占38%和36%。BBC“中国周”期间,其强档时政节目《问与答》登陆上海,首次在中国制作了有触及敏感政治话题的节目。《问与答》节目主持人大卫・丁布比感叹道:“这是一个突破,跟批评中国的人士在中国制作这样的节目,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像过的。”的确,我外交部对BBC登陆上海大开绿灯,这是一个新的信号,表明中国政府更加自信、成熟和开放。中国立足和平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成就举世瞩目,其影响积极深远,中国政府的自信、成熟和开放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这一根本的事实。

影响初显:新闻价值转移与传媒市场竞争

从传媒的角度来看,中国报道热引起的变化是多方面的,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新闻价值理念、传媒市场竞争和国际传播秩序等几个方面。其影响刚刚开始,其广度和深度还远未可知。

首先,中国报道热促发了国外媒体对中国报道时新闻价值重点的转移。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以前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更多的具有隔岸观火的性质,国外受众对于中国新闻的接受心理也偏重于异域性和趣味性,但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中国发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事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新闻价值的重点就必然向重要性和接近性偏移,于是改变了以前狭小的报道范围,使得对中国的报道范围得到了空前扩大。以前中国所做的政治经济决策,在国外的受众看来似乎与他们无关,但是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升,中国的每一个动作可能都会影响到西方受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引起他们的关注,因此,中国事实上成了一个巨大的新闻原材料产地。随着中国报道热的升温,这一转移将更加明显,对国外媒体的中国报道也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其次,中国报道热将促发新一轮传媒市场竞争。中国庞大的受众市场一直为国外传媒所觊觎,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传媒政策,绝大多数的国外传媒企业都不得其门而入。中国报道热的出现,也可以看作是国外媒体对中国市场新一轮的试探。从零星报道到全面深入的专题报道,从派驻记者采访到组织队伍现场制作节目,从单打独斗到与地方媒体合作,国外媒体在小心翼翼但是坚持不懈地往前走。由于中国媒体与国外媒体相比,无论是经验还是实力上都有很大差距,中国政府也会在适当的限度内利用国外媒体来展示、传播中国形象。在这种情况下,谁先在中国报道中拔得头筹,和中国政府建立起良好的信誉,谁就在抢占中国市场中占据了先机,由此看来,中国报道热也有传媒内在的经济驱动因素。可以预见,中国报道热会带来新一轮国外媒体抢摊中国的热潮。此前,一些境外媒体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在中国沿海地区迂回落地。

随着中国事务新闻价值的提升,各国外媒体必然会为争夺新闻资源、扩大媒体受众和认知度、抢占潜在的中国传媒市场而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BBC“中国周”似乎预示,这些竞争首先会从抢夺地方媒体资源开始。同时,国外媒体抢摊中国也会对国内媒体带来更大的挑战。

此外,中国报道热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世界新闻传播秩序,这一改变,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崛起对世界影响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世界新闻传播秩序都是以英美等发达国家为主导,对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处于边缘地位。中国报道热在某种意义上使这一秩序发生了变动。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目前这一变动是非常微小的,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要在更大程度上改变世界新闻传播秩序,还需要更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因应之道:中国报道热的意义及对策首先,从传媒的角度看,国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会形成议程设置效应,这种效应会将中国崛起及其影响从潜在状态转化为显在状态,并加以放大。一方面,国外受众会更多地了解中国,关注中国,从而使得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得到扩大和提升。但另一方面,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也可能干扰事物本身的发展进程,凸现某些负面效应。现阶段国外媒体正在试图对中国的世界影响做总结性发言,媒体所作的这些结论经过转载放大反过来就会影响到中国的发展进程。

比如,如果国外媒体通过议程设置,过多聚焦“中国”、“中国模式”,就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是我们在面对中国报道热时必须要清醒认识和加以避免的。

再次,中国报道热呼唤更加灵活开放的传媒政策。一方面,要正确对待国外传媒的中国报道热,灵活调整传媒政策,充分利用国外媒体向受众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要加大传媒体制改革力度,提高国内媒体竞争力,迎接国外媒体的挑战。目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传媒体制改革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比如,在报纸和出版领域,已经允许国外投资者进入发行和分销领域,在广电领域,也允许境外投资者在一定条件下和中方媒体合资成立影视制作机构。条件成熟后,进一步的开放是可能的。

最后,应该看到,虽然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现象逐步减少,客观反映中国的报道不断增多,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议程设置方法和意识形态框架仍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随着“壁垒”降低,大量西方媒体涌入中国采访报道,在特殊的情况下,不排除部分西方媒体还有可能借助突发新闻事件,扭曲甚至诋毁中国国际形象,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建立自己的传媒应急机制,维护中国的权益和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