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传播学概论十篇网络传播学概论十篇

网络传播学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7:43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1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概论》;教学传播;议程设置

正确传播党的政治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我国高校《概论》课的重要职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趋复杂化,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能否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党的理论、政策和策略,始终是问题的关键。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来建构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话题,从而影响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其实质是在灌输的同时予以引导。在网络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对于对大学生进行党的理论政策传播,搞好大学生的政治舆论导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网络环境影响议程设置发挥积极作用的因素及对策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网络环境下影响《概论》课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分析

1.作为《概论》课议程设置主体参与者的教师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主要表现为:一是忽视公众议程,陷入“推定效果”误区。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公众舆论绝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单凭自己主观愿望出发。二是忽视议程设置规律,对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时机把握不准。在网络环境下,重大事件发生时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缺位、不作为或反应迟缓,极短时间内就会使其他民间意见占据公众议程的主导地位,而成为主导舆论。三是围绕议题开展的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议程设置存在问题。目前的政治理论教育表现为过高的基调与实际内容的断裂,往往出现与大学生自身相悖的情况,这样便会造成各种情绪的产生,致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2.过去的受众已经成为政治理论教育传播议程设置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又有可能成为议程设置的“局外人”。由于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着很强的互动性,网络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信息和表达观点,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同时,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作用程度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在网络中多数群体并不稳定,因此如果人们在某个群体中感到失调,可以通过转换群体的方式而不是从众的方式来平衡失调。同时,人们的交往空间随着网络的延伸而无限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中积极地寻找同盟者来消除孤独感,避免了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一旦在意见上孤立就会在其他方面也陷入孤立的尴尬局面,从而大大降低了从众行为发生的动机。通过这一渠道,大学生很有可能逃避现实的政治理论传播议程,成为“局外人”,这就更加增加了高校政治理论传播的难度。

3.网络的普及使得高校政治理论传播的外部环境正在日益复杂化。高校政治理论教师的媒介力量和议程设置功能削弱,代之而起的是“人际交往”的作用。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意见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是受了媒介的宣扬,而是受了人们主体意识是否认可的影响。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更加尊重个体的时代,大学生受众在一定程度上被个体化、主体化了。相对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服从环境受到削弱,人们不再注重少数“权威言论”。信息的无序流动使得网络对社会舆论的有序形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相对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而言,网络更容易使人类传播的社会环境在运作结构上发生无规则性的变化。原先相对明朗的舆论环境变得错综复杂,传统媒介对舆论的影响力也受到一定削弱,网络环境下形成一定的主流舆论会更加困难。由于网络中自发形成的舆论没有接受过宏观的统一的指导,从而有可能形成混乱的多元价值取向,这也给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如何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进行指导,这是摆在新时期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工作者面前的问题。

二、改进《概论》课议程设置的对策

1.教师应该顺应网络潮流,成为网络时代高校政治理论传播议程设置的合格的“把关人”(Gatekeeper)。“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指出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对传播者的传统“把关人”这一角色的地位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同时在传播过程中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改变最终效果。鉴于此,高校政治理论教师应顺应网络潮流,积极提高自己的网络素质。邓小平同志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信息时代面对网络传播带来的严峻挑战,高校政治理论传播工作者应当以豁达的态度对待这一时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新课题,充分认识网络的积极意义,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我所用。同时,还应该花力气去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寻求能够符合和满足广大学生需求的各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从大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强政治理论传播,从而使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培养意见领袖,巧妙引导大学生关注和接受所设置的议程。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网络资源中各种类型的影响,其对社会现实的态度与行为趋向必然受到网络的潜在影响。在高校群体中,存在着意见领袖。一方面这些意见领袖对整个校园的舆论环境和氛围起到引领的作用,他们通常就是高校政治理论传播中的最活跃者。他们的身后有一群支持者,因此他们的言论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号召性。作为高校政治理论传播议程设置的主体——教师,要对这些人加以整合和引导,加强高校政治理论传播议程设置的舆论导向性和有效性。

3.开展网上交流,延伸议程设置触角。网上交流可以使政治理论教育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开展网上交流,可以使政治理论教育传播工作者以平等的身份,用大学生熟悉的语言,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和对话,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呼声,形成师生平等、网上网下互动、可接受性强的新模式,使得政治理论教师的议程设置对其思维观念、政治理念等进行针对性引导,寓教育于服务、娱乐之中。

4.设置大学生关心的公众议题。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议程设置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教师设置的议程能否被大学生接纳,宣传效果的好坏,都取决于议题内容是否符合受众的需要,即是否为公众议程,可见教师并没有随心所欲地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力量。在实践中既不能用理想化的先进标准来否定普适性的基本现实,又要在对现实生活加以肯定的同时保持冷静的思考,以保证大学生所关心的一系列热点和难点问题都得到回答。在设置议程中,对社会疑点、难点问题往往采取消极回避和积极掩盖的态度,结果总是适得其反。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2

党的十报告中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并将其提升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高度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了在当下思想多元的环境下,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一再指出要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但是,一直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在传播方式上主要依靠传统的纸媒、电视和广播进行传播,并未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这一强大的舆论宣传阵地。反观当前高校大学生,已经高度依赖网络媒体,几乎完全摒弃了传统媒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网络媒体必然成为最佳选择方式。只有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才能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近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更是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为深入研究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对策,重庆邮电大学郑洁教授等人所著的《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一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之一,重点研究了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面的相关问题,致力于探索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如何依靠网络媒体的优势,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在构建全书的写作思路时,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分析了网络媒体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同时立足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特点,剖析了网络媒体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状,提出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结合时代需求,对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具体方式、有效机制和网络媒体构建的途径,进行了探析和研究。从全书主要内容、行文思路及整体结构来看,该书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

第一,逻辑严谨,分析有理有据。该书体现了非常强的问题意识,指出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对网络媒体及社会价值观的解读,对文章所涉及到的“网络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基本概念进行了层层剖析,并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互联网技术的演变过程,论述和归纳了网络媒体的具体含义、基本类型和发展优势,并着重分析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和功能。

第二,角度新颖,行文思路清晰。“网络媒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个概念本身属于不同的范畴,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作为抽象概念的意识形态,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作者认识到网络媒体的发展前景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网络成为传播信息的新型载体,在不久必将成为舆论宣传的主流阵地。因此,他在写作时将两者完美融合,厘清了两者的概念,梳理它们的成长过程,试图寻找发展规律。并根据大量的调研数据,对两者发展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对网络媒体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充分论述,指出了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清晰的行文思路。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3

关键词:模因网络流行语文化

“模因”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他认为除了基因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复制因子,并将这种复制因子取名为“模因”。道金斯(2006)指出:“我们需要为这种新的复制因子取个名字,一个能够表达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名词”。他的学生布莱克摩尔在她的著作《模因机器》中进一步完善了“模因”论的理论框架。“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进行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关注文化的传承性,并且诠释这种传承性的进化规律。

“模因论”对于我们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现象,但不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探讨网络流行语问题,离不开对文化层面的审视。“模因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网络流行语,之所以称之为流行语,就是因为这些语言现象在互联网平台中得到大量的复制和广泛的传播。因此,网络流行语都是典型的模因,网络流行语现象也都是典型的模因复制现象。网络流行语,复制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有时颇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我们以今年网络上最火的“江南style”为例,在2012年12月25-27号之间,连续三天用百度检索,相关网页的检索结果均在35000000以上,同时各种各样的“style体”也是数不胜数,比如“航母style、浦东style”等等。我们认为,无论是“江南style”还是“XXstyle”都是模因,它们就像电脑病毒一样,我们称之为“思维病毒”,感染了人的大脑,并且传染到其他人的大脑中,而“被传染”的人一旦被这种“病毒”所感染,它们就会选择“寄生”在他的脑子里,随后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这种模因的感染力越强,“传染”的范围就越广,这种机制和病毒在寄生细胞里的基因机制是相同的。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传播者,也是宿主。流行的语言要素,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可以保持着其原有的形态,如“江南style”,也可以不断变化着形态,如“XXstyle”,但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模式,即模因本质。

网络上流传的语言不一定意味着是流行的语言,能够定性为流行语的语言现象,必须满足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定要求。有些网络语词,在某个时期突然出现在网络上,短时间内被大量传播,甚至出现井喷现象,但有如昙花一现,过几天就消失了,或者是很少被使用和传播,这样的语词,并不能称之为网络流行语。比如“傲娇”这个词,一度在网络上非常热门,很多人争相使用,但我们通过检索发现,“傲娇”的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度式的减少,我们设定一年的周期,在网络上检索到约20000000条结果,但是近一个月只有442469条,近一天只有1010条。这说明这个词语并没有形成流行的趋势,一度热门,但随即被新的流行语词所淹没。但另一个“高富帅”,在设定的一年周期内检索出1757181条,而在一个月的周期内检索出1221103条,说明这个词始终保持着相当的热度,并且一直广泛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傲娇”和“高富帅”都是模因,都有自我复制并通过宿主传播的能力,但是模因的内部有强势和弱势之分,只能在短时间内或者是局部范围内有限复制传播的模因是弱势模因,而只有那些能够长期得到复制传播的模因才是强势模因,显然,网络流行语是强势模因的典型代表。

我们来看一看网络流行语流行的机制。通常来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往往基于某一个特定的事件,一般来说都是足以引起社会群体注意的特殊事件和焦点事件,事件触发了人们的认知机制,随即事件的核心概念迅速被人们获得并且传播开来,网络平台上的qq、msn、email、微博、空间以及内嵌在网页上的“转发”功能等为概念的传播提供了足够充分的空间,此时便形成了基于事件认知的模因。这个模因在人们的脑子里停留越久,越具有感染性,也越具有传播空间,逐渐形成强势模因,在进一步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以原来的形态进行复制传播,另一方面有可能通过形态的变异,形成新的模因或者是模因复合体,适应网络平台焦急表达的多元化要求,从而保持模因的强势状态。我们以网络上曾经非常火爆的词语“范跑跑”为例进行分析。08年的汶川地震催生了范美忠不顾学生安慰而自己先逃跑的事件。这件事首先在知名网站“天涯论坛”上登载,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发了全国性的网络大讨论,“范跑跑”的概念由此形成,随即“范跑跑”迅速占据了诸多新闻、评论网站的显要位置,可以说,这时的“范跑跑”以一种强势模因的形式感染了无数网民的大脑,诱使网民以发帖、跟帖、转载等多种方式进行网络传播。这是语言模因的得到复制和传播的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范跑跑”事件在网络上逐渐淡化下去,但是“范跑跑”的语言模因没有消失,人们从“范跑跑”模因中提取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语言学上的“aBB”模因,形成了“文跑跑”、“官跑跑”、“朱强强”、“楼脆脆”、“桥糊糊”等网络热词。“aBB”模因以一种更强势的姿态衍生了一系列新的网络流行语。

因此,我们可以理出一条线索,说明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机制:

焦点事件――核心概念认知(初级模因)――扩散(强势模因)――语模提取(模因泛化)――再传播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会如此认同这些网络流行语,并有如此的冲动去复制和传播它们?原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准备从模因文化的角度做一些解释。

网络作为时下人们交际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形成了非常有独特性的网络文化,必须承认,网络文化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线发展逐渐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主流文化意识的缺失,促使很多人将感性表达作为自己的审美追求,人们参与到网络中多是以一种狂欢的态度去张扬个性,追求纯粹的娱乐。网络的发达使大家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坐在电脑前便可以猎奇,寻求新鲜和刺激,甚至很多人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清楚,比如“范跑跑”,又如“X门”,有很多热词,“牵手门”、“内定门”、“日记门”等等,都是基于“水门事件”的原型,而很多人也并不十分了解“水门事件”,便争相传播。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简单的快乐,可以不要太崇高,也可以不要太抽象,能够提供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愉悦大众的方式,体现一种娱乐的精神,就有可能成为大家追捧的热门对象。模因论中谈到的语言背后的深层次的模因,就是指模因文化。而文化是抽象的笼统的,具体还是要以语言的形式体现出来,即语言模因,在网络平台上,就是网络流行语。

参考文献

[1]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4

【摘要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英文摘要】onthebasisofanalyzingdifferentviews&nb

【正文】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子出版形式,是与单机型的电子出版相对的一个概念。随着上网用户日益增多,网络出版物的品种亦越来越丰富、质量也越来越高。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网络出版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有的人把报刊、图书上网称为网络出版,有的人把网上书店、网络印刷称为网络出版。出版业、新闻业、娱乐业、it业、政府、立法部门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出版做出不同的界定。总起来说,网络出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最为狭义的定义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将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编印发环节的商业性活动。最为宽泛的界定则将网络出版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

1出版界的看法

出版界的一般看法是,网络出版是指利用因特网(传播)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供大众使用的行为。既包括传统出版单位把传统出版物上网,也包括iCp(因特网内容服务商)和个人在网上信息和作品。但是具体看法却不相同:

①一种看法认为,网络出版是以网络为介质,大幅度简化出版程序、降低出版成本、通过网上支付系统完成下载图书在线阅读的一种交易行为。

②有的出版业内人士强调的是网络出版的主体合法性,认为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网络出版与传统纸介质图书出版相比,具有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和交易电子化三个明显的特点。

③有人认为,网络出版就是著作权人通过因特网自己关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成果,并让受众自由方便实时阅读或下载的全开放的一种新的出版行为。

④另有人认为:所谓网络出版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发表、记录、存储、阅读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出版不是网络和传统出版的整合,它与包括电子出版在内的音像、图书、杂志等传统出版有着本质不同。网络出版要求网络产品数字化,其形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在线阅读、ebook(电子图书)、poD(按需印刷)等形式。

⑤也有人认为网络出版目前大约有5种类型。第一种模式是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自行出版,个人就是在线出版商。第二种形式就是以网络公司为主体,谋求各种出版商服务或者权,出版电子图书并进行销售,然后给出版商提成版税。第三种模式是出版商自行出版发行电子图书。第四种方式是poD这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在美国进行绝版书和小批量书的出版发行。第五种模式是微软开发的ebook软件。

网络出版物的形式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在计算机上直接阅读、通过专门的阅读器阅读,以及印刷到纸介质上阅读。

⑥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副司长许超则从版权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构成出版,如书、报、刊、磁带、录像带、VCD、电影拷贝、制成CD—Rom的软件等。没有有形物则不构成出版。在网络上传播的只是虚拟的电磁波信号,用户主动获取信息,并自行保存在硬盘上。因此,尽管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在传播作品的性质上相类似,但是传播方式却有本质区别。网络出版仅仅是公众对网络传播的习惯性称呼,而不是著作法意义下的出版。

⑦人民时空(由人民出版社发起组建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副总经理黎松则十分强调出版的商业交易环节。在他看来,出版是将信息经过加工、整理,通过某种载体、通过交易出去的过程,是具有商业意义的传播,而非公益活动。是否产生交易是判断出版的一个重要标准,即便是将作品放到网上供免费浏览,尽管不直接产生利润,但是商家通过收取广告费等手段来获利,因而也可纳入出版活动的范畴。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就不属于网络出版。

2学术界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匡文波老师对网络出版和网络出版物多有研究,他认为所谓网络出版物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以电子介质为存储媒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保存的目的。网络出版物亦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类型,与之对应的是非网络(封装型)的电子出版物。目前一般所说的网络出版物是指基于因特网的网络出版物。按照出版物的不同性质,网络出版物可以分为: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网络论坛、maiLinGLiSt等。

清华大学传播系教授、多媒体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博士认为,出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精神产品公开向社会的过程。网络出版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出版,如具有人机交互、即时更新、海量存储等新特点,但在出版的内涵上并没有发生实质变化。他还强调,网络出版并不等同于网络信息传播,眼下的讨论实际上大都集中在后者。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谢新洲老师认为,广义上,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作网络出版;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指出版单位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即出版主体限定为传统出版单位。他认为,要跳出传统出版的概念,把网络出版看成一个全新的事物,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王锦贵老师对网络出版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网络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网络出版概念和行为是传统的出版概念和出版行为在互联网时代合乎逻辑的延伸。按照一般的理解,出版概念和行为包括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1997年我国了《出版管理条例》,其中对出版活动作了限定:“本条例所称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发行。本条例所称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这就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出版概念和出版活动的界定。同样,网络出版也包括这三个方面:编辑加工、复制和发行,只不过后两者因通过互联网进行而与传统出版有了不同的表现。同时,他认为网上从广义角度来看,应属于网络出版范畴。从出版的定义和目的来看,出版是促进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活动,出版的目的是将经过筛选整理的信息尽可能快地向用户、读者传播。验之以网上活动,我们可以看出,网上一般是经过选择的(经过网络编辑筛选加工),并且通过网络向用户尽可能快地传播。虽然表现形式与传统出版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因此,目前的网上除了BBS、e-mail及chat(网上聊天)等少数内容外,大部分可归于网络出版的范围。他认为,不能拿传统的图书出版来规范今天的网络出版。图书出版一般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三个阶段,但我们不能认为不具备三个阶段的信息传播行为就不是出版。比如古代印刷术发明前,图书的复制主要靠手抄,手抄其实也是一种出版活动。再比如封建王朝的石经刊布,尽管没有复制和发行阶段(由读书人以捶拓等方式进行传播),也仍是一种出版活动。依此来看,网络出版尽管可能不具备复制和发行等阶段,其编辑水平和标准尚不规范,但它仍然属于出版的范畴。因此,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网上交易等活动。

3泛网络出版

2000年3月14日,美国畅销小说作家StephenKing发表了小说《骑弹飞行》,这是第一部只发行eBook,不发行印刷本的书,小说发表的第一天就被下载了40万份,与印刷书相比,以前新发行的小说第一天销售的最好记录是7.5万本,传统书的售价在30至40美元之间,而这本eBook只卖2.5美元,StephenKing在推出这本仅仅70多页的恐怖小说的半个月内,个人获得的版税就超过了40万美元,如果只通过传统的方式来出版的话,他只能挣1万美元的版税。这件事在电子书籍销售史上创造了传统出版界所没有的奇迹,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网络出版热潮。并由此引发了仅次于微软公司的美国第二大电脑软件供应商adobe提出了“泛网络出版”(networkpublishing)的概念,泛网络出版认为在第三代互联网条件下,即在信息技术产品和基础网络的发展实现了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获得生动的、个性化的信息的条件下,出版内容的创造可以在跨媒体、跨设备、跨标准中进行,新旧出版业中的所有业务可以融为一体,包括个人在内的所有出版者都可以在更为综合的内容和更加个性化的形式之间自由取舍。泛网络出版的目标是要满足尽可能多的媒体形态和更具个性化需求的出版市场,使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通过纸张、因特网数据流等多种媒体同时传:请记住我站域名播,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设备的个性化出版过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设备:计算机、掌上电脑、机顶盒、手机甚至冰箱和微波炉,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而相关技术和标准的出现又使这种期望成为现实。

更多的网站、更多的网页、更多的媒体和更多的个性化定制内容,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市场将发生深刻变革。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组织或机构利用因特网的每一个信息,都是一次出版过程,与此同时,每一个人看到的每一个信息,无论信息的载体是纸张、网络还是路牌广告都是一次阅读出版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正变得无所不在,每一个人既是出版者又是阅读者,我们迎来了跨媒体的泛网络出版时代。这是一个出版高度个性化的时代,每一个人不仅可以出版仅仅属于自己的高度个性化的内容,而且可以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读取仅仅自己感兴趣的出版物,实现出版物与读者之间的1∶1。

4本文对网络出版概念的界定

综上所述,无论是网络出版(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还是泛网络出版,以及上述的BBS(电子公告牌)、e-mail(电子邮件)及chat(网上聊天)等,如果根据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肖东发老师的一贯主张“公之于众即为出版”,并且作进一步合理推论,都可以包括在网络出版范围之内。持此观点的并非一家之言,例如,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的付立宏老师在有关网络出版的伦理讨论中也认为BBS是网络出版的一种形式。所以笔者认为网络出版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网络出版既可以是传统出版手段(印刷出版)在因特网时代的新形式;也可以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信息、网上交易等各种活动。

【参考文献】

1余敏.加入wto与中国出版业发展.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5

2陈玲.网络出版:从概念到行动.中华读书报,2000,5,10

3http:///book/books/print/netpub/link/tedian.htm

4林江.宽带时代的网络出版及其监管.中国出版,2001(8)

5http:///book/books/print/netpub/link/dingyi.htm

6高朝阳.对网络出版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科技与出版,2001(2)

7http:///yb__/xwkd/kj/__15.htm

8http:///news/2001/01/0110/011003.htm

9谢新洲.数字出版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锦贵,王京山.网络出版探析.中国出版,2001(5)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5

概念经济的本质

所谓“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①

由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物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这一新经济基础平台上的经济形态,是网络经济的实体拓展式应用。通俗地讲,我们最熟知的互联网主要解决人联人的问题,而物联网主要解决的是人联物、物联物的问题。新一代身份证技术和智能电网,是物联技术的典型应用,而真正的物联经济和物联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概念。

什么是概念?当代哲学中有两种主要的试图解释“概念”实质的理论。一种是思想表达理论(representationaltheoryofmind),认为“概念”是人的思想的表达。另一种是概念的语义学理论(semantictheoryofconcepts),认为“概念”是抽象的对象(abstractobjects),具体表现为各种符号,尤其是语言(words)。②两种理论,并不矛盾。任何一种概念都是人们思想的表达,同时又是以一定符号为载体的,一个强调了概念的思想内容,一个强调了概念的符号特性。也就是说,“物联网”这个概念,不但表达了人们对物联世界的憧憬,对一种崭新业态的期待,而且也必须借助于高度抽象化的语言符号,借助于文字、图片、视音频的传播。因此,可以这样理解,概念经济,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更多地借助于符号而非实体经济来进行传播的经济业态。技术基础和符号传播是概念经济的两个关键点。

技术基础。概念经济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基础,但技术基础是概念经济生发的原点。如果没有当代风能技术、光伏技术、LeD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就没有现在异常火爆的新能源概念经济。同样,如果没有相对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加之射频、扫描、卫星定位技术,物联网概念经济也只是子虚乌有。正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加之经济复苏之年各国政府急需这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催生了物联网经济在2009年而不是更早或更晚出现。

符号传播。从微观上讲,再好的产品或服务也需要广而告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也无非是一种叫卖的噱头,一种变相的广告;而从宏观上讲,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则更需要系统性、全面性的符号传播,背后还需要巨头企业和政府力量的助推。概念由符号来承载,而符号的传播才构成了概念存在的意义,概念经济正是通过新闻报道、广告、活动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才得以启动和发展。结合前文对“概念”本质的分析,物联网经济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愿望、憧憬,从而构成了基础性传播动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各国政府急需新的经济增长点,普通民众希望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对物联世界怀有朦胧渴望。另外,物联这一概念,涵盖射频技术、感应技术、扫描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众多子概念,紧密与实体经济相联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具有统领具象的能力,产生传播的规模和声势。

概念经济的传播

概念经济需要技术基础和符号传播两个基本点,而强烈依靠传播才得以启动和发展的概念经济是其与实体经济最大的不同之处。比如,数码相机产品,作为一种实体经济产品,无须更多地传播(新闻、广告),只要索尼、松下将它推向市场,就可以轻松地打败柯达和富士。这是因为数码科技对于传统胶片的强烈替代性和经济性是实实在在的,这是实体经济的魅力,无须更多的传播去营造和炒作。而概念经济则不同,物联网世界仅仅让人们看到了它模糊的影子,虽然它可能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它毕竟没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与概念经济对应的实体经济的缺乏,使得概念经济必然呈现出一种强烈倚重于传播的特点。因此,以“物联网”概念经济的传播为例,考察其传播过程则颇具意义。1995年至2009年,物联网概念经济经历了以下典型事件。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联网概念。

2005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itU)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

2009年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奥巴马之后的演讲中积极回应,并将其提到国家发展战略构想的高度。

2009年8月7日总理在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尽快突破核心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9年8~9月中国移动的王建宙多次高调提出,物联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积极与各方合作参与其间。

2009年9月14日“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感知中国’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2009年9月中下旬中国证券市场上物联概念股票突然成型并迅猛启动;“物联网”概念在中国上亿股民中开始扩散。

用理论透视现实,是我们洞见现实的惯常做法。在传播学史上,有关新技术传播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应该是弗雷特・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该理论认为,新事物具备五大创新特征: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③物联世界的美妙故事和部分的实现与应用,让“物联网”具备了明显的“相对优越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以英特网为基础平台构成其“兼容性”,涉及复杂的传感、卫星、网络技术使其呈现出“复杂性”――物联网是个典型的创新事物。

就创新扩散的参与者而言,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可分作五类: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随者、后期众多跟随者、滞后者。本文无意将物联网概念经济传播过程中的众多参与者,按照理论的表述对号入座。但从上面的传播时间表中我们看到了技术精英、政治领袖和实业家的身影,他们连同一些事件确实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以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来考察物联网经济的传播过程,我们发现物联网经济具有创新事物的一般特征,其传播扩散中一些关键人物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时移世易,在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环境下,置身于转型中国背景,在分析相对宏观的物联网经济时,我们发现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的解释力是不够的。

应该讲,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对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的传播调查中得出的理论,具有明显的传统经济、传统传播时代的特征,而且由于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某项或某类技术的传播,因而视角也较为微观。这种理论更适合于分析某类新产品、新服务的推广传播,而不太适用于分析某种经济业态(如物联网业态)的传播。

置身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21世纪中国深化改革的大背景,结合当代新经济、新媒体环境,对于概念经济的传播,我们有以下观察结论:

高端经济体仍然是概念经济的主要发源地。如同上世纪90年代末“网络经济”最先生发于美国,此轮中国的“物联网”概念经济也与美国iBm的“智慧地球”和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有一定的渊源。同样,奥巴马总统在胜选演讲中就高调宣布的“新能源开发”和“医疗改革”也成为日后美国、欧洲、中国等的新能源概念和医改概念经济的先导。概念经济发轫于高端经济体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就经济实力、科技知识储备而言,高端经济体在引领世界经济潮流上担负有更多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高端经济体宣扬的概念经济,并非适用于所有经济体,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当富人们在衣食无忧的舒适房间里高呼环境问题的时候,贫困山区的人们为了生存还不得不砍柴烧火做饭。全人类的终极梦想也许是一致的,但发展的阶段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再者,有许多概念经济,是一些高端经济体为了缓解国内经济矛盾而刻意营造的,对一国可能是福祉,而对另一国则可能是贸易保护或环境问题的发展压力。对此,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切忌盲目跟随。

危机常常是概念经济推出的契机。技术是概念经济的基础和原发性动力,而危机常常是概念经济传播启动的契机。上个世纪末,克林顿政府在相对宽松的国际局势下,将大量军用技术转向民用,引发了网络技术的革命,从而催生了网络经济概念。而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5月7日美国导弹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则在中国人的心里埋下了巨大的危机缺口,同年以“网络科技股”为龙头的“5・19”行情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揭竿而起,“网络概念经济”正式在中国迅猛传播。回顾历史,联想今日金融危机肆虐下的世界经济,我们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危机常常是概念经济推出的重要契机――正是在危机之年催生了包括“物联网”在内的各种概念经济。在危机中寻找产业改革和发展契机,这一富于智慧的思路已经多次体现在2009年中国政府的发展战略中。以2009年9月下旬新华社刊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例,文中就明确提出“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④

概念经济需要证券市场的确认和触发。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提到了扩散起飞临界点的概念,即创新扩散比例一旦达到临界数量,就进入了快速扩散阶段。这一点我们容易理解,因为随着扩散比例的增加,传播的规模效应或叠加效应就会显现。而我们的观察结论是,当代概念经济传播需要证券市场的确认和触发,亦即当证券市场上某一概念股票板块的股价发生阶段性大幅上涨的时候,某一概念经济才算真正确认,其传播才算真正起飞。中国范围内“物联网”概念经济的真正启动,正是在2009年9月15日前后,以远望谷、新大陆等为代表的一批物联概念股的迅速上涨开始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证券市场上流动的都是真金白银,中国的过亿股民足以让“物联网”概念经济迅速传播。这一概念确认和传播触发的过程,是新能源概念,以及更早的网络经济概念的重演,也可以被认为是在新技术、新传播、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的背景下,概念经济传播的鲜明特点与规律。

概念经济的传播后果

像许多复杂的事物一样,概念经济的传播有利亦有弊。其利表现在,昭示了经济未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美好图景,在危机之年为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其弊最大地表现在催生经济泡沫,为经济的稳定运行带来风险伏笔。

泡沫,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巨大差距。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点直落至1000多点,为我们上演了网络概念经济泡沫破灭的惊魂一幕。经济学上公认的虚拟经济是指证券、保险、期货、汇市等构成的金融市场,而传播学上有柏拉图的洞壁影像,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学说。通过总结概念(思想表达;符号承载和传播)――虚拟市场(证券)的触发――概念经济的普遍确认和加速传播――实体经济这一概念经济的传导链条,我们可以发现正是符号(包括概念的语言描述、股票价格跳动的数字、新闻报道)的抽象性、想象性,以及符号在传播过程中意义的不断变形(通常是夸大),造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差距。在这一传导链条中,前三个环节都发生在虚拟领域,概念的夸大、证券市场的过度表现,都会造成虚拟领域和现实领域的差距过分拉大,而一向追逐热点的发达而庞大的当代传媒系统则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概念经济的传播中,媒体应该审视自己的责任,追逐热点并没有错,关键是要作出自己理性判断。简单地讲,就是要对概念阐述以及证券市场的表现作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这样,才不至于将深处危机的人们拖向另一个深渊。

注释:

②en.省略/wiki/Concept

③沃纳・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美]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④《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华社,2009年9月26日。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6

【题目】微博微信传播中的伦理规范研究

【第一章】【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3.1】微传播谣言泛滥程度严重

【3.2-3.3】微传播中网络暴力与隐私泄露

【3.4-3.5】微传播低俗文化与违规广告

【第四章】微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微传播伦理失范行为的规制

【结语/参考文献】微传播平台伦理控制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微传播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迅速发展,中国大众随之跨入新媒体时代。201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到2017年6月达到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96.3%的网民通过智能手机上网。统计报告指出,在中国网民各类手机互联网应用中,手机即时通讯、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分别为6.68亿和5.96亿,各自位列第一、第二,使用率分别为92.3%,82.4%,其中84.3%的互联网用户最常使用的手机应用软件是微信,社交媒体微博的用户使用率也持续回升,达到38.7%1。庞大的移动终端用户群体催生了当代媒体的微传播集群,受众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微传播的正式出现,以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的新浪微博为标志。人们以微博为平台分享信息,面对即时发生的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发表观点,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情,2009年因此被称作微博元年。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这一即时通讯服务平台,因为可以和腾讯微博与手机绑定,操作也更加简便快捷,所以迅速普及,成为微传播的又一重要平台,且时日不长便后来者居上,现已大大超过微博的使用率。随着网速不断提升、资费迅速下调、智能手机普及等有利条件集聚,微信用户群体急速增加,微博用户也保持较高数量,二者成为微传播壮大的主要力量,使微传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日益显着,形成了引人注目的微传播现象。

微传播的概念,也伴随着网络舆情的空前活跃而逐步形成。唐绪军等指出:

微传播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具备针对性强、受众明确、传播内容碎片化等特性2;王锁明指出:所谓微传播,是指借助数字通信技术,运用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方式,以微博、微信作为媒介,通过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短小精炼为文化特征的一种传播活动或传播方式。3微传播的主要特征是短小、快速、进入门槛低且操作方便,既具传统媒体的传播功能,又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网络传播集于一体,微传播用户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也是信息的消费者。较之传统媒体,微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传播更趋于平民化,其开放性和自主性远远高于传统媒体,使大众的话语权得到空前的释放,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乐趣。因此,微传播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猛发展,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传播力量,甚至引发了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微传播正在改变中国的传播格局4。

(二)微传播伦理失范日趋严重。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微传播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低俗信息泛滥、谣言肆虐横飞、语言暴力严重、无度恶搞侵蚀文化品味、公民隐私被泄露和侵犯等伦理失范现象。如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中的谣言惑众、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对伤者的语言暴力、武汉女司机被打事件当事人隐私被严重侵犯、各类恶搞段子调侃嘲笑英雄偶像等等,从事件起爆到发展追踪,无不引起大众围观、转发和议论,既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也对大众认知社会生活产生严重误导,给社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早在微博和微信等微传播没有出现之前,我国互联网络传播中也出现了若干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曾在2000年9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主要目的就是规范并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的发展;为了保护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安全;2012年12月28日又出台《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如窃取、出售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遗憾的是,这些法律并没有从尽可能多的渠道被更多的网民所普遍熟知,加上被侵权者对违法行为的举证困难且繁琐,而中国人又有法不责众的潜在意识,所以被侵害一方如果没有产生严重后果往往选择隐忍,而侵害他人者甚至并未明确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侵权。

网络技术条件在不断发展,由此衍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法律对这些问题的治理相对滞后。言论自由的观念和媒介使用开放的现状,使许多人认为法律不宜过多约束信息传播媒介,但微传播中出现的若干乱象又不能听任其泛滥成灾,在信息自由和法律规范之间,应该有一个中间地带来规范人们的传播行为,这就是微传播的伦理规制。在社会转型期这个较为复杂的传播语境下,微传播有哪些突出的伦理问题?其原因何在?应如何进行规制管理?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以上就是本文的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本文对微传播伦理失范与规制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网络治理的研究成果,而且丰富了网络伦理规范的研究成果。

其次,本文采用多种视角对微传播伦理失范现象及其影响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多重成因,继而运用儒家传统伦理思想、责任伦理理论、网络行为规范力理论、破窗理论等探讨微传播伦理规制的路径与方法,分别从建立健全微传播的法律法规、落实微传播平台运营的规制管理、加强微传播用户的传播伦理教育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制对策,以达成建构伦理规制的目标,使微传播能够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首先,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网民文明素质,引导微传播用户规范使用网络传播工具。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微传播成为公众使用最为方便的互动性、社交性传播工具,微传播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但与职业传播者相比,用户中大多数人的媒介素养不高,跟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传播机会不相匹配。微传播伦理规制的研究和建立,可以帮助网民树立传播伦理意识,提高正确使用网络传播工具的能力,推动用户主体媒介素养的提升;第二,为政府门净化网络环境、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由于互联网的信息把关人作用弱化或者缺位,加上网友素质良莠不齐,导致互联网信息庞杂、谣言肆虐、网络暴力严重、低俗文化泛滥等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网络空间污染严重。微传播伦理规制的研究和建立,可以净化网络环境,使微传播健康有序发展;第三,有利于社会道德伦理的良性发展和传承。微传播成为人们接触社会信息、了解热点事件、参与意见讨论的主要途径,如果任由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发展而不加以规制,线上语言和行为就会传导影响到线下,使社会伦理道德底线愈发降低,进入恶性循环。反之,如果线上伦理失范被规制,也会因此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所以,微传播伦理规制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微传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社会道德伦理的继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微传播的研究。

(一)对微传播概念及特征的研究。

有关微传播的零散研究最早起始于2004年,但从2004年到2011年这段时间,研究文章并不多见,微传播也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作为一个没有具体内涵的仅仅只是带有若干新意的普通用语,附着在其它研究主体的背景位置。从2012年开始相关研究文章数量逐年增长,2015年以后较为集中,此时正是微博和微信迅猛发展的时候,研究文章也重点对微传播的内涵、特点、影响等展开研究。

起初的文章大多把微传播置于其它主体研究的背景位置,并没有对微传播的内涵和特点进行较为直接和明确的阐述,真正针对微传播现象进行具体研究,较早的有2010年何国平的《微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微传播起始于微博即微型博客,但又不能把微传播简单看作是微博,从传播生态和社会生态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来看,微传播实质上是一种令人惊呼的基于分享的传播的力量。微传播的核心特征是微,微内容、微动作、微介质和微受众。这些微使传者与受众二者身份集于一体,他们通过转发、收藏、关注等简单操作,实现丰富的信息消费,并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裂变式的扩散。在传统媒体作为传播主流渠道的时代,一般受众缺少表达个人意见的机会和平台,微传播改变了这一传播格局,传播平台的低门槛准入以及传播工具的低成本使用,使数以亿计的网民实现了在公共空间进行个人表达的欲望,进而产生惊人的传播效能。所以,微传播一方面带来了表达的新形态和新境遇,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媒介传播的新力量与新格局。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微传播也不例外,微传播快速、便捷的聚集功能,容易产生群体极化倾向,成为民粹主义情绪发酵的土壤;成为文化渗透新领域与新通道的微传播,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国家安全;微传播对碎片化信息的有限表达也会对连绵阅读造成破坏,使用户陷入到无意义的信息语境中甚至娱乐至死;微传播的内容尽管相当丰富,但由于把关人缺失而导致虚假信息泛滥成灾5。正如文章标题所言,何国平认为微传播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挑战。

陶艺音发表于2012年的《微传播特征初探》,也是较早针对微传播进行研究的文章。文章从当时网友关注的贾君鹏犀利哥等一系列热炒话题的现象入手,重点分析了微传播的涵义和特征。认为微传播是非职业化的传播人利用可复制的电子信息技术,以信息共享和自我实现为目的,向不特定的人群传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6微传播的结构规模虽小,但传播效果强,源于微传播在传播一个话题时容易产生极化和磁化现象。极化现象是指在单次微传播过程或单个微媒介中,出现意见高度统一的现象;磁化现象是指众多微媒介关注同一议题时,会引起巨大的舆论风暴。另外,微传播的信息门槛低,其把关屈ahref=//shici.7139.com/2654/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宋词芄サ闹耙笛盗罚孕畔⑸蠛瞬还谎细瘢贾氯鄙攸ahref=//zixun.7139.com/2/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新闻要素的信息也可能不胫而走。微传播还使传者与受者的地位变得模糊,接受信息的受者动动手指转发就变身为传者。虽然该文章仅仅是对微传播的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其作者从微传播具有的这些特点,已经预见到微传播具有的强大力量。唐绪军等学者认为:微传播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具备了针对性强、受众明确、传播内容碎片化等特性7,对微传播概念的界定和特点的说明更为明确。这些文章帮助人们及时认识微传播这一新的传播现象,并注意到正在进行的传播格局的明显变化。

(二)对微传播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随着微传播力量的不断壮大,人们对微传播作用和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加。王瑶的《微信与微传播》发表于2013年,正是微信横空出世不久,影响力迅速展现之际,文章主要从微信角度对微传播进行观照研究。着重从用户体验方面介绍微信的功能和作用,将微信功能分别与传统的手机、飞信和微博进行比较,指出随着传播工具的更新速度加快,微信以其方便灵活、简单操作、资费低廉的特点,将会在QQ和微博之后受到大众追捧,伴随微信、微博而来的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微传播,将会对大众的传播生活带来重大影响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与他的两位同事黄楚新、刘瑞生,共同承担《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的编写,以其重要的研究身份向人们报告了微传播力量的崛起。认为微传播以信息碎片化、移动性、门槛低等特点,有效提高了普通用户对信息传播的参与度。微传播媒介中用户占有量最高的微信,用点赞、评论和转发功能,营造出独特的信息传播链,使传统信息传播模式被改变,在传播速度和广度方面成几何级扩散,在众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因此,微传播已经登上主流传播的殿堂,其作用不可小觑。微传播还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态势,使普通用户获得了表达权和话语权,既是受众也是传者,由围观变为评论参与,进而掀起舆论风暴。微平台提升了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国务院通过政府公文的形式,提倡使用政务微博和微信。此外,新的文化载体也在微平台上滋生,使新媒体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微传播的力量并不微小,直接挑战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正在改变中国的传播格局9。

微传播强劲发展的势头和对社会生活的多方位渗透与影响,不断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王宇、童兵的《微传播:当代媒体的新集群2014年微传播发展扫描》,认为微传播是当代媒体新兴的集群,其发展速度迅猛,具有微关系、微动作、微经济、微新闻等崭新的特质。个人交际网络借助微关系取得最大化扩张;信息传播方式和人际沟通手段借助微动作变得简便易行;微经济一是使用户借助于智能手机实现了生活外延服务,二是使企业、机构或者个人可以进行成本低廉的产品宣传与营销活动;微新闻更是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个人和企业开始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促使传统媒体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微传播的规律。政府媒体的积极介入,使微新闻的发展更加迅速10。该文不仅对微传播的主要特征做了分析论述,还对微传播涉及和影响到的其它方面力求有所解读,并对微传播的发展给予展望。

自2016年以来,学界对微传播的研究逐渐深入。如对其概念的界定和描述由众说纷纭到渐渐趋于集中,对其传播特征与规律的介绍由较为浅表而逐渐转向深入,对微传播产生的其它影响也开始有研究涉及。李彦冰、杜剑峰的《微传播对传播生态的四大影响》重点探讨微传播促使新闻传播形态发生的革命性变革,认为微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改变了新闻信息生产和消费的形态;二是打破了传统媒介环境下传播类型的界限;三是把受众变为用户,从被动接收变成主动表达;四是对新闻传播的自律和约束机制提出挑战。作者不仅看到了微传播带来的传播现象的变化,而且对微传播未来给新闻信息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有所前瞻,将微传播的研究引向深入11。

(三)对微传播伦理问题的研究。

微传播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其伦理方面的问题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方金友的《微传播的时代背景与主要特征》指出,微传播作为新兴的舆论场影响重大,能否健康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和谐。在微传播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情绪化的舆论场,情绪化的舆情往往淹没了客观理性的声音。所以,要健全微传播舆情引导机制,使微传播走向成熟、健康的发展12。但文章对怎样健全微传播的引导机制却没有涉及。

近年来有一些博硕士论文就微博和微信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分别进行研究,如南京林业大学蔡文君的《微博伦理探究》(2016年)、成都理工大学张琴的《微博热门事件传播中的伦理失范与对策研究》(2017年),专门针对微博传播中的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西南政法大学王约翰的《微信公众平台传播伦理失范研究》(2016年),则着重就微信传播平台常见的健康养生伪科学惑众、谣言及色情信息泛滥、语言低级庸俗、营销过度涉嫌诈骗等方面,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伦理失范现象13。这些研究虽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还须拓展,但在网络传播研究的细化方面,已经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综上,现有文章虽已对微传播的概念、特征、作用和影响进行了一定研究,也对微传播中的微博和微信的伦理问题进行关注和探讨,但对如何建立规制解决微传播出现的问题却涉及不多,需要后人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二、关于伦理失范的研究。

(一)对伦理规范的研究。

伦理学(ethics),又称道德哲学(moralphilosophy),一般被界定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把它赋予伦理的、德性的意义。伦理学研究的是道德上的善与恶、是与非,它的任务是分析、评论并发展规范的道德标准,以处理各种道德问题。如果做进一步引申,合乎伦理就是指顺服对的与善的基本原则的行为。伦理常和道德结合使用,二者意义基本相同。

伦理规范,从大的方面看,包括伦理基本原则、伦理主要规范、伦理一般范畴。从小的方面看,伦理规范是具体的善恶标准,由特定社会的利益主体从自身整体价值出发而概括出来,反映社会的主流价值倾向。伦理道德可以通过伦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矛盾进行调节,没有伦理规范就没有道德本身。

(二)对伦理失范的研究。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首先将失范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把社会分工的增长引起社会结构的改组,致使各种调节社会秩序的规范发生功能故障的状态叫做失范状态14。也有学者将失范定义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15。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失范,就是指一个社会处于急剧变化时期,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社会规范的指导和有效约束,从而出现的社会行为无序、混乱状态,它与社会整合程度密切相关。16国内学者的研究是基于我国社会生活变革剧烈的现实情境,对失范的认知更有针对性。

所谓伦理失范,就是没有或失去社会伦理规范。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深入变革,使人们与传统的生活方式渐行渐远,反映信仰、情操、感情共同体的已有社会规范系统随之减弱或破裂,难以解决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将人们带入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时代,传统的受众变身为集接收与传播于一身的网民,微传播的兴起进一步降低了网络使用门槛,许多骤然获得偌大自由的微传播用户,缺乏与人人都是麦克风相匹配的媒介素养,新的矛盾和问题随之产生,急需建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对个人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

三、关于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网络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各种问题渐渐凸显,网络传播伦理问题遂成为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的热点。网络伦理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网络信息活动时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17,是人们在网络媒体进行交流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关系,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等。网络伦理并非否定既有的传统伦理,而是把传统伦理引入和运用至网络社会。

较早的网络传播伦理专着主要有钟瑛、牛静的《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对网络传播在内容、行为、效果方面的伦理冲突及冲突行为调节进行了探讨;李伦的《网络传播伦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从网络伦理和传播伦理出发,对网络传播中的自由与控制、知识产权伦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构建了网络传播伦理的系统框架,给人许多启发。论文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有杨先顺的《网络传播的道德哲学审思》(《现代传播》2006.6),宋永琴、武文颖的《网络伦理表征下的媒介素养构建》(《现代传播》2014.6),黄明波的《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与网络传播伦理规范》(《文化与传播》2014.12),李文冰、强月新的《传播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传播伦理失范治理》(《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张咏华的《传播伦理:互联网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机制》(《全球传媒学刊》2015.6),张明海的《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传播伦理创新研究》(《当代传播》2017.5)等,这些论文从不同方面分析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进一步研究微传播的伦理失范提供了帮助。另外,一些硕士学位论文也以网络传播伦理为中心展开研究,如盛凤的《自媒体时代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研究》(重庆工商大学,2016),张晴的《网络传播伦理失范之原因探析》(成都理工大学,2017)等,从不同视角探讨近年来网络伦理失范现象,虽然研究成果有待于进一步深入,但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网络伦理的研究资料。

关于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研究。

庞海燕在《论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及应对措施》中指出,互联网作为现代化、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和文化观念。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如同质内容泛滥、网络霸权、数字鸿沟等,这些伦理问题都亟待解决。李建军则在《人肉搜索与网络传播伦理》中就人肉搜索的消极一面重点阐述其伦理失范的问题,认为人肉搜索中常见的肆意谩骂和恐吓是社会道德滑坡、传统主流道德颠覆和消解的折射。一些网站为了赢利不仅以媚俗为价值取向,还散布虚假信息提高点击率,直接破坏了社会的信度,对社会稳定、有序、协调的运转造成负面影响。人肉搜索还侵犯了个人的人身权利,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使部分网民的随意谩骂、造谣甚至恶意中伤行为屡见不鲜,有的甚至演变为网络暴力,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18。黄明波的《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与网络传播伦理规范》对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现象总结为三点:一是虚假信息繁多,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容易使其成为散布谣言的平台,网络虚假信息影响恶劣;二是低俗信息横行,影响青少年健康。

互联网上的色情、暴力等低俗内容,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巨大。三是媒体滥用话语权造成新闻审判引起争议。一些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使用煽情语言表达非理性诉求,有失客观公正的报道立场。这些都是违背网络传播伦理的行为19。

(二)对网络传播伦理失范原因的研究。

网络传播本身与生俱来的特点、网民道德素质良莠不齐、网络法规尚未建立健全等,是许多学者归纳的网络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首先,开放性、虚拟性、双向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网络传播特点,既方便了各类信息的传播,也为不良信息进入打开了方便之门。开放性使网民暂时摆脱了现实中的各种束缚而在网络的世外桃源中享受自由的空间,随意表达各种情绪和思想;虚拟性使人们难以区分网络中人和事的真实情况和具体身份,匿名交流使部分网民不再顾忌个人形象而淡化了道德责任感,在网络空间恣意宣泄负面情绪,表达在现实社会中不敢为人所知的阴暗心理,甚至有人把网络作为犯罪的工具;双向性使受众集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于一体,虽然获得话语权,但也导致把关人作用的弱化;交互性表现在不同阶层和文化素质各异的人群,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互动和交流,但并非所有人对信息都有较强的甄别能力和媒介道德素养,直接带来的结果是网络传播中伦理缺失的现象不易管控;网络传播还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便捷,人们在网上任意信息的成本降低,这也同时为不良信息者提供了平台,导致传播过程中不良现象的产生20。其次,部分网民自身道德素质低下是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在虚拟性和开放性的网络空间,一些网民误以为可以摆脱现实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对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一言不合即用污言秽语谩骂围攻,导致不道德的网络言语及行为的发生和蔓延21。第三,网络传播立法不完善是网络伦理失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陈汝东的《传播伦理学》一书,具体分析了网络传播法制建设,提出在处理自由与社会、个人隐私与社会监督等矛盾时,既要建立并遵照网络道德规范,也要进行网络法制建设,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22。在《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一书中,钟瑛、牛静对相关法规管理、道德控制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对网络伦理失范的原因做了多层面的分析,对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有较大启发。

(三)对网络传播伦理建构路径的研究。

一是从构建原则方面进行研究,钟瑛提出了自主自律、互惠互利、相互尊重23;李伦指出:网络传播伦理的独特性来自于网络传播的特征,对其建构应考虑到网络、网络传播、传播伦理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因此,网络传播伦理的建构至少有两条路径。一是从传播伦理到网络传播伦理,二是从网络伦理到网络传播伦理。前者的实质是从现实社会伦理到虚拟社会伦理;后者的实质则是从一般伦理到特殊伦理,即从一般网络伦理到网络传播伦理。所以,网络传播伦理的建构至少需要传播伦理和网络伦理这两个方面的资源24。李伦对网络伦理建构路径的论述较为全面、充分。

二是从社会责任承担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目前传播自由被网络传播滥用,应该对网络传播进行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使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李军等的《网络传播自由及其规制》就认为,网络传播要承担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的责任,要珍视他人的生命、尊严、人格、隐私等25。

三是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对网络传播进行研究,应加强网络法制建设,用技术管理伦理失范行为。如李凌凌的《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徐云峰的《网络伦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我国网络传播伦理问题己经引起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对后人包括本文的研究做了基础理论的支持和铺垫。但我们同时也发现,关于网络传播伦理的研究似乎已经进入瓶颈阶段,重复研究现象比较突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太快,微博、微信的普及使网络传播步入微传播时代,原有的伦理失范现象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新的伦理问题又不断产生,加剧了伦理失范带来的矛盾和影响。所以,在网络伦理失范方面的研究也必须跟上网络发展的速度,展开更为细化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微传播属于网络传播,网络传播的伦理问题在微传播中几乎都有所表现,但微传播在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上又有自己的特点,在伦理失范方面亦有由这些特点所带来的不同之处,目前针对微传播伦理失范的研究还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在吸收已有网络传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对微传播伦理失范进行系统研究,深入剖析其问题背后的根源,进而提出微传播伦理失范的规制对策,以促进微传播的健康发展。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首先,本文对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对象微传播、微传播伦理失范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并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几种理论。接下来对当前微传播伦理失范的现象进行梳理,探究微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层面、网络传播层面、个人行为层面分析探讨微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最后再运用相关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微传播伦理失范的规制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运用文献研究法全方位探究微传播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及规制的理论基础。

(二)案例研究法。

通过选取典型的微传播伦理失范个案,总结提炼微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与典型特征。

(三)多学科研究法。

即从传播学、伦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视角分析微传播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与规制对策,使相关分析论述更加系统、全面。

第四节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前人在网络伦理失范及其对策研究方面已有不少成果,但对网络传播中的微传播伦理失范问题很少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的微传播伦理失范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角度和视野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

本文在对微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方面相对较为深入和系统,分别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层面、中观的网络传播技术层面和微观的微传播用户主体层面进行探究。

围绕微传播伦理失范的规制研究,本文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指导价值的对策观点,为政府做好网络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7

【关键词】微博;民意;媒介场

按照广义的民意概念,民意分为公开以及非公开,非公开的民意即潜隐民意,而公开民意则是通过表达传播使得民意能够发生作用。网络民意就是人们利用网络这一媒体公开表达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看法,与传统民意的区别就在于它利用了网络这一新兴媒体。

一、民意与微博的内在逻辑――民意场

“场”的概念来自于物理学,代表的是一个难以触摸虚无缥缈的空间,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使得“场”引入了重力等概念后成为一个实体结构。随后,“场”的概念被引入到格式塔心理学研究中,出现了“心物场”。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心物场”的概念直接影响了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网络媒体出现以后,产生了“网络舆论场”的概念。这一概念出现之前,清华大学的刘建明教授阐述了“舆论场”:“所谓舆论场,正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通过对西方学者的研究发现,网络舆论场比舆论场的更加复杂,“分别由新媒介场、心理场、社会场交汇而成。”[1]

新媒介场指出了网络舆论产生的行为环境,网络媒介本身是一种环境,因此被学者们看成是一种“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巨大差别显示出它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场具有的优势,开放性、主动性、匿名性等等。

心理场则反映了网络传播环境中某一行为产生的心理环境,由于心理场的不同网上会出现各种论战,而相同的心理场会使网民形成同一群体。社会场包括经济场、文化场、政治场,这种社会场也方便于从各个方面研究网络这个虚拟社会。根据刘建明教授的舆论场来理解,在若干因素的相互刺激下,微博为民意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时空环境,大致可以称之为民意场。

微博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舆论场,为民意提供了一种极其轻松的表达环境。作为一种新媒介场,微博独特的媒介特质使得民意的表达产生了不同于以往的效果,是一种主动的民意表达。微博用户的民意表达,以及在对公共事务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意见也是由于其所处于的心理场不同而导致的。网民表达出来的不同民意诉求除了心理因素以外,于他们自身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需求是分不开的。

二、微博民意表达的结构变革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调查数据显示,“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一方面,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48.7%。另一方面,传统的交流沟通类应用则出现大幅下滑:电子邮件使用率从2010年的54.6%降至47.9%,论坛/BBS则由32.4%降至28.2%,博客/个人空间从64.4%降至62.1%。”

微博成为舆论风暴中心和事实上中国最主流的媒体之一,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2009、2010、2011年影响较大的舆情热点事件的统计,微博首次曝光的比例依次为0%、6%、22%,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网络民意以互联网与网络传播技术为技术载体,以网民为主要表达主体,以公共事务或政府行为为主要关注对象,其本质是现实民意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其更多时候表现为对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的揭露,承担着监督政府合理合法行政的职责。”[2]如果把网络民意缩小到微博这个公共空间,那么就是微博民意。微博民意以微博用户为主体,以微博为载体,微博用户共同表达对于公共事务或政府行为的关注。

微博民意表达相比于旧的表达发生了五大结构性变革:(1)民意表达的主体从精英到草根(2)从单向到多向、从简单到复杂(3)对公权力越来越强大的关注(4)群体极化(5)情理与法律交叉。

注释: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8

关键词 新闻传播控制 复杂网络 随机控制 目标控制 局部控制

对很多人来讲,网络并不陌生。2l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我们进入崭新的2l世纪仅几年的工夫,网络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internet成为绝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成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同时,也对新闻传播控制提出新的课题。

一、新闻传播控制的必要性

李普曼将现实分为“客观现实”、“媒介现实”与“主观现实”三种,客观现实是指某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常被人视为“现实”并借助常识来判断。媒介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符号化再现,主观现实则是以上两者相叠加在个人头脑中形成的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即个人意识。在现代社会,在个人内心与客观现实之间,已经不可避免地插入了一个媒介现实,它不断地影响、限定和修改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信息流程采用的是“传播者,受众——网络媒介——受众,传播者”模式,信息流向由传统的线性变成环状,使得网民既是受众。同时也是传递者,而且,网民所具有的这种双重角色在互动传播的过程中还不断的相互转化,这就造成了网络空间里“把关人”角色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有所缺失,给新闻传播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第一,容易使舆论偏离正确的导向,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第二,扭曲事件真相,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

第三,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导致价值的沦丧;

第四,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引起社会的恐慌。

二、复杂网络的概念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数据处理合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发现现实中的大部分网络既不是规则网络(regularnetwork),也不是完全随机的网络(randomnetwork),而是具有与前两者截然不同的统计特征的网络,科学家们把这些网络称为复杂网络(complexnetwork)。复杂网络理论将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系统抽象为网络,研究其结构特性和动态行为等,其复杂性体现在了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节点复杂性

在现实的复杂系统中,组成网络的个体的数目相当大。实际中,具有成千上万个节点(vertex)的网络并不罕见。同时,每个个体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即个体能独立地演化,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在某些复杂网络中,网络中的节点还可能具有分岔和混沌等复杂非线性行为。

第二,结构复杂性

本来相对孤立节点通过它们之间的连边(edge)来组织在一起。网络中的节点连接结构错综复杂,看上去极其混乱,同时网络连接结构还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例如,万维网上每天都有新的页面产生和删除,新连接关系的建立和取消。在某些网络中,节点间的连边还可能具有方向性和权重之分。节点间通过它们的连边相互影响,更加剧了系统的复杂性。

显然,基于网络的新闻传播行为,完全具有复杂网络的特点,其节点由各类网络媒介组成(网站、博客、帖吧、论坛等),各节点通过友情链接等形式组织在一起,形成了新闻传播的网络基础。将复杂网络概念引入新闻传播控制领域,有助于我们从网络传播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并仿真新闻传播过程,为制定更加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三、构建新闻传播领域的复杂网络模型

网络传播行为的研究最初目的是为了了解疾病的传播机制。就一般而言,舆论在新闻网络上的传播方式与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十分相似,因此,本文将新闻传播中需要控制的不良信息看作疾病,则可按照已有的疾病传播模型构建新闻传播领域的复杂网络模型。一般用节点表示网络媒介,如果两个媒介之间可以存在直接的链接途径,就认为这两个个体之间存在连接,这样就得到了新闻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而可以建立相关模型来研究这种传播行为。显然,网络传播模型研究的关键是传播规则的制定和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仿照经典的疾病传播模型,我们可以构建新闻传播的sis(susceptive—infected—susceptive)模型和sir(susceptive—infected—recoveredorremoved)模型,它们都将新闻传播网络拓扑结构简单的假定为规则网络或者充分混合均匀网络,区别在于传播规则的不同。这里,s、i、r所对应的概念分别是:

s态:尚未上传不良信息的网络媒介(健康节点);

i态:已上传不良信息的网络媒介(染病节点);

r态:已上传不良信息,但失去传播能力的网络媒介(免疫节点)。

我们以sis模型为例介绍不良信息的传播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随机选择网络中一个或若干网站,将某色情信息到这些网站上,则这些网站(节点)成为染病节点,其余网站为健康节点;当一个网站浏览者阅读到该色情信息时,他就有兴趣把这个信息传播出去,在传播过程中,他将随机进入一个与染病节点有直接链接的邻居网站中,并将色情信息复制到新的网站上,从而使该节点以概率α变成染病节点,α称为传染率;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管理人员的清理,色情信息被及时清除,每个染病节点都依某个事先设定的痊愈率β变成健康节点,上述演化规则在整个新闻传播网络中被同时执行。显然,传染率越大,痊愈率越小,不良信息就越有可能散布到更多的网络媒介,一般定义传染率和痊愈率的比值为传染强度λ。研究表明,经典sis模型存在一个传染强度阈值λ≥λc,如果λ≥λc,不良信息的传播将一直持续下去达到一个稳定的范围,此时称染病节点数占总节点数的比例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范围;相反,如果λ≥λc,不良信息持续传播一段时间后最终将全部被清理。因此,一旦不良信息的传染强度较大时就必须高度重视其危害,对其的控制措施不能完全依赖于网络管理人员的清理,而需要采取隔离保护某些重要网络节点、强行切断相关网络链接进而中断传播途径的方法来改变传播网络的拓扑结构。

四、复杂网络下新闻传播的控制策略

研究复杂网络上的新闻传播行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目前,通常采取的控制力‘法是网络监管,通过网络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管辖范围内的不良信息并予以清除,从而使其他网民无法复制并传播。但在现实中,网民数量庞大无比,网络媒介也极其繁多,信息的上传下载十分便利。使得有限的网络管理人员往往疲于应付。为此,控制策略的研究对提高控制效果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将基于复杂网络的新闻传播控制策略分为三种:随机控制策略、目标控制策略、基于链接层次的局部控制策略。

1 随机控制策略

随机控制策略完全随机地选择网络中的部分节点进行控制,而没有考虑网络中节点之间的任何差异,完全平等地对待网络中链接多的节点和链接少的节点。对于新闻传播网络而言,其传播临界值随着网络规模的无限增长而趋向于0时,控制临界值趋向于1。这意味着,如果对新闻传播网络采取随机控制策略,需要对网络中几乎所有节点都实施控制才能保证最终消灭不良信息的传播。这对以internet为基础的新闻传播网络来讲,几乎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事情。

2 目标控制策略

新闻传播网络中存在有少量信息交流巨大的关键媒介节点,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门户网站、热门博客等,这些媒介链接数目多,访问量大,一旦上传不良信息。极其容易在网络中散布,成为重要的不良信息传染源。因此,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新闻传播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对不良信息传播将起到极大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目标控制策略,即选取网络中那些信息交流巨大的关键节点重点监控,及时清除不良信息,这意味着这些节点与其他网络媒介的直接链接都可以从网络中去除,从而使得不良信息传播的途径大大减少。因此,对新闻传播网络,特别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目的地选择信息量大的节点进行目标控制,其控制效果要大大优于随机控制策略。事实上,目标控制策略利用了新闻传播网络信息流量分布不均匀的特点,越不均匀的网络,对其采取目标控制策略的效果越明显,反映了网络拓扑结构对不良信息传播和控制的影响。

3 基于链接层次的局部控制策略

尽管目标控制策略的效果非常好,但这需要对新闻传播网络整体拓扑结构有充分的了解,这仍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基于链接层次的局部控制策略在网络全局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被感染节点周围的局部信息,控制被感染节点周围的部分节点,从而达到控制不良信息在整个网络大规模传播的目的。它不需要考虑节点的信息流量,仅考虑感染节点周围一定链接层次内的所有节点,因此只需要知道部分节点之间的链接关系。从被感染节点出发,用d表征链接层次,比如d=1,表示控制范围为被感染节点及其周围的邻居节点;d=2表示控制范围为被感染节点、及其周围的邻居以及邻居的邻居,依此类推。进行局部控制后,在距离感染节点控制范围d内的节点都受到良好保护,具体表现为被感染节点d层链接范围内的所有节点被感染的概率大大降低。复杂网络研究者在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下研究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链接层次d=3的局部控制策略已能将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彻底清除。

在实践中,网络新闻传播控制体现了上述各种策略的有机结合:

第一,对所有网络媒介实行域名申请、备案,建立以站长、版主为主的管理责任体系,就是随机控制策略的运用;

第二,加强新浪、搜狐、网易、天涯等大型门户网站的信息监督和管理,就是目标控制策略的运用;

第三。成立网络执法专业队伍,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不良信息进行搜索、跟踪和清除,就是局部控制策略的运用。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9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文学;背景;影响

从1997年红得发紫的网络爱情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众多新崛起的网络文学作品开始吸引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的眼球,榕树下、红袖添香等文学网站创建并且成为很多读者关注的对象。

2012年11月26日,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率先公布了“网络作家富豪榜”。其中,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和天蚕土豆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收入夺得前三。虽然与传统作家相比处于劣势,但如此高的收入还是令很多人咋舌。

这一切正应了痞子蔡曾经对于网络文学的那句评价:像村野玩童光着脚的奔跑。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文学的那份优雅和姿态,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现在要谈论起当代文学,网络这一新媒体媒介已是不能规避的。

一、新媒体概念浅析

新媒体,newmedia,一词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1967年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书。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次用到新媒体一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经对新媒体下过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其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中国传媒大学的黄升民教授将iptV、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视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众多专家学者教授对新媒体的概念展开论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书面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匡文波教授在《新媒体概念辨析》的论文中对新媒体的分类详细梳理出了三大类:网络类、数字广播电视类、移动类手机媒体。

二、网络类新媒体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本文借鉴了匡文波教授的分类方法,主要论述网络类新媒体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网络类新媒体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各种网站(门户网站、新闻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和网络社区等、网络论坛。

网络类新媒体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双刃剑:既冲击了传统文学又为当代文坛注入了新元素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文学不再拘泥于纸张之上,不再简单的依赖于出版商的出版,固有的传统文学格局被打破。众多的网络、网络文学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庞大的作品数量、众多的和大批的粉丝拥护者,使得文学的发展不再遵循原有的套路。传统文学受到冲击不假,但更重要的是为当代文坛注入了活力和新的元素。

(二)催化剂:当代文坛“三分天下”格局形成

网络类新媒体的交互性的传播方式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得文学的发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图书出版的期刊传播,文学网站的作品上传、各大门户比如新浪、网易等的读书版块,豆瓣网站的读书评论和分享,这一切使得阅读的方式使得当代文坛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一是以出版营销为主的图书市场文学;二是以学术期刊等为主的传统文学;三是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文学。

(三)消解生成器:当代文学要素关系多极化发展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文学的发展不再走着原有的路,文学惯例被打破,生产机制重新整合,观念重新调整,在技术大发展的新起点,当代文学在一次次的裂变中打破原有的内在关系的平衡,文学走向多极化的发展道路。

(四)技术的艺术化:过剩的文学

网络类媒体的出现,写作不再成为触不可及的事情。文学的门槛降低,文学作品内容五花八门。艺术的审美价值已经被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所取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念开始淡出视野。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以“技术的艺术性”操作替代了“艺术的技术化”生产,当代文坛,“过剩的文学”与“稀缺的文学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互为所用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格局,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使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受到挑战。即便如此,我们需要有的态度并也不是完全抛弃新媒体,“穿越”回手写、印刷的年代,而是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取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文学所用。鉴于对当代文学未来的发展考虑,以下两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即网络类新媒体要加强创作的责任感和写作的担当感;必须处理好文学的市场化与文学性的关系。

四、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绝不亚于纸张的发明。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如果得以最大程度的优选利用,那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将是不可估量的。技术的进步应该成为文学革新的机遇,五千多年日积月累的文学传统、审美价值观念再加上网络、数字设备、移动设备等新媒体的技术前端优势,当代文学的发展必将引人瞩目。

参考文献:

[1]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科学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3页。

[2]黄升民、虢亚冰、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3]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文艺报,2009年10月15日,第002版。

[4]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

[5]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黄升民、虢亚冰、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8]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J].文艺报.2009年10月15日002版.

[9]单小曦.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裂变――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J].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10]张玉能、张弓.大众媒介与话语生产和文学生产[J].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网络传播学概论篇10

【关键词】传媒;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08)07―0116―03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现代传播业在我国的兴起,传播学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大行其道,成为与传统的媒体相抗衡新媒体,网络传播成为日益重要的传播方式,社会对网络传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满足传媒业的这种人才需求,我院陆续开设了传播学(影视与网络传播)、广播电视编导、动画、广告学等专业,培养既掌握传统传播理论与方法,又熟悉网络传播技术的传媒业中、高级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这些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互联网的基本知识,旨在让学生掌握网络的基础原理和一般技术,以适应现代传媒业对新技术的需求。作为计算机和部分理工科专业的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开设多年,有大量现成的教材和教法,但由于传播学专业的特点,直接套用这些教材的内容和教法,难以达到预设的效果。如何使课程内容和教法适应传播学专业的特点,从而实现预设的目的,是本课程组孜孜一求的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出一些适合传播学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计算机网络是以oSi或tCp/ip参考模型来分层组织内容的,大部分专业讲授计算机网络技术时,也按照这样的层次结构,从底层到上层或从上到下,讲解各层次的功能、协议等内容,使学生对网络原理进行系统地认识和学习。但考虑到我院传媒相关专业的学生特点,如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影视、广告等课程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有限,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差等,一开始就过多地讲授抽象理论,势必会使学生感到理解困难,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而且,限于专业课程设置,本课程的教学时间较少,加上计算机网络内容多,技术更新快,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把所有内容讲透彻是不现实的。基于这些特点,结合我们的培养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对课程的体系结构作了重大修改:按照“用、建、管、懂”的顺序,组织教学,即首先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互联网,逐步深入到一些网络基本操作,然后学习组建中小型规模的局域网,进而掌握网络管理的一些基本技术,在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了一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模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原理。这种课程体系设计,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达到了课程预设的目标。

二优化课程内容

计算机网络内容繁杂,又相互关联,如果不按照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组织教学,很难使课程内容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整体的认识,为此,我们对课程内容精心选择,对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内容和技术,进行精讲,而对其它内容只做简单介绍,既保证课程内容内在的逻辑结构,又轻重有度,以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经过反复实验,我们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大部分,仍以五层的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为纲,但在内容和顺序上作了裁剪和调整[1]:

(1)internet应用:tCp/ip的应用层概述、DnS、web、Ftp、telnet。

(2)局域网技术:局域网概述、介质访问控制、局域网组网设备、以太网系列、无线局域网、虚拟局域网。

(3)广域网技术:广域网概述、点对点协议、公共电话交换网、iSDn。

(4)网络操作系统:介绍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3server\Linux。

(5)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况、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6)tCp/ip协议:网络层功能概述、ip协议、路由与路由协议、路由器在网络互联中的作用、传输层概述、UDp与tCp。

以上教学内容的设计,既要兼顾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又要考虑了传媒专业的实际需要,以保证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实验教学

网络实验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此,我院在课程教学之初,就建立了设备先进、可以同时容纳40人的互联网实验室,配备有三层核心交换机、二层交换机、路由器、网络服务器、各种无线设备等先进网络设备,并与互联网联接。在实验室,学生可以完成网络原理、组网、网络管理、应用开发等多项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本课程总学时54,实验占24学时。实验的内容和进度尽量与理论教学保持同步,每章都安排合适的实验内容。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对每个实验的目的、预备知识点、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都作了明确的说明。通过仔细阅读试验指导、试验教材或相关理论,再加上一些必要的前期设计,学生在进实验室时,能够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方法得当、问题有针对性”,避免了出现进了实验室不知所措情况[2]。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章制度和实验设备操作规程,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并做好记录。需要多人合作的实验,要求每个人都有任务,防止“有干的、有看的”现象出现。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指导,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整理好实验环境,包括设备的整理与复位、电源关闭、清洁卫生等工作,作为实验的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业务素养。

实验结束后,学生必须及时撰写实验报告,这既是对实验记录的整理,也是对实验的总结与归纳,实验报告要求实事求是、内容详实、数据准确。通过上述对实验环节的组织管理,学生在学习网络技术时,就可以体会到复杂的网络原理背后,真正蕴含的内容和奥妙,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主动探索网络知识的欲望。

四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抽象和难度大的特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3]。

(1)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投影仪和实物展台,采用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制作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将分组交换、线路交换、停止等待、CSma/CD等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开发辅助教学网站。利用校园网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支撑,我们开发了课程网站。网站主要提供课程公告、在线课堂、提交作业、在线答疑、讨论区、视听资料等模块,教师可以将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工具软件、参考资料等内容进行共享,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3)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应用广泛的学科,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如网络连接不上问题,QQ聊天程序显示ip地址问题等,如果结合这些问题进行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结合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现象是和那些知识点有关,涉及到网络中的哪个层次,哪些协议。

(4)鼓励学生课外自学。老师在课后布置一些认知活动,如了解校园网的拓扑结构,观察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的内容结构等,学生课外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组织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甚至可以利用开放实验室的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这些认知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考核与评价

为了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必须采用一种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一般由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考勤、小测验等)占10%、实验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三部分组成[4]。对于传播专业的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网络实际操作和应用,理论考试应考察基本的网络原理和一般方法,不应过多过难。

六结束语

我们的课程建设密切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展开,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下一步,我们准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在教材建设方面力争有所突破,编写一部适合传媒领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以更好地满足本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程教学。

――――――――

参考文献

[1]郑良斌,何薇.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8):1-3.

[2]施晓秋.计算机网络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参见使用说明部分.

[3]张继山,杜玉桥.精品课程建设――三联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2.

[4]陈观林,杨起帆.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及教材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5,(8):1.

theResearchaboutCourseConstructionof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andteachingReform

XUJin-puXUpeng-minSUnXiao-meimaDe-xin

(mediainstitute,QingdaoagricultureUniversity,QingDao,266109,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