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十篇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十篇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7:41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1

[关键词]高校应急预案;完备性;标准故障树;评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20

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些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如成都高校大学生爆发的“”反日示威游行活动及海南大学城西校区发生多名学生在食堂就餐后出现食物中毒现象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学校的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也对学生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高校应急预案是高校应急系统的一部分,是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快速、有序和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方案和指导文件。然而,高校应急预案普遍存在预案涵盖范围不全、预案内容制定不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找出预案中缺失的部分和辨识预案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进一步完善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能够以预案为指导快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国内关于应急预案评估的现状及问题

国内已有学者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相关研究,但目前学术界内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已有的研究大多数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评价。杨云涵[1]提出构建预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综合评分法对每一级指标进行打分,通过评分得出预案的完备程度。郭子雪[2]选取预案处置的快速性、内容的合理性、保障的充分性、消耗费用的合理性以及广泛适用性这5个指标,建立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方法来评价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薛元杰[3]以对照法为依据重点对预案的充分性、可行性、完整性、可接受性和符合性这5方面进行评估,并以真实应急预案为例具体描述评估过程。

以上学者的研究都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对预案进行评价,从而获得指标数据。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它很难忽略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的问题,从而使预案的完备性评价出现误差。第二,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评价人员容易受到自身的认知水平、思想意识和个人偏好等主观方面因素的干扰,从而使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受到影响。第三,最后的评估结果也是依据评估评价人员的主观意识来判定该指标的符合性,这种评价方法很难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的修订建议较为片面。基于此,笔者选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高校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

3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估

31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多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评估应急预案,大都难以量化。在本文中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故障树分析方法来评估应急预案的完备性。故障树分析方法(Faulttreeanalysis,Fta)也叫事故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向图,它在分析导致系统故障的各种因素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对系统中的风险进行和识别和评价,来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国内的刘吉夫[4]学者已经将其应用于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价中了。基于此,笔者将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搜集到的高校应急预案为依据建立高校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对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32高校应急预案完备性评估的步骤[4]

(1)以收集到的各大高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建立高校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其中顶上事件是“应急预案不完备”,同时选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响应”“事后恢复与重建”为顶上事件的中间事件,依次往下寻找使这些中间事件不完备的各个基本事件,最后建立标准故障树。

(2)从所建立的高校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中得出系统中基本事件的集合,其中基本事件的权重从故障树的结构上来确定,采取从上至下逐层计算的方式将每一基本事件的权重求出。方法如下:p(ei)=1,当ei为顶上事件时;p(ei)=p(ej),当ei不是顶上事件且逻辑门关系为“或”时;p(ei)=1tp(ej),当ej不是顶上事件且逻辑门关系为“与”时。式中,p(ei)是事件ei的权重;事件ej是事件ei的直接上层事件;t是事件ei的直接子事件的个数。

(3)将待评价预案的基本事件与高校类应急预案标准故障树中的基本事件相比较,得到待评价应急预案缺失的基本事件。

(4)通过公式计算出预案的完备度,公式如下:p不完备度=ni=1p(ei)m×100%,p完备度=100%-p不完备度。式中,p不完备度是待评价预案的不完备度,m是标准故障树中最小割集的数量,n是待评价预案中缺失的基本事件的数量,p完备度是待评价预案的完备度,p(ei)是基本事件的权重。

4结论与建议

41不仅关注预案总体的完备性,还应着眼于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完备性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得出预案总体完备度是7695%。其中在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中监测与预警阶段完备度最高,预防与准备阶段的完备度最低。应急管理各阶段内容的完善与协同配合才能使应急管理的结果最优,因此,需对预案中的每个阶段进行完善。

42修改原有预案,在原预案中增加缺失的基本事件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得出该预案缺失的基本事件有14个,依次为未提供避难保障鏊、未宣布应急结束、未启用避难场所、未进行保险理赔、未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未动员社会力量、宣传教育力度小、宣传教育渠道狭窄、培训演练的规模小、培训演练的频率少、未监测事件发展趋势、高校突发事故的分类不全面、没有某级事故的分类标准。这些缺失的基本事件就是应急预案中需要予以完善的方面,同时也是应急管理中薄弱的环节。

43预案中突发事件的分类不仅要涵盖全面,而且要考虑地区和学校特色

中国民航大学地处天津市,在制定预案时应考虑雪灾、沙尘暴和重度雾霾天气等因素。同时,由于中国民航大学毗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也应该考虑到飞机冲出跑道等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中国民航大学通过一座天桥将南北院两个校区相连,在天桥下的高速公路上也可能会发生学生被撞的事件等。这些都是在进行预案的分类时应该考虑的。

44预案内容的制定要尽可能细化,落实到岗位和部门

大多数高校现有的应急预案都有着“假大空”的通病,预案中的内容过于宽泛,普遍存在预案中只罗列制定预案所要求的一些基本框架,框架之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样导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不能以预案为指导快速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因此,高校在制定预案时应尽可能细化预案内容,应急责任细化到部门甚至岗位。

参考文献: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2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质量和效率,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突发事件信息,是指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在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指挥与应对、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辖区内或事涉延边的所有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委成员单位及辖区内中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遵循及时主动、真实准确、规范有序、分级报告、安全保密和全天候报送的原则。

第五条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代表政府负责全突发事件信息的接收工作,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委成员单位及驻延中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是接收突发事件信息和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责任主体。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义务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

第六条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体系,实现以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为核心,以县(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为支撑,以应急委成员单位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牵头部门为依托,以基层组织和其他社会单位为基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织、覆盖全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网络体系。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七条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本辖区及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体系建设与管理的总体协调与指导,同时负责本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体系建设与组织管理。

第八条县(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本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体系的建设和组织管理,负责对乡镇、街道、企业、学校、社区、村屯及辖区内所有单位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体系建设的指导与管理。

第九条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指挥部和本系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对本系统和本指挥部成员单位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体系建设进行指导。

第十条应急委成员单位应急管理办公室以及其他中省直部门负责本部门和本系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体系的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

第三章类别与标准

第十一条突发事件信息分类:

(一)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草原森林火灾等;

(二)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三)公共卫生类。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

(四)社会安全类。包括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金融突发事件、民族宗教事件、涉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影响市场稳定的突发事件以及等;

(五)各类敏感信息,社会热点、焦点、舆情及网络、新闻媒体涉及延边的事件信息,以及其他重要应急信息。

第十二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

(一)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标准按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确定的《突发事件信息分级标准(试行)》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如国家、省颁布新标准,按新标准执行。较大以上(含较大)和事涉敏感、亡人事件的一般级别信息都要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送;

(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标示。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应急委有关部门的预警信息要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送;

(三)对于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部位、敏感时段、敏感群体,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的信息不受分级标准限制,也要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送。

第四章内容与方式

第十三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的内容与要素:

(一)可能发生、即将发生、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时间(24小时制,下同)、地点、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原因初判;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发展趋势、影响范围、下一步的应对安排与部署;

(三)领导到位指挥处置情况、需要上级协调与支援的事项;

(四)其他重要情况。

第十四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方式:

(一)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以书面材料为主,通过传真和政府专网同时报送。未连接政府专网的单位可通过传真或专人报送;

(二)遇有紧急重大或极特殊情况发生,来不及形成文字材料的,可先行电话初报,随后必须及时补报书面材料;

(三)信息按照保密规定和程序报送;

(四)在事发现场、事件不或非敏感且情况紧急等情况下,可利用互联网、音视频、手机、短信等方式报送。

第五章报送时限

第十五条对于可能发生、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要尽可能提前上报,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前30分钟;对于已经发生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事发后1小时;敏感信息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的也要第一时间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对于突发事件的性质、级别一时难以确定,可按照事件发展趋势的最高级别报告,不得迟报、压报和瞒报。

第十六条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实行综合报告制度。县(市)政府及负责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及易发生季节性突发事件的直相关部门要在法定节假日最后一天16时前将节日期间值班值守情况和突发事件信息总体情况综合汇总后上报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第十七条“十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和国家、省、“两会”及上级要求的特殊时段实行零报告制度,县(市)政府、应急委重点部门和有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做到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

第六章报送要求

第十八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坚持“先核后报”原则。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委成员单位及辖区内中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送突发事件信息时,要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认真核实,确保要素齐全,内容真实准确,按程序和要求及时报送,并进行电话确认。在事件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可边核边报。

第十九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坚持“先审后报”原则。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委成员单位及辖区内中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送突发事件信息时,要经本级政府、本部门、本单位领导审核签发。电话报告的,随后补报领导签发的文字材料。

第二十条突发事件涉及的县(市)、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初报、续报、详报、终报和总结评估报告。

(一)初报。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及损失情况、初步原因、发展趋势、领导到位情况、主要应对措施等。

(二)续报。在初报后要及时跟进续报,对于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处置情况、最新进展、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情况,以及国家、省、领导现场指挥处置和工作安排部署等及时进行动态续报;对性质复杂且处置时间长的事件实行“日报”制度;续报信息一般不再重复事件初始过程,只报告事态发展及处置进展情况;续报标题表述为“初报标题+续报一、续报二……”。

(三)详报。在续报中要对事件、事故的发生、发展、原因、来龙去脉、处置应对过程、主要工作部署、对策建议、需支援事项等进行全面详细报告。

(四)终报。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终报,并标注终报字样,做到有始有终。

(五)总结评估报告。负责处置突发事件的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或有关部门要在事件处置结束后及时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并形成总结评估报告,较大级(含本级)以上突发事件的总结评估报告要在事后两周内及时上报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一条突发事件信息上报要做到及时准确、客观真实。事发地政府、相关部门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对口直部门或级专项应急指挥部上报的信息以及对外的信息,要做到口径统一、数据和内容一致。

第二十二条突发事件信息的标题要尊重行业部门和专家意见,做到事件性质和定级定量定性准确客观,防止人为夸大或缩小;信息内容要做到表述准确、言简意赅、数据精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信息格式要统一规范,要素齐全,要注明报送单位、报送时间、签发人、责任编辑、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不得迟报、瞒报、漏报、谎报,任何人不得阻碍或压制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第二十四条按照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和信息报送规定,实行逐级报告制度,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驻县(市)的中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级主管部门报送突发事件信息时,也要及时向属地政府报告。

第二十五条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委成员单位和驻延中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在上报省级主管部门前必须先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送,统一口径,规范内容,坚决避免口径不一、信息倒流。

第二十六条信息、敏感信息按保密工作规定和程序报送。

第二十七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或牵头处置的直有关部门必须在事发现场或现场指挥部确定或派驻应急信息联络员(较大级设1名,重大级设2名,特别重大级设3名),负责收集、整理、核实等工作,并及时形成动态信息,第一时间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送。

第二十八条对于国家、省、领导关于发生的突发事件或事涉事件所作批示指示,事发地政府或事涉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并及时将贯彻落实情况以书面信息方式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反馈。

第二十九条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接收、登记、报送、统计、存档等工作。

第七章建设与保障

第三十条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应急委成员单位要加强应急值班室软硬件建设,完善值班室工作制度,配齐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等必需的工作设施设备,保证运转正常。

第三十一条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县(市)、本部门、本系统特点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平台及配套设施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与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统一、高效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平台体系。

第三十二条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应急委成员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送突发事件信息的工作机制,以及本系统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完善和规范报送工作流程,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强化信息报送网络体系建设,确保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及时规范、真实准确。

第三十三条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应急委成员单位要选配政治敏锐性强、责任心强、熟悉工作业务和流程、工作认真负责的公务人员从事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并保持应急工作者和信息联络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第三十四条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应急委成员单位要建立应急工作者和应急信息联络员培训制度,制定计划,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提高信息报送与应急工作能力。凡是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第八章责任与奖惩

第三十五条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委成员单位及辖区内中省直部门、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是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应急科(处)长、应急信息联络员是具体责任人。

第三十六条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纳入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内容,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将对县(市)政府、级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应急委成员单位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年末进行总结、评比和通报,对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及时、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三十七条对因下列情形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由监察机关行政问责。有违法行为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瞒报、迟报、漏报、谎报突发事件信息的;

(二)突发事件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的;

(三)报送不及时或未按要求报送,影响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

(四)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处置过程中,未及时落实和反馈领导批示指示及上级工作部署的;

(五)因报送不实不准信息误导或影响领导应急决策,造成领导决策失误的;

(六)在事发现场没有应急信息联络员,影响信息报送和指令上传下达的;

(七)信息未按保密规定报送造成失密、泄密的;

(八)信息报送人员失职渎职、不熟悉业务影响信息报送的;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3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导致人群的死亡、局部社会动荡不安,对国家政权巩固及经济发展等有极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高度重视,妥善处理。故本文就简单谈谈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及其运行体系。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对策

引言:相信SaRS、甲型H1n1疫情仍然被整个社会深刻的记忆着,这些突发、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面对此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处理和在历史经验的教训上不难发现,我国在处理对策及应对体系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所以本文先谈谈我国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运行机制。

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体系构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主要由预警系统、组织指挥系统、应急处理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后勤保障系统及督察督导工作系统这六大系统组成。这几大系统在政府信息网络的支持下,形成由“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具有组织指挥军事化、应急处理手段现代化、处理效果考核考评可量化、督导督察限时化等特点。每个应急系统下面都下辖多个管制部门或单位,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进行分级处理,统一指挥。

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临的挑战

在工作实践和研究中,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处置上仍缺乏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化的操作与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重大体罚公共卫生事件时,缺少权威性的指挥协调机构,而且相关部门及其职能部不明确,往往出现各单位各自为战、职责不清的情况,浪费资源的同时,也无法实现机制、高效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工作步骤随意性较大,信息流动不畅。信息来源面于多个部门且缺乏统一标准和共享机制,造成无法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因而在处置突发事件时难以做出综合分析和评价。

3.相关人力队伍、设备与技术物资储备、经费等资源无法满足处理突发卫生事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投入不足,造成工作环境和条件落后,疾控队伍建设滞后,同时检测设备、交通及防护等设备储备不足,致使对各种新型疾病无法快速鉴别、从速处理。

4.缺乏相关绩效考评体系。一直以来,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工作数量、质量使用单指标评估和模糊的定性评价,缺乏比较精确的指标体系和总体结果监控指标的评价。

5.针对类似“非典”此类的新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的传染病,还需要完善相关立法。《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某些规定未能更加具体的体现;在“非典”预防和控制工作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也亟需强化相关法律制度。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对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关系重大,所以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应急处理的准备

相关单位或部门在得到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体信息的同时,当立即启动相应的程序,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信息,进行救灾物资、人员的征调及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的运输等,快速、高效、全面的做出应急处置,否则,将会给人民生命安全及国家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鉴于此,保证应急设备、药品及医疗器械等重要物资必须有足够的储量。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常监测和报告

监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预警,有效的监测系统的关键是查明、监测并提供之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和传染等信息。一个有足够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监测系统,可以满足迅速扩大的监测需求,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在面对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监测系统还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监测和识别由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其他传染性疾病,以及更大规模的危害人类生命安全事件。此外,监控系统需要相关机制或部门分享所收集的数据等情报来指导风险评估,从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医疗卫生保健规划和公共卫生干预的反应。相关部门应将监测结果时时进行上报,且予以公示,不得有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进行此类虚假延后的报告。此外,对于新型的突发传染疾病,应及时组织技术力量开展相关监测及培训工作。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个体系的运行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单靠几个人或者单个部门是很难完成的,所以要想处理好一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必须靠多个部门协调完成。由于各个部门是相对独立的,而且他们是有各自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情况,要让他们兼容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就需要危机协调机构来进行居中协调。危机协调机构的工作就是要在危机发生前后对所涉及的部门去进行协调,尽快的促进各个部门采取行动,调动处理危机所需要的资源,在尽可能的使危机事件得到最快解决的同时使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矛盾降到最低。所以要想做好应急卫生评价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完善危机协调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激励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民政部门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参加应急处理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制订合理的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其具有的突发性、难以预知性、群体性、多样性、复杂性、国际性及严重性等特点,要求相关责任部门或单位认真细致的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态度,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精神为工作原则,实现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积极地为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贡献力量。此外,通过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于预防、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全面、准确造成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陇德等.卫生应急工作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

[2]王茂涛.近年来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政治学研究,2005,(4)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4

【关键词】应急避难场所;南昌;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abstract】emergencyshelterofconstruction,caneffectivelyreducethepublicemergenciesbroughtaboutbythedamagedegree,avoidsecondarydisaster.emergencyshelterconstructionindexdirectlyreflectacityofrefugelevel.

【keywords】emergencyshelter;nanchang;theindexsystem;Comparativestudy

中图分类号:p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据地震部门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国有68个大中城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但很多城市都只是零星试点,并没有系统的规划。

2008年4月,汶川地震爆发,全国各地在支援灾区建设的过程中开始反思与总结自身城市的避难场所建设。从2009年开始,深圳、重庆、广州、西安、山西等多个省市开始密集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与建设。但到目前为止,国内仍没有专门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标准与规范。

2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一、灾害类型

依据《南昌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避险手册》,可能影响我市的突发事件主要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4类。结合南昌市现实情况,对4类突发事件进行细分,总结出中心城区内需要重点提供避难场所的有洪涝灾害、火灾、重大危险源事故灾害、核设施事故灾害、低温冰冻、地震灾害等,其余突发事件灾害可以兼顾考虑。

二、场所分类与场址资源

(一)场所分类与分级

1、场所分类

规划将应急避难场所分为室外避难场所和室内避难场所两类。室外避难场所:主要适用于地震及其它需要室外避难场所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受灾人员的疏散和安置。室外避难场所具有整体需求、规模大、建设标准高、均衡分布等特点,主要为公园绿地、广场、大型体育场馆、中小学校体育场等。

室内避难场所:主要适用于气象灾害、核设施事故及其它需要室内避难场所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受灾人员的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室内避难场所具有局部需求、规模小、建设标准一般等特点,主要为学校、社区(街道)中心、展览馆、体育馆、条件较好的人防工程等室内场所。市民需要较长时间避难时,也可在灾后利用室外固定避难场所。

2、场所分级

根据灾害发生后的服务时间、服务范围、配备设施要求的不同划分等级。一般分为三类。按行政区划分为市级、区级、社区级避难场所;按灾害响应等级分一级、二级、三级避难场所;按时效分为临时、长期避难场所。《城市抗震防灾标准》分为紧急、固定、中心避难场所。

参考国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分类,根据应急避难场所承担的不同功能、不同等级,南昌市避难场所应按Ⅰ级、Ⅱ级、Ⅲ级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市应急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各类各级避难场所的行政管理级别。

(二)场所分级与场址资源

1、Ⅲ级应急避难场所:供市民就近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的场所,也是受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主要为空地、绿地、停车场、公园、广场、学校操场、体育场馆等室内外场地以及学校、社区(街道)中心、展览馆、体育馆、条件较好的人防工程等室内场所。

2、Ⅱ级应急避难场所:供市民较长时间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固定设置避难场所。主要为防灾改造过的面积较大的公园、体育场馆、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综合车场等室内外场地。Ⅱ级应急避难场所可兼作Ⅲ级应急避难场所。

3、Ⅰ级应急避难场所:从Ⅱ级应急避难场所中选取出来的,是规模较大、功能较全、安全度高,承担指挥和避难救援中心作用的固定设置避难场所。主要为防灾改造过的大型城市公园、大型体育场、大型市政广场、大学等场所。

4、本次南昌市中心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所应对的灾害除了地震灾害外,还兼顾多种其它灾害。场所分类时须考虑到各种灾害类型特点、灾害发生时段所对应的应急避难场所不同,如地震灾害发生一般损害程度较高,受灾人口安置时间长,从临时安置到长期安置全过程覆盖,需分不同避难场所进行室外安置;而局部火灾、洪灾、冰冻、高温等灾害安置人口较少,安置时间较短,一般只需临时室内安置,若长时间安置也可在灾后利用室外固定避难场所。针对这些特点,将本次规划三级场所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规定的三类场所进行区别匹配如下:

表3-1:避难场所分级对比表

国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南昌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议行政管理级别设置配置安置

时间存在

状态

Ⅰ级应急避难场所Ⅰ级应急避难场所市级综合设施≥30固定

Ⅱ级应急避难场所Ⅱ级应急避难场所区级一般设施10~30

Ⅲ级应急避难场所基本设施≤10

—Ⅲ级应急避难场所社区(街道)级供水公厕等设施≤1临时

根据地震等灾害突发特点,参考国内其它地区与城市的经验,在灾害发生三分钟内,人员有潜意识的自发寻求紧急躲避场所的行为,这时避难空间载体一般以基地内开放空间(室内与室外)、居住区及居住小区公园、较开阔的城市道路、小区道路,高层建筑避难层等为主。该部分工作有待市应急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要求组织各社区在防灾减灾建设工作中进行细化,宜将该部分工作宜纳入到《南昌市突发公共灾害应急预案》或社区管理之中。

三、场所建设标准

(一)避难场所最小面积指标

考虑救灾经济性,便于防灾救治活动的展开,所规定的最低规模避难场所面积。南昌市避难场所最小面积指标确定:Ⅲ级避难场所指标采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2007)》,最小避难场所面积不小于1000㎡;Ⅱ级避难场所采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计(2008)》,最小避难场所面积不小于2000㎡;Ⅰ级避难场所采用其它城市平均指标,最小避难场所面积不小于100000㎡,用地特别紧张地区不小于50000㎡。

(二)人均避难面积:

南昌市人均避难面积指标确定:依据国家标准,结合南昌市实际情况,参考中规院汶川抗震救灾实地经验值来制定南昌市避难场所人均面积指标:Ⅲ级(临时)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避难面积1.5㎡/人;Ⅱ级(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避难面积4㎡/人;Ⅰ级(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避难面积10㎡/人。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5

一、应急体系

我局成立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突发事件专项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实施突发事件专项应急工作。我局安排落实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置和应急演练以及监测预警等工作所需经费,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和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我局应急体系健全,确保出现突发事件能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精神做好应急工作。本项考核分值20分,我局全面做好,自查得分20分。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我局制定了《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并把《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开展重大活动制定应急预案上报上一级政府相关行政机关备案,在本局网站上公布《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和应急预案。我局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和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工作精神及上级部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工作部署,每年对《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等进行一次修订,删除过时和不合事宜的条文,补充新的条文,使《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等符合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工作要求,确保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工作到位,能够有效处置。

我局根据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明确了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公共卫生治疗和观察场所,设置了统一、规范的明显标志,所有应急场所向社会公布。我局制定了突发事件分析研判制度,定期召开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领导小组会议,对突发事件工作进行评估,对突发事件趋势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我局建立起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管理制度,落实到相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我局建立统一的危险源、危险区域信息库,加强对信息库的管理,提高信息库的质量,确保各类信息真实有效。我局根据工作职责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建立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将危险源、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及防范措施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在本局网站上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我局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对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隐患,落实工作措施,彻底消除隐患,确保社会稳定和谐。2012年,我局没有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矛盾纠纷,有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我局建立了维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领导,切实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取得较好成绩。我局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必要的专业器械、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加强对专业器械、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的管理,保持专业器械、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的性能和技术标准,确保在使用中不出现问题。我局对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举行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演练,2012年进行了X次演练。我局建立了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应急管理培训制度,以制度保证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取得实际成效。我局通过各类方式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法律、法规和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将本局组织应急演练情况报区应急办备案,每年度未将本局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报区应急办备案。

本项考核分值30分,我局按照要求逐项做好,基本符合考核标准,自查得分29分。

三、监测与预警

我局建立突发事件监测体系,除本局自行监测掌握、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外,还广泛通过互联网、监测网点、信息报告员等多种手段和渠道,掌握、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我局强化信息报告制度,要求有关人员严格按照上级精神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如发生较大以上级别或敏感地区、敏感时段的突发事件,及时向区应急办上报信息和做好信息续报,不得出现信息迟报、漏报情况,决不允许出现信息谎报、瞒报情况,同时我局向社会公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联系方式,公布了联系名单和联系电话,确保信息报送畅通,让各级领导及时掌握信息情况,作出正确决策。我局建立应急事件24小时值班制度,设置值班台账,要求值班人员按照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值好班,做好值班台账记录,决不允许脱岗、漏岗,决不允许找门卫和工勤人员代为值班,发现值班人员违反24小时值班制度的,严肃批评,责令整改,造成损失的,给予纪律处分。我局加强值班室硬件建设,确保值班室设置合理,设施设备能够满足值班需要。本项考核分值30分,我局做得较好,没有发生问题,基本符合考核标准,自查得分29分。

四、应急处置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6

论文摘要:从行政审判与民事审判之间的权限划分与协调角度考虑,解决关联案件的难题并不在于选择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也不宜修正现行主管权限划分标准,而应当针对不同问题分別处理。对先决问题处理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衡量的结果,而遵循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分案审理的原则更有利于避免问题的复杂化。建立纠纷解决与协调机制也具有必要性。 

近年来,学界对民事与行政关联案件诉讼程序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形成了许多共识,但对其中某些问题的探讨仍须进一步深入。本文将从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之间权限划分与协调的基本原则出发,针对学界的某些观点谈谈自己的不同见解,并提出一些基本的解决难题的方案,以供学界参考。

一、解决关联案件的难题应针对不同情形分别处理

学界对关联案件诉讼程序的选择,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仅要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再一种观点则认为,行政争议和民事争议的关联案件相当复杂,在设计程序时不能搞一刀切,而应针对不同情形分别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其中包括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当事人诉讼或者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别进行等。由此可见,学界基本是通过选择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解决关联案件的难题,其中包括附带诉讼、当事人诉讼或者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分别进行等三种基本方案。而学界最为普遍的观点则是采用附带诉讼的制度形式。学界对建立附带诉讼主要有以下两点理由:一是从判决效力冲突角度出发,认为可以协调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之间的冲突、避免法院作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决,二是从诉讼效率的角度,认为可以提高审判效率,减少当事人诉累。笔者认为,根据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之间权限划分与协调的基本原理,选择适用不同诉讼程序以解决关联案件的难题做法并不可取;以上将防止判决效力之间的冲突和提高诉讼效率作为采用附带诉讼形式的理由也并不符合逻辑。

解决关联案件的难题首先涉及到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之间的权限划分与协调问题,也可以说,设计关联案件的诉讼程序就在于解决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之间的权限划分与协调问题。而根据诉讼原理,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之间的权限划分与协调问题主要关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管权限的划分问题,尤其是两类法院(或法庭)之间职权划分的标准问题;二是在受理关联案件时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这尤其是在诉讼程序中对于先决问题的处理;三是民事判决与行政判决之间的协调问题,其中包括判决效力之间的相互承认和判决效力冲突发生后应当如何解决两个方面;四是权限冲突问题的具体解决,包括对主管权限冲突、案件受理顺序冲突以及判决效力冲突等问题的具体解决。与之相一致,关联案件的难题也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一是需要解决主管权限的划分与协调问题,如学界所讨论的行政机关与一般民事主体的共同侵权行为的关联案件,二是需要考虑诉讼时间顺序问题,如需要处理民事诉讼过程中的行政行为的关联案件;三是需要考虑判决效力之间的协调问题,如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的关联案件等,四是涉及以上多方面问题的关联案件,等。因此,处理以上存在不同类型难题的关联案件,就应当针对具体问题分别寻求解决办法。具体来说:对于涉及主管权限划分与协调问题的关联案件,是需要明确各自的职权范围并决定是否需要移送管辖的问题;而对于存在先决问题的关联案件,则是需要理顺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之间的审理顺序;如果对于解决判决效力之间的协调问题则需要利用判决效力理论等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选择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尤其是采用附带诉讼或当事人诉讼形式,以解决关联案件的难题,并不符合以上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之间权限划分与协调的基本原理;二是以上将避免判决效力之间的冲突作为建立附带诉讼的理由并不符合逻辑,因为判决效力之间的协调应当通过判决效力理论加以规范,而并不在于采用附带诉讼的制度形式;三是将提高诉讼效率作为建立附带诉讼的理由也不符合逻辑,因为,诉讼效率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应当依靠法院(或法庭)之间协调程度的提高,也并不在于一定要采用附带诉讼的形式。当然,在实践中确实存在某些关联案件并不能严格分清应当适用何种诉讼程序或者是何种程序应当先予进行。对于这些案件可以考虑合并诉讼程序加以解决,但也并不能违背以上基本原理一味地选择合并程序的方式加以解决。如果这些案件同时涉及以上多个方面的难题,笔者认为,完全可以针对这些难题分别寻求解决方案协调解决。

二、解决关联案件的难量应以明确的主管权限划分标准为前提

与以上选择适用不同诉讼程序的观点相一致,为决定具体案件适用何种程序,有许多学者建议应将关联案件加以分类。例如:与上文所述第三种观点相一致,有学者提出“以案件主要争议”为标准将关联案件划分为“以民事争议为主涉及行政争议的案件、以行政争议为主涉及民事争议的案件以及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并重的案件”三种基本类型。对关联案件是否适用附带诉讼,也有学者提出应当考虑一定因素,其中包括“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紧密程度”、“案件本身的复杂程度”、“法院的管辖权问题”以及“要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等等。笔者认为,从主管权限划分与协调的角度考虑,以上将关联案件加以分类的做法并不可取。

首先,依据案件性质以决定适用何种诉讼程序,是存在双重(或多元)审判体制或者设置不同诉讼程序的国家和地区的基本经验,也是公私法划分的结果。不同的程序设置实际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基础和目标模式。即使域外存在民事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或者是行政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情形,但也只是作为一种例外情形而存在。而以上将关联案件重新分类的方式,可以说,是在原有主管权限分工的基础上新增加一个权限划分标准。如何将其与原有主管权限划分标准相互衔接?其理论基础何在?等问题都将是需要进一步求证的重大理论问题。我们并不能仅仅为了方便某些案件的解决,而弱化整体审判程序设置的价值基础,

其次,以上将关联案件分类的方法实际上也是以主管权限的明确划分为预设前提,这不仅不符合事实。还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行政审判与民事审判之间主管权限的划分基本是依据公法与私法划分的基本理论,从而,公法与私法划分问题的复杂性也直接折射到主管权限划分标准的确定问题上来。例如:在法国,行政审判权限与司法审判权限的划分标准经历了债务人和公共权力两个标准到公务标准再到多元化标准等多个历史阶段。在德国,根据《行政法院法》第40条第1款规定,对于一切未被划归其他行政法院管辖的非宪法性质的公法争议,均可以由普通行政法院管辖,但由于“公法争议”概念过于笼统,在理论上却产生了利益说、支配说、主体说、组合模式等多种学说。在日本也存在同样的情形,我国包括台湾地区也并不例外。伴随我国行政改革的不断推进,公共事业民营化等所引起的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相互渗透等问题必将折射到诉讼领域的主管权限划分问题上来,从而使得行政契约与民事合同之间以及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之间如何区别等决定主管权限划分的问题都将需要人们作进一步思考。也就是说。主管权限的划分标准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如果以其作为预设前提,再增加一个新的标准,必将使主管权限划分问题更加复杂化。

再次,伴随我国行政改革的不断推进,公私法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民事与行政关联案件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可以说,仅就学界所提出的涉及行政裁决或行政许可一类的关联案件,也有相当的数量。如果简单将这些关联案件纳入某一种诉讼程序,也就是采用附带诉讼的形式,就有可能导致一种诉讼程序任务加重而另一程序闲置的主管权限分工失衡的结果。

最后,就这些划分标准本身而言,无论是“主要争议”,还是“争议的紧密程度”、“案件的复杂程度”等,均是一种主观标准。这些标准在实践中应如何把握?由谁认定?在诉讼的哪个阶段得以认定?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可能引发争议。以上选择适用程序“要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权”的理由也令人怀疑。因为,关联案件诉讼往往涉及多方诉讼当事人,如果各方意见不一致,很可能会产生两个法庭或法院同时受理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法庭之间再相互争权或者是推卸责任,将会进一步引发诉讼权限冲突问题的发生。因此说,将关联案件重新分类的方法不仅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还有可能会引发新的权限冲突问题。

笔者认为。解决关联案件的难题,并不宜修正我国现行主管权限的划分标准;反之,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主管权限的划分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权限冲突问题的实际发生,也更有利于避免问题的复杂化;而这也是解决关联案件诉讼程序难题的主要目标之一。至于如何进一步明确主管权限划分标准,学界可以作进一步探讨,因为并非本文主旨,笔者在此不再赘述。

三、处理先决问题应当尽量避免将问题复杂化

如何处理先决问题是解决关联案件难题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但更多的学者却是概然地讨论关联案件的诉讼程序,而很少将之作为相对独立的问题加以讨论。在实践中,对于先决问题的处理却是各行其事,不一而论,根据有关学者的归纳,有民事中止行政先行、民事法庭对具体行政行为附带审查、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综合折中等多种模式。从学界针对实际存在的先决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来看,有以下基本观点:一是认为应当移送有权审理的法院处理,行政审判与民事审判程序分别进行,另一是建议采用附带诉讼的制度形式。再也有学者针对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的先决问题提出应根据行为的效力差异分别处理的观点。

对于先决问题的处理相当复杂,从域外经验来看,不仅不存在统一的制度模式,在理论上争议也很大。法国的一般做法是,在行政审判中如果有民事争议作为审判前提问题而存在,都应当移送普通法院决定;而普通法院对待行政行为则应当根据该问题的性质分别处理。对于行政行为的解释问题。如果该行为是行政条例,法院可以直接解释,而如果是具体的行政处理行为则需要移送行政法院决定,但如果这个具体问题的意义明确,没有争议时,普通法院也可以解释;如果是判断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无论是具体的行政处理或为普遍的行政条例,普通法院均无权判断其合法性,必须作为审判前提问题由行政法院裁决;但对于行政条例,若其作为侵犯公民个人自由和财产权的条件,在防止暴力行为发生的限度内,民事法院可以判断其合法性”。在德国,根据法院组织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相应法律途径开启的法院,也可以“从所有可以考虑的法律观出发”对法律争议作出决定。因此,不仅对于先决问题。确切地说,法院也可以对各种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基础作出决定,只要这些基础在内容上彼此关联。行政法院可以不受法律途径的约束,在一些被移送给它的那个案件十分重要的先决问题上参与决定,民事法院在关于职责的诉讼中,也可以对一个行政行为的违法性作出决定。以上情形也有例外,那就是,依据《基本法》第14、34条的有关规定,涉及征收和职责上的请求权诉讼不得排除普通法院的管辖权。但德国学界针对行政处分作为先决问题是否拘束民事法院问题却有提出类型化处理的观点。在日本,根据《行政案件诉讼法》第23、39、45条等有关规定,在有关确认或形成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处分或裁决的诉讼中,根据法令的规定,在提起以该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一方为被告的诉讼时,法院应当通知作出该处分或裁决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参加诉讼可以(但也仅限于)就该处分或裁决的存在与否及效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行政机关参加诉讼后,有关处分或裁决存在与否及效力有无的争执已没有时,法院可撤销参加的决定。对于以上规定,日本有学者解释认为,“日本目前法制似肯定民事法院对于行政处分之效力关于是否无效或存在可以为认定”。但大多数日本学者讨论行政处分是否拘束民事法院时,多根据“公定力”原理,从权力分立的角度分析,认为行政权与司法权在其正当权限范围内的行为,均是国家之公权力行为,具有相互的效力;对此,也有学者认为,虽然原则上应当认定行政处分在未被撤销前,受到合法有效推定的约束(即公定力),但在某些情况下则有限制,需就纷争予以类型化整理之必要。对于如何类型化处理,则类似于上文所述德国学者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在我国台湾地区,根据1998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民事裁判如果以行政处分是否无效或违法为依据,应当依行政争讼程序确定。对于行政争讼程序已经开始的,于其程序确定前,民事法院应当停止审判程序”。但在理论界也存在较大争议。其中有学者分析认为,对于行政争议作为民事争议的先决问题的处理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到行政行为的效力、当事人权利有效保护、法院之间的权限划分与协调等重大理论问题,因此得出结论“这样的议题并没有应然的答案,只能说采取哪一种看法,就代表选择哪一种制度、贯彻其中一项价值追求,相对地,也使得另一端的价值退让、牺牲,似乎没有绝对是非的评价”。

笔者基本赞成以上我国台湾学者对解决行政行为作为民事诉讼先决问题的观点,并认为,对民事争议作为行政诉讼先决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在此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遵循民事争议与行政争议分案审理和先决问题先行处理的原则以解决先决问题更为合适,笔者不赞成采用附带诉讼或者是上文所提出的将行政行为的效力以决定适用何种程序的观点。因为,根据民事审判与行政审判之间的权限划分与协调问题的基本原理,处理先决问题,实际上是协调法院或法庭之间受理案件的顺序问题,而并不在于解决判决效力之间的协调等其他问题。这是其一;其二,这样做也更有利于避免将问题复杂化。因为,无论是采用附带诉讼的形式还是根据行政行为的效力将行政行为分类均是在确定一个新的主管权限划分标准,很容易产生歧义(况且,行政行为的效力也应当在审理后才能够加以决定);而由一个法院(或法庭)决定是否移送其它法院受理的做法,并不能排除先受理法院滥用职权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之间因为是否移送问题而发生争执,将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当然,笔者并不否定程序分立所存在的弊端,但这些弊端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克服。例如,法院之间的判决效力关系可以根据既判力原理加以解决,而提高诉讼效率可以通过提高审判程序之间的协调程度加以实现等。而这正是前文所述的应针对不同情形分别处理的基本原理。

据此。笔者也建议,应当完善审前程序以尽量避免当事人在后续程序中提出先决问题而影响诉讼效率。在审前程序阶段及时处理先决问题,虽然不能完全阻止当事人在后续程序中提出以作为抗辩的理由,但至少可以减少在后续程序中提出该问题所引起的诉讼程序的反复。具体来说,法官在审前程序应当行使释明权,要求当事人在起诉时说明是否有其他附属问题需要解决,其他法院(或法庭)是否已经受理。如果存在先决问题,法官有权要求当事人另行起诉,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决定是否移送其他法院受理。如果当事人不予说明而在案件过程中提出,或者是已经提出但却不另行起诉,法官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不利法律后果。

四、建立纠纷解决与协调机制具有必要性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7

摘要随着我军后勤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处置突发事件行动的保障中,涉及到的部门将会越来越多,需要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新形势下,研究突发事件中的军队财务保障工作,对于我军履行职能使命,顺利完成各类突发任务,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突发事件军队财务保障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样,各类突发事件发生较为频繁,尤其是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地袭击我国,军队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新形势下,研究突发事件中的军队财务保障工作,对于我军履行职能使命,顺利完成各类突发任务,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发事件中军队财务保障的特征

(一)准备时间紧

突发事件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突发性强,事前难以预测,部队一旦接到命令,经费短时间需求量急剧增大,而准备时间非常有限,使财务工作呈现出“边行动,边准备,边保障”的特殊局面。一般情况下,从突发事件的发生到接到上级命令再到部队开始机动,通常只有几个小时时间,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经费筹措困难很多,尤其是筹措携带现金比较困难。不少急需物资来不及向上级请领和动用战备储备,只能就地购买;一些应由地方提供的器材,因应急只好自己出钱筹措,都加大了现金需要量,同时财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临时机构,抽调专门的人员,准备现金、向上级请领经费等,还要安排留守人员财务工作,财务保障任务繁重、组织协调困难。

(二)保障范围广

由于受地域、环境、任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经费供应的标准较之平时要高的多,为了控制局面,一些平时想不到的开支都有可能发生,保障范围扩大。另一方面,由于突发事件任务的不确定性,在应对突发事件任务时,各种力量在广阔范围内和广泛机动中密切配合,既有各军兵种、各战区,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建制的部队间的群体作战,又有部队与地方力量的协同作战,使得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力量组合机动性强、牵涉面广,扩大了经费的保障范围。同时,由于突发事件任务的复杂性,使得部队的处置突发事件具有连续性,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为维持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财务部门必须实施不间断供应,持续增大经费投入量,这直接导致了突发事件财务保障范围的扩大。

(三)经费结算难

处置突发事件,由于事件的突发性和部队受领任务的突然性、多变性,决定了经费保障的紧迫性,环境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多变,带来经费保障的复杂性,加大了财务部门经费结算的难度。一方面,受当时环境、情况条件的限制,经费的领报结算不能严格按规定时间进行,经费保障存在着任务下达急、经费开支大、供应方式杂等客观实际,在经费的供应上,往往只强调及时不及时,而忽略了坚持财务标准制度,开支大手大脚,结算手续较为随意,经费的领报结算时间不定,很难按照规定的时间有序进行,该结算的不能或者没有及时结算;另一方面,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期间,执行任务点多面广,常常处于机动状态,容易产生独立性和随意性,经费开支范围的扩大,标准经费的不足和实际开支的增加,指标经费的不足和不易控制的弹性经费的增大,机关事业部门之间、事业部门和部队之间的经费往来核算等等,增加了结算手续的复杂程度,这些情况都使得财务部门经费结算难度的加大。

二、突发事件中军队财务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突发事件军队财务保障法规制度、保障预案不够健全

一方面是财务保障法规制度不健全,突出表现在:突发事件后勤立法不完备、财务保障法规不健全,现行的财务法规没有充分考虑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对财务保障的影响,与应对突发事件财务保障要求还有较大的差别;另一方面是财务保障预案不完善。多数保障预案停留在以往的基本方案上,没能拓展突发事件的保障思路,既缺乏系统性,又缺乏全面分析。尽管一些部队有应急保障预案,经费保障原则、标准、方法等都有设想,但只是一套处于静止的方案,结合保障预案分内容、分层次进行演练不够,预案与实际保障之间差距明显,影响了财务保障效能的发挥。

(二)财务人员忧患意识不强,战备观念弱化

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对部队财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效益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现在我国处于和平时期,使一些同志产生麻痹思想和疲劳感,认为国家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仗一时打不起来,即使有处置突发事件任务的任务,也不一定轮到自己,就算是轮到了只要给钱就行了,再加上财务人员编制少,日常工作繁重,一个人要分管几大块内容,在突发事件财务保障研究上投入精力较少,致使忧患意识不强,应急思想淡化,战备观念薄弱。

(三)资金储备不足,财务保障滞后

突发事件事发突然,难以预料,一旦发生,就急需大量经费物资。部队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对需要的各种经费物资,往往是边请领边展开,从部队下达预先号令到实施机动,通常不会超过几个小时,大部分的生活物资以及其它物资主要采用就地购买,部队执行任务的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突发事件的保障原则是尽可能地保障需要,而目前我军只有应急机动部队储有少量应急储备金,其他部队则没有储备,按平时财务规定的现金储备量,难以满足突发事件的需要。突发事件由于受政治、时机、地理环境等社会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经费开支项目多、范围广、数额大、需求急、种类难区分,多数经费开支没有标准,开支随意性大,加大了经费的需求量,加上部队机动性强、牵扯面广,使得部队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财务保障上反应滞后。

三、提高突发事件中军队财务保障能力对策

(一)健全财务保障法规制度

建国以来我军在处置突发事件行动后勤保障中,就整体上讲,我军主要协调地方的党政领导机关,用行政手段对军队后勤保障的相关方面进行干预,以达到保障部队行动的目的。但此种保障手段随意性大、实施不规范、效果差,带来的后遗症也多。随着我军后勤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处置突发事件行动的保障中,涉及到的部门将会越来越多,需要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也会越来越复杂,仅依靠行政命令和经济手段是不行的,必须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把有关问题确定下来,从法律上保障突发财务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运行,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财务突发事件的涵义,明确突发事件的财务处置程序和方法、原则以及要求等主要问题,确保处置突发事件行动中财务保障有条不紊,确保突发事件行动财务保障的实施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科学拟定保障预案

在拟制和修订财务保障预案时,财务部门要遵循处置突发事件的方针和原则,依据上级的设想方案,认真拟制比较完备配套的各类突发事件的财务保障预案。预案要力求周到细致、准确完整,体现横向联合上相互配套,业务纵深上相互衔接,拟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在处突中真正发挥指导、规范、约束保障行为的作用。此外,还要结合部队战备演练和执行任务的情况,适时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演练,发现问题,对各种方案进行修订,及时补充新的内容,使整个财务保障工作不仅跟得上,而且靠得紧,贴近实战,达到快速高效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储备基金制度

“军无辎重则亡,无粮草则亡,无委积则亡”,充分的资金储备是经费保障的基本前提。对于突发事件的军队财务保障,要在“早”字上做文章,在“备”字上求突破。在各级部队建立健全储备基金制度,根据近年来部队执行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扑火救灾、反恐维稳等突发事件任务的经验,在某些特定地域、时期,从机动经费、家底经费中预留处置突发事件的专项经费,设立专项储备资金项目,实行专项管理,平时不得动用,专款专用,为突发事件军队财务保障作好准备,以适应财务应急保障的需要,提升我军应急机动财务保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2]张连松.中国人民非战争行动后勤保障.北京:海潮出版社.2004.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8

关键词:突发事件;铁路行车组织;应对措施;铁路运输;组织策略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292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083-03Doi:10.13535/ki.11-4406/n.2016.33.042

现代化的大生产离不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作为国家的基础运输设施,铁路运输既保证了国家重点物资、重点工程建设、能源运输,也为区域经济的开发和科技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铁路行车组织主要是指综合的应用信号、通信、线路、车辆、机车、供电等一些铁路运输设备统筹协调好电务、工务、车辆、机务等一些相关的铁路运输专业部门,来保证铁路能够经济、快速、准确、安全地完成好人与物的运输。在实际的行车组织中主要包含了乘务计划、车底运用计划、运行计划、开行方案等方面的内容。铁路突发事件发生后会导致铁路行车组织策略变化和相关行车组织计划更改,突发事件条件下的铁路行车组织主要集中在开行方案与运行计划两个层面上,突发事件如果组织不到位会造成运输堵塞或者引发事故。铁路行车系统是一个在时间、空间上分布很广的动态系统,铁路行车安全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涉及面大,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与行车安全有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四类:人、机、环境、管理。根据有关部门对近年来发生的行车重大、大事故分析,造成行车事故的原因可分为直接人为、技术缺陷和其他三类。其中,直接人为因素主要指铁路移动和固定设备被盗或损坏,铁路职工明显违章操作、违章作业,路外因素(如道口冲突)等;技术缺陷主要指因铁路设备本身技术缺陷,或设备超期运行和使用而未能及时发现,或一些设备运行性能恶化,或其他一些综合因素。其他原因主要指一些突发的自然灾害及外因引起的列车火灾、爆炸等。铁路行车中的各类突况的发生,会对整个铁路行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从人员管理、设备维修养护、自然灾害及恶劣天气预防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1铁路行车突发事件

铁路突发事件是指对铁路运输生产过程有直接影响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的,产生规模较大的负面影响,造成设备、设施损坏和财产损失的事件。通常人们会把铁路行车过程中遇到的突况按照客货流的波动程度、持续事件和能力降低程度等因素将铁路的突发事件划分为三类:(1)一般的铁路突发事件,这主要是指通过对铁路运行图进行适当调整,就可以消除其对于铁路运输秩序的影响的事件,这种事件所导致的铁路运输能力损失是比较少的,其所带来的车流波动程度是比较小的,并且其持续时间通常是比较短的;(2)严重的铁路突发事件,这类事件主要是指其对于铁路运输秩序的影响,难以通过运行图的调整来得到有效的消除,这类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通常比较长,并且其所导致的线路能力损失比较大,但是其对于客流波动程度的影响是比较小的;(3)恶性铁路突发事件,通常情况下,这类事件对于铁路运输秩序的影响必须要通过行车组织策略的重大调整以及行车组织相关计划的变更、跨行业应急联动机制才能应对,如公共安全事件、铁路交通事故、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自然灾害等,由于其持续时间比较长,并且所造成的铁路能力损失大,所导致的铁客车流波动也大。

2铁路突发事件诱因

2.1引起铁路突发事件的因素

引起铁路突发事件的因素比较多,并且错综复杂,有铁路内部和外部的因素,也有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但所有因素都可以包括在四种基本因素之中,即人的因素、设备故障因素、自然因素和管理因素。

2.1.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属于铁路系统内部原因,是指突发事件由人为因素而触发,人的因素可分为人的错误判断、错误行为、意愿的变化等几类,例如机车乘务员操作失误,检修、维修失误,这些因素往往是引发突发事件的直接原因。

2.1.2设备因素。设备因素是指隐藏在设备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即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此类因素是引发突发事件的直接原因,也属于铁路系统内部原因。

2.1.3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指因各种铁路系统所处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异状从而导致铁路突发事件的发生,如地震、大暴雨、泥石流等,一般来说,自然因素是引发突发事件的间接原因,而且短时间内无法消除。

2.1.4安全管理因素。安全管理因素是指在管理制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而导致突发事件的

发生。

2.2按事件引发的原因分类

铁路行车中遇到突发事件,按事件引发的原因可将突发事件分为三类:自然灾害类、技术设备类、交通事故类。

2.2.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人为无法抵制的,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度较强,通常是由地理条件自然天气等因素的变化引起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雷电天气等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造成破坏或者造成铁路客货流的异常波动,从而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行。这类自然灾害产生的危害往往是无法估量的,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2.2.2技术设备。技术设备类突发事件是由于铁路机车、车辆、线路、信号、通信、供电设备设施发生的事故,包括线路、桥梁、隧道设备不良或由于设备不良而引发的耽误列车。

2.2.3铁路交通事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冲突、脱轨、火灾、爆炸等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事故,包括影响铁路正常行车的相关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铁路机车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与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牲畜及其他障碍物相撞。

3突发事件类型的影响

根据铁路行车中出现突发事件的不同程度,对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划分。主要分为一般的铁路突发事件、严重的铁路突发事件、恶性的铁路突发事件这三种,每种不同的突发事件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

3.1一般的铁路突发事件

一般的铁路突发事件在整个铁路行车中发生的概率是最大的,铁路行车都是按照日班计划和运行图的规定组织行车的,一般的铁路突发事件对铁路行车产生的总体影响较小,一般都是小型的铁路事故、影响时间较短,由于铁路部门自身做出了对应的预防措施,因而应对一般的铁路突发事件时还是比较顺利。一般的铁路突发事件在可监控和观察的情况下可以随时解决事件,它一般表现为铁路经济损失较少、涉及范围小、可维持时间较短、对货物流运输的影响不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通过对列车运行图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解决的铁路突发事件。

3.2严重的铁路突发事件

严重的铁路突发事件对铁路运输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由于事件的紧急性,之前做好的预防措施不能够完全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产生的整体危害较大,涉及范围比较广、整体维持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长。由于产生多方面危害一时难以得到解决,在途列车可能会因此而停留在某个站点无法运行,列车运行是不间断的,当遇到严重的铁路突发事件时,铁路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地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措施,调整列车运行径路,采用迂回运输或者不平行运行图运输、多机牵引等方式来保障列车运行。

3.3恶性的铁路突发事件

恶性的铁路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和损失。恶性的铁路突发事件会严重阻碍列车的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对这种恶性的铁路突发事件,只能在原有的运行图上调整列车运行计划,这种情况下的铁路运输面临着中断的可能,恶性铁路突发事件的发生使铁路运输担负着巨大压力严重阻碍了列车的运行。恶性的突发事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持续事件较长,对整个货物的运输产生的影响较大,短时间内不可能将其解决,同时需要借助路外和地方政府的力量,调整铁路行车组织计划,变更原来的运输方案,尽可能减少对列车运行的影响。恶性的铁路突发事件是不可预见性的,事先完全不了解它发生的可能性,尽管这种恶性的铁路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较低,但是一旦遇到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因而铁路部门必须完善对这种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创新和改革相应的安全应急组织措施,提高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铁路行车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4在突发事件下实行的组织策略分析

铁路行车中遭遇各类突发事件时,要按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工作人员本身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理智的思考问题,从而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解决对策。应对不同危害程度的突发事件,采取的各类应对措施也是各不相同的,需要遵循的组织策略也是不同的。

4.1一般铁路突发事件下实行的组织策略

铁路运输是按照运输方案、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来组织运输的,发生一般铁路突发事件后,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运行调整之后,对铁路运输的影响不大,铁路相关部门会依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开行方案,开行方案主要是以一个阶段内区间和车站的通过能力以及作业站的作业能力作为参照依据,根据发生一般铁路突发事件后通过能力来优化列车运行图,从而更好地分配列车资源。铁路行车中的运行计划必须要结合运输方案执行,以此为支撑才能进一步推动铁路行车组织的安排,从而得到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持,有了技术的支持,铁路行车计划的实行也就具有了可行性,与此同时,铁路的运行计划和开行方案必须相互配合,二者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协调一致,从而共同促进铁路行车的安排。铁路运行计划要尽可能安排得周全,涵盖的内容必须仔细检查,包括列车本务机车运用、列车编组计划的变更、装卸点作业能力的大小等,在某个站点进行列车检修的需要重点标注出来,引起注意。另外,合理的列车乘务计划安排可以有力地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将列车的运行计划作为基本的参考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乘务员的出发时间、乘务员的出发地点、乘务员的出发车次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列车乘务计划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计划,正确的乘务安排为列车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于出现的一般的铁路突发事件,列车上乘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加上完善的预防工作,即使出现一般的铁路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小。

4.2严重的铁路突发事件下实行的组织策略

铁路行车中出现严重的铁路突发事件,处理起来难度比较大。在这类情况下,必须对行车组织的原则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这种严重性的突发事件面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将思想认识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任何问题的处理,必须了解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应对严重性的突发事件也一样,了解到引发这类突发事件的原因所在,进而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

发生严重的铁路突发事件时,在调整铁路列车运行计划的同时,可以适当地对开行方案进行调整,主要有以下方法:(1)强化运输调度指挥。充分利用线路能力,发挥联络线的作用,采用迂回进路疏通堵塞的车流。压缩车体技术检查时间和车体停留时间,组织机车立折,在车体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套用车体调整运输组织。提高列车的技术速度和旅行速度加大车辆运用效率。严格按照列车运行图组织行车,尽量减少对运输组织的影响;(2)尽量不影响管内列车和主要分界口的列车运输;(3)提高中间站的通过能力和技术站的作业能力,合理使用机车,在机务段库线能力和整备线能力不足时,可选择车站非到发线存放机车并安排机车乘务员在车站交接,合理调整机车整备地点;(4)加强与上一级调度联系沟通,按照上级指示减少部分专用线列车开行对数,根据突发事件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列车运行径路,减轻事故地段的运输压力。铁路行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如果事先做好充足的准备,严格按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组织行车,可以将事故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5)列车遇到这类突发事件时,根据线路能力损失和其他线路的剩余能力,列车可迂回到其他线路以减少对本线的影响,根据列车的实际运行情况可适当改变机车交路、选择合适的中间站折返,充分利用线路剩余能力和运输资源;(6)组织列车合并运行,必要时可安排列车停运。组织机车紧交路和单机挂车。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各项作业时分标准完成作业,压缩中、停时。组织列车在车站进行平行作业,合理运用机车车辆,加速周转。

4.3恶性铁路突发事件实行的组织策略

尽管恶性铁路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较低,但是一旦出现,如果不能及时地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必然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恶性铁路突发事件给铁路部门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展开救援,将运输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不论是因为铁路设备引发的突发事件,还是自然灾害引发的突发事件,只要发生,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十分严重的。行车组织计划的制定必须在应急机构统一指挥下进行,在安排救援车次的顺序时,救援列车排在首位,其次是抢修作业车,其他列车排在后面。此外,发生这类突发事件后,最重要的是降低中断铁路行车的时间和人员的伤亡人数,恶性铁路突发事件的伤害程度较大,因而相关部门领导一定要在制定这类突发事件的策略时,必须将抢救伤员放在首位,恶性铁路突发事件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要求部门领导做好充分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准备。同时通过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严密的组织保障制度,迅速响应,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全面掌握现场事态发展状况和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运输组织手段,迅速恢复运输秩序。

5结语

在不同的铁路突发事件面前,要求运输组织必须突破常规的组织理念和设备管理边界,对特殊的事情特殊办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进行快速反应。要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非正常行车的实作能力,进一步优化铁路行车组织,逐步提升铁路运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地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凯旋.探究突发事件如何做好铁路行车组织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5).

[2]胡颖升.突况下如何加强铁路行车组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6).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9

网络舆情是极具现阶段中国政治与社会特色的研究领域。作为新兴的社会现象和研究领域,网络舆情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网络舆情研究作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涵盖了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信息技术、情报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兰月新老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共安全视角下网络舆情风险建模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5CXw015)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系统研究公共安全视角下网络舆情风险问题,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提供了参考。本专题共八篇文章,分两组刊发,其中第一组所刊发的四篇文章主要围绕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开展风险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网络舆情风险管理模式、网络舆情首发信息风险评估以及网络舆情主体交互机理研究等;第二组主要围绕网络谣言风险治理问题开展研究,主要包括网络谣言风险发生机理与治理、网络谣言综合分类方法、面向网络谣言的网民心理评估、网络演化博弈分析等。

本刊相信这些研究成果将对大数据时代政府应对网络舆情风险问题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撑作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是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异常波动,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政府公信力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带来不良影响的风险。在这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就是指具有价值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根据发送者的意愿,按照一定的渠道途径和方向,从信息源到达信息接收端的整个活动过程。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建构,是准确及时评价其风险,虚拟社会管理创新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健康舆论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

1相关研究评述

风险评价指标是指用来反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的具体指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的一项基础工程。就这个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不少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如张一文等[1]学者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作用机理,建立了总计44个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李玉海、李友巍[2]则从社会环境、网络舆论主体、主体行为以及网络舆论本体四个方面构建了一套网络舆论风险评价体系。喻国明[3]从时间维度、数量维度、显著维度、集中维度、意见维度来构建网络舆情评价指标体系。兰月新[4]所建立的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则包括3个层面,即网民反应、突发事件信息特性及其事态扩散状况。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以第三方学术机构的中立视角提出了一套社会舆情指数,内含4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5]。此外,戴媛、郝晓伟等[6]也在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所设计的网络舆情信息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就国外的相关研究来看,weltyC、murdockjw.等[7]提出要应用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朴素贝叶斯等方法技术实现网络舆情风险的评价与安全监控。Gil-Garcia[8]则认为网络舆情风险采集、评价和预警主要是运用文本聚类等方法来实现的。tsou等[9]认为通过对网络舆情的主题分类和倾向性分析,可以很好实现网络舆情的风险评价与监管的目标。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整理,可以发现,以上学者在探讨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特别注意以下4个方面:一是注意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以便于指标体系能够切实反映其实际面貌、发展状态以及风险情况;二是注意结合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演化阶段。演化阶段不同,其风险也就不同,着力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演化过程和演化阶段,对于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启迪;三是注意学术整合和研究成果的彼此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积淀,为当前研究奠定了雄厚基础,积极吸取其宝贵成果,对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深远;四是注重技术方法的应用。应用科学的技术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带来便利。本文将在借鉴以上成果的基础上,基于UmL建模方法实际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构建的遵循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在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之时,还需注意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2.1以政府发展规划为指导

政府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工作重点的描绘,它阐明了政府的战略意图,明晰了政府的活动纲领,对于防范、化解突发事件,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也做了重要部署。因此,我们在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坚持政府发展规划的相关指示精神,做到基本精神不背离。在这里,政府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关于互联网发展与舆情应对方面的规划。当然,如果风险评价涉及到具体的地方政府,还应结合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发展规划。

2.2正确定位评价的价值导向

价值导向是“目的价值导向与工具价值导向的辩证统一”[10]。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价值导向决定着评价指标体系的规模、结构、功能、性质以及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11]。因此,建构科学合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确立服务大局、系统评价与效益评价的价值取向。服务大局就是要求我们所做的风险评价要有利于揭示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真相,摆正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向,维护当前政治稳定的大好局面。系统评价就是要把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定性评价指标设计与定量评价指标设计、局部性评价指标设计与整体性评价指标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效益评价就是指在实施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的实质作用,同时又要兼顾风险评价成本,提高风险评价的效益。

2.3处理好评价指标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关系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涵盖一定数量规模的指标,不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但是也不能事无巨细,滥设指标,使整个指标体系背离集约化原则。

2.4科学选择评价指标设计工具

评价指标设计工具是一种评价指标构建的方式和手段。在此,本文选取了一种科学并且简便的风险评价指标设计工作,即UmL方法。UmL是目前比较标准的建模语言[12],是第三代用来为面向对象开发系统的可视化产品说明和编辑文档的方法[13]。该种方法坚持用户导向,包括需求分析、词法分析、用例、类图构建及分析几个环节。其主要应用是计算机相关系统的研发,如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视频点播系统、计算机销售系统等。将之应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国外目前尚未检索到相关文献。就国内看,也是较少的,其中有魏庆平、张秋文[14]将UmL建模语言应用于水电梯级开发移民评价指标体系,刘渝妍、赵卿、陈媛[15]构建了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UmL指标体系框,其研究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总之,将UmL建模语言应用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属较新的尝试。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评价指标构建方法,更显直观和有效。它有利于充分吸收专家调研和既有研究成果的智慧成果,同时又能够把复杂的指标以较为直观的图形和表格的形式加以描述和解释,提高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易操作性、便利性和科学性,是十分难得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工具,这也是本文选用UmL作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工具的重要理由。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UmL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应用UmL语言,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基于这样的思路:在充分考虑和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我们前面所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然后按照UmL方法规定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实施,即首先进行资料收集和专家访谈,掌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的内容,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奠定基础,然后依次进行风险评价指标的筛选、修饰、模型构架,最后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类图,实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

3.1资料收集与专家访谈

UmL建模是一个迭代和增量的过程[14]。整个指标体系设计、建立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相关的具体资料的收集,并对一些专家开展访谈。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对大型数据库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如中国知网多个数据库、超星图书馆等,查找汇聚有关风险评价的资料;二是学术会议专家咨询。如作者参加“中国社会公共安全论坛(2013)”(上海,2013年5月)、中国特色防灾减灾高层论坛(北京,2013年6月),就风险评价的相关问题,向与会专家、学者进行咨询。这些工作使我们获得了初步的认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尽管内容驳杂,涉及范围广,但主要还是体现在生成风险、传导扩散风险和平复风险3个方面。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生成风险。就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网上酝酿、产生网络舆情信息流进而传播扩散的可能性。

(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扩散风险。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演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题延伸。即在传导扩散过程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关注的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深入,使得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所包含的意义更多;二是范围扩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波及人群更广泛,使得更多的人受到突发事件的牵连和波及,也使得更多的人把关注精力投入到该信息流传导扩散中;另一方面是信息流的传导扩散地区扩大,使得一些范围较小的区域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演化上升成为全国性问题;三是危害增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快速传导扩散,使得导控成本快速增加,导控困难加大,给突发事件的现实处置和应对带来诸多不便,其现实危害和不利影响呈现上升趋势。

(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平复风险。一般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演化,波及范围增大,影响加重,使政府倍感压力,在此情况下,政府部门必会采取措施,应对舆情信息流的风险与危机,使之逐渐衰退平复。但是这种衰退平复背后往往也不是绝对性的,在某种情况之下,也存在着死灰复燃、话题重启的可能性,也就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平复风险。

3.2评价指标的分析与筛选

评价指标的分析与筛选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信息流风险评价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的工作包括3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1)指标初选。对现实实践中的概念进行认真研读、分析、选择,得到初始指标:地区、网民、网民知识、生活保障、地区GDp数值、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和谐、地区和谐程度、收入、网民浏览次数、上网群众、主要网站突发事件议题点击率、类型、信息流、网站、浏览突发事件议题网民分布情况、主要网站议题回复、突发事件议题回复网贴数量、网络跟帖、网民发言情况、政府舆情响应速度、指标、政府舆情回应民众满意度、教育水平、网民职业、个人收入情况、浏览突发事件议题网民职业分布情况、政府回应情况、跟帖情况、监测人员情况、温饱、监测平善程度、和谐情况、舆情信息流已持续天数、信息流扩散天数、刊登突发事件议题主要网站情况、刊登突发事件议题数量、地区网民、突发事件解决情况。

(2)参与者提炼。基于UmL建模语言规范,同时结合我们现实询问访谈中所涉及的实际人群,可以将参与者提炼划分为三大类:互联网用户、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和研究人员,一般而言,互联网用户、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是系统信息的提供者,研究人员则是系统信息的分析者。

(3)指标的复选。就是对初始指标做进一步的分析,挑选出更加适合需求的指标。其一,删除语义清晰度不明的词汇。如地区、温饱、生活保障、网民知识、教育水平、类型、指标、信息流;其二,保留语义近似的词中表达更为准确恰当的一个词汇,如地区和谐程度(和谐、地区和谐程度、和谐情况)、地区人均收入水平(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收入、个人收入情况)、主要网站突发事件议题点击率(网民浏览次数、主要网站突发事件议题点击率)、突发事件议题回复网贴数量(突发事件议题回复网贴数量、网络跟帖、网民发言情况、跟帖情况)、政府舆情回应民众满意度(政府舆情回应的民众满意度、政府回应情况)、舆情信息流已持续天数(舆情信息流已持续天数、信息流扩散天数)、地区网民(网民、上网群众、地区网民)、浏览突发事件议题网民职业分布情况(网民职业、浏览突发事件议题网民职业分布情况)(见表1)。

3.3评价指标的用例修饰

根据表的顺序,依次对每一个候选指标按反应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的不同方进行文本描述(见表2、3、4)。

3.4评价指标的构架模型

一是分组。分析“shall”语句中的内容并提取名词对象:国内生产总值、可供支配收入、社会和谐的基本程度、网民人数、有效点击的数量、演化地域范围、扩散程度、时间范围、职业类型、回应的是否迅捷、认可程度、人员素质水平、应急平台、突发事件的满意程度。对这些名词进行分组,以获得抽象的实体类。(1)含有国内生产总值、可供支配收入、社会和谐的基本程度、网民人数、这些词汇的用例,均从不同角度反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生成风险,可以归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生成风险类;(2)含有有效点击的数量、演化地域范围、扩散程度、时间范围、职业类型这些词汇的用例,反映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扩散方面的风险,可以归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扩散风险类;(3)含有回应的是否迅捷、认可程度、人员素质水平、应急平台、突发事件的满意程度这些词汇的用例,展现了网络舆情信息流平复的风险,可以归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平复风险类。

二是包图和初始构架模型确定。在上述分组的基础上,用包图表示各子系统(类)的边界(见图1、2、3)。

d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将矩形作为系统的边界,将上面已经构建的四个包图做整体合并,这样得到了初始构架模型(见图4)。

三是关系引入。建立用例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用例进行泛化处理,同时加入参与者,分析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步骤,得到图5、6、7。

四是完善初始构架模型。初始构架模型建立后,并不是意味着全部工作的结束,下一步工作就是得到各用例图作进一步的规范和抽象。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用例做更深层次的规范、抽象和替代,使指标更加科学有效。(1)规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生成风险类包图。由于地区网民用例只是一个客观情况的说明,无法用具体的数值来评价,因此用地区网民数量用例来代替,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上访人员的具体情况;(2)规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扩散风险类包图。用刊登突发事件议题主要网站数量用例代替刊登突发事件议题主要网站情况用例,用浏览突发事件议题网民的分布省份数用例代替浏览突发事件议题网民分布情况用例,用浏览突发事件议题网民职业分布数量用例代替浏览突发事件议题网民职业分布情况用例;(3)规范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平复风险类包图。用突发事件解决民众认可度用例代替突发事件解决情况用例。用监测人员素质水平用例代替监测人员情况用例。经过处理,每个包图内没有出现超越包图界定范围的用例。

笔者将引入新的参与者,即研究人员,同时将五个包图合并为完整的用例图,从而得到比较完善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架模型(见图8)。从图中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生成风险、传导扩散风险和平复风险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抽象用例的具体表现,在三个包图之下是各个具体的二级指标用例。

2.5评价指标体系的体系结构类图分析

“UmL中的包图是从专家抑或研究人员的观察角度收集系统的需求,而其中的类图则能为分析人员提供模仿现实世界的表达方式,让分析人员使用研究人员所采用的术语与研究人员交流”。[16]我们通过一系列步骤,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各级指标进行优化处理,从而获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随后我们又应用UmL的辅助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类图(见图9)。显然,从结构上来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根类、大类和实现类三个层次组成。最高层面的属于根类,根类往下是大类,这两者之间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大类是根类的深入拓广,体现的是根类的要求和特征,而根类又不能脱离大类而存在,离开了大类,根类就变得没有实际意义;再往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大类又是由各自的实现类组成。各个实现类通过属性的详细描述,展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的诸多特征,进而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创造了条件。可见,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是由较低层次的对象构建并支撑起来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结构类图,我们就能够明晰地确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的指标项。

3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基于UmL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后,为检验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我们对之进行了效度和信度的检测。

3.1效度的检测

衡量我们所构建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效度,我们主要是通过计算评价指标的内容效度比(CVR)来实现的,计算公式为:

CVR=■

其中,ne为评定人员中认为指标很好地表示了评价对象范畴的人数;n为参加评定评价效度的总人数。若半数评定者不予认同该评价指标体系,CVR即为负值;所有评定者不予认同该评价指标体系,CVR为-1;评定者认同与不认同的意见出现相等时,CVR值为0;所有评定者都认同评价指标体系时,CVR值为1。就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我们征询了21位评定专家的意见,并通过统计得出了内容效度比CVR(见表5)。

我们发现,约有80%以上的指标效度比值在0.71以上。因此,该指标体系的指标大部分能够较好反映评价对象的特性要求,具有较高的效度,达到了指标构建的要求。

3.2信度检测

对指标体系的效度检测合格后,我们采用计算克朗巴赫(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的方法来检测我们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其中克朗巴赫?琢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4结语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属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设计既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本文在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需注意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应用新的研究方法,即UmL方法,来探讨构建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属于一种新方法的应用。同时,基于该方法,可以实现评价指标构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即能够充分发挥专家、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普通民众在风险评价指标遴选中的作用,进而有助于增强评价指标遴选的科学化和包容性,同时这也在客观上起到了宣传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工作,提升政府和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的效果。当然,除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要成功实施还需要很多支持性的举措,简单来说,包括:一是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透明化及回收、处理机制,保证风险评价数据能够有效、及时和准确的获取;二是尝试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系统。即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科技,建立联网、快速、高效的风险评价系统平台,实现风险评价迅捷化;三是建立健全风险评价人力支持体系。即为我们要开展的风险评价工作配备良好的操作人员队伍,这一队伍可以由专业技术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及特定行业专家组成;四是重视评价结果应用。真正使风险评价成为改进政府工作作风,提升政府风险沟通能力的有效手段。只有将这些工作进行系统落实,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才可能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等.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0(11):71-75.

[2]李玉海,李友巍.网络舆论风险评估体系探讨[J].情报杂志,2010(01):128-131.

[3]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11-13.

[4]兰月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1(07):73-76.

[5]谢耕耘,刘锐,徐颖,等.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5.

[6]戴媛,郝晓伟,郭岩,等.我国网络舆情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0(04):12-15.

[7]weLtYC,mURDoCKJw.towardsknowledgeacquisitionfrominformationextraction[C].proceedingsofthe5thinternational

SemanticwebConference(iSwC’06),athens:Ga,2006:709-722.

[8]Gil-GarciaR,pons-porrataa.Dynamichierarchicalalgorithmsfordocumentclustering[J].patteRn,ReCoGnitionLetteRS,2010(31):469-477.

[9]BenjaminKY,RaymondwmYuen,QiYeeKwong,etal.polarityClassificationofCelebrityCoverageintheChinesepress[C].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ceanalysis.mcLean,USa:2005.

[10]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50-351.

[11]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评价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13-114.

[12][美]施穆勒.李虎等译.UmL基础、案例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15.

[13]omGUnifiedmodelingLanguageSpecification[eB/oL].[2016-03-20]http://.

[14]魏庆平,张秋文.水电梯级开发移民评价指标体系的UmL模型[J].水力发电,2006(9):13-17.

[15]刘渝妍,赵卿,陈媛.基于UmL的老年人口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框架模型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0):14-19.

突发事件的分类标准篇10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应急管理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期间,建成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和各行业、各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管理法规、制度、政策体系,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系统和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建设

(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和自身实际,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设立应急管理机构,配齐配足工作人员。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领导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责任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市政府各部门要根据需要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应急管理机构,指导本部门、本行业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力争20*年*月底前,所有县(市)区、乡镇、社区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要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开展较大规模的集会、庆典、会展等活动,要督促主办单位及时制订应急预案。编制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捷实用,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要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将各专项应急预案、市政府部门应急预案、县(市)区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报市政府备案。各级各部门要抓好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不断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各级各部门及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联系工作机制,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加快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并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建立健全科学决策和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于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发地县(市)、区政府要立即开展先期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出现次生、衍生事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调查评估制度。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客观公正地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四)加强应急体系规划建设。要认真制订并组织实施“*”期间全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全市各类资源,统一规划建设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各级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级和本行业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相衔接工作。

(五)加强法制和政策体系建设。做好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各项实施准备和贯彻落实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将应急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制定保险、抚恤等政策措施,解决基层群众和专业应急队伍的实际困难;不断探索利用保险等各种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研究制定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研发适合基层、家庭使用的应急产品,提高应急产品科技含量;研究制定推进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和规范社会各界从事应急志愿服务;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形成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社会风尚。

三、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

(一)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搞好衔接、标准规范、整合资源的建设原则,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建设具备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市级综合应急平台,并实现与国务院、省政府及同级政府主要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和各县(市)、区也要建立完善相应的应急平台。各级各类应急平台要注重完善信息报告和预警功能,通过公用通信网络向街道社区和乡村等基层组织延伸,着力解决边远山区信息报告和预警的不畅问题,努力构建覆盖全市的应急管理信息网络。

(二)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要整合现有应急救援队伍资源,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骨干队伍、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强化公安、消防、武警和驻地部队等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建设。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对现有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布局调整和装备补充更新,强化队伍的培训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要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积极参与社会救援。研究制订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办法,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织和培训。各级政府和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应急救援专家队伍,为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建议。

(三)健全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在普查和整合现有各类应急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制度,统筹规划应急物资储备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的信息储备,提高统一调配能力,形成完备的物资保障和储备体系。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保证及时补充和更新。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依托现有各运输企业,建立应急物资和队伍的紧急快速运输通道,形成联合运输网络系统及协调机制;依托各通信企业,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应急管理和指挥机构间通信网络,保障突发事件现场与各级应急指挥机构之间通信畅通。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安全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加强对有关技术资料、历史资料、风险隐患等的收集整理,建立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根据防震减灾工作有关规定,将具备条件的广场、绿地、公园等规划为灾时避难场所。各县(市)、区政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根据各自实际,也要建立相应的应急保障体系。

(四)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切实保障公共安全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中确需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每年适当安排政府预备费,用作公共财政应急储备资金。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确保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资金按时足额发放。通过提取安全费用、风险抵押金等手段,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投入机制,增强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

(五)强化风险隐患普查和监控。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力量每年适时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切实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公安、国土资源、建设、交通、农业、水利、卫生、环保、林业、安监、质监、地震、气象、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监管手段,对本行业和领域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普查,落实各行业和领域安全防范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要切实落实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经常开展风险隐患的排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落实责任,限期整治,尽快消除。

(六)加强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完善突发事件监测网络,增加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面,不断提高监测水平。对监测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开展风险分析,及时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

(七)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市及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要将应急管理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采取开辟专栏等形式,宣传应急预案和应急防护知识。要着重做好各中小学校、城镇社区以及农村基层应急预案的宣传、解读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应急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要引导生产经营企业依法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要引导高危行业企业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积极推进应急知识进校园,把公共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八)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关于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及时准确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事件影响的地区。突发事件发生单位要及时向有关单位和救援机构报告;县乡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向上一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要通过鼓励社会公众报告、举报,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形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制度,对迟报、漏报甚至瞒报、谎报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值班工作条件,明确值班人员责任,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九)全力做好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及直接受其影响的单位要及时掌握、准确判断突发事件发展态势,根据预案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规定及时报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依照应急预案规定及时采取相关应急响应措施。事发地人民政府要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关预案,组织调动应急资源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应急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

(十)认真做好统计评估和趋势分析工作。建立突发事件统计、评估和分析制度。每年年初,市政府组织有关方面对上年度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对当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作出趋势分析。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每年12月底前,向市政府报送年度应急管理工作评估报告和趋势分析。各级各部门都要根据分类分级标准,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突发事件的统计信息实行季度和年度报告制度,由市民政、安监、卫生、公安部门分别归口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情况。要研究建立突发事件发生后统计系统快速应急机制,及时调查掌握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并预测发展趋势。

四、加强领导,积极构建良好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把应急管理摆到重要位置。要在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度和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把应急管理工作情况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加强指挥,注意总结应急管理工作规律和经验,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不断增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立完善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奖惩制度,对不履行职责引起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对预防和处置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