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管理体系方案十篇能源管理体系方案十篇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30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1

家庭档案资源是我国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角度分析家庭档案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思考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推进家庭档案建设,提出通过优化顶层制度设计把家庭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法。

关键词:

档案资源;家庭档案

1国内家庭档案资源建设研究现状

我国对家庭档案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迄今已取得丰硕成果,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关于家庭档案的意义、作用和功能的研究;第二,关于家庭档案管理理论的研究;第三,从信息化建设方面研究家庭档案;第四,从档案资源建设方面探讨家庭档案建设;第五,关于家庭建档实践探索的研究。国内对家庭档案的研究主要从家庭档案概念、范围、特点价值、功能、分类、管理等方面展开,而对于资源体系建设的研究较少,从国家档案资源体系顶层设计层面来思考的就更少了。2008年,国家档案局提出“两个体系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理论研究步伐加快,除探讨如何加强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外,还提出加强非国有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拓宽国家档案资源体系的范围。与之相关的论文主要有:黄项飞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创新思维》、袁姣英的《家庭档案与国有档案的关系刍议》、张敏、苏建功的《对家庭档案与两个体系建设的认识》、王小兰的《“十二五”期间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发展战略之我见》、胡燕的《我国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多元化探析》、王萍的《基于文化认同视角的体制外档案资源建设思考》等。

2家庭档案建设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2.1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理论要求

把家庭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前,应首先明确几个概念。首先,什么是国家档案资源?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认为:“国家档案资源,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总和。”[1]这一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档案资源的来源包括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另一方面,其形成对象必须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根据这一概念,我们判断一种档案是否属于国家档案资源体系,不能仅看它是否具备“国有”属性,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材料也应包括在内,还要看它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即是否具有满足某种需求的价值。其次,什么是体系建设?体系是一个科学术语,是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体系建设就是设计一整套制度,按照规定把指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以实现最佳优化和配置。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就是对整个国家档案资源科学安排、合理分配,使档案资源达到最优配置。这种建设,不仅着眼于目前,更要提前科学规划,满足将来需求。弄清以上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家庭档案,它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内的各个成员,在从事家庭事务和某些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记录并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考使用的各种资料,如日记、书信、手稿、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证件、凭据等等。以上定义说明家庭档案在来源上,是由家庭成员也即个人形成的,在价值属性上具有保存备查价值,这种保存价值对家庭有利,也可能对国家社会有益。一般认为,家庭档案虽不像国家、集体、国有企事业单位产生的档案那样肩负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但家庭档案在传承文化、反映社会历史、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档案资源的“来源”属性,家庭档案虽非“国有档案”,但亦应包括在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范畴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档案正从“资料时代”走向“资讯时代”,档案的主要功能从以为书写历史、证明历史、收藏历史等服务为主,向现实信息、资讯要求、未来发展转化。这些都要求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完整齐全、种类丰富的资源体系。建设开放的档案资源体系是科学发展档案事业的新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档案部门的新任务。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指出:“凡是涉及人民群众的档案,凡是人民群众需要利用的档案,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用的档案,都要纳入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他提出,全国档案系统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纳入到档案工作体系中,把人民群众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是把家庭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范畴的理论基础。

2.2家庭档案资源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一直偏重国家、集体档案,轻个人家庭档案,家庭档案保存保管缺乏科学指导,档案损毁、丢失现象严重。湖南省档案局于2014年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在家庭档案收集方面,26.7%的被调查者注重档案收集,55%的被调查者只收集自认为重要的档案;在家庭档案整理、保管方面,只有32%的被调查者比较认真地进行了档案分类并加以保管,完全没有保存档案的被调查者比例高达22%。调查结果说明,家庭档案保存状况堪忧。随着档案工作形势的变化及人们对于档案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一些地区的档案部门逐步认识到家庭档案的意义并积极探索实践。但总的来说,我国家庭档案管理处于自发、无序、无为状态,缺少国家层面的参与。

2.3家庭档案资源结构出现新变化

新形势下,现代家庭档案相对于传统家庭档案有了较大区别。传统的大家族演变为多个小家庭,与之相应的是家庭档案内容由家族的家谱、族谱转变为家庭成员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交档案和个人成长及生活经历档案。档案载体形式更加多样化,由单一的纸质档案转变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声像视频档案等多载体并存。与此同时,家庭档案数量成倍增加,保存方式各不相同,这些都要求加强家庭档案建设的理论研究,要在国家层面确定家庭档案的地位,把家庭档案建设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体系之中。传统观点认为,家庭档案是个人或者家庭所保存的档案,在整个国家档案资源体系中无关轻重。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家庭档案的地位,明确家庭档案生动反映了家族的历史变迁,其作用是国家档案所不能取代的,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实国家档案资源体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既要接收官方档案,又要接收民间家庭档案,改过去“单轮驱动”为“双轮驱动”的接收方式,既充实国家馆藏,又有效保护民间家庭档案[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有利条件下,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的契机下,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要求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家庭档案在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地位,积极推动家庭档案工作,在档案工作法律法规中明确家庭档案资源属于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使广大档案工作者能理直气壮地推进家庭档案建设,做好家庭档案宣传,提高全社会家庭建档的积极性,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做出贡献。

3家庭档案资源纳入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体系的具体策略

3.1完善家庭档案管理体制机制

从管理学角度看,体制指的是明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及其相应关系的制度。根据中办、国办《意见》的要求,要不断完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树立大档案意识,充分认识家庭档案在国家档案资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体制内,可考虑在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各级档案学会中设置家庭档案管理机构,专门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家庭建档工作;可扩大现有业务部门职能,突出家庭档案管理的重要地位。《档案法》提出,“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档案事业,对全国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监督和指导”,这一要求主要侧重于“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随着社会转型,家庭档案大量产生,公民档案保管意识不断增强,档案部门应顺应时代变化,及时转变自身职能,延伸服务的广度。《档案法》明确规定,档案部门对个人或家庭保管的对社会和国家有价值的档案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和指导权;对个人保管的档案在安全保管、寄存出卖、移交捐赠等方面也有明确规定。因此,对于家庭档案管理,档案部门不能缺席、更不能缺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家庭档案管理体制机制。

3.2建立健全家庭档案工作规范标准

目前,《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条例》,虽未明确提出“家庭档案”这一名词,但对于个人保存的档案有法律要求,主要体现在移交、捐赠、寄存等方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相关规定,综合制定家庭档案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各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提前介入工作,加强监督指导,要制定出本地区家庭档案收集范围与整理保管要求,内容要涵盖家庭档案的收集与鉴别、保管与保护、提供利用等方面,特别要细化家庭档案的门类和载体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档案工作规范标准既要确保公民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家庭档案的安全,也要符合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规定。在国外,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在立法中规定了档案管理机构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私人档案拥有强行登记权和优先购买权,我国法律没有规定档案部门拥有强行登记权,但规定了档案部门可以优先购买或征购,并有权代为保管有价值但保存条件恶劣的个人档案。档案部门行使优先购买或征购家庭档案的权力或代为保管时,必须保护作为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家庭档案不受侵犯。

3.3探索家庭档案资源管理模式

一是立足传统模式进行创新。目前,很多研究者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比较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比如,进行家庭档案登记、档案部门代为保管家庭档案,等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家庭数量庞大,且存在较大的地域性差异,因而推行整齐划一的家庭档案保管模式并不现实,需根据国情省情,寻求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管理模式。笔者建议,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仍以各个家庭为单位保管家庭档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家庭档案建档标准指南,通过现场培训、远程培训等方法指导家庭建档;以村、社区为单位对家庭档案进行统一登记管理,摸清本地保管的重要档案家庭,可通过征集或购买方式征集入档案馆,或重点指导家庭档案保管。二是积极实践新管理模式。档案部门应根据各地开展家庭建档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实践家庭档案管理新方式、方法。遵循“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社会管理家庭档案的工作模式。如,在明确档案所有权的基础上,建立家族家庭档案馆、家庭档案服务中心等,采用国家拨款或经费自筹的运行管理模式;开发家庭档案管理软件,建立家庭档案数据共享模式,实现家庭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毛福民.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J].中国档案,2002(2):5.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2

一、我国历史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体系的必要性

1.历史档案资源是国家和社会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档案作为社会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具有构建人类社会记忆的作用和价值。档案承载了组织、国家和整个社会的历史记忆[2]。档案是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档案记录了某个历史行为或事实的发生过程,档案与档案之间的联系则能反映出某一时期组织或者国家的全貌,能够最大程度地描述当时的历史过程。历史档案资源的重要作用要求从保存和传递社会记忆的高度来看待档案管理活动。

2.数字资源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对我国历史档案的深度开发利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档案的载体形式丰富多样。由于不同时期条件的限制,档案的载体也各不相同。大多数历史档案都以竹简、布帛、金属等固态的形式存在,这在充分还原历史原貌的同时,也给档案的开发利用造成了较大的难度[3]。首先,传统载体的档案在传播上受限于客观条件,不便于远距离传输和利用。其次,基于档案保护的需要,历史档案的复制受到较大的限制。

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的建设则能克服传统载体的档案在保存、传输和利用等方面的弱点,将历史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便于不同的利用者在不同时间、地点方便快捷地利用档案资源[4]。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能够更好地提升历史档案的利用率和利用效果,在节省利用成本的同时,加强对原始档案的保护。

3.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的构建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档案资源建设

历史档案是我国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历史记忆的重要联结,在国家档案资源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构建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能够完善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对促进我国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够进一步完善国家信息化建设。

二、我国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全国层面上来看,缺乏部级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办法与方案。历史档案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在进行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与数字化开发时,更需要制度上的保障。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中仅对档案的保存和开放问题进行了统一规定,对档案数字资源建设问题并没有详细说明。

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缺失这一问题已在各地历史档案数字化和数字历史档案馆建设的过程中显现出来[5]。由于各部门在进行历史档案数字化时缺乏统一规划、标准不统一,历史档案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在历史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和开发难度较大,因档案保护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进展缓慢甚至是搁浅。因此,从面向服务的角度出发,采用前端控制原则,在建立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之时,根据不同的档案类型、载体类型设定数字化标准。在历史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为已有的历史档案信息制订标准的信息交换格式,提供转换手段,可以将信息转换为标准的交换格式在网络上传输或存入可移动媒体,这样才能为国家层面的历史档案数字资源建设打下基础。

2.数字化程度不高

我国历史档案数量非常丰富,分别保存在全国各级档案机构及博物馆、文化馆等其他文化机构中。、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藏1000余万件明清档案,截至2013年8月底,,扫描档案图像约142万件,数字化程度约为14.2%[6]。四川省档案馆就保存着最珍贵、最完整的清代巴县地方政权档案11万卷以及民国档案45万卷,但数字化程度并不高[7]。

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源,但目前绝大多数历史档案由于各种原因处于濒危状态,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很可能造成人类记忆的断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历史文化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3.历史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标准缺失

与其他类型的档案相比,历史档案更具特殊性。历史档案不仅具有作为凭证还原历史事实的功能,而且由于其年代久远具有载体上、内容上、形式上的特殊性[8]。如,大多数历史档案都是纸质载体的传统档案,且由于语言文字的变化这些档案的内容常常难以辨识。历史档案在载体、内容、形式上的特殊性要求其档案管理系统也应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国际档案管理系统标准和中国档案管理系统标准中,几乎没有针对历史档案的条款。

标准的缺失会给历史档案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同时也不利于对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在对历史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中,难以构建有效的元数据体系,对历史档案进行元数据的获取和管理。同时,因缺乏统一的功能需求标准,历史档案管理系统的升级和扩展成为明显的难题[5]。不同系统中所规定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接口不同,在进行历史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迁移、备份过程中,很难实现各个系统的有效兼容。

4.数字资源体系中开放与保密程度难以把握

部分时期的历史档案因其年代、所涉事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需要在利用过程中加以控制和保护。自民国时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档案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同时部分档案中可能会涉及当代人的个人隐私。因此,在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采取的保密措施[9]。历史档案开放利用的迫切性与保密的诉求的矛盾为历史档案利用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这也是建立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的一项关键难点。

数字化环境下历史档案的利用率、利用速度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10],而且难以对数据库中的每一份历史档案的保密要求进行审核,因此很容易产生泄密的问题。在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所有档案进行详细的密级设定,这无论在内容的辨识上还是在密级设定的工作量上都存在巨大的难度。开放与保密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所带来的问题影响了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的利用模块,不利于对历史档案进行深度的开发和探索。

三、完善我国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历史档案数字资源管理、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从法律制度、内容建设、标准建设、保护机制、密级设定这几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历史档案资源利用体系的对策。

1.完善针对历史档案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

要建立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必须以有效的、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和依据。因此,完善我国档案法律体系中关于历史档案的条款,以及构建有效的历史档案管理制度,成为建立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的基础性环节。完善历史档案相关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加强对历史档案管理进行规范,增加对全国范围的历史档案工作具有指导功能的条款。《档案法》是我国档案领域中的基础性法律,是开展档案业务的法律依据。在《档案法》中明确对历史档案管理的规定,使得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同时,在《档案法实施细则》中对具体的条款加以解释,使历史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更具可操作性。

其次,针对历史档案的特点,制定并实施历史档案管理的规章、条例。在《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专门规章和条例,便于进一步规范历史档案工作,为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提供更为细致的法律保障。

最后,完善各级历史档案管理制度,对历史档案的收集、鉴定、整理、著录、保存、利用等各个环节加以明确规定。与其他档案类型有所区别,历史档案在来源、形式、载体等方面都存在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尤其是历史档案管理机构应当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加强对历史档案数字资源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2.提升历史档案数字资源质量并丰富其内容

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丰富的资源内容。内容是建立该资源体系的基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自2008年5月停止提供在线查档的功能,我国大多数综合型档案馆也未能有效提供档案数字化在线查询的功能。这一方面受制于档案在线利用的制度和技术落后等问题,同时也受制于数字化历史档案的数量小、质量差等问题。建设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必须要提升其数字化程度和数字化的质量。

首先,开展历史档案数字化资源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同时加强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利用社会渠道收集历史档案的数字化资源,一方面能够丰富档案的来源,另一方面也能节省档案管理部门的数字化成本。同时,对于馆藏历史档案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率较高的历史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以不断丰富历史档案数字资源。

其次,严格控制历史档案数字资源的质量。质量是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的基础,也是该资源体系是否可信、可靠的关键所在。提升历史档案数字资源采集标准、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扫描技术,是提高历史档案数字资源质量的有效措施。

3.构建历史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标准

历史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体系必然离不开历史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10]。质量高、兼容性强、功能完备的历史档案管理系统对系统标准的成熟度依赖性也较高。规范系统建设标准可以明确历史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的通用型需求、功能型需求等。其中,功能型需求可以结合历史档案自身以及管理的特点加以规范。

历史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系统标准同时还应当包括历史档案元数据采集标准。对历史档案的系统化管理离不开元数据。因此,建立针对历史档案的元数据体系,能够提升历史档案资源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系统中的兼容性。

4.建立历史档案数字化的保护机制

由于时间久远,历史档案十分脆弱,纸张等载体易于损毁、字迹易于消失。因此,需要对历史档案保护加以充分的重视,尤其是在对历史档案数字化的过程中,要保证档案载体、内容等不受破坏[11]。档案数字化主要是通过对档案的光学扫描形成图像的过程。在扫描过程中,光能会破坏纸张或档案载体的化学结构,造成档案载体脆化损毁、字迹褪色模糊等现象。在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历史档案数字化工作,但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保护:

首先,建立数字化采集标准,增强数字化成果的兼容性和可重复利用性,尽量减少档案数字化的次数[12]。光能会对档案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减少数字化扫描的次数能够有效减少扫描对档案造成的破坏。同时,讲过系统、标准流程的数字化后的数字档案具有很强的重复利用性,而且不会因为重复利用给历史档案带来伤害。

其次,建立历史档案保护的问责机制,明确权责范围。在历史档案数字化造成的损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破坏来自于人为操作的失误和疏忽。因此,规范历史档案数字化流程,明确其中的权责体系,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人为原因给档案造成的损坏。

5.建立特殊历史档案的密级体系

历史档案数字资源体系的建设会增强档案开发、利用,提升档案传播效率。在这一数字资源管理体系中,应当更加重视对涉及国家秘密、组织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档案加以保护。因此,应当针对特殊时期、与特殊事件和历史人物相关的档案进行密级鉴定和隐私保护,构建完善的密级体系。

首先,结合国家和组织秘密划定历史档案的密级。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组织秘密的历史档案,严格划定密级并设定时间范围,从而进行访问控制。如对于社会重大历史事件的档案,应当充分评估其密级,并限制访问。

其次,结合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划定历史档案的密级。例如,民国档案对民国时期历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应当加以开发利用。但是,这些档案中可能涉及当代人的隐私信息,对于该部分档案就要进行严格的保护,防止个人隐私被泄露。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3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动力学

高校档案馆是传承文化、保存信息、参与教育的组织,具有较强接受性和兼容性。数据管理与高校档案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结合,既是大数据时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档案馆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的需要。数据管理与档案馆管理完美结合,则是从业者一直探索方法和路径。现有数据管理成果及实践证明:规范、科学、系统、智能化的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对于实现由传统档案馆管理向学习者为中心的移动互联化的数据管理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管理与数据管理体系理论

数据管理,在移动互联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高校档案馆管理提供全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径;可以保障档案馆在移动互联网络化、大数据时代中为用户提供高效能的数据和信息服务,对文化传承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处于大数据集成中心的档案馆来说,如何构建数据管理体系,把文化和数据传输到移动终端,意义更为重要。

(一)数据管理的基本内涵。数据管理是指对人类现有的数据、数据的创造过程和数据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它指识别、获取和利用知识,并能保证终端使用者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随意获取知识、使用知识、分享知识,并用不同的形式进行传递,让其他终端用户通过不同方式将其应用于实践。数据管理体系包括组织能力、工具与方式、技术支持、学习型组织、知识产品、数据的共享和评测等方面。就是把现有的知识数据用新的方式加以呈现。数据管理是复杂的系统过程。为实现数据管理在高校档案馆中应用,选择合适的数据管理模式,构建严格的数据管理体系结构至关重要。数据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以终端学习者为中心,以数据、信息、知识作为战略资源基础,以知识数据的创造、积累、共享及应用为目标,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二)数据管理体系概述。数据管理体系则指为实现数据管理目标而建立目标、手段以及相应的逻辑关系。数据管理理念和数据管理环境是构成数据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1.数据管理理念由数据管理组织的制度和文化两方面组成。制度包括管理标准体系、激励政策等制定,规范数据采集和管理流程,便于大数据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通过激励政策鼓励档案馆工作人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工作中。文化则由组织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构成,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态度和价值观上与客户的需求高度认同。2.数据管理环境是一个技术支撑平台及其运行的环境。主要用于数据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通过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和应用;数据管理软件是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大平台,包括数据的鉴别、获取、存储、共享、创新和使用等各分支系统。数据管理环境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管理支持系统:如数据库、知识库、多库协调系统、互联网等基本技术手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沟通和传递方式等;(2)数据管理的内容:内容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通信管理等;(3)知识的获取和检索:包括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工具,例如智能搜索、多模式检索、多策略搜索、多层次获取和检索等;(4)数据的传递和共享:建立数据分布图、数据文档、数据传递架构、数据的传输、打印等;(5)数据的反馈与评价:通过建立一种良好的管理关系,激励终端使用者使用和共享数据、丰富数据内容、评价和反馈数据的真实性等,促进数据效益最大化和数据集成的最大化。

二、系统动力学原理下的高校档案数据管理体系构建

系统动力学是系统科学理论与计算机仿真紧密结合、研究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的一门科学[1]3,把系统动力学理念引入档案数据管理,是理念和方法上的创新。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模型主要由三个环节要素构成:档案馆数据管理资源,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这三个环节要素构建档案馆数据管理稳定结构:数据管理资源是基础,数据管理系统是核心,数据管理绩效评价是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资源设施。档案馆数据管理资源设施是支持档案馆引入数据管理的支撑要素,主要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1.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硬环境。(1)数据资源是档案馆数据管理客体对象,是档案馆数据管理的基础。档案馆数据资源包括三方面内容:档案馆文献资源、虚拟馆藏以及网络、数据库等数字资源。(2)档案馆人员既是档案馆数据管理的主体,也是数据管理的客体,是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了档案馆管理员及档案馆用户,前者是档案馆提供服务的主体资源,而用户则是服务客体对象。在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中强调用户为中心,强调档案馆馆员参与管理和监督,在大数据管理体系下才可以做好档案馆数据管理工作。(3)档案馆基建设施是指档案馆建筑和档案馆内部环境。优雅的环境对于用户来说,都会产生舒适的感觉。从服务角度而言,既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吸引用户利用档案资源。(4)档案馆技术设施是指档案馆能够为数据管理实践提供的技术基础设施。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络环境、多媒体技术、大数据查询中心、数据导图、自助服务设备等等。2.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软环境。数据管理软环境主要包括档案馆目标管理,结构与制度建设,文化理念建设,战略规划建设。(1)目标管理:数据管理的出发点不同,但是数据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如何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档案馆数据管理的目标是提升档案馆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更好地服务用户。(2)结构与制度:档案馆数据管理的实施需要组织结构进行相应的和适应性的调整。因此制定出相应的档案馆数据管理运行制度至关重要,如大数据管理的流程与运行制度、大数据管理评价与反馈制度等。(3)文化理念建设:档案馆文化理念是为全体员工认同、遵守的特色价值及活动观念,是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的灵魂。档案馆文化理念具有导向、示范作用、激励作用、辐射功能,从而促进档案馆数据管理实施。由于创新是档案馆数据管理的核心,因此档案馆数据管理需要的是创新型档案馆文化,其实质是一种知识创新文化、知识共享文化、依赖合作文化、学习型文化、以人为本文化。(4)数据管理策略:档案馆数据管理策略可分内部和外部两个策略。内部策略主要是分析与整合内部现有数据资源、人力资本;建立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构建档案馆学习型组织;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管理体制;建立档案馆数据管理的运行机制与评价反馈机制。外部策略主要有同其他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共享协作体;建立开放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档案馆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

(二)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流程。档案馆数据管理流程,就是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和检索的流程[2]50,具体由数据鉴别、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数据共享、数据应用和数据创新活动构成,为档案馆数据管理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1.数据鉴别。数据鉴别是档案馆数据管理活动中关键性的工作。数据管理首先应根据目标,分析数据需求,利用各种工具与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与整理,去伪存真。数据鉴别包括现有数据的分析和未来数据的分析,适用于个人层次日常对数据需求和组织层次战略性的数据需求。2.数据获取。数据获取强调对已有数据的整理积累或外部现有数据的获取。对于档案馆来说,应收集整理更多的现存数据,并使沉淀下来的数据具有可利用价值。具体实施策略包括:以数据挖掘、对外采购、兼并、组织间合作等方法,获取某个领域突破知识的原始积累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或有针对性的引入相应人才,以获取其隐性数据。3.数据存储。随着知识量的增长,知识存储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长,档案馆应对已获取的数据或是创造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进行系统、逻辑、可靠并准确的存储。数据库中应包括显性数据和隐性数据。此外,数据也可存储在组织活动程序中。4.数据共享。数据共享是指数据在档案馆中转移、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借助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将数据资源共享到个人或者部门,数据共享是高校档案馆工作的最终目标,高效率的数据管理系统能为共享活动提供更便捷的途径。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共享工具与方式变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种前沿性的网络技术都可以应用到数据共享中来。5.数据应用。数据在应用时才能实现其价值。学习、变革以及接收和应用数据的意愿,都体现了档案馆数据应用程度。个人或者团体对数据的需求决定了数据应用程度,是数据鉴别、创新、获取、存储和共享的参考点。同时,数据应用体现了档案馆数据管理运行状态。6.数据创新。数据创新是数据管理的核心问题,对于档案馆来说,数据创新过程不仅是产品或服务方面的创造过程,要注重创新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3]13,即鼓励全体档案馆员工积极参与,同时支持档案用户从利用的角度建言献策。创新有很多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跨界团队合作等。

(三)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档案馆数据管理评价可采用指标体系的方法:将档案馆数据管理的三方面核心内容设定一级指标体系,包括:档案馆数据管理资源、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档案馆数据服务管理。在一级指标体系之下,设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为档案馆数据管理各项能力要素。1.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内容。(1)高校档案馆数据资源:这其中包括数据资源硬环境和软环境。(2)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建立数据管理系统是档案馆实施数据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管理档案馆数据资源的重要手段。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档案馆数据管理流程及档案馆管理的自动化,使档案馆更容易提供新理论、新模式、新服务,使数据管理流程更具实用性及高效性。档案馆数据管理系统评价包括数据流程管理及档案馆业务管理两大模块。(3)数据服务:高校档案馆开展数据服务是档案馆实现数据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对于数据服务绩效评价可以通过档案馆网站访问量、档案馆数据服务方式多样化,数据服务涉及面,用户服务满意度,数据共享程度及数据服务机制构建等多方面指标来衡量。2.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步骤。结合高校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的具体内容,基于评价模型,对数据管理绩效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借鉴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与层次分析理论,实现对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的评价。评价过程有以下四个步骤。(1)确定评价模型要素集w。本文共分为一级指标四个w={w1,w2,w3,w4};二级指标20个w1={U1,U2,U3,U4,U5,U6}、w2={U7,U8,U9,U10}、w3={U11,U12,U13,U14,U15,U16,}、w4={U17,U18,U19,U20}。(2)确定指标要素权重集im={i1,i2,…,…,im-1,im},用来表示二级指标Un={U1,U2,…,…,Un-1,Un}在数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权重值的确定主要有德尔菲法,比较加权法,层次分析法等。(3)确定评价水平集合V={V1,V2,V3,V4}={优,良,中,差}。用来衡量最终计算结果,即档案馆数据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要素,哪些是符合构建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要求,而哪些指标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4)确定从w到V的模糊关系,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计算,推导模糊评价矩阵,对绩效评价体系数值进行比较[4]24,通过量化数据分析研究档案馆数据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通过政策变化与机制建设来完善档案馆数据管理。

参考文献

[1]钟永光,贾晓菁,钱颖,等.系统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刘丹,李凡等.基于webServices的分布式的林业科研档案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农业网络信息,2010(08):48-50.

[3]程春明,李蔚等.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15(06):9-13.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4

【关键词】血站;档案开发;利用;

一、构建血站档案管理体系与档案开发利用的关系

首先,档案开发利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远性的基础工作,对档案信息资料的依赖性强。一方面档案开发利用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血站开发利用收藏的档案信息资料,有助于医疗专家学者能够及时了解市民的健康动态,掌握医疗卫生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对长期以来档案信息的掌握,迅速确定科研创新课题,明确研究方向,较好地指引血站的创新建设;另一方面,它能为医护从业人员提供详实的病例及处方等方面的信息,加快档案管理体系完善进程,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医护工作的前瞻性和高效率。应该说血站医护需要、科研创新以及档案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都需要大量的经过开发可以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支持。

其次,血站档案管理体系是服务医护实践和科研创新的重要保障,是血站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制度基础和机制保障。以开发利用为导向的血站档案管理体系构建工作的开展,能够改变传统的、静态的服务模式,增强血站工作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活力,扩大血站救治患者的价值,因此以开发利用为导向构建档案管理体系是血站工作创新的重中之重,也是这些档案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血站档案管理体系的措施

血站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就是要通过构建包括制度理念层面,软硬件配备层面,人员业务层面等一系列的档案整体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建立健全制度机制

(1)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构建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的关键,也是切实推动档案工作规范化的前提。血站应结合实际,依照《档案法》、《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订出包括对各科室的各类档案材料的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考核制度在内的档案使用及保密制度等。

(2)树立开发利用理念。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开发利用,因此工作人员要树立开发利用观念,以开发利用为导向,不断创新血站档案管理服务方式,不断提高档案服务质量,不断完善血站档案管理体系,以满足血站内部各部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3)建立督查考核机制。血站应建立档案管理督查和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把档案建设作为档案人员的考核内容之一,定期对各科室的档案信息进行督促检查,建立协调各科室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关系的保障机制。

2.2软硬件设施的升级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血站档案的开发利用的途径就是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这就要求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和配备。比如办公场所建设,电脑等数码信息产品的购置,档案管理系统的采购和研发,这些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2)加快信息化的进程。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因此要对原有档案进行梳理分析,充分利用本单位研发或购买的血站档案管理软件设施,对血站档案文本、图象、视频等诸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同时要做好技术保障和隐私保密,切实加快档案资料的信息化进程。

(3)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在档案信息管理过程中围绕开发与利用,以信息化为前提,构建完整的档案资源信息共享交流服务平台,包括有机组合档案信息采集、移交接收、归档存储、开发利用等全过程的平台,逐步实现血站内部科研医疗信息共享。

2.3以人为本重视提升

(1)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取决于血站领导及医务人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血站日常管理中要利用一切条件和时机不断深化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仅要把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而且要将档案工作的创新贯穿于整个医务管理中。

(2)重视人员培训学习。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需求,制定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并规定培训的内容和目标,加强档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工作自查对比和实地走访参观学习相结合,切实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另外也要注意档案工作人员的组成和专业背景,优化从业团队提升工作效率。

(3)提升整合信息能力。血站应根据实际工作的现实需要,优化配置档案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切实提升工作人员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其突破口在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科研创新。因此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应该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血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内驱力和整合力。

2.4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思考。

(1)丰富档案部门的资源,加大档案部门信息的收集广度和深度,可以采取广泛收集与重点收集、有偿征集与无偿捐赠等各种方法,广泛收集档案资料,丰富档案部门存储的资源。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还应该利用互联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对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信息收集和服务的关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开发利用的服务工作上来。要关注市场经济对档案资源和信息的需要,改变档案服务的消极被动状况。

(3)要积极开发研究项目,档案部门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可以为领导提供历史上经济发展的各种数据和经验材料,提供决策依据和各方面的情况,使档案部门在经济建设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各项服务,发挥自己的特色作用。

三、总结

科学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是档案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水平又有利于健全和完善血站档案管理体系,也代表着血站工作的发展需要。血站档案信息的数量、质量、范围以及多元化载体服务体系的建立,直接关系到血站医护水平和科研创新的成效。因此,血站应积极开展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构建科学、完善、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这也是当前血站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5

(一)建设目标

声像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声像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需要,是以专业管理软件为核心,对声像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集中有效管理,通过网络方式相互连接和提供利用,实现声像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档案网络化系统,它是一种互动的,提供分散于不同部门或地区的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管理平台,实现声像档案资源数字化、数据传递网络化、信息服务快捷化,最终实现声像档案的立体管理及各档案部门数据及时收集归档为一体的管理模式,从而全面提升的声像档案为宣传报道服务、更广泛的交流信息、深入科学研究、提升声像档案艺术欣赏价值。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工作最终应实现以下目标:

1、在全市建立统一的声像档案管理系统。

根据目前声像档案信息化发展趋势结合本馆自身特点站在统筹全市城建声像档案信息化发展工作的高度,开发出一个安全、灵活、高效的声像档案管理系统,用于本馆及下级单位。

2、在本馆上搭建起声像档案管理和服务平台。

建立物理集中及客户端工具分离的方式,面向各下属立档单位提供声像档案管理和利用服务,充分体现“智慧档案”的管理理念;

3、将系统建设成与本市城建信息化建设总体战略目标相协调的服务平台。

系统建成后,应实现声像档案接收一体化、声像档案归档网络化、声像档案管理自动化、声像档案借阅便捷化、声像档案资源社会化的目标,使声像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为本市的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全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声像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应满足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

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核心的业务过程可以包括三个环节:

1、声像档案入库流程:

将声像档案采集导入到eRhea系统,档案著录编目审核、资料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包括采集导入、编目著录、审核三个环节。

2、档案存储管理:

视音频资源导入过程中同时生成两路不同码率素材,同资源可以在导入完成后由系统后台调用Service进行浏览码率的生成。资源后,可以手动或者按照迁移策略将资源迁移到数据流磁带机/库中进行归档/备份存储,同时有资源源格式输出需求时,归档系统自动从近线带库回迁资源到在线供输出。

3、声像档案再利用流程:

用户可通过资源管理页面或者全文检索定位到需要的声像档案资料,可以在线预览相关档案资源,从页面发起资源下载或者导出请求,对于在线资源可以直接通过页面下载,对于受限(需审批需准备)资源可以发起下载申请,发起下载导出请求,审批通过后或者资源准备完成后,通过页面或者专业声像处理工作站下载导出。

4、系统架构

系统功能主要从声像档案管理模式、来源导入、再利用、系统管理及第三方接口等方便说明系统功能。整体系统支持在单位局域网中进行部署,整个架构在千兆局域网中。前端工作站包括声像处理工作站、非编工作站、著录管理工作站和检索查询工作站,系统部署于现有办公局域网后,整个办公网办公机器亦可以查询检索声像档案。系统后台服务器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转码服务器、在线存储和数据流磁带归档系统等。后台服务器系统可以集中部署核心机房,并且可以根据规模和预算进行虚拟化部署。声像档案系统是一个专门为声像档案管理设计的一个应用平台,在功能涵盖声像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声像档案数字化(视音频采集)、声像文件智能处理、声像档案整理编目(立卷和归档)、声像档案利用(借阅与查询、视频再制作)、声像档案编研制作、声像档案交换、声像视频长期归档安全管理、声像档案统计等辅助管理(统计、接收、移交)、系统管理等。所有考虑应用环节较多,应用流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体系架构必须以档案应用为出发点,以实现声像档案管理过程中高效可靠的应用。

二、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价值分析

(一)有效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声像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将促使与之相关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档案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将会促使档案管理理论、声像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变革,并且通过最大程度的实现声像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发挥声像档案信息的增值作用,彻底改变档案封闭、半封闭的状况,从而实现档案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发挥和提升声像档案工作在本单位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声像档案管理角度看,声像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可为声像档案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从声像档案利用角度看,声像档案管理系统可为档案利用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以前,为了查一些声像档案需要与一些设备连接才可以查看,有了该系统,即使没有读取查看声像档案的设备,也可以直接进行网上查找和浏览。同时,声像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用户只需一次交互操作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另一个方面,声像档案相对于纸质载体档案而言,有着自身的特性,例如:直观的形象性。收集、保管的特殊性、是其他载体档案的必要补充。

(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高质高效地开展信息服务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6

1作用绩效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主要以个人为基本“单元”,综合记载着每一位高校教职员工个人的重要信息:诸如其思想品德、个人经历、业绩成果、薪职变动、奖惩层级、行为轨迹以及家庭背景等重大事件,无一不在其中得到真实而全面的再现,成为高校各项管理活动不可或缺的凭证和依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作用绩效也日渐显现出来。

1.1客观公正的评价依据

客观公正地评价人、任用人、培养人是所有高校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份系统完整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材料,动态地记录反映了某一特定教职员工的思想倾向、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资质经历等真实信息,是保障高校人事管理科学化、定量化的必备条件,也是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职员工综合能力与基本素养的“真凭实据”。通过查阅利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有助于保障对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评价客观具体、清晰完整,进而有助于保障对每一位教职员工的选拔任用、考察培养等更加客观公正、真实透明。高校对合格人才的选拔任用、考察培养等活动均需以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所载内容为基本依据,业已成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必备环节与基本制度。因此,立足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体系,丰富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信息内容、发挥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应有作用,是切实提升高校人事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实现“内涵式”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是由组织机构而非个人收集形成的,产生于对教职员工的选拔任用、考察培养等实践之中,真实而全面地记录反映了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德、能、勤、绩等基本情况。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这一属性,可以有效地防范一些不诚实者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业绩考核中弄虚作假、谎报成绩的现象发生,消除简单地凭“人缘”“印象”去评价人、任用人、培养人的弊端,从而有助于建立起诚信可靠的人际关系与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由此可见,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对于形成客观公正地评价人、任用人、培养人的“常态化”机制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1.2凝聚人心的激励功能

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与无私奉献是所有高校开展科学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条件。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对于每一位教职员工在不同时期的工作实绩均可实行不间断的连续记录:其业务能力的强弱、专业水平的高低、社会贡献的大小、工作质量的优劣等均可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中得到记录反映,成为高校有关职能部门日后进行选拔任用、教育培养以及量化考核、综合评估等的重要参考依据。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不仅保障了对教职员工评价的客观公正,也使这种评价更为具体可视、动态全面,对于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解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成长过程,确保对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评价在政策导向、基本目标、业务方向等方面始终保持连续性、一致性。尤其是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所载信息内容与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考核、荣誉待遇等密切关联,正如亚当•斯密所说:“个人永远比团体更关注自己的利益。”高校人力资源档案能够“诱发”高校教职员工产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不断创新的热情,使其以自己的奉献行为书写自身历史的光彩华章,从而促进高校内部良性竞争氛围的形成;同时,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本身也可以对教职员工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激发教职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起到凝聚人心、振奋工作热情的良好效果。因而,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对于在高校内部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激励机制,调动教职员工的敬业爱岗、乐于创新的积极性,提升教职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等均是大有稗益的。

1.3科学决策的支撑效用

确保对未来发展进行决策的科学性是所有高校进行科学管理、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汇集了大量的人才与人力资源信息,是高校人才与人力资源信息库。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可以为高校科学决策自身发展方向、办学模式与办学路径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高校是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也是培养造就人才的摇篮,更是各类人才施展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更是迫切需要优秀人才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优异的业绩成果。而上述所有内容均可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中铭刻下“鲜明印记”、寻觅到“真凭实据”。由此可见,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可以为高校科学决策、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通过查阅、开发利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可以对全体教职员工的教学科研成果进行纵横对比,掌握全校教学科研发展的总体状况与总体水平,制定科学适宜的长远发展规划;也可以对全校教职员工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进行综合比较,了解未来专业发展的优势所在,确定重点明确的专业发展路径;还可以对不同年龄段教职员工学术水平进行考察评估,预测师资队伍的未来演进趋势,及时补充紧缺的优秀专业人才等等。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作为重要的信息库,可以为高校的决策者提供大量人力资源基础数据,使其在决策高校未来发展、学科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经费投入趋向等重大问题时避免产生盲目性、随意性,进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保障高校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2动力来源

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起那个维系高校未来生存与科学发展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而绝非仅仅出于实施高校内部管理辅助手段的需要。这应当得益于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内容扩展性,相对于高校人事档案,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具有来源渠道更加宽泛、载体内容更加多样、信息容量更加充足、作用领域更加广阔的等特点,成为事关高校生存与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由此可知: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动力来源同样基于高校科学发展本身的多方面需要。

2.1提升高校管理效率的需要

高校的发展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人才依靠培养、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资本”更是必须依靠不断地开发与积累。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其基础环节在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高校人事管理、教学成果、科研业绩以及培养提高等相关信息内容整合形成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实现高校人力资源信息由“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形成科学合理效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系统,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选拔任用、培养提高相关的档案信息内容系统化、规范化、集约化,构建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网络平台。唯有如此,方能够消除以往高校人事、教务、师培、科研等相关业务部门自成体系、多头管理、载体分离所导致的各种弊端,达到集成共享、综合利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目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管理手段的高度融合,极易使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更加系统准确、相互联系、彼此互见、方便利用,不仅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减少差错,还可以加快决策速度、保证质量,其对提升高校内部各项管理活动效率效益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2.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需要

教师是保障高校发展的主体力量,师资队伍的结构状况更是关系到高校实现“内涵式”科学发展的成败,影响到教学质量乃至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正如曾长期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知名学者科南特所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素质优良的教师。一所学校要站得住脚,教师一定要出色”。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就是要以数字化建设为手段,将涉及人力资源内容的高校教职员工人事管理、教学成果、师资培训、科研业绩等所有信息“集合”成为有机整体,使对每一名教职员工的选拔任用、培养考核、奖励惩处等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各类人力资源档案信息能够有效“链接”起来,发挥“集成”的优势,取得彼此互参、共建共享的良好成效,从而拓宽其利用渠道、扩大其利用范围、实现其作用功能,以更好地满足高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实际需求。

2.3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的需要

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与以往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相比,具有综合协调的特点。而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需要高校人事、教务、师培、科研以及院部科系等诸多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与共同努力。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形成主体的分散性、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以及管理要求的差异性等,决定了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理应成为一种必然举措。因而,通过制定与完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在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积累形成、管理流转、开发利用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统一标准,以消除高校人事、教务、师培、科研以及院部科系等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局部优化的问题,在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制度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并将其作为高校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地贯彻施行。

3建设策略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与认识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对人才管理的理念已逐步转型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即以人为重心,关注对人的管理。因此,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将重视人的发展作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择取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建设策略,确保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起来。

3.1以制度化建设为基础,转变管理理念

密切结合高校的特点,转变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理念,形成与完善必要的制度体系,切实解决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收集形成作为基本切入点,从提升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角度,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既有的“十大类”内容进行删减与补充:减少空洞虚无的主观“描述性”材料,尽可能地增加真正反映教职员工个性特征的“实录性”信息内容———根据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多、优秀人才集中的特点,将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收集重点确定在反映教职员工思想倾向、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资质经历等客观评价方面,尤其是重点关注高层次人才、优秀专业技术才档案材料的收集形成与归档保存。制订科学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收集制度,是为了从源头上保障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形成,并为以后的诸多工作环节奠定“物质基础”。因而,要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任务,形成组织人事部门为主、各业务职能部门为辅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收集体系。在充分保证高校人力资源档案收集、形成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鉴别归档制度、检查核对制度、借阅利用制度、流转移送制度、保管保密制度等。同时,转变管理理念,认真处理好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保密与开发利用之间、档案信息资源局限性与利用服务无限性之间、档案信息内涵单一性与利用需求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关系,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客观存在的某些局限,更好地发挥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作用绩效。

3.2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实现资源整合

当前,高校的发展速度日渐加快,传统的手工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要求,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积累形成、归档保管、查阅利用、编研统计以及信息开发的信息化。在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进程中,要利用高校校园网络环境的优势,根据高校人才集中、知识层次高、业绩成果突出等特点,建立健全类型多样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数据库,形成综合集成的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与信息利用平台,满足各种不同的利用需求,服务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充分实现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应有价值。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将为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插上飞翔的翅膀”。然而,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拓宽了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信息容量、方便了共享利用的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与不完善性,也极易使高校人力资源档案在信息存储、处理、传输、利用、开发过程中受到干扰,出现遗漏、丢失,甚至被泄密、篡改、冒充等问题。因此,强化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必须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将其置于突出重要的位置。从“管理”与“技术”两个领域采取措施:既要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通过宣教、培训手段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拾遗补缺、完善管理;又要及时分析各种风险隐患,制定实施整体防护的技术方案。如采取必要的内外网物理隔离、设置防火墙、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进行数据备份等技术手段,切实保证高校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安全,提升高校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质量与信息服务水平。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8-0249-02

在当今高校,档案、图书、情报是高校的三大信息支柱。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其中档案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情报化,图书情报工作基本上已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学校的历史以及图书馆的历史是由档案来记录的,图书馆与档案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档案是学校在长期教学等活动中积淀下来的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是广大师生在学校实践活动中直接凝聚成的共同智慧结晶,但是在多数高校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档案至今仍然游离在学校情报中心之外。为了加强高校信息中心的跨越式管理建设,应该探索出一条构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将各类信息资源集中存贮、管理和利用,便于学校师生查阅和使用,使信息资源发挥出整体效应。

一、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科学意义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的含义: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是通过将图书、情报、档案各自独立的部门整合为统一管理、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过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是一种竞争性的互补关系,也就是各种要素通过竞争冲突和相互协调,循序渐进地寻找、探索或选择出最佳的功能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互补匹配,打破图书、情报、档案之间的层层壁垒关系,加强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通过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分步式收藏、远程存取等多种方式,实现信息、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标准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与互补,使之达到最优化地匹配与磨合,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方式。

1.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系统论机理。系统论里一条著名的法则,就是整体(大系统)的属性和功能大于孤立部分(小系统)的总和。图书、情报、档案系统的属性和功能之和,并不等于图书、情报、档案这三者所组成的信息系统的属性和功能。信息系统的属性和功能必然大于图书、情报、档案三个子系统的属性和功能之和。因为图书、情报、档案融为一体后,减少了重复检索的环节,缩短了信息生产周期。尤其是建立了统一的现代化的图书、情报、档案网络之后,信息数据库可相互检索利用,便于图书、情报、档案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2.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意义。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可以有以下益处:(1)有利于实现资源功享,在高校,图书情报档案各部门普遍存在各成一体,独立管理的现象,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已经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宣传,制约经济与社会效益产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尽管已经有了网络系统,图书情报档案之间横向联系很少,根本实现不了信息资源共享,因此,建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搭建一个信息中心服务平台,图书馆、情报研究所和档案馆三者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跨越各自部门和实体的局限,相互利用,做到资源合理共享。(2)有利于加速图书情报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的进程,对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可以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使图书、情报、档案信息的输入、组织、检索、统计、通讯等工作自动化;可以采用光学技术使图书、情报、档案资料实体的贮存、传递缩微化;可以采用声像技术使图书、情报、档案资料的利用视听化,利用网络化系统使图书情报档案管理服务自动化,还可以避免重复处理、重复数字化、重复开发软件等造成的人、财、物各项浪费。(3)有利于提高信息利用率,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信息化认识程度的普遍提高,高校师生对信息的需求愿望比任何时期更为迫切,他们需要及时、迅速、准确的信息,而且要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地获取所需信息。实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可以使图书情报档案资料互为补充、密切结合,及时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极大方便了师生查阅原始的档案资料、比较系统地理论数据、参考资料,以及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广大师生通过网络系统,更便捷地、多角度地获取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信息中心的信息资料的网上查询,这样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性、高效率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传输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加,读者渴望从信息部门得到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因此,高校要打破图书、情报、档案各自为政的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信息服务系统,实行一体化的信息管理迫在眉睫。

1.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打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电子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高校不可能独居信息网络环境之外生存与发展,为此,高校要搭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网络平台,促进信息服务的交叉与融合,并完成同国内信息基础设施与国际互联网的对接,使高校既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内、国内乃至国际间信息资源,又能通过网络将自身的发展成果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一体化管理的真实意图。

2.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信息发展的需要。信息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图书情报档案管理向一元化方向努力逐渐得已实现。在我国,通过信息化来加快现代化是国家的既定方针。在全球网络化的环境中,国际互联网是人们快速获取信息资源的最佳渠道,信息管理一元化的概念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在人们的面前,国际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信息资源的巨大枢纽,构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资源网络系统,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图书情报和档案都是整个信息资源网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应当改变孤立、封闭的体系,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协调合作,首先保证校园内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然后组织全国和地区的统一网络,并与互联网连接,既便于实现文献交流与信息共享及优势互补,也利于节约网络投资,统一信息管理。

3.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高等学校教学课程设置中,情报学、图书馆学和档案学是源于一体的,具有相同的学术发展渊源,学科的内在体系结构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它们的任务都是以研究社会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开发与利用为目的的。在传统课程设计中,它们既经历了一体化,又相对各自独立过,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原本各自为政的课程体系越来越显得与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分化独立的纵向发展缺乏横向联系,封闭守旧的局限性越来越大。因此,当前各高校在信息管理学科教学中都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努力,就是把情报学、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置于信息管理的一体化模式下进行的,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图书情报和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更能使他们具备广泛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保障

高等学校应根据管理体制、设备条件、标准化要求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确保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提供条件,以便大力推进信息一体化管理进程。

1.领导重视是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顺利进行的保证。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开展如何,和单位领导的重视有直接关系,如果领导在人力、物力、才力、资金和时间方面给予大量的投入和支持,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而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步,只看到其服务功能,忽视行政协调、监督指导的只能,那困难可想而知了,所以说,领导重视是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顺利进行的保证。

2.计算机、缩微和通讯设备的推广是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保证。在高校图书情报档案各个部门都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缩微机及通讯等设备,几乎都与互联网相连接,但网络观念和信息数据的传送和交换意识相对薄弱。在今后加大软硬件配置的同时,更应该积极推广计算机、缩微机和通讯设备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建立一个以软硬件配置为基础,以计算机、缩微机和通讯设备技术在信息网络上的应用为核心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系统,为共享信息资源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确保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技术畅通。

3.加强员工素质培养,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提供人力保证。在高校图书情报档案部门,要培养一支思想解放、知识结构合理、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专业化队伍,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准确、鲜活的信息资源。如果没有一只精良的适应高校发展的图书情报档案信息管理的专业化人才,就无法将传统的信息管理理论扬弃、传承和发扬下去,更难构建以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框架和服务模式为基础的新型信息管理服务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图书情报档案管理部门也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逐渐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操作向现代化计算机管理方向发展,如联机检索、数据处理、信息咨询服务等。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档案馆服务上的应用,是信息资源管理上的一次大飞跃,因此,从事信息工作的专业人员对自身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要不断的更新、提升和增强,要求工作人员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精通图书、情报、档案业务知识,熟练的检索技术,精湛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和完善自身素质,使自己能够胜任信息一体化管理发展的新需求。

总之,高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在高校信息管理中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然而,它的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现的模式和步骤也不是单一的,因此,要有步骤、按计划推进一体化发展进程,要重视一体化理论学习与研究,为规范一体化的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沂秋.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信息管理的新趋势[J].农业图书馆学刊,2007,(1):88-91.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8

为提升我市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确保“智慧北京”目标下北京数字城市记忆的留存延续,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领导决策、服务部门管理、服务社会民生,推动北京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北京市档案局(馆)(以下简称“局(馆)”)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继实施“全面数字化”战略后,又进一步提出建设“区域性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战略。

为落实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工作,局(馆)从2011年就启动了相关工作,经过预研、立项、初步设计等阶段,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工程实施的主要工作,项目通过了初步验收。

一、建设背景

(一)档案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深入的应用,越来越多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以数字记录的形式留存下来,归档形成档案数字资源。根据统计,“十五”末市档案馆档案数字资源总量为2tB,“十一五”末增长到20tB,“十二五”末达到了300tB,数据量每5年都增长10倍以上。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可以预期,全市档案数字资源持续快速增长将成为一种趋势,档案部门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

(二)档案信息化工作面临着挑战

目前我市在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电子档案管理亟待加强、资源共享服务水平较低等主要问题。相对于传统档案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尽快建立起适应档案数字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度标准、方法工具,实现档案工作从“纸与铁”时代向“数与网”时代的转变,成为档案部门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

(三)建设区域性数字档案馆重大战略的确定

为统筹推进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局(馆)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了建设区域性数字档案馆的重大战略。总的来说就是采用集约化的建设理念,建设全市统一的数字档案馆,通过统一建设、统一运维,分别使用的工作模式,推进我市档案数字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全市档案数字资源管理一盘棋。按照这一战略,我局将建设区域性数字档案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北京市“十二五”r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同时按照我市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总体安排,将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建设统筹到数字档案馆系统建设中。

(四)数字档案馆重点、难点问题预研为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局(馆)积极开展了相关的预研性工作。2012年在市科委立项《基于异构系统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提出了“区域性”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方案,研发了确保电子档案凭证性的核心技术,开发了原型系统对建设方案、核心技术进行了初步验证。此外,局(馆)以《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为契机,通过顶层设计对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方案以及标准规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门户系统建设、应用支持平台建设、信息资源规划与数据库建设、基础运行支撑平台、存储备份支撑平台、安全保障支撑体系、机房建设及配套工程等分项建设方案进行了设计,形成了近30万字的可研报告。

二、建设目标

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立足北京市档案工作实际情况,采用集约化的建设模式,建设满足市区两级档案馆、档案移交单位(本项目建设的电子文件中心涵盖了数字档案室全部功能)对档案数字资源管理服务需求的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实现对我市档案数字资源的齐全收集、高效管理、安全保存和便捷利用。进一步提升全市档案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具体目标为建设4个系统平台:一是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平台,实现市、区档案移交单位对列入进馆范围的档案数字资源的综合管理;二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档案接收系统平台,实现对市、区档案移交单位档案数字资源的在线、离线移交接收;三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对档案数字资源的高效管理、长期保存;四是建立全市统一的档案利用系统平台,实现档案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分层次、多渠道的共享利用。

三、建设内容

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内容包括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保障体系建设4大部分。

(一)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

包括机房及配套工程、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存储系统、备份系统、系统软件等,为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环境支撑。

(二)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

设计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的档案数字资源体系,依据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建立档案数字资源库,为完成历史数据的迁移,为接收、管理、长期保存、利用等业务应用提供资源库支撑。

(三)应用系统建设

包括北京电子文件中心系统、档案数字资源接收系统、档案数字资源征集管理系统、档案数字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档案数字资源利用服务系统5大应用系统以及电子档案身份证管理、元数据智能捕获与封装、数据交换管理和全面运行控制等核心保障系统。为业务工作提供应用系统功能支撑。

(四)保障体系建设

包括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为系统的建设、运维和管理提供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

四、建设规模

建成一个用于支持全市档案数字资源管理服务的系统平台。系统跨因特网、政务外网和档案馆内部局域网3个不同网域,满足市属档案移交单位对列入进馆范围的档案数字资源收集、归档、保管、利用、移交的系统管理,能够支持市区两级综合档案馆对档案数字资源收集、管理、保存和利用的系统管理。

项目实施将依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批接入”的原则,在项目建成伊始,先行接入3家档案移交单位和3家区档案局(馆)作为试点,待系统运行稳定后,陆续接入其他档案移交单位和区档案局(馆)。

五、建设特点

(一)集约化建设模式

北京底值蛋腹荩ǖ缱游募中心)是按照集约化模式建设的区域性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由局(馆)统一建设、统一运维,为市区两级档案部门提供系统服务。通过集约化建设模式,力求更好地对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统筹,达到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建设成本、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加强资源整合、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效果。

(二)电子档案身份证技术应用

在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中应用了一项保证电子档案凭证性的核心技术,即电子档案身份证技术。该技术通过为每一份电子档案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身份证,将电子档案身份证保存在电子档案身份证库中,当需要验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时,即可从身份证库中取出其身份证对其进行验证,从而为电子档案的凭证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全面国产化

在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中,采用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安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硬件全部为国产化产品。对国产化产品在关键系统中全面应用进行了尝试、积累了经验。

六、建设过程

(一)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2014年6月5日,市发改委正式印发了《关于批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在可研批复后,重点完成了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组建项目工作团队。组建了由基础环境建设工作组、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组、标准规范建设工作组、新馆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组成的新馆智能化管理和数字档案馆建设筹备组。筹备组组长由陶水龙副局(馆)长担任。筹备组人员包含了市局(馆)、试点区局(馆)和市属档案移交单位的领导和业务骨干。由筹备组具体负责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

2.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严格按照我市对项目招投标管理的相关规定,通过全市公开招标形式,对应用系统建设、软硬件基础环境建设和项目监理进行了招标,确定了项目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

(二)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工作

2015年3月31日,局(馆)组织召开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启动会。项目启动后重点完成了项目的需求调研和初设编制、报审工作。在对市、区档案局(馆)、移交单位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覆盖项目全部建设内容的初步设计方案。2015年11月18-19日,召开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评审会议,针对初设方案征求了局(馆)相关处室、市属试点单位以及16区档案局(馆)的意见,并请档案、信息化专家对初设方案进行了评审。通过对初设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初步设计及概算》报送市发改委。

(三)完成了项目初步验收工作

2016年5月4日,市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批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初步设计概算的函》,项目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通过全面实施,已完成机房建设、软硬件采购集成、应用系统功能开发、1个标准体系、8个标准规范的编制、档案资源分类设计方案与资源库建设以及约80tB历史数据的清理等主要工作。

2016年12月21日,局(馆)组织召开了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初步验收专家评审会。项目通过了初步验收。

七、后续工作安排

按照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建设项目进度计划,2017年,数字档案馆建设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数字档案馆系统的试运行。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深度应用数字档案馆系统,全面检验系统的可用性、易用性和性能,进一步完善系统。通过试运行,使数字档案馆系统在支撑档案业务工作方面发挥出实效。

二是开展数字档案馆应用试点。按照北京市档案局印发的《关于开展北京数字档案馆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好3家区档案局(馆)和3家市属档案移交单位的应用试点,通过试点着重验证数字档案室、电子档案在线移交接收、政务外网、因特网利用服务、档案数字资源整编管理、电子档案身份证、跨馆查阅出证等系统功能,逐步健全数字档案馆使用管理机制,为数字档案馆系统在试点单位的全面应用以及下一步的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三是组织数字档案馆的培训宣贯。结合数字档案馆的试运行与试点工作,认真做好数字档案馆系统的使用培训,并对数字档案馆的相关制度、规范、标准进行宣贯,通过培训宣贯使用户能够熟练使用系统开展业务工作,规范数字档案馆的使用与管理。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9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

引言

高校档案是高校自身历史文化最重要的体现,高校档案记录了自高校建立以来在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例如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素材和凭证。另外,高校档案信息资源还具有文化教育的作用。高校教育发展的质量取决于各种有机体的合理组合与和谐发展,信息资源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的现状

其一,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是组织管理系统中的基本框架,是管理次序的根本性保证,对经济发展和组织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1]。首先,在规则制定方面,大多高校虽然根据国家或教育部相关档案法和法规制定了本单位的教学档案、保管方式等,但有关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建立有关管理制度的院校只有一半,部分高校根本没有制定类似的管理制度,只有较少数高校正准备出台相关制度,甚至有的高校根本不清楚相关管理制度。其次,机构设置方面。目前通常采用的是三级管理模式,主要是档案室、教学部、院系教学单位。档案室主要负责归档办法和标准;教学部和院系教学单位负责收集、移交、整理、监管档案资料。

其二,管理标准不统一。教学档案管理需要有一套标准体系,能对数字化资源进行标识、存储、交换、管理、检索等统一规范。尤其是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档案管理中,标准体系的建立急需要解决。首先,在档案系统管理软件方面。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大致有单机版、网络版和电子版文件管理集中类型,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高校均采用网络版,其功能具有多样性、支持数据兼容等特点,逐渐成为流行。高校教学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已经基本实现,单机版和其他类型的档案管理软件使用的比较少[2]。其次,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方面。档案馆信息系统的运行模式大致有主机终端式、C/S式、文件服务器式、B/S式。主机终端式和文件服务器式的局限性比较大,使用范围比较窄,基本不采用。C/S式和B/S式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模式。其中C/S式交互性较强,适用于处理大量数据,但投资较大,维护成本较高;B/S式操作比较简便,适合用在网上信息方面,但速度、安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目前B/S式逐渐成为流行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2.优化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的策略

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是高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教育现代化需要同时进行,需要在内容、方式、手段、思想、管理等方面进行现代化建设。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主要是建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与高校教育相适应的机制,以便推动高校教育功能和任务的实现[3]。

其一,加强前端控制,完善管理过程。前端控制的理论依据是文件生命周期,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从档案形成的源头进行控制,确保文件管理的质量,使得文件在各种阶段中形成的管理成果能够为后期的档案管理提供有利的依据,从而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在现阶段电子档案大量形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前端控制理论来规范教学档案和归档范围,确定采集时间和方式,判定保存价值,能够有效的促使文件保存具有完整性、准确性。首先,需要在收集的过程中进行控制。由于教学档案来源具有相对分散性、内容比较丰富、种类多样、形成过程具有周期性等特点,做好归档工作就是要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教学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收集。明确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以及归档时间。其次,在整理过程中进行控制。需要制定出分类方案,确保院系和其他保管部门能够根据统一的规范进行整理,移交档案。另外,还需要确定档号,将所有移交的教学档案在统一档号下进行系统的保存。

其二,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库,进行整合管理。教学信息资源比较庞大,要实现教学信息资源处理的有序化、资源交流的有序化、存储的有序化,就需要建立基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信息资源库。首先,需要做好总体规划。其中目标规划需要加强校内不同部门间的网络系统和数据的有效整合,建立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库,做好数字教学档案的归档和管理工作。在资源规划方面需要推进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进程,对教学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建设需要重视,建立有效的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检索和利用体系。其次,要做好标准建设。根据教育信息标准的基本精神,结合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标准。标准建设需要满足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性要求,还需要考虑到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以及系统的更新换代等因素。

3.总结

通过对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关优化策略,能够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在优化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过程管理和控制,实现互联共享。

参考文献:

[1]胡凤华.高校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交换的策略和应用[J].档案学研究,2012,15(07):14-15.

能源管理体系方案篇10

[关键词]电子政务;数字档案;集中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5―0094―02

一、完善管理机制与体制

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活动一般都是牵扯到多个部门,涉及到若干行业的电子文件完整的生命周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其组织、制度和方法都面临着融合和集成的要求。最难的部分是权责分配问题,由哪些机构的哪些工作人员从事哪些电子文件的管理工作,以确保有效地履行职责,这就是体制和机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着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一)优化数字档案行政管理网络

目前,我国数字档案集中管理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分段管理和多头领导的传统档案管理体制。实现数字档案全程管理,在体制上要求优化国家文件管理行政网络。

第一,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该机制所要解决的核心任务是统一认识,贯彻国家意志,厘清监管职责,使监管一致,推行整体思维,强有力地推动我国数字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二,要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拓展。这项举措主要是解决档案主管部门自身的职责定位问题,拓展方向就是由后端向全程辐射,由文件管理向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辖射,以夯实数字档案长久保存的体制保障。

(二)优化档案管理基层单位组织体系

我国基层单位档案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主要差距来自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之间的差异性,这是宏观上文档分家的管理体制造成的,也是我国基层单位数字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应着力改进的地方。鉴于基层单位数字档案管理组织体系的重要性,无论是国际标准还是各国政策、法规,都将建立完善基层单位数字档案管理组织体系,明确管理责任作为重点之一,这些规定也是我国优化基层单位数字档案管理组织体系的杠杆。

第一,实施所有载体档案的统一管理。虽然数字档案管理组织的构成比传统档案管理稍微复杂一点,但也没必要专门为其作出规定,而应将电子环境作为统一规定的大背景。

第二,明确数字档案管理的负责人,加强问责制。我国数字档案形成单位的负责人应该和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负责人一致,为了保证数字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成效,可以考虑配合行政问责等制度的实施与探索,慢慢地将数字档案集中管理的相关工作纳入到问责制的范围之内。

第三,重组数字档案管理牵头部门。数字档案形成单位应着力建设“集中―分散”协同式组织结构,即设立一个由信息技术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管理人员等多方面力量组成或合并而成的集中管理部门,对数字档案集中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系统,并且承担起来一部分比较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比如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保管等工作,这样的集中管理部门即为数字档案管理牵头部

门,而其他形成数字档案的部门及其成员在该部门的集中领导和指导下,承担其他具体的档案管理活动等。

(三)优化档案馆网的设置

档案馆网的设置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关系到数字档案的最终流向,国家的控制力要加强,就必须先要加强对相关档案信息资源的控制力度,而要达到这些基本要求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

第一,将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如今的状况是,很多部门内部档案馆室的成立,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并没有做出相关的审批手续,尤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国家数字档案管理机构应给予特别的关注,争取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对档案馆的设置与审批拥有明确的主导权。

第二,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支撑,实现国家对其所属信息资源的掌控。国家控制不一定要通过绝对的物理集中保管来实现,对于数字档案而言,有些专业性档案对其形成软硬件的依赖性更强,国家档案馆未必能完全担负得起长久保存职责,而若要加强国家控制力,就可以变通一下方法:如通过更新制度、签订相关协议等方法,给予相关部门和某些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档案馆以国家档案馆的相应地位;也可以在数字档案管理中践行资产理念,着眼于“国家所有的档案资产的控制”,进一步明确属于国家所有的数字档案集中并长久保存的要求,实施国家重要档案资产的登记制度,并逐步推进档案资产的核查和审计工作。

东三,要强化在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方面档案馆的中心地位。为专业人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集中的地方,其为档案形成单位提供的服务也将更加广泛和实用,而建立起相当于中转站性质的电子文件中心,则为档案馆进行统一维护、长久保存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提供了可能性。

(四)完善合作机制

尽管我国档案协作组织的形式较多,但是一方面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不多,另一方面协作组织的交流往往限于组织机构内部,交流多而共享少,这些情况导致合作的成效不明显。今后,不仅应通过合作加深了解,还应借助合作更多地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在更广地范围内提供知识、经验、技能的共享。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每一个形成数字信息的领域都将面临字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可以说在这个道路上,数字出版机构、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行业数据中心等都是同路人,世界范围内上述领域的广泛合作已经卓有成效,《空间数据与信息移交系统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可信数字仓储等都是应用广泛的跨领域合作成果。我国在数字档案集中管理与长久保存方面的跨领域合作关系还不是很多,因此,档案部门可以凭借自身的各方面优势,与其他领域跨部门合作,充分发挥联动效益。

国家对于地方各级政府或部门行动的支持以及对地方资源的调配,是中央和地方跨层级合作的主要表现。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相关政策,建设标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等,可以通过整合全国各部门的有关力量,研究分析数字档案集中管理的流程、特点以及方式方法等,用委托或者合作等方式来进行,从而提供基础支撑。

二、完善管理标准体系

数字档案的集中管理首先需要科学化的管理,而科学管理则离不开标准化体系的支持,换言之,也就是说如果要让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标准化发展进展良好,是需要有一个完备有效的、科学可靠的数字档案管理标准体系来作为基本支撑。标准是科学的前提,也是数字档案管理工作中高效规范的保障,在世界范围内,档案学界的专家学者们也都几乎共同选择了必须首先加强与数字档案管理相关的标准化建设。当然,不可忽略的是,数字档案管理标准也是一项基础工作,是其他相关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许多国家成功的数字档案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由于缺乏标准,而浪费了最重要的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滞后和失范的后果基本上就是失控,这些教训将给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带来极大的威胁。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标准化的建设特点,应该充分展示出适应于中国具体国情的集中管理体制,当然也是发挥集中管理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有序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数字档案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比较巨大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制定和修改的数字档案相关标准很多,但是资源的限制又决定了数字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因而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准确界定数字档案标准化的阶段,确定各阶段目标,区分不同标准的轻重缓急,分阶段按步骤进行。综合现有发展情况和已有资源,我国数字档案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起步阶段,主要工作是制定出一些基础性的标准体系;第二,发展阶段,重点工作是充实并扩展第一阶段的标准体系;第三,维护阶段,主要工作就是修订更新己经制定出来的标准体系。

(二)优化标准体系维户机制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档案的标准系统会不断发生变化,比如档案格式标准和元数据标准,都需要不断地修改,其中一些标准需要进行审查,有些将被取消,并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标准。因此,标准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标准体系的长期工作机制,建立一个有效的标准维护组织,协调和管理各种因素,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发挥活力并达到优化效果。标准制定主体对于标准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整体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就必须特别用严格的要求来对待标准体系的制定机构,并且必须将标准主体的准入机制与制定机构建立起来。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综合国内外数字档案管理相关标准体系的内容,可以看出,欧美等地区和国家政府非常重视数字档案管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和指导文件,从法律上确立了标准的地位。我国数字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同样需要以强有力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配套的若干政策作为基础和依据,只有巩固了相关政策性配套建设的基础,才能保障我国数字档案管理标准建设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由此,我国应当加快信息资源法律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与数字档案集中管理有关的那些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宏观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创建出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充分发挥行业标准在数字档案管理活动中作用的国家数字档案管理标准体系。

第一,调整立法体系结构与规划。立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保密和利用统一的原则。信息保密安全法律是一个法规体系,而不是一部单独的法律或法规。对已有的法律法规应该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可以修改、完善、增加甚至废止某些陈旧的法规,使这套法规体系更加合理完善,并且统一标准,从而加强部门规章之间的协调性和相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