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十篇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十篇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6:23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1

   第一大部分—影视作品中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华语电影中,越来越多的背景音乐融入了古典元素,许多歌手不仅唱歌,演戏甚至还当起了导演。周杰伦,这个名字曾经风靡了全华语乐坛,而他执导的首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的电影情节,就运用到了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肖邦的作品在钢琴文献中占有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对于他的生平已无须介绍。没有一个弹钢琴的人不曾弹过她的作品、尽管有的钢琴家一辈子不再舞台上公开演奏,但毫无疑问,每一个钢琴家都学习他的作品,研究它的音乐。甚至于一辈子只弹肖邦一人作品的钢琴家亦不再少数。①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周杰伦在电影中改编了《升c小调圆舞曲》,另整部电影同样也充满了浪漫的氛围。

   《河东狮吼》,这部比较经典的港片,古天乐的角色搞怪,无厘头,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而片中经典的《菠菜之歌》片段,也是经过二次创作才会有这么深入人心的效果,片中的原曲是出自哪位作曲家之手呢?巴赫,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巴洛克时期的奠基人物。巴赫诞生于今日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带的埃森纳赫,他是西洋音乐史上最有才华、最伟大的音乐家。巴赫家学渊源,他的祖父是演奏家、两位伯父与父亲则分别为音乐监督与小提琴手。②由他创作的《康康舞曲》正是电影的取材。

   不仅仅华语片有运用到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韩国电视剧《mYGiRL》主题曲《neVeRSaYGooDBYe》,以古典音乐元素为背景音乐的形式,加入Rap进行了二次创作。这首主题曲取材于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音乐家,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尽管35岁就英年早逝,但留下的音乐作品不仅仅在钢琴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在歌剧创作方面也是专家,被后人所崇拜。相同的一首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不同的想法的加入音乐创作元素同样也被改编成由台湾组合S.H.e演唱的作品《不想长大》。

   影视作品中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在此做一个小结,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谈谈第二大部分—现代流行音乐中的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华语音乐如今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一些作品,经过作曲家之手,对古典音乐作品二次创作也开始凸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以乐队组合为例:

   1.五月天(mayday),台湾知名乐队,乐队团长兼吉他手怪兽、主唱阿信、吉他手石头、贝斯玛莎和鼓手冠佑组合而成,前身名为“SoBand”乐团,在1997年3月29日改名为“五月天”。这个至今充满了各种活力的组合,活跃于各大排行榜,创作出了许许多多励志歌曲,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在他们的专辑《神的孩子都在跳舞》中收录了一首歌曲《垃圾车》,这首作品的前奏出自于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之手,这首作品作于1856年,是举世皆知的钢琴小品——《少女的祈祷》,全曲结构单纯,亲切感人,略带伤感,但整首曲子感觉异常柔美,生动逼真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

   2.S.H.e,三位青春靓丽的女生,任家萱(Selina)、田馥甄(Hebe)、陈嘉桦(ella),曾经风靡一时的组合,她们的歌曲遍布大街小巷,专辑《青春株式会社》中,收录的首波主打歌曲《RememBeR》,原曲为“SweetBox”的“SuperStar”,而副歌旋律为古典乐曲“天鹅湖”,另一首收录于《奇幻旅程》中的《波斯猫》,获得东南劲爆音乐榜颁奖典礼十大金曲,香港tVB8金曲榜颁奖典礼十大金曲金奖,充满了异国风情的音乐因素,出自于科特比inapersianmarket(波斯集市)又名《跳蚤市场》,该作品创作于1920年,整首作品风格变幻多彩,经过二次创作后的作品《波斯猫》,多次被全民欢唱。

   3.4inLoVe,说起这四个女生的组合,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们的踪影了,但是在2001年,一首《一千零一个愿望》,红遍了两岸三地,歌词写得深入人心:“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充满想象,失望是偶尔拨不通的电话号码多试几次总会回答,心里有好多的梦想,未来正要开始闪闪发亮,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许下我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总会听我的话,不怕要多少时间多少代价,青春是我的筹码,我只有这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总会在我手上,每一颗心都有一双翅膀要勇往直前的飞翔,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多么充满了希望的一首歌,也难怪各大文艺晚会也喜欢用这首歌曲来做表演。《一千零一个愿望》又是改编于哪首古典音乐作品呢?正是德国作曲家巴赫非常有名的《小步舞曲》。

   以华语乐坛个人作品为例:

   1.张惠妹,amei演唱的歌曲《卡门》,二次创作元素来自于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哈巴涅拉舞曲。

   2.林俊杰,最新专辑《学不会》,收录了一首《灵魂的共鸣》,在歌曲的一开始,由朗朗演奏的作品选自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林俊杰对主题旋律进行了二次创作。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2

【关键词】流行音乐;艺术形式;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107-01

流行音乐相比于西方古典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流行音乐实质上是古典音乐的延伸。比如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逐渐开始被人接受的爵士乐的发展来说,爵士乐演奏中所用到的爵士鼓,是从西方古典音乐中定音鼓和军鼓以及其他的一些打击乐器发展而来,而小号和萨克斯在爵士乐中的运用,也是对交响乐中管乐的一种发展和运用。在弦乐上,从低音提琴到贝斯的发展,以及钢琴广泛应用于流行音乐艺术中也是如此。这些乐器已经成为了流行音乐艺术表达的一种主流形式。从乐曲风格上来看,流行音乐也继承了西方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很多元素。

首先,民族音乐与元素的加入,成为了流行音乐表现的显著标志。我们经常可以在流行音乐中看到,民族音乐的元素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流行音乐中。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国风”的歌曲,这种“中国风”,并不是流行歌曲完全使用了中国古典的五调式的形式而创作,而是将这种调式融入到了流行音乐创作中。不仅是“中国风”,在西方的音乐中,我们也看到以美国乡村音乐中的约德尔调式为主题元素的乡村流行音乐、融合了凯尔特调式的民谣等等。我们可以看到,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来简单的以西方古典的音乐创作形式来创作流行歌曲,更多的民族艺术元素的加入,使得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加丰富,表达的内容也更加多样。

其次,艺术表演形式上的变化也成为流行音乐艺术发展多元化的新趋势之一。在我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中,简单清晰的旋律,弦乐组的加入是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标志。而通过近几年流行音乐的变化,我们发现,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电子音乐的出现是流行音乐一个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早能看到的是电子效果器的运用,通过不同的效果模拟真实的声音,同时还为观众们带来了一种如入梦境一般的感受。另一种形式上的大变化就是古典音乐的流行化表演趋势。在我们眼中的传统古典音乐中,演奏者一般在很正式的场合进行表演(比如剧院、会堂等),并且要求演奏者和观众穿着正式的服装,交响乐的欣p对观众的素质有着较高的限制。而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奏,也不局限于某种时空限制,交响音乐的演出也从原来的剧院、音乐厅发展到户外、舞台等不同的表演地点,在曲目上,交响乐也不仅仅只演奏贝多芬、莫扎特等大师的作品。可见,交响乐的演奏中,逐渐产生出了一种与西方古典音乐演奏完全不同的新形式。对于我国的民乐来说,这种体现就更加明显。在我们看过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演出中,我们总会看到演奏民乐的演奏者站在舞台上进行演奏,同时还加入了许多诸如爵士鼓、电子乐等流行音乐的表演因素。这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民乐演奏形式上的概念。这些变化可以说明,流行音乐发展的趋势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不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因此,通过流行音乐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流行艺术正在向一个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这种发展对流行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它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某种形式,这使得它的传播方式有了更为广泛的发展。流行艺术相比于古典艺术和民间艺术,其让人们接受的程度在这三者之间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这也是流行艺术的一大特征,而流行艺术中所具有的商业性则是推动其发展多元化趋势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可以说,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多元化。随着这种过程的持续发展,流行音乐也会体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也势必会出现更多不同形式的流行艺术形式。艺术的产生都是伴随着我们对艺术的理解而来,这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创作和理解过程中为我们赋予的意义。所以,更多形式的艺术出现并不是一件坏事,至于我们如何理解这些艺术形式,以及如何评价这些艺术形式,是我们在欣赏和看待流行艺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此,这种多元化的流行艺术形式的出现,其积极意义还是要大于消极意义的,并且这种流行艺术的多元形式还是会继续下去,并发展得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胡娜.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与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2009(03).

[2]叶婷.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4).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3

【关键词】中国风艺术特点审美价值

中国风在华语流行乐坛劲吹,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传播着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促进传统民族音乐走向了世界乐坛,使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上大放异彩,产生久远的影响力。

一、中国风流行音乐

中国风就是中国乐风,以中国文化为创作背景,歌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编曲技巧新颖时尚,曲调是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合中国古典文化元素,配器是民族乐器融合西洋乐器。歌曲以经典怀旧为背景,使用现代节奏烘托歌曲的艺术氛围,使用新派唱法,形成了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新颖独特的音乐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国韵味和中国特色,使民族音乐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充满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特点

(一)中国风流行音乐歌词包含古典性和文化性

中国风流行音乐是带有中国文化的流行音乐,是将中国各个传统文化加入到流行歌曲中,在歌词创造上大量使用古典意象,营造古典文化氛围。中国台湾歌手周杰伦作为中国风流行乐坛的领军人物,他演唱的中国风歌曲中,大量采用了古典诗词。如代表作《东风破》,歌名就是词牌名,歌词中运用了落花、流水、琵琶、枫叶、离愁、烛火、圆月和古道等充满古典意象的词语,为整首歌营造出悲凉的意境。其他还有如谢津演唱的《说唱脸谱》,借鉴了“京剧”艺术,曹颖演唱的《天净沙》运用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屠洪纲演唱的《霸王别姬》就是一段经典历史故事,讲述了项羽战败后与宠妃虞姬诀别。中国台湾女子组合SHe演唱的《中国话》就运用了中国传统的“绕口令”。

(二)中国风流行音乐编曲体现现代性和民族性

中国戏曲和民族器乐声乐都极具中国特色元素。中国风流行音乐在编曲上融合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体现出流行歌曲的现代性。从节奏上看,中国风流行音乐融入现代流行节奏,使歌曲更加富有张力,使古老旋律更加现代。从使用乐器上看,在运用西方乐器和现代电子音乐的同时运用传统乐器,使歌曲富有中国韵味。如王力宏在演唱《在梅边》这首歌时,加入了我国昆曲的经典旋律,在配器方面,加入了单皮鼓、板、堂鼓、锣、钹等中国民间乐器,使歌曲更加具有中国民间艺术特色。屠洪纲演唱的《霸王别姬》,乐曲带有京剧的旋律,唱法融合花脸唱腔。周杰伦在演唱《霍元甲》时,运用了京剧花旦唱腔,带有鲜明的民族戏剧艺术特色。阿里郎组合将中国少数民族朝鲜族经典民歌《阿里郎》加入新鲜流行元素,进行现代编曲,使其具有现代性和流行性。江凯文编曲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根据越剧《红楼梦》中的著名选段进行改编的,具有流行风格特点,很受听众们的喜爱。

(三)中国风流行音乐唱法体现融合性和时尚性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唱法上借用R&B唱法,融合多种音乐元素,有当今国内的流行唱法,也有国外的传统唱法;有我国曲艺形式,也有传统文化元素。R&B音乐轻松、跳跃,转音方式新颖顺畅,有亲和力,容易被大众接受。中国风流行歌曲中,戏曲中的长转音与R&B转音唱法得到最佳结合,使流行歌曲开拓了新的市场,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羽・泉组合所演唱的《辛弃疾》,就融合了中国的各类文化元素,歌词选用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青玉案・元夕》等作品中的一些词,伴奏是古代旋律与现代摇滚结合,朗朗上口,是一首极具中国特色的经典歌曲。黄梅戏青年演员吴琼是国家一级演员,演唱功底扎实,表演技巧丰富,她演唱的《对花》就是黄梅戏与现代流行音乐完美结合的表现。她在传统的黄梅戏中运用流行音乐元素,把《对花》演绎得完美无缺,将中国传统戏曲演绎成一种独具中国化风格的流行音乐。

三、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审美价值

(一)意境美

中国风歌曲无论在歌词、编曲、唱法、旋律上,都注重使音乐整体能够展现出东方古典意境。音乐大多数以古典诗词为题材,使歌词文字具有图画感,常用雨、风、水、花、月等景物词创造唯美意境,表达各种细腻情感。曲调悠扬和谐、韵味独特,让人在不知不中沉浸在时空背景中,享受有声之中的无声之美,表现含蓄凝重、悲沧幽怨,内蕴中和之美,体现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儒家美学观。如周杰伦演唱的《发如雪》《台》《红尘客栈》等。

(二)阴柔美

中国风歌曲在音乐的节奏、力度、音色、速度等方面,渗透着阴阳调和之道,张弛有度、刚柔相济,文化气质总体偏向阴柔,音乐风格总体多幽柔婉转之音,少刚劲昂扬之调。当今流行乐坛,很多“大腕级”男歌手都是声线柔美,甚至有女性化倾向,在风格上都极尽阴柔,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倾向,如毛宁、费玉清、张信哲等。

(三)柔和美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配器上,既运用古筝、二胡、竹笛等传统民族乐器,也运用钢琴、小提琴、吉他等西方乐器和现代电子音乐。在旋律上,民族调式融合R&B、爵士等音乐唱腔风格,使歌曲呈现出浓郁的柔和美。如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中就是琵琶、二胡融合电子音乐,王力宏演唱的《花田错》中运用了二胡婉转的音色,陶囱莩的《Susan说》把中国的京剧和R&B风格巧妙融合,使用琵琶、竹笛中国传统乐器配器,使整首歌曲韵味十足。

总之,中国风流行歌曲,意境典雅诗意,旋律婉转感伤,嗓音忧愁阴柔,韵味柔和现代,满足人们怀旧、宁静、舒适的心理追求,艺术魅力充满无限,必然受到国人的喜爱和追捧。

参考文献:

[1]徐亮.对流行音乐中国风的界定[J].文学界,2010(6).

[2]梅雨恬.“中国风”歌曲.传统的现代奇观[J].大众文艺,2008(11).

[3]梁一儒.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4

【关键词】跨界美声唱法特点融合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71-02

一美声“跨界唱法”的产生与发展现状

美声“跨界唱法”作为“跨界音乐”中最受瞩目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演唱风格的创新与突破为声乐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它以美声和流行融合的演唱方式,演唱古典、流行、民谣及音乐剧选段等不同风格作品,在吸收了一些音乐剧元素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民谣、电影音乐等元素,展现了美声唱法的多元魅力。它包括了歌唱者的风格和技巧流派的借鉴,既有美声、民族、通俗多元化声乐作品的融合,也有歌唱者“反串”不同声乐角色等。声乐技巧的专业训练使歌唱家们可以娴熟地变换发声位置和方法,自由、富有弹性地将不同的唱腔挥洒于同一首歌曲里,适应横跨古典歌剧的咏叹调、民谣、影视歌曲、音乐剧歌曲、流行歌曲等演唱领域。特别在演绎古典作品时,既有美声唱法的优雅与庄严,又有流行音乐的个性与时尚,这种变化使古典音乐有了更多的受众,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它作为连接古典与流行的纽带,符合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多样化的需求,深受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在世界乐坛上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二美声“跨界唱法”的类型及其特点

1.用古典音乐的演唱方式表现流行音乐

如歌唱家廖昌永在专辑《情释》中通过翻唱王菲的《红豆》、那英的《征服》、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为古典音乐走近听众、走向市场做出积极尝试。

2.用流行音乐的方式演绎古典音乐

以古典的弦乐四重奏组合“古典辣妹”为代表,用流行音乐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演出方式打破音乐的界限,将古典音乐的精粹与世界各地的声音和节奏互相结合,实现音乐的大同,把不被大多数人涉足的古典音乐展现出全新的概念。

3.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交织融合

英俊潇洒的实力唱将iLDiVo(美声男伶)为大家充分展示了这一跨界音乐类型。他们把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完美地整合在一起,跨界方式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常见的有移植、改编、引用等。

三美声唱法、流行唱法与美声“跨界唱法”的比较

1.美声唱法的演唱特点

美声唱法一词出自意大利语Belcanto,意思是精美、优美的歌唱。它起源于16世纪末,是一种着重声音华彩优美,咏叹性重于朗诵性或戏剧性的歌唱方法。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科学性,特别讲究声音,追求声音的光彩、力度和连贯、流畅、柔美。要求气息通畅,高、中、低三个声区统一,音域宽广,声音幅度大,嗓音中始终含有增强音响的“微颤”(Vibrato),即弦乐器上“揉弦”般的效果。颤动的幅度比其他唱法也大,声带及喉部肌肉的紧张度较其他唱法小一些。它符合歌唱生理的自然规律,能使歌唱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欧洲传统唱法的发展。

2.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

流行唱法又叫自然唱法,是以情感为核心、以口语为基础、把情、声、形体动作及话筒使用技巧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演唱方法。它起源于美国黑人的蓝调音乐――布鲁斯(Blues),形成于电声化高度发展的近代,是最符合当今人们审美情趣的唱法。在电声设备的辅助下,通俗唱法更易表达创作家以及演唱者的情感,更具有在心灵深处的震撼力。通俗唱法的特点是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很少使用共鸣,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借助电声扩音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流行唱法具备大众化、即兴化、生活化、包容性等特点,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美声“跨界唱法”的演唱特点

美声“跨界唱法”是一种有一定美声基础又以流行歌曲演唱风格为主的唱法。主张运用科学的美声歌唱方法(如混声歌唱概念、气声的运用与结合、音量的控制与Vibrato的巧妙运用等)来丰满流行音乐。在演唱上要求声音比较自然、放松、通畅、吐字清晰,讲究气息控制和声音的强弱对比,到歌曲高潮时显示出较强的爆发力,且感情表达相当细腻,行腔、走句、润腔、装饰音的处理非常到位。它兼备了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优点,在中低音区运用流行唱法,表达情感朴实而真挚,能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在高音区运用美声唱法,能够很好地刻画人物的情感冲突,表现较强的戏剧性,以更有生命力的方式宣泄情感。它将声乐演唱技术与流行演唱的感性形式有机结合,保留了美声中对人的音色开发的科学方法,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单纯流行唱法中长时间演唱极易造成声带疲劳的问题。美声“跨界唱法”在继承美声唱法典雅与大气的基础上,融入了流行音乐的时尚,是美声唱法在新时代的创新,是一种不局限于古典领域的新歌唱形式。从其共性特征看,歌唱曲目整体偏流行化;歌唱艺术形式上打破了古典音乐的限制,更加灵活和丰富。在不同风格作品中有着不同的体现,以艺术歌曲和咏叹调最为鲜明。

总之,美声“跨界唱法”的诞生为不同的音乐形态、不同的音乐风格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也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它在现代声乐艺术多元发展的进程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成为全球音乐发展的一道亮点。

参考文献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5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歌曲民族音乐元素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民族都是独特的,我们中国文化久经未衰,实在是因为它有太多迷人和宝贵的地方。近几年,一批新生代音乐创作人和歌手开始向民族音乐找寻灵感,将中国的一些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在自己的歌曲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流行音乐。

一、何谓“中国风”

“中国风”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不陌生。但是究竟什么是中国风音乐呢?通过查找资料和对有关文章的总结,基本得出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定义。

“中国风”,按字面上解释,即有中国特点的音乐风格。关于“中国风”音乐的定义,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是音乐人黄晓亮在《中国风音乐史》中说道的:“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也有人说:“中国风”指的是于2005年开始兴起的,以周杰伦、王力宏、陶为代表的,以R&B音乐风格为主,在创作手法上强调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作品中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并能引起听众民族审美心理共鸣的流行音乐民族化创作风潮及其音乐作品。

二、“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情结

1、“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情结

“中国风”音乐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歌词中包含中国古典文化。当一个人在诗词与流行音乐中读到自己相同的情感寄托,那瞬间的感动足以说明诗词、流行歌曲在情感表达方面有着莫大的异曲同工之处。

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的周杰伦,可以说是开创华语流行音乐“中国风”的先声。他的作品如:《东风破》、《青花瓷》、《兰亭序》等,都被大家所熟识。其中《东风破》的歌词:“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歌名本身就是词牌名,而“离愁”、“古道”、“思念瘦”等充满古典意象的词语更是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极力渲染了江南雅致淡然的景色,构成了极具画面感的内容。可以说,古典诗词是“中国风”音乐在歌词内容上的主要特点。

2、“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传统戏曲情结

戏曲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国粹艺术,流行音乐是当今社会的主要音乐形式,当传统的戏曲因素出现在流行音乐中时,会让我们有种怎样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具有“台湾Babyface”美誉之称的陶,将传统歌曲重新编曲,赋予经典歌曲全新生命力。他将京剧“苏三起解”编成一曲《Susan说》,当中还将“苏三”成为同音谐音“Susan”,并对苏三的故事感怀而创作新词,更值得留意的是,陶在此曲的间奏中加入了用假嗓模仿京剧“苏三起解”的片段:“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让人们在瞬间有一种时空交错的心灵震撼,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意境。

3、“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民族乐器情结

中国音乐应该起源于中国乐器,一个娱乐性的说法是“有了好听的乐器,人的声音才能从说话变成歌唱”。当代流行音乐习惯以西洋键盘乐器、打击乐器和电子音乐为主,而“中国风”音乐掺夹使用了传统的乐器,使中国韵味被积极地呈现出来,是一种全新而且独特的音乐表达。

周杰伦的一系列中国风歌曲,旋律优雅和缓。乐曲中将琵琶、二胡、扬琴等中国传统乐器当做伴奏。以《东风破》为例,歌曲中首先用钢琴演奏四个小节来揭开序曲,加入miDi模仿的扬琴来演奏和弦,二胡独奏在歌曲的间奏处作为连接,琵琶也在歌曲的副歌部分出现,歌曲尾声使用钢琴,与前奏遥相呼应。从表面来看,传统乐器在歌曲中的作用也仅仅是点缀、辅衬,其实,它起到的真正作用是渲染气氛、画龙点睛。

4、“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历史典故情结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典故自然成为流行音乐取材的来源,同样在中国风歌曲中也有了很好的展现。

陶的《susan说》,以京剧名段《苏三起解》为蓝本,并对苏三的故事感怀而创作歌词,将古今人物的情感,对真爱追求的执著展露无疑。周杰伦的《乱舞春秋》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王力宏以昆剧经典戏曲《牡丹亭》为主题,重新诠释以《在梅边》唱出新声音;五月天以《西游记》的故事出发,谱出《孙悟空》一曲;中国内地歌手薛之谦则至少引用11个历史典故完成歌曲《钗头凤》。

由此可见,“中国风”让歌曲创作的范围一下子拓展开来,可以不只停留在现代人的情感基础上,而是积极努力的去学习历史,学习中国文化,挖掘精髓,表现在大众传播的歌曲上,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

5、“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古典意境情结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意境是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重要体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周杰伦的《青花瓷》似乎诠释的透彻,悠扬的曲调和水墨风格的唯美画面,组合成了独特的意境,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一曲《台》:“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渗透着无边的惆怅,情景交织,成了绝美。

三、“中国风”流行音乐存在的意义

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可以如此和谐的融为一炉。但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存在,确实承载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1、“中国风”流行音乐弥补了流行文化的缺憾,它通过特定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东方文化、古典的西方文化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使人们得到审美的愉悦,从而满足了大众的社会文化需要。

2、“中国风”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承载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充分表达了中国的民族气派,让人们产生出一种积极的民族情感。

“中国风”流行音乐是向着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艺术发展方向前进,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我们说:“中国风”不是对中国元素的简单拼贴,而要贯彻能够切入中国人心灵的中国精神、中国气血!从古典中汲取精华,由传统中得到提升,在通俗中得到流行。当传统与流行,历史与现代,古典与通俗完美结合的时候,华语乐坛一定会有更加出彩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刘锡梁.我国当代流行歌曲民族化概论

[2]黄晓亮.中国风音乐史

[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4]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人民音像出版社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6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与古典音乐;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72-02

在“流行音乐进课堂”这个讨论了多年的话题尘埃落定之后,“让古典、民族音乐进课堂”这个教育部十年前就发出的呼吁近期又重被部分教育专家提起。这两种观点貌似冲突,其实并不矛盾,两者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不应对立起来。我们要做的,是取长补短,让两者在音乐课堂中并驾齐驱。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让古典、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互相融合,使音乐课堂更有吸引力?下面就这个问题略谈浅见。

一、古典、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在学生中的现状

曾有一个音乐教育研究课题组,在一所初中学生中做了关于“你喜欢的音乐体裁”的调查,其中喜欢古典音乐的占调查人数的9.3%;喜欢民族音乐的占48%,喜欢流行音乐的占100%。这项统计,虽不一定非常精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他学校也存在这种情况,而且,农村中学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数比例还会更低!还有调查表明:现在大约有80%的中学生能唱10首以上的流行歌曲,而大多数学生对于音乐课上所教的歌曲能流畅地演唱的则寥寥无几。面对如此现状,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让学生有选择地吸收流行音乐,与此同时快乐地接受古典、民族音乐熏陶,让其与优秀的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齐头并进?从个人多年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体会。

二、解决的策略与途径

1.老师自身首先要更新观念。有部分音乐老师,不能与时俱进,老在过去自己所学的领域中自我陶醉,拒绝接受现代的东西,鄙视流行音乐,认为流行音乐肤浅、俗气;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个人好恶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自己喜欢美声,就想让学生也喜欢帕瓦罗蒂、道格拉斯;自己喜欢笛子,就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听《梁祝》、《沉思曲》。这无形中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不利于教学。我们应该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昙花一现的“高雅”音乐,而流行音乐中也有优秀之作。因此,老师要胸襟开阔、雅俗共赏,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2.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别能力。青少年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偏爱,但同时,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善的鉴别优劣的能力,难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通过对部分流行歌曲进行举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的流行歌曲中,不乏优秀作品,但部分的流行歌曲,在艺术性上是比较单薄的,缺少营养价值,只能成为过眼烟云;更有些歌词直白的流行爱情歌曲,不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如果不分优劣全盘吸收,不仅起不到音乐陶冶性情的作用,反而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7

关键词:“古风”文艺创作;古典意蕴;现代时尚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21-02

2008年的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为世界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古老的中华文明、现代高新技术、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一起打造了一场视听奇观,也引发了现代人对古代不断的幻想和探索。长期以来,古代文化通过史书记载、文学作品等媒介得以流传,继而影响着现代的文艺创作。新世纪以来,在艺术创作手段和形式日新月异的社会条件中,这类“古风”文艺创作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潮流,并日益扩散开来,形成一种古雅的文化氛围。大量古代题材和具有古风特点的文艺创作即是这种潮流有力的表现。总体而言,这类文艺创作立足在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之上,将我国古代特有的元素符号在文艺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更与新时代的艺术创作手法有机结合,呈现出历史底蕴与时代气息交织的特点。

古代题材和具有古风特点的文艺创作自然而然会打上历史文化的烙印,留下古典印记。古代元素符号在文艺创作中的展现,首先表现在文艺创作形式上对古代元素的运用和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代的服饰、建筑、饮食、工具、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行为礼仪等是古代文化的典型表征。而古装剧可谓是古代文化信息容量最大的艺术形式,如根据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的电视剧,给观众全景式地展现了古代封建王侯钟鸣鼎食的生活场景。鸿篇巨制的宫廷剧《甄传》同样将古代文化符号运用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剧中人物语言充满古韵,复古之风非常明显,被大众定义为“甄体”。其实“甄体”并不是《甄传》的剧作者先创,汉代时汉赋最终成型并开始流行,其特点就是韵散结合,辞藻华丽,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又有另一种文体――骈文,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在隋唐时盛极一时,也称为四六文、骈体文,其特点就是以四六字相间定句,堆砌辞藻,讲究对仗工整、声律和谐。编剧流潋紫在作品中也大量借用古代典籍、唐诗宋词等,如甄出场时自解名字蕴意“一袅楚宫腰”,可见编剧饱览诗书。除了历史剧、宫廷剧,古装武侠剧也是这类文艺创作的典型。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形成的影片类型之一,有着浓郁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底蕴。此外还有网络游戏这种新世纪以来新媒体革命的产物。除了从欧美日韩引进的网游,国产网络游戏中古代题材的网络游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像赤壁、天问、封神榜、梦幻西游、武林外传、三国杀等都取材于我国古代某段历史或者文学作品。另外,具有古风特点的音乐创作也值得一提,它将中国特有的古典语言元素运用到音乐创作中,周杰伦被称为现代流行乐中国风的开创者,他的《东风破》是现代流行乐纯粹中国风与古典中国风的分水岭,此外《发如雪》、《台》《青花瓷》等也很典型。中国风是“三古三新”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它将“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有机结合。方文山所作歌词积极借鉴诗词曲赋,不仅注重押韵,而且采用量词修饰抽象名词的方法,使抽象事物具象化。如“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发如雪》),给听众带来一种新奇的古典体验。渗透着古代元素的“中国风”音乐创作在现代流行乐坛上越来越重要,除了周杰伦、方文山的歌曲外,还有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林俊杰的《醉赤壁》《曹操》、许嵩的《清明雨上》、李宇春的《蜀锦》等作品。在此,中国古代诗词曲赋的语言及内蕴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碰撞交融,生发出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古代符号不仅体现在优秀的文艺中,许多通俗艺术也积极借用古代元素,以其通俗和炫目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大众的眼球。近期拍摄的一系列穿越剧《宫》、《宫锁心玉》、《宫锁珠帘》等就是借用宫廷生活的元素来赢得收视率。这里,需要警惕一种现象,即现代元素、古代元素肆无忌惮地被安插在艺术创作中来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这显然无助于产生高质量的文艺作品。

新世纪以来,经济、文化、社会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而文艺创作的形式技艺也更加灵活多样。高科技的发展不断给人类带来全新的艺术灵感,提供新颖的表现技法和手段,随着电脑、互联网以及数字媒体的应用和普及,高新科技与文艺的结合带动了新兴媒体艺术的创作。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包括古代题材和具有古风特点的文艺创作都被注入了新时代的新气息。然而就在这样一种自由、创新、独立、活跃、时尚的时代氛围中,古典内蕴仍然在文艺创作中不断隐现,这颇堪玩味。

《尚书・舜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音乐创作不仅要求形式上的美,更要表达创作者的心声。当下流行音乐大部分是表现现代人的爱恨情愁,而中国风音乐创作则不仅仅是古代诗词曲赋的外在元素的“复古”,更是一种古色古香内蕴的呈现。方文山为周杰伦所作的《娘子》,其歌词“我马儿有些瘦/天涯尽头满脸风霜落寞近乡情怯的我/相思寄红豆/相思寄红豆/无能为力的在人海中漂泊/心伤透/娘子她人在江南等我/泪不休/语沉默”,短短几句歌词却包含了我国古代诗歌中关于游子主题的大量典故和陈句,承续了游子乡愁的浓浓情愫,既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苦苍凉,也有“近乡情更怯”的无奈。有“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的乡愁,更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感伤。而整首歌的意象可以追溯到《古诗十九首》里的游子之歌,像《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等一样表现了游子思妇的复杂思想情感。此音乐作品在创作题材、意象选用、意境营造、音韵设计等方面自觉复古,表现出中国古代文化深厚的诗歌积淀,古代诗歌的意蕴与现代流行音乐表现形式相互融合,可谓相得益彰。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古代文学对当代文艺创作仍然有着深远影响。除了古典诗歌外,神话传说也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隐现于各类艺术作品中,不仅为文艺创作提供素材,而且影响着它们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和欣赏效果。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众多,现在许多神仙道话剧都取材于斯。除了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近年热播的《钟馗传说》也很有代表性,它演绎的是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钟馗传说》在第一部的基础上,融入了新潮网络热门语言、炫尚的动画特技,产生了更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而武侠剧《仙剑奇侠传》及其系列网络游戏则是活用了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女娲神话,根据有关记载稍加改造,将女娲神话谱系表现于故事当中。人妖之恋是此剧的另外一个主题,人妖相恋的爱情母题可追溯至远古神话,它深深潜藏于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中,在文学作品及其他艺术作品中曾多次出现,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聊斋志异》及《白蛇传》。并且《仙剑》系列通过电视剧和游戏两种媒介的传播,使其接收率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境界。网络传媒等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再加上新兴的艺术创作手段,这都使中国古典内蕴在现代文艺创作中表现得更有活力,更易于接受。另外中国古典哲学也对“古风”文艺创作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家和儒家思想为基础。武侠剧《仙剑奇侠传》充满了道家文化思想,侧重表现的是道家的降妖济世,修法炼仙的神仙文化。而另外一部武侠片《怪侠一枝梅》则更多体现了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达天下”的处世思想。只不过现在的武侠剧为了给观众以视觉冲击力,采取了别出心裁的拍摄技术或者电脑制作技术,通过种种技术手段营造出了高清、逼真的艺术奇观。

古典内涵蕴藏于新的艺术手段中产生了各种带有古典意蕴的文艺表现形式。古典意蕴在“古风”文艺创作中隐现,使得文艺作品笼上了浓浓的历史文化气韵,民族特色浓郁。古典意蕴在此类创作中隐现,除了文艺创作者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心仪和自觉传承外,显然还得力于我国古代历史文化自身强劲的生命力。在新世纪,我们面临着各种文化观念的挑战、冲击,在文艺创作中自觉保护和光大文化传统显然是极为必要的。

鉴于以上对“古风”文艺创作特点的分析,我们应该对“古风”文艺创作进一步反思。更优秀的“古风”文艺显然应该将古代元素符号有机、有效的运用于现代的文艺创作中。文艺创作对大众的审美导向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创作者只有创作出真善美有机结合的文艺作品,才能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的美感。古代符号元素可以在文艺创作中为人们尽情所用,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此类创作毕竟有着“古代”以及“古风”的时代和意境限制,而且它们内部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化,表征着中国特有的古老文明,所以在创作中现代艺术手段的运用、创作心理的掌控以及创作功利性的把握都应该适“度”。在消费主义盛行、商业机制无孔不入的情势下,中国古典文化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审美取向格外应该被推重,文艺创作不能完全成为迎合大众趣味以谋取商业利益的手段。如何把握艺术的功利性与无功利性之间的度,是“古风”文艺创作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就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剧而言,现在很多人都是通过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来了解我国的历史,如何在追求艺术效果和商业利益的同时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结合,显然不仅是艺术的要求,更关系到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文化传统的维系。对于古代文化中带有民族性的元素理应保留并使之在艺术中得到传承和光大,像汉服作为汉民族的象征,很有必要植入文艺作品中,以使之被传承,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举行各种形式的汉服仪式,汉服表演也理应成为文艺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应该以现代的眼光和新的视角去审视、诠释古典文艺作品。由于我们同古人处于不同的社会形态,时代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当然也会不同。比如对“潘金莲”评价,在《水浒传》原著中和在影视改编剧作中,在魏明伦的新编川剧中,理解各不相同。站在当代文化的视点,潘金莲作为封建礼教禁锢下的古代妇女,她要求人性解放,追求爱情幸福本无可厚非,她显然是一个悲剧性的形象。可见,与时俱进不仅是一种应有的文艺作品鉴赏态度,更应该是文艺创作的自觉追求。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8

ぃ酃丶词]《卧虎藏龙》;音乐;多元化特征;中西融合;影响

影视音乐因拥有音画一体的特质,又被称为“画面音乐”,用来表达影视作品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渲染烘托环境、反映民族地方特色,是影视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广播传媒的高速发展,影视音乐因具有传播广泛、大众认知以及时间占有量高等优势,成为20世纪以来一股不可阻挡的音乐文化潮流。在国际异质文化频繁交流与融合的今天,单纯的民族音乐文化已不能满足中国影视音乐的市场要求,一些敢于创新的作曲家开始将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各种音乐风格巧妙地结合,运用多元化的音乐诠释影片作品主题,满足了不同风格影片和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需要,为中国影视音乐的发展开拓出一条创新之路。2001年,著名作曲家谭盾为影片《卧虎藏龙》谱写的电影音乐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及“最佳主题曲”奖,成为中西音乐融合的成功典范。《卧虎藏龙》音乐的成功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音乐的多元魅力,也为中西影视音乐文化的融合架筑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一、《卧虎藏龙》音乐的多元化特征

(一)不拘一格的多元化“音画”配乐

《卧虎藏龙》讲述了一段复杂的江湖恩怨,导演李安以中国传统情调诠释了影片人物的爱恨纠结,华丽的武侠画面配以多元化的音乐元素,展现给观众一场美妙的音画盛宴。影片中的配乐分为主题音乐、背景音乐和场景音乐三个部分。主题音乐分为三段,以清新的吉他和大提琴协奏开始,为观众展开一幅苍凉大漠的美景序幕。随着主题音乐急转直下,乐队随之加入,掀起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高潮,人物间的恩怨情仇和缠绵爱情在主题旋律有力的诠释下,尽显男女主人公对“情”的执著追求。背景音乐以二胡唯美的演奏为主,以李慕白和俞秀莲、玉娇龙和罗小虎的爱情为主线,通过二胡与管乐的你吟我诉,再配合女声的轻柔吟唱,将爱情的唯美柔情的气氛完全烘托出来。整部影片的场景音乐旋律朴素清新、配乐淡雅和谐,大提琴抚出微颤的音色,诠释出一幅幅北方草原的苍茫景观。可以说,这部影片的配乐以其丰富的音响、个性化的色彩,将音乐元素相互穿插,自然融合,带给观众音美如画的视听享受。

(二)中西合璧的多元化乐器运用

《卧虎藏龙》不但别具匠心地运用了多种中国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还融入西洋乐器的特殊音效以及电子高科技手段,中西合璧的完美融合可谓巧妙之极。首先,传统民族乐器的选用不仅增添了神秘的民族风情,还渲染了情感与气氛。如:竹笛在配乐《南行》中的使用,清亮通透的音色,配合活泼且富含边疆情调的鼓乐,尽显玉娇龙轻快活泼的性格;配乐《交锋》中,琵琶彻人心肺的冷俊音响,勾勒出一场气势壮观的交锋之战;最令人惊喜的是在配乐《永恒的誓约》中使用维吾尔族传统乐器――热瓦甫,运用少数民族特有的音响节奏,描绘出一幅浓郁的异域风情画面。其次,西洋乐器巧妙应用为影片增添了更加丰富的音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的演绎是整部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如水墨淡彩般凝重悠长的主题旋律,还是场景配乐中用大提琴模仿马头琴和二胡的滑音所制造的苍凉音效,完全感觉不到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器乐的迥异,将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巧妙地运用于作品之中。除管弦等西洋乐器之外,还大胆加入失真吉他、女生伴唱、电子合成等现代手段烘托气氛,将中西多元化的乐器功效结合,使整部影片的配乐统一而富有变化。

(三)宜中宜洋的多元化主题歌曲

一部影视主题曲在带给观众撼动心灵的同时,也成为成功推动影视作品广泛在大众流传的要素。本片的主题歌aLovebeforetime(中文名《月光爱人》),由美国著名流行音乐作曲家JorgeCalandrelli创作,主题音乐的旋律与编曲打破了欧美张扬绚丽的风格,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以复古的曲风配以大提琴不同于西洋演奏的技法,结合东方的二胡与西方的管乐,让人感到一份恍如时空交错的古典东方情怀;兼中西流行音乐文化为一身的歌手李玟以中、英文担任alovebeforetime的演唱,用略带张力和性感的唱腔表现出委婉细腻的音色,这种组合新鲜又不失韵味,更添一层不同的时代新意。几位艺术家合作呈现出的并不同于一般西方古典模式的音乐,“西音中韵”不断延伸贯穿于全剧,娓娓诉说着命运的无奈和爱情的怅然。虽说《卧虎藏龙》是一部中国古代武侠片,但在音乐创作和风格演绎上,东西音乐元素多元而丰富,JorgeCalandrelli、马友友、李玟在歌曲处理上大胆又不失细腻,使这首主题歌成为划时代的中西音乐融合之经典杰作。

二、“中西融合”对中国影视音乐的影响

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思潮的崛起,以蔡元培、王光祈、刘天华、赵元任、萧友梅、黄自等为代表的音乐家,将西方音乐先进理论运用到中国音乐的创作中,通过对西方音乐体系的全面研究和对中西音乐关系的全新认识,开创了中国音乐“中西融合”的思想潮流。“中西融合”又称“精华论”,主张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借鉴西方文化中有益成分,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主,使两者结合构成一种全新的文化,他们的观点成为我国中西音乐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石。

80年代后,随着我国音乐文化普及和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不同形态元素的音乐通过多种渠道传入我国,影视音乐也在“中西融合”强大的影响下迅速成长起来。以谭盾、翟小松、赵季平等为代表的先锋音乐家,用现代音乐首发,采用中国题材,创作了大批现代音乐影视作品,在国际音乐舞台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音乐家谭盾主要影视作品有:创作《卧虎藏龙》《英雄》《夜宴》电影音乐,为反映中国人民抗日的影片《南京大屠杀》创作主题歌《不要哭啊,南京》等,其中《卧虎藏龙》的影片音乐获得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和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具有民族主义根系和现代主义意识繁枝、立体性创作典范的现代作曲家赵季平,其主要影视作品有:创作《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的电影音乐,其中,电影主题歌《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获法国南特国际电影节最佳音乐奖,《红高粱》获第七届金鸡奖最佳音乐奖。从这些现代作曲家身上可以清晰看到,他们正是在“中西融合”的根基上,将西方音乐技法、中华民族精髓与现代电子科技完美结合,努力创造出音画合一的艺术境界,这些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拥有极高造诣的影视音乐作品,对中国影视音乐走向世界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影视音乐未来发展趋势

(一)专业化与国际化

由于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及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专业作曲家加入到电影音乐的创作队伍中来,形成了目前中国电影音乐独特的“学院派”,如赵季平、谭盾、瞿小松等。凭借专业扎实的音乐功底、良好的音乐修养和严谨的作曲技巧,他们挖掘音乐的潜在魅力,灵活运用古典、流行与民族等不同音乐元素,努力探索全新的电影音乐语言,形成一支影视音乐专业化创作的先锋军队。为了走向世界迎接挑战,中国的影视音乐创作人开始在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将两者融会贯通并寻求新的突破,创作出一批鲜明而独特的中国电影音乐。如影片《和你在一起》中多次引用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主题旋律,国际化元素的加入尽显大气辉煌;《夜宴》以多种中国民族乐器,配合大型西洋乐队,使整部影片的配乐风格更具有国际化的元素。因此,创作团队的专业化与国际化是提高中国影视音乐质量的重要标准。

(二)多元化与重组化

当今的中国影视音乐呈现出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并存的多元化局面,影视音乐根据影片中背景、人物、情节的发展,采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既有古典西洋组合,还有人声与器乐等多重组合,展现出多元化与重组化的发展趋势。如在影片《英雄》的配乐《棋馆古琴》中,帕尔曼小提琴与中国古琴将东西方不同的浪漫重组,更是展现出如同马头琴、二胡、弦子结合的美妙音色。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碰撞更为频繁,一些作曲家博采众长,尝试将民族音乐语汇与现代音乐理念、作曲技法融会贯通、中西合璧,重组变幻出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如赵季平创作的《霸王别姬》中的音乐,利用京胡与交响乐队及一组京剧打击乐队的组合,以乐队与京胡的多调性碰撞,配以京剧京白念腔,多音色重叠、不同音量交错,浓郁中国风格与现代立体化写法的交织,建立了民族化音乐与现代意识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三)数字化与个性化

1999年,当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幽灵的威胁》在全球首次进行数字化商业放映,标志着电影从此迈入了数字时代,这场数字化运动也给中国电影音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触动。在数字化进程的影响下,我国影视音乐的制作手段产生了根本的改变,通过采用数字技术与电脑合成的高科技手段,不仅使编创者和演奏者合二为一,还可以运用先进的剪辑技术根据影片情节的需要将不同的音乐分解或组合,做出力度、速度、音色等各种不同的变化,大大丰富了电影音乐的音响元素。在这种多元高科技文化的冲击下,为迎合大众审美需求,“个性音乐”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音乐的特征。这种个性化既有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也有传统与个性的碰撞,使影视音乐越来越具有时代和潮流的特性,在未来长期发展中,数字化与个性化必将成为推动影视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世界影视音乐广泛交融、多元发展的今天,中国影视音乐以其自身特有的民族特色,成为世界影视音乐一道绚丽风景。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影视音乐民族性与西方多元个性的融合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作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优秀作品,真正使中国影视音乐成为世界影视舞台的精彩之音。

[参考文献]

[1]李德普.视听互动余韵悠长――试谈影视音乐民族性的价值和意义[J].当代电视,2002(10).

[2]杨和平.关于中西音乐关系若干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03).

[3]陈越红.数字时代和传统时期的电影音乐有何不同[J].电影艺术,2003(09).

[4]朱静.学贯中西音画合一――赵季平影视音乐创作评析[J].艺术教育,2004(06).

[5]罗平冠.谭盾音乐及其对中国音乐创作启示[J].汉江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0).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9

7月29日至8月12日,2012(第三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将以崭新的形象与广大观众见面。本届音乐节的主题“热古典”,寓意今年夏天音乐节将会掀起的一股古典音乐热潮,“热古典”也是音乐节所期望营造给观众的一种氛围。作为“热古典”主题的有力印证,本届音乐节将实现两个“跨”——音乐节会场横跨浦江两岸,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陆家嘴中心绿地为主会场,黄浦区的外滩源(原联合教堂)为分会场,隔江遥相呼应,形成音乐节强大的地理聚集效应。背靠陆家嘴金融中心建筑群和外滩历史风貌区的夜景,音乐将在浦江两岸同时响起。节目跨界制作,将大胆突破古典音乐单一元素的重围,引进电影音乐、流行、美国乡村、爵士乐等多媒体及跨界元素,跨界制作节目将占整个节目的一半,突破了历届音乐节之最。本届音乐节由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和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夏尔·迪图瓦担任联合总监。

经过以往两届的运作,上海夏季音乐节在创意、规模和节目组织等方面正在迈向新的高度。本届夏季音乐节将史无前例地大胆突破古典音乐单一元素的重围,重磅呈现一个在各种风格中游走得游刃有余、全新的富有生机的古典音乐形象。

本届音乐节的重头节目汇集在主会场陆家嘴中心绿地中搭建的篷房音乐厅中,音乐厅大约可容纳一千名观众。连续十五天每晚举行的音乐会分为四大系列——“荧屏传说”系列包含“交响指环王”、“BBC纪录片音乐会《蓝色星球》”、“俄罗斯荧幕的记忆”,其中前两场节目均为首次引进中国,《蓝色星球》在英国也是在户外搭蓬进行演出,此次乃仅此一次的“本真”演出;“交响指环王”结合大屏幕和现场的乐团、合唱团,必将带来影院所无法体验到的震撼的视听效果。“跨界之声”系列包含“舞动邓丽君”“Blake四人组跨界演唱会”“夏日披头士音乐会”“美国乡村之音——罗马水牛乐队”。“大家速写”系列包含“上交十四琴”“陈萨钢琴音乐会”“中华美声之夜”。“轻松古典”系列满足了古典音乐迷的需求,来自圣彼得堡老牌“劲旅”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乐团、大提琴家娜塔莉娅·古特曼都将首次亮相中国;迪图瓦和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将献演配合今夏奥运会的“伦敦专场”;小提琴家克洛依·汉斯利普、钢琴家王珏等将携手为本届音乐节推波助澜。相信本届音乐节将使乐迷朋友们领略到古典音乐在夏日夜空中的独特风情,并且像柏林、伦敦、琉森的市民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夏季音乐节。

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篇10

【关键词】流行钢琴;文化特征;理查德·克莱德曼

偶然的一次午餐后,听到邓丽君歌曲的钢琴改编曲,那优美的旋律,迷人的音响效果令人陶醉,为什么流行钢琴音乐会这么引人入胜呢?我反复思考,发现了流行钢琴音乐特点:其优美的歌唱性旋律,协和的古典和声和清晰明快的钢琴织体,是流行钢琴音乐的魅力所在。

一、流行钢琴音乐的概念

流行器乐曲与流行歌曲是构成今日我们所称的“流行音乐”的两大组成部分,对于流行器乐曲中的钢琴音乐,无论是从概念、内容乃至比较统一的称谓都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笔者认为,流行钢琴音乐是指:含有现代流行元素或民族元素的钢琴音乐表现形式。

所谓“流行”,在曾遂今著的《音乐社会学》中提到,流行是指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受某种特定心理需求而追求某种特定的音乐行为方式,致使这种唱、奏、听某一种曲目或运用某一风格的行为方式及其对象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扩展蔓延,并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靡与社会群体性狂热。所谓现代元素或民族元素,指在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上加入了电吉他、键盘(合成器或电子琴)、电倍司、架子鼓、二胡、琵琶等元素,在演奏技巧和乐曲结构处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通俗性(民族性)和现代特征,乐曲旋律优美。

王小元《关于在高等师范院校钢琴集体课中引入流行钢琴音乐的几点思考》中,提到了流行钢琴音乐,他也没有直接给出流行钢琴音乐的定义,而是通过流行就是通俗,以及《汉语大词典》关于通俗文学的解释,“专供文化水平较低的成年人阅读的图书报刊,”进而认为通俗音乐“就该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听的音乐了”学生据此理解王老师文中的流行钢琴音乐是指,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听的音乐了。但,不敢苟同。主要理由是:流行或通俗的不是文化水平低的人的专供。

二、流行钢琴音乐的内容与形式

(一)内容

顾名思义,通过钢琴演奏而得以流行的音乐都是流行钢琴音乐。如理查德·克莱德曼和马克西姆演奏的流行钢琴曲、由影视音乐改编的流行钢琴曲、由爵士乐改编的流行钢琴曲、流行歌曲的钢琴伴奏等。

(二)形式

流行钢琴音乐在表现形式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钢琴独奏的形式。在钢琴独奏中利用一些钢琴演奏技巧来达到表现民族乐器的效果,从而在这一民族地区得以流行的乐曲。如在钢琴上加入装饰音的手法来模仿中国弦乐器的刮奏或拨奏;采用反复性和弦来模仿非洲打击乐的演奏等。

(2)钢琴协奏的形式。主要是与民族乐器的协奏,体现出的民族特征而得以流行。如1995年,中国音乐学院民乐系的12个女学生用12把二胡与克莱德曼合奏《我的祖国》,开创了二胡和钢琴合奏的先河。

(3)为流行歌曲伴奏的形式。如邓丽君的流行音乐改编曲。

(4)与现代流行乐器的结合。如加入打击乐器、电子鼓、电子琴的古典钢琴曲或现代创作的用现代乐器配乐的钢琴曲等。

(三)典型代表

流行钢琴音乐的典型代表当推理查德·克莱德曼和马克西姆。

理查德·克莱德曼——本名菲利浦·罗贝路易·帕杰斯。出生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小镇。他5岁开始学习钢琴,并创作了其人生第一首钢琴曲——《菲菲圆舞曲》,6岁,克莱德曼的技巧已经非常纯熟,12岁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6岁开始演奏并作曲。1976年至2004年间,他在60个国家举办了2000余场音乐会和电视晚会,录制了约900首钢琴曲。

马克西姆——1975年生于克罗地亚的希贝尼克。9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就能够和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海顿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1999年,马克西姆在布达佩斯赢得了鲁宾斯坦钢琴大赛最高荣誉。2000年,马克西姆定居巴黎,师从伊戈尔·拉兹克。2001年,马克西姆获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第一名。2003年,发行专辑《钢琴玩家》。2004~2006年,先后发行了6张专辑并大获成功。

相对于理查德·克莱德曼来说,马克西姆是流行钢琴界的后起之秀,虽然他的音乐没有像克莱德曼的那样影响巨大,曾经喜欢克莱德曼音乐的人们也许已经接受不了马克西姆更为现代的流行钢琴曲风格,但是,马克西姆却吸引了众多的上世纪70、80年代后出生的一大批年轻人开始关注他们眼中的“严肃音乐”,引领了另外一场更为强大的流行钢琴音乐风暴。

三、流行钢琴音乐的文化特征

流行钢琴曲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是大众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流行钢琴音乐具有大众音乐所具有的一般文化特征,也具有明显的个性文化特征:

(一)雅俗共赏

在中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在此后的十多年里,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改善。与此同时,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世界多元文化的输入,对中国自身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人们再次获得了展望世界、博采众长的机会,同时也促成了群众文艺和艺术教育的蓬勃兴起。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流行钢琴曲的接受和普及。

随着克莱德曼的钢琴音乐在中国的迅速传播,那种简洁、优雅的曲调让当时的中国人找到了一种既浪漫又不露骨的美。从音乐成就上看,克莱德曼并不是一个世界顶级的钢琴家,一些内行人士甚至经常嘲笑贬低他的音乐,然而在中国,正是克莱德曼并不“纯正”的钢琴曲赢得了最广泛的受众:从白领到民工、从5岁到50岁都为他的乐曲所陶醉。马路边、酒店大堂里,到处可以听到他弹出的悠扬悦耳的琴声。在中国,不知有多少人的心灵被《秋日的私语》融化过,被《致爱丽丝》蒸发过,被《命运》震撼过。

(二)普及推广

随着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音乐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孩子从小要有一技之长”的培养观念也在广大教师和家长中积极酝酿。克莱德曼把古典钢琴曲演绎的简单、浪漫,好像音乐直接在与听者沟通。中国的很多小朋友便是在这种简单而又华美的曲调中充满了对音乐、对钢琴的幻想,一场前所未有的钢琴学习热潮在中国的各个城市迅速展开。到了上世纪90年代,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为一大批中国的琴童做了“启蒙老师”。他把一些古典名曲演绎的轻松、华丽,使很多深奥难懂的钢琴曲一下子变得随和、亲切。许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感召下,迷上了钢琴,开始了他们的钢琴学习之旅。

很多人听不懂古典钢琴音乐,但是,一些流行歌曲改编的钢琴曲曲目形式多样(有独奏、重奏、四手联弹等)、曲调优美清新,极易被大家接受。这则使他们通过一种他们熟悉的曲调对钢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流行钢琴音乐的推广和发展。

(三)民族互融

最初的流行钢琴音乐走进中国时,是具有典型西方音乐特点的,并且人们在接受的时候,并不排斥这种流行元素与古典音乐的融合,反而相当欢迎。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在欣赏流行钢琴作品时,依旧是以民族传统审美精神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接受这种流行与古典结合的一种新的文化创造。

虽然,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流行十分广泛,但是最能让他和他的音乐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的是他改编的许多中国民歌钢琴曲。理查德十分喜爱中国的音乐,为了向世界宣传中国,理查德把很多中国歌曲改变成钢琴曲,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他将中国各时期的流行歌曲改编成了钢琴曲,曲目覆盖面之广令人叹服。克莱德曼的《红太阳》等钢琴曲席卷了中国大地。一时间,克莱德曼几乎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花心》《爱如潮水》《浏阳河》《与往事干杯》《何日君再来》《梁祝》都被改编成了钢琴曲。一些歌曲《太阳最红》《一条大河》《我爱北京天安门》经过克莱德曼的演绎,焕发了青春,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曲目。《梁祝》、《山歌好比春江水》、《太阳最红,最亲》等作品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理查德正是用钢琴这个西方的乐器,用西方文化的表达方式,融合了中国的音乐来表达对中国观众的敬意,弘扬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四)时代娱乐

流行钢琴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不论是其存在还是表现,都具有很强的外化特点。它相对于古典音乐来说,更多的强调感官的刺激功能和娱乐功能,相应的抑制了审美功能等其他方面,更多的满足大众个体的需要。其中,科技的进步为流行钢琴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唱片、无线电广播、电视、网络,使流行钢琴音乐的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化,为流行钢琴曲的广泛普及提供了可能。另外,现代乐器的加入、电子音响合成技术的使用,是流行钢琴音乐的音响变得更加丰富,电子扩音设备的出现更是丰富了流行钢琴曲的表现风格,如果离开了这些现代可以手段,将大大影响流行钢琴音乐的传播。

流行钢琴曲的题材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也偶尔会有涉及反战等内容,作为大众文化,还是以普通大众作为文化的中心和主要消费群体,因此会更加注重自身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其中,情感的宣泄与寻求心理的共鸣,又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为了使更多的人接触钢琴音乐,娱乐性成为流行钢琴音乐最鲜明的特征。

(五)市场运作

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流行钢琴音乐,也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出现的音乐商品。从策划到宣传都秉承着商业化的运作机制。30多年间理查德·克莱德曼录制了超过1,200首的曲目,唱片销量超过了8,500万张。获得了超过340张的金唱片和白金唱片,唱片的盗版销售可能超过了3,000万张。如今,他已经录制了近1000首旋律,并且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超过了九千万张。据统计,他拥有267张金唱片和70张白金唱片。有关资料显示,克莱德曼是当今世界上拥有金唱片最多的钢琴演奏家。

同克莱德曼一样,作为流行钢琴界的后起之秀,马克西姆的专辑销量也拥有傲人的成绩。2003发行的专辑《钢琴玩家》从发售起就大受好评,特别在亚洲,马克西姆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音乐CD销售量都获得了金奖,在台湾和克罗地亚都分别获得了白金奖,在中国香港更是获得双白金奖。这张唱片在香港HmV国际流行音乐排行榜中连续12个星期获得第一名。

对于一直低迷的钢琴音乐唱片市场来说,这些惊人的数字和成绩,不仅带动了唱片市场的繁荣,更表明了一种普通大众对钢琴音乐需求的方向,流行钢琴音乐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思琦.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音乐与社会文化环境互动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刘小龙.中国钢琴发展60年(7)——钢琴普及教育与克莱德曼钢琴曲[J].钢琴艺术,2009,(10).

[3]潘利红.文化的融合——高师流行钢琴音乐教学探析[J]大家,2010,(16).

[4]陈倩.跳跃在黑白键之间的曾经与未来——记流行钢琴音乐[J]大众文艺,2011,(4).

[5]一言.马克西姆——从钢琴玩家到电音玩家[J]视听技术,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