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量管理技术十篇能量管理技术十篇

能量管理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6:22

能量管理技术篇1

关键词: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新技术应用

1我国电能计量管理工作现状

1.1电能的严重浪费

目前,资源浪费是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针对我国目前资源浪费现状来看,电资源浪费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能浪费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电力品质偏低、能源质量不达标、电力配置老化以及电力配置技术偏低等。面对以上问题,我国电力企业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导致客户节能意识偏低。电能资源浪费不仅影响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提升也有重大影响,因此,电力行业必须高度重视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工作,减少电能资源的浪费。

1.2电能计量准确性偏低

电能计量准确性是计量工作的灵魂,长期以来,我国电能计量管理存在着计量准确性偏低等问题。造成准确性偏低的原因在于查表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偏低,忽视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电能计量结果与实际差别过大。另外,线路老化和故障也会使电能计量准确性偏低,从而影响电力企业的健康运行。

1.3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不健全

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不健全会直接危害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还会影响居民用户集中抄表系统和关口电费计量系统。影响居民用户集中抄表系统的主要原因有传输技术不科学,传输技术一旦出现问题,信号就会受到干扰或者直接中断。另外设备仪器存在矛盾、数据库内容不充实以及查询系统不健全等都会影响居民用户集中抄表系统。关口电费计量系统出现问题主要是网络问题和计量精确度不够。

2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的意义

2.1电能计量设备管理

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可以保障电能计量设备的安全性。通过现代管理规定,提高电能计量设备的使用标准,选购人员应该在确保其质量安全合格后购买。另外,电力企业还应该保存电脑计量设备的档案台账,挑选对检定、校准以及检测工作有益的档案台账进行备份,以备不时之需。总之,电脑计量设备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现代化管理要求实施,工作人员还应该重视计量器的配置与安装工作,在经过严格的检定后,实施安装工艺。

2.2加强网络系统安全

电脑计量现代化管理还可以加强网络系统的安全。目前,网络技术已经在电力计量领域得到全面运用,电网工作中网络系统安全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行业建设者必须认识到电网系统安全的重要性,结合现代化管理措施,加强电网安全系统管理。

2.3提供科学的质量分析和决策支持

传统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前者强调正确做事,后者重视如何做正确的事,电能计量结合现代化方式进行管理可以给电力行业的发展建设提供科学的质量分析和决策支持。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重视电力库存状况、生产情况、统计分析、质量合格率以及故障分析等模块,综合以上分析,为电力系统提供科学的质量分析和决策支持。

3电能计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电能计量技术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化以及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为了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电能计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文介绍了电脑计量现代化管理的意义,结合现代化管理手段,笔者对电子式电能表、tC2004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以及YC-1893D三相电能表多功能校验装置等电能计量新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介绍。

3.1电子式电能表的应用

电子电能计量表一改传统单一的计量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系统化全面发展。该计量方式的原理是先采集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数据。紧接着,选择合格的电能表集成电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工作结束后,将处理后的数据转化成与电能保持一致的脉冲,最后,通过显示器显示转换数据。电子式电能表具有体积小、使用时间长、承载能力强以及频率范围广等特点,它同时还具有反窃电功能和远控功能,是现代电力行业电能计量技术的首选。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电子式电能表还能以规定的通讯协议为准则,将存储数据准确地上传到主站,同时实现了采集和监控系统的网络化。

3.2tC2004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应用

tC2004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设计的针对性较强,主要用于电能表现场效验,属于全新的数字化交流测量仪表。tC2004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的特点主要有功能强大、使用便捷和安全可靠等,可以同时测量三相工频交流电的电压、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相位角功率因素以及频率等,是计量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计量表的最佳选择。校验仪内存有大量校验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长时间存储,还可以随时更换存储位置,是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有效保障。另外,该校验仪还可以将校验数据上传到pC机上,也可以下载pC机中存储的相关数据。采用这种技术计量电能时,该校验仪同时具备了选择测量量程以及送取补偿参数等全自动功能,提高电能计量数据准确性的同时,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3.3YC-1893D三相电能表多功能校验装置应用

YC-1893D三相电能表多功能校验装置严格按照国家各项规定配置,综合考虑了供电、计量以及电能表制造之间的矛盾,是现代电能计量技术的领先代表。该装置具有校验方便、系统灵活以及安全可靠等特点。YC-1893D三相电能表多功能校验装置组成较复杂,主要组成元件有一体化数字合成正弦信号源、工作电源电路、程控功率源、过载自动保护电路及电流和电压输出变换电路等。该装置还配置了电能表教研系统软件,通常情况下,必须在windows98/95以上的版本上运行,由于该软件用菜单提示,功能非常强大,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打印多种形式的检验报告。

4结束语

总之,电能计量现代化管理在现代市场的影响下越来越重要。电力行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在了解我国电能计量管理现状的前提下,应明确管理工作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电能计量准确性偏低以及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不健全等问题。重视电子式电能表、tC2004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以及YC-1893D三相电能表多功能校验装置等电能计量新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榕模,张萌,姜洪浪,杨光辉.电能计量设备现状、发展方向及新技术应用[J].仪表技术,2010.

[2]孟繁荣.电能计量新技术的推广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11.

能量管理技术篇2

 

近几年,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电力能源计量管理也不断进步,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对电力能源计量管理有一定的帮助。创新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对管理电力能源设备,就必须要提高现代电力计量技术水平。现在我国的电力能源加量管理的水平不能满足需要,基于此,对电子计量技术的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电子技术在电力能源计量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1电力能源计量技术的管理和应用现状

 

随着电子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电子技术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电子计量技术上也实现了安全生产,在管理层面上实现了科学化的治理。随着电力能源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在用户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要运用先进的电力能源技术对客户端和变电站创新和改革,对电力能源整体的管理工作的数据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电子技术的水平。我国电力计量技术正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首选。我国的电力计量技术已经逐渐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减轻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难度,避免了高压的发展,有效地确保了电力工作系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电力计量技术在生产和服务上趋于一体,有效地降低了供电企业的能量消耗。对电力系统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优化企业的结构,对于管理的流程和生产的流程采取有效的调整,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发展电子技术,实现安全有效的生产和管理。

 

电子计量在设备和管理上要进行严格的监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一直在变化和发展,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经济体制的变化导致生产模式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单一生产模式转变成生产服务与提花的模式。电力网络自动化的技术应用到生活中,电力企业在生产的综合效益的各个方面有很大的提高。值得称赞的是我国电力能源生产的产品已经在国外一些市场上中逐渐推广。在生产的电力能源产品实现智能化,在财务管理、生产调度、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了智能化、科学化管理。我国企业在生产管理电力计量上实现了智能化,在财务管理上实现了科学化管理,采用了自动化的设备,这些为我国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管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现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仍存在中低压配电系统,电力计量系统老化,不能全面对能源消耗的状况进行管理。对存在问题进行的归纳,主要有如下三个问题:首先,电力计量的装置问题上,对于电力能源基础资料的管理不严格,对基础信息的整理不够全面和准确。由于信息的不准确,直接影响了电力计量的转制改造工作。在电子计量的管理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并且缺乏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其次,在资源配置方面,工作人员未能及时修复老化或者损坏的设备,导致电力维修难以正常运行,缺乏专业的检验核查电能装置的工作人员;最后,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推广不到位,电力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必须要

 

规范。

 

2提高电子计量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健全电力计量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电子计量技术的管理体系,可以提高电子计量管理的水平。通过建立管理机构,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规章制度应当贯彻落实,同时应该建立监督制度,积极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电力计量的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加强领导的责任细化,建立健全工作管理的制度体系。

 

2.2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对电力计量的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有效地提高电子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应该加强对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制度。科技人员应该加强电力电子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对产品进行创新研发。加大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安排管理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做好对产品的升级和创新,提高电力企业的电力计量技术的综合管理水平。

 

2.3加强设备的综合管理

 

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对设备的综合管理,一方面是因为这是电力系统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要严格地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管理。电力能源的工作管理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记录好设备运行的状况。发现问题时及时对故障记录上报,安排检修人员对故障进行判断,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故障。对于设备的关键部位,比如传感器等要进行创新研究,提高使用性能,使得设备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并且要强化状态的识别、矫正等。电力能源企业实事求是,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电力计量设备的管理体系和运行体系。要建立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并安排相关的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和贯彻电力能源设备的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对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故障,在管理设备时要实现科学化管理,并实行规范的制度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和高效率生产。各项电力制度的实施和制定有利于提高电力计量管理的水平,实现人人平等的观念。

 

2.4加强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加强对电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应当引进和研究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学习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电力计量技术的水平,设计出优秀的产品。需要研发并且生产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工作的设备和产品,不断创新和研发电力计量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提高设备使用的效率和寿命。通过对电子技术的分析和检测,研究电力能源与设备工作的数据,创新产品和设备,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有效地调整工作的环境变化并且进入最优的状态。

 

3电子计量技术在应用方面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电力计量设备技术在不断快速发展,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令人担忧的是,我国电力技术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并且在电力计量的技术和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大力发展电力计量技术的创新。努力学习和研究国外先进的电力系统的科学技术,吸取积极有效的经验和教训,积极参与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对于传感器等一类关键设备,要提高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实现高水平、科学化、先进化的发展。要加强对设备的调节功能,在设备故障时要践行自我矫正,保障电力设备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能工作,并且保持工作的准确性。

 

对电力设备中的传感器的核心元件进行创新和改进,可以提高电力设备工作的科学性,并且改进设备在工作中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能有效分析电力计量的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提高对故障诊断和检测的准确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降低故障和意外的发生率。科学地选择通信模块,要具备可靠性,我国应该对通信功能与设备研究加大程度。通信的控制工作必须得到强化,有效提高电力计量的管理水平。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对电力设备的系统进行调整,保持工作的最佳状态。加强创新和研究不同环境下工作的最佳状态,对电力计量的设备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提高电力计量设备的可靠性。

 

4结语

 

电力能源设备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的管理,同时是实现现代化企业的职能化和信息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得很快,电力计量技术发展的速度也很快,使得我国的电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的电力技术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电力能源系统本身也存在有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在电子计量上实现了一体化,现在逐渐向职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发展。研究和创新电子计量技术,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合理完善电力设备,促进电力计量技术的高速发展,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随着市场经济具体制度的改革,我国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渐转变,在企业的管理上实现了智能化,在财务管理上实现了科学化,电力产品逐渐实现自动化、信息化,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产保障。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应用效率,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建设管理机构,强化管理体系,完善员工的责任制度,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协调作用。加强电力计量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对设备进行创新发展。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根据电力企业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产进行安全监控,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电力计量技术的迅速发展。

能量管理技术篇3

连云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支队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经济的深入发展,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完善,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强化和提升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水平,做好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提升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水平,创新监督管理模式,提升技术监督执法效能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水平。

关键词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执法工作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保障,也是我国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它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市场经济有序发展,提升法律的严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我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提升执法效能促进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水平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在质量技术监督执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执法难等问题,增大了各级执法部门的压力。

因此,寻找满足市场经济条件的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措施,是目前我国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执法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

1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存在的不足

1.1地方保护主义阻碍执法工作的开展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为了更好的保护本地区部门的利益,打着“发展经济”的口号,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地方保护措施的制定,对于质量技术监督的行政执法工作进行限制,如,采用对地方企业进行挂牌保护的方式,并标明不能对企业进行检查,执法检查前到当地政府备案问题、规定技术监督相关执法工作者不能进入市场等等这一系列的规定都影响和阻碍着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很多情况下造成执法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执行不到位,根本不能达到质量技术监督执法目的。

1.2采用威胁暴力方式对抗质监执法

执法人员在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过程中,很多是不能积极配合的。或不提供生产、销售记录等相关证据,或对查封、扣押百般阻扰,甚至故意制造事端威胁、暴力阻碍执法工作。

1.3说情妨碍执法查办案件

从执法办案开始到执法办案结束,很多违法违规者都采用说情的路线,很多违法违规者都一门心思的找熟人,贿赂执法工作者,用甜言蜜语讨好执法工作者,采用这样的方式达到减少处罚或者不处罚的目的。

所以,提高执法者综合素质,提升执法效能,是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2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水平的有效对策

2.1提升质量技术监督执法者思想意识

为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执法者自身来说就是要求执法者拥有坚定的信念,能够用自身的力量去营造一个好的执法环境。而解决思想问题作为确保一切问题顺利进行的保障。

首先,开展和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执法人员树立正确的行政执法的思想意识,让他们能够时刻牢记“整改是前提,处罚是手段,规范是目的,服务是宗旨”的工作方针至关重要。

其次,为改善执法环境工作,提升广大群众的质量技术监督意识,可以采用举办“3.15”和“质量月”活动的方式,向全社会的广大群众宣传,让他们能够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并对那些违法生产经营的单位进行举报,做到假冒伪劣产品无人购买,不给违法经营者提供任何市场的机会。

再者就是要求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注重当事人的申辩,进行作风改进和形象树立工作。

最后要完善执法队伍建设,抓好班子,充分发挥执法人员主观能动性,营造一个以班子为核心的高素质、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团队意识的行政执法队伍,提升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水平。

2.2把好质量技术监督制度关

首先要在思想教育、业务培训以及作风建设方面进行制度的完善,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制度,真正的做到用制度管人、管物和管事,带动执法队伍工作的开展。

其次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案审制度,案审制度的建立主要是对案件审理程序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将每一个案件都放在“四准”上进行严格审核,做到集体讨论研究和集体决策,坚决抵制“一风吹”、“一手捧”和说情风。确保审办程序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最后是要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对于群众投诉和举报的案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办理,同时做好对执法办案程序的完善,并及时将案件查办的结果向群众公布和明确,提升案件办理的透明度,让执法人员接受整个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打击那些伪造假冒产品的企业,做到公正执法,严格办案。

2.3坚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保持和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就必须做到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忽视执法程序就会犯行政执法的大忌。因此,准确、有效实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能够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质量技术监督的执法人员需要用心学习和严格的按照规定办事。

2.4执法者要强化自身形象

作为一名质量技术监督的执法工作者,自身形象对于整个执法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好的形象能够帮助执法者在当事人面前树立威信,有利于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执法者强化自身形象需要做到在办案时着装整齐;与当事人接触时不摆架子,不打官腔,充分尊重他们;对于那些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的当事人更是要做到耐心讲解等,这些都为后期形象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还需要行政执法工作者做到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用制度约束自身行为,更好的提升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郭铜生.探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J].财经界,2014(35):123.

能量管理技术篇4

【关键词】电网系统;计量技术;管理;探讨

1.前言

计量技术涵盖范围广泛、专业性较强,一般来说它主要是以多专业的技术手段为基础,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网系统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2.我国计量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计量技术管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不足,因此有必要在对电网系统的计量技术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之前,首先对我国的计量技术管理现状与对策进行一番研究。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主要可以从我国计量技术管理的现状与我国计量技术管理的对策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我国计量技术管理的现状

对于我国计量技术管理的现状这一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基层部门计量技术水平不高、社会对计量技术管理的认识不足、电力和自来水供应部门对对计量技术管理的垄断以及计量器具的落后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基层部门计量技术水平不高。基层部门由于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以及执法保障缺乏等原因,一般发展水平都不高,这一现象对其未来发展压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其次,社会对计量技术管理的认识不足。社会对计量技术管理的认识普遍不够,无法意识到其重要性,就无法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参与的积极性;第三,电力和自来水供应部门对对计量技术管理的垄断。

2.2我国计量技术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计量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归结起来,主要有加强计量技术管理的宣传、完善计量技术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计量技术管理工作等几个方面。首先,加强计量技术管理的宣传。加强对计量技术管理的宣传,可以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计量管理意识,并进一步推动计量技术管理趋于合理与科学;其次,完善计量技术管理法律法规。对于计量技术的管理,还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和限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计量技术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计量技术管理工作。

3.电网系统计量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对于这个问题,为了理解与阐述的方便,我们也可以从电网系统计量技术管理的现状和电网系统计量技术管理的对策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3.1电网系统计量技术管理的现状

对于电网系统计量技术管理的现状这一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装置管理、计量技术信息化管理以及计量技术标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装置管理。目前装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最新标准部分配置不合理、电能计量管理过分侧重电能表的管理以及装置资产管理不合格不全面等;其次,计量技术信息化管理。目前,我国大部分供电局计量技术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尚无法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电能计量的信息化闭环管理;最后,计量技术标准。完整的计量技术标准体系还不健全,无法充分覆盖各种电能计量业务,如计量标准装置、计量自动化终端以及营销自动化系统等,这些都对计量技术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2电网系统计量技术管理的对策

首先,技术培训管理。新实验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装备的不断出现,国家产品技术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也应不断更新和充实本专业知识,适应新技术、新设备的测试和应用要求。但现有的各级、各类考试题库修改速度和进度滞后,不能及时补充和变更其内容,这就形成新版本的规范和规程不能及时落实与实施,出现了部分计量检定人员对新技术不了解,新设备不会使用或不能全面正确的使用的现象。

其次,标准设置和计量设备的管理。当前各单位的电能计量标准设备和计量装置的管理也需要强化和完善。电能计量标准设备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但在标准设备的监测和监督方面还存一些不足,如计量检定机构现行的“计量检定质量保证体系”虽然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规定,但因当时计算机网络系统尚未健全,网络检定数据管理、miS系统未全面启用等因素的存在,造成该类系统文件策划编写的时间较短,体系运行管理经验不足的状况。电能计量标准装置的管理是一项贯穿设备的购进、试用、检测、数据分析、标准认证、稳定性监督等,是一系统性管理工作。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检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为电能计量的系统性管理建立起了标准管理模式。该体系的正常运作首先需管理者亲自过问,重要项目内容亲自抓;其次各级人员积极主动地去落实实施并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来,通过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补充、完善管理体系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体系管理工作。

第三,安全管理。各电能计量中心不但承担电能表、互感器的检定工作,同时还承担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验收和电能表现场校准工作,而且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各种类型的计量用互感器基本上都在现场进行检定。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非常重要。

有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程、规定、制度,在电能计量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必须全面贯彻落实,才能保证电能计量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电能计量的外勤和互感器检定,直接接触现场运行电气设备的二次回路,接触高电压和大电流设备,属于在带电设备上工作,这两项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的较好,而对实验室电能表检定的安全管理,大家普遍认为主要的工作是设备安全管理,对其安全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实质上电能表检定也是带电作业,经常接触到380V的电压,电能表误差调整接触的是带电的内部部件,与表内带电的接触点距离较近,操作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另外,电能表耐压试验接触的也是高电压,因此要重视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四,消防管理。电能计量安全管理还需重视消防安全的管理,电能计量的各类实验室都是重点防火部门,全面落实消防安全的各项工作,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这方面的重点是防止电器火险的发生。电能计量的各级负责人,必须经常对工作地点进行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和检查,尤其是对电源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不留有火险隐患。

最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作已日益受到重视,电能计量对此相内容涉及的不多。但是,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试行)即SHeQ标准的贯彻实施,环境保护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开始进入到电能计量工作中。过去供电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强,尤其是电能计量工作,好像与环境保护关系不大。目前,这种观念亟须改变,管理者要首先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电力企业新的工作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电能计量外勤工作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就相对较多,例如:现场工作废弃物的随意排放等。

能量管理技术篇5

1明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任务与作用

1.1技术管理任务

在进行技术管理活动中,我们需要了解技术管理任务都有哪些。首先是需要通过管理的职能与科学方法,严格把握施工流程,使施工各个环节均能达到标准要求,贯彻国家相关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指示与决定,通过科学有效的组织,全面实施各项技术工作,通过良好的技术能力建设,使各个环节都在技术指导下建立良好的秩序,使建筑工程每一个阶段都符合工程标准,符合生产技术规程要求,符合技术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达到高质量技术标准要求,圆满完成施工任务,通过严格的技术管理,把技术、经济、质量、进度、生产、技术科学协调统一起来,辩证地形成一条生产指导主线,保证各工种按照生产顺序合理施工。

1.2技术管理作用

技术管理贯穿在生产的各个流程中,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技术管理作用,才能合理把握好技术层面问题,一般情况下,技术管理主要作用表现如下:一是技术管理是尊重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良好保证。只有通过技术控制,才能科学保证施工环节符合工程标准要求,掌握技术规律才能按正常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使各道工序不颠倒,遵循并保持施工规律良性循环。举例说明,建筑施工是有一定顺序的,存在着严格的规律,在进行各类建筑施工时,顺序主要是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而在主体工程当中,也是自下而上的进行,装饰工程则相反,需要自上而下进行,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合理掌握当地情况,了解施工现场,使电气、采暖、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梯等安装工程在施工中不断穿插配合,有些需要事先进行预埋、预留的,则需要事先做好安排,保证位置准确、尺寸合理,这样才能使后期安装能够一步到位,通过技术规律的把握,使整体工程有条不紊地不断推进。装饰工程需要进行顶棚抹灰与地面施工,那么就需要严格把握好顺序,一般情况下顺序是先施工地面,之后再进行顶棚抹灰,在对地面进行工程建设时,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情况下是清理基层———抄平弹线———浇水湿润———刷结合层———浇筑混凝土基层。只有按照顺序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如果顺序把握不规范,先进行棚顶施工,那么在进行地面浇水湿润时,极容易造成顶棚污染,导致顶棚空鼓、裂缝、反碱等问题。二是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全面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能力。企业进行技术管理实施,不但能够在施工中按照顺序进行,而且还能使广大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对进一步提高职工技术素质有一定的作用,因为在施工中,会出现施工意外事件,那么只有技术能力提高了,职业素养达到了,才能事先就能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快速及时的处理解决,通过技术把关,使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事前,从各个层面体现工程质量第一的准则。

2建筑工程施工全周期技术管理策略

2.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策略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一定要做好内训教育,使广大职工均能够严格遵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相关政策法规,掌握一般的施工准则与流程要求。不断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建设,通过科学的制度保障,严格控制好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使各类问题得到相应制止与惩处,良好的制度运营是保障技术实施的关键,能为工程整体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技术考核,加强各责任岗位的责任建设,明确技术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相关责任人权利和义务,下放技术人员管理权限,使技术能够在整体施工中发挥作用,为现场施工提供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做好科学决策与认定,使工程技术规则得到良好落实。

2.2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策略

建筑企业需要保证建设质量和工期,只有通过技术管理作用的发挥,才能有效保证现场施工顺利。那么在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操作时,就需要做好各个岗位与工种的技术交底工作,使各岗位明晰责任,及时做好下一环节处理,配合下一步施工,这也是成本控制的内容需要。通过技术交底,把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书面化,使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分项、分部的技术问题更加明确,通过技术交底,对各个环节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做好详细说明,有些特别需要注意的环节,还要做好标注,特殊工程、隐蔽工程以及易出问题的部分,需要单独进行说明,提示下一工序做好施工准备。

2.3验收竣工阶段技术管理策略

整体建筑完成后,一定要做好全面的检查与检测,做好各个分部的技术认定和综合测评,这样才能对整体部分进行质量评价。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做好测评标准规定,以技术为准绳,使测评工作科学有效,对工程整体质量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对各个部分进行施工质量特征分析,把相关分析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通过不同角度与方式的对比,确认其质量是否达到对应标准。通常情况下,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包括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技术标准要求,运用计算分析方法做好科学测试;利用技术数据做好测试测量,对建筑结构质量标准进行分析;运用技术评定规范做好分析结果的运用,判断建筑质量是否合格;通过整体技术要求,确认工程质量是否达到验收标准。

3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3.1明确技术管理职责,注重技术水平提升

不断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明确相关技术责任制,使各个岗位的人员权责清晰。加强对国家相关规范的教育,使各个施工环节中的分项、分部均达到标准技术要求,运用科学正确的施工方法,做好质量标准控制,通过制度保障,进行全面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企业要不断强化学习能力教育,运用最科学最先进的管理方法,做好技术、培训、交流等。使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不断提升,在进行技术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鼓励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不断推广经验,领先行业标准,占据市场竞争主动权。

3.2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一般包含对图纸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图、技术交底制度、变更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原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检查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

3.3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只有不断地长期坚持技术管理,才能进一步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骨干作用。根据条件不断修订技术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补充。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环评,做好绩效评定。

4结束语

能量管理技术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发展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ourcountryeconomy,theconstructionmarketcompetitionismoreandmoreintense.therefore,weshouldfocusonthetechnologymanagement,trainthetechnicalpersonnel,reasonablyusethemanagementfunctionsandscientificmethods,wecanoccupyaspaceinthemarketcompetition.wemusttaketheadvancedtechnologyandskills,applytheadvancedmanagementideasandmethods,combinewiththeenterpriseactual,boldlyinnovateandpractice,toseektheenterprisesdevelopmentandgreatprogressinthemarketcompetition.

Keywords:construction;technicalmanagement;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1.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1.1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1.2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保证施工中能按照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确保正常的施工程序。

1.2.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2.3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2.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如某企业发挥其技术管理的作用,大力培养和引进技术管理人才,成立技术中心,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创新开发和培训,使企业的技术实力大为增强,在投标承建设计新颖、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中有信心和能力打拼市场并屡屡中标、屡屡创效。而一小型民营企业,由于人才匮乏,技术力量不足,技术人才、技术设备不足,难于适应承担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建设要求,因此,参与市场竞争受到限制,企业效益因此而无显著的提高。从这个例子中足以说明技术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技术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

当今的建筑工程施工,建筑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没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是难以实现产品的现实希望,而这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则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2.2建筑施工的特殊性所决定。众所周知,建筑物品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环境、季节、气侯和人的因素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工序搭接协调等,在这些生产施工过程中均需要我们以技术管理为先导,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引领我们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达到预期的工期要求、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2.3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四新”技术的应用和国家10项新技术的应用,承担的工程设计新颖、结构会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技术要求更高,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再提高,技术装备先进再先进,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重要,技术更新和创新意识要更强。

3.如何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3.1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3.1.1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

3.1.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3.1.3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

3.1.4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

3.1.5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3.1.6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

3.1.7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

3.1.8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

3.1.9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3.1.10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3.2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建设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才干和作用。其工作重点主要为以下几点:

3.2.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2.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运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奖优罚劣,促进技术进步。

3.2.3尊重人才注重人才建设,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要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对现有人才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利益,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使命和企业使命,个人规划和企业发展相一致,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3.3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3.3.1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力和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3.3.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组织技术学习、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3.3开展技术管理创新活动,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tQC话动。通过技术创新,技术革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工程管理效益。

3.3.4通过技术管理,探素、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能量管理技术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theconstructiontechnologyisacomplicatedsystemengineering,whichinvolvesallaspectsofprofessionalknowledge,incommonconstructionengineeringtechnicalmanagementisthekeycannotbeignored.technologymanagementworkisthemaintaskofthemanagementofthefunctionandthemethodofscience,topromotethesmoothdevelopmentofthetechnologywork.practicehasproved,constructiontechnologymanagementisanimportantpartoftheconstructionenterprise.payattentiontothetechnique,nurtureanewgenerationoftechnicalpersonnelandreasonableuseofmanagementfunction,improvethemanagementleveloftheenterprisemanagementstandorfallornothastheextremelyvitalsignificance.Donottaketheengineeringmanagementconsequences,sufficientprooftechnologymanagementinthebuildingofenterpriseintheimportantposition.

Keywords:buildingengineering;Constructiontechnology;Constructionquality;management

企业管理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秩序,可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成本;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管理面貌,提高竞争能力。目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我们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新形势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遏制建筑施工事故发生,保证工程的质量。

1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它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用新技术,新工艺方法对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养,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有利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技术改革和技术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创造新的施工方法。

2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2.1注重技术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2.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2.1.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近年来,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

3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3.2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4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的必要途径

4.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4.1.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4.1.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4.1.3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活动,通过pD以循环,解决技术瓶颈。

4.1.4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4.2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1)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3)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4)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5)施工质量管理制度;6)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7)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8)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9)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10)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4.3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工作重点主要以下几点:

1)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3)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4)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些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5施工质量管理

5.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iS09001和iS014000质量认证体系就是社会市场化的产物。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学习、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术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

5.2人、材、机的控制

5.2.1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5.2.2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显然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

5.2.3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5.3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在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

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6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是具备科学性,综合性,技术性的多重管理学科。每个工作环节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作业知识,职责的安排,采用材料及施工质量都有高标准要求。随着社会不断前进,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孟宜斌.浅谈施工项目管理[J].甘肃科技,2004(11).

[2]赵军.浅谈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资讯,2007(20).

能量管理技术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及商品用房建设的逐年增加,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质量及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建筑队施工既要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加快施工速度,又要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实施科学而有效的技术管理,不仅是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共同要求,也是为达到建设设计指标,满足建设单位的需要。为此我们必须把企业施工管理技术牢牢地研究透、融会贯通并运用到现场工程中去,才能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质量等要求将工程项目交付业主使用,在实施过程当中项目部必须通过对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综合管理来确保目标的实现。项目技术管理是从技术保证角度实现对工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从前期施工准备阶段的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合理可行施工组织设计、全面的图纸会审等环节,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编制及实施合理的施工方案、为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而进行动态控制、提出合理的工程变更、进行“四新”项目应用等环节,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为中心来进行技术组织管理。没有技术依托的施工组织过程不可想象,特别在施工条件困难、环境差、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工期紧的工程施工中,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否经过经济技术分析、是否进行优化等对其施工进度、工程成本控制更是起关键作用。良好的技术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低劣的技术管理将使整个项目管理混乱,严重时引起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失控,最后导致工期、经济方面的损失。必须将项目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其他方面同等重视起来,相互配合协调,才可能实现优化的项目管理过程。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1.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

技术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和部(专业)标准。企业自定标准必须高于前两种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但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又必须依据承包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否则将使施工无法有序进行。技术规程是为了贯彻技术标准,对施工作业方法、作业程序、技术要领和施工安全等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

2.建立健全技术原始记录

包括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用品及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测定记录,图纸绘审记录和设计交底记录,设计变更、技术核定记录,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分析和处理记录,施工日记等。原始记录是提供工程形成过程实际状况的真实凭据。

3.技术档案管理

包括施工图的管理,企业应授权技术负责人指导专人进行图纸的签收、发放,保管、借阅,归档等业务的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或大纲;施工图放样;技术措施等等。

4.技术信息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技术革新及新工艺的开发,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使建筑业的施工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必须重视建筑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努力结合实际,推广使用先进的成果,提高市场竞争力。

5.计量工作

包括如下内容:计量技术和计量管理;测量计量。计量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落实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现场计量工作的标准、要求和考核办法;正确配置计量器具并合理使用、保管,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器具的准确性;开展计量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途径

1.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要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发扬技术民主,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解决技术瓶颈,

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2.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等等。

3.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要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按建制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达到肯定成绩,以利再战的目的。实行行政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积极性。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

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安全文明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企业名誉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文明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文明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文明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经济效益。

五、处理好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

1.做好图纸会审

在建筑施工中,图纸是施工依据也是重要的技术资料,是工程技术的共同语言,图纸会审尤为重要。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就工程项目设计意图,设计特点及对施工要求等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施工单位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把施工中可能出现难点提出来,在施工中使用某些材料采购及使用困难提出来。施工单位必须从实际出发,审查图纸,经设计、施工、建设三方协商,达成共识,即对施工过程有利,达到设计及质量要求,还不能出现浪费,节约资金,降低成本,形成会审记录,纳入工程技术档案,并作为施工中的重要技术资料及依据。

2.变更和核定管理

在工程施工前或施工中,由于设计的原因或业主的需要及现场条件的变化等,会导致施工图的变更设计,这不仅关系到施工依据的变化,而且涉及到工程量增减的变化。因此,必须按规定程序处理变更问题,一般由设计单位签证确认、监理工程师下达变更令,企业或现场技术部门备案后执行。在施工过程中,如施工人员或管理人员对施工图某些技术问题存在异议或提出改善性的建议,必须由技术负责人向设计单位提出,由设计部门出具设计变更图,才能实施。

3.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指导施工全过程,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文件。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按合同要求严格遵守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做好人工、材料、设备综合平衡,在施工方面,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确保工程质量。施工程序要采用流水作业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采用施工机械要选择技术性能好和经济适用型,既能满足现场施工,又经济合理,做到物尽其用。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确定科学的技术保障措施,即质量、安全、降低成本和季节性措施。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这是施工项目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主要工程应相应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4.做好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根据工程特点及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工序搭接、安全措施等,分类别项地向有关人员交代清楚,使他们在施工中能够掌握和执行。如被忽略会在施工中出现许多问题。当前的技术交底在施工企业已形成制度,它对企业管理,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很大作用。

5.推行项目考核

要根据项目经营承包合同书,做好项目年度和终结考核工作。对实现经营目标和超额盈利的项目部,要严考核、硬兑现,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对出现项目亏损、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和经营越权行为等责任问题的,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行政处罚或法律制裁。真正形成企业与项目之间的经济责任监督与执行关系,以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益地运行。

6.确保工程质量

建筑施工从设计到施工,竣工,周期较长,为了工程工序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对每一道工序实施跟踪检查,落实具体技术措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这些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一是要加强领导,必须把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坚决不允许抢进度或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领导必须亲自抓好这项工作。二是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工程质量,从工程开始到竣工,有始有终。三是要有具体可行的质量措施。检查不是目的,而目的是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及安全,因此只有具体措施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能量管理技术篇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人们对建筑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多,从而导致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的管理水平直接和建筑的质量安全挂钩,所以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大多数建设单位由于缺乏健全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和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导致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要不断地完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将先进的技术落实到实际应用中。文章主要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其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房屋建设是生活基本保障衣、食、住、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房屋建设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房屋建设的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只有不断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效的提高房屋的实用价值。而目前市面上的许多房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开裂、漏水、局部沉陷等严重的质量问题,都是由于工程技术管理不当造成的,不仅影响到生活质量,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制定健全的管理措施并加强监督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管理的作用。

一.房屋工程技术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房屋工程技术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房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房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常见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混凝土防裂技术、房屋防漏技术、房屋节能技术三大类,并且这三类问题也是目前房屋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所以技术管理可以针对性的发现并解决问题。总的来说,房屋工程技术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项目,由于其涉及的施工部门和施工种类较多,所以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因此房屋工程技术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施工中各项技术活动要素进行系统化管理,并利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来保证建筑施工技术工作顺利地、科学地、有秩序地开展,所以说房屋工程技术管理是实现施工项目控制目标的必要手段,同时还是保证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节约的重要措施。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价值

2.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统领地位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会设计到样式繁多、规格各异、差异化的要求和条件,越是复杂的房屋建筑工程,这一特点就越是明显,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将施工的各环节、工序和技术统一起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进而达到房屋建筑工程预期的质量目标。

2.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增益作用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整个建筑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而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取得和扩大有重要作用,建筑施工中技术管理可以实现施工条件、使用设备、技术力量的有机整合,全面地加速提高建筑企业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

2.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指导作用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房屋建筑工程中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出现需要有一个有效的体系和方式对其实现管理,在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指导新技术的运用和实施,以便进一步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和运用。

三.房屋工程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3.1管理观念落后

由于社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速,所以房屋建设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就必须要不断更新管理技术才能实现施工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建筑单位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技术,缺乏创新意识,从而导致管理缺乏时效性、科学性、严谨性。并且落后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会影响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所以在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从而增加了房屋建设成本。

3.2管理缺乏组织性

管理是一个相对统一的任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和管理步骤实施管理任务。但是目前在房屋建筑过程中普遍存在集权现象,并且缺乏实践操作管理能力,导致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制定详细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才能避免权力滥用的现象,从而实现科学性、系统性、目标性的管理。

3.3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

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德才兼备”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管理价值,所以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但事实上大多数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乏自我学习和自我约束的意识,从而导致管理人员的整体实力水平较低。

四.加强房屋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

4.1建立健全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技术管理制度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为基础,所以必须要建立各级技术管理机构,便于更好地将管理技术和管理目标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并且通过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不仅可以均衡的分配工作任务,还可以为工程管理提供成熟先进的技术。要根据施工要求和施工特点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便于规范房屋工程技术的管理秩序,因此要制定明确的施工技术要求、质量要求、进度要求,从而有效发挥技术管理的先进带头作用。

4.2加强技术人才管理

技术人才是工程技术管理的核心力量,所以要加强技术人才管理并制定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才能提高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因此必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建立高效合作机制培养专业对口的技术人才。实施人才储备战略,通过建立人才储备库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便于更好地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同时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专业的培训管理机制,通过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的端正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还可以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人员奠定基础。

首先,应该制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操作的技术水平门槛,将技术水平不达标的人员摒除与施工之中。其次,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职业培训,在丰富他们知识量的前提下,专项提高技术素质。最后,做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上岗前的技术交底,以强化的方式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和素质。

4.3创新技术管理模式

创新是技术管理的核心任务,因此必须尝试新的技术管理模式,才能加强技术管理,更好地适应建筑的施工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房屋工程技术管理依然沿用传统的技术观念和管理模式,导致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无法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技术管理必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要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并根据实际管理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便于更好的适应实际操作管理。所以建筑单位要定期组织技术管理交流研讨会,并加强各个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才能更好地激励技术人员的探索精神,从而提高员工学习新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积极性。

4.4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技术资料可以为技术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所以必须加强建筑单位对技术资料的重视,并建立详细的资料管理制度,才能提高技术资料的使用价值。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力度,不仅要加强建筑单位的领导阶层对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视,还要让全体工作人员都了解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才能加强技术资料的管理力度并优化技术资料的管理方式。此外,还可以把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和监督管理相结合,并组建专业资料管理小组专门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分类管理,从而更好的提高技术资料的准确性、安全性、完整性。

4.5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技术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把关,把紧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材料送检制度,对那些具有正规质量保证书的材料,也不能掉以轻心,要一视同仁的进行必要的检测,用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而相比那些质量书不齐全的产品,则更应该追查清楚,确保“三无产品”以及不合格的材料走不进施工现场。在材料的使用上面,施工材料合理使用同样是建设优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前,要预先为材料的保管和使用创造良好的仓库或者场地等条件,用以确保它有一个良好的外界因素。而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进行材料的是使用,减少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使用的仪器、机械设备等进行技术上的检验和管理。

4.6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式的技术化优选

必须增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必须对所采取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质量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进行技术性优化,采取较为先进的工艺,用以带来更高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在选择施工工艺上,我们要对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充分的调查,并根据企业自身的工程项目和实际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平衡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和使用性,所以在施工工艺的最优化选择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做好相关技术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多数房屋工程的技术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必须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才能进一步解决技术管理停滞不前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单位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因此技术管理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房屋技术管理不仅关系着房屋的质量安全,还关系着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只有不断的提高创新意识和管理理念,才能真正的认识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总的来说,只有不断提高房屋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才能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才能为构建舒适、安全、可靠的建筑创造条件,才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海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现代物业,2012(3).

[2]张铜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措施与对策[J].中国-东盟博览,2012(6).

能量管理技术篇10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空中交通管理;应用

1人工智能技术的简单概述

在新时期社会各领域的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被引用,特别是在我国的空中管理工作中,其属于多种先进技术的高效整合,在专业人员科学灵活的使用下,能够增强空中交通管理效果。综合技术:在实际空中交通企业发展进程中,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很高的辨别度。但是,专业技能人员在完善线上管理系统时,无法站在整体发展的角度上使用线上监管系统,其仅仅使用简单的智能技能对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施高效的处理,这样就没有办法提升智能化的机械,不能保障技术的融合,也就很难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空中管理中的作用,就阻碍了空中交通管理的发展。因此,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微电子技术与纳米技术和集成等相关技术,提升管理的效率,促进其高速发展。提升工作的效率:在我国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借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高效的增强空中交通监管效果以及对群众的服务质量,所以说,专业操作人员务必要提升自身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用效果,保障人工智能技术的运行效果,进而促进空中交通的不断进步。

2空中交通管理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作用

在空中管理中,空中管理工作影响着飞机飞行器速度控制的状态,只有对空中交通进行有效的管理,才可以保障空中飞机的飞行安全,预防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人工技术的辅助作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辅助工作人员优化空中监管效果,适当地降低空管困难程度,增强工作人员对电磁波的运用效果,引导我国空中交通的健康发展进程。在具体的空管进程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运用能够达成对飞行设施的灵活把控,逐步增强飞行系统的灵活性和运营安全性,为群众的空中出行做好保障。为飞行员提供帮助: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协助空中工作人员高效的实施各类交通监管工作,及时发展其中产生的问题,给予工作人员庞大的信息数据。另外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空中飞行员对飞行器进行控制,全面控制飞行器的流量,进而提升其工作质量,促进其全面快速发展。提升空中交通管理工作效率:空管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运用还可以优化具体的管理效果,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旦飞行设施出现了故障问题,人工智能设施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给员工,并及时作出应急警报处理,从而能够降低空中交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3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策略

全面了解人工射频导纳技术的工作原理:射频导纳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种,作为空中管理工作人员务必要熟知并快速的掌握。所以,在使用射频导纳技术的时候,有关人员就要合理的分析这个技术,进而提升空中管理的质量,促进空中交通管理的进步与发展。建立相对完整的飞行流量监管机制:有关空管管理者想要强化空管效果,就需要合理科学地对飞行流量实行严格的把控,从而制定符合空管工作现状的流量管理制度。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借用人工智能技术设置一个相对先进的流量监管体系,以此来合理地把控飞行流量。另外,工作人员需要适当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飞行流量实行高效的监控,以此来降低空中交通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科学勘测与解决飞行冲突问题:空管进程中飞行冲突和矛盾诸多,所以,在我国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务必要深入工作内部,探索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源头寻找处理问题的答案。而且工作人员需要在恰当的飞行冲突和矛盾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针对有可能发生的冲突问题做好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理方案,借用先进科学的人工智能技术严密的监控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强化我国交通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从而促进交通管理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