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十篇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十篇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2:15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1

一、少儿科技活动能向少年儿童进行科普知识教育,培养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起到科技启蒙教育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少年儿童早期进行科技启蒙教育,对于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幼苗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来。要从小培养科技人才幼苗,首先就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爱好,而少儿科技活动就是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兴趣、爱好、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科技活动中,可以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智力等特点,选择有关内容,对少年儿童有系统、有计划地进科普知识教育。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科学常识,各种自然现象及天文、地理、生物、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讲身边处处有科学的道理;从现代化战争、未来科学的应用,讲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讲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过程,讲从小学科学、用科学、参加科技活动,注意观察、勇于探索、大胆进行科学小实验的重要意义。在活动中,还可以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能力等特点,进行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小制作。如:“风向标”、“潜望镜”、“太阳钟”、“明暗灯”、“小喷泉”、“电磁铁”、“空瓶吸水”、“隔瓶吹火”、“秘密文件”、“奇妙的纸圈”、“烧不着的手帕”、“吹不翻的纸桥”、“会飞的螺旋桨”、“小收发报机”、“中国飞板”“海、陆、空模型”等等。通过讲解科学知识和进行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小制作,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他们探索知识的动力,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逐步认识事物、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揭示他们探索奥秘的心扉,起到科技启蒙教育的作用。

二、少儿科技活动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扩大知识领域,促进各科教学

兴趣是发展智力的重要因素,它能使学生智力开足马力,推动儿童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科技活动内容广泛,包括数、理、化、天、地、生各个学科,以及课堂之外现代科技新领域,如:激光、导弹、核武器、太阳能、电脑、超导技术、空间技术等等,进行这些教育时,都离不开课堂所学的基本知识,也都与各学科教学紧密联系的。如:在科普知识讲座中讲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科学家的故事”、“中国一百个世界第一”、“速算妙方”、“怎样使你更聪明”、“祖国之最”、“复习的方法”等知识,不仅与思品、语文、数学、地理等学科紧密结合,而且还与心理学有关系,这些都为学习这些学科知识打下了基础。又如:“电磁小鸭”、“蜂鸣式小收发报机”的实验与制作,使他们进一步加深了电磁铁特性的理解和应用;“空杯吸水”、“覆杯盛水”的实验,使他们懂得了大气压力;“飞机模型”的制作与调试,使他们懂得了机翼产生升力的原因;“水上燃烧”的实验使他们懂得了如何调整重心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等于这物体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的道理;“灵敏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实验与制作,使他们不仅认识了什么是导体、半导体、绝缘体,而且形象地观察并亲自进行了“人体是导体”的演示--这些都是与小学自然教学密切联系的。通过这些实验与制作,既可以使高年级学生巩固自然课中所学的知识,又可以使低年级学生为今后学习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科技活动普及科学知识,进行各种有趣的小实验、小制作,激发了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推动他们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人人动手,大胆实践,学会了进行各种小实验、小制作的本领。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实践证明:少儿科技活动确实能起到开发儿童智力、培养能力、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各科教学的作用。

三、少儿科技活动有利于组织开展小发明创造活动,有利于早期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幼苗

少年儿童有一种揭示大自然奥秘的强烈愿望,他们对许多问题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敢于提出大胆的设想和意见。根据少年儿童的这一特点,利用科技活动指导少年儿童开展小创造发明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多年来,我们在科技活动中,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小创造发明内容,系统地对少年儿童进行小创造发明教育辅导。通过讲解小发明的意义、方法和事例,启发他们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寻找日常生活中使用不方便的物品,大胆设想,提出改进方法、意见,动手动脑搞小发明、小创造。同时指导他们填写小发明提案表,写好小论文,做好小发明作品。在此基础上,选出优秀提案、论文和作品在少年儿童中指导讲解,进一步启发他们动脑思考,开阔思路。对提出有重要价值的小发明提案,在科技小组活动中给予重点辅导制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他们写了上千个小发明的小提案、小建议,制作了几百件小发明作品。有五十余件作品在全国、省、市获奖。其中有两件作品分别在全国第六、第七届青少年创造发明竞赛只获二等奖,一件作品还获全国第八届发明展览铜牌奖。

此外,由于科技活动内容丰富,需要动手动脑、操作实践,所以在科技活动中还容易发现科技人才幼苗。许多心灵手巧和有特长的儿童,可以在科技活动中逐渐显露出来。这对于早期及时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幼苗是非常有利的。如:在给儿童进行了“蜂鸣式小收发报机”的实验和制作后,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在指导他们制作中,发现原四年级张辉同学心灵手巧,他制作的小收发报机,线包绕的非常整齐。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形状独具一格,非常灵巧。吸收他参加科技小组后,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很快成为科技小组中的骨干。他制作的科技作品和小发明作品多次在区、市获奖,制作和调试的飞机模型多次在区航模比赛中获第一名。又如:在给儿童系统地讲解了小发明的方法及事例后,在发动他们人人动手动脑搞小发明活动中,发现原五年级徐佐君同学思路开阔、设想大胆。他提出了好几个小发明提案都很有实用价值,其中利用自然课中学到的“水的浮力”的知识,提出的“安全方便蜡台”的设想,很有新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制作,获得了全国第六届青少年创造发明二等奖。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2

幼儿园通过展学给学生提供交流分享、表达表现的平台,让学生在展学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种体验则是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成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为了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幼儿园需要积极探索开展展学的有效方式,以下几种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墙面展学

涵义: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将幼儿感兴趣且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主线,通过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合作探索、大胆尝试等学习实践活动,将幼儿自主获取的知识经验,通过图片、绘画、成人笔录等方式展示在教室墙面,与同伴学习交流分享的一种方式。

班级(室内与走廊)墙面展学的主要类别:与教育活动相呼应的主题墙布置展示、与区域活动相适宜的墙布置展示、功能区的墙布置展示、常规性的主题墙布置展示、过渡区的墙饰与布置展示等……

案例:与教育活动相呼应的主题墙展学的案例:沙区实验幼儿园在一次科学探索活动中,小朋友对“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老师将孩子们的兴趣点为课程内容,生成了“奇妙的线”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老师一是给孩子们布置自主学习任务;二是请孩子回家同家长一起收集关于线的信息资料;三是在留白教室的墙面建立起信息分享栏。在展示线线大集合(线的各种材质)、特别的线线(生活中奇特的线)、线的本领大(线的各种用途)、我的发“线”(讲线的故事)、线的艺术等有机地渗透了幼儿园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等五大领域学科教育目标,科学――主动了解各类绳子的材质,会分类,了解不同种类绳子在生活中的用途。运用穿、绕、捆绑等方式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语言――大胆想象续编(创编)绳子用途的故事,积极讲述自己对绳子的认识。计算――能根据绳子的长短进行分类、测量数学活动。艺术――能运用各种的绳子制作装饰物品。健康――能运用绳子开展如跳绳、拔河锻炼身体的运动。

通过展学“有趣的线”,既让儿童获得五大领域的关键知识经验,又让儿童与同伴交流分享了关于线的名称、种类、用途和人们生活中的关系等学习经验,使儿童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发展。

二、学习记录卡展学

涵义:指老师根据教育目标,为幼儿设计的操作活动记录卡,将孩子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获取的知识经验,以自己喜欢的符号、图表、流程图等方式记录下来,通过讲述展示与同伴分享经验的一种方式。

案例一:数学活动“学习测量”中,老师引导幼儿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测量的工具、测量的方法、测量的物体、测量的结果,并以绘画和文字符号等方式记录下来,分组进行展学交流。

案例二:科学探究活动“物体的沉浮”中,老师以问题,驱动幼儿自主尝试,教师设计记录卡,让儿童记录操作的结果,与同伴分享。

三、演绎展学

涵义:指幼儿将自己在小组合作获取的经验,在活动结束时以角色扮演、艺术表演、表演赛、表演游戏等各种演绎来展示学习成果的方式。

案例:在认识《水果》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将孩子们自主学习收集到的有关水果的材料,按照水果的外形特征、种类及营养等知识点分组开展了一次“水果王国”比赛:通过知识竞赛――讲水果;表演赛――朗诵水果文学作品和画水果;厨艺赛――演示制作水果拼盘材料及讲述营养价值等演绎流程,既给孩子们提供了表达表现的机会,让孩子们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经验与同伴展示和分享,又将教育目标的知识点巧妙地融进了演绎活动,对孩子们零散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四、作品展演

涵义:指幼儿将自己或小组合作学到的知识经验以成果会、作品展、录像等形式与同伴展示与交流的方式。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3

(一)正规性科学活动占绝对主导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通常可分为三类: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偶发性科学活动。幼儿园多重视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开展,强调教师的计划和预设,儿童被动按照教师的计划顺序进行活动,探索过程中儿童生成的兴趣和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注重集体性和纪律性对活动顺利开展的作用,忽视了非正规科学活动。对科学区角幼儿的活动难于适时适宜指导,忽视儿童偶发的科学活动,许多教师往往为了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而打断或遏制幼儿的新奇想法。以下是某公立示范园大班一学年开展科学活动形式的比例构成。幼儿兴趣与需要占主导的非正规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相对被忽视,而兴趣与需要是科学家必备的素养,是维持幼儿探索欲望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非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建构正确的科学理念,培养幼儿的程序递进能力以及追求科学的精神。通过偶发的科学活动捕捉儿童的兴趣点,由此生发主题,让幼儿获得全方位的提升。造成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教师受狭隘的课程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教学和上课,忽视了其他教育形式;其次,教师为幼儿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物质材料缺乏,限制了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开展。比如科学区角材料、主题单一,园所没有单独设立科学发现室。因此,教师应对三种科学活动形式的价值有正确全面的认识,丰富科学活动的形式,重视非正规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为科学区角、科学发现室提供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二)注重科学知识、技能的掌握

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标准为依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从横向上可分为三类:科学的情感、态度;科学的方法技能;科学知识。《指南》指出了学前儿童科学领域的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可见,让幼儿近距离接触自然,让自然奥秘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孩子发自内心喜欢探究是科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探究能力和方法的提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提出:在触目皆是科学探究的产物的世界,每个人都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每个人每一天都有不少事情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做出决策。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力有见地地参加就牵涉科学技术的重大问题而举行的公开讨论和辩论。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去领略一番因领悟和探明自然界的事理而可能产生的那种兴奋之情和自我满足感。[5]所以应该注重幼儿对科学的情感、态度的养成。但在幼儿园开展的科学活动中,却是注重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技能方法的掌握,比如以下几个活动方案中目标的表述:活动一: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水的溶解》活动目标:1.幼儿在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能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2.通过幼儿同伴之间对实验现象提出异议,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3.幼儿能大胆描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其他幼儿倾听的能力。水是幼儿极其喜欢的物质,引导鼓励幼儿发动各种感官感受水的特性,了解水的用途,不失为一次环保教育的良好契机。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幼儿认识到水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关联,以此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态度和意识。活动二: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转起来》活动目标:1.尝试和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2.关注生活中转动的现象,发现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幼儿总是对灵动的物体特别感兴趣。让幼儿探索转动的原理是根据幼儿兴趣点生发的有益活动。活动目标强调幼儿要善于发现生活中转动的事物,并理解转动的原理方法,其实在该过程中,始终贯穿的应该还有幼儿从操作各种物品的活动中获得的快乐体验。对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是幼儿坚持、专注的前提,当然也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幼儿对探索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小小科学家们探索的不竭动力。

(三)教师完全主导科学活动主要表现在

正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预设、组织;区角科学活动中教师完全介入;偶发性科学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兴趣被忽视。一般而言,正规科学活动需要教师的预设、组织,需要教师作为活动开展的主导者把握全局,但是在区角活动中,应以幼儿的自由探索为主,我们应当明白“区角不是教学的延伸场所”,而是教师为儿童创设的,充满丰富材料的自由探索的空间。案例1:早晨自选活动期间,5岁的成成(中班)兴致勃勃地跑到靠窗的室内种植区角摆弄起吊兰盆里的蚯蚓。成成用自己的小手不停地抚摸蚯蚓,时不时又用两个指头把它夹起来左看看右看看,自言自语地嘀咕着,想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赶紧在花盆的泥土上挖了个小洞,把蚯蚓埋了进去。停顿了一会儿,又赶紧把土挖开,看见蚯蚓不见了,赶紧在原来小洞的附近开挖,不一会儿又把蚯蚓找了出来,这时孩子欣喜万分,嘴里嚷嚷着“哈哈,找到了找到了,看你往哪儿跑。”孩子的乐呵引起了教师的关注,老师走过来,看见成成手里捧着蚯蚓,双手、胸前的衣服因为泥土而脏兮兮的样子,立刻耸拉着脸责怪道“脏兮兮的孩子不会受欢迎。蚯蚓在盆里好好的你去挖它干嘛…赶紧放回去,去把手洗干净,我们准备用点心了…”成成失望、害怕地睁大眼睛望着教师,满脸的委屈和不甘。该案中,教师的不适时介入打断了幼儿的探索,阻挠了“科学家”的工作。成成已经对蚯蚓的外观特征有了直接经验,发现了蚯蚓在土里的运动,然而当他从自己的成功中感受喜悦的时候,却被教师泼了冷水。我们都倡导让孩子在童年时期经历成功,从而获得自信,科学区角本就应该成为孩子自由自主探索的场所,但教师“超越职责”“滥用权威”,扼杀了孩子的探索。案例2:散步活动过程中,5岁的鸿鸿在花坛的一株月季花旁边发现了一条蚯蚓,他惊奇万分,大声叫到“老师,快来看,是蚯蚓!”孩子们开始骚动了,纷纷围过去争先恐后地要看看蚯蚓,教师眼见场面有些失控,立马拉着脸吼道:“不要去动它,多脏呀!宝贝们赶紧过来排好队,我们该回去午睡了。”大部分孩子听到老师的指令跑回来排好了队,但仍然好奇地往后看,少数几个孩子对蚯蚓更是无比留恋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满脸的失落与不甘心,成成则蹲在花坛旁边不肯移步。这时教师发火了:“大家看成成是不是好孩子呀,不听老师的话。成成你要是不走的话我就请你的家长过来带你回家,以后幼儿园可都不欢迎你了!”成成无奈,噙着眼泪满腹委屈地小声念叨“我就是很喜欢蚯蚓,我想养一条蚯蚓…”本案中,教师扼杀了幼儿偶发的兴趣与探索欲望。蚯蚓是一个不错的科学活动主题,教师可以顺势利导开展一个关于认识蚯蚓的活动,把孩子们对蚯蚓的好奇深化为探索蚯蚓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与周围动植物的关系等,从而引导发展,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总而言之,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其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在教师传统教育观、儿童观的影响下受限。如何引导儿童由“被动的接受者”到“小小科学家”科学探究角色的转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成为小小科学家

近年来,在科学教育领域,人们已经达成这样的基本共识: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应成为儿童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儿童用像科学家那样的工作方式学习科学是儿童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人们想让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的工作方式中,体会科学的本质,领悟科学的真谛,了解科学家的精神与品质。如何做才能真正让幼儿成为小小科学家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师宣告

你现在是科学家了不论是什么形式的科学活动,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都应当大声向幼儿宣告:“你现在是科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勘探家/建筑师等)了!”让幼儿明确自己即将扮演的身份,从而有意识地去践行该角色应表现的言行。紧接着,教师应当引导幼儿认识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索的,在探索的过程中又是怎样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爱护自然生命的,怎样使用探索工具譬如小铲子、量杯、导管等等。这样一个案例印象深刻:Howard老师在开展蚯蚓的探索活动之始,明确告知幼儿“你现在是生物学家了”,通过谈话让幼儿了解作为一名生物学家意味着什么,作为一名生物学家去户外与平时去户外玩耍有何不同。并向幼儿解释:生物学家是科学家的一种,他们是探索大自然中动植物奥秘的专家,他们在寻找不同的动植物的过程中,谨慎而小心,不损坏他们的家,不打扰他们的生活。还引导幼儿认识并使用生物学家所使用的探索工具,譬如探索棒,让幼儿实际接触并演练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确保被探索生物原貌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二)教师相信

你就是科学家让幼儿明确自己的探索身份以及学会探索的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后,教师应当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去自由选择和自主探索。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做“牧羊人”“旁观者”,对幼儿的活动放任不顾,而是要求教师在尊重幼儿主体性的前提下适时、适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确定干预必要性,把握干预时机,选择适宜的干预方式方法。

1.在决定是否要干预幼儿活动之前,教师应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幼儿在干什么,有必要干预吗?我的干预会影响或打断幼儿的活动吗?会不会抑制他们的独立探索?会丰富幼儿的活动经验和学习吗?如果我不干预,又会怎样?干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2.选择干预时机的时候,要遵守一个教育的基本原则———学会等待。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自由去操作、探索。爱德华曾指出“你总是害怕你将要失去那个焦点时刻。它实际是一个权衡性的举动。我相信干预,但作为我个人,我倾向于等待。因为我已经注意到儿童常常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并不总是要我去告诉他们。儿童经常发现我从未想到过的解决办法。但有时候等待意味着错失良机。因此你必须快速地做出决定。”等一等,忍一忍,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干预方法,有以下几种可供参考:以自身为媒介(游戏者、旁观者的身份介入);以材料为媒介;以幼儿伙伴为媒介。

(三)教师践行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4

儿童在自发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观念。组织学生积极地去进行探究,我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尝试。

层面之一探究问题的发现与组织

儿童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孩子们自发地探究周围的世界。但他们自发探究计划性不强,常常随兴所至,探究的问题往往直接来自身边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关学科的直接观察,问题由儿童自主提问。

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设置情境引导儿童对感兴趣的问题或对儿童关注的话题进行探究,从儿童自发的不成熟的探究,走向科学的探究。

如儿童在观察校园里花草树木时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秋天的红花草为什么叶子会变黄?行政楼两墙边的樟树对着墙的一面会枯萎,另一边长势很好?为什么要在三四层楼层中栽槐树?校园教学楼后面的二球悬铃木为什么会死亡……

教师应以学生关注的问题为起点,组织学生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探究,这是一种迅速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省时学习与发展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精心引导,讨论出这些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提供哪些方面的指导,何时介入,都要有自己的思考。

层面之二探究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儿童自发地探究,更多的只是针对儿童自身而言,是鉴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的,而有些问题的答案教师本身已经知道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设计的探究方案时,不仅仅要满足于儿童自发探究的水平,还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素养的提高,所设计的探究方案一定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所谓探究方案的科学性,就是根据探究的对象设计出合乎探究对象本身的自然规律。而可行性就是儿童通过努力能够实施这个方案。

如儿童在制作蝴蝶标本活动中,蝴蝶的来源成了一个大问题。怎样才能抓到蝴蝶呢?我要求学生制定捉蝴蝶的方案,在制定时先阅读有关蝴蝶的资料。

在进行方案交流过程中,学生总结出有蝴蝶的季节、捕捉蝴蝶的最佳时段以及捕捉蝴蝶的最好地点。最终我们捕捉蝴蝶的方案定下来,除了昆虫网,准备蝴蝶纸袋外,最佳时间是6月上旬,最佳地点,没有打农药的地方(陵园、树林等),最佳时间是早上刚出太阳前后。

这样的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学生在实施后,每人一个早上用15分钟的时间就能捕捉到40只蝴蝶,效果十分明显。

儿童通过直接参与探究过程,通过自己的发现、思考和反思,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体验的深刻认识,以及深刻理解探究是怎样导致科学发现的等等一系列与科学的本质有关的科学问题。这个过程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

层面之三自发探究的成果和面向

儿童在亲历探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让他们感受到科学概念比他们以前的个人见解具有更强大的说服力,而这种说服力更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让更多人赞叹科学的迷人魅力和科学规律美的震撼力――“科学之美”。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5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五步教学法

《学前儿童活动设计与指导》作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对学前教育师资的职前职后培养,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乃至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该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且需要在实践中体现理论的特点,加之传统观念对于专业技能(弹、唱、跳)的过于重视等原因,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该门课程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着力“活化”这门课程的教学,在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能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师生共同探讨,重构了学科知识体系

1.教师梳理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目前,我们采用的教材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五大领域的活动设计与指导(分领域撰写)。就学科体系而言,是较为完备的。以《学前儿童科学活动与指导》为例,包括绪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理论基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目标等十一章。如果逐章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因而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解析和取舍。首先,突出重点教学部分,根据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作为重点讲授和实践的内容。其次,设定自学内容。例如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理论基础、科学教育活动资源改为课后自学,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内容较简单易理解;二是诸如理论基础等内容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前导课程中已经学习;三是补充课外知识。再次,适当补充。现用教材列举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但未能按年龄阶段有效分队,可操作性不强,不利于在校生理解,因而,我们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师用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作了一定的补充。

2.学生评估学习内容,体现主体性。开学初,教师便将修订后的教学内容初稿提供给各班,并告知在第一次课堂面谈,要求以寝室为单位派代表发言。讨论后,学生提出了许多意见,如删去集体数学活动“时间和空间概念”中的“空间概念”而补充“时间概念”的学时,因为大家对“年”、“时钟”、“一分钟有多长?”等对幼儿来说较抽象概念的教学感到更为棘手。这种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整理幼儿发展年龄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

了解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合理期望,是组织好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学前师范生应具备和不断充实完善的基本功。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一线教研人员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对幼儿发展的正确理解和把握。鉴于此,我们专门给出6课时研读幼儿发展阶段目标和典型性表现。我们将此部分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各年龄段、各领域的幼儿发展目标和典型性表现。尽管《指南》给出了5大领域11个子领域32条发展目标和若干个典型性表现,但根据当地幼儿园的教育实际及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相关幼儿教师参考书,以《指南》为蓝本,作了一定的补充,使每一个目标在各年龄段的表现更具体,更有操作性,也算是“本土化”的处理。

能牢记学前儿童的发展目标及典型性表现必将为专业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已经梳理好的幼儿发展阶段特征。也就是说,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三、收集整理,归纳一般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从未有过教学经验的学前师范生而言,基本方法的积累非常重要。然而,时间和空间条件不允许我们在实践中慢慢积累,吸收前人经验,归纳和总结基本方法当是重要途径。目前,五大领域教学是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不论是哪种形式、哪种内容,归结起来都会有一般的教学方法。因而,我们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按教师给定的领域或是领域内的某个子领域收集、整理八至十篇教案,重点对导入环节、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活动延伸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归纳。在下一次课堂上,以随机点名的形式抽查完成情况。这样保证了人人都参与,课堂互动环节才也有了更多的知识生成。下表是师生共同总结的音乐欣赏活动教学基本方法。

表音乐欣赏各环节基本方法

四、层层递进,模仿中积累教学智慧

基于学生的学情及目前幼儿园教学多以现成教材为参考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学生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能力的培养拟定为“模仿教学”,在模仿中体会教学的意味,积累教学的智慧。整个模仿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由视频到教案;参与人员,由个体到小组;教学形式,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教学场所,由学校到幼儿园。

1.教学内容,由模仿教学视频到模仿教案。为了让学生较容易地进入模仿教学的状态,我们选择从模仿同一教学视频着手,待学生对幼儿园活动的组织有感性的认识和体验之后,再进入模仿同一教案。之所以强调“同一视频、同一教案”,原因在于经过几年积累,我们发现这种“同一性”能有效增强实训效果,只有大家熟悉了,都认真准备了,才会用心看别人试教,才会在研讨环节有更多想法和认识。在2010年修订的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学前儿童活动设计》共144课时,分三个学期完成。我们在第一个学期和第二个学期前半段,主要是进行教学视频模仿,后半段主要以教案模仿为主。

优质的教学案例好比一架扶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往上攀登,探索和收获教学活动的乐趣和智慧。教学视频,如中班的歌唱活动《快乐小乐队》、社会活动《找路》,教案科学探索活动《笔宝宝站起来》、综合活动《一分钟有多长》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实训学生,由个人参与到三人小组。在共同分析视频、教案,梳理出关键知识点后,紧接着就应实际操练。我们把参加模仿教学的学生由“个体”逐步过渡到“三人小组”。在此过程中,“个体参与”是关键。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个体参与”特指在模仿视频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准备到试教都由个体独自完成。因为模仿现成的教学视频相对简单,引导学生“背”课、“记”课的过程体会原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智慧。

经历七八周的个体视频模仿之后,便开始“三人小组”模仿学习,其主要学习任务是“教案模仿”,共同完成选择、修改教案,撰写说课稿,教学准备,执教,课后反思等工作。相较于“视频模仿”,这项学习任务有更多的挑战性和创造性,更能体现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另外,此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在交流中成长与进步。

3.教学形式,由一课多研到同课异构。“一课多研”与“同课异构”都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常用形式。“一课多研”,即不论是模仿视频还是模仿教案,我们都坚持每一次课后,先反思,再集体点评(此时,前期人人准备的作用便发挥出来了),提出应修改和完善之处,并要求执教学生在下一次课前提交修改后的教案稿,未执教学生要在原教案稿上用醒目的标记做教研笔记。下一次课前再抽一两名已试教的学生展示,以评价改进意见是否得当。为防止疲劳效应,同一活动一般进行两次课的试教。每次课上记录表现较好的学生留待实习、见习期间再组织学生执教、观摩。

“同课异构”也是幼儿园主要教研活动形式,比“一课多研”高一层次。在课堂中,主要是指对同一份教案,提出不同的改编意见,可以改动部分,也允许全部改编。学生对于“一课多研”之后的教学案例改编较少,而对于新案例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主要集中于改变导入方式、活动延伸等较容易把握的环节。也有个别案例,学生在实际执教之后,提出了大胆的想法,即“改教学目标”,这就意味着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的全部改编。

4.教学场所,由学校走向幼儿园。幼儿园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我们利用见习、实习、国培顶岗置换项目等机会,引导学生带着在学校里“磨”好的教学活动到幼儿园“试水”。例如,利用担任2011年顶岗置换进贤县片区指导教师的机会,组织学生将在课内模仿的《快乐小乐队》、《毛毛虫和蝴蝶》、《中国功夫》、分享阅读《我爸爸》在幼儿园中试教,同样采取现场点评、平行班执教,在“一次教学—发现问题—二次执教—发现问题—三次执教”行动研究式的“一课多研”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教学活动组织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也逐渐领悟到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向其他领域延伸和拓展的,为其今后的教学和专业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尝试自主设计教案,组织教学

在学生经历前面很长一段时间的模仿和改编、仿编教案之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便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设计教案。即教师给定、学生自选一个题或一个案例,从设计教案说课组织教学反思由学生个人或三人小组完成。这个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创造力及机智的环节。由于教育价值观和对幼儿年龄特征理解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案例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个环节,同样强调案例的共享性。即每次呈现的案例,应是全班同学都做过充分准备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有效自评与他评。

通过以上环环相扣的“五步教学”,基本上实现了学生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之间的无缝对接,学生不仅基本掌握了幼儿园教学设计与组织的基本方法,而且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教育的智慧,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寄石,虞永平.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师用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儿童自信心主题教育活动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4.069

StudyontheimpactofmusiceducationforChildren's

Self-confidenceDevelopment

KaiHong

(Departmentofpubliceducation,ZhejiangYuexiu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Shaoxing,Zhejiang312000)

abstractaccordingto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thechildself-confidence,andthecreationofeducationalactivitiestopromotethemusicalthemeofchildren'sself-confidencedevelopmentinHangzhounormalUniversityaffiliatedkindergartenpreschooleducationexperiment.theresultsshowthat:theconfidenceofchildrenwiththeirnaturalgrowthhavebeendeveloped,thelevelofconfidenceinthedevelopmentofchildrenintheexperimentalgroupthanthecontrolgroupcomparedwiththemusicthemeeducationalactivitiestoeffectivelypromote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self-confidence.

Keywordsmusiceducation;children;self-confidence;educationcampaign;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

0前言

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成功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儿童自信心的培养和提高,迫切需求切实有效的实质性教育的介入。目前,儿童自信心培养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儿童素质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信心的研究较少。同时,研究还局限在理论分析层面上,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根据儿童自信心的结构特点,在音乐教育中创设促进儿童自信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并进行教育实践,以期望为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的小班和中班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0人,女生43人。分组详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人数分布

1.2儿童自信心的测量工具

采用王娥蕊编制的“3~9岁儿童自信心教师评定问卷”。该问卷由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我表现3个维度共26个题目组成。五级评分,1~5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问卷的同质信度为0.966,分半信度为0.938,重测信度为0.819。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6258~0.5514之间,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在0.8637~0.7997之间,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

1.3研究步骤

采用“3~9岁儿童自信心教师评定问卷”对在教学,测查儿童实验前后的自信心,采用SpSSforwindows16.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前后的效果。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教学设计与实验

(1)创设培养儿童自信心的音乐主题教育活动。以儿童自信心结构的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我表现三个维度为切入点,根据教学计划,创设音乐主题教育活动方案。(2)教学实验。实验前采用“3~9岁儿童自信心教师评定问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前测,各组儿童自信心差异不具显著性,可以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组实施实验教学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每周一次课,每次45分钟。一学期后,对教学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2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自信心的比较。本研究对实验前儿童自信心各维度的测评成绩进行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之间的自信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Sig.>0.05)。故可认为:实验前各组儿童之间的自信心是同质的,如果实验后出现差异则可认为可能是实验教学带来的效应有关。(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自信心的比较。从表2、表3可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儿童自信心测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除小班儿童在自我表现维度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外,儿童自信心其它维度的测评成绩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由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自信心是同质的,故可以认为后测时这种差异的产生与音乐教育实验的效应有关。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自信心实验后的差异检验结果(小班)

表3实验组和对照组自信心实验后的差异检验结果(中班)

表4儿童自信心实验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小班)

表5儿童自信心实验前后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中班)

(3)儿童自信心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较。从表4、表5可看出,实验组儿童自信心实验后水平高于实验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儿童实验后自信心水平高于实验前,除小班和中班的自我效能以及小班成就感维度的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外,其它维度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这种差异可能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由实施音乐教育主题活动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自然成长的效应。由于实验前各班儿童的自信心的水平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因此,由自然成长引起的儿童自信心的提高幅度也应该是没有差异的。音乐教育主题活动对儿童自信心发展影响的效果如何,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4)实验组与对照组自信心提高幅度的比较。从表6可看出,实验后,实验组儿童自信心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这说明本研究所实施的音乐教育主题活动教学的效应是显著的。

表6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自信心提高幅度的比较结果

3结论

实验前,各组儿童的自信心是同质的。而实验后,实验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自信心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这是实施音乐教育主题活动的教学带来的效果。

经进一步的前后测差异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前后测差异具有显著性,对照组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这就说明这种差异除了教学实验带来的效应外,还存在个体自然成长带来的效应,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信心三个维度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因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自信心是同质的。因此,本研究可以假定实验后各组被试由个体自然成长带来的效应也是同质的。经进一步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后测差异比较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前后测差异程度要大于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程度,并有显著性。

以上推论比较充分地表明,在促进儿童自信心发展上,本研究所设计的音乐教育主题活动对促进儿童自信心的发展具有较好的效应,说明从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和成就感3个维度,实施教育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且效果非常显著。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编号:13051038B)

参考文献

[1]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8-102.

[2]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5.

[3]夏明珠.成功体验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4):82-84.

[4]刘敏岚.论自信心的发展及影响因素[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64-67.

[5]李萱.浅议教师评价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8(8):35.

[6]徐晓红.试论幼儿教育要注意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194.

[7]邓端云.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J].幼儿教育,1991(12):21.

[8]杨冬玲,孙莹,张晓林.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探索,1999(3):57-58.

[9]王娥蕊,杨丽珠.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2006(2):86-89.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7

一、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文化透视

(一)课程内容中隐形文化和多元文化缺失西方学者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人作为社会成长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1〕这说明,文化有客观的文化,也有主观的文化。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古莱德•克鲁克洪提出了一种文化类型,即隐形文化。他认为,隐形文化是被视为本身的属性并且竭力保持不变的东西,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妙的自我意识之外,人们才能从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寻找、关注隐形文化及其奥妙。主观性、内在性是课程文化的根本特征。幼儿园课程内容中折射出的隐形文化往往最容易被教师忽视,这种文化犹如海上的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使得行船人(教师)难以直觉它的存在,因而潜在着更大的危险。例如,故事《多嘴的八哥鸟》要求幼儿做一个“别人说话认真听、不插嘴、不多事并遵守游戏规则”的好孩子;《小猫钓鱼》教育幼儿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小猴子下山》教育幼儿不要因顾此失彼而最终一无所有,故事隐含着“守住所有的,不要冒险”……这些故事都是以成人的单一价值观对孩子进行道德教化。为什么对八哥鸟的“热心”视而不见?为什么一定要泯灭小猫“爱玩”的天性?为什么一定要扭曲小猴子如儿童般“顽皮”的本性以及充满冒险、敢于选择的精神?“这些儿童语言故事注重道德教化及单一价值的传授,忽视多元选择、生活事实及儿童的亲在性,体现了对成人的崇拜及对权威的认同。”〔2〕中国传统教育具有明显的“前喻型”文化倾向,强调稳定,贬抑变化,忽视反思和创新。由于对文化传统的过度依赖和因袭,造成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隐形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缺失。

(二)课程内容剥离了幼儿的“生活世界”,造成儿童文化的缺失儿童文化是指儿童所特有的和共有的思想方法、心理特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等,是儿童自己决定其标准和价值观的文化。儿童文化诠释了儿童的生命价值和活动方式。儿童的生命成长是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然而,现实教育中为了追求幼儿适应未来生活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幼儿园课程往往指向知识世界,剥离了幼儿的生长家园——论文格式—“生活世界”。鲁迅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对此表现出深恶痛绝:“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国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枯燥死了,只好偷偷翻开第一页,看那‘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斗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3〕直到现在,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依然是被纯化过的以知识世界为核心的,我们的教育是让孩子去适应教育,让孩子去适应教材。幼儿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心体验被严重地分离了。黑板上挂着两幅图,一幅是稻穗,一幅是棉花。老师指着稻穗问小朋友:“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小朋友有的说是狗尾草,有的沉默着答不上来。老师说:“这是稻穗,跟我说:稻穗。”然后指着问:“这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是玫瑰花,有的说是水仙花。老师说:“这是棉花,跟我说:棉花。”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选择的内容与现代城市幼儿的生活相距甚远,不能与幼儿现实生活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因而这样的课程内容难以让幼儿获得认知的发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对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忽视,使课程内容难以让幼儿接受。课程内容的儿童文化缺失的另一个表现是游戏精神的缺失。儿童的童话、涂鸦、梦想、好奇、夸张、顽皮、科学探索、泛灵主义、天马行空的发问,甚至一言一行,都蕴含和洋溢着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化的灵魂与内核。当课程内容仍然以社会为指向、以知识为中心、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的时候,游戏精神缺失,儿童的童年就消逝了。当孩子们忙碌于经文的背诵、识字、算术、背英语,疲于学钢琴、学画画、学舞蹈的奔波时,儿童的文化已经慢慢消失了。

(三)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同,忽视生成的课程内容生成课程内容一般是指“师幼互动中教师根据对儿童的需要、兴趣的观察及所做的价值判断不断生成课程活动、不断调整课程计划,以及师幼共同建构课程的内容”。〔4〕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具有主体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儿童不断地表现出其创造性,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常常是出乎成人意料的。而教师往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多地关注预先选择的课程内容,缺乏对儿童文化的认同,忽视生成的课程内容。例如,中班语言诗歌创编活动“风和云彩”,老师让小朋友观看多媒体演示后,问:“为什么云会动?”一个幼儿说:“因为我在动。”老师说:“还有不同的回答吗?”幼儿说:“我动,云也动。”很多幼儿动了起来,似乎在验证那个幼儿的说法,纷纷议论是风在动还是“我”在动。老师叫幼儿坐好,终于有个幼儿说:“是风吹动的。”老师欣喜地说:“我同意这个小朋友的说法,是风吹得云在动。”从活动来看,幼儿在活动中生成的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而且非常有价值的,教师完全可以调整课程计划和活动过程,建构新的课程内容。然而,幼儿园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只重视“教案”、“计划”,关注“预成内容”,忽视“生成内容”;不把儿童看作是发现者,而看作是灌输对象。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在塑造幼儿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无法实现幼儿潜在的发展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教师是孩子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善于对课程实施中生成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关注和价值判断、选择。(四)综合课程内容如“文化拼盘”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旨在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的界限,使儿童养成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类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的课程类型。由于儿童对世界的感知是整体的、总体的,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经验的“整合”。现代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如《纲要》中的五大领域实际上就是某种程度的综合。综合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是紧密的,它所反映的文化绝对不是“拼盘”式的简单相加。然而,由于综合的形式与教师以学科为本的理念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使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为综合而综合”。有些教师简单地把不同学科的活动拼凑成综合教育活动,而丝毫不考虑这些不同内容、形式和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课程俨然成了“文化拼盘”。例如,一个“风筝”的主题,就是由和风筝有关的各科活动综合而成的:认识风筝、学做风筝、唱风筝的歌、放风筝……而在每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仍能看到分科教学的“影子”。甚至在一个教学活动中,也要想方设法体现学科的综合。例如,在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认识树叶”活动中,不仅要让孩子观察树叶、说树叶的特征,还要数树叶、画树叶……在热热闹闹、走马观花的形式的繁华背后,一些本应落实的学科目标却再也看不见了。难道综合仅仅是一种形式吗?它不仅仅是一种活动形式,更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活动综合的依据不是其他,正是活动所反映的文化本身所应具有的整体性。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文化构建

(一)关注幼儿园课程内容中蕴涵的儿童文化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课程内容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和信仰。目前,幼儿园的许多童话、故事、儿歌都是从成人的立场和视角看待世界和问题,缺乏对儿童文化和儿童精神世界的研究和思考。儿童的“缺席”和成人的“在场”使得这些课程内容只是充当教化的工具,背离了儿童文学作品的功能。这必然带来对儿童灵性的扼杀,造成童趣的湮没和道德的虚伪。课程内容应该包含着多种价值选择,而不是单纯地把成人的“传统的”价值标准灌输给儿童。这些内容应该是充满童趣的、优美的、充满对生命的关怀和人文的,而不是暴力的、残忍的、无视生命价值的、粗俗的。这些内容应体现着儿童的文化,是诗性的、热情的、充满了想象和创造的、不可预期的、体现了游戏精神的;而不是被化压制和剥夺,只剩下理性、冷静、重复、功利性。教师要关注、尊重、理解、接纳儿童文化,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是成人之父。”对成人来说,应该向儿童学习,用儿童的方式思考问题。福禄贝尔说过:“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纯洁、天真、无所做作……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一样向他们学习。”斯霞老师说得多好:“我所有成功的秘诀是童心和爱心。”观照和呵护儿童的游戏精神,架构免遭成人逻辑与理性标准过分侵扰的文化屏障,确保幼儿园课程内容蕴涵着儿童文化,应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时代使命。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要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正如胡塞尔所言:“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在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有效的。”〔5〕生活世界以一种无意识的自然的方式对人产生影响,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儿童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直观、创造、可体验的世界。儿童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只有那些能够实现的、适当的以幼儿的活动和经验过程加以呈现的文化,才能进入幼儿的生活世界。因此,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课程内容具有生活性、对话性、形象性、活动性、生成性。《纲要》指出幼儿园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征:“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兴趣是幼论文格式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学得积极主动、效果好。杜威的观点告诉我们,幼儿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孩子天生爱探究,许许多多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本身就包含着我们所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标;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杜威指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社会给予他的一切努力和一切成就的不自觉的统一性和背景。”〔6〕注重与幼儿生活联系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关注幼儿以往的经验,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有幼儿经验的参与才能进入幼儿个体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去。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遇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进行解释、猜想和判断,这是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和认识的过程,它为幼儿认知的主动建构提出了可能。超级秘书网

(三)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要有机融合只重视预设忽视生成的活动沉闷、封闭、机械、程式化,幼儿几乎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激发创意。真实的教学活动并非预设不变,不一定按照教师设计的“轨道”前进。叶澜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幼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幼儿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活动,他们是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是文化的创造者。当活动中幼儿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涌而出时,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尊重生成。所以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首先,活动方案的设计宜粗不宜细。教师只需要设计大致的探索活动框架,设计主要问题,给予一定的弹性,给幼儿留有广阔的生成空间。其次,巧用动态资源,运用教学智慧。教学活动中的任何动态资源,如果没有恰当使用,没有匠心独运,最终还是会付之东流,丧失其价值。在活动中,信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丰富多彩,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处理完这些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网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四)关注不同领域课程内容的文化整合儿童是以“完整人”的形象出现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一方面,幼儿园应围绕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直接接触的、整体的体验,将课程内容综合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等,并关注内容的动态生成性。另一方面,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是全面的、启蒙性的,身体的、认知的、社会的、艺术的等方面的内容应纵横有序地交织在一起,以保证提供给儿童的各方面经验是平衡的。各领域的内容应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综合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课程内容涉及范围的全面完整性,也就是说课程内容要兼顾幼儿园学科的各个领域;二是指课程内容各部分间的融合,也就是说课程内容之间兼容性要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为了防止幼儿园课程内容综合似“拼盘”,教师在课程内容的抉择上要有理性的思考,不可“一刀切”。如不同课程内容之间需要整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恢复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一些固有联系,将某些内容还原成整体的、联系的状态,并尽可能发现和挖掘领域间新的、更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庄锡昌.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34

〔2〕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3

〔3〕鲁迅.朝花夕拾.鲁迅文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254

〔4〕冯晓霞.生成课程与预成课程.早期教育,2001(8)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8

《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朱家雄教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思考。朱家雄教授指出,现今,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只是少数,“让每个老师就成为专家”这句流行的口号,听起来好听,效果未必佳。面对当今的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他认为不同的老师应该做不同的事情。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按照同样的要求操作,否则我们的教师专业成长就恐怕会出问题。对于有效教学,朱教授认为,在幼儿园中就是顺应儿童发展让儿童快乐地玩。他指出,当前教师对儿童做游戏干预过多,不是“儿童游戏”了,而是“游戏儿童”了。朱教授主张儿童做游戏教师要给予他们自由,给予他们空间。

第二部分谈了幼儿园区角活动设计。李建君老师提出区角活动是个开放性的探索性活动,活动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有许多个性化的行为和思维特征,这为教师解读儿童提供了机会。教师在儿童进行活动的时候,应认真地观察儿童。她还提供了非常具有特色的各种区角活动,如:“小路”“小组排排队”“神秘时尚屋”“豆豆加油站”“会说话的小锁”等,值得其他幼儿园借鉴和学习。

第三部分介绍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有很多,内容繁杂且琐碎,包括幼儿的入园、离园、运动、生活、学习、游戏、保育、护理等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班级管理情况就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智慧。班级管理人人都在做,可有的教师管理得特别好,有的教师却做得很吃力。冯雅静园长展示了她们在班级管理方面遇到的典型案例和详细的应对策略。在面对班级发生突发事件时,清晰的思路、冷静的头脑、与家长和领导的细致沟通,合力互助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第四部分崔利玲园长以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幼儿园园本研修问题。她介绍了园所文化建设、幼儿园课程教学与实施、小组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工流动和具体激励的措施。她特别举了让教师通过角色互换体验,对如何做好家长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与认识,体会到做家长工作不但要有热情,更要有方法,在此过程中通过园本研修促进教师成长。

幼儿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不是空荡荡地走进教室的。我们要挑战幼儿的经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包括情感基础、情趣指向、观察能力等方面。教师要确认自身与活动相关的资源背景,教师的认知背景、幼儿的已有经验,教师的资源背景与幼儿的活动形式。在第五部分,庄春梅老师谈了幼儿园课程建构与有效教学问题。她通过数学活动“男孩女孩”“家乡的桥”等主题学习课,阐释了主题课程设计、实施、建构的相关方法。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9

关键词:颜色词习得颜色命名实验设计习得顺序

1.引言

四个月的婴儿就能分辨蓝、绿、黄和红四种颜色,其颜色感知能力已经接近于成人(Bornstein,1976)。然而,儿童颜色词的习得还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preyer(1905)在《幼儿的感觉和意志》一书中指出,2岁的儿童对于颜色命名还是犹豫不定的,3岁以后,他们才能正确说出一些颜色的名称。Bornstein(1985)认为颜色词相比其他词汇更难习得,这是因为在颜色词的习得过程中原有的普遍性规则要为新的规则所重写,尽管颜色词的数量比其他类型的词汇少得多。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对中国儿童颜色词的习得做了不少实验研究,其中多是儿童颜色命名发展方面的研究。本文选取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10个相关实验研究进行介绍和分析。

2实验研究介绍

2.1不同年龄

儿童颜色正确命名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提高。张增慧、林仲贤(1982)认为5岁阶段是儿童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的一个明显“转折”点,在这一阶段会表现出一种“飞跃”现象。林仲贤、张增慧等(2001)对不同民族的儿童颜色命名发展研究,实验显示其中汉族儿童颜色命名发展过程中,5岁是转折点。而张积家等(2005)认为3―4岁是儿童颜色命名迅速发展的时期。只有对灰命名,4―5岁之间发展最快。张积家等认为3―4岁儿童词汇年增长率比5―6岁高,而词的增加包括颜色词的增加。吴慧迪等(2012)的实验结果表明:3―3.5岁是儿童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此结果和张积家等的研究基本一致。

不同实验相同年龄的儿童颜色正确命名率也存在差异。比如同是选取11种颜片的实验,张积家等(2005)的实验中,3岁儿童的平均正确命名率为63%,而彭小红等(2011)的实验中,3岁儿童的平均正确命名率为25.3%。彭小红等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是与教育的差异以及儿童的心理有关。

2.2不同颜色词

儿童对颜色命名的发展,对不同颜色来说是不同的,有些颜色命名能力发展早些,容易些;有的晚些,困难点。张增慧、林仲贤(1982)和张积家等(2005)均认为实验显示的顺序和Berlin和Kay(1969)的基本颜色词发展顺序基本一致。吴慧迪等(2012)认为其实验结果与林仲贤、张积家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紫色和橙色的正确命名率相对较低,但在他们的研究中排序先后也多有变动。彭小红等(2011)认为儿童对11种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顺序虽基本一致,但具体顺序却不完全相同,认为儿童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也要受到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及教育条件的制约与影响。然而,谢花萍等(2009)的个案研究结果表示儿童早期颜色词的习得顺序不一定遵循先是黑、白、红,然后是黄色和绿色,再后是蓝色,最后是紫色和橙色的顺序,中间色橙色、粉红色、灰色等颜色词的习得也不一定迟于单色颜色词的习得,且儿童早期颜色词的习得无固定的顺序。谢花萍等认为,这与社会生活环境、儿童喜好及性别差异、语言输入频度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2.3不同民族

林仲贤、张增慧等(2001)和和秀梅等(2009)的实验研究均表示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儿童颜色命名正确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是颜色命名能力在不同民族间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林仲贤、张增慧等(2001)认为汉族与蒙族儿童的颜色命名正确率在各个年龄组均高于同龄的其他民族儿童。维族儿童又明显低于壮族、哈尼族和白族儿童。壮族、哈尼族和白族儿童基本上处于同等水平。他们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教育条件与生活环境及经验的差别造成的。和秀梅等(2009)表示纳西族的平均颜色命名正确率略低于白族和哈尼族。

不同民族的儿童,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蒙族儿童在3岁阶段对黄、绿两色的正确命名率大大高于其他民族儿童。林仲贤、张增慧等(2001)认为这可能是与他们生活的地理l件有关,他们能经常接触到黄、绿颜色物体,从而建立了牢固的条件联系。纳西族儿童对蓝的命名能力相对好一些。和秀梅等(2009)认为,这与纳西族的语言和文化有关。纳西族人作为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教育及语言等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儿童对颜色的命名。

2.4不同地区

张增慧、林仲贤(1990)和林仲贤、张增慧等(1995)分别对北京郊区农村汉族儿童和北京香港两个地区城市儿童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发现无论城市儿童或农村儿童,还是北京地区儿童或香港地区儿童,颜色命名的正确率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是相同年龄段的颜色平均命名正确率,城市儿童明显高于农村儿童。他们认为这不是能力因素,而是由于教育条件与生活经验的差别而形成的。北京地区儿童与香港地区儿童的平均命名正确率没有什么差别,但这两个地区儿童对不同颜色的正确命名的易难程度有些很相近,有些则有明显的差异。他们认为,儿童颜色正确命名发展的变化规律可能是全人类共同的,但发展水平要受到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及教育条件的制约与影响。

3.实验研究分析

3.1颜色数量

实验材料基本上都是选用标准色片,但颜色片数量不一。张积家等(2005)和彭小红等(2011)均采用的是11种颜色,是根据Berlin和Kay的基本颜色词理论所提出的11种基本颜色词。然而,根据基本颜色词理论,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11种基本颜色词,不同的语言由于进化程度的不同,颜色词的数量是不一的。所以,如果要研究中国儿童颜色词的习得,选取的应该是现代汉语的基本颜色词。

事实上,Berlin和Kay的经典之作问世之后,随着研究的广泛和深入,出现了一些离散现象与反证案例。Kay和mcDaniel(1978)对之前的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修正模式,新模式中最主要的颜色范畴仅包括黑、白、红、黄、绿、蓝这六种。而国内学者所界定的现代汉语的基本颜色词虽然数量不一,但一致认为“粉红”不属于汉语基本颜色词。研究儿童的基本颜色词的习得是有意义的。Dougherty(1978)调查了波里尼西亚儿童的颜色词习得过程。她发现基本颜色词的习得更多涉及先天因素,而衍生颜色词的习得则受到学校教育和后天的影响。

3.2被试分组

大多数实验的研究对象是3―6岁儿童,并以1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而近年来的实验显示,儿童对颜色的命名能力随时代一起有了进步,颜色词的初始习得时间比以往研究结果中所述时间要早,同一年龄段现代儿童掌握的颜色知识要比过去的儿童多。pitchford和Kathy(2000)对40名2―5岁的儿童的实验,数据表示在3岁半之后的短短3个月学会了使用9种基本颜色词。所以如何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对实验的结果影响也非常大。

此外,性别差异现象在儿童颜色词习得的实验研究中没有受到重视。Johnson(1977)表示儿童的颜色词习得存在性别差异,2岁到4岁半的女孩比同龄的男孩使用“粉色”的次数更多。杨永林(2007)虽然提出了儿童色彩语码性别差异研究的重要性,但还没有相应的实验研究。目前非个案的实验研究只是确保各年龄组内男女儿童人数相近,并没有针对不同性别分组进行研究。性别差异仅在谢花萍等(2009)的个案研究中有所表现。研究发现受试女孩习得的颜色词当中以温暖、艳丽的颜色词居多,而受试男孩习得的颜色词中却有受试女孩所没习得的颜色词,即灰色。谢花萍等认为性别对儿童语言的影响最大的是习得的速度以及与性别角色关系密切的语言现象。

3.3实验设计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个案的实验研究基本上都采取命名法和游戏法,将每张色片呈现给儿童10秒,要求儿童说出色片的颜色名称,答对给1分,答错或者回答不知道记0分。而儿童颜色词的习得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孔令达等(2004)指出,有不少儿童不论你指着什么颜色问都答以某一种颜色――多半答“红”,儿童以一种颜色词来代替所有的颜色。如果问的刚好是红色的物体,好像他答对了,其实这是假相。Braisby和Dockrell(1999)表示儿童在他们可以正确并可靠地回答“这是什么颜色”问题之前,大多数儿童会提供一些颜色词,而不是说他们不知道,即被试儿童存在乱猜的可能。目前国内的实验研究除吴慧迪等(2012)提供的是6种颜色12个色片,其他实验均是每种颜色只有1个色片,并且所有的实验中每个色片仅呈现给每位被试儿童1次。

国外的相关研究在实验设计上相比而言要更为细致。如pitchford和mullen(2000)对儿童11种基本颜色词的习得研究,要求每个儿童进行110次尝试,完成所有任务大约需要10分钟。同时,pitchford和mullen认为儿童在回答问题时可能存在偏好,即在不知道正确的答案的情况选择某一种特定的颜色,因此他们在实验还设置了一个因变量用来辨别儿童的真实习得情况,从而能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3.4颜色词习得顺序

非个案的实验研究大多是把颜色正确命名率高低作为颜色词习得顺序的先后。大多数实验的结果是按红、白、黑最先,然后黄、绿、蓝,最后是紫和橙这样的顺序。但具体的顺序却不完全相同。其中较特别的是林仲贤、张增慧等(1995)对香港地区儿童的研究,其红色的正确命名率要排在绿色和蓝色之后。虽然存在一些差异,研究人员基本认可Berlin和Kay的基本颜色词理论。然而,谢花萍等(2009)的个案研究结果却表示儿童早期颜色词的发展不一定遵循Berlin和Kay的进化论顺序,其发展顺序表现出更多的偶然性特征。这与一些国外学者的观点吻合。pitchford和mullen(2000)表示儿童是在3岁半之后的仅仅3个月学会使用黑、白、红、绿、黄、蓝、紫、粉红和橙这9种基本颜色词。由于这个时间段非常短,他们认为这9种颜色词的任何顺序都是可能的。所以,颜色词习得顺序问题目前尚无定论。而谢花萍等的个案研究Y果为什么和其他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差异很大?个案研究的实验方法和习得标准是否恰当?今后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3.5影响因素

张积家等(2005)认为颜色命名包括了物理、知觉和文化、学习的成分。颜色命名能力是在先天生物学基础上在后天学习影响下认知发展的结果。儿童生来就具有感知颜色的能力,但命名和分类颜色离不开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林仲贤、张增慧等(1990,1995,2001)发现儿童颜色正确命名发展水平要受到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及教育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影响。这些颜色词习得的影响因素多是在实验结论中有所提及,但深入研究还比较少,并且缺乏宏观上的理论建构。一些国内学者虽在理论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但缺少相应的实验研究。目前,国内儿童颜色词习得的研究者多是心理学家,这一领域缺少跨学科和多角度的研究,所以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参考文献:

[1]BerlinB,Kayp.BasicColorterms:theirUniversalityandevolution[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69:17-23.

[2]Bornsteinm.H,Kessenw,weiskopfS.ColorVisionandHueCategorizationinYoungHumaninfants[J].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1976(2):115-129.

[3]Bornstein,m.H.ontheDevelopmentofColornaminginYoungChildren:Dataandtheory[J].BrainandLanguage,1985,26:72-93.

[4]Braisbyn,DockrellJ.whyisColournamingDifficult[J].JournalofChildLanguage,1999,26:23-47.

[5]Dougherty,J.w.D.ontheSignificanceofaSequenceintheacquisitionofBasicColourterms[a].inR.n.Campbell&p.t.Smith(eds.).RecentadvancesinthepsychologyofLanguage[C].newYork:plenum,1978:133-148.

[6]Johnson,e.G.theDevelopmentofColorKnowledgeinpreschoolChildren[J].ChildDevelopment,1977,48:308-311.

[7]Kayp,mcDanielC.K.theLinguisticSignificanceofthemeaningsofthetheoryofBasicColorterms[J].Language,1978,54:610-646.

[8]preyerw.theSensesandthewill[J].D.appletonandCompany,n.Y,1905:4-14.

[9]pitchfordn.J,mullenK.t.istheacquisitionofBasic-ColortermsinYoungChildrenConstrained?[J].perception,2002(31):1349-1370.

[10]和秀梅,积家.3―6岁纳西族儿童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5-148.

[11]孔令达,胡德明,欧阳俊林,等.汉族儿童实词习得研究[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254-261.

[12]林仲贤,张增慧,陈美珍.北京地区与香港地区4―5岁幼儿颜色命名能力发展比较[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5-18.

[13]林仲贤,张增慧,韩布新,等.3―6岁不同民族儿童颜色命名发展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1,33(4):333-337.

[14]林仲贤,张增慧,孙秀如.中国儿童的同色配对、颜色命名和颜色爱好的探讨[J].心理学动态,1989(2):62-65.

[15]彭小红,谢花萍.3―6岁说汉语儿童颜色命名能力实验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0(9):101-103.

[16]吴慧迪,王惠萍,刘瑛,等.汉族儿童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3):82-85.

[17]谢花萍,彭小红.汉族儿童早期颜色词习得个案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97-98.

[18]杨永林.进化论与相对论之争――儿童色彩语码习得过程中的文化与性别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9(3):184-189.

[19]张积家,陈月琴,谢小兰.3―6岁儿童11种基本颜色的命名和分类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5,11(3):227-232.

[20]张增慧,林仲贤.3―6岁城郊儿童颜色命名能力发展的初步调查[J].心理学动态,1990,8(2):64-66.

儿童科学小实验活动方案篇10

人格,即个人的心理面貌,个人的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上也常常把人格同于“个性”。社会学、伦理学则把人格看作个人的道德行为倾向的总和。我们用人格来表示人的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

儿童处于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一般认为,儿童期是心理和行为方式形成的敏感期、关键期,0至6岁儿童自我意识开始启蒙,6至12岁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10岁左右儿童性格开始形成,而至16岁左右独立人格基本形成。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主体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因此必须重视人格的形成、完善、发展。另一方面,儿童发展中的消极影响,例如独生子女得到过多的保护和溺爱,家庭社会乃至学校教育的某些失误,不恰当的伤害和压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期人格的某些缺陷,如何避免乃至克服这种人格缺陷,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同时,儿童处于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信息、文化、知识,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如何帮助儿童学习和适应社会是儿童发展的又一敏感问题。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对环境的适应与克服,有助于以积极的心情去面向生活,面向未来。

二、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模型构建

1.影响小学生主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l)环境因素。环境作为个体与社会的中间媒体对儿童人格具有重要影响,儿童的早期经验、经历(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与家庭生活经验)对于早期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学校教育是一种主导性的有目标的可控制的教育活动,那么我们力图通过这种可影响可控制的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主体人格产生积极影响。

(2)活动因素。影响小学生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活动是:游戏与交往、生活与劳动、思维与学习,本课题试图通过上述三大活动影响儿童的人格发展。

(3)文化因素。文化对人格的发展存在着现实的和可能的,显性的和隐性的,及时的和长久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发展儿童健全人格和兴趣特长的特殊和有效的途径。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计算机网络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对儿童人格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

2.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模型的构建

小学生的人格发展主要是通过三大系统实现的:环境、活动、文化。考察现代社会条件下小学生主体人格的发展,就应该具体研究这些基本条件(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文化),乃至具体的学校教育环境、活动、文化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认为:第一,这些因素就其现实性、可能性上都可以加以诱导、影响和控制的;第二,上述因素也是交互影响的。

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底三面四层次”的儿童人格发展的模型(见下图):一底指主体,即儿童的自我意识培养或主体意识,这是人格的核心;三面指环境、活动、文化;四层次指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创造性。

3.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自然实验法与个案研究。

4.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容,也是教育评价的依据。根据我们构建的“一底三面四层次”的假设模型,把现代人格教育的目标定位在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四个层面上(见下图)。

小学生主体人格的发展,大致表现于自主性、主动性、合作性和创造性。这四大特征的排列大体也表现了儿童人格由弱到强、由低到高、由里到外的系列。自主性:

①形成初步的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而不经常放弃自己正确的想法;②有恰当的自我判断能力;③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有稳定、合理的习惯;④对自己有信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主动性:

①有广泛的兴趣,对自我感兴趣的事物能主动选择;②有较强的求知欲;③有一定的成就动机,在乎学习成绩或在集体中的地位;④有一定的竞争意识或希望超过别人。

合作性:

①有参与学习、交往或其他活动的意识;②有适当的伙伴交往方式和参加集体活动的心理;③会适当地评价他人或引起他人的好感、注意;④适应环境,有初步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创造性:

①有简单的动手操作能力;②有一定的发散性思维或具有较好的学习思维品质;③有创造的欲望;④有创新的意识或表现出与其他儿童不一般的能力。上述指标每一组别都可以有等级水平的差异(a一c)。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龄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又可以分解出分年级指标及其行为表现;再根据儿童交往、学习、生活这三项主要行为习惯,我们还可以分解出具体的学习和行为水平。

三、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实施

环境、课程与活动构成了现代人格教育的三个面,也可以看作是发展空间。我们也把这三个面看作实施现代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广义的活动包括学习活动(课程活动),为避免交叉,我们把活动限定为非课程活动即学生的自主活动。

1.环境对小学生主体人格的影响及其研究

环境是儿童人格形成、发展的现实性和

潜在性因素,我们主要进行了下面几项研究:

(l)社区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水上新村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区。它建于60年代初,是政府为解决船民上岸居住而兴建的一个船民新村。尽管宝山城镇随着宝钢的建设而城市化,水上新村的居民成份也有一定变化,但总体上由于船民的职业、家族及文化传统,特别是家长的职业流动性多、外来妹多、下岗多这些特征,将会给他们子女的教育及人格的发展培养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学校、教师又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和完善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等都是我们探究的内容。(见专题研究报告:《水上新村社区环境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我们一方面通过较为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学校等)对不同层面的家长进行调查、指导,从而引导家长建立正确的全面的教育观,这里突出的就是“人格本位”。具体专题有: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商与非智力因素,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家庭教育的指导及其方法等。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近100个儿童人格发展的个案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状况及其影响作了调查分析。(见《现代人格教育》第二集《宝山区实验小学人格教育个案集》)

(3)学校环境对儿童人格的影响。

学校环境是一个含义较多的概念。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校园文化环境(追求一种文化的积淀,由洁净型向文化型的转变)、校园信息环境(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媒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开展了小队网络活动)与校园心理环境(提倡通过对学生交往、学习等方面的心理指导,来培养学生的和谐人格,并对个别学生的人格偏异进行针对性的矫治)对儿童主体人格发展的影响。

2.课程与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研究

课程是儿童期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它体现了有计划有目标可控制的主要的教育过程。这里主要进行了素质教育课程化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前者我们提出现代科技教育并形成办学特色;后者数学组进行了“主动构建,创新发展”数学教学模式、语文组进行了促进主体参与“自学指导”探索、英语组进行了“合作与体验”教学模式等的研究。这些研究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对儿童人格(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的发展有显著意义。

3.活动对于儿童主体人格发展的研究

个性教育活动化。从广义的角度,活动理论如同环境理论、课程理论一样构成了我们现代人格教育的重要基石,也形成了人格教育的三个“面”。个性教育活动化主要指的是课外活动,包括学生的兴趣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我们开展了适合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许多课外活动:如数学奥林匹克、头脑奥林匹克、工艺美术、舞蹈等有二十多个课外兴趣小组。我们还建立了各种学生社团:如英语俱乐部、计算机之友俱乐部、青青草小诗社等。这些活动一方面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另一方面对于发展学生主体人格具有重要意义。(见《素质教育与儿童主体人格》)我们正是通过丰富多采的活动帮助儿童主动地学习,主动地选择,从而发展学生的主体人格。

四、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评价

我们根据“一底三面四层次”的模型和目标要求,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人格发展的量表,并借助于个案研究,归纳了人格特征的若干显著指标,分成a、b、c三级供学生自我测定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评价。

试举例如下:

(l)主体性

a.自我控制

问卷测试题:你正在完成作业,正好有你非常想看的卡通电视,你是怎样做的?选择:1.做作业2.看电视3.可以看电视但一定要完成作业

(2)主动性

a.成就动机

(3)合作性

a.合群心理

(4)创造性

a.创新意识

五、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教育研究结果

小学生主体人格发展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多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学生的个体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近千名学生在区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还有约占全校60%的学生获学校的特长证书。

作为现代人格教育,我们的收获不仅是学生的发展,还有教师的自我发展。现在实验小学初步形成了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生气勃勃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我校100%的教师已完成大专以上学历,正在培养自己的本科生、研究生。几年来,我校教师中荣获全国优秀教师2人,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市园丁奖l人,有近40人在市、区级获奖。实验小学形成了现代教育的氛围,形成了有利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一批青年教师在区内外崭露头角。(见《宝山实验·师德风范专集》)

我校在实施现代人格教育过程中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氛围,近六年来,在省市以上报刊发表各类论文100多篇,编选《现代人格教育》专集7本,有的已经出版,获区教科研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特别高兴的是,绝大多数老师参加了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我校接受了区政府督导室的督导,被评为宝山区双高普九先进单位,优秀单位;区以法治校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区科技特色学校,还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荣获全国雏鹰大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