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意美术教学设计十篇创意美术教学设计十篇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5:17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意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意美术活动设计的实施原则

(一)主题要突出创意性。在概念界定中,我们就对“创意”一词提出了一些看法。创意即为产生新见解的思维活动过程。创意的关键就是“变”,懂得“变”就懂得创新。初中生不会单单为了美术活动而创意,他们的创意也可能发生在主题实施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语言活动中,初中生会对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续编;在游戏活动中,初中生会利用游戏材料进行各种创意的制作等。基于这个认识,我们主题实施的过程中,十分尊重初中生创造性的想法和他们的自由表达。只要初中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变”的思维,我们就要积极地肯定并且将其创意保留下来。当主题保留了不同初中生的创意后,这些创意就汇成了宽松、自主、创新的基调,在这样的氛围中,初中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发散,他们的热情更为高涨,他们的创作灵感可以不断地涌现。

(二)创意可来源于艺术。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初中生喜欢并欣赏的,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创意也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美的事物、环境、作品、故事。通过对“美”进行深度挖掘,可以让初中生与艺术进行对话,使其内心情感和外在形式达到同构,扩展初中生美术欣赏的经验、提高初中生的审美情趣,为初中生独立地创造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初中生所能接触到的生活中和自然中有很多美的东西,如美丽的伞、美丽的装饰品、美丽的青花瓷片、美丽的剪纸艺术等等。虽然它们不是高端艺术,但是在每个作品中都蕴含着独特艺术构成和审美思想的表达,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初中生的生活中,是初中生能够见到的。

(三)创意活动设计要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初中生对生活中的万物都有着探索和发现的欲望,他们会凝望天空观察星云变化,他们会忘我地躲在墙角边看蚂蚁如何排队行进,他们会在水池边一遍又一遍地拨弄水花,他们还会用积木一日又一日的完善着心中的立交桥。初中生对于事物的关注与持续都因兴趣而起,因兴趣的流逝而终。

二、初中美术创意活动设计实例策略

根据上文初中美术活动设计原则,提出以下创意活动设计实例:

(一)创意雨伞设计。创意来源于给学生更多的发挥创造力的活动空间,因为,在本人曾经走访调查一所初中学校中发现,有一位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以“雨伞”为主题,以“雨伞”为素材,以水粉、彩笔为主要的创作工具,并以一定的“美的色彩,美的元素”作为指导思想,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要求放松思想,让他们在雨伞上随意的画,以追求自己认为的“美”为目的,让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环保服饰设计。本人觉得还可以通过结合学校的艺术节,并以环保为理念,通过环保服饰设计活动,让学生放开思想,大胆创新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应用一些白色垃圾袋制作成大方的婚纱、可以应用方便面袋做成活泼可爱的短裙、还可以应用塑料袋、纸板等多种材料组合成服装穿着,然后可以让这些学生们自己创造的艺术品,在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上展示、表演,让所有学生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中,这样的活动本人认为将会有效地推广环保理念。

(三)环保招贴画设计。根据本人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及日前关于环境问题的频繁报道,例如:雾霾天气、河道污染、地球变暖、水土流失、等,已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环境对于我们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于人,本人设计了以创作美术招贴画的形式帮助人们认识环境,唤醒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生活、环保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在初中美术阶段,形成一种环保与美术相融合的创造能力。本人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了此主题,让学生们自己通过思考、讨论设计多种多样的环保作品,以“呼吁人类保护环境”为主题,学生们的作品如图3,这些作品经过学生的思维延伸,展现出求同存异的艺术效果。这些作品不仅具有严肃的警示作用、具有让人深思的东西、还具有引人注目的观赏价值。

三、让校园成为画室,构建学生最亲近的创作基地

学生对美术兴趣较高,学生作品的种类也很多,有国画、布贴画、水彩画、剪纸等。初一学生带着对初中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作业质量也不错;到了初二后,开始有学生不准备材料,教师为组织课堂颇费心思;到了初三,有些学生迫于学习压力,上美术课带其他作业过来,把美术课当成自修课了,相反,有些爱好美术的学生宁可待在美术教室里画画,也不想回班级上课。这说明我们的美术教育中存在着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学生对美术课的爱好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绘画产生兴趣呢?对创意设计的尝试,会让学生喜爱绘画。

本人所在初中也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绘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本人经常在课间带领学生欣赏校园的景观,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原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画里!美丽的景色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欲望,让他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美丽的校园,于是一张张稚拙又倾注感情的画面就这样产生了。描绘校园的创意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绘画能力,又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念,有的学生的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结论

总之,艺术创作是心灵情感的自然流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帮助学生寻找艺术自我。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都有个性化的创造欲望。所以,美术教学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将其创造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尹小平,小学美术“创造性自主学习”活动教学法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幼儿园创意美术主题教学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发展进步,幼儿教育也逐步被人们所关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幼儿园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主体教学,而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创意美术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更主要就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扩散性思维,通过绘画的形式,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传统幼儿美术教学相比,更加注重个性。但是,我国的幼儿创意美术教学还在不断地发展阶段,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还需进一步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学模式的设计基础

2.1打好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根基

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幼儿有很强的创作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幼儿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能用简单的色块表现,简答的符号来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表现欲望。所以,打好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根基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幼儿进行美术表现的重要工具。

儿童美术教学大体分为两大类,一是绘画。二是手工。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包括:粘贴、印画、泥塑、折纸、泥工、雕刻、剪纸、编织等。幼儿园教师带领孩子们展开以下活动作为主题教学模式的基础工作。

第一、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如在开展剪纸教学活动中,首先在教室内布置好剪纸环境,这对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极其重要。

第二、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

第三、手工制作中所需要表象的积累,教师可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如指导幼儿对一只动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它们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是什么样?耳朵是什么形状?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2.2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游戏化

在进行幼儿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游戏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将游戏与教学进行合理的融合,有利于带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第一、美术材料的多样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所用的材料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与传统的美术教学材料相比,种类变得更加齐全,功能变得更加多样性,这些新材料的应用对于现阶段实行的创意美术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不仅增加了美术创作的形式,也满足了孩子们的创作需求。

第二、美术环境的创设

在进行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美术环境的创设,这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与感受力是非常重要的。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通过自身的体验与理解去进行美术创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第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将游戏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孩子们盛行活泼好好动,喜欢玩游戏所以我们要利用他们的这一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创意美术学习,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幼儿园主题教学模式的实施

3.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在进行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创意的作用,设计引人入胜的美术教学情境,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的感受到美术给生活带来的色彩,有利于孩子们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生活增添颜色。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与启发,让孩子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进行必要知识的教导时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立体的去学习,例如运用多媒体放映有趣的短片、播放音乐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孩子们的理解与记忆。

3.2放松身心,快乐学习

幼儿美术教学的特点就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与玩是相互融合的,也就是通过轻松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玩中将自身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并将这种个性运用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技巧,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群智力发展不够完全的幼儿,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所以幼儿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放松身心,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对他们所创造的那些具有个性的作品予以表扬,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都要让孩子们保持愉悦的情绪。

3.3积极评价,展示自我

要在进行创意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积极评价,并对那些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进行表扬,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的展示自我。虽然孩子们的美术作品一般都比较幼稚,创造出来的作品也都是千奇百怪。但是我们要换个角度去欣赏这些作品,其中表达的是孩子们独特的欣赏水平与表达方式。所以,幼儿教师要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积极地评价,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对有些作品也可以适当的提出一些小建议,帮助他们完成具有更高难度的美术作品,这样不仅有利于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加强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3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沟通和表现的方式,能够发挥一定的视觉传达效应,是集电脑技术和数字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内容。而在这一过程中,创新意识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方式,对于平面设计的理念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世界在呼唤新的设计教育,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设计教育。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一个意识思维上有创意的过程。没有良好的创新意识,美术平面设计就凸显不出自身的特色,这就直接导致了作者创造不出好的作品。因此,在美术平面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二、目前美术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对于美术平面设计的研究深度不够

学生应在充分学习美术平面设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自身的认识,并通过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美术平面设计思维方式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仅仅通过教师的讲授并不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学生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学习知识,才能够增强自身的灵感。平面设计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要随市场产业的变化而随机应变,而目前的一些教学理论脱离实践,没有紧跟市场,内容陈旧空泛,导致学生很难及时掌握设计动态信息,缺乏创新意识,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生只有对美术平面设计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增加学生对美术平面设计的研究深度。

2.美术平面设计中的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

美术平面设计的教学要根据时代的特征进行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更新,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从而增加学生认识上的深度和广度。但是,目前美术平面设计的一些教学内容和手段相对陈旧,尤其是理论和专业知识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这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新的创作理念和创新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美术教育的质量。这种忽略时展主流的教学意识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很难起到拓展学生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作用,限制了学生自身的发展。

3.平面设计教学中缺乏个性发展

教师根据课本的知识进行讲授,并按照课程目标分配给学生任务,这种缺乏独特性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尤其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有阻碍作用,使其感知事物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抹杀了美术平面设计的独特性和专业性,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甚至使美术平面设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因此,在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增强学生个性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如何在美术平面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1.根据时代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平面设计是新兴行业,是顺应了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全球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是个很有潜力的行业。在美术平面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根据时展潮流和社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也要根据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为知识的传授增加新的乐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其思维方式能够紧跟社会发展和主流意识。

2.加强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的结合

美术平面设计主要在于实践,其实用价值很高,与生活方式紧密联系,这就要培养学生在学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利用对于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训练自己的头脑,在理论知识和创新意识相结合的情况下,增强自身思维方式的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提升创新意识,多角度、多方面地搜集信息和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3.增加实践教学

在美术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平面设计教学中好的创意综合了许多智力劳动,需要对知识的广泛涉猎和对工作的专注思考以及开阔的视野,这就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和实践基础。实践教学在美术平面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术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教学再到具体实践的过程,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以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好的所需人才。

四、结语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4

在21世纪经济时代下,创新意识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人才培养观念的不断更新,如何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检验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就美术设计中的创新思维培养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

美术设计;创新思维;培养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创新思维以及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视的,所以,美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个性的大力培养,积极挖掘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从某种程度上讲,美术设计教师在对美术文化进行传播的时候,还应注重创新精神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美术设计以及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从专业化角度出发,美术设计核心以及本质在于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物质材料以及相应的艺术手段实施“造物”的活动[1]。在美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情况下都应首先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物质需求,在此基础上再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美术设计任务在于创造物质功能以及使物质自身的外在形式可以相对科学地满足物质需要。凡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视觉所触到的用品以及周围环境都属于美术设计所要服务的领域。美术设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美术设计还应该设计以及创作出日常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相关物品[2]。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与生存空间等进行改变。因此,在美术设计期间,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物质所具有的功能因素、技术条件、材料以及工艺等,并从经济学、心理学、美学以及实用学角度出发,运用专业化理论知识的有效指导以及设计人员自身的创新思维进行大胆创造,进而对美术作品的构思实施定位设计。并借助相应的表现形式、表现方式、表现技巧以及表现手段等,实现设计作品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从美术设计内容角度出发,美术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广,第一是平面设计,例如图案设计、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版画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策划等;第二是立体设计,比如包装设计、展示设计、雕塑设计、产品设计、家具设计以及室内外环境设计。此外,从广义层面来看,美术设计还能够引申到相应的空间设计,包括园林设计、照明气氛设计以及建筑空间设计等。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美术设计中已经被注入了一些新概念,具体来说,传播设计从几年前的平面广告设计很快转变到网络设计传播以及多媒体传播这样的概念[3]。且这些不同类型的设计都与创新思维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二、美术设计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途径

(一)启发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目前,美术设计学科包含较为丰富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以及培养发散思维。比如《装饰设计》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应的美术类基础性知识包括色彩原理以及创意构图等,还要求学生必须培养较强的发散性思维,然后再使用新材料以及开发新工艺。美术设计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的时候,必须要看能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否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有利于对知识的有效迁移。此外,教师在美术设计作业布置环节中,必须要判断所布置好的作业是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从而给学生较大的空间供其想象[4]。对美术设计作业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沿着多个途径,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途径,大胆突破传统形式的思维习惯与思维模式,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全方位思考问题,最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更新美术设计教学方式,扩展创新思维

在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美术设计教师如果采取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则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创造性思维不足。美术教师可以把每个学生当成一张白纸,要想办法将这张白纸塑造成不同的“作品”,让他们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创造不同的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美术设计教学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教学,教师的指导作用特别重要。但是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时间长了,学生对美术设计教师容易形成依赖性,不愿意独立地思考问题,更不会独立地创造[5]。学生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样的美术设计教学不是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很难有创新。美术设计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情感,求新求异,扩展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强化创新思维训练

美术设计中,美术教师应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训练,然后从概括性形象角度出发来开拓学生思维,之后再过渡到具体形象的科学描绘,在整个过程中熟练掌握创造形象所需要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在思维上开拓得越广,则创造形象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彩。因此,美术设计教师必须要从具体形象入手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使其真正发挥想象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并融入创作作品当中,丰富绘画内容[6]。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开拓思维,借助一题多画以及一画多变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实施作品创作,积极训练学生的求新思想,进而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以达到创新目的。此外,在实际美术设计教学期间,任意一种美术教学活动都能够用来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体来说,在实际绘画教学中,应改变美术教师“一遍遍地讲,手把手地教”的教学方法,防止创新思维的培养受到阻碍。而在素描头像设计教学中,教师不应该要求学生运用统一纸张或者是铅笔等工具进行作画,可以借助铅笔、木炭条以及有色粉笔,而且不需要追求线条完整性与好看。教师只需要传达给学生怎样画好素描的基础性造型规律,从而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充分表达[7]。从表现方法上来看,不管是绘画结构,还是相应的光影素描,都必须要将情感进行充分表达。不管利用哪一种创新思维培养方法,最终都要确保情感的充分表达。实际教学期间,美术设计教师应积极鼓励以及肯定学生,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性质的材料以及工具进行创作,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造能力。

(四)力求美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美术设计中运用实践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集体观念以及团队意识的大力培养,还有利于培养其竞争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应该积极联系以及建立校外的相关实习基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从某种程度上讲,美术中的艺术设计是活的,属于多学科专业化知识的综合体。但是,目前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用与学之间脱节的问题,一些专业学生是没有相应实习场地的,而走向社会之后工作岗位一般情况下又不允许利用实践学习方式进行工作。因此,美术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教学方式是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姻,进而建立起相应的校外实践产学合作基地。学生的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都可以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从而让学生借助“专业设计制作人员”的身份参与到产学合作单位中进行具体化的设计、制作以及管理,最终实现“实题实做”,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相应的设计课题,进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美术设计的学习,并在设计过程中完成设计作品,利用实际成果完成毕业设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属于美术设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学生是年轻的一代,同时也是创造新生活以及创造新时代的中坚性力量。因此,教师在实际美术设计教学中,必须要多思考,积极探索出合适学生学习需求,且能够培养学生自身创新思维的美术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设计学习的兴趣。此外,美术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启发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扩展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思维训练以及力求美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手段,让美术设计学生在相对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与创造,更好实现美术教育育人价值。

作者:李韶恒单位:济宁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杨.浅谈美术设计教学对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161.

[2]封顺.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知识经济,2012(7):158-159.

[3]管红增.美在创造中——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浙江教育科学,2012(3):38-40.

[4]王佳曦.高中美术“设计•工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5(4):151.

[5]王楠.浅议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5(11):83.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5

一、创造师生双向互动、沟通的思维培养模式

要想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实际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成绩,需要教师和校园管理者创造完善的、平等的、高效的课堂环境,从而学生的学习工作奠定有效的基础。依据教师进行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工作,可以促使教师和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工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三大元素对点、线、面的处理,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可以让学生对相应的事物进行思考。点是整体美术设计的基础,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点可大可小,同时点又是构成画面的根本形式,点的形状也是不同的,若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学生对于点的应用是依据相应的影响、地位以及特点,但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联系思考,以此拓展思维空间,关注实际生活中的点,以此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思维模式,同时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获取更多的思维方向。当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思维的分享,促使学生得到一定的优越感,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而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点、线、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且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此的认知,同时依据学生的不断融合可以为美术设计提供有效的思维,通过对点、线、面进行有效的美术设计。

二、依据教学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

在进行实际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进行美术设计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就需要控制好整体的教学工作,不但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还需要在相应教学的方案中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但不要无规则的增加教学知识,需要依据相应的教学方向进行设定,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和创新思维,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观念。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美术设计的创新思维,不断的革新教学方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课堂的丰富性、灵活性,为学生的实际学习工作创造优质的平台。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定期的教学总结或是问题的发现,从而依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以此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不能增加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模式的管理,将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分层教学,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还可以依据全班同学的共同思考促使学生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当然,学生在教学工作中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解决,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此在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若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差时,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教学引导,确保学生在美术设计中获取一定的知识。

三、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室内设计;审美意识;审美思维;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探讨的美术教学改革,在实质上依然忽略了对于审美的重视,仅仅停留在美术技能训练上,造成学生审美能力缺失,在设计能力上体现为程式化的呆板思维。

设计类美术教学需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审美意识的培养。

1审美意识的重要性

审美意识是融感性及理性思维为一体的审美认识活动。从字面上理解,审美意识是指对审美的认知和经验,在设计类美术教学中,审美意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一张画的成功要考虑诸多因素,如造型、技法、构图、透视、虚实、色彩、构成等,综合到一起,这些美术素养体现在现实审美中的运用上,即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高低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和品位。

审美意识的形成,既有历史文化的因素,也有当代生活的影响,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心理判断。[1]创造性思维是一个综合体,包含了诸多的美学元素和文化修养,室内设计的目的是使空间既实用又能放松,需要在审美意识下对空间、材料进行再创造,对于这种融自然美和抽象美于一体的空间设计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经验非常重要。

美术的基础教学应该要求在完成技能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于意识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审美经验,作为创造力的能量储备在记忆中形成本能,经验积累越多,思维就越活跃,灵感就越多。现代美术教育必须以审美意识为基础,将培养学生思维形式作为重点,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自觉地创造,成为有个性、有创造力的设计人才。

2合理的美术教学理念

2.1美术技能训练与审美理论的结合

美术的基本技能训练是设计专业最为基础的学科之一,不仅需要掌握造型、色彩、构图、透视及画面处理的诸多方法和技巧,还要让学生通过理论指导、专业训练的同时了解美学原理,使之潜移默化地形成审美意识。

美术理论是培养审美意识不可或缺的文化课程,很多学院不重视这一点,往往忽略了理论课,单纯地进行美术技能训练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好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少文化支撑的美术课程必然会阻碍学生系统地了解美术,阻碍学生顺利建构审美意识,以至于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盲目地学习,必然影响学习效果,很多学生花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却不知道学美术有什么用。这是美术教学的失败,也是各课程设置和衔接的失败。

审美是一个领悟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体悟审美之规律,并用规律去寻找美的秩序感和有序性。所以,美术理论课程必须融入美术基础教育中,这需要重新进行相关课程设置,美学概论或艺术修养应作为必修课,受到重视。而且,理论课、美术基础课需要结合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什么叫美,美为何物。

2.2美术技能训练与专业欣赏的结合

作为室内设计R档难生,开阔的眼界是必需的,在学校教育中,更多的是通过图片的欣赏来进行教学,图片欣赏包括美术基础及美学理论里的图片欣赏,也包括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内容的作品欣赏,这在教学前期和后期同样重要。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各种设计表达的信息,也能帮助学生进行审美的归纳和总结,并将已有的审美经验与实际空间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审美想象。

专业欣赏课应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出来,还可以配合参观实习进行教学。比如,不同的风格归纳,不同的空间营造,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不同材质的应用效果比较……甚至还可以分析设计的意图。很难想象,连色彩搭配都不会的人,穿衣服怎么会得体。没有形成美的认知,怎么能把房间布置得漂亮?经过研究发现,审美意识的增加会相应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2.3专业设计与美学修养的结合

室内设计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简单将设计技术化而忽略艺术素养的作用是片面的教育,完整的设计概念应涵盖艺术修养、审美意识、设计理念、文化底蕴以及活跃的想象能力,这样设计才能具有生命力。特别是现代设计概念中,抽象美和形式美更凸显其张力。

将设计技术与艺术修养进行完美结合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有较高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意识,而在设计训练时,教师不能进行简单的设计,应该将审美理念贯穿于设计课程中,并在设计训练中进行审美方面的引导,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同时,可以请美术老师参与设计方案的讨论或给出指导。当然,作为美术老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设计能力,才能进行更好的方案指导,这是现代美术教学对美术教师的要求。

3美学概念与实际空间的结合

设计意图是空间设计里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授学生如何思考和了解学生思考方式的有效手段。在很多建筑类大学,对于设计意图展示的重视往往大于对设计成果的展示,是对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空间和正确审美思维的重视。

目前的教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美术教育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的有效过渡,虽然设计初步和三大构成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实质上并没有打通中间的连接,三大构成的抽象性往往成为转换设计思维的又一大阻力。构成课程虽然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往往是为了上课而上课,没有将审美规律合理现实化,学生学习了图案、色块搭配却不知如何运用,这是技能与实际脱节的表现。完善构成课程,加大研究力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美术教学和设计教学之间需要有具象的、充满艺术性的实践课程,如概念建筑的设计和模型制造。这种概念建筑的模型制造不同于依葫芦画瓢的简单模仿,也不同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表面营造,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倾注心力,运用各种材料打造概念空间,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所学的理论和规律,用木、砖、石块、金属、土、竹、织物、纸板等进行居住空间的制作。这种实践课程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和动手能力,更强调理性,美术老师更在乎感性和创造性,由美术老师指导这类实践课程将使艺术性在空间营造中突出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艺术教学与设计技术教学的过渡和结合。

构成走向设计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对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以及造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2]美学修养在审美实践和艺术设计中不仅体现在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与各种技能、技巧的结合。这种训练注重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对不同组合形式的探索和创造。只有我们把审美教育当作一种社会实践,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才可能理解审美教育全面、自由的性质,[3]将设计理念和美学修养互相融合和促进,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由的创造中学习和提高。

4美术相关的课程设置

基于此,美术课程的实施应该有数量保证,教学要循序渐进,保证系统化教学,使学生良好吸收知识,如果过于追求高速,那么老师将缺乏足够的时间做准备,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十几年以来的美术课程改革,以严重压缩美术基础课为代价,代之以电脑教学,事实证明,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相反,不能胜任设计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多,这跟审美意识的缺乏有直接的关系。设计是综合艺术修养的展示,不是仅仅会用CaD、会电脑p图,再背点设计规范就可以搞定的。

经过对多个学院的美术教学状况的考察,发现各个学院都意识到削减美术课程的严重问题,纷纷进行课程调整。从目前各个院校对美术课程的重视度来看,近几年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美术课程的课时,美术理论也得到相应重视,除了对美术相关课程的重视和合理设置,还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思维。目前,设计班级招收的生源由艺术生变为理科生,对于美术教学来说难度更大了,培养学生审美理念的任务更为艰巨,需要加强美术课程教学的合理建设。

5结语

设计艺术是一门技术与艺术密切结合的横向交叉性学科,需要综合多项能力。设计创新的“p键问题还在于人的审美素质不够,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够”。[4]审美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强调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才能真正地运用好美的规律,使之产生新的审美创造。教会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思维是设计类美术课程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光.中国当代艺术审美意识思辨[J].艺术百家,2013(4):189.

[2]马跃峰,张庆顺.构成辅助设计启蒙――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构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学报,2010(10):32.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美学素养;高校艺术教育;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0-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3-0108-02

我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比较短,艺术设计教育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整体水平和创新还需加强。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一半以上的综合院校已经开办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与普通文理科有着较大的差异性,我们必须做到依据社会和市场要求改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进行课程重新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美学素养的提高,强化艺术设计的实践教学,培养出成为社会和企业所欢迎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

一、美学素养是设计内涵的依托,支持设计师拥有有深度的思维

美学素养的提高,首先是文化素养的提高,其次才是艺术素养的更高追求。缺少必要的文化积淀,美的发现、美的欣赏乃至美的创造是不可能实现的。学养是充实作品内涵的依托,是支持设计的灵魂,不重文化修养的人往往进不了高境界。内心很浮浅的人,不可能有深刻的作品产生。

美学素养是构成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既能通过教学活动显性、直接地影响学生发展,也能通过作为榜样的角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教师的美学素养,应根据其职业特征以及与教师职业息息相关的动态教学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建构。

不少人认为艺术细胞大多是先天性的,不是通过学习就能培养起来的;另一些人则完全不赞同这种观点,认为后天的教育环境依然能够培养出一个艺术家。其实这两种观点并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但是,在艺术的王国,天道酬勤恐怕不是适合每个人的励志名言,个性禀赋或许是需要特备关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个人的素质、修养、品格等,自然就在自己的作品里,作品就是自己的影子。由于环境与时尚的原因,我们不难理解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泥沙在缁,不染也黑的道理。在现实中,这样的列子俯拾即是。在我们周围,一些粗野、浅薄的设计作品为数不少。高校当下的确培养了许许多多没有文化的匠人,到处充斥着相当数量只见手迹不见心迹的低俗之作。有些设计师心气很高,自命不凡,他们不肖于学习经典和做科学美的创造者;还有一些人被滥竽充数的西郭名家熏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美,这样的设计怎么会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到经典中去汲取营养,那种断章取义、摘录小义、听人演义之说,不可能使自己搭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也不可能拥有有深度的思维和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更不可能设计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如果想提高艺术鉴赏力,那么切身去感受艺术是唯一的途径,比如倾听古典音乐,静观经典书画,品读优秀设计作品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能融解,能改变,能拓展,能生非类,能变尽旧体而有新体,就是积学而储宝,酌理以富才。

学养丰厚的设计大师,他们独具匠心的设计,每每会使我们体会到师心独见、因文明道的淡定与博爱。我们可以确定作为美内在的要素,那就是自由、崇高、和谐,而所有的要素都基于自然的或者说意识的精神。自由是基于意识自身的,崇高是基于意识超越的,而和谐是基于意识目的的。美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对美的理解,在于美在某种意义上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美学素养的构建,能够使我们从更高的视角发现设计之美。巧妙的构思、和谐的搭配、材料的运用、色调的统一和与环境的协调等等,在每一个细节中,美的积淀都能给人提供技艺的养分,帮助设计师挖掘出人类共通的对美的诠释,即便不同风格的设计也同样有着对人性的关怀。设计是感性和梦想的产物,比如风趣的艺术家扑捉到的梦想之美,许久以后,仍能带给他人真情依旧的感动之美。

二、美学素养教育增强艺术设计创新思维能力

高校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个弊病就是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个性是创造力的条件。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与风险性特征赋予了它敢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人们不满于现状,不满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总是力图探索客观世界中还未被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开拓性的实践,开辟出人类实践活动的新领域。创造性思维活动及过程中的内在的东西是无法模仿的,这内在的东西即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依赖于人们对历史和现状的深刻了解,依赖于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赖于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展。而每一次创造性思维过程就是一次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因为要想获得对未知世界的认识,人们就要不断地探索前人没有采用过的思维方法、思考角度去进行思维,就要独创性地寻求没有先例的办法和途径去正确、有效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素养之上。没有丰富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的方法,没有美学素养的培养,创新思维无从谈起。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创新教育同时又是整体化的教育,需要对教学过程、课程体系、评价手段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深刻的变革,在整体上形成一种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把创新教育的理念贯彻于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素养的基本途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形成有价值、高效率的教育思路、方法和步骤,通过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教学是探究性的教学。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讨论得最多的应是设计的思路、获取材料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美学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从而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

三、构建有特色的美学素养教育实践课程模式

高校艺术素养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使之掌握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达到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发达国家高校的艺术素养教育更注重于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审美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增强。

多学科教育是美国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模式。美国盖蒂艺术中心在上世纪60年代提倡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要求一种均衡的艺术课程,对来自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与美学这四门学科的内容给予同等重视。重视理论指导是日本艺术教育的重要特征,高校教材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坚实,高校重视对世界尤其是对欧美各国艺术教育领域里取得的种种成就的研究,对于希腊、中世纪、近现代艺术教育的种种观点与思潮也都有非常完整的介绍、分析与评价。欧洲国家高校艺术素养教育普遍认为,艺术素养教育是连贯的,在各个阶段是不可分割的,而且没有固定的专门艺术教育模式,这实际上为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条件。

当下我国的美学素养教育出现了功利化、技艺化的倾向,高校的美学素养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高校的美学素养教育实践课模式需要创新。让高校的美学素养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

高水平的专题美学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美学知识,拓宽视野,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无形中就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可以多参加一些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经常到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毕业生相对来讲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许多用人单位评价大学生不单看成绩,除了专业水平,还看表达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以及个人修养素质等。高校在培养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多渠道开展美学素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紧迫需要。

参考文献:

[1]杨磊.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2.28(1).

[2]中村好文.林铮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王守伦.高校艺术素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2011教育科学与管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Sme)论文集第4卷.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8

一、熟练掌握设计应用软件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一些与工艺美学相关的应用软件也随之被开发出来,师生对这些软件的有效的运用,对学生产生新的创意有重要的意义。如:photoshop这一软件体现的是图像艺术手段的设计,maya这款软件可以实现三维图形的设计。在工艺美术教学中进行平面构成教学时就可以与photoshop、CoreDraw这两款软件来辅助教学,在photoshop这款软件中学生可以对色彩进行快速的调整,可以进行多种颜色的尝试而不需要担心材料以及偏色的问题,这样如果要做一个简单重复的图形的话,用计算机软件三四分钟就可以做好,但是手绘的画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分钟,运用计算机软件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会产生新的创意,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和构图速度。同时,在立体构成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师生对设计软件的熟练掌握,将设计软件与手绘相结合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如在进行立体构成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运用计算机设计出优质的造型或者新型的创意,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情况确定要用到的材料的质地和纹理,同时还可以利用光影技术,让作品更加完美。在计算机软件中,学生可以同时练习多种新的形态,然后选择最优质的形态进行加工,这样就提升了学生创作的效率和积极性。提升了工艺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扎实手绘教学

手绘教学在工艺美术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是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绘图软件,但是缺乏手绘能力,不能够掌握造型的能力,那么是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因此,在工艺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计算机软件技术与手绘教学的有机结合,扎实手绘教学基本功。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些学生只注重对计算机绘图技术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忽视对手绘基本功的学习与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手绘教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让学生明白手绘需要持久的练习,才能够设计出完美的作品。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学生完成相关的手绘作业,并建议学生在设计作品之前要进行大量的手绘设计,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设计思维,挖掘潜藏在头脑中的设计资源,设计出完美的令自己满意的作品。通过不断地进行手绘练习,掌握手绘的精髓,从而在工艺美术设计中取得满意的结果。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将计算机技术与工艺美术教学进行整合,教师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然后教师进行一一解答,如果在课后的练习中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发给老师,老师要积极地进行解答,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允许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下,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在基础方面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但是一些学生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才能逐渐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操作方法。这时,教师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尤其是一些进度比较慢的学生,鼓励学生多多进行练习,扎实电脑操作技术。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鼓励,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创作,鼓励学生加强练习,做到计算机技术与手绘的完美结合,有创造性地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电脑美术设计;创新思维

1电脑美术设计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

新世纪是一个技术化的时代,谁都不能否认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电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作为一种高级的设计工具,它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劳动时间的缩少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更有着创作方式的改变,甚或是创作思想的改变。同时伴随着的是制作工艺和材料的变革,或者说是设计实现手段的变革。以平面设计为例,可以说一部平面设计史伴随着的是一部印刷史,伴随着的是印刷工艺的发展与变革;从铅版刻印到数码彩印,设计师的创作思路几乎已经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自由发挥。技术与艺术并重,未来经典设计应具有的又一特点。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电脑美术是传统设计的延伸和升华,它更有赖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所以,电脑美工需要电脑技术与艺术创意的完美结合。就拿设计软件为例,图像处理软件大王photoshop和绘图专家coreldraw以及动画精典3DmaXS等,给这种表现方法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容易。photoshop完美的图像自由组合给这种表达方式得到极易体现。电脑技术是表现手法,比起传统的手绘表现方法来得快、精、准、美、特;只有精通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熟练技巧,才能很好的表现设计艺术。电脑美术设计有别于纯艺术,一些效果用电脑技术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技法、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感染力,尊重学生个性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拓宽学生发散思维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博览群书、日积月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突发其想、出其不意。要在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洞察和感染能力,特别是在最富活力和表现欲的青少年时期,抓住眼前的机会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艺术表现欲,创造性的成长就开始了。人的主体性或说是个形是与生俱来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对人作为创造性个体的肯定与欣赏。在电脑美术教学中要力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条件。而学生越是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就越能激发起个人的成就感。因此,尊重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个“提出丰富问题”所需的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学生艺术创新性思维是有益的。特别是在电脑美术教学中,本身就是一个以科技为载体的事物,留有很大的独立思考,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个电脑美术实例,会有多种操作方法做出多种视觉效果。鼓励学生这种艺术表现,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是设计的生命、是致胜的法宝,它贯穿于设计艺术的整体脉搏,不论是传统设计还是现代设计都一样。

3不断加强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与世界多元化融入电脑美术设计创新意识之中

越是民族化也就越世界化;培养创造性思维,就要避免“天下设计一大抄”的现象继续蔓延。我们的设计既要具有民族的特色、要有文化根基,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试图去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性又对整个当代设计语言有意义的东西。如韩秉华把冰裂纹(开片)结合汉字引用与“苏州印象”海报作为创意概念。开片纹图案窗格及“三点水”的笔法,组成“州”字的主体,并突出“姑苏城外寒山寺”牌匾中的“苏”字以展示苏州。背景衬以山水影波光和一叶小舟的照片,并以黑色和银色印刷,展现了中国艺术古朴淡雅的诗般意境。好的电脑美术设计作品应该是在寻找表现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解读我们的传统艺术中渗透的我们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国特性”。我们要为“中国设计”寻觅正确的方向,也为电脑美术设计的丰富性提供来自把握们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电脑美术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它集科学、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为一体;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不是天生具有,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培养并保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使之与成熟的心智合一,是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只有这样,美术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才能为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优秀人才,让艺术之光永远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田少煦.数字设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J].美术观察,2003,(3).

[2]周香.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3,(5).

创意美术教学设计篇10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艺术底蕴。因此,每每谈及设计,总让人联想到意大利的顶级服装设计、跑车设计、家居设计,以及建筑设计等。随着时展,意大利的艺术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意大利设计也绽放出灿烂的艺术光辉,成就了诸多世界知名的设计大师,而这与意大利的艺术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了解意大利的艺术教育体系无疑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世界各地的艺术设计都存在着传承、借鉴与创新的问题,而艺术设计的教学理念则更要强调创新思维。教师如果不善于创新,教出来的学生便只会延续传承与借鉴的路子思考问题,难以设计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其实,在整个艺术界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创新,很多艺术工作者忙碌一生,却仅是停留在传承与借鉴的道路上,没能走出“模仿”的怪圈。许多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只是无数次地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固有教材的练习,包括采风和野外作业,忽视对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启发。其实,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内、由正及反、由正及副、由点及面、由小及大等辩证思维方式,才是培养创新式思维的艺术设计人才之重要环节。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大师的经典艺术设计作品都渗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表现手法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经典,皆因被大众审美认可与拥护,如古罗马的人体雕塑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完美结合,又如美国纽约赫德森河口上的自由女神塑像,其代表着人们广为推崇的基本精神,再如法国的现代建筑凯旋门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独到新颖的表现手法。“艺术设计”四个字的本质含义是艺术创作,创作必须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创作,只能是重复,而艺术设计要实现创新,就一定要实现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超越,当然,这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基础上。所以,意大利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创新传统文化教育。我们应该了解到:设计天生具有的属性就是艺术、科学和创新。著名的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1969)曾经说过:“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进人们不断前进。”早在20世纪初期(1910年前后),是格罗皮乌斯“独出心裁地采用钢材、平板玻璃为建筑材料,用崭新的玻璃幕墙结构替代了传统的承重墙,令人刮目相看。这座建筑的设计远远超越了时代的水准,为他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传承——超越才是创新。而这种体现艺术个性且独到新颖的表现手法才会具备极强的欣赏性和艺术生命力。传承理念和借鉴体系,如果不从内在思想上了解历史文化,了解与其相关的风土人情,不从理念角度去借鉴,就不能建立创新的基础。当我们学习与借鉴他人的,特别是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时,就必须尽量了解其整个体系,从中找出理念和思想性、规律性的精华,结合我国国情总结经验,创建出适合本国、本地区切实可行的艺术教育体系。

二、意大利艺术设计概况

意大利无疑是目前设计界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意大利设计”不同于“日本设计”的严谨细致,也不同于“德国设计”的经久实用,其往往是古典审美观和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引导着世界潮流。意大利艺术设计多体现在珠宝设计、箱包设计、奢侈品设计、跑车设计以及家具设计上,在设计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意大利在设计上注重材料的选择与外观的形式美感,同时更注重售后的贵宾式服务。意大利设计师往往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意大利设计界成就之快、发展势头之猛在现今看来也是伟大的,而在二战之前,意大利现代化进程却发展得相当缓慢,设计教育也是止步不前,在整个欧洲,意大利设计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但在二战之后短短16年的时间里,意大利现代工业化进程获得了巨大跨越,艺术设计作为全民教育的基础科目被普及,并且迅速占领了世界设计界的主导地位,产生了一大批在世界范围内赫赫有名的设计大师,使意大利一下子成为了世界设计界的巨头,并且在将近1个世纪里领导和指引了世界设计的潮流。意大利的艺术设计具有国际化、品牌化、世界化三大特点,在时装界的著名品牌有Bally、GuccioGucci、SaLVatoReFeRRaGamo等,在工业设计界有世界汽车顶级的“两皇一后”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铸就了其在工业设计界的非凡地位。关于意大利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以后,德国和日本都在拼命研究汽车性能,努力制造世界顶级的汽车发动机,以此作为工业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意大利则不然,其目光更为长远,意大利工业设计以舒适自然的内部装饰为出发点,以流线型具有美感的汽车外观为商业卖点,打造功能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工业化艺术品成为了意大利汽车制造业的宗旨,并且迅速走红国际市场。意大利汽车的主要构件都是进口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意大利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商业定位让“意大利制造”成为举世曙目且经久不衰的品牌。意大利艺术设计发展的基本特点是发展晚、起步快、成就高。在欧洲,德国是最早发展艺术设计的国家,1919年,包豪斯学校的建立确立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随即,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欧洲开始传播,荷兰和英国紧随其后发展了本土的艺术设计体系。这时的意大利由于工业发展缓慢和政治运动爆发,其艺术设计发展得十分缓慢,但是后来意大开始普及艺术设计教育,使得艺术设计迅速发展,在短时间内就涉及了各个领域,同时一批著名设计大师的出现成就了意大利设计在世界中的主导地位。意大利艺术设计的成就之高是有目共睹的,意大利不像德国、日本、美国那样拥有深厚的科技基础和最新的材料,却知道尊重传统和艺术是艺术设计发展的最大优势。

三、意大利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意大利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与德国、美国等主流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有很大差异,其自成一体,甚至连设计分类都很不明确,但就是这样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成就了许多天才般的设计。首先,在意大利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基本上所有的设计师都是建筑专业毕业的,所以在意大利,无论是服装设计师还是工业设计师,都只有建筑专业的毕业证,这种现象令人难以理解。在意大利,每一位设计师都是全才,他们可能同时是建筑学、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的高手,因为在意大利,所有的设计都是在建筑学中完成的,并且建筑学内部也并没有各种专业的分类,这让艺术设计分类显得十分混淆。这样的教育分类原因是,意大利认为,所有的设计都源于对艺术美感的把握,设计教育体系更是基于对艺术本身的把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筑对于欧洲设计专业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专业要求设计师深入了解欧洲的历史文化,并对设计的整体感进行把控。这种对设计的高要求很快发展到其他设计上,如服装设计、产品设计都是源于这种对美感的把握。其次,意大利大多数人都尊重艺术和传统。二战之后,意大利为了让人们重新认识历史和美的定义,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科目来普及,设计是每个孩子在小学里就学习的知识,因此,意大利人对于美和艺术的尊重和理解是深入心灵的。这份对艺术和传统的理解使得在意大利优秀的设计会很快被传播和接受,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位设计师,形成了良好的设计氛围。再次,意大利有良好的艺术设计交流与批评的平台。在意大利历史中,一直都存在“反设计”与艺术设计先锋运动,可激烈尖锐地直接指出当代艺术设计的优缺点,并且借助媒体广告的力量进行宣传。在意大利反复论证着这样一个话题:实用主义和美学主义哪个是设计的最重要意义。在商品经济横行的今天,似乎美学主义占了上风。大众对于设计界的关注无异于对娱乐体育界的关注,这样就形成了广泛的设计批评平台。在意大利经常会举行世界级的设计论坛和展览,进行设计交流,如米兰时装展、米兰家具展等。这样的设计批评和交流平台让意大利设计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形态模式。意大利著名的马兰欧尼服装设计学院拥有一流的图书馆、设备和资料,学生可以查阅权威的国际杂志、艺术书籍、纺织技术性书籍以及有关生活艺术与时尚的社会学书籍,学生亦可以欣赏学校的纺织品和样衣收藏。除了流行杂志,时尚视听室也可以让学生随时了解最新国际服装流行趋势。学校的三栋教学楼分别被用来办公、理论教学和实验。学院挑选资深教师,让他们把各自专长传授给学生。教师都是直接聘自时装公司、设计工作室、咨询公司、生产和销售公司,或者是出版机构的兼职资深专业人士,大多数本身就是知名设计师,或是经营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专家、咨询顾问以及专业买家等。头衔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有丰富的专业学识和实践经验。马兰欧尼目前拥有70名专业教师和120名客座教授。就读于马兰欧尼学院,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博览会、展览会和时装秀,参与国际竞争。马兰欧尼学院拥有对学分互相承认的国际校际网络,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在其他国家完成学业。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来自于伦敦、巴黎、东京和纽约等大城市名牌学校的学生也来到马兰欧尼学院访问和实习。

四、意大利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意大利人对于教育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宣传,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并且十分明确艺术设计对于人类生活环境、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会带来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意大利从儿童开始普及艺术教育,让他们知道要尊重历史和人类最初的感性认识,让人们从战争的泥潭里走出来,重新审视对于美的认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下几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从国民的艺术教育普及做起,让社会相信艺术设计的力量。把艺术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加强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加强国民创新精神,鼓励原创性设计,让国民素质得到全面平衡的提高。对于很多时尚产品设计来说,可以说成是多因素集成的创新理念。作为一名设计师不仅要了解科技发展动态,也要了解意识形态的变化,同时对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消费习惯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只有掌握多方面的要素、动态,才能设计出适应生活消费、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一名优秀的设计人才不仅应具备很强的审美能力,还应具备科技、文化、政治等综合分析能力,这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辉煌成就的职业。

2.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完善和提高艺术设计发展水平和创造力。完善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增加艺术设计文化交流平台投入。意大利一直以来重视提升其产品艺术价值,把自身文化融入工业产品并推销到全世界,并且称之为文化侵略的新手段。因此,我国在强调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努力发展走出去战略,推销民族文化产品,增加民族产品在国际上的占有量。在推销民族文化品牌的同时,打造国际性艺术设计交流平台,对设计进行不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意大利的文化出口战略中学习,打造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战略。我国应尊重和发展自身文化传统,这样的做法可以提升国产产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含量。从基础教育做起,一是加强了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和发展意识,二是全面提升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起点,为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发展点,增强国产品牌核心竞争力。

3.在设计课程设置方面,强调实战性,不再以概念为主要教学内容,不以内容的系统为主,而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连贯性、针对性。学生接受设计基本功训练之后,会在课程中安排很多企业实际项目。在这类课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仅仅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更多注重的是学生个性能力的发挥。这一教学特色恰好与我国多数学校艺术设计教学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4.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工作室教学方法,意大利的艺术设计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设计项目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其团队中除了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之外,还有平面设计专业、媒体专业和服装设计等专业的学生共同协作,各自发挥其专业优势,虽然专业方向各有不同,但相互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却异常活跃,共同完成全套毕业设计项目。因此,毕业生的收获不仅限于本专业,更在战略协作与综合设计上得到锻炼,这些正是我们所应该借鉴的。

5.在师资力量方面,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团队,一所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同时有可能还是一位出色的室内设计师。在米兰总部的欧洲设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本校全职的教师同时也兼任很多公司的设计师职务,走在艺术实践的第一线,教师身份与设计师身份相辅相成,其不断地在教学理论中寻找实践经验,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找理论支撑,会把很多实践经验第一时间与学生分享。与此同时,米兰总部的欧洲设计学院还会聘请很多知名设计师来担任客座教授,使学生掌握最前沿的设计潮流动态,让两股教育力量实现了完美融合。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