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直接投资的特点十篇直接投资的特点十篇

直接投资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5:16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1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跨国经营

作为跨国公司最典型的特征和一种最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式,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正在形成,尤其是外贸体制改革的加快,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体制基础;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为海外投资奠定了经济基础;中国加入wto,为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提供了契机。如何清醒地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做出科学的战略抉择,在国际上寻求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了我国企业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我国企业跨国投资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我国企业跨国投资是从1979年开始的,仅有20余年的历史,而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已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发展很快。20多年来,我国海外企业数量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都达到约50%,大大超过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最初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累计投资设立各类境外企业6960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协议投资总额超过138亿美元,中方投资约93亿多美元(实际数量和金额远不止于此);已有39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列,11家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200强。

(2)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初步呈现多元化,但大型国有企业仍是中国海外投资的主力军。在2002年中国最大的12家跨国公司中,中远以9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雄居榜首。海尔和中兴是其中两家非国有企业,但其海外资产规模均较小。

(3)对外直接投资贸易型企业居多,多元化的趋势在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完善经营体系、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全球化经营效率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目的,一些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由传统的制造业转向金融服务业。目前中国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也从过去的以贸易和餐饮为主逐步拓宽到矿产、森林、渔业、能源等资源开发,家用电器、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境外加工贸易,农业及农产品开发、餐饮、旅游、商业零售、咨询服务等行业在内的全方位的经营活动。总体上看,在投资企业中,从事商品流通的外贸企业多,占49.7%.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境外加工贸易(占22.2%)和资源开发(占18.1%)增长比较快。

(4)对外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我国的港澳地区以及美欧依然是重点。1990年底,我国801个非贸易性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93个国家和地区,而实际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5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就达240个,占30%;在前苏联、新加坡、泰国和我国港澳地区又集中了另外300家,其中我国港澳地区就集中了140家非贸易性企业。至1991年,我国近千家境外贸易企业,有180家集中在我国港澳地区;另外的700家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泰国和阿联酋等少数几个国家。迄今为止,中国海外投资最多的是我国港澳地区,占46.8%;其次是北美,占13.7%;第三是亚洲,占11%;第四是非洲,占9.2%;第五是拉美,占7.5%;第六是大洋洲,占6.2%;最少的是欧洲,只占6%.

(5)投资方式以新建为主、营运方式以合资经营为主。为了应对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和高昂的研发成本,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借助战略联盟方式来广泛开展经营合作,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并购、许可证经营、分包、特许权转让及合作生产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特别应注意的是跨国并购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主导因素,2000年全球直接投资流量中,并购占据84.6%,兼并和收购达到1.1万亿美元。

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比例高达48%,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13%.而在所有权比例和控制权决策上,一般选择合资企业的方式。据有关统计,我国包括贸易性企业在内的境外企业中,中方独资经营占34.4%;同国外合资经营的企业占65.6%,如果仅考虑非贸易性企业,这一比重接近80%.

(6)投资项目以中小型为主,平均规模在不断扩大。中国的境外投资除资源开发型项目规模较大外,绝大多数都属中小项目,截至2001年9月,资源开发项目的平均中方投资额为1046万美元,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12万美元,加工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为109万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平均规模稍大,为265万美元。

贸易项目过多是导致总体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开始出现了一些大中型生产项目,如珠海华电公司在柬埔寨的柴油机发电项目投资4800万美元。大项目的增加导致项目平均规模不断扩大,从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的不足100万美元提高到1999年的268.5万美元。

2.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1)跨国投资主体的选择。为了有力地提升竞争力,防范经营风险,我国发展跨国公司的主体应该是大型工贸企业集团。对于大型工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应采取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美国型跨国公司发展模式。选择实力雄厚的工贸企业集团为基础,按照工贸结合、技贸结合、银贸结合、进出口结合的要求,联合科技、金融等经济组织,从事跨国投资和商务活动。目前,家电、纺织、石油化工、汽车、民航、有色冶金、钢铁、外经贸、商业、电信、金融等行业已初步完成或已开始组建企业集团。一方面鼓励这些集团大力发展跨国经营活动,并给予贷款和保函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开展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的条件,如四通集团、万向集团、新希望、华为、科龙、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引导和规范这些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鼓励各地根据地方特色,组织企业综合、深度开发某个市场,连片开发,并在贷款贴息、信息服务、海外投资保险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

(2)目标市场的战略选择。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不应过分依赖一些国家和地区,应树立多元化发展的观念,根据自己的经营目标、技术水平和实力来考虑目标市场或投资区位战略,在此基础上则可对投资市场有所偏重。总体上来看,中国的企业实力、科技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我们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与我国相邻的东南亚各国以及有利于绕过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壁垒的发展中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经济水平与我国相近,投资成本低,市场潜力大,投资政策优惠,有利于发挥我国企业的相对优势。同时,借助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作“跳板”,也是我国企业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捷径。另外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大都实行鼓励外来投资的政策,提供投资者各种低息贷款,这为我国企业进军这些市场提供了大好时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了又一轮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向资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换,这便为我国企业发挥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机遇和可能。在这些国家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投资获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最新科技成果的信息,以带动国内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避开区域集团的贸易限制,有利于企业保持和进一步扩大市场。

(3)跨国投资产业选择。对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应当充分考虑到本国行业的相对优势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落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位置,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而企业要科学地选择跨国经营的行业或项目,要注意考虑到不同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考虑到目前我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的可能性和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现阶段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产业选择的重点应包括成熟产业的外移、升级产业的追踪、资源利用型产业的开发等。具体讲,资源开发行业投资仍然是我国近期海外投资的主要战略目标。发展境外资源类投资项目,开发国内紧缺的石油、天然气、森林、木材加工、造纸、采矿、海洋渔业等,可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中间性技术产业,许多行业国内已经出现过剩,而这些产品扩大出口又受到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因此,这类技术应尽早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比我国更低一档的发展中国家,或绕过壁垒直接进入发达国家。标准技术产业,可以转移到一些资源丰富、劳动力低廉、交通便利的邻国和发展中国家,并向第三国出口。对于科技开发行业,可以通过对东道国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参与管理,从中学习和吸取对方的先进经验,将技术带回国内应用;或在国外发达国家组建高科技新产品开发公司,将开发的新产品交给国内企业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国外。另外我国具有传统特色的技术,包括古典园林、中国国画、中医中药、手工艺品、传统食品等可以转移到文化背景相近的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还可以通过海外华人网络向全球市场拓展。

(4)跨国经营投资方式的战略选择。中国企业由于缺乏对国际市场的全面了解以及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对于目前国际上最为盛行的跨国并购不宜广泛使用。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进入,能较大程度地控制其风险,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掌握项目策划各个方面的主动性。而通过合资经营有利于企业的跨国投资,有利于企业吸收和利用当地合作伙伴的优势和长处,弥补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的不足,另外还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当然对于国际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在选择方式上并不是单一的,也可能会同时采用几种方式进入。这取决于企业对客观情况和自身条件的判断。企业要在相互冲突的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模式中做出决策决非易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过程。必须对每个目标国家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的候选产品或投资项目做出审慎的调研、评估和筛选;并对可行的进入模式进行利润收益、风险和非利润目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最后选择那种利润最大的可行的进入模式,并且要注意经营模式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我们应当抓住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调整的时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主动进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调整,尽可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减少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2

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制度变迁包括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中自上而下的模式和自下而上的模式并存。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制度的产物,并且是随制度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因此研究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必须从制度入手。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78年――1991年)

这一阶段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主体走出去,直至1988年国务院才正式决定以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为对外直接投资试点单位。在改革初期,我国能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主要是长期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专业外贸公司和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验的大型企业,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贸易公司和日本东京丸一商社株式会社于1979年11月合资创办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它正式开启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序幕。1980年3月,中国租船公司、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同香港环球航运集团共同投资成立了总部设在百慕大的“国际船舶投资公司”,并在中国香港设立了“国际船舶公司”,成为当时中国对外投资额最大的一个项目。1980年随着深圳特区的成立,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特区开放到90年代末,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对外开放的重点在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两个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非贸易业务的投资逐渐增多但所占比例还是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在1985年至1991年这六年期间,平均每年有128家非贸易性企业在国外设立,总投资金额达到29.45亿美元。另外就是移民海外的少数中国人投资开设中餐馆、贸易公司这也间接加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但是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张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如缺乏海外投资管理机构、对外投资方面实行严格的管控制度、海外投资审计与绩效评估机构和有关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方面的管理制度。

在萌芽阶段,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探索中前进,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混乱状况。为了规范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降低风险和减少投资损失,国务院以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为试点,通过试点积累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经验。此后,在政府的帮助下,国内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更好地自身发展。

(二)初步探索阶段(1992年――2000年)

90年代初在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后,由于国家政策的帮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在1992年批准首都钢铁总公司扩大海外投资和经营权,当年首钢集团以第一个吃螃蟹的气势走上海外并购之路,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秘鲁铁矿公司,成为成功并购外国公司的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这一收购虽然不太成功,但使首钢企业正式走上国际舞台。1996年,中国政府正式制定了关于发展海外投资新的战略方针:鼓励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更好的利用国内外市场和相关资源。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有计划的组织和引导一批资金强大的国有企业走出去。在1994年和1995年这两年内,境外企业增加了342家,协议投资只增加了2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5%和2%。但在随后的三年内我国以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6.34亿美元。1999年4月,海尔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小镇坎姆登举行了奠基仪式,并在之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三)战略起步阶段(2000年――2007年)

在经过20年的成功改革和对外开放后,我国在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等方面取了显著的成功。2000年,我国政府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相互促进。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第二年,我国政府在党的十六进一步指出,“走出去”战略是新阶段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利用比较优势,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相当的规模。同年10月,原外经贸先后颁布了《境外投资联合年检暂行办法》和《境外投资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试行)》,2004年7月国家计委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10月,商务部出台了《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这系列的法规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贸易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原则。

(四)快速扩张阶段(2008年――至今)

在经历金融危机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达到了空前。2008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达到12000多家,分布在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覆盖率达71.9%。从投资方式角度来看,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方式。而并购的目的在于获取海外先进技术、营销网络,开发资源能源。因此,我国企业的并购领域主要有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中国油气企业在2005到2010年期间完成46宗交易,交易规模达到444亿美元;中国矿产企业在2009年全年完成33宗并购交易,创下了前所未有的92亿美元的价值总额;次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了沃尔沃公司100%的股权,此次收购大概花费17.88亿美元;2012年,我国企业完成了几笔具有代表意义的并购:山东重工花费3.74亿欧元收购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三一重工以3.24亿欧元为代价收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该公司以生产混凝土设备闻名、国家电网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权。这些都是中国企业抓住欧债危机的机会,大力并购的结果。2013年,我国企业不仅在并购领域上更加多元化,而且在交易金额上更加庞大,单项交易金额更创历史之最。中国企业在2013年内实施对外投资项目达424个,金额达529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占到63.9%,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等16个基本行业。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100%股权项目,此次收购金额达到148亿美元,创下了中国企业海外企业并购的记录。

从上述有关中国企业30年的投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已经全面开启,并处在飞速的发展之中。不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逐渐变大,而且投资主体也从初期的国有外贸公司,发展到目前大型资源类国有企业、商业银行、民营高科技企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领域也从初期的简单贸易、运输和餐饮等仅有的几个行业,拓展到农业发展、技术研发、劳务输出、能源开发、购买外国政府和企业债券等多个领域;投资区域也从最初的香港和澳门、日本和东南亚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拓展全球七大洲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中的特点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体制以后才出现的,中国每一次的宏观经济制度变迁都在对外直接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并推动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因此,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过几个阶段变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中,政策与法律管理从无到有,逐步加强。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核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有差距。如美国早在1948年就开始制定保障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如《对外援助法》、《经济合作法》、《共同安全法》和《税收法》等主要法律,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了鼓励本国企业向全世界投资,又出台了一系列的律法,如《美英贸易和金融协定》、《肯希卢伯修正案》等一系列的法律,正是通过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美国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就在1856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达1982个,为美国企业投资海外市场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保障。同样地,欧盟及其成员国都比较重视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并且制定了相关法律制度来帮助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其中最重要且具代表性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该项法律基本消除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欧盟作为极其重要的协约谈判者和订立者,制定了《多边投资协定》。但是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个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致使我国现行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缺乏体系化,多元审批、分级管理的审核制度导致政策混乱。

现在我国已经成为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政府管制逐步放松,但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法律出台,没有本国的法律可依,大量的国有财富转移出去,收不回来怎么办?盈利了怎么办?都无法律依据。根据我国现行对外直接投资体制,境内投资主体要对外直接投资,须经过商务部、发改委和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批,此外,银行、海关、外交部门也有一定的审批权限。从表面来看,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但是在商务实践中,却是审核内容重叠、职能交叉。例如发展与改革部门的《项目申请报告》和外汇管理部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内容与条文上有许多是重复的。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的性不够明确

很多企业对外投资缺少长期发展目标,缺少战略布局只追求轰动效应,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或者仍居产业低端。如上所述,首钢收购秘鲁铁矿公司的股份,虽然在当时具有轰动性,但是该公司的基础设施基本处于瘫痪状态,首钢集团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使其恢复运营。同样地,对中国汽车业而言,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依然很低。近两年来,本土车企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加剧了业界对汽车工业技术空心化的担忧。所以中国民营汽车不可避免的走上了收购外国汽车品牌之路,但是在收购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例如:南汽集团当年在完成收购英国罗孚时,才发现资产中一些相关品牌、车型及动力的知识产权早已转移,其结果让收购变得失去意义。我国属于能源消耗大国,而本国资源产量又相比不足,所以我国不可避免的寻求海外油源。中国石油集团投资33亿美元用于开发伊拉克石油项目,但是由于伊拉克的政局动荡,导致我国石油开发项目进行的非常不顺利,占有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从上述种种事例来看,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资源和能源等领域,而我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在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领域还是相对不足,所以我国应在对外投资中利用自身优势,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尽量能够学习到外国高新科技。那么困扰我国多年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仍以国有企业为主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国有企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中的比重相对下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从国有企业投资存量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来看,2007至2011年依次为71%、69.6%、69.2%和62.7%。截至2013年底,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434亿美元存量中,国有企业占55.2%、非国有企业占比44.8%,较上年提升4.6个百分点。但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比较模糊,各种投资缺乏相对分析报告。如中铝2008年收购的拓9%的股权,因必和必拓宣布放弃收购力拓,导致力拓股价大跌,加上英镑汇率大跌,中铝的这笔海外投资亏损额已达到750亿元。2008年,国开行持有2亿股,每股亏4英镑,已经亏了8亿英镑了,相当于120亿元(英镑汇率大约是1比15元)。

从上述数据来看,虽然我国的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无论是从投资的总量,还是从投资的领域来看,国有企业依然是不可憾动的主体。

(四)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评估体制不完善

我国企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投资会遭遇各种不同的风险,导致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原因也呈现出多种形式,如:政治局势的动荡、文化习俗的摩擦、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这些年,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付出了巨大代价:2011年,中国在利比亚承包的大型项目一共有50个,涉及到合同的金额是188亿美元,按照当前汇率换算,计人民币1233.28亿元。这已经是大量的损失,但是这还不是全部的损失,更多的损失还有待统计;2011年9月,由中国投资的密松水电站因种种原因被缅甸政府喊停,项目一直搁置到现在;2012年11月,同样由中国投资的中缅莱比塘铜矿也遭遇当地居民抗议被迫暂时停工,有上百亿美元打了水漂。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24个,较上年增加17个,其中非洲占了5个(南非,45441万美元,排名第9;尼日利亚,39035万美元,排名第11;阿尔及利亚,14592万美元,排名第18;尼日利亚,10083万美元,排名第24)。2009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数额达到11.8亿美元。2010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为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6.8%。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为130.4亿美元,是2005年的8.2倍。至2012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近200亿美元,仅2012年一年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就达29亿美元。

现在对非洲的投资,绝大多数都是代资投资,缺少风险评估,也缺少监管机制,能否收回投资风险很大,但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投资评估体制还很不完善,无法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无法签订双边投资协定与提供境外投资服务和没有建立广泛的海外投资保险机制。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建议

第一、完善政府职能,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务机制。公共服务在对外贸易发展中体现出政府对外直接投资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程序。政府应以资金扶持,鼓励、促进非政府境外投资服务机构的发展;应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扩大政府与政府的合作、进一步简化对外直接投资的手续管理。

第二、重视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一切所有权的基础是产权。同样地,产权的约束和激励也是企业最根本、最核心的存在。因此,重视企业的产权,致力于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人,使企业成为其自身的利益代表者,这样企业才能利用全球资源更好发展。

第三、加强与国际投资制度接轨。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投资国对本国跨国公司对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政策:加强监管、制定优惠政策和控制措施、投资准入限制、投资股权比率控制、公开投资业绩等。因此,为了与国际投资制度接轨,我国政府也应从上述措施中着手,改革我国相关政策。

第四、尽快制定统一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法。应该尽快制定统一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办法。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宪法”,并在“宪法”的基础上再制定有关外汇管理、税收法制、投资保险等方面的法规。

第五、改变对外直接投资制度,让企业成为主体,形成由下而上的制度变迁模式。建立企业为主导的投资制度,必须适应国际化经营的外部条件,并以此建立投资主体群,让企业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创新的主体,形成由下而上的变迁模式。

第六、转变政府职能,形成以企业为主的服务观念。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过分干预会产生外部成本,甚至造成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政府必须明确市场活动的主体是企业,政府不能越俎代庖,政府应逐渐转变以往角色。

参考文献:

[1]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53-59.

[2]冉光和,李敬,万丽娟.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6(7):61-72.

[3]蒋殿春,张宇.经济转型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8(7):26-38.

[4]鲁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咯[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4-25

[5]张汉亚: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6(7):15-16.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3

   一、中国与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的比较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缓慢到迅猛,再到平稳发展。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条件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下面,本文将对中国、美国、日本对外投资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1、美国凭借垄断竞争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1960年就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并与金德尔伯格共同创立了垄断优势论。他归纳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第二,存在不完全市场,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凭借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投资重点是高新技术和垄断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以技术密集而非以资金密集为基础,依靠工业产品差异化战略取胜。这种垄断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性的产业或产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分析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指出,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依靠新产品的技术差距,为获取垄断利润而进行海外投资。具体地说,其一,这种直接投资是高度技术革新和高度垄断的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因此,大部分跨国企业要在研究开发和宣传方面花费许多资金,所以多数又是巨型企业。其二,从美国工业品贸易的地位看,其在技术革新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资本丰裕并不是原因。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更多地依靠价格的竞争力,而美国的出口则主要依靠产品的差异化。

   2、日本依托边际产业转移的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学者小岛清20世纪70年代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为对象,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着名的边际产业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从己经或者即将失去比较优势、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日本企业是通过对邻国进行直接投资以利用邻国较低人均收入的比较优势的先行者,如198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吸收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19%,而相比之下只吸收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6%,欧盟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3%,正是这种投资方式引起了“雁行”发展模式,且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是非制造业。这是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它与日本战后一段时期的产业结构有关,当时的日本主要向发达国家投资,目的在于确保对其经济至关重要的初级产品的进口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小岛清认为,日本型海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资本、经营能力和技术知识等经营资源的转移,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一方面,可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天然资源、农产品和初加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另一方面,可以将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从日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对其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而且“日本的海外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以后最有希望的出路,也是中小企业遇到困难时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他认为,日本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如果投资国首先将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移植过去,那么,中小企业就容易成为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力量。

   3、中国旨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对外直接投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发了对外直接投资这个新生事物。那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将触角伸向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和国际竞争的规律。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都把对外直接投资概括为美国型和日本型。如果以美国型或日本型为标准,我国还不完全具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从整体上说,我国既没有垄断性的产业,也不需要向国外转移边际产业。但是,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可能在单纯的国内竞争中得到提高,而必须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使之尽快成长为国际性的跨国公司,也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我国企业必须尽决走向世界,在学习和演练中成长壮大。这种学习和演练的企业,投资规模比较小,整个国家的投资总额也比较少。1996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平均规模在发达国家为200万-1300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为100万-300万美元左右。

   我国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国际合资合作中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理念、技术、管理及营销方法;第二阶段是在条件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进入国际市场去演练,提高素质和拓展市场;第三阶段是在积累能力和优势的基础上到国际经济竞争的大舞台去跟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国企业较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合资或者合作,还有少数企业到境外进行合资或合作,通过在合作中学习,初步掌握了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律和国际企业管理的方法。现在,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进入“演练”阶段,要独立地到国外市场和经济环境中去演练和拓展。这就是我国的演练拓展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从现阶段看,它立足国情,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的综合性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的特征

   与多元地区结构、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相联系的大国综合优势,是我国所特有的现象。它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的发展中小国,而是综合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优势。在这里,本文将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小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进行比较。

   1、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特点:(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资金、技术及规模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高投入和高技术产生高效率,加之母公司和子公司交易的内部化,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2)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标,利润再投资的比例也比较高;(3)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广阔的市场;(4)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呈现软化趋势,其重点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型服务业和被高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同之处。从不同的方面看:其一,我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规模经济和内部化优势不明显。据统计,我国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额约10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约为600万美元。其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技术或市场,而非劳动力资源,到发达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技术与市场,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市场与自然资源。从相同的方面看,我国也在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走向高级化。

   2、中国与发展中小国的比较

   从一般的情况看,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1)利用成熟的适用技术开发传统产业,适应小规模市场;(2)以传统和习俗为纽带,开发特色产品,以适应特殊的市场环境;(3)利用较低成本优势,节约劳动力、管理及营销方面的费用,形成较低价格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普遍具有上述特征,但发展中小国与发展中大国有所不同:前者是仅仅具有这些特征,而后者除了具备上述特征以外,还具有发达国家的某些特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表现出一些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其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面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面向发达国家。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寻求技术动机的加强,对发达国家投资的增长将快于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增长。其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重视开发传统产业,又重视开发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的高级化,我国的跨国企业开始重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如海尔、华为集团就加大了对技术和项日研发的投入。其三,我国也开始实施企业集团化经营,以获得某些内部化优势。跨国集团的工贸一体化经营,通过行政组织形式及组织内部交易节约运行成本,体现了组织的内部化优势。

   3、综合性的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

   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其一,总体的条件是不成熟的,也缺乏很明显的优势,因而不可能以充分的成熟的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二,局部的条件是成熟的,某些企业和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有可能以局部的成熟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三,不是完全以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且以国家利益为目标,以潜在效益和“演练”的综合性效益为目标;其四,并不完全以市场为驱动,还存在一种政府政策的驱动力,是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的统一。

   然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没有优势的。我国是一个大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差异性或不平衡性:在某些方面具有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优势、垄断优势,在有的方面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适用技术优势、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大国综合优势。是通过整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优势。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适用技术优势。虽然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也不排除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技术知识也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了它们得以在国外生存的竞争优势。企业为了适应小规模市场而发展的技术有一个最为显着的特征,那就是劳动密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具有一些独特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为适用技术优势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优势。

   (2)高新技术优势。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内部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同时并存。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两弹一星”就是最好的例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很高的速度持续发展,在某些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己经成为带动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同时也构成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4

一、中国与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的比较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缓慢到迅猛,再到平稳发展。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条件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下面,本文将对中国、美国、日本对外投资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1、美国凭借垄断竞争优势的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1960年就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并与金德尔伯格共同创立了垄断优势论。他归纳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以抵消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第二,存在不完全市场,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凭借具有垄断优势的产业:投资重点是高新技术和垄断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以技术密集而非以资金密集为基础,依靠工业产品差异化战略取胜。这种垄断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性的产业或产品,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日本学者小岛清在分析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时指出,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依靠新产品的技术差距,为获取垄断利润而进行海外投资。具体地说,其一,这种直接投资是高度技术革新和高度垄断的产业,而不是以价格竞争为基础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因此,大部分跨国企业要在研究开发和宣传方面花费许多资金,所以多数又是巨型企业。其二,从美国工业品贸易的地位看,其在技术革新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资本丰裕并不是原因。其他发达国家的出口更多地依靠价格的竞争力,而美国的出口则主要依靠产品的差异化。

2、日本依托边际产业转移的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学者小岛清20世纪70年代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为对象,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边际产业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从己经或者即将失去比较优势、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日本企业是通过对邻国进行直接投资以利用邻国较低人均收入的比较优势的先行者,如198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吸收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19%,而相比之下只吸收了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6%,欧盟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存量的3%,正是这种投资方式引起了“雁行”发展模式,且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是非制造业。这是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它与日本战后一段时期的产业结构有关,当时的日本主要向发达国家投资,目的在于确保对其经济至关重要的初级产品的进口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小岛清认为,日本型海外直接投资实际上是资本、经营能力和技术知识等经营资源的转移,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一方面,可以对发展中国家的天然资源、农产品和初加工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另一方面,可以将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从日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对其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而且“日本的海外投资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是以后最有希望的出路,也是中小企业遇到困难时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他认为,日本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如果投资国首先将与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移植过去,那么,中小企业就容易成为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力量。

3、中国旨在参与国际竞争的对外直接投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发了对外直接投资这个新生事物。那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将触角伸向国际市场,了解国际市场的行情和国际竞争的规律。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都把对外直接投资概括为美国型和日本型。如果以美国型或日本型为标准,我国还不完全具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从整体上说,我国既没有垄断性的产业,也不需要向国外转移边际产业。但是,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可能在单纯的国内竞争中得到提高,而必须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所以,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使之尽快成长为国际性的跨国公司,也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和技术,我国企业必须尽决走向世界,在学习和演练中成长壮大。这种学习和演练的企业,投资规模比较小,整个国家的投资总额也比较少。1996年以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平均规模在发达国家为200万-1300万美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为100万-300万美元左右。

我国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国际合资合作中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理念、技术、管理及营销方法;第二阶段是在条件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进入国际市场去演练,提高素质和拓展市场;第三阶段是在积累能力和优势的基础上到国际经济竞争的大舞台去跟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国企业较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合资或者合作,还有少数企业到境外进行合资或合作,通过在合作中学习,初步掌握了国际市场竞争的规律和国际企业管理的方法。现在,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进入“演练”阶段,要独立地到国外市场和经济环境中去演练和拓展。这就是我国的演练拓展型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从现阶段看,它立足国情,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二、中国的综合性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的特征

与多元地区结构、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相联系的大国综合优势,是我国所特有的现象。它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的发展中小国,而是综合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和优势。在这里,本文将对我国与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小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进行比较。

1、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特点:(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具有资金、技术及规模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高投入和高技术产生高效率,加之母公司和子公司交易的内部化,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2)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标,利润再投资的比例也比较高;(3)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广阔的市场;(4)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呈现软化趋势,其重点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型服务业和被高新技术改造后的传统产业。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同之处。从不同的方面看:其一,我国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规模经济和内部化优势不明显。据统计,我国海外投资项目的投资额约100万美元,而发达国家约为600万美元。其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寻求技术或市场,而非劳动力资源,到发达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技术与市场,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是为了寻求市场与自然资源。从相同的方面看,我国也在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走向高级化。

2、中国与发展中小国的比较

从一般的情况看,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是:(1)利用成熟的适用技术开发传统产业,适应小规模市场;(2)以传统和习俗为纽带,开发特色产品,以适应特殊的市场环境;(3)利用较低成本优势,节约劳动力、管理及营销方面的费用,形成较低价格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普遍具有上述特征,但发展中小国与发展中大国有所不同:前者是仅仅具有这些特征,而后者除了具备上述特征以外,还具有发达国家的某些特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表现出一些类似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其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面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面向发达国家。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寻求技术动机的加强,对发达国家投资的增长将快于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增长。其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既重视开发传统产业,又重视开发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企业发展目标的高级化,我国的跨国企业开始重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如海尔、华为集团就加大了对技术和项日研发的投入。其三,我国也开始实施企业集团化经营,以获得某些内部化优势。跨国集团的工贸一体化经营,通过行政组织形式及组织内部交易节约运行成本,体现了组织的内部化优势。

3、综合性的优势和不成熟性特点相结合

我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四个基本特点:其一,总体的条件是不成熟的,也缺乏很明显的优势,因而不可能以充分的成熟的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二,局部的条件是成熟的,某些企业和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有可能以局部的成熟条件和优势为依托;其三,不是完全以微观主体的经济效益为目标,而且以国家利益为目标,以潜在效益和“演练”的综合性效益为目标;其四,并不完全以市场为驱动,还存在一种政府政策的驱动力,是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的统一。

然而,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没有优势的。我国是一个大国,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差异性或不平衡性:在某些方面具有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优势、垄断优势,在有的方面又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适用技术优势、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大国综合优势。是通过整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优势。具体来说,我国现阶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适用技术优势。虽然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也不排除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技术知识也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了它们得以在国外生存的竞争优势。企业为了适应小规模市场而发展的技术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劳动密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具有一些独特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为适用技术优势和劳动密集型技术优势。

(2)高新技术优势。我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内部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传统技术和高新技术同时并存。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两弹一星”就是最好的例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很高的速度持续发展,在某些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己经成为带动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同时也构成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的竞争优势。

(3)特色产品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减少进口,希望在本国投资的国外公司使用当地的资源;由于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和技术上的相似性,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可以较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来生产特殊的产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和生产工艺的影响,形成了一些特色产品,在对外投资中利用当地资源进行生产也体现了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此外,某些十分有趣的投资是建立血缘联系的种族社区服务的。

(4)较低成本优势。由于企业管理费用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能够以较低的单位成本从事小批量的生产。管理费用之所以比较低主要优势进而形成了较低价格优势。尽管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工资要超过国内企业的同类人员,却明显低于外国企业的同类人员,管理费用较低。

(5)市场环境优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产品也有其特殊的市场环境优势:其一,小规模技术造成了特殊的市场环境;其二,传统习俗和种族纽带也可以造成特殊的市场环境;其三,历史形成的信誉也是一种市场环境优势。

三、中国发挥比较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相统一的目标

19世纪末期,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说,引导缺乏绝对优势的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或相对优势。20世纪初期,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资源禀赋说,引导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集中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丰裕的国家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资源禀赋说实际上是把比较优势静态化或凝固化,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比较优势说。20世纪末期,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具有高层次竞争优势的产业,政府要采取措施培植这样的优势产业。这个理论给发展中国家以有益的启示:其一,它们不但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且必须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二,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不一定会自发地形成,需要政府进行战略性的培植。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不满足于一般的出口创汇,而是更加重视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有的还提出“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政府干预和政策支持来提升竞争优势。

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应该是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培育自己国家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其特点在于:从动因来看,发挥比较优势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动机,而培育竞争优势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动机;从效果来看,获得经济效益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效果,而增强国际竞争力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效果;从手段来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手段,而发挥政府扶持作用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手段。

这种把发挥比较优势和创造竞争优势有机结合的目标,在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产业及区域上都有体现。

1.主体方面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从主体上看,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中小型企业。近几年来,浙江、广东等省的中小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取得了重要进展,它们集群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效果比较明显。截至2000年,浙江省已批准的603个境外投资项日,平均投资规模仅为36万美元。浙江、江苏等地的中小企业集群以不同的发展方式创造出了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新兴高科技行业中新的比较优势。但我们也很重视培植大型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海尔集团公司、万向集团等一批优秀的大型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集团化的经营方式、内部化的特点和手段也充分显现了自身的竞争优势。2003年,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大型企业对外投资达10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投资的49%,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公布的最大的225家国际承包商中,有43家是中国企业。大型企业以集团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5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原因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如下特点:在区域上,集中于非洲和亚洲地区;而在增速上,进入21世纪后增速明显变快,在金融危机后呈现出更快的增长,且中国对欧洲、北美以及拉美地区对外投资的增速超过了在其他地区的增速而且还在不断加快;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产业偏爱资源矿产产业;还有一点是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开始了一些新的尝试。那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的这些特点其原因是什么呢?

二、基于内部化理论

在今年7月,奇瑞汽车宣布在巴西建立汽车生产厂房,总投资额达到四亿美元。奇瑞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西距离中国遥远,运输成本非常高,时间长,市场反应太慢,而在巴西国产后不仅省了昂贵的运输费,而且也不用交关税,再加上零部件在当地生产,对成本影响很大,产品的竞争力将有很大的提升。”

看完这个新闻,我们引入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其主要观点为外部市场失效导致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太高,从而迫使企业实行市场内部化。此理论是由巴克莱提出的。其用于解释这样的现象:“跨国公司没有利用世界贸易的市场来实现国际分工,而通过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起企业内部化市场,用企业内部的行政关系来代替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以节约或降低外部交易成本的。”

很显然,内部化给奇瑞产品竞争力提升带来了优势。巴西的汽车关税以及其他贸易壁垒使市场外部市场失效,交易成本过高;而奇瑞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在巴西当地建厂这种方式,回避了这些交易成本,同时还获得了快速市场信息回馈的收益,也消除了市场因为信息不通引起的交易性市场失效。我们进一步探求在什么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这种方式:

我们用:C1来表示产品国内生产成本;C2表示国外生产成本;m来表示国内生产后用于出口的出口销售成本;a来表示由于市场内部化而增加的额外成本;D来表示技术授权条件下母公司技术垄断优势方面的损失。

出口方式的总成本=C1+m①

内部化(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总成本=C2+a②

技术授权方式的总成本=C2+D③

①②③式中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不同,差额最大的就是最佳的国际生产方式。

其实上例中奇瑞汽车只是中国很多开始在欧洲、北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企业的一个缩影: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中国传统的出口贸易市场萎缩,同时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产品设置了各种新增关税及贸易壁垒,出口销售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也具有了一定的技术优势,而技术垄断对企业竞争力有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国企业,特别是技术型和有实力的企业越来越多的选择内部化也就是在欧美改变传统贸易方式而开始在欧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来进入欧美市场。

虽然在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为什么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08年金融危机后增速加快,以及中国对欧洲、北美以及拉美地区对外投资的增速超过了在其他地区的增速而且还在不断加快的特点,但其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方面很难解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集中于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不能解释中国对外投资对于资源矿产偏好的特点以及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三、基于小规模技术理论

在小规模技术理论里,发展中国的企业在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上有三方面的优势: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2)国外民族产品的生产。3)产品低价营销战略。

前面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中,呈现出集中于亚洲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特点,这个特点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亚洲与非洲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有很大一部分是收入较低的国家;第二,产品在这些国家受欢迎要具备价格低廉的特点。而小规模技术理论正好解释了这个特点的两方面含义。所以中国企业在进入这些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首先,中国企业因为规模较小、产品标准化程度也相对较低、针对市场的反应也更灵活,更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能够找到大型跨国企业留下的市场缝隙,而填补这些缝隙。其次,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市场对专业化生产的需求。前面在理论中也有提到,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相比,在科技产品上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在民族特色产品与手工产品的生产上,中国企业处于优势地位。第三,中国企业因为长期长于控制产品成本,能够承受产品低价薄利的营销状况。

四、结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显现出的在区域上,集中于非洲和亚洲地区;而在增速上,进入21世纪后增速明显变快,在金融危机后呈现出更快的增长,且中国对欧洲、北美以及拉美地区对外投资的增速超过了在其他地区的增速而且还在不断加快。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原因:1、回避贸易壁垒及关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在金融危机后,一方面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种贸易壁垒增加,出口的大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国外的资产变得较以前廉价,这时候中国企业到国外直接投资能够获得更低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2、更快获取国外市场信息与技术。无论是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或者收购境外企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技术要素或者管理要素,有利于其进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同时,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对母国技术提高也有很大帮助。在当地的企业也能更快收到市场的信息反馈,从而有利于企业竞争。

参考文献: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6

[关键词]:国际债券国际股票海外投资基金外国政府贷款金融组织贷款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国际融资是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运用各种金融手段,通过各种相应的金融机构而进行的资金融通。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的加快,对资金需求的增加,国际融资越来越成为一国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融资的种类特点及其绩效进行探讨,进而对国际融资在我国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国际融资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

根据国际融资关系中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层次来分类,有存在双重债权债务关系的间接融资,还有只含单一债权债务关系的直接融资。

(一)直接融资

1.国际债券融资

国际债券即发行国外债券,是指一国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企业、私人公司、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等在国际债券市场上以外国货币面值发行的债券。国际债券主要分为欧洲债券和外国债券两种。

欧洲债券融资主要有如下特点:

(1)管制松散。欧洲债券市场的所在货币当局,对银行及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的融资活动管制都很松。如果在美国纽约市场发行美元债券,美国对此审查相当严格很难获准;而在欧洲货币市场发行美元债券,手续则较为简单,不需评级机构评级,也不必向任何机构登记注册,而债券注册则只向当地证券交易所提交说明书即可。

(2)币种多样化。欧洲债券可以有更多的货币种类选择,而且当一些借款人想展期筹集较大金额的资金时,欧洲货币市场都能满足这些需要,满足货币种类和数量的需要。

(3)交易集中。欧洲债券市场的交易全部在证券交易所里成交,没有场外市场,要接受证券交易所规章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4)资金调拨方便。欧洲市场是完全自由的市场,不存在限制和标准。加上在欧洲的一些金融中心,银行林立,业务经验丰富,融资类型多,电讯联系发达,银行遍布世界各地,资金的调拨非常方便,若融资后需调换成各种所需货币,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调换并调拨到世界各地。

外国债券融资主要有如下特点:

(1)发行外国债券首先要对借款者进行评级。借款者涉及许多机构或公司企业,其信誉程度决定了能否发行债券及借款的数额,资信高的可以获准发行,且发行限额较高。如日本政府规定,发行日元债券,属政府级即aaa级,贷款数额可不受限制;aa级的限定只可发行300亿日元;未评级的只能发行100亿日元。

(2)外国债券发行额较大且筹资多国化、多样化。美国就规定在美国发行美元债券,规模至少5000万美元,从世界发行境外债券筹资数额来看,相当可观约占国际筹资总额的60%。

(3)资金使用无严格限制,但不得干扰债权国的财政金融政策。发行外国债券筹到的资金,其具体的用途及使用进度,债权国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但债券毕竟是在外国发行,各国的经济、金融、税收等政策和法令又各异,在发行过程中要熟悉掌握和注意执行当地的法律。

(4)外国债券要受外国当地有关金融当局的管理,因此筹资手续相当复杂。比如,在美国发行扬基债券要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而且,外国债券融资对资信评级、申请手续和报送的资料都要求较严较细,非常复杂。

2.国际股票融资

国际股票即境外发行股票,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向国际投资者发行股票并在国内外交易所上市。

国际股票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永久性。这是由股票融资这一方式决定的,由于股票没有期限的限定,股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要求退股,因此,引进的外资能够成为永久的生产性资金留在企业内,而不至象一般合资或合作企业一样,会因合同到期或意外变故,外方抽回资金而使企业陷入困境。特别是通过发行B股融资,筹资国吸引的外资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B股只能在外国投资者之间进行交易而不能卖给国内投资者,因此筹资国所筹外资就较为稳定,该国吸引外资的数量也不会受到游资的冲击。

(2)主动性。通过股票吸引外资,筹资国可运用法律和政策性手段约束投资者的购买方式、购买种类、资金进出的方式、税率等,并做出相应的规定,筹资国还可以自主决定哪些行业、企业允许外商投资,哪些不行,从而正确引导投资方向。

(3)高效性。国际股票融资有利于对外发行股票的企业在更高层次上走向世界。国外股票持有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会十分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而企业因股票向外发行,无行中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和信誉,有利于企业开拓产品销售市场,开展国际化经营。

3.海外投资基金融资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的作用在于使社会闲散的资金聚合起来,并在一定较长的期间维系在一起,这对融资者来说相当有益。此外,稳健经营是投资基金的一般投资策略,因而投资基金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也相当有益。

海外投资基金融资具有如下特点:

(1)海外投资基金的共同特点是,以开放型为主,且上市销售,并追求成长性,这就有利于具有持续赢利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获得资金,得到快速的发展。

(2)投资基金不能够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这就避免了投融资双方利益失衡,融资方资产流失及丧失控股权等弊端。

4.外国直接投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一、国际直接投资超越了国际贸易成为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其二、国际直接投资超过了国际银行间贷款成为发展中国家外资结构中更重要的构成形式。

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出现的最大特点就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不仅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的主角,也是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主角。自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伊始,发达国家和地区就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角。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发展中国家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地位一度有所提高,1993年,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占全球的比重在达到了16.1%,对外直接投资流入占全球的比重在1994年达到了39.9%。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一趋势却又急转直下,发达国家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外国直接投资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非常活跃。1995-1999年,美国和西欧的相互投资由840亿美元增加到2863亿美元,增加了240.8%。其中,美国对欧盟的投资由488亿美元增加到582亿美元,欧盟对美国的投资由351亿美元增加到2281亿美元,分别增加了19.3%和549.9%。由于美国和欧盟间相互投资的迅速增加,其相互投资占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按对内直接投资额计),就由1995年的25.3%提高到了1999年的33.1%。

(二)间接融资

1.外国政府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是由贷款国用国家预算资金直接与借款国发生的信贷关系,其多数为政府间的双边援助贷款,少数为多边援助贷款,它是国家资本输出的一种形式。

其特点是:(1)贷款条件比较优惠,贷款期限长,利率低。政府贷款具有双边经济援质,按照国际惯例,政府贷款一般都含有25%的赠予部分。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世界各国政府贷款平均年限为30.5年,利率为3%。具体来看,日本政府项目贷款转贷期限一般为30年,利率2.2%左右;德国政府贷款转贷期限一般为20年,利率0.75%-3.25%。(2)贷款与专门的项目相联系。比如,用于借款国的交通、农业、卫生等大型开发项目。(3)由于带有一些政治因素,有时规定购买限制性条款。所谓购买限制性条款,是指借款国必须以贷款的一部分或全部购买提供贷款国家的设备。(4)政府贷款的规模不会太大。政府贷款受贷款国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支与国际收支状况的制约,其规模不会太大,而且,一般在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良好的情况下进行。

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由一些国家的政府共同投资组建并共同管理的国际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旨在帮助成员国开发资源、发展经济和平衡国际收支。其贷款发放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以发展基础产业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对发展中国家的私人企业提供小额中长期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特点是:

(1)贷款条件优惠。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一般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如国际开发协会,主要是对低收入的贫困国家提供开发项目以及文教建设方面的长期贷款,最长期限可达50年,只收0.75%的手续费。

(2)审查严格,手续繁多,从项目申请到获得贷款,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3.国外商业银行贷款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是指从国外一般商业银行借入自由外汇。它按其期限的长短不同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对流动资本的需求或为了支付进口商品的贷款而借入资金的一种银行信贷。其特点是期限较短,用途不限,无须担保,形式灵活,手续简便。中长期贷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需要而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其特点是期限较长,风险较高,借贷双方须签订协议并有借款人所在国政府担保。

国外商业银行贷款的特点有三个,一是贷款用途不受限制,企业可以自由使用;二是贷款供应充足,企业可以灵活选用币种;三是与发达国家国内同类贷款相比,其利率较低。

二、国际融资方式的创新

近二十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证券化以及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金融领域的创新业务日新月异,国际融资这一业务也不例外,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型融资工具,例如:项目融资中的Bot、aBS,国际股权融资中的存托凭证,债券融资中的可转换债券、中期债券、“龙债券”、欧洲票据,以及风险基金、战略结盟式融资、结构融资等。

融资方式的创新扩大了资金来源的渠道,不仅给投资者带来较高且稳定的收益,也提高了投资者资产的流动性,同时也推动了金融管制方式的调整,进而刺激金融机构进一步进行创新活动。

三、国际融资的经济绩效

(一)弥补资金短缺,加快经济发展

国际资本的流入为一些急需资金的企业开拓了融资渠道,缓解了资金的供求矛盾,为一些正在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例如,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中,资金短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单靠我国的资金积累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把视野扩展到国际范围实行国际融资。这样就可以把一些当前本国无力举办的重要项目搞上去,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融资有利于受资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技术升级

首先,国际融资能带来大量的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其次,通过市场竞争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外溢,加速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最后,还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研究。这些从长期来看都将从根本上提高受资企业的技术水平。

(三)培养了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科技管理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的生产和管理,他们可以从中借鉴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有利于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促进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而且随着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给受资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国际融资有利于国际分工,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在资金、管理及全球网络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国际融资,可以充分利用资金、技术和市场网络,把受资国生产的产品销往海外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为其冲击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外国直接投资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外国直接投资对一国的国际贸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出口和进口规模及结构的影响上: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出口的发展,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曾对52个东道国1995年数据进行的一项统计分析(可以把它称为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出口贡献弹性分析),论证了跨国直接投资流入和其对制造业出口贡献的正相关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吸收跨国直接投资人均1%的增长,制造业出口增长0.45%,高科技产品出口增长0.78%,低技术产品增长0.31%。;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进口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者在运营的初始阶段由于往往对我国市场和当地投入要素可供性了解有限,其进口可能要比后来阶段为多,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说,跨国直接投资对出口市场扩大的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了,甚至随着进口的增多,可能出现负效应,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只要这种进口有利于缓解国内供给的不足,特别是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供给的不足,将会增强东道国产品的竞争力。

四、国际融资在我国的运用

多渠道的吸引外资,积极稳妥地培育国内资本市场是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之一。为更好的发展经济,我国不仅在国内广泛筹集资金,也将国际融资作为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我国主要采取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国际商业银行借款,国际债券,国际股票等融资方式。

我国发行国际债券开始于1982年1月22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日本债券市场,首次发行了100亿日元私募债券期限12宽限期5年从1982年1月29日起计息年利率为8.7%半年息一次宽限期后每年还款8%,此后的几年间中国在国际债券场都很活跃这一阶段的发行条件较好利率接近伦敦同业拆借利期限一般在7年以上。

我国利用股票进行国际融资是从1991年上海、深圳两地发行的B股开始的,到1994年底共有50余家上市公司向境外投资者发放B股,上市总额达30多亿人民币,筹集外资数亿美元。目前我国企业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在香港上市的H股和红筹股、在美国上市的n股、在英国上市的L股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S股都属于国际股票。

为了推动我国国际融资的发展,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债的管理,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要尽一步完善外商投资的导向,将更多的外资引向中西部、基础设施、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对外借债方面,要在计划管理、债务监测、借款使用、管理法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卢汉林:《国际投融资》,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史燕平:《国际融资学教程》,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1月。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7

【关键词】直接对外投资区位选择选择因素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各国正加入到全球化浪潮中,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资本流通的飞速增长令这一状况加深,世界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鼓励本国企业积极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并分享对外直接投资为本国带来的利益。

企业作为投资的主体,在惊醒跨国经营的活动中,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投资的区位选择。投资区位选择的是否合适对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投资区位的选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决策,不是纯粹的单向考虑被投资国的区位因素和单向考察投资企业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和作用,而是把比较优势做为分析模式,综合考虑投资企业自身因素和投资区位因素,着重分析被投资国的区位特征和投资企业主体的特征之间的契合度,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因素和充分利用被投资国的区位优势,进而获得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成功。将企业的优势因素和区位比较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充分利用政府的积极政策,是实现最优区位选择的关键。区位选择是投资企业的内在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一、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作为动态外生变量的区位优势,是投资主体通过外界的寻求获得的,投资企业无法通过自身去创造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投资对象的战略环境和投资主体的战略动机两层面来分析:

(一)投资对象的战略环境

被投资国的战略环境是投资主体的首要考虑因素。战略环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环境,也包含经济和创新能力以及劳动力成本等新兴因素。

被投资国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直接投资导向,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影响到企业投资的正面效应;反之则表明区位内部人、物、信息流的载体的容量比较小,整体的功能比较差,投资效益比较低并且所能获取的生产要素的选择性也比较小。产业的集聚因素已经逐渐变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关键动力。一个企业竞争的优势的重要来源就是产业集聚。企业的聚集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和塑造区域弹性分工体系来讲非常有利,最终形成知识创新的外部性。以我国为例,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远远的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力。此外,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长江三角地区在吸引外资的总量、渠道和投资方式以及产业结构均远远的比其他地区更胜一筹。这要究其原因,无外乎是长江三角地区比其他地区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工业基础和比较高的劳动力水平一级政府的政策支持等要素,并且这个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尤其是制造业的聚集,这就更加是有利优势。

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直接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明确的地域及产业分布,创新能力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地区吸引外资的能力远优于其他在这些方面相对较弱的地区。

政策作为最传统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在逐渐的减弱,产业集聚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因素的作用在近些年一直逐步上升。成本驱动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的较为明显的特征,而全球战略则是以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和人力资本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来作为最终目标的,目前,尚不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配因素。

(二)投资主体的战略动机

获取利润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因。但是在实际进行中区位选择时,廉价劳动力、越过壁垒、占领市场、强化核心能力等直接决定了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时的区位选择,在选择是都会首先考虑那些能满足这些动机的区位开展投资活动。企业在进行选择决策时一般采用能够实现以上目的的区位作为适合的选择。

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直接影响着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如果该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开辟国际市场,则要选择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渠道以及销售渠道畅通并且进入障碍少和市场容量相对较大又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区位;如果该企业对外投资方面的战略目标是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应选择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比较高、管理水平较为领先的区位;如果该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目标是在开发和利用国外资源方面,则需要选择资源丰富和运输条件相对便利的区位。

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时对于区位的选择来说,应首要考虑被投资区位是否会对企业发挥自身竞争优势有利来作为选择标准。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必须要能够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这些可能是绝对的垄断优势或者所有权的优势。因此,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应当在充分衡量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目标来进行区位的选择。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现状与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区位分布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相对来讲在亚洲地区的覆盖率最高,占被投资国的80%以上,在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集中在亚洲的达到了62.6%,其中主要在中国的香港和澳门以及韩国等国家(地区);其次是拉丁美洲占18.5%,再就是非洲占5.9%,欧洲占5.8%。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同样主要集中在亚洲,截至2008年底,我国在亚洲地区的投资存量就达到了792.2亿美元,达到总数的67.2%,据最近统计数据表明,对拉丁美洲的投资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除亚洲以外的第二大主要投资市场。

2011年底,中国的13500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共分布在全球的17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活动的覆盖率为72.8%。对亚洲和非洲的投资覆盖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0%和81.4%。从境外企业的区位分布来看,中国在亚洲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数量超过6800家,在欧洲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近2100家,在非洲地区设立的境外企业数量为1600家在北美地区则是1400多家,拉丁美洲700家,大洋洲地区400多家。

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区位分布规律的学说,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理论主要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组成部分,但这两个部分的选择方式却有很大的不同,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理论主要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活动的区位选择理论则主要包括:“早半拍”原则、综合动因假说等。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区位分布特点

1.渐进特征

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初级阶段,多选择周边在国家与地区进行投资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对外直接投资的人才,从而达到降低各方面的风险的目的,然后再对拉美、非洲及欧美等距离较远的国家进行投资活动。这一点在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中表现得极为显著。

2.产业特征

我国的资源开发型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主要聚集在非洲、拉美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与地区。就如中信投资了一亿多美元在多方合资合营的澳大利亚波特兰铝厂。加工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非洲、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如海尔和科龙等企业已经在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建立了基地来做研发活动。金融和保险类服务业主要集中在了欧美等发达国家。

3.价值链特征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成长起了一批大型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均已经制定了全球化的战略发展目标,配置了全球范围各环节的价值链。它们通常把研发基地或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地设立在发达国家,而销售环节则设立在目标市场或在中国香港设立销售中心,加工装配地则设在内地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举例来说,联想在硅谷、中国香港、深圳、北京均设有研究开发以及生产中心,各中心的分工不相同:情报信息站放在硅谷,实时对世界最大电脑市场的技术商业动态进行监控;中国香港则承担着主机板的开发和试产;深圳则是辅助香港,承担主机板的生产,这主要是为了达到降低人员开支的目的;销售的环节中,在北京设立联想的国内销售网络,香港设立联想的国际销售网络,并且联想企业已经在全球的14个国家建立了25个子公司,形成相当大规模的销售网络。

三、我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区位的分布过于集中

目前过分集中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投资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弊端:

1.不利于我国的企业发挥自身的优势

举例来说,我国企业的适用技术、中等技术和某些进入成熟期的产品,仅在发展中国家占有一定优势,在发达国家则相反。

2.投资的成本高而效益相对较低

在被投资的热点市场和热点项目中出现为争夺某一项目的恶性竞争现象,这都大大不利于对外直接投资发展。

3.不利于全球布局的企业价值链的发展

投资地区相对集中的这一特点,增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影响到整个地区经济形势。

(二)多数投资投向避税港(地)

我国很多企业的对外投资集中在中国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港。中国香港、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在2003―2008年期间,基本都是投资前三位的热点国家(或地区),例如在2005年开曼群岛,有81%的投资流量集中在了中国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地,并且实际数据远比这些要高。对外直接投资过度集中在这些地方,会产生一些假象,即投资企业重新返回到国内进行投资和国内资金非法转移到海外,这样大大减少了我国的税收的收入,导致我国企业的不平等竞争,同时也会使我国企业高涨海外投资的假象,不过这些国家和地区迫于来自国际的压力,相继通过了修改公司注册法的议案,以为减少这种类型的企业投资。

(三)区位选择信息方面的缺失和服务方面的缺位

许多我国的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区域选择的时侯,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被投资国的投资环境,没有深入的考察被投资国的市场,并且没得到政府与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法律及政策方面的服务,所以不完全了解被投资国的国情。

(四)没有充分利用地区整合效应

据统计,中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以及欧盟等地区的投资额较大较稳定,2009年年末时,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面积已经覆盖到了全球27个欧盟成员国,在东盟投资了29.66美元,占了对欧洲总投资流量的5.3%,相比较而言在拉丁美洲一体化、西非等国共同体以及安第斯集团等地区的投资流量较少,覆盖范围不多,投资比较不稳定,2007年时对拉丁美洲的投资量同比下降了42.1%,而且投资流量主要集中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区。寻求以市场为目标的企业在非关税壁垒以及关税壁垒趋势的不断增长下就要对一体化地区进行更为长远的规划。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十报告提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笔者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取决于区位因素和企业因素决定,企业因素与区位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全部或部分我国的企业的关键因素与投资区位的因素之间的联系共同决定了这些企业的投资活动的区位选择,由此一来,要构建影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的综合因素与企业各因素之间既是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影响着投资区位的选择和对投资主体吸引力的大小,因此企业进行投资区位的选择时须详认真分析。只有区位因素在各方面均能满足投资企业的要求才能够成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优选地点。

参考文献

[1]林本喜,鲍曼君.福建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思考[J].发展研究.

[2]詹小颖,曹垂龙.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8

目前,学术界关于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的投资模式研究得比较少,主要研究的是投资风险及其应对问题。韩宝庆在《中国企业对东南亚水电业的投资及其风险防控》一文中首先介绍了中国五大电力集团在东南亚国家投资的水电项目概况;其次对五大电力集团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开发水电项目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风险的防控对策和措施。李志雄在《东南亚Bot水电项目投资风险研究》中针对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投资水电项目采用Bot模式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如何转移、规避风险及加强管理的对策。白帆在《面向东南亚的境外电力投资问题研究》中首先分析了中国在东南亚国家面临的境外电力投资环境;其次阐述了东南亚国家的境外投资方式和资本运作模式;最后进行了境外投资的风险分析并且提出了应对和防范措施。张珺在《从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看东南亚水电市场开拓》中通过分析目前国际水电市场的情况,列举了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建成后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了中国投资开发东南亚国家水电项目的重要意义,列举了中国水电开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开拓国际水电市场的建议。

2中国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项目的投资模式

模式作为学术概念,是对某特定领域中事物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既有实践总结和提炼,也有理论论证和分析,因此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目前,中国在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开发的水电项目主要是在东南亚国家境内,投资模式主要是Bot模式和直接投资模式。

2.1Bot投资模式的内涵

Bot即建造、运行和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国际项目Bot投资模式是指某国政府部门或者某单位将承担的项目开发责任和权利让渡给外国投资者,外国投资者负责开发项目。项目竣工后,在特许运营期内外国投资者运营该项目并获得合理利润,特许运营期满以后要将项目无偿返还给委托国家。

2.2中国采用Bot模式在东南亚开发水电的优缺点

采用Bot模式建设的项目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规模大、资金需求量大、工程量大、技术水平要求高、工程周期长、特许经营期限长等。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难度比较大,单靠东南亚国家的实力是难以胜任的,但是利用Bot模式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国家投资开发的水电项目大多数采用的都是Bot模式,投资开发的典型水利水电项目主要有:南俄5水电站,瑞江一级电站等。

2.2.1Bot模式优点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Bot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减少东南亚国家的财政负担。东南亚国家政府缺少用于水电开发的巨额资金。但是,中国采用Bot模式对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项目进行投资,项目的融资负担都转移到中国企业身上,这样就避免了东南亚国家因为水电开发而极大地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吸引东南亚国家积极与中国水电企业开展合作。(2)弥补东南亚国家的技术缺陷。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的规划、勘测、设计和咨询能力,水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工程的承包和施工建设能力,技术的研发能力以及运行管理能力都较为落后,无法独立承担水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而中国在泥沙研究、建筑水坝技术、水文水资源理论研究、防洪减灾理论研究、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调度技术等方面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因此,采用Bot模式可以弥补东南亚国家在水电开发建设方面技术的不足。(3)推动东南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东南亚国家的水电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中国在当地大量投资兴建水利工程,能够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的就业,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的角度,Bot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采用Bot模式开发东南亚水电市场,可以带动中国大型水电成套设备、建设材料、资金以及技术的输出。(2)在水电项目运营阶段,中国企业可以有效利用东南亚国家的资源优势,将电力回送至中国境内,有效缓解中国电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从项目公司获得一定的红利。(3)项目运营期满之后,也就是项目特许经营期结束之前,中国企业还可能以高价出售股份从项目公司获得一定的资本回报。2.2.2Bot模式缺点(1)采用Bot模式开发水电项目前期的工作比较繁杂,主要有调研、谈判和磋商以及规划和勘探。这样会导致项目前期时间过长,同时费用也比较高。(2)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很长,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采用Bot模式开发的水电项目都是属于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电项目的总造价一般高达几亿元人民币,甚至几十亿上百亿人民币,建设周期也比较长。(3)水利水电项目建设过程比较复杂,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无法预测,因此一旦中国采用Bot模式承接了东南亚国家的水电开发项目,所承担的风险巨大,并且没有退路可走。中国水电企业采用Bot模式在东南亚国家开发水电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技术落后和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减少东南亚国家政府的财政负担,因此中国的Bot投资模式在东南亚国家颇受欢迎。

2.3直接投资模式的含义

直接投资模式是指某国在对外投资中对所投资的项目具有经营管理的控制权利,投资国具有部分比例的股份。直接投资模式的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2.4中国直接投资东南亚水电项目的优缺点直接投资模式的投资者与投资的企业存在着长期的利益关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很大的影响。直接投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购买外国企业的股权,一种是在国外建立分支企业。

2.4.1直接投资模式优点从东南亚国家的角度,直接投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开发水电项目,可以为东南亚国家水利水电行业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可带来不同形态的资本,减轻东南亚国家的财政负担,并且能够很大程度地推动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从中国的角度,直接投资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水电开发进行直接投资,除了单纯货币形式投资以外,还有货币资本、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经验和知识的转移。同时,中国可以获取东南亚国家的资源、市场和人力等。(2)中国水电开发企业采用直接投资模式投资开发东南亚水电项目,对所开发的项目拥有部分股份,因此对项目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控制权和发言权。

2.4.2直接投资模式缺点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风险相对较大,前期的调研和准备工作要做得更加充分,但是如果与当地企业合资能够实现风险共担,而且收益也将是长期的。中国水电开发企业采用直接投资模式开发水电项目的典型案例是伊江上游梯级电站,该项目是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以后的年发电量将达到1100亿kw•h。

3两种投资模式的比较

中国水电开发企业主要采用两种投资模式开拓东南亚国家水电市场,分别是直接投资模式和Bot模式。以上的研究证明两种开发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劣势,在选择采用哪一种方式投资开发东南亚水电项目时,投资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择。因此,投资者有必要对两种不同投资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研究和探索其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模式的异同点主要有:(1)组织形式和投资主体不同。采用Bot投资模式,组织形式一般都是中国独资,投资主体就是中国独资企业;如果采用的是直接投资模式,那么组织形式是中国独资和中外合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投资主体类似地可以分为中国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2)所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同。一般而言,在东南亚国家采用Bot模式开发水电项目的风险要大于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风险,因为采用Bot模式的融资成本比较高,需要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和东南亚国家进行合作,承担的风险显然要小得多。(3)经营期满后财产处理方式不同。采用Bot模式的水电项目在竣工以后,在特许经营期内,中国企业可以自主运营在东南亚国家开发的水电项目,将电力发送至国内,或者出售给当地政府;但是特许经营期满之后,中国必须将水电项目完全转交给东南亚国家。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的水电项目竣工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将长期合作运营该项目。(4)资金的筹措方式类似。目前,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进行水电项目开发的投资额巨大,除了自主投资以外,还可以利用国际信贷市场,向世界银行贷款来筹资,也可以吸收利用国际投资基金等方式来筹资。(5)政府参与程度有所不同。由于采用Bot模式,合同文件比较复杂,需要签订大量的协议,磋商特许经营期等,需要政府介入的程度比较大;而采用直接投资模式,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是跨国公司,需要政府介入的程度比较小,主要是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商。

4结语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9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撒哈拉以南非洲;投资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06.016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06-0034-03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形势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加强我国与非洲国家间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在我国的倡议下,中非合作论坛于2000年正式成立。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我国政府提出了包括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在内的对非务实合作8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开展对非合作、开拓非洲市场。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非洲地区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已日益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热点。

1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现状

我国对SSa直接投资流量从2003年的0.7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3.61亿美元。2008年因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这一数字达到了54.23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点,占我国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9.7%。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对SSa的直接投资流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我国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上,2009年仍然超过10亿美元,2010年则超过了20亿美元。2003-2009年,我国对SSa直接投资流量年均超过12亿美元。尽管增长速度较快,但我国对SSa直接投资占该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还很低,2009年为2.58%(见表1)。

资料来源:UnCtaDStatisticalDatabaseandworldBankindicators.

1.1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国别特点

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国别分布比较集中,2003-2009年,南非、尼日利亚和赞比亚是直接投资流向最多的3个国家,对南非的直接投资占到60%以上(见图1)。2008年,我国对南非的投资流量增加958.04%,对马达加斯加的投资流量增加361.93%,对毛里求斯增加121.05%,对赞比亚增加79.29%。2006-2009年间,我国对赞比亚的直接投资约占其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10%。南非、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赞比亚这4个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全球化指数、参与全球贸易有利环境排名都在前10位,表明我国对SSa直接投资已经由资源寻求型向市场寻求型发展,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资料来源:montfortmlachilaandmisatakebe,2011,“FDifromBRiCstoLiCs:emergingGrowthDriver?”,imFworkingpaperwp/11/178.

1.2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行业特点

我国对SSa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在2003-2007年间,我国能源企业对SSa的投资显著增长,参与了25个以上SSa国家的81个项目,其中55%的投资项目集中于矿产开采,40%为石油部门,5%是天然气。从金额上看,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70%以上流向了石油部门。多数情况下,我国企业投资于石油开采阶段,但近年来也有少数企业投资于石油提炼阶段。多数投资是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国有企业在双边协议下进行的。2001-2007年间,我国企业已在18个SSa国家开展石油部门的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国相比,我国在建筑工程承包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我国企业在所有SSa国家都有工程承包项目,其中供水项目20.7%、交通项目13%、电力项目9.8%、一般建筑项目36.4%。

1.3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主体特点

总的来说,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多投资于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领域,而私有企业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虽然国有企业在投资金额上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但私有企业的投资项目数量较大,并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中非发展基金的设立为我国私有企业在非洲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带动和引导着我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提升了投资企业总体实力,扩大了我国企业在非洲和SSa国家的投资规模。

2促进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

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一是推动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因素,二是拉动SSa国家吸引我国直接投资的因素,这两方面因素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推动因素

(1)我国拥有高额的外汇储备,而推进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是确保收益回报的重要举措。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欧美经济前景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大量直接投资流向了新兴市场和包括SSa在内的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2)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非洲直接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从2006年“非洲年”开始,不断致力于为企业“走出去”建立稳定、有效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加大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对非洲投资便利化程度。

(3)我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许多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到海外寻求廉价劳动力,这也使得我国对SSa国家的直接投资增多。

2.2拉动因素

(1)许多SSa国家拥有丰富的未开采的自然资源,例如尼日利亚、安哥拉的石油,刚果(金)的铜和钴,尼日尔的铀,几内亚的铝,利比里亚的铁矿石等。因而,SSa国家的直接投资回报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赞比亚、加纳等SSa国家的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通货膨胀率降低,宏观经济比较稳定,法律体系日益健全,同时政府出台了一些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措施。

(3)许多SSa国家近几年推行经济自由化,逐渐取消监管,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也大大提高。例如,在赞比亚,曾经由国有企业掌控的采矿业相当数量的资产已被外资企业所有。

(4)美国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fricanGrowthandopportunityact,aGoa)和欧盟的eBa(everythingbutarms)优惠贸易安排,为外资企业尤其是服装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并出口欧美市场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3我国直接投资对SSa产生的积极影响

我国对SSa的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是近年来该地区经济增速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SSa国家经济增长中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

3.1加速经济增长

2003年以来,SSa国家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2005-2007年间,该地区的GDp平均增速高达6%,而SSa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也正是我国对其直接投资大幅增加的时期。研究表明,我国的直接投资对SSa国家的GDp增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见表2)。

3.2促进资源开发

我国对SSa直接投资促进了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提高了其生产、加工和出口能力,加速了该地区石油和采矿业的发展。SSa国家从自然资源开发中所获得的收益有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以及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社会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

3.3提高生产能力

我国对加纳等SSa国家的直接投资有很多流向了农产品加工和服装制造领域,这无疑有助于这些国家生产能力的提高。即使是流向自然资源开发领域的直接投资,也愈加重视上下游产业中附加价值的增加,例如,在尼日利亚从事石油精炼和在赞比亚将铜加工成电线。

3.4推动技术传播

我国很多企业是以合资的形式在SSa进行直接投资的,这有利于向当地传播技术、知识和经验。据统计,近年来受雇于我国投资企业的当地雇员数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这无疑将有助于当地雇员技能水平的提高。

4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SSa直接投资增长迅猛,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继续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力度既符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对我国外交和政治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预见我国对SSa直接投资将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4.1投资领域将进一步拓宽

目前,从金额上看,我国对SSa国家的大部分直接投资流向了自然资源开发领域,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正流向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已成为我国对该地区直接投资的重要特征,特别是对服务业的投资正方兴未艾。例如,在南非和肯尼亚,我国批发商为周边国家零售商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平台;在坦桑尼亚,不少我国投资者正致力于汽车装配业,并开展向周边国家的出口业务。

4.2中小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随着我国对非直接投资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及中小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包括SSa在内的非洲国家已逐渐成为中小企业的投资首选。据统计,2008年中小企业对非洲投资占海外总投资的32%,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900多家企业在非洲进行直接投资,而中小企业接近800家,占比超过85%。在我国对SSa的直接投资中,中小企业大多投资于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大企业的投资则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开发领域。可以预见,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对SSa直接投资的重要力量。

4.3本土化趋势将有所增强

在制造业领域,我国在SSa的投资者中绝大多数雇员为当地雇员,这些跨国企业正努力将生产、营销、管理和人事等各方面融入到东道国经济中。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企业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而且有利于东道国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获得先进技术和知识,加速与国际接轨。

4.4产业聚集度将有所提高

我国积极倡导企业在非洲建立工业园区,自2006年起我国先后批准在SSa建立5个工业园区,2012年还将在莫桑比克设立第一个it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度的提高将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实现资源共享。随着工业园区数量的增多,产业集群效应将日益显现,我国对SSa直接投资也会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必将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aaronweisbrodJohnwhalley.theContributionofChineseFDitoafrica’spreCrisisGrowthSurge[R].nBeRworkingpaperno.17544,2011.

[2]misatakebe,montfortmlachila.FDifromBRiCstoLiCs:emergingGrowthDriver?[R].imFworkingpaperno.11/178,2011.

[3]RaphaelKaplinsky,mikemorris.ChineseFDiinSub-Saharanafrica:engagingwithLargeDragons[J].theeuropeanJournalofDevelopmentResearch,2009,21(4).

直接投资的特点篇10

内容提要: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中国正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和探索阶段,急需相关理论的指导。本文将以传统的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为框架,对其进行简要的评述,最终着眼于这些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启示,使中国企业能够立足于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并获取竞争优势。论文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启示一、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主要观点:1、市场的不完全性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和基础,认为完全竞争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假设,并且在完全竞争下对外直接投资也并不会发生,现实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包括:商品市场的不完全、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规模经济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以及由于政府干预形成的市场不完全。2、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拥有垄断优势,而这种垄断优势正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具体表现在技术与知识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先进的组织管理优势、雄厚的资金优势以及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全球性的销售网络方面的优势。评述:垄断优势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的理论,奠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指出培养和提升各自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前提条件。但是垄断理论的产生背景是对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的研究,因而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解释乏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能解释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放弃出口和技术许可证的转让而直接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启示:企业的垄断优势固然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但也应该认识到,企业优势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国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培养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垄断优势。(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维农,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主要观点:将企业的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区位因素结合起来,动态的调整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1、产品的创新阶段:创新国企业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由于新产品的特异性而具有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收入弹性,企业能获得垄断优势,产品倾向在国内生产;2、产品成熟阶段:由于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日益增大、技术的扩散以及贸易壁垒的影响,创新国企业始到次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当地进行生产与销售;3、产品标准化阶段:当非技术型熟练劳动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企业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这时企业倾向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将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将出现逆流现象。评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动态解释了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时机与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也从一个侧面阐述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并且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论证了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但该理论主要针对最终产品市场,而对于资源、技术开发型的对外投资现象解释乏力。并且,该理论难以解释非代替出口投资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海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的现象。启示:1、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之前,分析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首先,对产品的生产技术的性质、类型以及其扩散性和转移性进行分析;其次,对产品本身进行swot分析,确定产品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最后,对产品的国内销售、国外出口以及国内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以上分析,最终确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以指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市场进入决策。2、将进入成熟期的产品的生产地点转移到生产要素价格低且靠近市场的地区。我国的家电、轻纺、机械、电子等行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剩,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已进入产品的成熟期,再加上国际上反倾销、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我们只能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出口的策略,而选择将这些产业的生产设备和能力向合适的地区转移出去,在国外进行生产制造。(三)内部化理论1976年,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家巴克莱和卡森以及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以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起点,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强调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并通过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主要观点:由于外部市场失效,中间产品(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外,更重要的是指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知识中间产品”)价格难以确认而使交易成本过高,公司为了克服各种经营障碍、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就有动力形成一个内部化市场,不仅使资源和产品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扩散,保护企业的知识财富。评述:内部化理论从企业间产品的交换形式与生产的组织形式分析了跨国公司的性质与起源,对跨国公司的内在形成机理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并且以交易成本最小化为目的,论证了内部化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但内部化理论仅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探寻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基础等内部因素,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考虑不够,对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生产、经营的布局以及区位选择也缺乏总体认识。启示:1、实现规模经济优势,扩大内部市场。如果企业自身规模较小,企业的内部市场也小,这样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就会很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兼并、垂直、横向或纵向一体化或政府的扶植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扩大企业的内部市场,增加其内部化优势;也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做到产权明晰,管理协同,充分发挥内部化市场的作用。2、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增强内部市场的融资能力。企业应该建立自身的财务金融子公司,通过内部市场灵活调资,缩短融资时间,提高融资速度,降低融资成本,以扩大企业经营规模。3、注重培育企业知识、技术的专业性与独特性。加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加大对科技部门的资源投入,并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促使企业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并重视度新技术的专利申请保护,通过组织系统和信息网络将信息与技术等知识产品内部一体化,为企业赢得利润。(四)比较优势理论(也叫边际产业转移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学者小岛清运用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差异导致比较优势原理,把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以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考察对象,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提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观点:1、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比较成本已经处于劣势或即将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将其投向东道国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同类产业。由于投资与贸易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彼此替代关系,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2、中小企业应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列。因为:(1)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更容易成为“边际企业”;(2)具有边际效率的中小企业与东道国相应工业的技术差距更小,更适合于当地的生产条件。评述:比较优势理论从宏观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开创性,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合的统一解释。但是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最后比较优势理论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认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发达国家的边际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启示:1、从转移边际产业开始,逐步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将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生产能力过剩的轻纺、家电、电子等行业转移出去,在获得由于技术优势而产生的超额利润、保障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的同时,还能通过技术的传递和市场的拓展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步实现产业递进,最终向高附加值产业延伸。2、中小企业由于其小批量生产,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更容易在海外市场找到立足点并迅速占领当地市场,所以我国应大力鼓励中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3、在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上,选择在经济发展程度、技术发展水平上和中国差距较小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关注和投资开拓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产业,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英国著名的跨国公司问题专家、里丁大学国际投资和国际企业教授约翰•邓宁在借鉴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并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资源禀赋学说的基础上,采用折衷的方法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观点: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是保证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存在,国际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而这三个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和投资方向。(如表1所示)。(所有权优势主要是指跨国公司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及其所有权,它包括交易和运输成本的降低、产品和市场的多样化、生产过程的一体化、技术、生产规模、商标、组织管理技能以及对销售市场和原材料的垄断等;内部化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将其拥有的资产及其所有权通过内部化而获得更多的利益的优势;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对企业跨国生产经营带来的特定优势。)表1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有有有出口有有无技术转让有无无评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借鉴和综合了以往跨国公司理论的精华,最为完整的解决了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动因和决定因素,被誉为解释跨国公司行为的“通论”。它的形成,标志着跨国公司理论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阶段。但是折衷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并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3种因素等量齐观,缺乏主次之分且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动态的分析。启示:1、充分认识和利用企业已具备的所有权优势,将其作为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国家研究并制订促进这些优势发展的鼓励政策,企业建立产品创新和更新管理的机制,不断形成新的所有权优势。2、发挥我国企业内部化优势的潜力。我国部分企业在引进、生产产品并使之适应东道国市场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具有使这类技术优势内部化的动机。企业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严格限制技术的使用范围、期限和条件来确保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内部化,并利用跨国公司内部的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转移价格确保外部贸易内部化。3、重视区位优势。不仅要重视风俗、消费习惯、市场距离等区位因素较优越的亚太地区,还要对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域进行有选择的直接投资来获得高新技术以及大容量市场等。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一)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在1977年发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国际化”一文中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并在1983年出版的《第三世纪跨国公司》专著中对该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生产制造技术正好为低收入国家的小市场需要服务;(2)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于海外同一种族产品需要而建立的海外生产中颇具优势;(3)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具有大型跨国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低价产品营销优势。2、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走出国门的动因主要有:保护出口市场;突破配额限制;寻求低成本;种族纽带;分散资产;本国、东道国政府或国际机构的倡议和帮助;企业主为亲朋好友寻找职业,以及在海外培训人才等。评述:小规模技术理论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结合起来,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但是,威尔斯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继承和使用上,可能会导致这些国家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位置永远处于边缘地带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末端,也很难解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产品的行为。启示:鼓励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不够先进、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不够庞大,实力相对较弱,但是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低成本、适当规模和适应技术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二)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学者拉奥在1983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主要观点:1、强调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不是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改进和创新的再生过程。2、发展中国家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主要有四个因素:(1)发展中国家技术知识的当地化往往与一国的要素价格及其质量相联系;(2)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某些改造,使其生产和产品与当地的供需紧密结合;(3)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4)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适应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的消费需求。启示:1、积极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同时加强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再生过程和自身技术的改造和创新能力,努力形成自己的差异优势;2、对投资国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当地的生产供需状况、市场特征和企业条件,开发不同的产品,培育我国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3、以民族文化为纽带,加强民族产品的优势。加强我国部分产品(如中药、丝绸)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拓展生存空间。(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坎特威尔和托兰提诺针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出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主要观点:1、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并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2、发展中国家现有的技术能力水平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决定因素,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在产业分布上,从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纵向一体化生产活动向以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横向一体化生产活动转化;在地理分布上,遵循“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渐进发展轨迹。评述:该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供了思路,并且为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技术积累的路径。但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在大量的研发投入上,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则没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其主要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与组织能力来掌握与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启示:1、在区位选择上,遵循渐进发展轨迹,首先利用种族联系在周边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随着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向其它发展中国家扩展,最后,为获得更为先进、高级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2、以技术积累为内在动力,以投资区位拓展为基础,不断推动对外投资的发展和本国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四)投资发展周期理论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论,从动态角度描述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地位的辩证关系。主要观点:邓宁用人均Gnp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用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外国对本国的直接投资流量的差额代表该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区分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四个经济发展阶段:(见表2)第一阶段(400美元以下)、第二阶段(400-2500美元)、第三阶段(2500-4000美元)、第四阶段(4000美元以上)。评述: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发展中国家投资地位的变迁描述了一个大概轮廓。但该理论只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而忽略了特殊性,没有认识到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结构迥然不同,而且经济结构也存在不平衡性,仅用人均Gnp单一指标来划分经济发展阶段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难免带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启示:1、根据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我国基本处于第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所有权、内部化以及区位优势仍较微弱,所以,应以我国的具体国情和企业的自身实力为基础,谨慎决策,而不应盲目的追风,一味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性,我国个别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和企业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其发展壮大的一种方式,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企业可以通过对国外技术和经验的消化、吸收和改造,增强自身的实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为大规模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早日进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打下基础。结束语: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必须增强国际竞争意识,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中国企业只要充分认清国际竞争特点,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就能取得成功。最后,祝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快速发展。参考文献:郭文强,张泽文,张少杰,李燕.对外资金投资理论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6(5)齐晓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在国内的研究[J].经济经纬.2004(1)李洪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江小涓.对外投资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研究参考,2oo2,(73).齐东峰.发展中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6(5)何健,禹九泓.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2)